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幼學瓊林-第21集

  老師:我們今天接著上次所講,上次講到二十三頁的這個地方,「自斬衰」這裡。下邊紫色的地方是上邊那一句的細講。

  「自斬衰、齊衰之下,又有大功、小功之別。」我們看一下下邊,我們上次講到第一個「斬衰」這個地方。斬衰是用最粗的麻布製成,不縫邊緣,就是類似我們現在所謂的車布邊,它是不車那個布邊的,所以它是鬚鬚的,就是旁邊都會有那種鬚線,服制是三年,就是治喪期,這是三年的時間。這個禮就是,凡是兒女為父母、媳婦為公婆,還有嫡長孫為祖父母及妻為夫,這樣的對象的皆穿此服,就是都穿斬衰這個服裝。

  在《禮記.喪服小記》裡邊有講到,「斬衰」,這個字念作「括ㄍㄨㄚ髮以麻」,括髮的意思就是指把頭髮束起來,把頭髮束起來叫括髮,用什麼來括髮?用麻。這個是指父死的時候,孝子在小殮以後成服以前。小殮以後成服以前指到,那個小殮就是指人過世之後把他換上衣服,但是還沒有放進棺材蓋著,這個叫做小殮。蓋了棺木之後,那個就叫做大殮。成服意思就是說服裝是要製作,不像我們現在大概都有一些商店可以買現成的,他們製作,在成服以前所使用就是用麻來括髮,把頭髮束起來。「為母,括髮以麻」,就是母死,小殮以後也是一樣,用麻括髮,把頭髮束起來。「免而以布」,這個字念作ㄨㄣˋ,免而以布就是指成服之後,製好了之後,就是穿上那個喪服了,就改用以布纏裹,就改用布纏裹頭髮。

  這個在我們《禮記》,還有《儀禮》裡邊記載得非常的詳細,是怎麼樣的一個對象,衣服怎麼樣,所有的那些喪葬用的用品都很清楚。包括當然除了喪禮之外,結婚也是一樣,婚禮所用的東西在《禮記》、《儀禮》裡邊,也都記載得非常清楚。

  大家再看一下那個免ㄨㄣˋ字,免就是著喪服,去冠紮髮,以布纏裹。那個免剛剛有跟大家介紹到,通那個絻字,就是有加上糹字邊的這個字,糹字邊再加一個我們所謂那個免,這個字念作ㄨㄣˋ。

  我們這邊講到斬衰、齊衰,這個衰字就是用粗麻布做成的那個衣服。我們的喪服裡邊有分五種:有斬衰、齊衰,還有大功、小功、緦麻,這些是按著與死者的不同關係所穿著的。穿的時間也有長短,像大功要穿九個月,我們剛講到斬衰它是要穿三年,待會我們會講到齊衰的部分,它有不同樣的穿的時期,就是對象不同,小功是要穿五個月,緦麻要穿三個月。這個我們在後邊還會介紹到,在這邊就先讓大家有個概念,就是我們古代喪服裡邊有分五種,按照跟死者的關係不同而所穿的就不同。所以你看一家老小,譬如說祖母過世,大概那個衣服是,叫她為母親的,就是小孩的衣服,還有叫她祖母的,穿的衣服那是完全不一樣的。

  我們再看到第二個「齊衰」的部分,齊衰就是縫邊的喪服,是次於最重的斬衰,服喪期次於斬衰。它是以粗麻布做成的,因其縫齊,所以叫做「齊衰」,就是指到它的布邊是有縫齊的。它有分一年,還有五個月、三個月三種。像祖父母喪,然後或妻喪,或已嫁女的父母喪,這個服期是一年的時間;曾祖父母喪,服期為五個月;高祖父母喪,服期是三個月,這個齊衰的部分有三種不一樣的時間。

  像《禮記》裡邊就講到,《禮記.喪服小記》:「齊衰,惡笄以終喪」。這個惡笄的意思是什麼?惡笄,在紫色的標號裡邊,惡笄,這個名稱是相對於吉笄(吉是吉祥的那個吉)的一個對稱。惡笄是指到,就是古代在服喪的時候那個髮簪,那個可以念髮簪(ㄗㄢ),也可以念髮簪(ㄗㄣ),是用竹或木所去做成的。在孔穎達疏裡邊又講到,「惡笄者,榛木為笄也」,就是用竹子、用榛木去把它做成髮簪那個樣子。平常所戴的髮簪是用什麼?用象骨製成的,是用象骨所做成的髮簪,那個叫做吉笄,吉祥的吉。這個是做一個相對,所以這個惡笄指的是這樣,跟吉笄是相對應,使用的材料當然是最粗,不像平常戴的吉笄,那是用的比較高級,用象骨,這個就是用很粗糙的,就是竹子、榛木所製成的。這邊講到齊衰它就是惡笄以終喪,就是指你在服喪期間,你就是一直戴著用木或竹做成的髮簪,就這樣到你守喪結束。「男子冠而婦人笄」,男子就是冠,就是帽子,女孩子就是用髮簪。「男子免而婦人髽」,就是指男子用剛剛前面有講到那個免,就是把頭髮往上束。婦人用髽,髽是什麼?就是古代婦女在守喪期間,用麻布夾在頭髮裡邊挽成髻,一個髮髻。髮髻應該知道,後邊弄成一坨的這樣子,那個是髮髻。束髮就是綁起來,但是頭髮是垂下來的。這個髽就是用麻布夾在頭髮裡邊,這也是服喪的時候才做這樣的一個打扮。「其義,為男子則免,為婦人則髽。」意思就是指男子就是用免這樣的一個方式,然後婦人就用髽這樣的一個方式。我們現在了解免是怎麼樣、髽是怎麼樣,讀這一句就不會有困難了。

