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弟子規-第22集

  尊敬的各位老師,尊敬的各位同學們,大家好!請掀開《聖學根之根》第一冊《弟子規》,我們從二十四頁第二行開始看起。

  【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

  這句經文是談到,我們開口說話,要以誠信為先。所以談到言語誠信的重要性,特別是當我們已經答應別人的事情,一定要能夠遵守我們的承諾。如果這件事情我們本身是沒有能力去做到的,那麼就不能隨便的答應。甚至於採用欺騙的方法,『詐與妄』,用欺騙、欺詐,或者是花言巧語,『奚可焉』,這是萬萬不可的。我們做人要言而有信,對於自己所講出來的話,除非是沒有做出承諾,否則如果是做出了承諾,就一定要放在心上,要去實踐、履行它。『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詐就是欺詐、虛偽的意思。如果在這個過程當中,不但我們不能夠信守諾言,反而還用欺騙、欺詐的手段,講述花言巧語等等的,來欺騙別人,都是沒有誠信的體現。

  孔老夫子設教,從德行、言語、政事、文學,言語是擺在德行之後,可見得夫子是非常重視這一點的。佛教的經典當中也說「善護口業」,對於言語,在佛法的戒律裡面也是特別的注重,誠信是非常的重要。而在《論語.學而》篇當中,曾子他曾經說過:「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這是《論語.學而》篇的一段經文。雪公老人在講解的時候說到,曾子曰,在孔廟當中陪祀的,中間供奉的是大成至聖先師孔老夫子的神位,或者是夫子的像,而陪祀的則是顏子、曾子、子思子、孟子。由此可見得曾子的重要性,他在儒家的教學當中,他的地位、表法都是非常重要的。之前跟大家分享過,有一年在北京,我們去國家博物館參觀展覽,剛好當時有一批展覽的藝術品、繪畫等,送到法國去參加展覽,之後在北京也進行了展覽。其中就看到了一些畫作,非常的震撼人心。有一幅古畫是畫著孔老夫子,還有顏回、曾子。而在孔子、顏子、曾子的衣袖上面就寫著《論語》的經文,儒家的經文就寫在衣袖的上面。在儒家教學當中,孔老夫子、顏子和曾子,他們的表法是非常重要的。當時我們還看到很多畫,包括皇帝要去祭祀的時候,他的儀仗的隊伍,畫得非常的精美。甚至於當時因為是宮廷的畫作,有一些顏料是採用像金粉,或者是像藍寶石顏色的顏料,都是很名貴的顏料去繪製的。古時候帝王祭祀,恭敬心在整個儀仗的隊伍當中可以體現出來。很多老師也常常教我們,真的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是很重要的。經常有機會到故宮博物院,到一些國家的博物館去參觀,確實是很增長我們的見識的。孔廟陪祀的,中間是供奉的孔子,旁邊是顏子,還有曾子等等儒家的聖賢之人。

  這一章的講法也很多,先講到忠信,雪公老人談到忠信,就是《論語》的這個章節的要點。「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我再補充一點點。之前我們在學習歷史,在學校學習歷史,因為雪公老人確實特別重視歷史。身為中國人,也只有了解自己的歷史和文化,才能夠建立起愛國家、愛民族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以前我們非常喜歡上歷史的課,那時候教我們歷史課程的是一位研究清代歷史的專家。因為我們在北京讀書,有天時地利人和,老師也會帶我們到故宮去參觀。參觀的過程當中,因為有老師的講解,對於很多歷史印象就特別深刻,有一些細節老師都會講得很清楚。我們學生全都是歷史課上的學生,教授就帶著我們去一邊參觀故宮,就是北京的紫禁城,一邊給我們講解。他會跟我們詳細的說,哪個皇帝他駕崩的時候是從哪一個門進出的,我們走到這個門,他就會跟我們這樣介紹;還有哪個皇帝也曾經在假山這裡玩捉迷藏等等的。這些宮廷的小故事常常會跟我們介紹,印象就特別的深刻。我們學習聖賢的學問,有機會真的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增廣見聞,對於我們培養歷史感,培養博古通今的見識跟格局,這是非常重要的。

  說到這一章,《論語》的這一章主要是以忠信為主,這是這一章的要點。包括「傳不習乎」也是從學而來的。雪公老人談到,忠信的重要性究竟在哪裡?因為我們學習五倫十義,他都是有提到忠信,這一章書的主要要點就是忠信。

  在《禮記.大學》篇當中,《大學》與「傳不習乎」是有關係的。所謂「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我們在學習聖賢大道,學習儒釋道三家聖賢學問的過程當中,求學是以「忠信」為增上緣。也就是《弟子規》現在學的這一章「信」,這是我們求道、求學的增上緣。而《中庸》當中說:「天下有九經,行之者一也。」我們誠、誠信,就好像車輪一樣,很多的機器的零件,都是需要車輪來推動,包括一些精密的手錶,它也是裡面靠著一些小齒輪在推動。而車子在走的時候,雖然車子是需要有機器零件推動它的行走,可是行走的時候還有一個最重要的條件是什麼?就是車子裡要加滿汽油。這就是比喻說,忠信就好像推動的這股力量,推動車子可以正常的運作。所以在這一篇的後面談到:「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述而」篇也說:「子以四教,聞行忠信」。從這裡我們看出孔老夫子一生的教學,對於信字是特別特別重視的。

  而曾子說:「吾日三省吾身」。他一天當中,這不是偶然的,這一天當中是要三省吾身。「省」是什麼意思?省就是反省、檢點、省察自身的意思。曾子他每天都要去考慮,我有三條要去反省,下面所說的這三條是不是有真正落實?如果沒有落實,是不行的。

  首先第一條是「為人謀而不忠乎?」這是說,當別人託我們辦一件事情,或者是我們自己的事情,我們在辦事的過程當中,在處理事情的時候,是不是有盡忠?有沒有苟且隨便,非常敷衍了事的就把事情做過了?還是我們有非常認真的去盡到自己的本分,把每一個方面都考慮得很周到,做得很周到?忠是不偏不倚的意思。即使是日常生活當中,譬如我們一天三餐吃三頓飯,也需要落實忠的原則,不能夠過,也不能不及。

  雪公老師在這裡提到,譬如我們讀書,是不是對得起父母?我們在國家社會任職,是不是能對得起老百姓?像范文正公,他到了晚上就會思考,我這一天所作所為是不是對得起國家給我頒發的俸祿?像曾國藩先生也是如此,曾國藩先生官位做到很高,他每天也要省察,自己究竟是為國家做了多少事,如果每天多受點辛苦,多為國家、為人民做點事情,他心裡就很高興,心安理得。所以,上對於國家社會,下對於鄰里鄉黨,對於父母、兄弟、姐妹,我們都應該要盡忠。時時都要省察自己是否有盡忠。有別人委託我們做的事情,我們既然接受了,就必須要認真的去落實。

