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弟子規-第25集

  尊敬的各位老師,尊敬的各位同學們,大家好!請掀開《聖學根之根》第一冊《弟子規》,第二十五頁的第二行:

  【見人善。即思齊。縱去遠。以漸躋。】

  上一節課我們學習到這一句的課文。當我們看到別人有懿德善行,就要立刻想到要向他學習、向他看齊。雖然在目前我們的能力還不能達到,可是要下定決心逐漸的趕上。

  『見人善,即思齊』,關於「善」字,在《了凡四訓》這部書當中,對於「善」的講解是非常透徹的。我們對於一件事情的善惡是非,確確實實不能從表面上去判斷,而是要從根本上來看,這就是考驗一個人是不是有理智的判斷。

  善有真有假、有是有非、有偏有正、有半有滿、有大有小、有難有易、有端有曲,在《了凡四訓》這本書當中就講得非常的清楚,所以對於《了凡四訓》這部書要認真的學習。這就好像我們人生的一盤棋要如何走好,在這裡就教給我們規則,包括如何立命,「命自我作,福自我求」,這當中的理論、方法和表演。當我們在下這盤棋,真正了解它的規則,即使在過程當中有一些曲折,可是日後的生命也能走得有聲有色,這就是人生的智慧和功夫。

  首先,善是有真有假。曾經有讀書人去請教中峰和尚,關於什麼是善、什麼是惡。他們說打人罵人是惡,中峰和尚說未必然也,不見得;對人恭敬很有禮貌是善,中峰和尚也說未必然也,也不一定。讀書人舉了幾個例子,中峰和尚都說未必然也。於是他們就請教中峰和尚說:「到底什麼是善、什麼是惡?」中峰和尚提醒他們,不能從表面上去判斷一件事情的善惡。譬如他要打人罵人,但是通過這個手段,他卻喚醒一個人的良知,讓他回頭向善,利益他人,即使是打人罵人,這也是善。所以存心是非常重要的。譬如你對人很有禮貌,也很恭敬,可是看一件事情要看到它背後的目的和動機,如果他對人很禮貌、很恭敬,但是這背後的目的都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欲,即使他對人很禮敬,這也不是善,是虛偽的。

  從中峰和尚的教導我們可以體會到,一個人所行的究竟是真善還是假善,要從哪裡去判斷?就要從他的存心來判斷。如果他的念頭都是自私自利的目的,即使他很恭敬、很禮貌,這也是惡;如果他心心念念是為了利益別人、利益眾生,即使他是打人罵人,這也是善的。所以判斷善惡要從一個人的存心跟目的來做判斷。這是第一條。

  第二,我們看看是和非,善有是、非。判斷一個事情它到底是善是惡,標準也是很微妙的。有的時候我們不能看它眼前的表象,而是要看這件事情事後的影響,它會不會存在某種流弊。我們可以從是、非來判斷。

  譬如在孔子時代,孔子會下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賢人。其中有兩位學生大家都很熟悉的,一位叫子貢,一位是子路。子貢他是一位很成功的商人,經常到別的國家做生意。當時在魯國這個地方,有一個法律的規定,只要我們的人民在其他的國家有發現魯國的百姓被賣到其他的國家去做奴隸,你就可以花錢把他贖回來,國家會用同樣的贖金來償還給你。這個規定其實是很好的政策,因為這樣就可以鼓勵更多的老百姓在國外要愛護自己本國的同胞兄弟。子貢當時就贖了一個人回來,後來官府要償還給他贖金,可是子貢他很富有,當時他就沒有接受贖金。老百姓得知這個消息,就覺得子貢是很清高的人,救人的命,而且還不接受政府償還給他的贖金。

  但這件事情傳到孔老夫子的耳中,夫子就認為子貢所做的事情並不恰當。為什麼?因為聖賢人他看待問題,不會從某一個角度單方面的看問題,而會看它的影響和流弊。孔老夫子就跟子貢說:「我們現在魯國人,貧窮的人是佔大部分,畢竟有錢的人還是很少的。今天因為你家庭很富有,你去把人贖回來,沒有要官府的錢。可是其他家境比較困難的窮人,如果到了別的國家看到自己的國人,想要去把他贖回來,他心裡就會猶豫,我贖回來,這些錢我假如回去跟官府拿,好像跟子貢比又矮了一截似的;可是我要不拿錢,我自己又付不起錢,所以他去救人就會有顧慮和擔憂。」子貢的做法對整個老百姓會產生這樣的影響,所以夫子就談到說:「你這樣做就會產生流弊。」流弊就是往後影響不好,有的人就因為這樣而不能回到自己的國家。

  我記得早年,有海外的同修到中國國內來參學。他們去一些寺院道場學習,因為海外的長輩們他們也都很有愛心,他們坐轎子或者是路途上一些費用,就會多給一點錢。但是當時師父上人指正他,說這樣做並不好。為什麼?你去了之後等於把人家的生活水平、物價給抬高了。本來上山的時候坐個轎子,坐個車也只是幾十塊錢的報酬,可是你一次給人一百塊、兩百塊,把整個物價的正常規律給打亂了,這樣就會造成負面的影響,再來就會把當地人的貪心增長了。

  而孔老夫子的弟子,另外一個弟子子路,同樣也遇到一件類似的事情。有一天,子路他在路上剛好遇到一個人,他掉在水裡快要淹死了。子路是非常有義氣的人,見義勇為的人,他馬上就把溺水的人從水裡救出來。這個人上了岸之後,他就非常感恩子路對他的救命之恩,於是就送給他一頭牛來做為禮物,表達他的感恩。在古時候農業社會當中,牛是從事農業生產勞動非常重要的工具,所以在古時候這算是很貴重的禮物。子路當時很歡喜的就接受了這頭牛,就把牠帶回去了。孔老夫子看到自己的學生這個做法,就對他說:「你這樣做就對了。你這樣做,將來在我們的國家還有其他地方,人民都會見義勇為,看到別人有危急,都會奮不顧身的去救人。」

  所以一件事情你怎麼評判它,不在於他個人的角度,而是它對於整個社會的風俗所產生的影響,以及它事後是否會有流弊產生等等。所以這個方面都是從比較宏觀的角度去考慮問題,而不是從個人的角度來考量的。因此,這個事情它到底是善還是非善,我們一定要特別注重考量它往後的影響性。如果這件事情在當時看起來好像是一件好事情,可是它日後卻會對後世產生許多負面的影響,這個事情就不能做。譬如在近代有很多學者,他們認為中國的文化比不上外國人,所以就倡導要全盤西化。當時這個事情做的似乎對於國家是有幫助的,可是它所產生的流弊,對後世造成的影響卻是很深遠,也很負面的,這種情況我們就不能提倡。

