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幼學瓊林-第18集

  我們再繼續剛剛,佩六國相符之後,就在蘇秦要到楚國去說服楚王的路上,經過洛陽的時候,他的父母親聽到他要來這邊要路過,結果「清宮除道」,清宮除道就是清理房舍,灑掃街路,然後「張樂設飲」,張樂設飲就是準備這些音樂,然後設飲,飲食,「郊迎三十里」,郊迎三十里。我們前面已經講過,他剛開始一事無成的時候,「妻不下織,嫂不為炊,父母不與言」,但是現在佩六國相符之後,後來他就是合縱政策,聯合六國攻打秦國,佩有六國的這樣的一個相符,宰相的、丞相的這樣的一個位階,結果經過的時候郊迎三十里。「妻側目而視」,妻子不敢正眼看他,「傾耳而聽」,傾耳聽,「嫂迤行」,逶迤而行,就是像蛇一樣逶迤,這個迤就是像蛇那樣行走,我們說迤,逶迤而行,這個「匍伏」,匍伏就是趴在地板上,趴在地板上匍伏前進,「四拜自跪謝」,四拜然後自己跪謝,就是跟他謝罪。蘇秦就說了:「嫂,何前倨而後卑也?」他說嫂子妳為什麼前倨,倨就是不恭敬,前面對我這樣,後邊呢?而後卑也,現在卻這麼屈卑自己。他的嫂子就說,嫂曰:「以季子之位」,季子就是指年齡最小的小孩,這邊就是他嫂子對小叔的一個稱呼,季子就是指蘇秦的意思,「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位尊就是現在是佩六國的相符,位尊,而且多金,很有錢。這時候蘇秦自己也不免感嘆的這麼說:「嗟乎!」感嘆的說:「貧窮則父母不子」,貧窮的時候,我的父母親都不把我當作他的兒子來看,「富貴則親戚畏懼」,富貴的時候親戚就很畏懼他,你看他嫂子就跟他講位尊而多金。他說:「人生世上,勢位富貴,盍可忽乎哉!」讓他感嘆到就是說,人生在這世上,勢位富貴,權勢富貴怎麼可以輕忽?所以後來我們講到蘇秦拜相,蘇秦佩六國相符,他的嫂子畏其多金,就是他的嫂子講這樣的一個話。「前倨後恭」,後來這個成語也是來自於此。前倨後恭,倨就是傲慢的意思,前面很傲慢,後邊卻非常的恭敬,差別很大,很現實。

  我們再下一個是「熊袞父亡,天乃雨錢助葬;仲儒家窘,天乃雨金濟貧」。

  「熊袞父亡」,態袞很清廉,父親過世的時候家裡邊沒有錢安葬他。天雨,「天乃雨」,這個雨在這邊就當動詞,雨就是降下的意思,乃降下錢來幫助他安葬自己的父親。這個就是很清廉、很至孝,上天這樣的一個幫忙。

  「仲儒家窘」,就是翁仲儒,漢朝人,家裡邊也很貧窮,居在渭川那個地方。「天乃雨金濟貧」,有一天,上天就下了金十斛到他家裡邊去,於是與王侯就爭富了,意思就是指降了十斛的金,就夠跟那些富貴人家媲美。

  我們看一下這個「熊袞」,第一個註釋,看一下這個時代,這個人。唐昭宗的時候任兵部尚書,時逢戰亂,沒有薪俸,平日奉公守法,家無積蓄。父親死後,上天就降下十萬錢來幫他安葬。古代常常會有看到這種很奇特的事情,現在好像比較少見了,我一直想如果現在讓,我的老大當時講,如果有神奇的事情讓我碰到,我一定會深信。我常常有時候會跟他講一些佛法的事情,他說如果哪一天讓我碰到,我一定深信不疑,我說那你就誠心一點吧。

  「仲儒」,漢時翁仲儒家裡邊很窮,居在渭川那個地方。有一天,天就下金子十斛下來到他們家,就變成有錢人了。

  我們再看一下往下的這個:「漢楊震畏四知而辭金,唐太宗因懲貪而賜絹。」

  第一個,漢朝這個「楊震畏四知而辭金」,這個楊震我們好像有讀過,在哪?我有小抄。我們前面人事篇這個部分有一句,「漢楊震清白傳家」,漢楊震清白傳家,看到了?我們再來回味一下這一段好了。楊震字伯起,東漢弘農華陰人,歷任荊州刺史,還有涿郡太守,還有司徒、太尉等職,清白傳家。所以我們之前講到,他們家世代清白傳家。在《後漢書.楊震傳》裡邊記載:「當之郡」,就是要前往涿郡任太守的時候,「道經昌邑」,就是經過昌邑這個地方。昌邑這個地方,現在當縣令(昌邑令)的是「故所舉荊州茂才王密為昌邑令」,故就是以前、之前,他在擔任荊州刺史的時候所提拔的一個人,王密,他現在就是擔任昌邑這邊的縣令,「謁見」,就來拜見他,結果「至夜」,到晚上的時候,「懷金十斤以遺震」,懷金十斤,就是拿了十斤的金子要送給楊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故人知道你,但是你不認識我,「何也」,是怎麼回事?王密他就講:「暮夜無知者。」他說晚上沒有人知道。這時候楊震就講,他說,天知,神知,我知,你知,子知就是你知的意思。天知,地知,我們現在講天知、地知。天知,神知,我知,你知,「何謂無知!」怎麼會講無知?「王密愧而出」,就很慚愧的離開了。所以後來這邊我們講到漢楊震畏四知而辭金。其實他不是說擔心害怕四知而辭金,其實就是自我的一個要求,廉潔自己品性的一個要求。《弟子規》裡邊也常常講到,在無人處也要更加謹密自己的行為,不能說無人處自己就隨便。

  第二個,「唐太宗因懲貪而賜絹」。唐代長孫順德接受別人賄賂的絹,後來事情被發覺了,唐太宗很妙,再送給他十匹絹做為懲戒,讓他羞愧難當。這個唐太宗也很有智慧,知道之後不作聲色,再送他十匹的絹給他,他就自己知道了,也不用指責他。

