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弟子規-第31集

  尊敬的各位老師,尊敬的各位同學們,大家好!請掀開《聖學根之根》第一冊,《弟子規》第二十七頁的第一行開始看起:

  【勿厭故。勿喜新。】

  這節課我們對於這句經文再多做一點補充說明。『勿厭故,勿喜新』,這是教導我們不能喜新厭舊,要珍惜老朋友之間的情誼,對於舊事物也要特別珍惜,這是「勿厭故」。「勿喜新」,這是說不能貪戀新的事物或者新的朋友。喜新厭舊、見異思遷,這是我們應該要防範的、應該要避免的。而實際上在這個時代,確實是世風日下,人心不古。古就是古樸,是老實厚道的意思,古人的存心都是非常的厚道。俗話說朋友還是老的好,因為在我們相處的過程當中,都有彼此之間為了對方所做的付出,朋友之間,特別是老朋友之間,是有恩義、情義和道義存在的。

  我們在之前跟大家分享過在漢朝時期的宋弘的故事,這就是典型的非常念舊的榜樣。漢朝的宋弘在司空這個官位上的時候,光武帝的姐姐湖陽公主新寡。於是光武帝就跟他的姐姐談論,滿朝的文武大臣,究竟是哪一個大臣的德行跟器量最好,他想要了解一下姐姐本人的想法。湖陽公主就對光武帝說,宋公,宋公指的是宋弘,宋弘的威容德器是群臣莫及;換句話說,其他的大臣,無論是德行、無論是氣宇,還是心量等,都沒有辦法跟宋弘相比。

  皇帝就了解到他的姐姐最看好的是宋弘了,於是他就親自去找宋弘談這件事情。但是一開始他並沒有馬上契入主題,而是用一個諺語來試探宋弘的心意,他說:「貴易交」,一個人當他貴,他身分地位有所提升,譬如升了官,在朝廷任重要的官職,這個時候,往往他就把以前的舊交情都忘記了,因為還要結交很多當朝的權貴;「富易妻」,許多人當他有錢的時候,就要去換老婆,娶很多房的妻妾。皇帝就問他說:「這是不是人情所致?」換句話說,要試探一下宋弘的想法。

  宋弘帶著一股凜然正氣回答皇上說:「臣聞貧賤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在宋弘身上,他的言談舉止之間所體現出來的人心的厚道,「貧賤之交不可忘」,當我們是共患難、同甘苦,共同走過來的朋友,不能因為我們富貴顯達就把他遺忘了,就翻臉不認人了;「糟糠之妻」,這是和我們胼手胝足走到今天,也是共同走過艱難時光的妻子。這是貧賤,糟糠是妻子的通稱,就是說貧賤的時候同食糟糠。以前在還沒有富貴顯達之時,家裡吃的都是粗糧,穿的都是粗布的衣服,原配夫人是伴隨著自己走過艱難的日子。所以糟糠之妻不下堂,怎麼能因為自己富貴顯達,就把原配夫人給休了,還要再另結新歡?這個話都是體現出了人心一種非常厚道的做法。於是皇帝就知道這件事情,他想要替自己的姐姐說媒還是說不成了。

  許止淨先生評論這件事情的時候說道:「人情險薄。」在這個時代,大家都不是那麼重情重義,人情是薄如紙。「田舍翁多收十斛麥,尚欲易妻」,稍微家裡富有,賺了一點錢,都想要換老婆、換妻子。我們想想看,皇帝親自來說媒,一旦這門親事要談成了,自己就是皇親國戚,這對多少在朝為官的人是多大的誘惑,憑著婚姻就可以富貴顯達。照一般人來講,如果是比較薄情寡義的人,這垂手可得的富貴,要不把它緊緊的抓住,這不是太傻了嗎?皇帝來說媒,這難道不是三生有幸的事情嗎?可是有沒有想到,當自己這種重利輕義、薄情寡義的事情做出來之後,原配夫人在床頭哭紅了眼睛,這種悲傷他是不是能體會得到?所以湖陽公主覺得「宋公德器」,就是宋弘的德行與器量是滿朝文武大臣所比不上的,她果然是有識人之明,果然看得非常準,宋弘確實是非常有德行的人,是重情重義之人。

  當我們讀著這句「貧賤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我們想想,這股浩然正氣確實是貫徹古今,讓許許多多薄情寡義的人聽了之後,內心都會感覺到很慚愧。因此古代的人,確確實實他把一個人應有的信義與道義,看得比生命還要重要。許多人即使是冒著生命的危險,即使要捨生取義,在生命跟道義這兩者之間做出選擇,他也會寧死不屈。所以歷史上有許多讀書人,確實在國難當頭的時候從容就義,這些風範、這種浩然正氣影響到了世世代代的中國人。就像文天祥所說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到今天我們讀起來依然被他的浩然正氣所感動。

  在漢朝,還有一位讀書人叫荀巨伯。有一次荀巨伯去看望他生病的朋友,那個時候都要走路,是翻山越嶺、跋山涉水才到的。可是在這個時候,因為他的朋友已經生病了,他去看望他、照顧他,但是當時剛好有許多盜賊在那裡燒殺擄掠,很多人都趕緊逃命。荀巨伯看到他的朋友病得這麼重,行動已經非常不方便了,當時他的朋友就勸他說:「你趕緊逃,這麼多盜賊要來了,我們生命都有危險,我現在已經沒有能力逃走了,不要讓我連累到你。」荀巨伯就跟他的朋友說:「假如我走了,我們朋友之間的道義就不存在了,我不能捨下你一個人留在這裡。」結果後來盜賊進來,荀巨伯就主動跟他說:「我這個朋友病得很重,你們不要傷害他。」盜賊看到居然有一位這麼有道義的人,為了自己的朋友,都寧可捨棄生命,也不願意離開生病的朋友。他這種道義把盜賊給感動了,所以盜亦有道。人之初,性本善,他再惡,一個人所做出的感天動地的行為,也會啟發盜賊他本有的良知。他們看到了這個情形之後都非常的感動,於是盜賊的頭目就說:「像我們都是無情無義的人,怎麼可以來有道義的地方搶劫?」於是盜賊全都離開了。

  通過這個故事我們看到,一個人的道義,他的真誠心確實是可以喚醒許多人的道義之心,一個人的道義就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在歷史上,這樣的故事也是非常多的。

