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弟子規-第27集

  尊敬的各位老師,尊敬的各位同學們,大家好!請掀開《聖學根之根》第一冊,《弟子規》第二十五頁的倒數第一行開始看起:

  【聞譽恐。聞過欣。直諒士。漸相親。】

  上一節課,我們學習到這一句課文。這句課文是教導我們,當聽到別人在讚歎、稱讚我們的時候,要『聞譽恐』,千萬不可以得意忘形、洋洋得意的,而是要怎麼樣?而是要反躬自省,唯恐自己做得還不夠好,希望日後繼續的努力,繼續的提升。這樣我們的成長跟進步就會有更多的空間了。『聞過欣』,當有人非常直言不諱的來批評我們的缺失、過失,我們不但不生氣,而且還歡歡喜喜的來接受。能夠做到這一點,『直諒士,漸相親』,有許多正直而誠信的人,他們就會漸漸的歡喜來和我們親近了。

  「聞譽恐,聞過欣。直諒士,漸相親」,別人稱讚我們的德行能力等等的,有的時候是給我們鼓勵,有的時候是過分的稱讚,這些我們都不能心裡洋洋得意的、得意忘形。即使我們確實就像他所讚歎的那樣,他並沒有讚歎過頭,即使是這樣,我們也應該要有謙卑、謙虛的態度,絕對不能得意忘形。

  聞過欣,在歷史上也常常看到,有些君王確實是非常的寬宏大量。譬如有些大臣對他進諫,就像是魏徵,就像是宋弘,他們對君王進諫。這個時候的君王,因為他確實有這種心胸,也有這種雅量,所以就能接受這些忠臣、賢士所提出的建議。在這種情況之下,皇帝所推行的政策,必然能夠對普天之下的老百姓更有幫助。同樣的,包括為人父母,還有為人老師,我們也要有這樣的雅量與胸懷。特別是當學生、當孩子也指出我們的缺點,也要虛心接受,這也是給孩子做出好的榜樣。

  一個人能夠認錯,這是一種德行,所謂「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當一個長者在團隊、在家庭當中,他都能帶頭主動的修正、改過,這種身教也能帶動整個團體都有勇於認錯的風氣。

  像在昨天,我們就犯了很嚴重的過失,一直到今天早晨起床,內心都還非常非常的自責。其實我們有的時候一些過失,都是重複的在犯。以前跟大家分享過,在《小兒語》跟《續小兒語》裡面有看到,王法、天理、人情。我們在處理一件事情的時候,這些方面都要顧及到。不僅是顧及到王法、天理,特別是還要顧及到人情,這些方面往往是我們比較容易忽略的。以前有跟大家分享過,我們在德國舉辦祭祖,就曾經犯過一個錯誤。雖然當時處理事情,覺得這件事情做得很在理,但是最終的結果卻傷了人情。也就是說,我們同時也要顧及到五倫五常的關係,就是長幼尊卑的關係,以及種種的人情事理。

  像昨天也是因為犯了《弟子規》當中說的:「事勿忙,忙多錯。勿畏難,勿輕略」。一個人確實不能同時做很多件事情,當你很忙亂的時候,心定不下來,肯定有一些事情就會出錯。剛好我們在處理這件事,兩個負責的人同時都在忙很多件事情,結果就把這件重要的接待工作給疏忽了。因為這個事情,一個接待工作,要開始進行之前,內部大家通常會進行很多的討論,應該怎麼樣去處理、怎麼樣去安排,討論的過程是非常多的。可是到最後要執行的時候,因為每個人都太忙,頭腦不清楚,已經忘記了最後這件事情到底討論出的最終結果是什麼,而是憑著印象,可能這個過程當中有曾經提出什麼樣的方案。在忙亂當中,把最後大家討論出的決斷,決定的這個事情搞錯了,就出現了很多的誤會跟偏差。最後本來人家是很有孝心,要來孝敬長輩、看望長輩這樣的事情,最後把場面搞得非常的尷尬,因為我們接待工作沒有做到位,最後讓對方非常失望、非常難過的離開了。

  後來我們雖然做很多補救的工作,但是為時已晚。後來,師父上人就狠狠的把我們批評了一頓。現在,直到今天早晨想起來心裡還非常的難過。確實,這是在忙亂當中出現的偏差,也是我們內心沒有恭敬心所出現的問題。我們光想到有些事情可能要執行某種決斷,當決斷又搞錯的時候,在混亂當中,我們又不能想到,即使有敏感度想到,你這樣做可能會傷到對方,傷害到對方的一片真誠心、一片孝心。確實長輩批評的也是非常非常的正確。這都是提醒我們,在處理任何事情,人情世故都一定要顧及到,王法、天理、人情。所以說世事洞明,這就是真實的學問。我們在《弟子規》、在《聖學根之根》裡面所學到的道理,其實都是要在生活的實踐當中去落實的,否則學出來的都只是書本上的知識。

  聞譽恐,聞過欣,特別是當有人幫我們指出自己所犯的過錯,這個時候一定要有勇於認錯、勇於改過的好的做法,這可以帶動整個團體,大家也都勇於認錯和改過。蔡老師也特別強調,當我們的身邊有許多朋友,他都可以主動的給我們規勸,就像我們的人生當中,有很多雙明亮的眼睛在幫我們看路,就不容易走錯路,也不容易走彎路。因為畢竟是旁觀者清,當局者迷,有的時候,我們對自己所作所為不能看得很清楚。所以當有朋友、長輩,特別是有父母、老師,來幫我們指正過失,或者是來規勸我們,這個時候,我們就要把他當成人生當中的一盞明燈,要能虛心接受長輩的教導。

  記得之前也有多次跟大家分享過周公誡子的這段話。其實這段話是非常發人深省的,這是一位長輩、父母,他在提醒自己的兒子,一定要謹守謙虛的德行。當時周成王把魯國封給了伯禽,伯禽是周公的兒子,做為父親,看到兒子接受到了君王封賞,父親是怎樣告誡自己的孩子的?周公就對伯禽說:「兒子,聖上把魯國這塊地方分封給你」,這時候父親就提醒孩子,「一定要存有謙虛恭敬的態度,千萬不可以因為封賞而驕傲自滿」。周公說:「我聽說德行廣大而又謹守著恭敬的人,他就一定能長久保持他的榮耀。」恭敬之心是任何時候都不能缺失的,無論我們是在富貴窮通,在任何的境緣當中,恭敬心都是我們為人處世的根本。

  再來,「土地廣博、物產豐厚而謹守節儉的人,他就一定能平安」。一個人他很富足,他又有土地,土地又有豐富的物產。在這種情況之下,如果他還能以儉養德,而不去揮霍和浪費自己的福報,他一定就能保有福報而得到平安。

