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弟子規-第33集

  尊敬的各位老師、尊敬的各位同學們,大家好!請掀開《聖學根之根》第一冊,《弟子規》第二十七頁的倒數第一行開始看起:

  【凡取與。貴分曉。與宜多。取宜少。】

  上一節課我們學習到這句經文,今天再做一點補充。『凡取與,貴分曉』,在財物方面,無論是「取」,這是取得,「與」就是給予的意思,「貴分曉」,貴在什麼?貴在要分辨清楚、明白。如何分辨得清楚明白?『與宜多』,我們寧可多分給別人一點,『取宜少』,自己少拿一點,這樣才不會因為財物的問題跟人計較、跟人發生衝突,同時也才能廣結善緣。我們之前學過士選讓產,在家裡分財產的時候,士選就具有禮讓的態度。而當家庭當中有處處相讓的風氣,人人都不會相爭,自然家庭就能和睦相處。國家也是如此,無論是皇帝還是當朝的官員,如果也都有相互禮讓的德行,就能帶領天下的百姓人人都相讓,家家都不會因為財物的問題而產生爭端,造成衝突。

  「讓」,雖然只是小小的動作,可是「讓」是能夠成就家庭的和睦,而家庭的和睦則會帶來社會的安定和諧。「天道無親,常與善人」,這確實是亙古不變的真理。因此,我們不能隨順自己的習氣,而是要順天理、順人心。同樣的,身為國家的政府官員,在財物的問題上面也要奉公守法、廉潔有守。

  在古時候,周朝時期的陶答子,他在陶這個地方任官,做了三年這麼久的時間,可是老百姓對他並不是很稱讚。為什麼?因為他在這個位置上都是為了自己的私心跟私利,而不顧及老百姓的利益,所以他做官三年,家裡的財產翻了三倍。可想而知,他在這個位置上,是利用自己的權勢貪污了許多的錢財、物品。他的妻子是很賢德的女子,她不斷的規勸自己的丈夫,但是丈夫都不聽從她的勸勉。

  過了五年,他的財產就愈來愈多,在歷史上記載是「從車百乘」,他侍從之車有上百輛。就像我們現在說的,官員在任上,他所擁有的豪華的轎車就有一百輛,等於是這個概念。他辭官退休的時候,家族的人覺得我們家裡出了這麼個大官,又有權又有勢,大家都很羨慕他,也很讚歎他,都來向他表示慶賀。結果就在他退休的時候,他的太太看到這種情景,就抱著自己的兒子哭泣。她的婆婆覺得媳婦的這個動作、做法很不吉祥,告老還鄉本來算是衣錦還鄉了,家族的人都在慶賀,只有他的太太在那裡哭泣,所以她的婆婆就很不諒解。這位兒媳婦就跟婆婆說:「我的先生治理陶這個地方是家富國貧,家裡聚斂了這麼多的錢財,可是國家卻很貧窮,人民百姓還在受苦。雖然得了一點小小的利益,可是民心已經完全失去了。無論是在上位的君王,還是他統轄的百姓,對他都很不滿。」

  所以一位有德行的婦人,通過丈夫這種不正確的做法,就可以預見到家庭一定會敗亡;換句話說,災禍就會隨之而降臨,因為他所賺取的都是不義之財。媳婦說,我要帶著我的兒子離開這個家。婆婆聽了就很生氣,就把媳婦趕出了家門。果然不出所料,沒過幾年,陶答子因為觸犯了國家的法令規章制度,就被降了罪,被國家、政府降罪處分。因為他的母親年紀很大了,所以就沒有給她判刑,也沒有給她處死。可是兒子最後真的是家破人亡,做為母親,年紀大了,最後又沒有人奉養,這個處境我們可以想像是多麼的艱難,沒有依靠。後來被她趕出門的媳婦又把婆婆接過來,把她養老送終。

  呂坤先生評論這段歷史談到,所謂「安危利災」,我們確實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當我們在高位橫徵暴斂、貪污受賄的時候,覺得自己得到了一點利益,但是卻沒有認識到這就是災難的根源,後面的禍患就會隨之而來。像這種情況可以說「此舉世丈夫所闇」,有許多在朝為官的大臣都看不明白利害的關係,其實不僅僅是陶答子一個人了,從古至今貪污受賄的官員,數量也是不在少數的。

  想不到一個婦人女子,她對於其中的利害關係能夠觀察得這麼仔細、細緻入微,觀察得這麼清楚。在家裡還沒有出現禍患,還沒有遇到敗亡的結果,她就已經看到了丈夫貪污,最後的果報肯定是不好的。後來果然不出所料,畢竟你所貪來的錢財並不是自己命中所有,而自己也沒有德行享受這個福分,必然禍患就隨之而來。

  呂坤先生在這裡就記錄下來,做為做官者、為官者的借鑑。世界上有很多的先生,他之所以在這個位置上會去貪污、受賄,往往都是因為他的家人本身就是非常貪財的人,相互關聯的。有很多婦人女子,看到她的丈夫做了小官,能夠貪污很多錢財,她心裡就很高興,所以他就把這個故事節錄出來給大家做借鑑。這是在歷史上記載的陶妻泣富的故事。

  「凡取與,貴分曉。與宜多,取宜少」,這句經文也體現出了官員在自己的位置當中要與宜多、取宜少。我奉獻給國家社會的要多,可是不要認為,我在這個位置上理所應當就要向國家、人民汲取很多的好處,要把觀念改變過來。這樣自己一生就能保全,他的名節、德行就能保全。

  下面我們再來分享「杏林春暖」的故事,這個故事非常感人。晉朝的董奉,董奉是古時候一位非常有名的良醫,所以後世常常用「杏林春暖」來表示一個人醫術高超,能幫助很多的患者,給予恩惠。杏林春暖的故事就是出自於董奉。董奉居住在廬山,因為他的醫術非常的高明,他常常為人治病。特別是有許多平民百姓,生病的時候找不到醫生,有人能把他的病治好,老百姓都非常的感恩。特別是董奉在給人治病的過程當中,並不收取任何的錢財。有一些人病得很重,後來董奉都把他治好了。治好了,家裡的人也都很感恩,都想要回報他,董奉就讓他們去種五棵杏樹,種在地上;如果這個病人的病比較輕,幫他治好,就讓他種一棵杏樹。結果後來因為他治好的病人很多,過了一些年杏樹都長大了,就變成一片杏林。