  而忠跟信,它是一不是二。我們與人辦事,應該辦就必須要辦。雪公老人在這裡談到,他說:你們視忠是不值一文,可是我認為這是比天還大,關老爺是忠臣。事無論大小都需要盡忠,但是忠必須要有義為基礎,用禮義來秤一秤我們的所作所為,否則就很容易出現問題。

  第二是「與朋友交而不信乎?」朋友有信。人有交際就有朋友。在五倫當中,像父子、兄弟、夫婦,這是天倫。夫婦之前說過,夫婦的關係,在剛結婚的時候還不屬於天倫,但是有了孩子之後就是天倫,所以這算是半天倫。而保住家庭的則是國家,主其事的是領袖,這有君臣的關係。而朋友,如果我們有朋友,就可以辦大事,辦更多的事。朋是志同道合。

  「與朋友交言而有信」,必須要守信。譬如朋友有難的時候,我們必須要幫助他,有無相通,甚至於為朋友而死,那都是應該的。而《禮記》當中說:親在不為友死;反過來說,父母不在,即可為朋友死。京劇裡面,我們都有看過「趙氏孤兒」,也就是「八義圖」,趙氏他搜孤救孤八義圖所顯現出來的就是忠義的精神。而忠義的精神,正是中國人從古到今流傳下來的傳統美德。

  下面是「傳不習乎?」雪公教導我們,做為老師必須要時習之,在教人的時候必須要先預習,即使講過了也必須再預備。所以雪公老人講《論語》,他老人家幾十種註解非常認真的去比對,然後講課之前,一字一句都要反覆的推敲。他老人家教學這種態度,嚴謹跟認真。雪公老人也曾經講過,像有的老師講完課回來,他睡不著覺,總是在推敲什麼地方有沒有講錯。

  說到這個問題我們也特別慚愧,因為前兩天跟大家分享過王偉勇教授寫給師父的祝壽詞,確實從小沒有扎好文字聲韻訓詁漢學的根,一開口就出錯。昨天和王偉勇教授請教的時候就發現,這裡面有兩個字就讀錯了。譬如咳嗽的咳,在祝壽詞裡面應該是讀ㄎㄞˋ,感慨的慨是同音的,而不是讀咳嗽的ㄎㄜˊ。還有像期頤,期頤這個期是百歲的意思,期頤。期字在這裡就要讀基礎的ㄐㄧ這個音,而不是讀ㄑㄧˊ。所以老師及時的給我們糾正,而且王教授特別認真,他就把這首祝壽詞重新又唱了一遍,讀了一遍又唱了一遍,就是為了讓我們記住這個字怎麼發音,千萬不要讀錯。我們在學習的過程當中,確實要特別的認真、特別的謹慎,學習老一輩的老人家治學嚴謹的態度,這樣才可以。

  雪公也談到,我們在講課的過程當中要多做預備。因為有時候這句經文,它的講法是很圓融的,可以圓解圓融,它有很多方面的意思。我們在解的時候是不是能做到圓解?老人家即使是九十歲的高齡,雪公老人他講經或者是講漢學傳統文化的課程,都要非常認真的做準備,要溫習好了再教,這樣也能夠出新意,對自己也有所提升,所謂是教學相長。

  之前跟大家提過,王偉勇教授當時教《笠翁對韻》,當時剛做完白內障的手術,但是老人家非常的認真,教學特別的敬業,他的講義都是一筆一筆親手寫出來的。他這種教學,做為名教授,面對十幾、二十歲的小朋友,照理說他也許不用怎麼備課,上台都能夠講出一套出來,可是老人家在這裡所傳授的是一種態度。也就是說,我們恭敬我們所學習的聖賢學問,即使現在年齡這麼大了,王教授那個時候年紀又大了,頭髮也白了,又剛剛做完手術,他完全可以應付了事,對於這個課程,但是您看他老人家的身教,寫講義備課,一筆一畫的寫。剛開始做完手術,眼睛看不清楚,字就寫得稍微有點沒有那麼工整;到後來愈寫愈工整,他的視力當時逐漸在恢復。我們從老人的身上,學到的是他們的治學的嚴謹。當然治學都這麼嚴謹,他們平常處事待人接物各個方面也都做到謹而信,做到非常嚴謹。

  雪公老人在這裡談到,道德、仁義、禮樂,以及修齊治平諸端,都是要以忠信為主來施行的,沒有了忠信,這些全都是假的而不是真的。具備這樣的篤純,才能成就聖賢的道業。所以「君子有大道」,「必以忠信以得之」,要用忠信來省察。我們每天反省,就要學習曾子的態度。曾子他可以算是儒家的聖賢之人了,但是他每天還要從這三個方面來反省、檢點。一個是「為人謀而不忠乎」,人家所託付的事情,我是不是有盡心盡力的、盡忠職守的去完成?「與朋友交而不信乎」,朋友有信有沒有落實?「傳不習乎?」曾子他每天還要做這樣的反省,更何況我們的德行學問都比不上聖賢人,我們反省改過的功夫就要下得更加的多了。所以我們要用「忠信」來省察自己。學習也是如此,與「崇仁、求學」要相互照映。

  關於「吾日三省吾身」,「日」,雪公老人所採取的是每天的意思,每天你省察一次、三次、五次都可以。「三」也有多次的意思。我們要注重在省察自身,也就是這三條是不是有辦到了。

  剛剛雪公老人談到的「趙氏孤兒」,這是京劇的曲目,也叫做「八義圖」。上一次在巴黎教科文組織參加晚會的時候,這些上台表演京劇的老師,那幾天都一直在給我們講解搜孤救孤,也就是「趙氏孤兒」這齣戲,他每天都給我們分析劇情,講解這裡面京劇的表演藝術,當時印象確實特別的深刻。這些孝悌忠義的故事,確實是鼓舞了世世代代的中國人。中國人形成了這麼多的民族性格、傳統美德,有很多都是從戲劇、從京劇這些藝術形式當中所汲取而來的。

  「八義圖」是大家所熟悉的「趙氏孤兒」。是春秋時候晉國的大夫趙氏,當時因為奸臣的陷害,遭遇到了滅門的慘狀。後來程嬰就想盡辦法來撫養趙氏孤兒,把他撫養長大。這段故事我們之前有分享過一部分。晉靈公的時期,因為晉靈公這個人他特別的荒淫無道,對老百姓傷害是很大的。忠臣趙盾經常向晉靈公進諫,希望國君一定要改變他的做法,不能夠再殘害百姓,可是君王根本就聽不進去。後來有一位奸臣叫屠岸賈,他就殘害趙盾全家,等於說是殘害忠良。趙家的媳婦莊姬,因為她躲避在宮廷當中,生下了一個兒子,在宮廷當中就是由他們家的門客程嬰把這個孩子救出來。等於說趙家被滿門抄斬,還留下了這一個命脈。屠岸賈聽說莊姬公主產下了兒子,他就進到宮廷裡面,要去找這個剛出生的小嬰兒。沒有找到,他就下達了一個命令,就是在十日之內,如果不獻出嬰兒,他立刻就把整個國家裡面跟孤兒同齡的嬰兒全部殺死。於是程嬰就和公孫杵臼商量怎麼辦,於是程嬰他就捨棄自己的兒子,公孫杵臼他是捨身,兩個人都做出重大的犧牲,最後才保全了趙家的孤兒。等到趙家的孤兒長大成人之後,魏絳回朝,怒打程嬰。結果程嬰就跟他講述了當年真實的事情,把整個往事全都畫在一張圖當中,讓這位趙氏的孤兒了解趙家當年被滿門抄斬,他們是如何為了保全孤兒的生命,做出了重大的犧牲。

