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弟子規-第28集

  尊敬的各位老師、尊敬的各位同學們,大家好!請掀開《聖學根之根》第一冊,《弟子規》第二十六頁的第二行看起。

  【過能改。歸於無。倘掩飾。增一辜。】

  上一節課我們學習到這句的經文。『過能改,歸於無』,勇者一定是知過、知錯能改的。知過能改的人,自然他的錯誤、身上的毛病習氣就會慢慢的減少。如果我們犯了錯,還刻意的掩蓋自己的過錯,這就是錯上加錯,所以『增一辜』,這就是罪加一等的意思。這是我們上節課學習到的經文。今天再做一些補充說明。

  之前也有提過,在《了凡四訓》當中有「改過之法」。而改過之法是提醒我們要發三心,第一是要發恥心。我們想想看,從古到今聖賢豪傑,跟我們一樣都是人,並立於天地之間,是為三才者天地人之一。為什麼聖賢豪傑他們的德行、學問都能夠流傳千古,經過了世世代代之後,後人還把他們尊奉為聖賢、尊奉為老師?像大成至聖先師孔老夫子,他老人家被尊奉為萬世師表,世世代代的帝王將相、讀書人,無論是從事士農工商哪一個行業,沒有不恭敬孔老夫子的,夫子的教化把世間上的人們都教導成為了聖賢君子。所以看古來的聖賢是「百世可師」,而我卻是「一身瓦裂,耽染塵情」。我們這一生當中卻是碌碌無為,而且耽染在財色名食睡五欲七情的享受當中,「私行不義」,做出種種不義的、不善的行為,還覺得人都沒有見到、都沒有看到,一點慚愧心、一點羞恥心都沒有。了凡先生談到,這是「日淪於禽獸而不自知」,這個話就說得很重了。也是鼓勵我們要發起恥心,羞恥之心,覺得自己的德行沒有辦法跟古聖先賢相比,所以我們就要更加的奮發努力。「孟子曰:『恥之於人大矣。』」羞恥之心對於一個人來講是非常重要的。為什麼?當一個人有羞恥之心,他自自然然就不敢作惡,羞於作惡,恥於作惡。所以「得之則聖賢,失之則禽獸」。如果當一個人他失去了羞恥之心,他沒有慚愧之心,這裡講的就跟禽獸一樣,自己都沒有覺察出來。所以羞恥之心,是我們改過遷善最重要的樞紐。所以一個人慚愧心生起來、懺悔心生起來,他改過必然非常的勇猛,把自己過往的習氣毛病都修正過來。所以佛門的祖師印光大師也強調「恥」,知恥,恥這個字對於我們的利益是無量無邊的。有羞恥之心,就跟聖賢相近;如果我們沒有羞恥慚愧之心,則與禽獸相同,所以恥是非常重要的。

  我們在這裡也跟大家分享,在南齊時代,有一位賢德之人叫陶弘景,「弘景異操」。陶弘景字通明,號「華陽隱居」。他是丹陽這一帶的人,也就是現在的江蘇南京。在南北朝的時期,他經歷過南朝的宋、齊、梁三個朝代。而他一生當中對於道家學說有非常深入的實踐,不但是研究,而且他有他實際修證的功夫,所以對道家、醫家他都非常精通。陶弘景出生在書香的世家,從小就很愛讀書,所以不到十歲的工夫,他已經博覽了許多的典籍,自然而然對於聖賢的教誨他是非常的了解。這就形成了他通達世事的智慧,以及非常豁達,超然物外的人生觀。

  因為他非常的博學多聞,所以當人們對於經典有一些不明白的地方,都會來向他請教。當人們跟他請教問題的時候,這個問題他也搞不清楚,不知道如何回答,於是他就回去趕緊查找經典,廢寢忘食的要把經典的義理了解清楚。所以歷史上記載他是讀書萬卷,非常博學多聞。

  可是「一事不知,以為深恥」,這當中如果有他自己也搞不明白、搞不清楚的問題,他就生起慚愧心、羞恥之心,一定要把它讀通、學通為止。家人覺得他這麼廢寢忘食的讀書非常的辛苦,就勸他說:「這世界上沒有完人,哪有可能古今中外無所不知、無所不曉?人家問你,你要是不知道,你就說你不知道不就好了嗎?」而陶弘景卻認為說:「雖然人不可能知道世界上所有的事情,可是當別人提出了問題,自己不能搞清楚的情況下,還不去認真的學習,這就是孔老夫子所說的下下等人,那我怎麼能不感到羞恥?」孔老夫子就曾經說過:「生而知之者,上也」,這是上上根之人;「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如果是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按照孔老夫子這個標準,當人跟我們問問題,我們還沒有辦法應對,這已經是困而學之,所以不能再做這種困而不學之人!家人聽他這麼說,也覺得非常的有道理。

  到了他十歲,他得了一部書,是一位道士葛洪寫的《神仙傳》,他看到了之後就非常的歡喜,日夜的都去鑽研這本書,對於道家清淨無為的思想境界,他內心是非常嚮往的。所以他說:「仰頭看著青色的藍天、熱烈的白日,天地宇宙之間的造化是這樣的奇妙」,他內心當中就深深的嚮往,希望通過對於道家經典的學習,真正達到這個境界。所以他說:「仰青天觀白日,不覺為遠矣。」因此,陶弘景他一生在道家的研究,還有道家的修持方面非常的深入,後來也成為了一位道家非常重要的代表人物。

  在那個時代,梁武帝一生當中非常恭敬佛法、護持佛法,可是他跟陶弘景關係又特別的好。等到梁武帝即位,就很希望邀請陶弘景來到朝廷當中幫助他,遇到國家的大事要處理,都希望得到陶弘景的幫助跟輔佐。可是陶弘景這個人對於功名富貴一點都不放在心上,雖然是皇帝非常想邀請他來宮廷當中擔任重要的職位,但是都被他婉言拒絕了。於是梁武帝只好遇到國家大事無法解決,就寫信來向他請教,因此當時的人都把陶弘景稱為「山中宰相」。