  等到杏子都成熟的時候,董奉就蓋了一個小倉庫,讓想要買杏子的人根據杏子的多少跟他換糧食,用這種方法,用杏子來換糧食。有的人在換的過程當中,他給的糧食很少,可是取的杏子很多。這個時候,旁邊的老虎就會追著他,一直要他把糧食放到足夠,抵得了杏子的價錢才可以。結果,他用杏子換來的糧食都拿去救濟許多的平民百姓。還有一些人在路途上、在旅途上沒得吃、沒得喝,他也拿這些糧食去供養旅途上的人們。這個醫生確實很有仁愛之心,處處為苦難的百姓著想。

  他積德行善的功德非常之大,有一天他就接受到玉皇大帝的任命,給他授予「碧虛太乙真人」一個神仙的位置,後來白日飛昇,這在道家來講就是他修行、修道功圓果滿,能夠白日飛昇,這就是道家的修行很有成就。董奉給人治病的時候,並不收取人家的錢財,而是讓病好的患者去種杏樹,並且拿杏子來換取糧食,糧食也不是他自己要用的,而是用糧食去救濟更多苦難的人。

  這其中的做法也是教化眾生,讓很多人在醫病、治病的過程當中,也生起了行善積德的心行。董奉他不但是把人的身給治好了,把人心也教化好了。因此做為仁人君子,我們要效法董奉的行持。他心目當中沒有絲毫為了自己著想,而都是為了天下的蒼生謀利益。

  我們現在學習到「凡取與,貴分曉,與宜多,取宜少」,如果我們處事待人接物都效法董奉「杏林春暖」做為醫生的仁厚、仁德、仁慈之心,我們這一生都是為了更多有需要的人奉獻自己的身心,這樣的人生是多麼有意義。這句經文我們就補充到這裡,請大家接著看下面的這句經文:

  【將加人。先問己。己不欲。即速已。】

  這句課文是說,當我們有一些事物要加到別人身上,或者是我們要託別人做事情,首先要反問自己,也就是換位思考,如果換成是我,我是不是願意這樣做?『己不欲,即速已』,如果連我們自己都不願意,就要立刻停止了。換句話說,這也就是我們常常聽到的經文,「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孔老夫子在《論語》當中教導我們「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們說一句話、做一件事,這個時候我們先要體會到,如果這個事情是發生在自己的身上,自己願不願意這樣?所謂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如果自己並不願意這樣,我們就不可以把這種狀況加到別人的身上,這就是孟子所謂的「不忍人之心」。

  譬如我們不希望別人批評我們,不希望別人侮辱、傷害我們,同樣的道理,我們就不應該傷害、批評甚至指責別人,要用這種心去體諒別人的需要。而在《論語.顏淵》篇當中,記載著夫子的這段教誨,這是「仲弓問仁」,孔老夫子回答他說:「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仲弓曰:『雍雖不敏,請事斯語矣!』」這段記載在《論語.顏淵》當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們要是學習《論語》,就可以看到夫子多次都有提到。

  「仲弓問仁」,我們來看看雪公老人的講解。仲弓也是德行科的大賢,是孔門當中很賢德的學生。在「顏淵」篇當中開頭是先列顏子、仲弓問仁,為什麼要這樣編排?雪公談到,因為仁是不容易講清楚的,特別是古人,有的人對於仁字還沒有辦法講解得很透徹、很明白。像韓昌黎說:「博愛之謂仁。」雪公老人就特別解釋,愛是七情,可是仁不是屬於七情,所以仁確實不好解釋。

  仲弓問仁,孔老夫子回答了六句,兩句是一件事情,所以是分成三件事情來講解。孔子說:「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這是一件事情。傳云:「出門如賓,使民如祭」,孔子也拿古語來講。「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第二件事。第三件事是「在邦無怨,在家無怨」。

  我們先從第一句開始看起。孔老夫子說:「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古人所編的經典其實是給大家來學習的,上至帝王將相,下至平民百姓,誰來學就給誰說,無論你是什麼身分都要學。而這句是對在位者而言的,為什麼?我們可以想像到,在孔老夫子的時代確實也是亂世,真的是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和上古時候堯舜禹湯的盛世相比,確實那個時代就已經差距很遠了。堯舜禹湯,堯舜當時是率天下以仁,百姓是從之為仁;而桀紂是率天下以暴,人民也從之為暴。

  「出門如見大賓」,大賓是朝會或者會同;大祭則是祭太廟、祭天。這些事情在古時候是非常莊嚴隆重的大事,格外的嚴肅,賓和祭都說大。在上位者如果懂得大賓、大祭,自然而然上行而下效,老百姓就知道出門作客以及在自家裡祭祀應該要怎麼做。雪公老人在這裡也勉勵我們,「立足當與古人爭」,我們要效法和學習古人,必須講德行,出門必須如會大賓,必須很規矩。就像我們現在出門去作客,要很講求禮貌。特別是在國際場合,如果我們接待的是外國的貴賓,我們代表的是中國人的形象,禮也就格外重要。

  雪公談到,因為他老人家一生都很節儉,他穿的襪子、裡面的襯衫都是打補丁的,在家穿的是舊衣服、打補丁的衣服,可是出外見客或者是上台講經穿得就非常的莊嚴,非常乾淨整潔,這是恭敬心的體現。也就是說,接待客人的時候,我們外在的儀表是對客人的尊重。而我們上台講課,儀容莊嚴也是代表著我們對於學問、課程的恭敬跟尊重。所以即使是捉襟見肘,也得有規矩。

  下面「使民如承大祭」,「見大賓」、「承大祭」這是國君的事,所以這個地方說如,「如」字。「使民」是說在上者出來做事,一切都要恭恭敬敬,毫不苟且。這是古人恭敬、謹慎、敬畏的態度。像祭祀的時候,有奏樂,樂生,是負責奏樂,而禮生要擺爵,要做引禮的動作等等,彼此互敬,而用人也必須要一切恭敬。雪公老人勉勵我們一定要學習、效法這種精神,出了我們家的門,就如同去見客或者作客,必須要恭敬。只要做事,就如同祭祀一樣,要盡心盡力的做,不要看別人做得怎麼樣,首先責問自己做得如何。