  可是有的時候,我們當時所做的事情,可能認同的人並不多,但是它對於後世會產生很大的利益、很深遠的影響,這種事情就要認真努力的去做。就像當時很多學者都提倡要全盤西化,要完全否定中國文化,要否定漢字文言文,可是就有一些學者、有一些老教授,還是非常的堅持一定要保存中國固有的文化。可是在那個時代,他們的呼聲其實是非常微弱的。像徐子明教授(我們曾經親近過好幾位老教授,都曾經上過徐子明教授的課),他講解《左傳》、講解《史記》特別嚴格,他的課程需要學生把史書、經典都要背下來。當時跟著他學習上課的學生其實是為數不多,甚至於徐子明教授有一個學期上課,只有一個學生來聽課,他還是非常認真的給他講了一個學期。但是雖然當時跟著他學的人不多,可是像方東美教授、像徐子明教授他們的思想,卻對後人產生了很多正面的影響。所以很多事情不能看眼前,要看它對於大眾的影響力。

  第三個方面是偏和正,有偏有正,善也要看偏跟正。有的事情是屬於正中偏,有的事情是屬於偏中正。什麼是正中偏?在古時候有一位宰相,呂文懿公。呂文懿公是一位很賢德的宰相,當他辭官回家,他在整個國家的名聲也是很好,老百姓都很愛戴他,人民很尊重他。可是當時他告老還鄉的時候,有一次就遇到了喝醉酒的人,這個人很無禮,居然他就趁著酒興,當面的頂撞和冒犯老宰相。宰相肚裡能撐船,他當時並沒有在意醉漢對他的冒犯,因為他存心很仁厚,就沒有跟他計較。可是想不到到了後來,醉漢因為他犯了罪,觸犯了國家的法令規章制度,所以就被判了死刑。

  呂文懿公聽到這個消息之後,他就非常的後悔。為什麼?他覺得如果當時他犯了過錯,狠狠的把他教訓一頓,也許他就不敢繼續膽大妄為,走向不歸路。當時只是想存心仁厚,讓他三分,結果就讓醉漢更加的猖狂,更加的膽大妄為、肆無忌憚,他才會最終犯下了死罪,被判了死刑。呂文懿公覺得,如果當初就把他送到官府去懲罰,可能對這個人來講,他會有所警戒,就不至於犯這麼大的錯。所以他的存心仁厚,但是當時沒有理智的判斷,而姑息了醉漢,結果產生的影響反而是不好的。這種情況叫正中偏。

  還有一個是偏中正。有一次在有災荒的時候,各個地方都缺乏糧食,有一些老百姓就自己組織起來去搶富有人家的糧食。富有的人家告到官府,當時官府並沒有去懲罰老百姓。不得已他只好把自己家裡的傭人組織起來,開始處罰搶糧食的人。後來這些搶劫的人因為害怕、有所畏懼,所以就沒有敢再來作亂了。這種情況叫做偏中正。善它是有正有偏的。

  而善也有半有滿。半跟滿要怎麼看?是不是很有錢的人他捐的錢多,善就大?貧窮人家捐的錢少,是不是善就小?不是這樣看待的。在以前有一個貧窮的女子,她在沒有錢的時候,她捐了兩文錢,結果到了寺院,住持親自幫她迴向;等到後來女子她入宮富貴了之後,她帶了幾千兩來供養,住持只讓他徒弟來幫她迴向而已。這就是半跟滿的不同,當時她的供養雖然很少、很微薄,但是她是出自於真誠,而且幾乎是供養她全部的財產,可能她手上只有這兩文錢,所以善是滿的;等到後來她入宮富貴,可能是黃金萬兩只是拿出一點點來捐贈,而且態度也比從前要傲慢,沒有那麼恭敬,住持和尚就找了個徒弟幫她迴向就好了。

  以前我們曾經在義工課當中,給大家分享過一個惡生王的故事,這個故事也非常耐人尋味。古時候有一個惡生王,他看到有一隻金貓從堂屋的東北角走到了西南角,他當時就很好奇,所以他就派人跟著,去把金貓走過的地方,把土地挖出來。結果這一挖可不得了,挖出了三層的銅盆,裡面都裝滿了金銀財寶,而且銅盆是延伸到五里之外。於是惡生王覺得很驚訝,就去請教一位證了果的尊者。尊者就跟他說:「在過去,有一尊古佛出世,他滅度之後,當時有一位出家人就拿著缽,把它放在路邊。並且他跟來來往往的人都說:『如果有誰把你的金銀財寶放在這個堅固的倉庫當中,一切的王賊水火都不能奪走。』」這個時候,有一個非常貧窮的人,他聽了這位出家人講的話,心裡非常歡喜。可是他很窮,那一天賣柴賺了三文錢。於是他就恭恭敬敬的把他身上僅有的這三文錢,供養在這位出家人的缽裡面。走在路上他就滿心歡喜,一直走了五里路,回到家,他還回過頭來朝著出家人所在的方向恭敬的禮拜。這位尊者就跟惡生王說:「當初這個貧窮的人就是大王您。」

  他雖然只是供養了一點點錢,可是他的真誠恭敬之心是非常圓滿的,因此就感得後世的福報。將來我們在學習因果的課程,還可以跟大家來分享更多這個方面的故事。這是在古時候,在現前的時代都很多。

  第五善有大有小。善有大小,之前有跟大家分享過衛仲達的故事,可以說明善的大小之不同是從什麼方面來界定的。當時衛仲達擔任館職,有一天,就被陰司帶到了閻王的面前,到了陰間。當時閻王就讓手下的人把他的善跟惡的記錄這些卷子搬出來,拿了一個秤稱一稱。善惡的卷子剛搬出來就發現,惡卷很多,塞了滿滿的一個屋子,而他善的卷子只有一軸,就跟筷子一樣大。於是閻王就下令,讓人拿秤來稱一稱。稱完的結果是,那一卷像筷子那麼小的善的卷子反而比較重,而堆的滿屋的惡卷反而比較輕。

