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弟子規-第19集

  尊敬的各位老師,尊敬的各位同學們,大家好!請掀開《聖學根之根》第一冊《弟子規》,從二十三頁的第二行開始看起。

  【勿畏難。勿輕略。】

  上一節課我們學習到這句的經文,這句經文是教導我們不要畏苦怕難。我們遇到困難,遇到障礙的時候,往往內心會產生猶豫,我們的行動也會隨之退縮,那麼這些困難就沒有辦法真正的克服。『勿輕略』是說我們不能特別草率的敷衍了事。

  關於『勿畏難』,還有這樣的一個故事。在上個世紀二十年代,有一個小孩子,他在美國,這個孩子只有十一歲,他在玩足球的時候,剛好就把別人的玻璃給打碎了。要賠償這塊玻璃需要支付十二塊五的美金,當時的十二塊五的美金是可以買一百二十五隻可以生蛋的母雞;換句話說,這筆錢的數字是不小的。孩子的父親就跟他說,因為這片玻璃是被你打足球的時候給打碎的,所以責任需要由你來承擔,你要自己去賺錢來償還這筆債務。在國外確實有些父母他們從小就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習慣,而不是孩子犯了錯誤都是由父母親來替他收拾殘局。這個十一歲的孩子,因為父親的嚴格管教,他也只好乖乖的去承擔起賠償的責任。所以他就開始去打工,一點一點的把錢還給父親。後來小男孩長大了之後,他就成了一個很有成就的人,也就是美國的前總統雷根。當一個父母親他有敏感度,去教導孩子從小就要學會磨鍊,學會承擔責任,並且要有正確的態度,真正有責任心,並且增長他做事的能力。因此培養小孩、培養孩子,一定讓他從小吃苦,勇於去承擔責任,要用理智,而不能用感情和溺愛,這是非常重要的。

  「勿畏難」,這是說面對很多事情,都有承擔的勇氣,有知過改過,克服困難,認識錯誤,積極的去改正的勇氣,對孩子人格的成長是會有很大的幫助的。像昨天,我們看到孝敬幼稚園的小朋友,他們每天回到家裡都要完成他們的作業。作業並不是拿著課本來讀書寫字的這種作業,而是什麼?小孫子、小孫女每天回家,要給奶奶捶背,要給爸爸按腳,要給媽媽做飯,而且有些小男孩、小女孩還要把自己的衣服都洗乾淨,把襪子都要疊整齊。像這些作業,真正都是有益於孩子身心的成長的。當他從小就懂得去付出、懂得去習勞,習勞知感恩,他誠敬之心、孝敬之心就是在習勞的過程當中不斷的培養起來。像這些小男孩、小女孩還可以穿針引線去縫補衣服,小小的個頭,在廚房裡做家事,煮飯燒菜,都還能夠端出一桌的好菜來供養他的爸爸媽媽,看到這些小朋友,大家都很讚歎、很歡喜。師父上人也特別談到,中國人教育孩子的方式,也要給外國人看一看,讓他知道,孩子從小不是在溺愛當中長大的,而是從小就要學會習勞、學會感恩。

  我們學習勿畏難,想起孟子所說的,「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那我們內心就要真正生發起承擔責任的心態。所謂責任的承擔這是什麼?這是成長的開始。我們回顧自己的一生,在什麼時期我們的意志能夠得到很好的鍛鍊,我們的德行學問能夠得到很快的進步?往往都是我們在挑戰當中,在許多逆境惡緣當中磨鍊自己的意志,並且真正的有所成長。對於這些逆境惡緣,內心當中都要真正的生起一種感恩的心。這是勿畏難。

  下面說「勿輕略」。「輕」是輕視的意思,「略」則是忽略。當我們對於某些事情都是非常草率敷衍、應付了事,這是表示我們內心已經失去了恭敬的心,已經失去了謙虛謹慎的態度。往往我們在有一些事情當中,特別容易忽略要謙虛恭敬的態度。譬如當我們要送給別人東西,要布施供養給別人,我們有沒有去體會到自己的態度,究竟是非常的恭敬,還是存有傲慢的心態。例如我們曾經看到過一位長輩,這位長輩一生都非常的樂善好施,他做了許許多多的好事,我們就有觀察到,譬如每次他拿著東西、拿著錢財要去供養,他的態度都是非常的謙虛,他會給對方鞠躬表示感謝,感謝對方給他機會做這些好事。這是啟發我們,即使我們在做布施供養,即使我們在做幫助別人的事情的時候,態度也要非常的謙虛恭敬,而不能夠傲慢。

  譬如我們在古時候就聽過「嗟來之食」的故事。當時有一個人,看到一個非常飢餓的窮人,他拿著食物要給他吃的時候,就隨口跟他說:「嗟!來食。」態度就很不恭敬,讓他來吃。結果飢餓的人他很有志氣,他不肯吃嗟來之食。你雖然是給我飯吃,但是你這種態度根本就沒有把我當人。最後這個人他是寧可餓死了,他也不肯吃。

  當我們觀察到,自己的態度會影響到別人的感受,今天即使我們去布施窮人,去施捨一些物品給需要的人,也不能忘失自己恭敬的心、謹慎的心。因為我們內心要懷著感恩之心,來感謝對方給我們種福田的機會,給我們積功累德的機會。像我們現在是學習《聖學根之根》,是講解課程的老師,而我們的態度也要保持非常的謙虛、非常的恭敬的態度。即使我們是做財布施也好、法布施也好,都不忘記守好自己的這顆真誠恭敬謙卑的心。否則的話,我們態度特別傲慢,本身做為老師,我們的身教就沒有達標。師父之前經常的提醒我們,坐在台上的是學生,在台下的都是老師,來聽我們的學習的報告,要有這樣的態度。

  「勿輕略」,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很多的方面,在在處處都能夠去落實勿輕略的原則。就譬如我們在接待朋友、接待長輩,也是要注意勿輕略的《弟子規》所闡述的原則。為什麼?譬如前一段時間剛好有長輩到我們家裡來作客,因為我們學習了《弟子規》,在課堂上學的就要在生活當中落實,當長輩還沒到的時候,有一些接待方面的細節,就要能夠想到、做到。譬如我們就跟父母先溝通,長輩是到我們家裡來作客,所以事先跟父母親溝通,首先我們要先把洗手間都要打掃乾淨。打掃乾淨之後,因為也是遠道而來的客人嘉賓,又是長輩,我們就想到提前要放好乾淨的毛巾、牙刷、牙膏,這些日常的用品都要準備好。再來要穿的拖鞋,還有譬如在洗手間當中,想到長輩很辛苦,一年到頭在外面教學,終於有個機會可以好好的休息一下,我們也準備好泡腳桶,可以在晚上泡泡腳,再來休息,再來睡覺,覺就能睡得很安穩。凡是這些我們都要提前設想好,所謂「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再來因為長輩的腸胃不是特別好,就特別跟父母親溝通,早餐還是稍微熬一點小米稀飯,這樣他腸胃吸收就會比較好,也比較暖。三餐飯要吃什麼,這些方面我們也可以提前都做好規畫。

