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幼學瓊林-第20集

  我們再繼續往下看「采薪之憂」這個部分。我們剛剛看到《孟子》的這段文字,他有講到這個采薪之憂,在《禮記》裡邊講到的是,臣對君告病的這樣的一個謙辭,在《孟子》的這一段,就是指身體不太舒服了。

  我們來看一下這一段:「孟子將朝王」,就是孟子將要去朝見君王,「王使人來曰」,就是君王就請人來跟他講:「寡人如就見者也,有寒疾」,他說寡人本來要來看您的,但是有寒疾,寒疾就是風寒這樣的一個疾病,「不可以風」,不可以風就是不能碰到風,就是吹到風那就更嚴重。「朝將視朝」,朝就是指明日的意思,明日在朝中跟您碰面,就是請您過來的意思,「不識可使寡人得見乎?」不識是指不知,不知道可以讓寡人在朝中跟您見面嗎?就是使者來跟孟子傳這樣的話。「對曰」,對曰就是孟子就回答他,他說:「不幸而有疾」,但是不幸我這個身體也不舒服,「不能造朝」,造朝就是進謁或朝覲,就是不能到朝中見您。

  「明日,出弔於東郭氏」,這個孟子也很好玩,隔天他就出弔於東郭氏,就到東郭氏那邊去弔唁。這個意思就是說,不是才剛回絕了使者來講的話嗎?結果隔天你就跑去弔唁東郭氏。公孫丑曰,公孫丑就跟他講:「昔者」,昔者就是指昨天,昨天「辭以病」,你以病謝辭君王叫你去朝中見他,「今日弔」,結果你今天就跑到東郭氏這邊來弔喪,「或者不可乎!」這個或者就是指說這樣恐怕不太好吧!「曰」,孟子就說:「昔者疾」,他說昨天生病,「今日愈」,今天已經好了,這個愈跟我們後來寫到一個疒字邊那個癒意思是一樣,就是病好了,我今天病已經好了,「如之何不弔?」這有什麼不可以前往去弔唁的?孟子就跟他這樣回答,結果他就跑去了。

  「王使人問疾」,君王就派人來問疾,就是來探問孟子的病怎麼樣,還有「醫來」,就是也派醫生過來。「孟仲子對曰」,孟仲子這是孟子的,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堂兄弟,堂弟,從昆弟,孟子的從昆弟,就是我們現在稱呼叫做堂弟。孟仲子就回答說:「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憂,不能造朝。」昔者就是昨天,昨天君王有王命,這個命就是指到前面那個王使人來曰這段話,就是要他能夠隔天去朝中見他,「有采薪之憂」,有采薪之憂就是指身體,所以這邊我們就看到有采薪之憂,現在指到就是身體有點不太舒服,就患病了,有采薪之憂,「不能造朝」,沒有辦法前往;「今病小愈」,今天這個病稍微好了,「趨造於朝」,結果就趕快,孟仲子就趕快回答,跟那個使者這樣講,現在他已經趕快就前往,今天病稍微好了,就趕快前往去朝中拜見君王了,「我不識能至否乎?」我不識就是我不知道,這個不識就是不知道,我不知道他現在到了沒有的意思,我不知道他現在能至否乎?就是指不知道他到了沒有。他講完之後就趕快,就用這樣的話先跟那個使者講,先搪塞一下,先堵一下,然後就「使數人要於路」,要就是攔截的意思,就派遣幾個人在路上趕快攔截孟子,趕快跟他講,君王已經有派人過來要來看你,然後你現在人又不在,他就叫他要不然就趕快去拜見君王。「曰:『請必無歸,而造於朝。』」就找人在半路去攔截孟子,就跟他講,叫他不要再回來,不要回到家裡邊,請必無歸就是叫他不要回到家裡邊來,而造於朝就是趕快去朝中,造於朝就是去朝中覲見君王。結果孟子「不得已而之景丑氏宿焉」。很好玩,孟子不得已,結果往,而之,這個之是往的意思,後邊括號就是我再特別加註進去一些比較深難的字詞,上面特別加註上去。而之景丑氏宿焉,就跑到哪裡去?就跑到景丑氏這個地方,在那邊過宿,寄宿一晚。很好玩。是什麼意思?不能回家去了,但是他又不想去朝見君王,所以就跑到景丑氏那邊去過了一夜,這樣的一個意思。

  這一段裡邊講到采薪之憂,他指到自己身上有患病。朱熹在註《孟子》裡邊就講道:「采薪之憂,言病不能采薪。」因為生病了,所以不能夠采薪。這個采是取擇的意思,通我們現在又加上一個提手旁的那個採字。其實那個采字上面那個爪就是手去採木,這樣的一個動作。這個薪就是柴。後來就以「采薪之憂」指到患病的意思。所以這邊朱熹有註解到采薪之憂,言病,就是自己稱說有病,不能采薪,所以叫采薪之憂。

  我們再看下一個,「河魚之患,係是腹疾」。「河魚之患」為什麼講就是指腹疾、腹瀉?因為河魚腐爛是從肚子腹內而外,自腹內而外,就從肚子開始爛起的意思。所以後來我們就講,河魚之患就是指肚子痛的意思,肚子痛、瀉肚子這樣的意思。

  下一個:「可以勿藥,喜其病安;厥疾弗瘳,言其病篤。」

  「可以勿藥」就是可以不用吃藥,那就是指病痊癒了,就好了,不用吃藥,病就好了,就喜其病安,病安就是好了,沒病了,病好了的意思。「厥疾」,這個厥是指其的意思,代名詞,「厥疾勿瘳,言其病篤」。

  註釋第一個「厥疾弗瘳」,這個就是指病不癒的意思。厥是代名詞,當其的意思,就是說他的病;弗瘳,瘳是病癒,就是病好了,病好了叫瘳;弗是否定詞勿,弗是沒有的意思,就是其疾沒有好,就是指他的病沒有好,就是此病不癒的意思。所以叫做「言其病篤」,就是說他病得很厲害。「篤」這個字就是指很厚實的意思,病很厚實就是病很重的意思,我們常常講這個人很篤厚,厚實,病很篤那就是指病很重的意思。