  衛仲達他覺得非常的驚訝,就跟閻王爺報告說:「我年紀還不到四十歲,怎麼可能做這麼多的惡事?」閻王爺就跟他說:「你一念不正」,我們平常起心動念有這些惡念,「有一念不正,陰間就會把它記錄下來,不用等到你去做惡事,就只要你起惡念,陰間都會有記錄的。」於是衛仲達就問說:「這卷像筷子一樣小的卷子到底裡面寫的什麼?它為什麼就那麼重?」閻王就跟他說:「當年朝廷曾經要大興土木,要修建三山石橋的工程。」修建工程肯定要勞民傷財,最可憐的就是老百姓。所以有人說過,朝代在更迭的時候,一個朝代興,百姓苦;而一個朝代亡,也是百姓苦,最可憐的就是平民百姓。弘一大師也曾經寫過一幅墨寶,叫做「勿忘世上苦人多」。無論是天災人禍也好,往往可憐的平民百姓們要遭受的痛苦是最多的。

  就像這次疫情對全球的經濟產生影響,我們想想看,有的公司稍微大一點,還能夠撐上一個月、兩個月。可是很多平民百姓,他每天就是踩著三輪車要過日子,一天不賺錢就沒有收入;或者他的房子、或者他的車子都是貸款,每天都需要工作去還貸,這些老百姓真的是最可憐的。我們就看到有一些企業家,還有一些長輩,在這個期間都非常積極的去賑災,幫苦難的老百姓解決問題。譬如沒有收入的人家,就免去他們的租金,免去他們的水電費。在這個時候,當人民有需要,就要伸出援手。有的長輩是把庫存的糧食都用來救濟老百姓,因為你家裡有得吃,可能有一些很窮的人經過這樣一折騰,他可能連飯都吃不上。

  衛仲達跟閻王對話的時候,閻王就跟他說:「當時因為朝廷要興建很大的工程三山石橋,你考慮到因為這對百姓會帶來很大的影響,勞民傷財,你就寫了一封進諫的奏章去勸勉朝廷、勸勉皇上不要大興土木。這個卷子就是當時你寫的這篇文章。」衛仲達覺得很奇怪,他說:「這個事情雖然我有跟朝廷奏報,請求不要大興土木建工程,但是最後朝廷並沒有聽從我的建議,工程還是如期的進行,我這種善的力量怎麼可能會這麼大?」閻王就跟他說:「朝廷雖然沒有接納你的諫言、進諫,但是這一念心,心裡所想的是在天下百姓,君之一念,已在萬民,成千上萬的老百姓,都已經冥冥當中蒙受到你這一念善心的恩惠了。如果當時朝廷還能聽從你的建議,善的力量就更大了。」

  從這個故事就可以體會到,當我們做一件事情是為了天下國家,是為了普天之下的老百姓在著想,即使善是一件小善,功德也是很大的。可是如果你所做的這件事情,你只是為了個人,為了自己的家庭小小的範圍,換句話說,心量沒有辦法擴充開來,即使你做的事情很多、很大,它的功勞、功德也相對來說是比較小的。衛仲達的故事讓我們看到善有大有小,大小其實是取決於我們的存心。所以一個人心量大,哪怕行的是小小的一點善,善的功德也是非常大的。

  《了凡四訓》裡面也把善有歸納成十個方面,歸納成十件事。首先第一就是愛敬存心。恭敬心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在《禮記》當中說:「曲禮曰:毋不敬。」這是談到恭敬心。佛門的印光祖師也說:「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愛敬存心這種恭敬心、愛心要從什麼地方來落實?孔孟的仁愛之心就是落實在《弟子規》當中,當我們把《弟子規》真正的在生活當中貫徹落實,愛敬存心我們就有真正做到了。

  第二是敬重尊長。孝親尊師是德行的大根大本,無論是世間法還是出世間法,都是以這個為根本的。如果沒有孝親尊師的根本,無論是在世間做事業,或者是我們修學儒釋道的聖賢教育,都沒有辦法有所成就。就像一棵大樹,當它沒有根的時候,它的枝葉花果就不可能繁茂。

  像孝敬幼兒園和小學的、中學的同學們,看到他們每天在力行《弟子規》,孝敬父母、奉事師長,確實讓我們體會到「子孝父心寬」。孩子從二三歲就開始學習怎麼樣孝順父母。這些孩子有的二三歲、四五歲、五六歲的都有,從早上一起來,他們就要跟祖父母、跟父母恭敬的行三跪九叩首的禮,恭敬的禮拜。早晨幫爸爸媽媽煮早餐,煮了早餐還要恭恭敬敬的擺上碗筷,把飯菜都先供養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之後早上再開始讀誦《聖學根之根》的經文。這些小朋友因為平常都有在力行孝親尊師,所以他們學習經典也學得特別快,認字、寫字,讀《聖學根之根》都讀得朗朗上口,字正腔圓。

  其他的時間他們還要做運動,還有唱很有正能量、有益身心的歌曲。而在每天的作業當中,還包括小朋友自己做家事。這些二三歲、四五歲的小朋友,每天自己洗自己的衣服,洗自己的生活的用品,有的時候還幫爸爸媽媽來洗衣服,小手都鍛鍊得非常的靈活,做起家事來有條不紊的。到了晚上,孩子們就在爺爺奶奶身邊,給爺爺奶奶捶背、按摩、按腳,還有泡腳。家裡的孫子多,爺爺奶奶身邊二三個孫子一起按,有的力氣比較大的按得很疼,但是心裡都是樂融融、暖洋洋的。孩子從小就知道孝順,爺爺奶奶心裡就特別的開心。

  第二個敬重尊長,尊敬父母、尊敬老師,孩子成長過程當中首先要奠定的德行的基礎。日後他到學校之後,他就會恭敬學校的老師和領導;到了公司,他也會尊敬長官、尊敬領導人。現在這個時代,因為社會風氣有一些錯誤的引導,人民往往都很隨意的批評領導人、謾罵領導人,這個做法是錯誤的。

  第三與人為善。與人為善的事情其實隨手就可以做到。我們不要覺得,人生要很大的志向,我要做一件多麼多麼了不起的事。可是觀察一個人他在生活的小事,點點滴滴當中做得好不好,就可以考量到他將來有沒有辦法承擔更大的責任。所以不要覺得我只是撿個垃圾,收拾一下房間,做做家事,不要小看了這些生活上的教育,這都是我們點點滴滴可以力行的善事。因此,「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有任何的一點小善,我們都要盡心盡力的做成。

