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弟子規-第26集

  尊敬的各位老師,尊敬的各位同學們,大家好!請掀開《聖學根之根》第一冊《弟子規》,第二十五頁開始看起:

  【唯德學。唯才藝。不如人。當自礪。】

  這一句的經文是教導我們,每個人都應當重視我們的品德學問和才能技藝的培養,如果在這些方面有比不上別人的地方,我們就應當要自我惕勵、奮發圖強。孔老夫子曾經說過:「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我們的品德學問、才能技藝方面,我們學習儒釋道聖賢教育的過程當中,這是我們本分之事。在這些方面比不上別人,我們就應該要自我惕勵、奮發圖強。當為人父母的人能夠認識到對於孩子的德行、品德教育方面的重要性,把它擺在首位,這樣我們就能給自己的孩子建立非常正確的人生觀。

  反過來,下一句還會學到「若衣服,若飲食,不如人,勿生慽」。我們做為老師和家長,在教育方面一定要有認知,有敏感度。要知道人的一生並不是只是追求物質上面的享受而已,做為父母、做為老師,他本身的價值觀是非常的重要。如果我們的價值觀都是把金錢跟物質擺在第一,而不重視德行的成就以及才能技藝的培養,這種身教、言教自自然然會對自己的孩子造成很深的影響,做為孩子,他的價值觀首先會把金錢擺在第一位,變成重利而輕義。可是一個人如果人生都是在追求物質,而不重視精神層面的品性的培養,不重視德行的培養,他的人生活得就沒有價值、沒有意義了,常常被物質牽著鼻子走。跟許多人攀比,總是比吃、比喝、比穿,甚至於看到人家又有新車、新房子,心裡那種落寞和難過,這都是人生的價值觀產生了偏差,所以帶來自尋煩惱的苦報。

  一個人人生真正的快樂是從什麼地方建立起來的?就像孔老夫子在《論語》當中所說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真正的幸福快樂是樂在哪裡?是樂在道、樂在學。像我們現在有機緣學習儒釋道的聖賢教育,真正在生活當中切切實實的落實,這種學習跟成長的喜悅是無窮無盡的。這種歡喜是從內心所散發出來的,所以行善最樂,「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我們人生的方向、人生的價值觀正確的樹立起來,在成長的過程當中都會充滿喜悅,這會伴隨著我們在一生當中都有無窮無盡的法喜。

  我們看看在宋朝,有一位賢德之人叫做王伯起。當初他的父親是太常博士,太常博士在古時候是太常寺的官。父親學問這麼好,官位也做得很高。可是伯起在科舉考試的過程當中,始終都沒有考上進士。這個時候,人生的挫折也激發了他的志向。因為覺得做為讀書人,如果他不能夠自立自強,而去獻藝求售,他覺得是很可恥的事情。也就是說在古時候,讀書人都是學而優則仕,所謂是「十年寒窗,一舉成名」,如果不走這條路,把自己讀書所得到的學問可以更廣泛的利益國家、利益社會,他覺得這樣是很可恥的一件事情。於是他就關起門來,非常認真的去讀書。

  他用功到什麼程度?平常他都是在埋頭苦讀,一般人都很難得看得到他的蹤影。人確實是先要屈得下,才能跳得高。多少人能夠功成名就,可是之前他在奮發圖強,在遇到困難挫折的時候,去砥礪前進的過程,這都是不為人知的歷程。確實一個人他要立定志向,知道德學跟才藝不如人,就一定要奮發圖強,精勤的去努力。後來他也確實成就了德行與學問,而仁宗也給了他很豐厚的賞賜,賜以粟帛,就是食物跟衣物,這些財物朝廷都頒賜給他。

  右司諫王覿,右司諫是主管諫諍之官,這是在古時候朝廷當中有設這樣的官職。王覿這個人,後來在王伯起的墓誌銘當中,也特別稱讚他的德行,他說:「伯起不有其道。而道著於朋友。」學習孔孟聖賢的仁義道德,他涵養於心,道德在他的朋友當中也是廣為傳布的。「不居其名。而名聞於朝廷。」孟子說要先修天爵,而人爵從之。他並不是為了成就自己的名聲,但是最後因為他奮發努力,連他的名聲都傳到了朝廷,傳到了皇帝的耳中,名聞於朝廷。所以他的清高為人所欽仰如此。當一個人真正有「實德能」,實是真實的意思,真實的德能。一個人他有實德能,遠近都會尊敬他,都會效法他、學習他,連朝廷都表彰他。

  蔡振紳先生也談到,做為讀書人,什麼擺在首位?器識擺在首位,他的器量、他的見識、他的德行、他的學問,這是擺在前面。而後文藝,譬如一個人有什麼才幹、能力,才藝的方面是擺在後面的。而儒家是首重德行,德行、言語、政事、文學,德行是擺在第一位,而並不是著重在一定要考取功名。但是一般人他並不重視德行學問的實質,而是一定要以求取功名、得到高官厚祿為他的追求目標,這其實都是本末倒置的結果。一個人一定要努力的修其天爵,而人爵從之。

  有的人是明知而故犯,伯起知道了是痛切言之,「且言之而切實行之」。古時候的聖賢人,他最為可貴的地方都是在於他的身教,而不是只是以言教來感化世人。我們昨天有講到的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總是把立德、立功擺在前面,最後才是立言。一個讀書人,當他有很好的德行、有很好的身教,身教本身就是最好的榜樣,是可以激勵天下之人的。

  朱子在「滄州精舍諭學者」當中,也有一段非常重要的話。在我們還在讀書的時代,剛剛考上大學的時候,當時和師父上人有書信往來。我們做為年輕人,才十八歲、十九歲,到北京去求學,覺得在求學的過程當中,到底應該要學習什麼樣的經典,所以我們有寫信向尊敬的師父上人請教,寫信到新加坡。就在十八歲,當時剛好是過生日的那天收到了師父上人的回信,十八歲的生日那天。在回信當中,師父上人就特別指導,希望在大學的期間可以認真的學習四書、學習《無量壽經》,行有餘力可以讀一讀《華嚴經疏鈔》、《華嚴經合論》經典的註解。從學習的過程當中就可以奠定很好的文言文基礎,同時對於儒釋道聖賢教育的經典也能夠深入學習。那個時候聽師父上人的教導,我們也就很認真的讀誦四書。