  然後再下一個:「瘧不病君子,病君子正為瘧耳。」就是說瘧疾不敢侵犯君子,「不病君子」,病君子,後來君子又得瘧疾,「正為瘧耳」,那個瘧就是作瘧的意思。

  這邊也用到了一個,有個《世說新語》裡邊的一則典故。我們先看一下第一個,「瘧不病君子,病君子正為瘧耳」,我們看到註釋第一的這個地方。《世說新語》裡邊就記載道:「中朝有小兒」,中朝就是朝中,晉朝裡邊有個小兒,他「父病」,父親生病了,「行乞藥」,行乞藥就是去買藥。「主人問病」,去跟他乞藥的人,主人就問病,問他說,您父親患的是什麼病?「曰」,這個小兒就說了:「患瘧也」,他說患的是瘧疾。「主人曰」,他說:「尊侯明德君子」,尊侯就是指對別人父親的尊稱,尊侯,他說您父親不是一個明德君子嗎?就是修行很好的君子,您父親是有德的君子,修行很好的君子,「何以病瘧?」怎麼會得瘧疾?這個我們古代有舊俗就傳說,傳播瘧疾的鬼叫做小鬼,這個小鬼是不敢侵犯巨人或君子的,所以他這麼講說尊侯明德君子,是一個明德君子,何以病瘧?怎麼會得瘧疾?結果這個小兒就回答,「答曰:『來病君子』」,就是指瘧疾來病,這邊的病當動詞用了,來讓君子就是有德者患病,「所以為瘧耳」,所以就叫做瘧。瘧,這邊的瘧我們就知道,前邊的瘧是指瘧疾,後邊的瘧是作瘧。瘧就是殘暴狠毒的意思,所以才叫做瘧。這邊的來病君子,這個病當動詞,就是指讓君子患病,所以才叫做瘧。這個瘧就是殘暴狠毒的意思。很有趣。

  《世說新語》很值得一看,裡邊很多那種對答的言辭,很機靈、很有趣。這種其實都也需要平常的修為,一個人在面臨這種危急的狀況之下,能夠對答非常的坦然,然後這麼機智,這個大概都是需要平常練就的。不可能說平常都沒有這樣的修為,突然碰到事情就能夠做這樣的反應,是不太可能的。我們那時候在跟老師學習的時候,老師一直告訴我們說,有空多看一下《世說新語》。

  我們來看一下,繼續往下看,下一個這個是「卜所以決疑,既不疑復何卜哉」。

  「卜」,占卜的卜,「卜所以決疑」,占卜就是要決疑,決定疑惑,解決疑惑的事情。「既不疑」,既然沒有疑惑,「復何卜哉」?既然都沒有疑惑了,幹嘛還要再做占卜的這個動作?這樣的意思。

  這個典故來自於我們唐太宗李世民的一個典故。當時候玄武門之變,太子李建成跟齊王李元吉,已經預謀先要殺害李世民了。後來跟隨在李世民身邊的大臣們,就告訴他要趕快先下手為強,要不然到時候自己就會遭殃了。但是李世民還是有點猶豫,所以你看他還要占卜。我們來看一下後邊第二個註釋,來看一下。唐朝長孫無忌以及尉遲敬德,尉遲是複姓,長孫也是複姓,兩個字的,複姓。那個字念ㄩˋ,尉遲敬德。這些大臣就勸李世民,要誅太子李建成還有齊王李元吉,然後就說,就跟他講:「大王若不速正之」,當時候是秦王,封秦王李世民,李元吉是小兒子,李元吉是齊王,太子是李建成。大王若不速正之,若不快點趕快做處理的話,「則恐被其所害」,大概會被他們兩個所害,「社稷危矣」,國家就很危險了。李世民就命卜之,就命他們占卜看看。結果幕僚張公謹見之,張公瑾就「取龜投地」,就拿起這個龜,然後就投地上,就說:「卜以決疑」,他就講卜卦是要決疑,解決疑惑的,「事在不疑」,事已經很清楚了,「尚何卜哉!」事在不疑,已經沒有什麼疑問之處了,還做卜卦做什麼?就是這一句,「卜所以決疑,既不疑復何卜哉」,就是這樣來。

  下邊這一段順便給大家看一下,當時候李世民,我們現在一直在做,要大家做的《群書治要》,當時候他的玄武門之變的這些功臣,我們來看一下。唐朝貞觀十七年二月廿八日,這個是農曆,唐太宗,「為人君者」,他就講為人君者,「驅駕英材,推心待士」,驅駕英材就是任用這些英材,然後推心,推心置腹,把心都推出來了,禮待賢士,他就命閻立本,閻立本這個畫家,在凌煙閣,凌煙閣就是長安城太極宮西南三清殿旁邊的一個小樓,裡邊描繪了二十四位功臣的畫像,就是所謂的《二十四功臣圖》,比例皆真人大小,比例都跟真人的大小是一樣,畫像均面北而立,面北,面向北方而立,這個是臣子的位置,面北而立,太宗時常前往懷舊,太宗常常就前往去懷舊。