  我就突然想到有一次看到有個出家師父,小弟子老是半夜溜出去玩,也不知道該怎麼樣斥喝他。後來他想到了一招,就在晚上,到後來觀察他在什麼時間,譬如說半夜兩點鐘的時候就會溜進來,他就在他溜進來固定那個地方,他就蹲在那邊,就是讓他墊。他跳下來之後,今天這個怎麼軟的?後來一看原來是師父。之後師父也沒講什麼,就這樣,小弟子就知道了,就很羞愧。有時候覺得說要罵人,人做錯好像也不需要用大聲罵,就是要用方法,用對方法。也不用特別,就再送他十匹吧,就這樣。所以那個小弟子從此之後就不敢溜出去了,就非常認真的學習修行了。

  好,我們再看到下一個是「雖曰匹夫不可懷璧,然而人生誰不需財?」

  這個講到,「雖曰」就是雖然說,「匹夫」,匹夫我們看到註釋第一個匹夫,就是古代指平民中的男子,就是平民百姓的意思。雖然說平民的百姓不可懷玉,不可以私藏寶玉。

  「懷玉」我們看一下第二個註釋,在《左傳》裡邊有講到這麼一句話:「周諺有之」,周諺,周的諺語,裡邊寫道:「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匹夫沒有罪,但是懷璧就有罪了,罪其實是因為這個璧跟你不當,有時候會惹來麻煩。這邊杜預就註解說:「人利其璧,以璧為罪。」因為大家都很想得到璧,所以你拿了這個璧其實是很危險的。因以「懷璧」比喻多財招禍或懷才遭忌。就這樣。像現在有人中樂透還是什麼,美國的,中很多都趕快躲起來,要不然會惹禍上身,就是這樣,多財招禍就是這樣的情形。

  這邊就講到「雖曰匹夫不可懷璧」,就是平民百姓不可以私藏寶玉,這樣會惹來禍患。但是,「然而人生誰不需財?」然而人生在世誰不需要錢財?用設問句。需要,但是得之要有義。

  我們再看到下一個:「床頭金盡,遂致壯士無顏;囊內錢空,未免阮郎羞澀。」

  第一個「床頭金盡」就是,我們看一下註釋第一個,床頭金盡,床頭的錢財已經耗盡了,就是沒有了,錢財用完了,那就代表生活受困,陷入貧困這樣的一個境地。唐朝張籍《行路難》寫了這樣的詩句,他寫道:「君不見床頭黃金盡」。我們古代詩人寫詩的時候,常會用君做為對稱,其實是寫他自己,「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用個設問跟你作對談,其實是自問自答。「君不見床頭黃金盡,壯士無顏色。」就是床頭金盡,壯士無顏色,沒有錢了,沒有辦法做些什麼事情,覺得顏面無光這樣的意思。

  第二個,「阮郎羞澀」。「囊內錢空」,就是錢袋裡邊,囊內,袋子裡面沒有錢。

  「阮郎羞澀」我們來看一下第二個註釋這個典故。阮郎羞澀也作囊,囊袋的囊,阮囊羞澀。羞澀,不好意思。宋陰時夫的《韻府群玉.一錢囊》引了這麼一句話:「阮孚持一皂囊」,阮孚,阮孚就是東晉的人,竹林七賢之一阮咸的小孩。他跟他老爹也一樣,算是有才學,但是一樣性情放蕩不羈,常常蓬頭垢面的,衣衫不整,鎮日飲酒作樂,四處遊山玩水。他有一次就持了一皂囊,皂就是黑色的意思,我們說不分青紅皂白,那個皂就是黑的意思,黑色。拿了一個黑色的囊袋遊會稽山,就去會稽這個地方遊玩。客問,就有人問他,「囊中何物?」你這個囊中裡邊裝了什麼東西?他說「但有一錢守囊」,但就是只有的意思,但是只,只有一錢守著我這個囊袋,「恐其羞澀」,怕它不好意思。這種回答,那種話真的是很妙。所以後來我們就用阮郎羞澀或阮囊,阮郎就是指阮孚。「孚」本字是信的意思、誠信的意思。阮郎在這邊就是指阮孚。如果作阮囊羞澀,就是阮孚所拿的這個黑色的袋子,囊,羞澀。後來就指到就是說自己很貧困,這樣的一個意思,一無所有。所以後來我們常會說阮囊羞澀,我現在沒錢,阮囊羞澀,這樣的意思。

  這是珍寶的部分。接著我們看「貧富」這一部分,貧富。

  我們來看到第一個:「命之修短有數,人之富貴在天。惟君子安貧,達人知命。」

  「命之修短有數」,我們看到第一個註釋。命之修短有數,就是我們的壽命修短,「修」是長的意思,所以我們常常講這個人長得很修長,修就是長的意思,人的壽命長短自,「有數」就是命數,就是有命定、定數的,有定數在那邊。在《論語》裡邊就講到這麼一句話:「死生有數,富貴在天。」死生,人的死生,什麼時候生,什麼時候死,死生是有定數的;富貴在天,也是取決於天意。我們知道這個就是跟自己所種的因得什麼果。

  「惟君子安貧,達人知命」,就是只有君子能夠安貧,君子,有德行的人,能夠安貧,安在這邊當動詞用,安於貧窮,能夠安於貧窮;達人呢?就是通達的人,心胸通達,對事理通達的人,知命,就是能夠知於天命,知命,安於天命,安於自己所遇到的任何一件事情。

  我們看一下第四個註釋裡邊講到的,唐朝詩人王勃《滕王閣序》,《滕王閣序》我們之前有介紹過,裡邊有這麼一句:「所賴君子安貧,達人知命」。就是所賴,賴以,依賴,是什麼?君子安貧,君子能夠安貧樂道;達人能夠知命,就是心胸豁達的人,心胸通達的人就了解能夠知命,就是了解這種定數,然後能夠順其自然這樣的一個情形,不會違命,知命。

  不管順境逆境都隨緣消舊業,這就是一個知命。了解這些,就能夠安貧,也能夠面對任何一件事情。

  我們再往下看,「貫朽粟陳,稱羨多財之謂」。就是貫朽粟陳這樣的一個情形,這個是「稱羨多財」,就是指稱羨別人很有錢,多財的這樣的一個說法。「紫標黃榜,封記錢庫之名。」紫標跟黃榜,這是封記錢庫裡邊的名稱,就是這樣,封記錢庫,我們叫做紫標黃榜。