  接下來這個是「大功」。大功是什麼?用熟麻布做成的,較齊衰稍細,用熟麻做成的,比齊衰又比較細了,較小功為粗。這個的對象,這樣的一個衣服對象是怎麼樣?於已婚的姑、姊妹、侄女及眾孫之喪時服之,為期是九個月。《禮記.喪大記》裡邊就寫到:「大功布衰九月」,九月就是九個月。大功布衰九月者,就是指大功它的一個衣服,然後還有服的時間是九個月。

  我們看接下來是「小功」。像這些資料可能現在讀過,但是可能需要花點時間去記憶它一下,才能夠記得牢。不過可以掌握到喪期需要愈長的,它的衣服通常是愈不好的。像父母喪那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你不可能去打扮自己,所以它用到的東西都是用最粗糙的。我們再看一下這個小功的部分,就是用熟布做成的喪服,用熟布。是服曾祖父母,還有伯叔祖父母(伯叔祖父母就是指跟你祖父母那一輩的,他們同輩,祖父母同輩的那一些,比他大的叫做伯,比他小的就是叫叔),還有兄弟之妻等喪時所穿的,時間是五個月,所以你看到服喪時間就更短了。像《儀禮.喪服》裡邊的這個:「小功,布衰裳,澡麻帶絰,五月者。」這邊的澡麻大家可以看一下紫色那邊,澡麻是什麼?去掉麻皮連同麻根的污垢,把麻濯治使其潔白,就是要把它處理好的意思,就是去掉麻皮,然後連同麻根裡邊的那些髒的東西都要把它整理好、把它弄乾淨的意思。然後這個絰字,絰是古代喪服上用麻葛布做成的帶子,戴在頭上叫做首絰,束在腰間就叫做腰絰。這邊講到「澡麻帶絰,五月者」,就是腰帶還有頭絰,也用這個澡麻做成,五月就是指服喪五個月後除掉喪服,不用再更換了,五月就是指服喪五個月的意思。這是講到他們的衣服,小功的喪服,在古代裡邊他們是這樣的一個制度,也不是制度,就是說當時候的一個禮,禮就是這樣。

  再接下來是講到「三月之服為緦麻,三年將滿曰禫禮」。

  「三月之服為緦麻」,剛剛有介紹到斬衰、齊衰、大功、小功,還有一個叫緦麻,緦麻是三個月的。我們來看一下緦麻是什麼,我們先看到註釋第一個,「緦麻」是用細麻布製成的喪服,用在已出嫁的姑母,然後還有堂姐妹及族兄弟,以及表兄弟、岳父母,還有婿、外孫等之喪的時候所穿的,為期是三個月,這是五服之中最輕的。

  所以我們之前有講到匍匐,鄰里百姓有難的話,或有喪的話,匍匐往救之,這個叫無服之喪,這個不是在五服裡邊的。所謂的五服就是指這些對象。緦麻就是五服裡邊最輕的一種,它服喪是三個月的時間。

  再接下來是「三年將滿曰禫禮」,這就是指除去孝服的祭禮。三年將滿,我們上次有介紹到服喪三年它的一個算法,這二十七個月的時間。這個禫禮就是除去孝服的一個祭禮,就是服喪滿了。

  再接下來是「王父歿則嫡孫杖期,長子亡則嫡孫承重」。

  這邊講到就是說「王父歿」,王父就是指祖父的意思。祖父這個歿,歿就是過世,「則嫡孫杖期」,就是這個嫡孫,就是孫子為祖父母服喪,嫡孫就要執杖,嫡孫就是最長的那一個,這個服一年,就是服喪一年。我們看一下杖期這個詞,杖期,舊時服喪的禮制。祖父母過世,嫡孫要服一年喪,嫡孫,手中拿著喪杖,就叫做杖期,手中所拿著喪杖,叫做杖期。古代有持杖的,孝子之杖曰哀杖,杖的意思就是說很難過,親亡很難過,然後需要扶著杖,支住自己的這種哀傷,所以杖是這樣的一個意思。

  接下來這是「長子亡則嫡孫承重」。這邊講到就是說長子亡,就是指長子如果過世了。嫡長孫,嫡孫,就是長子的小孩第一個,我們講嫡長孫就是指大老婆所生的小孩,嫡長孫。我們中國的傳承是這樣的,長子已死,就由嫡長孫來承受喪祭和宗廟的一個重責,服喪也是三年,就是要跟著,就是這樣。所以我們之前有講到承重這個詞,有跟大家介紹過,這個承重就叫做承重孫,就是承擔重任的意思,就是指自己的父親過世了,然後自己的祖父母後來往生了,就是比自己的父親慢,這時候嫡長孫就要承受喪祭和宗廟的重任,要服喪三年,這樣的一個意思。

  我們再看一下第三個,你們再看文字會更清楚一些。嫡孫承重就是若長子已死,則由嫡孫代替服喪,叫做承重孫,即是承擔重任的這樣的一個義涵。

  接下來是「死者之器曰明器,待以神明之道」。

  各位看一下我們這一本教本,它裡邊一百二十六頁,它在這裡是把這兩句列在一塊,「死者之器曰明器,待以神明之道」;分號,「孝子之杖曰哀杖,以扶哀痛之軀」,這邊又打上個句號。我覺得在這裡應該是,「死者之器曰明器,待以神明之道」,這邊打句號就可以了,這一句「孝子之杖曰哀杖」,應該跟下一句的「父之節在外,故杖取乎竹」,這兩個是相關的。

  我們再回來看一下「死者之器曰明器」,就是死者陪葬的器物就叫做明器。為什麼叫明器?就是待以神明之道,就是對待神明的辦法來對待死者,這樣的一個意思。明器,古代下葬時帶入地下的這種隨葬器物,就叫做明器。我們古代也都很相信人有再生,所以墳墓下邊構造就跟活著的人居住的地方是很相似的,只是就是縮小版,也有客廳、也有廚房,然後有做成像灶台的那個樣子,都有,裡邊有一些陪葬的這種器物。像王羲之的書法,後來不是都被太宗把它帶進墳墓裡邊去了!所以現在我們看到王羲之的書法都是臨摹的。所以中國地底下有非常多的寶,很多很多。

