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弟子規-第29集

  尊敬的各位老師,尊敬的各位同學們,大家好!請掀開《聖學根之根》第一冊,《弟子規》第二十六頁的第三行開始看起。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泛愛眾」。上一節課我們從愛父母、尊敬長輩、愛護弱勢群體、愛惡人等角度,跟大家一起學習和分享「泛愛眾」。我們也跟大家分享了關於愛的定義,愛字的真意。確確實實,古今中外的聖賢之人,都教導我們要學謙卑、禮讓、敬愛,關懷和照顧、尊重、協助一切眾生,真正落實愛心遍法界、善意滿人間。

  這節課我們繼續從愛護動物,還有愛護植物方面來跟大家做分享。談到愛護動物,想必許多人都有同感。因為動物是人類的朋友,和我們共同生活在地球的家園當中。人類除了愛護自己,同時也要愛護地球上的動物還有植物。

  像動物,牠和我們人一樣,都是有靈知、有感覺的,牠也有喜怒哀樂,牠也會傷心、會難過。曾經有一個獵人,有一天他看到一頭很珍貴的藏羚羊,於是獵人他就舉起槍來射殺藏羚羊。可是藏羚羊突然就看著他雙膝下跪。當時獵人沒有收手,還是把藏羚羊給射殺了。等到後來他把藏羚羊的肉切開,就發現牠的肚子裡面有一隻小寶寶。獵人才突然發現,為什麼當時牠要跪下來,求他饒了牠孩子的性命。像這些動物,牠也有親情,牠也有感情、感知,也有喜怒哀樂。後來獵人生起慚愧的心,終於就放下了獵槍,沒有再去屠殺動物。

  上節課也談到白居易曾經寫過一首詩:「莫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勸君莫打枝頭鳥,子在巢中望母歸。」我們對於動物要尊重牠的生命,絕對不能以人類的喜好,以自己的好惡,去傷害動物,甚至破壞牠們的家庭。

  在這個時代,我們也感嘆,人往往會做出許多無情無意的舉動。可是有些小動物,牠們確實是非常的有情義。就是在去年,當我們到澳洲圖文巴,師父上人希望在圖文巴的莊園當中立一塊石碑。這個石碑並不是紀念某一個偉人,並不是紀念對人類很有貢獻的人物,而是紀念什麼?而是紀念一隻小鳥。這個故事是發生在很多年以前,癸未年的秋天。當時師父上人住在澳洲圖文巴市,就住在這個莊園,Highfield莊園當中,見到了一隻小鳥。這隻小鳥牠往生的時候,牠的配偶在旁邊悲傷的徘徊,而且一滴水、一點食物都不肯吃。就這樣守候在牠旁邊長達三天三夜之久,這隻小鳥牠始終都不肯離開。管理莊園的一位長輩就將這隻小鳥安葬在莊園的花園裡面,後來牠的配偶才離開了這個地方。

  連禽獸、連鳥類都是有情有義,當牠的配偶過世,牠守在身邊是三天三夜滴水不進,餵牠東西吃牠也不肯吃。而我們想想看,身為人類,人類是萬物的靈長。在五倫關係當中,夫婦是非常重要的一倫。雪公老人談到的,像父子、兄弟都是天倫,夫婦則是半天倫,還沒有生兒育女,就還不屬於天倫,等到生了孩子之後就是屬於天倫了。我們想想看人類,所謂「三才者,天地人」,跟天地並列三才,生活在天地之間。人類看到小動物的行為,我們是不是也要自我反省、也要反思,我們是不是有把五倫五常、四維八德都在我們生活當中落實?所以在去年師父上人就立了這塊碑來做紀念,提醒我們要向小動物學習牠們有情有義的風範。

  說到動物,在地球上,各種各樣的小動物都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所以「泛愛眾」,「眾」也包括了動物,也包括了植物。可是當整個地球生態的環境發生重大變化,有許多的動物牠們也面臨著生存的危機。而這種危機有很重要的因素,也是我們人類的行為所造成的。

  在芬蘭東南部有一個塞馬湖,在塞馬湖上生活著一種海豹。這個海豹長得非常的可愛,是胖乎乎、肉墩墩的。而且在這個海豹的身上還有一種環斑,所以就稱牠作塞馬環斑海豹。可是這麼可愛的海豹,牠們的生活環境遇到了很大的挑戰、很大的危機。為什麼?這個因素和目前地球所產生的氣候變化,也就是全球變暖的趨勢有關係。因為像這種動物牠都是生活在冰天雪地當中,可是當全球變暖,冰雪開始消融,牠們的生活環境就發生了重大的變化。此外人類的活動,包括捕魚,捕魚所用的一些不恰當的方式,也會對於海豹的生活和牠們的生存造成很大的威脅。所以像塞馬環斑海豹,牠們目前屬於高度瀕危的動物,就是在全世界剩下的數量已經為數不多了。於是很多人,他們都會把這些海豹的照片、影片記錄下來,希望全球各地的愛心人士都能夠注重保護這種野生的動物。

  與海豹的體型形成強烈對比的,我們還看到了一則新聞,讓我們都不忍心去看這個照片,為什麼?照片當中是一隻骨瘦如柴的北極熊。這是一位德國的攝影師在很多年前,二O一五年在北極拍到的。這隻北極熊已經瘦到骨瘦如柴,而且面容非常的憔悴。

  而攝影師當時在拍攝照片的時候就特別強調,當時才只是二O一五年,這個問題已經相當的嚴峻。因為全球氣候變暖的原因,讓北極的浮冰加速的融化,生活在冰天雪地當中的動物,牠們就遇到了生存的危機,有許多北極熊被餓死。特別是像這個母熊,因為牠要照顧牠的小寶寶,要照顧寶寶,牠就需要去覓食,有時候要留在陸地。甚至我們看到一些影片,這些北極熊,因為有許多冰融化的速度很快,所以牠們在海上游了很久很久,都找不到一塊冰可以停留。

