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弟子規-第17集

  尊敬的各位老師,尊敬的各位同學們,大家好!請掀開《聖學根之根》第一冊《弟子規》,從二十二頁第三行開始看起。

  【對飲食。勿揀擇。食適可。勿過則。】

  上一節課我們學習到這句經文。我們日常的飲食要注意營養的均衡,不能挑食,也不能偏食。此外,『食適可,勿過則』,三餐飯我們吃八分飽就好,不要過量,否則額外增加了身體的負擔,對於我們的健康會產生危害的。

  這節課我們再補充《論語》當中有一句經文,孔老夫子說:「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雪公老師在講解的時候,說到「飯疏食飲水」「疏」,是蔬菜的意思,也有做「粗」的意思來解釋,指的是米,吃的是粗糧、粗米。孔老夫子說,食粗食、喝水,連湯都沒有,睡覺也沒有枕頭,「曲肱而枕之」。像顏回所講的,「一簞食,一瓢飲,人不堪其憂」,但是顏回則不改其樂。這當中他安貧樂道,這裡有很高的樂趣在其中。在窮上的樂趣,「神貧」。窮有什麼樂?他是樂在道中。雪公說「貧」有不加惑業的樂,這是淺說。還有一個說法是「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雖然生活非常的貧窮,但是貧而樂,安貧樂道。而如果在佛法的修學當中說明心見性,達到這個境界,樂就更大了,遠遠不是物質上的享受可以比擬的,在《心經》當中說「無智亦無得」。我們在《論語》當中看到,「朝聞道,夕死可矣」,為什麼?他樂是樂在他得了道,樂在窮中。

  「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哪怕我是得到了富貴,可是這種富貴是不合於道義的,不合於正義,也不得其道,這種富貴就是我們不應該得的,既富且貴,都不是從正道而來。夫子這個話的意思強調,雖然富貴是人人所嚮往的,人人所喜愛的,但是如果是不應該得到的富貴,對我來說就如同浮雲一樣,跟我是沒有關係的。究竟什麼跟我有關?「義」和我們有關,明心見性,這是佛門裡面所講的。

  最近王偉勇教授也傳來幾首詩,這個詩是在描寫花,非常美麗的花,山茶花、牡丹花。但是在寫這些花的詩當中,王教授就把他歷史的觀念、人生的態度也寫在其中。譬如有一首詩是〈詠粉丹山茶花〉,這個花本來是產在浙江跟江蘇一帶的,顏色是紅粉交彩,所開出來是完全形大輪花,非常的漂亮,我們在PPT的圖檔上能看到。王教授寫的詩就引用了一段歷史「粉紅仙子曳輕裾,為護江山嫁闔閭」,這段是講西施的故事,「一旦功成無後顧,相隨范伯隱茅居」。當時西施是為了國家的利益、民族的利益,為了江山社稷著想而嫁給了闔閭,這是春秋吳王闔閭。但是後來范蠡他非常成功的幫助越王勾踐讓自己的國家得以復國,這就「功成無後顧」了,而「相隨范伯隱茅居」,西施就跟著范蠡一起出去隱居。從這個詩裡面也可以看出古人人生的態度、生活的態度。我們通過這首詩,也可以體會到孔老夫子在《論語》這句經文當中所講的心境。

  這句課文我們就學習到這裡,請接著看下面的這句經文:

  【年方少。勿飲酒。飲酒醉。最為醜。】

  這句課文所講的是關於飲酒對於我們健康的危害,包括對於個人的德行也會造成損傷、損害。所以飲酒是有害於健康的,特別是青少年,一定要能夠遵從法律規章制度的規定,在沒有成年之前不能飲酒。即使是成年成人了,在飲酒方面也要適可而止,而不能夠過量。譬如有時候喝醉了,說一些瘋言瘋語,耍酒瘋,真的是醜態畢露,許許多多的不合於禮、不合於道的言語,或者行為也好,整個就會表現出來,所以會惹出許許多多的是非。因此《弟子規》經文提醒我們,『年方少,勿飲酒』。酒是穿腸的毒藥,特別對於年輕人小孩子來說,絕對不能從小染上喝酒的不良習慣。

  喝酒它所造成的危害,不僅僅是傷害自己的身體,而且會造成別人在生命財產方面的危險。譬如我們去考駕照的時候,在考試的過程當中都會看到播放的影片在警醒我們,喝酒之後再去開車,最後造成了很多的交通事故,對於家庭、對於社會都是造成了很大的傷害。當然酒,一個人不能夠酗酒。可是如果有的老人或者是病人,他年紀大或者身體不好,用酒來做為藥用,做為藥引,這是許可的,只是不能夠酗酒過量,傷害身體,不能喝到酒醉。如果是吃藥,有時候酒可以做藥引,包括在佛家的戒律裡面,它也是可以開許的。一些年紀大的老人,他的身體血液循環不是非常的好,或者是在寒冷的地方,需要喝一點酒來促進血液循環。一個是年老,在身體上的考量;一個是生病了,為了治病等等,是可以有開許、有開緣的。除此之外,沒有特別的原因,酒這個方面一定要杜絕。

  當然,這裡說的酒,可以把它理解成,它是代指一切不良的習氣、不良的毛病。譬如我們不能夠喝酒,那麼能不能抽菸、賭博?當然也是不可以的,因為這些都是屬於不良的習氣,對我們的身心都會造成很大的傷害。就像抽菸,抽菸對身體有損傷,那不僅是傷害自己的身體,有的時候你的家人、朋友,因為你在抽菸,他們被迫要吸二手菸,就會危害到他人的健康。他有不好的嗜好、不良的習氣,這些行為都要考慮到他對別人會不會造成影響。

  酒在古禮當中,譬如在祭祀、祭拜祖先的過程當中,這是做為禮。譬如我們在祭祖大典就會看到,三獻禮的過程當中,都會向祖先敬獻福酒。三獻禮結束,也有飲福酒、受福胙或者是受福果這樣的禮。古時候,酒跟許多禮是有關聯的。這裡說的「勿飲酒」,特別是『飲酒醉』,這個情況已經是酗酒,就是喝酒喝得過度、過量,造成了失禮的行為。孔聖「惟酒無量,不及亂」,都要符合禮。而凡俗之人,當然是要勿飲酒,以這為我們的規矩、規範。曹月川曾經說:「養性莫貪昏性水,成家宜戒破家湯。」昏性水、破家湯指的都是酒,這就申明了酒對於我們的危害有多重。

  在《群書治要》的「政要論」當中,我們也看到一段記載,「儀狄獻旨酒」。在「政要論」的這段文當中強調,一個人如果他能閉絕自己的欲望,無欲無求,這樣的人就可以算是上等之人。古聖先王,他們一生的行跡,他所體現出來的都是非常節儉、寡欲的德範。而「政要論」當中談到,刻意違背心意消除欲求的人就差一等。上等之人他會閉絕自己的欲望,無欲無求。他在這裡就舉了古時候堯舜禹湯古聖先王他們的事蹟,來證明這個道理。