  我們再往下看下一個:「孝子之杖曰哀杖,以扶哀痛之軀。」

  就講到孝子的杖,所執的杖就叫做哀杖,它的作用,哀杖的作用就是以扶哀痛之軀。因為就是在喪禮過程中,孝子因哀痛過深不能夠自持,需要靠著手杖扶持的,這根手杖就叫做哀杖,以扶哀痛之軀,軀就是身體的意思。

  接下來:「父之節在外,故杖取乎竹。」

  竹節竹節,「父之節在外」,就是指到父親的節操是在外。因為父親都是我們說,我們中國傳統下就是女主內、男主外。所以「父之節在外,故杖取乎竹」,就是指哀杖是用竹子所做成的。

  「母之節在內」,母親的節操是在內,所以母親過世,哀杖用的是桐木所製成的,桐木。我們來看一下註釋第二的地方,前面講到《喪禮》裡邊,這本書《喪禮》記載到,「父喪杖用苴竹為之」。苴,那個字念作ㄐㄩ,一個草字頭,再一個且。苴是指麻的種子,那是黑色的,所以苴有指黑色的意思,苴竹就是指黑色的竹,黑竹,墨竹,黑色的。「母喪杖用桐木為之,其制是上圓下方,長齊心,其本在下。」

  我們直接看一下《儀禮.喪服》,這邊有這麼樣的記載到:「喪服,斬衰裳,苴絰」。苴絰就是指服重喪者所用的、所束的麻帶,苴絰,絰剛剛有講到,繫在腰間或頭上,繫在頭上叫做首絰,繫在腰間叫腰絰。苴絰就指到所束的麻帶,就這樣,繫在腰或繫在頭。還有杖,杖就是指孝杖,就是用黑色的竹子所做成的,這是指對父親就是黑色竹子。還有絞帶,絞帶是什麼?斬衰服所用的帶子,用黑麻結成的,絞帶是用黑麻所做成的。

  在《喪服傳》裡邊又講到:「苴杖,竹也。」苴杖就是竹,用竹做成的,黑色竹子所做成苴杖。「削杖」,以後看到削杖這個詞,專門就是指到母喪的時候所用的,它的材料是「桐也」,就是用桐木所做成的。「杖各齊其心」,就是指苴杖或者是削杖,它的長度要齊其心,就是到心,我們心臟的位置,但是「皆下本」。什麼叫皆下本?這個皆就是指到竹杖跟桐杖這兩種;本就是指它的根,我們說根本根本;下本的意思就是指都是在下邊,放在下面。它為什麼要放在下面?一則是順其竹、桐之性,就是指頭在地板上這樣;二為別於吉杖。我們剛剛有講到,另外一個吉笄的部分,一個惡笄,一個吉笄,這邊喪杖對應的有一種叫吉杖。吉杖是本在上,就是指它的頭是在上面。頭是指我們竹子有頭部,木頭,桐木也一樣。頭的部分是放在,如果是服喪的話,頭是放在下面的,就是接近地板,就是接地的。平常我們的吉杖本是放在上面,上面還會有刻鏤裝飾,會裝飾。如果是喪杖的話,那它是皆下本,皆下本就是指頭都擺在下面的意思。這邊就講到父喪所使用的竹杖,還有母喪所使用的桐杖,它的一個禮制。

  我們再下一個:「以財物助喪家,謂之賻;以車馬助喪家,謂之賵。」

  這邊就講到「賻」跟「賵」的一個差別,賻就是以財物助人辦喪事,這叫做賻;以車馬助喪家,就是以車馬幫助喪家辦喪事,這叫做賵,這兩個詞彙的不同。在鄉下地區這種情況都還滿常存在,在鄉下地區,大概婚喪喜慶就是這樣,常常左右鄰居就都會來幫忙。

  我們再往下看:「以衣殮死者之身,謂之襚。」

  這是襚的意思,「以衣殮死者」。殮是什麼?就是為死者更衣入棺,這就叫殮,也叫做小殮。「殮,殯殮也。入棺也。」蓋上那個蓋子,就是棺蓋,叫做大殮,剛剛有跟大家提到。「以衣殮死者之身」,這個我們就叫做「襚」,就是襚這個意思。

  下來是「以玉實死者之口,謂之琀」。

  「以玉實」,實在這邊是當動詞用,就是填實,放進去的意思。以玉實就是填進去,放在死者的口中,這個就叫做「琀」,就是含在死者口中的這些珠、玉、貝類,這些都是寶物的意思。

  接下來是「送喪曰執紼,出柩曰駕輀」。

  送喪時牽引靈柩就叫做「執紼」,「出柩」就叫做「駕輀」。我們先看一下,送喪就是送殯的意思,執著紼。我們看一下註釋第二這個紼字,執紼,執就是拉著,拉著紼。紼是什麼?是繩子,這個繩子比較特別,它是指引棺入墓穴的一個繩子,送葬時幫助牽引靈柩的,這就叫做紼,執紼。這個在現代民間,台灣的民間還是這樣的。第三出柩,「出柩曰駕輀」,出柩就是出殯的意思,柩就是裝著屍體的棺材就叫柩,出柩就是把棺木要送出去,就是出殯,要去埋葬。輀字就是古代運棺材的車,專有名詞就叫做輀,出柩曰駕輀。