  下面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們自己不願意接受的事情,因為這件事對我們沒有好處,不要用同樣的事加到別人的身上,這是仁愛之心的體現。譬如我們對人的態度也好、言語也好、動作也好,你不經意的對著人,口裡哼著一聲,兩眼望著青天,這種動作看起來是小事,可是如果別人用這種態度來對我們,我們就覺得挺不高興的,何況是大事?這是沒有恕道,有己無人。雪公說這種情況,不但是學儒沒有辦法成就,更別說學佛了,學佛也不會成功的,因為佛法心量更寬廣,把一切眾生看成自己的父母,所以不能失去恭敬的態度。

  「在邦無怨,在家無怨」,「在邦」是仕於諸侯之邦。我們事情做錯不要往別人的身上推,也不要怨天尤人。在家是指士大夫家,也是如此,必須要無怨。雪公在這裡就舉了例子,譬如在商店當文書,也必須要盡力,要把自己的本職工作、把自己的本分做好。雪公談到他在戰爭的年代,流亡在四川八年的時間,對四川人的印象就非常好。當時的四川人人心很淳厚,非常純樸厚道,即使是大家庭裡面的傭人,他做事情也是盡心盡力。即使他要辭職,在主人還沒有找到新的傭人的期間,他還盡心盡力的給主人幫傭,這就是非常厚道的風俗。

  仲弓聽了老師所說的話,他回答說:「雍雖不敏,請事斯語矣!」雖然我人不聰明,但是對於老師夫子所說的話,我一定會遵照、奉行的。

  在這段孔老夫子講述什麼是仁,其中就特別強調「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也就是這句《弟子規》的經文所談到的:「將加人,先問己。己不欲,即速已。」

  在中國人的家庭生活當中,有一個千古之謎,我們談到家庭關係,也是要用「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態度來對待,特別是像婆媳關係之類的。乾隆皇帝在一句聯語當中曾經提到:「願天下翁姑捨三分愛女之情而愛媳」,公公婆婆很愛護自己的女兒,也希望她用愛女之情同樣愛自己的兒媳婦,「望世間人子以七分順妻之意而順親」,希望世間為人子之人,你看兒子娶了媳婦之後,往往就聽媳婦的話,不太聽父母的話,希望能把這種風氣扭轉過來,正好倒過來,以七分順妻之意來順親,這樣父母親內心就會感覺到非常的安慰。這副對聯也是對於普天之下共同生活的公公婆婆、兒子媳婦提出一個提醒。

  家庭當中所存在的矛盾,包括婆媳之爭這些問題,也是要用《弟子規》所講的「將加人,先問己」的方式跟態度來化解。如果做為婆婆,能夠把自己的媳婦看成是女兒一樣來對待,這種平等的愛心就不會造成衝突。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當我們能站在對方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在處理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我們對於對方要用更多的愛心、更多的關懷,來化解彼此的對立跟矛盾。這是第一句。

  第二句,「望世間人子以七分順妻之意而順親」。一個家庭真正是家和萬事興,如果做為兒子,因為聽了太太的話而疏遠了父母,必然會造成婆媳之間的不和。我們之前看到有一些大家庭裡面,為什麼這些家庭能夠這麼多人共同生活在一起,世世代代都不分家,其中有一個訣竅就是「不聽婦人之言」。「婦人」廣義的說不只是女子,也就是說不要聽從心胸狹小的人一面之詞。有時候一些男生可能心量也很小,喜歡用自己的私情私利處理問題,從而激發了家庭內部的矛盾。而主持家庭事務的人,他一定要理智,不要去聽從這些言語。

  我們要用理智經營人生,不能用感情經營人生,否則就會產生很多的偏頗。如果一個兒子因為太太的話而疏遠自己的父母,人生就會帶來一些他意想不到的敗相。為什麼?因為他的孩子每天都在看自己的父母是怎麼對待祖父祖母的。如果夫妻和長輩之間都有這種衝突,都不能和睦相處,他自己的孩子就學不到孝道,到晚年的時候,可能這些教育失敗的果報就會現前。因此我們一定要用理智處理問題,而不能用感情。

  什麼是情?什麼是智?有真情一定有真智,有真智必有真情,情智不二,才是真情真智。我們現在特別的有福報,現在我們有機會學習《弟子規》,學習《聖學根之根》,把聖賢人所講述的道理,以及他們做人的種種態度,做為自己的榜樣來學習、落實,我們才能用真情、真意和真智來度過人生的時光。所以「將加人,先問己。己不欲,即速已」,當我們有理智來體諒別人的感受,就不會強加於人了。

  我們再來分享一個故事,古時候的聖賢人,他們的人生都有許多精彩的故事,經過千百年之後我們來學習,依然給我們很深的啟發,這就是他們在人生確實是上演了一齣又一齣的好戲,值得我們學習。這個故事是「孟信賣牛」。孟信是後魏廣川索盧人,也就是現在的山東,他是山東人,字修仁。他從小家境是很貧寒的,所以他放棄讀書,開始從軍,後來他的官位做到趙平太守。而他在為官的任上,為政崇尚寬厚和平。這個地方有許多權勢土豪,遇到這樣的地方官,都很收斂,不敢為非作歹。

  孟信在任的期間非常廉潔,一直到他辭官之後,依然是兩袖清風,家裡很貧困,過著很貧窮的生活,甚至於三頓飯都成問題。他唯一的財產就是一頭牛,而這頭牛還生了病,身體不太好。結果他的侄子看到,這做官做得回到家,告老還鄉之後,連三頓飯都吃不飽,還有這樣的官員。結果他侄子實在看不下去了,就替他做了主,就去賣這頭牛,打算把牛賣了之後,可以換一點糧食、換一點柴米回來過日子。結果他把契約合同寫好了之後,就打算把牛賣了。正在這個時候,孟信從外面回來,就知道了這個消息,他對買牛的人講,說:「我這頭牛身體有病,牠稍微勞作一下,動一動,牠身體的病就會發作,所以你買去了之後,對你來說是沒有任何用處的。」說完之後他就轉過身來責備他的侄子,並且訓斥他,怎麼可以隱瞞牛生病的事情?結果買的人看到這個場景,他覺得很奇怪,站在一邊感嘆了很久才離去。這三餐都揭不開鍋了,好不容易要賣一頭牛,最後他還把真相給講穿了,還把自己的侄子給訓斥了一番。

