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弟子規-第13集

  尊敬的各位老師、尊敬的各位同學們,大家好!請掀開《聖學根之根》第一冊,《弟子規》第二十頁,我們從第五行開始看起。

  【路遇長。急趨揖。長無言。退恭立。】

  上一節課我們學習到這裡,我們在路上如果遇到長輩,應該要向前來跟長輩問候,如果長輩沒有什麼事情要囑咐、交代,我們就恭恭敬敬的退在後面站立在一旁,等待長輩離去。

  按照古禮,無論是騎馬還是乘車,在路上遇到長輩,都要下馬或下車問候,並且等到長輩離開了大概百步之遙,才可以離開。

  這節課再稍微補充一點,在日常的生活當中,言談舉止、行住坐臥都要有禮貌,不能隨便,特別要真正的落實「四勿」。「四勿」是在《論語》當中記載的一段經文,「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這段經文是記載在《論語·顏淵》。這四句話是從我們的身、口、意這三個方面都要注重我們的禮儀,也要保持內心的清淨。

  在之前,師父上人曾經親自拍攝四隻小猴子的照片,這四隻猴子,第一隻是用兩隻手把嘴捂起來,代表「非禮勿言」,我們要謹慎自己的言語,該說的話才說,不該說的話不要衝口而出。對於自己日常生活當中的言語要非常謹慎。第二隻小猴子是用兩隻手把耳朵捂起來,這是代表「非禮勿聽」,我們耳朵所聽的都是良善的訊息,對於一些不良的訊息,我們要注意防範,不要聽到耳朵裡面去,盡量避開。第三隻猴子是用兩隻手把自己的眼睛捂起來,這是代表「非禮勿視」,凡是不應該看的訊息,譬如我們現在廣泛的接觸傳播媒體,對於手機、電腦上面的媒體訊息,如果是牽涉到殺盜淫妄的不良的訊息,它對我們的身心會產生傷害,這個時候就不應該去看。最後一隻猴子牠是兩隻手放在前面,這是代表「非禮勿動」,我們在日常生活,言行舉止、行住坐臥都要合乎禮,一舉一動也都不能夠隨便。這是四隻可愛的小猴子的表法。

  關於《論語·顏淵》的這一段經文,雪公老人在講解的時候談到,顏子,也就是顏淵,他「請問其目」,在這之前有談到克己復禮是總綱,這裡的目是細目,請老師舉出條目是什麼。孔老夫子就說了這四句,「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這四句,「非禮勿視」必須在前面,聽則是其次,所以次序不能顛倒,視覺是在前面,聽是在後面。《三字經》中說「首孝弟,次見聞」,也是先見而後才是聞。

  這四句話是提醒我們,不合乎禮的首先我們就不能夠去看。包括現在的電視、報章雜誌、廣播等等,盡量也比較少接觸。雪公老人談到看電視,他基本上只看京劇,看京劇也是為了教育的緣故、緣由,因為在今日的社會當中,這種傳統文化的教育,特別是關於禮的這一方面的教育,是非常缺失的,而在京劇當中還保存有禮,我們可以在裡面學到許多古禮,一舉一動、一言一行當中,它都是符合古時候的禮。譬如喝茶,必須要坐而正冠。雪公他看媒體的節目,基本上只看京劇,現代的電視節目他基本上是不看的,因為和他所傳承的傳統文化的教育有很多方面是背道而馳的,像這種節目就不適合觀看。包括看報紙也是只看大標題,因為我們總是要了解國家大事,或者是國際的形勢。但是如果詳細的看內容,又會耗費我們很多的時間跟精力,大致了解標題,知道都發生了什麼事情。特別是關於殺盜淫妄的訊息,包括新聞、片子、電影、電視、紀錄片等等的,一概都不要看,只要是跟殺盜淫妄有關的,我們也都要防微杜漸。

  「非禮勿聽」,所謂耳不聽,心不煩。因為像這些不合乎禮的,它對於我們清淨心會造成傷害,這些不看、不聽,能夠保護住我們的六根,心才能夠清淨。「非禮勿言」,會讓人起煩惱的話一概都不說。「非禮勿動」,動是心念的起心動念,一言一行都包括在其中。

