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千字文-第22集

  老師、學生:「秋風起,霜降天高,看無邊紅葉,蕭蕭復蕭蕭。

  驀地裡,吹墜流水。猛然間,捲入雲霄。滿地滾滾情顛倒。

  幾片翻下糞圊,幾片飛進酒瓢。點籹台,傍窈窕。

  隨行人,馬跡遙,淅淅瀝瀝。飄飄,飄飄。

  噫!忽一片來撲僧寮。課誦未罷,旃檀還燒。老僧拾起,脫爾塵勞,夾在經冊,作個念誦記號。

  這正似三界無安,人生無聊。誰有幸,投入佛懷抱?」

  MV:「秋風起,霜降天高,看無邊紅葉,蕭蕭復蕭蕭。

  驀地裡,吹墜流水。猛然間,捲入雲霄。滿地滾滾情顛倒。

  幾片翻下糞圊,幾片飛進酒瓢。點籹台,傍窈窕。

  隨行人,馬跡遙,淅淅瀝瀝。飄飄,飄飄。

  噫!忽一片來撲僧寮。課誦未罷,旃檀還燒。老僧拾起,脫爾塵勞,夾在經冊,作個念誦記號。

  這正似三界無安,人生無聊。誰有幸,投入佛懷抱?」

  老師:好,完了。這一套聲音檔就是一九九六年錄的,錄音的。一九九六年,有些還沒有生。短短的三分十六秒,這個是用PPT做,然後轉檔轉成影片檔。你知道嗎?這個三分十六秒,你猜猜看我花了多少時間製作的?花了幾個小時?幾個小時,你猜?三小時?十個小時以上。以前還有更多的,以前我做那個吟誦的MV。就是一般坊間吟唱的都是聲音檔而已,沒有畫面。然後我在我們學校彰師大教詩歌吟唱,我出作業給學生,但是老師自己要先做。就請他們把一般市面上有的那個聲音檔配像這樣,配畫面。因為目前來講,所有的教學媒體裡面就缺這個。大陸有些網站固然有畫面,可是畫面太簡單了,那就一首詩裡面,從頭到尾一個畫面,或者是一句一個畫面。你們如果有留意到這些網站,你大概可以知道。現在大陸有很多網站製作一些《弟子規》的、一些《成語故事》的、一些教忠教孝的,都很好,但是傳統詩的吟誦這一部分還有待開發。所以我去年去北京、湖南,他們現在都在推吟誦。我建議他們,他們現在有一些傳播學院,剛好可以結合教學媒體的製作,多媒體,多媒體製作。中文系的跟電腦資訊的可以合作,那你本身各方面都能夠具備的話,自己都能夠擁有這兩方面的專才,以後你這方面也可以開發很多,台灣叫做文創,文化創意產業。那各位如果推廣傳統文化,這一方面的也有需要,因為現在年輕的下一代從小都是影音刺激長大的,都是靠這種。現在那個才一歲多的就可以滑手機了,滑得比我們大人都熟練,還可以退回來再進去。所以各位可以把我們一些童蒙教材結合音樂、結合圖片、圖像,如果你可以自己畫那更好,自己會做那個電腦動畫的,各方面的一些技能都能夠應用在傳統文化的推廣方面。

  好,看完了,我們繼續就來進行《千字文》往後的,我剩兩句,就剩兩句,「遊鵾獨運,凌摩絳霄」。

  學生:「遊鵾獨運,凌摩絳霄。」

  老師:最後,因為做一個總結,前面是講到隱居,「索居閑處,沉默寂寥」,然後尚友古人,讀書,讀古書,然後排遣他的一些憂悶,還有再欣賞一些大自然。大自然有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有夏天茂盛的美麗的草木、春天的花朵,也有秋天、冬天霜雪造成樹葉凋落的景象。這些大自然的現象看在眼裡,我們必須要自己有所體會。所以他最後總結是「遊鵾獨運,凌摩絳霄」,只有志向遠大的鯤鵬不受環境的影響,展翅高飛,獨自翱翔在九霄雲上。

  這個字念ㄎㄨㄣ,就是鵾鵬,大鵬鳥,這是《莊子.逍遙遊》裡面講的。有的書上是寫軍字邊的,一樣念ㄎㄨㄣ,或者魚字邊,還有鳥字邊,都念ㄎㄨㄣ。傳說中有一種魚,牠能夠化成大鵬鳥,扶搖直上九萬里,這個是在《莊子.逍遙遊》裡面。後來就把這個鵾鵬引申是志向遠大、才能卓越的人,志向遠大、才能卓越。

