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弟子規-第32集

  尊敬的各位老師、尊敬的各位同學們,大家好!請掀開《聖學根之根》第一冊,《弟子規》第二十七頁,我們從第五行開始看起。

  【揚人惡。即是惡。疾之甚。禍且作。】

  這句經文是教導我們,我們在張揚別人的過失、別人的缺點,這就是行惡。因此古聖先賢都是教導我們,一定要隱惡揚善。當社會上,人人都形成隱惡揚善的風氣,社會的風俗就會逐漸的轉變,更不用說整個家庭的氛圍、團體當中的氣氛就會隨之而和諧。

  『疾之甚,禍且作』,當我們不但是在張揚別人的過失和缺點,而且對於別人的指責、批評又做得太過分了,最後結果是什麼?「禍且作」,「禍」是災禍的意思。換句話說,對方可能惱羞成怒,結果還會給我們自己招來災禍。

  所以當人有惡的時候,有惡心、惡行、惡言,我們內心當中不能跟他產生對立、厭惡,甚至憎恨的心態,而是要能夠包容,用憐憫心來對待他。為什麼?因為這個時代許多人從小就沒有機會接受到聖賢的教育。他做錯事,他心念惡、言語惡、行為惡,我們要看成是很正常的事情,千萬不能嫉惡如仇。特別是你對他的指責批評非常過頭,反過來可能對方就要想辦法報復。因此我們面對這種情況,是要用包容的心來對待他。特別是別人做錯事情,我們也要有口德,幫他隱藏,而不能去宣揚。

  當我們喜歡去宣揚別人所做的惡事、宣揚別人的過失,如果這個話傳到了對方的耳朵裡,一方面,他心裡可能會非常的難受;再來,他把怨恨、怨仇記在心上,日後彼此之間冤冤相報沒完沒了,結果就非常的嚴重。所以不要背後去指責、批評別人。當然,當面指責和批評別人,也是讓人很難受、很難堪的事情。有的時候,人家表面上不跟你對抗,可能背地裡,他記恨在心,不一定什麼時候,他想著辦法就要來報復。因此無論是當面的指責還是背後的議論,在這些方面我們都要盡量的避免,不要去揚人之惡。

  背後之議,有些議論你在背後講人家的是非,尺度沒有拿捏好,我們常說好事不出門,惡事傳千里,這些事情可能峰迴路轉,沒有幾天的功夫,又轉回到對方的耳朵裡去了。無端的謠言,有人在其中添油加醋,這種情況也是很多見的,可能你只是輕輕的議論一下,傳到他耳朵裡,話可能就變得非常的難聽。

  這種情況,「受憾者常若刻骨」。你批評人家這些不好的言語,甚至於並不了解客觀的事實,隨便的發表議論,這種情況,言語就像一把刀插在人的心上一樣,常若刻骨。他聽到了之後,特別是如果他的修養不是那麼好,特別會記仇,那對於我們講的批評的言語,在他心裡是刻骨銘心,找到機會就要報復。所以人和人之間的冤仇,往往都是在言語不慎的過程當中所造成的。

  所以我們遇到一件事情,一定要冷靜客觀,用理智來處理和對待,千萬不能意氣用事,千萬也不能為所欲為。有人說我想說什麼就說什麼,民主自由開放的時代,言論太自由,我們經常看到謠言滿天飛,最後搞得人們都分不清什麼是邪正、什麼是是非了。這些都是言語所造成的過錯,所以聖賢之人,還有我們許多的長輩、長,常常都會提醒我們,言語一定要謹慎。

  有的時候我們言語不夠謹慎,就像之前說的,有心非跟無心非。有的是無心非,我們只是犯了一點過錯,可是有心非,這就造成了惡業。因此意氣用事的行為實在是不可取,我們遇到任何事情一定要冷靜下來,不要有些話沒經過腦子衝口而出,禍從口出,有的時候就給自己帶來意想不到的災禍。

  所以我們千萬不要去揚人之惡。一個人很喜歡揚人之惡,到處說人家的是非、說人家的過錯,可能最後給自己處處都樹敵,自己還體會不到。所以我們存心一定要仁厚,不要跟人起衝突。而假如別人有很多的善行善事,我們都視而不見,從來都不去稱揚他;別人有一點點小惡,我們馬上就到處去宣傳,這麼做會折損我們自己的福報。更大的罪過就要看他本身的影響力,如果他的影響力是影響了一些團體,乃至於社會的風氣,罪過就更重了。

  要是每個人都只宣揚別人的惡,從來不說人的善,社會問題馬上就會看到,人和人之間的紛爭就沒完沒了。我們千萬不要覺得,自己講一句話、做一件事情,只是我個人的行為,跟別人有什麼關係?千萬不要這樣認為,為什麼?我們要能體會到,一個人的言行舉止,它對整個社會風氣都會無形當中造成影響。特別是當我們在一定的地位,或者有一定的影響力,一言一行都是社會大眾效法和學習的對象。當我們說錯話、做錯事的時候,罪過不是結罪結在個人的身上,可能會跟整個社會的人民大眾都會結罪。所以言語一定要謹慎。特別是當一個人他有一定的地位、有一定的影響力,我們會看到,有的人自己的言語行為不夠謹慎,他在媒體當中,或者在政府當中,有許多的年輕人也都會效法和學習,負面的影響就太大了。

  在《論語·泰伯》篇當中,我們也跟大家分享過一句經文,是「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亂也。」雪公老人談到,疾貧是無仁。就是俗話說的,你寧可得罪十個君子,也不能得罪一個小人。就像前面的課跟大家提到的,郭子儀就是一位很有遠見、很有智慧的人,他在盧杞還沒有當上大官掌大權的時候,他就發現這個人的心胸非常的狹窄、非常的險惡,千萬不能得罪他,否則將來他要是掌了權去報復,可能整個家族的人都會受到影響。這就是他很會看人,分得清君子跟小人之間的差別。因為小人心量很小,你對他有一點得罪冒犯的地方,他放在心裡始終都念念不忘。而君子則不然,君子是「犯而不校」。沒有仁愛之心的人,人人看到他,心裡也都很討厭,而他的心裡也是很討厭別人。

  雪公特別教導我們,對於無仁的人,也就是他沒有仁愛之心,甚至於心裡非常殘忍、刻薄,這樣的人,我們對他表面上就不能太過分,一定要圓融、要恭敬,千萬不要嫉惡如仇,否則,這種言語跟行為會造成天下大亂。