  總之我們在生活當中,在在處處都能夠為長輩、為客人來設想,讓他回到這個地方就好像回到自己的家裡一樣,有一種賓至如歸的感覺,這就是中國人對待長輩、對待朋友,都是這樣的一種態度。而我們這一點點謹慎的付出,也都會讓這些長輩、朋友內心感到非常的溫暖。畢竟是長年出國在外,好不容易有機會回到故鄉,好好休息一下,我們也希望,哪怕是一天兩天的時間,都讓他可以感受到家的溫暖。這是我們在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都為別人著想、為別人考慮,盡心盡力的付出和關懷,這是勿輕略。

  包括像小朋友在做家事,也是要注意細節的地方。譬如有一年,那時候還是十多年前,我們去澳洲,剛好那段時間年輕人都要學習煮飯、收拾房間,這些家事都要經過嚴格的培訓,要認真的去學習。剛好當時有一個莊園,讓年輕人來學習打掃。我們認認真真的打掃了一個星期之後,就有長輩再回來驗收,看看莊園整理得怎麼樣。因為長輩他們生活經驗特別足,而且他們對於這些房間的乾淨度要求也特別嚴格,雖然我們一群年輕人在那打掃了一個星期,最後長輩回來再看看廚房、看看廁所,還是能夠找出很多的問題,這個都是「勿輕略」。也就是說在打掃房間的時候,除了表面上的東西要把它清乾淨,有些稜稜角角的地方很髒,也都要能夠顧及到。當一個孩子他能夠養成勿輕略的生活習慣,他做事情就會很有章法、分寸,有頭有腳。我們有在習勞的過程當中,也是培養自己對於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都要有恭敬而謹慎的態度。

  勿輕略,它跟我們生活上很多方面,衣食住行各個方面都是會有關聯的。譬如我們出國在外,這也是師父上人用身教來教導我們。我們從一個國家飛到另一個國家,當到達的時候,一定要打個電話或者發個簡訊,來跟對方報平安,說我們現在已經平安的抵達了什麼什麼地方,一切都非常的順利,請您放心,同時我們也感恩這段時間您對於我們的關懷和照顧,希望下次有機會還能夠再回到這裡。總之我們在電話中或者在簡訊當中,也都能夠用非常溫暖的感恩的語言,去表達內心對於接待我們的主人,對他們的感恩。雖然我現在離開了這個國家或者地區,有新的課程或者是工作需要到別的國家去開展,但是我到達的時候,到了機場或者已經到達目的地,一定要想到,對方一定會掛念你們有沒有平安到達,你們路上的情況如何,現在有沒有好好先休息等等,他一定還是會關心牽掛。所以這個時候,我們到達了目的地,一定要站在對方的角度,減少對方的擔心,去為對方著想。

  我們小時候在讀書,父母親在外面做生意,有的時候不是在同一個城市裡面,我們晚上回到家,都要給母親打個電話,跟母親說,我們已經平安的回來了,已經開始準備要用晚餐了。這通電話就可以讓我們的父母、家人非常的放心。所以勿輕略都是表示我們在日常的生活當中,點點滴滴都要站在對方的角度著想。

  關於勿輕略,也可以體現在我們做任何事情的態度上,包括我們的學習,一個人的學問技能,在學習的過程當中要有所成就,也是從勿輕略當中去落實的。我們常常聽到一句話,「細節決定成敗」,千萬不要小看細節。從古到今,凡是學習學問、才藝有所成就的人,他們都是特別的重視細節的。如果我們只是重視比較粗略的、大的部分,但是對細節卻是非常忽視,往往我們做一件事情也很難做到精益求精。

  在《道德叢書》當中就有記載真實的例子,在意大利有一個非常有名的雕塑家、建築家,他叫安日洛。有一天,安日洛的家裡就來了一個客人訪問他,就看到安日洛正在雕塑一座石像。這個石像已經雕刻完成了,大家冷眼一看,覺得雕像做得很不錯,這麼辛苦,終於完工了。可是過了幾天,客人又來了,就發現安日洛還在那裡繼續的在雕刻石像。客人就覺得很驚訝,他說:「我前幾天來的時候,你不是已經雕好了嗎?怎麼過了幾天,我看到你還是繼續在雕刻石像?」結果安日洛就指著石像跟客人說,他說:「我從前所做的只是切琢的功夫(就是比較粗的工),我今天所做的,現在所做的是磋磨之功。」我們說「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最開始把雕像大略的形體雕塑出來之後,它還有很多細部的部分,需要再進一步的去把它完善。他現在開始不斷的去磋磨,磋磨到什麼程度?當石像雕刻出來的時候,你會感覺到整個雕像的肌體是特別柔和的,而且又很有力量,而且整個像,譬如說人像,他的整個神韻全都能夠表達出來、雕刻出來,這樣才達到讓我滿意的程度。

  如果大家參觀過像杜莎夫人蠟像館,蠟像館裡面的這些蠟像真的是雕得栩栩如生,有的時候就是本人站在旁邊,我們可能都認不出哪一個是真人、哪一個是蠟像,它做得太像了,臉上的每一個細節,每一根眉毛、每一條皺紋,都雕得栩栩如生、清清楚楚的。一個事情你要做好,都是在細節當中見功夫,在細節當中見成敗。

  於是客人看到這位雕塑家這麼用心在他的藝術作品當中,客人就覺得您這樣說也是有道理,可是您做這些功夫未免太瑣碎了吧?安日洛就回答他說:「事情雖然很瑣碎,可是功則微妙。」在細部再去繼續雕琢的功夫,其實是很微妙的。「功既微妙,事非瑣屑。」既然功夫是很微妙的,那麼我所做的事情也就不瑣碎了。

  世俗的藝術家在追求他藝術方面的造詣和成就的時候,他對自己的要求是精益求精的。同樣,像我們在學習《聖學根之根》,學習儒釋道的聖賢教育,我們也要有這種態度,譬如認得每個字它的讀音、解釋,也不能夠隨隨便便的敷衍了事,這就是對自己不負責任的表現。

  同樣還有一位法國的畫家叫保申。朋友有一天就跟他在聊天,他就詢問他,在繪畫的過程當中,有什麼樣的訣竅?你真正怎麼樣把你的畫作畫得這麼好?這個時候保申就說:最重要的是「我惟不輕忽事之小者」。換句話說,他在繪畫的過程當中,對於許多的細節、小的方面的雕琢去下的功夫,他一點都不敢忽略。「一生得小事之力,無他能也。」也就是說他在畫的過程,不但是重視大的格局,也重視小的細節。

