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弟子規-第30集

  尊敬的各位老師,尊敬的各位同學們,大家好!請掀開《聖學根之根》第一冊,《弟子規》第二十六頁的倒數第一行看起:

  【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輕訾。】

  這句課文是特別教導我們,當我們自己有能力可以為眾人服務的時候,千萬不要自私自利,不能只考慮到自己,而捨不得為他人付出。這是『己有能,勿自私』。而對於別人身上所具有的才華能力,我們應該要隨喜,學習讚歎他,要欣賞他,這裡說『勿輕訾』,我們不能隨意的批評他、嫉妒他、毀謗他,或者是傷害他。所以這句課文,是教給我們要有寬廣的心胸。

  當自己具有某種才華與能力,我們只要能幫助別人,通過這種能力,可以給眾人帶來福利,這個時候我們千萬不要自私,千萬不要不伸出援手去幫助別人。特別是當別人有需要的時候,當我們可以用自己的能力去幫助別人,在這個過程當中,三種布施就都已經修到了。

  在天地之間,只要如理如法的求,一定是有求必應的。就像現代人非常喜歡求財、求聰明智慧、求健康長壽,但是這些是果,一定要找出它的因是在哪裡。財,世間人最喜歡的財,要種什麼因才會有財富?要修財布施;世間人所喜歡的聰明智慧,是修法布施所得來的,法布施是因,聰明智慧是果報;而世間人都很喜歡健康長壽,但是健康長壽的因在哪裡?在無畏布施,要時時想到如何減少他人、減少眾生的苦痛,就能得到健康長壽的果報。

  「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輕訾」,這個問題我們一定要能真正的落實。這兩條無非就是強調一個人不能自私自利,也不能嫉妒別人。譬如世間有一些行業,包括餐飲、醫藥,這些行業都是和國計民生、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是息息相關的,在這些行業方面,己有能,勿自私,我們所具有的能力就不能私藏,或者是當成祕密,不肯傳授給別人,甚至傳授的時候,也不願意全部、全身心的去利益眾生,而只是傳授一部分。這都是因為他自私自利的心行所導致的,他可能害怕別人學了之後會超過自己,或者他想保留這種技術、能力,好讓自己可以謀求更多的利益,而不想到有許許多多人需要得到幫助。

  或者當我們有能力可以幫助別人,救別人之危難,這個時候如果我們袖手旁觀,不肯伸出援手,像這類都是屬於自私自利的範圍。包括一些從事飲食的行業,從事醫藥的行業,他的技術不肯傳授給別人,或者是一些高明的醫生,他有祖傳的祕方,或者是老師所傳授的祕方,他不肯傳授給他人,而只是想要靠這個來謀取自己的名聞利養,這些都是自私自利的過錯。在現實生活當中,我們也遇到過實際的例子。所以君子他念念想到的都是別人,而小人則是念念想到自己,這都是存心的不同。這是自私自利。

  再來,人所能,勿輕訾,這是屬於嫉妒、障礙的範疇。「訾」就是毀謗的意思,批評他、嫉妒他、毀謗他。所以在《大學》當中說:「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彥聖,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實能容之。」這也是讓我們要放寬自己的心胸,而不能嫉妒別人、障礙別人。這是人所能,勿輕訾。

  而實際上,我們要努力落實,修財、法、無畏三種布施,特別是法布施。法布施在三種布施當中,功德利益是最為殊勝的。同時我們在修法布施,也是三種布施同時具足,並且這是能幫助一個人解決根本性的問題。當一個人他有需要,他財用上有困難的時候,雖然我們救濟他一點錢財,可以解決一時的問題,可是從長遠的角度來觀察,我們還是需要教導他一技之長,讓他具有謀生的能力,同時也是幫助他真正的解決擔憂,解決他們家庭的困難。所以當我們修法布施,這三種布施常常是同時具足的。

  在現前時代,特別是當我們在幫助一個人,最為重要的是要讓他接受正確的教育。為什麼說「建國君民,教學為先」?一個家庭、一個社會,乃至一個國家,他所面臨的種種問題,我們都能從古聖先賢的倫理、道德、因果、聖賢智慧的教育當中,找到非常圓滿的解決的方法。特別是當孩子他從小就有機會接受到聖賢教育的時候,這種正確的觀念、良好的教育,就可以給他帶來真正幸福而美滿的人生。

  這也是為什麼師父上人總是強調,希望在世界上各個國家都興辦傳統文化一條龍的教育。就像弘明學校,讓孩子從小就可以學習《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規》,學習《聖學根之根》,同時也把《論語》等四書五經,在他們幼小的心靈當中扎根。而我們看到弘明學校這十多年的教學實踐的成果,可以深深的感受到,這種教學對於孩子的德行和學問的培養,實際的效果,甚至於這個群體來到社會之後,他們具有移風易俗、化民成俗之效。

  當我們可以讓年輕人接受到正確的教育,這是從他的思想上面根本的解決問題。他人生整個歷程當中,他的生命的過程所遇到的種種問題,都是可以從聖賢教育當中尋找到解決的方法。在現在這個時代,所謂建國君民,教學為先,教育是擺在第一位的,也只有教育才能解決一個家庭、一個社會、一個國家最為根本的問題。

  當我們在教孩子的時候,也要提醒他「己有能,勿自私」,我們學會的本領,學會的技術、才藝,都要能無私的去教導別人,無私的去幫助別人。在我們生命的歷程當中,要常常有無私奉獻、幫助別人的觀念,不要怕付出,也不要怕吃苦。因為當我們幫助別人,實際上最大的利益是誰?得到最大利益的是自己。所以己有能,勿自私。

  很多很多年前,我們在學習《弟子規》,老師有給我們推薦了一個卡通片,是韓國人拍攝的「蜜蜜甜心派」,當時是非常流行的卡通片。這裡面所講述的都是很多溫馨的故事。我記得有一個故事,當有一個人,在冰天雪地的地方行走,遇到了另外一個人。本身這個人他要走出雪地、走出困境就很辛苦了,到底他遇到這個路人要不要救他?結果他當時就毫不猶豫的救起了這個人,兩個人就一起走出了冰天雪地的環境。