  當時在北京大學求學,白天的課也是很重的。因為考試方面學校對我們的要求也特別嚴格,我們對於功課也一點都不敢馬虎。當時我們報的是中國語言文學系的古典文獻專業,專業課是像文字、聲韻、訓詁、版本、校讎,這些課程都是我們的專業課,必須要學習的。而且那時候考試也都是考文言文,用文言文考,也要用文言文答,是這樣子。我們那個班很小,因為每年全國的範圍當中,在九十年代,真的願意學這個專業的學生是很少的,每年像我們的專業學生也只有十個人。中文系倒是很大,中文系每年招收七十多個學生,在我們那個時代,但我們這個專業專修古文獻文言文,學生每年就只有十個人。我們白天忙著學校的功課,到了晚上,晚自習就大聲的非常認真的讀四書,希望把四書的經文都讀熟,讀四書、讀《無量壽經》。

  師父上人當時在回信當中,也附了《五種遺規》裡面的經文,其中就包括「朱子滄州精舍諭學者」。後來也是這個因緣,我們在寫論文的過程當中,剛好就選陳弘謀先生的《五種遺規》。當時專業的指導教授也非常讚歎,他說:「一般一個學生他定論文,只要他選對了題目、選對了方向,這是一個大前提,他的題目跟方向選對了,基本上就可以看出他的論文的質量怎麼樣。」後來我們就深入學習了陳弘謀先生的《五種遺規》這部書。這也是雪廬老人當年在教導學生,在台中教導學生,非常重視這本書,讓學生們都要帶回去認真的學習。

  後來我們系裡的老教授、老師也跟我們說,「妳這個題目選得很好。」雖然他們研究古文獻這麼久,都沒有注意過這本書。當時評論文的分數,老教授正好在香港,每天跑國家圖書館去查清朝線裝書的版本,後來就把論文寄到香港給老教授看,當時老教授正在香港講學。後來他也評了很高的成績,評了八十八分,並且評價也很好。

  最主要是我們覺得陳弘謀先生編《五種遺規》,對於天下的讀書人來說是福音。因為做為乾隆皇帝的封疆大吏,陳弘謀先生在編輯《五種遺規》的過程當中,是有他的實踐經驗的,因為他雖然是重要的地方行政長官,但是他非常重視學校教育,特別是少數民族的教育。所以他在任的時候,建立了非常多的學校,並且把這些好的教材都頒布給學校的學生來學習。甚至於他行政做官之餘,還會到學校、私塾裡面親自給讀書人講課。所以他的《五種遺規》的編輯其實是有他實踐的經驗,他也確實是懂教育,才能編出這麼好的書。

  陳弘謀先生在《養正遺規》的開頭所引用的就是「朱子滄州精舍諭學者」。朱子談到說:「書不記。熟讀可記。」書背不下來,讀書千遍,其義自見,真正熟讀,就記下來了。「義不精。細思可精。」對於經典經文的義理不精熟,這個時候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能下這個功夫,慢慢對於經典的義理我們就能精熟,並且融會貫通,成為我們的生活言行。

  但是朱子在這裡又話鋒一轉,他說唯有什麼?「惟有志不立。直是無著力處。」一個人如果他沒有立志,其他的都不用說了,沒有下手之處。為什麼?就好像你開一輛車子走在人生的道路上,當人生沒有方向,你不知道車子要開去哪裡的時候,你怎麼用功、怎麼努力,可以說都是白費的,所以志一定要立定。我們學習儒釋道傳統文化,很多人都是聽聞張載夫子所講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都是立著這樣的志向。所以立志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不立志,就沒有著力處,沒有下手之處。

  朱子在這裡進一步談到:「只如而今。貪利祿而不貪道義。」現在都是天下交征利,大家都覺得利益是最重要,金錢是最重要的,其他什麼道義都是放兩旁,現代社會這個問題就更加明顯。下一句朱子說:「要作貴人而不要作好人。」富貴都是人人所嚮往的,而仁義道德卻放在一旁,這也是現在世風亂象所呈現出來的大問題。朱子之所以對讀書人這樣的要求,因為古時候的社會是士農工商,士是排在第一位的,國家政府社會都是對讀書人非常敬重的,因為讀書人是天下人的榜樣,你做出了好的榜樣,天下各行各業的人都可以效法和學習。之所以會貪利祿而不貪道義,要做貴人而不要做好人,原因是出在哪裡?朱子在這裡指出:「皆是志不立之病」,都是沒有立志所造成的。當我們立定志向,人生很有使命感的時候,自然而然就會端正自己的人生觀,我們人生就有正確的價值觀,正確的方向與目標。

  所以這是要我們反覆思量的,究竟這個問題出在哪裡?我們說病根,要去找病源是出在哪裡。找到了我們的病根,朱子為我們指出是因為不立志所造成的,我們就要勇猛奮躍,真的是勇猛精進。就像剛才提到的王伯起,他考不中進士,就立定志向,關起門來認真的讀書,最後成就了德行與學問。我們找到了病根在哪,就要勇猛精進、奮發圖強,不再做剛剛所說的這種人,貪利祿的人,貪求功名富貴的人,不再做這種人。「一躍躍出」,聖賢所說的千言萬語沒有一件事不是實語,換句話說,所講的都是真實之語,聖賢人所說的絕對不會打妄語,絕對都是真實的智慧之語。這個時候才立定了志向,我們就開始認真努力的,每天勤於講學、勇於改過,把自己德行的學問功夫真正的落到實處。「迤邐向上去。大有事在。諸君勉旃。不是小事。」朱子在這裡就殷殷的勸勉讀書人,一定要重視這個問題,立定正確的志向。

  對於《弟子規》所講的『唯德學,唯才藝,不如人,當自礪』,我們每個人也要常常的反省檢點,自己的德行是不是立住了腳跟,才藝是不是也有所增長。人的一生確實要過得有價值、有意義,千萬不能虛度自己的光陰。

  中國古人還有一句格言談到:「青天白日的氣節,自暗室屋漏中培來;旋乾轉坤的經綸,自臨深履薄處得力。」當一個人他很有氣節,氣節是從什麼地方開始培養的?都是在他私居獨處,沒有人看到的地方,他言行一致,就能夠培養出他的氣節。而旋乾轉坤,這是扭轉乾坤的能力,是從什麼地方開始打地基?是從臨深履薄。也就是說他面對任何人、面對任何事情都謹慎恭敬,他才能承擔更大的責任。他的謹慎恭敬的態度,就是在這個歷程當中不斷的累積起來。