  接下來我們來看一下「吉地曰牛眠地」。「吉地」叫做吉祥的葬地,名為「牛眠地」,這個有典故,一看這個有典故。「築墳曰馬鬣封。」

  我們先看一下第一個,「牛眠地」是怎麼樣?就是牛睡覺的地方。牛眠,牛,眠,睡覺,地,地方,牛睡覺的地方,後來指風水好的地方。為什麼會這麼指?這個典故出自於《晉書.周訪傳》裡邊記載到,「初,陶侃微時」,就是陶侃還沒有發跡的時候,「丁艱」,丁艱我們這個詞彙就看得懂了,我們之前有講到,父母喪叫做丁艱,「將葬」,將要下葬,「家中忽失牛而不知所在」,結果發現家裡邊牛不見了,不知道在哪裡。「遇一老父」,結果碰到一個老人家,就跟他講,「謂曰:前崗見一牛眠山污中」,前面山崗看到有一頭牛睡在山污裡邊,「其地若葬,位極人臣」,就是指如果葬在那個地方,以後子孫位極人臣,就是當官的。「又指一山云」,那個老父又跟他指向另外一山說:「此亦其次」,葬在那個地方也不錯,其次,「當世出二千石」。二千石這是古代享俸祿,大概刺史這樣的一個官的俸祿。所以看到二千石,大概知道是刺史這樣的一個官職。「言訖不見」,訖就是指說完了,說完了就不見了,這個老人就不知道到哪去了。「侃尋牛得之」,結果陶侃就尋著這個牛,得之就是指找到牠在的那個地方,「因葬其處」,就把他下葬在那邊。「以所指別山與訪」,就是老父所指的另外一座山就給他的朋友訪。「訪父死」,他的父親過世,「葬焉」,就葬在那裡,「果為刺史」,後來果為刺史,「著稱寧益」,就是在這個地方很有名稱,「自訪以下」,從訪以下,「三世為益州四十一年」,就是為益州刺史四十一年,「如其所言云」,就是這樣。所以後來我們講到「牛眠地」就是這樣來的,就指到風水好的地方,就是指這樣。

  我們再看一下「築墳」,就是封土築成,把它築成墳,叫做「馬鬣封」。馬鬣封就是指墳墓形狀像馬鬣的封土一樣,後來就指墳墓。孔子安葬母親後,築的墳像馬脖上的鬣毛。知道馬匹這樣一層一層,有沒有?就是頭背後的毛那個樣子,那個叫做鬣。所以馬鬣封後來就是指墳墓,就是指這樣。

  接下來我們看一下「墓石原名翁仲,丹旐今號銘旌」。

  字面說「墓石」就墳前所立的石像,原名叫做「翁仲」;「丹旐」今天叫做「銘旌」。我們就先要去了解一下什麼叫「丹旐」。

  我們先看一下「翁仲」,翁仲傳說中是秦代阮翁仲,身高異於常人,秦始皇命他出征匈奴,匈奴人都很害怕,死後鑄銅像立於咸陽宮外,結果匈奴使者來一看到那個銅像,馬上就跪下來拜了。所以後來我們就會塑翁仲,就是很威武,可以把壞人給嚇走,就有守衛的、守護的意味在裡邊。所以墳前所立的石像,原名為翁仲,就是立翁仲。這個東西在成大那邊,好像是在靠近文學院前面那裡有一個翁仲,大家如果有興趣可以去那邊看一下,每次看到那個我就想說,為什麼在成大裡邊放著翁仲?

  我們再看到第二個,「丹旐今號銘旌」,丹旐,丹旐這個丹一看就知道是紅色的意思。旐是什麼?我們看一下朱駿聲的《說文通訓定聲.小部》裡邊,就講到旐字是什麼?「旗畫龜蛇者。」就是旗子上面畫上那些龜蛇的,這個就叫做旐。丹旐就是紅色的,紅色的旗子。我們來看一下,用來題死者名銜的紅色旗幡,喪具皆用素色,惟此用紅色的。所有喪葬所使用的東西都是素,就是白色,唯獨這個幡它是用紅色。為什麼?它是他人書贈故,是別人寫的,所以這個是用紅色的。

  我們再看一下「銘旌」,喪禮中在靈柩前的一個長旛。這個有特別的含義,它裡邊三品以上可以用九尺,四品以下的八尺,六品以下的是七尺,庶人老百姓六尺。這個東西,長旛、銘旌是怎麼樣的?它由有名望的人署名題寫,有名望的人來幫忙題寫,題寫死者的姓名、官銜、封贈還有謚號,所以這個是別人所題贈的,要用紅色的。所以丹旐今號銘旌,就是喪葬時靈柩前豎的丹旐、旗幡,現在叫做銘旌。旌就是旗子的意思,旌旗、旌旗。

  接下來我們來看一下「輓歌始自田橫」。

  「輓歌」是對死者的一個哀悼,叫「輓歌」,始於漢初的時候田橫去世,田橫去世的時候,他的門生非常的難過,就哀悼他,後來演變成為唱輓歌這樣的一個儀式。「墓誌創於傅奕。」

  我們先看一下第一個輓歌是什麼意思,輓歌,送葬時挽柩者所唱的哀歌叫輓歌。再看到田橫,漢代田橫死後,他的門人、學生唱悲歌哀悼他,後來演變成為唱輓歌這樣的一個儀式。後來陶淵明是自己還沒死,就為自己寫輓歌了,這個是夠豁達,為自己寫。

  再看一下「墓誌」,「墓誌」是埋在墓中的石刻文字,墓誌,內容記述死者的生平,通常是採散文的形式。另外有一個叫墓銘,銘就是我們後邊有講到,在下面備註那裡,古時埋葬死人,為防陵墓變遷,放在墓中以備稽考的這種石刻文字。所以把它埋在墓裡面,它的作用是這樣,怕在遷移的時候不知道到底是誰。內容分為墓誌跟墓銘兩種,墓誌是用散文寫,記死者姓名、生平,墓銘是用韻文,是對死者的一個稱頌、安慰或悼念,這個定義其實也是後來演變,變成是一個比較正式的形式,是做這樣的一個區分。

  最剛開始的時候,我們在死者墓裡邊放石刻文的時候,其實目前最早發現,我們待會會介紹到,就是秦朝。墓誌到底起於何時,有這幾種說法,最前面在秦朝裡邊出現的是有發現到刑徒墓,就是那些犯人死後,在上邊,可能他到別的地方去受刑,死後就寫上他名字,從哪邊來,怎麼樣籍貫,就把它放在這裡邊。有人說墓誌是始於這個時候,跟我們後來所講到的墓誌,變成像頌的銘的部分,就有點歌功頌德的意味在裡邊,是不一樣的,性質不一樣,但是就是這樣,文化就這樣一步一步往前走。