  凌煙閣分為有三層:最內的一層所畫的功勳是最高的宰輔之臣,最高的;中間一層所畫為功高王侯之臣,就次一個;最外一層所畫的為其他的功臣。這二十四位的功臣包括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還有魏徵,然後還有尉遲敬德,就是我們剛剛有講到長孫無忌跟尉遲敬德,然後還有李孝恭。尉遲敬德是在武將裡邊算是排第一,他的功勞很大,原因就是後來李世民能夠掌兵權。當時候李淵這個皇帝是居住在小島,他特別到那邊,穿著將領的衣服,拿著那個兵器。這個李淵還以為要去殺他。就趕快跟他講這個朝中的事情,發生的事情,跟他講了一番,李淵才卸下心防。以為他要去殺他,嚇一大跳,以為那個敬德要去殺他。後來他就請李淵趕快把兵權交給李世民,所以他的功勞算是很大。其實當時候李元吉跟李世民,他們所擁有,都各有一彪他們自己的軍隊,他們的擁護的人。所以因為這樣子的情形,他們就只好放下武器,就這樣子的一個情形了,得以李世民能夠掌兵權。再下來,還有李孝恭、高士廉,還有李靖、蕭瑀、段志玄、劉弘基、屈突通、殷開山、柴紹、長孫順德、張亮、侯君集、張公謹,就剛剛我們張公謹,卜卦的那個人,張公謹,還有程知節,虞世南、劉政會、唐儉、李世勣,這個字念作ㄐㄧ,李世勣,這個我們成績的績,後來我們寫成成績的績,糸字邊這個字,兩個意思一樣,還有秦叔寶,二十四個人。後來其實不止了,歷代的皇帝,這個唐朝就也把他們自己那一代的,一些他們認為的大臣也都畫上去,據統計現在有一百多人在裡邊,一百多人。

  我們再往下看:「謝安夢雞」,謝安夢到雞,「悟」,領悟了「太歲之在酉」,太歲在酉。字面解釋。我們再看到,這邊講到「太歲在酉」是指就是說,他會在雞年的時候將重病不起。這個太歲我們在中國的民俗裡邊,我們說太歲當頭那一年就不太好過。「楚王吞蛭,羨厚德之及人。」「楚王吞蛭」,楚惠王待人有厚德,吞了這個蛭,這個水蛭很可怕,會隨著那個身體,然後會吸血的,很可怕。但是他吞了蛭而生病,但不久又好了,又痊癒了,「羨厚德之及人」,因為他為什麼會這樣?因為他有一顆很良善的心。

  我們先看一下第一個典故,第一個典故,「謝安夢雞」。謝安夢雞是怎麼樣?晉代謝安夢見乘坐桓溫的車子走了十六里,夢見自己就乘坐桓溫的這個車子走了十六里,看見有一隻白雞就停了下來,不知道何意,就停下來,看到一隻白雞就停下來,不曉得,奇怪,為什麼會夢到這樣的夢?這叫做謝安夢雞,就是這樣子。後來在謝安接替桓溫擔任宰相之後,魏晉南北朝的這個時代,這個晉朝,他接替桓溫擔任宰相,過了十六年忽然得病,過了十六年忽然得病了,這時候謝安才悟到為什麼他會夢到坐著桓溫的車子走了十六里,原來這十六里意味的就是指十六年,見到白雞而停,意味的就是什麼?在酉年。我們知道,這個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搭配的就是我們的十二生肖,酉年就是屬於雞年,碰到酉。子年就是什麼?最容易的,碰到子是屬什麼?子,老鼠,對,老鼠,第一個很好算。這個酉就是雞年。他才領略到,原來他在酉年將一病不起,不久果然就病死了。所以這邊講到「謝安夢雞,悟太歲之在酉」,是隔了十六年之後才領悟。可見他十六年這個夢都沒有忘記過,都一直記在心中,奇怪,為什麼會夢到這樣子?夢到坐桓溫的車子行了十六里,夢到碰到一隻白雞就停下來了,這樣的意思。

  第二個註釋我們來看一下「太歲」,太歲這個詞。太歲是道教的星辰的尊稱,又稱為歲神、歲君、歲星,還有大將軍等,那是諸神之中最有權力的年神,掌管人間一年的吉凶禍福,統攝眾神,有「年中天子」之稱。太歲共計有六十位,所以每一位太歲都有他的姓名,順序值年,周而復始,循環不息,就是六十個。從甲子年的金赤大將軍,到癸亥年的虞程大將軍,依六十甲子輪流掌管人間一年的吉凶禍福,所以又叫做「值年使者」,或叫做「值年太歲」。我們知道我們六十年就一花甲年,輪完一圈就再從頭再開始,所以有六十位,太歲有六十位,有六十個名稱。