  我們先看一下第一個「貫朽粟陳」。貫朽粟陳這邊是指穿錢的,「貫」就是穿起來的意思,古代錢中間有孔,就把它穿起來,穿錢的繩子朽了,朽就是壞掉了;「粟陳」,粟就是指倉庫裡邊的粟米,米陳了,陳就是舊了的意思,舊了,那就是放很久了。為什麼放很久?就是吃不到,就是國庫錢很多,米很多,用不到,倉庫裡邊的存糧是預備糧。「貫」就是穿錢的繩子。

  我們看一下《史記.平準書》裡邊有記載到,它說:「漢興」,就是漢朝初期,漢興,「七十餘年之間」,這七十年裡面,「國家無事」,國家沒有事情,就很安定,太平盛世的日子,「京師之錢累巨萬」,京師裡邊的錢累積巨萬。我們剛剛讀到,東漢靈帝的時候還窮到要賣官,你看差別這麼大。「貫朽而不可校」,貫朽就是穿錢的繩子都壞掉了,不可校,「校」就是計算,都壞掉斷掉了,都沒有去用它這樣子,繩索就腐爛掉了。「太倉之粟」,太倉就是京城裡邊的倉庫裡邊的粟米,「陳陳相因」,陳陳相因就是指堆疊在那邊,然後都是舊米,這樣的情形。因為都不需要它,不需要開倉賑濟,平常一年生產的都夠吃,當然就用不到糧倉裡面的這些糧食了。「充溢露積於外」,都跑到外面,「至腐敗不可食」,都壞掉了,米都壞掉了,不可吃了。就看到這個算是非常的富足了。這是漢武帝初年的時候,京師裡邊的錢貫都朽了,倉內的粟米也都腐壞掉不能吃了。後來就以貫朽粟陳指到就是說,錢糧很多,錢跟糧,貫朽是穿錢的,粟是糧食,所以錢糧都很多,就代表非常的富足的意思,很富足。

  第二個「紫標黃榜」。這個講到另外一個人,另外一個皇帝叫做梁武帝。梁武帝,南朝的時候,宋齊梁陳的梁武帝蕭衍,這個人性愛錢,很愛錢,每百萬為一聚,有一百萬就把它聚在一塊為一聚,就掛以黃榜,就把它掛以黃榜,用個黃榜把它標識這樣子的意思;然後每千萬,每一千萬就作一庫,掛以紫標。所以後來我們說,「封記錢庫之名」就是指這樣子來。黃榜跟紫標就講到梁武帝很愛錢,就常常會去數錢,一百萬就掛上黃榜,千萬就把它掛上紫標。

  「貪愛財貨,謂之錢愚」,貪愛財貨的人我們叫做錢愚;「喜置田產,謂之地癖」。我們也念地ㄆㄧˋ或地ㄆㄧˇ,都可以。所以我們常講地癖地癖,買地皮,地癖。我們現在稱為地皮,炒地皮,地癖。

  來,我們看一下第一個「錢愚」。錢愚是來自於《晉書》裡邊記載到一段,「和嶠官太傅,富擬王者」,很有錢,很有錢,都可以跟王者作比擬,跟君王差不多了,很有錢,「性至吝」,但是非常非常的吝嗇,很吝嗇,「一文不妄費」,一文,一文錢都不隨便花的,杜預就目為錢愚,就把他叫做是錢愚,說他吝嗇的意思,錢愚。所以貪愛財貨,後來我們為什麼說錢愚,就是這麼來的。

  我們再看到第二個「地癖」,喜置田產,喜歡置田產的人,買地的人,置田產的人叫做地癖,這邊講到以購置田產為嗜好的人。這個癖,我們稱為癖,癖好癖好,這個已經都是成病了,太過分了。我們中國一直在講到過與不及都不好,要中道。太過之後就會,像節省、節儉是美德,但是如果是斤斤計較了,那就不叫做勤儉,對人就斤斤計較,一分錢都要計較的,那個就不叫節儉,那又過了,那個叫做吝了,所以那個已經是超過了,已經叫做吝了,吝嗇了。

  我們看一下《舊唐書》裡邊的「忠義傳」裡邊記載到李憕,「李憕傳」裡邊:「憕豐於產業」,就是指這個人很會置產,「伊川膏腴」,伊川這邊膏腴之地,就是肥沃的地方,「水陸上田,修竹茂樹」,就這些地,「修竹」剛剛講到,修竹就是長竹的意思,就是竹子長得很茂盛的意思,樹長得很茂盛。「自城」,城我們指到就是繞京都或某一個地區的,做為防守用的大圍牆。我們古代就會蓋城池,我們就居住在裡邊,比較安全,所以旁邊基本上有開個四門,晚上的時間就會把它關起來,這樣人居住在裡面才很安全。「自城及闕口,別業相望」,別業相望就是指,「別業」就是本宅以外的,那種在風景優美的地方,可又供遊憩的地方蓋的房子叫做別業,我們現在叫做別墅。與吏部,跟「吏部侍郎李彭年」,跟李彭年,就是李憕跟李彭年這兩個人,「皆有地癖」,就是指專買置購很多很多的田產,這樣子的意思。這個李憕善置產業,就是指很會買這種田產,田疇一望無際,很可怕,田疇竟然可以一望無際,買了非常非常的多,一望無際,從城到闕口,一望無際。所以後來我們講到,喜置田產叫做地癖。

  我們再看到下一個:「守錢虜,譏蓄財而不能散。」守錢虜,守錢虜就是譏諷蓄財而不能散,很多很多的錢財,但是又吝嗇的人,就是這樣子,我們常講守財奴。「落魄夫,嘆失業之無所依。」一個是很有錢,守財奴;一個是「落魄夫」,就是指貧困失業沒有依靠的人,就是指很窮。