  對於陶弘景的一生,蔡振紳先生也評價說,所謂讀萬卷書,這麼博學多聞的人,可是人們請教問題的時候,有一個問題他答不上來,他也搞不清楚,就生起了慚愧心、羞恥心,這就是夫子所說的一。「吾道一以貫之」,一是什麼?就是陶弘景他所做的。「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人得一而成聖。得其一,萬事畢」。一是很有深義的,道家說「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佛家也講當一個人大徹大悟,他自然對於宇宙人生的真相就完全通達明瞭了。所以一可以說是一心,可以說是一真,可以說是一悟一切悟,一是很有深度的。而陶弘景是「得一了一」。確實古時候的聖賢人,對於儒家、道家都有深入的研究和修證。在道家的修證當中,他也是達到了很高的位置,所以他能勘破世情。連帝王要邀請他到宮廷當中任要職,他都不放在心上,為什麼?他所追求的是更高一層的精神的境界,而不是人間的功名富貴。而他求道樂在其中,這種享受是人生至高的享受,這也是凡俗之人所無法體會的。陶弘景後來享高壽,八十五歲「無病而逝」,而且是「顏色不變,屈伸如常耳」。無論是儒釋道三教的聖人,這些聖賢人他有修有證,到了他最後生死關頭,都可以達到生死自在的境界。而且他走的時候是善終,又是享高壽,瑞相還這麼好,這是說明他一生當中修證的功夫是非常之高的。

  這是陶弘景的故事,也是啟發我們在改過的過程當中,首先要發恥心,恥心就是羞恥心、慚愧之心。

  而第二是要發畏心。人生活在天地之間,千萬不要以為只有我們眼睛看得到的這些人、動物、樹木花草,要知道舉頭三尺有神明。這個道理我們日後學習《太上感應篇》跟《文昌帝君陰騭文》,就能比較深入的了解。所以即使我們所做的過錯是非常隱微的,你覺得人並沒有覺察到我們做了什麼,譬如我們起心動念,起一念善、一念惡,或者我們善惡造作出來特別的細微,人是沒有覺察到,可是實際上天地鬼神都看得很清楚。而善跟惡如果是非常重,大惡則降之百殃,就會有非常不好的果報,災殃會降臨。而惡如果造得比較輕,就會折損我們現前的福報。所以我們要發起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要有這樣謹慎的態度,即使是閒居無人,也要注重慎獨的功夫。這是第二畏心。

  關於畏心,之前我們也有跟大家分享過。趙清獻公一生當中修身改過的功夫做得非常的好,所以每天晚上他都會燒香,向天地神明稟報自己所做的事情。有人看到他每天晚上都在焚香,默默的在禱告,就不知道他都在說什麼,於是跟趙清獻公請教說:「你每天晚上都在夜裡燒香,都好像在祈禱,您究竟是在祈禱什麼?」趙清獻公就跟他們說:「我從小到大,每天白天我所作所為,無論是做的善事、做的惡事,到了晚上,我一定都把自己所造的善事跟惡事奏報給上帝」(上帝就是玉皇大帝)。之後趙清獻公又談到:「蒼天在上,我只是一介凡夫而已,我想我跟上帝、跟玉皇大帝所奏報的事情,也許神明他不一定都能完全了解到。但是對我來說,每天反省改過的功夫,就可以不斷的提醒自己,如果我晚上不敢對天地神明奏報的事情,我白天就不敢做。」一個人他有敬畏之心,我們昨天提到的,敬畏之心是非常重要的,由敬畏我們生起真誠的恭敬之心。而當一個人他有敬畏之心,他一定不敢造作違背天地良心、違背父母老師訓誨的事情。所以晚上他不敢奏報的事,白天他一定是不敢做,起惡念、做惡行,這種行為他就決定不會去做。

  史玉涵評價說:即使你不向上天奏報自己的所作所為,其實天地鬼神對於我們的起心動念、一舉一動是完全了解的。趙清獻公他的做法,也就是通過每晚反省改過的功夫,來提醒自己千萬不要去做違背了天理良心、違背了道德仁義的事情。他知過改過,以及防非止惡的功夫就下得非常的好。這是《了凡四訓》談到的第二,要發畏心。

  第三是發勇心。一個人明明知道自己做錯了,可是他又不肯去認真的改過。原因是出在哪裡?原因往往是出在因循退縮。做為一個讀書人,做為一個修行修道之人,一定要奮然振作,在面對自己的毛病習氣的時候,不要有絲毫的遲疑,也不要去拖延跟等待。

  如果一個人他在改過的過程當中,具備這三種心,第一種心是什麼?第一種心是恥心,要有羞恥慚愧心;第二種心要有畏心,知道天地神明都在鑑察,有敬畏之心;第三要有勇心,真正勇猛精進的把自己的過錯改正過來,知過改過。所以師父上人常常強調,最重要的就是後不再造。並不是我做了錯事不停的懺悔,去跟人家說抱歉等等,而不是在這個功夫,最重要的,下次不要再違犯了。因此儒家也強調「不貳過」,這個功夫是非常重要的。

  當我們具足這三心的時候,能夠把自己的過失改正過來,就猶如「春冰遇日,何患不消乎」。春冰遇日,可能生活在南方的人比較不能體會,以前我們生活在北方,到了冬天,譬如在東北,像在哈爾濱,冬天有時候零下二十多度、三十多度,整個樹上、水裡全都結冰了。而到了春天,在春暖花開的時節,冰就慢慢的融化,所以是春冰遇日。冰結得再深再厚,可是當到了春天,遇到了溫暖的陽光,堅硬的冰塊也能慢慢的消融。這就比喻當我們具有改過向善的三種心,一個恥心、一個畏心、一個勇心,具足這三心,就如同春冰遇到溫暖的陽光一樣,它還是會自然而然的消融的。

  勇心,之前也跟大家講過周處除三害的故事。周處在年輕的時候是凶強俠氣,鄰里鄉黨這些人都拿他沒辦法。當時百姓就把水中的蛟龍和山上的白額虎以及周處當成三害,而認為這三害當中周處是最嚴重的。但周處他自己並不覺得,他只覺得白額虎還有水中的蛟龍對百姓的危害很嚴重,所以他就發了心,到山中去斬殺了白額虎,又到水裡去,經過了三天三夜的時間,最後把蛟龍給打敗了。於是鄉里老百姓引以為患的白額虎跟蛟龍,都被周處給殺死了。可是等他回來的時候,因為鄉里的人覺得,三天三夜去斬殺蛟龍,估計周處也沒命了,大家都非常的高興,開慶功宴在那裡慶祝。結果周處回來了之後才知道,這三害裡面,老百姓是把他當成最嚴重的一害。

  於是他了解了情況之後,就生起了勇猛之心,一定要把自己的形象改過來,要把自己的毛病缺點都要修正過來。於是他就到了吳這個地方去尋找二陸,二陸就是陸機跟陸雲,他們都是在平原跟清河這兩個地方當過內史。於是他就把自己想要改過向善的事情,這種心意跟清河內史陸雲報告了。當時他已經有改過向善的心,可是覺得自己好像已經做了很多的惡事,而且現在年紀也慢慢的長大了,是不是我這一生就這麼無所成就了?清河內史陸雲也勉勵他:「古人貴朝聞道夕死可矣,更何況你現在還很年輕,未來的前途還不可限量。而一個人最重要的是立定一生的志向,並不要擔憂沒有辦法改正自己的毛病習氣,也不用擔憂將來的名聲不會廣為傳揚。」於是,周處聽了這番勉勵的話,他就勇猛精進的改過向善,最終成為一位忠臣孝子。這個故事是出自《世說新語》。