  我們知道民間流傳到太歲那一年,就是屬於,譬如說這個酉年,雞年,自己是屬這個生肖的,這一年太歲當頭,運勢比較不順的,所以民間有所謂什麼安太歲,這樣子的一個習俗,這樣子來的。我們再看一下第二個,第二個典故,「楚王吞蛭,羨厚德之及人」。這個典故來自於楚惠王的一個典故。在西漢賈誼,我們看一下註釋第三,註釋是第三,「楚王吞蛭」。西漢賈誼《新書.春秋》裡邊記載到,它說:「楚惠王食寒菹」,寒菹這個菹就是指鹹菜、醃菜,為什麼加個寒?因為醃菜當然是冷的,是冷食。他在吃那個寒菹的時候,醃菜的時候,「而得蛭」,結果發現吃到嘴邊怎麼有一隻水蛭?「因遂吞之」,於是他就把牠吞下去了,就把牠吞下去,「腹有疾而不能食」,結果肚子就馬上痛了,不能夠吃東西了。「令尹問」,令尹這個是我們春秋時代的一個官名,是楚國裡邊的執政官,相當於宰相,令尹,楚國的執政官。這個是楚惠王,楚國。這個令尹就問他說:「王安得此疾?」他說君王你為什麼得到這個,此疾就是腹疾,腹痛這樣子?安得就是怎麼得到,安是如何。「王曰」,楚惠王就跟他講:「我食寒菹而得蛭」,我因為在吃寒菹的時候,結果有一隻水蛭,「念譴之而不行其罪乎,是廢法而威不立也」,就是說,想到,「念」就是想到,想到說譴之,「譴」是責備的意思,責備他而不行其罪,就是說責備他而不去處罰他,只有責備而不加罪於他。這個大概要死刑的,這個罪很重的,裡邊竟然有水蛭,讓君王吃下去,那不死罪才怪。念譴之而不行其罪乎,「是廢法而威不立也」,這是我自己廢棄自己所立的法,威不立也,就是自己的威望就沒有辦法建立。所以他就想到說,如果我只有罵他而不怪罪於他,對他做處分的話,那是我自己廢了法,然後自己的威就沒有辦法建立,「非所以使國人聞之也」,又想說,也不想讓這樣的一件事情讓國人知道。然後他說:「譴而行誅乎?則庖廚監食者法皆當死」,他說如果只有譴責他們,或者是行誅他們,譴責而已那不行,必須要怎麼樣?行誅就是指要誅殺他們,那他們就怎麼樣?庖廚,這些庖廚監食者法皆當死,就是依法來講他們都要被處死,「心又不忍也」,那內心又有所不忍。「吾恐左右見之也」,我又害怕左右見之,就是旁邊的人看到牠,看到這隻水蛭,「因遂吞之」,就趕快把牠吞下去了。就這樣子。怕左右看到,他們就那麼多人知道,就會怪罪下去,所以他就趕快把牠吞下去。真的是,這就是仁君。「令尹避席再拜而賀曰」,這時候令尹就避席,避席就是離開席位,叫避席,就站起來,然後再拜,就跟君王再拜而賀,跟君王道賀,說什麼?「臣聞天道無親」,他說臣子聽說天道無親,無親的意思就是說不會特別偏袒誰,但是「唯德是輔」,只有有德行的人才會去輔助他,這樣的意思。「王有仁德」,他說君王您有仁德,「天之所奉也」,就是上天所要幫助的人,這個奉就是幫助的意思,這是上天所要幫助的,「病不為傷」,他說您這個病一定不會傷到你。結果,「是夕也」,是夕也就是當天晚上,「惠王之後而蛭出」,之後惠王,之後就是指去排便,結果這個水蛭就跑出來了,就排出來了,「及久患心腹之積皆癒」,結果連他久患心腹之積,就是指自己原先之前的腹積的病也都好了,也都因為這樣子而都好了。所以後來這個賈誼做了這樣子的一個結論:「故天之親德也,可謂不察乎?」他說上天親德,親德就是親近仁德,意思就是說對這些有仁德之人,能夠幫助他們,可謂不察乎?能不去仔細的去察,察就是去了解、去審察、去知察這樣的一件事情。這句當然就是告訴我們,就是要行仁德的意思。

  在東漢王充《論衡.福虛》也有加以引述這篇文章,所以這個故事在漢朝一直有被引用到。

  這就是「楚王吞蛭,羨厚德之及人」,就是這樣子,楚王吞了這個蛭,然後最後自己的病也都好了。這就是一念之善,君王這樣一念之善。我們從這樣的一件事情也看到,楚王的一個對老百姓的那種好。所以我覺得這個令尹也很,你看他馬上聽到君王這麼一講,避席再拜,避席再拜而賀曰,而恭賀他的君王:「臣聞天道無親,唯德是輔。王有仁德,天之所奉也,病不為傷」。讀到這一句話,覺得也很感動。

  接下來我們來看一下這個:「將屬纊、將易簀,言人將死;做古人、登鬼錄,謂人已亡」。

  這邊講到就是說,將屬纊還有將易簀這樣的一個詞彙,屬纊或易簀就是指到說人將過亡往生。做古人或者是登鬼錄叫做人已亡,就是已經死了。前面是指還沒死,後邊是已經過世了。

  我們來看一下這個詞彙,第一個「屬纊」,屬纊就是指將新棉,那個纊是什麼?是棉,將新棉放在臨死人的鼻下。為什麼要屬纊?就是檢查臨死之人是否已經斷氣了。因為棉花我們知道,有一點點呼氣它就會振動,放在鼻子前面,還有呼氣它就會振動,就代表他還沒有斷氣。所以屬纊的這種情形,就是將新棉放在臨死人的鼻下,檢查是否斷氣,這樣的一個情形。

  「易簀」,易就是換下,易就是交換的意思,換下竹蓆,這個簀是竹蓆的意思。換下竹蓆為什麼是叫做人將死?這個有典故的,我們來看一下,這個《禮記.檀弓》篇裡邊有記載到這麼一件事情。就是曾子臨終的時候,一直就人已經感覺就快臨終了,但是一直都沒有斷氣。他的學生就一直想說,奇怪,為什麼會這樣子?其實不是說希望他這個先生、他的老師趕快斷氣,而是覺得說老師很像還有事情掛念在心那一種感覺。然後他的學生就問他說:夫子,您是指這個蓆有問題嗎?他說是,曾子就跟他講是。為什麼?因為那個蓆子是季孫所賜,因為那個蓆褥,那個蓆子是季孫所賜給予的。自己,因為他沒有當過大夫,而使用大夫所使用的蓆褥,這是不合禮制的,所以就命人換蓆。所以他的弟子就幫他扶起來,舉扶更換後,再把他扶起來之後,把那個蓆子抽掉,換另外一張蓆子。反蓆未安而死,結果才剛把他抬起來,要抽起來,原來的蓆子都還沒放下去的,他就已經斷氣,就死了。所以你從這邊就看到曾子,對於這樣子的禮制,他是對自我要求非常高的一個人。我們剛剛前面有講到,之前講到他身上穿的那個衣服捉襟見肘,然後吃的三日不舉火,這樣的一個情形,但是唱起《商頌》的時候,聲音聲震天下,如金石一般這樣的一個情形,所以你看到這些都是有為的修行人。你看即便要死了,季孫送給他這個蓆子,他都覺得這個是不合禮法的,不可以。所以後人就比喻人之將死叫做易簀,叫易簀,這個詞彙就比喻說人之將死。