  《朱子治家格言》也談到:「屈志老成,急則可相依。」我們如果對於生活當中種種的點滴細行,也都特別謹慎小心,也才能把重要的大事做好。「謹」跟「信」這兩個章節的經文確實是特別的重要,也攸關一個人他世出世間的事業與道業,成敗與否的關鍵也都是在這些方面。

  【若衣服。若飲食。不如人。勿生慽。】

  這句經文談到,當我們在外表的穿著,或者是飲食、日用,就是平常吃的、穿的這些方面不如別人,我們則不必放在心上,更沒有必要感嘆、自卑。在這之前,跟大家也分享過新加坡的許哲修女的故事,還有德蕾莎修女的故事。我們看她們一生的行持,都是自己的衣食住行非常的節儉,然後用她們的福報去幫助救濟許許多多窮困的老百姓們。雖然她一生都沒有什麼非常豐厚的物質享受,許哲女士她平常穿的衣服,都是從垃圾籃裡面撿出來穿在身上的,沒有自己去買名貴的衣服。包括她每天吃的就是一點酸奶、一點水果,吃得特別的簡單。德蕾莎修女也是這樣。所以她們在物質方面的享受,吃的、穿的都比不上別人,可是她什麼地方比別人強?就是她的德行、才藝等等方面都比別人要強。她們一生都是奉獻給救濟窮人,幫助困苦之人的事業當中。甚至於許哲修女到年紀很大了還出國,到英國去學習護理專業,進行訓練、培訓。她的德行跟才藝都是超過別人的。

  因為像衣服、飲食,包括一些生活當中種種的用品,我們不需要為了這些外在的東西比不上別人而覺得好像矮人一截。孔老夫子說:「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讀書人所求的是道,如果求道之人還覺得今天吃得不好、穿得不好,很沮喪、很難過,那麼這個讀書人,孔子說「未足與議也」。

  同時,在《論語.子罕》篇當中,孔老夫子也有談到:「子曰:衣敝縕袍,與衣狐貉者立,而不恥者,其由也與!」

  孔老夫子這段經文,雪公老人在講解當中說:「子曰:衣敝縕袍,與衣狐貉者立。」「衣敝縕袍」這個縕,它到底是什麼棉,究竟是木棉還是草棉,這倒是沒關係。但我們看這個詞,知道這是冬天穿的、用的衣服。冬天,棉衣、棉袍,特別在北方,是必不可少的,它是可以禦寒的。袍內用的是亂絲,後來是改成鋪棉花,有些老人還會縫製棉衣、棉褲。在北方的冬天,是需要穿得非常的厚,因為零下多少多少度,下雪的天氣都是需要穿得保暖。袍後來有人用絲,這是富有人家的衣服,而輕而暖的袍是上品。這是袍。

  冬天有的人是穿的皮衣,皮毛的這些衣服,比較上等的包括狐的皮、貂的皮,貂皮大衣。「衣狐貉者立」,「衣狐貉」,這是指他穿的衣服是狐皮的。冬至之前穿羊毛,冬至之後穿狐皮。貉,牠有點像狐狸,這個動物比較喜歡睡覺。貉這種皮是更寶貴的材料,皮如果有花紋,就更為貴重了。在古時候袍子皮毛在外,後來用綢緞做為它的面料。反穿皮襖這在古時候是不恭敬的行為。古時候每個人的高低貴賤,從衣服的上面就可以看出來,就是每個人的身分不同,他所穿的衣服,它規定的用料,還有樣式也是不同的。二品以上的官是可以穿貂皮,而且要反穿,你看是反穿貂皮,就知道這是大官。從前讀書人是可以穿皮衣,而像工人、商人都是不敢穿紫毛狐皮的。因為古時候士農工商,不像現在,現在已經亂成一團。古時候士農工商他的地位是分得非常清楚的,並不是你有錢在社會上就有身分,並不是這樣的。在古時候,即使是有錢的人他穿了狐皮,他也不敢說那是狐皮,人家問他,他就說這是狗皮。

  衣服是一個人的外表,如同禽獸的毛一樣。我們到動物園裡面可以看到孔雀,孔雀開屏非常的漂亮,牠其實是炫耀,甚至於牠不喜歡看到別人開的屏比牠美,何況是人?穿著這個衣服出來炫耀,或者是很貴重的,或者是非常漂亮的,這對於普通人來講也是人之常情。

  雪公老人在這裡談到,人心終日在吃穿的上面去著想。譬如南方人吃米飯,北方人吃五穀雜糧,吃麵食,窮人吃小米麵。在從前是有錢的人才能吃麥,有這個麵。雪公老人是山東人,山東的二等飯是小米,第三等是吃高粱麵,屬於最下等的。他談到平常家裡是有三種糧,頭等的是麥子做的麵,然後其次磨的是二麵,第三等的是小米麵。平常是吃小米的麵食,可是來客人的時候,這個麵食就藏起來,就換上頭等、二等的麵食,怕人家笑話,所以要把最好的麵食拿出來。在城裡吃高粱麵的人很少,多是鄉下的人吃。在山東以前的老百姓家的生活是這樣的。不過麵在北方確實是非常重要的食品。

  像我們在東北或者在歐洲,麵粉品質都特別的好,因為土地有能量,所以產出來的小麥磨出的麵粉能量都很足。以前我們在北方,大多數主食是麵食,不像南方要吃這麼多的菜,在北方就是一碗麵條,吃麵疙瘩、麵片,包餃子,都是吃麵食。北方人的飲食比較簡單,但是確實非常的健康,它以糧食為主,以麵,各種麵食為主,還有一些粗糧,菜就是燉一點菜。飲食上面非常簡單,但是特別的養人,對身體特別的好。以前我們接觸一位中醫大夫,彭鑫博士,他也是山東人。他跟我們說,在中醫裡面也是強調人要吃主食,五穀雜糧,並不是吃很多的菜。山東人、東北人長得又高又壯,有時候他吃一頓就是一大碗麵條,但是麵食很養人。

  穿也是這樣。雪公談到,他們那個時代老百姓的生活,窮人要出門應酬,都要跟鄰居借衣服。因為生活比較貧窮、比較貧困,一般的老百姓在戰爭的年代,吃的穿的方面,物質上也都不是那麼豐富、豐厚,甚至出門連個像樣的衣服也沒有,所以要跟鄰居家借衣服來穿。