  師父上人在處理一些實際的事務的時候,也特別警醒我們,寧可得罪君子,也不能得罪小人。而且小人一定要給他留一條活路,不能斬盡殺絕,如果你一條活路都不給他留,最後把他惹急了,招來的報復將是不堪設想的。我們在遇到很多事情的時候,師父常常用古聖先賢的教誨來教導我們人生的智慧。包括之前我們遇到人事上的風波,我非常清楚的記得師父上人特別教導我們,君子絕交,不留惡言。像這些都是古人教導我們處事待人接物的智慧,我們要真正的記在心上。

  佛家所說的忍辱,忍是對壞人。而對壞人、對好人,雪公在這裡特別強調,都要一律平等的對待、平等的度化,這就是佛心了。因為在佛法當中,心量是非常寬廣的,佛菩薩的心胸是「心包太虛,量周沙界」。世間人把好人跟惡人都分得很清楚,但是有佛菩薩慈悲之心的人,無論是好人還是惡人,都是平等的教化,平等的幫助他。

  雪公老人也談到,就是在講解這句經文:「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亂也」,也談到了幾個例子,給我們很深的警醒,這些都是歷史的教訓。一個是從前在東觀這個地方,這個地方的人因為看不起一個窮念書的人,一個讀書人他很貧窮,人們對他就很厭惡、很輕視。可是想不到讀書人後來考中了科舉,就做了縣官。但他是個有才無德的人,是一個小人,所以以前有冒犯過他、得罪過他的地方,他就想著要報復。因為覺得自己貧窮、不發達的時候,都是被鄉里的人看不起,他當時雖然沒有能力報復,但是他懷恨在心,所以等他當了地方的縣官,他就開始想辦法來報復。後來人們稱這個知縣稱他為「滅門的知縣」,這真的是報復得非常過分。

  雪公提醒我們,辦政治,在高位上的人,特別對於惡人、對於壞人就要多加的包容。譬如在從前張獻忠,張獻忠在貧窮的時候也是到處乞食,當時有一個女人用腳去蹴他,這是一種羞辱的動作,羞辱他的動作。張獻忠跟韓信是不同的,韓信受了人胯下之辱,最後他對於以前無論是侮辱過他的人,還是有恩於他的人,他都用恩情來報答人家,有知恩、報恩、感恩的心。人家侮辱他,他覺得日後還有遠大的志向,他不放在心上,也正是這種侮辱成了他奮發向上的逆增上緣。所以每個人的器量、格局、心胸,差異其實是很大的,這也是君子跟小人之間的差別。

  張獻忠就完全不同,這是一個奸險的小人,所以等到他後來造反,他就常常想到以前被一個女人羞辱過,於是他每到一個地方,就先剁這個地方女人的腳,這麼殘忍、刻薄。為什麼會造成這個情況?也是因為「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亂也。」這些歷史的教訓都是提醒我們,就像《弟子規》在這裡說的:「揚人惡,即是惡。疾之甚,禍且作。」禍有的時候還不是一般的災禍。所以我們言語要謹慎,不能到處去張揚別人的過失,特別是對待一些心胸狹窄的小人要格外的恭敬。這些都是人生的經驗之談。

  請接著看下面的這句經文:

  【善相勸。德皆建。過不規。道兩虧。】

  這是教導我們,朋友之間應該要互相的規過勸善。做為朋友,就有互相勸諫和提醒的義務。能做到『善相勸』,『德皆建』,共同建立良好的品德修養。反過來,『過不規』,如果明明知道對方有過錯,朋友之間又不能互相的規勸,結果是『道兩虧』,兩個人的品德都會產生缺陷。因為朋友,特別是我們在學道、求道的路上,朋友的定義是同門跟同志,同門是朋,同志是友。像這樣的朋友或者是同學,等於說我們都是在儒釋道聖賢的教育當中在砥礪前行,不斷的要提升自己的品德與修養。在這種情況之下,做為朋友,當你看到對方有一些事情做得有欠缺,或者是對方有一些比較嚴重的錯誤發生,我們就要善巧方便的勸勉他,幫助他改過。

  我們能勸人以善,朋友之間、同學之間,相互以善行相砥礪,以美善的德行相互勉勵,雖未躬行其善,即使你們還沒有真正的把善行落實,但是在相互勸勉的過程當中,我們的德行是在不斷提升的。而我們身上的過失,如果在朋友之間不能相互規勸,即使這些過失還沒有達到嚴重的程度,或者還沒有去做,而我們的德行、我們的道業就已經有所虧失了。

  這句「善相勸,德皆建。過不規,道兩虧」,我們在之前學習《了凡四訓》經文的時候也了解到,包括善,首先我們要分辨清楚,善也有真善、假善,有是善、非善,這些在《了凡四訓》的訓誨當中都有非常清楚的說明。所以我們對一件事情的善惡、是非、對錯,首先要能搞清楚、搞明白,判斷正確的情況之下,才能勸勉。不然到時候,是非都沒有辦法分得清楚,那就不見得能利益到別人了。

  而我們看到古人,特別是孔老夫子時代,他有很多的學生都是我們效法和學習的榜樣。像孔老夫子讚歎顏淵,顏淵是不貳過。為什麼夫子這麼欣賞他、疼愛他?就是他的德行非常值得我們效法。首先他自律很嚴,一簞食,一瓢飲,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自律非常嚴格,生活很儉樸。再來,孔子讚歎顏淵是「得一善,則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顏淵只要聽到任何一個人有善行,他馬上就把善行善德放在自己的心中,而且時時刻刻觀照著一定要去落實。所以只要談到賢德之士,孔老夫子都會談到「有顏回者好學」。夫子確實是非常疼愛顏淵這個學生,對他很認可、很讚賞,因為夫子的德行學問,在這個學生身上得到很好的繼承與發展。而他的學習是非常認真、踏實的,只要老師孔老夫子曾經對他有過的教誨,所說過的善德善行,他都時時刻刻認真努力的實踐。善相勸,當我們有像顏淵這樣好善好德的態度,自然就德皆建。

  在古時候,有許多在朝為官的官員,為什麼自古以來都稱官員叫做父母官?因為好的官員他一定是愛民如子的,把教化老百姓、照顧老百姓當成他自己的本職工作,就像是父母愛護自己的兒女一樣。當領導人用仁愛之心很好的教化百姓、幫助百姓,做到「善相勸,德皆建」,那我們可以想像,整個社會的風氣也隨之而改觀。特別是當今時代,如果像為官者有機緣看到《聖學根之根》,學習到《群書治要》,自然而然古聖先賢的精神與風範,都能喚醒他做父母官的責任感。