  古人念念都是為了別人著想,不像現代,有時候想問題都是自私自利,首先都是想到自己的利益。其實他沒有想到,當一個人他總是為自己,他人生的路會愈走愈狹窄,因為失道者則寡助,而得道者必然多助。因此,當老師跟家長在培養學生、培養孩子的時候,是要啟發他本有的仁愛之心、仁慈之心。當他一生的所作所為都是很有道義、很有情義,對人也是充滿了仁慈、仁愛之心,我們可以想像他人生的道路必定是會愈走愈寬廣。所以我們要效法古人這種心行,當我們對待自己的朋友、對待妻子,也要想到《弟子規》當中所說到的「勿厭故,勿喜新」。

  一個人如何才能勿厭故、勿喜新?因為在現代思想的衝擊下,喜新厭舊好像已經成習慣了。而如何從根本來解決問題,也就是說當一個人他總是喜新厭舊,這種習性如何才能改正過來?一個人喜新厭舊,往往都是跟他忘本這種思想聯繫在一起的。所以當我們有一個報本反始、知恩報恩的觀念、行為的時候,我們自然就不會做出厭故和喜新的做法了。

  而一個人如果他所思所想都不符合道義,其實他在人生的歷程當中,做出許許多多薄情寡義的事情,這是非常常見的。但是我們要了解到,當社會上世道人心都是趨向於薄情寡義,什麼樣的悲劇會產生?就是一個地方的離婚率會上升。當一個地方的離婚率一上升,衍生的問題就非常非常的多。首先它直接衝擊到的是兒女的教育問題,當一個孩子在離婚的家庭當中,或者他是跟著爸爸,或者是跟著媽媽,甚至於是跟著爺爺奶奶;換句話說,在五倫關係當中,他肯定是不完整的、破碎的家庭氛圍籠罩著他幼小的心靈。缺乏家庭的愛的孩子,在他成長的過程當中,他的內心往往是會充滿著怨恨跟不平。所以我們看到有許多年輕人,他之所以會走上犯罪的道路,往往都和他的家庭不健全是有著直接的關係。

  所以,整個社會結構確實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為什麼?因為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像夫妻來講,做為整個社會重要的細胞,如果夫妻之間的關係不能穩固,造成的後果就是社會必然會動亂。因此我們看到犯罪率的高漲,和離婚率的提升,它們之間是存在著相互關聯的關係。

  所以要把薄情寡義的社會風氣、人心轉變過來,要做到不厭故、不喜新,實際上來講還是要從根本開始做起。所謂往者已矣,來者可追,上一代已經失去了正確的教育方式、教育方向,我們希望從下一代開始,就要把這個問題改正過來,把這個遺憾彌補過來。所以現在為什麼傳統文化的聖賢教育,要從小朋友開始做起,要從小朋友開始學起?就是扎根的教育確實是愈小的孩子愈好教。

  勿厭故,勿喜新。當他對人很厚道,他總是很念舊,我們可以想像,他不只是對人能念恩、念情,甚至於對物也都會很有感情。所以念舊確實是一個人存心厚道的體現。就像我們看到師父上人,今年已經是九秩晉四高齡了,一直到現在仍然念念不忘小時候的同學,念念不忘一起求學求道的同參道友們。這從師父上人點點滴滴的行為、做法當中,我們都可以體會得出來。

  譬如師父有一位小學的同學,已經認識了超過半個世紀的時間了,跟小學同學兩個人都是九十多歲的高齡,一直到最近的幾年,老同學之間還常常見面,見面的時候很親切的聊聊天,也講一講最近都做了一些什麼,相互的把最新的近況跟老同學、老朋友講一講。這種其樂融融的氛圍,同學之間真摯的友誼,確實是經歷了時間跟空間的考驗,歷久彌新,年紀愈是大愈是淳厚。一直到最近師父上人的小學同學過世了,師父還親自給他寫了輓聯,同時也安排交代了學生,要把老人家的後事辦好。

  後來我們代表師父上人去參加這位九十多歲的老同學余兆敏老教授的告別式,我們才發現這位老人家是一位非常好的老師。為什麼?因為當時來參加告別式的都是他教過的學生,還有許多學校的校長等等。這些學生在現場回憶起老師,就是余老教授,對待學生就如同父親對待兒女一樣的關懷照顧。回憶起老師教導學生、照顧學生的點點滴滴,我們聽他們講述這些事情,當場就感動得流淚。所以這些老人家都是非常非常的厚道,非常有德行的。身為一名大學的教授,余老教授一生當中都非常認真的教學,桃李滿天下,來追悼他的老師跟學生非常的多。

  當一個人很厚道,他一生當中可以跟許多人結一輩子的朋友。朋友能結上幾十年,甚至超過半個多世紀,這樣的交情,是多麼的淳厚。我覺得老人家也是給我們的榜樣、表法,就是在五倫關係當中,父子、兄弟、君臣、夫妻、朋友,每一倫這些老人家都在自己生命的歷程當中表演得淋漓盡致,這是我們後生晚輩真正要效法學習的榜樣。

  這些老人家都是非常念舊的,一直到最近,因為疫情的關係,大家都不能出門,但師父仍然念念想著這些老同學,還託自己的學生給老同學,像徐醒民老師、江逸子老師,都寄一些禮物、寄一些食品,去慰問他們、關懷他們,而且還囑咐說,希望老同學以後都能住得近一點,這樣照顧就會比較方便。包括以前師父上人的老師方東美教授的兒女,現在也是有像孫子輩的、方教授的後人,現在也有在美國生活的,師父也都念念不忘,希望老師的兒女都能回到台灣、回到亞洲,大家都住得近一點,不要生活在美國,不要生活在外國。

  人心的厚道,對於有恩於我的人,一生當中都是念念不忘,這種心行是我們效法和學習的榜樣。而當一個人很厚道,他不僅是對人很有情義,甚至於對東西也都很有感情。譬如有些東西是父母親送給我們的,或者是老朋友送給我們的,老師送給我們的,這些禮物我們都能珍藏幾十年,把它當成寶貝一樣,把它放在身邊。當一個人他有知恩報恩的心,同時他也能體諒到別人的關心,對於我們的情義跟恩德,也能體諒別人的辛勞,對於親人也好、朋友也好,送給我們的東西,他也不會隨意糟蹋。