  我們來先看一下,南朝的梁任昉,這個字念ㄈㄤˇ,昉是在太陽剛要出升的時候,太陽升起,昉,他就講到墓誌銘的一個格式,大概要具備這樣:他說誌,墓主人,墓的主人是誰;第二個,它是要埋在墓裡邊的;第三個是相對有固定的一個載體,就是指有一個刻石這個東西;第四個,它有固定的行文的格式,固定的格式是有的。這已經就是發展到後來,他們研究,就一路這樣做了一個定義,應該一個墓誌銘是這樣的性質。

  我們再往下看,這邊講到「墓誌創於傅奕」,它說墓誌這個東西是創於傅奕,唐代。傅奕他的年代從北周到隋、到唐。我們看一下傅奕這個人,西元五五五年到六三九年,相州鄴人,就是今天河南安陽這邊的人,一生經歷北周、還有隋、還有唐三朝。「一日醉臥」,有一天他醉倒了,然後突然起來,他就想到說:「吾其死矣!」他就想說他大概快死了,「因自為墓誌曰」,自己就寫墓誌銘,自己就寫了,「傅奕,青山白雲人也」,這個人也很瀟灑,「傅奕,青山白雲人也。因酒醉死,嗚呼哀哉!」然後就為自己寫這個墓誌,真的沒過多久就死掉了,就死了,就放進去,所以說墓誌創始於傅奕。但是後來學者研究應該不是創始於他,只是他還滿瀟灑的,為自己寫這樣,還沒死之前為自己寫墓誌,通常墓誌是後來人幫忙寫的。

  我們來看一下,墓誌究竟起於何時?一說「秦朝說」。在一九七九年末到次年六月,秦陵考古隊在始皇陵封土西趙背戶村裡邊,發掘到就有三十二座秦代的刑徒墓,記錄刑徒的姓名跟籍貫。這個就是告訴人家這個是誰,死者是誰。如果以定義比較淺一點的,這個也算是墓誌。

  第二個是「西漢說」。就是清代學者葉昌熾《語石》,引用王昶《金石萃編》裡邊講到:「《西京雜記》稱前漢杜子春,大概約西元前三十到西元五十八年,臨終作文刻石,埋於墓前。《博物志》記載,西京時,南宮寢殿有《醇儒王史威長之葬銘》,此實志銘之始,今皆不傳。」就是從文獻裡邊看到記載,應該是在西漢的時候就有墓誌這樣的一個東西,墓誌銘,但是現在沒看到的,但是在文獻上是有記載到的。

  第三個我們再看一下「東漢說」,東漢。一九二九年,在洛陽東北郊區出土的東漢延平元年,就是西元一O六年的時代,《賈武仲妻馬姜墓記》,記有死者的姓名、家世、生平事蹟及死葬的一個日期,有這一些。另外還有東漢刑徒磚,東漢刑徒磚就跟剛說的秦朝那個相似,就是指那些服勞役的人被派駐到洛陽做苦力,死後就找塊磚頭刻志記銘,記錄刑徒的部屬、刑徒的性質、獄所的名稱、刑名、姓名,跟他死亡的日期,這種簡略的內容,跟死者屍骨就一起埋在一塊。看起來這邊的墓誌,都是屬於比較那種標識一個人的,讓別人後來如果可能就是真的有遷移的狀況,可以知道到底這個屍體是誰的,跟我們後面墓誌銘的性質,後邊的像銘的部分就有很多的歌功頌德在裡面。

  我們再看一下第四,這個是「魏晉說」。自東漢建安十年,二O五年,曹操「以為天下凋敝,下令禁碑」,禁止所有的碑做那一些東西。任昉認為在形制上不統一的魏晉墓志,是南北朝時期墓志定型的一個前身。這個就是文化一步一步的往前推,當然後來定義就愈來愈清楚,前面大概就是一個比較草創的雛形在那裡。

  第五個是「劉宋元嘉年說」,劉宋時期。出土於山東益都的南朝劉宋大明八年,南朝宋齊梁陳的劉宋,因為他們姓劉,所以叫劉宋,有個《劉懷民墓志》,是現已知的最早自稱墓志銘的這種石刻,它就稱為墓志。這個就是名稱非常清楚,它名稱很清楚。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指這樣,名稱很清楚,就是墓志銘,用墓志這個詞彙。

  所以前面這邊講到「墓誌創於傅奕」,可能這句話可以再做商榷一下,從後邊的這些資料顯示,應該也不始於他,倒是他這麼做是挺瀟灑的,為自己作墓誌。

  我們再往下看:「生墳曰壽藏,死墓曰佳城。」「生墳」,生墳就是生前預建的墳墓就叫做「壽藏」。有人就是像夫妻要葬在一塊,就可能一個先走了,另外一個旁邊就留一個位置,這個叫做壽藏。「死墓曰佳城」,就是死後所蓋的墳墓就叫做「佳城」,他們死後所築的這個地方叫佳城。

  「安葬曰瘞玉」,這個字念作ㄧˋ,瘞的意思就是埋葬的意思、掩埋的意思。我們看到註釋第三個「瘞玉」,古代祭山禮儀。治禮畢會埋玉在坑裡邊,這個叫做瘞玉。後來我們在安葬的時候,就會把它稱為叫瘞玉。瘞就是掩埋、埋葬的那樣的一個意思。「弔奠曰束芻」,弔奠曰束芻就是指,到墳前祭奠就叫做「束芻」。束芻是什麼?就是將青草,芻就是芻草,芻就是餵養牲畜的青草,把它捆成束放在靈前叫束芻。我們現在是拿花,古代大概沒有這樣,方便大概就是一捆青草。