  這個「做古人」,古人就是亡故之人,做亡故之人就是指已經死了。

  我們再看到第四個登鬼錄。這個鬼錄也叫做「鬼籙」,加上竹子邊的這個籙,這個鬼錄的意思就是鬼的名冊。這個錄就是簿籍、簿子,加上一個竹子邊,因為古代的那個是竹子,文字雕刻在這個竹子上面,所以加上一個竹字邊。我們在《魏文帝與吳質書》裡邊,他就講到:「昔年遭疾疫」,以前,昔年遭受疾疫,就有一些病,「親故皆罹災」,親故就是指親戚還有這些老朋友,親故皆罹災,都遭遇了疾疫之災,「觀其姓名」,看他們的姓名,「已登鬼籙」,已登鬼籙的意思就是指他們都已經過世了的意思,都已經過世。所以登鬼籙就是鬼的名冊,名字登錄在上面就代表已經死了。

  再接下來:「親死曰丁憂,又曰丁艱;居喪曰守制,又曰讀《禮》」。

  就父母親死,去世了,叫做「丁憂」,也叫做「丁艱」;「居喪」叫做「守制」,又稱為「讀《禮》」。為什麼叫讀《禮》?因為在居喪的時候要讀禮書。

  我們來先看一下第一個好了。第一個「丁憂」,丁就是遭逢的意思,這個丁就是遭遇的意思,遭遇憂傷就是指居喪,這個是指父母親。丁是遭逢、遭遇,遭遇憂傷,就是指父母親過世,這是最大的一個憂傷。丁憂是祖制,祖制就是指帝王祖宗規定的這種制度,祖制,就是指到朝廷官員的父母親如果逝世,無論此人任何官職,在從得知喪事那一天起,必須回到祖籍守制二十七個月,就叫做丁憂,二十七個月。為什麼是二十七個月?我們待會後邊會講到小祥跟大祥,我們仔細再介紹一下。就是守制,丁憂。所以這些當官的人就是這樣,遇到父母親過世的話,就是要回家鄉去守喪二十七個月,出來之後,期滿了之後再看還有哪邊有缺,然後再派任,這樣的一個情形,這個就叫做丁憂,這個詞彙叫丁憂。

  它另外也叫做「丁艱」,丁艱這個詞,一樣就是指遭遇父母的喪事。如果是父親過世叫做丁外艱,遭遇父親去世叫做丁外艱,遭遇母親過世叫做丁內艱。丁憂、丁艱都是指父母親過世。

  第三個我們看一下,「居喪曰守制」,居喪叫做守制。那就是舊例居父母或承重祖父母之喪,須謝絕應酬,不得任官,還有應考,還有嫁娶,這些事情都不能做,以二十七月滿為期,滿了才可以做,這個叫做「守制」。居父母跟承重祖父母,就是父母親,祖父母親過世的時候,承重的意思是我們後邊也會介紹到,指到就是說可能自己的父親已經過世,然後就由嫡長子來繼承,這時候也不可以,就是說謝絕任何的應酬,不得任官,也不能應考,也不能嫁娶,這樣的一個情形。

  第四個「讀禮」。為什麼這個守制期間又叫做讀禮?古人在守喪在家的時候,讀有關喪祭的禮書,因稱居喪為「讀禮」。現代人大概也都沒有了,有很多的習俗大概在現代社會裡邊,工商社會裡邊,大概都沒有奉行這樣的一個情形了。在《禮記》裡邊就有這麼樣的一段記載,它說:「居喪未葬」,居喪未葬,還沒有下葬的時候要「讀喪禮」;「既葬」就要「讀祭禮」,就是下葬之後是要祭拜,所以要讀祭禮。所以在這段時間裡邊,就是要讀《禮經》、《禮記》的意思,裡邊就記載了很多我們的這些規矩。

  當然其實它的本意,我覺得我們常常在讀這些東西的時候,沒有把它的實質的內涵給了解,而守其表面的那種動作,這個是比較不妥的。因為我們古代人,每一個這樣制定的禮,其實都有它的義涵在裡邊。當你知道它的義涵的時候,你就不會覺得說去做這樣的一件事情,你會覺得說,現在都什麼社會了還這樣子?就比較不容易會起這樣的一個疑心。

  再下來我們看一下「在床謂之尸,在棺謂之柩;報喪書曰訃,慰孝子曰唁」。

  這邊講到就是「在床謂之尸」,就是人死後停在靈床上邊叫做尸,就躺著,這個叫做尸;「在棺謂之柩」,就是已殮入棺材,把他放進棺材裡面了,叫做柩。柩就是裝屍體的那個棺材,柩。

  我們再看一下這個往下,報喪書叫做訃。我們看一下註釋第二個「報喪」。這個人死後停柩一段時間之後,諸事準備好了,親屬和子孫就會要選日子報喪。報喪可以說是人死後的第一種儀式。報喪儀式早在周朝就已經有了。以發信號的方式,把有人逝世的消息告訴親友跟村人,即使已經知道消息的親友家,也要照例過去報喪。我印象很深刻是我母親往生的時候,我們第一個就是要回去舅舅家,然後要跪拜,就是到舅舅家然後跪拜進去跟舅舅講,這樣子,報喪。

  我們再往下看第三「訃」,訃就是訃告的意思,也叫訃文,也叫訃聞,文章的文跟聽聞的聞,就是人死後報喪的一個凶訊。「訃」原指報喪的意思,「告」就是讓人家知曉。所以我們說報喪訃,報喪書叫做訃,叫訃。

  第四個,「慰孝子」,去親友家去安慰孝子,這叫做「唁」,這個唁就是慰問死者的家屬叫做唁,慰問死者的家屬叫唁。所以我們有一個詞常常講說弔唁,弔唁就是這樣,弔唁就是慰問死者的家屬,安慰他人死不可復生,節哀順變。