  在我們跟休斯校長(就是英國威爾士大學的校長)接觸的時候,就發現外國人也是有美好的傳統。譬如他身上所帶的懷錶,身上所佩戴的物品,他也會跟師父上人介紹說:「這是我的老祖母留給我的。」這種情義多麼深厚,家裡的長輩送給兒孫的物品,多少年之後,他仍然是佩戴在身上,念念不忘。所以當我們具有孝心、具有恭敬心,我們存心厚道,對人、對事、對物同樣都會用恭敬心,用感恩的心。因此,我們教導孩子,做為老師、做為父母,也是要用身教,讓孩子懂得知恩報恩,懂得珍惜彼此之間的情義,珍惜彼此之間的恩義,那麼他的一生就生活在感恩的世界當中,對於有恩有情於我的人,他一生當中都會念念不忘。這就是《弟子規》的這句經文給我們的啟示。

  我們今天這句經文就補充到這裡,接著繼續看下面的這一句,昨天有分享一點點,這是:

  【人不閑。勿事攪。人不安。勿話擾。】

  這句經文提醒我們,當別人正在忙碌,我們就不要去打擾對方,這是『人不閑,勿事攪』。『人不安,勿話擾』,當一個人他的心情不好,或者他的身體欠安,這時候不要在他身邊講很多的閒言閒語去干擾人家,增加對方的煩惱,增加對方的不安。

  昨天我們也有談到,仁慈之心是在我們生活當中在在處處都體現出來的。所以如果在生活當中,我們時時處處都能站在對方的角度去著想,多一點關懷、多一點體諒、多一點諒解,用禮來處事待人接物,這就不會在言語行為上和對方產生很多的摩擦、產生很多的對立。所以一個人如果他生活當中處處都能為別人著想,他一定能製造非常好的人際關係。因為禮確確實實是人與人之間非常優美的距離,一個知禮守禮、懂禮的人,必定會讓人家對他的印象非常的好,他所在之處一定都是製造和諧的氣氛,而不會因為他的言語行為和別人發生衝突。

  我們生活當中最常遇到的,有事情要跟人家打電話。但是打電話的時候,因為不是在同一個地點,所以我們並不知道對方正在忙什麼,我們打電話的時候也要注意,譬如吃三餐飯的時間,這個時候就不要隨便給人打電話,要避開;或者你知道他剛好正在忙,如果事情是無關緊要的,不是急於星火的急事,這個時候你要考慮到對方是不是方便通電話。

  現在的時代,我們昨天有談到,特別是很多的工作,或者是生活當中的很多事情,你所要牽涉到的人事物,它往往不是在一個國家、不是在一個地區,而這不同的國家可能時差是很明顯的。譬如有一年在英國,剛好因為在籌備在巴黎教科文組織的國際和平大會。我們有一本中英文書的出版工作,當時是牽扯到好多國家的人,有的人是在新加坡,有的人是在香港,有的人是在英國。而在這個時候,工作又特別緊張、特別急,因為所有的時間都是倒計時的在計算,每一個步驟都不能拖,一拖可能後續就會很難處理。這個時候我們雖然是很緊急,可是也要考慮到,其他不同國家的人時差跟我們差多少,是不是我們跟他一聯絡的時候,人家正好是半夜三更正在睡覺。特別是做電腦工作的人,常常熬夜熬到很晚,那這時候凌晨又給他打了一通電話,去驚擾他和他的家人,這樣就很不好。所以我們一定要考慮到對方現在所處的時間,以及他是不是很忙,都要去替別人考慮。

  有時候譬如我們在處理事情,就會想到對方他現在剛好已經是半夜了。即使事情挺著急的,我們也是等到對方的早晨五六點、六七點,才把微信傳出去,或者是把訊息轉過去。除了三餐吃飯的時間,還有晚上睡覺的時間,還有包括對方可能現在正在開會等等,有這些訊息,或者正在台上講課之類的,知道對方忙,我們就不能在這個時間去特別打擾人家。包括我們要去跟別人商量事情,也是要觀察一下,對方是不是很忙?等到他不忙的時候,我們再來找他進行討論。

  在生活當中時時處處為別人著想的心行,這也是《弟子規》當中特別提醒我們的。任何事情都注意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都能將心比心的站在對方的角度著想,我們自然就會具有敏感度,知道什麼事情進退應對應該拿捏到什麼程度,我們就有敏銳度,就有提升。所以「人不閑,勿事攪」,這是《弟子規》在我們生活當中點點滴滴都用得上的,都是非常重要的原理原則。

  再來,「人不安,勿話擾」。特別是當一個人情緒很不好,當然情緒不好,也會帶動他身體的疲勞,他們之間也會相互關聯,身體很疲勞,他情緒也是很難高漲起來的。這時候可能他很需要去休息,很需要去安靜下來。所以我們要察言觀色,如果當對方確實非常的疲勞,而且他情緒也不好,我們暫時不要在他面前說很多話,或者是干擾人家,以免增加對方的煩惱與不安。

  但這種情況我們也要見機行事。蔡老師特別提醒我們,如果說看到我們的親人跟朋友,發現他的情緒非常非常的不好,甚至於現在的年輕人,確實身心都特別的脆弱,有時候他遇到一些事情,沒有辦法排遣,沒有辦法化解,情緒跌到了谷底,甚至於都想要了結自己的生命,這個時候我們可就不能不聞不問了。因為很多人會做出無法挽回的事情,甚至走上不歸之路,往往都是一個念頭沒有轉過來。

  這種情況是很多的。我們往年在推廣《弟子規》的過程當中,那時候是比較早,大概是二OO四年、二OO五年,到現在也有十多年,配合蔡老師在推廣《弟子規》的過程當中,就遇到很多年輕人確實想不開,因為可能人生遇到很大的打擊、遇到很大的瓶頸,他過不去。我記得那時候我們經常會製作宣傳片,就是老師在講《弟子規》的過程當中我們會播放,這個空檔就會播放宣傳片,這些宣傳片都是特別有正能量的,它的文字、畫面再配上音樂,裡面的內容都是講愛、講和平、講孝這些很有正能量的內容。所以我們就遇到有的年輕人他要尋短見,在這個過程當中,他遇到了《弟子規》,也看到了我們的宣傳片,結果他就改變了他的想法,開始比較積極樂觀的去面對他們生活當中的挫折。

  所以我們想,一個人為什麼會走上絕路?這往往是因為他感受不到愛,感受不到有人在關懷他。當一個人的生命當中已經完全失去愛,在他內心當中肯定就是許許多多的負面的能量,這時候我們就需要用愛與關懷去幫他化解他內心的痛苦。