  當時人們就很訝異,一個人都已經活不了了,怎麼可能兩個人還能活著出來?後來才發現,這個人他背著另外一個人,因為兩個人的體溫,彼此的體溫合在一起,就產生了一種很溫暖的力量,所以他們很成功的脫離了困境。而另外一些見死不救的人,到最後就被活活的凍死了。所以我們絕對不要怕付出、不要怕吃苦,要時時刻刻想著去利益別人、去幫助別人。

  人所能,勿輕訾。當我們看到別人非常有才華、非常有能力,也千萬不能輕視他,不能毀謗他。嫉妒心是非常深重的煩惱,我們在歷史上看到許許多多的例子,都是因為嫉妒心太強、太深了,所以跟人結了很深的怨仇,也對於國家、社會造成很大的傷害。

  特別是當一個人處在高位上,如果他的心胸非常的狹窄,嫉妒心很重,他傷害賢良之人,他的影響力就會非常之大。所以當一個人的嫉妒心起來,他本有的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德行,就會像烏雲遮蓋了太陽一樣,把他德行的光芒全部都遮蓋住了。當一個人的嫉妒心起來,善良的本性也會隨之而泯滅。聖賢人都教導我們,要放開自己的心胸,真正做到「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真正要做到「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輕訾」。

  從前的讀書人是很有心胸、雅量的,都能愛惜人才、培養人才,都能給人才真正創造非常好的機緣,讓他可以發揮他的能力、才能。因為在社會上,所謂「流俗眾,仁者稀」,非常難得有德行、有學問的好人能出來利益國家、利益社會。

  而我們知道,一件事情要成功也是非常不容易的,好人要在社會上立住腳也是非常艱難的。因此,當我們看到別人有才能、別人有能力,要盡力的來隨喜他,盡量的來成人之美。當我們有一點微不足道的能力,也能盡心盡力的幫助他一起把這件好事情做起來。我們不要小看自己的這一念心,特別是當人們在做一件事情遇到困難,我們伸出一點點的援手來幫助他,或者哪怕只是講幾句鼓勵他的話、關懷他的話,這都如同雪中送炭一樣。有一個長輩就曾經跟我們講過,在這個世界上,雪中送炭的人很少,可是錦上添花的人卻很多。這也是世態人情冷暖,我們在生活當中都能遇到,也都能體會到。

  當我們看到別人的能力超過自己,絕對不能生嫉妒之心,而是要隨喜他、讚歎他、幫助他,成人之美。因為當我們這一念的嫉妒心生起來,不僅僅是我們兩個人的問題。特別是當對方他正在為社會、為百姓做貢獻,如果我們障礙心、嫉妒心生起來,我們所妨礙的可不是這個人本身的利益,而是許許多多眾生的福祉。因此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就要學會時時處處隨喜別人的善行,要成就別人的善事。用這樣的心態落實,用這樣的心態成就別人所做的好事,實際上我們本身的功德跟他的功德也是無二無別的。

  因此孔老夫子在《論語.顏淵》當中就曾經說過:「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而小人呢?小人反是。這句經文是記載在《論語》的「顏淵」當中。雪公老人在講解的時候談到,儒家是非常著重眼前的,我們講這些道理,如果人們不聽從,就會有人出來「清議」,也就是會有人出來講一些公道話。

  清議在古時候就有,並不是現代人才有的做法。雪公老人他老人家生活在民國的時期,他就猶然記得在民國前五年,還有清議的情況,今日就沒有。大江以南有很多茶館,師父上人在講經的時候也常常會談到,小時候經常到茶館裡面。這是一般老百姓休閒的生活,就是在那裡喝喝茶,聽聽說書,聽聽曲藝。而古時候這些藝術形式所教導人們的,都是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因此很多人的人生智慧,以及他所學到的經驗、學問,有很多都是從戲劇、說唱藝術當中所學會的。

  茶館,大家喝喝茶,在裡面聊聊天,談論一些共同關心的國家大事,這是在民國的時候,也是很常見的現象。而在茶館裡面,如果有一些不平的事,人們很講究談茶,輸者就要盡付茶資,喝的這頓茶就讓輸的人來請,這叫清議,清議就是說公道話的意思。在從前時代的人,非常願意來講公道話,就是一個人、一件事情到底是非對錯是如何,到底什麼才是真理、什麼才是公義,人們都還有這樣的風氣,願意來講公道話,願意來主持公道。

  但是雪公老人在這裡也發出了感嘆,反觀現在的社會風氣,確實是和從前有相當大的反差,為什麼?因為在今天的社會當中,講求要有法律的正式條文。但是法律的正式條文,就如同我們之前在學習《小兒語》、《續小兒語》學到的,我們看待問題,是需要從王法、天理、人情,這些角度都要考量的。但現代人設置的法律條文,往往只是從法律的層面考量,但是所謂的天理,天理包括倫理道德,包括因果報應,這些理論跟事實方面考量得就比較少,還有包括人情。所以變成有一些法律的條文,雖然在這個時候是合法的,但是拿古時候的聖賢教誨來衡量,它還是存在著很多的問題。譬如像現在法律上是准許墮胎的,可是實際上古聖先賢,包括許多的宗教,對這個問題都還是持著否定的態度,這種情況是自古以來所沒有的。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這是清議的時候,雪公老人談到,對於有理的一方稱君子,對於無理的人則稱之為小人。所以君子和小人,這是在清議的時候加上的名目,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而君子成人之美,也就是說,任何人只要他做的是好事,只要他是為國家、為民族、為百姓做好事,我們一定要去幫助他,一定要去成全他。在古時候,即使我們跟這個人之間有不共戴天之仇。什麼是不共戴天之仇?譬如有殺父之仇,這個人是我們家的仇人。可是如果這個時候,他正在一個職位上,還在繼續為國家、為社會做好事,即使我們跟他之間有私仇,也不在他在位的時候去報,而是等他退下來了,這是公私分明。特別是一個人如果他還是在為百姓做事情,即使我們跟他之間有一些私人的恩怨,也不可以在這個時候去報。