  我們通過這兩位藝術家他們一生的創作就可以體會到,在藝術的修養上要精益求精,都要這麼重視細節,這麼重視雕琢、切磋琢磨的功夫,何況我們現在所學的是儒釋道的聖賢教育,就更需要有這樣的態度了。

  在這裡PPT上給大家分享的是二O一八年七月,我們到羅浮宮去參觀,在羅浮宮當中就欣賞到兩幅非常珍貴的油畫,其中有一幅是達芬奇的「巖間聖母」。我們看這幅畫,因為它太珍貴了,這都是好幾百年前著名的藝術家所創作的作品,留傳到現在,它是屬於宗教畫。我們看這個畫,經過幾百年之後,再看到它的真跡,感覺他畫出來的聖母還有聖子耶穌,看起來都是栩栩如生,彷彿這畫裡的人能從這畫中走出來一樣。所以這個古畫,當我們站在宗教畫的面前,內心是特別的感動。一個藝術家他能夠把他對於宗教的理解,把對於宗教教義的精神,非常準確的、細緻入微的表達在他的畫作當中,讓我們現在一看到這幅畫,內心對於宗教神聖的教誨油然生起恭敬心。這就是藝術家他匠心獨到之處,他的人格的修養以及藝術的造詣都達到了非常高的程度,他才能夠把宗教,畫作當中,譬如聖母的那種慈愛,還有聖嬰的那種純淨無邪的神聖的感覺,在他的筆觸當中非常淋漓盡致的表達出來。我們當時非常幸運,雖然在整個畫廊當中宗教的畫作很多,但是「巖間聖母」它確實是特別特別珍貴的一幅畫作、一幅真跡。這是當時我們用手機拍下來的原圖。

  另外一幅也是非常有名的,是拉斐爾的油畫,「花園中的聖母」。這幅畫剛好就擺在要進入「蒙娜麗莎」的大廳的牆上,看完這幅聖母,再走進去就是著名的「最後的晚餐」以及「蒙娜麗莎」畫作。我們看到,為什麼幾百年前的這些畫作,讓人一看起聖母的像還有聖嬰的像,內心就會生起一種愛與感恩?那就是藝術家已經把他的心境,他對宗教的理解,都融入到了畫作當中。像基督教、天主教這些宗教,他們的教徒、藝術家們,都是用藝術,譬如用音樂、用繪畫來傳播他們宗教愛的精神,在藝術上其實是達到很高的高度。他之所以能夠做到這一點,跟這一句《弟子規》裡面所說的「勿畏難,勿輕略」原則也都是分不開的。他對於每一個細節,光線的明暗,它的線條、它的色彩,他每一個細節都處理到恰到好處。所以我們看到聖母,就好像看到觀世音菩薩一樣,她的這種慈悲、大愛就在畫作當中流露出來。

  這是跟大家分享我們看到了兩幅聖母像。這一句課文就學到這裡,請大家接著看下面的這一句課文:

  【鬥鬧場。絕勿近。邪僻事。絕勿問。】

  凡是有一些不良的場所,就是很容易發生爭吵、打鬥這些不良的場所,譬如是賭博的、色情的場所,所謂是非之地,要拒絕進入,以免受到不良的影響。這是『鬥鬧場,絕勿近』。之前有看到,在廣東有一些在監獄裡面服刑的少年犯。當時有一些大德老師把《弟子規》帶到監獄裡面,用傳統文化當中的孝、愛,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這些課程來教導監獄當中的少年犯。很多少年犯學習了《弟子規》之後,都非常懺悔,痛哭流涕,把他們以前所做的錯事全都講出來,都懺悔出來。

  其中有很多的少年犯都是因為他們從小家庭父母就不和,譬如是離婚,有很多家庭的問題,這些年輕的小孩子,他們從小就到社會上去跟很多不好的朋友天天在一起。後來他為什麼會走上犯罪的道路?跟他們經常都去出入賭博、色情或者是去唱歌等等的,夜總會這些場所有關係。在這些場所裡面,他們接觸到很多酒色財氣不良的習氣,一直到最後,把他們帶向了不歸路。所以說「鬥鬧場,絕勿近」,做為年輕人來講,他的朋友、他的環境,對他人格的養成是會有很深的影響,所以年紀輕輕千萬不要到這些場所當中去聚會。

  『邪僻事,絕勿問。』有一些邪淫荒誕的事情,我們也是要真正去摒絕,不要聽它的,不要看它,也不要好奇的去追問它。為什麼?聖賢教育是非常重視要培養一個人心地的清淨。因為我們心性都是非常善良的,沒有一個孩子他出生之後什麼酒色財氣全部都沾染上了,不會這樣。一個孩子他出生的時候,「人之初,性本善」,在小嬰孩的身上你就可以真正的去體會到。但是往往都是因為後天環境的不良的薰染,才導致他迷失了自己善良的本性。包括一些邪僻之事,譬如我們在現代社會當中就很容易受到污染,手機、電視、電腦,這些媒體所傳播的,有很多都是殺盜淫妄、暴力色情的訊息。為什麼像雪公老人、師父上人也都提倡,我們在學習聖賢教育的過程當中,這些電視、電腦,還有手機等等,上面的媒體的資訊,讓年輕人都不要去接觸,這是很有道理的。不要去關心和了解邪僻之事,最多只是看個新聞標題,了解一下國家大事,其他的在網路媒體上殺盜淫妄的負面訊息,都要讓年輕人,特別是孩子,都要讓他避免。

  關於「鬥鬧場」,鬥鬧場除了是容易發生打鬥的場所之外,也包括比較複雜、比較奢華的場所,孩子都不要進去。其實他會來到這些地方,跟自己的心裡空虛、沒有人生目標是有關係的。

  再來有一個根本的問題,就是孩子他通常是比較沒有判斷力的。譬如他選擇什麼樣的朋友,選擇什麼樣的環境,做什麼樣的事情,才是對他人生有正面的幫助,在這些方面,他沒有建立正確的觀念,所以才會染上這些惡習。

  再來,跟朋友之間的相互影響也都會有所關聯。所以朋友對人的影響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可能我們出門在外,父母、兄弟沒有在身邊,往往跟我們接觸最多的就是朋友。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當然我們首先是要先完善自己的道德學問,自自然然就會感召同樣善良的人,他就會比較容易感召在一起,惡的人他也都是會去吸引惡的朋友。當我們的孩子從小在培養的過程當中,他就養成非常善良的、非常好的品德,自然他一生所感召的朋友,也都會是跟他同樣的朋友。