  再來,「居高位而握有大權的人」,他的地位很高,權力也很大,而這樣的人,周公告誡說,「要謹守著謙卑,他就一定高貴」。即使是在很高的位置之上,他依然能夠守著謙虛的心態,他的高貴、地位也才能夠長久的保持著。

  「同時,如果一個國家的人民很多、武力很強」,這個國家的軍備非常的強大,「可是能夠謹守著敬畏,而不去侵犯他國,這個國家就一定能夠勝利」。

  「而具有高度聰明智慧的人」,一個人聰明智慧很高,可是這個時候怎麼樣?他要守愚,不能把自己的聰明、自己的光芒太過外露,否則禍患就會隨之而來。歷史上多少的才子、才女都是少年得志、名揚天下,可是最後怎麼樣?有的人過早的就夭亡了,有的人一生到後來也沒有太大的成就,或者是默默無聞。所以一個人他很有聰明智慧,要守愚,謹守著大智若愚的教訓,他就一定能夠得到大益。以前雪公老人也是常常教導學生,要守愚,要學愚,愚不可及,這是不容易學的。現代人都很羨慕聰明才智,有點小聰明的人,可是不知道其實大智若愚才是真實的學問。

  「博學多聞而能夠謹守著自己的學問仍然是很淺薄的人」,像這樣的人,他已經是博學多聞,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人,但是他仍然很謙卑,覺得自己的學問還是很淺薄,「這樣的人他的學問才是真正的廣博」。我們看到很多年輕人,往往年輕氣盛,讀了一點書就傲慢得不得了。可是有些老人家,一輩子涵養深厚、涵養功深,可是他外在的表現,就好像自己沒讀什麼書、沒什麼學問,那種謙卑恭敬,這才是真正的德行。

  這是周公誡子,所謂六守,都是謙德。因此,聞譽恐,聞過欣,這也是我們要能夠守住謙敬的德行。

  在漢朝,漢成帝的時候,有一位婕妤,是班氏,姓班,她是校尉況之女,彪之姑也。彪就是班彪,在歷史上也是非常有名的。班婕妤,她在漢成帝的後宮當中,一開始也是很受皇帝的寵幸。皇帝,成帝到後庭去遊覽,當時因為對於班婕妤非常尊敬、寵愛,希望班婕妤可以跟他坐同一輛車,坐在天子的車子上面。這種榮譽是後宮哪一位妃嬪不想要爭取的?能夠跟帝王、跟君王坐同一輛車,這是多大的榮耀。

  可是,班婕妤,就是班姬,她婉言的謝絕了,並且她跟皇上進諫說:「我聽說古時候有很多古聖先王,陪伴在他們身邊的人,全都是賢德君子陪伴在他左右。而只有到了後世,當國家要衰微的時候,君王陪伴在身邊的全都是君王寵愛的女子。所以,我不敢因為君王對我的寵愛而連累到您的聖明。」從她的話裡可以看出,古時候後宮的女子,有很多都是很有德行、很有學問,而且是深明大義的。漢成帝覺得她說的話非常的有道理。當一個君王,他在朝廷當中有賢德的大臣來進諫,來匡正君王的過失,而在後宮,又有賢德的后妃、嬪妃,來為君王進獻善言的時候,自然而然就能夠扶助君王成就國家的一代盛世。

  以前的皇帝身邊,有很多好的大臣、好的后妃,一個是外政,一個是內政,確實都是在輔佐君王,成就他的德行,成就他的功業。太后聽到班婕妤所講的這番話,她心裡非常的歡喜,她說:「古有樊姬(樊姬就是楚莊王的夫人),今有班婕妤」,這是對於班婕妤非常的稱讚,就說明她有古時候賢德的后妃的風範。「而每次進見上書,她都是依循古禮,所以君王也非常的讚歎她」,她給君王提出一些建議,都是根據古聖先賢的教誨提出來的。

  呂坤先生在這裡評論說:要跟君王坐同一輛車,這種恩寵,這是後宮的后妃多麼想要爭取的榮耀,可是班婕妤婉言謝絕了,並且向君王也進諫了忠言。從她的這種行為,我們就可以體會到什麼叫受寵若驚,也就是《弟子規》所說的聞譽恐。

  當然《弟子規》後面也講到:「流俗眾,仁者稀。」這個時代,畢竟好人、善人也是不容易在社會上站住腳的。後來,班婕妤被趙飛燕姐妹所嫉妒,她們進了讒言。這些有德行、有學問的人,他在遇到這種情況,也都知道如何來明哲保身。於是她就請求去事奉皇太后,來避免人家對她的嫉妒。這是班姬辭輦的故事。

  從聞譽恐,聞過欣,我們也聯想到中國人有所謂的梅、蘭、竹、菊四君子。四君子就是用花草這些植物來代表著君子的德行。當我們看到大自然的萬事萬物,就會想到做為君子,他應該具備怎樣的德行?首先我們來看看竹。你看竹子,首先它的心是空的,是常使虛懷納雅言。所以「見人善,即思齊」,當然見物善也要即思齊,看到世間的萬事萬物,都能夠回光返照來修正自己的言行。

  因此當我們看到竹子,其實中國人是非常喜歡竹子的,我們從蘇東坡所寫的一首詩就可以體會到,他說:「可使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這是有一個典故,王羲之的兒子,就是王子猷。子猷有一次曾經暫時借了人家的空房子來住,他住進去的時候,就讓人家在裡面種竹子。有人就問他說:「你只是暫時住一下而已,你幹嘛這麼勞師動眾的,還種上一大堆的竹子在這裡?」結果王子猷,就是王羲之的兒子,他就感嘆的說:「何可一日無此君?」就是我一天都離不開竹子。古人他是非常喜愛竹子的,為什麼?因為竹子它代表著許多的君子的德行,我們可以跟它學習到很多的美好的品德。

  首先我們看竹子的外貌。外貌,這是一群竹子。竹子一般沒有一根一根的長的,它都是成片成片的長,每一枝都非常的直,這是代表正直的品德。每天你欣賞著竹子,這樣挺直的身軀,我們就會想到,做人要很正直,行為要很端正。所以環境確實是很重要,連孟母都要三遷,連孟子這樣好的素質,都要靠後天的環境來培養他、養育他。所以古人對於環境也是非常重視的。

  進一步看竹子,它是一節節的往上長,這是代表我們人生也不可能一帆風順,可能也會遇到很多挑戰。可是當我們面臨挑戰的時候,就要勇往直前的去突破。竹子它也是一節一節的往上長,因此,要有堅忍的態度來面對人生。當時蔡老師在講這個課,有一個學生就談到說,竹子還有一種精神,就是為人民服務的精神。為什麼?因為竹子長出竹筍可以吃,而竹子本身它是可以蓋房子的,竹葉是可以用來包粽子的,它是全身心的奉獻。確實,竹子的奉獻精神也非常值得我們學習。