  以前我們所在的地方有放生園。中國人從古到今就很愛護牛,像我們奶奶這一輩,農業社會當中都是做農耕的,對牛是特別愛護。牛為人耕種了一輩子,到老特別有感情,所以都是讓牠自然的送終,絕對不會吃牛肉。這老一輩人很忌諱的,絕對不吃牛肉,因為人跟牛很有感情,非常感恩牛的恩德。以前放生園就有收購了一些牛,人家要送到屠宰場的,就把牠買回來放在放生園裡面養著,養著這些牛。

  結果有一次,負責的一位長輩,他想要恢復傳統的農耕。因為古時候的農業社會都是牛在耕地的,所種的糧食也都沒有農藥、化肥,所以他們很想要恢復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來種出有機的糧食。剛好他的朋友送來一批牛,要送到放生園裡面來。他就讓他先試一下這些牛哪一些能種田的,一些小牛還不太會,有一些老牛,你把種田的工具往牠身上一放,牠會耕田的,牠就會耕得很好,很有架勢。小牛沒受過訓練,牠就不太懂。等到後來這批牛送來了,一放到田裡去,結果牛走了幾步,耕著耕著就不動了,就不繼續再去耕田了。後來把這個事情跟師父上人報告,師父上人就笑著說:「你這批牛是來養老的,不是來種地的。」當時大家都開懷大笑,後來只好把這些牛都養起來。

  後來有機的農田也種得很好。當地的農民都不相信,說:「不打化肥、不打農藥,怎麼可能糧食能種得起來?」結果後來,果然有機農田就種得很成功,甚至於因為沒有化肥農藥,稻田裡面的水生態特別好,裡面還有很多小魚游來游去,泥鰍或者小魚很多。而且糧食產量也不低,每年種出來的糧食賣出的價錢,比一般用化肥農藥的價錢要高很多倍。後來農民看了之後心服口服,說原來不用化肥農藥也能種出很好的糧食,而且產量也高,生產出來之後,價錢也賣得好,後來也都有的人開始來跟我們學習。

  其實人跟大自然之間,是可以按照傳統的方式和睦的相處,你跟動物之間,跟植物之間,都能處得非常的好。後來這些牛大家也對牠很照顧,本來牛都是要到屠宰場被人宰去供人吃的,後來這些牛很有福報,養在放生園裡面,天天吃著青草,吃著很好的糧食,一直到老病去世,也都用傳統的方法把牠埋在地裡,真的是非常愛護自然。這是講到孟信賣牛的故事,我們插一點題外話。

  後來周文帝聽說了孟信這件事情,就對於官員這種廉潔以及誠信的美德特別的讚歎。中國古時候都是舉孝廉,有這樣廉潔有守的好官,當然朝廷要重用他,所以就把他舉用為太子太傅,並且特別給他加封散騎常侍,一直到年老辭官榮歸,當時的儒者學士都引以為榮。他具有廉潔的風範,而且真的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就是這句經文說的「將加人,先問己。己不欲,即速已」。連賣一頭牛都不忍心讓買牛的人受到傷害,這種仁心難怪朝廷會重用他、表彰他。

  這句經文就學到這裡,大家接著看下面的這一句:

  【恩欲報。怨欲忘。報怨短。報恩長。】

  我們受人恩惠,一定要記得報答人家,這是『恩欲報』。而反過來,『怨欲忘』,當別人有對不起我們的事情,則應該要寬大為懷,能夠原諒別人,不要把怨恨記在自己的心上。如果我們的心上總是懷著對別人的怨恨,總是把別人的過失放在自己的心裡,我們的心裡就像垃圾桶一樣,都是裝著別人丟過來的垃圾。『報怨短,報恩長』,怨恨不平的事情不要記在心中太久,過去就算了,這是「報怨短」。「報恩長」,別人對我們的恩德要銘記在心,感恩不忘,而且要常常想著如何去報答別人的恩德。

  佛經當中也談到「上報四重恩」,四恩包括父母恩、師長恩,父母跟老師對我們的恩德是很大的,第三是國王恩,國主恩,第四是施主恩。人生活在世間,對於我們有恩的很多,我們常常要想著如何去報答。至於怨仇就不要掛在心上,所以報怨短,報恩長,恩要長長久久的記得,怨過去就算了,不要放在心上。

  一個人如果他的內心當中常常都具有知恩報恩的心,對於人們給予我們的恩德都能念念不忘,他就生活在感恩的世界當中。這種人生多幸福,光記恩不記怨。一個人如果不忘記父母、不忘記師長給他的恩德,他也不忘記眾人給予他的恩德,可以想像他的精神生活一定是非常的充實、非常幸福美滿的。所以一個人幸福的根基是在哪裡?他幸福的根基就是在愛與感恩當中。

  之前江本勝博士做水結晶的實驗,他就發現愛與感恩的水結晶非常非常的美。似乎愛與感恩就是宇宙的核心,這是宇宙當中最優美的語言。後來華嚴實驗室也是做著水結晶實驗,也是讓許多國家語言的愛字把它貼在水的上面,讓它看。結果經過實驗之後,所做出來的水結晶都非常非常的美,無論它看的是哪一個國家的愛字,水結晶都呈現出非常莊嚴、非常美麗的結晶體。

  一個人幸福的根基在哪裡?幸福的根基就是愛與感恩。而當一個人一生當中始終擁有愛與感恩的心,當他懂得愛、懂得付出、懂得回報,我們可以想像人生的價值就完全不同。「恩欲報,怨欲忘」,一個人時時刻刻都想到去感別人的恩、報別人的恩,他是活在愛的世界當中。而一個人他處處念恩,他的心境都是處在報恩的心境當中,而人在報恩的時候,他內心會非常的充實。

  之前我們跟大家介紹的大衛.霍金斯博士的研究,當一個人有愛與感恩,振動頻率就非常的高;換句話說,他的正能量就很高,是同樣的道理。所以我們確實時時刻刻要念著父母的恩,時時刻刻要念著師長的恩,時時刻刻也要念著幾千年來古聖先賢教化的恩德。不僅是言教,多少聖賢人都是用身教來啟發後人。我們如果真正追隨聖哲之人,我們的人生也能演出一齣齣的非常精彩的好戲。聖哲人德行的光芒就點亮了我們的心光,讓後世子孫都能真正的效法他。

  我的母親從小有一個很大的優點,就是任何人對她有一點恩惠,她都念念不忘。所以長輩都說,這個孩子很有情,你給她一點點恩德,她到大了都還記得,特別懂得知恩報恩。母親的心態,也是特別好的身教。