  第四是勸人為善。勸其實最重要的是身教,當我們有很好的身教,自自然然就會感動身邊的人。有很多人也都在探討,為什麼學習傳統文化聖賢教育,就感覺家人不容易感化?這都是我們力行沒有做到位,身教沒有做到位造成的。家人是離我們最近的人,我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他看得很清楚,所以他不是聽我們怎麼講,而是看我們怎麼做的。特別是當我們德行學問不斷的在成長、在進步,家人我們就發現你都不用去跟他講,自然他就受到感化。所以真正幫助家人,這是真實的功夫。別人你騙得了,因為不是天天生活在一起,但是父母親、妻子兒女,天天生活在一起的,如果你言行不一致,家人看得是最清楚的。可是同時如果你的轉變非常的明顯,家人看在眼裡,他就會默默的去效法學習,不需要再去跟他講太多。

  我記得曾經遇到一位老師,她姓范。她的祖先是范仲淹,她是范仲淹先生的後代。她在感化先生的過程當中,真正是用了很多的智慧和善巧方便,把原本衝突的夫妻關係變得非常的和諧。後來她也在國內辦了道德講堂,最後她的先生就成了她最大的支持者。所以說度化家人、幫助家人,最重要的還是自己要以身作則。

  這是勸人為善。我們勸人為善,他能夠改變,使他的家庭也產生很好的改變,這是很重要的。但勸人為善,勸人的過程當中也要有很多的智慧和善巧方便,譬如我們要充分考量對方他能夠接受的程度。所以「教人以善毋過高」,有的時候你教人行善,不能一下子標準就很高,因為人非聖賢,你一下子像拔苗助長,就像很多父母都希望孩子一夜之間就成聖成賢,都不去考慮他的成長和教育的自然規律,都是高標準、嚴要求,往往會造成反效果。所以要考慮、考量他的接受程度,「當使其可從」,這樣他就可以順其自然的去學習跟力行。

  再來,當別人有善行善舉,要給他鼓勵跟讚歎。因為在這個時代,做好人難,做惡人可能比較容易。因為社會風氣往往都是往殺盜淫妄這個方向去引導,真正在社會上要立住腳,做一個好人,往往是很容易被人家批評或者傷害的。所以當別人在行善,應該盡可能的來鼓勵他、幫助他。當我們在引導人行善,也要注意要站在對方的角度來考慮,並且慢慢的引導他行善。

  第五是成人之美。成人之美就像我們剛剛所講過的,善人在社會上往往不容易立住腳,「舉世皆濁我獨清」,這是需要很大的擔當才能夠做到。在污泥裡面要長出蓮花,這是不容易的事情。特別是在現在這個時代,真的像《弟子規》說的,「流俗眾,仁者稀」。當我們看到有人在行善事、做善人,就要盡可能的來鼓勵他、幫助他。這個時代我們體會到,做好事確實是不容易。你去隨喜別人所行的善,不一定要出很多錢或者很多力,有時候往往只是一個讚歎的言語、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個肯定、一個支持,這對對方來說都是很大的鼓舞。

  就像我們在學習《聖學根之根》的過程當中,也會覺得疲倦,會覺得這個工作也挺辛苦的。可是當我們的朋友、同學時不時給我們一些鼓勵,哪怕是一句話,這種精神的力量都是很強大的。所以不要吝嗇我們對他的讚美、對他的鼓勵。

  韓愈先生也談到:「一時勸人以口,百世勸人以書。」古聖先賢非常重視要把一生當中的智慧經驗編成書,來幫助後人。古人所說人生在世有三不朽,三不朽就是立德、立功和立言。三不朽,其中立德是根基,德行是根本。一個人如果他沒有德行,這個功是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即使是建立起來,根基也是不牢固的。如果沒有德,就更不能立言了,沒有德你立言,就會誤導別人。所以當一個人沒有德,他的功跟言都是虛妄而不是真實的,因為它沒有根,只能存在一時,當時間過了之後,就會淹沒而不彰。所以立德、立功、立言,它是有次第的,有主次先後的。

  真正有德行的人,他有機會的時候,他一定會立功。他有機會,他在這個位置上,就能夠充分發揮他的德行,為社會、為百姓、為國家來做出貢獻,這是立功。有的人就沒有機會立功,他就會走立言的方向,立言就是教化眾生。譬如我們開設這個課程,或者是著書立說,這都是立言。而在中國歷史當中,像周公,因為他處在這個位置上,周公他就有機會立功,為國家、為百姓做事情,他把當時的整個政治,國家的政治,管理得非常的好。但是孔老夫子他雖然是非常尊敬周公、嚮往周公,可是在孔老夫子的一生當中,他做官的機緣、機會就比較差一點。雖然當時孔老夫子到了各個國家,也都希望國君能夠重用,讓他可以施展抱負,就像周公一樣,為國家、為社會做出貢獻,可是他在這個方面,做官的因緣就相對差一點,所以孔老夫子到後來就專心的教學,專心的編輯經典,著書立說,這就是立言。

  但是我們要特別注意一點,無論是周公也好,還是孔老夫子也好,他們所立的功和所立的言,基礎是什麼?基礎都是立德,就是德行。所以在這當中,他的德行是根本。而師父上人特別強調,根本是什麼?根本就是孝親尊師,就是孝養父母、奉事師長這兩句,這是天地人心的大根大本。中國人所說的三不朽:立德、立功和立言,順序一定要正確。我們在歷史上也看到,有很多的聖賢人,他們把立德、立功、立言在他們的生命歷程當中做出來,非常值得我們效法和學習。

  再來是救人危急。救人危急,救人是要救急而不是救貧。當一個人處在急難,我們伸出援手,可能就會改變他的人生,也有可能就會拯救他的生命。救人危急這也是在《了凡四訓》當中,關於善行所談到的重點。而這個時代,因為普遍的缺乏倫理、道德、因果、聖賢智慧的教育,往往有很多年輕人,年紀輕輕的時候,他就失去了人生的方向和目標,像罹患憂鬱症這些病苦的人是很多的。而這個時候,儒釋道的聖賢教育有非常強大的正能量。一個人他會得上憂鬱症,甚至走上絕路,最大的原因就是他心中缺乏愛,他的人生歷程當中,已經體會不到任何的一點愛,他才會走向這樣的方向。而儒釋道聖賢教育就像一把鑰匙,能夠把一個人的心靈的光明開啟,通過恢復一個人的孝,恢復一個人內心真誠的愛,讓他化解自己內心的憂鬱和煩惱,把自己的內心打開。當我們可以弘揚儒釋道的聖賢教育,這樣的一件事情本身就是在救人危急。這是第六條。