  而在美國有一位非常著名的精神科醫師,大衛.霍金斯博士,他有一些研究很值得我們做參考。大衛.霍金斯博士他經過幾十年的研究發現,一個人身體的狀況,是會隨著他的精神跟情緒產生強弱的起伏。所以他是用科學的方法,就把人的意識映射到一到一千的範圍當中。任何一個導致人的振動頻率低於兩百的狀態,就會使這個人的身體狀況造成損傷。而如果它的振動頻率是兩百到一千的情況之下,他的身體就會增強,能量就會增強。這種科學研究,他所算出的最高的指數是一千,最低的指數則是一。一到一千之間,它是以十的一次方到十的一千次方來計算的。所以我們別看一跟一千,其實等級是相差很多的。就像我們以前參加考試,要考英聯邦的雅思英文,有時候只差零點五,但零點五的分數之間其實就是英語等級的顯著的差距。有時候你考很多次,那個零點五還是考不上去,所以等級是相差很多的。

  大衛.霍金斯博士治過很多的病人,這些病人來自世界各地,有時候他一天要接觸一千多個病人。他就通過實踐的研究,做過幾百萬種數據。而且他這個調查是覆蓋了在全球不同人種的範圍,所得到的答案都是一致的。也就是說,當一個人他的振動頻率是低於兩百,他不僅是情緒出現狀況,整個身體也會出現狀況。可是如果這個人他的振動頻率是大於兩百,他就是非常健康,身上沒有病的人。所以他的研究就是意念和身體之間的關係。

  那我們來看看,他的研究當中兩百以上的意念都有哪些?兩百以上的意念包括他喜歡去關懷別人,慈悲喜捨,充滿了愛心,淨定安樂,像這些都是振動頻率很高的表現,是四百到五百。安詳極樂是六百,開悟正覺是在七百到一千之間。所以他最後得出的結論就是,所有生病的人都是用負面的意念;換句話說,他負面的意念和他身體的健康狀況是有決定性的影響。而會生病,身體會產生問題,通常都是他的振動頻率低於兩百。

  那我們想要了解,到底這低於兩百的意念都是哪些方面的意念?譬如邪念,邪念就會導致最低的頻率。包括像惡念、冷漠,還有痛悔、害怕、焦慮、渴求、發火、怨恨、傲慢,這些心態都是對人有害的。包括瞋恨,指責別人、怨恨別人,頻率都特別的低。一個人譴責別人的時候,這個意念只有三十,不斷指責別人,這個過程當中就削減自己身體很大很大的能量。

  大衛.霍金斯博士通過研究發現,一個人當他的振動頻率是低於兩百,這些人身上就會產生各種不同的疾病。很低的振動頻率就會導致癌症、心臟病等等常見的一些問題。而大衛.霍金斯博士他曾經見到有一位癌症病人,已經病得很重,病入膏肓,他一看就知道為什麼這個人會有這麼重的病,因為在他的身上找不到任何一個愛字,他的內心當中只有痛苦和沮喪包覆著他的全身。了解了意念跟身體的關係之後,大衛.霍金斯博士在幫助病人的過程當中,首先希望他能轉變意念。當病人的意念發生轉變,特別把他的意念轉變到振動頻率兩百之上,病就好了。

  這是醫學界的科學證明,讓我們看到意念和身體之間的關係。所以一個人為什麼他會得重病,為什麼他會得憂鬱症,像這些問題,都是因為缺乏愛,缺乏正能量所造成的。我們看看PPT當中有一個表格,這個表格兩百以上都是什麼樣的心態。兩百就是勇氣肯定。二百五是中性信賴,我們不能總是懷疑,要對人有信心、有信義,信是很重要的。三百一十是希望樂觀,一個人如果對於任何事情都保持樂觀向上的態度,他很容易就能把負面的境緣轉變過來,所以希望樂觀這種心態也是很重要的。

  三百五是寬容和原諒,能夠原諒別人、寬恕別人。這也是許多宗教的聖哲所教導我們的,要原諒別人的過錯,特別不要得理不饒人。像我自己本身有時候就會得理不饒人,覺得對方明明是錯了,我就理直氣壯,會有這種態度。但是我記得師父上人也常常教導我們,別人做錯了也是對的,我即使做對了也是錯的。當我們有這種心態對待別人,自然就很容易寬恕別人、原諒別人,不會從別人身上找毛病、找缺點、找原因,時時處處都能反求諸己,從自己的身上去找原因,這樣我們才有辦法跟大眾和諧相處。

  到四百的等級,就是理性諒解,沒有不能原諒的人。你看,如果一個人的心胸能達到普天之下沒有我不原諒的人,這種心胸該是多麼寬廣,他不僅能夠原諒自己的親人、原諒自己的朋友,甚至於還能原諒和自己敵對的仇人。所以能放下彼此之間的怨恨,用寬和諒解的心態對待對方,這種心態的能量等級也是非常高的。

  到了五百就是愛與崇敬。世界上有許多充滿愛心的人,一生當中都用愛來關懷社會、服務眾生。像德蕾莎修女,像許哲女士等等的,她一生都是生活在愛的世界當中,一生都是生活在感恩的世界當中。而一個人如果常常懷著愛與感恩,他的能量等級就非常的高,在大衛.霍金斯博士的研究當中是達到五百。

  五百四是寧靜喜悅,六百是安詳極樂。我們可以想像,特別是像儒釋道三教有一些修行人,他修證的功夫達到很高的等級,用佛門裡面的話來講,他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慢慢就可以達到大衛.霍金斯博士所說的寧靜喜悅、安詳極樂,甚至於是開悟正覺,開悟正覺是七百到一千,這在儒家講就是聖賢人的境界了。上古的時候,是以道治天下,這個道已經修證到了一定的能量等級。在佛門裡面,七百到一千,可以說就是明心見性的聖人了,是佛菩薩。

  《弟子規》「人不安,勿話擾」,我們剛剛談到,一個人如果他的負面情緒已經達到極限了,甚至於想了結自己的生命,遇到這個情況,我們也不能見死不救,還是要特別用愛心去關懷他、幫助他。

  這句經文我們就學到這裡,請大家接著看下面的這句課文:

  【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說。】

  這句經文是教導我們,當別人有缺點,『人有短』,短就是缺點的意思,『切莫揭』,不要去揭穿;『人有私』,這是別人有隱私,『切莫說』,也切忌去張揚。「人有短」,「短」,有過不足之處曰短;「私」,是暗昧無光之事,私事是不能告訴別人,不能讓人家知道的事情。人生在世,乾坤是一個缺陷世界,常有不足之處、常有缺陷之處,所以一個人有短處,一個人有私情,這都是在所難免的,有私事,這也是在所難免的。

  做為君子,他在一生當中為人處世,他是不蓄人短,也不藏人私,他不會計較或者揭露人家的缺點,他也不會把人家的隱私、私情到處張揚,這是君子在世間立身處世的風範。君子之次者,是護人之短、隱人之私,人家有隱私,要幫人家保守住祕密;人家有短處,也都盡量的要幫他委曲婉轉的掩蓋、掩護。如果一個人他喜歡揭人家的短處、揚人家的隱私,這是屬於殘忍刻薄的做法。因此,「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說」,這也是我們在言語的行為、言談舉止當中體現出對待他人的仁愛之心。水至清則無魚,我們對自己嚴格要求是可以的,但是不能對別人殘忍刻薄。

  言語在孔老夫子的教學科目當中是排在第二位,是排在德行的後面,所以言語是非常重要的。做為老師跟父母,在教導孩子的過程當中,在孩子言語的方面也要注意多加的調教。「人有短,切莫揭」,特別是不要當面揭發人家的短處,這樣讓人家很難堪,情何以堪,每天可能都要見面的人,或者是我們至親的親人,是我們的好友,你把他的缺點到處去張揚,把他的隱私到處跟人家說,那人家還有什麼臉面再立足於親友之間。因此,「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們想想看,換一個角度來思考,換位思考,就是我們自己有缺點或者有隱私,我們自己希不希望別人拿出去到處去宣揚、到處去講?當然我們是不希望別人這樣做的。既然不希望別人這樣做,我們也不應該這麼做。

  所以之前我們也學過,「見人惡,即內省,有則改,無加警」。孔老夫子在《論語》當中就說,「三人行必有我師」,這三個人,一個是我們自己,一個是善人,一個是惡人。善人是教導我們要怎麼樣去做,他是給我們做出正面的榜樣。可是同時惡人他也是提醒我們,讓我們見到他一些缺點、過錯,我們應當把它用來自我反省。所以當我們見到別人的惡,都是用來警惕自己,不能像他這樣行惡,而不是直接去指責他的不是。當他看到我們每個人都是揚人善而不見人惡,看到我們這種做法,自然也會慢慢的引發他的慚愧之心,他也會努力的修正自己的心行。因此,當我們把態度轉變過來,把做法轉變過來,確實是可以真正的做到修身齊家,甚至於治國平天下。

  特別是當我們看到社會上存在一些問題,那我們看到在這麼多年來,蔡老師帶領著許多學習傳統文化的老師們,也是用自己的身教做出榜樣。譬如到了一個地方,發現這個地方的人們特別喜歡到處丟垃圾。像之前在文化教育中心的老師,他們就會帶頭去撿垃圾,去把垃圾清理起來,把它整理,把這些街道整理乾淨。所以當看到別人所做的事情有所偏頗,學習《弟子規》的老師是以身作則,所謂學為人師,行為世範,用自己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來喚醒大家的善心,喚醒大家對於家庭和社會的責任感。因此當我們見到別人的惡事、惡行,千萬不要把它放在心上,更不能把它放在嘴上,而是要怎麼樣?而是要念念想著如何做出好的榜樣來影響這些人。這是不把人家的過失到處宣揚,這也是做人厚道的體現。

  師父上人常常教我們,「別人錯了也是對的,自己對的也是錯的」。很多人聽到這個話,都覺得不知道如何去理解,因為可能大家平常都不是這麼考慮問題的。為什麼別人錯了也是對的?我記得之前,當有的團隊老師之間存在一些意見分歧,當時意見分歧得很厲害,所以造成團體內部不能和諧。師父上人當時特別的提醒大家,即使對方是做錯了,我們也要包容他,就是用包容的心跟人相處。只要他沒有錯得太離譜,沒有造成太大的傷害,我們也要包容對方的過錯,為什麼?因為團體要以和為貴。如果團體內部造成一個風氣,就是大家都互相的指責、互相的攻擊,怎麼可能共同努力的完成一件事情?還沒有做事的時候,光是內耗就已經耗散了大家很大的精力了。

  所以我們常常要秉持這個態度,別人即使是錯的也是對的,自己即使是對的也是錯的。為什麼這樣說?因為「先人不善,不識道德,無有語者,殊無怪也」。傳統文化聖賢教育已經被否定了這麼多年了,在社會上的人們他想錯、做錯、說錯,這是很正常的事情,我們要能夠原諒他、諒解他,知道他們也是從小沒有學過《弟子規》,沒有學過聖賢教育,所以才會做錯事、才會說錯話,所謂「人不學,不知道」。別人有一些負面的表現,其實是演出了社會的需要給我們看,就是提醒我們,社會上已經出現這麼多的問題了,我們如何盡心盡力的幫助他們,做出好的榜樣。

  那為什麼我們即使是對的也是錯的?我們跟人家在爭論的時候,常常都是在爭一個理字,你錯了我對了。實際上就在爭的過程當中,彼此之間就製造了很大的對立。而且我們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是對的,理直氣壯去壓倒別人,這是不對的,這種行為本身就是有問題的。所以我們即使是佔著理,也應該要心平氣和、以和為貴,這才是正確的做法。當一個人時時處處都用心平氣和的心態來處事待人接物,自然就能感染別人。

  所以說「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說」,特別是在現在這個時代,實際上來講,我們光是反觀內省來尋找自己身上的毛病跟缺點就已經夠忙的。為什麼?因為可能我們舊的缺點還沒改過來,新的缺點又產生了,所以我們不能總是去看人家的短處。