  「遊鵾獨運」,獨自飛翔,運就是移動,在這個地方就是指飛翔。

  「凌摩絳霄」,「凌摩」,上升,「摩」是接近。我們講摩天輪,什麼叫摩天?接近天。還有一個成語叫義薄雲天,那個薄字又是什麼意思?也是近的意思。像天空一樣高,接近天空了。那「絳霄」呢?就是指很高很高的天空。本來這個絳是大紅色,那天空很少有紅色的吧?天空一般就是蔚藍,蔚藍就是青,青色,那為什麼叫做絳霄呢?大概明朝有一位王逵的解釋說,因為古人觀察天象都以北極做基準,所以所見到的天空都在北極之南,南方在五行屬於火,在五色當中屬於赤,赤色就是紅色,所以借南方之色來比喻蒼天,所以有「丹霄」,丹也是紅,「絳霄」、「赤霄」,這個都是紅,紅色的意思。所以凌摩絳霄,就是接近天空。絳霄指的就是天空。

  好了,我們這一章就到這邊結束,第六章就到這裡結束,講隱居。前面第五章是有機會讓你出來做官,發揮你的專長、長才;那如果時機不宜,就要找機會,就知所進退了。這個叫做出跟處,仕進跟退,有進有退,有出有處,出就是出來做事,處就是隱居了。隱居了不是就在那地方逍遙自在,然後就不聞不問天下事了,如果你還是關心國家、關心社會的話,就像孔子一樣、就像雪公太老師一樣,最後就是從事教育,教育是百年大計。你要發揚傳統文化,我們個人的壽命有限,一個人多則一百歲,那他一百年很快就過去了,千秋大業就是要一代一代,代代相傳,所以就培養人才,人才培養。各位都是青年才俊,都是未來文化的命脈,所以不要小看自己,不能自大固然沒有錯,但是也不要小看自己,一點點的小力量,團結起來就很大了。

  我們講到詩情詩境,本來這個詩境是包括情跟景,有時候有一些文獻會把境就當作景,所以各種講法不一,總之就是情跟景。一首詩有這麼豐富的詩的感情,還有詩的這些意境,我們讀者要如何來把它重現,這就是我們後人讀詩很重要的幾個環節:第一步就是直讀,第二步是朗誦,第三是吟誦,第四是吟唱。上次有簡單說過了,那我們再詳細的來說明一下。

  所謂的直讀就是用口語的速度直接來讀,以我們現在講話的速度,每分鐘大約是一百五到二百四。像我現在講話的速度,差不多是一百六、一百八左右。我們看電視上有很多講話像機關槍那樣子的,那個差不多超過兩百以上。台灣有一位叫盛竹如老先生,年長一點的都知道,他講話速度非常非常的慢,這個差不多降到一百二了。一百二你就可以數,一分鐘六十秒,所以他一秒鐘講兩個字,滴答,各位同學大家好,這樣子差不多一百二十個字。各位同學大家好,四乘以六,二十四,一秒鐘講四個字。各位以後如果要受訓,訓練內典講座、訓練演講術,速度也很重要。但是有時候上課上課,講講講,講到不知不覺就會變成自己習慣的講話速度,我也是有一點,有這樣的一個毛病,有些地方該放慢速度講。

  所以用口語速度直接讀,你讀「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你算算看,「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四秒鐘不到。四秒鐘不到,這首詩有很豐富的那個情感、很豐富的心裡面的想要達到的那種渴望,還有這首詩短短二十個字,不是單單二十個字而已,我剛剛是從中間這樣開始講,前面還有一段分析這一首詩的很多精闢的那些內容、精彩的內容。譬如說,為什麼是白日依山盡,不是紅日依山盡?王之渙眼睛有問題嗎?太陽下山是紅的還是白的?是紅的。那為什麼不寫紅日依山盡?如果是紅日依山盡,這一首詩它的時間是停留在一個點上面。他如果寫白日依山盡,意思就是我從太陽是白色看到它下山,這是時間的推移、時間的流動。所以,時間跟時刻這兩個詞就不一樣了。什麼地方會看到時間表,什麼地方會看到時刻表?我們教室外面有上課時間表,是從九點到十點二十,它是一個限段,這個時間它是一個時段。那什麼地方看到時刻表?火車站。八點零一分,現在高鐵很準時,你如果八點零二分到,對不起,走了。以前不是有一個《差不多先生傳》嗎?差兩分鐘這也差不多,為什麼不等我?所以那個叫時刻表,就是剛剛好在八點零一分,你晚一分鐘,坐不到了,時間點,那是一個點。如果這一首詩寫的是紅日依山盡,王之渙就不是王之渙了,就不叫王之渙了。所以它是有時間的推移。

  再來,白日依山盡寫的方位是哪一邊?東西南北,西邊。那黃河入海流呢?東邊。這裡面他沒有告訴你我這一句要寫東邊、這一句要寫西邊,我這樣寫,你自己去體會。好,再來,白日,我從白色的太陽,白色的太陽是在頭頂上,依山而盡,我的視線是由高往低,黃河入海是由近到遠。你看這個空間的變化,由高而低、由近而遠,一個西、一個東,再來有時間的推移,空間、時間的張力都撐得那麼大,你在短短的四秒鐘裡面,如何去讓你的腦海裡面把這個影像、這個感覺感受重現出來?所以只能叫做有口無心,就這樣快速的念過去而已。

  我們現在很多小孩子在讀文章都是這樣子,讀得很快。讀得很快,那純粹就是由嘴巴在念而已。《三字經》不是講「口而誦」,要怎樣?「心而惟」,心要思惟、要思考。思考,你要給自己有時間,你給他四秒,那哪來的時間思考?