  這裡是把我們身口意的各個方面都包含在裡面了,也就是說,在日常的生活當中,我們眼所見的,不符合禮就不要看;包括耳所聽的,不合於禮也不要聽;而口所說出的言語,不合於禮就不能說;一舉一動,動,雪公談到是關於起心動念,從起心動念到我們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要符合於禮。

  我們學到『路遇長,急趨揖。長無言,退恭立』,這也是我們在路上落實禮的方面,也是符合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的原則。我們一舉一動總是要合乎禮,合乎禮的才做,不合乎禮的就不做。

  我們接著看下面這句經文:

  【騎下馬。乘下車。過猶待。百步餘。】

  這一句是談到古時候古人用的交通工具,坐在馬上、車上,當我們遇到長輩的時候就要趕快下馬,或者是坐在車上,也應該先下車行禮,這才是恭敬的禮儀。按照古禮,無論是騎馬還是乘車,我們遇到長輩都應該下馬或者下車來問候,並且一直等到長輩離開大概百步之遙,我們才可以離開。而按照現在社會的情況,無論我們是騎車、乘車,在路上遇到長輩,如果方便停下來,就應該下車來問候,並且詢問長輩是不是有需要一起搭便車去什麼地方。如果不需要,長輩要離開,我們目視長輩離開大概百步之遙,才可以離開,這是敬老尊賢的表現。『騎下馬,乘下車。過猶待,百步餘』,長輩離去猶待百步之遙而目送,這都是恭敬心的表現。

  從前我們有機會向徐醒民老師請教關於《論語》的問題,當時徐老師親自給我們做了這樣的示範,當我們請教完了要回家,徐老師就站在他的家門口,一直看著我們的車子離開他的視線,才返身回去。這種禮應該是我們晚輩跟長輩要這樣做,徐老師他非常的慈悲,他是表演給我們看,做一個榜樣給我們看。所以我們一輩子都記得,我們在送人、送客,也要遵守這樣的禮節,也就是說,一直目送著客人遠去百步之遙之後再離開。

  這個原則可以衍生成送客的禮儀,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可以體現到。譬如在香港大埔的時候,因為房子前面的路是山路,是要轉一大圈,最後車子才會消失在視線當中。我們每次送客,或者是目送尊長的時候,也都是等著車子繞場一周,轉了一圈,我們也跟著在門口站著,跟著轉一圈,一直揮手目送長輩的車子離開。

  而包括在機場送別,禮也是體現得非常明顯,因為我們在現代常常坐飛機。有一年,我們在台灣送一位長者,一位黃老夫人,當時她過世之後,我們參與了她的告別式的活動之後,師父上人就要離開台灣。我們記得那個晚上,因為航班是比較晚的,在送行的時候,在晚上有幾十輛的車子就跟在後面。因為當時師父上人回來的次數比較少,那幾年都是在海內外弘法。回來了一趟要走了,看到老師要走了,學生們也都非常熱情的去送,我們在送行的車隊就有幾十輛,在夜晚當中慢慢的前進,我們感覺那個場面到現在都非常難忘,非常莊嚴肅穆。又在這個過程當中,學生們對於老師的恭敬心念念在懷,通過送行的舉動體現出來。

  比較特別的是一般情況下,我們送長輩,一般是目送他大概離開了百步左右,按照這句經文,「過猶待,百步餘」,總是要在長輩離開百步的情況之下,目送長輩離開。

  我們曾經在巴黎有一次比較特別的經歷。那次師父到機場去,是走非常特別的外交通道。在通道當中等候的時候,在貴賓室裡面大家都圍繞在左右,因為依依不捨,看到長輩要離開,大家都前來聆聽長輩的教誨,針對我們現在的工作、學習,看看老師長輩還有什麼特別的囑咐跟交代,學生們也都跟在旁邊。這個通道比較特別的是,當時是單獨坐一輛車從貴賓室到了飛機的旁邊,飛機是單獨開一扇門,沒有跟其他的旅客一起進入機艙。車子開到飛機的旁邊之後,它一直升到飛機同樣高度的地方,然後再把門打開,直接就可以走到機艙裡面去,等於是外交的通道。