  譬如在從前舜帝,是一個大孝子。舜王他就曾經把黃金埋藏在險峻的高山之上,把珠玉棄置在深川的谷底,表明閉絕欲望、無欲無求的心境。而禹王,儀狄進獻美酒給大禹。中國人釀酒、造酒的習俗是很早就存在了。而大禹,大禹王品嘗了酒之後,覺得酒非常的甘甜,於是他就疏遠了儀狄,杜絕人們進獻美酒。因為古聖先王都非常重視防微杜漸,他知道美酒這個東西非常容易讓人上癮,沉醉於酒、色、財、氣,其實都是相關聯的,你有這方面的習慣,不良的習慣,可能一個好酗酒的人,其他的酒色財氣各個方面的不良習慣也都很容易引發出來。大禹是古聖先王,他對待一件事情,他都會從長遠的角度來考慮,從人民百姓的利益當中來考慮。所以他品嘗了美酒之後,覺得味道非常的甘甜,於是他就疏遠了給他進獻美酒的儀狄,杜絕人們要進獻美酒的風俗。像舜王、大禹,他們的做法能夠自我節制,而達到無欲無求的好榜樣。

  對於酒,在佛門當中,酒是五戒之一,師父上人在講述這個問題,也特別強調它也是有開遮持犯的,每一條戒也都是有開遮持犯。我們要持戒,對於這四個方面都要了解之後,才能夠把它持得非常的活潑。也就是說,在什麼場合當中可以開緣,這是屬於開戒,就不是破戒了。譬如我們剛才所說的,有的老人他年紀比較大,身體很衰弱,每餐飯喝一杯酒來幫助血液循環。譬如有一些酒它的酒精是相對比較低的,但是它有活血或者補血的功能,譬如像葡萄酒之類的。年紀大的人,因為他身體的整個機能比較差一點,循環也不好,所以每天喝一點點來幫助血液循環,這種情況是開許的。包括在中藥當中用酒做藥引子,或者說有一些菜它是比較熱補的食品,往往在菜裡面,會把酒用來做香料使用,這種情況都是可以的。

  即使是佛家的戒條,對於這一條也是非常的活潑。但是《弟子規》的經文當中我們注意看,這是「年方少」,一個人年紀輕輕,一個小朋友,一個學生,這個時候就不能養成喝酒的壞習慣,特別是不能喝醉酒。年輕人相對來說,因為他也不是年紀大了,需要幫助血液循環來喝酒,他也沒有必要說因為要喝中藥做藥引,這種情況下,對年輕人來講,酒這條戒就要持得更加的嚴格。但實際上,特別是中年人、老年人,對於這條戒條,它在有一些場合是可以有開緣的。

  譬如師父上人有一年曾經到北京訪問,當時在北京遇到了一位在美國的華僑,非常熟的老同修。剛好他當時是在酒店的二樓,他的兒子要娶媳婦。這兩個孩子都是北京大學的同學,一個是美國的華僑,女方她們是日本人。那時候是師父臨時到北京訪問,在酒店突然間碰到了這個同修。臨時看到,於是就當場請師父來給他的孩子當證婚人。新娘是日本人,新郎是美國華僑的後代,北京這樣的婚禮算是屬於國際婚姻。在這種場合當中,中國跟日本這兩個方面的外交和工商企業界的代表人就很多,於是師父當時就答應了,因為很難得遇到這樣的場合。之前他們男女雙方就已經請了證婚人,是程思遠。師父臨時去給他們當證婚人,在同一張桌子上吃飯,一僧一俗。因為是臨時參加宴會,所以也沒有準備素食,師父上人就吃一點肉邊菜。酒的方面,就喝一小杯,跟大家來交流。旁邊的人看到就覺得佛法真的很活潑,不會特別死板,大家在一起交流就更加的親切。通過這個宴會,師父善巧方便也度化了很多人。

  如果我們在這種場合還死呆板的,要講究這個、講究那個,人家會覺得跟佛法、跟儒釋道的聖賢教育就好像離了十萬八千里,覺得學了這些好像特別不方便,什麼都不能學。在那種場合,全都是外交官或者是政府的達官貴人,平常很難得見到。當時師父在這個場合,在致辭的時候就把佛法介紹給大家,把儒釋道的聖賢教育介紹給大家,在場的人聽了都非常的歡喜。這是一種善巧方便,抓住機會來弘法利生,讓大家對儒釋道的聖賢教育有正確的認識、有正確的看法。包括佛門裡的戒律,它也是很活潑的。

  但是今天學到這句課文,大家對於酗酒的危害也要有正確的認識。特別是對於年輕人來講,如果認識不充分,可能因為這些不良的習慣給自己帶來終身的傷害、終身的影響,這就很不好。因為酒它確實很容易讓人陶醉,沉迷在其中。特別是所謂「今朝有酒今朝醉」,很多人都有這些錯誤的觀念。

  從現代醫學的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酗酒它對於我們心理動作技巧,譬如我們的反應,身體的反應,手跟眼睛的協調、準確性、平衡性和綜合協調性等方面會產生影響。而酗酒,酗酒這個問題,酒喝得過量了,並不是只是一點點。喝得過量,對於我們身體的新陳代謝、心跳率各個方面也都會產生影響。而特別是在寒冷的環境當中,譬如進行了比較長時間的運動,這個時候如果喝酒,也可能會損害體溫的調節。

  而且酗酒對於我們的身體的各個方面,經過科學跟醫學的長時間的研究證明,攝取過量的酒精會引起我們肝臟、心臟、腦部還有肌肉的病變。更嚴重的,就是喝酒太過,可能還會導致這些功能的喪失和人體的死亡。這都是我們大家比較常聽到的訊息。

  而實際上不管是喝任何酒類的飲品,都很容易讓人缺乏維他命B1跟維他命C(維生素C),因為從酒當中能夠攝取的只有卡路里,而沒有其他的營養素。而且酒喝多了之後,維他命B1的吸收率就會惡化。從古到今,許多喜歡喝酒的人,他容易產生很多的疾病,譬如像腳氣、肝功能的障礙等等,這個跟喝酒引起維他命B1缺乏是有關係的。而維他命B1缺乏的時候也會產生記憶力衰退,產生一些幻覺、妄想等等。特別是青少年,如果青少年養成了酗酒的壞習慣,青少年,特別是兒童,孩子在十幾歲之前,身體很多的機能還在發育的過程當中,特別是腦部,當孩子的腦部在發育的階段,如果他養成了酗酒不好的習慣,就會影響到他腦部的發育,他日後學習的記憶力等等,包括他一生腦部的功能,都會受到影響。

  做為大人來講,大人如果是長年持續的酗酒,就很容易對於肝臟造成損傷,譬如脂肪肝等等的。脂肪肝會演變成酒精性的肝炎,再惡化就是所謂的肝硬化了。許多肝臟的疾病跟酗酒是有直接的關係。所以酗酒就會造成很多的身體方面的問題,包括消化系統,像胃癌,甚至於像乳癌、心臟的機能衰退。特別是孕婦飲酒,導致胎兒的發育不正常等等。在神經系統方面,也會造成周邊神經和肌肉的病變。

