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歷史感應 不昧因果

  宋代的居士楊傑,字次公,家鄉在安徽省巢湖市無為縣,自號「無為子」。北宋神宗元豐年間在朝廷擔任太常博士。

  早年間楊傑喜好禪宗,追隨天衣義懷禪師學法,參究龐蘊居士的機鋒話語。有一天,楊傑居士奉命在泰山主持祭祀,看到泰山的日出,像一個圓盤一樣從雲海中湧出,忽然大悟。

  北宋神宗熙寧十年(一〇七七年),楊傑居士的母親去世,他暫時辭去了官職,回家守孝。守孝期間沒有公務,他就閱讀藏經,並因此歸心淨土。

  楊傑居士曾經繪製了一幅兩米多長的阿彌陀佛像,不管到哪裡都要帶在身邊,常常觀想憶念。楊傑居士平生所寫的文章,也往往導歸極樂淨土。

  當時有一位參軍叫王仲回,與楊傑是同鄉,曾經追隨楊傑居士受持念佛法門,他曾經問:「念佛如何才能不間斷呢?」楊傑回答說:「一旦信心堅定,就不會再有疑惑,這就做到了不間斷。」王仲回聽了之後,心中法喜充滿,欣然雀躍。

  一年後,楊傑居士駐守在江蘇南京江寧一帶,有一天晚上,夢見王仲回居士跟他說:「過去承蒙您以淨土法門來導引我,我今天已經往生了,特別前來致謝。」說完,王仲回向楊傑居士再次行禮,然後就消失了。

  過了沒多久,楊傑居士果然收到了王仲回居士的兒子寄來的訃文,文中說王仲回預知時至,與親友一一告別之後,安然往生。

  北宋哲宗元祐年間,楊傑居士做官做到了兩浙提點刑獄,在任上的時候往生了。臨終的時候留下了一首偈子:「生亦無可戀,死亦無可捨。太虛空中,之乎者也。將錯就錯,西方極樂。」

  楊傑往生之後,當時荊王的夫人在夢中雲遊西方淨土,見到一個人坐在蓮花之上,身上的衣服隨風飄揚,佩戴著寶冠瓔珞,容貌莊嚴。荊王夫人於是問他是誰,那個人回答說:「我就是楊傑。」

  

  【原文】

  楊傑。字次公。無為人。自號無為子。元豐中。官太常。初好禪宗。從天衣禪師遊。參龐公機語。及奉祠太山。覩日出如盤湧。忽大悟。熈寧末。以母憂歸。閒居閱藏經。遂歸心淨土。繪丈六阿彌陀佛。隨身觀念。平生著述。多指歸淨土。先是有司士參軍王仲回者。與傑同鄉里。甞從傑受念佛法門。問如何得不間斷。曰。一信之後。更不再疑。即是不間斷也。仲回躍然。明年。傑守丹陽。一夕夢見仲回云。向蒙以淨土為導。今得往生。特來致謝。再拜而出。已而得其子訃書。言仲回預知化期。徧別親友。逝矣。傑既卒。其後有荊王夫人。夢遊西方。見一人坐蓮華上。其衣飄揚。寶冠瓔珞。莊嚴其身。問何人。云楊傑也。

  ——《淨土聖賢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