  最重要的一點也是要先長養孩子他本身的善心、這些善行。譬如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這些觀念,做為長輩、做為家長,從小就要在孩子小的時候,就用身教、言教各個方面,讓他們真正建立起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觀念。孩子本身他從小學習聖賢教育,他就會有一種判斷的能力跟智慧,什麼事情他該做,什麼事情他不該做,還有什麼朋友他應該要接觸、接近,什麼朋友他應該要遠離,他內心都有一把尺子。當一個人他都是純淨純善的心行,他到這些鬥鬧的場所,自然跟他的心性不相符、不相應,他就不會喜歡去這些地方。所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因為他內心已經接受了儒釋道聖賢教育的薰陶,所以他心裡所想的、口裡所說的、行為所做的全都是善的,你把他放到不善的環境裡面,他對環境的磁場就會很敏感,自然會敬而遠之。

  一個人從小他培養非常純淨純善的心境,同時他能夠去真正感召一些和他心性相同的朋友、志同道合的朋友,這樣他的人生也就會避免走向很多的誤區。在我們中國人幾千年的歷史當中,很多聖哲之人他們所處的都是亂世,譬如像孔老夫子,譬如像文天祥。他們在亂世當中,他都能夠做到保持自己的節操、品德而屹立不搖,這是什麼原因?這是因為他們心中,把做人的尺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放在心中。這是從小就把德行的根本扎好了,善惡的根基扎穩了,到他年紀大的時候,自自然然他的人生方向就不會有所偏失,他做任何事情,他就有明辨是非的能力。

  孩子他會交到不好的朋友,會遇到不好的環境,其實根源還是在於他沒有一個真正評判是非善惡的標準,就是說他從小沒有在扎德行的根基的時候建立正確的觀念,有的時候他人生遇到一些不好的緣,可能就會誤入歧途。所以要從根本上來解決,就是要讓孩子從小把德行的根都扎好,這樣他就不會去接觸不好的朋友,同樣的他也不會去接觸混亂的環境。

  在教育上面,確實做為父母、做為老師就要有這樣的敏感度。所謂「禁於未發之謂豫」,當一個孩子他還沒有真正養成,還沒有染上這些壞習慣,我們做為父母、做為老師就應該懂得要制止。所謂「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有些不好的習慣,他小時候沒有把他導正過來,沒有預防,等他長大的時候,你要讓他再去導正,就比較難。

  而關於孩子的是非觀念,有學過《弟子規》、學過聖賢教育的孩子,他特別容易把這個觀念建立起來。在之前蔡老師也有提到,當時他們有問孩子一個問題,有孩子在學習經典的時候,老師就問他們一個問題,說:「什麼是好心?什麼是壞心?什麼是善?什麼是惡?」結果孩子他們回答的就是,小朋友他們學習經典只有一二年的時間,可是他已經有非常好的判斷力,知道什麼是善惡、什麼是是非對錯,他們就說:「譬如一個東西自己想要,可是別人想要,我能夠讓給別人,這個是好心。」這就建立了禮讓的態度。還有小朋友說:「能夠孝順父母,上課專心,對人恭敬,這是好心。」孝跟敬是德行的大根大本。

  因此蔡老師也談到,他用比喻跟學生說,我們在有些電視裡面可以看到,在南北極可以看到很多的冰山。可是我們看到冰山,只是它的冰山一角,冰山的百分之九十五,有的是在海底之下,沒有開發出來。一個人的潛能就跟這座冰山一樣,大部分都埋沒在下面,真正顯露出來的只是一小部分。可是如何把這百分之九十五的部分開發出來?當時蔡老師跟這些學生們講,兩把鑰匙就能夠開發我們無限的潛能,第一把鑰匙就是孝順,第二把鑰匙就是禮貌,而禮貌它的本質其實就是恭敬之心。古時候這些古聖先王,像大舜,他就是因為他有孝心,他是個大孝子,他能夠開啟自己人生的智慧,而且最終有能力可以治國平天下。再來就是禮貌跟恭敬。有了這兩把鑰匙,我們人生的許許多多的潛能,都能夠開發出來。

  學生就有提到孝順父母,上課專心,像這些都是好心。還有落實《孝經》,這也是好心。還有小朋友說有智慧的心、做好事的心等等,懂道理的心,像這些都是好心。接著問小朋友說,什麼是惡?什麼是壞心?小朋友就說,譬如不幫助別人,欺騙別人,浪費物品,這都是壞心。又譬如侮辱別人,不為別人著想,或者是忘恩負義,這些都是壞心。又譬如記仇、小氣,或者是沒有愛心、沒有慈悲心,這些都是壞心。孩子可以舉出很多。又譬如怕吃苦,或者是言行不一,或者是不孝父母,還有沒有做到《弟子規》,這是壞心。另外,己所不欲施於人是壞心;或者是高聲喧嘩、打擾別人,這是壞心。學習《弟子規》的孩子他心裡,其實已經無形當中,你給他立下了是非善惡的一把尺子。在他人生成長的過程當中,很多事情他就可以做出正確的判斷,因為對於是非對錯,他從小就建立了正確的觀念。

  「邪僻事,絕勿問」,對於偏邪下流的事情不要去過問,這會染污我們清淨的心靈。因此像對於孩子,他們所接觸的人、所接觸的環境,乃至於接觸的電視、報章媒體這些資訊,做為父母都要非常的謹慎小心,要慎於始,這個是非常重要的。同時也希望帶領孩子,倡導非常健康的娛樂方式。在教育孩子的過程當中,真正是把「鬥鬧場,絕勿近;邪僻事,絕勿問」這個方面,都切切實實在生活當中有效的落實,這樣我們能夠保護孩子他幼小的清淨的心靈,對於他接受聖賢教育這是非常好的基礎。

  在《養正遺規》當中也有一段文記載,所謂是「一齊眾咻」。這是陸清獻公,他寫了這個文章,剛好他要外出遠行,他覺得家裡的孩子還非常的小,最重要的是孩子的父母還有老師,都要好好的教導自己的兒女。做為父親他當時要遠行,離開的時候很匆忙,有一些話他還沒有跟老師、跟家人還有孩子交代清楚,所以他就特別寫了這段文,來講他關於教育兒女的智慧跟經驗,他寫在裡面。他在出門的路上,坐在船上,他細細的想「一齊眾咻」這個意思。什麼叫一齊眾咻?也叫一傅眾咻。一個人在教誨的時候,譬如父母老師在教導孩子的時候,有很多人在旁邊打岔,在那裡喧擾。他的學習受到了一些干擾,沒有達到很好的效果,或者也可以指環境對於人的影響很大。

  陸清獻公他覺得一齊眾咻這個「咻」字,它的狀況是非常多方面的,所以他愈想愈覺得問題嚴重,對於兒女教育的重要的影響。有的時候,譬如孩子他接觸到不好的朋友,朋友他不一定有意的要引誘他去做殺盜淫妄的壞事,可是你經常沾染這些習氣,不好的習氣,經常跟有不良習氣的人在一起,慢慢的還是會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

