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千字文-第12集

  老師:好,我們剛剛講到「堅持雅操,好爵自縻」,那在這裡引一段《孟子.告子》篇的文字讓大家參考。我們一起念一下,來,「孟子曰」。

  學生:「孟子曰:『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義忠信,樂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從之。今之人修其天爵,以要人爵;既得人爵,而棄其天爵,則惑之甚者也,終亦必亡而已矣。』」

  老師:好,這一章就是講到這個爵位的問題。剛才講「爵」,爵就是官爵,公侯伯子男,這是古代的這樣,公爵、伯爵、侯爵、子爵、男爵。現在英國還有這些制度,是不是?我們常常聽到什麼公爵、什麼伯爵,還有男爵、子爵,他是把他們的那個階位跟我們古代的公侯伯子男結合,來對應。

  所以孟子就針對這個爵位,他發表他另外一種看法。他認為這個爵位有兩種:一種叫做天爵,一種叫做人爵,一種是天上的爵位,一種是人間的爵位。這個天我們上一次有說過,有三種天,一個是大自然的,科學方面所探討的宇宙天體那個天;再來,人格天指的就是西方講的上帝,中國人講的老天爺,那個天。在天上,中國人有中國人的上帝,中國人的上帝就是玉皇大帝。

  那天爵就是上天,天上的爵位。我們來看看孟子怎麼給它下定義,他說「仁義忠信,樂善不倦」,這個叫做天爵。當然這個爵,從爵位、從官位,然後再引申出來意義。因為你爵位愈高,你就愈尊貴,所以這個爵也有把它解釋成尊貴,天上、天然的尊貴,或人間的尊貴,人間爵位的尊貴。所以他說,你只要在人間用仁義忠信,這些都是修身養性,德行方面的這些修為,行仁、守義氣、盡忠、守信,你重點是要繼續的樂善不倦,這些都是善,仁義忠信都是善,能夠樂善不倦、不疲不厭,這樣做就具備有天然的尊貴。好像說老天爺已經在天庭給你安排官位,將來往生以後可以生天,可以做天上的一些官員了。

  再來,什麼叫人爵?人世間的公卿大夫,公侯伯子男這些爵位,公卿大夫,這叫人爵。

  好,底下又是孟子的觀察。古人,古代的人,修其天爵,他按照仁義忠信、樂善不倦這樣的自我要求,這樣子來修身養性,所以自自然然的人爵從之,就是剛才講,我們講舉孝廉。你只要德高望重,你是孝順父母、忠君愛國、盡忠職守,自自然然你的品行就從鄉里之間傳名,名揚四方,然後朝廷就會找你做官,所以叫做人爵從之,這一些人間的爵位就跟著來了。也就是我們前面講「好爵自縻」,你雅操,你就操守,照你這樣子去做,堅持你的雅操,自然就有好的官爵降臨你身上。這是古人。

  現在,今之人修其天爵,他也是照著仁義忠信、樂善不倦這樣子來自我修為,可是他的目的是以要人爵。這個要念ㄧㄠ,不能念ㄧㄠˋ,要就是追求,要就是求,有要求、要求。他做善事、他這個修心養性,他的目的是希望有朝一日能夠被人家推舉去做孝廉、去做官,是有目的的。

  講到這邊,我們又岔開一句話來講。我們常常聽到說有捨才有得,有沒有?有捨才有得,意思就是說你要放得下,你要常常布施,將來你從這裡面收到的回饋,你的收穫、你的回報會更多,有捨才有得。但是要弄清楚,這一句話是事後的回顧反省,叫做有捨才有得,我今天能夠有所得,是因為我過去怎麼樣的做功德,善有善報。是等到結果發生了以後、形成了以後,我自己回顧反省,得到這樣的一個結論,是有捨才有得。可是你在一開始,你就告訴他,你要捨,以後才會得,就變成一種功利心了,不是嗎?你是為了得我才來捨。這樣的居心、這樣的存心,你能保證以後真的會有所得嗎?所以有的人就這樣去做了,結果二、三年下來,「你騙我,我做了這麼多功德,怎麼到現在一點回饋都沒有?」這是動機的問題。當初是無心的,你現在是有意的、是刻意的,刻意為了得到回饋、得到回報,你才來播種這個善因,那個不是真的為善。

  勸發菩提心,省庵大師的《勸發菩提心文》,裡面講到發菩提心有種種的因,真假、真偽、純雜、大小、偏圓。所以我們那個發心有真有假、有純有雜。真假當然就是,這不用太解釋。純雜,就是有時候裡頭有百分之七八十的真,卻有百分之一二十、一二成的假,這個叫雜,不純。