  從醫學、科學的角度上來講,因為酗酒導致我們身體造成傷害,後果是非常嚴重的。更不用談,譬如有的人喝酒之後違規駕駛,造成了許多的交通事故,這種悲劇在我們現代社會當中就更常出現了。

  《弟子規》在這裡,李毓秀夫子特別提出「年方少,勿飲酒」,不能夠在年輕的時候就養成不良的習慣,否則他一輩子都會受害。不僅是身體方面的損傷,對一個人的德行的傷害也是特別大的,特別是「飲酒醉,最為醜」。

  我們剛剛談到從酒的方面引申出來,包括我們所有的不良的壞習慣,也都要能夠杜絕、禁止。這句課文我們就學習到這裡,請大家接著看下面的這一句:

  【步從容。立端正。揖深圓。拜恭敬。】

  這句課文是教導我們,在走路的時候,我們的步伐要很從容穩重,不慌不忙、不緩不急的。我們走路的姿態、儀態。而『立端正』是說站立就要站得很端正,抬頭挺胸,精神飽滿,不能夠彎腰駝背、垂頭喪氣的。譬如我們上次到弘明學校,攝影組去採訪的時候,就採訪到弘明學校有一個模範的班級。他的班主任老師(級任老師)跟同學們在進行教導,就有特別指出有一個小朋友他在升旗的時候,站姿特別的好,像個小衛兵、小憲兵一樣。所以讓他重新又站了一遍讓大家看看,抬頭挺胸,看起來就很有精神、很有氣勢的樣子,這是說「立端正」。

  『揖深圓,拜恭敬』,這是說在向他人問候,無論是鞠躬還是拱手,都要真誠恭敬,不能敷衍了事。譬如我們在弘明學校,就看到這些小朋友們每天早晨坐著校車來到學校,首先都要跟孔子爺爺問好,大家一起在操場上排好了隊,在孔子爺爺面前非常恭敬的鞠躬,說:「孔子爺爺早安,我們來上學了。」我們看到每個小朋友早晨跟孔子爺爺問候都非常的恭敬。因為平常已經養成了「揖深圓,拜恭敬」的好習慣,所以當他看到有一些遠方來的客人來這裡要拍攝,他看到我們,每個小朋友自然也都很恭敬,都會跟我們問好。這是一種誠敬的、禮貌的態度,在他很小的時候就養成習慣了,所以大家看到這些孩子,會覺得孩子特別有禮貌。

  後來我們跟弘明學校的主任還有校長在聊天、在溝通,我們就了解到,其實很多的家庭並不是學佛,也不是學習儒釋道聖賢教育的家庭,但是他們的父母就特別喜歡把孩子送來這裡讀書。為什麼?因為覺得孩子來到這裡讀書之後就特別乖,回到家裡就非常孝敬,能幫父母做家事,也很懂得如何去孝順父母,所以父母親都很願意把孩子送過來。

  當時主任也跟我們分享,他說有一家米店的老闆,長年弘明的大米都是從這家店裡面去進的。他們家有一個地方用來開辦英文的補習班,在這補習班當中他們就看到,只要是弘明的學生來,跟別的學校的學生不一樣,他的氣質、言談舉止完全不相同,所以一看就能夠看出來。

  像昨天我們也看到,孝敬學校的小朋友每天早晨也要跟孔子爺爺、跟父母親、跟爺爺奶奶問好。在這之前,家裡的長輩也都不能理解,為什麼要把孩子送到這麼遠來孝敬學校,參加一條龍學校的教育。但是這次孩子因為疫情的關係,現在不能到學校去讀書,都是在家裡進行遠程教學。結果這些爺爺奶奶看到孩子這麼孝順,每天都給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做飯,給爺爺奶奶泡腳,早晚給爺爺奶奶鞠躬問好。結果這些家人看到孩子的表現之後,都覺得自己家的孩子太有福了,竟然能到這樣的學校來學習。

  當一個孩子他從小就養成孝順的習慣、恭敬有禮的好習慣,他在家裡能夠營造非常和諧幸福的家庭氣氛。來到社會上,大家一看就覺得孩子的氣質、行為舉止與眾不同。當我們給孩子從小就進行這樣的教育,當然就為他一生的幸福、一生的成功都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步從容,立端正;揖深圓,拜恭敬」,這就關係到我們平常行住坐臥的規矩,也就是說一個人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所謂的立如松,臥如弓,行如風,坐如鐘。當一個人他的行為舉止很有威儀,他站在那裡、坐在那裡,不用講一句話,大家看到他的樣子,這就是為儒釋道的聖賢教育做最好的榜樣。像這些習慣其實是道法自然,對於我們身體是非常好的。

  譬如立如松,我們的脊椎都很直,這樣不會造成對於脊椎的傷害。所以這個習慣從小養成之後,他不但是整個人,他的氣質產生了變化,而且其實是對於他本人的身心健康是很有幫助的。當然是要從小養成,從小如果沒有養成,長大再去改就不容易改過來。像立如松,男眾站的時候,腳與肩同寬,而且要抬頭挺胸,就有頂天立地的氣勢。這種威儀讓人家一看,對於我們就能夠產生信任。

  臥如弓,這是睡眠的時候右脅而臥,這樣對於我們的身體是很好的。如果是我們是左脅而臥,那麼我們的心臟,許多臟腑就會造成不舒服的情況。所以躺右脅,右脅而臥,這樣對身體是很好的。

  行如風,風就是速度很快,但是又不會有很大的聲響產生。走的時候,男士走路的方式和女士也是不一樣的,男士通常他是順著一條線的兩邊走,而女士她直接是走在這條線上,這樣看起來就會很優雅。

  再來坐如鐘,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女士坐的時候,腳就要併攏,右手放在左手的上面,輕輕的放在左腿上。你看行住坐臥,有這樣好的儀,大家一看到我們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自然第一印象就特別好,就很容易對我們產生信任。

  老祖宗所教我們的這一套方法:立如松,臥如弓,行如風,坐如鐘,確實是對我們的身心的健康都是非常有幫助的。

  包括揖深圓,拜恭敬。有許多來自世界各國的教育專家,在去年十二月份,二O一九年十二月份到弘明學校來參訪。校長(弘明學校的校長)帶著全體的師生向孔老夫子行禮,他下拜這種禮,作揖、下拜,確實是特別的恭敬,真的是揖深圓,拜恭敬。這些都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

  在《論語·子罕》的經文當中,孔老夫子也有談到禮。孔老夫子說:「麻冕,禮也;今也純,儉。吾從眾。拜下,禮也;今拜乎上,泰也。雖違眾,吾從下。」所以這是孔老夫子關於禮方面的論述。