  周處認識到自己的嚴重的問題,那真的是浪子回頭金不換,從此就改過向善,成了一個好人,而且比普通的好人還要好。因此《了凡四訓》當中的三心,恥心、畏心跟勇心,在我們改過的過程當中,如果能夠生發出來,對於我們修身、對於我們改過,是非常好的助緣。

  「謹」跟「信」這個部分我們就學習到這裡,下面進入下一個單元,就是「泛愛眾」。

  泛愛眾,「泛」是廣泛的意思,廣泛的愛護眾人、眾物。而「眾」,我們不要狹隘的以為只是指人,其實不是這樣的,眾它是廣義的意思,也就是說,一切的人、事、物我們都應該要去愛護。「愛」字,愛的中間是一個心,而外面則是受字,當我們用心的感受對方的需要,這就是愛。愛是用心感受對方的需要,而並不是要控制對方一定要朝著我們給他指定的方向走,這一點我們一定要搞清楚、搞明白。如果我們打著愛的旗號,總是強迫對方一定要遵從我們的要求,一定要聽我們的話,這就變成了控制,這就不是愛了,而是欲望。所以說,我們時時處處都要設身處地的為對方著想,為他人著想。

  師父上人也常常教導我們,愛字它是自性的第一德。親愛、仁愛、自愛,包括神之愛、聖之愛、上帝之愛,我們的祖先、佛菩薩的大慈大悲,愛的含義是無盡的、深遠的。可是愛字的原點是什麼?原點就是父子有親。我們從父子有親的親愛的精誠當中,再去生發出五倫五常、四維八德。這是做為哲學、宗教和傳統文化的大根大本,愛字其實就是從父子有親的親愛精誠當中所生發出來,而愛以及孝,又能出生五倫五常、四維八德。因此,愛字是自性的第一德。

  師父上人強調愛,在許多年來,也把愛字送到了全世界。師父上人一生的行為,他不只是愛自己,也不只是愛一個國家,也不只是愛一個宗教,而是什麼?師父上人的愛,是沒有國界的,沒有文化的界限,沒有族群的界限,也沒有國家的界限,甚至於也沒有宗教的界限。正是因為如此,所以這個愛無遠弗屆,到世界上的任何一個角落,愛都能散發慈祥的光芒。進而用愛來帶動儒釋道聖賢教育的推廣,帶動宗教教育的發揚光大,甚至於帶動世界的安定和平,都是靠愛字。

  所以這麼多年來,師父上人把愛送到了全世界,並且肯定,就像《三字經》當中所說的,「人之初,性本善」。人人都是有佛性的,無論是愛、無論是孝,這都是我們自性當中的德能,只是被我們的煩惱習氣蓋覆住了,所以這個孝、愛沒有辦法生發出來,就如同烏雲擋住了太陽一樣。在這麼多年師父上人推動教學為先,恢復傳統文化聖賢教育的過程當中,就是希望每個人都學會自愛、愛人,愛家、愛國、愛世界、愛眾生。這就是《弟子規》當中所說的「凡是人,皆須愛,天同覆,地同載」,這是泛愛眾當中第一句,也是最為重要的一句經文。

  而愛字從心、從受。什麼是愛?愛就是真誠心的感受,真誠心的感受就是愛。而真誠是周遍虛空法界的,所謂真誠包太虛,仁愛周沙界。在師父上人、在諸佛菩薩、在古聖先賢的眼中,愛所概括的範圍是非常非常廣博的,是沒有任何的界限,沒有時空的界限,也沒有任何文化跟地區的界限,是周遍虛空法界的,所以心量是特別的寬廣。

  實際上,當我們把《弟子規》的精神發揚光大,我們可以體會到,它和佛法裡面最高深的哲學《華嚴經》是可以相互印證的。當我們的心量也能擴展到跟普賢菩薩一樣的周遍虛空法界、周遍整個宇宙,我們愛滿虛空、愛滿人間、愛滿宇宙,這個時候我們難道能小看《弟子規》嗎?當我們這個愛心量很狹小,可能就是限定在小家庭的範圍,可是當我們這個愛能夠周遍無窮大,他的心量其實跟普賢菩薩的心量是可以相等同的。

  所以愛落實在世間就是《弟子規》,而愛字落實在佛法當中就是十善業道。慈悲遍法界,善意滿娑婆,就是這樣的道理。而在這麼多年,當我們追隨著師父上人,在推展著世界和平的工作跟進程,深刻的感受到了師父上人心胸的廣大。他老人家不只是愛中國人,也愛外國人,不僅是愛中國的文化,也愛世界各民族的文化,也愛屬於全人類的文化。所以師父也常常提醒我們,像我們心量都比較小,有的時候考慮到自己,但是覺得其他國家的人遭遇苦難,跟我們有什麼關係?這都是他造了不善的業所感召的。但是師父上人並不是這樣,他總是希望我們把心胸擴寬,我們愛自己的國家、愛自己的民族,同時也要去尊重、去學習、也去愛其他國家跟民族的文化。特別是當其他的國家民族遭遇到災難,也要有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心量,把他人的苦難也當成自己的苦難。

  慈悲遍法界,善意滿娑婆,這也就是十善業道遍法界,也就是弟子規教滿娑婆。因此,《弟子規》還有像《聖學根之根》這些典籍,千萬不能夠小看,它在天平上的分量,不僅僅是可以跟《四庫全書》並駕齊驅,實際上當我們把《弟子規》、把《聖學根之根》當中的經典,當我們心量擴寬,實際上這裡面的義理、這裡面的境界,也是可以跟大乘佛法的經典相互印證的。

  因此愛,它是十善業道的圓滿落實,也是世界文明的遺產。我們無論是接觸任何宗教,就像師父上人到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有了淨空之友社辦公室,就編過一本書叫《神愛世人》。《神愛世人》裡面我們就看到,有世界上各個不同的宗教,最重要的核心都是愛字,都是仁慈博愛。所以愛是世界上各個不同的文明、不同的宗教共同的遺產,而愛字也是我們所學的這部《弟子規》圓滿的落實,是我們人類的智慧、經驗的承傳。

  因此愛字是無限寬廣的,《弟子規》從入則孝、出則弟,一直到謹信,一直落實到愛字,其實它的意境是無限的深遠。我們說愛是真心、真性,是真如法性,愛是本性、本善、純淨、純善,而愛是真理、真諦、生命、永恆,愛就是神聖、上帝、真主、聖靈。因此,不只是中國的儒釋道三教,而是世界上各個不同的宗教都是以愛為根本,以愛為教學的核心。所以愛就像大地一樣,一個愛字能夠孕育出宇宙萬物、天地萬物。大地母親,它能夠涵養萬物,而這些都是從愛心所生發出來的。所以說愛確確實實是萬德、萬能、萬福的根源。