  我們在這些故事裡面所學到的,都是中國代代相傳的傳統美德,這個美德其實是流淌在中國人的血液當中的。譬如現在遇到這麼嚴重的災情,中國人民族性格裡面就有一種為了大我而捨棄小我,為了民族的大義他也願意做出犧牲的精神。正是這些傳統美德的延續,使得我們在面臨任何困難的時候,都能夠團結在一起,把這些困難慢慢的都解決。

  雪公老人也希望我們有時間、有機會多讀歷史、多看京劇,這些都是很有正能量的。在歷史當中,歷史是一面鏡子,通過這個鏡子,善惡因果以及處事待人接物應該有的智慧,應對進退的智慧,人生的智慧其實都在一部歷史當中,可以給我們深深的體悟。包括京劇也是,我們現在學禮,學《弟子規》、《聖學根之根》、學習《常禮舉要》。京劇裡面那一招一式、一舉一動,都給我們很深的啟示。古人他是怎麼走路,行住坐臥他都是怎麼做的,怎麼喝水吃飯這些動作,都能學到很多的東西,特別是裡面的內容。

  前一段時間跟師父上人看過「楊門女將」,楊家將的京劇,當時真的是看了之後忍不住就流下眼淚。看到這滿門忠義,為了國家民族的大義,連家裡柔弱的女子她都挺身而出。所以中國人的民族精神是多麼的了不起,這都是在戲劇裡面真正可以學得到。

  曾子他每天反省自己的是這三個方面:為人辦事我們有沒有盡心盡力、有沒有盡忠?這是第一條。跟朋友交往我是不是有誠信、有沒有講信用?這是第二條。傳不習乎,老師傳授的,同時自己要傳給學生的學問,我們有沒有反覆的溫習並且身體力行?這是三個方面。我們學習《弟子規》、《常禮舉要》、學習《聖學根之根》,學了之後也很怕人家看著我們說,你都講的是一套做的是一套,很怕人家看到我們沒有落實。所以學習這門功課的老師跟學生,都非常重視落實、講求落實。

  這幾天我們看到孝敬幼兒園跟孝敬小學的小朋友,從小就是學習《聖學根之根》的教育,他們一天的生活經常每天都要拍影片、交作業,我們看了都特別感動。五點多小朋友就要起床,起床之後首先穿好衣服,刷牙洗臉都做好了,哥哥會帶著妹妹,或者是只有一個孩子的家裡,就是這個孩子,有的是他有兄弟姐妹,就會來到孔老夫子的像前,來到爺爺跟父母的眼前,恭敬的行禮。他們的動作真的是「揖深圓,拜恭敬」。每天早上就跟孔老夫子,還有跟父母、祖父母行三跪九叩首的禮,之後才開始這一天的學習生活。

  而且在這個過程當中,每天要背誦《聖學根之根》的課文,背誦經文。有的學生資質很好,一天就能背很多頁的經文。有的是哥哥帶著妹妹一起讀,讀得字正腔圓的,特別可愛。除了讀經之外,每天還要習勞。習勞,這些小男孩、小女孩,真的都是做家事的一把手,可以穿針引線、可以做飯,打掃廁所,他把整個廁所都打掃得乾乾淨淨的。還有一個時間是需要去外面做運動。這些小朋友他讀經長大的,都把經典方面的要求、條目在生活當中全都運用起來、全都落實,我們看了之後感到非常可喜。

  我們說到信,也給大家分享一個故事。漢朝的時候有一位太守,這位太守叫做郭伋。郭伋字是細侯,是茂陵人。他在并州這個地方出任太守,做并州牧。郭伋是非常勤政愛民的,他看到老百姓有很多民生的疾苦需要解決,他就很勤政,常常會微服私訪,去幫助老百姓來解決困難。他還整頓吏治,掃除流寇,而且平定了很多冤獄和案子。所以當地的老百姓對郭伋是非常敬愛的,非常感念他的恩義。

  後來有一次他到西河這個地方,來巡視他的部屬。他出門巡視的時候,有幾百個小朋友各自騎著竹馬。以前的小朋友他的遊戲,就是把竹子折下來之後當馬騎。小朋友年紀都很小,幾百個小朋友就簇擁著郭伋,在路上就跟他恭敬的禮拜。因為太守爺爺要出門了,要去巡視部屬,這幾天可能就不在并州這個地方。於是小朋友就問太守爺爺,說:「您什麼時候才會回來?」郭伋看到小朋友,幾百個小朋友都出來送他,他就特別感動。於是他就站在那裡想一想,自己要出去辦事,等於說是出差公辦,他就算一下自己大概幾天能把事情辦完,就跟小朋友約好了,是幾月幾號我就會回來。等到郭伋到了西河去辦事回來之後,比他預先所算的時間早了一天回來。可是他到了城門外就想,我已經跟這幾百個小朋友都約好了,他們都知道我是明天才會回來,所以他就很怕失信於小朋友、小孩子們。怎麼辦?雖然是地方官,他跟小朋友之間的承諾,也是一點都不敢失信、一點都不敢馬虎,於是他就決定在郊外的野亭當中住一個晚上,一直等到跟小朋友約好的日期,到了第二天他才回來。這幾百個小朋友非常高興,看到太守爺爺郭伋又回來了,也非常熱烈的在跟他約好的這一天來迎接太守爺爺。

  後來朝廷聽聞了郭伋的政績非常感動,就給他一個稱號,叫做「賢良太守」。後來郭伋活到了八十六歲才過世,也算是高齡。福壽雙全,這都是古人非常注重行善積德。他在這個位置上,雖然是地方官員,但是他一舉一動都是念念為百姓著想。甚至於連當地的小朋友他都不敢跟他們不守信用,約定好的時間,一定是那天回來,早一天,他就在郊外的亭子當中住一個晚上等著。

  蔡振紳先生非常讚歎,以太守之尊,這是地方最高的行政長官,與一批騎著竹馬的小朋友,只是在道邊偶然約定好了,說我什麼時候回來,但是他為了和兒童、和孩子們的承諾,他不肯失信,雖然早一天回來,他寧肯就住在郊外。這荒郊野外的亭子裡,那我們可以想像,地方官平常他的住宅雖然不是很豪華,但是也都是很舒適的,住在亭子外面肯定是很不舒服的,但他就是為了跟孩子的承諾,他一點都不敢違背約定。

