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千字文-第24集

  好,剛剛講到「箋牒簡要,顧答審詳」。這個主要是在講寫信,書信,現在就是一些應用文的格式,傳統的格式跟現代的電子信件、那個簡訊都不一樣,所以很多那些傳統的格式大家都比較陌生。所以在這裡講到寫書信的時候,最重要要內容簡單扼要,讓人一目了然。顧答審詳,回覆別人的信件的時候要考慮周到,寫得詳細謹慎,不可以輕率。

  後面兩句是「骸垢想浴,執熱願涼」。這是比喻,當一個人身體弄髒了,總會想盡辦法給它洗乾淨;那手如果拿著太燙的東西,就迫不及待的想要把它放下來,就好像說有了過錯,就知道要趕快改正。你身體很髒,譬如說忙完了,滿頭大汗,很想趕快沖個澡,有這樣的一個需求。就好像我們知道自己有一些毛病,需要馬上改,如果能夠像要去除污垢,身體的污垢,就像想要洗澡那樣的迫切、那樣的渴望的話,還有什麼不能改的?執熱願涼也是一樣,都是這個意思。

  好,我們再詳細看,箋牒,就是書劄、書信。這個箋、牒都是古代用來書寫的小的薄的竹簡或木片,箋是竹簡,牒是木片。簡要,就是簡單扼要。因為古代這些書寫工具很不方便,所以文言文就是把這些很冗長的把它濃縮,冗長的白話用語言來敘述,譬如說要一二百個字,你用文言給它濃縮的話,短短幾句就可以表達意思了。所以自古以來,文跟言是兩個不同的系統,文就是文字,言是語言。所以我們看《論語》上面寫,「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那是形成文字了以後,孔子在跟弟子對答,他不是這樣文謅謅的,他是有他的白話、有他的口語。這種文言的形成,一方面當然跟它的記錄書寫的工具有關,如果你按照你語言的那個數量,那你這樣刻刻刻,要刻多少的功夫,所以要簡單扼要。

  顧答就要詳審,審慎詳細。所以我們有一句話叫簡要詳明,你不能太簡單,可是卻做不到詳跟明,詳就是詳細,明就是明白,簡要詳明。我們現在太方便了,用line,一個來一個過去,甚至一個貼圖就什麼話都不用講,不過貼圖不要太浮濫。現在很多的群組裡面都是一些每天早安、晚安,應付不完。我通常回這些簡訊,打完以後一定要再看一遍,否則很多同音字,很多漏掉的字。有時候我們接到朋友的一些傳來的訊息會看不懂,因為他漏掉一個很重要的關鍵字,有時候甚至是語意,少了那個字語意就完全不一樣、完全顛倒的。可以跟不可以,少了一個不,一個是不可以,一個是不可,一個是可,完全是表錯意了、會錯意了。所以你在打完以後最好檢查一遍,不要有一些錯字,更重要的不要有漏掉一些關鍵字,讓對方會錯意。

  同時也是訓練,訓練你把那些囉嗦,很囉嗦的、太過於冗長的字句,把它簡化成又能簡要、又能夠詳明,詳明又不違背簡要,簡要又不違反詳明,能夠兼顧。以前雪公太老師告訴我們,有一本書可以提供我們做參考,就是紀曉嵐的《閱微草堂筆記》,他的文筆就是達到這個要求,簡要詳明,它是簡單的文言。閱就是閱讀的閱,微是細微的微,草堂,《閱微草堂筆記》。紀曉嵐大家知道,他到新疆去做官,有聽來的一些掌故,或者一些傳說,他就把它記錄下來,用非常簡單扼要的文字敘述,這種功夫我們都可以學習。

  骸垢想浴,骸就是身體,垢就是骯髒、污垢。身體一骯髒了,就想要沐浴洗澡。手上拿著熱的東西,執就是拿著,願涼,希望能夠趕快解除那個燙手的東西,讓手去涼一下,涼快一下。這個就是在比喻,剛才說過,比喻我們知過能改、有錯必改,要有類似像骸垢想浴、執熱願涼的那種迫切的心,務必去之而後快。這些髒的東西、這些燙手的東西,如果不去除的話,就像芒刺在背、如鯁在喉,不去不快。如果我們去惡修善,斷惡修善,有這樣子的心的話,怎麼會不成功?

  接下來,最後四句,來,「驢騾犢特」。

  學生:「驢騾犢特,駭躍超驤。誅斬賊盜,捕獲叛亡。」

  老師:驢子、騾子,犢、特都是牛,犢是小牛,特是大的公牛,這些動物受到驚嚇的時候會嚇得蹦蹦跳跳、到處奔跑,這是動物的本性。怎麼會突然講這個?跟後面有關,可能有小偷要來偷牛了,牠驚嚇了。所以他這個小偷來了,就「誅斬賊盜」,這些竊取他人財物的盜賊,處以應得的罪刑;如果逃跑了,背叛逃亡的犯人報官逮捕到案。叛指的就是,以前大家族裡面都有一些奴隸,我們現在叫長工、奴僕,有的是賣給他們,賣身為奴的,那逃跑了,逃跑了就叫做叛逃、叛亡,這些都要報官逮捕歸案。

  驢子大家都知道,比馬還要小,性情比較溫馴,能夠載重物還有供騎乘。騾呢?是由驢跟馬交配而生的,牠也是一樣,能夠負重走遠路,驢騾,一般這個騾子就沒有生育能力了。犢是小牛,特是公牛。駭,驚嚇了,就跳,跳起來。超驤,一個是跳,一個是奔跑。所以不管是小偷來偷這些牛馬,或者是說主人你自己嚇到牠了,有時候一些動作、一些聲響太大,嚇到牠了,牠都會獸性大發,這個都是要小心的。

  「誅斬賊盜,捕獲叛亡。」誅斬,對於罪行重大的這些竊賊或強盜處以極刑。誅,誅本來就是懲罰的意思。斬,斬殺。

  背叛逃亡的人要逮捕到案,捉拿。本來這個獲,是犬部,打獵捕到的禽獸叫做獲,獵物,獲。收穫稻子、麥子,那是禾部的穫。不一樣,那個是植物的收穫,這個是動物的。在這裡這個獲指獲得,捕獲叛亡。