  在這個過程當中,大家把師父送到了特別的通道之後,就要坐到車子裡面去,車子裡面大概只能坐幾個人而已,它都是特別的外交禮遇的通道,所以它的交通工具裡面空間也是比較小,每次都是送一位、二位貴賓出行的。然後目送離開,大家都在旁邊一直揮手致意,一直看著師父上人坐著這個特別的車,直接從貴賓室開到了停機坪的飛機的旁邊。在這個過程當中,裡面的工作人員也非常的有禮貌,因為看是九十多歲的一位長者,所以也特別的問候他、祝福他。在一個送行、送機的旅程裡面,得到這樣的溫暖的照顧,還有問候,以及晚輩們的送別、送行的這樣的禮,內心裡面是感到很感動的,覺得這樣的國家還是一個重視禮、重視文化的國度。也希望有機會,也還能夠再來到這裡,跟這裡的國家跟人民再交流傳統文化。這是比較特別的經歷了。

  「騎下馬,乘下車。過猶待,百步餘」,這樣的禮,我們可以在這個過程當中,感受到古人之間的情義。古人是非常重視情義的,這種重視是體現在他生活的方方面面、點點滴滴。包括送別也是可以感受到這種情義,在唐朝,李白曾經寫過一首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這首詩描寫的是李白跟他的朋友孟浩然在黃鶴樓告別的情形。他是通過抒寫長江蒼茫的景象,以及朋友之間送別的場景,來抒發依依不捨的,對於朋友非常重情、重義的這樣的心情。在〈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當中,詩是這樣寫的:「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從這首詩裡面,我們可以看到他送別朋友,是等到朋友坐的船完全在長江的天際當中看不到了,他才依依不捨的離開。這種對於朋友的情義,依依惜別的心情,在送別的過程當中,非常真誠的流露出來。我們也在古人的禮儀當中,看出他們之間的情義,以及他內心的恭敬之心。

  我們送賓客、送客人,過猶待百步餘,這都是說我們送長者、送客人、送朋友,都要等到他們離開之後我們再離開。所以古人在送長輩、送師長的時候,確實都有落實「過猶待,百步餘」。特別當我們在送老師、送長輩的過程當中,在行禮的過程裡面,我們也會顯發出對於長輩、對於老師的感恩之心。我們想想看,當人生沒有遇到這些長輩、老師,甚至貴人的時候,沒有他們來啟發我們的智慧,幫助我們放下煩惱習氣,正是老師、正是長輩對於我們點點滴滴的教誨,這種恩德,我們的人生才得到真正的成長。我們在行使這種禮的過程,都是用感恩的心來對待長輩。

  這首詩,是在黃鶴樓,這個地方是在湖北。在最近,湖北乃至有許多廣大的地區,發生了非常嚴重的疫情。這兩天我們看到一位非常有愛心的歌唱家,這位老師她唱了一首歌。這首歌,歌詞是她的兒子所寫的,兒子寫的歌詞,母親來唱。這首歌寫得非常的感人,它是以愛做為主題,呼喚人們用愛心,用至誠的大愛來化解人們內心當中的恐懼,來真正建立信心,真正化解災難。歌詞是這樣寫:「愛灑天下,最美華夏,為百姓苦,奔走天涯。愛灑天下,錦繡華夏,捨己救人,功德無涯。」在面對這種嚴重的災難的過程當中,確實有許許多多人,在這裡奉獻出了他的真誠的愛心。

  包括在災難面前我們也體會到了,四海之內皆兄弟也,有很多鄰近的友邦,有很多來自各個國家的領導跟人民,他們也奉獻出真誠的愛心,對於這次所遭受的災難表示真切的關懷。我們在這裡能夠感受到,愛確確實實是我們人類共通的語言。當一方有難,看到八方支援,這種如同兄弟姐妹之間的真誠的愛心,給我們無限的感動。

  「愛灑天下,最美華夏,自強不息,偉大中華」。我們在這種困難的面前,在災難的面前,自強不息的意志力是非常重要的。我們以自強不息的精神,大家能夠團結一心,再大的困難也能夠化解。

  病毒其實並不可怕,當我們因為這樣的逆境惡緣,從而能夠真正的懺悔跟反省過去所做的錯事,真正的重新,從今天開始能夠改過向善,把自己過去所造的殺盜淫妄的惡業,真正的改正過來,從今天開始,我非常認真努力的斷惡修善、積德累功,我們相信像這樣深重的災難一定是能夠化解的。