  子曰:「麻冕,禮也;今也純,儉。吾從眾。」雪公老人在講解的時候談到,這是孔老夫子所說的,古時候冕用的是綢緞,它是絲織品。如果是從繭抽出的絲,它是細絲;如果是麻,必須要披,有粗麻、有細麻。「夏布」是用麻做的,是麻紗,譬如像從前學佛人穿的海青,多用的是麻紗,而不是用絲綢。像湖南的瀏陽、四川的夏麻都是很有名的。而冕是有一定的重量的,如果是用絲來做成冕,絲就必須要很細;如果是紗帽用絲織,這就不行。用麻做冕這是古禮,而到孔子的時代,人們所用的是純絲。有人認為是因為絲比較貴,麻比較賤,雪公說了,並不是這樣的,這個事情也不是一成不變的。譬如從前,豆芽在大陸的價格是很便宜的,但是如果用魚翅來做底就貴了。而在山東吃綠豆芽配上火腿瘦肉,它的價格則是高過魚翅跟人參。譬如在素食當中,也是以黃豆芽湯這種高湯為貴。所以貴賤不在物品,而在所用的功夫。因此,用純絲來做帽比較節儉。當時也有人戴麻,也有人戴絲。因為純絲是比較節儉的,所以孔老夫子他說「吾從眾」,他依從大眾用絲來做冕,這是說禮並不是很呆板的。

  而關於拜,拜下的禮,「拜下,禮也。今拜乎上,泰也。雖違眾,吾從下」。古時候在上朝的時候,在門外還沒有登台就要先拜,這是古禮。即使在門外還沒登台,這個時候並沒有見到君王、沒有見到君主,但是依照古禮,無論有沒有見到,他都必須要拜,這是對於國君的恭敬、禮節。

  雪公老人以前他學過法律,判過案子,他是在民國二年畢業的,那個時候辦司法跟監獄是各自獨立的。而在五四之前,全球的監獄系統是以比利時的制度最為講究、最為完善,所以檢查處所,包括廚房、廁所,他都要進行檢查。

  從前皇帝坐輦到大臣的班房,也必須要下輦,這是代表的皇帝對於大臣的恭敬,對於大臣他所處的班房,這個地方他也要表示恭敬。對地點尚且如此,對於事情當然也是一貫的恭敬。

  我們在《大學》當中看到,戒慎、慎獨,「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包括在城隍廟裡面,也看到有這個匾,上面寫「爾來了」,你也來了,也是很有詩的意味。

  「拜下」,這裡孔老夫子說的禮,這是在禮上就要做到拜下。但是現在的人覺得很麻煩,你在下面,皇帝也沒看到,拜不拜也沒人能知道、沒人會問。這都是因為不懂得慎獨的關係。如今「拜乎上」,卻安然自在,人人都拜乎上,你卻拜於下,所以孔子說:「事君盡禮,人以為諂也。」「雖違眾,吾拜下。」這都是孔老夫子對於禮,關於麻冕、關於拜上還是拜下的禮,孔老夫子他的智慧跟圓融。

  本來這是麻冕,但是為了節儉,改成了純絲,孔子是從眾的,因為只是說冕的質料不同而已,跟禮的精神沒有根本上違背。

  譬如在《論語》當中說:「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孔子就不允許,為什麼?因為「我愛其禮」,這個事情它是關係到禮節的存廢,所以孔老夫子他要保存。拜上跟拜下也是關係到禮,所以孔子雖違眾而拜下,這是愛其禮也。

  古聖先賢孔老夫子,在禮的方面確實是非常非常的注重。一個國家要真正的建立起來,社會能夠安定、穩定,禮樂的教化是非常重要。所以古時候國家,一個朝代剛剛建立起來,一定要制禮作樂,這都是跟社會的安定和諧有著直接的關係。

  我們也有看到一則報導,這是在《三字經》的經文裡面。之後我們在學《三字經》就可以學到這句非常重要的經文,在開篇就談到教育的本質,「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這句經文所談到的,是人的本性都是善的。但是本性雖然是善的,可是在現實的生活當中,每個人的稟性和習性不同,所以「苟不教,性乃遷」,這就談到教育的重要性。譬如我們沒有從小就注重教育、薰陶,那麼一個人他會隨著不同環境的薰習而養成了他的習性,這樣對他的一生都會產生影響。

  在二OO九年,當時習主席還是中國國家副主席,他曾經到德國去訪問柏林的中國文化中心。當時,當地很多小朋友就穿上了傳統的中國服裝來迎接。其實我們到了國外,特別是看到國外的華人,特別重視和珍惜自己的文化跟傳統,我們都會感覺到特別的歡喜、特別的欣慰。因為你遠離自己的國家,一個人他愛國、愛民族、愛文化的情懷,反而很容易被激發出來。

  像今年我們在馬來西亞過年,在馬來西亞的華人非常珍惜、重視自己的文化傳統,非常重視保存。在大年初一、大年初二的時候,當地的主人家的小朋友、小孫女都是穿上鮮紅的中式服裝,打扮成中國娃娃的樣子。我們平常覺得洋娃娃很可愛,但是一看中國娃娃打扮起來,比洋娃娃看起來更可愛。頭上紮的都是紅色的花,身上穿的都是紅色的小旗袍、小禮服,特別的可愛。我們身在海外,更能夠體會到文化的保存、文化的傳承來之不易,反而在海外的華人更為重視要保存自己民族的文化。

  習主席當時還是擔任中國國家副主席,他來到德國的柏林,跟中國文化中心的小朋友進行交流。首先他和正在舉行中德文學論壇的作家見面,先了解中國和德國這兩個國家在文學方面的交流。之後就來到了柏林中國文化中心的幼兒漢語班,小朋友他們從小就學習漢字、學習漢語。這個時候小朋友就在主席面前讀《三字經》,讀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主席就強調《三字經》是我們中國傳統的啟蒙讀本,這裡面有包含很多的歷史人物跟故事,意義是非處深遠的。從學習漢字開始,再去領悟這其中的道理,這對人的一生的受益是無窮的。

  當時中國國家副主席見這些小朋友,就特別鼓勵小朋友一定要學好《三字經》,而且他還跟小朋友講了一個他的小祕密。他說《三字經》一開頭:「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主席就跟小朋友講,說我的父親他的字。從古到今,我們中國人一般都是有名有字。名是生下來的時候父母親給起的。但是到了行冠禮的時候,朋友、親人就要再跟他起一個字。一般人一生用的是他的字,而不是稱他的名。

  主席就說:我的父親他的字就叫「相近」,就是《三字經》裡面性相近這個相近,所以他的字,姓名合起來就叫習相近。為什麼?因為當時在起名的時候,剛好有一個私塾先生,他說《三字經》當中說:「習相遠,為什麼要習相遠?我們要習相近,一定要相近」,就給他起名叫習相近。不要相遠,還是要相近為好。這也是一個小插曲,當主席跟這些學習漢字、學習《三字經》的小朋友們交流,他講了他家裡的一個小故事。主席特別勉勵這些孩子們一定要好好學好《三字經》這些蒙學的、啟蒙的讀本。