  講到這個誅,本來這個誅它的本義是聲討、譴責,所以它這個字是從言,所以成語叫做口誅筆伐。後來引申為誅滅、剷除、剪除,不過它是偏於誅心,誅心指的是把他的心裡面的念頭、把他的動機、他的想法指責出來、揭發出來,這個叫做誅心,讓你自己慚愧而死,古人說,「千夫所指,無疾而終」。這叫做輿論的力量。現在不是常常流行公開譴責,尤其國際上常常有一些,哪一個國家譴責哪一個國家一些行為。明明知道那個是不痛不癢,可是還是要表態一下,這是國際,國與國之間,國際上維持起碼的一些正義的聲音。否則連譴責都不譴責了,連這個正義的聲音都聽不到了。

  所以這裡就有涉及到一個孔子誅少正卯,這在《荀子.宥坐》篇的。孔子當魯國的宰相,魯國的司寇,他當魯國的司寇,然後代理宰相。現在也有一些代理職務,主管不在,主官不在,然後由副官代理的。孔子當時是擔任司寇,攝相位,就是代理宰相。「朝七日而誅少正卯」,上任七天,第一件事情,誅少正卯。學生就問說:夫少正卯是魯之聞人也,魯國的很有名望的人,夫子您,老師您,才為政,才上任七天,第一個就拿他開刀,這個會不會招來一些批評?你有沒有什麼疏失,萬一殺錯人呢?孔子說:來,坐下來,我告訴你,我為什麼要誅少正卯?一般人大家痛心疾首的,所謂的這個惡行總共有五條,而這五條還不包括竊盜,竊盜罪不在裡頭。哪五條?第一個叫心達而險;第二,行辟而堅;第三,言偽而辯;第四,記醜而博;第五,順非而澤。這五條只要有一條,一個人具備一條、犯了一條,「則不得免於君子之誅,而少正卯兼有之」。就是說這五條當中只要犯了一條,都會遭受到君子的口誅筆伐。這個誅,所以有關孔子誅少正卯就有兩種不同的看法,有人說,孔子不是真的殺少正卯,只是口誅筆伐那個誅,譴責,只有譴責而已;可是另一派說法,真的把他給正法了,把他給殺了。

  少正卯是五條都有,這五條我們再詳細看一下它的意思。什麼叫做心達而險?知識淵博可是用心險惡。這個人學問很好,可是學問都用在邪惡的地方、險惡的地方。有才華、有學問,但是心術不正,這種人的危害性不是更大嗎?寧可讓一個笨笨的、沒有學問的人,不至於危害社會。

  第二條叫行辟而堅,行為邪僻,僻就是很固執、很邪惡,而且頑固不改,堅固。行為邪僻,頑固不改。

  第三條叫言偽而辯,強詞奪理,善於狡辯。講話都不誠實,而且振振有詞,講得頭頭是道,可是歪理一大堆。

  第四條叫記醜而博,腦子裡面,剛才不是講知識淵博嗎?可是他裝的都是一些醜惡的事情,而且非常廣博。現在有沒有這種人?有,網路上很多這樣,總是散布一些錯誤觀念、偏差觀念,誤導一些青少年,滿腦子都是一些負面的,都是黑暗面的。然後告訴一些不懂事的青少年,你想要行得通,你就要像我這樣,學我做太妹、學我當老大,所以就養了一大群的這些嘍囉。記醜而博,大家來比,比看誰手段更凶殘,比看看誰知道的這些邪惡的知識多,比誰多,賭博看誰懂得那些賭博的技巧,看誰喝過的酒,什麼什麼,琳瑯滿目,都可以講得出來,吃喝嫖賭,什麼樣的他懂得比人家還多,這就叫記醜而博。

  第五條叫順非而澤,順就是隨順;非,非當然就是過,過錯、過非;澤,為他掩飾、為他潤飾,這個叫做順非而澤。

  你看這五條,只要犯了一條就不得了,而這個少正卯五條具足。這五種行徑在一般社會上很吃得開,所以弟子才說他是聞人,他是社會上的一些有頭有臉的人,而且有靠山,總之就是一股惡勢力,沒有人敢動他。孔子一上任,七天內第一個找他開刀,不管是真的殺他還是口誅筆伐,至少以正視聽,告訴社會上的人說,這個人不足取,不要誤導很多年輕人說,這是我的偶像,我立志,我以後要學習的對象就是少正卯。至少要撥亂反正,糾正一般人的觀念。這談到誅這個字。

  斬,誅斬,斬這個就是最嚴重的刑了,切開晾著,斬首示眾。以前那個斬首示眾還吊到城頭,掛在那裡,以儆效尤。所以這個斬在六書裡面是會意字,從車從斤。古代有「車裂」之刑,所以從這個車。斤就是斧頭,斬首或斬腰都是用這個斬字。所以誅斬二字要分,一個是誅心、一個是殺身,意思不一樣。歷史上,商鞅被車裂、李斯被腰斬、韓非被毒死,作法自斃,身後慘烈,發人深省!這些都是要警惕人,不管是誅心也好,譴責,或者是說真的是剝奪他的生命權,就是殺,殺頭、斬首、腰斬,重要都是要警惕人。

  好,我們第七章就講到這裡。

  接下來是第八章。第八章已經進入到最後一個段落,叫做結勸,結論。結論是什麼?勸,勸就是勸,勸,奉勸,奉勸大家,《千字文》講了這麼多的東西、這麼多的例子、典故,最重要就是一個學字,都是要學。這些名人傳記、這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些古人的事蹟,都是重點在一個學。從「布射僚丸」開始,最後到「愚蒙等誚」。最後還有八個字,叫「謂語助者,焉哉乎也」,這是另外一個最後總結,補餘。第八章的韻腳是去聲十八嘯韻。