  君子成人之美,任何人做好事,我們都要幫助他。即使我沒有能力,譬如我沒有財力、沒有物力、沒有人力去幫他,可是我們隨喜他、讚歎他、支持他、勉勵他,這種心也要生發得出來。因此在佛門當中說「隨喜功德」,這是普賢菩薩十大願王當中的一願,這個功德非常之大。就好像是以燭火相施,蠟燭的光,愈多人去點,燭光就愈亮。我們如果參加過道德講堂,都有參加過傳燈的儀式。一盞燈,當它只有一盞,光明是很微弱的,可是這盞燈如果燈燈相傳,一個人傳一個人,當所有的燈光都點亮,我們就看到它的光明可以照徹黑夜。

  所以燭火,愈多人點燭火就愈亮。這就是形容,當一個人他在做好事,這個好事可以利益很多的人,這個時候我們必須要去幫助他,要去成就他,讓這個好人在社會上能立住腳,讓他所做的好事在社會上也能圓滿的完成,這是成就君子。所以說君子成就君子,小人幫助小人,真的是觀其友而知其人。而實際上君子樂得為君子,小人則是冤枉做了小人。因此即使是朋友之間,也總是希望幫助朋友走好路、走正確的道路,走在一條行善積德的道路當中。就像我們現在一起學習《聖學根之根》,在學習的過程當中,我們也學到雪公老人所講的《論語》的經文,這種居心就是樂為君子,這是君子成人之美。

  「不成人之惡」,這是下面的一句。不成人之惡,要為他解決、解勸。否則你說反正社會風氣已經這樣了,他做了這些惡事跟我也沒有關係,我就各幹各的就好了,這個心量在佛家講就是小乘的心量,在儒家則叫小人儒。所以不成人之惡,我們要去說法解決,來勸化別人的惡事。一個人要做惡事,也要有許多的因緣共同來成就。在這個時候,如果我們能說幾句話,用一些心來勸化惡人不要再去做惡事,就可以無形當中避免許多的惡性循環發生。因為他現在起貪瞋痴,造作殺盜淫妄酒這些惡事,將來果報也是非常不好的,我們想辦法去幫助他、拯救他,也是有好處的。如果你說這個事情跟我有什麼關係,他要做他自己去做,他下地獄他就自己去下地獄,這種心量在佛經來講是小乘的心量,就是既不肯勸他,也不幫助他。

  更壞的情況叫成人之惡,本來這個事情惡的方面影響還不會這麼大,可是偏偏有人就在裡面去挑撥、傷害,讓這個事情最後就造成許多嚴重的後果,或者是挑撥人們感情交惡者,這都是小人,誰辦什麼惡事,他去幫助他。你給他做增上緣,就像取梯子給小偷,或者是買釣具給釣魚的人,這都是屬於成人之惡,都不能去做。

  「小人反是」,小人跟君子的器量是不同的,小人當他見到別人做好事,他往往就會產生很多嫉妒心,會來障礙他;可是看到人做惡事,就和他志同道合,來幫助他成惡事。在這個時代,因為我們接受聖賢教育的機緣確實是非常的可貴,許多人從小就沒有機會遇到儒釋道的聖賢教育。所以確實在這個時代,在特殊的時代,要成好事是非常難的,要做惡事反而是比較容易。

  我記得在從前,在中國的東北有一位企業家,這個企業家起初他的生意做得非常的大,日進斗金。在八十年代、九十年代,他都是坐著飛機到各地去享受,什麼地方有什麼吃喝玩樂的,他是坐著飛機專程去享受,當時他企業做得特別成功。那個時候在北方,他帶著員工下屬在風雪交加的時候,就開著車到處去打獵、去遊玩。跟著他的人非常多,有時候一出去就幾十輛車在路上走。可是到了後來他遇到了儒釋道聖賢教育,遇到了《太上感應篇》,就很想要把聖賢教育推廣給員工。結果,跟著他要學的人就特別的少,每個人都說我今天很忙、我今天沒空、我學不下去,就特別難。所以這個時代確實是如此,做壞事很容易,你一旦轉念要去做好事,人們往往都不是那麼願意去跟你一起來做的。

  雪公老人在這裡也談到,小人見人做好事嫉妒;做壞事,因為和他志同道合,所以會幫助他成惡事。可是雖然在世間的法律上並不會治小人的罪,但因果是不饒人的,因果報應絲毫不爽,我們後續學到因果的經典就可以深刻的體會到。我們多讀讀中國的歷史,歷史就是一面鏡子,歷史也是從古至今善惡因果的最好的明證。

  一個人他喜歡嫉妒他人,究竟有什麼危害?在古時候有一個故事就非常形象的講述了這個問題。這是發生在春秋戰國時期真實的例子。在春秋戰國的時期,宋國有一位大夫叫做蔣瑗,蔣瑗有十個兒子。古時候人們的觀念都是多子多孫多福報。但可惜的是,他雖然有十個兒子,但是這十個兒子每個人身上都有缺陷,沒有一個是身體健全的。有一個兒子是駝背、一個是跛腳、一個是四肢萎縮、一個是雙足殘疾,還有一個瘋癲、一個痴呆、一個耳聾、一個瞎眼、一個啞巴,還剩一個好不容易是四肢健全的,後來因為犯罪被關押,就死在監獄裡。這種「十子異疾」的情況確實是太罕見了。

  蔣瑗有一個朋友叫做公明子皋,公明子皋見到這種情形,他就非常關心他朋友家裡的情況,就詢問他說:「大夫,您平常究竟有沒有做過什麼行為,才會導致家庭出現這麼大的災禍,十個兒子都有不同的毛病。」結果蔣瑗,因為是好朋友來詢問他,他就思前想後,怎麼想也想不出有什麼原因,因為他覺得沒做什麼特別大的惡事,所以就跟朋友說:「其實我平生並沒有做什麼傷天害理的大壞事,只不過我內心很喜歡嫉妒別人。我看到別人比我優秀,就對他的才華特別的忌恨;我看到有人來奉承我,我心裡就對這個人非常喜歡;而一旦聽到別人做了善事,我從來都不相信,就懷疑他一定是偽善,不是真善;我聽到別人有過失,或者在別人造作惡事的時候,我就深信不疑,覺得這一定是真的;當我看到別人得到好處,就如同自己失去什麼似的;可是當別人有了損失,我在那幸災樂禍,覺得好像自己得到了什麼好處一樣。這就是我平常一向做人處世的態度,如此而已。」