  以前也有媽媽跟我們講,她在教孩子的過程中體會到,妳答應孩子的事情是不可以輕易的不守信用、不守承諾的,孩子有時候非常重視這一點。譬如妳答應要給他帶什麼小禮物,這些小東西,以前我們有時候坐飛機回來,會想著給小朋友帶點小禮物。小朋友一旦知道這個事情,他就一定追著媽媽要,因為已經答應他了,一定要及時的拿到他的手上。我們對於孩子,生活當中的小事也都要很守信用,給孩子建立一個正確的觀念。他長大之後就知道,我母親、我父親平常都是這樣做的,我的老師連對小朋友他都非常守信用,對小朋友約好的事情都從來沒有出過錯,以後他就學會了做人做事的原則。

  守信不只是在然諾之間,不是說我跟你有重大的約定,即使是小小的事情,信用也不能夠失去。他連小事都這麼重視細節,一點都不馬虎,我們可以想像,當他在處理大事的時候,他決定會處理得非常好,他信用一定會很好。我們看郭伋,太守爺爺之所以得到這麼多的小朋友、這麼多的孩子對他的尊敬、對他的信任,說明太守平常在為官的時候,對孩子們也是特別照顧的。這段故事也是中國歷史上一段小小的佳話。

  再看看在唐朝,有一位叫做李源的讀書人。他平常跟一個出家人特別的要好,叫圓觀這位出家人,是一對好朋友。圓觀將要過世的時候就跟李源約定,他說:「十二年中秋的夜晚,在杭州的天竺寺,我跟你約好那一天再相見。」古時候很多的修行人,因為修學佛法很有成就,他對於圓寂之後來生的事情都還能夠看得很清楚。他就跟他的好朋友李源約好了十二年之後,他要圓寂之前,他就約好十二年之後的中秋節夜晚,在什麼什麼地方,我再跟你相見。結果到了十二年之後,李源就去赴約,來到了杭州天竺寺,要跟他前世的好朋友見面。當時月光非常的皎潔、非常的明亮,但是因為畢竟是晚上,他也找不到他的朋友到底在哪裡。而這個時候突然有一個牧童,他坐著牛,唱著一首詩,來到了寺院的前面。圓觀他投胎之後又過了十二年,這個孩子剛好十二歲,他就如期來跟他的朋友見面了。他坐在牛上唱出了一首詩,「三生石上舊精魂,賞月吟風莫要論。慚愧情人遠相訪,此身雖異性長存。」時光雖然已經過了十多年了,而且我們是生死兩隔,生死兩茫茫,但是你居然還如期來赴約,來跟我見面。雖然我已經是投胎轉世,又變成了另外一個人,可是我的性,性就是性德,靈魂、靈性是不變的。李源看到他就問他說,前世這個出家人叫圓觀,他說:「觀公建否?」他就說你真的是非常守信的人,希望你還能夠繼續認真的修行,我們最終還是能相見的。說完之後他又唱了一首詩,慢慢的離去。這首詩是寫道:「身前身後事茫茫,欲話因緣恐斷腸。吳越江山尋已遍,欲回煙棹上瞿塘。」一個人在生死輪迴當中,真的是「身前身後事茫茫」。雖然歲月經過了十二年之久,我們已經不是往昔的朋友了,已經是前生後世,換了一個人。他還是鼓勵他前世的朋友,還要繼續精勤的修行,希望兩個人都有所成就。這是朋友之間的生死之交了。

  下一個故事是發生在後漢時期。後漢時期有一位禮部尚書,在國家擔任重要的職位。他是除禮部尚書,他本來不是任這個官職的,後來是被朝廷把他改調為禮部尚書這個位置,司徒詡。有一次他到吳越出使的時候,他航海,那個時候要坐船,航海到了渤澥之中。渤澥這個地方就是渤海,在遼東半島和山東半島之間的渤海。他船走到這裡,當時水色如墨,他看到海水的顏色很不尋常。於是船夫就跟他說,這下面就是龍宮,龍王的宮殿。於是司徒詡他當時就焚香,燒了一炷香,就跟龍王約定,他說我因為現在要到吳越去出使,有政府朝廷給我的使命,等我回來的時候,我會用一卷金篆的佛經,古時候佛經都是製作得非常的恭敬、非常的精美,他就答應,我要用一套金篆的佛經來供養龍王。等到他回來的時候經過這個地方,他就把一函金篆的佛經投到大海當中。突然他聽到,從海水裡面就響起了梵唄絲竹的音聲,很優美的佛樂音樂的聲音,在船下海水當中傳上來的。船夫就跟他說,這是龍王恭敬的來迎接這部佛經。當時同船一百多人都有聽到梵唄絲竹的音樂,大家都非常的驚訝。

  蔡振紳先生說,司徒詡他在渤海投放佛經來供養龍王,他當時曾經許下這個願,連對神明他也不肯失信。反觀現代人,可能很多事情我們都信誓旦旦的跟人家約好了、跟人家答應好了,但是可能就隨隨便便的答應了,最後都沒有去落實。蔡振紳先生在這裡,在《德育故事》裡面,他就有特別記錄下這則故事,要讓大家看到,佛經、佛教的經典所在之處,確實是天龍八部、龍天都會護持的,都會恭敬的去禮拜、去受持的。這是提醒我們,對儒釋道聖賢教育的經典一定要生起恭敬之心。這是後漢的禮部侍郎司徒詡他對於龍王的約定,他都非常信守自己當時的承諾。

  我們現在學到《弟子規》的這句經文,強調的就是信守承諾、守信的重要性。「凡出言,信為先」,我們做出承諾的時候,就一定要想到我是不是能夠實踐、信守這個承諾。否則的話,假如我們一出口就隨便答應了,最後卻發現我根本沒有能力去落實,這就是我們的信用有了虧缺。老子曾經談到,凡輕諾者必是寡信。所以我們不要輕易的承諾,但是當我們一旦承諾,就一定要去落實。