  最後科判指,類似我們佛經的流通分,勸請,結勸勤學。來,我們從這裡開始,「布射僚丸」。

  學生:「布射僚丸,嵇琴阮嘯。」

  老師:這裡頭每一個字,像這個布、像這個僚,都是人名,嵇、阮,都是人。所以這些典故,他就這樣輕描淡寫就帶過去了。那我們就要進一步去考察,到底這個呂布善於射箭。射箭,他射箭的功夫好到什麼程度?要進一步去考察他的故事。僚就是宜僚,他姓熊,熊貓那個熊,熊宜僚。丸,善於玩彈丸。玩彈丸,這個就是雕蟲小技,怎麼值得記他一筆?不要小看,他還立了大功。再來嵇康善於彈琴,彈琴,古琴比較高尚一點的。阮嘯,長嘯,竟然這樣也可以留名千古?到底這些事蹟的背後都有什麼意義?我們一個一個看。

  「布射僚丸」,布就是呂布,東漢末年呂布,擅騎射,當時人家稱他為「飛將」,就是飛將軍。

  僚是春秋時代楚國的勇士,叫熊宜僚。他有一個特技,他會雜耍,弄丸,那個丸就是兩手上下拋,左手拋給右手接,然後一直拋一直拋一直接。像這個圖片上,這個只是幾個?三個而已。能拋三個這個是入門功,四個、五個、六個、七個、八個,能夠拋得愈多,技術愈厲害。所以那個丸指的就是圓圓的這個東西,有的是鐵丸,有的是木頭做的,有的是其他,現在這個時代更多的那些塑膠的替代品。

  好,我們先看呂布。呂布,有一個成語叫做轅門射戟。戟就是這種武器,長的有一個月牙,中間有一個鉤,有一個洞,有月牙這個戟。呂布在轅門,轅門就是古時候軍隊駐紮在一個地方,那個帳篷,然後前面設了一個,那個就叫轅門,一個駐守的地方。

  在三國時期,劉備跟袁術兩個人不和,於是袁術就派了一個大將軍叫做紀靈,統領三萬的雄兵來討伐劉備,劉備敵不過他,只好跟呂布求助。原來陶公祖三讓徐州給劉備,徐州讓給劉備,但是呂布硬是佔了徐州,所以為了那個事件就欠了劉備的一個人情。這次劉備來求他,他不能不管,於是呂布就把紀靈請到營中來,對他說,劉備是我的兄弟,他的事情我不能不管,這個講話就有一點像道上的弟兄,語帶威脅,不過我一向也反對無端的廝殺,我希望能夠和平解決,不要讓一些無辜的人犧牲生命,所以這次我站出來就是希望能為你們當作調人,來調解你們之間的糾紛。

  怎麼調解?以前有時候是用喝酒的,有時候是用什麼樣的一些,只要讓對方服了,心服不服不知道,至少口頭上口服了,口服心不服也只得服了。他用什麼方法?把話講完以後,派人把自己的兵器,就那一支大大的戟,遠遠的插在轅門那個地方。回頭對眾人說:我如果能夠射中戟上面的月牙,你們雙方就和解,如果我射中了,你們不和解,就是跟我過不去;如果我射不中,那我就不管了,你們自己私了去了。話剛講完,箭一發,正中月牙那個戟,這個時候大家掌聲雷動,那個紀靈雖然不情願,也只好乖乖的領兵走了,因為呂布的實力也不可以小看。所以這個就是呂布轅門射戟的故事。他是經過這樣子來調解了劉備、化解了劉備跟紀靈之間的一個戰爭。

  接下來這個「累丸弄劍」。馬戲團不是有那個小丑在那耍,有的耍球、有的耍劍,古代人耍劍,劍更厲害了,一不小心就戳傷自己的手了。耍這個劍,你看看他耍幾把?一,手上有一把,二、三、四、五、六、七,空中有六把,手上有一把,總共有七支劍。你三支就耍不來了,還耍七支!這個技術得靠練習來的。你們有沒有讀過賣油翁那個故事?賣油翁的技巧,也都是靠訓練來的。累就是很多個,累丸弄劍。

  好,來看一下熊宜僚他的本事。他是楚國人,他學會了一手拋球的絕技,類似馬戲團小丑扔瓶子、拋火把這一類的雜耍。不過熊宜僚的手藝更高,八個球在空中,手上還有一個,剛才是六加一,現在是八加一,比那個耍劍的還多兩顆,多兩顆那個時間就要抓得更緊。一次可以拋九個,而且是單手,就這樣一直拋一直拋一直拋。我們看到那個是兩手,兩手這樣拋,接過來,一直拋一直拋一直拋,他是單手這樣一拋。說不定還有更厲害的人,雙手同時拋九個,那就是古今空前絕後了。

  那他的貢獻,他這個雜耍、這個雜技,終於有一次發揮他的貢獻了。什麼貢獻?楚莊王的軍隊包圍了宋國的都城,久攻不下。就在最後那次,雙方擺開陣勢,準備廝殺一番。千鈞一髮之際,熊宜僚出來了,露了一手,在兩軍陣前在那地方拋拋拋,看得宋國的軍隊,大家都看傻了。這個時候楚國的軍隊突然下令一聲,衝啊,殺,那宋軍來不及反應就被打敗了。兵不厭詐,這或許就是楚國出了一個奇招,因為大家從來沒有看過那麼厲害的一個手丟九個球,就看傻眼了。這樣也可以打敗敵方,所以不要小看這些雕蟲小技。

  你看那個孟嘗君他養兵千日,用在一朝,對不對?他養士,養三千,都是那些雞鳴狗盜之徒。而那些雞鳴狗盜之徒竟然幫助他保命了,度過了那個城門,讓守門的人誤以為是天亮了,就打開城門,因為那些雞鳴學雞學狗叫,咕咕咕、汪汪汪,然後守城的人以為天亮了、天亮了,就把城門打開,他趕快逃命,否則後面追兵。所以有時候我們看事情,尤其當一個領導者,不要小看了一個小人物,他只要有一點小小的技能,有朝一日,總會有用上的一天。