  公明子皋一聽蔣瑗所說的話,他就非常的感嘆,他說:「大夫,您的心態竟然這樣的不正,您的嫉妒心這麼重,真是不得了,恐怕將來還會有滅門的慘禍!這十個兒子得了怪病,這還不是最嚴重的果報,將來的禍患還在後頭!現在居然您還覺得無所謂,沒有去體察到事情有多麼的嚴重,您十個兒子所得到的怪病跟災禍,將來你們家的禍患恐怕還不止這些。」

  古時候的朋友都很有道義,見到自己的朋友家裡出現這個情況,都會勸勉他、提醒他。畢竟古人也都是多少有讀聖賢書,受過聖賢教誨,所以一聽朋友的勸勉,他馬上就覺悟過來,痛改前非。從那時候開始,他就把自己喜歡嫉妒別人的心行改正過來,並且做了很多的善事,遠離惡業。結果到了最後,他的九個兒子身上的疾病慢慢的痊癒了。嫉妒心所產生的危害是非常深重的。

  印光大師在《德育啟蒙》裡面也特別的勸勉我們說,一個人當他有才德,他有才華、有德能,我們應該用什麼態度來對待他?我們應當要讚歎他,而不是去嫉妒他、障礙他。為什麼?因為一個人有才華、有能力,將來如果他有機緣可以在一定的位置當中,或者在某些因緣裡面可以發揮他的能力,他對於國家社會一定會產生貢獻。可是反過來,如果我們對於別人的能力、德行、才華,生起了嫉妒之心,這在佛門裡面就稱之為愚痴。這是有果報的,因果報應絲毫不爽,這是真實不虛。以後我們學這個課程,再慢慢的跟大家細說。

  在古時候,楚莊王的時期,也有一個賢德的女子,叫做樊姬。樊姬是楚莊王的夫人,他的夫人非常的賢德。楚莊王很喜歡打獵,他的夫人樊姬常常會勸諫君王,應該要把自己的精神體力都用在處理國家的大事,而不要迷戀在聲色犬馬、打獵的活動當中。但是當時楚莊王聽不進去,所以樊姬只好用善巧方便的方法,後來她就不吃肉,用這種行動來勸勉君王,最後君王也改正了過失,開始非常勤勉於國家的政事、國家的政務。因此我們看到,君王能成就這個時代的霸業,這和他身邊的皇后、嬪妃,以及朝堂當中的賢臣都是有很大的關係的。

  有一次,楚莊王跟樊姬說,虞邱子這個人很賢德。但是樊姬就回覆君王說:「這個人還不是真正的忠臣。」她為什麼會這樣說?樊姬就跟君王分析說:「我事奉您十一年這麼長的時間,就在全國的範圍當中幫您物色選取真正有賢德的女子,一起來輔佐君王。我所推薦的女子當中,比我賢德的人有兩位,跟我的德行能力差不多的有七人。而今天虞邱子在楚國做國家的重臣也有十多年的時間,可是除了他的同姓同宗的親戚之外,他很少為國家舉薦賢才。從這個角度來看,他就不能稱得上是賢德的大臣。」

  古時候,一個人在高位上,最為重要的一項政績是什麼?要為國家社會舉薦人才,這是他最為重要的政績,比他自己本身有能力來輔佐君王還要重要。虞邱子後來也聽說了這件事情,他心裡就感覺到非常的慚愧,於是他就舉薦了孫叔敖。自從他為國家舉薦了這些賢德的人才之後,最後楚莊王就得以成就這個時代的霸業。

  呂坤先生評價說:「當一個國家沒有辦法長治久安、天下大治,要追究它的原因,往往都是因為嫉妒賢德之人所產生的。」也就是說,你不能把有德行、有才華、有能力的人放在重要的位置當中,反而都是一些小人,都是嫉妒別人的人、心胸狹窄的人在高位上。國家沒有辦法得到許多賢才的輔助,君王即使想要成就功業,他也是一籌莫展。

  而樊姬她身為楚莊王的夫人,心量是非常寬廣的。因為她知道要多多的選取賢德的女子來輔佐君王,這樣後宮的內政才能理得非常的好。在古時候的社會當中,做為君王,他是全天下男子的表率;而做為后妃,她是天下女子的表率,有這些賢人在這個位置上,國家政務的方方面面都能管理得很好。所以樊姬她有寬廣的心胸,為君王推薦人才,推薦後宮的人才。把這樣的心量用來和虞邱子這位大臣來比較,後來虞邱子也虛心接受了樊姬的勸諫,才開始為國舉才。

  因此心量是非常非常重要的。為什麼我們在佛法的經典當中常常聽到「心包太虛,量周沙界」,包括佛法,包括許許多多宗教的聖哲人,他們都是有廣大的心量,心懷天下的百姓,才能讓聖賢的教法流傳到這麼廣的範圍當中。所以心量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人有多大的心胸,他就能成就多大的事業。如果人的心胸狹窄到不能容人,甚至於連自己都不能包容自己,往往就很容易走上不歸之路,甚至於走上絕路。

  所以喜歡嫉妒障礙別人的人,聽到這些故事,確實是要深深的反思,我們要效法古聖先賢,賢德的男子、賢德的女子,他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是我們的好榜樣。

  這句經文我們就學到這裡,請接著看下面的這句課文:

  【勿諂富。勿驕貧。勿厭故。勿喜新。】

  這句經文的意思是教導我們,不要總是去討好和巴結有錢的人、富有的人,也不要在窮人的面前驕傲自大,或者是看不起窮人,輕視窮人。這是『勿諂富,勿驕貧』。下面說『勿厭故,勿喜新』,我們做人千萬不能喜新厭舊。為什麼一個人會這麼沒有情義,會喜新厭舊?往往是因為在他的心目當中,利害、利益是超過了道義本身,所以才會產生喜新厭舊的行為。因為覺得以前的這些人已經沒用了,對我來說沒有利益的關係了,就可以拋棄他。最新結識的人,他又有權又有勢,對我要做的事情,這個利害又有幫助,可能就會去攀附新交的朋友。