  「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如果我們不但不守信,還要找很多的藉口、很多的理由,詐就是欺騙的意思,妄是說一些花言巧語、說一些妄語,來掩飾自己的過失,來掩飾自己的失信,最後就變成「倘掩飾,增一辜」了。我們一定要衡量自己的能力,有的時候願望是很美好,甚至於我們做出的承諾也很想要落實,可是我們生命當中有時候會出現一些狀況,因為任何事情的成就都離不開因緣,所謂天時、地利、人和都要具足,有些因緣才能夠成就。可是當我們跟人家做出承諾,而又因為一些狀況無法實現諾言,自己就要反省。首先最初你在承諾的時候,就應該要把這些因素都考慮清楚,再來做出決定。再來,當時做出諾言,後來發現有一些事情是無法預期的,突然出現的狀況,這個時候怎麼辦?當然這世間的事情,萬法都是圓融的,很多事情也是可以通過我們的真誠心來化解的。所以不要遇到問題就「倘掩飾,增一辜」,「詐與妄,奚可焉」,而是坦誠布公的讓對方了解我實際上有這些困難,並不是我不想要去做,但是障礙確實暫時還沒有辦法處理,這樣的話,對方在於情於理他也都能夠接受。可是如果我們不是真誠的態度,而是想盡辦法去掩蓋自己的過失,這樣對方本來就很不高興了,後來他可能愈來愈憤怒、愈來愈不悅,到時候這種情況就很難收場。所以說我們對別人要重承諾,要守住承諾,做出的承諾也不能拖延,可是遇到問題,又要靠真誠心來解決。

  「登天難,求人難」,我們在看「趙氏孤兒」也是這樣。我們看到趙盾,趙氏的、程嬰,在劇中他們在進行對話,在畫「八義圖」,我們前後就看到,在世間做人確實是難,不就有這樣一句話嗎?「人死了容易活著難。」當然其實死了也不是那麼容易,死了去哪裡這是一個問題,當然這是另外一方面。可是活著難,你活著的時候又要去面臨著這麼多錯綜複雜的問題,他又必須忍辱負重把這個孩子撫養長大,那種艱難,內心的煎熬,確實不是用語言可以形容的。雖然做人難,但我們在世間處事做人,也不一定要把它想得太複雜。為什麼?當我們真正具足真誠恭敬心,有誠信的態度去面對,我們這個真誠心是可以化解很多很多問題的。難是難在我們沒有學聖賢的學問,聖賢的學問是知難行易,要是我們能夠像師父上人所講的勤於講學、勇於改過,每天都涵泳在聖賢的學問當中,我們做人處事的智慧跟經驗就會不斷的增長。這句課文我們就學到這裡,請看下面這一句:

  【話說多。不如少。】

  我們常常聽人講,所謂「話多不如話少,話少不如話好」。講話真的是一門學問,分寸要拿捏到什麼程度,怎麼樣恰到好處的表達,該說的就說,不該說的絕對不說,言語方面的分寸是非常重要的。我們說言多必失,一個人如果他什麼事情都不過腦子,話就衝口而出,可能就會出現很多的問題。我們平常要注意「言多必失」,說話的時候不能夠滔滔不絕的。特別是在比較重要的場合、嚴肅的場合裡面,可能你講一句話都會帶來很大的影響,言語的分寸把握就非常重要。很多事情如果我們平常就養成說話滔滔不絕、沒完沒了,很多話沒有考慮清楚,一下子就說出去了,結果話收不回來,「一言既出,駟馬難追」。孔老夫子教我們一定要三思而後行,我們要三思而後言,言語要特別的謹慎,這是很重要的態度。

  說到根源當中,因為言語是一個人的心聲,所以說到根源,要從心這個地方來把握住。當一個人心常常處在很清淨、很定的狀態,他言語又很少、又很謹慎,這個時候他就會減少很多的過失,君子必然是敏於行而訥於言的。我們之前學《小兒語》也看到,《小兒語》當中說「能有幾句,見人胡講。洪鐘無聲,滿瓶不響」。那時候我們舉過一個例子,巴黎聖母院還沒有發生火災之前,我們有到聖母院去參觀。進入到聖母院的主體建築之前,我們先到鐘樓去看聖母院的大鐘和這裡面的鐘樓怪人。我們特別爬上鐘樓去參觀,在鐘樓當中就看到了一口大鐘,叫做艾曼紐大鐘。艾曼紐大鐘,翻成中文的意思叫做耶穌的靈光。這口鐘比較古老,有十三噸重。平常巴黎聖母院敲鐘是不敲這口大鐘的,艾曼紐大鐘,只有在國家或者世界發生了重大事件才會敲。譬如什麼重大事件?例如國王加冕,法蘭西有很多國王都是在這裡進行加冕典禮的;又譬如教宗來訪;還有像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這個鐘才會敲。《小兒語》說「洪鐘無聲,滿瓶不響」。拿這個鐘來做比喻,它都是重大的事件才會響起,就像我們講話一樣,這個話該說的時候,在重要關鍵的時刻才出口、才說,而不是平常沒事就在那裡誇誇其談,那很容易言多必失。

  我們PPT上有一張照片,這也是二O一八年在巴黎的羅浮宮裡面拍的一幅油畫,這幅油畫非常有名,「拿破崙的加冕禮」。剛剛說艾曼紐大鐘都是在重大事件當中才會響起,其中就包括國王加冕。這個加冕是一八O四年二月,在巴黎聖母院拿破崙的加冕禮,當時有兩萬人來觀禮,整個活動有五個小時。通過這幅非常巨大的油畫就可以看到,場面非常的莊嚴、隆重,法蘭西第一帝國的皇帝他的加冕典禮。這是一幅很大的壁畫,跟「蒙娜麗莎」對面的「最後的晚餐」一樣,都是很大幅的壁畫,這是畫家大衛所畫的。我們看到鐘的照片,看到巴黎聖母院、這幅畫,就要聯想到,平常說話要像這口鐘、艾曼紐大鐘一樣,要謹言慎行。

  在《論語》當中,《論語.里仁》篇有一句經文,「子曰: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這是包含著儒家教我們言語,待人處事的過程當中非常重要的原理原則。「子曰:君子欲訥於言。」雪公老人談到欲字,固然不能不說,但是要欲訥於言。「訥」是說話遲鈍的意思,那種狀態就是人家講話的時候,不要跟人家搶著說,就好像這個話說不出來的狀況。這是指君子的言語是訥於言,因為君子說話都很慎重,所謂「君子一言,駟馬難追」,他怕駟不及舌。所以在五經當中都強調要慎言。魯國的太廟金人,他是三緘其口,他不多言、不多事、不多招禍。《書經》的「大禹謨」說:「惟口出好興戎」。君子言語方面一定是比較穩重、慎重,比較緩慢的。

  「而敏於行」,做事要敏於行,要敏捷、要快,而且不出錯。一定要先實行再說,不能說了不做,做為君子,非常講究要實踐自己的諾言。我們要做一個做到然後再說的人,而不要當一個說了又做不到的人。君子的言語當中非常講求誠信,非常講求謹慎。

  而《易經》當中也有提到:「吉人之辭寡,躁人之辭多」,這是出自《易經》。吉人之言語很少,「躁」是急躁,這樣的人他的言語很多。一個人他說話滔滔不絕,你可以體會到這個人的心很不定,心很不安、很急躁,又沒有安全感。當一個人他的心境總是處在這種狀況之下,我們可以想像,他很容易說錯話,也很容易得罪別人。人心要處在什麼狀態?所謂「靜水照大千」。當我們心很亂,內心沒有主宰,這個時候會怎麼樣?我們就會一而再、再而三的犯下很多過失。所以心一定要能夠靜得下來。一個人當他言語很少,相對來說他的心是比較平和的。我們說冷靜,當一個人靜下來,他就能比較理智的去觀察問題、處理問題。人的心平和的時候,對於我們所處的環境,包括所發生的事情,可以非常清楚明白去觀察、觀照,就容易做出正確的判斷,而不會出現差錯。