  然後,「嵇琴阮嘯」,這個都是他們的故事。

  嵇康擅長彈琴,他是三國時代魏國人,博學多聞,高標脫俗。什麼叫高標?清高。清高就是為人品行崇高,品德崇高。脫俗,雅,雅就是不俗,就是脫俗。而且擅長詩文音樂,是竹林七賢之一。

  阮嘯,阮是阮籍,三國時陳留人,跟嵇康齊名,也是竹林七賢之一。他以長嘯聞名,他的嘯聲,這個嘯不是哈哈大笑的笑。各位看過那個泰山影片,泰山在叢林裡面,喔咿喔咿喔咿喔那種嘯聲,那個叫嘯。聲聞數百步,數百步,看你一步多少,一步七十五公分,算一公尺好了,數百公尺,很遠了。我們現在在這邊講話,你如果沒有練過的話,有時候像沒有麥克風的話,後面的人都聽不清楚你在講什麼了。那這個嘯聲能夠聲聞數百步。

  先看看嵇康撫琴的故事。他善於彈琴賦詩,當時有著名的「竹林七賢」,就是嵇康、阮籍、山濤、劉伶、阮咸、向秀跟王戎,稱為七賢。這七位,竹林七賢都是因為看不慣司馬昭所作所為,司馬炎、司馬昭,他們司馬家族,這是晉朝。所以常常借酒裝瘋來諷刺司馬昭,終於把司馬昭惹惱,要殺嵇康。而嵇康精通音樂,著過《琴賦》,善於彈奏《廣陵散》,聽說這個《廣陵散》是一個傳奇中的異人高士傳授給他的。嵇康被逮捕以後,他面不改色,他只要求,讓我再彈一次《廣陵散》就好了。而朝廷裡面有三千的太學生集體上書,聯名上書,希望朝廷在殺嵇康之前,能夠把他的《廣陵散》,因為那首太有名了,能把這首學起來,結果朝廷拒絕。因為司馬昭受嵇康的那個氣受得太久了,怎麼可以讓他的《廣陵散》還能夠流傳下去?

  嵇康在受刑之前,輕輕的彈著他的瑤琴,他只要求最後再讓我彈一遍。當時如果有錄音就好了。要彈之前就嘆息說,當年袁孝尼,就是另外一位名人,曾經向我請求學彈這個《廣陵散》,可惜我沒有傳給他。我死了以後,這首《廣陵散》從此絕響,變成絕響了。各位如果有接觸過古琴或古琴音樂,現在還有一首也叫《廣陵散》,是不是就是當時嵇康所彈的千古絕響的《廣陵散》呢?根據古人考證說,不是,是後人再仿作的。所以真正的《廣陵散》早就不傳了,譜也沒有留下來。

  再看阮籍的功夫,長嘯。阮籍是竹林七賢之一,常常跟劉伶等人借酒抒情,發洩對司馬昭的不滿。他聽說蘇門山,蘇門山在河南,有一個得道之士,那個人就是孫登,一個道士,他去拜訪他。而這個道人很有個性,他正在打坐,都不理人,有一點像達摩祖師一樣。無論阮籍講什麼,他統統都不理睬,阮籍無奈只好長嘯一聲,轉頭下山。走到半山腰,忽然聽到山上傳來長嘯的聲音,抬頭一看,就是剛才那位道人孫登在那裡引吭高嘯,那個聲音震動了山谷。阮籍他也會嘯,他也是此中的高手,忽然間聽懂了道人的嘯聲,他也悟了,領悟了。這個高人就是這樣高來高去,釋迦牟尼佛是拈花微笑,他們是長嘯一聲,大嘯,所以他也就回了一聲長嘯。這是兩人,阮籍的長嘯的故事。

  岳飛的《滿江紅》裡面不是有一句嗎?「仰天長嘯,壯懷激烈。」嘯,這個嘯,古人常常把嘯跟吟連在一起。蘇東坡有一首詞,叫做「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吟嘯,你不要聽到那個下雨,穿林打葉,劈里啪啦、劈里啪啦,好大聲,大家都逃命了,躲雨去了,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不妨怎樣?一邊吟嘯,一邊漫步雨中,多瀟灑。然後,「竹杖芒鞋輕勝馬」,後面是什麼?這個我背不起來,我要用唱的才唱得出來,那是用台語唱的,那叫鹿港調: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再來呢?竹杖芒鞋輕勝馬,什麼?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誰怕?一蓑,就是蓑衣的蓑,一蓑煙雨任平生,平生就是這樣子。後面是「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有一點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在山頂的那個夕陽斜照,在那邊迎接著我。然後,「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回首,回頭一看,剛剛走過了,剛才是下大雨,現在雨停了,蕭瑟,一片蕭瑟。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晴朗的晴。這裡有禪機,哪有什麼雨?在他的心裡面沒什麼雨。蘇東坡的詞的境界是很瀟灑的,至於是不是修行的功夫也達到這樣子表裡一致,那是另外一回事。不然怎麼會有八風吹不動,一屁打過江,這樣的一個應該算稗官野史的記載。

  到底這個嘯怎麼個嘯法,我一直也是很好奇,也是都摸不懂。直到一九九六年,我到山東濟南,第一次踏上大陸的土地,住在濟南大學財經學院的一個招待所。然後,第一個晚上就睡了。第二天清晨五點多就聽到那個,因為它那個後面就是山,後山,一大早就被一股奇怪的聲音叫醒了,就是在那個地方大叫大吼,拉得好長,好高好長,一聲完了,這東邊一聲、西邊一聲,東邊一聲、西邊一聲,然後此起彼落,一群人在那個地方。我以為是在吊嗓子,平劇不是有人在吊嗓子?一大早不是被鳥叫叫醒,是被那種聲音叫醒,從來沒聽過的,在台灣沒有聽過這些。我很好奇,白天就問人,早上一大早怎麼會有那個奇怪的聲音,他們是在幹什麼?人家告訴我,那個就是在長嘯,長嘯。我說,哈哈大笑嗎?不是,是這個嘯,一個口,一個嚴肅的肅那個嘯。終於聽到,因為那是一種養生的訓練,聽說那個是道家他們打坐,打坐是靜。然後,他們不是要意守丹田嗎?然後這個嘯是把丹田的氣就衝過腦門,然後又怎麼樣又怎麼樣,才能夠發出那種非常響亮、非常悠遠,氣也要足,能夠傳得很遠很遠的一個聲波、聲音,所以這個叫做嘯。那小時候在影片裡面看泰山在那邊嘯,喔咿喔咿喔咿喔,那也是西洋人的嘯。岳飛講仰天長嘯,壯懷激烈,激烈壯懷,透過這個長嘯。吟跟嘯都是可以抒發胸中的氣,胸中不管是悶氣也好,是那個歡樂之氣也好,都透過這個吟嘯把它抒發出來,才不會悶在你心裡面。苦悶悶在心裡面不好,歡樂悶在心裡面也不好,總之都是要抒發。