  這句經文也是提醒我們,對於老朋友或是舊事物要珍惜,對於新朋友或新事物不要貪戀,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人存心的厚道就在這個地方體現出來。我們接觸一些老人,包括接觸一些學習傳統文化的老師,從這些長輩們的心行當中就會體會出,他們一生當中為人處世都是非常的念舊,朋友結交幾十年都不改初心、不變初衷,甚至於一件舊毛衣、一件舊衣服也是穿了幾十年,這都是體現出一個人非常厚道的心行。

  「勿諂富,勿驕貧;勿厭故,勿喜新。」諂富、驕貧,這裡說到貧富,同時也包括了貴跟賤。富跟貴,是人之所欲;貧和賤,是人之所惡。但是當我們在這個問題當中,開始有起心動念,也就是牽涉到諂媚的心、驕慢的心,我們內心的清淨平等就失去了。在這個時候往往是貪戀利益,而不是尊崇道義的人。如果我們對待新交的朋友,對待老朋友都能用平等心,包括富貴的朋友跟貧賤的朋友,我們也都能用平等之心,不因為他的富貴去諂媚他,也不因為他的貧賤而在他面前顯示出驕慢,這就是存心非常仁厚之人。

  後面「勿厭故,勿喜新」,喜新厭舊,一個人往往他有見異思遷的行為,有喜新厭舊的行為,這就是他的存心非常刻薄,不夠厚道,所以在處事待人接物的過程當中就會出現這樣的問題。

  孔老夫子在《論語》當中就曾經說過,這是在《論語》的「學而」篇裡面說的,這也是夫子的學生子貢所提出來的問題。子貢是非常富有的人。孔子的學生當中每個人都是多才多藝,而且具有不同的才能,所以他是在士農工商各行各業都培養出很多傑出優秀的人才。子貢善於經商,所以他是很富有的人。子貢所提出的問題跟貧和富是有關係的。子貢說:「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他的老師孔老夫子就回答說:「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子貢很有悟性,他聽了老師的這番話之後,他就回答說:「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這是孔老夫子最喜歡教的學生,能舉一反三,而且老師點到一個點,他就能深入理解。任何一位老師要是遇到這樣有悟性的學生,肯定也都是很歡喜教導。孔老夫子是一位非常有福報的老師,他三千弟子當中有七十二賢,真的是在中國的歷史上、教學史上也是盛況空前的。

  我們來看雪公老人怎麼講解這段經文。「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這是子貢詢問老師,向老師請教說,貧窮的人遇到有錢的人而諂媚,有錢的人就非常的驕傲,這也是人之常情。如果能做到無諂無驕,也就是說窮人遇到富人他沒有諂媚,而富人見到窮人也不會驕傲,這種情況怎麼樣?孔老夫子說:「可也。」聖人教人,不到這個程度就不會如此教。所以我們看到《論語》的經文會發現,孔老夫子對待他不同的學生確實是因材施教,他非常了解每個學生的特性、根性。所以即使是同一個問題,譬如問仁或者問禮等等,同一個問題,孔老夫子在回答不同的學生提問,他的答案也是截然不同的,這就是一位非常高明的老師,他懂得觀機,知道每個學生的程度不同。

  我們觀察師父上人一生教導學生,也是非常善於觀機,對於每個學生的特性、根性,師父上人也是瞭如指掌。雖然每個學生程度不相同,但師父上人給他制定的功課都是非常適合這個學生學習的,夫子就是如此。

  子貢因為他還能進一步的提升,所以孔老夫子就用這種方法來教他。孔子如果不是針對子貢,而是針對其他的學生,可能就不會這樣回答了。「子曰:可也。」是可以的,但是「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這就更提升一層了,孔老夫子說不如貧而能樂道,像顏淵一簞食一瓢飲,人不堪其憂,可是顏淵(顏回)不改其樂,所以顏淵安貧樂道。因為朝聞道夕死可矣,沒有證道就死不得。所以孔子說,如果他富而好禮,富又懂得禮,即使是對於肩挑小販也有恭敬心,貧而能樂道,富而能好禮,就更提升一層了。

  果然子貢他是很有悟性的學生,他就跟老師說:「《詩經》當中說,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切」就是治骨,「磋」就是治象,「琢」就是治玉,「磨」就是治石,針對不同的材料,他所用的動詞也是不相同的,這是好上加好,沒有止境。譬如在木頭當中做桌子,桌子已經成形了,但是上面還要繼續去刨,再加漆,加上一些雕刻的花飾,就是好上加好。孔老夫子就回答說:「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子貢我就可以教你作詩。

  將來我們學《聖學根之根》,還會學到《笠翁對韻》,對句要怎麼寫,對聯要怎麼寫,它們之間有聲韻的關係,平仄之間的關係,還有一些格式,有一些規矩,將來學《笠翁對韻》的時候,我們都可以比較深入的學習。

  雪公也談到,之前我們有跟大家分享過,詩對他老人家的影響也是很深的。雪公說上學必須念詩,學詩開竅就比較快。會作詩就會作文,就知道人的心理,也知道事情的興衰存亡。他告訴你之前有人是這麼辦的,你可以預先知道未來,因為你可以拿「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可以拿這個來做比喻。

  這是孔老夫子和他學生之間的一段對話,正好跟我們今天學的勿諂富、勿驕貧是相應的。所以對於有錢的人,我們不要去諂媚。其實一個人如果了解因果,對待這個問題就能看得更清楚。為什麼?別人的富貴都是他所修來的,財布施得財富,法布施得聰明智慧,都是因為他過去生中三種布施修得圓滿,所以這一生他才得到富貴的果報。所以我們見到這些人,不要特別巴結他、諂媚他,而是要什麼?而是要見賢思齊,會想到人家修三種布施修得這麼好,才會有這麼圓滿的果報,我們也要向他效法、學習,要生起這樣的心。同樣的,當我們遇到貧窮的人,也不應該產生傲慢、看不起人家的心態。

  所以貧而無諂,富而無驕,這是第一層的程度。再提升一層就是貧而樂,富而好禮。一個人他能了解因果報應的事實真相,體會到聖賢所教的道理之後,自自然然因為明理,所以他也能做到貧而樂,樂得做君子。他能做到富而好禮,即使很有財富,還是謙恭有禮。同時,富而好禮,他也懂得救濟和幫助貧苦之人。