  以前我們分享過一個故事,王羲之的三個兒子,一個是王徽之,王徽之字子猷,他是王羲之的第五個兒子,他官位做到黃門侍郎,也叫王黃門,是用官職來稱呼他。他們兄弟三人一起來拜見謝安,而子猷,第五個兒子,還有子重,這是王羲之的第六個兒子,就是王操之,這兩個兒子見到謝安話語很多,聊了很多俗事。而只有子敬,子敬是王羲之的第七個兒子王獻之,子敬就是簡單的寒暄而已,他的話不多。結果這三個年輕人離開,在座上的客人嘉賓就私下裡詢問謝安,因為謝安畢竟閱人無數,他很有人生經驗,就問他說剛剛來的這三位年輕人,到底哪一個年輕人的德行更好,德行學問更好?謝安就說:「小者最勝」,最小的孩子最好。最小的孩子就是王獻之,他是王羲之的第七個兒子。客人就問說:「您是怎麼看出來的?」謝安說:「吉人之辭寡,躁人之辭多。」這是《易經》的經文,「我通過這個原則看出來,最小的兒子最好。」確實是話說多不如少,古人對於言語是非常非常重視的。

  剛剛雪公在講解這句經文就談到,在魯國太廟的金人。在師父上人的客廳裡面有看到一幅碑文的拓本,是掛在牆上。碑文叫做「金人銘」,這段碑是清朝的道光年間所刊刻的,後來後人把這個石碑拓起來,這是拓本。這段「金人銘」就非常有深意,「孔子觀周」,孔子進入太祖后稷之廟,在廟堂的右階當中就看到了一個金人,「三緘其口」,嘴巴被封起來,而且在他的背後寫了這樣一行字,「古之慎言人也」,在古時候言語非常謹慎的人。為什麼金人會被放在太祖后稷之廟這個廟堂的右階之前?這都是有深意的。所謂「戒之哉,無多言」。為什麼不要多說話?因為「多言多敗」,我們話講太多了,就很容易出現一些問題,很容易言多必失。你什麼事情不經過大腦,馬上衝口而出,要收回來就很難了,特別是在一些場合,可能別人聽了很尷尬,你不小心把不該講的話講出來,造成了人與人之間的不和諧。所以「無多言」,話不要說太多,「多言多敗」;「無多事,多事多患」。

  以前雪公老人在黑板上會寫上四個字:「好(ㄏㄠˇ)人好(ㄏㄠˋ)事。」我們說好(ㄏㄠˇ)人好(ㄏㄠˇ)事不是挺好的嘛,但也有很多好(ㄏㄠˇ)人是好(ㄏㄠˋ)事,不是好(ㄏㄠˇ)事。所以無多事,多事多患。

  之前我們記得周虎林教授,還有張有恆教授,有一天中午來陪同師父上人用餐,當時正好在聊天,聊天的時候我們就想起雪公老人曾經講過的故事。這個故事是在三國,周瑜曾經感嘆說:「既生瑜,何生亮。」上天既然生了周瑜,為什麼還生了諸葛亮?曾經講過這個話。有人就看不懂是什麼意思,他說「既生瑜,何生亮」,那意思是不是說「既生瑜」,周瑜的媽媽姓既,「何生亮」諸葛亮的媽媽姓何,他以為是這個意思,「何生亮」。他說那張飛的媽媽是誰?「無事生非」,張飛的媽媽姓吳,「吳氏生飛」。所以不要多事,多事多患。一個人很好事、很多事,有的時候會給團體帶來很多的麻煩,他自己還不知道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搞得大家人也不和、心也不齊,往往都是無事生非,都是這些好人好(ㄏㄠˋ)事所造成的。

  「安樂必戒,無行所悔。勿謂何傷,其禍將長。」言語行為所造成的禍患,有的時候是超乎自己想像的。很多大的禍患、大的過失,它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有的時候它的原因其實是很細微的。我們覺察不到我們的言語、行為做錯了、說錯了,在一些特別的因緣當中會造成很大的禍患、很大的結果,自己還體會不到。「勿謂何害,其禍將大。勿謂不聞,神將伺人。」我們言語行為不但是人看到,所謂「舉頭三尺有神明」,天地鬼神都看得很清楚,我們怎麼能不謹慎?

  後面就有談到:「誠能慎之,福之根也。」當我們真的很謹慎,這就是一個人福德的根基、福報的根基。「曰是何傷,禍之門也。」我就隨便講幾句,那有什麼傷害?不知道可能禍患就隨之而來了。特別是在現在這個時代,媒體特別發達,在媒體上公開的講了一些話,傳播的速度可能是超乎我們想像的快。這種言語有時候無意當中講的,可是造成的流弊、造成的禍患可能是非常之大。所以言語,無論在什麼時候都要特別謹慎,特別不能說一些傷害別人的、造謠生事的話。你講習慣了,時間長了,別看一開始沒有人來懲罰你,時間長了,到了一定的時候,言語對人所造成的傷害終究會有結果的。在我們人間,可能到時候政府部門要來找你的麻煩、要來給你定罪。要說到因果,因果就更重了。

  所以口是禍福之門,特別是學習儒釋道聖賢教育的人,有的人不明白因果,隨便的亂講話,捏造謠言,甚至於用口去毀謗聖賢人、毀謗好老師。如果我們以後有機緣讀到佛教的經典,《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他只是口造謠言,讓一些教學的好老師,讓他的學生對他失去信心,最後果報真的是生生世世沒完沒了。所以言語一定要謹慎。

  《詩經》當中說:「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我們立身處世都要有謹慎的態度,我們的身口意方面,口裡所說的,心裡所想的,乃至於行為所做的,都要謹慎小心。

  「德行言語應當學」,這段文是師父上人對於學習儒釋道聖賢教育的學生們,特別殷殷的告誡、囑託我們,在言語方面要注意哪些方面的過失。首先是「少說抱怨的話,多說寬容的話」。「人非聖賢,孰能無過?」肯定每個人身上都有很多習氣毛病、有很多過失,我們人跟人在相處的時候,就要有寬容、包容的心,而不要總是去抱怨別人、指責別人。為什麼師父上人常常教我們「別人即使做錯了也是對的,我即使做對了也是錯的」?這就是深層次的講,放下自我的執著。我們為什麼要常常看對方的優點?即使他有百分之九十的缺點,哪怕他只有百分之十的優點,我們也能夠常常看到他的長處。包括在團體相處也是這樣,你用一個人才,既要用他的長處,就要能夠包容他的短處。做為領導者特別是如此,能夠有寬宏大量的胸懷,所謂「宰相肚裡能撐船」,他才能夠容得下人才。