  好,接下來,因為每一句都是一些典故、都是一些故事。「恬筆倫紙」,來。

  學生:「恬筆倫紙,鈞巧任釣。」

  老師:恬就是蒙恬,蒙恬造筆,製造毛筆。倫是蔡倫,蔡倫發明了造紙。鈞叫做馬鈞,發明水車。任,自古以來就稱他任公子,姓任,姓氏的時候念平聲,念ㄖㄣˊ,他善於釣魚。釣魚大家都在釣,都會釣,那他有什麼特別?水車,水車這就有一點技術了。造紙,第一個造紙人當然不容易。毛筆,發明毛筆,就改變了整個書寫的歷史,我們看看他們的故事。

  根據晉朝崔豹有一本書叫《古今注》,上面說蒙恬他開始用兔子的毛加上竹管來做這個毛筆。但是兔子的毛比較軟,兔毫,兔子跟羊都是軟的。就是你看到那個白色的,我們叫軟毫,白毛的都比較柔軟,黃的那個彈性比較好。蒙恬因為他當時是大將軍,秦始皇那時候的大將軍,他帶領軍隊駐紮邊疆,監督修築萬里長城。他長年在塞外,塞北抗擊匈奴,他發現這個狼毫很柔軟,而且又有彈性,又挺直,更適合用來造筆,於是發明了狼毫毛筆。文獻是這麼記載,至於是不是真正第一個創造的,因為上次說過了,包括我們很多的發明,包括書體字體的演變,不是三天兩頭、一年兩載馬上就形成的,都是慢慢慢慢慢演變的。尤其工具這個東西都是有改良,剛開始一個比較簡單的,後來慢慢改良,改良到更精緻了。所以蒙筆就是蒙恬造的筆,恬筆。

  再來,蔡倫造紙。蔡倫是東漢和帝時代的常侍,侍常官,就是皇帝身邊的侍常官。他開始的時候是做宮中的雜役,打雜用的,後來負責製造宮廷的器具,宮廷很多器具,他都要負責製造。當時的書信寫在竹簡上,或寫在錦帛上面。寫在竹簡上面不方便,用那個漆,漆比較容易凝固,比較能夠久一點,寫錯了還用刀子刮,所以有刀筆吏。用那個錦帛,這個都是絲,絲製品,太貴,太昂貴,沒辦法推廣。不過民間當時已經用麻的纖維來造紙,不過成本還是很高,原料都受到限制,沒辦法普及。

  各位有沒有去造紙廠參觀過?沒有,有機會可以去參觀看看。埔里有一家叫做廣興紙寮,一方面提供觀光客實地DIY,實際去做,就像這個圖片上面這樣,把紙漿用那個網子撈一撈撈一撈,撈起來,然後就一層一層這樣子,然後給它壓乾,就是一張一張的宣紙,他造出來宣紙質地非常好,寫起來很順手。像各位寫那個書法,那個都手工造的宣紙。機器造的不好,機器造的一方面便宜,一方面它那個材料竹子太多,竹子的成分太多,所以寫起來有些太不吸水,有些又是密度又太低,又容易暈開。所以台灣埔里那邊,他現在還發展出一種叫做惜福紙。埔里盛產茭白筍,茭白筍你想想看,整棵,最後葉子、莖,剝開以後剩下小小的一段,能吃的就那一段,其他的統統都當廢物,太可惜了。後來他們研發,就拿茭白筍的葉子、殼來造紙,還滿好寫的。所以這些工藝都是不停的這樣改進。

  蔡倫也一樣,他經過深入觀察研究,發現用樹皮、用麻,麻頭,用破布、用舊漁網等等這些原料來造紙,這些都是資源回收,非常環保,廢物利用。所以他在西元一百零五年造出第一批紙,人類稱它為「蔡侯紙」,這個在《後漢書》裡面都有記載。

  樹皮,現在很多台灣的紙漿都是進口的,很貴。我們現在先不說寫毛筆用的宣紙,我們那個影印紙,那個影印一年這樣子就要花掉、用掉多少的紙張?那個影印紙、印刷紙,你看那個廣告紙在那裡發,有的人整疊整疊就這樣回收掉,那工藝大樓裡面那個宣傳的整疊的廣告紙,大家看都不看就給它這樣回收掉了。一年當中浪費掉了多少紙張,而且那很多都是砍樹下來的造紙。所以很多這些紙張要回收,回收再利用,要惜福,或者再生紙,正面用完背面再用,用了以後還可以再回收,再變成再生紙。這是蔡倫造紙的故事。

  再來看馬鈞,他是三國時期的一個發明家,性巧,巧就是聰明,善於動腦筋,改進織綾機,使絲織品的效率提高了五倍,織布,織綾布。又發明龍骨水車,可以連續提水灌溉,到現在都還有人在用,只是那個動力改變成從人力變成獸力,馬、牛的獸力,現在用機械的水車。還有通過他的想像力,復原黃帝時代的指南車。而且利用水力推動齒輪製造很多的玩具,根據歷史記載,他製作的木頭人還可以跳舞,很奇妙,被稱為天下的名巧,名匠,工匠。