  當我們落實「聞譽恐,聞過欣,直諒士,漸相親」這種態度,可能草木都很有情,都會向我們微笑。聞譽恐,當我們聽到別人對我們稱讚,為什麼我們要有戰戰兢兢的態度?其實建立正確的觀念是非常非常重要的。為什麼?我們想一想,我們的才華,甚至於我們的成就,絕對不是個人的能力所能達到的。這都是我們的老師和父母、親人、朋友,多麼辛苦的對我們的栽培、養育,才能夠讓我們有今天的能力、有今天的成就。所以我們的成長過程當中,有太多父母對我們默默無聞的照顧和養育,還有教育,以及許多的長輩給我們的指導、給我們的關懷,到了今天,我們才能夠形成自己的能力,才具有這種學問、德行。因此,當我們有所成就,首先一定要想到,這些功勞都是父母長輩,都是陪伴著我們的這些同學、朋友,都是他們共同成就。有這樣知恩報恩的心態,那對於別人給予我們的讚美,才不會自視甚高。因此懷著感恩的心,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我們最近有在聽一首「感恩詞」的歌,這是陶紅老師所唱的,這首歌非常的感人。裡面說的:「感恩父母養育之恩,感恩老師辛勤教導」。我們要感恩的人實在是太多了。有機會可以多聽一聽這些德音雅樂,對我們的身心的健康是非常有幫助的。因為我們看到這個時代,都是讓流行歌曲、音樂把人心給唱壞了。如果這些音樂、藝術,還有戲劇等等,都能做到「思無邪」,我們聽的人、看的人,都是涵養他心中浩然的正氣,那麼社會的風俗就很容易再轉變過來。

  陶紅老師也是非常的難得,她一直唱的都是很有正能量的音樂、歌曲,讓我們感恩父母老師的恩德,感恩國家的培養護佑,感恩所有對我們關心幫助的人。同時她也唱了很多,譬如祭祖方面的歌曲,還有一些是關於中華傳統文化方面的,像「六尺巷」這些音樂、歌曲,都是膾炙人口、深入人心的,我們在這個時代確實要廣為提倡正能量的藝術。

  所以一件事情的成就都是眾人的付出,才能夠得到這個結果。因此,我們在這個過程當中,也要處處的感恩為我們付出的人。當我們有這種存心,就知道榮譽並不是我們自己個人所創造的,而是多少人的辛勤付出而成就的。有這種觀念,聞譽就不會感到樂,而會感到怎麼樣?會感覺到誠惶誠恐,同時也勉勵自己要盡心盡力的把自己的這分角色做好,來回饋這麼多人無私的付出。

  就如同我們在錄製《聖學根之根》系列的課程,也是有很多人辛勤的付出,需要有同學幫忙錄音,也要有一些長輩來幫忙做聽打的工作,聽打完了之後,還有影音組又要安排,安排人來進行後製,把它做成有聲書,這麼多人都是在背後默默的付出。像我們只是錄一個小小的課程,就要有這麼多人在背後付出努力,我們當然就不會覺得,這一件事情的成就,是我們個人的功勞,而是要感念這麼多領導、這麼多同學、這麼多工作人員的付出。總之時時刻刻都要存著感恩的心。

  剛剛說到竹子,最近王偉勇教授也給我們傳來好多張英國漢學院,因為現在剛好是春天,在英國漢學院開了很多非常美麗的花朵。王教授也寫了好多的詩傳過來,都是在吟詠跟讚美美麗的春花。我們學《笠翁對韻》,也不是到時候才開始培養讀詩、寫詩的本領,現在就要開始慢慢的涵泳栽培、培育了。

  王教授也很慈悲,常常會把他的新作品傳過來,讓我們看到大自然的萬事萬物,都會想到君子一些高潔的品格,通過這些大自然的一花一草都給我們很多的啟發。我們看PPT上面有一張,這個花叫雪花蓮,雪花蓮又叫報春花。在歐洲看到這些花,都是長得非常漂亮,它跟亞洲的花長相不太一樣。王教授寫的是,「冰心一片玉無瑕」,我們有聽過「一片冰心在玉壺」的詩。這個花,它的長相就讓人聯想到「冰心一片玉無瑕」,就像白玉一樣美麗無暇,「懸蕊渾如六出花。傾耳聆聽能解語,相隨形影到天涯。」所以大自然的一草一木都給我們非常美麗的想像,以及給我們很多的、很深的啟發。

  再來,這第二張圖是水仙花。水仙花和我們亞洲的水仙花也不太一樣,它是金黃色的。「莖直能擎堪作柱」,它很挺直、很挺拔,「從容照眼見精神」,在這個花的姿態,它的整個風範當中看出,首先它腰挺得非常直,再來,它整個精神面貌是非常好的,又挺拔,又是神采奕奕的。這讓我們想到《弟子規》學的,「步從容,立端正;揖深圓,拜恭敬。」行住坐臥都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水仙花長得這麼挺直,我們站立的時候姿態也要像它這樣。「水仙花駕迎風立,為待春來拾翠人。」這都是春天開的花,特別的美麗。

  下一朵是克羅克斯,也叫藏紅花,藏紅花是很珍貴的一種花。「繁花織錦傍牆隈,秀色相呼逸興催。君看尋常閒草地,風光一片報春回。」藏紅花是很珍貴的一種花,它也是有很多的功用,譬如它的花蕊,藏紅花最中心的那個心的部分,它是可以用來泡茶,可以用來烹飪的,對於我們的氣血都有很大的幫助,這是很珍貴的花。

  對於中國傳統文化有很深入學習的人,一看到自然界的萬事萬物,都能夠從當中學到很多的精神,也能夠用比較古樸的語言來形容它的姿態、狀態。所以像這些都是我們要繼承的學問。古人他可以寫詩、他可以填詞,他在一個人一生當中遇到的婚喪嫁娶的過程當中,他需要寫的文章,他都能夠信筆揮來。甚至於我們之前有學過像「瀧岡阡表」,這是悼念父母的,墓誌銘,或者是輓聯,古人都是信手拈來,馬上就可以寫成文的。像這些是屬於現在說是應用文的範圍,像這樣的學問也面臨著繼承的危機,現在年輕人可能也都不太擅長於寫這些文章,別說寫了,可能以後看都看不懂。在我們這一代就已經開始有危機了。有的老人去世要寫輓聯,上下聯詞性要對仗、要很工整,詞性要相同,對仗的時候要有一些注意的地方。我們常常都沒有辦法寫得很完整,可能把它寫了百分之八九十還要去請教長輩,最後這三個字實在是對不上了,詞性對不上怎麼改,有時候長輩稍微改一點,畫龍點睛,整個對聯就活起來了。