  我們在《舊五代史》當中,看到一位愛民如子的好官,叫做馮道。關於馮道之前有談過,這是我們在學《小兒語》、《續小兒語》有分享過。馮道在歷史上對他的評價有許多偏頗之處,因此我們在學習他的生平傳記要參考《舊五代史》,不要參考《新五代史》。

  在古時候,聖賢之人有時候連一般的史官都不一定能分得清楚他的邪正、功過、是非。像馮道,歐陽脩就沒有把他看得很清楚。而實際上真正的聖賢人,為國為民,愛民如子,他也是不落行跡。人們對他產生誤會,或者產生批評。但是實際上在歷史的真實情況,我們如果細心的體會,會發現他們當時處在這個位置上,就像馮道,在那個時代,那是一個非常混亂的時代,沒有幾位明君出現。在五代的時期,而當時他身在宰官位置,是時時刻刻都為了百姓著想。

  有一次,唐明宗(也就是李嗣源),他跟馮道兩個人在聊天就談到,現在算是天下比較太平的一段日子,老百姓的收成也很豐厚,在國家邊境四方也都沒有什麼動亂的情況發生。馮道他就藉著機會勸導君王,他說往日我在先皇幕府的時候,也就是後唐莊宗李存朂的幕府,有一次我奉使中山,到中山這個地方去出使。而在路上,我走過一段非常險峻的路。走在路上,因為我非常擔憂馬會走不穩,會跌倒,所以我就拉著韁繩,非常小心謹慎的,一點都不敢放鬆,結果就平平安安的經過了這一段危險的道路。可是想不到後來當我走到了很平坦的道路,我覺得沒有什麼危險了,所以馬的韁繩我也沒有拉得很緊,想不到就在平地上摔倒了。馮道用這件事情勸勉君王,治國平天下的道理也是如此。所以我們要居安思危,不能因為天下太平、五穀豐登,我們就有所放鬆,就開始懈怠放逸了,這樣是不行的。

  結果皇上聽了之後,覺得他所講的話確實很有道理。於是皇上又問,唐明宗又問馮道說:「今年因為是五穀豐登,農業的生產很有收成,百姓是不是能得到溫飽?」即使是收成很好,但是不曉得老百姓的生活是不是有因此保持他的溫飽?馮道就回答說:「從事農事的生產,遇到凶歲的時候,凶歲就是有許多自然的災害,讓農業的生產減產,有許多老百姓就要面臨飢餓的困苦了。而等到五穀豐登的時候,老百姓也是有憂患的,憂患什麼?因為五穀豐登,全天下的糧食都很豐足,對於他們來講,必然會導致糧食的物價降下來,也就是說同樣一斤米、一斤糧食,他們賣出的價錢就會降低很多。所以無論是收成好還是收成不好,老百姓都是過得很困苦的。」這是提醒君王,一定要體恤到老百姓的辛勞。特別是從事農業生產,在古時候都是要靠天吃飯,如果上天降下災殃,有許多的風災、水災或者是各種的災難,直接會傷害到的就是農民,就是農業方面的收成。

  我們從這些對談當中,可以看出為人臣子的忠誠,他的仁厚、仁愛之心,無論百姓是否五穀豐登,他都會體恤到,在任何時候,我們念念都要想到百姓的疾苦。所以他就引用了進士聶夷中所寫的一首詩,這首詩非常有名,他是這樣寫的:「二月賣新絲,五月糶新穀。」這是講述老百姓的農業生產,他的生活。「醫得眼下瘡,剜卻心頭肉。我願君王心,化為光明燭。不照綺羅筵,惟照逃亡屋。」詩雖然說得很通俗,但是它真真切切的道出了老百姓民生的疾苦,農業生產的實際狀況。所以他希望君王不要每天只是交結達官顯貴之人,去聽從阿諛奉承的人的話,而是常常要去關心老百姓、體恤老百姓的疾苦,這才是君王應該存有的仁愛之心。

  因此在士農工商,古時候四民當中,其實從事農業生產的人是最辛苦的,因此也是自古至今朝廷上下最為關心、最為重視的行業之一。於是馮道就勸勉君王,您不能不體會到這一點。皇上聽了之後,他很受感動,就把馮道所講的這首詩,還有他所說的話記下來,常常來提醒自己。

  我們從這個話就可以體會到賢德的宰相的仁厚之心,更不用說他對於儒家經典文化的貢獻,因為當時正是因為他主持的許多經典刊刻、印刷、流通,把它保存下來,否則經過戰火之後,可能後世之人要讀到聖賢的經典都會有困難的,因此他確實是做了很多為國為民的好事。之前和因緣生老師談到這段歷史,因緣生老師也特別提醒我們說,看這樣的人物,我們要參考的是《舊五代史》,以馮道為例,就不參考《新五代史》對他的評價。

  我記得因緣生老師當時還提到,就像趙氏孤兒一樣,一個人他在高位當中,他時時刻刻心都懸在刀尖上,這是人們沒有辦法體會到的辛勞。做為宰相,他輔佐這麼多君王。有的君王都是昏君,你遇到昏君,你又要把老百姓照顧好,這個宰相他日子多難過。所以我們看趙氏孤兒,當時他為了保住趙氏家族的一線命脈,他必須忍辱偷生活在世界上,所以他講了一句話,人死了容易活著難。

  我們讀歷史,其實對我們的現實生活也是有很大的借鑑意義。為什麼?我們很多在團體裡面的人,公司的員工也好,工作人員也好,常常會不服領導,遇到有事情要找領導的麻煩,要造反、要去抗議。我們要是讀了歷史,做為一個臣,能夠體會到君王、領導他在上面的艱難,他用心的良苦,勞心的辛勞,這時候我們對於領導就會生起敬畏感恩的心,絕對不會因為自己一點點的私利、私心,就輕易的謾罵領導、頂撞領導。

  雪公老人在講解這段歷史也有特別談到,五代的馮道,他經歷了很多個朝代,有許多人都在罵他。但是雪公老人對他有很正面的評價,不可以小看馮道,也不能隨便罵他。因為在五代,相互爭奪的時代,沒有一個是明君,只有後唐明宗李嗣源還可以。所以馮道出來是為人民講話,而並不是為了國君。他用憫農詩來勸國君,這是念念為了百姓著想,寧可自己落一個罵名。因此盡信書不如無書,我們在讀書的時候,自己也要有正確的判斷,理智的看法。