  這個就是水車,因為它是這樣直直的,像龍的骨頭一樣,所以稱為龍骨。原來最早是用人力在那裡踩,後來它有這個轉軸,這個應該是現代了,改成由牛在這個地方拖,順著這個圓圈一直繞一直繞,然後這裡有一個軸承就這樣帶動,帶動後面這個水車就這樣一直往上一直往上捲,就把水拉上來了、裝上來了。因為水只會往低處流,那你河床在底下,稻田在上面,你要用人工一個一個挑就很累,於是就發明這個機器,把它提上來。類似這樣子的很多,我們的古代老祖先頭腦很聰明,利用一些簡單的機械原理,就可以解決日常生活裡面的一些問題。

  再來看任公子釣魚的故事,這是從《莊子.外物》篇裡面記載的。他說這個任公子是一個釣魚高手,而且大手筆。怎麼大手筆?他那個釣魚線是粗黑繩。到底多粗?總之就很粗就對了,像拔河那樣的繩子。而且魚餌是五十頭的牛,不是蚯蚓,是牛。蹲在會稽山上,然後釣竿這樣子拋向東海。這個只有莊子的想像力才寫得出來,一般人寫不出來。而且蹲在那裡整整一年,一條魚都沒有釣到。有一天突然動了,魚餌動了,大魚吞餌,牽動整個釣鉤,沉入水下,又突然冒起。一時之間,白浪滔天,海水震盪,聲如鬼神,震驚千里。任公子釣到了這條大魚,以我們現在想像,大概是超大的鯨魚。這位任公子釣了這條大魚,把牠做成魚乾,曬乾,讓浙江以東、蒼梧以北的人大家統統可以分享,吃了好久好久。所以他是因為這樣才名垂青史。

  好,底下做一個總結,「釋紛利俗,並皆佳妙」,念一下。

  學生:「釋紛利俗,並皆佳妙。」

  老師:剛剛舉了這麼多人,呂布、宜僚、嵇康、阮籍、蒙恬、蔡倫,還有馬鈞、任公子等等這些人,他們或者善於為人解決糾紛,或者善於發明創造有利於社會,都是怎樣?並皆佳妙,很巧妙。但是他的言外之意就是說,他們都是勤學來的。所以我們不要只看到人家後面的那個成果,看到人家光鮮亮麗的一面。你看那些,包括那些運動選手,在奧運田徑場上摘金摘銀,好風光,日進斗金,一成名,馬上就天下人、眾人皆羨慕,但你都不曉得他背後怎麼訓練來的,都是一點一滴勤勞,刻苦耐勞這樣學來的。

  釋紛,就是解除紛擾,消除這些紛亂、這些麻煩。利俗,有利社會。妙就是美好。並,有一些版本寫兩個立,也是並。立就是,你如果寫過篆書就知道,立就是一個人站著,兩個人站在一起叫並立。

  好,接下來,「毛施淑姿」,一起念。

  學生:「毛施淑姿,工顰妍笑。」

  老師:毛指的是毛嬙。毛嬙是毛嬙,還有另外一位漢朝的叫做王嬙,那是誰?王昭君。這裡是毛嬙。施是西施。西施,根據這些歷史的考證記載,好像真正的西施是春秋時代的人,那什麼越王勾踐,什麼陶朱公、范蠡、西施,那個好像是一些稗官野史記載,那是戰國時代的人。這個西施,不管她是春秋還是戰國,跟毛嬙都是古代的兩位大美女,她們的姿態容貌都很秀麗,「淑姿」,無論是輕微皺一下眉頭,或者是低頭嬌媚的微笑,都能夠讓人傾倒,「工顰妍笑」。

  所以這個毛嬙,剛剛講的,指的是越王的姬妾,當時跟西施並稱兩大美女。我們這邊就先暫時採取這個說法,是越國時代的美女。淑姿就是優美姿態容貌。工顰妍笑,工是擅長。顰是皺眉頭,憂愁,憂愁的樣子。妍笑,美麗的笑容。顰是指西施,聽說她的心臟有一點病,心絞痛,心一絞痛的時候,她就皺著眉頭。美女皺了眉頭還是美女。後面有一個故事,東施效顰。本來不美,再皺個眉頭就更醜,東施效顰。工顰妍笑,怎麼樣都美麗。

  這個故事、這些典故我們看一下原始的資料。「毛施」,毛嬙跟西施,這兩位是中國成名最早的春秋時期的美人。在《管子》這個書中說,毛嬙跟西施是天下之美人也。管子,管子是誰?管仲。管仲什麼時代?春秋,戰國還在後面。所以管子那時候就有提到西施了,那西施怎麼會跑到越國去?跨越時空嗎?這裡頭就有一些考證的問題。

  莊子也講過了,「毛嬙麗姬,人之所美也,魚見之深入,鳥見之高飛,麋鹿見之決驟」。這裡頭到底是在稱讚她的美麗,還是另有所指?先說這是世俗人,世俗的觀點是講毛嬙跟麗姬,這裡這個又是麗姬,不是講西施。有的註解又說麗姬就是西施,所以這個古代的人名有時候眾說紛紜,大家參考,總之就是說,在講她們的容貌很美就對了。但是莊子這裡面講的是,世俗一般是把這個毛嬙麗姬,或者毛嬙西施,是以人類的審美觀認定的大美女,可是她如果走到河邊溪邊去,魚看到人來了,馬上就躲到水裡面,躲得遠遠的;鳥看到人來了,牠哪裡管妳是美女醜女,都是人,人來了,飛得高高的;麋鹿看到了就趕快逃跑、逃命,決驟。那個決驟是形容,各位看過那個麋鹿,鹿是很溫馴的,牠比較很安靜的地方,很安靜的地方都沒有干擾,一但有聲響,有人的蹤影來了,趕快就逃命了,頓了一下就跑走,那個叫決驟。