  第七條是興建大利。興建大利,在古時候,很多人都會造橋、鋪路,來利益更多的人。「翦礙道之荊榛,除當途之瓦石。」日後我們會學到因果的經典,修橋補路,造千萬人來往之橋,這都是興建大利。我們講這個路,有時候走在路上,或者開車、騎車也好,包括看到有一些障礙物、石頭,可能會給人帶來危險,這個時候也要處處替人著想,幫他趕快把石頭移開。所以有善心、替人著想,這是非常重要的。

  有一位師兄,他曾經在美國,以前在美國讀書。因為他們有接觸到儒釋道的聖賢教育,他們很有愛心。經常在路上會看到一些小動物死在路上,他們在車子的後面都會放上一些工具,鐵鍬、鐵鏟子之類的,路上遇到這些被撞死的動物,他們就會找一個地方把牠埋起來。結果做了幾次之後,就遇到了很多考驗,譬如遇到的動物後來愈來愈大隻。好像有一次是在路上遇到了一隻被撞死的鹿,那個鹿很重、很大,身體很沉,當時要把牠埋起來,還花了很大的功夫才做到。

  他們也會在房子的旁邊,撒一些五穀雜糧在固定的位置,然後就有很多小鳥、鴿子,一些小動物都會來吃,跟這些小動物結上很好的善緣。我們以前在澳洲圖文巴居住,每天早上四五點起來,也都是要在固定的地方放一些五穀雜糧的食物,然後就會有很多的小鳥,一些美麗的鸚鵡,小動物都會跑來吃。

  所以我們時時刻刻,都要做一些利益眾生、利益自然界萬事萬物的事情,那我們人生就生活得非常的歡喜,非常的理得心安。畢竟人類生活在地球上,不只是人類這單一的群體,還包括不同的動物、不同的生物。對於這些萬事萬物,我們都要有愛心來對待它。

  就像這次澳洲發生了大火之後,有好多的小動物都無家可歸。所以有人也特別有愛心,他就用無人機在天上搜索,看在森林當中有哪些動物需要搭救。譬如發現了一隻無尾熊(小考拉)被困在燒焦的樹林裡,然後用無人機定好位置之後,就對這些小動物進行救助的工作,給牠水喝、給牠糧食吃,這都是很有愛心的體現。特別我們現在看到世界的整個局勢,天災人禍非常的嚴重。特別是人類最密切關注的全球變暖的問題,現在已經影響到了南極跟北極的大陸。

  人類確實要深刻的反思,自己的所作所為給大自然的生態帶來了很多的負面的影響。怎麼樣控制住我們的欲望,減少對於地球母親的損耗、消耗,真正可以把全球的溫度控制在限定的範圍之內。否則的話,整個地球的溫度上升,傷害的不僅是人類,特別是小動物。南極、北極,當冰川開始融化,當氣溫開始升高的時候,很多很多的小動物都沒有辦法正常的覓食、正常的生長,這對牠們整個生物鏈的傷害也是非常大的。

  興建大利這一條,在現在這個時代,特別是恢復儒釋道的聖賢教育,這是功在當代、利在子孫的一件大好事情。所以為什麼師父上人在最近的幾年當中,特別強調要在全世界的範圍當中去興辦傳統文化一條龍的學校,仿照弘明實驗學校的方式,把中國儒釋道傳統文化,自孩子兩歲、三歲開始,就讓他接受這樣的教育。當接受這樣的教育的下一代多了,整個社會就會產生正能量,可以幫助社會,帶來社會安定、和諧的效果。所以在這個時代,興建大利,就是興辦這樣的學校,確實是利益社會、利益眾生的大好事。

  第八條是捨財作福。在佛門當中也特別強調三種布施,三種布施包括施捨財物。日後會學習到因果的教育,那我們知道因果的教育就是脫貧致富的教育。現在很多人都想學習怎麼去脫貧致富,在因果教育當中就講得很清楚。財布施是因,財布施所得的果報就是財富;法布施是因,所得的果報就是聰明智慧;無畏布施是因,所得的果報就是健康長壽。所以儒釋道的聖賢教育確實是幫助我們離苦得樂的教育。

  我們在世界上,一切的富貴窮通、吉凶禍福都離不開因果。明白這個道理之後,自自然然在社會上就能安分守己,不怨天、不尤人,努力的改過向善、積功累德,我們就能改造命運、創造命運。這就是儒釋道的聖賢教育給我們人類社會所帶來的無盡功德。

  因此,捨財作福這一條,這是講到三種布施當中的財布施,財布施得財富。特別是當別人有需要、有危難,我們能夠伸出援手,真的是救急不救貧,這個時候你對他所提供的幫助,可能就會挽救家庭的幸福。

  我們之前有談到,有一位企業家。這個企業家他從前,因為他的公司做得很大,企業做得很大,在很早的時候,當人們還在嚮往萬元戶(在國內說萬元戶就是一個家庭如果能賺一萬塊錢,這就不得了,是非常有錢的人家),當時他在那個時代,他是一天就賺一百萬人民幣。那時候還沒有接觸到傳統文化,他一天就要花掉一萬塊人民幣,不花掉這些錢,他覺得這一天好像白過了,就不願意回家。所以吃喝玩樂,就把錢都揮霍掉了。

  後來他健康開始亮出了紅燈,他罹患了癌症。之後非常的痛苦,得癌症化療的過程真的是生不如死。在這個過程當中,他遇到了師父上人,遇到了儒釋道的聖賢教育,改變了他的人生。他開始跟自己的癌細胞溝通,他說你跟我一樣,我從前是個惡人,我現在想要當個好人;那你從前是個惡的細胞,你現在也要改過向善,當個好細胞,他天天跟癌細胞溝通,非常認真努力的積功累德、斷惡修善。結果發生了奇蹟,再去檢查各項指標都正常,癌細胞就控制住了。他也是用念力的力量。

  後來他就做了很多善事。之前他的公司,因為他的整個商場一天的客流量就十幾萬人,他搬到新的地址之後,有一次舊的地方著火了,很多的小攤販商品都被燒光了。這位企業家他很仁厚,就免了小商販一整年的租金,讓他們可以重新再來做生意。這些小商販都對他非常的感恩。他也經常印很多書、很多光盤,在大商場裡面流通,全都是儒釋道傳統文化、聖賢教育的很有正能量的書、光盤,讓更多人可以接受到聖賢教育,感受到幸福的人生究竟是什麼樣的。