  在《朱子治家格言》當中有一句話:「見富貴而生諂容者,最可恥;遇貧窮而作驕態者,賤莫甚。」這是說看到有錢的人就去諂媚和巴結,這是最可恥的;換句話說,已經傷害到我們的人格、品德了。「遇貧窮而作驕態者,賤莫甚」,見到貧窮的人就擺出一副很了不起的樣子、很傲慢的樣子,怎麼樣?到處去欺壓別人,看不起別人。這種人是「賤莫甚」,即使他自己本身很有財富,但是這樣的行為是不高尚的,甚至是很卑下的。

  我們曾經接觸過許多富貴之人,都特別有愛心、特別有平等心。看待可憐的人、無助的人,他能夠生發出比一般人更多的大愛,這種愛心去關懷和幫助苦難的人。能夠有這樣的品德,是非常高尚的,比他的富貴本身更值得令人尊敬。甚至於我們看到有一些長輩很有愛心,經常會捐助給一些貧窮的國家或者地區,包括醫療的費用、建設醫院的費用,去幫助當地生病而無法得到醫治的苦難人。我們看到長輩在布施的時候,印象特別的深刻,譬如他有機緣可以捐款,幫助窮人跟病人,他的姿態都是非常謙卑的,甚至於還會用很柔軟的言語說:「感謝你給我這個機會可以來幫助眾生。」

  一個人富跟貴本身並不是真正令人恭敬、令人尊敬的地方,而是他具有高尚的人格,他處事待人接物能用謙卑的心、用真誠的愛心去對待一切人事物,這種高貴的心靈才是真正值得我們尊敬的。

  見富貴而生諂容,你去巴結這些有錢人、富貴之人,無非也都是希望跟人家沾一點光、得一點利益等等的。但是人家也不一定會接受。特別是有一些大富長者,那是閱人無數,看人非常精準的,一個人到底是存心厚道,還是心地有非常奸邪的地方,他一眼就能看出來。所以我們表面上諂媚、巴結,反而會讓人家看不起。《朱子治家格言》的話,也是很值得我們深思。

  下面我們再來分享一個故事,發生在明朝時期。在明朝時期,有一位非常廉潔的人,叫做王恕。王恕曾經跟人家說過:「宋人(宋朝的人)曾經講,凡是仕於朝」,當一個人在朝廷當中任職,在朝廷當中做官,「以餽遺及門為恥」,當有人把賄賂你的錢財、物品幫你送到門裡,這在古人來講是很羞愧、很羞恥的事情。之前我們看到楊震,他推薦的官員,半夜裡給他送來黃金送到他家門,這在古人來講是覺得很羞恥、很慚愧的事情。「仕於外者」,有一些臣子不是在朝為官,可能是到了地方去做地方官。譬如像清朝,有一些官員是屬於封疆大吏。在各個省分做官,他是「以苞苴入都為恥」,「苞苴」也是指賄賂。一個人在高位上,總是有人想要來巴結、來諂媚,這是人之常情。往往也是有一些目的的,因為想要攀附權勢來達到自己的目的,所以總是想盡辦法要用各種方式來賄賂他,苞苴就是賄賂的東西。做為廉潔的官員,也覺得這樣的行為讓人感到很羞恥。

  「今動輒曰贄儀贄儀」,「贄儀」是初見面的時候,見面都會有一些見面禮,伴手禮之類的,「而不羞於人,我寧不自恥哉?」王恕廉潔到什麼程度?甚至於連見面的伴手禮他都不願意接受。這是在明朝時期的一位廉潔的好官,雖然他自己對自己的要求這麼嚴格,但是他在做官的時候,常常為了天下的蒼生黎民百姓向朝廷進諫、上奏,所寫的奏疏是很多的。甚至於連一些當朝的權貴,「貴近側目」,不敢正視他,都很畏懼他。

  在古時候如果是真正的好官,像大家所熟悉的包公包青天,他很廉潔、很公正,所以他秉公執法,不僅是老百姓很佩服他,連一些當朝的權貴,包公也都不畏強權。該要說公道話、該要秉公執法,他是一片正氣去為老百姓伸冤,所以連皇親國戚、有權有勢的人看到他也都心生畏懼。

  後來王恕活到九十三歲,我們看老人能夠福壽雙全,真的都是他平生積德累功所修來的福報。後來他死後,謚號叫「端毅」,謚號都是非常好的。古時候,古人通過謚號就可以看出他一生的功過是非。五子十三孫,又享高壽,又是多子多孫多福報。不但是子孫很多,而且子孫都很賢明,多賢且顯,既有很好的品德、很好的德行,同時也都身居高位,做了國家朝廷的官員,繼續來為百姓謀福利。

  這是一位非常好的官員一生的行持,確實都是在官位上積功累德,為百姓謀福利,所以他既壽且貴,而且又多子多孫多福報。

  蔡振紳先生評價說,在朝為官,當有人把賄賂的東西送到你家門裡,廉潔的官員都覺得很羞恥。在外為官的人也是同樣的,當有人把賄賂的東西送進來,而且是苞苴入都,他都感到很羞恥。這是宋人所說的話,可以說是做為萬古的官箴,官吏的誡鑑。清朝陳弘謀先生的《五種遺規》,其中就有《在官法戒錄》,做官的人什麼事情可以做、什麼事情不可以做,善惡、因果、是非、對錯,他在裡面都寫得很清楚。而王恕對於宋人所說的話,他能記在心上,念念不忘這個訓誨,而且常常用這個話來勸勉別人。

  在明孝宗時代,二十多年當中,朝廷當中的風氣是非常好的、非常健康的。在明朝時期,孝宗皇帝治國的朝廷是為後人所讚歎的,算是盛世。給國家帶來這樣安定和平的局面,可以說當時王恕的功勞是非常之大的。他清正廉潔,在這個位置上,自己本身以身作則,而且又非常勤勉於政事,努力的把他看到的朝廷出現的問題都努力的勸勉君王。所以他的德行確實是很深厚,才感得一生乃至後世都有這麼大的福報,這也是他德行所感召的。