  我們先看一下第一個這個「守錢虜」,有錢而非常吝嗇的,被錢所虜,就是被錢所役。這個《後漢書》裡邊有記載到,漢代馬援少家貧,年少的時候家裡邊很窮,往北地田牧,他就往北邊去田牧,田就是種田,牧就是放牧,後來牛馬羊數萬頭,穀數萬斛,後來就變成很有錢,但是這個人不是守財奴,他說:「凡殖貨財產」,殖貨財產就是指一個人的,這些牛、羊、馬,這些穀物,這些錢財,叫殖貨財產,「貴其能施賑也」,貴在能夠施賑給別人,「否則守錢虜耳」,否則就叫做守錢虜。所以馬援不是守錢奴。他就講到這麼有錢,有這麼多的這些東西就是要施賑給別人,不是空守在那邊,所以他就將他的這些錢財全部分給親戚好朋友,很好。

  我那天在電視上剛好看到,我們台灣地區有一個,名字突然跑掉,他有一年就是預計之外賺到了一百萬,結果有一個朋友去找他,找他,他就知道他那時候沒有錢,就給他三十萬;又知道另外一個朋友也缺了錢,也給了他三十萬;又知道說誰沒有錢,又給他三十萬;自己留了十萬,這個人實在是慷慨到不行。然後我就看到他那個朋友,就在講這樣的一則故事,就是這樣的一個情形。他說這個朋友你看,我需不需要常常抱著他的大腿,就做了這樣的一個動作。其實他要表達的就是說,他的這個朋友非常的慷慨,就是不是守錢虜,是一個很講義氣的人,不計較金錢,然後知道別人有難,不會捨不得這樣的一個錢財,這真的是挺大方的。

  我們再看到第二個,「落魄夫」,就是窮困潦倒而不得志的人。《史記》裡邊「酈生傳」,就是「酈其食」,之前也跟大家介紹過這個,「好讀書,家貧落魄」,年少的時候,「無以為衣食業」,就是沒有吃住這些東西,食衣住行都非常的貧窮,不豐裕,「為里監門吏」,就是當里巷裡邊的監門吏,就是看守的,看守門的。當然後來他也很有名。

  我們再看到這個「貧者地無立錐,富者田連阡陌」。

  這邊「貧者地無立錐」,就是貧窮的人連可以立錐尖大小的地都沒有,那真的是很窮。錐是一個倒三角的那個樣子,立錐,那個尖,尖的地方,那個佔的面積非常非常的小的。

  我們看到註釋第一個,「立錐」,插立錐尖,叫立錐,形容地非常非常的小。貧者地無立錐,就是貧者,貧窮的人,連那種立錐的這樣的一個大小的地都沒有。

  富者,有錢人是什麼?田連阡陌。我們看一下這個「阡陌」,田連阡陌,田就是連著阡陌。我們看一下,田地,這個意思就是田地廣袤,那個字念作ㄇㄠˋ,廣袤,就是田產為數可觀,就是非常非常多的意思。遠古中原糧區的萬頃田疇中,縱橫田埂無數,南北向的田埂我們叫做「阡」,南北向的叫做阡,東西向的田埂就叫做「陌」,叫陌。千既是聲旁,也是一個形旁,因為千是一個數字,代表多,千百都代表多。

  我們來看一下往下這邊,漢荀悅的這段文字,《前漢孝武帝紀四》裡邊,它講道:「至秦則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道,除井田之制,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這個講到就是說,到了秦的時候不然,就是不是用這樣的方式。在秦以前,周朝是井田制度,井田制度,就是旁邊畫成井字的這樣一個情形,旁邊的八塊是私人所種,中間的那一塊叫做公田,就由旁邊的八戶人家來種公田那一塊。但是到秦則不然,不用井田制度,用商鞅之法,就用了商鞅變法,他就改帝王之道,把井田制度給除去,結果就是變成可以私人買賣這樣,不是公家這樣。周朝那時用劃分的,讓大家各有一塊地可以耕種。我們講到一夫百畝,鄭板橋有一個《寄弟墨書》裡邊講到「古制一夫百畝」,就是井田制度裡邊一夫百畝。他就教他弟弟不能夠再多買,多買,「我獨何人?」我買那麼多地,然後窮人如何生活?這個真正是一個讀書人的風範。秦朝用商鞅變法,結果把井田制度給去除之後,有錢人就買了一堆地,貧的人就沒錢買地了,所以富者田連阡陌,就是這樣子,然後貧者無立錐之地,貧窮的人就連立錐的一個地方都沒有了。

  我們再往下看,接下來是「室如懸磬,言其空匱;家無儋石,謂其赤貧」。

  這邊「室如懸磬」,我們看一下這個註釋一。室如懸磬,這個「懸」是懸掛的意思,「磬」是古代矩形的樂器,懸掛在架子上邊敲擊。這邊室如懸磬的意思就是說,屋裡邊像懸掛著這個石磬一樣,下面空無一物,那就是形容非常貧窮的那個意思。這一句話,在《國語》裡邊的「魯語」上邊有這麼一段話:「齊孝公來伐魯」,就是齊孝公要去討伐魯國,「問於展禽」,就去問展禽,「展禽使乙喜以膏沐犒師」,就是展禽就派遣乙喜,這個乙喜是一個反應很好的;展禽是誰大家應該也滿熟悉的,就是柳下惠。他就派他的族弟,一個叫乙喜的魯國大夫,去犒賞齊國的軍隊。「齊侯見使者曰」,齊侯看到乙喜就說:「魯國恐乎?」他說魯國害怕嗎?因為他要去攻打魯國,就跟他講魯國害怕嗎?「對曰」,這個乙喜就回答他:「小人恐矣,君子則否」。他說小人會害怕,但是小人才會害怕,君子是不會害怕的;言下之意,當然指我不會害怕。齊侯就說了:「室如懸磬,野無青草,何恃而不恐?」他就問他,你們魯國貧窮得像屋子裡邊掛著磬,下邊空無一物,很窮的意思,就是笑說魯國很貧窮,「野無青草」,野地也不長青草的,「何恃而不恐?」你們憑什麼不恐懼?所以我們都說室如懸磬就是這麼來。當然這個乙喜就告訴他,因為我們有賢人。後來我們室如懸磬就是指到言其空匱,就是匱乏的意思,空匱就是貧乏、匱乏。