  因為在這裡面會學到我們國家的歷史,了解到歷史,我們就會愛國、愛民族、愛自己的文化。學會了漢字,這是一把金鑰匙,老祖宗所留給我們的寶貴的聖賢智慧、經典,我們通過漢字文言文這把鑰匙就可以把它打開,你就能夠讀得懂,所以學習蒙學的讀本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在法國、在德國都看到,包括在英國,是在歐洲影響力非常大的三個國家。這裡的華人,包括當地的歐洲人,都非常熱衷於學習中文、學習中國的文化。

  師父上人也特別強調,兒童教育確實是根本性的教育。因為倫理道德的教育,其實是從幼兒園就開始了。一個小朋友從小就養成習慣,所謂「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中國古人所謂的根本教育,是從孩子這個階段、從兒童階段就開始進行的。如果在他小時候不對他進行這些教育,那麼等他長大之後想要教也很難教了。為什麼?因為習慣已經養成,現在要把他再扳過來,那是太難太難了。因此,像中國的老祖宗從古至今,對於教育是非常非常有概念的。我們之前學過的那段文,請契為司徒所教的,在上古時代所教的都是五倫道理。所以古人對於教育特別了解,也是非常善於教育,能夠運用教育達到家庭和睦、社會和諧、天下太平的效果。

  教育的根本是什麼?中國在古時候,兒童的教育是根本的教育,是非常重視的。小朋友兩歲、三歲,幼兒園的小朋友剛進去的時候,最開始第一年就要教他什麼?教他孝順父母,這是一定要遵守的,見到爸爸媽媽一定要磕頭頂禮,早晨要給父母親、給祖父母親頂禮、磕頭,晚上的時候也要。從小這個孩子養成習慣,他長大很自然看到爸爸媽媽就會磕頭、會頂禮。從小就有這種恭敬的態度,他長大怎麼可能不聽話?

  這個教育從小就是教孩子做好人。一個孝順的人,他到社會上自自然然是奉公守法的好公民,是一個好人,一生都是好人。在家裡面他學會了孝敬,到了學校,自自然然他就知道恭敬自己的老師,尊師重道。恭敬老師,老師和我們一生的關係是最大的。照古禮來講,我們對於老師的恭敬、對於老師的孝敬是跟對父母相同的。換句話說,我們如何來孝順自己的父母,我們就如何來孝敬老師。

  而老師是要表演給孩子看,表演尊師重道。在古時候,一般的私塾裡面都會掛著孔老夫子的像,老師進到教室也是先給孔老夫子的像拜三拜,讓學生看到老師對於孔老夫子都行三跪九叩首的大禮,自然在他一生當中,就深深的留在他的記憶裡面,他一生也要這樣落實。所以說孝親尊師,在教育上來講這是大根大本。有了孝親尊師的觀念,老師所教導的一切,學生他就真正是用心來聆聽,完全的接受,而且能夠依教奉行。從這個角度上來看,老師對於學生的教育,是教育成敗的關鍵。孩子他在家裡孝順父母,他來到學校是恭敬老師。而對於老師的恭敬,這是父母教給他的,父母帶著孩子每天見到老師,也是跟老師磕三個頭,行跪拜禮,這就帶動了他自己的孩子對於老師要真正建立起尊師重道的觀念,向老師學習,成為一個讀書明理的人。

  在中國古時候,做為老師的地位是至高無上的。在孩子的眼中,父母親是最為尊貴的,父母親都會帶著孩子給孔老夫子、給老師行跪拜禮,做為老師真的是要盡心盡力的教導孩子,否則就對不起父母對他的期待、對他的囑託。

  這個禮,每天見面,早晚對父母、祖父母行三跪九叩首的禮,在學校對老師也行這個禮,一個孩子他孝親尊師的觀念和習慣自自然然都養成了。因此尊敬師長,對老師的敬愛,老師也是非常認真負責,做出好榜樣,他所教的聖賢學問,他自己完全都做到了,所以他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是學生的好榜樣。老師每天演,學生天天看,習慣成自然。一個學習《聖學根之根》的小朋友,真的是從小就把他培養成小聖賢、小君子,可以說是人見人愛。從這裡我們也可以體會到孝親尊師的重要性。

  在二O一七年,我們曾經在英國漢學院參加了漢學院的開學典禮,在典禮當中遵照古禮,學生就在行禮的過程當中體現了對儒釋道聖賢的恭敬之心。英國漢學院成立的宗旨,是希望能夠承傳以儒釋道三家為主流的中國傳統文化。所以在開學典禮當中,整個儀式就有一個別具匠心的環節,這也是古人在開學典禮當中最為重要的,要行跪拜禮。全體的師生,院長帶著所有的學生,每個人的身上所穿的都是非常正式、莊重的漢服,中國式的服裝。在開學典禮當中,英國漢學院第一屆跟第二屆的碩士生,全體的師生就向三教的聖人。三教聖人包括,佛教是釋迦牟尼佛,道教道家是老子,而儒家是孔老夫子。螢幕上是三教聖人的像,全體師生就向儒釋道的聖賢行三跪九叩首的最敬禮。

  英國威爾士大學的休斯校長,帶領著校方的代表在旁邊觀禮,師父上人坐在最前方,也一起參與了二O一七年的英國漢學院的開學典禮。我們看到PPT上面照片,通過這個禮就可以看出,現在學《弟子規》這句經文,「步從容,立端正,揖深圓,拜恭敬」,而漢學院學生所行的禮,就是非常圓滿的體現出揖深圓、拜恭敬。

  在二O一九年八月份,八月底到九月初,在英國漢學院同樣也舉行了別開生面的活動——祭孔。多年來我們參加了很多祭祖大典,祭祖大典是祭拜中華民族乃至世界各民族的萬姓先祖,這是孝親,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的體現。也就是通過祭祖,讓我們把孝親這種優良的傳統、孝能夠真正的繼承下來。祭祖大典舉辦之後,師父上人又提議在各個國家要舉辦祭孔,因為尊師重道是中華民族非常重要的傳統美德,而這種尊師重道的體現在於我們對於孔老夫子,還有對於我們老師的恭敬、孝敬。

  在二O一九年八月底九月初,就非常順利的在英國威爾士大學,在英國漢學院舉辦了第一次的祭孔大典。這是在蘭彼得校區舉辦。這次的祭孔可以說是,在歐洲是首開風氣之先。而且所有的佾生都是由漢學院的師生和當地的學童,組成了三十六名的佾生,來祭孔大典當中跳祭孔的舞。六佾、八佾不同的人數,佾生的人數之前也是有經過很多的討論。在英國這塊土地當中,由英國漢學院的師生組成的佾生的隊伍,他們是用非常莊重典雅的舞姿,來表達對於至聖先師孔老夫子的追念跟尊崇。佾舞的過程當中,也有一些恭敬禮拜的動作,大家可以再去看當時記錄的視頻,確實是別開生面非常有意義的活動。