  這個學問我們這一輩人要不好好繼承,最擔心的是到了下一代可能連看都看不懂了。這是說一點題外話,我們接著來看下面的這句經文。信的部分剩下兩句就結束了。

  【無心非。名為錯。有心非。名為惡。】

  無心之過是稱為錯,這是不小心所犯的過失。這個過失也有可能像我們剛剛所說的,確實是太忙亂了。太忙亂的過程當中,對一些事情疏忽了,但這並不是說有意要做不好,有意要把它搞砸的,確實也是自己不夠謹慎,「事勿忙,忙多錯」,在忙中出了很多的錯誤。但是還是無心之過,這個只是錯。可是如果這個事情他是明知故犯,他知道這個事情本身是錯的,但是偏偏就要固執己意,還要去做,這是『名為惡』,明知故犯,這是有意犯錯,這比過要更嚴重一些,是屬於罪惡了。

  我們的錯誤是有有心之惡,也有無心之錯,而有心之惡比較容易覺察,無心之錯比較不容易覺察,因為無意當中犯下的。我們改正自己的過失也要從什麼地方開始省察?要從無心之處開始省察。無心所犯下的過失都能覺察到,可能還沒有犯錯,我們就警覺到這個事情不能這樣做。如果我們敏感度這麼高,對於有心之過就更容易警覺,不會去違犯。所以『無心非,名為錯』,這是所謂的不知者無罪。

  當然這是從自己的角度,如果從另一個角度,當別人犯了錯誤,我們也要了解他犯錯的實際的狀況。如果他確實不是有心的,他也不知道他這樣做會帶來這樣的結果,我們就要有包容和寬恕的心。否則本來他已經很自責了,覺得怎麼會無意當中犯下這樣的過錯,如果不能充分的包容他,他內心就會更加的難過。從我們的角度來看,通過他所做的事情,也常常能夠觀照、反省自己的言語行為有沒有不恰當的地方。所以有一些事情,就是在生活細行的方面就要自我的來檢點。

  我們在《論語》的「八佾」當中有看到一句經文,「子入太廟,每事問。或曰:『孰謂鄹人之子知禮乎?入太廟,每事問。』子聞之曰:『是禮也。』」這是《論語.八佾》的一段經文,而雪公老人在講解的時候談到,「子入太廟」,孔子入的太廟,這是哪個國家的太廟?這是魯國的太廟。國家建立的時候,會先立太廟。魯國的太廟是周公廟,是按時祭祀,不舉行祭祀的時候,廟門是關著的。

  以前我們到北京,最喜歡去的兩個地方,一個是天壇,一個是太廟。清朝的皇帝,祭祀祖先的地方,是太廟;祭天的地方,是天壇。我們常常會在假日,就跟著同學到天壇去走一走,到太廟去看一看。那時候因為學習古典文獻,所以對於這些文化歷史,這些地方都非常的感興趣。特別是到天壇,看它種種建築的設計,包括齋宮,包括祭祀的地方,它祭祀的過程都給人很深的啟發。特別是當晚上,傍晚我們要離開的時候,就看到天壇的天空,那種非常肅穆寧靜的氛圍,內心就特別的感動。所以古人都是非常敬畏天地的,敬畏祖先。祭祀對於古人來說,這是一樁非常非常重要的大事。

  而孔老夫子到了太廟他「每事問」,「每事問」就是問事與器。在祭祀的過程當中這個器物,用什麼來祭拜,上面要放什麼,古人都特別的講究。甚至於整個儀仗的隊伍,祭祀的過程,之前有跟大家分享過,我們到國家的博物館,去欣賞中國送到法國展覽的一批作品,再回到北京,其中就有看到皇帝祭祖儀仗非常的莊嚴。因為是宮廷畫作,顏料都是用很名貴的好像寶石的顏料去畫出來的,整個儀仗非常莊嚴,可以看出古人對於天地的敬畏之心。

  包括我們在學習《群書治要》,在《禮記》當中也曾經看過,譬如天空出現了日食,這就是代表君王的德行,男子的德行有虧失,所以感得上天有異象,所以君王就要代表天下的男子向上天懺悔。而當出現月食,代表女德有了虧失,皇后就要代表天下的女子去祭拜、去懺悔。古人對於祭禮是非常重視。

  孔老夫子「每事問」,孔子對於「禮」是非常了解的,他從小還是小朋友的時候,玩的遊戲都跟人家不一樣,玩的遊戲都是怎麼祭祀祖先。孔子他是非常懂得禮節的,可是即使是如此,他老人家到太廟還是小心謹慎,「每事問」。

  祭太廟時如何能「每事問」?雪公談到祭祀要清淨莊嚴,講究肅靜,執事是不許移動的,當然是不允許閒人發問的。譬如我們參加了很多國家世界各民族萬姓先祖的祭祖大典,典禮的過程非常的隆重莊嚴,而且這個過程大家也都要關閉手機,不准說話,要非常肅穆恭敬的來參與祭祀。除非是監禮官,這也是後來因緣生老師跟我們分享我們才了解到,他說整個祭祖的過程,監禮官的地位是最高的,他不是站在那裡從頭站到尾沒事幹的,不是的,而是祭祀的過程當中,如果有任何環節出現問題,他可以馬上讓大家停下來去改正問題。祭祀是非常恭敬、非常嚴謹的。

  雪公談到這一章孔子所問,必定不是在祭祀的時候問,大概是在演禮。我們經常要排練,正式上場之前,禮生、樂生都要進行排練。《史記.世家》太史公曰:「觀仲尼廟堂車服禮器,諸生以時習禮其家。」在曲阜,這是山東,儒生每個月都要演禮幾次,否則就很容易忘記。

  「或曰:孰謂鄹人之子知禮乎?入太廟,每事問。」或曰,這不是哪個人說的話。孔子是名人,孔子的學問人們都知道,他是實至名歸,不求而自得。後世尊孔子為萬世師表,孔子德行和後人對他的稱讚是相符合的。若不要名,惟有逃名,跑得遠遠的。這是雪公老人談的。

  「孰謂鄹人之子知禮乎」,因為孔老夫子的父親叔梁紇是封於鄹,所以說鄹人。鄹人的兒子就是指的孔子,這是避諱,不會直接稱孔子。鄹人之子以懂禮聞名,為什麼還要每事問?人家就想他不是很知禮嗎?他為什麼處處還要問?有人覺得是不懂才問,這個說法當然也是似是而非的。

  「子聞之曰:『是禮也。』」這是結語。孔子聽了之後說,是,我每條都問,這就是禮。孔子為什麼這麼說?這是孔子的修養,我們要學。演禮跟祭祀一樣,只是容貌不同,演禮重在練習。孔子前往觀禮,他是「學而時習之」的表現,也是「傳不習乎」的表現。孔子的回答是不卑不亢。