  舉個例子來講,有親戚朋友來,這些親戚朋友可能他們習慣很不好,譬如說話很大聲,講話很難聽、很粗魯,說一些惡語惡言,或者是他們舉止動作特別的輕率,非常的不符合禮的要求。孩子在旁邊,他沒有判斷力,他聽到耳朵裡、看到眼裡,陸清獻公就說,這就是他的終身毒藥。也就是說父母、老師在保護孩子、在教育孩子的過程當中,給他提供一個非常良好的學習環境是特別重要的。一旦讓他接觸到不良的人,他不用特別去引誘孩子做什麼壞事,有的時候只是他講一些話、做一些動作,孩子可能就跟著效法了。譬如「勿箕踞,勿搖髀」,可能小孩子看到大人又在抽菸喝酒,腿又張得很開,坐在那裡腿還一直抖,看到這個動作,小朋友在旁邊,他模仿力特別強,可能他馬上就會學到。好的學得慢,不好的習氣學得是特別的快。陸清獻公在這裡談到「有心之咻猶有限」,他有意的去把你教壞,這種機率還不是很多。可是「無心之咻最無窮」,孩子無意當中所看到的、所學到的,這是防不勝防的。

  特別是在現在這個時代,真的是太難避免了。我記得有一位法國的媽媽,她也跟我們反映,她說因為在歐洲的社會,現在他們都是比較開放的思想,穿的衣服什麼的,平常在外面,走在街頭上,可能很多廣告,模特穿的衣服都是穿得很少、很暴露的廣告,都在車上、在報章雜誌亭上面到處都能看到。小朋友他學得很快,他一看大人都是這樣子,自然他要穿的衣服他都會穿的很暴露的衣服。小的時候可能母親還能管得住,等到年紀稍微大了,民主自由開放的社會,他穿什麼衣服,去吃什麼東西,這些生活上的事情父母親管不著的時候,他受到社會的影響就很大。所以有一個媽媽她就很擔心,在這個社會裡面,有時候要保護孩子的清淨心,做為母親責任就特別的重,覺得特別的難。歷史上孟母三遷,都是要給孩子選擇非常好的成長的環境,這是對孩子特別負責任的體現。

  「此孟子所以必欲置之莊嶽」,「莊嶽」這是齊國首都臨淄兩個街里的名字,它是特別繁華、特別熱鬧的地方。「然莊嶽勢不易得,惟恃一齊人之辭嚴義正,能使眾咻辟易,望風而靡,則瀟湘雲夢,盡成莊嶽矣。」陸清獻公他連出門在外,都念念不忘想著自己家裡孩子的教育問題,這是非常負責任的父親應該有的態度。也是希望所有的父母跟老師都能一起配合,給孩子的成長創造好的成長環境,讓可能染污他心性不良的習氣這些緣盡量斷掉,讓他可以眼睛所看、耳朵所聽的全都是思無邪的,都是孝悌忠信、禮義廉恥正能量的訊息,這樣孩子的成長才能夠給他的德行奠定非常好的基礎。

  下面我們再來看看東漢末年盧植他的故事。盧植,他的風範、他的言行都是很好的榜樣。盧植他生活在東漢末年,表字是子幹。盧植這個人他做人是非常的剛毅,很有氣節。他曾經當過馬融的學生。馬融是一代大儒,他教導過盧植,也教導過鄭玄,這些學生在學問跟德行的方面都是特別有成就的。可是馬融這個人他官位做得很高,是很有福報的人。他在教書的時候,因為他也比較喜歡享受,他家裡就會有很多奏樂的,演奏音樂的女子,他安排她們就在他講課的地方的旁邊,讓她們一邊奏樂,他就一邊來教書,中間就垂一個簾子。可是我們想想看,對一般的學生來說,他怎麼能夠擋得住誘惑?老師教書的時候,學生偷偷的往裡面看上幾眼,這都是很常見的。因為有美麗的女子在裡面奏樂,可能有的學生都不好好專心聽課,沒事就往裡面看幾眼。可是只有盧植跟著馬融求學多年,從來沒有往裡面這些女子身上看上一眼。馬融就觀察到這個學生他很有氣節、很有德行,對於這個學生,他也自然恭敬有加、禮遇有加。

  當時權臣董卓他經常把大臣們聚集起來,謀劃廢掉漢少帝劉辯,他們要立陳留王劉協,董卓當時都在謀劃叛亂的事情。當時朝中很多人,因為都畏懼董卓的權勢,都是唯唯諾諾的在旁邊不敢說話,而只有盧植,他這個人生性非常剛正不阿,所以他就出來表示反對。盧植他的德行,連一代梟雄曹操都對他很佩服。曹操就曾經稱讚盧植,說他的聲名是彰著於四海之內,他的學問可以做儒家的宗師,他是讀書人的模範,也是國家的棟梁之才。而蜀漢的劉備,三國時期的劉備,他早年在貧賤的時候,也曾經拜盧植為師。

  古時候的好老師,他不但是學問做得好,最重要的是他的身教特別的好。在馬融的會下這麼多年求學,馬融在家裡面找女子來奏樂,一邊奏樂,他一邊講學,這麼多年來,盧植從來沒有看美女一眼,一眼都沒看過。連馬融都很佩服這個學生,確實是德行上面特別有成就。學問上就更不用說了,後來馬融也一起在東觀校勘很多經典,續寫《漢記》。他最後過世的時候,人們看他留下來的著作,他有註解《尚書》的《章句》,《三禮解詁》等等,在北宋被追封為良鄉伯。這是馬融的學生,是鄭玄的同門的同學。過去他曾經當過九江和廬江的太守,也曾經平定過蠻族的叛亂,為國家確實是做了很多貢獻。最重要的他是在文化上、在經典上留下了這些非常珍貴的註解。這是盧植的故事。

  在《禮記》當中談到,「禮」是「定親疏,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的,禮的作用確實是非常的廣大,像學習《弟子規》,包括學習《常禮舉要》,這些經文都是從《論語》、從《禮記》經文以及它的精神當中所編訂而成的。所以學習《弟子規》,學習《常禮舉要》這些蒙學的經典,裡面的內容所反映的,都是四書五經、十三經當中的重要的原理原則。這裡談到禮的作用,是來確定人和人之間的親疏關係,並且斷定疑難事情的恰當的做法,分別尊卑地位的同異,明辨是非對錯。學習禮,對於一個事情的是非對錯,我們就會有正確的判斷。所以社會當它有禮的時候,以禮樂來治國,社會就能夠有秩序,人人就能夠有規矩。