  其實莊子是在講,再怎麼樣美,那是人類認定的美,在其他動物眼中,哪有什麼美不美。我們看猴子,你會說這隻猴子比較帥,那隻猴子長得好醜,會嗎?當然你有個人主觀,如果你自己養的,自己養的當然最美麗,對不對?所以他那個齊物論,他那個逍遙遊觀念,其實講的就是說,我們要打破那一種物種之間的一個是非價值觀點,不要以自己的是非、自己的美醜來衡量一切,認為其他的動物也要跟你一樣。他就是有這樣的一個不同的眼光,破除了這些分別心。所以有一些網路資料說,莊子在讚美她們,其實不是讚美,他不是在讚美她的美麗,他只是告訴你,世俗人認定的美女,看在魚兒、鳥,看在那個麋鹿的眼中,都是人,都是對我具有威脅性的人類。

  好,還有一個東施效顰的故事。西施姓施,她不姓西,父親是個打柴的樵夫,因為家住在施家村的西邊,西頭,所以他女兒就叫做西施。她長得很嬌美,但是有心口疼的毛病,發作起來就手捂著心口,皺著眉頭、咬著嘴唇,模樣惹人憐愛。施家村東邊有一個醜女,大家叫她東施,她看到這個病懨懨的西施那個模樣很嬌美,也學著皺眉頭、捂著胸,結果更難看,莊子就稱她叫「東施效顰」。

  莊子很會嘲諷世俗的一些行為、言行。所以在莊子眼中,很多,我們有時候不了解,認為道家莊子、老莊的思想跟儒家有衝突。其實他批駁的、他否定的是一些儒家的末流,一些守著繁文縟節,然後不知變通的那些儒者。如果真正像孔子能夠通權達變,能夠這樣子的話,也是老莊最後追求的一個最高的境界理想。

  所以有時候現在讀經班,外面讀經班有一些也在背老莊,一面背論孟,一面背老莊。有些地方小孩子會搞不懂,因為莊子裡面有時候在取笑孔子,他們會很疑惑。所以這個背誦讀誦的教材怎麼取捨,還有時間、年齡的安排,是不是應該有一個先後次第,這個都是值得我們要思考的問題。

  好,接著繼續看,「年矢每催」,一起來。

  學生:「年矢每催,曦輝朗曜。」

  老師:這兩句的意思在講,青春容易消逝,歲月匆匆催人漸老,只有天上的陽光,太陽的光輝永遠在那裡照耀著。這是「年矢每催,曦輝朗曜」。

  講到這個年矢,一般的文獻註解就有兩種不同的說法,一個是講說光陰似箭,歲月如梭,光陰就像箭射出去那麼樣的快速,在催促著我們,叫做年矢。這邊另外一個註解講得比較有道理,他怎麼講?這個矢就是漏矢。漏就是古時候的計時的一個器具,我們現在有時鐘,滴答滴答,對不對?以前叫做刻漏,叫漏矢。這個矢也是箭沒有錯,但是那個箭不是弓箭的箭,而是在這個孔壺,在這個容器裡頭,它裝水,它好幾個容器,一、二、三、四、五,五個容器,上面的水一滴一滴一滴的漏,漏到底下,漏滿了再往下面滴,這樣一層一層滴滴,滴到最下面,只要下面的容器水位上升一點點,那個箭的箭尾底下有一個浮球,像馬桶裡面那個浮球,像那個水塔裡面不是有浮球嗎?水降到一個程度它就開始流流流流,就進水,升升升到一個高度又把它關掉了。所以這個箭底下它有一個浮球,水位上升,升到一個程度,它就浮起來就上升一個刻度,一直升升升升。所以《漢書》上面有記載:「孔壺為漏,浮箭為刻。」刻就是那個刻痕,以前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照這樣計時,這個叫刻漏。所以這個年矢指的是這個,這個比較合理。

  浮上來一點點,就時間又過去了一點點,就這樣子一直一直催促著我們,經年累月,從年初到年尾,這樣子,一年一年這樣過去了,這叫年矢每催,催就是催促。

  曦輝就是太陽光。早上的陽光叫做晨曦,傍晚的叫做夕輝,合起來叫曦輝。朗曜,曜就是照耀,日光明朗。

  後面是講晚上了,「璇璣懸斡」,一起來。

  學生:「璇璣懸斡,晦魄環照。」

  老師:「璇璣」就是北斗七星,高高的掛在天空,隨著四季變換轉動,「懸斡」。「晦魄環照」,這裡面講的是月光,明暗的月光灑遍了人間每個角落,晦魄。

  璇璣是北斗七星當中的兩顆星,現在天文學稱它是大熊星座,包括旁邊幾個星座,合起來叫做大熊星座,北斗七星是其中的一部分,第一顆星叫天樞,第二顆是天璇,第三是天璣,所以這裡用璇璣。其他的各位參考,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這些合起來叫北斗七星。那用璇璣就是第二顆、第三顆,合稱代表北斗七星。

  北斗七星的天樞、天璇兩顆星的連線乘以五倍,就是北極星所在的位置。北斗七星的斗柄,斗杓,圍繞著北極星轉,所以斗柄指東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就是夏天,斗柄指西是秋天,斗柄指北就是冬天了。這北斗七星不停的轉動,就代表一年四季不斷的推移循環。懸就是高掛。斡,旋轉。我們講斡旋,斡旋的旋是另外一個旋。談到這個懸,附帶一提。我們台語講很高,怎麼念、怎麼說?很高,這個人長得很高,kuân,kuân就是這個字懸。你看它上面是縣,縣就是kuān,台南縣、彰化縣、雲林縣,hûn-lîm-kuān,所以它原來這個縣就是念kuān,加上一個心,就是掛在高高的地方,就念kuân。所以真正懸對應的漢字是這個字,高是ko。所以閩南語保留了上古的古字,這裡又是一個例證。

  順便附帶的介紹一下北極星。剛剛講了,北斗七星就是這一個,這一個,看到了,整個是大熊座。天璇跟天樞這個距離,這兩顆星的距離乘以五倍,對過來就是北極星。另外還有一個小北斗七星,就是小熊座,這個是小北斗,尾巴這一個,這一顆就是北極星。其實真的北極星不亮,不太亮。從仙后座這邊對過來就是北極星。然後一天當中就這樣轉轉轉,繞繞繞繞繞,但是看看這個北斗星的斗柄是指在哪邊,指向南邊就是夏天。所以有人拍那個叫縮時攝影,就可以拍到剛才那個整個環繞。這個也就是《論語》上面,「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北極星在正中間,然後群星環繞。