  孟夫子曾經講過一句話,「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當一個人有道的時候,也會得到很多人對他的幫助。《中庸》裡面有提到:「修身以道,修道以仁。」「道」是代表仁慈之心。像王恕能夠盡忠職守,而且處處為人著想,確實是以仁道幫助君王治理天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道」是代表著他存心都是念念為他人著想,存心念念的為百姓、為天下著想,而不是為自己著想;而失道者則是自私自利,他沒有感受到別人的需要,沒有感受到百姓的需求,而只是看到自己。因此得道必定多助,失道也必定寡助,而寡助之至是親戚叛之。當一個人自私到了極點,譬如同樣是做官,如果他並不是想到利用身分地位,多替百姓來解決問題,而反過來是利用他的權勢貪污賄賂,得到他本分以外應該得到的利益,這就是自私到了極點,連親朋好友都會離他而去,最後是眾叛親離。而多助之至,如果他念念都是無私,處處都是為別人著想,所行的都是仁道,那就天下順之,天下的人都會被他的仁愛之心所感動,也都希望跟他在一起。

  有許多古聖先王,也是以仁厚的心來贏得民心的,來贏得普天之下的老百姓對他的敬愛。譬如周朝的時候,我們之前常常提到周文王的故事,周文王就是以仁慈之心統一天下,而且也造就了這個時代的盛世。因此太平的盛世,確實都是由這個時代的君王和大臣共同努力完成的。

  下面我們再來講晉朝孫晷的故事。因為這句經文確實是很重要,對於我們的存心處世、立身處世都是很重要的借鑑,所以我們多用幾個故事來跟大家分享。

  晉朝的孫晷,他是一位很賢德的人。當他還是小朋友的時候,他就很守禮。顧榮看到這個孩子,看到孫晷之後,就對他的外祖父說:「這個孩子跟其他的孩子不一樣,神志清明,志氣貞堅,不同於一般的孩子,你要好好的培養他」。果然,孫晷非常的優秀,不但是學問非常的好,博古通今,而且最重要的是他的德行,對於所有的長輩都特別恭敬、特別孝順,平常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是很守禮的,即使是他一個人獨處,他的舉止也都特別的端莊,沒有任何偏邪。他本身對於自己修身的要求就是很高的。

  而孫晷這個人,出生在王侯之家,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官二代、富二代,他們家是既富且貴,一個富裕的家庭出生。可是他一生都過著特別簡樸的生活,身上穿的都是粗布的衣服,所吃的也都是粗茶淡飯,還會自己下田耕種。其實為什麼有的時候家庭條件太好,往往培養出來的孩子,就有很多驕奢淫逸的不良習慣。所謂自古英雄多磨難,紈褲子弟少偉男。特別在現代的社會,很多的家庭也是遇到非常頭痛的問題,就是家庭生活太優越,孩子往往父母就教不好,因為從小沒有讓他吃苦,沒有讓他習勞,沒有用正確的教育觀念來教導孩子,才會養成孩子驕奢淫逸的不好的習氣。

  而孫晷,首先是他天賦異稟,應該是從小他的資質就很好,再來就是在這樣的家庭當中,受到非常良好的教育。就像曾國藩先生,曾國藩先生在清朝末年,他的官位做得這麼大,真的是權傾一時,可是曾國藩先生對於自己家庭的子弟要求是很嚴格的,譬如有一些家事必須要自己做,而不能讓僕人來做,曾氏家族家規家訓都要求得很嚴格。所以往往是這樣有見識的長輩、有見識的家庭,他們教孩子就非常懂得千萬不能讓孩子從小就享福。吃好的、穿好的,衣食無憂,什麼聲色犬馬的事情都出來了。

  現在很多家長,家裡太有錢了,給孩子買跑車,要什麼給什麼,實際上都折損了孩子的福報。為什麼?中國人的教育觀念就是孩子從小一定要學會吃苦、學會習勞、學會節儉;到了中年的時候,再把他所學的用來服務社會;真正享福是在老年,這是中國人的觀念。現在學習西方的文化,價值觀完全倒過來了。兒童是天堂,孩子從小就慣得不得了,把他一生所要享的福報很短的時間都享盡了。等到他老了之後,就怎麼樣?就非常的辛苦、非常的可憐。這是教育觀念的不同。但是做為中國人,我們還是守住中國人老祖宗的教學觀念。為什麼?這是經過了幾千年的歷史經驗總結出來的,而且是行之有效,一代一代的培養出多少賢德的人才,所以我們還是要遵守古法。

  孫晷在富貴的家庭當中,他依然過著特別簡樸的生活,經常穿著粗布的衣服,吃的都是粗茶淡飯,還常常去耕種、習勞。而且他非常好學,愛讀書,每次他在習勞之暇,都還要很認真努力的去誦讀詩書,每天都是如此。我們現在學習《聖學根之根》,也是要學習、效法孫晷的學習方法,過著簡樸的生活,常常去習勞,每天都還認真努力的來讀書,一天都沒有停止。

  生在富貴人家,我們可以想像,家裡有很多的僕人、傭人可以來做家事,可是他們卻還是在孝養父母方面,都要親力親為。雖然孫晷的兄長安排了一些僕人來照顧父母的生活,照顧他的飲食起居,但是在古人孝敬父母的觀念當中,很多為人子應該做的事情都是要親力親為,不能把責任推託給別人,即使是自己的家庭環境非常優越的情況之下,也依然要親力親為的照顧自己的父母、照顧長輩,所以孫晷還是非常恭敬的陪在父母的左右。

  不但是如此,他對待兄長也跟孝敬自己的父母一樣。曾經有一段時間,孫晷的哥哥有一年多的時間是病在床上。當一個人生病,他特別需要有親人在身邊照顧他。孫晷看到哥哥病得這麼重,他就親自在哥哥的床前照顧。每次給哥哥喝藥,在古時候都是中藥,都是要拿很多的草藥來煎、來熬。每次煎藥的時候,他都是自己先嘗過,再給哥哥吃。並且他到處去找名醫來給哥哥治病,希望讓他的身體趕快痊癒。