  夫子「每事問」是代表對一件事情的恭敬之心,他有尊重的心。蔡老師在講解的時候也提醒我們,特別是當我們到了新的環境當中,也要有恭敬之心,要了解生活環境的工作作息,人事上的職責的安排,包括有些東西的擺設,我們都不能擅自更動、改變。所以我們到了一個新的環境要多看多聽少說話,不要處處都要做主,甚至喧賓奪主,這樣就很不好。我們是因為隨便慣了,或者是強勢慣了,到新的環境還是以自我為中心,很容易犯下的過失就是「無心非,名為錯」。

  因為現在規矩也沒人講、也沒人學了,所以倫理、道德、因果聖賢智慧的教育也中斷了很多代。有一些現象確實也都是因為從小沒有人教,也沒有看到正確的榜樣。所以人往往遇到事情的時候,自己做了還覺得很有理,沒有辦法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在哪裡。就像前一段時間,同樣也是因為發生了一些事情,都是人們平常生活當中就太過隨便,所以到了新的地方,也完全不去考慮這個地方有沒有什麼規矩,有沒有什麼不應該做的事情,而是任意妄為。因此就有長輩、有師兄提醒我們,無論是讀書人也好,還是修行人也好,內心都要有敬畏之心。

  特別是我們現在倡導孝親尊師,尊師重道首先是體現在要有敬畏之心。敬是什麼?敬就是恭敬的意思。畏是畏懼,就是規矩,對於這個地方的規矩我們要有敬畏的心,由敬畏生出誠敬。如果我們在一舉一動當中常常都有敬畏的心,《弟子規》這裡面談到「無心非,名為錯;有心非,名為惡」,無論是錯還是惡,我們都不容易違犯,因為有謹慎的態度,也有恭敬的心態。當我們一舉一動都有敬畏的心,才能得到真實的利益。否則,我們學的聖賢學問、聖賢的道理,學歸學、做歸做,自己的言語行為還是依然故我,以前的毛病習氣還是不能改正過來,聖賢的學問就沒有落實在我們的生活當中了。

  包括對老師,孝敬父母、恭敬老師,也是同樣的道理。如果我們只是在言語上說恭敬父母、恭敬老師,可是實際在自己的行為上,卻沒有把父母、老師對我們的教誨真正的落實,特別是有些事情還做得肆無忌憚的,旁若無人,想怎麼做就怎麼做,無論是讀書人也好,修道人也好,如何才能得到真實的利益?所以對於這些事情千萬不能掉以輕心,任何時候敬畏之心都不能失去,一個是恭敬心,一個是要守規矩、守戒律。從敬畏之心再生出一個人的誠敬,這才是真實的功夫、真實的修為。

  「有心非,名為惡」,我們明明知道是錯的還是照做,這就是明知故犯。明知故犯更是敬畏之心沒有生出來的表現,這就是惡,就很不可取。譬如有人知道喝酒、吃肉、抽菸都不是什麼好的生活習慣,但是卻沒有辦法改正過來,這就是有心非。當我們知道一件事情它是錯的,錯了還繼續去做,這就是作惡了。

  因此蔡老師也提醒我們,我們社會當中,這種社會風氣是要誰來負責任?實際上是社會的每一分子都要負責任。因為假如整個社會沒有公義了,別人錯的時候我們也沒有去指正他,可能就會提供一個空間,讓這些作惡的人愈來愈囂張,姑息養奸,確實是如此。

  就像剛剛說的敬畏之心,我們有一些錯誤的行為,在父母、老師身邊很多年都很難糾正過來,就是沒有敬畏之心的一種體現。這個時候怎麼辦?我們上次也遇到同樣的問題,可是不能說,這個時代確實小朋友很好教,大人往往不好教。為什麼?大人有些習慣已經養成了,有時候你跟他說這件事情做錯了,他的理由還一大堆。反而不如一些小朋友,從小二三歲開始學《聖學根之根》,孩子教得真的就特別乖。

  上次當我們遇到同樣的狀況,多少年來都沒有辦法去改正的問題,大家都覺得反正錯就錯了,反正你錯我錯他也錯,大家都錯在一塊了,也沒人想去管,也沒人想去把正確的做法講清楚、講明白。當然我們學了《弟子規》,有時候就比較好管閒事,也不是閒事,因為有些事情做到後來已經造成了很嚴重的後果了。後來我們也就重新擬了公告,把應該怎樣做的正確的做法寫清楚。事先有提醒你了,如果你再犯,那就不怪幹部跟執事不客氣了。

  我們看到這些社會現象,出現很嚴重的問題的時候,還是需要有一股正能量,一個正確的聲音發出來,否則大家永遠都覺得自己做的是對的,絲毫沒有辦法發現問題是出在哪裡。

  為什麼有一些事情明明是錯的大家還在做?在大家的心中會覺得,別人都這樣,我為什麼偏偏就不能做?甚至於跟他指出來,他還到處找藉口,說某某人也是這麼做的。但這也不無道理,為什麼?好榜樣太少了,所以很多人覺得犯錯是正常的事情。我們不學則已,現在既然已經學了,學了《弟子規》、《聖學根之根》,其實我們每個人都要有使命,把社會上錯誤的事情糾正過來。但糾正過來也不是馬上去指責人家的過失,而是什麼?而是我們首先要做出正確的榜樣。譬如社會上的人不懂得報恩,都是忘恩負義,那麼我們就要演出知恩報恩的榜樣出來。社會上的人都無禮,做什麼事情都很隨便,走到哪可以隨便吐痰,在公交系統的車上隨便的不排隊,就去擠,等等的無禮的現象。遇到這些情況,我們也要做出榜樣,我們做得彬彬有禮的,讓他們生起慚愧的心。社會的公義我們是人人都有責的,我們都有責任要把正確的榜樣樹立起來。

  我們在社會當中也看到,有時候錯誤的觀念時間久了之後,要改過來其實也不容易,因為人的習性養成,為什麼說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所以社會的秩序要重新調整,還是需要孩子從小就去培養,培養正確的觀念、正確的行為,由這批年輕人來慢慢的帶動起來。

  譬如有的人覺得公家的東西、公共的財產很多人都會拿來自己用,其實他們這種行為也是不明白道理所造成的。我們想想看,譬如拿了公家的東西,這是欠整個團體的人的債務,這就很難還。學了《弟子規》,我們都有學到「物雖小,勿私藏」。如果從小大家都懂得這個道理,就不會有這樣的行為產生。所以我們在公司、在團體裡面,也要樹立廉潔的風範,任何公共財產,絕對是一分一毫都不會妄取。當然,當我們有這樣的行為出現,在整個團體當中就會產生制約的效果。人們看到,這個人這麼奉公守法,這麼廉潔,看到他的時候,自然行為就會收斂。古時候有很多的人,他的德行就會感化一個地方,感化這個地區的人,風俗都會向善,甚至於連當地的小朋友都會學習聖賢人的德行風範。因此,千萬不要小看我們在家庭、工作當中,或者是在社會當中的影響力。有的時候,當有一個人他把正確的做法表演出來的時候,他這個身教也會產生很多不可思議的影響。因此,我們要做出好的榜樣。