  「愛灑天下,圓夢華夏,國泰民安,天佑中華」。這不僅是我們中國人,也是世界各地的、充滿愛心的人士的真誠的願望。因為在現前的社會環境裡面,我們地球上的每一個國家,已經變成息息相關、休戚與共的生命共同體,我們不可能獨自存在,人類在地球村當中,是要共同去面對我們的困難的,因為一個地方出現狀況,可能牽一髮而動全身,它會影響到許多不同的國家和地區。在這種情況之下,我們所能夠發出的手足之愛、真誠的友愛就尤為重要。

  這是一個年輕人寫的歌詞,他母親唱起來,旋律是非常的優美、非常的感人,也感動了很多很多有愛心的人士,紛紛廣為宣揚跟流通她這首歌曲。當人們在恐慌的時候,用這種音樂,用愛的聲音去撫平人們內心的創傷,這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人遭遇到病苦,很多的病是被嚇死的,或者是被治死的,真正因為病而正常死亡的只是佔了一部分。在我們面對病苦的過程當中,內心的意志力、自信心,內心的愛心、心態是非常重要的。當我們有一個很平和的心態去面對,人體本身的免疫系統,它就有自我治療、療癒的免疫功能。在這個過程當中,除了物資上的救濟之外,我們精神上的鼓勵也是非常重要的。愛就是我們全人類共通的語言。

  這句經文,其實從禮的本質上來講,最重要的就是恭敬心。「騎下馬,乘下車。過猶待,百步餘」。在這個禮當中,是強調一個人對於長輩至誠的恭敬,這種誠敬心體現在外面,就是我們每日所落實的禮。師父的家鄉是安徽廬江,在安徽這個地方,從古到今文化的氣息是非常的濃厚,文風很盛。所以在安徽故鄉的習俗,風俗習慣,從小時候人們的價值觀就是這樣,一個人、一個孩子,他書讀得好不好、讀不讀書,不是擺在第一位的,而最重要的是什麼?是懂得做人。處事待人接物、應對進退,這是一個大學問。因此從小,做為父母給孩子做出榜樣、做出模範,孩子從小看著父母如何處事待人接物,他天天看,自自然然就學會了。

  昨天我們聽到一位老師也談到,他說他有一個小侄子,本來他們家因為兄弟姐妹多,下一輩的侄子有十一個人之多,侄子、姪女。但是這些孩子當中,唯獨有一個孩子特別有孝心、特別有愛心,從小就很懂得照顧長輩、孝敬老人。出門在外,回來都不忘記給長輩、給老人帶一點小禮物回來。當長輩跟老人身體不好的時候,他一個小朋友、一個小男子漢會來回去照顧長輩們,這個孩子從小就特別有孝敬之心。師父上人也談到,有的時候孩子他都是看長輩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他小眼睛在看,他自己就學會了,也並不是說怎麼教出來的,都是看長輩的榜樣。

  這當中最根本的是什麼?最根本的就是誠敬之心。我們內裡面真誠,外面體現出來的是恭敬。《禮記·曲禮》,這是《禮記》第一篇,第一句話「《曲禮》曰:毋不敬」,「毋不敬」是一切恭敬的意思。當一個人他從小就學會恭敬之心,處事待人接物都保持恭敬之心,他這一生、這一輩子就生活在誠敬的世界裡、生活在感恩的世界裡,這是非常幸福而美滿的人生。「誠於中,形於外」,裡面是真誠,外面是恭敬,他能夠學會,這是根本。

  我們做為弟子、做為學人,就要發這樣的心,把至誠恭敬在我們的生命歷程當中體現出來,以至誠恭敬來對待我們的父母、對待我們的師長,這必然是能夠以至誠來感通的。

  下面我們來分享古時候聖賢人的故事。蘧伯玉,是一位非常賢德之人,在歷史上記載,他年五十,五十歲的時候,他還知道四十九年之非,這四十九年所犯的過失,他都還能夠非常清楚,真正了知。所以可以看出,古時候的聖賢君子,他們就具有反省、改過,知過改過的一種德行。