  甚至於當北極熊的媽媽,牠們要在北極圈這個地方,為牠們的小寶寶找食物,隨著氣候的變化,牠尋找食物的這樣的動作,就顯得愈來愈艱難,甚至於很難得可以見到真正健康的母熊和熊寶寶。所以到了後來,北極熊竟然去吃其他的食物,有的食物是牠們從前都不會去碰的。專家就發現,這些其實都是全球氣候暖化,直接導致了像北極熊牠們的飲食習慣就發生了改變,而且牠的生存環境也出現了危機。

  許多的專家對於北極熊進行研究的時候也發現,全球氣候變暖的狀況,做為北極熊,牠自身的新陳代謝的能力,是沒有辦法完全適應氣候轉換所帶來的問題。所以像這種體型很龐大的動物,也常常處在非常飢餓的狀態。

  因此當我們看到胖乎乎、肉墩墩的塞馬環斑海豹,以及餓得骨瘦如柴的北極熊,我們也體會到,這是給人類的一種警示。如果我們不再停下腳步,放棄過去種種的錯誤的做法,我們在世界範圍內所看到的氣候危機、生態危機,將是人類在這個世紀當中所要面臨的重大的問題。

  在很多年前我們在新加坡學習,就曾經有一位長輩給我們介紹了一本書,叫做《曠野的聲音》。當時在讀這本書,給我們很深的啟發跟警示。為什麼?這是一位美國醫生他在深入澳洲土地,和一個非常古老的原住民的族群相互接觸,並且穿越澳洲的內陸,去體會原住民跟大自然和諧相處的真實的生活。也就是說,原住民是怎麼面對衣食住行的問題,他們吃飯,他們的醫療,他們的溝通方式,他們與大自然動物和植物相處的方式。當時這部書給我們非常深的感動。

  部落的人們完全是沿襲著自然,用一種非常原始而本能的生存方式,以及太古以來,在數萬年當中,這個族群一直都在地球上生活著,所以他們有著屬於自己古老的文化,而這種文化是非常有智慧,也深具哲學思想的文化。而我們特別印象深刻的是他們和大自然的相處和生活的方式,以及他們尊重自然、敬畏天地、愛護動物、愛護植物等等的心態,都給我們非常深的感動。

  當他們走在澳洲內陸地區,人的生活是離不開水的,可是當他們在一望無際的沙漠裡,或者是在一些平原當中尋找水源,真人部落的人們都會非常注意,走近水源的時候要非常的小心。因為人類有一些氣味可能會污染到水,人類有一些行為或者動作,會驚嚇到當地的小動物,或者是野生的動物。在他們的觀念裡面,包括一口水,還有大自然所賜予的植物等等這些食物,都是人和動物一起共享的,而不是人類獨有的。包括水源也是如此,水源也是屬於野生動物的。所以當他們去找水的時候,就非常注意不能驚嚇到動物,也不能讓人類身上的氣味污染到水源。他們認為動物和人類一樣,對水源都擁有相同的權利,而無論人類對於水是多麼的需要,當時這位美國醫生接觸的真人部落,他們從來不會去霸佔所有的水源。在任何一處的水源,所有的人都是在同一個地點取水。而似乎和他們生活在一起的野生動物,也同樣遵循著大自然給牠們的規則。除了鳥類之外,鳥類可以任意的飲水,飛來飛去,無拘無束。

  甚至於他們在澳洲的內陸,在尋找食物,也學會一種方式跟植物溝通。他們需要去找一些植物的球莖、球根,還有一些生長在地下的植物,譬如馬鈴薯、山藥等等。他們真人部落的人就可以找到這些植物,已經成熟的,譬如馬鈴薯或者是山藥。可是找到的時候,他們不需要把它們挖出來,才能看到它到底是不是已經成熟了,他們是用他的手在植物的上面來回移動,這時候他可以感受到植物生長過程當中有一種氣,通過這個氣,他就可以知道馬鈴薯有沒有成熟,或者山藥是不是已經可以食用了。等到他們探測到已經可以食用的時候,才把它從土地當中挖出來。

  後來他們教給美國醫生同樣的方法去探測。他們都是用心靈溝通的方式,先詢問植物,你們是不是已經實現你們存在的目的。在他們的觀念當中,哪怕是一棵小草來到地球當中,都是有它的使命、有它的目的的。不要小看這一株草,人類都是把它踩在地上,任意的去踐踏它,可是每一株草它來到地球上,都是帶著要平衡地球的大氣等等特殊的使命而來的。這個部落敬畏自然、愛護自然,這種行為、心態很好的跟大自然融為了一體。

  這位美國醫生也學會怎麼去探測植物是不是成熟,他就學會了這個方法,他就跟部落的人相處得特別的好。而他們在尋找食物的過程當中,雖然他們很需要靠大自然給予的食物來補充能量的,可是當他們發現一群一簇已經成熟的植物,他們從來不會把整塊的植物全部拔光,而是只取用他們所需要的部分,剩下的就讓其他的根苗都留在地上,這樣植物還可以繼續再成長、繼續再生長。這跟一般現代文明的人類就非常的不同。

  像南美洲發生了火災,整個森林大火在發生,人類就反思到,很多時候人類就是為了更好的發展畜牧業、發展其他的產業,常常會把原始森林當中的樹木不斷砍伐,不斷燒光。可是像當時在澳洲內陸的真人部落,他們對於自然就特別的尊重,甚至於平常要吃東西,他去取用植物,已經熟了的馬鈴薯或者是已經熟了的山藥,他也不會把這整片的植物全部都拔光,一定要留下一點點讓它繼續成長。

  而且整個真人部落的人,對他們的泥土之歌,他們能夠聽到從土壤當中發出來的聲音,這是平常人聽不到的。他們對於這種聲音,有特別靈敏的覺知。他們可以通過環境所傳來的訊息,以獨特的方式加以解讀,然後再進行行動。因此,他們的心靈與整個大自然一切的花草樹木、一切的動物,都是融為一體的。他們可以用心靈去感知動物、感知植物,甚至感知土壤所發出來的訊息跟聲音。