  所以第二步叫朗誦。朗誦就是要強化字調的高低抑揚頓挫。字調,字有字的聲調,聲調有高有低,還有抑揚頓挫,這個就是聲音表情。這裡又有問題了,什麼叫抑揚頓挫?抑是什麼?你一個造詞,你馬上就會聯想到什麼?壓抑。給你壓下去,你的聲音、你的聲調就會怎樣?降低。所以這個抑就是給你壓低,壓低包括兩個面向:一個是do re mi fa sol,聲音、音調、頻率的高低;一個是音量的大小。所以我們常常有的人講,有些人用詞,他是沒有這樣分,他說你的聲音太高了,意思是你的聲音太大了,像剛才我們放那個聲音好大;你的聲音太低了,其實他的意思是你的聲音太小了。所以這個抑就包括一個是音量降低,一個是音調降低。那揚剛好相反,又高、又大聲。抑跟揚。那頓呢?頓是什麼意思?停頓,對。我剛才問你,頓是什麼意思?我就停下來,等你思考一下,等你回答;我如果說,頓是什麼意思?停頓,你根本就不用思考了。所以我們講話跟念稿子差就差在這裡,講話就會很自然,該停頓你就會停頓;念稿子就一直下去了,聽的人就沒有時間去思考。

  最後一個字挫,挫是什麼?挫什麼?造詞,挫折。這跟挫折有什麼關係?再用折再去造,轉折,對了。所以我們常常對一個字的字義、詞義就是要這樣子轉兩下、轉兩次,繞個彎去體會。挫折,轉折,這裡面講的是語氣的轉折。高高舉起,低低放下,給你捧得高高,等一下又給你貶得低低了,跟塞翁失馬那個一樣。現在人講話常常會這樣:「哇,你長得好帥,才怪。」就類似這樣子。

  我們用在吟詩裡頭,就是你要把那個語氣要把它模擬出來,高興、悲傷,或者是緊張、或者是舒緩、或者是剛、或者是柔,那個語氣要表現出來。所以強化字調的高低,還有抑揚頓挫。字調,字調就是陰陽上去,這個是縱坐標的。再來另外一個是彰顯平仄長短的節奏變化。平聲長,仄聲短,朗誦,朗誦也要注意到這一點。所以一個縱坐標、一個橫坐標,讓你的聲音深度、廣度、高度、厚度就這樣子表現出來了。這個都是各位以後如果你要講課也好、你要朗讀一段文字,或者要宣讀什麼報告,這些都是表現的一些技巧,平仄的長短節奏。

  國語的調值,你要了解,國語有調值。國語的第一聲叫陰平,sol開始sol結束;第二聲是陽平,mi開始,結束的是sol,mi sol,mi sol;第三聲是re do fa;第四聲由sol降到do,嗯,這是二胡拉的。我上課這些教材都要自己製作。二胡也是自己拉的,然後這些PPT都要自己製作。你自己製作,你才知道你要表現的是什麼。好,陰陽上去,所以它有音的高低。所以我們朗誦的時候,平常講話是五度裡面,do到sol,朗誦的時候就是要誇張一點,高的比sol更高,低的比do更低。本來說大家好,「大家好」,你要高的更高、低的更低。今天我所要朗讀的題目是,「今天我所要朗讀的題目是」,是什麼,高的更高,低的更低。那你平常講話就是這樣平平緩緩的,只有相對的高低,沒有把它誇張一點。講演、講演,演講,台灣的演講比賽有一些,尤其新詩朗誦,有的是太誇張了。

  閩南語,現在我們講國語,我現在畫出來這個,字小一點的你就念小聲一點,然後這個紅線的幅度,低的你就音調低,高的你就更高,然後這裡有拉長的,該拉長的地方我加一個橫線。我們照讀音念,我念一遍,你聽聽看:「白日」,就低,又小聲,「依山」,就高,又大聲,依山,山要拉長,「盡」,要降下來,然後變小聲。「黃河」,往上,「入海」,海又變小了,「流」,這樣子。「欲窮千」,要升高,千里目。「更上」,大聲,然後又拉高,「一層樓」。這叫朗誦。

  來跟著我來一次。「白日依山盡」,來。

  學生:白日依山盡。

  老師:黃河入海流。

  學生:黃河入海流。

  老師:欲窮千里目。

  學生:欲窮千里目。

  老師:更上一層樓。

  學生:更上一層樓。

  老師:好,你們自己念,開始。

  學生:「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老師:好,我在看大陸有一些影片,或者是一些旅遊節目配旁白的,他們配的就很會掌握這樣的一個表現方式,該高的高,該低的低,該大的時候大聲,該小聲的時候小聲,該長該短。就這幾個要領而已,幾個項目,高低、大小、長短,就是音樂的幾個要素。高低,高低就是音高;大小聲就是強弱;長短就是節奏,拍子。