  有一次,靈公和他的夫人南子在晚上還沒有休息,他們坐在一起,突然間聽到外面有車子的聲音,因為那個時候已經是晚上了,聲音聽得很清楚。結果這輛車到了宮門突然停住了,南子就說,這一定是蘧伯玉的車。靈公覺得很奇怪,她沒有看到這輛車,怎麼知道這是蘧伯玉的車?於是南子就說,按照禮,「下公門,式路馬」,也就是說當車子來到公門,一定要停下來,要來行禮致敬。式路馬,式是指的車前的橫木。要敬禮的時候,在車前的橫木當中俯下身子來表示禮敬。式路馬,路馬就是君駕的路車之馬。通過這種禮,即使是坐在車上,你走到公門,也要停下來行禮,這是表示一種恭敬、禮敬之心。「君子不以冥冥墮行」,做為一個君子,他即使在黑夜當中、暗夜當中,沒有人看得到、沒有人知道,他也會按照禮來落實。並不在於有沒有人看到,在沒人看到的時候,他的一舉一動也都是完全符合禮的。蘧伯玉他是一位賢大夫,他對於長上是非常有恭敬之心的,像這樣的人,他一定不會因為現在是夜晚,他就廢棄了應該具有的禮,做為臣子應該有的禮。結果靈公就派人去打聽,這輛車到底是誰的車,後來才知道果然就是蘧伯玉的車。

  做為君子,他不以昭昭伸節,也就是說,在大庭廣眾當中,無論是在很多人的面前,還是在冥冥當中,冥冥就是沒有人在身邊、沒有人看得見、沒有人聽得見,無論是在什麼情況之下,他都要行使他應該做的道德仁義禮。而做為禮,因為已經根植在他的心中,表現在他日常生活當中的行為上面。而他所做的這一切都是出自於他的至性至情,都是他真心本性所流露的,不是矯揉造作的,他的這些表現不是要給人看的,而是他的行為都是完全符合性德,他自性本具的德能。

  現代人有的時候遇到長輩還裝作看不到,即使看到了,也非常傲慢,而不會行禮,要真正的反省改過。像我們在從前,在這方面做得就很有欠缺,特別是以前在讀書的時候,每天都鑽在書本裡面,對於這些德行、禮沒有真正去落實。以前我們在讀書的期間,有時候看到長輩就好像沒看到似的,沒有那種前去問候、去問好的習慣。所以時間久了,大家都覺得我們很傲慢。而自己又覺得,我平常也沒有表現出來傲慢的行為,為什麼長輩都覺得我們很傲慢?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有時候看到長輩,都懶得去問候,疏忽了禮。對於讀書人來講,至少在我們自己身上,就曾經有過這樣比較明顯的過失。

  我的母親雖然書讀得不多,但是她非常聽從長輩的教誨。特別是當時她要嫁到徐家,父親就對她有很多的交代,首先要求她對於長輩一定要孝敬;再來,做為女人,妳嫁到夫家之後,要把廚房的事情料理好,灶台都要擦得乾乾淨淨的,這都是女人的臉。所以母親嫁到徐家,嫁到父親的大家庭裡之後,她就記住了父親對於她的教誨,凡是見到長輩,她嘴巴特別甜,一定就向前去跟長輩問候,這是我們從小看到大的。因此長輩都很疼愛她,覺得這個媳婦特別乖巧、特別討人喜歡。另外她廚房都整理得乾乾淨淨,一輩子都是如此。以前的廚房還有在燒柴火、燒灶,這邊也有用瓦斯、用爐子,現代的爐子做成現代的灶台,不管是什麼樣,廚房的哪一個位置,母親她總是每天都擦得乾乾淨淨的。後來隔壁家的長輩,都還特別讓他們的媳婦到我們家來看看我們家的廚房。

  所以禮,這是從內而外所體現出來的,誠於中而形於外。如果像現代人看到長輩傲慢而不行禮,一定要自己反觀內省。蘧伯玉他也是人,我也是人,人家是以恭敬心,甚至在夜晚也不失他的誠敬之心,而我們則是以傲慢心來處事待人接物,距離相差得很遠。而他能夠以禮讓深宮當中的君王跟夫人都對他產生信任,我們卻以傲慢去跟很多人結下了惡緣。通過這樣的對比,我們就要深深的反省自己的所作所為,離聖賢君子確實是太遠了,一定要再改進。