  所以做為人民的父母官,他確實是用仁厚之心來對待老百姓。而在隋朝還有一位讀書人叫辛公義。辛公義有一次到了岷州一帶,就是現在的甘肅,他在這裡當刺史。剛好在當地有一個風俗,是什麼樣的風俗?只要家裡有人染上疫病,疫病就是現在說的病毒,遇到疫情的時候感染了病毒,這一帶的風氣就不夠厚道,他們就把病人拋棄,讓他自生自滅。結果他去了之後,覺得這個事情太嚴重了。為什麼?一個地方老百姓的孝跟義完全都泯滅了。而做為地方官,他有責任、有義務要幫助老百姓,把這種不良的風俗、不善的風俗改正過來。所以辛公義到了這個地方為官,他就主動把被丟在路旁的病人接回來,接到他自己的衙門來細心的照顧,同時也找了醫生來給病人治病,一直等到病人恢復健康,才讓他的家人把他接回去。

  做為地方長官,他的做法感動了當地的老百姓。因為我們想想看,做為子女,如果連自己的父母生病你都把他棄之不顧,這本身就是完全沒有盡到為人的本分,就不具足孝跟義。所以辛公義他就用他的德行來感化老百姓,來喚醒老百姓的慚愧之心,於是他們就趕緊都把自己的家人接回到家裡奉養。把當地沒有孝和義的風氣完全扭轉過來。後來當地的人都把他看成是慈母,當成是母親一樣來對待。

  這個事情正好也影射到我們現在世界所面臨的狀況,我們聽說在西方有一些國家跟地區,因為這次疫情的流行,感染了瘟疫的人數非常非常之多,已經完全超過了政府所能負荷的數量。因為即使醫療體系再發達,但是當染上這個病的人數達到成千上萬的數量,可能連政府都沒有辦法招架得了。但是我們就聽到有些國家地區,就是像辛公義剛到岷州當刺史,做法是相同的,他最後採取的措施就是當醫療體系不足以把所有的病患都治療的時候,他們最後是放棄了年老、年長的人,而是拯救年輕人的生命。

  我們再來反觀辛公義當時所做的工作,就可以體會到中國的古人確實是存心非常仁厚,他不忍心拋棄年老的人,把這些被家人拋棄在路邊的老人,都接回來照顧,請醫生來對他進行治療。中國人確實從古至今,在面對災難的時候,都是用仁厚之心在存心的。

  就像最近的幾天,我們看到歐洲的疫情愈來愈嚴重,而中國向歐洲也提供了很多的醫療物資。因為經過了疫情的發展,中國人也總結了許多治療疾病的經驗。特別是到了最近,中國的疫情慢慢的控制住了,反而在西方的國家,疫情非常的嚴重,所以中國人開始也向西方國家提供很多的援助。其中有一筆是中國向法國提供的醫療物資,在這些物資的包裝上,看到一枚紅色的印章,在印章裡面有一隻美麗的鳳凰和象徵和平的鴿子飛翔在天空當中,下面就是中國跟法國兩國的國旗,以及中國文化的象徵天壇,北京天壇是古時候皇帝祭天的地方,以及法國巴黎的象徵埃菲爾鐵塔,相互輝映在一起。在印章的中間就刻著兩句話,其中一句是「千里同好,堅於金石」。雖然兩個國家相隔千萬里之遙,可是當你遇到災難,我有能力的時候,我也是毫不猶豫的伸出了援手來幫助你,兩國人民之間的友誼是像金石一樣的堅定、堅固。這句話是出自於三國蜀漢學者的一段話。當我們交對了朋友,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同心相印,情誼是比金石還要堅實的。另一句話是法國著名的一位文學家雨果的名言,意思是說「團結定能勝利」。因此當我們看到別的國家的人有難,我們也把他當成自己有難一樣,來伸出愛心的雙手。這是我們最近剛剛看到的一則訊息。

  在面對疫情發生的時候,在隋朝,辛公義就能用慈母的心,這真的是父母官,來挽救老百姓的健康,特別是之前被人家遺棄的老人、病人,他非常努力的去找醫生給他們治病。可是最重要的是他的行為是挽救了每一個人的良心。因為失去生命不是最可怕的事情,可是當一個人他泯滅了自己的良心,即使他還活著,也如同行屍走肉一樣。因此,在中國古時候這些古聖先賢,他們的所作所為所體現出來的民族精神,是寧可餓死、凍死,他都不願意違背道義。

  之前我們曾經分享過「庾袞侍疫」,小朋友那麼小,當時在瘟疫橫行的時候,大人都要選擇離開,而這個孩子他不忍心拋棄自己的哥哥,因為他哥哥生了病,染上了瘟疫,所以他就自己留下來。他跟爸爸媽媽說:「我天生就不怕瘟疫。」他留下來照顧哥哥。結果後來大人沒有辦法,擰不過他,只好先離開了。他留下來照顧自己的哥哥,最後哥哥痊癒了,而他自己本身也安然無恙。這真的是「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一個孝子,一個友愛哥哥的孩子,他的至誠心所感,連凶惡的瘟疫都為之動容。

  「善相勸,德皆建」,我們再去體會歷史上的這些感人的小故事,對當今的世界所面臨的問題,是非常重要的借鑑。

  下面我們再來看看「過不規,道兩虧」。過不規,道兩虧,當我們應當要規勸的時候,如果不去規勸,而是用一種冷漠、置之不理的方法應對他,做為朋友或者做為親人,我們就沒有盡到自己應該要盡的本分。而規勸,是一門很深的學問,什麼時候要規勸,它的方法、善巧方便,這都是我們要認真體會的,同時要抓住時機,也要有正確的方式和方法來規勸對方。實際上當我們都可以以「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說」,這樣的態度處理問題,往往就能營造一種祥和的風氣,又能做到「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

  因此和為貴,處處要以和為貴。特別是一個團體,如果在團體中的成員,每個人在相處的過程當中,都能非常和睦、和諧,這個團體一定會非常的興旺。因此,處眾當中所謂以和為貴是非常重要的。當我們該進行規勸的時候,就一定要抓住機會,所謂「揚善於公堂,規過於私室」,也要顧及他人的面子。