  這本書就叫《曠野的聲音》,值得我們好好的學習。我們從真人部落的生活方式,可以看出人類到底應該跟大自然如何相處。《弟子規》當中所說的泛愛眾,「眾」包括動物、植物,也包括了在宇宙自然當中的萬事萬物。我們如何用真誠的愛心與環境相處,是人類所要面臨的重要的課題。關於《曠野的聲音》我們就先學到這裡。

  通過分享的訊息,我們了解到,在大自然當中,不只是動物需要人類去關懷,植物也是相同的,因為在地球上,人類與整個大自然當中的萬事萬物都是生命的共同體。千萬不要以為只有人類的族群是最尊貴的,實際上因為我們是生命的共同體,所以當我們傷害它們,正是對於人類最大的傷害。

  包括我們要恭敬動物、恭敬植物,恭敬一切的萬事萬物,這種恭敬的心態是非常重要的。特別是一個人,如果我們的存心、真誠恭敬之心真正是內化在我們心裡,我們所表現出來的外在行為自然都是一切恭敬的。所以我們不但要愛,而且要恭敬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這個過程當中,我們對於物也要有恭敬的態度,也不能糟蹋它,也不能為所欲為的去破壞它。如果我們這樣做,就失去了對於萬事萬物的恭敬心了。

  恭敬心,其實是一即是多、多即是一的。也就是說我們對物不恭敬,那他對於人是不是會恭敬?這也是要打問號的。我們對於宇宙之間的動物也好、植物也好,要愛護它、要感恩它。包括植物,它提供給人類很多的氧氣,它還對於整個大自然的平衡有很大的貢獻,這種奉獻都是無私的,特別值得我們恭敬、尊重它。而人類往往因為不尊重大自然、不尊重植物,所以才使我們的生活環境產生了很多很多的問題。

  像這些樹木,有時候我們到國外,會看到很多人都特別的愛護小動物,也都特別的喜歡花草樹木,這是非常好的觀念。因為我們看到樹,它有很大的樹蔭,可以調節溫度。所以在城市裡面,如果植被是非常茂密,樹木愈多,這個城市的氣溫就會愈加的穩定。而現在因為人類的衣食住行,交通工具都會排放很多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氣體,也是通過植物來吸收和轉化的。因為當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過多,就會產生溫室效應的問題,就像我們剛剛說的地球暖化,全球變暖。因為整個地球的溫度都沒有辦法很好的循環、排放,地球母親可能就會不斷的發熱、不斷的發燒。到時候溫度愈來愈高,對於全球的氣候就會產生非常大的影響。

  在最近的這些年當中,我們看到有許多氣候反常的現象,很多都跟人類的生活行為是有關係的。因此人類真的要非常認真的思考,如何跟大自然之間能保持著非常好的關係,和睦的共存。對於我們生活的環境,對於大自然真正的去保護它,共存共榮,和諧的生活在一起,就可以共同構建出非常好的地球家園。可是反過來,如果我們不斷的去傷害它們,絕對會有兩敗俱傷的後果。

  在《三字經》當中說「三才者,天地人」,人跟天和地並列三才,做為人類就應該有責任、有擔當,把宇宙萬物,把地球當中的一切,都能夠保持著和諧、平衡,讓它可以非常正常的運作。人類面臨到現在的問題,多少的物種在不斷的消失,包括動物、包括植物。人類是不是應該好好的來省思,我們應該怎麼做?應該怎麼走?因此做為一個人,絕對不能夠短視和近利,一定要從對人的關懷,再拓展到對自然宇宙當中一切萬事萬物的尊重,就是泛愛眾的精神。

  而當我們懂得對於萬事萬物都特別尊重,也是對於下一代負責任的表現。我們到底要給下一代的兒孫留下怎樣的一片天空、怎樣的一塊土地?要給他們留下怎樣的地球的家園?這是真正有良知的人類所要思考的問題。當我們長一輩真正具有真誠的愛心、真誠的恭敬心,愛一切人、一切事、一切萬事萬物,我們這種身教也會影響給下一代,讓下一代的人也懂得尊重所有的生命,同時也長養孩子仁慈仁愛的心。

  我們接著來看泛愛眾第一句經文:

  【凡是人。皆須愛。天同覆。地同載。】

  這句經文意思是說,只要是人,我們說人類人類,人就是同類,既然我們身為人類,就理所應當『皆須愛』。無論是哪一個族群,無論是哪一個國家,也無論是哪一種文化,甚至於是哪一種宗教信仰,人們相互之間都應該要相親相愛。『天同覆,地同載』,人類同樣都是天地所化育覆載的,所以應該要不分你我,互助的合作,才能維持共生共榮的生命共同體。

  因此做為人,無論我們是士農工商哪一個行業,也無論這個人是貧富貴賤哪一種等級,或者是男女老少哪一種性別、哪一種年齡,也不要分是中國還是外國,是哪一個族群和文化,我們同為人類,就要秉持著「凡是人,皆須愛」的存心,以慈愛來存心,就如同「天同覆,地同載」。天地是多麼的無私,它能夠涵養包括人類在內的所有一切萬事萬物在其中,所以我們也應該要秉持著天地平等無私的大愛。

  既然人類都生活在同一個地球當中,生活在同一個天地之中,自然就應該要休戚與共。而我們愛護所有的萬事萬物,也是在力行孝悌之道。為什麼?因為天為父、地為母,每一個人,乃至宇宙之間的萬事萬物,都是大地的子女,都是大地在長養我們、在養育我們。所以地就像母親一樣,它可以長養、可以生發出許許多多的萬事萬物,而這些萬事萬物也都是我們的兄弟姐妹,所以不應該去傷害它們,也不應該去殘害它們,否則孝悌之道也就有所虧失了。

  在戰國時期,有一位非常有名的宰相孫叔敖。孫叔敖是非常有德行的人,有一次,他還沒有處在高位的時候,他在小時候,曾經遇到過一條兩頭蛇。而在當時人與人之間有一個傳說,一個人只要見到兩頭蛇,他的壽命就不長了,可能會有災禍發生。孫叔敖當時看到了之後,於是就把這條蛇打死了,然後把牠埋好。就回到他母親的身邊,非常的難過,因為他覺得他不能繼續再奉養母親,他的命可能就保不住了。像孫叔敖他年紀那麼小,看到這兩頭蛇,並沒有想到自己,而是想到要把牠埋好,不要讓其他的人再看到。因此他從小就具有仁愛之心,以仁厚來存心。他的母親看到孩子這種做法,就跟他說:「你不用擔心,像你這樣的善心善行,以後一定會很有福報的。」果然後來等孫叔敖長大了之後,他就成為了楚國的宰相。