  我們再往下看:「往吊曰匍匐」,「往吊」,去喪家弔唁就叫做「匍匐」。「廬墓曰倚廬」,就是指建在墓旁守墓的屋子叫做「倚廬」。

  我們先看一下第一個「匍匐」。匍匐原來的意思它是手足並行,手腳並行的,手腳並行,指前往弔唁,就是指非常急的那樣的意思。在《詩經》裡面就有講道:「凡民有喪,匍匐救之。」這邊「凡民有喪」就是朋友有喪事,有災難、有喪事,「匍匐救之」,就趕快前往去幫忙的意思,匍匐救之。《禮記》裡邊就有記載到,「孔子閒居」這一段裡邊,孔子曰:「凡民有喪,匍匐救之。」這邊是《詩經》所講的這句話,凡民有喪,匍匐救之,「無服之喪也」,無服之喪就是指,我們古代每一個階層稱謂不一樣,服的喪服飾也不同。譬如說父母親往生的時候,小孩所穿的那個衣服,還有祖父母往生的時候,小孩子要穿的衣服,或者是伯叔,這些穿的衣服都不一樣。這邊無服之喪就是指,因為他不是跟你有任何的親戚關係,所以是無服之喪,這是叫做無服之喪。其他的,只要是我們自己的家族的,那是有服之喪,那是有服的。服裝都不太一樣的,都不一樣,這在《禮記》裡邊都記載非常清楚,該穿什麼樣的衣服,在古代裡邊是很嚴格的要求。現在大概都很少了,我自己因為在鄉下長大,也歷經了我自己的曾祖父,是在我小學四年級的時候過世的,九十幾歲過亡,所以大概也有看到家人穿著的那個服裝,那時候我小學四年級的時候。我祖母、外祖母、外祖父,最早大概就是我的曾祖母。

  再下來看一下「倚廬」,倚廬這是古代在父母的墓邊搭小屋居住的一個守墓,就是在那邊居住,然後來守墓,稱為倚廬。這個是一種至孝。《禮記.問喪》裡邊就講道:「成壙而歸,不敢入處室。」成壙而歸,這個壙就是墓穴。成壙而歸就是指父母親已經埋葬好了,不敢入處室,沒有回到家裡邊住在自己的屋子裡邊,「居於倚廬」,就是居住在倚廬,為什麼?「哀親之在外也」。所以他是一種孝心。我記得有一次聽師父上人在講經的時候有講到說,他的師父,很像是章嘉大師的樣子,他也有在旁邊守靈,就是這樣子。這都是一個至親,父母親是自己的至親,還有有恩的師長,不忍,哀親之在外,然後就守在旁邊。這是倚廬,現代人大概沒有這樣子了。

  我們再看一下:「寢苫枕塊」,這個字念作ㄓㄣˋ,當動詞用,ㄓㄣˋ,「哀父母之傾逝;節哀順變,勸孝子之惜身」。

  這個「寢苫」,然後「枕塊」,就是說孝子在靈堂睡在,這個寢苫,苫是草蓆,枕就是以土塊當枕頭睡著,然後這是哀悼,「哀父母之傾逝」,就是哀悼父母親這種過世,傾就是傾頹過世。

  我們看一下註釋第一個這個「寢苫枕塊」。古代禮教裡邊,子從父母之喪起至入葬期間,不能住寢室,不能住在寢室裡邊,要睡在草蓆上,以土塊為枕,要以土塊為枕,要睡在草蓆上邊。當時候我的父親,因為是在家裡邊,所以我們也都是,我們就睡在客廳,全家人就睡在客廳守喪;然後吃飯也是都不可以上桌吃,都要蹲在地板上吃,飯菜是不擺在桌上的,全部擺在地板上,飯菜擺在地板上吃,我們當時候是這樣子。在古禮裡邊就是寢苫枕塊,就是睡在草蓆上。我們也是草蓆,就是草蓆,用草所編的那個蓆子,倒是沒有枕土塊,因為沒有土塊這個東西。就是睡在,我們的靈堂就是放在客廳裡面,所以大家就是睡在客廳那邊。這邊《禮記.問喪》裡邊就講到「寢苫枕塊,哀親之在土也」,他的用意就是這樣子。

  第二個「節哀順變,勸孝子之惜身」。「節哀順變」,節哀,節就是節制的意思,節制自己的哀傷,然後順變就是順應變故。能夠節制自己的哀傷,然後順應變故,這個是用來慰唁死者家屬的一個話。我們常常講節哀順變這個詞彙,就希望他能夠勸孝子之惜身,要愛惜自己的身體,要不然傷心過度的話對身體都是有傷的。古代真的也有看到孝子,因為父母親的過世而難過到自己,結果沒多久自己也過世了,就這樣子,哀傷過度,古代我們就常看到這樣的例子。所以從這些古書裡邊讓我們看到民風不古,現在大概也很難聽到這樣的情形,連父母親,還常常在新聞裡邊看到這樣子的,為了金錢殺父殺母的,比起這些孝子,真的是不可同日而語。

  我們再繼續往下看,「男子死曰壽終正寢,女人亡曰壽終內寢」。一個叫正寢,一個內寢,我們來看一下。

  男子,古時男子死叫做「壽終正寢」。為什麼叫做壽終正寢?我們來看一下第一個註釋「壽終正寢」。稱成年男子,特別是老年男子的正常死亡叫正寢,正常,就是安享天年,然後在家中安享天年。古時男子將終,臥於正廳,就臥在正廳,東首,以俟氣絕。那個俟就是等待的意思,俟是等待的意思,以俟氣絕。壽終,年紀很大才死叫壽終,正寢就是正屋。

  這邊特別跟大家再介紹一下「東首」,為什麼叫東首?臥於正廳,東首,以俟氣絕。因為東首,《禮記.玉藻》篇裡邊講道:「君子之居,恆當戶,寢恆東首」。君子之居,恆當戶,當著窗戶、門。寢恆東首,東首的意思就是,為什麼要向東?這個是說接東方之陽氣,所以叫東首,接東方之陽氣。古代男子,其實現代也是,不過現代大概都很少在家裡邊,大概都送到所謂的殯儀館那些,以前是大概人都會希望在家裡邊安享天年,然後在家中往生。古代裡邊在男子將終的時候,成年男子,或特別是指那些老年人,壽終正寢,我們說壽終正寢,就在家裡邊,然後臥於正廳,在正廳,所以叫做壽終正寢。