  下面我們再舉兩個在古時候勸諫君王的故事。「伴君如伴虎」,一個大臣他要勸諫君王,他要有多麼深廣的智慧,才能夠扭正國君不正確的行為。我們讀到兩個故事,都是特別的感人。一個是史鰌正君,就是周衛的史鰌。我們可能比較熟悉子魚,其實是同一個人,子魚是他的字。史鰌他在衛靈公的朝廷當中,他是當大夫這個職位。當時衛靈公也是昏庸無道的國君。當時他在任用大臣就沒有任用正人君子,不肯任用蘧伯玉。蘧伯玉是很有德行的人。在《論語》當中,我們也看到有很多的對話都跟蘧伯玉是有關係的,孔老夫子對他很敬重。

  衛靈公當時就不肯重用蘧伯玉,而是任用了一個奸臣,這個奸臣叫做彌子瑕,他非常善於阿諛奉承。我們知道正人君子往往不被人接受、不被人包容,因為正人君子他說話什麼都很正直,他不會去諂媚巴結別人。可是小人就不同,小人他可能到處魚肉人民,對待人民很殘暴,可是對國君阿諛奉承很有一套。所以衛靈公就很喜歡這個奸臣,不喜歡蘧伯玉。

  史鰌當時看到這個情形,他就不斷的勸諫衛靈公,但是衛靈公就是不肯聽他的諫言。到最後,史鰌生病之後,快要死了,史鰌就跟他的兒子說:「我活著的時候不能匡正國君的過失,死了之後就不要按照正規的禮儀辦喪事。」於是他死了之後,他交代家人把他的屍體放在窗戶下。有個說法是放在北堂。這個做法明眼人一看就是不合常規、不合禮的做法。結果衛靈公去弔唁史鰌,他看到他的屍體放在窗戶下面(也有說放在北堂,都不是放在正廳),他就覺得很奇怪,說:「為什麼要這樣做?」結果他的兒子就把父親臨終所說的話告訴了君王,因為他臨終說:「我活著的時候不能匡正君主的過失,我死了也不要按照正規的禮節安葬。」結果衛靈公一聽,他就非常的驚訝,才體會到他做錯了。忠臣是死了都要進諫。還好這個動作最後感動了國君,於是他就任用蘧伯玉而遠離彌子瑕,任用忠臣而不任用奸臣。

  後來孔子聽說了這個事情,就很讚歎史鰌,也就是子魚的忠君愛國的心。人都死了,屍體怎麼安放,都還拿這種方法勸諫國君,你就想他忠心耿耿,為國家、為百姓這個心是到了什麼程度。史鰌是以直道來事奉君主,孔老夫子曾經稱讚他:「邦有道如矢,邦無道如矢」。蘧伯玉也是正人君子,他潔身退藏。孔老夫子也讚歎他是:「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

  古時候聖賢君子都不跟人爭,「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只有小人才為了名分、地位,為了自己的富貴跟人家爭,君子絕對不會跟人爭的。所以他是各有所長,無論是史鰌也好,還是蘧伯玉也好,都有他特別突出的優點。史鰌活著勸不了,死了還繼續勸諫,就可以看出他的一片忠誠,真的是沒世不忘,死了都不忘記要做忠君愛國的行為。古人的風範跟行持讓人特別的感動。

  下面這個故事是發生在唐朝,這個大臣的忠誠也是同樣令人感動,這是「金藏剖心」。唐朝的時候,安金藏是在太常工籍。太常工籍就是古時候在朝廷當中,太常是掌管宗廟禮樂的官員,太常工籍就是在太常寺樂工籍當中的人。當時睿宗還是皇太子,在朝廷裡面,為了皇太子的廢跟立,常常會圍繞著這個主題展開很多明爭暗鬥的行為。當睿宗還是皇太子的時候,就有人在誣告他要謀反。於是皇帝讓來俊臣(這是奸臣)調查這件事情。安金藏大聲的呼喊,他說:「我要剖心,把我的心挖出來,來向你表白皇太子是無辜的,他沒有謀反。」結果問狀的人還沒反應過來,他馬上拿著刀,安金藏馬上拿著刀就往自己的身上插進去了,整個腸子都流出來,他就昏倒在地上。

  結果武則天聽到了這件事情,趕緊就把他接到宮裡來治療,讓宮廷的太醫趕緊對他進行治療,後來經過了幾天幾夜才醒過來。於是武則天,她也是疑心很重的人,有的時候往往在這個位置之上,為了保全自己的地位,連骨肉之間都可以相殘。正是有忠誠的大臣出來伸張正義,所以才又避免了宮廷當中的內亂,這對於國家的穩定也是非常重要的。武后得知了這件事情她就非常感動,她說:「你看我自己的兒子都沒有辦法為自己說清楚,人家誣告他,他都沒有辦法自己說清楚這件事情,還不如像你這樣的大臣。」因此一個忠臣的舉措,就把可能發生的宮廷變亂,甚至會影響到天下安危的事情及時的制止了。

  他為什麼能在關鍵的時刻做出為國盡忠的行為?他本身就是孝子。許止淨先生在這裡談到,在他的本傳當中記載:安金藏母親過世的時候,他就一直守在母親的墓旁守孝,親自造石墳石塔,晝夜不息。一個孝子他對母親的孝敬之心非常非常的深厚,他的做法也感動了天地,本來這個地方是沒有水源的,要給母親守孝,又要把母親的後事都料理好,孝子也是特別的辛苦。結果他的真誠心就感動了天地,本來這裡是沒有水源的,結果想不到後來就有一股清泉從地裡湧出來了。然後有李子在盛冬開花,而且還有一些鹿、野生動物都在上面遊玩。這些非常奇異的自然景觀,都是因為孝子的一片真誠心所感動。

  後來盧懷慎聽說了這件事情,盧懷慎就是盧杞的先人。盧懷慎聽說了這件事情之後,就表彰了這位孝子的孝心。從這個地方我們看出,真正是「求忠臣必於孝子之門」。他在家能真正盡孝,他到了國家服務百姓、服務於朝廷,他必然也能以至誠的忠心做好他為人臣子應該有的本分。因此古人舉薦官員,都是舉孝廉。他能夠孝順,他能夠廉潔,必然在出任官職的時候,他一定是為國為民的好官。因此孝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我們有聽到一位長輩跟我們分享,這個故事以前有講過,昨天再次聽到這位長輩分享,心裡還是很感動。為什麼?一個母親能夠孝順公公婆婆,自然她的德範就會影響到自己的兒子,兒子不用教自然也孝順。因為母親平常對她的公公就非常盡孝,公公活到九十多歲,將近一百歲,都是兒媳婦跟兒子在照顧的。而公公那時候年齡大了,有時候要喝水,媳婦就拿一個小奶瓶放在公公的枕頭旁邊,他要喝水的時候就拿奶瓶喝幾口。而且就在公公的床邊都安上電鈴,所以即使媳婦在廚房煮飯,只要公公一有什麼事情,她馬上就能來到公公的面前及時處理。