  所以他是修其天爵以要人爵,是為了求得人爵的回報才來做這些善事。有一個成語叫做「終南捷徑」,聽過嗎?終南山,陝西有一個山叫終南山。終南山在以前常常都是一些賢人隱居的地方,於是朝廷常常就到終南山去拜訪這些賢能的高人、隱居的高人,請他出來做官。好了,這個事情、這個事件風氣流傳久了以後,有些人就我也去終南山隱居起來,然後再想辦法。想辦法怎樣呢?放風聲。現在呢?現在這一些手段,古今的人都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好的壞的都會學。我就去終南山隱居起來,然後找一些人去放話說,終南山有一位高人,然後話就傳到朝廷那邊去了,於是朝廷就派人來這邊恭請他出去做大官,這一條路叫做終南捷徑。你看任何事情總是會正反兩面。天爵本來是好事情,本來就是無心,他就是這樣默默的做,他不為了什麼,後來機緣來臨了,朝廷就請他出來做官。讀孔子的書就是用之則行,有機會你就要發揮長才;捨之則藏,也沒關係,沒有人用,我就人不知而不慍。但是有心人,別有用心的人,他就倒過來,倒果為因,然後就是這樣子的去耍心機用手段,才會叫做終南捷徑,才會有修其天爵以要人爵。

  更嚴重的還在後頭。「既得人爵」,得到官位以後,糟糕了,「棄其天爵」,那個狐狸尾巴露出來了,猙獰的面目露出來了,醜惡的一面顯現出來了。這個棄,拋棄天爵。你如果繼續修天爵也就罷了,對不對?可是他不是,拋棄天爵,反過來說就是為惡,為非作歹了。則惑之甚也,這是最大的迷惑,迷惑顛倒。惑之甚,甚就是極,最大的,最大的迷惑。他以為這樣就可以安享他的人爵嗎?不見得,老天有眼,明察秋毫。終亦必亡而已矣,最後,最後也是走上身敗名裂這一途。

  這就是孟子所講的天爵跟人爵,也是我們《千字文》這兩句,「堅持雅操,好爵自縻」。

  好,了解這個天爵、人爵以後,還會衍生出一個問題來。如果各位以後把四書五經,不要說到五經,就講到你把《論語》好好讀,這裡頭就有很多的道理。我們有時候回歸現實面,每一部經都是窮一輩子你都研究不完。研究不完的話,雪廬老人晚年,在民國六十九年,一九八O是不是?一九八O那個時候,他九十,民國六十九,他七十五年往生,九十一歲,九十一歲的高齡,開設《論語》講習班,《論語》。四書五經,為什麼最後單單發揚推廣《論語》,而且一章一章講,逐章這樣講?所以我們從這裡就可以知道《論語》的重要性。在《論語》裡頭講到有一些名詞,透過雪廬老人的這個學問、見地,我們可以從當中獲得一點點的啟發,一點點就可以有很大的用途了。

  在《論語》裡頭講到天命。所以孟子講天爵,你如果真的要徹底了解天爵,就有必要,你必須要進一步知道什麼叫天命。孔子不是多少歲才知天命嗎?五十歲才知天命。「吾」,就是我孔子,「十有五」,十五歲,「志於學」,立志向學。不是覺得很奇怪嗎?孔子十五歲才上學嗎?不是上學,是志於學,立志,立志向學。那立志向學,我們現在不是三歲就上幼稚園了嗎?我們比孔子還早。上學歸上學,幼稚園不是義務教育,不是強迫入學。小學是強迫入學,你不上學,你叫做輟學,父母親還要被罰。那個只是入學而已,我們上次不是學了一章、讀了一章嗎?可與共學,未可與怎麼樣?適道,往道這個方向、這一條路邁進。所以孔子立志向學,就是志於道了,就往道這一條路,十五歲就志於道。「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立志朝著道這個方向、這一條路邁進,否則的話就叫做背道而馳。

  那志的是什麼道、背的是什麼道?道就很抽象。道有儒家的道、有道家的道。我們在這裡就姑且方便的說。之前不是講學有幼稚的階段、有成熟的階段,對不對?幼稚的階段叫模仿。成熟的階段叫什麼?覺悟,就是覺悟。這個覺悟,覺悟了以後才是變成你自己的東西,你學了再多都是模仿,就是人云亦云。

  所以我們如果學習一直停留在那邊,仿冒仿冒、模仿模仿,而不領悟、不覺悟,不形成自己的東西,永遠就是叫做拾人牙慧,有個成語。人云亦云,人家怎麼說,人云亦云如果是聖言量,那是沒問題,聖言量怎麼說我們怎麼說,那是沒問題;而這個人如果是凡人,或者是一般的誤導人的人,那你就是以訛傳訛、以盲導盲、以盲引盲。