  家無儋石稱為叫做赤貧,赤貧這個詞我們現在也還用,一貧如洗。第三個註釋「赤貧」,一貧如洗,窮得什麼都沒有,叫赤貧。這個「赤」是什麼意思?空空的。我們說赤手空拳,赤,空空的,赤手空拳。「赤貧」就是一貧如洗,空空的,都沒有。

  「家無儋石」是指怎麼樣子?就是家裡邊沒有存糧,就是家境很貧窮。這個「儋」是什麼?可容納一石穀物的容器叫做「儋石」;也有人以一石為石,二石為儋,這是單位。我們一些古代單位,像我們現在因為全球經濟體的一個原因,會有設定公尺、公斤這些度量衡的一個統一,以前是沒有的,每個朝代,每個地方,對於那個斤到底是多重,定義也不太一樣。所以後來秦始皇為什麼要統一度量衡,就是這樣。因為戰國時代那個制度,每個國家諸侯國的制度是不一樣的,他現在統一了,當然必須要去統一度量衡,這是需要的,要不然就會常常到底是多重。另外就是每一個朝代,對重量單位、長度單位的定義也不太一樣。所以如果要特別知道的話,一定要回到那個時代的史書去看,史書裡邊就會記載這些制度,很多。這邊是指到就是說,一個人能夠擔的粟米,一個人能夠擔的粟米有限,所以後來就是指少量的糧食。這個「儋」字就是擔,我們現在寫提手旁那個擔子的擔。一個人能夠去承擔的,挑起來的粟米的重量。

  《漢書.揚雄傳》裡邊就講道:「家產不過十金,乏無儋石之儲,晏如也。」就講到揚雄,「家產不過十金」,家產裡邊不超過十金,「無儋石之存」,家裡邊就存糧非常少,但是「晏如也」。晏如也,那個「如」是的樣子,就是晏然也的意思。那個「晏」字就是安然自得的意思,安然自得,雖然很貧,但是安貧樂道。所以真的是,快樂不是由錢所堆積出來的,而是一個人的一個心量修養所成。家產不過十金,乏無儋石之儲,但是一樣晏如也。

  我們再下來:「無米曰在陳,守死曰待斃;富足曰殷實,命蹇曰數奇。」

  讓我們一個一個來看一下,第一個,「無米曰在陳」,無米,斷炊了,叫做在陳。

  我們先看一下註釋第一個「在陳」,指孔子周遊列國,楚國派人聘請孔子,孔子前往楚國,結果經過陳蔡的時候,被陳蔡出兵相阻,孔子不能夠通過,斷糧七天。講到這個,蔡禮旭老師好像今年四月份跟我講,你我姓陳跟姓蔡,我們的祖先都愧對至聖先師,所以我們都要為祖先還債一下。很有趣,陳蔡之間。

  《論語》的「衛靈公篇」這邊有講道:「在陳絕糧,從者病」,跟隨在旁邊的這些學生生病了,「莫能興」,就是站不起來了,興就是站起來,肚子餓了,絕糧那麼多天,絕糧七日。「子路慍見曰」,子路就很生氣,就有生氣貌,就跟孔子問,問老師,他說:「君子亦有窮乎?」問他們老師說:「君子也有窮困的時候嗎?」孔子就回答他說:「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他說「君子固窮」,雖然很窮,但是固窮,窮而不失志;小人窮了,遇到窮困就窮斯濫,「濫」就是指自暴自棄了,放濫,自暴自棄,那個道就守不住了。君子固窮,小人是窮斯濫。所以後來我們說「無米曰在陳」就是這樣,跟孔老夫子在陳蔡之間,被陳蔡出兵相阻絕糧七日這個典故有關。

  「守死曰待斃」,守死就是等死,叫做待斃。所以我們有個叫坐以待斃,有沒有?守死叫做待斃,坐以待斃,都不做任何事,在那邊等死叫待斃。「待」就是等待,「斃」就是死。

  「富足曰殷實」,家境很富足叫做殷實。「殷實」就是積蓄很多、很充實的意思,叫殷實。

  「命蹇曰數奇」,我們看到第四個註釋「命蹇」。命蹇就是運氣不好,通常是指仕宦困頓。這個「蹇」字就是阻塞的意思,艱阻、不順利叫做蹇,不順叫做蹇。命蹇就是命不順,就是命不順、命不好的意思,仕途不順這樣的意思。這叫做「數奇」,為什麼叫做數奇?數就是命數,我們前面有講過,就是命運、命數、定數,命運不佳。為什麼以奇為指不好?看一下這個奇是不偶,就是單數。偶是偶數,就是兩個一對,奇是不偶,就是不是成對的。我們成對為好,所以我們很多祝福別人的話都是用偶。古代占法就是以偶為吉,以奇為凶,所以數奇就是叫做命蹇,就是這麼來的。「奇」,不偶,那就代表不好。

  這邊是錄一段比較長一點,《史記.孔子世家》裡邊記載到的這麼一段:「吳伐陳。楚救陳,軍於城父」,「軍」就是駐紮在那地方,軍於城父。「聞孔子在陳蔡之間,楚使人聘孔子」,楚國人就派遣使者去禮聘孔子。「孔子將往拜禮,陳蔡大夫謀曰」,就互相謀劃說:「孔子,賢者,所刺譏皆中諸侯之疾」,所刺譏,所談的這些事情,都命中諸侯的要害,他們錯誤的行為。「今者久留陳蔡之間,諸大夫所設行」,就是指所預備要做的事情,「皆非仲尼之意」。「今楚,大國也」,現在楚國,大國也,「來聘孔子。孔子用於楚,則陳蔡用事大夫危矣」,用事大夫就是主事的大夫,就危險了。「於是乃相與發徒役圍孔子於野」,就是把孔子困於陳蔡之間。「不得行」,讓他不得行,「絕糧」。然後「從者病」,跟從在旁邊的病,餓壞了,「莫能興」。「孔子講誦弦歌不衰。」後來我們常常講說弦歌不輟,也是來自這個。「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窮乎?』孔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後面這一句,前面敘述得比較詳細一點。