  而我們在學習儒釋道三教聖賢教誨的過程當中,也深深的體會到,一切的諸佛菩薩、一切的聖賢人,他所證所得就是自愛兩種落實,而一切的諸佛菩薩、古聖先賢所教化的,就是愛他這兩種落實,也就是《十善業》跟《弟子規》的落實。當然,《十善業》跟《弟子規》就是這套《聖學根之根》最為重要的經典之一。因此,一切聖賢佛菩薩的教化就是真誠的愛心、《弟子規》、《十善業道》生活規範的教育。如果我們能夠學習愛的教育、落實愛的教育,自自然然世界上就能化解許多的災難,甚至於讓災難不會發生。

  在最近的幾個月當中,全世界人類面臨深重的災難。災難使大家也從內心當中,要真正去探求究竟災難的成因是什麼,如何才能化解災難。這是人類當我們做為命運共同體,每個人內心當中都非常關切的問題。而實際上儒釋道的聖哲早在經典裡面,就已經為我們把災難的因跟果都講得非常的清楚,所謂「三災是果,三毒是因」。

  地球當中出現的許多災難,無論是水災、火災、風災,還是地震,這都跟地球上人類的心念是有關係的。而在佛經裡面教導我們,水災是果,而它的因是什麼?因是貪欲,人類無窮無盡的貪婪、貪欲導致的水災。而火災是果,它的因是什麼?因是瞋恚,瞋恚的心會感召火災。包括像現在全球變暖這些問題,整個溫度的上升,也是跟人類過度的殺戮動物、傷害植物、破壞地球有關係。我們想想看,雖然地球母親的心胸很廣大,能夠包容、能夠容忍,可是地球上的兄弟姐妹們,像這些動物也好、植物也好,人類無休止的去索取、去殺害,這種貪婪也會引發牠們的怨恨。火災是果,瞋恚是因,當牠們怨恨心很重,地球生態失衡,全球變暖的問題也就隨之而產生了。所以千萬不要以為環境的變化、災難的發生跟我有什麼關係,其實跟我們的起心動念都是息息相關的。

  風災是果,愚痴是因。風災,龍捲風、颱風、颶風,在許多國家地區都非常頻繁的發生。它的因是什麼?它的因是愚痴。最重要的就是,我們把儒釋道的聖賢教育否棄了、推翻了、不學了,甚至誹謗它,把世界上各個宗教的宗教教育這些經典也都棄之不學了。當我們失去了這盞智慧的明燈,自然換來的就是無知的黑暗,就是愚痴,這會導致風災。地震是果,傲慢是因。當然,傲慢跟瞋恚是息息相關的。所以人心不平會感召地震。

  如何來化解?儒釋道的聖哲人教導我們,要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要把自己貪瞋痴慢疑不良的習氣要改正過來。就像我們學習《了凡四訓》說要發三種心,改過要發恥心、要發畏心、要發勇心,這三種心發出來,自然我們可以慢慢的去平息自己的習氣。而最重要的是勤修戒定慧,戒定慧也是通過學習儒釋道的聖賢經典,我們由戒得定、由定發慧,在修習戒定慧的過程當中,慢慢的把自己貪瞋痴的習氣伏住,而不現行。我們心平氣和,災難自息,這是非常有道理的。

  就像這次遇到很嚴重的疫情。疫情發生的時候,很多的訊息也都跟我們談到,到目前為止還沒有非常好的特效藥可以治療這種病毒。但是有的人最後能夠很平安的度過災難,甚至於有的人已經染上了病毒,最後他能夠治好。有許多醫生都有強調,並不是靠藥物治好的。在這個過程當中,要心平氣和,保持心態的平和,我們自身的人體有免疫的功能,也能夠把這種病慢慢的化解。所以心態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要保持平靜的、平和的心態。而各宗教經典也有強調有不同的方法,譬如祈禱、譬如持咒等等的。而佛法特別強調念佛,用念佛的方法來平息災難是非常有效的。

  當我們發出了真誠愛心,真誠愛心就如同經典當中所講的,它是沒有絲毫的不善夾雜,無有毫分不善夾雜。於是就能夠達到人人上善、家家和樂,自自然然三災的諸難,就是水災、火災、風災等等自然災害,自然就能夠平息下來。

  在佛經當中所強調的,戒定慧三學增上,在佛法當中所說的,佛教的大同之治,儒家也強調大同世界,這樣的景象就能夠真正的實現。這樣的世界是個怎樣的情況?是仁愛禮讓,天下和順,國豐民安,兵戈無用,自自然然達到百福駢臻、千祥雲集,所有的福報、所有的祥和、所有的幸福美滿都出現在我們的面前。這就是聖賢的仁愛教育所達到的最圓滿的效果,也是我們自性當中這種愛的、至愛的性德的顯發。愛、孝,都是自性當中的德能,而我們自性的德能是無量無邊的。

  因此師父上人特別強調,我們要重視《十善業道》和《弟子規》的認知與學習,千萬不要小看這個經典。特別是在我們現前的時代,當它發揮正能量,發揮切實的作用,可以給我們世界帶來安定和平的局面。師父上人特別強調,我們一定要百分之百的落實,因為這是化解一切災難,化解一切衝突對立和矛盾的根本修行大法。特別是在這個時代,是迫切的需要把儒釋道聖賢教育恢復起來。

  因此,我們今天學習到泛愛眾,深深的感受到師父上人和古聖先賢的教誨,確實是語重心長。我們一定要把它放在心上,真正的在生活當中落實下來。

  泛愛眾,也就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胸懷,也是儒家的大同之治、佛家的大同之治,能夠達到這個效果的根本的原因。後面我們還會繼續再談到這個問題。

  泛愛眾,我們分別從不同的角度來跟大家一起分享。愛跟眾也是有一個主次先後,含括的範圍非常的廣泛,首先是從愛父母這個角度,再來進一步的提升,我們要恭敬所有的長輩。孝親尊師,孝悌,在泛愛眾當中從這個原點開始去做起。接著我們還能夠愛弱勢的群體,甚至於愛惡人、愛動物、愛植物。當我們這個愛不斷的發揚光大,由己及人,由親及疏,愛的心量就非常的廣大。