  在《論語·顏淵》篇當中,顏淵曾經請教過他的老師什麼是仁。我們知道仁愛的仁,這也是夫子教化的核心。仁它是從孝敬的孝字所引申出來,從孝把它推而廣之,「凡是人,皆須愛」,這種仁愛,這是夫子教學的核心內容。「顏淵問仁」,請教他的老師孔老夫子。而孔老夫子則回答說:「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問仁,這是他的老師孔老夫子所提倡的,想必夫子在日常的教學當中常常會提到仁愛的仁,為什麼他最得意的門生顏淵(顏子)還要問這個問題?這是溫故知新的過程,溫故而求新。我們說仁,它要引申開來,義理也是無量無邊的,而孔老夫子對於不同程度的學生,他所教學的側重點、深度也都會有所不同。

  顏淵問仁,夫子的回答則是「克己復禮為仁」,這是從上到下來說,當一個君王、當一個領袖,他能夠一日克己復禮,則天下歸仁。也就是說領袖、君王、領導人,他本身要先做到克己復禮的功夫,這樣對於天下的百姓也都會產生影響。克是制服自己跟控制自己,譬如「我戰則克」,跟「克」意思是相同的。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看到,上行下效,在上位者他所做的榜樣,所施與老百姓的教化是非常重要的。譬如有人擾亂社會,做出一些不應該做的行為,首先不能怪他們,為什麼?「不教而殺謂之虐」。現在年輕人沒有受到很好的倫理、道德、因果的教育,沒有受到過聖賢的教育,他做出這種反常的行為,是必然的。

  「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古聖先王,像禹王,當他在路上見到罪人,他下車非常同情的說,「萬方有罪,罪在朕躬」。堯舜在當天下王的時候,普天之下都沒有罪人,為什麼到我來領導就出現罪人?古聖先王他都知道反省自己,了解這個道理,必須要有克己的功夫,反求諸己,當我們有對不起別人的地方,自己一定要改正。如果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反省改過,他還是對我們不好,他是妄人而已。雪公在這裡談到,他墮他的地獄,我讓他,我升我的天堂。否則怨對方,會造罪業,吃虧仍在自己。冤冤相報沒完沒了,不要跟人家結怨。

  大家要學克己,克己有什麼辦法?「博學於文,約之以禮」,要從禮上來學。雪公老人九十多歲的時候還在講《常禮舉要》,從這裡可以看出禮的重要性。如果現在再不學、再不去落實,幾乎像這樣的道德、學問的傳承都出現危機了。雪公非常重視這一點,要在禮上漸漸學成功。道德、仁義,可能對於普通人來講,要一下子達到那麼高的境界是不容易的,但是禮它是最低的限度,我們是可以做得到的,而且也是最容易入手的,要在禮上來下功夫,慢慢的學成功。第一步先克己,先三省吾身,改自己,這一改就合乎禮。

  聖賢人他為什麼能夠成為聖賢人,這裡的道理很簡單,並不複雜的,勤於講學,勇於改過。我們有活到老學到老、好學不倦的精神,以前這些道理我們不懂,那我現在開始認真努力的下功夫來學習,為時不晚;能夠勤於講學、勤於來演說儒釋道的聖賢學問,勇於改過,通過學習道德學問,把自己身上的毛病習氣修正過來,我們德行就能夠日日增長。

  蘧伯玉,像這樣的賢德之人,他是行年五十而猶然知道自己四十九年之非,欲寡其過而未能也,他天天反省改過的功夫做得多麼好。只要能夠克己復禮,這就是仁。任何事情,我們凡事不要去責怪人、指責人,不要從別人的身上去找原因,而要從自己身上來改,這樣問題才能解決。各自責天清地寧,如果是各相責,怎麼樣?必然是天翻地覆。我們能夠凡事自己反省、檢點,改過,做到克己復禮的功夫,這是仁。對別人不能缺少禮,要對得起人,這就是仁。

  「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只要有一天克己復禮的功夫,這也不得了,普通人可能一天都做不到。曾子他為什麼能夠成功?為什麼他能夠成為孔門的聖哲人之一?跟他的德行是相關的。首先他是大孝子,我們聽到很多關於曾子孝順的故事。做為孔門的弟子,他非常重視「吾日三省吾身」,他天天都在省察。他有這樣修身的功夫,在孔門弟子當中,孔子之道除了顏淵能夠體悟之外,就是曾子能得。