  我們先看到註釋第四的地方,《後漢書》裡邊有講到:「生芻一束,其人如玉」。其實這句話引自的是指《詩經.小雅.白駒》裡邊有寫到一句,它說「皎皎白駒,在彼空谷,生芻一束,其人如玉。毋金玉爾音,而有遐心」。這邊的生芻就是餵養牲畜的青草。這邊講到其人如玉,就是指這個人的品行非常好,像玉一般。原來是指到餵養牲畜的青草,後來就變成是一種祭品。

  在明朝李東陽,李東陽有一首《望狄梁公祠用前韻》,用前韻就是指前面的韻。然後詩裡邊提到了這麼樣的一句:「寄遠束芻誰與致」,可見就是很遠,沒有辦法送達,「衝寒瘦馬不勝騎」,就是指寒冷的冬天,天寒,然後瘦馬不勝騎,沒有辦法騎到。我們看到這邊的「寄遠束芻」,束芻就是指祭品,就是指那種弔奠的意思。我們通常就是去弔唁、弔奠,都會帶著一些祭品去。所以後來弔奠又曰束芻,就是這樣。

  「窀穸、夜臺,告窆之謂。」窀穸、夜臺,告窆之謂;「禴、禘、嘗、烝,致祭之名」。

  就講到「窀穸,夜臺」,這個就是「告窆之謂」。我們先看一下第一個註釋,什麼叫窀穸?窀穸也寫作窀夕,夕陽的夕,就是指墓穴的意思。夜臺就是墳墓,夜臺就是指陰間的意思。然後告窆之謂,就是指其實它們這幾個意思是相似的,就是將下葬的時間訃告親友,就是指要下葬了,指把棺木葬下去的這樣的一個意思。

  「禴,禘,嘗,烝」,禴、禘、嘗、烝這個是致祭的名稱,這是古代宗廟祭祀的一個名稱,季節不同,稱呼不同。我們先看一下《詩經.小雅.天保》這邊,我們看到註釋第四個這個地方,《詩經.小雅.天保》有講到:「禴祠烝嘗,于公先王」。我們看到這個名詞,禴、祠、烝還有嘗。我們再往下看,因為這邊有一些重疊的地方。然後漢毛亨傳講到:「春曰祠」,這裡就做了一個註解,春叫做祠,就是春祭就叫做祠;夏,夏天的,夏祭叫做禴;秋天就叫做嘗;冬天叫做烝。在《禮記.王制》這個地方有講到:「天子諸侯宗廟之祭,春曰礿」,春天曰礿。我們剛剛講到春天也可以稱作祠,然後也可以稱作礿。我們再看夏,「夏曰禘」,然後「秋曰嘗,冬曰烝」。這邊我們看到上下的兩個地方,《詩經》跟《禮記》裡邊,對於這個詞彙的解釋稍微有點不一樣,在秋天跟冬天的稱呼是沒有改變的,「秋曰嘗,冬曰烝」,兩個是一樣的,但是在前面的地方礿有點不太一樣,礿有點不一樣。

  我們看一下下邊的這個地方,最下面的那一行,夏、商二代春祭稱為礿,這個字念作ㄩㄝˋ。這個礿字跟我們第一個字的禴,我們教本上用到的禴,這兩個字的意思是一樣,讀音一樣。在夏跟商的時候,春祭叫做禴,然後周代是改稱為夏祭,就改稱為是夏。所以在毛亨那邊講到夏,夏曰禴。這邊又加一個,就是另外一個是祠,春曰祠。祠字就是春祭曰祠,《說文解字》裡邊它就講到,它說祠是「春祭曰祠」,因為「品物少,多文詞也」。對這個祠的一個解釋,春祭曰祠,品物少,但是多文詞,裡邊的祭文可能寫得比較多一點,多文詞。這邊就講到,這四個都是致祭的一個名稱,就是春夏秋冬的稱呼,這不一樣。

  這邊我們看它這樣排列,大概也可以春、夏、秋、冬,所以我們在這邊春祭,我們大概可以歸納一下,春祭名禴,可以用這個禴字,可以用這個礿字,也可以用祠,夏曰褅,秋祭曰嘗,冬祭曰烝,這兩個是沒有什麼樣的變動,前面的這個春跟夏的部分略有變動。夏天你看毛亨這邊講到夏曰禴,他是把它歸夏天也稱為禴,所以你看這個禴有所變動。

  我們再往下看一下這個:「飲杯棬而抱痛,母之口澤如存;讀父書以增傷,父之手澤未泯。」

  這邊講到是對自己父母親過世,然後心中的那一種悲傷。第一個是「飲杯棬而抱痛」,飲杯棬,這個杯棬的棬,我們看一下註釋第一個,這是曲木製成的飲器,就是用木頭彎曲然後做成了一個飲器,就是指我們所謂的杯子,現在通稱就叫杯子。就是拿著杯子喝水的時候就抱痛,就是指悲從中來。為什麼會這樣?「母之口澤如存」,就是因為母親的那個氣息,口澤就是指母親所用過的那個杯子,那個氣息還存留在杯子上,所以一拿起來就想起了自己的母親。

  我自己的母親過世的時候,我真的覺得自己好像是孤兒。有一次回澎湖去,參加可能是我們那邊的一個研討會,不是在寒暑假,母親已經過世。真的,以前一下馬公的機場,就是回到家裡邊去;結果那一次回去的時候家中無人了,我父親更早過世,回去的時候家中無人,那很苦。然後就先到馬公去,我感覺自己就像遊魂一樣,就在馬公街頭這樣亂晃,不知道,又回去,媽媽也不在了。第一次感受到沒有爸媽的那種很痛,像遊魂一樣,然後就在馬公街頭亂走,亂走一通。以前是因為有爸媽在家,就會下飛機之後,就會趕快要飛奔回家,然後媽媽就會事先準備好要吃的東西,就準備好在那邊,然後就在那邊引領而望子女歸來那種情形。