  當然祭孔的活動也是希望推廣到世界各地,這是中華民族的另一個優良的傳統。和祭祖大典一起舉辦,我們深深的體會到,身為華夏兒女,真的要把這種孝親尊師的優良傳統在我們身上延續下來,這是我們對於中華民族萬姓先祖最好的報答、最好的回饋。這句課文我們就學習到這裡。

  請大家接著看下面這句課文:

  【勿踐閾。勿跛倚。】

  我們看在《聖學根之根》當中,這個字念ㄅㄧˋ,『勿踐閾,勿跛ㄅㄧˋ倚』。

  【勿箕踞。勿搖髀。】

  「勿踐閾」,進門的時候,如果大家有在傳統的四合院房子裡面生活過,就會看到每進一個門,門都會有一個門檻。因為小時候我們老家的老房子就有點像四合院的格局,每進一個房間都要經過一道門檻。在我二三歲的時候,父母親還有爺爺奶奶都會教導我們,我們那是小朋友,要過門檻也是比較辛苦,因為長得很矮,那時候父母、爺爺奶奶就會一直告訴我們,腳不能夠踩在門檻上面,一定要跨過去,而不能踩上去。雖然只有二三歲,但是長輩所教的話好像都還記在腦子裡,那個場面到現在還記得,一輩子就養成了習慣。當然,現代人蓋的房子可能就不容易看到門檻。可是如果我們去參觀老宅子,以前有到故宮、有到喬家大院、有到孔廟去參觀,就能看到古時候的建築,房子一進門,門檻都是挺高的。一般的人家可能就比較矮一點,但是像這些正式的、大的建築,門檻就比較高。我們進門的時候是不能夠踩在門檻上的。

  「勿跛倚」,站立的時候不能夠歪歪斜斜的,可能你歪著身體,斜著,腳還抖來抖去,一看這個人可能是個不良少年,你的舉止,可能給人造成第一印象就特別不好。所以勿跛倚,我們站的時候身體不能歪歪扭扭的。

  『勿箕踞』,坐的時候,兩隻腳不能像畚箕一樣張得很開,然後更在那裡抖,這都是很不好的行為。一些老百姓的話也是談到這樣抖,腳這樣伸開,然後兩隻腳往外一伸,一隻腿又在那裡抖,你的福報、福氣都被你抖掉了。坐的時候不可以箕踞,不可以像畚箕一樣兩隻腳伸展開。這些舉動都是比較輕浮、傲慢的舉動,有失君子的風範。

  「勿踐閾,勿跛倚。勿箕踞,勿搖髀。」勿踐閾除了門檻之外,也是包括我們站著或坐,也不能隨便踩東西,當然門檻就更不用說了。如果我們到人家家裡拜訪,特別是古時候房子它的結構都有門檻,你在那裡踩來踩去,人家覺得這家的小孩子這麼輕慢、隨便,給人家的第一印象就會非常不好。這些東西不能亂踩,也是愛惜物品的表現、態度。如果天天在那裡爬來爬去、踩來踩去,最後把人家的門檻給踩壞了,或者把人家家裡的什麼東西給踩斷了,這樣就很不好。

  勿跛倚,我們剛剛講到,除了身體不要歪斜之外,我們站的時候如果是歪著一邊,或者直接就倚在牆上站,也是很不好的習慣。其實一個人,你看他的動作,對他的信任度自自然然就會建立起來。如果一個人他很恭敬,行住坐臥都讓人看了對他非常的信任,自然有一些重要的工作就比較放心交給這樣的人來做;如果一個人他小事情都不能做好,生活各個方面,行住坐臥都搞得一塌糊塗,可能遇到大事,真的是不敢把什麼重要的責任或者工作交給他,知道他肯定要誤事的。

  因此,「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一個人能夠承擔重要的工作,他能夠養成大的能力,也都是從小的地方開始落實、開始做起的。同樣,一個人會形成不好的行為,甚至於他發展到不可收拾、無法挽回的地步,你仔細去觀察,也是他從生活細節方面就不謹慎、不小心,從這些小地方開始的。沒有一個人生來就是大善大惡,「性相近,習相遠」,這些不好的習氣也都是在生活點點滴滴當中一點一點的去養成的。

  勿箕踞,「箕」就是畚箕的意思。畚箕它在使用的時候,因為它上面要放糧食,放五穀雜糧在上面,這屬於農具的一種,所以它的口就開得很大。勿箕踞就是告訴我們,坐下來的時候,兩隻腳就不要張得很開,張得很開就不文雅。勿搖髀,坐下來的時候,腿不能在那裡晃來晃去,左晃右晃,晃上晃下的。從一個人的行為,他會產生這些行為,我們可以體會到,他內心的狀態是什麼樣?處於非常焦躁不安的狀態。他內心焦躁不安的時候,他跟你講話都是在應付。

  所以我們在學習傳統文化聖賢教育,一方面要提升自己的智慧、學問;另一方面,我們的生活行為,這些外在的行為要時時提高警覺,常常來觀照自己的言語行為,還有我們的肢體動作,有沒有不恰當的地方?時間日久之後,我們這些言語行為它就會內化,變成一個人時時刻刻就有恭敬謹慎的保持禮節的分寸,就有這樣的態度。

  這句經文最重要的核心思想,我們學禮,最重要就是要保持恭敬的心。所有的動作,為什麼讓你不能這樣做、不能那樣做?都是通過這些外在的行為,讓我們內心的恭敬不斷的保持。一個人當他有了誠敬心,當他有了恭敬心,他做任何事情都會處理得非常的妥當。

  我們來看看在古時候的古聖先賢的小故事。首先是漢朝的茅容。漢朝的茅容他四十多歲,有一天他在外面耕種,突然就下起了雨,他就在大樹下面避雨。在野外,大家的動作隨便一點,是很自然、很正常的事情,所以大家坐在那裡都是箕踞而坐。在樹下,又是山野當中,所以大家坐姿就沒有那麼好。大家也覺得這也不是在客廳裡,坐著的時候兩腳就開得很開,覺得比較舒服,在避雨。可是茅容因為他已經養成了非常恭敬有禮的好習慣,所以他即使是坐在樹下避雨,他也是正襟的危坐,端坐在那裡,而不像其他人都是箕踞。這句經文講的勿箕踞,其他人都是兩腳一開,就在那裡坐得東倒西歪的,就只有茅容一個人他是端端正正的坐在那裡,一個人危坐,「益恭」,益加的恭敬。在任何場合、任何處所,他都不失他的恭敬心。