  因此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當一個人他有善良存心、厚道的心行,他就一定可以感來人生當中很大的福報。凡是人,皆須愛,這是真實不虛的。在之前跟大家分享過許多古聖先王的故事,像古時候三皇五帝、堯舜禹湯、文武周公,都是非常有德行的明君聖主,同時在這個時代也出現了許多賢德的大臣。為什麼在那個時代中國可以出現長治久安的盛世?都是跟賢君賢相的德行是分不開的。

  在商湯時期的伊尹也是非常賢德的宰相。伊尹出生在伊水的莘地,在傳說當中記載,他是有莘氏部落當中一位女子,她在桑樹林當中採桑撿到的棄兒。他的養母是廚師,把他撫養長大。因為有了這樣的母親,伊尹對於烹飪飲食方面是很擅長、很精通的。在那個時代,夏商之際,因為人們看到夏桀非常的昏庸。君王既然這麼昏庸,對於百姓有很多暴政,所以人心都不向著他。

  伊尹後來做為有莘氏陪嫁的奴隸,來到了商湯的身邊。在商湯身邊,他就負責飲食。後來他常常用烹調五味的比喻,來給商湯分析當時天下的局勢,以及君王他應該如何為政,也勸勉商湯要承擔起滅夏的責任,因為當時夏桀非常的昏庸無道。伊尹是非常有道德、有學問的人,他向商湯講述治國的道理,其中就談到天子不能強為,必須要懂得古往今來的治國之道,並且加強本身德行的修養,這樣才能成為天下的君王、天下之主。商湯當時就發現伊尹非常賢德、非常有才能,於是就很想任命他為阿衡,阿衡就是現在說的宰相。

  但是伊尹也是很清高的人,他嚮往古聖先王、嚮往堯舜治國之道,他並不是嚮往著高官厚祿。在歷史當中記載,「非其義也,非其道也,一介不以與人,一介不以取諸人。」他是非常廉潔的人。商湯多次請求他為天下、國家、百姓謀福利,希望聘用他為宰相,請了他三次。讓我們想到劉備三顧茅廬,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也是真誠心來聘請賢德之人。後來伊尹才答應了商湯的請求,一起討伐暴虐的夏桀。

  他為什麼要出任宰相的職務?他並不是為了商湯的邀請,而是看到人民百姓在當時的情況下,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一個昏庸的國君當政,最苦的是老百姓。「天下興,百姓苦;天下亡,百姓苦」,這些平民百姓遭受的苦難是沒有辦法言說的。所以伊尹他之所以願意出任宰相的位置,並不是為了他個人的榮華富貴,而是想到他在這個位置之中,就可以幫助普天之下的百姓,讓他們可以過得上幸福而安樂的生活。因此,孟夫子對於伊尹也是非常讚歎的。

  於是在伊尹的輔佐之下,商湯非常順利的滅了夏朝。接著伊尹制定了許多的典章制度跟法規,把官員的吏治也整頓得很好。同時他還統一了甲骨文,發展了中醫藥、絲織業。這都是跟人民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他都讓它有了很好的發展。後來歷代的餐飲業和絲織業,老百姓一生當中也就是衣食住行這幾件大事,當時伊尹都輔助商湯王管理得很好,所以後來的餐飲業和絲織業都尊崇伊尹為創始者,為它的始祖。

  我們學習到泛愛眾當中的第一句經文,「凡是人,皆須愛。天同覆,地同載。」古時候的君王和賢德的宰相,他們為了黎民百姓,非常認真的處理政事、管理國家,確實也看到了他們的仁愛之心。而當今這個時代,人類也面臨著很多的危機,其中一個非常重要、重大的問題,就是國與國之間、種族與種族之間的衝突。而衝突也讓世界上許多有志之士深感憂慮。像師父上人,還有許多不同宗教的領袖,他們都非常積極努力的在世界上奔走,在呼籲和平,希望用宗教聖哲的仁慈博愛的心,普遍的教化大眾,普遍的推廣開來,從而平息世界上種種的矛盾、衝突和戰爭,也希望一切的眾生都可以平等對待、和睦相處、共存共榮,這是人類共同的理想、共同的願望。

  有一年,當我們在教科文組織參加世界和平大會,師父上人就提出來,要放棄競爭、鬥爭和戰爭,人類就有享不盡的福報;如果反過來,我們繼續著競爭、鬥爭和戰爭,人類就會有受不盡的苦難。這是當時和平大會的主題。而為了和平大會,我們和參與這些工作的同仁們,也共同向師父上人請教,應該怎麼設計大會的標誌。辦活動的時候會有一些吉祥物、標誌,就在師父上人的教導之下和大家共同的努力之下,我們設計出了一款非常美麗的和平鴿。和平鴿是參考教科文組織當時一個和平的設計概念,在和平鴿當中,放入了世界各個不同國家語言文字的「和平」,有中文的「和平」,日文、韓文、英文、法文、德文等等,不同國家的「和平」都一起放在這隻小鴿子當中。世界和平大會當這隻鴿子出現在大銀幕上,我們在現場覺得內心都充滿了愛與和平的光芒。

  所以和平是地球上所有人類共同的理想、共同的願望,以仁慈博愛來促進世界和平的理念,在世界上各個不同宗教的經典當中也都有體現出來,這些宗教都是教導我們要以仁慈博愛的心來對待宇宙當中的萬事萬物。譬如巴哈伊教就談到:「上帝的人類子孫們,個個都是親兄弟。」「要願意為全體人類服務,要徹底放下凡事只為自己的念頭。」佛教的《華嚴經》當中說:「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基督教說:「神就是愛,住在愛裡面的人就住在神裡面,神也住在他裡面。」伊斯蘭教說:「你們當孝敬父母,當善待親戚、孤兒和貧民。」猶太教說:「不可報仇,也不可埋怨你本國的子民,卻要愛人如己。我是耶和華。」從這些宗教的經典當中,我們就看到「愛」字確實是所有宗教經典的核心。