  閩南語,閩南語有一些聽不懂沒關係,你參考。它的聲調、調值、調號有三類,有平聲、有升降聲、有入聲。平分成高平、中平、低平,sol、mi、do。它第一聲也是sol,可是它的第七聲,它是mi mi是叫第七聲,它的do do是叫第三聲。如果按照民間傳統,他們用君、滾、棍、骨、群、滾、郡、滑,用這八個字代表八個聲調。這就是其中的三個聲音,叫君、郡、棍。君、郡、棍就是sol、mi、do。君、郡、棍,第一個叫高平,第二個叫中平,第三個叫低平。因為它的發音都是水平的,君,從頭到尾不變,郡,棍,sol,mi,do。這是第一類,平聲。

  所以我們在讀平上去入,讀古代這些聲韻學,「平聲平道莫低昂,上聲高呼猛烈強,去聲分明哀遠道,入聲短促急收藏」,這些都是按照唐時、唐以前的古音編出來的,那你用現在的普通話國語念,跟這個完全不相干。好,平聲三類。

  升降類。這個是下降音,ㄥˋ。ㄥˊ。ㄥˋ、ㄥˊ,ㄥˋ就是sol降到mi,sol mi,ㄥˋ,放慢就是ㄥˋ,壓縮一下叫ㄥˋ,去降,它用的代表是叫滾。水滾了叫水滾了,滾了,水滾了。再來re fa是群,re fa。打拳那個拳,kûn;裙子那個裙,kûn。

  入聲,骨、滑。

  我把那個原始的音檔播出來,大家看了比較清楚。這是群。剛才是高平,君。中平沒有拉進來。低平。君、郡、棍,君、郡、棍,棍、郡、君。然後一個滾,一個群。

  再來就是骨、滑,骨、滑就是入聲字。這個聲音也出不來。低入叫做骨,高入叫做滑,叫骨、滑。所以你們如果從外地來的,如果想在台灣待久一點,想了解一下閩南語,你應該要學一點,不然到外面去都不知道人家講什麼。閩南語,它其實是保留了唐朝以前的古音,跟唐代的官話大約有百分之七八十的相似度。所以我們讀古書、讀反切,切出來跟閩南語幾乎都是一樣的,幾乎。廣東話裡頭應該也有一些跟這個一樣的,跟古音相似的。因為閩南語、客語,它的入聲字都滿明顯的。

  這個如果用台語念的話,大家試試看好了。來,跟我念一遍,「白日依山盡」。

  學生:「白日依山盡。」

  老師:你看依跟山跟國語都一樣。白日,它就保留入聲的白日,白日,入聲字。依山盡,盡跟那個國語的盡,它是下降音,國語是下降音,閩南語是盡,是中平。

  下一句:「黃河入海流。」

  學生:「黃河入海流。」

  老師:黃,黃跟紅,好像變成紅色了,但是它的讀音就念ㄏㄨㄤˊ,白話念n̂g,黃色的衣服n̂g,但是讀音念hông。河還是一樣,跟國語一樣。入,入聲,它就是念入聲字,ji̍p,ji̍p,收p,收閉唇音,ji̍p。海跟流,跟國語很接近,海是完全一樣,入海流,但是這個流跟流,少了一個o,直接iu就好了,沒有iou。國語是iou,流,台語是iu,直接收u,liu,入海流。再來是「欲窮千里目」。

  學生:「欲窮千里目」。

  老師:「更上一層樓」。

  學生:「更上一層樓」。

  老師:樓也念liû,跟這個流就完全協韻了。這個層要念作tsîng,不是tsân,tsân是白話。一層tsîng樓,不是一層tsân樓,一層tsîng。層又是另外的,一層、二層。窮要念kiông。所以你看你如果讀聲韻學,它的聲母就是ㄍ,ㄍ母,見溪群疑那個見母,kiông。可是變成現在的近代語以後就變成ㄑ,ㄑㄩㄥˊ。

  好,剛才是從直接讀,再來進入朗讀。台語的朗讀,我們還沒有把它念得標準一點。再一次,「白日依山盡」。

  學生:「白日依山盡」。

  老師:「黃河入海流」。

  學生:「黃河入海流」。

  老師:「欲窮千里目」。

  學生:「欲窮千里目」。

  老師:「更上一層樓」。

  學生:「更上一層樓」。

  老師:好,這個叫朗誦。

  第三步叫做吟誦。吟誦就是依照字調音律的平仄長短,你去盡情的吟詠。剛才講國語、台語都有字的聲調,國語是四個聲調,台語有八個聲調。因為六跟二重複,第二聲跟第六聲重複,所以它有的說是七個聲調。不過在泉州腔裡頭,八個聲調都具備。我們念不出來,漳州音念不出來,念不出二跟六的分別,泉州音可以。