  最近我們看到,因為國內發生疫情的問題,現在整個經濟也受到了影響。這對於大企業,它可能還能夠維持一段時間,但是對於一些普通的老百姓,確實是雪上加霜,沒有收入,怎麼辦?有的人都是靠一天去賺錢,才能維持一天的生活。所以這位企業家也回到東北,幫政府解決這些問題,把每個客戶、商家,他們所要繳納的租金全部都減免。在國難、災難的時候,讓這些小商販也能平安的度過。以前他是躺在床上一天就賺一百萬,現在則是躺在床上一天就得花一百萬,因為要幫助苦難的百姓解決問題。

  所以捨財作福,是指財布施。其實財是愈施愈多,雖然你施捨掉了財產,但是贏得了人心。就像早年陶朱公范蠡的表法一樣,他帶著西施去隱居、做生意,三聚三散,發了三次大財,又全部施捨布施出去,讓老百姓都能夠得到利益。雖然他是施捨出了錢財,但卻贏得了人心。這是捨財作福。

  第九是護持正法。在這個時代,護持正法尤其重要,特別是儒釋道的聖賢教育。在我們華夏大地,這一百多年來,整個倫理、道德、因果、聖賢智慧的教育,都沒有辦法得到很好的推展,這對於社會風俗、世道人心,確實是產生很深的影響。特別在這個時代,我們國家政府有在大力的恢復,提倡恢復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是非常正確的方向。我們特別在這個時代,能夠護持正法,傳承儒釋道聖賢教育,古聖先賢,還有老祖宗,在冥冥當中都會加持我們、都會保佑我們。

  第十是愛惜物命。愛惜物命就是我們不僅要珍惜生命,而且對於物品也要愛惜,所謂「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特別是現在災難嚴重,我們更是能體會到,所謂「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農夫要辛勤的勞動,才能讓我們在這裡吃上香甜的米飯,才有這些食物可以吃。這時候,我們對於食品、物品都要愛惜,都不能糟蹋。

  有一些國家地區的做法,其實是很浪費的,是不太可取的。譬如有一些做出來的食品,都要講求新鮮,都是要當天做的。到了晚上,沒有賣出去的,其實是還可以吃的,但是他為了保持新鮮,結果把很多食品都丟掉。之前還會送到老人院,但是後來因為也產生一些問題,聽說有些商家,這些食品到了晚上都要丟掉。那我們想想看,這對糧食都不能愛護,都是這樣糟蹋,這是非常折損福報的做法。

  我們接觸很多老人家,一個老人他為什麼能活到九十歲、活到一百歲?這不僅是上天給他的福報,這也是他自己珍惜自己福報,非常勤儉、惜福所造成的。我們年紀輕輕,一定不要養成鋪張浪費的習慣,這樣對我們的福報是很大的損傷。

  在一些國家,就像在澳洲,在一些國家就會看到,當地的老百姓,包括國家政府,都非常愛護動物的生命,會非常尊重牠們的生態、牠們的生活習慣。而白居易也曾經寫過一首詩,提醒我們要愛惜生命。詩是這樣寫的,「莫道群生性命微」,不要認為動物的命是不值錢。人類有的時候比較驕傲,覺得人是比較高貴的,感覺動物好像比較貧賤。「莫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勸君莫打枝頭鳥,子在巢中望母歸。」同生在天地當中,萬事萬物都是有靈性的,我們要用同理心來愛護動物。這是《了凡四訓》講到善,第十條是愛惜物命。

  我們現在學到這一句《弟子規》的課文:「見人善,即思齊。縱去遠,以漸躋。」剛剛我們把善所包括的,在《了凡四訓》當中所談到的不同的方面,也給大家簡單的介紹過了。所以要積極的行善,要見賢思齊,要與人為善。而行善的過程當中要記住,所謂「當仁不讓於師」,我們行善要不落人後。「不讓古人,是謂有志」。我們學習,以古人為榜樣,以古聖先賢為榜樣,希望我們效法古聖先賢,而且我們的德行、行為也能夠超過古聖先賢。正是遇到了聖賢的學問,遇到了好老師,所以要見賢思齊,確實把古聖先賢、好老師對我們的教誨,在我們的人生當中,也演出一齣非常精彩的好戲。

  這句課文學到這裡,請大家接著看下面的這一句:

  【見人惡。即內省。有則改。無加警。】

  當我們看到別人有邪思惡行,一定要反躬自省,要檢討自己是不是也有這些過失、缺點,要做到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我們看到別人的惡,不要心裡想,這個人怎麼這麼壞、怎麼會犯這種過錯?我們不要這樣想,心裡不要裝別人的垃圾。而是看到別人的惡,我們要自我反省,這樣就能改過向善。即使沒有犯他同樣的過錯,但是他的惡行是給我們提醒,給我們反省的機會。這樣的存心就非常的好。

  特別是當我們看到別人有不好的地方,不要一開始就批評他、指責他。我們心直口快,往往也很容易跟別人結怨。其實任何事情都要反求諸己。為什麼師父上人以前在團結宗教、化解衝突的過程當中,常常會提到說「別人即使是錯了也是對的,我即使是對了也是錯的」,這句話很有深意。有的人就不明白為什麼要這樣子說,因為這個時代崇尚競爭,什麼事情都要爭,自己一定是理直氣壯的,總是看別人不是,看不到自己不對。用這種對立的心態,我們就很難跟人和睦相處,也很難化解問題。時時處處不要固執己見,真正的體會、真正的落實師父上人所說的話,我們就能跟人和諧相處。

  當看到別人不好,我們不要批評他,要先反觀自己是不是犯了同樣的過錯,如果我們跟他犯了同樣的過錯,自己一定要趕緊修正過來;如果沒有,那就繼續來保持。雪公老人就曾經說過,見人有善,不嫉妒,而是要隨喜,就是剛剛說的『見人善,即思齊』;而見人有惡,不要批評,要規勸或守默,這就是『見人惡,即內省』;而見人錯事,不要指責,要協助。

  雪公老人他老人家人生非常有智慧。在去年的時候,我們在歐洲就曾經看過一個紀錄片,這個紀錄片是台灣拍攝的,記錄的是大成至聖先師孔老夫子。也是通過這個紀錄片,我們感受到雪公老人家(雪廬老人)的偉大。老人家一生,真正的是把中國傳統文化、儒釋道的聖賢教育傳承下來。他老人家傳承聖教可以說功勞是無與倫比的。