  雪公在這裡談到,世人的心往往都放在五欲六塵上面,都是一天的生活,柴米油鹽醬醋茶,都是這些事情。但是如果我們的心能夠在道上,就不會注重五欲六塵的享受。這是非常重要的。就像我們現在每天都要薰陶聖賢教育,學習《聖學根之根》,每天課程都不能中斷,即使事情再多、事情再忙,也要把學習聖賢的智慧、聖賢的經典,這個時間看成是最寶貴、最重要的,我們的心都是在道上,在聖道上,自自然然對於這些外在的吃也好、穿也好,相對就不會那麼執著了。

  雪公也談到,黔婁的夫人曾經說:「寧可正之不足,不願邪之有餘。」等一下我們再給大家講講這個故事。黔婁去世的時候,曾子去看望他,顯示出黔婁和他夫人非常廉潔的、清高的德範,生活特別的儉樸,寧可蓋正被子露出手足等等。這是正人君子都能有這麼高尚的德行,更何況是像我們現在學習儒釋道聖賢教育,甚至學佛了,如果對於物質上的欲望還是非常貪著,這就不能稱得上是真正的修行人。一個人無論是求學還是求道,能不能有所成就,他的心行點點滴滴當中就可以看出來。

  《論語》的這句經文講道:「子曰:衣敝縕袍,與衣狐貉者立,而不恥者,其由也與!」這又是孔老夫子很心愛的一位弟子,又在這裡出場了。子路他的性格是很剛強的,一切都很認真。甚至於子路在臨死之前,帽子歪了,他都要把帽子扶正,把帽帶繫好,把老師的教誨貫徹始終。子路學道之後,對於物質上的吃的也好、穿的也好,他就不是太在乎。他說:「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他穿著很破舊的衣服與富貴人在一起,他也不太在乎,因為他心是在道上,他只論這個人有沒有道、有沒有德行,他的心並沒有在衣服、吃穿用度上面。經文當中衣服的衣是念四聲,在這裡做動詞。穿敝縕袍與穿狐貉者立,他也不覺得羞恥,莫不是仲由,只有孔老夫子的學生子路他能做到這一點。由此可知,要做到這一點也不是那麼容易的,只有子路辦到了,其他的學生也不一定做得到。

  但是雪公在這裡也提醒我們,任何事情都要遵循中道,不能過也不能不及,走中庸之道。事到如今,在有些時候也是需要隨緣的。但衣服,之前學到過:「衣貴潔,不貴華,上循分,下稱家。」最重要的是乾淨整齊,這是首要條件,也不要過頭。雪公老人一生,他在穿著上都很樸素,但是他這種正裝,要外出的衣服,你看他照相,照出來這個照片就可以看出,是整整齊齊、乾乾淨淨,一絲不苟,所以儀表上也是做得特別的好。

  我們剛剛有談到孔老夫子,雪公老人在這段文裡面有談到黔婁,確實是非常好的榜樣,是很有德行的一位聖賢君子。魯國黔婁先生,不但是黔婁非常有德行,連他的夫人也是很有德行、節操的一個人。在《列女傳》當中也記載著他的夫人,就在她先生黔婁過世之後,她和曾子之間有一段對話。當她先生過世的時候,曾子就和他的門人去弔唁。結果他的妻子就走出來,這個時候曾子就向黔婁先生去弔唁。結果上堂的時候就看到黔婁先生的屍體在牖下,在窗戶的下面,枕墼席稿,而且是縕袍不表,覆以布被。喪事做得非常的簡樸,因為家裡很窮,什麼都沒有,只好用布被蓋在身上,可是這個被子不夠長,這塊布不夠長,蓋上頭,腳就露出來;蓋上腳,頭就露出來。

  曾子看到這個情形,他也是很感傷,很感慨,於是曾子就跟黔婁的夫人出了主意。在看望朋友的時候,看他過世,真是窮到連一塊布都找不到,最後只好用比較短的布來蓋屍體。曾子就給她出了一個主意,他說:「妳把這塊布、被子把它歪一點,歪著放,上下這兩個角一蓋,就能把頭和腳全都蓋住了。」結果黔婁的妻子就說:「邪而有餘,不如正而不足也。」我把它歪著蓋、斜著蓋,雖然就能夠蓋著身體,可是不如正而不足,還不如正著蓋沒有辦法蓋圓滿、蓋完整。當然她這個話是有引申的意思,並不只是指的這塊布,而是指先生他生前的人品就是如此。她說:「先生以不邪之故,能至於此。」就是因為先生他生前都是非常正直的,非常廉潔、儉樸的,從來不貪求物質欲望的享受,所以他才會這樣。生的時候不邪,死的時候還要把他弄邪,這不是先生他本人想要的意思。她講這個話都是有深意在裡面的,她雖然指的是這塊布、被子,但是實際上她是比喻先生的人品就是這樣。曾子也不知道怎麼回答,就流下眼淚。

  曾子接著就問,先生過世了之後,要用什麼來做為他的謚號?古時候,古人無論是君王也好,還有包括臣子,過世之後都有謚號。謚號其實是對他一生的評價,他是善是惡、是忠是奸,通過謚號就可以看出來。於是他的妻子,他的夫人說:「以康為謚」,用康字。每個謚號都有它不同的意思,一個人的善惡褒貶,對他生前的評價,在謚號當中可以體現出來。

  曾子說康,他覺得這個謚號很奇怪。為什麼?他說先生在的時候吃也吃不飽,穿也穿不暖,死的時候連頭腳都蓋不完整,也沒有什麼多餘的錢財喝酒吃肉,活著日子都過得這麼儉樸,死的時候也沒有幾個人來,都是真正的至交的好友來看望,怎麼可能還把他的謚號定為康字?黔婁的妻子就回答說,因為先生在世的時候,「君嘗欲授之政,以為國相」。當時黔婁,也就是戰國時期齊稷下先生,黔婁他是隱士,也是道家的代表人。當時魯恭公曾經要聘請他為國相,齊威王也要聘請他為卿,結果他都拒絕了,最後他是在濟南這個地方隱居,在石洞裡面生活,終年也不下山,也不到一般的村落裡面去。這是道家非常有德行的一位隱士,他的號叫黔婁子。他雖然家裡非常的窮困,但是他安貧樂道,這種端正的品德為世人所讚歎。

  黔婁的妻子就說,當時君王想要禮請他為國相,他都不肯接受,這是他有餘貴也。並不是他沒有富貴的福報,而是他不願意去接受、不願意去享受。君王曾經賜給他三十鍾的粟,這是很豐厚的賞賜,先生也不接受,是有餘富也。其實他是有這樣的福報的,只是他不享。先生他一生的行持、一生的志節是「甘天下之淡味,安天下之卑位」。隱居之人他的志向節操,他於人無爭、於世無求,他求的是道,真正涵養的是德,因此他甘於安貧樂道的生活,所吃的、所穿的都是非常簡樸的,他也願意處在低下的位置。他是「不戚戚於貧賤,不忻忻於富貴」。他處在貧賤的位置上,他也不覺得低人一等,他也不去羨慕功名富貴。「求仁而得仁,求義而得義」,謚號作康,這不是很恰當嘛!