  在我小的時候,這是在小學四年級,就遇到了一位書法老師,這位書法老師非常的愛護人才。當時我們轉學到這所學校,書法老師就看到我們對於傳統文化、對於書法很感興趣,他就主動來教我,教我寫毛筆字。當時都是一對一的教。雖然書法課在我們小學是特色課程,在課堂上都要學習的,但因為這位姜老師特別愛護人才,他覺得我很有興趣,對書法很有興趣,所以他就在自己家裡和自己的辦公室裡單獨教我寫字。當時跟著老師學習顏真卿的字帖、學習柳公權的字帖,學了不少年。而老師的字則是顏柳兼容的,就是既有顏真卿的風骨,又有柳公權的筆法,他的字是寫得非常的好。

  後來我們從小學四年級就一直跟著這位書法老師練字,練到了初中三年級。這麼多年的時間,老師是分文不取,都是義務的教我們寫書法。可是老師的生活非常清貧,貧窮到什麼程度?他的家就非常的小,就是一個又窄又小的一間屋子,裡面又當房間,又當書房,又當廚房,都是擠在一起,生活特別艱難。他的女兒甚至讀書都要到外面的路燈下去讀書,常常是這樣,就很貧困、很艱難的生活。雖然老師的字寫得很好,但是他人很正直,他也不用自己的技能去牟取利益。他總是一輩子都是想著如何把學生的毛筆字教好,就是這樣的一種心。因為那個時代老師的工資很低,在東北的時候,只是勉強可以維持生活,所以他根本都買不起房子的。

  後來老師教了我從小學四年級一直教到初中三年級,一分錢的費用都沒有跟學生收過,就這樣非常無私的默默無聞的來教我們。後來我的母親就非常感他的恩,因為母親在我小時候,她最希望我寫一手好的毛筆字,這是媽媽的願望,她希望我讀經典,希望我寫毛筆字。所以在我小時候送給我的第一本書就是《三字經》,再來就是書法的字帖。只要我練過的字,她看字帖上面有,一定都買來給我練習。所以母親後來就很感恩書法老師。剛好有一次,書法老師有一個機會可以買房子,因為他以前的屋子實在是太艱難了,那個房子太破舊了。他要買房子的時候,他沒有錢,來找我母親借錢。那時候母親很歡喜的把錢送給老師,根本就不希望他還。老師雖然寫了借條,跟我們說是借的,因為他確實家境太困苦了。但母親後來跟我講,她給他錢的時候,根本都不希望老師還,因為她覺得老師給予我們的恩德,這是一輩子也都報答不了的,這一點點錢又算得了什麼!

  我們從母親的身上就學到了知恩報恩的態度,就是無論是對於父母、對於老師都要有這種心態。我們也看到包括母親在給外婆送終的時候,給奶奶養老的時候,也都是盡心盡力的盡到為人子女應該有的孝道。這是母親用身教教我們怎麼樣侍奉老人,怎麼樣報答老師。

  所以恩欲報,怨欲忘,人們要是對我們有一點點的恩德,我們都永遠不能忘記。而實際上,人與人難免會發生衝突。怨欲忘,我們跟人之間有衝突,就要常常用寬恕的心、仁厚的心對待這個問題。為什麼?實際上可惡之人必有可憐之處,他也是沒有受到很好的教育,也沒有學過做人的道理,他才會犯下這些錯誤,才會和我們發生衝突。所以遇到事情我們先反省自己,如果這件事情自己沒有做錯,確實是對方的問題,我們也要包容對方,而不能把對方的過失放在自己的心上。

  就像剛剛講的,你天天想著人家的過失,天天想著別人如何如何對不起我們,怨恨都沒有辦法放下,那就等於每天都把別人最骯髒的垃圾放在自己清淨的心靈當中,自己純淨的、清澈的心靈就由此受到了污染。因此,當我們肯原諒別人,其實也是原諒了自己。特別是不要得理不饒人,有時候我自己就有這個毛病,常常會善惡、是非、愛憎太過分明,容不得別人不好,這其實也是自己的問題。為什麼?因為我們看到儒家教人走中庸,佛家教我們要走中道,任何事情太過了,走向極端,就會過猶不及。

  所以我們在生活當中要學會原諒別人,所謂「不念舊惡,不憎惡人」。我們在原諒別人的過程當中,慢慢的就會改變自己的心性,而且可以拓寬自己的心量。普天之下沒有我不能原諒的人,這個話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不一定那麼簡單,但我們從生活當中小小的衝突方面慢慢的練習,不要記別人的仇,不要記別人的過,也不要常常批評別人,像這些都是自己內心不平的表現。什麼事情都要換位思考,因為每個人成長的過程都不同,譬如他從小成長的過程當中,家庭就給他帶來心靈的創傷,可能這會伴隨他一生。可能是成長過程裡面或者家庭的問題,讓他的內心無法平息,內心很多苦沒有辦法化解,所以他來到社會、來到團體,跟人相處才會產生這麼多的矛盾衝突。

  但是我們無論是面對怎樣的境緣,還是要保持自己平等的、慈悲的心,要能原諒別人,看到別人的難處跟苦處,有這種心態,即使我們跟他之間怨結得很深,緣也是很不好,慢慢都能轉變成善緣、轉變成好緣,做到怨親平等。怨親平等,時間日久,日久見人心,大家時間久了,看到我們的心胸這麼寬廣,從來不計較過去的怨恨,對方從內心裡面就會真正的佩服我們,因此心量一定要擴寬。

  恩欲報,怨欲忘,自己的這種執著,只要把念頭轉過來,執著都會變成智慧,所以我們一定要能轉化,同時,要生活在感恩的世界當中。之前我們在學習《根之根》前面的課程也有跟大家分享過,生活在感恩的世界裡面。這也是師父上人在弘法教學的過程當中,歷經了種種的磨難、種種的挫折,但是在歷經磨難與挫折,甚至於是別人的傷害、誤會、毀謗、攻擊,師父上人仍然教導我們要生活在感恩的世界當中。我覺得這個話可以做為我們一生的座右銘。這裡面是這樣寫的:「感激斥責你的人,因為他助長了你的定慧;感激絆倒你的人,因為他強化了你的能力;感激遺棄你的人,因為他教導了你應自立;感激鞭打你的人,因為他消除了你的業障;感激欺騙你的人,因為他增進了你的見識;感激傷害你的人,因為他磨煉了你的心志;感激所有使你堅定成就的人。」