  許多宗教領袖也用他們的身行言教在體現出愛的真諦。譬如,我們在去年一個報導當中就看到,為了促進世界和平,為了平息衝突和戰亂,教宗方濟各在有一次接見一個國家的總統和反對政黨的領袖,他突然間就跪下來親吻他們的鞋子,並且懇求他們要努力達成和平的協議。他發自內心做出這個震撼人心的舉動,讓在場的人都非常的感動,因為當時這個國家有嚴重的內戰。可是當一個地區、當一個國家發生戰爭,老百姓是最可憐的。這個戰爭就造成了四十多萬人的死亡,還有七百多萬的老百姓面臨著飢餓,沒有飯吃,還有四百萬的難民都無家可歸。當一個國家、地區不能夠彼此之間和平互信,發生了衝突、戰爭,到時候受到最大傷害的都是老百姓。

  所以當時教宗他跟國家的領導人和反對陣營的領袖見面,他跪下來親吻他們的腳,懇求他們無論如何都要守住這個國家來之不易的和平。教宗當時已經八十二歲了,這麼大的高齡,身體並不是很好。他跪下來的時候,他體型比較大,其實是很費力的。但是做為德高望重的宗教領袖,為了達到和平的目的,他不惜放下自己的身段,向衝突雙方的領導人,表達他對於和平至深的強烈的意志。在場的人都被教宗的行為所感動。

  當時教宗就特別提到,他非常的掛念在戰爭當中失去親人和家園的人。有多少的家庭在戰火當中妻離子散,孩子找不到父母,父母在逃難的當中,也可能都是沒有音訊,夫妻都沒有音訊。特別是在戰亂當中,弱勢的群體,像兒童、像婦女,像老人,這是最苦的。當國家在飽經戰亂的過程當中,人民都面臨著饑荒,沒有飯吃,可能時刻都要面對死亡。這是教宗內心真誠的慈悲心感受到了人民無聲的吶喊,所以他才向領導人懇求,希望戰爭能夠永遠的停息,不要因為族群之間的矛盾,讓這麼多的老百姓都受到了傷害,他希望和平可以永遠降臨。

  最後教宗還把他的兩隻手放在胸前,對於這個國家敵對陣營的領袖說:「我從內心當中的最深處真誠的拜託你們,維持和平吧!特別是在人民的面前,要牽起你們的雙手,你們就可以成為這個國家的父親。」

  我們說到「凡是人,皆須愛,天同覆,地同載」。古時候的古聖先王,還有賢德的宰相,以及當今時代具有仁愛之心的宗教領袖,他們所體現出真誠的愛心,讓我們非常的感動。

  請接著看下面的這句經文:

  【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

  這句經文特別的強調,當一個人他的德行非常高尚,自自然然名望就會高顯,這是實至名歸的表現。『人所重,非貌高』,人們所敬重的是他的德行,並不是外表容貌。所以當有德行的人生活在這個地方,自自然然名聲就會傳遞開來,德風會廣為傳揚。孔老夫子他老人家在《論語》當中就曾經說過:「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就是這個道理。「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一個人的德行能夠感化眾人,他德行的感化,眾人對待他就如同眾星拱月一樣,非常的愛戴他,這種名望是實至名歸的。所以「行高者,名自高」,這個名不需要他苦心的去求,現在說的打知名度,並不是靠宣傳、靠媒體,而是靠他自身的德行去感化。「人所重,非貌高」,人們對他的尊敬、對他的敬重,並不是因為他長得好看,不是因為外在的因素贏得人們對他的恭敬。這句經文特別的強調德行的重要性。

  「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雪公老人在解釋這段經文的時候談到:德是各人辦事情,他所辦出來的狀況為德,有好德、有壞德。德是什麼?德就是心有所得。君子之德風,君子成就的風範,就如同是天上吹來的風。小人之德草,小人他辦事所辦出的成就,就如同地上的草。這個樹在動,或者是草在動,都是因為什麼?都是因為君子之風,因為這個風的成就。從這個地方看出來,就像一個國家,老百姓到底是朝著什麼方向,是向西還是向東,都是要看在上位的領導者。

  無論是在家庭當中主持的長輩,還是地方政府的官員,甚至於是國家的領導者,都是不容易的,他要做出全國人民的好榜樣,做出表率。如果做為地方官員,甚至國家的領導人,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重視儒釋道聖賢教育,國家所有的老百姓都能受到教化。這是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孔老夫子在《論語》當中,「述而」篇裡面還有講過一句話:「子曰: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這句經文,確實是可以對「行高者,名自高」做很好的參證。「聞義不能徙」,雪公老人在這裡談到,「徙」古時候作「從」,就是聞義不能從,這是跟著學。徙,則是遷移這個意思。這兩個意思是相同的。

  先從第一句開始看起。「子曰:德之不修。」孔老夫子他老人家對於教學,也有患愁的事,他愁什麼?做為老師,他最關心、最掛念的就是學生能不能成材。孔老夫子教人成聖成賢,可是教育也不是一日之功,聖賢之人培養不出來,這是老師最感到憂愁的。就像師父上人在辦漢學院,希望培養儒釋道傳承的人才,但人才的培養也是很不容易的,不是一朝一夕之事,特別是德行的養成,都是需要很長時間的薰陶、磨鍊。所以現在要辦學,最重要的就是要培養出有德行、有學問的人才,這也是師父上人最憂慮的。一個好老師,總是憂心人才培養不出來怎麼辦。

  「德之不修」,像夫子、像師父上人都是以德行來垂範後世,教人以德。可是弟子們真正能落實多少?大家都不能落實,老師就會憂心。這個德,雪公談到往外推動就變質。德有凶德,也有正德,必須要修,省察修治,不能離道,要志於道。率性之謂道,不變樣子。修道之謂教,教德卻不肯修治,不知道從什麼地方學起,所以有方法就必須要學。