  因此,特別是當我們做為父母,在教導孩子的時候,我們啟發孩子培養仁愛的心。仁愛的心是從什麼地方開始培養起來?當然是從自己最為親近的父母開始愛起。你想,如果一個人他連父母、祖宗他都不愛,你說他會去愛別人,我們可以很肯定的說一定是假的,一定是有他的目的、有他的利益的。一個人他只有懂得愛父母、愛老師、愛祖宗,他才能夠慢慢的把愛心向外延伸出來。所以孟夫子有一段非常重要的教誨,提到「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因此,親親之後才是仁民,仁民之後才是愛物。它是有主次先後的,一定是從自己最親的父母開始愛護,然後再推延到別人的父母、別人的孩子。這是仁民,就是仁愛人民。再從仁愛人民這個愛心,再去推廣到愛護一切萬物。一切萬物就很廣泛,包括動物、植物、礦物,這都是愛物。這個次第能夠順著去拓展,當父母、老師在教一個孩子,這個孩子的愛心就會不斷的拓展。因此,首先就是要教孝。

  在前一段時間,我們曾經到水結晶實驗室參觀。在華嚴水結晶實驗室當中,大家走到裡面,都會看到一幅非常特別的油畫,油畫畫得非常的莊嚴,裡面的水結晶光彩亮麗的。而當人們在參觀實驗室,看到這幅畫,實驗室的老師們都會讓客人猜一猜,這幅畫裡面所呈現的水結晶到底是怎樣的景象?很多人一看這個水結晶,馬上就想到,這是畫著一個母親跟他的孩子,而且這個孩子還是在襁褓當中,母親抱在懷裡的孩子,大多數的人都猜得出來。這是水結晶實驗室做了一組關於孝的主題實驗,而在實驗當中,有一幅畫就叫「哺乳養育恩」,母親在哺育兒女,在哺乳的過程當中,所呈現出來的母愛的愛的光輝,是通過讓水看這幅畫,再去觀測水結晶。結果在水結晶裡面就看到一位慈祥的母親,正在哺育她剛出生的嬰兒,這個畫面是非常非常溫馨的。不過關於水結晶之所以會畫出這幅油畫,這當中也是有一段故事,大家有機會以後來實驗室參觀,可以讓這裡的老師講解給大家聽。

  但我們從這幅畫裡面就會感受到了無限的愛的光輝,因為母愛是最偉大的,三年的時光,當我們從呱呱墜地,一直到能夠走路、說話、拿起筷子吃飯,這個過程當中,母親幾乎是三年不離懷抱,這種恩德真的是難以用言語來表達的。像我們在小的時候,以前就曾經說過,我們在長牙齒的時候,有的小朋友可能都會發燒。像我在長牙齒就發燒發得很厲害。母親特別是在半夜,孩子還在發燒,這燒退不下來,最後母親就半夜抱著我,在那放聲大哭。那種母子連心的自性的至德,現在想起來還令人特別的感動。包括我們在學走路的過程當中,母親對我們的呵護、教導。我們第一次拿筷子,拿著筷子吃飯。小時候很好強,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教我們拿筷子,結果剛開始拿一下子就夾了兩顆花生。一直到後來,奶奶、母親都還會講起我們小時候的點點滴滴。我們每一步的成長,都是在父母親的呵護之下,我們才能夠長大成人。所以當我們看到這幅哺乳養育恩的油畫,就不斷的提醒我們,要能夠知恩報恩,要有報本反始的心態。

  愛首先要從孝開始做起、開始教起。包括我們在聽孝敬幼兒園很多的故事,其中有一個故事很有趣,就是孝敬幼兒園的負責人、創辦人,他跟我們講,有一年他在中國的西北這個地方招生,有一個孩子的母親就跟這個負責人說,我們家的孩子每天都要喝羊奶,所以我把他送來你這裡讀書,我還要送五頭羊過來,送一車的羊過來,這樣每天要擠奶給我孩子吃。結果這個創辦人覺得從來沒有遇到過這種事情,他也不知道怎麼處理,就跟她說,「我們這裡吃的、喝的都很豐富,妳不用把妳家的羊送來。」我們看到一個母親她對孩子的呵護,這種真誠的母愛,讓我們也特別的感動。

  愛首先就是從孝字開始的。那我們怎麼教孩子要孝順父母、愛護父母?就是從《弟子規》的入則孝開始教。首先是要親師配合,老師跟家長要配合。親師配合的過程當中,老師在學校裡面教導孩子父母的恩德,我們應該如何去盡孝,在課程當中所教的,回到家裡,家長一定讓孩子落實。這是要親師配合,才能夠把孩子真正教好。因此我們看到孝敬幼兒園的小朋友,他們有很多的家庭作業,這個家庭作業都不是趴在桌上寫的,而是要去實踐的,早晚要拜祖父母、拜父母;在課程的中間,三餐飯要跟母親一起做飯,或者是他自己,小朋友要自己去做飯;做飯還要碗筷擺好,要先請祖父母、父母先用餐;在這個過程當中,每天還要給爺爺奶奶捶背,給爸爸媽媽洗腳,這些都是他們的作業,小朋友做得特別好。他二三歲、四五歲,在家裡就像小大人一樣,能夠把家打理得井井有條的。爺爺奶奶本來不太放心,說這孩子都這個時代了,還要到傳統文化學校學這一套老規矩,那會不會跟不上時代?結果因為這段時間疫情的關係,小朋友都待在家裡做作業,遠程上課,爺爺奶奶看到孩子教得這麼乖、這麼孝順,全都放心了,巴不得再多送幾個孩子過來。所以教育要親師配合才能夠教好。

  再來就是夫妻配合。我們以前學過二程夫子的母親,她和她的先生就配合得非常好,孩子出現問題,他夫妻兩個一定商量好,不會一邊在處罰他,一邊又在溺愛,不會的,家長本身夫妻兩個人教育的理念都達成共識。當然最重要的就是以身作則教孝,因為當父母本身他就力行孝道,去孝敬祖父母,孩子看在眼裡,在他一生當中都會留下很深的印象。就譬如以前我的父母親在奶奶年事已高,都是親自照顧老人,親自照顧九十多歲高齡的奶奶。我們看到父母親怎麼照顧奶奶,自自然然我們對父母親的孝心也是在這個過程當中去不斷的強化,不斷的培養起來的。