  然後按照字調依字行腔,強化語言聲音的旋律,語言聲調的旋律,這個在專門用語裡面叫做依字行腔,或者叫依字聲,按照字的聲調來進行那個腔調。舉例才會明白,講半天你還是有點困難。我們剛才這樣「白日依山盡」,這個用台語,因為它的聲調豐富,比較容易抓住那個語言的聲調。「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你一直念一直念,念久了以後,它的那個旋律就會跑出來。白日依山盡,就是mi sol la do la;黃河入海流,la sol la mi la mi sol;然後,欲窮千里目,re re mi sol la sol,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sol mi do sol mi do re,那個譜就這樣跑出來了。所以作曲你就要了解這個語言的聲調旋律。

  現在台灣的流行歌曲裡頭,以台語歌為例,有一些作曲者不錯,都能夠掌握台語那個聲音的旋律。其實那個在民謠裡面,本來就是這樣子發展出來的。譬如有一首歌叫做「天烏烏,欲下雨」。你們馬來西亞聽過?怎麼會呢?好,妳唱看看。

  學生:天烏烏,欲落雨。

  老師:天烏烏,欲落雨,阿公仔舉鋤頭要掘芋,掘呀掘,掘呀掘,掘到一尾旋鰡鼓,咿呀嘿嘟真正趣味。這樣就好了,後面我就不要煮了。

  你看,天烏烏欲落雨,天烏烏欲落雨,唱的跟念的差不多吧?唱的是天烏烏欲落雨,念的呢?天烏烏欲下雨,一樣呀,mi re mi mi la do。然後呢?re mi mi do la do re mi re sol la,阿公仔舉鋤頭要掘芋,阿公仔舉鋤頭要掘芋,都一樣。掘呀掘,掘呀掘,念的跟唱的完全一樣。這個是最典型的,叫做依字行腔,按照字調找出旋律腔調,譜出旋律腔調。古人吟詩就是這樣子。

  所以我們之前有講過,雪公太老師傳給我們的那些吟誦調,我後來才發覺,原來就是濟南的方言旋律。黃河都是第二聲,國語第二聲,可是在濟南腔,它都是下降音,黃河。你們如果有從山東來,你聽聽看念黃河,黃河。入海流,流,第二聲都念成去聲,上升都是變成下降的。我最近請濟南的李珊寄了一本給我,濟南的方言,我再特別了解一下,他們那個聲調,語言聲調旋律,原來他們第二聲上升調原來就是下降調。

  好,那這樣,「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你們各位聽我這樣念好像念布袋戲吧,布袋戲他們就是這樣唱。然後,布袋戲有一個書生要出來,都會吟一首詩,吟完再出來,那個叫做定場詩,平劇也有這樣子的。那你照著念念念,照剛才那樣朗誦朗誦念,白日依山盡,然後慢慢的再加上一些裝飾音,就會變成白日依山,加上那個東西。然後盡,它就不要單純的盡,盡。黃河入海流,又降下來。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就這樣子,這個就叫吟誦。那今天是這樣子,下個禮拜、下個月,他也在那裡吟誦,可是不會完全一樣;雖然沒有完全一樣,可是該高的高,該低的低,該長該短的,大架構不變,隨著當時的心情、隨著當時的情境會略有改變,那個叫做吟誦。

  最後叫吟唱。吟唱又是什麼?旋律定下來了,傳唱成為譜了,有定譜了,而且可以配伴奏,甚至配舞蹈,就變成一首歌了,有一定的譜。譬如說我現在教你唱,一定要有譜給你。你不能說這是第一週的版本,這是第二週的版本,這是第三週的版本,那你叫我們如何遵循?所以到最後會傳唱成譜。所以每一個老師教的,包括雪公老師教給我們就有一定的譜。雖然有一定的譜,可是我們因為雪公老師當時錄下來的有不同的版本,同樣一首詩,它會有一些小變化。所以吟詩,你單獨吟有單獨吟的好處,可以自由發揮;要齊吟、合吟,一群人要合起來吟,你就必須要有一個共同依循的音高標準、拍子長短。尤其又要上台表演,要樂隊伴奏,就要受到這些的一個牽制了。

  譬如說剛才,「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它譜就定下來了,它跟那個念的、朗誦的,音的高低、長短不會差太多。

  我用一個比喻,吟誦就像自然步道,沒有固定音階旋律,但是有高低起伏。像我們去爬山,有一種叫自然步道,有一種叫做階梯步道。後來人工化,把它弄成固定的階梯,每一個台階都一樣高,這叫定譜了。

  這是我教吟誦教了十幾年,最後把它歸納出來的。當然也有一些學者,包括台灣、大陸的,他們有不同的說法、不同的定義,各位參考就可以了。

  前面我們稍微有講到吟唱的技巧,第一個是吐字,用的叫做立音。這個立音就是發音先略高於本音,接著馬上轉回原來的音高,用的符號就是這一個↘,像我們的去聲,然後加一個箭頭,這個叫立音。如果一般唱法,do sol sol mi mi re,白日依山盡,這個就沒有加立音。那加了立音以後,就變成白日依山盡。來,試看看,白日依山盡。好,現在唱上面的,白日依山盡。唱下面的,白日依山盡。好,你們自己唱一遍,預備起。