  夫子還憂愁什麼?還憂愁「學之不講」。「學」是指老師教給學生的方法,學是要靠講解才能講得明白的。書本的知識是死的,老師教學是活的。他要如說修行,為人演說,他不但是要講給學生聽,更重要也是要做出來給學生看。所以老師的責任是非常重大的。

  下面是「聞義不能徙」,講解聽了對的要守住,不對的要趕快遷到義。「不善不能改」,雪公老人也特別強調,如果不學孔子和佛的十善業,就不懂得善、聞義。《弟子規》是從孔老夫子的《論語》當中的一句經文延伸出來的,《十善業》也是《聖學根之根》當中一部重要的經典。我們從這裡也看出學習《根之根》的重要性,因為雪公強調,不學孔子和佛的十善業就不懂善、聞義。如果是知道善、不善,有過就算不善了,不必說到罪。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就像一個人他前一天有過,第二天就改過來,他一旦改過來,當時就成了好人,就是《弟子規》說的「過能改,歸於無」。不僅是善,而是「大焉」,善莫大焉。所以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改過是非常重要的修身功夫。

  孔老夫子說「是吾憂也」。孔老夫子教人,這四條都辦不到,身為老師,孔老夫子就會感到很憂慮,人才培養不出來,這是孔老夫子的心事。任何時代都是如此。夫子他確實很積極的在修養自己的德行,他也擔憂自己一天空過,也擔憂學生培養不出來。因此夫子一生都是教學,他門下有這麼多的學生,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賢。夫子平常所領會的道理,也都講出來給學生聽。孔老夫子有這樣的存心、德行,他對於人類的貢獻確實是非常非常之大的。歷朝歷代多少的君王、多少的平民百姓,都對孔老夫子無比的尊敬、無比的愛戴。這就是「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並不是因為他的相貌、他的容貌而讓人們對他產生恭敬之心,並不是如此。

  我們曾經看過一個故事,發生在明朝的時期。明朝有一位朝廷的官員李廷機,他做到了大學士。雖然他的官做得很高,可是家人也都還是普通的平民百姓。有一次,他的弟弟從家裡來到京城看望哥哥。到了京城所接觸的都是一些達官顯貴,所以弟弟也不好意思穿得太過簡單樸素,他就戴上一個新的方巾,身上也穿了很新的衣服,來拜見哥哥李廷機。看到家裡的親人來看望他,他也非常的高興,李廷機詢問弟弟家裡最近的情況,家裡的長輩,還有家裡的孩子都怎麼樣了,就跟弟弟了解,並且跟他寒暄了一會,說了一些慰勞的話。

  講完了之後,他注意到弟弟頭上戴的方巾和身上所穿的衣服,他覺得很奇怪。因為弟弟為了來看哥哥,哥哥又做了這麼大的官,在朝廷當中,所以他就特別的從頭到尾好好的打扮了一番,才來見哥哥。但哥哥看了就覺得很奇怪,為什麼?因為在古時候,一個人他從頭到腳穿戴都是有規矩的。一個國家從建國之後開始制禮作樂,這裡面包括的範圍就非常廣,一個人他在社會上是什麼身分、什麼地位,他就要戴什麼帽子、穿什麼衣服,這都是非常講究的。高低尊卑的次序是不能錯亂的,這樣平常生活裡面便於行禮。

  當時他看到弟弟這一身的穿著就覺得很奇怪,他就問說:「你是不是最近已經進了學,考中秀才了嗎?」弟弟就說:「沒有。」李廷機又問他說:「還是你納了粟捐了官職嗎?」是不是擔任了某種官職?實際上當時他的弟弟還是普通的老百姓,弟弟就說:「不是的。」他問了這兩點就知道弟弟現在穿的衣服、戴的帽子不恰當,不符合他的身分。所以他就問弟弟:「你原來的帽子和衣服在哪裡?」弟弟就說:「我有帶在身上。」於是哥哥李廷機就跟弟弟說:「你還是依舊戴原來的帽子就好,不要跟著世俗人去做。」這個家庭的子弟確實是讀聖賢書,受過很好的教育,有很好的教養的人。弟弟聽了哥哥的教誨,就馬上把自己原來的帽子戴上來,把這次才戴的很新鮮的方巾拿下去,臉上也沒有一絲毫為難的神色。

  在古時候,首先一個人的衣服冠履都是很講究的,不能隨便穿。弟弟是普通的老百姓,在古時候,普通的老百姓是到了一定的年紀,才可以穿絲綢的衣服,否則只能穿普通的麻布衣服,所以叫「布衣」。他弟弟這種身分來見官位做到大學士的哥哥,就戴了方巾。方巾就是明朝的時候,是中了秀才以上功名的人,他頭上就要戴方形的軟帽,叫做四方平定巾。他可能覺得穿戴要換成一套新的,比較高貴的衣服來見哥哥才合適。可是哥哥知道戴這種帽子、穿這種衣服,一定是考中了秀才,或者是當了某種官職才可以穿,否則自己的身分還是平民百姓,就還要穿原來的粗布衣服。他特別教導弟弟,弟弟馬上聽了哥哥的教誨,就把他身上的衣服還有帽子都換過來。

  蔡振紳先生非常讚歎這一對兄弟,稱他是「難兄難弟」,確實是難能可貴。哥哥對於弟弟的要求是愛之以德,他希望弟弟以德行來成就自己,而不是以外在的容貌來抬高自己的身分和地位。此外,古人對於禮、長幼尊卑是非常重視的。長輩有長輩的衣服,有長輩要用的生活用品,這都是固定的。晚輩的身分地位、年齡沒有到達這個程度,如果逾越了自己的身分,你的穿戴、衣食住行各個方面都有失禮,在古時候是以禮治國,這種社會當中,是非常失禮的行為。弟弟聽到哥哥對他的教導,他也馬上就聽從,馬上就把衣服換過來,臉上也沒有一點不高興的樣子,所以這確實是很有德行的一對兄弟。