  再來跟大家分享幾個歷史上的故事,來說明這個道理。首先我們看,唐朝郭子儀。在唐朝有一個人叫做盧杞,他跟郭子儀是同一個時代。最初盧杞在朝廷並不得志,他的地位並不是很高,只是一個小官。但是他的心術不正,雖然這個人很有才氣,就是所謂有才無德,所以當時朝廷有人就給他取一個外號叫「藍面鬼」。為什麼?因為盧杞這個人長得非常的醜陋,而且色如藍,人家都把他當成鬼一樣,覺得他長得非常的醜陋。而盧杞在外表上看不出來他是非常奸詐的小人,他平常吃的飯也是吃的粗糧,穿的衣服也是穿著粗布的衣服,所以人們從外表上來看,就覺得這個人好像跟他的祖父一樣,是非常有德行的人,他的祖父叫做盧懷慎。總是根據他的外表來判斷,而不知道他心裡到底在想什麼,這個人又很有才氣。

  郭子儀在唐朝,他是出將入相,確實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因為他這個人很灑脫,所以在朝廷當中,有一些公卿大臣彼此之間在一起也很隨便,不拘小節。可是有一次,盧杞去拜訪郭子儀。當時郭子儀得到皇帝非常高的禮遇跟尊崇,德宗皇帝繼位尊郭子儀為尚父。

  有一次郭子儀生病了,有許多的朝廷當中的文武官員都來看望他。看他的時候,他也都很隨意,家人都可以隨侍在旁邊,他也不太在乎。可是突然聽到盧杞要來看他,郭子儀馬上讓家人全部撤到後面去,他自己穿戴得整整齊齊,穿著朝服來接待他,而且很恭敬、很有禮貌。等到盧杞離開之後,家人就覺得很奇怪,說您平常接見滿朝的文武,從來沒有用這樣恭敬的態度,平常都是很隨便的,可是今天怎麼您接待這麼一個小人物,就好像如臨大敵,而且對他這樣的恭敬?結果郭子儀就跟家人說,盧杞是形陋而心險,他外表上長得非常的醜陋,內心是很險惡的,一般人看不出來;換句話說,這是一個小人,小人不能得罪,小人要對他格外恭敬。為什麼?如果將來他一旦得志,那就不堪設想了。為什麼?因為當時他長得這麼醜,如果他來看望郭子儀,郭子儀的家人看到這個人,一定會嘲笑他,就是明裡暗裡會有一些態度或者言語表現出對他的不恭敬。郭子儀看人非常有眼光,知道他是心胸狹窄,非常險惡的一個人。將來如果他一旦得志,你當初得罪過他,後果是不堪設想的。所以對小人要加倍恭敬,不能得罪他。

  後來果然郭子儀所說的話就應驗了,盧杞官位就一直往上走,最後當上了宰相。他掌了權之後,在朝廷當中這些忠良,包括像顏真卿,以前我們寫毛筆字最喜歡模仿的就是顏體,顏真卿寫的書法特別好,這是一個忠臣。結果因為以前都曾經得罪過盧杞,後來朝廷的忠臣凡是觸犯過他的,他都想盡辦法把人家給整盡,個個都報復,一個都不差,一個都不漏。而只有郭子儀,因為當初他非常小心謹慎,沒有得罪他,即使他做了宰相,郭氏家族也能保全。這就是一個人的遠見。也正符合古人所說的,「恭近於禮,遠恥辱也」。這是唐朝郭子儀的故事。

  「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說」,在明朝還有文徵明的故事。這是記載在《道德叢書》當中,也是給我們很深的啟發。一個人為什麼能壽高福全,最後有這麼大的福報、這麼高的壽命,其實跟他一生當中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是有連帶的關係。文徵明是為人存心特別厚道的人,他從來不揭人短,也不說人家的隱私。體現在一件事情上就非常的典型。

  文徵明還沒有富貴顯達的時候,有一次他在一個富貴人家這個地方居住。有一天主人還沒有出來,文徵明突然看到有一個人,一個他認識的朋友,就來到了主人家。因為當時他「臥帳中以待」,在等主人出來。這個過程當中,他突然看見這個朋友走到了富貴人家當中,非常驚慌失措的四處觀看,當時他沒有注意到房間當中有人。結果這個朋友一下子看到桌子上有一個黃金做的杯子,他就馬上把杯子藏在他的袖子裡,就把它偷走了。而這個朋友是文徵明很熟悉的一個人,他們平常就認識,但這個人在偷杯子的時候,並沒有注意到文徵明當時在房間裡。

  等到主人出來,文徵明就跟主人非常客氣的說:「我今天因為有事情需要急用一個杯子,剛剛我看到您的桌子上有一個黃金做的杯子,就想要借去我家裡暫時用一下,但是您很久都沒有出來,所以我已經讓我的僕人把杯子帶回去了。」主人也沒有辦法,冷不丁聽到人家這樣講,也不知道應該怎麼樣回應,所以就只好很恭敬的答應著。文徵明接著又說:「您這個杯子到底是值多少錢,改天我假如沒有歸還你,我就拿錢來償還給您。」結果主人也不知道應該怎麼回覆他,還是恭敬的應諾。等到文徵明回到家裡之後,他就悄悄的把自己家裡的田給賣了,然後把金杯按照原有的價格償還給了主人。自始至終他都不講這個杯子是被誰給拿走的。

  像他積的陰德,都是不為人知的陰德,所以他一生當中都是用這種心行在存心處世,最後他是享高壽,而且享大名。歷史上一聽到文徵明,都知道這個人是很有才華的人,他的名聲遠揚。「孫震孟為狀元宰相」,不但是他自己本身壽高福全、很有名望,而且連他的兒孫也都功成名就,他的兒孫也都很賢德,享很高的官位、很大的福報。

  我們從他的所作所為當中就可以看出,《弟子規》當中「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說」,真是做到了極處。他認識的朋友,之所以會去偷杯子,我們換一個角度來說,他肯定是家裡有什麼難處,不一定是沒有什麼緣由去偷的,一定是他家裡缺錢,或者是有親人生病等等的,一定是有一些說不出來的隱情。而在這個時候,他為了把人家所做的過錯,替他掩蓋起來。他這種存心厚道的做法,確實給自己培養了很多的福德。

  因此,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說,我們很熟悉的,在唐朝時期,六祖惠能大師也曾經說過,「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這句話可以當成我們的座右銘,「若見他人非,自非卻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過。但自卻非心,打除煩惱破。憎愛不關心,長伸兩腳臥。」這個詩寫得多麼有深義。換句話說,當六祖惠能大師證悟的功夫達到了一定程度,他對於世間人的一切過惡都不放在心上,已經超越了是非對錯、對立的觀念了,所以他給我們留下的這首詩、偈子,我們應該要常常的讀,常常的引以為鑑。