  「有心非,名為惡」,很多人明明知道這個事情是很大的錯誤,但是脾氣沒辦法控制住,所以還是去做了。譬如知道不能夠跟人家起衝突,可是當我們遇到事情,脾氣一上來都壓不下去,所以也是要找方法來對治這種情況。其實我們要建立正確的態度,無論別人對不對,這不是重要的事情,而是我們自己有沒有做對,要時時刻刻提醒自己。因此,我們要把事情真正圓滿的解決,就要耐得下性子,從自己的修身、立身行道開始做起。因此整個人生的轉變,第一步還是要從自己開始做起,這是非常重要的。不僅是一個人、一個家庭,包括連國家都是如此。

  我們曾經聽過宋景公的故事,故事名字叫「善言格天」。當一個君王他的言論、思想是正確的時候,連上天都會受到感動。宋景公他是春秋時代的諸侯,在周敬王四十年,當時人們就觀測到非常奇特的天象。什麼樣的天象?熒惑星侵入心星的範圍,就把心星看守住了。當時按照這個星象,心星剛好是屬於宋國的分野,所以這種星象就是表示會有災難降臨到宋國。宋景公他得知了這件事情之後,他就非常的憂慮。

  在朝廷當中有專門負責占卜星象的官叫子韋,他跟宋景公說:「我有辦法把禍患轉移給宰相來承受。」宋景公就說:「宰相是國家的股肱大臣,我怎麼可以讓他遭受這個禍患?」於是子韋就說:「那這樣好了,我們把災禍轉移給老百姓來承受吧。」景公就說:「做為一個人君,我們應該是用仁愛來安撫百姓,怎麼可以讓百姓來承受這個災難?」子韋就建議說:「不如就把災禍轉移一下,轉移到年歲的五穀收成當中。」於是宋景公就說:「現在時令饑荒,人民困苦,我怎麼搆得上做為一國之君?」

  結果子韋聽了宋景公所說的話,他非常的讚歎,他就說:「至高在上的天是聽順謙卑養德的人君,而現在主公您有發出這樣的言論」,做為君王,他所說的這三種仁愛寬厚的言論,「您的心行一定會感動上天,我相信熒惑星一定會移動的」。於是,他再次占候星象,果然這個星就移動了三度,離開了心星的範圍。在這一年當中,果然宋國就沒有刀兵的災難。

  這個故事讓我們體會到,當國家要出現災難的時候,做為君王可以從自己的身上找原因,並且以仁愛的心對待宰相、對待百姓,對待普天之下的人們。這就是用心念,用正確的心行來化解災難的例子。

  上天對於宋景公這種心行所做的回應,猶如「影之隨形,響之應聲」。為什麼?因為董子曾經說過,一個國家將有失道之敗,就是它將要敗亡,上天就會出現災難來警告它。而這個時候如果它還不能自我反省改過,又會出現怪異的現象來警告它。而如果這時候國君和這個國家的人們還不知道趕緊改過修善,最後就會對整個國家帶來很嚴重的災難。所以天是可以感應的。為什麼要以德來立身、以德來處世、以德來治國平天下?就是這樣的道理。

  因此,當我們發現這個地區、國家出現了災難,出現了一些問題,如果君王帶著文武大臣,包括普天之下的百姓,能夠真正的反省檢點自己所做的過失,並且認真的懺悔改過、斷惡修善,災難是能夠化解的。這就是對於「無心非,名為錯;有心非,名為惡」,我們從更大的方面來講,就不只是從個人的是非善惡、對錯的角度,而是從國家的角度來講,能夠認識到錯誤,勇於改正錯誤,這也是難能可貴的品德。

  我們接著看下面的這句課文:

  【過能改。歸於無。倘掩飾。增一辜。】

  當我們知錯能改,『過能改,歸於無』,這是勇者的行為,勇於改過,自然而然錯誤就會慢慢的減少、慢慢的消失。可是反過來,如果不是去改過,而是『倘掩飾』,我們犯了錯誤,還刻意的掩蓋自己的錯誤,則『增一辜』,這就是錯上加錯,就是罪加一等了。因此說,我們的善要積陰德,做了很多好事,不要天天掛在嘴上,讓全天下的人都知道我們做了哪些好事,要懂得積陰德。可是我們自己有過失,也希望大家都看到,都來指正。無論是錯還是惡,都是過失。有了過失,「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如果我們知道自己犯了過錯,又想盡理由、想盡辦法掩蓋過錯,就又增加了一個罪過。子貢說:「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改過確實對於我們的人生是非常重要的。每個人都會有過失,我們從古到今,歷史上要找一個完美到一點過失都沒有犯過的,那是不可能的,找不到的。當然,惡人也不可能統統都是惡,他也有善的一面。人都是有善有惡,而在知道有惡的過程當中,我們懂得規勸別人,而自己也懂得反省改過,這樣就能做到「德日進,過日少」。

  我們在《論語》當中也有看到一段經文,這是《論語.憲問》:「蘧伯玉使人於孔子,孔子與之坐而問焉,曰:『夫子何為?』對曰:『夫子欲寡其過而未能也。』使者出,子曰:『使乎!使乎!』」這段話我記得我們以前有分享過。雪公老人就談到,蘧伯玉是孔老夫子的朋友。在古時候,如果不了解某個人是什麼樣的,其實觀察他交往的朋友,就知道這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喝酒有酒友,賭博也有賭友,什麼人都是同類相感。《大學》當中說「小人閒居為不善」,這是藏不住的,「如見其肺肝」一般。諺語當中也說:「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孔老夫子他的為人到底是如何?我們觀察他的朋友就知道了,他的朋友有蘧伯玉、有晏平仲、有子產等,這樣我們就可以大略知道孔老夫子的為人是什麼樣的,孔子就絕不跟陽貨相交往。

  蘧伯玉使人見孔子,孔子與之坐而問焉。朋友派來了當差的人,自然這也是我們的客人,那不是當差的,是當作客人來接待。與之坐是為了安穩說話,站著就不方便,匆匆忙忙的,所以坐下來詳細的來詢問、來了解。他問:「夫子何為?」蘧伯玉蘧夫子平日做什麼?當差的就回答說,「對曰:夫子欲寡其過而未能也。」當差的對曰,夫子在求改自己的過錯,還是辦不到。這句經文應驗了《弟子規》的這一段,「過能改,歸於無」,所以「夫子欲寡其過而未能也」,他天天在求改正自己的過錯。