  所以孔子十五志於學,就是志於覺悟之道,立志於覺悟之道,我一定要努力向學,沒有成就絕不干休、絕不罷手。成就就是要有所覺悟,進一步,一步一步的往上提升。所以,可與共學,未可與適道;可與適道,要可以立,立住腳跟不動搖。所以孔子十五志於學,三十而立,十五年時間才堅定他的信念,能夠立定腳跟不動搖。立定腳跟,這個立還有像植物的根,有淺根的、有深層的根。淺根植物,像那些草本類,像菜,那個根都淺淺的。那個樹木,那個根就扎根扎得很深。

  三十而立,到四十才不惑,不惑就是那個根更深了。現在外面風雨很大,很多樹就被這樣子撼倒了,有的就連根拔起了。那能夠立住腳跟不動搖的,枝葉你摧毀,我那個主幹不受影響;就算那個樹幹被你折斷了,我根還在,明年春天芽又冒出來了。

  四十歲才不惑,五十終於知天命。現在人動不動,哎呀,我已屆不惑之年了,我已到了知天命之年,我已到耳順之年了。年紀是到了,但是你惑不惑?更惑,惑得更多。你知天命嗎?什麼叫天命?你耳順嗎?我耳背,聽力障礙。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才從心所欲不逾矩。孔子這樣一生的過程,樹立了一個典範。那是孔子的歷程,不是一般人都一樣做得到,但是這是我們的目標。

  所以什麼叫天命?天命就是天命,就是老天爺的命令,或者就是天然的宿命、天然的命運、天生的命運,不就這樣子嗎?這個就是字面上的簡單的意思。以前雪廬老人在上《論語》班的課的時候,就講了這麼一句話,就在講天命的時候,就是講,直截了當,天命就是因果。我當下一聽,心裡面就觸動了一下,不過我那個時候年紀還很輕,只是觸動而已、只是悸動而已,沒有深刻的了解,但是這一句話我就牢牢記住了。不是刻意記住了,就是因為你對某一件事、某一句話、某一個人怎樣,你只要當下有所悸動,有震動到你的心的時候,你一輩子都不會忘,然後你會用一輩子的時間去印證這一句話、去研究這一句話。當我遇到跟這句話有關係的資料的一些古人講的話、一些道理,我就仔細的去思索,就去問為什麼。

  他講這一句話,雪廬老人、雪公太老師講這一句話,只是一個結論,它是一個結論,「天命就是因果」。因果這一句話涉及的又很複雜,有科學的因果,因果律,邏輯的因果律,有民間講的善惡因緣果報,當然就是佛家講的因緣果報,因緣果。那到底這個天命就是因果,怎麼樣的去體會、怎麼樣解釋?我經過這二、三十年來,遇到跟這個有關的,就反覆的這樣思索這個問題。

  讀到《孟子》的天爵,你在思考一個問題的時候,譬如說天命,你只要跟天有關的、跟命有關的。我們常常講,我之前跟各位講,你遇到一個詞彙,你們現在修詞彙學,遇到一個詞彙,你想要了解到這個詞彙的含義,當然就直接翻辭典、翻字典。手頭上都沒有的時候,一個最簡便的方法就是,在自己腦海裡面的資料庫裡面搜尋,只要跟這個詞彙相關的、跟這個字相關的造詞都把它羅列起來,你去找你要的,那大概就是這個詞的詞意,離不開這些範圍了。

  譬如說跟天有關的、跟命有關的,這樣子去,跟天有關的是什麼什麼什麼,跟命有關的什麼什麼什麼。然後用刪去法,這個不是我要的、這個不是我要的,然後我要的東西裡面再縮小範圍,然後再看看這個跟天命有關聯的,比較關聯,關係比較緊密的保留,關係比較疏遠的,再慢慢的再淘汰掉,凝聚到最後那幾個,就是你要的天命這兩個字的概念。命就是運轉,命運。運就是轉,運轉。命又有宿命,對不對?過去的。命還有命令。命令,如果你把它解釋老天爺的命令,這一個老天爺,這個天就是比較趨向哪一個天?自然天、人格天、形上天,當中哪一個天?人格天。所以天命如果是解釋為老天爺命令你的,老天爺規範你的,那就是上帝的旨意了。上帝要你這樣做,所以叫天命。盡人事,然後就怎樣?聽天命。這個天命就比較接近這個意思。