  正是母親對於長輩非常恭敬的孝心,感動了自己的兒子。後來她的公公也走得特別好,笑著走的。老人考壽終是五福之一,很大的福報,這都是兒女盡孝,對老人照顧得很好,所以老人的晚年非常的幸福、非常的快樂。兒媳婦還經常會找一些中藥,燉補的當歸、黃芪,還有枸杞等等的,就經常熬水給老人喝,老人一直活到將近一百歲,身體都還非常健康,就是兒女照顧得好。

  結果孫子,也就是這位媽媽的孩子,看到媽媽對於爺爺這麼孝順,孫子不用教,他從小也學會了。譬如在台灣,有一種奶茶叫珍珠奶茶,後來還有一種叫波霸奶茶,波霸就是裡面的顆粒比珍珠大一點。孫子出去買奶茶,第一個就是想到要帶回來給奶奶喝。結果奶奶說:「奶茶太冰了,裡面都是冰塊,奶奶喝不了。」於是孫子就幫奶奶把冰塊全部拿出來,再端給奶奶。奶奶說:「雖然沒有冰塊了,但是還是很冰。」於是孫子又跑去把波霸奶茶放在太陽底下,晒得溫溫的,然後再端去給奶奶。奶奶笑得合不攏嘴,說:「這個乖孫子,這麼孝順,對奶奶的照顧這麼盡心盡力。」奶奶就感覺到特別的幸福。

  這是母親的身教直接影響到自己的兒子,對於爺爺奶奶都特別的孝順。有時候,因為爺爺奶奶生很多個孩子,這些孩子住得都不是太遠。孫子每天都會觀察爺爺到底到哪裡去了,有的時候,他的叔叔伯伯也會把爺爺接到他們家去住。孫子一看到爺爺去了叔叔伯伯的家,他就趕緊從家裡拿一點小鉛筆、小禮物,就跑到堂兄、堂姐這些親戚的旁邊,然後就拿一點小禮物給他的哥哥姐姐們,然後說:「我給你這點小禮物,但是晚上我得把爺爺接回我們家住。」都搶著要照顧老人,孩子主動去做公關。當家裡上上下下都能行孝,這個家庭確實是其樂融融的。

  像這幾天,我們也特別感恩師父上人給我們機會,可以學習怎麼樣給老人泡腳跟洗腳。雖然我們是笨手笨腳的,在旁邊只能搭一個小下手,但是在整個過程當中,我們學習到的是恭敬跟感恩,是盡孝所給我們帶來的無限的幸福。每天晚上當我們陪著師父看完片子之後,常常是要給師父上人泡腳。當然之前也有跟大家分享過,最近的這兩天看得更仔細了。覺得這個過程,真的是師父老人家非常的慈悲,給我們機會學習。首先用一個泡腳桶,把水先燒好之後放進去,平常會放一點跟泡腳有關的,像我們有時候在家裡,給母親會放一點薑,或者是放一點艾草,給長輩會放一點艾草。當然師父這裡有中醫師調的特別的方子,就會放在裡面。

  但是泡腳之前,探測溫度是很重要的,以前我們看到有的人是用溫度計去量,但是有時候因為人的手跟腳那種感覺,高了、低了,你直接用手跟腳去測試會是比較準確的。所以我們看到侍者先把自己的手放到水裡面去試一下,會不會太燙,如果太燙,就再兌一點涼水。但真正要泡之前,還是要讓師父自己的手去試,因為每個人的體感會有差異。讓師父試完了之後,如果這個溫度可以,才把腳慢慢的放進去。這個過程我們也學會怎麼幫老人脫鞋子、脫襪子,然後再輕輕的把腳扶到泡腳桶裡面去。因為剛好是冬天和春天交際,有時候早晚會比較涼,腳放進去之後,還要在腿上放一塊毛巾把腿包起來。慢慢的讓師父腳在裡面泡一陣子,我感覺大概有五分鐘、十分鐘,侍者就開始把手伸到泡腳桶裡面,然後用手去搓腳的穴位。

  其實老人年紀大的時候,往往他的氣就比較不容易達到四肢,譬如達到腳或者手。所以有時候你會摸到老人的手,在冬天或者是早晚都會比較涼,他本身的陽氣不是很足,沒有辦法很快的達到手或者腳的部分。所以我們在泡腳的時候,同時去搓穴位,這樣也是很好的效果,可以促進血液的循環。等所有的泡腳、搓腳這些程序全都完成之後,慢慢的就可以把腳再輕輕的抬起來。抬起來之後,放到泡腳桶上,擦腳的功夫也是很重要的。

  之前有分享過,一位高明的中醫師,來自安徽的中醫,他教我們在幫老人擦腳的時候,有一些細節一定要注意。為什麼?因為有時候我們太粗心了,擦完了腳有一些收尾工作沒做好,最後反而容易讓人受寒,所以收尾這個環節也是特別重要。當腳從泡腳桶裡面扶出來,就要拿毛巾把腳上的水擦乾。擦乾之後還有一個重要的動作,就是腳趾甲之間的縫隙的水也要擦掉。所以要拿毛巾,一個個伸進腳趾之間的縫隙裡面,把縫隙當中的水要擦掉,這點特別重要。因為特別是老人,如果你不這樣處理,濕氣會含在裡面。再來,天冷的時候,因為腳趾縫之間的水沒有擦乾淨,也容易讓老人受寒。這是一個訣竅,也是很重要的環節。

  等小腿跟腳還有腳趾縫中間的水全部擦乾淨之後,就要用潤膚的油開始把腳擦一遍。之前我們看到的是用精油,但是這次我們看到用的是潤膚油,譬如像澳洲能夠買到沒有顏色也沒有味道的油。因為泡過的腳,上面再擦上一層油,有時候,泡過熱水之後,皮膚很容易變得很乾裂。當擦上無色無味的這種很健康的油,腳就不會產生皸裂、乾裂的現象。