  「抱怨帶來記恨,寬容乃是智慧。」所以「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一個人的度量、他的心量,也決定了人生的格局。言語當中就不要經常去抱怨這個、抱怨那個,否則有時候會給團隊帶來不和諧的氣氛。如果我們處處都能夠包容,多去欣賞、多去肯定對方的優點,他的缺點的部分我們再委婉的、慢慢的幫助他導正,要有這種心胸。

  「少說諷刺的話,多說尊重的話;諷刺顯得輕視,尊重增加了解。」「曲禮曰:毋不敬」,對人要一切恭敬。包括佛門當中「普賢菩薩十大願王」,普賢十願這裡面就包括禮敬諸佛。我們對人要有恭敬心、有尊重的心,不要什麼事情都特別尖酸刻薄,常常用言語來挖苦和諷刺別人,這是對別人不尊重的體現。

  「少說傷害的話,多說關懷的話;傷害形成對立,關懷獲得友誼。」這麼多年,師父上人在海外弘法,特別倡導各個宗教所極力推崇的「神愛世人」。我們人跟人相處的時候要了解,在這個時代,有很多人的成長歷程也並不是那麼一帆風順,小時候可能家庭出現一些問題,或者遇到一些什麼挫折,特別在這個時代,年輕人他內心的承受能力就不是特別的強。所以在幫助人、教導人、和人相處的時候,我們要多看人家的優點,多去關懷、關心別人,而不要說一些傷害別人的話。利刃割體痕易合,可是惡口傷人怎麼樣?恨難消。可能你一句傷害他的話,他放在心上,就像一把刀插在心上,他是很難釋懷的。可是我們如果對別人多一點關心幫助、多一點關懷,這種愛心他就會常常記在心上,把愛也能夠帶給更多的人。所以我們要少說傷害的話,多說關懷的話。傷害就會形成人和人之間的對立,可是我們是真心的關懷對方,就能夠獲得真誠的友誼。

  再來,要「少說命令的話,多說商量的話;命令只是接受,商量才是領導」。這個時代,包括父子之間、師生之間,師父以前常常說,你不要以為現在這個時代有什麼父子、有什麼君臣,統統都把他當成朋友。為什麼?小時候就沒有受過聖賢教育,他長大了,很多習氣、毛病形成了,你再以父母、老師的威嚴去要求他、命令他、責備他,這個孩子、學生他可能是根本就聽不進去的,根本就不能改正的。

  所以這個時候,君親師這三個方面都要顧及,也要了解到社會的實際的現狀,真正是「先人不善,不識道德,無有語者,殊無怪也」。本身一百多年來,這些德行教育,根基就被連根拔起,小時候他就沒有受到過非常良善的教育跟訓導。特別是長大之後,你什麼事情命令他、要求他,現代年輕人是接受不了的。所以「多說商量的話」,有事情我們像朋友一樣,你不要把自己當成領導、當成長輩去要求他,我們就是朋友,什麼事情我們商量看看,你覺得這個做法好不好?如果你也同意了,那我們就這樣決定。什麼事情不要獨斷專行,都能夠多聽聽別人的意見和建議。

  「少說批評的話,多說鼓勵的話;批評造成隔閡,鼓勵激發潛能。」其實很多孩子的潛能,是需要在高度的智慧當中去幫助他激發出來的,不能一味的壓制。不能固守這種傳統的觀念,棒打出孝子,可能這個時代已經過去了。前一段時間,有跟一位師兄談論這個話題,年輕人的做法,他覺得很不理解。我跟他說,你這個觀念要轉變過來,以前都是孝子、孝孫,是孝順父母、孝順祖父母,這個時代不同,這孝子、孝孫都是孝順兒子、孝順孫子。這時代的變化,就是說整個倫理的道德的觀念,都沒有正確的觀念。

  這個時候,他犯錯是正常的,因為沒教好,「子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你在處理問題的時候,首先不要想著怎麼批評別人,而是在一個人出現狀況的時候,你依然能夠看出他的優點,能夠從良性的方面去引導,讓他自身認識到他自己的錯誤,而不是一味的去批評他。再來多一些鼓勵的話,批評造成隔閡,鼓勵激發潛能,我們通過愛心、耐心,充分的去鼓勵他、肯定他,把他內在善的潛能激發出來。無論是父母、老師,還是做為領導者,我們盡到自己君親師的責任,這樣才能把孩子教好,才能把一個人引導好。所以師父上人強調這幾個「德行言語應當學」的原則,是我們在處事待人接物當中,言語方面特別重要的原則。

  『話說多,不如少』,《弟子規》的經文,特別強調我們多話不如少話。但是我們一講話一定要講好話,好話是什麼?能夠利益別人的話。講利益語、講柔軟語,讓人聽得很舒服;要講誠實語、講智慧語,來成就別人。可能很多時候,譬如有的人婚姻出現了狀況,家庭發生了問題,如果我們的言語都非常謹慎去處理這些事情,給他們提供良性的、良善的意見,可能我們也因為自己的言語,挽回很多家庭的悲劇。

  蔡老師也特別強調,當我們跟人家交談,一定要抓住一個重要的原則。這個原則是什麼?跟朋友談天,包括談到家庭和工作的事情,要讓他自我反省。夫妻有了衝突,父子有了衝突,這個時候,你不能一直順著他去指責對方的不是,而是什麼?我們要引導他往自己的身上找問題,才能真正化解。所以「以和為貴」這個原則是非常重要的。特別是當朋友跟你講他的家庭問題,甚至於鬧到要離婚的程度,我們的言語和方式就非常重要,可能你一句話就挽回了一個家庭,可能也會一句話就讓一個家庭破碎了。所謂「寧拆十座橋,不破一樁婚」。一個家庭的穩定,它是會關係到社會的和諧。所以我們在勸人、與人交談的時候,都一定要守著「以和為貴」的原則,讓紛爭到我們這裡就停止下來,不能再製造新的紛爭和新的困擾。

  【惟其是。勿佞巧。】

  這是下面的一句經文。我們立身處世確實要謹言慎行,所談的內容也要實事求是,所謂「辭,達而已矣!」也就是說,我們說話做事不能太誇張,不能說一些跟事實真相完全背離的事情。

  『惟其是,勿佞巧。』在《說文》當中說:「是,直也。」段玉裁先生在註解當中說:「十目燭隱則曰直,以日為正則曰是。」這是會意字。「天下之物莫正於日也。」這是正直的意思,「惟其是」就是正直的意思。

  「勿佞巧」,「巧諂捷給為佞,偽飾不實為巧」。孔老夫子在《論語》當中說:「巧言令色,鮮矣仁」。這句是出自於《論語.學而》。巧言是什麼?巧言就是說話很巧妙、很會說。令色就是他臉色很善變,人家看了,一看就喜歡。這種人是鮮矣仁,這是說這種人他仁德很少。