  那如果說這個命,命運、運轉,天然、自然,自然的運轉法則,那這個天就比較偏向什麼?科學方面的,對不對?就是地球,地球科學,地球繞太陽一年、自轉一周要多少時間,等等這一些行星繞著恆星怎麼轉怎麼轉,它有一定的規律軌範,這個是物理學,對不對?物理學有物理學的規律,這個就要探究到宇宙形成的時候,這個是另外一門學問,太深了,科學家到現在都還在不停的探討。地球聽說現在,地球的存在已經多少億年了,幾十億年,對不對?幾十億年。這個用佛家的成住壞空來看,其實是幾分之幾而已,幾千萬分之一的。佛家講到那個無始無終,成住壞空那個劫,小劫、中劫、大劫那個算法,各位知道吧?人類的壽命,從平均壽命八萬四千歲開始,每隔一百年減低一歲,減減減減減減,減到最低,下限是多少?十歲;人類的生命到了十歲以後,平均壽命,然後又繼續每一百年就增加一歲,增增增增增增增,就這樣一增一減叫一小劫,對不對?然後二十個小劫叫一中劫。幾個中劫是一大劫?四個中劫是一大劫。成佛要三大阿僧祇劫,算不出來了,天文數字。所以地球五十億年,那算什麼?就好像地球,一個地球你放在那個無窮無盡的太空裡頭,已經微不足道了。所以,如果就有形的時空來看,我們人類,我們地球是很渺小。可是我們的心,我們的心法,如果就色法來看是很渺小,就心量、心法來說是無窮無盡。所以我們的心是可大可小,看你是要大還是要小。你如果目光如豆,你心胸就狹窄;心胸寬大、無限寬廣,你就跟宇宙一樣。所以天命,我是這樣子去一個字一個字,這樣子去探索、去歸納、去組合。今天沒有辦法,沒有時間講這麼細,也是一樣,只能講一些結論。

  天命,雪公講就是因果,那我們再給它加上一些描述的形容詞,就是因果律;再加一個,科學的因果律。為什麼加科學兩個字呢?當然,我們也不是說打著科學的招牌唬弄一般人。科學家說,你把科學拿來用,你倒是說說道理給我聽看看。科學就是最講因果律的。不過科學,一聽到科學,我們常常把這個詞彙的詞意,往往限縮在自然科學。現在大學裡頭,不只是自然科學有實驗室,還有社會科學也有實驗室,它不是那些實驗器材、那些瓶瓶罐罐。做實驗,做實驗不是只有化學實驗、物理實驗,人類社會學也有很多可以做實驗的。

  所以我們再一個一個再給它分清楚,包括自然科學還有社會科學的因果律。自然科學的因果律,「礎潤而雨,月暈而風」,《易經》上面講「履霜堅冰至」。這個是經驗,老祖宗的經驗,看到那個地基有一點濕潤了,就知道快要下雨了,用現在的講,就是空氣裡頭濕度達到一定飽和了;看到月亮有月暈,旁邊有一些光環,根據過去的經驗,快要颳風了。礎潤而雨,月暈而風。還說山雨欲來風滿樓,為什麼有這個風先到?氣流。氣流就是跟水蒸氣、跟空氣的溫度形成各種氣象、各種現象,包括龍捲風、包括地形雨、落山風等等等這些,這是自然科學。

  那麼社會科學有沒有因果律?社會學就是人類社會之間,人類社會歷史發展演變的一些規律、法則。《三國演義》,《三國演義》開頭有一些卷頭語,話說天下局勢怎麼樣?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是他歸納出來了。你看歷史朝代興衰,這個朝代建立了,建國的時候,一片氣象,開國氣象,一切都是井井有條,大家都是人心積極向上。等到走到巔峰了以後,你看初唐、盛唐、中唐、晚唐。我們看到只要加一個晚,就知道那個朝代就是快結束了,晚清、晚明、晚唐、東漢末年。朝代就是這樣興興衰衰、分分合合,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這是一個最樸素、最簡單的因果概念,就是因果律。所以社會科學講的就是人類歷史演變的一些規律。科學就是分科之學,就是把它分析條理脈絡,前因後果發展的軌跡。

  你自然科學的物理學,電開下去就會亮,燈就會亮,燈泡燈絲燒了一換,這個機器怎麼壞了、怎麼修理,這些是物理學。社會科學叫做心理學,人類演變,人類歷史演變的現象,這些現象背後來自於人心,人心向善向惡,人心奮發不奮發。開國氣象,因為大家剛剛建立這個國家,所以還雄心萬丈,處處都是學好向上。等到天下太平久了,久了以後就怎樣?安逸久了以後就怠惰、就懈怠。懈怠就漸漸的怠忽政治、怠忽職守,社會風氣漸漸就在演變。那個演變就是逐漸的,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社會風氣的演變有時候變壞很快,變好不容易。從善如什麼?如登,像登山那麼樣困難;從惡呢?如崩,崩山,雪崩,劈里啪啦一下就倒了。從善如登,從惡如崩。社會風氣的改變也是一樣,要變壞很快。我們最近這一、二十年,整個社會風氣是全球在互動影響。以前因為媒體不方便、交通不方便,所以是地方性,要改變、要影響到別的地方,要花很長的時間;現在快速了,科技發展快了,相互影響也快了。