  等擦完油之後再開始穿襪子,穿襪子我們也看到一點小訣竅,跟大家分享。因為老人的四肢通常是比較容易受寒的,他的陽氣沒有辦法很好的傳達到腿、手。所以我們是建議,在家裡面譬如有老人在的時候,有需要照顧老人,可以去找五趾襪。我們通常的襪子是把腳整個包在裡面,但五趾襪是把每個腳趾頭都包在裡面,每個腳趾頭,就像手套一樣,都能套進去。老人家最好襪子不要只穿一層,裡面穿一雙五趾襪,然後外面再穿一雙襪子,至少是這樣,他的腳才能保暖。當一個人的手腳都很溫暖的時候,血氣就比較暢達,人就會很健康。所以一個健康的人,你常常摸他的手和腳,絕對不是冰涼的,一定都是溫溫的,很溫暖的。就把五趾襪先穿上,我們看到侍者功夫非常好,幫忙穿襪子的時候很仔細,一個腳趾頭一個腳趾頭套上去。穿好之後,把褲子再拉好,然後把鞋子穿好,整個泡腳的工程就完成了。

  我們連續看了兩天,也在旁邊幫忙做一點力所能及的動作。看久了,我們再有更多的實踐,慢慢的這門功課就能學得很好。所以把看到的經驗跟大家分享,如果大家在家裡每天有替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泡腳,就可以參考我們剛剛所說的方法。

  這段經文我們就分享到這裡,請大家接著看下面的這句經文:

  【凡取與。貴分曉。與宜多。取宜少。】

  這談到了財物。以前我們有學到「財物輕,怨何生。言語忍,忿自泯」,都跟錢財物品有關,跟言語造作有關。這裡談到『凡取與,貴分曉』,財物的取得或者是給予,一定要分辨清楚、分辨明白。在這個過程當中是『與宜多,取宜少』,我們寧可多一些給別人,而自己則是要少拿一些,這樣才能與人和睦相處,同時也才能廣結善緣。

  了凡先生在論捨財作福的時候曾經說到,包括佛家很多的修行是以布施為先,所以佛門有四攝,就是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布施是擺在第一位的。菩薩六度也是,布施也是排在前面,布施其實就是捨。而修道之人,通達明瞭宇宙人生真相的人,捨的範圍就非常的廣泛,是內捨六根、外捨六塵,就是他的一切,所有的沒有不能捨的。捨的範圍真的是「心包太虛,量周沙界」,是很寬廣的範圍。

  但我們一般人沒有辦法一下子提高到這麼高的心靈的層次與境界,怎麼辦?是不是還有適合我們的下手之處?答案是肯定的。苟非能然,我們可以從財上布施。先從財,財就是錢財,這是屬於外財;還有內財,可以用我們的勞力來做布施。為什麼要從財上先做起?因為世間人把錢財看得非常的重要,畢竟生活在世間,衣食住行處處都是需要用到錢財。可是我們可以把我們的錢財布施和施捨出來,去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無論是對自己還是對別人都是很大的幫助。首先,對於我們自己來說,可以破除我們的慳貪,一個人很吝嗇,這也是很重的煩惱。為什麼《論語》當中說:「如有周公之才之美」,才華跟周公一樣,「使驕且吝」,如果這個人又驕傲又吝嗇,「其餘不足觀也」,其他的就不用說了、不用看了。這句話也是從前師父上人常常提醒我們的一段話,一定要把自己驕且吝,驕傲又吝嗇的習氣破除。

  所以捨財首先是可以內以破吾之慳,內在可以破除我們慳貪、吝嗇的煩惱;而外則是可以濟人之急,對於苦難眾生的需要,對於人民百姓的需求,他們最急需的,我們都可以去救濟他,可以去幫助他。一開始可能我們做得還很勉強,甚至於東西捨出去了還後悔很久,都說當時一轉念怎麼就把這麼多東西都給捨出去,可能還是很難放下自己的慳吝、吝嗇的心。「終則泰然」,做久了就成自然了,習慣成自然了。了凡先生也特別強調,這樣做最可以蕩滌私情,因為一般人自私自利的心行已經養成了習慣。任何事情,當一個事情發生的時候,究竟我們是先想到自己,還是先想到別人?這種自私自利的心總是會做主。什麼時候可以轉變成大公無私?這就是我們在突破自己的煩惱習氣的時候一個重大的突破了,可以把我們的吝嗇、執著的心都化解掉,可以去除掉。

  「凡取與,貴分曉。與宜多,取宜少」,這就是強調,我們在財物方面一定要與宜多,取宜少,在面對財物問題的時候,我們寧可多給別人一些,自己少拿一些,這樣於人於己都是有很大的幫助的。包括凡取與,貴分曉,取、與,也包括我們家族,譬如在分東西,甚至於家庭在分財產,我們也要根據實際的情況做決定。當對方比較困難的時候,我們就要多給多付出,自己要少拿。而當每個家庭當中人人都做出禮讓的態度、謙讓的態度,整個家庭的風氣就會瀰漫著相互體諒、相互關懷的氛圍,親人之間都能處處相讓,而不會處處相爭。一個家庭能做到如此,它就會影響到整個社會,因為家庭是整個社會的一個細胞。所以當家庭有和氣呈祥的氛圍,這個家族一定是會興旺的。而一個國家有很多這樣的大家庭產生,和諧和睦的家庭產生,社會風氣自然就會隨之而改變。

  有許多古聖先賢確實是表演出禮讓、謙讓的風範。譬如我們之前學到的,周朝因為泰伯和仲雍連天下都能讓出來,才成就了周朝八百年的基業。這一讓,他讓出了一位明君聖主,他把天下讓給弟弟,也讓給自己的侄子,而侄子就是後來的周文王,把整個國家治理得非常安定。因此,周朝八百年的國祚,不僅僅要歸功於周文王,也要歸功於當初肯把天下讓出來的泰伯跟仲雍。因為這一家相讓、行孝的風範,帶動了當時全國人民都起而效仿孝悌的精神。因此,一個人不能只看眼前,當我們肯讓,就成全了德行,也成全了家庭的和睦,當然讓也是積累了自己的福分。

  「天道無親,常與善人」,這個道理確實是亙古不變的真理。因此,人不能隨順自己的煩惱來應對事情,不能隨順自己的習氣,而是要隨順什麼?要隨順天理、隨順人心來做。因此,凡取與,貴分曉;與宜多,取宜少,這是讓我們真正去落實彼此相讓的氛圍。

  有一年在歐洲,當時是在英國漢學院,師父上人就看到了家鄉的黃梅戲,叫做「六尺巷」,常常就拿「六尺巷」來鼓勵大家共同學習。這個節目確實是演得特別好,這是在安徽安慶的黃梅戲劇團演的一齣「六尺巷」。後來我們在巴黎舉辦和平大會,有把它翻成英文,就在大會的期間進行播放,播放黃梅戲「六尺巷」。