  「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不是說我穿的很高貴,就像現代人很喜歡去穿很貴重的名牌衣服,感覺好像一穿上就提高自己的身分地位,其實不是這樣,往往在衣著上不恰當,反而是會鬧了很多的笑話。這句課文我們就學到這裡,請接著看下面的這一句:

  【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

  當一個人很有才能、很有才幹,他在處理一個事情,自然就很有能力,這種能力很卓越。大家看到他處事待人接物做得這麼好,方方面面都很周到,自自然然聲望就不凡了,所以『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人們所欣賞和佩服的,「服」就是佩服的意思,服氣、佩服。「非言大」,人們佩服的是他會做人、會辦事,並不是因為他善於誇耀。

  在《小兒語》當中我們也學過一句課文,「能有幾句,見人胡講。洪鐘無聲,滿瓶不響。」一個有德行、有才能的人,他言語當中也是很謙虛的,絕對不會在那裡誇誇其談,絕對不會經常炫耀他自己多麼有本事等等的。當一個人他很有才幹,仍然以謙虛的德行,以謙來養德,自自然然會讓人佩服、讓人尊敬。真正有才華的人,他的聲望會自然的傳揚開來。一個人的才華絕不是他自誇炫耀,而是怎麼樣?而是人們從內心佩服他。

  我們要學《弟子規》的過程當中,也是特別要注意到這一點,才一定要有深厚的基礎,基礎是什麼?基礎就是德行。假如一個人有才無德,會不會讓人佩服?這是不可能的。在歷史上有很多的奸臣,他能做到這個位置上,他的才華、能力都是很強的,但是因為他沒有德行,反而才華能力還造成了很多的禍患,因此才一定是建立在德行的基礎之上的。

  這一句講到行高者,「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行是強調一個人的德行。如果一個人具有德行,他所學的才華,他的能力,包括學問,都是用來利益家庭、利益社會、利益國家,他的才華一定會讓人佩服、會讓人受益的。所以才華是來利益社會、利益眾生、造福人群,而不是用才華能力來自我誇耀,更不是用這種能力來謀求自己的利益。

  這句課文對於現代人來說,也是很重要的提醒。為什麼?因為我們已經有許多代都失去了倫理、道德、因果、聖賢教育的培養,許多孩子從小建立的價值觀都受到了現代功利社會的影響。就像我們成長的過程當中,都覺得只要成績非常的好,從小學,重點的學校,重點的實驗班,考到重點國中、重點高中,再之後只要能考上清華、北大這些重點大學,彷彿只要你成績非常好,人生就可以平步青雲,就可以一生無憂。多少的父母家長、多少的孩子,他們人生的價值觀都是在這些功名當中。

  在國中的時候,有一個很要好的朋友,一位同學,他就曾經跟我探討這樣一個問題,他說我們現在每天都在忙著功課、忙著考試,一定要考出好的成績才能上到好的學校,可是上到好的學校,又能進到名牌的大學,甚至出國去留學。出國留學等你都畢業了之後,找到好的工作,就可以有好的收入。他就問我,我們一路學習、工作,是不是最終的目的就是為了賺錢?這是擺在很多年輕人面前的一個很現實的問題。為什麼?因為社會這樣要求他,父母這樣要求他,好像他生來讀書,他去考學、他去找工作,都是為了賺錢。這是整個社會價值觀的顛倒,給許多的孩子內心裡面也造成了很大的衝擊,甚至於心靈很大的扭曲。

  因此,我們學習《聖學根之根》,建立正確的人生觀是非常重要的。當我們有正確的人生觀,立定正確的志向,人生方向就不會產生偏頗,知道我們來到世間是為了什麼。如果我們在人生起跑點,都不知道人生要朝著哪個方向發展,那麼你努力的往前跑,又是為了什麼目的?究竟有什麼意義?這個問題是非常重要的。當然這些問題在我們學習《聖學根之根》的過程當中,大家都能夠逐漸的找到答案,而且答案是非常中肯、正確的。為什麼?這都是古聖先賢教給我們真實的智慧,切實的人生經驗所總結出來的。所以這個課程確實很重要。

  「才大者,望自大」,我們在這裡給大家分享一個現代的例子。我在讀書的時代,以前在求學的時代就曾經看過這個故事,當時就很感動。每個人可能心目當中都有一個偶像,或者有人生的理想,在我小時候,特別喜歡、佩服白衣天使,叫做南丁格爾。南丁格爾在西方是被很多人尊敬,把她當成像天使一樣。她生在貴族的家庭,最後她在戰爭當中救死扶傷,幫助了很多受傷的戰士,還有孤苦伶仃的人們,是非常有愛心的白衣天使。小時候我特別的尊敬南丁格爾,看到她的故事,很希望自己也能像白衣天使一樣,以後自己的愛心可以造福很多很多的人群。

  而實際上母親最初對我的期望,是希望我去讀醫,去當醫生。為什麼?因為母親覺得窮人生病的時候得不到醫藥,是非常可憐的一件事情,這在母親小時候就有體會到這種艱難、辛苦。所以她覺得當醫生很好,當醫生有一技之長,可以救人,可以救死扶傷,幫助很多的窮人。所以那時候我們在考學,母親就很希望我們去考醫學院,去當醫生、當護士。但是因為我們接觸到了儒釋道傳統文化的聖賢教育,那時候就體會到聖賢教育非常的重要。特別在報考學校,那段時間常常聽到師父上人提到,在中國有很多老人,包括像趙樸老、像冰心,他們非常著急,提出了政協零一六號的提案,希望趕緊培養年輕人,讀懂漢字文言文,繼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些老人很著急,因為如果再不挽救、再不培養人才,可能若干年之後,新一代的年輕人根本都看不懂漢字文言文;換句話說,老祖宗留傳下來的智慧、經典,就沒有人繼承和學習了。當時趙樸老等老人家非常的憂心。所以在報考的時候,我們聽到這個訊息,才立定志向要去學習漢字文言文,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後來說服了母親。當然另一方面也是因為當時自己的文科成績比較好,理科的成績不是特別的好,因為那時候要學醫學院,理科也是要很強,才比較容易考進去的。