  所以賢德的子女,都是賢德的母親所培養出來的;同樣的,有賢德的先生,他的德行也是賢德的夫人所成就的。黔婁的夫人和她的先生的德行可以說是不相上下,確實是很般配,都是甘於隱居、安貧樂道的人。所以曾子就對黔婁的夫人特別讚歎,說:「唯斯人也而有斯婦。」有德行的隱士才會有有德行的夫人來跟他般配。因此,人們都讚歎黔婁的夫人也是安貧樂道的賢德的女子。《詩經》說:「彼美淑姬,可與寤言。」就是指這樣的女子。

  之前也談過,特別是在官位的人,包括國家的領導人或者是各級的領導人。在世界上為什麼很多的領導人,最後都以貪污腐敗收場?其實跟他的妻子、家人有很深的影響。如果他的妻子、家人都是貪欲很盛的人,自然她的先生也就要去鋌而走險、貪污腐敗,來滿足家人無盡的欲望;可是如果他的妻子、家人都是安貧樂道、少欲知足的人,就能成就她先生為國家、為人民謀福利的德政。因此,黔婁的妻子確實是非常有德行的婦人。

  現在學習到『若衣服,若飲食,不如人,勿生慽』。我們反觀現代的社會風氣,確實非常崇尚物質的享受。但是我們要知道,我們跟人交往的過程當中,當別人從內心裡面尊重我們,並不在於我們的財富有多少。可是現在,因為價值觀發生轉變,大家都是上下交征利,覺得有錢是最重要的,所以往往對於有權有勢的人,一般人都會去巴結他、諂媚他,而不是看中有德行的人。但是實在上來講,物質上的豐沛,其實是沒有辦法贏得別人對你真正的尊重。為了追求物質上的享受,可能讓一個人,甚至於一個家庭,把他拖向無底的深淵。欲是深淵,它是無窮無盡,是沒完沒了的。

  而我們的老祖宗,都是提醒我們要知足常樂。老祖宗提醒我們,所謂萬貫家財,一個人家財萬貫,他一天吃幾餐,一天也不過就是三餐,最多再加幾道點心,你要是吃個五餐、六餐,人也受不了。既然每天你所吃的、所穿的、所用的,都是很有限度的,那為什麼還要去追求這些浮華的東西?萬貫家財,也是日食三餐。廣廈千間,縱使房子有一千間,可是晚上躺著睡覺,是夜眠六尺。睡覺也才這麼一點點的地方,也不可能多佔幾個床,只有六尺那麼大、那麼寬而已。其實一個人在物質方面的需求是非常少的。

  曾經有一位老人家,這是一位長輩。她的先生非常有名,已經過世了。她的先生人稱徐半尺,這位老先生非常善於鑑賞古畫。他寫的毛筆字,就跟古時候的米芾,宋四家米芾,非常的神似。這位徐老先生他有什麼特點?他就是徐半尺,有一些名貴的古畫,他不用完全打開,只看半尺,他就知道這幅畫是真是假,所以在文化界也是國寶。這個老先生,以前自己的生活特別的儉樸,在身上也不放太多錢,他平常也不會花。但是,真正為了國家、為了文化的事業,要把一些價值連城的藝術品、古畫搶救回來或者買回來,他也是非常捨得去購買的,但是他自己的生活特別儉樸。

  他的夫人就曾經說過,她說其實一個人,人為什麼要追求那麼多欲望?她說其實當一個人銀行裡面的存款到了一千萬以上,這個以上的數字他不知道怎麼花,就是人不需要這麼多的物質。其實很少的錢就夠用了,更多的錢往往是花在他無盡的欲望跟貪求當中。所以一個人如果知足常樂,其實生活是很輕鬆、很愉快,也很簡單的,對於一個人的身心,都是非常健康的。我們確實要好好的去體會、去思考,什麼樣的生活才對我們的身心有很好的發展和調節,而不要去追求虛幻的物質享受。

  一個有錢人家,可能他在很多風景名勝、風景很優美的地方購買別墅,但是可能他自己一輩子只住過一個晚上,甚至連一個晚上都沒住過,天天都是他的工人在那裡打掃衛生,住著豪宅,每個月還要給他薪水,讓他在這裡享受。所以到底誰的福報是真實的,也是很難去評判的。因為主人忙到每天去賺錢,忙到他沒有時間來豪華別墅享受。所以我們人生的價值觀,確實都要有正確的態度,不要去追求虛幻的享受。

  「唯德學,唯才藝,不如人,當自礪」,這就是中國人所說的一句成語,德才兼備,是德在前才在後。這個成語也提醒我們,德和才什麼比較重?德確實是比才還要重要。有一位老先生曾經說過:有德有才會愛才,無德有才會嫉才(嫉妒才),有德無才會用才,無德無才會毀才。在歷史上也會看到真實的例子。如果一個人在公司、團體裡面,譬如他要選擇員工,是要選擇有德有才的人。即使沒有辦法事事都盡如人意,最起碼也要有德無才的人。只要他有德行,能夠包容別人、欣賞別人,見人善即思齊,他也能在他的崗位上做得非常的好。假如無德而只有才,必然會嫉妒他人,會毀才。

  春秋戰國時期,秦國的宰相李斯就是這樣的人,是無德有才之人,看到其他人有才華,他就會很嫉妒。他嫉妒他的師弟韓非子,甚至要把他陷害致死。而且他還陷害讀書人,建議秦始皇去焚書坑儒,對於整個文化經典,這確實是一場很深的浩劫。後來李斯的下場也很不好,最後是被腰斬於東市。這是無德有才會嫉才。