  「晦魄環照」,晦魄是指晚上的月亮。晦,這個魄原來是月亮初升的時候那個微光,現在指整個月亮,總之整個晦魄是指月亮。剛才講曦輝朗曜是太陽,現在晦魄環照是月亮,一個日、一個月。

  「指薪修祜,永綏吉劭」,念一下。

  學生:「指薪修祜,永綏吉劭。」

  老師:這兩句的意思,講這個時間不停的一直在那邊運轉著,生命稍縱即逝,不過像薪火一樣,薪盡火傳,它會永遠的傳下去,所以我們重點是要能夠修德行仁,才能夠永保平安幸福,「永綏吉劭」。我們一個一個看註解。

  這個「指」跟那個肉字邊的脂相通,是油脂的脂,油脂是拿來燒的。薪,薪就是薪火,就是木柴。指薪就是指薪修祜,這個典故是出自《莊子》:「指窮於為薪,火傳也,不知其盡也」。指跟這個脂相通,通假字。莊子說,蠟燭,蠟燭就是以前是燒動物的油脂。蠟燭跟薪火,它的燃燒有時間性的,是有窮有盡的,可是那個火苗火焰卻可以一直傳遞下去,無窮無盡。就好像人的肉體會死亡,但是人類的生命現象是延續無窮的。我們講慧命,薪傳慧命,慧命相傳叫做無盡燈,佛家講無盡燈也是這個意思。所以修祜就是修德修仁以享大福,祜就是福。永綏就是長遠的平安,永就是長遠,綏就是平安。所以我們寫信後面有時候會寫到,恭頌什麼綏,時綏,時間的時,一年四季都能夠平安,就是這個綏。大陸不是有一個地名叫綏遠嗎?歸綏,綏遠。吉,吉利美好。劭也是美好。指薪就是薪火相傳,薪盡火傳,就是剛才講的這些美麗的事物都是短暫的,可是只有這個德行是永恆的,所以要修,修德,才能夠永保平安。

  再來,「矩步引領。」

  學生:「矩步引領,俯仰廊廟。」

  老師:無論在廟堂之上,或者是平時燕居在家,居家,行為舉止都要中規中矩,「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這個叫「矩步引領」。像這樣心中坦然,昂首闊步,一舉一動都像在神聖的廟宇當中,儀表莊重。矩步就是規規矩矩的走路。引領,挺著脖子。領就是這個衣領。你如果彎腰駝背,衣領就離開脖子了,挺著脖子就好像引導著領子,引領。俯仰,低頭抬頭,一俯一仰,引伸為一舉一動,「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廊廟,指的朝廷。廊是連接正堂邊的低屋叫做廊,我們叫走廊。廟,祭祀祖先、供奉神佛的建築物。廊廟連起來通常就是指朝廷。「俯仰廊廟」。

  底下,「束帶矜莊。」

  學生:「束帶矜莊,徘徊瞻眺。」

  老師:「束帶矜莊」,衣服衣帶穿著整齊端莊,舉止從容,高瞻遠矚。束帶,以前不是穿那個衣服,中間一定要束著腰帶,你不束腰帶的話,寬寬鬆鬆的,就不莊嚴了。矜莊,矜持莊重,謹慎莊嚴。來回走動,徘徊,流連不忍離去。瞻眺,向前瞻望。

  最後,「孤陋寡聞,愚蒙等誚。」

  學生:「孤陋寡聞,愚蒙等誚。」

  老師:說以上前面所講的這些道理,要勤學,要學,這些道理你都不懂的話,你都不學的話,就會孤陋寡聞。你如果孤陋寡聞的話,只能跟愚昧無知的人一樣,空活在世上,遭受人家的恥笑。學識淺陋叫孤陋寡聞。愚蠢無知叫愚蒙。譏笑。譏笑當然不好,我們知道笑人家不好,可是一般人還是會嘲笑人家。你如果不想被嘲笑的話,那你就要好好求學,就是這樣子。我們只能要求自己不要嘲笑別人,你沒辦法禁止人家不要嘲笑你,那只有好好的求學。

  最後剩下「謂語助者,焉哉乎也」。為什麼會剩下這八個字?其實也別有含義。編完《千字文》,烏髮皆白,最後剩下「焉、哉、乎、也」這幾個語助詞罷了。至於我的學識嘛,也就是只知道幾個語助詞。很謙虛,是人家謙虛。「謂語助者,焉哉乎也」。

  謂就是所謂。語助詞,用來輔助語氣,通常是沒有特別的意思,加強語氣而已。什麼什麼哉,什麼什麼焉,什麼乎什麼也,這些語助詞。

  好,終於講完了,我們《千字文》總共八章,到今天告一個段落。明天還有三小時,我再整理一下有一些補充資料,看看明天再給各位提供一些我們整個,不只是《千字文》,整個修學上面,包括研究儒學,發揚傳統文化,我們所要更進一步的去深入探討的相關的一些問題。

  《千字文》所講的有一些資料,我都留在這一部電腦的桌面,各位可以去參考。大部分的這些參考資料還是要注意,我在講解的過程當中都有提到有不同的說法,同樣一個字、同樣一句,他有不同的說法,至於你要怎麼取捨,你到時候你自己要去斟酌。我今天這幾次這樣講下來,只是我個人的一些想法,不一定正確。我們這個資料將來可能就會這樣子傳播出去,聽的人當然自己也要有自己的一個抉擇的、取捨的標準。我講的如果不恰當、不正確的地方,各位也不用客氣,請多多指教。也不是完全我講的,就完全照我這樣的講法,還有其他各家的註解你可以去參考、去斟酌,你覺得講得更好的、講得更合理的、更圓融的,你就採取那樣的註解,都無所謂。我們《千字文》的部分就講到這個地方,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