  在我小時候特別佩服白衣天使南丁格爾,等到了讀書的時代,剛好看到一位中國醫學界的聖母,叫做林巧稚,看到了林巧稚的故事,那個時候也特別感動。時光過去了十幾、二十年了,雖然已經這麼久了,但是現在再重新來回顧林巧稚—中國的醫學聖母,她的故事依然是特別的感人。

  在北京協和醫院有一張老照片,這張老照片是上個世紀三十年代留下來的。這個照片是當一個小baby(小嬰兒)來到人間的時候,就會在醫院裡面給他留下一個小腳印,並且還有這個孩子出生的記錄,也會寫在這裡面。當這個小嬰兒出生的時候,人們都想不到這個小孩子後來會成為世界雜交水稻之父,在農業的領域當中做出了傑出的貢獻,這個孩子就是袁隆平,他是農業的專家。中國自古都是以農立國,農業是國家能夠穩定的重要基礎,袁隆平就是在農業領域當中做出很大的貢獻。當時為這個小嬰兒接生的就是林巧稚。林巧稚後來被人們稱為中國的醫學聖母,為什麼?她一生當中接生過五萬多個孩子。那個年代,除了袁隆平之外,包括像梁思成、林徽因的孩子,還有冰心的孩子,也都是林巧稚接生的,她總共接生過五萬多個孩子。

  上天有好生之德,之前曾經聽過一位老師跟我們分享過,上天都喜歡生命,無論是人也好,萬事萬物也好,有好生之德,喜好生命來到世間,能夠平平安安的出生、成長。所以能夠為世間撫育幼小的孩子,甚至於把他培養成材、成聖賢君子,功德都是特別大的。

  林巧稚是非常有才華的人,在那個年代,北京的協和醫科大學進行考試、招收學生,當時林巧稚就去參加這個考試。我們想在當時,特別是女子要考上這樣的學校是很不容易的。協和醫科大學在醫學界也是特別有名氣。可是就在考試的過程當中,跟林巧稚在一起的同學突然間中暑,就在考試現場暈倒了。結果林巧稚就馬上中斷了她自己的考試,就把這個同學抬到了陰涼的地方,對她進行治療。等到她回到考場,考試的時間已經過去了。但是當時主持考試的老師就發現,在她身上所體現出的救死扶傷的美德,正是醫護人員所需要具備的最重要的品德。同時他們發現林巧稚本人有非常突出的幾個品質跟優點,首先她英語非常流利;再來她處事很果斷,當機立斷、乾淨俐落;再來,發現她各科的成績都很好。所以後來北京協和醫院醫科大學是破格錄取她,她也很順利的拿到博士學位。

  在那個年代她的學歷這麼高,才幹又這麼好。《弟子規》這句「行高者,名自高」,怎麼樣體現出她這個行高?除了她在考試當中幫助同學之外,在她醫療的生涯當中,也有一件事情可以體現出她的德行。在六十年代,有一次她收到了一位女士的來信,這個女士她生了四個孩子,結果四個孩子都夭折了,現在她懷了第五胎。前面的幾胎孩子都是剛出生不久就夭折,現在她懷上第五胎,於是就來找她求救,希望這個孩子(小嬰兒)能夠保住他的性命。

  當時林大夫根據這個母親所說的孩子的症狀,她就判斷出她的四個孩子之所以夭折,是因為患上了新生兒的溶血症。溶血症是什麼意思?就是母親跟胎兒的血型不合,所以孩子就很難存活。在那個年代,國內國外都治不了這個病,就幾乎孩子是沒辦法存活了。那怎麼辦?林巧稚醫生當時就去深入了解國際上的醫學資料之後,幫她制定了一個方案,一個特性化的方案。後來這個媽媽生孩子生下來之後就很順利,母親沒有什麼不良反應。可是這個孩子出生之後,半個小時之內他就開始慢慢變黃,溶血症的症狀就出現了。當他身上的膽紅素到了一定程度,孩子還是會夭折的。

  於是,林巧稚她就給孩子抽血,每分鐘每分鐘給他抽血,把他身上的血抽出來(因為這是溶血症,他溶掉的血已經沒有用了),再把他打入新鮮的血液。我們想想一個孩子剛出生那麼小,那幾乎用手都抱著,就是這麼小的孩子,給他換血的過程當中,動作要特別的精準,每分鐘要抽十五毫升,再滴入八毫升的血,她是要一分鐘、一分鐘的這樣做,算得特別精準,才能把孩子身上的血換成健康的血液。如果動作快一點,孩子可能心臟衰竭;慢一點,他的生命也保不住,所以這種過程是特別的艱難。整個過程當中她一共幫他換了三次血,第一次她經過一個小時的搶救,就把孩子的性命保住了,之後她為了保險起見,又換了第二次、第三次,最後終於把小嬰兒的生命給保住了。當時她這個案例在國內、國外都是非常冒險的做法,為什麼?因為它是沒有先例的,她自己通過深入的研究,並且找出了一個可以救活小嬰兒生命的方法。

  林巧稚她一生當中,我們只是選取了她的兩個故事,一個是她在考試的時候救她的同伴,再來是在她醫療生涯當中,去幫一個前面已經夭折了四個孩子的母親,幫她保住了第五個胎兒。我們看到她生平當中的這兩則小故事,其實她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所以人們會這麼的尊敬她。「才大者,望自大」,她的才華是用在為老百姓服務、為人類服務的事業當中。所以人們對於像林巧稚,像南丁格爾白衣天使,這種尊敬是發自內心的,並不是她自己誇耀自己多有才幹、多有本事,她們都是用自己的真誠愛心跟實際的行動,為人類社會做出了很多的貢獻。我覺得她這個貢獻還有很多方面是精神層面的,就是當我們看到這些榜樣,像看到德蕾莎修女、許哲女士,還有林巧稚,她們一生就是不斷的在奉獻自己的愛心,我覺得她們身上的這種德行,還有她精神力量給我們的鼓舞和震撼,這是人類社會當中一筆非常寶貴的財富。

  今天的時間已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這裡。這句經文我們也學到這裡,下一節課從下面這一句:「己有能,勿自私。」從這裡開始學起。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