  我們繼續再看下一句:「濟急如決水以活鮒魚,乞糧則登山而呼庚癸。」

  這邊有講到兩個典故,第一個是「濟急」,濟急就是援助危難,急就是危難,比較緊急的狀況,「如決水」,決水就是把河堤挖掘掉,讓水可以流出來,或開閘門放水,「決水以活鮒魚」,活,在這邊的活當動詞用,讓鮒魚活下來,活鮒魚。

  我們先看一下第一個典故,「決水」就剛跟大家介紹到的,就是掘堤,把堤挖掘,把它弄個缺口,或開閘門放水出來,然後來活鮒魚,讓鮒魚活下來。

  我們看一下這個典故,《莊子.外物》篇裡邊有這麼的一段記載,他說:「莊周家貧」,莊周就是莊子,家裡邊很貧窮,「故往貸粟於監河侯」,就要前往去貸粟。「粟」,米糧,跟監河侯,就是監管河川的人叫監河侯。結果監河侯就說:「諾。」好,很爽快,諾,好。然後說「我將得邑金,將貸子三百金,可乎?」前面答得很爽快,後面說我將要得邑金,邑金就是采邑稅金,一個地方的稅收。得邑金,「將貸子三百金」,我再貸給你,子就是你,就是指莊周,他現在是跟莊周對話,我將貸你三百金,可以嗎?這時候「莊周忿然作色曰」,就很生氣說:「周昨來」,我昨天來的時候,「有中道而呼者」,在路上碰到竟然有個呼喊的聲音。「周顧視車轍中」,結果我就回頭一看,看到車轍中,車轍就是指車子走過的凹陷下來的痕跡叫車轍。現在馬路都是柏油路,所以不會有這種車轍的情形;以前是泥巴路,土是軟的,車子很重的話,碾過去就有一個凹痕在裡邊。結果裡邊「有鮒魚焉」,有一隻鮒魚在那邊,有隻鮒魚在裡邊。「周問之曰」,他就問牠說:「鮒魚來!子何為者邪?」你怎麼在這邊?牠就「對曰」,鮒魚就跟牠對話,我們一看這個也知道是一個比喻的手法,牠就說:「我,東海之波臣也」,我就是在東海那邊的波臣,就是指牠,因為在水波,在水裡邊游的,那就稱自己為波臣。「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你有沒有斗升之水,這樣的水,讓我能夠活下來?「周曰」,我就回答他說:「諾。」一樣很爽快。「我且南遊吳、越之王」,當我去遊吳越的時候,「激西江之水而迎子」,我引來西江的水,然後來迎子,子就是指你,就是指鮒魚,「可乎?」可以嗎?「鮒魚忿然作色曰」,鮒魚就很生氣,作色就是臉色大變,臉色變了,變了顏色:「吾失我常與」,魚應該是在水裡邊,應該在水裡邊,我現在失去了我應該在的地方,「我無所處」,就是我現在竟然到這邊來,失去了本來我可以活的地方。但是「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我只需要斗升之水,你就可以讓我活下來,「君乃言此」,你竟然說這樣,說要到吳越去走一趟,去玩的時候,再引西江水才來迎我,我早就死掉了,牠就說:「曾不如早索我於枯魚之肆!」你倒不如早點到枯魚之肆,就是賣魚乾的地方,肆就是指市場的意思,到枯魚,賣魚乾的那個地方,去那邊買我還比較快,索我於枯魚之肆。他就是這樣跟他講,跟監河侯這樣一個譬喻跟他講,現在他就急需,還等你收了邑金之後才貸借給我,早就餓死了,這樣的意思。所以後來我們就以「濟急如決水以活鮒魚」,濟急,在緊急危難的時候就要趕快決水,就是把河堤的水弄開了來活鮒魚。或引,就是趕快給牠水。

  下一個「乞糧則登山而呼庚癸」,這個典故我們來看一下第三個註釋,「呼庚癸」。「庚癸」這個詞彙很特別,它指到的是軍糧。我們先看一下,《左傳.哀公十三年》裡邊有記載道,春秋的時候,吳王夫差跟晉國、魯國等國會盟,吳大夫申叔儀,吳國的大夫申叔儀,就向魯國的大夫公孫有山氏乞糧,乞糧就是跟他借糧食,大家不好直說,只好就用隱語代稱。當時候魯國大夫公孫有就回答他說:「梁則無矣」,梁就是指比較高級一點的穀類,梁這是屬於比較好的,上等的。他說梁則無矣,梁是沒有的,但是「粗糧有之」,粗糧,比較不好的這些糧食是有的,「若登首山以呼」,你就登上首山,以呼,就是大聲呼喊說:「庚癸乎!」庚癸乎!你就登上去,然後就講說庚癸乎,我就知道了,「則諾」就是我就知道你要糧食了,這樣的意思。所以後來我們就以呼庚癸乞糧,乞糧則登山而呼庚癸,「呼庚癸」就是跟人家借糧食的意思,請求別人接濟糧食這樣的一個意思。

  我們再往下看,「庚癸」,這個一看我們知道,天干地支裡邊的。「庚」是西方,主金,在方位裡邊庚是西方,主金,金主穀物。「癸」是屬於北方,是主水。我們能夠活下來,一定就是要有水、要有糧,所以出去攻打的時候,糧食跟水這個是非常非常重要的,這很重要。所以有人在戰略裡邊,就是要把人家的那個後援要切斷,後援切斷的話他就戰不久了。因為缺糧缺水,那個士兵沒得吃,那怎麼能夠過活?沒辦法。必須要有糧,要有水,這樣的一個地方,士兵才有辦法在那邊生存下去。所以古時軍中以「庚癸」為糧食的一個隱語,軍糧,做為軍糧的隱語。後來就以「呼庚癸」,加上一個動詞呼,呼喊,表示請求接濟糧食的意思,請求接濟糧食。

  我們再下來看「家徒壁立,司馬之貧;扊扅為炊,百里之厄」。這邊就講到兩個人的典故,一個是司馬相如,另外一個是百里奚,這兩個人。

  我們看到第一個「家徒四壁」,家裡邊只有牆壁立在那邊,言下之意就四面牆壁都沒有其他東西。沒有其他東西,以前牆壁沒有東西是沒有錢,別無他物是指很貧窮;現在有的人家徒不是四壁的,是故意要讓它覺得很簡潔。我們在古代裡邊,家裡邊只剩下四面牆壁,別無他物,就是指很窮的意思,這邊指到是「司馬之貧」。