  這確實是師父上人他老人家面對逆境惡緣,從內心裡面真正發出來的感恩之心,教導我們這一生當中都要生活在感恩的世界裡面。一個人確實他進步最多的時候,往往是在逆境、在挫折的過程當中。所以我們要感謝斥責我們、絆倒我們、遺棄我們、鞭打我們、欺騙我們、傷害我們的人。如果常常生活在感恩的世界,這些逆境惡緣給我們帶來的心靈的成長是無窮無盡的。它不但助長我們的定慧,強化能力,讓我們能自立,而且消除我們的業障,增進自己的見識,也磨煉了我們的心志,這些都是我們在人生的歷練當中所真正需要的心志的成長。因為這一生當中,當自己具有真實的智慧,也強化了這種能力的時候,我們就有真真實實的能力可以去承擔更重要的使命。這是師父上人對於我們的教導、加持。所以當一個人的念頭能轉變過來,感激所有使你堅定成就的人,我們一生當中都生活在感恩的世界裡,所有的煩惱都轉變成智慧。

  關於這句經文,我們現在學習到「恩欲報,怨欲忘。報怨短,報恩長」,也引用歷史的故事來加以說明。

  我們都很熟悉宋朝的岳飛,是精忠報國的忠臣。大家可能比較熟悉的是他為了國家忠心耿耿,最後被奸臣給陷害的故事,但是大家可能沒有注意到,他也是孝親尊師的好榜樣。岳飛從小生性就非常的孝順,母親生活在河北,於是他就把母親接回來孝養。當時母親身體不好,所以常常需要看醫生,要吃藥,岳飛在照顧母親的時候,都是親自給母親端藥端水,親自奉養。到後來母親過世,他也是非常的哀傷,三天三夜連水都不喝,可以看出孝子對於母親的至誠的孝心。

  他從小就是很有氣節、很有修養的人,平常說話很少。當時因為家庭很貧困,他特別認真努力的在讀書,對於《左氏春秋》、《孫子兵法》這些書特別感興趣。而且他從小武藝高強,還沒有成年能拉三百斤的弓,弩可以拉八石。石是古時候的計量單位,三十斤是鈞,四鈞為石,一百二十斤是石。後來岳飛跟周同學習武功,學習射箭。因為他非常尊師重道,周同教他的本領他都學會了,他的弓法、箭法特別的精湛、特別高超。

  後來他的老師周同去世,岳飛非常感念老師的恩德,每個月他都定時的去老師的墳前祭拜,而且在祭拜老師的時候,他一定把老師教給他的本領在老師的墳前重新表演一次。我們看到忠臣必定是出自孝子之門,他在家對父母盡孝,求學對老師真誠恭敬,到了國難當頭的時候,他也才能真正的為國盡忠。

  在宋朝時期,最初君王對於岳飛的才能是非常讚賞的,所以當時也就很想幫岳飛的家裡安頓得比較好一點。譬如給他的家裡建造府第,把房子幫他安頓好。但是當時岳飛就覺得,敵人還沒有消滅,怎麼能顧得上自己的小家?有人問他說:「天下什麼時候太平?」岳飛就說:「什麼時候文臣不愛錢,武臣不惜死,天下就太平了。」

  所以他就是因為有這樣的德行跟風範,他在率領士兵作戰的時候,對於老百姓也是特別的愛護,「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掠擄」,他從來沒有傷害過老百姓。而且他對於士兵都非常的愛護,譬如有的士兵生了病,他就親自幫他熬藥,給他喝藥。像這些都是他小時候侍奉母親、孝養母親,年輕的時候盡孝所具有的仁愛之心,所培養出來的仁愛之心。

  包括他帶領士兵的時候,對於將領的家人也都非常的關心愛護。如果家裡的人不幸去世了,他都把後人照顧得很好。而朝廷有了賞賜的時候,他也都分給部隊的將士們一起享用,從來沒有私藏。當時岳家軍能夠這麼勇猛善戰,這是和他做為將軍體恤下屬、關懷下屬分不開的。當時敵軍的部隊這麼多,他可以用非常少的士兵,五百個人就打敗對方十多萬人的部隊,這是說明他整個部隊是非常精銳的,都是勇猛善戰的將士。

  後面的故事我們大家都比較熟悉,後來他是被奸臣給陷害,用莫須有的罪名給他定案,最後被奸臣害死了。這是岳飛的故事。

  這句經文我們先學到這裡。

  師父上人常常勸導我們,做為菩薩,他是「等念怨親,不念舊惡,不憎惡人,不染世樂,慈悲一切」。這句話跟我們今天學的這句經文,確實是可以相互印證的,所以一個人要做到「恩欲報,怨欲忘」。一個人一生當中,人家對於我們有怨,都不要懷恨在心,真正像菩薩,他能夠「等念怨親」,怨親平等。而且「不念舊惡」,人家過去對我有怨,有對不起我們的地方,我們從心裡原諒他們。「不憎惡人」,惡人,我們能體會到他也是本性本善,只是後天習氣的薰染,讓他因為惡的習氣蒙蔽了本善的心性。所以我們不要對惡人「嫉惡如仇」,這樣也不好,對惡人我們內心裡面也要體諒到,他也是從小沒有受到好的教育,因為不好的環境薰染讓他走到了今天,我們內心應該生起憐憫之心,而不能對他過分的憎恨。「不染世樂,慈悲一切」,這就是聖賢、佛菩薩的心行,也是我們應該要效法和學習的。

  我們接著看下面的這句課文,下面是:

  【待婢僕。身貴端。雖貴端。慈而寬。】

  我們在生活當中,古時候有婢女跟僕人,現在因為社會的體制不同,但是同樣的許多家庭裡面也是有僱用保姆、僱用管家等等,包括司機等等,有的家庭裡面也是有這些工作人員。這裡我們也可以引申為對待公司的下屬要有什麼樣的態度。

  『待婢僕,身貴端』,重要是在「端」字,對待家裡的婢女、僕人,包括保姆、工作人員等等,要注重自己的品行端正,並且以身作則,做出好的榜樣。『雖貴端,慈而寬』,雖然品行端正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更可貴的是什麼?更可貴的是要仁慈寬大。「婢僕」,「婢」是女之卑者,「僕」是辦事的男子,而他們在社會當中,地位比較低的,所做的都是粗重的工作。而君子對待婢僕,一定「身貴端」,要品行端正而以身作則,所謂「其身正,不令而行」。雖然要這樣子,要注重自己的品行端正,並且以身作則,然而對待他們又要注重仁慈寬厚。