  學生:白日依山盡。

  老師:好,沒有放開懷唱。白日依山,預備,來。

  學生:白日依山盡。

  老師:好,這個叫做立音,但是需要每個字都加嗎?每個字都加,每個字都很剛,就不符中道了。需要的地方,需要剛的地方再剛,因為這個表現的是剛,然後不加的時候是柔,要有剛有柔。所以各位看我們前面幾首,《殘燭》、《閑居述志》,不是每個字都加,在需要的地方才加。

  第二個叫行腔,我們用的叫做喉阻音。喉阻音就是在行腔的轉折點、著重點,讓韻母再發音,或者韻母發音之外,再加送氣音ㄏ,那個叫做虛阻音。所以有實阻音跟虛阻音,這個是比較專業的名詞了。我們發音受阻的部位,從外面到裡面,有雙唇音,譬如ㄅㄚㄅㄚㄅㄚ。來,跟著念,ㄅㄚㄅㄚㄅㄚ。

  學生:ㄅㄚㄅㄚㄅㄚ。

  老師:ㄉㄚㄉㄚㄉㄚ。

  學生:ㄉㄚㄉㄚㄉㄚ。

  老師:ㄍㄚㄍㄚㄍㄚ。

  學生:ㄍㄚㄍㄚㄍㄚ。

  老師:ㄚㄚㄚ。

  學生:ㄚㄚㄚ。

  老師:好,你看,你發ㄚ的時候,是哪個地方阻礙?這個叫喉嚨。再看一遍,ㄅㄚ是雙唇音,在聲韻學都有講這個。ㄉㄚ是舌尖音,ㄍㄚ是舌根音。ㄚ、ㄚ、ㄚ、ㄚ,你要連續發,你才會感覺出來,那個地方叫喉阻音。或者你加一個ㄏ,ㄏㄚ、ㄏㄚ、ㄏㄚ、ㄏㄚ,你看是什麼部位把那個氣流阻斷?連續發幾個,ㄏㄚㄏㄚㄏㄚㄏㄚㄏㄚㄏㄚ。來,ㄏㄚㄏㄚㄏㄚㄏㄚㄏㄚㄏㄚ。

  學生:ㄏㄚㄏㄚㄏㄚㄏㄚㄏㄚㄏㄚ。

  老師:跟ㄅㄚㄅㄚㄅㄚㄅㄚㄅㄚ不一樣吧?跟ㄉㄚㄉㄚㄉㄚㄉㄚㄉㄚ、ㄍㄚㄍㄚㄍㄚ ㄍㄚㄍㄚ,ㄏㄚㄏㄚㄏㄚㄏㄚㄏㄚ,這樣去比較你才知道發音部位在哪裡。這個ㄏ,這個喉阻音,我摸索了二十幾年,我才找到在這裡。以前都不知道有什麼叫喉阻音,只看到這個名詞,根本不知道它的部位在哪裡。所以我們用這個喉阻音,就用ㄚㄚㄚ、ㄜㄜㄜ、一一一、ㄨㄨㄨ,這樣子讓那個韻母再重現。剛才不是唱嗎?作,ㄏㄛ,ㄛㄛㄛ、ㄧㄧㄧ、ㄨㄨㄨ、ㄜㄜㄜㄜㄜㄜ,就是讓這個韻母一再重現一再重現。

  譬如說我們這個黃河,黃河入海流,黃河,這個旋律跟前面那幾首的都一樣,sol mi re do,黃河。

  學生:黃河。

  老師:來,念一遍,黃河,我這個用台灣的ㄅㄆㄇ,就是ㄜ的意思,ㄜㄜㄜ。你聽起來有沒有這種感覺,波濤?那個河水在流有波濤,就不是這樣平平靜靜,黃河,這個是淡水河。不是這樣,河。各位有沒有去過黃河?沒有。不到黃河心不死,到了黃河呢?真的心死了。我第一次到山東濟南,他們帶我去黃河邊一看,黃河乾枯了,我也快要哭了,沒有水,車子都在河床裡面走來走去。然後帶我們去的山東濟南大學的老師還跟我說,三個月前氾濫淹到痕跡還在這裡,這麼高;三個月後,水沒了,黃河已經乾枯了。所以要看黃河,現在要看,如果黃河枯了,要看黃河要到哪裡看?到長江看,長江在還沒建大壩之前,長江就是滾滾黃沙,全部都是渾濁的。我第一次去長江三峽,那時候大壩還沒有建,看到長江,我看了也是很訝異,這哪是長江?這是黃河!都是很渾濁。我當時就有一個疑惑,底下的魚相互之間看得見嗎?會不會相撞?所以看不到長江了,也看不到黃河了,長江變黃河了。你知道嗎?黃河長江,老祖宗在造字的時候,這兩個字是六書裡面哪一類?形聲。長江的江,從水什麼聲?工,工聲,就ㄍㄤㄍㄤㄍㄤ。黃河呢?從水可聲。一個從工,一個從可,你知道什麼原因嗎?你泡過奶粉嗎?奶粉泡開水,在還沒泡之前,那個水清澈的時候,你拿湯匙敲一敲是什麼聲音?ㄎㄧㄤㄎㄧㄤㄎㄧㄤ,很清脆,就是ㄎㄨㄥㄎㄨㄥㄎㄨㄥ。奶粉加進去以後,攪一攪,你一邊攪一邊就聽到ㄎㄡㄎㄡㄎㄡ的聲音了。所以渾濁的水聽起來的聲音就是ㄎㄡㄎㄡㄎㄡ,清澈的水聽起來就是ㄎㄧㄤㄎㄧㄤㄎㄧㄤ。從水工聲,那時候還很清澈;從水可聲,那個時候就已經渾濁了。所以現在叫長河,長江變叫長河。黃河已經不河了,沒有水了;但是一下子水又來又氾濫了,為什麼?因為我們破壞大自然。