  接著來看下面的這句課文:

  【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

  我們要讚美他人的優點,讚美他人的善行,我們能夠這樣做,『即是善』,這就是行善了。『人知之,愈思勉』,當對方聽到我們對他的稱讚之後,他必定會更加勉力的行善。因此,當別人在做好事,即使我們沒有人力、物力、財力幫助他,但是我們讚揚他的善行、稱揚他的善行,讓別人聽聞到之後,就來效法學習,那麼我們跟他所做的善是一樣的善。這就是在佛法學到的普賢菩薩十大願王裡面所說的「隨喜功德」,能夠讚揚和隨喜別人所做的善行。

  人有善行,我們要隨喜,並且在別人面前常常表彰、讚歎他的善行。當然我們知道,在這個時代要行善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往往作惡可能有很多助緣來幫助你,而行善卻常常會受到很多人的毀謗跟攻擊,這種事情是常常會遇到的。所以當我們看到別人有一點點的善行,要盡心盡力的去幫助他、去勉勵他。如果我們有能力,有一點微薄的力量可以貢獻一點人力、物力或者財力。而當我們力量不足,也可以用言語讚美他的善行,用言語把他的優點及善行講給更多的人聽。當然,不僅是對方,聽到這件事情的人,他本身也會更加的勉力,互相的勉勵要來行善。因為善的力量,善的榜樣能夠得到更好的宣揚,讓整個社會人心也都相互效法學習,積極的勉勵人行善。

  就像《三字經》當中所說的「人之初,性本善」,一個人他生到世間來,他的本性都是本善的。不善的則是後天環境的薰染,所謂「性相近,習相遠」,受到後天環境的影響,才會把他不善的習性引發出來。而實際上正是因為人性本善,所以當人們聽到許多的善人的行持以及善人的風範,每個人的心目當中都會生起效法和學習的心。因為這是和我們的性德相應的,我們的性德當中有許多美善的德行,包括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都是含括在我們本善的性德當中。

  我們要形成「道人善,即是善」的良善風氣,這就會讓更多的人得到利益。同時我們也要把好的風範記在我們的心中,就像我們學習《弟子規》的過程當中,古今中外多少聖賢君子的故事,我們都已經聽過了,聽到之後,就要在生活當中多去講給別人聽,去告訴別人,讓這個社會上的人心目當中,也能建立起效法和學習的榜樣,甚至於在日常生活處事待人接物當中,他也有可以遵循的標準。所以我們不要小看自己點點滴滴的善行,當我們養成習慣,總是稱讚別人優點,其實這種行為也能慢慢的帶動整個社會的風氣,都朝著良性的方向來發展,這就非常的好。

  在《了凡四訓》當中,了凡先生有寫過「積善之方」,積善之方他首先談到,當舜王在雷澤的時候,他就看到在這之前,在這個地方打魚的人,這些年輕力壯的人都在深潭厚澤,也就是魚非常多的地方去打魚;而比較老弱的人都在急流淺灘,換句話說,他所在的地方魚就比較少。因此舜來到這個地方之前,這個地方的風氣都是年輕人會欺負老弱之人,舜王看了之後,內心就非常的不忍心。但是舜王他是怎麼做的?他並沒有去指責這些年輕人,沒有說出他們的過錯,而是什麼?而是他到這個地方就做出好的榜樣。當舜也來到這個地方打魚,他看到年輕人都在搶好位置,舜王從來都不講他們的過失;而一看到有人肯禮讓,把好的位置讓給老人,舜王就到處的去宣揚、表彰他,希望人們都來效法他、學習他。於是到了後來,由於舜王的帶動,年輕人開始都學會要把好的地方讓給老人,讓給老弱的人。

  舜王是一代明君聖主,當他看到彼此相爭的現象,難道他不能只是用口說一說就解決問題嗎?可是他並沒有這樣做,舜王是用身教來感化年輕人,來帶動相互禮讓、敬老愛幼的風氣,而不是以言教,他是以身教。這就是古聖先王在化民成俗的過程當中,我們可以看出他的良苦用心。

  了凡先生也特別提醒我們,「吾輩處末世」,我們身處在這個時代,社會風氣跟上古比起來還是差得很遠的,所以了凡先生特別也提醒我們,「勿以己之長而蓋人,勿以己之善而形人,勿以己之多能而困人」,要「收斂才智,若無若虛」。特別是當我們看到別人的過失,要替他掩蓋過失,要能包容他的過失,一方面希望他真正的改過、懺悔,再來也讓他有所顧忌而不敢放縱。因為我們做錯事情,本來自己的良心已經知道錯了,如果又有人一直指責、攻擊,可能就會惱羞成怒,最後不但他過錯不改,他可能會比以前更惡。所以我們在這種情況之下,就要用感化的功夫,一方面我們不要講他的不好,讓他自己生起慚愧心去改過,再來也會讓他有所顧忌而不敢放縱。

  反過來,我們見到別人有一點點的好處、一點點的長處是可以效法學習的,我們就認真的向他學習、向他看齊,同時把他的善行廣為宣揚,讓大家都知道。

  我們之前有跟大家分享過陶行知先生教孩子的四顆糖果的故事。這個孩子明明是去打人了,可是校長引導他的方式卻是用很高的智慧來啟發他的良心,最後孩子自己認錯,他受到感動,自己認錯,並且改正他的過失。因此了凡先生在這裡也談到:「凡日用之間」,我們日常的生活當中,我們說一句話、做一件事情,都不要為自己著想,而是什麼?「為物立則」,換句話說就是學為人師,行為世範,我們所作所為都要給世間人做出好的榜樣,這是「大人天下為公之度也」。這是《了凡四訓》的積善之方,了凡先生也是勸我們,就跟《弟子規》這句經文是相應的,「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

  在宋朝有一位宰相,這位宰相他在德行上是我們非常好的榜樣,這位宰相的故事也是非常有趣。在宋朝時期,王旦,字子明,從小就非常的好學。知子莫若父,看一個孩子他小時候的情況,身為長輩、身為父親,他就知道孩子將來一定會有所成就,他就斷定說:他的兒子王旦,將來一定能做到三公宰相的位置。到了宋太宗的時候,果然他就考中了進士,最開始他只是在地方當了知縣。而那個時候縣城裡面,縣府衙門裡面,老百姓也都傳說常常會有一些妖魔鬼怪在裡面鬧事,所以往往都不得安寧。可是王旦要到任的前一天晚上,在衙門看守的官員就聽到一些鬼在裡面大聲的叫,說:「宰相公要來了,我們要趕緊迴避、趕緊離開。」結果這些妖魔鬼怪從此之後就再也見不到了。