  對於孩子培養一定要首重德行,否則把孩子的能力、才華培養得再高,他的人生也沒有辦法找到幸福。因此,德是一個人最重要的根基了。如果沒有這個根基,人生就好像一棵樹,沒有根的話,樹幹長得愈高,樹蔭長得愈大,可能一陣風吹過來就連根拔起。德行的基礎是特別重要的。

  我們在求學的過程當中,有一些高明的老師也會強調,無論是學習什麼樣的學問,德行的重要性。包括一個學生如果沒有真正的德行,他學到了很多才能,可能反而因為這個才能、才華,也害了他一輩子。為什麼?一個人沒有福報、沒有德行,可能他擁有才華的時候,在很短的時間就能收穫到名利,名利雙收,可是當一個人他名利雙收,可能就是他的人生達到很危險的境地。這個時候又不懂得謙卑,又招來很多人對他的嫉妒,禍患就隨之而來。所以德行非常重要,德行是萬福的根基。而有這個福,人的一生才能立得安穩。

  包括在培養孩子的過程當中,父母對孩子要灌輸以什麼樣的價值觀是很重要的。你從孩子的行為是可以了解他的存心,而他的存心也是反應出他德行的根基扎得穩不穩。所以現在的人,在教孩子的過程當中,他不一定會很喜歡比較樸實、比較憨厚的孩子,而是喜歡聰明伶俐的孩子,可是往往就忽略了,當一個孩子一直都在才華、聰明上面發展,可能在德行方面的培養就忽略了。所以我們培養孩子還是要首重德行,然後才是才藝。

  這句經文就學到這裡,請接著看下面的這一句:

  【聞過怒。聞譽樂。損友來。益友卻。】

  這句經文是談到,如果我們聽到別人說自己的缺點,心裡就很難過,也很生氣,聽到別人稱讚自己心裡就很歡喜,那麼有一些損友就會慢慢的來親近,真正的良朋益友反而會離我們愈來愈遠了。我們要體會到,當別人來說我們的過失、說我們的過錯,所謂「良藥苦口利於病」,我們心裡不要不高興。縱然我並沒有過失,而是無端的受到別人的毀謗,我們也不應該要生氣,也不應該強辯,因為這正是磨鍊心地的好時機,所以應該要高興而不能感到憤怒。

  我們現在學習「謹而信」。之前學到「信」的部分,「信」,有特別跟我們強調「凡出言,信為先」,說話要有信用。「奸巧語,穢污詞」,這些教誨都是強調我們講話的態度是如何。講話的態度如果很粗魯,就沒有辦法贏得人們的信任。所以「信」當我們真正落實,就會給人很高的信服感,對我們很服氣。包括「見未真,勿輕言;知未的,勿輕傳」,都能夠做到,長期在社會上的信用也會不斷的提升。

  『聞過怒,聞譽樂』,假如我們聽到別人來指正自己的過失的時候很生氣,而當別人稱讚我們,卻洋洋得意,這種態度能不能獲得人們對我們的信任?這是很困難的,最終的結果是造成『損友來,益友卻』。為什麼會有損友來?因為損友很清楚,這個人他很喜歡人家奉承他,喜歡聽好聽的話,他就神魂顛倒,到時候他就有機可乘,所以損友就來,益友就退卻。

  益友為什麼會退卻?因為有德行的人他知道,做朋友的本分一定是要直言不諱的,當你有缺點,他一定很正直幫你提出來,而當你不能夠接受,他怎麼樣?他只好先避開。人有的時候是喜歡聽好話的,忠言逆耳,很多人往往是沒有辦法聽得進去。特別是當人已經到了一定的年齡,他要比較顧及自己面子的問題,所以往往就不能接受。

  所以「聞譽恐,聞過欣」的態度是要從小扎起,小時候扎下這個根基,長大的時候他也比較容易擴寬心量,去接納別人對他的勸勉和指正。所以有的學校在教小朋友傳統文化,也特別會提醒小朋友。譬如當別人幫我們及時的把缺點講出來,這就好像我們的臉上剛好有一些污垢,有一些黑黑的東西在上面,當別人告訴我們,讓我們可以把污垢去掉,對於這樣的人,我們應該有怎樣的存心?其實應該要感謝他的。當別人指出我們的缺點,就好像除去臉上的污垢一樣,所以我們應該要向他表示感謝。

  小朋友他們也很受教,當小朋友之間、同學之間,有人把他的缺點指出來,小朋友他就會跟他鞠一個躬,跟同學說:謝謝你指出我的缺點。而當孩子他認識到自己的缺點,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老師又能適當的鼓勵他,就像《弟子規》中所說的,「過能改,歸於無」,他就更歡喜的把自己的缺點修正過來。因此從小扎這個根,對於他的終身是會產生很大的幫助的。

  我們之前也講到,弘明學校在幾十年來,都是秉持著雪公老師的教誨,用儒釋道傳統文化的聖賢教育來教導學生。包括像《弟子規》、《三字經》,還有像《論語》等等經典。所以在弘明幼稚園,園長就說,最初有的小朋友兩歲,他的家人、長輩就來跟園長說:「我們這個孩子從小就是很驕傲,他從來都不認錯的。」結果園長就說:「在弘明沒有不認錯的孩子。為什麼?認錯就是好寶寶,改過就是好寶寶。」所以來到這個團隊當中,他就能通過《弟子規》的學習,通過《三字經》等等聖賢經典的學習,他就能認識到,犯了錯誤不可怕,最怕的是什麼?最怕的是你知道自己錯了,還要去找理由來掩蓋;知道自己錯了,還不去改正。

  當我們從小建立正確的態度,知道我們要認錯、要改過,這對於他一生都是有很大的幫助。所以我們老師跟父母在這方面也都要善於去引導。

  「聞過怒,聞譽樂;損友來,益友卻。」在這裡再講一個宋朝的故事。在宋朝的時候,有一位大文豪蘇東坡。蘇東坡跟佛印禪師是很好的朋友,平常都會互相的切磋學問。有一天蘇東坡突然覺得,他現在修行的境界很有提升,所以他就寫了一首詩,要給他的好朋友。這首詩上面就寫道:「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他覺得現在他的境界非常的好,連八風都不會影響到他的清淨心。究竟是哪八風?八風是很多人生境界的考驗,包括利、衰、苦、樂、稱、譏、毀、譽八風。首先是利,利就是當一個人他非常順利;衰則是衰敗的;苦是受苦;樂則是歡喜,非常歡樂。苦,一個人他苦,可能他就會怨天尤人。而一個人他樂,他會樂極生悲。因此當我們在面對這些境界,都是對於我們很大的考驗。再來是稱,當有人稱讚我們,可能就洋洋得意;譏,當有人譏毀我們,可能就會感到很生氣;下來是毀跟譽,毀就是詆毀、毀謗的意思;譽,當我們有很好的名譽,就會起傲慢的心。