  所以自然科學跟社會科學的因果律,這個自然科學是宇宙萬物的運行規律,這是物理現象;社會科學就是人類歷史的演變規律,這是心理現象。一個是物理學的因果律,一個是心理,心理學、心理現象的因果律,這個都是科學。現在有很多社會科學院,自然科學院它早就分得很細了,理學院、工學院,資訊,各方面的學院,各個都有。

  孔子五十而知天命的因果關係。如果按照我們剛才這樣子的說明分別,你覺得孔子所領悟的因果關係比較偏社會科學還是自然科學?孔子是科學家還是教育家?一般的認定就是教育家。有人要來學種菜,孔子怎麼回答?我不如老農夫,「吾不如老農」,「吾不如老圃」,你要學農、學耕種,你去找專業的、找農家。以前不是有九流十家,就有農家一門,對不對?所以孔子五十歲終於領悟天命是有因果關係,不是老天爺直接下命令,說規定你只能活五十歲,你只能活六十歲,你只能當皇帝,你就只能當老百姓。以前的人就比較認命,以前的社會就是,生長在農家,一輩子當農家;生長在做官的家,常常就是這樣子代代相傳。所以那種祖傳行業,中醫師,好幾代的中醫師;讀書人,好幾代讀書人;農家子弟,一輩子很難翻身,所以古人很多就是認命了。

  認命,可是你如果真的要改變,能不能改變?是可以改變的。改變就在第二個字,運。命是宿命,運就是運轉,就要改變。講到改變,好的不要亂改,該改的是那些不好的。現在很多是該改的不改,不該改的好的都被改掉了。那就是沒有智慧,我們沒有智慧,才會這樣亂改。

  五十終於知道天命的因果關係,但是用佛家的一個說法,這個時候也只是領悟到這個道理,領悟了道理以後,接下來還要繼續的有事修,對不對?佛家有一句話,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放下屠刀,怎樣?立地成佛。我以前看到這裡,我就覺得很納悶,這麼容易?我去殺豬殺幾年,然後放下屠刀,就可以立地成佛。有這麼便宜的事情嗎?那幹嘛後來讀了又要三大阿僧祇劫,誰不挑那個最方便的去做,幹嘛要那麼辛苦?後來知道了,見性成佛,不是真的成就三大阿僧祇劫那個佛,而是明白成佛的道理。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也不是馬上就成就像釋迦牟尼佛那樣的佛,而是放下屠刀,當下就朝成佛的方向邁進。文王叫做望道、見道。望,看,看到了道在這個方向,不是在那邊,就不要背道而馳。當我們迷路的時候,迷路的時候我們怎麼樣去找方向?看太陽,對不對?太陽,現在有太陽的話,太陽西邊在哪裡,東邊在哪裡,你只要方向沒錯,慢慢走一定會走出來;就怕你方向錯了,愈走愈遠。理悟之後,你就要知道後面有事修。

  那麼天爵,剛才講天命就是社會科學的因果律,對不對?社會科學裡頭,從孔子講知天命,到了孟子,天爵是孟子講的。孟子講天爵,他當然沒有講因跟果了,他說仁義忠信,樂善不倦。剛剛我們念過了,對不對?那你如果概念比較明白了,你就會知道,天爵,天爵是那個爵位。人爵是公侯伯子男,公卿大夫,這個都是具體的爵位。那孟子講仁義忠信、樂善不倦,這哪一個是爵位?有仁爵、義爵、忠爵、信爵嗎?不是。那你如果了解,古人講話有時候是從因地講,有時候從果地講;有時候是從結果講,有時候是從過程說;有時候是從表面說,有的時候從裡面說;正說、反說,你要了解他是從哪個角度切入在說。講仁義忠信、樂善不倦,這是天爵的成因,形成的原因,你按照這樣子去做,就自然會得到天爵的結果。

  那天爵的結果到了荀子就講得很清楚了,荀子講五儀,五種人格的典範。當然,這裡頭你如果要嚴格講只有四種,扣掉那個庸人。庸人就是一般人。那士呢?士就是讀書人。所以剛剛講你要翻身,只有讀書受教育。台灣在我那個年代,真的是靠受教育才有得翻身。我家境也是貧窮的,當年國中畢業,先父,家父那時候,家父也是農人,農人、工人,農暇就做工,做水泥、做木工。所以我現在有一些簡單的水泥、木工、水電我都會,就小時候看著,在旁邊看偷偷學的。