  另外女子叫做「壽終內寢」。為什麼叫壽終內寢?「女子亡曰壽終內寢」,將死的時候,是安置在內室裡邊,她不移出來的。這邊女子享盡天年的時候,在家中自然死亡。古時女子將終,她是仍居內寢裡邊,她居內寢,不必遷動,就直接就在她那個地方。內寢在什麼地方?叫北堂,這是婦女盥洗居住的地方,盥洗居住的地方叫北堂,叫內寢。所以女子在家中死亡的時候,是不遷移出來的,就直接就在她的內寢裡邊,所以叫做壽終內寢。這樣的一個區別。在《儀禮.士昬禮》,那個昬,那個字念ㄏㄨㄣ,也就是我們現在寫成女子邊的這個婚字。「士昬禮」裡邊講到就是「婦洗在北堂」,這個婦女盥洗在北堂這個地方,居北堂。這個北堂,所以看到北堂就知道就是指母親。北堂萱茂有沒有?所以椿萱,那個萱草的萱代表的是母親,北堂代表的是母親,所以看到這個詞彙的時候,就知道是在指稱母親。我小時候看到倒是沒有,女子沒這麼區別,因為我那時候的曾祖母,也一樣是放到客廳裡面的,就是移到客廳那邊,男女都一樣移在客廳。在古代裡邊,這個是男子才有移到正寢,正廳裡邊,女子還是在內寢裡面。

  我們再繼續往下看,「曰崩、曰薨、曰卒,尊卑各異其稱」,就是指,叫做崩、叫做薨,然後叫做卒,這是因為有尊卑不同,而有不同樣的稱呼。「曰死、曰夭、曰殤,修短各因其分」,是因為這壽命的長短不同,而有這樣的一個不同樣的稱呼,這樣的意思。

  我們來先看一下,這個「崩」是怎麼樣子?用在誰身上?天子的身上叫做崩。我們來看一下第一個註釋「崩」,崩是什麼意思?自上墜下曰崩,從上邊往下墜叫做崩,又曰升遐。這個初崩曰晏駕,剛死的時候叫做晏駕,所以我們君王死了也叫做晏駕。《禮記》裡邊記載道:「天子死曰崩」,很清楚,天子死叫做崩,「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祿,庶人曰死,童子死曰殤」,這樣的一個區分。就是天子死就叫做崩,諸侯死叫做薨,大夫死叫做卒,士人死,士,叫做不祿,庶人,就是平民老百姓,叫做死,童子死叫做殤。

  剛講到這個崩是自上墜下叫做崩。為什麼叫做「薨」?薨的意思,我們看到註釋第二。這個薨言奄也,奄就是奄然亡也,就是奄也。我們常常講奄奄一息有沒有?就是這樣,奄,就是奄然亡也,用在諸侯身上。

  這個「卒」是終的意思,終人生之事。又壽考亦曰卒。這個是用在大夫身上。

  這邊還有講到「士曰不祿」,不祿是指生方有祿,死則無祿也。生的時候才有祿,死後就無祿了,所以死了就叫做不祿,這樣的意思。

  「庶人曰死」,這個死是什麼?漸也,消盡無餘叫做死,漸也,消盡無餘謂之死。

  我們再往下看,「曰死、曰夭、曰殤」,看到註釋第四那個夭字,是怎麼樣子的情形?三十歲以下而亡叫做夭。

  「殤」,殤是未成年而死,未成年而死叫做殤。所以未成年就叫做童子。成年是幾歲?二十歲,對,二十歲,所以二十歲以下而亡的就叫做殤,都是小孩子、童子,所以二十歲以下叫做殤。

  這個在《儀禮.喪服》裡邊就有寫到,還有區分這個二十歲以下:年十九到十六,「年十九至十六為長殤」,十五到十二,十五歲到十二歲這之間的叫做中殤,十一至八歲的為下殤,不滿八歲以下的,不滿八歲,八歲以下的,「皆為無服之殤」,就是沒有什麼那種喪服,沒有穿什麼喪服了,這我們前面有講到無服之喪。未滿八歲而夭折的就是未成年,無喪服之禮,叫無服之殤。

  再接下來,這是「孤子、哀子,居喪自痛之詞」,就是孤子跟哀子,這個是居喪,就是父母親去世,自痛之詞。還有「失怙、失恃,父母俱亡之謂」。

  這邊孤子,我們先看一下這個註釋第一個「孤子」,指父亡稱孤子。孤就是獨也,孤是獨的意思。父親過世了就叫做孤子,就是無人可依靠,無人可瞻仰叫獨,孤獨。

  第二個「哀子」。哀子是母亡曰哀子,就是母親過世就叫做哀子,自稱自己是哀子。「哀」的意思就是憐憫的意思。

  再下來,這個「失怙」跟「失恃」,如果連同講失怙失恃這樣的一個詞語,就是指父母親俱亡,當然如果只有稱呼一個那就不一樣。無父何怙,如果失怙就是指父親過世;如果是母親過世呢?叫做失恃,如果講失恃就是指母親過世。

  我們看一下,這個詞彙從《詩經》裡邊,《詩經.小雅.蓼莪》篇,蓼莪是一種水草,菜名,蓼莪,裡邊就講道:「無父何怙?無母何恃?」沒有了父親,那個怙字就是瞻仰的意思,沒有了父親,我要瞻仰誰?所以我們常常講父親是一個學習的對象,母親是一個慰藉我們的,常常憐憫,就是把我們疼惜在身邊,抱在懷中愛惜的人,父親就是我們學習的一個對象的角色,所以怙是瞻仰的意思,恃是依賴,依靠在旁邊。這邊蓼莪篇裡邊就講到「無父何怙?無母何恃?」所以後來就以失怙失恃言父母俱亡,就是兩個連用的時候,失怙失恃言父母就都過世不在了。