  雪公老人在這裡談到:「君子有九思。」身為君子,他一言一行,他先要思慮、考慮,「有九思」,他需要去思慮、研究這幾個方面。在這裡舉出四個方面,因為這裡說的是言跟色,言語、臉色可以取法的有四個方面。一個是「色思溫」,我們的臉色要溫和,溫就是臉不冷酷。孔老夫子是溫、良、恭、儉、讓。雪公老人在這裡談到,像現在提倡禮貌運動,教人學笑。雪公並不是特別贊同這種做法。笑到底是笑的真的還是笑的假的?強笑是諂笑,諂媚人,見到人巴結人,對有錢、有地位的人諂媚、巴結。所以教人笑,他覺得這是教人巧言令色。從前是不同的,從前的家庭裡面、社會當中,晚輩見到長輩是非常恭敬的,不苟言笑,是肅靜的肅字,而不是強調見人就笑。這是「色思溫」,一個人的臉色、顏色要溫和。

  「貌思恭」,恭,恭敬的恭,要學禮,「恭而無禮則勞」。這都是我們臉上的顏色。下面是言、言語,「言思忠」。忠它是心置放在正中,所以忠是一個人他正直無私,他所說的話都是實話、真話,這是忠。「事思敬」,他辦事情無論他是辦的大事和小事,都不會草率,都能辦得很徹底,這是「事思敬」。

  雪公老人是從這四個方面強調。「君子有九思」,一言一動都要注意的原理原則。最後「事思敬」,不能夠草率,如果很草率,就是不恭敬;恭敬是絲毫不苟且,做任何事情都非常恭敬。

  子夏說:「君子有三變。」君子是「望之儼然」,看上去特別莊重的樣子。「即之也溫」,跟他見面的時候,莊重就變成溫和。而「聽其言也厲」,聽他講話的時候,他所講的話都是非常公正有規矩的。在《曲禮》當中教我們「毋不敬」,恭敬心是特別特別的重要。「儼若思」,這種莊重是什麼樣的狀態?就像一個人他在心裡想著東西聚精會神的狀態。「安定辭」,安就是不亂,定就是非常穩當,所謂「非禮勿言」,所講的話也是有一定的標準的。

  能夠落實以上這幾條,雪公談到,這就不是巧言令色了。

  在古時候,唐朝我們都知道,在貞觀之治,在中國的歷史上是非常有名的盛世。貞觀之治之所以能達成,跟這個時代的君臣之間,他們都是勵精圖治,是有非常直接的關係。我們很熟悉的,在唐朝唐太宗他身邊有一個著名的宰相魏徵。魏徵非常勇於進諫,他曾經責問皇上對於百姓們有失信的事情。他每次勸導皇上,如果唐太宗不肯聽從,唐太宗再跟他講話,他就不回應。唐太宗就跟他說,你答應了我之後,你再來勸諫又有什麼關係?魏徵就跟皇上講起,從前堯舜禹湯這些明君聖主的做法是什麼。他說從前舜帝,就是舜王,有一件事情他是特別提高警覺的,他不希望別人只是表面上的服從。那換句話說,堯舜禹湯當時都是以德化民、以德治國,他本身的身教、他的德政,是讓老百姓從內心裡面服從的。魏徵說,「現在我做為臣子,如果我心裡明明知道您做的這件事情是錯的,但是我嘴裡又勉強的答應您,這就是從表面上的服從了,這哪裡是稷契服事舜帝的初意?」換句話來說,魏徵他所提出的勸勉,就是希望今天大唐的天子學習堯舜禹湯聖賢的政治。同時堯舜禹湯時期,他的大臣是怎麼樣事奉他的君王的,我也是要效法跟學習。所以每次君臣(太宗和魏徵)之間,他們君臣要是意見不合,魏徵就會把古聖先賢搬出來講明道理。唐朝的貞觀之治,能夠達到這樣的高度,跟帝王本身的心量、雅量都是分不開的。

  唐太宗平定天下的時候,他覺得在馬上打天下容易,可是要治天下是不容易的,所以當時他就請魏徵,還有幾位重要的大臣,一起編訂了一部書,《群書治要》,這是大唐走向太平盛世的一部治國寶典。都是擷取了古聖先賢治國平天下的非常重要的原理原則、非常重要的智慧,所以才開創了唐朝時候的大唐盛世。當時的皇帝他有納諫的雅量,而做為大臣,他也有進諫的職責。

  所以太宗皇帝笑著說,別人都說魏徵這個人做人很疏慢,人家會覺得這個人挺傲慢的,比較狂妄,可是我看他的態度,我卻覺得愈看愈覺得他嫵媚可愛,就是因為這些緣故。

  在最近的幾年當中,師父上人特別推崇《群書治要》。在發現到這本書,師父就印了很多精裝本,還有一些平裝本,贈送給世界各國,贈送給許多的政府單位。而我們發現,文化的力量是沒有國界的、是無遠弗屆的。所以當《群書治要》後來也翻譯成世界上各個不同國家的語言,流布到全世界,受到全世界很多領導人的歡迎。

  我們親眼見到的,有一次在法國巴黎,我們曾經在教科文組織遇到一位大使。這個大使是尼日利亞的一位女大使。她從二O一二年開始遇到師父上人,遇到這部《群書治要》之後,她就非常認真的學習這部書。她學了《群書治要》之後,就可以把裡面的經文非常熟悉的背誦起來。而且她在擔任大使工作的時候,遇到很多的領導人,每當領導人去上台講話,她就能夠用《群書治要》的經文,來判斷這個領導人他是好是壞,就衍生出很深的智慧。

  而且她辦公室裡面都會放著《群書治要》。他們是尼日利亞這個國家,她遇到很多政府的高官,她都會把《群書治要》這本書送給他們來看。她通過學習中國儒釋道的傳統文化、聖賢智慧,也變成了文化的大使,把中國傳統文化的智慧、經驗傳布給了很多領導人。她本身以前在尼日利亞,她是皇室裡面的公主。以前他們伊斯蘭教的家庭,女人都是不能去讀書的,只能在皇宮裡面讀《古蘭經》。她的長輩很有遠見,把她送去念書,成了尼日利亞的第一位女大使。

  二O一二年她開始接觸傳統文化聖賢教育,她特別喜歡,她很有善根,所以就把《群書治要》,幫忙介紹給了世界上很多國家的領導人。我們看出文化確實是無遠弗屆,是超越國界的。因為中國老祖宗聖賢智慧,它是屬於全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身為中國人,我們看到連外國人都這麼努力的幫我們宣揚中國文化,如果我們自己還不了解自己的文化,最後文化歷史都不能夠深入,一出來就是數典忘祖,就對不起我們的祖宗,也對不起我們的國家。

  今天的時間到了,這段經文我們就學習到此地。好,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