  而當時我們在紀錄片當中看到,它是介紹大成至聖先師孔老夫子。在清朝末年民國初年的時候,孔德成先生,他是孔家唯一的命脈,正宗嫡傳的命脈。他出生的時候,父親、母親就相繼過世。而當時處在戰爭的年代,政府對於孔家唯一嫡傳的孔德成先生是非常保護的。而當時雪廬老人,就是雪公李炳南老居士,他老人家是奉祀官府的主任祕書。在戰火紛飛的年代,是他陪同孔德成先生經歷戰火,一直輾轉於不同的省分。最後又來到台灣,並且在台灣也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傳揚做出了了不起的貢獻。所以當時我們看了這個紀錄片,感動得流下眼淚。

  特別是看到幾百年前,有一支孔氏家族的後人,他們把孔老夫子的神位帶在身上,漂洋過海來到台灣,而且世世代代都供奉和祭拜著他們的祖先孔老夫子的神位。看到這一幕的時候,感覺內心好像有一道光照到心裡,頓時就感動得流下眼淚。傳統文化、聖賢教育的傳承,就是在一個風雨飄搖、在苦難當中非常艱難的傳承下來。們的上一輩、老一輩的老人,他們是用了畢生的心血,才讓文化得以延續、得以傳揚。

  所以那個時候內心就感受到一種使命感。到了我們這一代,雖然我們的能力很微小,所作所為都是微不足道的一點點小事,但是我們也能夠盡心盡力的讓這盞燈代代相傳,盡我們一點微薄之力,讓聖賢智慧的火種不至於斷滅。我覺得這一念心和這一點點的善舉,也能夠感動天地神明、感動祖先來加持護佑,讓我們有智慧、有勇氣、有信心,來繼續承擔和從事這樣的工作。

  雪公老人所講的話都非常有智慧,有時候一句話,真的就像照亮了我們的內心。如果常常用這些語言來觀照自己的心,我們就能有很大的成長和進步。所以見人有善,要成人之美,而不能嫉妒;見人有惡,不要批評他,因為批評會讓人群當中失去和諧的氣氛,我們應該規勸他或者要保持沉默。特別是機緣還沒成熟,這個人你知道他做錯了,但是因為我們之間的信任還沒有達到一定的程度,可能我們直言相勸反而適得其反,他不但不接受,而且還跟他結怨,這樣就不好。我們勸人也是要在信任的基礎當中。《論語》當中說:君子「信而後諫,未信則以為謗己也」,如果沒有建立這種信任,可能會產生誤會。

  當我們見到別人行惡,就先用來反省自己有沒有做同樣的惡事。因此,無論是善知識還是惡知識,都是我們的好老師。當我們知道怎麼樣去存心,這些善惡的境界也都會變成我們的增上緣。特別是見人錯事,譬如他做錯了事情,這個時候我們也不能太過激動,或者也不能太過衝動。如果我們能冷靜下來,先不要讓脾氣做主,先心平氣和的處理問題,可能犯錯的孩子或者學生,他自自然然在這個過程裡面會生起慚愧心,我們再進一步把他為什麼會犯下錯誤,把他的原因找出來,一起跟學生、孩子來反省檢討。這樣又能提升孩子的教訓跟經驗,增長他做事的能力,甚至是做人的能力。所以當我們都這樣存心的時候,人跟人相處就一團和氣。

  我們曾經聽過陶行知先生的故事,這個故事也非常的耐人尋味。通過這些故事可以體會到,一個成功的教育家,他在教育孩子的過程當中是充滿著智慧,也充滿著愛心的。陶行知先生是育才小學的校長,有一次他在校園裡面就看到了一個學生,這個學生姓王。我們知道小朋友總是比較淘氣,或者會用一些不良的方式來解決問題。這個時候校長就發現,王同學他正拿著泥塊在砸他自己班上的另外一位同學。後來陶校長就現場把他制止了,並且跟他說,等你放學之後到校長室來找我。這個孩子放學的時候要去找校長,肯定心裡也是忐忑不安,不知道校長會出什麼牌,會用什麼方法來懲罰他,所以他也捏了一把冷汗。而陶校長也是要通過機會教育,好好的來調教這個淘氣的學生。

  我們看他是怎麼教育的?放學之後,陶校長在校長室,王同學在門口已經準備要挨訓了,因為校長親自來教導,他覺得可能會凶多吉少。可是想不到一見面,陶校長卻掏出了一塊糖果送給這個同學,他說這是給你獎勵的,因為你今天有按時來到校長室,而我卻遲到了。結果王同學忐忑不安的接過了第一塊糖果。接著陶校長又掏出了第二塊糖果給這個同學,他說這第二塊糖果也是獎勵你的,因為當我要求你不要繼續打人你立刻就住手了,這說明你很尊重校長,所以我給你獎勵第二塊的糖果。王同學更加忐忑不安,眼睛睜得很大。陶校長又掏出了第三塊糖果,塞到了王同學的手上。他說我有去調查了解過你的情況,為什麼你當時要用泥塊去砸那些男生,是因為他們不守規矩欺負女生,所以你去砸他們,說明你很正直、很善良,而且有遏止不良行為的勇氣,所以我應該要獎勵你。結果王同學當時感動得眼淚就流下來了。

  陶校長的愛心和智慧啟發了孩子內心的感恩心跟懺悔的心。他說陶校長,您還是教訓我一下吧,我砸的畢竟不是壞人,而是我自己的同學。這個時候他知道自己做錯了。於是陶校長非常慈祥的笑一笑,然後就掏出了第四塊糖果給這個同學,他說我為你正確的認識了錯誤,再獎勵你第四塊糖果,只可惜我身上只剩下這一塊糖果了,糖果送完了,我們的談話也結束了。陶校長就走出了校長室。

  校長他具足了愛心,也具足了智慧,他給孩子的教育可能對這個同學來說會影響他一生。他人生會走入歧途,要犯錯誤的時候,他就會想到校長給他的鼓勵、給他的教導。這可能就像一盞燈一樣,會照亮他整個人生的歷程。所以在教育的過程當中,言語還有智慧都是非常重要的。

  之前我們有跟大家分享過,「德行言語應當學」,就有談到要「少說抱怨的話,多說寬容的話」。為什麼?當我們總是在抱怨,就會跟人家結怨、結仇,而寬容則是智慧。要「少說諷刺的話,多說尊重的話」,諷刺顯得輕視,而尊重增加了解。所以我們人與人之間相處,恭敬心和尊重他人的態度是非常重要的。不要時時處處只看別人的缺點,總是批評諷刺別人的缺點,這樣往往人和人之間有很多衝突都是言語所造成的。