  婢僕的日常工作往往都是用勞力在付出,我們也應該要同樣的尊重他們的付出。同樣的,譬如家裡有僱保姆、傭人的時候,我們做為家長教育子女,也應該教育孩子,對待保姆也好,工作人員也好,也應當把他當成自己的長輩。不能讓孩子從小就形成不平等的觀念,看人覺得一個人是富貴之人,我就很看得起他;或者是她只是普通的保姆,我就可以經常的訓斥她等等的。不能讓孩子養成這樣的觀念,而是培養孩子的平等之心。培養平等心、培養恭敬心,這是一個孩子成長過程當中非常重要的心態。所以做為父母一定要謹慎,包括在稱謂、稱呼當中,也讓孩子從小都能恭敬,恭敬的稱呼他們叔叔、伯伯。能夠在一個家庭當中共同生活,這個緣分也都是非常難得,要懂得珍惜,並且多多的體諒、多多的照顧。

  在漢朝有一位讀書人,叫做劉寬。劉寬脾氣性格特別的好,當時家人也想測試他到底會不會生氣,所以就讓僕人給他端進去的熱茶故意弄倒。劉寬剛好是穿著朝服去上朝,結果熱茶倒到他的身上,他第一個反應就是問僕人:「妳的手有沒有燙到?」一個人在朝廷當中為官,如果他對於普通的(我們今天說的)工作人員,這種疏忽他都能用仁厚之心原諒他、寬恕他,那麼他的風範也會影響到朝廷的官員,以及社會上的百姓。

  所以說一個人有地位,「貴」我們怎麼去理解它?並不是他真正地位很高,而是他有高貴的心靈。所以我們看到一個人處在高位當中,他所承擔的社會責任就很重。這時候我們就要常常用非常謹慎的、戰兢惕厲的心態,時時去體會到下屬的需要,體會到老百姓的感受,我們才不辜負國家給予我們的責任、地位。以仁厚之心來存心,這是真正的高貴。所以富貴不是看他是不是很有錢或者很有地位,而是什麼?是人格的高貴,是「人敬者貴」。當我們的行為讓每個人從內心裡面都尊敬、都感恩,這才是真正的高貴。

  許多來到我們家庭的傭人也好、保姆也好,他們也都是來自比較貧困的家庭。如果他來到我們家庭當中,我們能夠給予他更多的愛護,甚至給他很好的教育,對方確實會感恩一輩子。

  我們就曾經看到有一位老師,這位老師他是華嚴實驗室的負責人,他就是待人非常的寬厚。有一些家裡的保姆,以前來幫他照顧母親的保姆,他都把他們當成自己的兄弟姐妹一樣,特別的愛護,所以到後來保姆對他都非常的感恩。我們遇到這些人,要能愛護他。對於保姆、傭人,用一種關懷的心來對待他,同時也藉著機會把聖賢教育、傳統文化介紹給他。只要我們真正用心,讓許許多多人的生命,都有機會接觸到聖賢教育智慧的光芒。這種智慧是可以點亮每個人的生命。等到緣分盡了,當他離開這個家庭,他回想這段時光,他也會感覺到內心當中的溫暖跟感恩。蔡老師也特別提醒我們,要讓每一段因緣結束的時候,都是留下非常美好的、溫暖的回憶,而不是裡面充滿著抱怨、衝突。

  後梁有一位賢德之人,叫做崔梲。崔梲考中了進士,做官做到太子賓客。崔梲生性就非常的孝順,而且對於晚輩後生都是諄諄的教導,非常的愛護人才。平常跟大家在一起,他的言語很少,但是他的儀容是非常的端莊、肅穆的。平常他在對待僕人、對待傭人的時候,也是以禮來對待他們。尤其難能可貴的是他非常能體會到僕人、工作人員的辛苦,所以有時候天氣很熱,或者是天氣很寒冷,他都很注意要照顧好他們的身體。

  有一次他夢到自己的壽命,一個人的壽命往往是有定數的,崔梲在夢中就有人帶他到一個房子裡面,就有人跟他說,因為你一生都是在斷惡修善,做了很多好事,也積了很多的陰德,所以「加引三十八里」,崔梲他就知道自己的壽命是六十八歲。他六十七歲的時候就退下來,到他六十八歲果然就壽終正寢。

  崔梲他的一生,首先他非常的孝順;再來,他能夠愛護眾人。他平常說話很少,可是對待僕人、對待傭人,都以禮來對待他、教導他。可以說是正而慈,就是說他立身很端正,本身就是以身作則。可是同時又能以慈愛之心來對待傭人,真正是做到「待婢僕,身貴端,雖貴端,慈而寬」。

  蔡振紳先生說:人每以為,人們都以為傭人、僕人對我應該有禮節,而我對於僕人就不需要禮節。但是崔梲即使對傭人,他也是非常守禮的。因為「禮」是五常之一,「常」是不可以須臾離開的,也就是說不管你對任何人、任何事、任何物,也不管我們是處在任何地方,無論我們是在中國還是在外國,禮是時時不能離開的,而且要用之得當。因此,我們看到崔梲對待僕役、對於僕人的做法,就可以體會到《弟子規》這句經文的含義,首先要做到身貴端,同時要慈而寬。

  在我們生活的過程當中,有時候遇到長輩對我們有特別的關懷,內心都會感覺到特別溫暖,也特別感恩。記得有一次,我當時是不小心感冒了,身體非常的不舒服。剛好有一位長輩來到我們住的地方,他就注意到那個時候我有點感冒,整個人精神就看起來不太好。這位長輩他很會關懷別人,他平常說話說得很少(這是比較年長的一位長輩,平常他話是很少的),可是當時他注意到我們身體不好。因為平常他給我們的印象都是很嚴肅、很有威嚴的感覺,通過這個事情,我們就發現他心特別的細。因為我們是晚輩,他看我們一邊還在工作、在學習,一邊還要頂著身體不好的情況下還在堅持工作、學習,他看了就挺不忍心的,然後他就教我們說你喝什麼樣的茶,或者吃什麼樣的東西,對於消炎、對於治感冒效果非常好。然後他很仔細的教我們,這個茶要怎麼煮,煮了每天要喝多少,就每個步驟、每個環節都很仔細的跟我們講了一遍,而且是提醒了我們很多次。