  「子曰:使乎!使乎!」使者出的時候,孔老夫子說:「使乎!使乎!」真合你的使命,真合於你的使命,是這個意思。所以,蘧伯玉是非常有德行的人,他派來的使者也很會應對,就說蘧伯玉夫子是欲寡其過而不能,這個話回答得既謙虛又有君子之風。雪公老人就談到,古人的風範是這樣,要現代人會怎麼樣?現代人你要派一個使者,你問他說:「你們的長官怎麼樣?」使者就會說:「我長官很值得驕傲,你看又有洋房又有錢,而且還存在外國銀行。」世風日下,人的價值觀發生這麼大的轉變。

  夫子在這裡讚歎蘧伯玉好,他的使者也好。他是問蘧夫子平素居處如何,使者的答覆,把蘧伯玉的身分表達出來,又有一種謙虛的君子的風範。這個話我們要記在心上,這對我們一生有很大的助益和很深的影響。

  蘧伯玉的德行我們並不陌生,如果讀過《了凡四訓》,對於蘧伯玉改過的風範應該是會有很深的印象。在《了凡四訓》的改過之法當中就有談到,蘧伯玉二十歲。二十歲的年輕人,我們現在年輕人二十歲都在做什麼?可能玩電腦、看手機,每天都在玩這些。人家二十歲的時候,都是在修養自己的德行。「昔蘧伯玉當二十歲時,已覺前日之非。」十幾、二十年來,自己所做的過錯,他都能夠覺察到、反省到。而且更可貴的是什麼?「而盡改之矣」,二十歲以前所犯的錯,他都能改正過來。可是到了二十一歲,還能夠認識到前面所改的還不夠徹底。到了二十二歲,再回望二十一歲這一年的行為,猶如在夢中。「歲復一歲,遞遞改之」,他就這樣一年一年的每年都在反省改過。到了五十歲,他都還知道自己「四十九年之非」,自己四十九歲的時候所犯下的過錯,他依然還在做知過改過的功夫。古人改過的學問,功夫之深確實是讓人非常讚歎。

  了凡先生在這裡提醒我們,我們還只是凡俗之人,不像孔老夫子、蘧伯玉,是聖德的君子,都還在改過修身的方面下了這麼大的功夫。而我們身為凡人,身上的毛病習氣不知道有多少,數都數不清。我們每當回首往事,卻還覺得自己以前做得不錯,看不出自己有做過什麼錯事。了凡先生說,這都是「心粗而眼翳也」,太粗心了,眼睛自己把自己給蒙蔽了。

  我們學到這句《弟子規》的經文:「過能改,歸於無。倘掩飾,增一辜。」就要認真的學習蘧伯玉知非改過的風範。我們也常常跟大家提到,師父上人在一九九九年曾經寫過的一幅字,給我們的啟發是非常之大的。「聖人之所以成聖者,無他,勤於講學,勇於改過而已。」聖人為什麼能成為聖人?就是勤於講學,天天都涵泳在儒釋道的聖賢學問當中,而且勇於改過,知道自己做錯了,勇於去改正自己的過錯。這是聖人的學問。「其教化眾生、貢獻社會亦無他,勤教學、勇改過耳」。聖人他教化一切眾生,貢獻給社會究竟是在什麼地方?也是師父上人常常強調的「教學為先」,就是勤於教學,勇於改過。

  這幅字我們可以做為自己一生的座右銘,如果我們一生都落實勤於講學,勇於改過,這一生就可以跟聖賢君子看齊了。

  孔老夫子也給我們很好的修身法寶。孔老夫子談到,首先是「好學近乎知」,學習確實要不斷的精進。「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我們只有好學,才能跟聖賢的智慧不斷的看齊。

  再來,「力行近乎仁」,只有我們真正落實聖賢的教誨,我們的仁慈、仁愛的心才能不斷的提升。仁慈、仁愛是孔老夫子教學的核心,也是儒釋道聖賢學問以及各宗教的經典教學的核心。我們力行近乎仁,真正去落實聖賢的教誨,提升我們的仁慈博愛之心,就能夠不斷的看到孩子的需要、家庭的需要、社會的需要,看到我們自己的本分。所以力行近乎仁。

  「知恥近乎勇」,這是第三條。真正的大勇之人是什麼?勇不是力勇,不是力氣上的勇敢、勇猛,而是人格當中的智勇。真正的勇是什麼?真正的勇就是降伏自己的壞習慣,自己的習氣能夠降伏才是真正的勇者。之前我們學《小兒語》、《續小兒語》,有一句話,「只沒本事,降伏自心」,一個人他可以勇冠三軍,但就是自己的心沒有辦法降伏。

  我們當時也舉了一個例子,拿破崙,他真的是勇冠三軍,像項羽一樣,是力拔山兮氣蓋世。當時他征服了許多的國家,但是他的野心一直都沒有辦法降伏。最後打到俄羅斯,打到俄國,是慘敗而歸。一個人他勇冠三軍,可能他的心還是沒有辦法真正的降伏,就是佛家所說的貪瞋痴慢疑這種心。真正降伏自己的毛病習氣,這才是真正的勇者。因此我們在佛家的寺院當中看到「大雄寶殿」,什麼是真正的大英雄?真正的大英雄、真正的勇者是在於勇於對治自己的壞習氣、壞毛病,並且改正過來,所以知恥近乎勇。當一個人他有羞恥之心,這才是勇者。

  在春秋時期有一個賢相晏嬰,孔老夫子對他也很尊重。晏嬰穿了一件大衣穿了三十年,當時他在做宰相的位置上,他對自己的生活要求都這麼嚴謹、嚴格,他的作風都這麼儉樸,那他會對多少人產生影響?他不只是對於自己的家庭,而是對於整個朝廷當中的文武百官,包括普天之下的老百姓都會造成影響。所以當一個大臣很廉潔、很儉樸,就可以帶動整個團隊都有清廉的風氣。

  而晏嬰的馬夫,馬夫就是幫他駕車的僕人。這個馬夫每次見到人,都是一副很高傲的樣子,所謂狐假虎威。結果他的夫人看到這個情形,有一天就跟他說:「我要離開你。」「為什麼?」他的夫人就說:「因為人們對於晏嬰宰相那麼尊重,都是因為他很有德行。可是你只是一個小小的馬夫,壓根兒都沒有晏嬰的德行。而像宰相晏嬰他本人都能這麼樣的謙卑,他有德行又謙卑,而你沒有德行還這麼傲慢,所以我覺得你是不值得依靠的人,我要離開你。」結果馬夫聽了也很緊張,就跟他的夫人說,他說:「我一定會改正我的過失,請妳不要離開我。」於是他痛定思痛,開始反省檢點自己傲慢的態度跟行為。也是有夫人對他很好的規勸,讓他及時發現自己的錯誤,並且改正自己的錯誤。後來,晏嬰也覺得馬夫德行各個方面進步非常明顯、非常快,所以就舉薦他當了齊國的大夫。