  我國中畢業,家父就說:可以了,可以了。因為我前面的四個姐姐統統都是小學,甚至小學沒畢業,小學都沒念的,我父親就不讓我再升學了。不讓我升學,可是學校要我去考試,因為那個學校有升學率的壓力。後來是學校老師聽說這個訊息,然後國中老師、國小老師兩位聯袂到家裡面跟我父親溝通了半天,整整半天。最後是家母,先慈出來講話,「老師都講那麼久了,你就讓他去考一考,只是去考一考而已」。後來家父說,「好吧,就去考吧」。就這樣子。

  我後來高中也考上台中一中,另外也考上台中師專。沒有錢可以念一般高中,那個時候師專還有公費,所以唯一能選擇的,其實就是沒得選了,就是念公費的師專。念公費的師專,那當時考上的,跟我有另外兩位,就是我們那個國中就只有那三個。我們三個同學都考上,一個是台中的一中,一個是台中師專,就是我們三個。你想那時候我如果沒有去考的話,那時候,我們那個年代升學率也已經很注重了,三個跟考兩個,那錄取率、升學率就降了百分之三十三,學校就很在意這個事情,所以我的命運是這樣改變的。因為去讀師專,另外兩位同學去讀高中,後來他們都念大學,都是念自然科學的,理工的,現在賺的錢都比我多沒有錯。我因為念了師專,才有機會接觸佛法,整個人生方向、命運就改變了。這個是講我們那個年代可以透過讀書教育,像我們這種窮人子弟才有機會翻身。現在,我外面聽到很多聲音說,這個機會好像幾乎也不太有了,不太容易了,時代一直在變。

  所以剛才講那個庸人就是一般人。那有機會讀書叫做士,叫做知識分子。知識分子接觸了教育,才有機會接觸到聖人的法語,才會進一步變成君子,才向賢人、向聖人邁進。

  所以所謂的天爵就是德,道德、德行充實於內在,充實於內,充於內,然後顯現出來的人格典型,同時它有自然的尊貴。大家看到你是一個君子,你的那個美名也自然在你一般日常日積月累,你是一個君子,自然這個名聲就傳揚出來的。你如果再是一個賢人,甚至到了聖人,當然聖人也有聖人不同的含義,《孟子》上面有聖之清者、聖之時者、聖之和者等等這些,都是受人尊重,自然的尊貴、天然的尊貴。

  所以剛才是天爵因果的領悟、道理的領悟、理論的領悟,然後還要再修,你要在仁義忠信、樂善不倦,踏實一步一腳印這樣去修,才有可能真正成為被尊重的君子、賢人、聖人,天爵是這樣來的。所以真正的天爵意思,孟子講的應該就是指賢人、聖人。那仁義忠信、樂善不倦,那個是就因地,因的階段來說,到了荀子就直接講天爵的果位,叫做五儀。

  這個事修我們就舉蘧伯玉,《淮南子》上面講,行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之非。他活到五十歲,這個人也是應該就是知天命的。他努力這樣子斷惡修善、去惡行善,活到五十歲,他還是發覺,深深的感覺到自己過去四十九年有很多不對的地方、很多要改進的地方。一個人能夠做到這樣,真的非常了不起。反倒是很多人很自豪,就認為自己活到七十、八十,我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地,俯仰無愧。那是自我感覺良好,自我感覺超良好,這個對修行來講是最大的蒙蔽、最大的盲點。

  所以修天爵是因,也就是仁義忠信,樂善不倦,這孟子講的。成就「五儀」,這個成就當然有大有小,你如果成就非常微小、微少,你還是跟一般人一樣。有的人,仁義忠信只是口頭上掛著,滿嘴仁義道德,好話說盡,壞事做絕,還是一般庸人。那如果成就,進一步變成一個有風格的知識分子,有風骨、有擔當的。《論語》上講士,這個士、君子、賢人、聖人,《論語》上面都有各別的章節講,「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對不對?士,「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後面呢?「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這個是講士。你可以一個一個去查,《論語》講到。現在那個搜尋很方便,把《論語》所有的原文,有那個檔案,找跟士有關的、找跟君子有關的、找跟賢人有關、找跟聖有關的,這就是它各別的含義。最後你會發覺講什麼最多?你讀過《論語》就知道,君子最多。其中稱讚賢人的只有誰?只有一個,「賢哉回也」。那聖呢?聖,孔子連自己都不敢稱聖了。所以《論語》裡面講最多的就是君子,大家就從君子下手就對了。