  蘇東坡覺得這八風已經都不能動搖他的清淨心了,所以他寫了這首詩給佛印禪師,就表示我的境界已經到達這個程度了,他心裡也挺得意的。佛印禪師看完了之後,就在信上寫了一個字,寫了一個「屁」字,就把這封信又送回去了。

  我們可以想像,蘇東坡是很期待他的好朋友佛印禪師給他印證、給他肯定,說你這個境界現在真的很高了,值得讚歎。其實八風已經動了,動在哪裡?就是希望得到別人的讚歎跟肯定,他想要聽好話。

  結果他一看到信上居然批了這麼一個字,他就很生氣,然後就飛速的來到佛印禪師所住的地方。可是到了門口就發現他的門是關起來的,在門上寫了兩行字。寫了哪兩行字?他說:「八風吹不動,一屁打過江。」禪師確實是很有善巧方便,及時的指出他的問題之所在。蘇東坡看了之後他也很慚愧,於是就離開了。

  這個故事當然也給我們很深的啟發,我們要常常觀照,自己是不是八風吹不動。要時時處處從起心動念當中,把我們一些不好的、不善的習氣除掉,才不會犯「聞過怒,聞譽樂」的錯誤。

  下面也來講一講兩則歷史上的公案。首先第一個公案是夏朝的末代皇帝夏桀,他是非常暴虐的,他叫癸。身為皇帝,他都是作威作福,而且他非常的暴虐,喜歡殺人,所以人家就給他起了謚號叫做桀。他做人非常的暴虐,而且是很沒有道德之人,常常會憑著自己的想法作威作福,並且還對著上天講了很多的妄言妄語來誣蔑。對著自己所屬的諸侯國,他這種暴虐的暴政已經是橫行到了極處,老百姓都深受其害。他也很狂妄,要是有人來勸阻他,他一定把他處死。

  這個時候有一位大臣,非常的忠誠,叫關龍逢。關龍逢看到帝王這麼殘暴,他不忍心看到國家就敗亡在這個皇帝的手上,他就上前去進諫,勸勉皇帝一定要收斂,並且跟他說,自古以來皇帝都是非常愛護老百姓的,而且他自己的生活特別的節儉,勤政愛民。之前我們有學習到,像堯舜禹湯古聖先王都是很有德行的,菲飲食,卑宮室,致祭於鬼神,致力於溝洫。大禹他自己生活的用度都特別節儉,住的也是破房子,穿的也是很樸素的衣服,但是他虔誠的祭拜祖先,認真努力的治理水患,把多餘的福報都用來幫助老百姓們。

  但是到了末代的帝王,往往就會出現暴政,對老百姓很殘暴。所以關龍逢他覺得國家再這樣下去肯定就會敗亡,亡在這樣的皇帝的手裡,他就去勸諫君王。就談到古來的帝王都很愛護老百姓,自己的生活則是很儉樸,這樣才能長久在國家做君主,國家也才能長治久安。可是現在君王您平常非常的奢侈浪費,個人還有國家花費花銷用度都沒有限制,而且無視於老百姓生命的尊嚴,殺人不眨眼。我們想他這麼殘暴,天下的老百姓時間一長,人心全都渙散了,人心對於君王都不尊重了。上天是聽從於老百姓的心聲,連老百姓都已經要起來反叛了,上天自然也不會保佑我們國家。所以再這樣下去,國家的滅亡也是我們都能夠看到的。

  這個老臣忠心耿耿,希望勸勉君王改過向善,希望他稍稍改變自己的生活跟行為。但是夏桀他不肯聽從忠臣的勸諫。結果關龍逢他很正直、很剛直,他就站在那裡,也不肯出去。於是夏桀他很生氣,就把忠臣給殺死了。

  蔡振紳先生評價說,夏桀他是鑿山穿陵,這都是做一些勞民傷財的事情,只要有人去勸諫,往往都會被夏桀殺害。包括一些耆老,這是年紀很大的大臣、長者來勸諫他,夏桀也是下令把他處死。他的做法把人心都傷了,連真正的想要護持國家,幫助國家的忠臣沒有人再敢出來說話,所以這個時候關龍逢他就出來做最後的勸諫。他非常了解君王的做法,他也是為國為民的一片忠誠,不怕死的精神,最後出來勸諫皇帝,希望君王稍稍的收斂一些。但是夏桀他終究是執迷不悟,最後把這樣的一位忠誠的大臣也殺害了。後來就出現了許多的天象,都是非常不吉祥的天象,包括兩日鬥、五星錯行、泰山崩,這是天塌地陷,出現了很多不吉祥的徵兆。結果第二年國家就亡國了,夏朝就亡國了。

  君王不能夠真正的了解體會到一個人要做到聞過怒、聞譽樂,這個時候是損友來、益友卻。他就是因為聞過怒,所以最後導致了國家的滅亡,這個都是很慘痛的歷史教訓。我們也看出一個忠臣,他為了國家、為了社稷,他連他的生命都置之度外。一個昏君當他聞過怒,最終會導致亡國。而如果一個君王反過來,避免聞過怒、聞譽樂,他也能把國家帶領向長治久安。

  唐朝從貞觀之治,一直到唐玄宗皇帝的時代,這個過程當中,唐朝都是在盛世的環境裡面。有盛世之治的帝王,也必然有盛世之治的大臣,是跟他相匹配的。帝王他有納諫的心量,臣子也有進諫的忠誠,是君臣這樣的互動,才帶來了國家的長治久安,帶來了國家的太平。

  唐朝的韓休,這位大臣他生性就很正直,他當了宰相之後,對於國家的大事,一切事情他都是秉公執法,他所考慮的問題都是從國家的角度去著想,而不顧及私人的情面。換句話說,他是公而忘私,他也不管皇帝面子上過得去過不去,他都要秉公執法,他都要說真話、說實話。所以在當時朝野上下,韓休他的名聲是很好的。