  我們看一下這個註釋第一,註釋第一的地方,「家徒四壁」,家裡邊只有,這個「徒」,只有,只有壁立在那邊而已,字面上的解釋就是這樣。漢代司馬相如,成都人,路過臨邛,愛上了新寡的卓文君。卓文君夜奔相如,卓文君也很欣賞司馬相如。我們之前有講到跟司馬相如有關的典故,哪一個還記得嗎?司馬相如的典故,前面有講到的。下次我要帶糖果過來,我跟我的學生都答對的送一顆糖果。跟司馬相如有關的,哪一個?琴,跟琴有關。叫什麼琴?那個字要念ㄑㄧˇ,很好,綺麗的綺,華麗的意思,他就用那個琴去追卓文君。兩人回到成都之後,家中全無資財,空有四面牆壁。所以後來形容家中很貧窮叫一無所有。

  我們再看到第二個,這兩個字比較少見,我們看到上面是戶,就跟門有關。古代的那個單片門叫做戶,雙片門才叫做門。像我們這個單片門叫做戶,那如果是兩片門,像我們家鄉那種三合院式的,外面大門的部分就是兩片門,旁邊的側門,東西廂房那個側門,那個只有一門的,那個叫做戶。

  這邊「扊扅為炊」,我們看一下註釋第二。這個用門閂,所以扊扅就是門閂的意思,用門閂燒火做飯,指家裡邊很貧窮。家裡邊很貧窮,連那個閂門的門閂都拿下去當柴火燒了。這個故事在春秋的時候跟百里奚有關,秦國的大夫百里奚。他原來是虞國的大夫,虞國亡的時候被晉國所俘虜,做為陪嫁之臣送給了秦國。後來百里奚又逃亡到楚國去,被楚國扣押。秦穆公,秦國秦穆公,當時候秦穆公知道聽說他這個人非常的賢能,所以就用了五張的黑羊皮把他贖回來。這個講到黑羊皮,他也叫五羖大夫,叫五羖大夫就是指百里奚,因為秦穆公用五張黑色的羊皮把他贖回來,五羖大夫。後來他就請了一個洗衣服的婦人,有一次舉辦宴會的時候有音樂演奏,然後這個婦人就說她也可以唱,其實那個婦人知道那個就是她的先生。然後她就在音樂會的時候就唱說:「百里奚,五羊皮,憶別時,烹伏雌」,「伏雌」是什麼?就是孵卵的母雞。「憶別時」,想起離別的那個時候,煮了那個孵卵的母雞,然後「炊」,炊就是炊爨,用火燒,炊那個扊扅,「炊扊扅」,把門閂都拿來當柴火燒了,「今日富貴,忘我為?」你今天富貴了,忘記了我了嗎?要提示她先生百里奚。百里奚一聽這個歌詞很奇特,因為就是講到他自己當時候就是這樣子的。百里奚就詢問了,原來是自己離散的妻子。

  下來我們來看一下這邊原文的部分,漢朝應劭的《風俗通議》裡邊:「百里奚為秦相,堂上作樂,所賃」,賃就是指請的,這個「澣婦」,這個澣就是洗的意思,澣婦就是洗衣服的婦人,「自言知音」,就自己說自己是知音的,知音。「呼之」,然後就叫她了,然後「搏髀」,那個字念作ㄅㄧˋ,搏髀就是拍擊大腿,然後「援琴」,就拿著琴,就「撫絃而歌者三」,就唱了三首。其中的一首就是:「百里奚,五羊皮,憶別時,烹伏雌,炊扊扅,今日富貴,忘我為?」就講到說他當時候貧窮的時候要離開,百里奚還很擔憂自己的妻子,他妻子就叫他說去,沒關係,還殺了孵卵的母雞,還把門閂拿來當柴火,為他餞別。所以他聽了這個歌詞就發現不太對,這個曲中有所蘊含意思,一問之下,原來就是自己離散的妻子。所以後來這個叫做「扊扅為炊,為百里之厄」,就是指這樣子。百里之厄,「厄」就是窮困的時候,貧困的時候,連那個門閂都拿下來當柴火了,很窮很窮的。

  接下來是「鵠面菜色,窮民飢餓之形;炊骨爨骸,軍士乏糧之慘」。

  「鵠面菜色」,我們先看一下註釋第一個,鵠面菜色就是指到像鵠的面容,就是黃的,我們說飢寒交迫,那種顏色就不好看,形容面黃肌瘦的意思。我們常用到的面黃肌瘦,就是鵠形菜色。在盧象昇《經理崇禎十一年屯政疏》裡邊寫道:「塞上孑遺」,塞上的那些遺民,「鵠形菜色」,鵠形菜色就是面黃肌瘦,「相從溝壑者亦比比也」,這個念作ㄅㄧˋ,就是到處的意思。「相從溝壑」就是填溝壑的意思,我們之前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就轉相填溝壑,就是死了無處埋,就把他踢到溝壑裡邊去,就這樣子。這邊的鵠形就是像天鵝的樣子,就是很瘦弱的意思,鵠面菜色。「鵠」,天鵝,面瘦頸長。「菜色」就是五穀不收,人只吃菜,所以臉呈現就是菜的顏色,我們常常講菜色。光吃菜也是需要吃點五穀,主糧還是要有的。

  再下來看到「炊骨爨骸,軍士乏糧之慘」。軍士裡邊,就是在軍隊裡邊乏糧,就是沒有糧食了,很慘。慘到怎麼樣子?炊骨爨骸,就是沒有糧食了,只好拿人馬的骨頭來做飯,拿人馬的骨頭。人都做飯了,代表死人的骨頭。就是形容薪糧斷絕,饑荒困窘的那種慘狀。「炊爨」這個之前我們也有提到這個詞彙,就是以火燒煮食物,叫做炊、叫做爨。炊骨爨骸,骨骸就把它分開來講,炊爨骨骸的意思。我們中國文字詞彙常常會讓它錯落一下,比較漂亮,炊骨爨骸,海闊天空,就把它錯字一下,詞句會比較變化的美。