  所以這個河,河,用這樣的聲音去揣摩、去模擬波濤洶湧,氾濫的時候那種水量、水勢。這個層也是一樣,更上一層,幾層?層,三層。剛剛講那個更上一層樓,這裡面就是一個猜謎遊戲。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要更上一層樓。這裡面就隱藏了一個題目,到底鸛雀樓有幾層?你從更上這個更字你就猜得出來了。什麼叫更?好還要更好,上了還要更上,所以上了就是到二樓,更上,至少有三樓,這裡頭有數學問題。王之渙先生一方面又要給你猜謎遊戲,我用白日,我不用紅日;一方面又要給你更上一層樓,請問有幾層?作詩作到這樣子,太厲害了。

  好,更上一層,三層。你如果唱成更上一層樓,一層而已。所以吟詩不只是要隨文入觀,而且透過這些技巧、這些聲音表情,就把那個詩的含義裡面,不知不覺就這樣子表達出來了,這個叫詮釋,用這樣來詮釋。

  再來就是收聲跟歸韻。收聲,簡單講就是收鼻聲。鼻聲有n,就是舌尖鼻音,還有舌根鼻音。看看這幾個字你能不能念標準?來,心心相印,星星相映。我以前我家住的那條路叫做新興路,新舊的新,復興的興。很多人都念不標準,新新路,絕大多數都念新新路,很少念新興路的。所以這個ㄣㄥ要分清楚。日語裡頭不分,對不對?日語沒有ㄣㄥ,連M也沒有。有沒有M開頭的?ㄇ,ま、み、む、め、も,有沒有?有。但是沒有om、am、em、im,沒有這個音,沒有。所以它只有一個鼻音而已。

  收聲這個比較單純。歸韻就是把各個音素跟旋律音符之間做一個配合。音素就是音的最小單位。譬如說,ㄚ、ㄝ、ㄧ、ㄛ、ㄨ是單韻,一個音素。ㄚ、ㄛ、ㄜ、ㄝ、ㄧ、ㄨ、ㄩ,還有這個帀,ㄓ跟ㄗ的那個韻母,這個都是單韻。來,我們念一下,ㄚ。

  學生:ㄚ。

  老師:ㄛ。

  學生:ㄛ。

  老師:ㄜ。

  學生:ㄜ。

  老師:ㄝ。

  學生:ㄝ。

  老師:ㄧ。

  學生:ㄧ。

  老師:ㄨ。

  學生:ㄨ。

  老師:ㄩ。

  學生:ㄩ。

  老師:這個是帀,ㄓ、ㄔ、ㄕ、ㄖ,再來,ㄗ、ㄘ、ㄙ,它的韻母就叫倒ㄓ韻。

  再來,複韻有兩個音素。ㄚㄧ,ㄝㄧ,上次說過,是ㄝ或者ㄜ。那這一個是ㄚㄨ,ㄛㄨ,這是兩個音素的。另外聲隨韻,有ㄢ、ㄣ、ㄤ、ㄥ,這是聲母、聲符隨在韻母後面,所以叫聲隨韻。還有三個的,三個那個我們就先不講了。

  歸韻的處理就是譬如說這個流,它是ㄌㄧㄛㄨ,流,聲母不算,ㄧㄛㄨ,幾個音素?三個。三個要分配四個音符,四個音符要分配給三個音素,怎麼分?四個蘋果要分給三個人,怎麼分?一人一個,剩下一個不能切,看誰乖給誰。好,我們試著有三種處理法,你看看哪一種比較好聽。這個i是介音,o是主要元音,u是韻尾,對不對?那我們看看,現在把介音韻頭,韻頭分多一點,分配多一點,它分三個,另外兩個人共分ㄧ個,分出來以後,唱的效果會變成li i i ou,這是第一種;第二種是li o o u,這是第二種;第三種是li o u u。你聽看看,你覺得哪一種比較喜歡、比較好聽?再聽一遍,第一種是li i i ou,第二種是li o o u,第三種是li o u u。我們投票一下,你覺得第一種好聽的舉手,覺得第二種好聽的舉手,覺得第三種好聽的舉手。沒有一個,還好。前面兩個都對。