  而玄宗皇帝有時候在宮廷裡面的園子當中打獵,或者是讓樂隊奏非常好的音樂。唐玄宗他是很喜歡藝術的,這些音樂、戲劇他都特別喜歡。他這些藝術的活動要是做了過頭的時候,他心裡也會有一點心虛,他就去問左右的人,今天的事情韓休知道不知道?結果話音剛落,果然過了一陣子,韓休勸諫皇上的奏章就送到了唐玄宗的面前。

  又有一次,唐玄宗對著鏡子,心裡就很不高興,而且一聲也不響,一句話也不說。左右的人就跟皇帝說,「自從韓休當了宰相之後,皇帝就沒有一天的好日子過,天天都不開心、不歡喜,那你為什麼不把他趕走?就把他貶官,別讓他天天在朝廷裡面給你提意見,搞得君王都很不開心。」當時的玄宗皇帝還是勵精圖治,很英明的皇帝,當時他就說:「韓休來做宰相,雖然我是瘦了,可是天下的百姓都胖了。」那換句話說,就是委屈了我一個人,可是天下的老百姓都能享福。「雖然像蕭嵩這個人,他很順從我的意思,我說什麼他都會順著我的話來講、來做,雖然當時我聽了很高興,但回去一想,我心裡還是不安。」因為君王他所做出的決定,他不一定考慮得很全面,有的時候需要有人在旁邊提醒他,可能從不同的角度跟他分析,這樣他才可能做出更正確、更準確的決定。可是有的大臣他始終都是迎合皇帝的意思,最後雖然當時皇帝覺得很高興,但是事後可能都還會有隱憂存在,恐怕自己這個決定做得不好,所以他心裡就不安。

  「可是韓休就不同了,韓休他每次雖然都是大力的反對我的決定,當時我覺得很煩惱、很懊惱,可是回去一想,心裡卻很安。」他之所以會提出反對,他可能會從更廣的角度、更深的層面去幫皇帝分析問題、處理問題,所以這是非常認真負責的體現。雖然他並沒有什麼事情都順著我,可是我交辦給他做的事情,以及他在場的時候我們君臣所做出的決定,卻讓帝王非常的放心。所以唐玄宗說,我之所以任用韓休做宰相,這是為了國家,而不是為了我個人。他這個話確實說得非常的好,也說明在開元之治,君王他確實是有很寬廣的心胸,而且能包容正直的賢臣。

  其實一個領導人,他在任用大臣、任用下屬的時候,一個領導人的智慧是很重要的。有的領導人他比較喜歡聽好聽的話,喜歡人家順從他;換句話說,他喜歡任用奴才而不是任用人才。我們看一個人他之所以做事情會失敗,他失敗有他失敗的原因、有他失敗的教訓,這些都是可以總結出來的,這些歷史的經驗。所以當領導人,他沒有足夠的智慧去任用賢才,往往他是會喜歡人家在旁邊諂媚巴結他、去附和他,所造成的後果也是非常嚴重的。特別是你在做一個決定,這是關係到很多國家百姓的利益,那你就要任用人才,而不能任用奴才。所以唐玄宗確實在初期為政,勵精圖治的任用賢才,他讓韓休來做宰相,就成就了開元之治。

  可是皇帝雖然英明,但有時候也是犯糊塗。特別是遇到財色名利等等的這些誘惑,可能他的智慧、他的英明,就因為欲望被掩蓋住了。後來他就比較縱欲,而且任用像李林甫這樣的奸臣,最後才導致了天寶之亂(安史之亂)。這一個亂象給天下的百姓帶來多大的痛苦,生民塗炭。

  一個人他前半生跟後半生,他所作所為差別是這麼的大,這跟他的用心和他的縱欲,後期的縱欲是有很大的關係的。因為迷戀女色,所以後來也不上朝去聽政,天天都沉溺在享受當中,整個國家後來就遭遇到了災難。

  歷史都是我們的一面鏡子,它是是非成敗的教訓,可以讓後人不要再重蹈覆轍。如果重蹈覆轍,就像「阿房宮賦」當中說的,又要使後人復哀後人也。「後人哀之而不鑑之」,這會使後人復哀後人也。不引以為鑑,歷史又會重複的上演。因此我們學習中國文化、學習歷史,這是很重要的,人生的見識跟格局就會完全不同。

  下面這句:

  【聞譽恐。聞過欣。直諒士。漸相親。】

  當一個人聽到別人對他的稱讚,不但沒有得意忘形,反而他會反躬自省,唯恐自己做得不好,要繼續努力。這也就是《太上感應篇》當中說的「受寵若驚」。以後我們會學到這些經典,因果的經典。就知道這短短的幾個字,都有無窮的內涵在其中,我們人生都遵循這些來行走,人生會走在正確的方向當中。

  『聞譽恐,聞過欣』,當別人批評自己缺失,不但不生氣,還能歡喜接受,『直諒士,漸相親』,正直誠信的人就會漸漸的歡喜來親近了。當別人稱讚我們德能,其實一個人要把自己看清楚,不要總是沉迷在自我欣賞當中,看不出自己身上有什麼問題。甚至於別人對我們的稱讚有的時候是過了頭,這時候尤其要謹慎,不能喜悅。即使我們是名符其實,人家這樣稱讚我確實也是事實,即使是這樣,我們的態度都要謙卑、要謙虛。一個人立身處世真的是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這是一點都不假。能夠時刻都謹慎、小心,我們無論做什麼事情都特別的穩當。「聞譽恐」,要有恐懼的心理,唯恐我實際上的德行跟人家所說的差距太大,我們哪還有精力洋洋得意、去高興?

  因此在古時候聖賢之人,無論是教育自己的子弟,還是他在立身處世的過程當中,他都是非常謙虛謹慎的。即使別人對他的讚歎、對他的稱揚確實不過分,但是做為主事者,他本身也要非常的謙卑。

  像師父上人在九秩晉三壽辰,大家恭敬的獻上了兩首歌,一個是「賀歲曲」,一個是「光壽無量」。師父上人六十年的弘法歷程,用這些歌曲、用這些言語來讚歎,這是名符其實的。可是師父上人,他老人家卻是很謙虛,他聽了這個歌之後,也非常謙虛的表示不敢當。我們時時處處都要學習善知識他們的表法、他們的行為,在任何時候我們對待人們的讚歎也好,各種各樣的評價也好,始終要有謙虛的態度、謙卑的態度,以謙卑來養德,長養自己的德行。

  今天的時間已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