  到了宋真宗的時期,王旦在樞密院任職,後來就當了宰相,被封為太保。在這個位置上,朝廷對他是很信任,也很重用的。他在宰相的位置當了時間非常的長,而且他在處理國家大事的時候,從來都不會固執己見,別人毀謗他,他也從來不跟人家計較。當時一些國家重要的大事,他在任上都是參與決策的。更難能可貴的是,他還常常為國家舉薦了很多賢德的人才,但是他舉薦的過程當中別人都不知道,甚至連當事人都不知道。這真是宰相的德行跟度量,做這些善事、為國舉才,他都是默默的在做,從來不張揚。

  他做宰相的時候,寇準常常在皇上面前說他的不好,可是王旦從來都是讚歎寇準的長處。有一天,皇帝就對王旦講,他說:「你雖然常常說寇準多麼多麼好,但是寇準卻老是說你的不好,說你的短處和缺點。」宰相肚裡能撐船,王旦他怎麼說?他說:「我在宰相的位置上擔任的時間比較長,經常處理國家的大事,要做出決斷,當然難免會有很多的過失。而寇準這個人事奉陛下,他說話都非常的正直,沒有隱瞞,從這裡就可以看出他是既忠誠又正直的好官,所以我才一再的跟皇上推薦這個人。」宰相的心胸跟度量確實是很大,所以皇帝就對王旦更加的敬重。

  他們在朝廷任職的過程當中,和寇準之間也有一些故事,可是他們之間有摩擦的時候,王旦都有很大的度量,從來都不計較,所以後來寇準也慢慢的被他感化了。寇準被免去樞密職位的時候,曾經私下請求王旦再來提拔他,但是王旦當時並沒有答應,這是因為國家要提拔重要的官員,怎麼可以私自來求我?他當時並沒有答應。後來皇上果然授予寇準這個官職,是節度使同平章事這個官職。當時寇準要去拜謝皇上,他覺得是皇帝提拔他的,結果皇上就跟他說,其實是王旦一再的推薦跟提拔。通過了一些事情發生之後,寇準覺得王旦的器量德行確實是非常大,內心裡面非常佩服他。後來他也沒有辜負王旦對他的信任,成為了宋朝的一代賢相。

  當時有一位盧某,曾經在深夜當中送去黃金,請求王旦給他提拔做官,王旦就非常嚴肅的拒絕了。後來盧某非常的生氣,就天天詛咒他。結果有一天他就夢見天神呵斥他,說:「王旦這個宰官,都是盡心盡力的為國家在做事情,你竟然心存惡念,天天在詛咒他,上天就會懲罰你。」果然盧某後來就受到了懲罰。

  有一次,有一個人叫薛奎,他要去做江淮運使,要上任之前,他來跟王旦辭行,王旦沒有談其他的事情,只是跟他說:「東南這個地方,民生非常的困苦。」薛奎離開的時候,非常的受感動,為什麼?因為他聽到宰相所說的這番話,就知道宰相念念想的就是老百姓的苦難,所以真正是宰相所出的言語。

  王旦平常在家裡,從來沒有發過脾氣。有幾次家人都要考驗他的性子,故意要惹怒他,譬如他在吃飯的時候,就故意在他的肉羹裡面放入一點塵灰,放入一點髒東西。王旦也不說話,他就只吃飯,就不喝肉羹。家人問他:「你為什麼不吃?」他說:「我今天不太想吃肉。」到後來家人就故意把飯也弄髒。結果王旦也不責怪他,只是說:「我今天不想吃飯了,你再幫我弄一點稀飯過來。」

  他做為宰相,在朝廷當中擔任要職,但是他家裡從來沒有去購買土地或者是房產之類的,因為他覺得子孫應該要自立自強,不應該給他留太多的財產,否則子孫到時候為了爭奪財產,兄弟反目,會做出很多不義之事。等到他臨終,就跟子孫說,他說:「我們家世世代代都是清白傳家,不要遺忘往日的槐庭陰德,以後大家應當要持守著勤儉持家的美德,要共同保持我們王家的門楣。」並且交代說:我死了之後,就按照僧道的,就是出家修道人的方式簡單的處理後事就好。

  宰相王旦他一生的行持,確實用他的身教體現出「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的風範。在朝廷當中別人一直講他不好,但是他在皇上面前始終都說別人的優點和長處。做為宰官他要舉薦人才,從來不以自己的私利跟私情做為考量,而是念念的都希望為國家培養人才、舉薦人才。

  我們通過他的一生,就可以看出一個人真正是有德行、有學問的宰官,為國家盡忠職守的風範。就如同佛門的祖師印光大師所談到的:「一秉真誠,不被妄侵」,他真正都是用真誠心來處事待人接物。最終確實在宰官的位置當中,他真正做到學為人師,行為世範,給後人做出了非常好的榜樣。真正是道人善,即是善,後來寇準也被他的德行給感化了。本來寇準總在皇帝面前說他不好,最後經過幾次的較量,他也被宰相的德行跟器量所感化。

  我們無論對待任何人都要用這種態度,希望把他自性當中最善的那一面啟發出來,這樣他心心念念都向善,他本有的潛能就會被激發出來。可是如果我們不是這樣做,他有一點缺點毛病我們就挑剔得沒完沒了,他有一些好處,我們都覺得是理所當然的,從來都不說。如果是用這種方式來處世待人,慢慢的對於對方的潛能沒有辦法激發出來,反而讓他可能一心想說,反正我做得再好,我在你們面前還是經常讓你挑不是,那我乾脆破罐子破摔,我就不要再學好。這種心態就會影響到一個人,就把他惡的方面的習性激發出來,而不是把他善的潛能激發出來。

  因此,《弟子規》裡面是有很深的教育哲學在其中,如果我們做為老師、做為家長,心心念念都能依循著《弟子規》仁愛仁厚之心,來培育和教導我們的後代,我們相信後代的人格,一定都能培養出非常健康向上的人格,我們老師和父母都能把孩子善的方面的潛能激發出來,我們的教育就能做得很成功。

  今天的時間已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這裡,下一節課接著來學習「揚人惡,即是惡,疾之甚,禍且作」。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