  本來我以為第一種很少,後來我發覺在台灣的南管裡面都是用第一種,它那個i介音拉得好長好長好長。我們現在採取的是第二種,把主要元音分長一點、分多一點,那個i介音不用拉得太多,適當的長度,可以聽得出來,這樣就可以了。所以我們採取的是第二種,流。這個叫做歸韻,各有所歸,男有分女有歸,每一個音素都歸到適當的音符去。你把這個處理好的話,就不會含糊了,這個吟唱出來就比較有戲曲的味道。戲曲的唱腔跟民俗的唱腔就不像ㄧ般的普通唱法,也不像一般的藝術歌曲了。就算藝術歌曲,它也滿講究這個咬字。

  然後我們再回頭看看,複習一下我們教的雪廬詩那幾首。來,先念題目,五絕仄起首句不入韻式,《殘燭》,雪廬老人。「未改心腸熱。全憐暗路人。但能光照遠。不惜自焚身。」

  好,第一個字我們就加了立音,未變成未↘,就剛好是未的本來的聲調。未改心腸,這個腸本來是第二聲,那我說過這是濟南方言,它就變成下降音,腸↘,心腸↘,心腸↘,心腸,然後,熱,就這樣子唱。

  全憐,你看這個憐也是下降音,濟南方言是下降音,憐↘。暗路,你看,這是第四聲,結果它的聲調反而是上升的,暗路人,暗路人。暗路人,加一個送氣音,那個情感就抒發出來了,憐憫心就從這個送氣音感受出來了。暗,要頓一下,韻母重現,暗路人。來,試一次,暗路人。人,恨,恨,變成恨,這個恨是一點惆悵,不是恨你的恨。

  有一首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遍插茱萸少一人,哭了沒有?人,不但是哭,而且那個是恨,變成恨的音,恨不是I hate you那個恨,不是那個恨,恨是憾恨,遺憾的憾,惆悵。所以這個送氣音運用得好的話、運用得巧妙的話,可以跟那個聲情韻味完全結合,把你要表達的那個情感,惆悵也好、悲傷也好,憐憫心、慈悲心也好,透過這個送氣音就能表達出來。還有剛才那個韻母重現,黃河,波濤洶湧,一層,那好幾層,都是這樣子,用吟詩的方式、吟誦的方式,把那個聲情韻味、把那個詩的意境、把詩的味道充分流露出來了。

  好,再一次,預備,起:「未改心腸熱。全憐暗路人。但能光照遠。不惜自焚身。」身也有一個送氣音,身,來。

  學生:身。

  老師:有了,我聽到你的氣了。身。所以這種送氣加韻母重現,你可以用類似咳嗽、類似啜泣,哭、打噴嚏、咳嗽、打呵欠,這些最原始、最自然的動作,都可以運用來唱歌、運用來吟詩,本來就是讓我們的肢體全身統統都投入了。

  然後另外一首,好,《閑居述志》,七律平起首句入韻式,《閑居述志》,雪廬老人。一起來:「閑居陋巷聚多鄰,來往何嘗盡詠春。匡世有心培後進,荒途無累賴清貧。遙山入室窗留黛,修竹橫天境絕塵。老去終存憂樂志,非棲林壑伴幽人。」

  有沒有發覺,律詩八句,前四句跟後四句旋律一樣,但是後面轉調了,對不對?那你也可以前後一樣,後面不轉調。後面不轉調的話,第四句就不要升高,那唱出來的話,四句都一樣。前四句、後四句旋律都一樣,你聽一遍看看。「閑居陋巷聚多鄰,來往何嘗盡詠春。匡世有心培後進,荒途無累賴清貧」,這時候結束還是在do。然後下一段還是一樣,「遙山入室窗留黛,修竹橫天境絕塵。老去終存憂樂志,非棲林壑伴幽人」,也就是這四句的重複,這四句的旋律重複,因為最後一句就是mi sol re sol mi re do,就等於前面也是用這樣的譜,前後四句的旋律完全一樣,看你要怎麼樣的表現都可以。

  好,最後一首,《詠詩》。來,一起念,七絕。

  學生:七絕平起首句不入韻式,《詠詩》,雪廬老人。

  老師、學生:「鼓刀磨劍不平氣,鬱塞胸中化作詩。世事如桑千萬樹,春蠶纔吐一行絲。」

  再一次,「鼓刀磨劍不平氣,鬱塞胸中化作詩。世事如桑千萬樹,春蠶纔吐一行絲。」

  老師:好,這幾首,各位把它熟練一下,那八種聲調差不多都在這裡面了。現在還有一個就是五絕平起的,各位沒有單獨練。七絕平起還有一些跟仄起的,其實都在律詩的那些旋律裡面去變化,你這個旋律熟悉了以後,大概就沒什麼問題了。

  好,我們今天就上到這裡,謝謝大家。

  學生:謝謝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