  本來我們生了病也不太注意,但是看到長輩這麼關心,後來就有老師問我說:「妳需不需要每天喝一罐煮好的茶?」於是我們就照著他的建議每天都喝一大罐,就喝到整個人出汗。因為平常大家都很熟悉紅茶、綠茶,但是對白茶可能大家不是特別的熟悉。實際上像福建的白茶,特別是年代比較長的,時間比較長的白茶,它是有一定的消炎的效果。所以後來我們就遵照他的建議,每天就喝一大罐白茶,煮出來的白茶,後來果然感覺它消炎的效果確實很好,沒過幾天感冒的症狀也就消除了。

  所以我們看到,當有長輩用慈愛、關懷的心來對待晚輩、對待下屬,我們內心真的是感到特別感激,也特別溫暖。

  孔老夫子在《論語.鄉黨》篇當中,也有一段記載,「廄焚。子退朝,曰:『傷人乎?』不問馬」。雪公老人為我們講解了這一段的經文,首先雪公有談到……雪公老人他老人家一生對於傳統文化、儒釋道聖賢教育的貢獻是非常之大的。首先他是孔德成先生奉祀官府的主任祕書。在戰爭的年代當中,他老人家護持著孔門當時唯一的命脈,這是孔子正宗嫡傳的後人,陪護著他一直走過戰火硝煙,然後一直護送他來到台灣。在這個過程當中,雪公老人一生對於儒釋道的聖賢教育,做出了了不起的貢獻,讓傳統文化的命脈得以保存下來。特別是我們在學習《弟子規》、學習《聖學根之根》的過程當中,有很多地方引用到了《論語》的經文。《論語》上百種的註解,如果我們從浩瀚的註解當中再去摸索,確實要走一段很辛苦的路,可是雪公老人的講解,直接就為我們指明了正確的方向,所以我們在很多理念、認知上遵循正確的方向,就幫我們少走了很多的彎路。

  雪公在這裡首先也有談到,我們真正研究學問,要從認字、知音開始。這也就是最近的幾年當中,師父上人也有在強調文字、聲韻、訓詁學,這都是傳統漢學的基礎,我們確實要從基礎開始學起。雪公談到,一個字,譬如它二十多種的說法,換一個地方解釋的意義就完全不同,而且是要根據《說文》、《爾雅》,並且我們在讀古書的時候,對於它的句讀也要掌握。包括作詩,我們日後會學到《笠翁對韻》,至少我們也能簡單的寫對聯、寫詩,這都是學習漢學的基本功。包括作詩一波三折,知道這個就好作。再來要有節目、章法,否則就是亂湊。

  雪公在漢學方面鑽研得非常深。包括佛經的科判,我們曾經看過《華嚴》,《華嚴》的科判整整一本書,章法特別的條理井然。所以整個《華嚴》從第一句到最末句一氣而成,書也是如此。不過《論語》因為是孔子談話的記錄,有同有異,我們必須要有真實的認識。

  「廄焚,子退朝」,「廄焚」,廄就是國家的馬棚,在裡面養馬的。例如家裡稱房屋,廟稱大殿。國家的馬廄,有註解說孔子在代理相事,有的註解認為是孔子家裡的馬廄。這有不同的說法,到底是哪一種,當然也很難確定。雪公談到,雖然有《周禮圖考》,也不能盡信。孔子對於殷禮雖然是了解,但是他不跟人講,為什麼?因為沒有證據,殷的後人也無法證明。周朝時候的馬是拉車的功用,不是用來作戰的,所以孔子說:「以吾從大夫之後,不可徒行也。」

  「廄焚。子退朝,曰:『傷人乎?』不問馬。」孔子退朝之後他首先問說:「傷人乎?」有沒有傷到人?他沒有先問馬,而是先問傷人了嗎?這段經文古來也有不同的句讀、不同的註解方法。另一個句讀法是:「傷人乎?不,問馬。」「不」要念「否」,「不,問馬」。雖然這個說法聽起來也很順,但是自古以來以前面的說法居多,也就是說:「傷人乎?不問馬」,這個說法是居多的。古時候的註解有不同的講法,雪公老人在這裡就為我們做了分析。換句話說,孔老夫子他就是有仁厚之心,所以當「廄」,就是國家的馬棚著火的時候,孔老夫子首先關心的是有沒有傷到人,而不是先問馬怎麼樣了,這也是體現出他的仁愛之心。

  下一句經文:

  【勢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無言。】

  如果我們仗著權勢威逼別人服從,雖然他是口服,而心不服。因為你有權勢,他不敢反駁,可是他內心裡面卻是『心不然』,不能讓他心服口服。而唯有『理服人,方無言』,以理來服人,對方才能心悅誠服,而沒有怨言。這是教導我們,不能用權勢、財力、地位等等去壓別人。「理」,有的地方是解作「道」,有的地方解作「義理」,所以「理」可以看成是道義、道德之謂。

  孟子曾經說:「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君子他是以德行仁,來感動天下,而不是以他的威勢。因此古聖先王堯舜禹湯、文武周公,都是以德行來治理天下,而不是以權勢跟地位強迫人們服從。因為以勢服,人的心是不服氣的,只是表面上順從,那可能是表面上畢恭畢敬,因為你是領導、是長官,可能我們離開之後,他就換成另外一張臉了。如果別人尊重是這麼表面,就應該好好的反省反省,這是不得民心、不得人心。因為這是『勢服人』,這種尊重是很虛華、很表面的,而我們其實是要真正追求實實在在的人生。

  包括領導者,確實在團體當中也要注意這一點,我們用人,也不能說今天喜歡這個人就重用,明天不喜歡他,即使他有能力,也打壓他。這種勢服人,終究是沒有辦法贏得人心的支持和歸順的,而是應該遵循著道,「理服人,方無言」,這樣才讓人心平和。要用愛敬、關懷,才能讓整個團體的氣氛愈來愈祥和、愈來愈和善。不僅團體是如此,就是國家也是如此。

  因為今天時間到了,下一節課我們還繼續學習、分享這句經文,來看看在歷史上,這些國家同樣也是不能用權勢跟武力贏得人心,都是要「理服人,方無言」。下一節課我們繼續來分享、來學習。

  今天的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這裡,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