  再來,「少說傷害的話,多說關懷的話」,傷害會形成對立,而關懷則能獲得友誼。在這個時代,人的內心其實都很脆弱。無論是一個人的人生,還是國家社會,都是處在比較動盪不安的時代,人的心靈有時候承受能力是超乎人想像的低。可能你覺得尖酸刻薄的言語,你覺得很正常,一般人都能承受得了,但可能你這話出去了,給人造成了無盡的傷害。所以要少說傷害的話,要多說關懷的話,多多的關心對方、體諒對方,了解對方的難處。

  「少說命令的話,多說商量的話,命令只是接受,商量才是領導。」這個時代,我們不要覺得自己是個領導,自己是個長輩之類的,經常用命令的方式去跟人家溝通交流,往往年輕人不一定能夠接受這一套,還是要和顏悅色的多跟人家商量,多交流,哪怕對於晚輩、下屬,都要有充分的尊重和恭敬。

  「少說批評的話,多說鼓勵的話」,因為批評會造成隔閡,而鼓勵則是激發潛能。因此這是在這個時代,我們的德行言語應當要學的。像陶校長,他的言語、行為,還有他處理問題的智慧,這是一個成功的教育家所做出來的很好的榜樣。

  「見人惡,即內省,有則改,無加警。」我們見人惡,千萬不要把它放在自己的心上,否則我們的心本來是非常純潔的,但是最後裝滿了別人的垃圾,這樣就非常的傻。所以當我們看到別人的錯,要反求諸己。當我們處處都反求諸己,就不會總是想著要去批評別人、去數落別人,這個方法是非常令人受益的。

  而見人惡,即內省,有則改,無加警。有則改,這就是談到改過的問題。改過也是很重要的學問。我們之前有講過,一個人成聖成賢,有沒有什麼訣竅?要說訣竅其實也是有,訣竅聽起來似乎又很簡單。人能夠成聖成賢無他,沒有別的訣竅,而是什麼?勤於講學,勇於改過。改過是很重要的一門學問。勇於改過的前提要勤於講學,也就是說,我們常常都是在薰陶儒釋道的聖賢教育,建立正確的知見,通過教育來改變我們人生的觀念。相對來說,當我們勤於講學,勇於改過這個功夫相輔相成也就比較容易去落實了。

  《了凡四訓》當中也提到,一個人未論行善先須改過。為什麼這樣說?因為當我們不知道要改正自己過失,縱然我們今天去行善,善好像是水倒在水桶裡,而當我們的惡還沒有改過來,就好像水桶裡還有破洞沒有修補好,那你水雖然一直加下去,但是一到桶子裡都從這個洞流出去了。所以要把惡的洞補好,我們的善才能積得愈來愈厚。

  《了凡四訓》當中也教導我們,改過要發三種心。發哪三種心?首先第一是要發恥心,要有羞恥的心;第二要發畏心;第三要發勇心。為什麼要發羞恥之心?因為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成聖成賢的潛能。孟夫子說:「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我們人在天地之間,和天地並列為三才。如何成為天地人三才?我們要把天地之德演出來。大地有什麼德行?你看大地它長養萬物,而且任何的萬事萬物它都能夠滋養它、成就它。你看大地,我們經常說大地就像母親一樣,大地它的心胸是非常的寬廣、非常平等的。所以地為母、天為父,我們要把天地之德在這一生當中真正的演出來。

  所以改過,第一是要發恥心。我們既然具有成聖成賢的潛能,就要把潛能充分的發揮出來,在這一生當中,不能對於社會、國家沒有任何貢獻,還造成家庭社會的負擔,這就太慚愧了。孟老夫子曾經說過:「恥之於人大矣」,羞恥之心對於一個人確實是太重要了。一個人有羞恥之心,他就可以成聖成賢。可是如果一個人沒有羞恥之心,很有可能他就成為小人。因此,恥心對於我們是不是能夠進德修業是非常重要的。這是第一條。

  第二條,要發畏心。畏心是什麼?所謂「舉頭三尺有神明」。我們常常以為自己把自己的過失掩藏得非常的巧妙,其實這都是自欺欺人的行為,因為「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有時候這些事情掩藏得感覺已經很巧妙了,可能會因為某些原因就被別人發現了,被看破了,更何況是日久見人心,時間久了,人家都把你看清楚了。

  我們只要認真的改過,其實都不嫌晚。前面我們學《小兒語》、《續小兒語》就看到,「貞婦白頭失守,不如老妓從良」,所謂是「浪子回頭金不換」。在古時候有的人也是一生都造作惡業,可是臨終之前,他突然非常的懺悔自己一生的所作所為,結果還得到善終。所以這種懺悔改過的心是很重要的,即使是彌天的罪惡也當不得一個悔字。我們懂得懺悔、懂得改過,人生就能產生很重要的轉變。

  以前我們在學習《太上感應篇》,也曾經參加過懺悔班,編寫懺悔的文稿。我們有很多的老師、很多的長輩們,也都積極的參與懺悔跟改過的課程,把自己人生當中所犯下的錯誤,因為總是無知,當一個人還沒有接受聖賢教育,也是隨順著自己貪瞋痴慢的習氣,所以就造下了很多的過錯。過錯也包括很多,我們通常都是用《弟子規》、《太上感應篇》和《十善業道經》這裡面的標準來懺悔、改過。那時候的懺悔班確實也帶動了很多很多的人開始積極努力的斷惡修善、改過遷善。

  所謂人生無常,我們不知道肉身什麼時候還能留得住,所以改過絕對不能等待,否則等到生命結束想改都改不了,甚至於一生的惡名還會讓子孫蒙羞。譬如我們看到岳飛和秦檜。秦檜因為陷害忠良,所以後來中國人世世代代都唾棄他、都批評他,甚至於秦氏家族的子孫一談到自己是姓秦都還很慚愧。所以這些事情我們不能做,要發起畏心。

  再來第三是勇心。勇心就是要有勇氣來對治我們的壞習慣,要嚴於律己,寬以待人。《了凡四訓》提到對治壞習慣要像毒蛇嚙指,毒蛇咬到手指,不能讓這些壞習慣在我們身上停留。所以「見人惡,即內省,有則改,無加警」,我們要有改過的勇氣、改過的方法。當然,改過有從事上改、從理上改和心上改的。就好像一棵毒樹,我們從心上改是把根斷掉,從根本改起。所以一個人會修身,他時時可以觀照自己的起心動念,知道自己的念頭發生了偏頗,要馬上修正,絕不可能有偏頗的言語和行為,這就是會改過的功夫。

  好,今天的時間已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下節課繼續從下一句經文:「唯德學,唯才藝,不如人,當自礪」,我們從這裡繼續來學起。好,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