  於是郭林宗這個時候見到了茅容,他感覺到這個年輕人跟一般人不一樣。後來就勸他要讀書,考取功名。果然茅容他後來就卒以成德,成就了他非常美好的德行。

  郭林宗見到茅容的時候,他覺得這個年輕人跟一般人不太一樣。後來他就住在他們家裡,繼續來觀察這個年輕人他的生活上的行為。茅容他開始做飯、殺雞,做了豐盛的飯食飯菜,端到了桌子上。林宗就覺得可能是因為有客人來了,所以他就煮得很豐盛。結果想不到,茅容他把非常豐盛可口的飯菜拿去給了他的母親,讓他母親先用。而他自己跟客人就一起吃粗茶淡飯,吃著普通的蔬菜、食品,拿這些來招待客人。於是林宗就非常的讚歎、佩服茅容的行為,他覺得這個人果然是非常有德行的年輕人,就勸他一定要求學、要讀書,求取功名。

  同樣在漢朝也有一個賢德之人,叫管寧。管寧他曾經坐在一個木榻上,五十多年的時間未嘗箕其股。他坐的時候從來沒有箕踞,他都是非常端正的危坐在上面。後來他坐的木榻,膝蓋所著的部分全都被他坐穿了。可見一個人他從年輕,這五十多年來,他行住坐臥、一舉一動都是非常恭敬謹慎的。一個人的德行,並不是說他去做了某件轟轟烈烈的事業才能體現出來,其實在他日常的生活的點點滴滴,就已經能夠看出他的德行的細行方面。

  這句經文我們就學到這裡,請看下面這一句課文:

  【緩揭簾。勿有聲。寬轉彎。勿觸棱。】

  這句課文這是教導我們,當我們進到房間,無論是揭開簾子或者是開門,動作要輕要緩,避免發出聲響。其實我們在做這些動作,都時時刻刻要為人著想。譬如這個房間是一位年長的長輩的房間,我們聲音一定要輕要緩。或者是有的人他可能心臟不太好,就特別怕聲音大、動靜吵。有的時候門沒有太注意,風一來,哐噹一聲很大聲就關上了。這時候我們會想到,老人家住在裡面,會不會被嚇到?特別是有一些長輩身體不太好,心臟也不太好,最怕特別響的聲音,一下子把人家嚇一跳。這其實都是我們平常日常生活的行為習慣,要養成什麼時候都要替人家著想,不能是光顧自己隨意、光顧自己舒服就行,一定要想到我這個動作沒有做好,可能會有一連串的連鎖反應,會造成人家的不舒服。

  記得我們在巴黎生活,我們組的同學,當時是住在外面的公寓。而那個區域在巴黎聖母院附近,那是比較老的房子。到了晚上回到家裡,很多外國人他是比較敏感的,特別是年紀大的人,可能對於聲音,晚上的聲音會更加敏感。我們同學住進去,一開始沒有注意那個房子很老,我們在樓上走路踩著地板的聲音可能都會影響到樓下。到後來因為我們人比較多,那個聲音就很大,踩著地板這個聲音整個樓上上下下都能聽到。於是左鄰右舍鄰居就來抗議,就覺得我們的聲音太吵了,影響到人家的生活。像這些其實都要注意,所以大家後來也就走路都很小心,到了晚上就不敢走路太大聲。我們生活的時候,一舉一動都很輕緩而沒有響聲,就不會影響到別人,特別是影響到長輩。

  『寬轉彎,勿觸棱』,我們走到轉角之處,也要小心慢行。走路的時候就要注意,走到轉角的時候沒走好,可能就會撞到牆角或者是撞到什麼東西的稜角而受傷。你在家裡還好,頂多只是撞到牆,撞到桌子的邊上。如果是同樣的這麼莽撞的態度去開車,那可不是撞到牆的問題,轉彎的時候不知道又撞到哪輛車、撞到路邊,就很容易造成事故。

  包括我們在生活當中,特別是有老人跟有兒童的時候,我們的家具也要非常注意拐拐角角的地方,也都要把它處理好。譬如我們坐的椅子,有一些很有生活經驗的護法、一些大德,他們都會很注意,就是椅子的下方,四個腳都會給它做好墊子,或買好墊子裝上去,椅子前後這樣移,它就不會傷到地板,然後也會坐起來比較安穩。

  另外譬如桌子角,像前幾天剛好師父的客廳跟房間的桌子上面要鋪一層透明的塑膠膜。這個膜鋪上去之後,就發現它的稜角的部分是凸出來的。凸出來因為它比較尖,有老人或者有小朋友在這裡的時候,一不小心就會弄到角上的尖尖的部分,就很容易把手刮傷、把什麼弄傷。所以這些長輩們就在研究,怎麼要把桌子邊邊的角把它處理好才不會傷到人,特別是老人跟孩子。這都是生活當中都非常的細心。

  幾年前我們剛到香港,開始經手祕書的工作。那個時候就有長輩,包括師父上人都很耐心的教導我們,做事情一定要非常的仔細。譬如每個文件都要釘釘書釘,釘上去之後,每一頁翻起來它才不會掉。可是這釘書釘,有時候它釘完了之後,背面的釘子是凸起來的,如果是長輩在看文件的時候,很可能手就會被釘子背面的部分刮到、傷到。所以後來我們都要準備小錘子,買一個文具用的小錘子。一旦釘上釘書釘之後,就用小錘子把它背面凸起的部分錘下去,讓它錘平,這樣長輩在拿文件的時候他就不會傷到手,就是要非常的細心。後來辦公室的同修他們就非常仔細,找了一款釘書器,這個釘書器釘下去,它的正面和背面的釘子全部都是平的,這樣我們就不用再每天拿著錘子在那裡錘。這都是說我們做任何事情都要非常非常的細心,不只是揭簾子、開門或者是走拐角處。我們這個謹,謹慎的謹,在我們生活當中的在在處處都是特別要注意的。

  我覺得有一個動作,師父上人是做了幾十年。但是會看的人,真的就從這些動作當中就能夠學到恭敬的態度;不會看的人,可能看了幾十年還是看不懂。譬如,師父上人在用衛生紙的時候,我們從師父年輕的時候看他用衛生紙,一直到現在九十多歲,都保持一個習慣,就是這個紙一定是把它疊得方方正正的。即使用完了,也一定把它小心的疊好,這一面給它疊幾折,然後從另外一面再疊兩折,就把它包好、疊好,然後才扔到垃圾桶裡面,絕對不會一張紙亂七八糟的一抓,然後就扔到垃圾桶了,絕對不會這樣。即使是要丟到垃圾桶的東西,師父上人也都會把它疊得好好的,然後才丟到垃圾桶,生活特別嚴謹。

  包括用毛巾也是這樣,那個毛巾用過跟沒用過疊法是不同的。譬如毛巾用過了之後,師父就會把它疊好之後再捲起來,捲成一個卷,這時候我們一看,這個毛巾就是用過的。如果是沒用過的,我們在疊的時候,那個卷是左右兩邊往裡面打的卷,毛巾放在那裡,就知道這是一個乾淨的毛巾。而即使是用過的毛巾,師父上人一定是把它捲得整整齊齊,或者是疊得方方正正的。