  當一個人真正肯改過,肯反省檢點自己的過失,肯認真的改正過來,前途是無量的,所謂「浪子回頭金不換」。所以確實要有知過改過的風範與德行。知過改過的動力是來自於哪裡?這往往是來自於孝心、來自於親情、來自於愛心。當我們身邊有人非常困頓,也要真誠的去鼓勵他、去關懷他。譬如他很傷心,很有挫折感的時候,你一句話真的可以給他帶來很大的鼓勵和溫暖。我們千萬不要吝惜這小小的一句話、一點鼓勵,或者正確的引導,像這些都可能給人的人生帶來很明顯的轉變。

  當然改過不是只影響個人,我們改過,對於家庭社會、對於國家可能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之前我們也學過「將相和」的故事,這個故事在很多的戲劇、藝術形式當中都有表現出來。之前我們有看過像卡通片,還有京劇的劇目,都有演「將相和」的故事。這個故事流傳了成百上千年,對於中國人產生很深的影響。所以我們不要以為改過只是一個人的事情,有時候它產生的影響力也是無法估量的。

  這是在春秋戰國時期藺相如的故事。我們都聽過「完璧歸趙」,藺相如是非常有智慧,也非常有勇氣的人,他化解了國家的危機,完成了完璧歸趙的使命。所以趙王對於他的功勞非常的讚歎,等他回來之後就給他很高的職位,在大臣裡面,藺相如的位置是最高的。可是趙國還有一位大將叫做廉頗,身為很有功勞的大將軍,他也是馳騁沙場,為國家建立了很大的戰功。他畢竟是武將,他覺得自己出生入死,這麼艱難才到了這個位置上,怎麼藺相如只憑著一張嘴就得到了這麼高的位置?因此他非常不服,不服氣。

  而藺相如知道了這個事情之後,他就刻意躲著他,譬如說自己生病了,不去上朝;或者在路上遇到了將軍的車子,他就趕緊繞著路離開。結果藺相如身邊的人實在看不下去了,覺得為什麼您這麼膽小?連廉頗將軍都把你嚇成這個樣子,他們都不能理解。於是藺相如就對身邊的人說:「你想想看,今天秦國這麼強大的國家,他為什麼不敢來攻打我們趙國?就是因為趙國有廉頗將軍跟我,我們兩個人存在,所以秦國就不敢對我們輕舉妄動。」換句話說,他是把個人的私情、個人的面子等等放在一邊,而不願意跟廉頗將軍起衝突。因為一旦他和廉頗將軍起了衝突,很有可能會讓國家遭遇到危難,他就很難向國家、向老百姓來交代了。他之所以這樣忍者他、讓著他,都是忍辱負重的表現。

  後來藺相如的這段話就傳到了廉頗將軍的耳中。古人畢竟都還是通達聖賢之道,廉頗將軍聽了之後,他心裡就非常的慚愧,因為他覺得他之前的做法都是意氣之爭,而宰相卻能夠大公無私,完全是為國家、為百姓來著想。廉頗將軍雖然他當時年紀也大了,但是他知道自己做錯了,就脫掉上衣,負荊來請罪,到了藺相如家裡來跟他請罪。藺相如一聽到廉頗將軍來了,他趕緊衝出來把將軍扶起來,從此之後兩個人就成了非常好的朋友。後面我們會學到「藺廉有隙,終為刎頸死生交」,兩個人最終成為刎頸之交。廉頗將軍之所以讓我們對他非常敬佩,是在於他知過能改的作風。藺相如的這番話,也啟發了他要為國家著想的心量。而藺相如他有這種度量、有這種遠見,讓我們非常的感動。

  因此,我們學習到《弟子規》這一段經文,對於自己所犯的過失絕對不能掩飾,因為「倘掩飾,增一辜」,本來就錯了,我們再去掩飾,這就錯上加錯。人生短短的數十寒暑,這短短的一生當中要演出一齣好戲,演出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好戲,而不要再犯下重複的過錯。

  歷史確實是一面鏡子,為什麼雪公老人希望我們讀一點歷史,也要看一看京劇,這些對於我們人生品德的修養,智慧經驗的累積,都會有很大的幫助。因此,我們一定要知過能改。當我們的言語行為有了偏頗,要趕快改正過來,這是我們立身處世重要的原則。同時,我們這種言行風範也會給後代的子孫建立好的榜樣。因此,過要能改。改過必須要先悔過,而悔過首先要先知過。因此,我們往往是在了解道理的情況之下,才能夠去判斷是非。

  我們生活在現代這個時代,特別是年輕人,年輕人非常缺乏的就是是非的標準,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在這個方面他從小就沒有建立正確的價值觀,所以在知過改過的問題上,往往也沒有得到及時的教導跟改正。所以我們現在非常有福報,能夠遇到《弟子規》、學習《弟子規》。

  曾經有一位老人家,老人家很多年前就已經過世了,留下了很多的偈子、很多的詩,其中有一句就有談到:「弟子聖書救中華」,「弟子」就是指的《弟子規》,《弟子規》這部聖書能夠救中華。能救中華,當然也能救世界,因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屬於全人類共有的智慧財產。我們有福報遇到《弟子規》,這是非常非常殊勝的因緣。在《弟子規》當中,至少給我們是非對錯的標準,當然它的價值不僅是如此。之前也跟大家分享過,師父上人就曾經談過,《弟子規》,你放一個天平去秤一秤,這邊是《弟子規》,這邊是《四庫全書》,可秤起來兩個是一樣重的。為什麼?因為《四庫全書》是博學、審問、慎思、明辨,而《弟子規》是什麼?是篤行。當我們篤行沒有做到,前面的博學、審問、慎思、明辨也全都落空了。

  所以《弟子規》非常重要,它讓我們可以建立家規,可以有一個依循的是非的標準。通過這個標準,我們每天就像拿鏡子來照自己的臉一樣,通過這個標準就能夠知過、悔過、改過。改過才能進步;如果不能改過,每天心裡都提心吊膽,就怕被別人識破,被別人識破就一文不值,甚至更瞧不起你、更不信任你,倘掩飾,增一辜,這是一點都不假。所以一定要勇於改過、勇於認錯,這樣我們的人生就活得坦坦蕩蕩的。有了《弟子規》陪伴我們成長,人生就會過得很有價值、很有意義。

  好,今天的時間已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