  之前有跟大家分享過,因為奶奶一生她吃的東西口味都比較重。古時候的女人在家,飯菜都煮得非常好,所以奶奶也是如此,九十多歲了,雖然她不能自己親自下廚了,但是她對於飯菜的口味還是挺挑剔的,三頓飯的飯菜要煮得合她胃口。還有包括我們每年祭祖,台灣祭祖的風俗還是保持得很好,祭祖的飯菜奶奶都要親自去看過。有時候吃一頓飯,奶奶就嫌胡椒少了,沒有香油,口味太淡了。所以一頓飯我父親就要來回跑,煮好了端上桌,請奶奶上座之後,他要不斷的來回跑,一會幫奶奶加點胡椒,一會幫奶奶加點香油,每頓飯都是這樣。一直到奶奶要過世的那天早晨,她還跟我父親說:「我這輩子最幸福的事情就是跟你一起吃飯。」父親覺得,「我這不是天天都陪著您老人家吃飯,怎麼您今天說的話這麼奇怪?」結果那一天中午,剛好也是遇到祭祖的日子,奶奶看好,巡過一遍祭拜祖先的飯菜,又跟曾孫子很開心的玩了一會,然後就這麼走了,九十多歲。所以教孝也是要夫妻配合,這樣孩子也會領會到父母是怎麼孝敬祖父母的。

  再來,太太要把先生的辛勞講給孩子聽,先生也要把太太的辛勞講給孩子聽,這樣做為孩子他從小就知道,父母親多麼不容易,含辛茹苦的養育我們長大成人,這個過程是多少的辛勞、多少的心血。再進一步的提醒他,「事諸父,如事父;事諸兄,如事兄」。他除了尊敬自己的父母之外,他也懂得去尊敬一切人的長輩。

  所以一個孩子的成長,確實是在親師配合跟夫妻配合的過程當中,讓他把孝、把愛深深的烙印在他幼小的心靈當中。而他從小在家庭、在學校所學會的一切,貫徹在他的一生當中。當他小時候就學會孝、學會愛,他一生就能夠把愛帶給所有的一切的人。這是第一點,這是從教孝開始。

  再來進一步的引導,就要尊敬長輩。對於所有各行各業的長輩都應該要尊敬,因為社會、國家是互助的整體。這個觀念非常重要,因為我們現在的社會,從經濟發展的過程當中,倫理道德、因果、聖賢智慧的教育沒有同步的跟上,所以很多人從小他就是受到功利主義的影響,價值觀產生了偏差,往往用金錢、用利益來看待問題、來衡量問題,而不是用愛的精神、用服務的精神來做為人生的價值觀,這是人心產生的扭曲。從小就要把孩子正確的觀念樹立起來,而不要受到社會不良風潮的影響,要從小告訴孩子,對於各行各業都要尊重,職業沒有貴賤,面對各行各業都要持著感恩的態度。

  首先從孝敬父母,進而延伸開來要尊敬老師、尊敬長輩。我們在PPT上可以看到一張卡片,這張卡片剛好也是那天我們去參觀華嚴水結晶實驗室,看完油畫之後,就看到實驗室的這些老師、工作人員,在製作一張感恩老師的生日卡片。他們非常的用心,把水結晶裡面最美的幾張水結晶放在上面。在這生日卡裡面有「壽」字,有香甜可口的蛋糕,還有朵朵的蓮花。並且把所有祝壽人的名字按照次序排列在上面,按照長幼有序的次序排列起來。這是感恩老師的一張卡片。

  我們想想看,當每位老師都看到自己的學生具有感恩心的時候,他的內心會充滿了幸福,覺得這一生當中辛苦的付出來教導學生,學生確實都有知恩報恩的心態,這是非常溫暖的感受。

  我們除了對老師之外,對於各行各業的人也都要生起這樣的態度,要尊重各行各業的服務。就像我們這次遭遇到的疫情的過程當中,有許多的白衣天使,有許多的醫護人員,他們是冒著生命的危險在全力的搶救患病的病患。這個過程是非常無私的付出,以及非常艱辛的工作,我們從許多的資訊裡面都有看到。他們是非常大的壓力,非常強的工作強度,以及非常危險的環境裡面去搶救患者的生命。

  我記得曾經有一位長輩,他就傳了一個圖片來給我們看。有一位護士她已經很長時間因為搶救病患,而且這又是很危險的,因為它傳染性特別強,所以這個過程當中,她就沒有回到家裡去看望家人。這個過程是農曆春節的前後,都是家家團圓的時候。這個護士她還必須在醫療工作崗位上去護理病人。結果有一天她經過她的家,孩子的父親就帶著孩子,又帶著一碗飯,拿出來給妻子吃,給這個在醫療戰線上一直在工作的護士,是他的妻子,讓她吃。於是她就蹲在路邊,一邊吃飯,然後她的兒子,兒子只有幾歲,就站得遠遠的,爸爸抱著他,讓他看著他的母親。他說:「孩子非常想念妳,妳這麼長時間沒回家,我把孩子抱出來讓妳看一看。」這種場面,我們看了都忍不住流下眼淚。

  在這個社會上,我們人不是孤立的存在的。為什麼要報父母恩、報國家恩、報眾生恩。多少人對我們的付出,多少人對我們都有恩德,像這些恩情我們都要感念,都要懂得感恩、報恩。因此對於孩子從小要建立這樣一個心態,知道他所吃的一粒米、一口飯,喝的一口水,都是有多少人在背後非常辛苦的去付出,我們才能夠在生活當中衣食無憂,能夠在天地之間過上比較幸福美滿的生活。

  敬人者人恆敬之,這種恭敬之心、感恩之心是要常常培養的。而所有的人就像一面鏡子一樣,我們用感恩的心來對待他,同樣我們收穫的也是滿滿的愛跟感恩。江本勝博士說,世界上最美的結晶就是愛的結晶,似乎愛是宇宙的核心。這個話一點都不假。因此當我們除了愛父母、愛老師、愛長輩,同時也能夠去尊敬各行各業的付出,就能夠和樂融融,所以對於各個行業都要生起恭敬心、愛護心,生起感恩的心、報恩的心。

  除了這些之外,我們對於弱勢團體、弱勢的群體,這些人是比較沒有得到關懷的人群,譬如老人、孩子,我們能夠給他多一點的關懷跟協助,這也是在愛德裡面非常重要的做法。這個日後也是我們學《太上感應篇》,也能夠學到像「矜孤恤寡,敬老懷幼」這些經文,都是教導我們對於弱勢的群體要有恭敬心、感恩心,有知恩報恩的心,能夠愛護他們。特別像老人、孤兒,這些弱勢的群體,比較沒有能力的人群,我們也都要對他有愛心。

  因此像我們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裡面,不同的文化、不同國家和宗教,他們有一些觀念也是特別的好。像我們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當中,他們就會對兩個群體特別的恭敬,一個是什麼?一個是婦女,國外很講究女士優先,Lady first;再來是非洲。當在教科文組織提到婦女跟非洲的時候,人們就會更多的愛心、更多的同情、更多的尊重,像這種觀念都是非常有愛心的做法。對於相對比較弱勢的群體,我們要發揮「泛愛眾」,《弟子規》當中泛愛眾的精神,真正的去愛護他們。