  那個生活的嚴謹的程度,絕對是超乎我們的想像。特別是在年輕的時候走進房間,師父的所有的東西擺放得都是端端正正、恭恭敬敬、整整齊齊。一個文件、一個東西,放得歪一點了,一定都要把它擺正。這是從年輕的時候就養成的特別嚴謹、特別乾淨、特別井然有序的生活狀況。雖然現在年紀大了,他就比較沒有像年輕的時候要求那麼嚴格,但是我們年輕人現在也開始學習《弟子規》,學習《聖學根之根》,我們就把這個傳承給接上了。特別是學了《聖學根之根》,突然就養成習慣,什麼東西要擺得不正,就全身都不舒服。看到別人要是擺不正了,我都要去幫他擺一下。這是我們學習聖賢教育,自然而然就會養成很嚴謹的生活習慣、生活態度。

  我們到國外去參加國際活動、外交的場合,做世界和平的工作,外國人在看你什麼?其實他不會一開始就來看你學問有多好、事業做得多大,他肯定一開始看到我們這個團隊,首先就是看服裝整不整齊,行住坐臥、一言一行是不是都很嚴謹、很有禮,是從外在的形象去逐漸了解我們內在的修為。所以我們千萬不要忽略了點點滴滴的生活的行為。有時候我們一個不好的行為,不禮貌、不文雅、不守禮的行為,在家裡是丟自己家的人,在自己的圈子裡是丟自己家裡人的臉,可是我們要走到了國際的場合裡面,丟的可是中國人的臉,這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因此這個習慣、生活行為,一定要認真努力的就從我們自己的身上開始落實,把它形成習慣,這樣我們走到哪裡都是為中國人,也為中國的傳統文化來樹立非常好的形象,我們的一舉一動就是在積功累德了。

  做為君子,不僅是敬身,而且這種恭敬心是體現在對於天地之間萬事萬物的恭敬。能夠長存恭敬之心,我們對於任何物品都能夠愛惜,都不會糟蹋它、浪費它,不會破壞它,這也是謙虛謹慎的態度的體現。

  『緩揭簾,勿有聲』,簾慢慢的揭起來,不要稀里嘩啦弄得很大聲,這是動作很粗魯。「寬轉彎,勿觸棱」,有時候我們走路可能是東跌西撞的,就很容易會影響到長輩走路,甚至於會撞到年長的人。我們平常走路,在拐彎之處都要小心謹慎,不要去撞到牆角、撞到稜角。後面還有「執虛器,如執盈」,我們在後面還要接著再學習。

  我們再來分享「幸靈至恭」的故事,這是晉朝的幸靈,他生性就非常的恭敬。他每次見到人,就先跟他恭敬的禮拜,就像我們前面學的「揖深圓,拜恭敬」,要跟人家問候,跟人家問好,然後輒言己名,就跟對方報告我叫什麼名字。有一些小人做一些事情傷害到他,他也不會生氣。而他在山林、森林裡面走路,看到有一些花草樹木,譬如被人家傷到了或者是枯萎了,他都會把它恭恭敬敬的埋起來。包括有一些物品,在路途當中,譬如碰倒了、碰翻了,他也一定恭恭敬敬的把它扶正。

  有一次他的父母讓他去看守稻田,去看守田地,這個時候來了一群牛,跑到他的田裡去吃草。幸靈看到了這些牛來了之後,他也沒有趕牠,沒有趕牠走,一直等到牛都吃完了之後,才把牠剩下的亂七八糟的雜草再整理乾淨。當時父母看到了之後就很生氣,他說:「你怎麼沒把地看好?牛來了你都不把牠趕走。」幸靈就說了,他說:「天地萬物之間,我們生活在天地當中,萬事萬物都是平等的。牛牠也只是來覓點食吃,牠吃得正高興,你為什麼要把牠趕走?」父母聽了就更不高興了,跟他說:「那你幹嘛還把剩下的亂七八糟的雜草還整理乾淨?」然後幸靈就說,因為剩下的這些稻草、雜草,「又欲得終其性」,還是要收拾乾淨整齊,草它們才會高興。大概是這個意思。

  蔡振紳先生說,「禮在整飭」。禮非常重視整齊,行住坐臥都很整齊,所有我們衣服、物品,生活當中的點點滴滴都要把它弄得很整齊、很恭敬、很嚴整,不能夠紊亂。所以重視禮的人,他自己本身的修身功夫一定是非常好的,自己都打理得很好,然後才去要求別人、要求萬物。所以他的這種心,他所發於外的是禮,可是他內在的是他內心的真誠跟恭敬之心,辭讓、禮讓、謙讓的心。

  幸靈一生就有這個習慣,他見到人都會恭敬的禮拜,這是他恭敬心的體現。他跟別人講話,他自己都是稱自己的名。在古人來講,自稱名這也是恭敬的體現、謙虛的體現。而且他這種嚴整,愛護萬物禮,也是涉及到萬事萬物,不只是他自己的生活,連這些牛、草,他也都非常的愛護。所以古人對於他的行為也是非常讚歎的。

  我們學習聖賢教育,要發至誠恭敬、懇切的心,這是前提的條件。當我們失去了恭敬心、失去了真誠心,可以說世出世間法都是沒有辦法真正有所成就的。

  這個禮也包括教導我們福,「緩揭簾,勿有聲;寬轉彎,勿觸棱」,除了嚴謹的態度之外,也是對於所有家具、用品,都要有恭敬心,有節儉愛護的心。世出世間的聖人都是教我們要惜福的。古聖先賢,無論是釋迦牟尼佛、孔老夫子、老子,也都是這樣教導我們要惜福,不能浪費,否則是折福。從前淨土宗第十三代的祖師印光大師,他跟大家一起吃飯,連一粒米都不會浪費。要是有人碗裡面有米沒吃完、菜沒吃完,印光祖師就會呵斥他,說:「你有多大的福報,就浪費這一粒米?」

  所以衣食住行我們都要養成節儉的習慣,也要愛護所有的物品,有多餘的我們能夠拿出來幫助更多的人。我們在學校裡面或者在團體裡面,公家的燈不用的時候就要把它隨手關掉,這是愛惜福報的表現。包括水龍頭,水如果沒關緊還滴水,這都是粗心大意。

  師父上人早年在美國,那時候開冷氣,有的人就把那個門打開,開得很大,就是不注意。師父就呵斥他說:「你有多大的福報?」因為你這邊開著冷氣,那邊門打得很開,所有冷氣也都跑出去了,換句話說就更加浪費電了。包括打電話,用公家的用品,都要注意。譬如打電話,我們用公家的電話,可能一聊就聊半個小時、一個小時,說一些無關緊要的話,這些都是給我們團體、學校、公家造成浪費。包括打電話也要注意長話短說,不要講廢話,不要講沒有用的話,不要一句話能講完就講十句。師父上人也常常勸導我們一定要惜福,要愛護團體的物品,這都是在生活當中就要養成習慣。

  今天的時間已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下一節課我們從「執虛器,如執盈」開始來學起。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