  有一年在北京,我們跟著大學同學一起到國家博物館去參觀,到裡面去看特展。當時這個展覽有一些展覽品送到法國交流,交流之後這些展品再送回國內,在國家的博物館當中也進行展覽。當時在展覽的作品當中看到一幅圖,這幅圖的中間是畫著孔子,左右兩邊是畫的顏淵、曾子。在這幅圖上非常特別的是,在孔老夫子和他弟子的衣服上面,是寫著《論語》的經文。這幅畫意味是非常深長的,古人把《論語》當中的話,重要的經文都寫在他們的衣服上面,這幅畫正是畫的孔老夫子和他最得意的門生顏淵,還有孔氏學說、儒家學說的傳人曾子。

  顏淵問仁,夫子回答是克己復禮,國家的領袖,他在一日之中只要能克己復禮,則天下歸仁焉,天下都學仁。譬如像周文王,周文王是一位非常仁德的君主、國君,他用仁風度化了芮跟虞這兩個國家。本來芮跟虞這兩個國家,很喜歡相互爭奪,他們之間相爭,於是來求周文王裁斷。到了周文王所統治的國境,看到舉國上下,從君王到人民百姓彼此之間都相讓,相互禮讓,這兩國的國君看了之後非常的慚愧,就離開了。這就是克己復禮的力量,讓天下歸仁。

  「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為仁由己」,想要行仁的德性,不在別人身上,仁不仁全在於自己身上。這是雪公對於我們引述孔子的話,特別做的解釋。有人說,想行仁,沒有對象,沒有其他人,如何來行仁?古書當中說:「高明之家,鬼瞰其室。」我們生活在世間,如同《大學》裡面所講的「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就是「舉頭三尺有神明」,我們一舉一動不僅是人看得到,天地、神明、祖先都是看得到的,並不一定有人在身邊我們才要去落實仁,行仁要在我們自己身上落實。

  在前兩天我們看了一個紀錄片,拍得非常的感人,都是記載中國歷朝歷代的古聖先王是如何用道德仁義禮來治理國家的,而他們以德治國的做法,確確實實對於我們後人是深刻的警示跟啟發。這個紀錄片叫「正氣貫古今」,我們看到成湯,湯王他一生的事跡。成湯他姓子,名履,又名天乙,他是舜臣契的第十四代後裔。最開始他住在亳地這個地方,亳地就是在河南省的商丘,他是夏代的諸侯,而他是非常仁厚的國君。

  有一天,成湯到野外去出遊,就看到獵人是四面張開獵網,而且獵人向上天禱告說:「從天空飛下來的,從地下出現的,或者是四方來的禽獸,全都投入到我的網中。」當時成湯看到這個情形,覺得很不忍心,獵人這樣子來捕捉動物,不只是手段很殘酷,而且鳥獸這樣子來抓捕會有滅絕的危機,而且違背了上天的好生之德。

  我們用歷史來反省現在,歷史是一面鏡子,在現在出現的許多天災人禍,其實跟殺生是有關係的。為什麼這樣講?人類流行的許多傳染病也好,或者是瘟疫也好,追溯它的根源,都是跟殺生有關。譬如有人喜歡吃一些野生的動物,造成這些動物身上的病毒對人體產生了影響。這是非常明顯的因為殺生、吃肉所造成的。又譬如,人類就是為了吃這些牛肉、吃肉食,所以在畜牧的過程當中,也對於整個生態造成很大的影響跟傷害。有的從事畜牧業的人,就是為了要飼養這些動物,直接或者間接的對於原始森林也造成傷害。

  人類的許多行為在嚴重的影響著整個生態的平衡。在最近我們也看到,像南美洲所出現的大火,還有澳洲所出現的大火,其實這些火、災情跟人類的活動是有明顯的關係,是因為整個地球的暖化所造成的。而地球的暖化,很大程度也是人類的現代的生活方式導致碳的排放量太大,它就直接影響到生態的平衡,造成了我們地球的溫室效應,或者是全球變暖的現象。而在澳洲的森林大火當中,這種嚴重的災情跟全球變暖是相關的,造成了許許多多的動物,當時聽到一個數字,五億個動物在這次大火當中都失去了生命。