  我們歸納出一個簡單的表,各位就知道,天命它包括理、包括事。天命的理就是因果,就是天爵的因果:仁義忠信,樂善不倦,就是天爵的因;天爵的果,就是從庸人、士、君子到賢人,這是要透過修才修得來的。你沒有修,你只知道仁義忠信、樂善不倦,就可以得到天爵,你光這樣講,天爵就來了嗎?我們光說不殺、不盜、不淫,什麼三業,口業清淨、身業清淨、意業清淨,三業清淨你就可以生天。一天到晚念不殺、不盜、不淫、不貪、不瞋、不痴,你就可以生天了嗎?哪有那麼便宜的事情?口而誦,心而惟,還要身體力行。一個理、一個事,這個大家學佛法,就很容易理解了。你光領悟這個道理,你荒廢實務的修行,一個叫做說食數寶,一個叫做什麼?說食數寶,說食數寶就是只會講,不會做,執理廢事;一個叫做滯事昧理,在《十四講表》裡頭,《佛學概要十四講表》裡面講。不能夠說食數寶,光說不練,也不能盲修瞎練。盲修瞎練就只是做做做做,都不懂,不明白道理,那容易誤入歧途。

  人爵,帝王、公卿大夫。「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修天爵,從士、君子、賢人、聖人。像孔子,「匹夫而為百世師,一言而為天下法」,這句話是韓愈說的。明天就是孔子誕辰了,本來各地都在祭孔,現在因為颱風關係,有些祭孔典禮要延後了。到今天都還在祭孔,有誰到今天還在拜秦始皇嗎?秦始皇得到現世報,十五年秦朝就結束了。他希望他的大業,帝王大業能夠一代一代永垂不朽,所以他是第一個皇帝,叫做始皇,哪裡曉得傳到二世就沒了,人算不如天算。孔子當年哪裡有寄望說他能夠子孫代代相傳,傳到第七十九代還被朝廷、被國家封為奉祀官,封為大成至聖文宣王。歷代的官名不太一樣,實質的意義就延續到現在。這就是天爵跟人爵的不一樣。那我們現在,我們都在修天爵,我們也不希望得到什麼人爵。現在是做官的,叫官不聊生,不是民不聊生。民不聊生也就罷了,官也不聊生,那大家都不曉得在忙什麼。

  「堅持雅操」,重點在一個堅持,擇善固執,「好爵自縻」。現在我們求的不是人爵,我們求的是天爵,是希聖希賢。

  再舉一個,舉一首詩,唐朝虞世南有這一首詩:「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有沒有讀過?沒有,題目叫做《蟬》,這個叫做詠物詩。詠物,有很多都可以拿來作題材,有動物、有植物、有日常用物、日常器物,都可以詠。雪公老師大家應該比較熟,有一首《時計鐘》:「警眾太殷勤,曾無間寸陰。幾人長夜醒,不負轉輪心」。有一些墨寶就有。還有一首叫做《殘燭》,各位的課本裡頭有一本就引用了《殘燭》。「但能光照遠,不惜自焚身」,這是最後兩句。這些都是詠物詩,藉著這些來表達內心的節操、志氣。

  那麼這個《蟬》,就是舉夏天在叫那個蟬。你們要了解蟬的生態,牠為什麼要一天到晚在那裡叫?牠的幼蟲,蟬產卵以後,牠的幼蟲就躲在泥土裡面,躲在泥土裡面,蟄伏了十七年,十七年。那個蟲,我們年紀稍微長一點都看過,叫做雞母蟲,ke-bó-thâng,在那個鬆軟的泥土裡面一挖開就厚厚的。為什麼叫雞母蟲?因為老母雞最喜歡吃。那個就是蟬的幼蟲,牠在那個泥土裡面,隱身隱藏了十七年。到了第十七年,準備要蛻化、要羽化了,就從那個爬上來,從樹幹慢慢爬,爬爬爬爬爬爬,爬到樹枝,就掛在那個地方,最後從背部裂開,就飛出來,剩下那個就是剛才講的蟬蛻。十七年,然後牠的壽命也就短短的三七二十一,三個星期左右。所以難怪牠要聲嘶力竭的在那裡吼叫,忍了,隱忍了、蟄伏了十七年,終於見到天日了。牠就不吃什麼,就是喝露水而已,然後白天就這樣叫叫叫叫叫,抒發,抒發十七年的鬱悶。所以我們聽到蟬叫聲,你要忍受、你要體諒、要同理心、要包容。