  和我們前面所提到的蔣瑗完全不同的是,孫晷當他聽到別人做一些善行、做一些好事,他就非常的歡喜、非常的高興,就如同自己也得到了很多好處一樣。可是當聽到別人造了很多的惡,他就覺得好像自己失去什麼一樣,心裡非常的難過。他很有仁愛之心,每次看到別人飢餓寒冷,衣食有缺的時候,他都會用真誠的愛心去照顧他們。包括親戚朋友、鄰里鄉黨之間,他也都是特別用真誠的愛心去照顧別人。可是鄉親們因為感念他的恩德,有時候就會送來一些東西給他,他從來都沒有收過。

  特別是對於一些年老窮苦的親戚,再富貴的人家也可能會有幾個窮親戚,但是怎麼樣去對待這個問題?這就是我們今天所學到的這句經文:「勿諂富,勿驕貧;勿厭故,勿喜新」。在這個問題上,孫晷做出了非常好的榜樣。有一些親戚非常的窮困,年紀也很大,像這些親戚就常常跑來找他借錢或者借東西。別人看到這些窮人,即使他是親戚,常常跑來這裡跟你要這個、要那個,看到這些人他都覺得很厭惡,接待他們的時候,一般人都會對他們特別輕慢,不給好臉看。可是孫晷從來都不會這樣,他對待老人、對待窮困的親戚,不管他是來借錢,還是來借東西,每次見到這些人,他都非常歡喜,非常恭敬的接待他們,甚至於讓老人、親戚跟他睡同一張床,跟他在同一張桌子上面吃飯。

  我們看一個人這個德行,他雖然只是在家裡做出敬老愛幼的行為,可是他的行為卻很快的就傳到了老百姓和朝廷的皇帝官員的耳朵裡,朝野之人都對他很讚歎。他的故事裡面,最難能可貴的就是他對於又窮又老的親人,時間久了之後,旁邊的人都看不下去了,對這些人很厭惡,怎麼前天剛借完米、剛借完錢,你今天又來找我?這要一般人都不耐煩,可是孫晷對老人、對窮人,始終都是用恭敬心、平等心來對待他們,因此大家對於他的德行是非常讚歎的。

  這個故事以及這段經文我們就學到這裡,大家請接著看下面的這段經文:

  【人不閑。勿事攪。人不安。勿話擾。】

  這句經文談到,當別人正在忙碌的時候,我們就不要打擾他,『人不閑,勿事攪』。因為有時候人家事情正忙,譬如我們打電話,或者有什麼事情,突然間插進來,就非常的尷尬,到底是要回應你,還是繼續再忙他的事情?這都是不能為別人著想的體現。

  『人不安,勿話擾』,當一個人心情非常不好,或者身心欠安,我們就不要打擾他,不要用一些閒言閒語干擾他,否則就會增加別人的煩惱、增加別人的不安。所以「攪」,「人不閑,勿事攪」,「攪」就是亂的意思,「擾」就是煩的意思。人不閑,勿事攪,「閑」是從事上說,「人不安」是從心上說。當一個人他不閒、不安的時候,我們光想著自己的事情,光想著自己要辦的事,而不去考量到對方、考量到別人現在是不是恰當的時機去打擾人家,往往會因為我們自己的疏忽讓人家增加了煩惱,讓人家更加忙亂、措手不及,這種行為都不是處處替別人著想的體現。

  所以我們學習《弟子規》,就是要真正的放下事事以自己為中心的考量,也就是說不能總是以自私自利的心態跟行為來處事待人接物。當我們遇到任何事情,都要首先把對方的處境、他現在的實際情況放在第一位來考慮,而不是什麼事情都只想自己。當我們從自私自利的心行當中放開心量去想別人,我們生活當中才不會做出許多讓人家反感的事情、讓人家討厭的事情。為什麼現在學習儒釋道聖賢教育有很多時候遇到瓶頸,就是讓人家覺得對學習傳統文化的人產生反感,這種現象我們不能從別人身上找原因,而是要從自己的行為當中找原因。

  「人不閑,勿事攪;人不安,勿話擾」,這也是我們處事待人接物的時候,仁慈之心、仁愛之心在許多層面上都能體現出來。像人不閑,勿事攪,縱使我們有一些好事要告訴他,有一些讓他歡喜的事情要傳達給他,或者有一些好東西要送給他,這個時候也要看人家方不方便、有沒有空?這種應對進退的拿捏、把握,是體現出一個人處世的智慧,以及他是不是處處尊重別人,考慮到別人的感受跟需要。所以禮貌是在生活當中處處都體現出來、都彰顯出來,這也是人和人之間非常優美的距離。

  我們通過學習《弟子規》、學習《聖學根之根》,如果實際去身體力行,我們就能為中國儒釋道的傳統教育樹立出一個非常好的榜樣。無論是哪一種文化、哪一個族群,甚至哪個宗教的人看到我們,都會對我們的行為生起恭敬心。禮在生活當中其實處處都體現出來,它是人與人之間一個非常優美的距離。當我們時時處處都去落實、都去實踐,我們所樹立出的正面的形象,就是給古聖先賢、給佛菩薩臉上貼金,而不是給聖教抹黑。

  所以當一個人有禮貌的時候,他生活當中時時處處都能替別人著想,不會因為一些事情產生矛盾跟摩擦。譬如我們要打電話,也要考慮到對方是不是正在吃三頓飯、三餐的時間,他是不是在睡眠的時間,是不是在工作很忙的時間。除了三餐進食的時間不要隨便打電話,包括晚上太晚了,人家要休息了,也不要隨便的就一個電話打過去,可能人家的睡眠、作息都受到很大的影響。特別在這個時代,我們的工作可能是跨國家、跨地域的,存在時差的問題,你事情再急,也要考慮對方的時差跟我們差很多個小時,人家是不是半夜?你半夜又去打電話又去聯絡的,人家電話鈴就像報警一樣,可能把整個家人全部都吵醒。這些都是我們時時處處要觀察、衡量。如果沒有這樣的敏銳度,我們的行為時間一久,就會讓人家覺得很討厭,說這個人一點都不懂禮,一點都不懂得考慮對方的需求和對方的感受,這樣就非常的不好。

  今天的時間已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這裡,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