  這個故事特別的感人,師父上人在英國漢學院,就帶著全體的師生一起看這齣黃梅戲。這是發生在中國清朝時期,是康雍乾盛世。當時張氏家族二三代的人都是在朝為官,從張英一直到張廷玉,這是漢族的大臣當中做到宰相的位置,在清朝是很罕見的。當時張家的老家是在安徽桐城,張家和鄰居家在建房子的時候,就為了兩家之間的界線問題發生了爭執,彼此都不肯相讓。於是張家的人就寫信到了朝廷當中,把這件事情報告給了張英。

  這在朝為官,又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做為宰相,要出面替家裡人撐腰,兩家的邊界問題不就很容易解決嗎?結果想不到,張英並沒有幫助自己的家人去跟鄰居爭地,而是在回信當中寫了一首詩:「千里修書只為牆」,千里修書,從安徽桐城寫信到了京城,這在古時候路途算是相當遙遠。寫了這樣一封信來,為的是什麼?就是為了一道牆。「讓他三尺又何妨」,為什麼不想著要相讓?為什麼一定要相爭?「長城萬里今猶在」,秦始皇當時修的長城,到了清朝長城還巍然的挺立,可是「不見當年秦始皇」,秦始皇再大的功業也灰飛煙滅,消失在歷史的塵埃當中。人生在世短短的幾十年,又為什麼要為了這些身外之物相爭?

  其實張英的做法,他的動作有很深的意涵在裡面。師父上人又特別點到,這是宰相讓給平民,這可不是一般的讓。所以他做出了這個動作、做出了這個行為之後,講出了這樣的言語,確實是感人至深。後來,家裡畢竟也都是讀書明理的人,收到了張英的這封回信,於是張家就主動往後讓了三尺。鄰居家見到這個情況,也受到了感動,他們也主動的往後讓了三尺,結果兩家之間就讓出了一條長長的六尺巷。這就是六尺巷的故事。確實,宰相帶頭相讓的德行感動了千千萬萬的人,六尺巷的故事還是流傳至今,以各種戲劇的形式,真的是膾炙人口,流傳到後世,一直到現在,我們跟著師父上人在國外弘法,做和平工作,還以張氏家族主動相讓的六尺巷做樣板、做榜樣。這是「六尺巷」的故事。

  我們在這裡再來補充隋朝的,房玄齡父親的故事。我們看到一個人,他在一個時代能成為一位輔佐君王的賢相、賢臣,其實都有非常深厚的德行支撐他。確實都是「積善之家必有餘慶」,他才有這個福報、德行來為國家跟人民做事情。

  隋朝的房彥謙,字孝沖。他特別的正直,謹守著古聖先賢的教誨,一生當中都是以身作則,特別的有操守、有德行。房彥謙做官的時候,他在政治上做出了很多對於百姓很有恩惠的事情,老百姓把他稱為慈父。我們剛剛看到辛公義,老百姓把他當成慈母;房彥謙,老百姓把他稱作慈父。以前的官員都是父母官,老百姓對於他們的恩德都非常的感佩,後來就立了碑歌頌他的德行。

  房彥謙在做官的時候,他所得到的俸祿都是拿去幫助親朋好友,所以家裡就沒有留下什麼錢財物品,有的時候錢財捨到自己家都不夠用了,但是他也是怡然自得,不放在心上。這是一個清官,他自己的生活所需、生活的費用,幾乎比一般的老百姓降得還要低。

  他就曾經對兒子房玄齡說道:「人皆以祿富」,很多人他做了高官之後,都是靠著權勢積累錢財,所以做了官就貪污很多錢,這是常見的事情,而「我獨以官貧」,他說我做官,官做到這麼窮,家裡的錢全都捐出去了,自己常常都不夠用。「但是我留給子孫最重要的財富是什麼?就是兩個字:清白。」後人所講的「要留清白在人間」,那我們想想看,一位父親用這樣的身教來教化自己的兒子,後來房玄齡的官位也做到很高,他的兒子還敢貪污嗎?當然是不敢的,一定是守著父親留給他清白的家風。

  蔡振紳先生評價說:把官員稱為慈母或視為嚴父,自古至今我們常常看到,這是為官之人的恩德惠及百姓,這時老百姓就把他當成自己的父母來看待。但一般都是稱作慈母跟嚴父,沒有聽說稱地方官叫慈父的,比較少聽,可見老百姓對他是多麼的愛戴。《詩經》當中說:「豈弟君子,民之父母。」從慈父這個稱號當中,就可以概括出房彥謙做官的德行,如果不是他有至德至行,怎麼可能會有這樣的風範?因此,父母官父母官,做老百姓的父母官一定要名符其實,你得像個父母,用父母的心,用父母對待兒女的慈愛之心,來愛護自己的老百姓。

  我們在學習《弟子規》的過程當中,也學習了很多清正廉潔的好官風範,這是在我們當今時代都是非常值得效法學習的好榜樣。而佛門的祖師印光大師在《德育啟蒙》當中談到清廉,也特別強調說:人生的福澤是前世所修,如果是非義而取,是食毒物。「清而不污,廉而不貪,世所崇敬,榮無加焉。」一個人能做到清廉的風範,這種德風會澤及他的子孫,也會澤及百姓。

  所以一個人的德行,並不是他擁有多少的財富,或者他擁有多高的地位,才會得到人們對他的尊重。古往今來,像這些聖哲人,都是因為謹守著古聖先王所留下來的美好的品德。像堯舜禹湯的時代,君王愛民如子,他也是自己本身的生活特別儉樸。大禹在治水的時候,三過家門而不入。而且在管理國家的過程當中,古聖先王都是「菲飲食,卑宮室」,自己吃的、穿的、用的、住的都非常的儉樸,他把自己所有的福報、財富都用來與天下的百姓共享。用這樣的德範也創造了中國古時候的大同之治的和諧景象。

  我們展讀中國的歷史,確實是看到了非常優美的畫卷。在這個畫卷當中,一個時代的興衰成敗,這裡面形形色色的人都是我們引以為鑑的對象。這也就是為什麼雪公老人希望我們要多讀點歷史,當我們了解歷史,對當今的人生是很好的借鑑。同時我們學習《聖學根之根》每句經文,如何深入的體會它內在的精神?也是從古往今來的聖哲人的德範當中能真正的體會到。

  今天的時間已經到了,我們今天就學習到這裡,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