  下面我們再來講一則,也是讀書人的好榜樣,這是東漢靈帝的時候。在漢朝有一個讀書人管寧,他和華歆是非常好的朋友,兩個人常常在一起。有一次,管寧和華歆他們一起在院子裡面去鋤地,突然挖到了一塊金子。當時管寧挖到黃金就像沒看到一樣,他還繼續耕地。可是華歆一看,哇!這可是金子,非常值錢的,他馬上把金子就撿起來,然後再丟在旁邊。不久之後有一天,管寧和華歆還是一起在讀書,突然有一個官員坐著轎子從他們的門前經過,管寧繼續在那裡讀書,而華歆忍不住就放下他的書本,跑去外面看一看。高官厚祿真的是讓人好羨慕!他臉上就有一種很羨慕的表情。管寧看到華歆所作所為,他覺得這個朋友並不是值得交往的朋友,於是他就割斷了坐著的席子,然後跟華歆說:「從今天開始,你不再是我的朋友。」

  這段故事是記載在《世說新語》當中。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一個人他的德行的好壞,也都是從生活細節當中可以體現出來。一個人當他看到財色名利現前,他會不會起心動念,這是勘驗一個人德行的功夫。管寧他之所以覺得這個朋友不值得交往,是因為,後面會學到「能親仁,無限好,德日進,過日少。不親仁,無限害,小人進,百事壞」。當我們的德行根基還不是很穩固,我們接觸什麼樣的朋友,什麼朋友該交往,什麼朋友不該交往,這是很重要的,我們心中就要有一把尺。常常能夠跟德行很好的朋友在一起,我們自己的德行自然也能夠得到增長。可是如果接觸和交往的,是非常羨慕這些財色名利,貪著財色名利的,我們自己德行還不穩固,還是要敬而遠之。這是古人用他的身教,來教給我們善惡是非的標準。

  剛剛談到,在教育孩子的過程當中,引導他從事健康的娛樂是非常重要的。對身心有幫助的娛樂,對於孩子來說,他從小所謂是寓教於樂,他在這個過程當中,譬如看的電視電影都是很有正能量的,都是孝悌忠信,教導倫理道德的這些內容,孩子他自然很歡喜,能夠接受,這是對他身心特別有幫助的娛樂的節目。譬如有一些活動,像去爬山、去露營,給他生活一些歷練等等的,讓他在接觸大自然的過程當中,去培養起真誠的愛心,以及他對於意志力方面的鍛鍊。也都是在這些有益的活動當中,讓孩子可以得到很好的成長。這些方面,做為父母,確實都要用心的來培養孩子正確的、健康的生活方式。

  在古人,特別是在中國人,師父上人也特別強調,所有的一切文藝娛樂,在中國古人來說,它有一個絕對的標準,絕對的標準就是孔老夫子所說的「思無邪」。《弟子規》經文,「邪僻事,絕勿問」,孔老夫子對治邪僻事,所用的方法就是思無邪,包括在這些藝術、載體當中,內容完全都是思無邪的內容。無論是歌舞也好、戲劇也好、美術也好、音樂也好,這是我們現在講的藝術的表達方式,它都不能夠違背思無邪的原則。之前我們常常會去看一些很有正能量的演出,譬如像京劇,之前我們在北京,在北京也是有很多的國粹,在一些京劇院都可以去看到。

  像我們以前在讀書,那時候學古典文獻專業的過程當中,除了專業課之外,學校也希望我們都可以去修藝術類的學分,選修一些非專業課,但是它跟我們的專業是有密切的關係的。我們那時候選了很多很好的課,譬如中國美術史,我們的老師,白巍教授,白色的白,巍峨的巍,像白巍老師她就會把從古到今的中國美術史當中這些名畫,一幅一幅的講解給我們聽。所以我們欣賞這個藝術,在裡面都學到了很多人生的經驗、做人的道理,還有藝術家的品格等等,是非常好的課程。

  後來我還選過一門中國戲曲史,中國有很多很好的藝術種類,各種戲劇、雜技,還有一些說唱藝術,很多在這個時代慢慢的,隨著時代的演進,很多傳統的藝術真的都面臨失傳,學習的人愈來愈少。但是這些藝術形式,它從古到今所表達的內容,真的都是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非常好的歷史故事或者唱段。欣賞這些藝術可以陶冶人的性情,確實都是很有正能量的。我們那個課上得很有意思,老師會請各個不同藝術形式的表演藝術家到我們課堂上,每一節課介紹一種,然後就請表演藝術家來演唱或者演奏。我記得當時包括像北京的單弦、河南的梆子,這些地方的藝術都有請老師們來給我們表演。在北京的時候有很多的外國友人,來到北京都喜歡去看老北京的這些節目。京劇也好,去老舍茶館聽說書、單弦,這些藝術形式,外國人都特別喜歡。這些都是國粹,這是我們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傳統藝術。師父上人也很希望把這些藝術都保存下來,真正去建立老人樂園,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這些不同的藝術形式,每一種節目,每天都上演不同的節目,那麼就讓老人晚年生活得特別幸福、特別快樂。這是師父上人的一個願望、理想。

  古時候這些藝術形式,它內容都是道德的教育,甚至於有一些包括因果的教育都在其中,譬如我們看一些京劇的段子,它的故事本身就是因果輪迴道理,有一些道家的、讓人們看破功名富貴這些內容,都是很有啟發性的。所以這是中國自古以來教學的德目,都是在娛樂的藝術裡面去顯示出因緣果報的理論跟事實,所謂善有善果、惡有惡報。所以古時候這些文藝、娛樂,它都是屬於社會教育。因為過去的學校不是很發達,很多人是沒有機會到學校去接受教育的。能夠真正去上學、求取功名,在我們中國幅員廣大的地方,人數還算是比較少的。士農工商,有的是農民,有的是工人,他不一定有機會到學校去讀書。而廣大的群眾他怎麼樣去培養正確的道德觀念?怎麼會懂得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他都是從這些詩歌、音樂、舞蹈、戲劇當中去學來的,這裡面可真的是有大學問。

  師父上人也常常跟我們談到,在抗戰的年代,因為沒有學可以上,天天在逃難,他是怎麼學會文言文的?都是讀的章回小說,就是看的《紅樓夢》、《三國演義》、《西遊記》、《水滸傳》,這些章回小說一遍一遍的看。對於文言文,通過學習章回小說也掌握了。同時裡面所教導我們人生的道理、歷史的經驗,也潛移默化的掌握了、學會了,是這麼學會文言文的。特別是在鄉下,在我們小時候都還有經歷過,我們小時候在鄉下也是經常會看到在街上演戲。鄉下人他們懂得孝悌忠信,不是從學校當中學來的,而是年節節慶這些日子都會演戲,在鄉村裡面會演戲,都是從戲劇的表演當中學來的。所以當年寫這些劇本,演這些戲劇的人,都是真正的非常懂得教育的人,所以他在戲劇裡面把善惡因果、把倫理道德都融入其中。