  再下來是「父死曰考,考者成也」;「母死曰妣」,這個字念ㄅㄧˇ,「母死曰妣,妣者媲也」。

  這邊就講到「父死」,就是稱呼已去世的父親就叫做「考」。那為什麼稱作考?考其實就是成就的意思,那就是取父親創業有成之義,就是取父親創業有成。

  我們看到註釋第一個,這個考字,稱已經死去的父親叫做考。在《禮記》裡邊就記載,「曲禮」下邊很清楚講道:「生曰父」,就是父親活著的時候叫做「生曰父」,「曰母、曰妻,死曰考、曰妣、曰嬪」。這對應的,父活著的時候稱父,死的時候稱考;母親活著時候稱母,死後,已經死去了就稱為妣;妻子活著時候叫妻,死後,已經死了叫做嬪。《禮記》有這麼樣的一個區分。

  我們再看一下,所以這個「父死曰考」,稱呼已逝去的父親就叫做考。為什麼稱為考?就是因為取其考就是成的意思,成就的意思,取父親創業有成之義。

  「母死曰妣」,這個妣,妣者媲也。為什麼稱呼已去世的母親稱為作妣?因為這個妣字就通媲美這個媲,這個妣是通媲美的媲的意思,這個妣就是並比,這個媲美,可以兩個相比擬的那個意思。這樣就是指母親能夠媲美父親的德行事業,就是指自己的母親跟父親一樣,這個母親能夠媲美父親的德行事業,所以稱為妣。它的意思是這樣子。所以「父死曰考,考者成也;母死曰妣,妣者媲也」,就是媲美的意思,那個媲就是媲美的意思,可以媲美父親這樣的意思。

  我們再看一下下一個:「泣血、稽顙之外,又有大祥、小祥之殊。」就是談到泣血跟稽顙之外,就是父母,這個泣血跟稽顙之外,還又有大祥跟小祥之殊,「殊」就是分別,之別。

  這是怎麼樣的一個情形?先看一下這個「泣血」跟「稽顙」,這個是父母去世之後,百日之內的這種哭泣,叫做泣血;百日之外的居喪者,答謝賓客的這種跪拜禮節叫做稽顙。

  「泣血」,這個泣血就是極其悲痛而無聲的這種哭泣,極其悲痛而無聲的這樣的哭泣。人在至悲的時候,遇到事情是真的是會哭不出聲音的,這是泣血。

  然後第二個這個「稽顙」,稽顙就是叩頭的意思,額頭碰地,稽顙。是古代一種跪拜禮,屈膝下拜,以額觸地,懷著十分沉痛的心情,向前來致哀的賓客哭拜並致以謝忱,這就是稽顙這個禮節的意思,這個禮的意思。

  之外這個又有大祥跟小祥之殊,「大祥」,我們先看到註釋第三。這個大祥跟小祥,大祥是指父母親死後兩週年的祭禮叫做大祥,小祥是父母死後週年的祭禮叫做小祥,週年的祭禮叫小祥。這個祥字就是去凶從吉的意思。去凶,去除凶惡的,就是吉凶那個凶,去凶從吉的意思,這個祥的意思是指這樣子。它是怎麼算?從喪開始到初朞,就是一年,就自己父母親過世那一天開始,然後到一年的這個時間,忌日不計閏,就是不計閏,有碰到閏年也不算,那就是十三個月,就算十三個月,就叫做小祥,十三個月。碰到閏年是不算,就是不計閏,那就是十三個月,這是小祥,這是週年。所以這個小祥是十三個月。

  那大祥,是父母親死後兩週年的祭禮叫做大祥。那就是指到兩年,從喪期,父母親往生的那個時候開始算起,往後就是總共有二十五個月,就是二十五個月,二十五個月叫做大祥,二十五個月。這個大祥的時間服可除,這個服可除就是指那個喪服,就可以把它脫下了。但是又必服兩個月者,又服兩個月,為什麼又再兩個月的原因,是因為孝子餘哀未盡,就是孝子餘哀未盡,所以再服兩個月,所以總共就是二十七個月而止。所以我們前面有講到二十七個月,二十七個月是這樣子來。

  我們剛前面講到丁憂,丁憂有沒有?講到二十七個月就是這樣子。這個大祥就是父母死後兩週年的這樣的一個祭禮。原本就是二十五個月為大祥,因為又多了再服兩個月,就是孝子餘哀未盡,就是表示自己還很難過,再服喪兩個月,總共有二十七個月。所以古代裡邊做官的人,就是父母親過世的時候,要服喪二十七個月,然後才可再出來,要做些什麼事情,考試才可以考。要考試的人碰到科舉制度的時候,你剛好碰到父母親喪亡,這個也是不能去考試的,婚嫁這些都不能的。

  接下來講到的是那個服裝,就是孝服的服裝。「自斬衰」,那兩個字念ㄓㄢˇㄘㄨㄟ,然後還有「齊衰之下,又有大功、小功之別」,就是斬衰、齊衰,還有大功、小功,這樣的一個差別。

  這個孝服不縫邊的就叫做「斬衰」,縫邊的叫做「齊衰」,這是表示喪禮有輕重的等級。「大功」穿九個月的喪服,「小功」是穿五個月的喪服,親疏不同。為什麼會有這麼差別?也是因為親疏不同,而這個喪服跟喪期也有不一樣,喪期也有不一樣,當然最大的就是指父母親,父母親,然後祖父母。

  我們來看一下第一個「斬衰」。斬衰這是用最粗的麻布製成,不縫邊緣,就是那個麻布,然後不縫邊的,像我們的衣服不是有縫邊車布邊嗎?那是不縫邊的,服制三年。是兒女為父母親、還有媳婦為公婆、嫡長孫為祖父母及妻為夫,皆穿此服,這些對象的就是穿斬衰。《禮記.喪服小記》就有「斬衰,括髮以麻」,就括髮以麻,就是披麻;然後「為母,括髮以麻;免而以布」。

  我們現在時間到了,我們今天跟大家一起學習到這邊,其他的我們下一次。好,謝謝各位,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