  孔老夫子在《禮記》的「禮運大同篇」當中,在這裡面我們特別有看到一段話,也看出了中國古人為什麼能夠創造出大同世界、大同之治的和諧景象,跟那個時期古聖先王的心胸、心量是分不開的。那個時候中國人一說話就是說天下,不是只是談到中國,這個心量有多廣大。不僅是如此,古聖先王愛護人民百姓的心胸,是涉及到了社會上的各個層面,也包括了許多弱勢的群體。因此我們在「禮運大同篇」當中就看到:「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天下為公」,大家經常會看到孫中山先生所寫的這幅墨寶。實際上孫先生他一生的政治理想,用這四個字可以非常準確的概括出來。這當然也都是中國從古至今古聖先王王道之治、聖賢之治的終極的理想。

  「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按照中國古人的政治體制,它確實是非常好的機制,把國家最為賢德的人才,都能夠選拔出來,讓他們共同來治理天下、治理國家。因此上古時期,除了有很多著名的君王,譬如堯舜禹湯,同時與他們相匹配的,也有很多賢德的宰相。這都是這些君王在人民百姓當中選拔出來的賢德之人,共同來治理國家。「講信修睦」,這是當時的社會景象。

  而那時候所體現出來的,大同之治就是古聖先王仁德的聖賢政治的體現。在這種政治體制之下,正是因為做為領導者他本身就是一位仁德的聖王,他非常的愛護百姓,心心念念的都是在關心和照顧百姓,所以才出現「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他並不只是愛護自己的親人、自己的家人,也不只是養育和愛護自己的孩子。堯、舜、禹當時在傳位,都是傳給賢德之人,而不只是傳給自己的兒子。這種政治體制造成當時能夠在中國的歷史上出現聖賢之治、大同之治重要的條件。

  而愛,他可以無遠弗屆的從愛自己的家人身上,去推廣到全天下的老百姓,而且達到「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這簡直就是我們人間的天堂,是人間的淨土。「老有所終」,老人能夠安享幸福的晚年,就像師父上人所提倡的,建立老人樂園。每個老人的晚年都過得很幸福、很快樂,我們可以想像他來生的去處一定是非常好。「壯有所用」,在壯年的時期,每個人的才幹、德能,都能充分的被發揮出來,為國家所重用,並且一起治理天下,一起愛護人民,一起跟賢德之人推廣聖賢的教育。「幼有所長」,真的是老安少懷,年幼的孩子他們也都得到很好的教育。就像現在師父的理想,跟大同之治很接近,師父希望建立老人樂園,同時也希望在世界上各個不同的國家,興辦傳統文化一條龍的學校,這是幼有所長。讓小朋友從兩歲開始,甚至於從母親胎教開始,他就學習傳統文化的聖賢教育,兩歲開始就讓他學習《聖學根之根》,並且可以在生活當中落實,等他長大再繼續學習四書五經,學習《群書治要》。一個孩子他從小到大,成長和教育的過程當中,所稟受的都是聖賢教育,都是傳統文化儒釋道的聖哲人的教化,這個孩子長大之後,他的德行、他的學問、他的才幹一定能夠為國家社會做出很大的貢獻。

  下面是「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不僅是老人、兒童,也不僅是壯年,包括這些弱勢群體。鰥寡,失去了太太的先生是鰥,寡就是寡婦,失去了先生的女子。孤獨,有些老人他可能沒有兒女,到了年老非常的可憐,都沒有人贍養。孤跟獨,這也是說孩子失去了他的父母親,孤是沒有父母,獨是沒有孩子。廢是殘疾人,廢疾者,皆有所養,無論是殘廢的人還是生病的人,都能得到國家社會對他很好的照顧。

  師父希望在社會當中實現三種免費,一個是醫療免費,一個是教育免費,再來興辦老人樂園,讓養老的人也都能老有所終,這是完全符合中國古時候大同之治的理想。當一個國家、一個地區,可以把軍事的費用節省下來,用於醫療體系當中,也就是說當一個人生病,他去醫院接受治療的過程當中,他自己不需要去付一分一毫的費用,完全由國家來負擔,一個人養老或者生病的擔憂跟顧慮就完全解除了。教育免費,孩子從小到大的教育費用也是由國家跟地區來支出,由政府來支出。當我們可以把武力、軍備的費用省下來,用於實現這三種免費,還有老人樂園,古時候人人所嚮往的大同世界的景象就出現了。

  下面說「男有分,女有歸」,男子可以盡他的職責跟義務,而女子也都可以在家庭當中有很好的歸宿,並且起到相夫教子的作用。「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這是「禮運大同篇」裡面所談到的大同社會的理想。

  「泛愛眾」,從孩子的愛心,仁厚之心,他是從孝順父母培養推延到恭敬一切人的父母跟親人,然後再延伸到對各行各業的尊重,也愛護許多社會當中比較弱勢的團體。我們可以在孩子的教育當中,從小就給他灌輸和培養愛的教育、愛的觀念,在社會上這樣的群體多了,自自然然社會的安定和諧,甚至於大同之治的和諧景象,確實就能夠出現。

  泛愛眾的範圍是非常廣大的,我們在學習的過程當中,真正是通過修身齊家,然後進一步的發揮我們的影響力,達到治國平天下的效果。因此我們對於愛字,真正深入的時候,會感受到它的意義是無窮的深廣。

  剛剛提到的大同之治,再來稍微補充說明,這是師父上人常常在講經的時候提到。大同之治在中國古時候的社會裡面確實是曾經實現過的。在古書當中記載著,三皇是以道來治天下。上古時期這些古聖先王的境界是比較高的,能夠用道和德來治天下,做為天子或做為百姓,他整個心靈精神的層次都是非常高的,是超過後世以義跟禮來治天下的道德水平。所以三皇是以道治天下,而五帝他治天下是以什麼?他是以德來治天下。到了三王的時期是以仁治天下。這三代是一千八百年的時間,在中國的歷史上是很長的一段時期,可以說是最長的一段時期。

  周朝八百年的歷史,前三百年算是盛世,到後五百年是亂世,譬如春秋、戰國這個時期就是亂世。而雖然戰國時期五霸,春秋戰國時期比不上三代的政治,但是在這個時候還講一個義字。到了秦朝統一中國,統一十五年亡國,然後被漢朝取代。而在漢朝,儒家的思想在這個時期就發生了非常重大的轉變,漢武帝時期,因為漢武帝接受了他的大臣董仲舒的建議,提出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這樣的教育理念,以孔孟學說來做為中國教育的主流。這個決定是非常之好的,孔孟學說的推揚,甚至於包括像道家教育的推廣,也為後來佛教能夠傳入中國並且發揚光大,提供了非常好的基礎。在漢武帝時期正式確定是以孔孟學說做為中國教育的主流,這個政策是非常正確的,一直到清朝的時期,將近二千年來,中國人都是以禮來治天下。孔孟學說的思想它的傳播,在教化人心的方面所起的作用,對中國人的影響是非常深遠的。