  我們再看到「餓死留君臣之義,千古夷齊」,這講到伯夷跟叔齊的典故,「餓死留君臣之義」。然後下來是「資財敵王公之富,一時陶猗」,「陶猗」就是陶朱范蠡,還有他的徒弟猗頓。

  我們先看到第一個「餓死留君臣之義」,就是伯夷、叔齊寧可餓死也不要吃周粟,周朝的米,以留君臣大義,因為他是商朝人,千古只有伯夷跟叔齊這兩個人。

  我們先看到註釋第一個,我們看一下這個典故。商代末年的時候,商的屬國孤竹國的國君有兩個兒子,一個伯夷,一個叫叔齊,兩個都不願意繼承君王之位而出走。當時候他的父親是要給他弟弟叔齊,但是他父親死之後伯夷就離開了,結果後來路上也碰到叔齊。因為叔齊說伯夷是長子,應該由長子繼承,伯夷認為父親的遺言就是叔齊,遺言就是指定叔齊繼承君王的位子,所以他就離開。所以兩個都是很令人敬佩的,比起那些廝殺兄弟然後奪取王位,這個實在是不可同日而語。兩個都不願繼承這個國君之位而出走,後來他們就投靠,當時候聽到周文王有德行,所以他們就去投靠他。後來武王繼承王位之後就去伐商,在半途的時候,他碰到武王要去討伐商紂的時候,他就喊著他,喊著武王,然後拉著那個車子,不讓他去攻打商紂。後來武王還是去攻打,把商紂給打下了,然後建立了周朝。但是兩個人以食周粟為恥,然後就隱在首陽山采薇而食,最後都餓死了。後來就改朝換代,到周武王的時候就討伐商紂,他就不再吃周粟了,就在首陽山這邊采薇而食,采一些野菜吃,結果最後就餓死了。這邊「餓死留君臣之義」就是指這樣子。算是他把自己列為商朝的遺民,現在周朝建立了,就不食周粟,這樣的一個情形。

  好,再下來,「資財敵王公之富,一時陶猗」。「資財」,很有錢。我們看一下陶猗這兩個人,就是指資財,他的錢財非常的多,資產很多,敵王公之富,比得上王公貴族,王公貴族的富有比得上。這是誰?陶跟猗,陶朱跟猗頓。

  我們來看一下「陶」,陶就是陶朱公,指范蠡,曾經積累財產百萬,自號為陶朱公。范蠡是一個很有智慧的人。再下來看到「猗」字,猗頓是山東的貧士,聽說陶朱公致富,然後就前往請教致富之術,後來猗頓也按照陶朱公的指點,也很快有錢了,兩個都很有錢。

  我們現在對聯常常會比較常用到是陶朱這兩個字,對聯如果有看到陶朱兩個字,大概就是跟商界有關,跟商業界方面有關,陶朱公就是指范蠡。

  再下來我們看一下「石崇殺妓以侑酒」,這真的是有點過分。石崇以美女陪酒,客人不飲酒就把兩個美女給殺了。「豪橫非常」,這個「橫」,這個橫字我們通常指舉止不合常理,我們會讀作ㄏㄥˋ這個音,要不然它就是讀作ㄏㄥˊ。「豪橫」就是蠻橫的意思,豪橫非常,很過分。「何曾一食費萬錢,奢華太過。」日食萬金。

  我們來看一下第一個石崇,石崇之前我們也有講到,石崇。第一個「殺妓侑酒」。晉代石崇讓美人勸王敦飲酒,王敦不喝,結果石崇就把那兩個美人殺掉了。很誇張,人命很不值錢。「侑酒」,侑酒是勸酒的意思,侑字就是勸請別人吃東西,喝酒吃東西,侑酒就是指勸酒這樣的意思。

  我們再看一下「何曾」。何曾,《晉書.何曾列傳》裡邊記載道:「何曾字穎考,陳國陽夏人也……武帝襲王位」,武帝承襲了這個王位,「以曾為晉丞相」,建立了晉國,武帝司馬炎以曾為晉國丞相,「加侍中」,丞相,加侍中,就是指又任侍中,兼職。「然性奢豪」,但是這個人性情非常非常的奢豪,「務在華侈」,非常的奢華浪費。「帷帳車服」,帷帳這個詞就是類似,我們古代人睡覺就是有帷幕這些帷帳,蚊帳這些,還有車服極其綺麗,帷帳車服這些設備都非常的華麗,「廚膳滋味」,廚膳裡邊的這些滋味,這些食物,「過於王者」,比君王,比君王還要超過,還要多。「每燕見,不食太官所設」,每次燕見,那個燕就是指設宴款待,君王設宴款待的時候,「不食太官」,不食太官就是不吃……太官是什麼?秦朝有太官令,還有太官丞,屬少府,就是主要掌管皇帝膳食還有享燕之事的,這叫太官,特別的就是掌管料理皇帝膳食,燕享這些事情的。他竟然不吃太官所設,「帝輒命取其食」,皇帝,晉武帝,晉武帝還常常叫人家命令別人去把那個食,取其食就是到他們家去把他要吃的東西拿過來。其實是因為晉武帝當時會當上皇帝,是因為何曾也是有幫忙一腳。還誇張的是「蒸餅上不坼作十字不食」,蒸餅上邊不坼,坼是裂開的意思,蒸餅上面沒有裂開成十字就不吃,不夠漂亮。我們蒸那個蒸糕的時候,剛好有個裂痕十字的,自然裂開,很漂亮的。如果沒有坼開作十字就不吃。「食日萬錢,猶曰無下箸處」,每天花的錢,吃花的錢就一萬錢,還常常說無下箸處,不知道要吃什麼,沒什麼好吃的。所以我們常常講一食萬錢,一食萬錢,「一食費萬錢」,一頓飯要花費萬金,後來就用來形容生活非常奢侈的意思。這就是何曾,何曾一食費萬錢,還說無下箸處,很奢華很奢華。

  好,今天時間到了,今天就跟大家一起學習到這。好,謝謝各位,謝謝。

  

  老師:謝謝你們,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