  那我們現在社會就不同了,現在社會電視、電影、網路所教的,幾乎大部分都是負面的,就沒有思無邪的觀念,教人很多邪知、邪見、邪行。當然不善的因會帶來不善的果報,到果報現前的時候是後悔莫及。所以我們看看中國這數千年的歷史當中,二十四史,中國人留下了非常完整的歷史記載,你仔細去看,在歷史當中,就能夠看到因果報應的記錄、倫理道德的精神。從個人到國家、到民族,他的吉凶禍福、興亡循環的相續,這裡面都是給我們人的一生,從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都留下了寶貴的經驗。所以思無邪,這個原則是從古到今,我們的古人都非常認真的遵循這個原則。

  去年冬天,我們在法國巴黎教科文組織曾經參加過一場很特別的晚會,在晚會上,有很多不同國家的大使、嘉賓們來參與。而晚會所演的節目是什麼?所演的節目就是中國傳統的京劇,還有古琴的表演,再加上法國當地的魔術的表演。演出的節目都是特別有正能量,吸引了很多的大使嘉賓們都來一起觀賞。其中我們記得京劇的曲目,就包括《趙氏孤兒》、《三娘教子》,還有《打龍袍》。像這些曲目,它的內容都是教我們孝悌忠信,都是教倫理道德的,非常的好。所以像中國傳統的藝術,在海外特別受歡迎,大家都是覺得喜聞樂見,真正是可以體現我們中國人傳統的精神跟傳統的藝術。所以那個晚會大家也是特別有印象、特別難忘。

  這句經文「邪僻事,絕勿問」我們就學習到這裡,大家接著看下面這句課文:

  【將入門。問孰存。將上堂。聲必揚。】

  這句課文是教導我們,要進入別人的家之前,應該要先問一問有沒有人在家。如果我們去敲門,主人沒有回應,我們就不能夠非常冒失的跑進去。『將上堂,聲必揚。』進到別人家的客廳之前,要提高聲音來詢問,或者要有一點聲音,讓屋裡的人知道有人要來了。不然有時候我們悄悄的進去,主人在裡面沒有防備,有時候一抬頭被我們嚇一跳,怎麼突然又進來人了?就很失禮了。

  我們進人家的房間也是這樣,一定要敲門。否則我們進去特別莽撞,人家衣服可能都不一定穿得很整齊,你沒有給人家一點準備的時間,對方可能會覺得特別無禮。或者是剛好人家在屋裡正在數錢,或者有些東西不適合讓外人看見的,那這時候你不聲不響的就溜進去了,這就是非常的無禮。所以進人家的房間一定要敲門,人家允許了再進去。禮確確實實這是人與人之間最為優美的距離,當我們在日常生活、處事待人接物的過程當中都非常重視守禮,我們跟人相處起來就特別的舒服,不會讓人家覺得很唐突。

  所以揚,「聲必揚」這是高聲的意思。我們能夠注重禮,表示在生活當中,我們對人處處都能夠生起恭敬的心、為人著想的心,而不會隨意的去驚擾到別人。所以恭敬,譬如我們要進到房間之前,一定要問說:「有人在嗎?」進到人家的家裡,將要進到客廳,我們這個聲音,也應該讓裡面的人能夠聽得到。在照顧長輩的時候也是這樣子,譬如有客人要來了,客人到的時候,他可能先在客廳的外面,或者是先在辦公室那邊等著,我們就要先過來看看長輩是不是已經穿好衣服、做好準備了。如果這些準備工作都就緒,我們再去客廳的外面或者辦公室這裡,把客人接過來。這都是禮,不然你突然冒冒失失的闖進來,可能人家在裡面衣服還沒有穿好,或者是還不太方便見客人。我們在其中要去看到長輩還沒有準備好的時候,晚輩就應該先去跟客人好好打個招呼,寒暄問候一下。特別是如果客人也是長輩,我們先跟長輩說說話,問一下他最近的身體好不好。關心問候一下,把時間延緩,讓長輩有足夠的時間在裡面可以做好準備,然後我們再把客人帶進來。這都是接待的時候要注意的禮節。

  我們再來跟大家分享一下,這也是古時候的故事,「母師止閭」。這是周朝時候,在魯國有一位寡母,這個母親她生了九個兒子,九個兒子也全都娶妻生子了。換句話說,他家裡有九個兒子,還有九個兒媳婦。而魯國的這位母親,她是一位非常賢德的婦人。在臘月的時候,中國人在臘月時候都有習慣要祭拜祖先,祭拜天地神明、祭拜祖先。所以在臘月,魯國的這位母親她在家裡祭祀完畢,她要回到自己的娘家去看望一下家人。於是她就跟家裡的兒媳婦都約定好了,臨走之前她就囑咐兒媳婦,要把家裡的門戶都要看守好。特別是臘月,因為可能家裡的事情也比較多,這個時候更是要格外謹慎,每天早晚,門窗讓媳婦都要注意,早上把它打開,到晚上一定要把它關好。

  這個母親是很負責任的,她即使不交代,我們可以想像,兒媳婦一定也會做得很好。但是母親她因為對家裡的家教特別嚴,管教得很嚴,所以臨走之前還特別囑咐媳婦要多加警惕,注意安全。那可能平常心都是母親在操的,所以她要走之前也特別的囑咐。並且她跟兒媳婦約好了說:「我晚上就會回來」,到了傍晚就會回來。可是那天天氣不太好,是陰天,她回到娘家去看望了一下之後,回來就比較早了一點。因為之前她跟媳婦約好了,是晚上傍晚才會回到家裡,那怎麼辦?她回來得早了,這個母親她就停在閭門外。古時候二十五家為一閭,像我們現在說算是小村落了。她就停在村子外面,一直等到跟她媳婦約好的時間才回到家裡。

  她為什麼要這樣做?因為她跟家裡媳婦們已經約好了,說她晚一點才會回來。那我們知道在臘月的期間,因為大家都祭祀完畢之後,這是過年過節的時間,所以這些孩子,他們在家裡面可能吃得酒足飯飽,在一些禮節上可能就沒有那麼周到。因為她家裡的人都是想著,母親是很晚才會回來。雖然母親回來早了,可是她如果突然間就跑回家裡,可能剛好家裡的兒子媳婦吃得酒足飯飽的,這時候就有一點失禮、失態了。所以母親就想到這一點,不要趁人不備的時候回到家裡。所以她就在外面等著,一直等到她跟媳婦約好的時間,到了傍晚、晚上的時候她才回到家。

  魯國的大夫在台上就看到這個母親一直在村外等著,他就覺得很奇怪,就派人到他們家裡面去看一看。就發現這一家被這位母親管理得井井有條的,家裡管理得特別的好。魯國的大夫,於是就去了解她的實際情況,對這位母親特別的佩服,於是就把她推薦給了穆公。穆公就請她進到宮廷當中,去教導宮廷的婦人。所以我們稱她為母師,就是說她在宮裡是嬪妃們的老師。