  像我以前在大學念書的時候,在北部念,回家的時候,我爸爸很好玩,他常常就是,我們要回去的時候他一定叫計程車,然後到機場接我們,親自接我們。但是當我們要來的時候,他不敢這樣做,我發現我爹比我娘更難過,我只是講到講故事。我大姐第一個離開家,來到台南這邊工作,要她念書,當時候鄉下沒怎麼在念書,但是我爸爸一直很希望她在家裡邊念書,然後姐姐還是沒有,還是跟著大家就到台灣這邊工作。那一天要送姐姐去搭公車的時候,我突然一轉頭回來說,我們家的爹怎麼不見了,後來才知道我爹跑到海邊去哭了,我還發現我娘比他更堅強。後來才發現這個男人堅強的外面,裡邊其實是非常脆弱的。

  後來我們父親過世之後,我們家三個姐妹,我最小的,姐姐就講到,懷念起爸爸,她那時候來到台灣的時候,就送她四個字,叫「堅忍自愛」。我說我們爹也是送我這四個字,後來二姐說我也是。原來我們都各自藏在心中,就在爹往生之後,然後思念父親的過往的時候,就談起了這一些,才知道原來是這樣子。那時候只有我還沒有出嫁,兩個姐姐都已經出嫁了,然後就談到了這一段父親對我們的一個期許。因為就在外邊他也看不到,就告訴我們凡事堅忍自愛。然後我姐就在工廠裡邊工作,吃不到甜甜圈,那一天晚上回去說哭得要命,因為動作太慢,她很喜歡吃甜甜圈,吃不到,然後就躲在棉被裡邊哭,就想起父親告訴她的這四個字,堅忍自愛。我就聽她講這一段。因為我們家就只有我,還好我比較聰明去念書,她們自己不念的。我爸就說,是妳們自己不念的。所以每次如果看到甜甜圈的話,我跟我姐走在一塊,我就一定會去買個十個甜甜圈,抱回來給她吃,就有心酸,講到這個。「飲杯棬而抱痛,母之口澤如存。」

  「讀父書以增傷,父之手澤未泯。」就講到,讀父親遺留下來的書籍會更添加憂傷。為什麼?因為一打開書之後,父之手澤,就是父親所寫的這一些字跡、墨跡,就還在上面未泯,泯是泯除的意思,就是不見的意思,未泯就是還都留存、還在那兒。後來我們也常常用手澤這個詞語,就是指到先人遺留下來的東西,先人的遺物。原來是指先人手汗沾潤的,手澤,後來更廣泛的用到就是指先人的遺物。真的是如此,會很難過,常常回去家裡邊整理東西的時候,常常整理一個東西,根本不用花一個小時,但是當你在整理的時候,你就跌坐地上,然後一頁一頁的翻,仔細仔細的看,所有的思緒又跑上來了。我們再看一下「高子皋悲親而泣血,卜子夏哭子而喪明」。

  這個用血,這個血應該是當動詞用才有念這個音,我們把它訂正一下,泣血應該就可以了,ㄧ的音,ㄧ。這邊講到「高子皋」,我們先認識一下這個人好了,這個高子皋,《禮記.檀弓上》篇記載到:「高子皋之執親之喪也,泣血三年,未嘗見齒,君子以為難」。就講到這樣的一段話。我們先看到下邊,這個高子皋是孔子的弟子,姓高名柴,字子皋,高子皋還少孔子三十歲。我們再看一下這個「執親之喪」,就是指自己的父母親過世的時候,「泣血三年」,泣血三年是指沒有哭出聲音來,然後還有「未嘗見齒」。那未嘗見齒是指什麼?沒有看到他的牙齒,代表他就是指在這三年裡邊,服喪這個時間,就是沒有看到牙齒。如果我們講話,然後大笑,大概都會看到牙齒;他是未嘗見齒,這是一個很難做到的事情。所以「君子以為難」,就是指講到,「泣血三年,未嘗見齒」,這樣的一個情形不是一般人。人之常情大概都會有哀有樂,哀至泣血,但是樂,如果大笑的話就會看到牙齒。所以大概就是平常牙齒不露的,代表就是說他是不大笑的,不是那種笑得很誇張這樣,是微笑,微笑就不會看到牙齒。君子以為高柴高子皋這樣做,是凡人很難去做到的事情,很難做到的一個事情。

  我們再看到第二個卜子夏,「卜子夏哭子而喪明」。這邊記載到卜子夏:卜商,字子夏,春秋末年晉國溫地人,少孔子四十四歲,孔門十哲之一,七十二賢之一,人稱卜子,善於文學。在《史記》有記載到:「孔子既沒,子夏居西河教授」,就是孔子過世之後,子夏就在西河這個地方來傳授他的學問、他的知識,就是傳授孔子教給他的東西,「為魏文侯師」,擔任魏文侯的老師。「其子死」,就是他的小孩子死了,「哭之失明」,結果哭到自己眼睛瞎了,子夏痛失愛子,哭瞎了眼睛,這樣的情形。這邊所寫到這個都是一種很悲傷的情形,後來我們也常講到泣血,泣血就是很悲傷。

  再下來是「王裒痛父,門人因廢《蓼莪》詩;王修哭母,鄰里遂輟桑柘社」。

  這邊講到「王裒痛父」,就是指父親死後很傷痛。「門人因廢《蓼莪》詩」,這個是講到他的門人、他的學生每次讀到《蓼莪》篇的時候,他的老師王裒就很難過很難過的,後來他的門人之後就不讀《蓼莪》篇,不在老師面前讀這一篇。

  我們先看到註釋第一個,王裒,這個字念ㄆㄡˊ,不常見,王裒,字偉元,城陽營陵人,西晉學者。因父為司馬昭所殺,不臣西晉,就是他的父親被司馬昭所殺,所以他就不當西晉的臣子。三徵七闢皆不就,三徵七闢叫做徵闢,徵闢的意思就是指請他出來當官,他都不去當官,都不就,都不去。隱居教授,就隱居起來教書。《晉書.王裒傳》裡邊記載到,王裒父親死後,每當他讀到「哀哀父母,生我劬勞」,總要痛哭流涕。學生們不忍,就不再去讀這首《蓼莪》詩。