  古代史學家談到:「道失而後有德,德失而後有仁,仁失而後有義,義失而後有禮。」禮就是社會安定、國家長治久安的最低的底限了,一旦禮都失掉了,禮崩樂壞,社會就會產生動亂。因此我們反省,在近代以來,中國人所遭受的苦難,其實最大的苦難還不是國破家亡的戰爭,而是什麼?而是在戰爭當中徹底把中國的文化,包括中國的家道,徹底的推翻,其實這才是中國人真正的苦難。一個國家民族,即使滅亡了都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文化的滅亡。

  為什麼在這個時代我們要積極的把儒釋道的聖賢教育,一定要繼承下來,我們不要說發揚光大了,按師父上人的教誨,發揚光大要二三代之後,為什麼?現在都要從孩子開始慢慢的培養起來,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們年輕的一代都接受到良好的教育,然後慢慢的當社會上正人君子、賢德的君子愈來愈多了,就能把我們整個社會風氣帶向穩定、帶向和諧太平。所以現在這個時代,也是存亡絕續關鍵的時候,需要有更多真正志同道合的人共同努力,把聖賢傳統文化的命脈保存下來、繼承下來,之後才能慢慢的發揚光大。現在如何恢復社會安定、世界和平、人民幸福?師父上人就特別強調,我們一定要覺悟,把禮找回來,才能真正的實現這個目標。這是我們談到「禮運大同篇」,再做了一點補充跟說明。

  下一條,愛第四點就是要愛惡人。除了弱勢團體之外,我們也不能拋棄惡人。不管對方是多麼惡的人,「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一個人出生下來,他的自性都是本善的,都是善的,但只是後天的環境把他薰養(薰陶、培養)出了不善的習氣。所以特別是對作惡之人,我們要有真誠的愛心來對待他。要相信只要我們用真誠的愛心,用我們的德行慢慢的去感化,也能夠喚醒對方的良知。可是如果在這個時候不是用愛心,不是用感化他人的心,而是用對立的態度,攻擊、指責,可能效果會適得其反,這是所謂的「揚人惡,即是惡;疾之甚,禍且作」。所以《弟子規》涵養了很多非常深刻的人生經驗跟道理。對於惡人,以前師父上人也曾經語重心長的教我們,縱使是小人,你也要給他留一條後路、留一條退路,否則連一條退路、一條後路都不給他留,最後反而可能導致他更多惡性的報復,所謂惱羞成怒,這就很不好。

  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也要有真誠的愛心來看待他。就像我們之前有跟大家分享過,歐陽脩先生他在「瀧岡阡表」裡面有講到,他母親跟他講述他父親生前的德行、德政,就有談到他的父親經常看到一些死刑犯,他在那裡嘆氣、在那裡嘆息。他母親就問說,為什麼他會這樣傷心難過、嘆息?他就說這些死刑犯他是想盡辦法希望再給他一條生路,但是實在是找不出其他的辦法了,他也不忍心看到一個人造作了惡業,最後要去處以死刑。做為地方的長官,他也不忍心看到他教化地區的百姓因為犯罪最後去判了死刑。

  一個官員的仁愛之心,即使是惡人,他也是想盡辦法幫他找出一條活路,不要讓他最後判處這種刑罰。這也是愛護百姓的心,體會到一個人會誤入歧途,其實因素是很多的,不僅是他個人的因素,譬如他沒有機會受到良好的教育。古聖先王看到人民犯了罪,他都會自我反省,是我沒有把百姓教好,或者是我沒有把國家治理好,出現很多災情,百姓都是已經窮途末路了,他才會去犯罪。所以我們也會體會到,可惡之人其實也有可憐之處,他會走到今天,首先他人生的過程當中沒有遇到好的老師引領他,同時也沒有真正愛護他的人有耐心把他慢慢的引導向善。我們其實都要有這種同理心,去感受到對方的感受。

  所以面對惡人,我們也是要引導孩子要有同情心,同情是理智的同情,不是感情用事。同時我們也要引導孩子,看到這些惡的榜樣,要自我反省,來警惕自己在這一生當中不要效法跟學習壞的榜樣,要把自己的言行都表現好,做出好的榜樣。就像孔老夫子在《論語》當中說:「三人行必有我師。」一個善人是我們的榜樣,當然一個惡人我們看到他,也是警惕自己不能作惡。所以當孩子從小就建立了正確的觀念、正確的態度,他自然會保有對人和善的態度,而且也有同情對方的態度,這樣就不至於跟人會發生衝突。這是愛惡人。

  再來包括愛動物,動物也要愛,因為牠跟我們人一樣,都是有靈知的,都有感覺的,牠也會痛、也會傷心、也會難過。中國古人說:「愛鼠常留飯,憐蛾不點燈。」能有這種愛心、慈悲之心,我們自然對於哪怕是小動物也會愛護。「莫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勸君莫打枝頭鳥,子在巢中望母歸」。我們對動物也要有同理之心,也不能因為自己的喜好、自己的好惡而去拆散動物的家庭。

  特別是小朋友,像我們小時候都很喜歡到水裡面去抓一些小魚、小蝦,還有小蝌蚪。其實孩子他好玩,可能會去抓一些小動物、小蜻蜓等等的,做為家長都要引導孩子,不要傷害這些動物的生命。因為有時候我們可能玩一玩,抓完這些小魚、小蝦、小蝌蚪,很想觀察蝌蚪牠是怎麼長大的,都有這種好奇心,牠怎麼變成一隻小青蛙的。可是在養這些小動物的過程當中,往往小朋友他不太會養,要給牠吃什麼,給牠有好的水,等等的方面,小朋友就不太會照顧,所以有時候把小動物最後都養死了。如果父母親在孩子小時候給他灌輸愛護自然、愛護動物的觀念,他就不會隨意的捕殺小動物。

  當然這個時代,說心裡話,地球已經被我們人類破壞得不像樣子,所以現在小朋友可能體會不到這種生活,你要再找一個清澈的小溪,再到裡面去捕魚、捉蝦,可能都不容易有這個環境了。但是做為父母來講,確實在孩子的小時候,要給他建立跟大自然宇宙間萬事萬物都是生命的共同體的觀念,我們不能傷害人類,同時也不能傷害動物跟植物。牠們都是人類的好朋友,一旦牠們受到傷害了,甚至於一旦他們滅絕了,在地球上消亡了,對於人類也是巨大的災難。關於這個問題,今天因為時間的關係不能夠細講,下一節課我們繼續來分享泛愛眾的第五條愛動物和第六條愛植物。

  今天的課我們就學習到這裡,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