  所以這個「垂緌飲清露」,那個「緌」就是古代戴帽子打結以後垂下來的那個帶子、那個繩子。蟬的嘴巴不就是一個尖尖的嗎?用那個來形容蟬的外貌。垂緌,那個嘴巴,只喝那個乾淨的露水。牠的聲音流響,從那個疏疏落落的梧桐樹葉傳出來,聲響就這樣傳出來。重點在底下這個,「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牠的位置,牠停留的位置很高,傳出來的鳴叫聲自然可以傳播很遠,不是藉著風在那個地方幫牠散播。我們現在科技發達,有揚聲器,牠不是,牠不必。那個蟬鳴聲,有時候你看牠叫叫叫叫叫,傳得很遠、很響亮,跟夏天晚上那個蛙鳴一樣,一隻青蛙就可以傳好遠。你不要小看牠,這個大自然的現象有時候我們都疏忽掉了。這個在講什麼?一樣講天爵,你要德行崇高,你自然就聲名遠播。現在不是,現在都是叫做打知名度。知名度高,然後再加上是正的還是負的。曹操知名度也很高,對不對?可是萬古流臭,千古流臭,不是萬古流芳。

  還有兩句話,叫做「有麝自然香,何必當風揚?」麝香,你有了那樣子的一個條件,自然就散發出這個芬芳的氣味,你不必在那邊風頭,風從這邊吹,你在那邊散播你的香氣,刻意的。

  這個段落剛好結束,還有幾分鐘。剛剛私下有同學說那個詩歌的吟誦,上次我們有講到,剛好吟這一首。我們就以這一首做例子,把雪廬老人他所傳誦的這個吟誦調,我們已經把那個電子書,《吟誦常則》的電子書已經送過來了,各位可以跟辦公室那邊來請。就是雪公老師、雪廬老人親自吟誦的唐詩,有近體詩、有古體詩,還有兩篇古文。兩篇古文,一篇就是《陋室銘》,一篇就是《五柳先生傳》。這個錄音檔音質很清晰。他吟誦的是用山東濟南的方言,很規律,有五絕,仄起平起;五律,仄起平起;還有七絕,仄起平起;七律,仄起平起,總共十六種格律,仄起平起再加首句入韻跟不入韻。但是它旋律是一樣的,入韻跟不入韻就是長短的差別,所以再歸納起來就剩下八種,就八種吟唱調。你會了這八種吟唱調,就可以去看看近體詩哪一首是什麼調,什麼格律,就用這個來吟,就可以應用無窮了。

  各位看這首是平起還是仄起?怎麼看?平仄怎麼看?首句、第一句的第二個字是平聲還是仄聲,就叫做平起仄起。這樣了解嗎?所以它是五言絕句,對不對?然後平起還是仄起?平起。首句有沒有入韻?露,有沒有押韻?你看它押什麼韻?桐、風。這是你們有沒有背過,是什麼韻?是一東韻。不是一東就是二冬,一個是東邊的東,一個是冬天的冬,風、桐。首句不入韻式,吟誦的時候就是我們學會念標題,五絕,平起,首句不入韻式,《蟬》,虞世南。先念這個標題,底下就是一句一句來:「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是這樣子。不過這一首它的平仄有一點是,第三句有一點叫做拗體。照一般的平仄規律,你們如果了解作詩的話,流響出疏桐,這個響是仄聲。居高聲自遠,這個聲應該也是仄聲。但是它是整句,這兩句都是有變化。大概是這個情況。

  還有五分鐘,看各位有沒有問題?我們到這個章節先告一個段落,那麼第四章以後,下個星期再上了。那有沒有問題?沒有問題我們就提早結束好吧?

  學生:陽曆是四年一閏可以理解,那我一直搞不清楚就是十九年閏七次這個部分,可以請老師解說一下嗎?謝謝您。

  老師:就是上次有說過,它是陽曆跟陰曆有差,陽曆一年就是三百六十五天又四分之一,所以它每隔四年累積了,就要多一日。那陰曆它有時候一個月二十九天,有時候三十天,基本上來講平均差不多三百六十天左右。它會誤差,它有一些誤差。所以誤差它累積到相當程度的時候,它就會閏整個月,陰曆就會多一個月,一年十三個月。有時候是兩年、三年閏一次,就多一個月。它按照那個萬年曆,按照自古以來的一些規律、規則、習慣,然後總計十九年裡面會多出七個月來,是這樣子的情況。它是整個月,多整個月。像有時候重陽節兩次、端午節兩次、中秋節兩次,陰曆是用這個方式來調整,調整那個曆,日曆、月曆。還有嗎?還有什麼問題?好,沒有的話,我們就先下課了。好,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