  我曾經也聽到過一位教授有次聊天跟我講到,他有一陣子,他的歷史非常精彩,以前因為在念博士一年級的時候,剛好那位老師機緣就是很好,他剛好住台南,從北部下來,所以我就常可以載他去中山大學那邊念書。在路上其實收穫非常多,老師一邊就會講他讀書的故事,還有他的一些人生經歷。他的經歷也非常精彩,我說老師你那個可以寫成小說了。他就講到,他曾經有一段很不得不晃蕩的日子,他說他每次在外的時候讀到這一首詩,就自己當下的情境,到處逃,他就讀到,每次讀到《蓼莪》篇的時候,「哀哀父母,生我勞瘁」,他說也是每次讀到這邊就痛哭,自己就很難過很難過。

  我把這首詩全把它錄下來,《蓼莪》詩,《詩.小雅》裡邊的蓼莪篇:「蓼蓼者莪,匪莪伊蒿」,伊是是的意思。就是蓼蓼者莪,《詩經》裡邊有很多疊字詞,修飾這些鳥獸蟲鳴,還有很多很多疊字詞,這邊講到是植物的名稱。「蓼蓼者莪,匪莪伊蒿」,不是莪是蒿。其實前面這個都只是一個引子而已,都還不是詩的一個重點,後面才是。「哀哀父母,生我劬勞」,我的父母親生我非常的劬勞,就是很辛苦很辛苦的意思。「蓼蓼者莪,匪莪伊蔚」,不是莪而是蔚。「哀哀父母,生我勞瘁。」你看到《詩經》真的很美,更動幾個字,念起來那種音韻還有那種感覺很到位的。「哀哀父母,生我勞瘁。瓶之罄矣」,瓶之罄,罄就是沒有的意思,瓶子是空的,「維罍之恥」,瓶是小瓶子,罍是大瓶子,瓶子裡邊都空的了,是罍的恥辱,指到的就是說,父母不得其所是兒子的恥辱的意思,他用這個做譬喻。「鮮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這邊指到就是說,父母親都不在了,一個人獨自的偷生,活下來,不如死之久矣,就是不如早點死好了,這樣的意思。

  「無父何怙,無母何恃。」沒有父親我要瞻仰誰?這個怙,之前很像有提到失恃失怙,就是從《詩經》裡邊這段出來,父何怙,怙是瞻仰的意思,沒有父親我要瞻仰誰?無母何恃,恃是依靠,沒有母親我要依靠誰?意思就是說無父無母可依靠、可瞻仰的意思。「出則銜恤,入則靡至」,出行在外懷著,銜,銜就是含著;恤,恤就是悲痛。回到家裡邊,感傷又更加的沒有止境了,入則靡至,就是回到家看到沒有爸爸媽媽,那個傷痛更是沒有止境。

  「父兮生我」,父親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講到父母親這樣生我、鞠我,就是撫養我們,拊、畜、長、育、顧、復,還有出入腹我,腹我就是讓我吃飽飽的意思,顧好肚子,這邊都是指到父母親對我們、對小孩的一個照顧、教養。欲報之德,想要報答他,昊天罔極,即使是天都無法,罔極,極就是到,往是沒有,都沒有辦法抵達的意思,怎麼做都無法報父母之恩。

  「南山烈烈,飄風發發」,南山烈烈,飄風發發都修飾,一個修飾山,一個修飾風。「民莫不榖,我獨何害。」這不榖的意思是指不善的意思、不好的意思。後來君王也常常用不榖,寡人不榖,就是謙稱自己不好,德行不佳,這個後來就變成是一個君王的謙稱詞。這邊的民莫不榖是指,其他的人都沒有遭遇到這樣的一個禍害,我獨何害,為什麼只有我遭此禍害,遭此這不幸之事,父母親都不在了。又下來又一句,「南山律律,飄風弗弗」,我們看到那個疊字詞。「民莫不穀,我獨不卒。」就是每個人,同樣民莫不穀,前面也一樣有講到,就是別人都沒有遭遇到什麼不幸的事情,後邊改成我獨不卒,就是指到,為什麼只有我沒有辦法,卒是終的意思,不卒就是指沒有辦法為父母養老送終,這樣的一個情形。這首詩主要就表達子女追慕雙親撫養之恩,欲報之德,昊天罔極。

  接下來講到的是「王修哭母,鄰里遂輟桑柘社」。我們再往下看王修,王修是魏朝人,字叔治,也作王脩,就是寫成脩,歐陽脩那個脩。魏朝北海郡營陵人,先後侍奉孔融,還有袁譚跟曹操。這人為人正直,治理地方抑制豪強、賞罰分明,深得百姓的愛戴,官至大司農郎中令,這是王修。

  我們再來看一下,為什麼鄰里遂輟,「王修哭母,鄰里遂輟桑柘社」。我們先看一下桑柘社是什麼,桑柘社這是古代祭祀土地神的一個日子。桑柘是指農桑之事,農桑。社就是土地神,這是一個會意字,土地神,是一個土地神。《三國志.魏志.王脩傳》裡邊記載到說:「年七歲喪母」,王修七歲的時候喪母,母親過世。「母以社日亡」,結果母親就剛好在桑柘社,就是祭祀土地神的這天過世的。「來歲鄰里社」,來歲就是指過了一年,來年,結果鄰里在這一天祭拜土地神。結果,「修感念母」,王修感念自己的母親,想到母親就是這一天過世,「哀甚」,非常難過。「鄰里聞之」,鄰居聽到這樣子,「為之罷社」,後來鄰里就沒有祭祀。後來就用為對別人喪母所表示的一個哀悼。這個就是指「王修哭母,鄰里遂輟桑柘社」的一個來由,王修喪母,然後很難過,鄰里知道就在這一天他母親過世,這個桑柘社,祭桑柘土地神的日子裡邊,也就沒有,就停止。

  我們這一節課的時間到了,我們就先學習到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