  蔡振紳先生評論說,她年紀這麼大了,回到娘家去看望家人。回來的時候,比她之前約定的時間稍微早一點,她不想要馬上的回到家裡。就是趁人不備,這個時候突然回來,那可能媳婦兒子都吃得正高興,過年過節,難免大家都在那裡吃年夜飯,或者是非常放鬆的狀態。這時候妳母親突然回來,可能全家人都很緊張,因為妳沒有提前說我要早一點到。她不想趁家人不備的時候回到家裡,所以她就停到村子外面,到了傍晚才回來。

  劉向對於這位魯國的母親非常的讚歎,就說這位母親她的身教做得特別好。她的嚴謹,以及她的守信,雖然她的年紀很大了,但是她跟年輕人、跟晚輩約定好的時間,她也一點都不會馬虎,還是信守她的承諾跟時間,到了時間才回到家裡。

  古時候這些賢德的母親是非常多的,也給我們留下了很多很精彩的故事。像孟子的母親,這是大家很熟悉的一位賢德的母親。當時在孟子的家裡,也發生了一件事情。有一天天氣非常炎熱,這是我們現在講到「將入門,問孰存;將上堂,聲必揚」,也捎帶著舉孟子的故事來解釋這句課文。有一天天氣非常熱,孟子他剛好準備要走到自己的房間。結果他進到房間一抬頭,突然看到他的太太(妻子)由氏,她上衣的袖子挽起來,因為很熱,所以兩隻手臂就露在外面。古人的衣服袖子都比較長,都是會把手臂全都遮起來。所以當時孟子走進房間,突然看到他的太太兩個手臂都露在外面。

  因為孔孟學說的這些傳人、弟子們,他們都特別重視禮儀,這是夫子所教導的。孟子覺得他的太太這樣子,把上衣的袖子挽起來,感覺這樣很不莊重,很沒有威儀,所以他心裡就有點不高興,他就停住腳步,沒有走到房間裡面。他的夫人由氏看到孟子沒有進入房間,就知道他的想法、知道他的意思。於是她就跑到她婆婆那裡去說,婦人在自己的房間裡面看見丈夫,本來是不應該行賓客的禮節,可是現在我的丈夫卻用賓客的禮節來要求我,這是說明我做得不好,才讓我的丈夫把我當成賓客來看待,那婦人家作客是不能夠留下來過夜的,所以我現在只好跟您告別,回到我的爹娘那裡去。

  那這是兒媳婦來告狀了,做為婆婆,也就是孟子的母親,是仉氏。母親聽完了兒媳婦的話,她立刻把自己的兒子叫過來。於是孟子就快步的來到母親的面前,問母親:「有什麼事情要吩咐嗎?」。孟子的母親就教導他說:「在《禮記》當中講,所謂『將上堂,聲必揚』,你要走上廳堂,聲音一定要高一點,這樣好讓裡面的人知道有人進來了,他有所準備。如果你將要走進房間(因為古時候的房間都有門檻,門上都有門檻),你邁過門檻、門限的時候,眼睛一定要往下看,以避免看到別人有什麼疏漏或者過失,而讓人感到很尷尬。」因為裡面的人不知道你進來了,那可能他的衣服沒穿好,或者是桌上有些東西擺得有點亂,還沒收拾好等等。你讓人家沒有準備好,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你就悄無聲息的走進來,這樣人家就會很尷尬。所以你進到門的時候,眼睛向下看,先不要整屋子這樣子到處亂看,不然就會讓人覺得很尷尬。孟子的母親教導他說:「現在你自己對於禮還沒有搞清楚,就去責備人家,你這不就是違背了禮的精神嗎?」

  聽了母親的教誨,孟子就知道原來自己做錯了,對於禮的內涵沒有真正的了解。於是他深深的感恩母親對他的教誨和幫助,及時的指正了他的過失,讓他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他現在知道自己在這個事情上做錯了,所以一定要認真的反省改過,讓母親放心。當然他也跟他的夫人、跟他的太太表示說,這個事情確實是我做錯了。

  大家很熟悉「孟母三遷」的故事,這個是孟母,到了孟子已經娶妻,已經有了家室,在一些生活的問題上,還是用禮來教導自己的兒子。所以母親就談到禮,「將上堂,聲必揚」,這就是怕驚擾到屋裡的人。「將入戶,視必下」,一進到屋子裡,你眼睛要往下看,就是怕見到人家的過錯或者過失。所以母親也是用禮來教導孟子。

  我們在「將入門,問孰存;將上堂,聲必揚」經文當中,這是特別提醒我們,我們去了別人家裡,如果人家不在的情況之下,一定要喊一下「有人在嗎?」絕對不能夠在別人不在家的時候,自己就跑到人家屋裡面去轉上一圈,這都要特別謹慎。上一次我們學習到《常禮舉要》裡面的這句話,「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生活當中很多的方面,我們都要注意要避嫌。否則的話,你這個時候進到人家屋裡,剛好人家家裡有什麼東西不見了,一走進來,又碰到我們,你真是有理也說不清了,這就很麻煩。所以很多事情要重視禮,要注意避嫌。人的一生如果都能夠注重自己的名節和信譽,那麼很多不應該發生的事情就不會發生,就能夠在我們謹慎小心的態度當中,避免很多的過失。

  下一句經文:

  【人問誰。對以名。吾與我。不分明。】

  如果我們進到裡面,屋裡的人問我們說:「是誰啊?」這時候我們怎麼回答?你如果說:「是我。」那人家搞不清楚你這個我到底是誰。我們要把自己的名字報上來,而不能說「是我」,人家就分不清楚這到底是誰進來了。包括打電話交談也是這樣子,你一打電話:「你好,我是某某某。」先把自己的名字報上來,人家就知道這是誰打的。有人接電話,現在有的人不懂禮,一打電話說:「請問你是誰呀?」他說:「是我啊,你不知道嗎?你把我忘了嗎?」可能對方還在處理事情,正在專心做事,讓他這樣一折騰,心裡也很緊張,想半天又想不起來這到底是誰,就特別失禮。那如果我們電話打過去說:「你好,我是某某某,請問你現在講話方便嗎?」處處替人著想,就讓人覺得很舒服。

  『吾與我,不分明』,這些細微之處我們都要特別的去提醒、特別的去注意。包括像給人家打電話,去拜訪人家,也都要注意對方的時間。特別是我們現在都有時差,有時候你突然一個事情想起來,打過去人家剛好是三更半夜,這就非常不禮貌。所以很多時候,在一些細節上都要替別人著想、替對方著想。能替人著想,真的是人生的第一等的學問。否則我們大家沒有時間的觀念、沒有禮的觀念,時時刻刻都是以自我為中心,那很多事情就很容易會影響到別人、傷害到別人,這樣就會造成很不好的影響。

  好,今天的時間已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這裡。下一節課我們還繼續學習這一段的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