  人類如果再不反省回頭,和我們人類共同生活在地球上的這些朋友(動物的朋友),可能會因為我們過度的貪欲,對於物質享受過度的需求,造成對牠們的傷害,後果是很難再挽回的。在生態系統當中,一旦有一些物種絕滅,它對於整個生物鏈的傷害是非常非常大的。

  在古時候我們看到湯王,他有這種仁愛之心,上古的人們他就有這樣的觀念,人跟大自然是一體的。而做為君王,他的仁愛之心連禽獸他都能夠顧及到,這種仁德是非常了不起的。湯王當時就下令要除掉三面的獵網,只留一面,也就是說不要對於這些動物趕盡殺絕,要能夠網開三面。並且把祝禱的話改成:願向左的就快向左逃,願向右的就趕快向右逃,願往上飛的就往上飛,願往下逃的就往下逃,只有命該絕的才進到我的網中。四面的獵網他除掉了三面,只留下了一面,不至於對牠們的生命趕盡殺絕,還給牠們留幾條活路。

  湯王仁德的行持就傳揚了天下,四方的諸侯聽到這個事情都對他非常讚歎,覺得成湯的仁德確實是太大了,連禽獸他都能夠愛護到,真是仁民愛物、偉大至極的聖賢,所以四方的諸侯都歸服於他,達到了四十六個國家。而相反,在那個時代,夏桀非常的暴虐,導致生民塗炭,老百姓都生活得很辛苦。上天有仁愛之心,連上天老祖先都不希望看到百姓受苦。湯王當時順應了天意,上應天意,下順民心,最終他放逐夏桀,把他放到了南巢,而湯王就在亳這個地方即位,國號改為商。亳在今天中國的河南商丘,他在這個地方即位了。

  即位之後,當時有七年的旱災,五穀不收,民不聊生。湯王對於這種景象,他感到非常的難過,因為老百姓的生活都過不好。所以他在桑林之野就非常真誠的祈禱,求雨。就跟我們現在澳洲經過幾個月的大火之後,因為一直都沒有下雨,所以火勢也都沒有辦法得到控制。有許多宗教的長老,就出來帶頭求雨,希望把旱情跟火災的災情可以降下來。湯王他也是這樣子,看到旱災,老百姓都沒有收成,沒有收成他沒有糧食吃,如何能夠安居樂業?所以湯王他就自己到桑林之野去祈禱,並且他引了六事,六個方面來做反省。

  古時候的君王,看到國家遇到災難,他都是帶頭來反省改過,一定是自己在政策上、政治上,措施上面有做錯了什麼事,才會感得災難。他引了六事,首先第一,我的政治雜亂無節度嗎?政治上面,是不是因為沒有走上正常的軌道,雜亂無章?他反省第一條。第二條是臣民有失職責嗎?做為大臣、做為老百姓,是不是有失職的地方?第三是宮室崇尚奢華嗎?古時候的帝王都是非常節儉,過的生活都是「菲飲食,卑宮室」,自己生活很節儉,把留存下來的錢財都能夠用來幫助百姓。所以他反省,他所建的宮室、宮殿是不是太奢華了?第四條,是不是聽用婦言弄權亂政?有沒有聽信女人的讒言,讓她們去弄權亂政?這是反省第四條。第五條,天下賄賂的風氣盛行嗎?是不是因為有一些貪官污吏出現,不廉潔,才會有感得災難?第六條,毀善害能的人昌盛嗎?在歷朝歷代,凡是有賢德的人出現,往往也會有一些小人,暗中去陷害他。就像《弟子規》裡面所說的,「流俗眾,仁者希」,後面我們也會學到這一條。君子在世間也不容易自立。

  湯王他就反省:如果我們國家出現這些問題,那這都是我成湯做為君王,才德有所欠缺,領導無方的關係,所以希望上天把罪降到我的身上,不要因為我的罪過而連累了無辜的老百姓。做為君王,他至誠的懺悔,他這個話還沒說完,感應天心,豐沛的大雨就降了下來,連續下了幾千里,上天就降下了大雨,對於國家的整個旱情,就得到很好的解決了。

  所以災禍,我們不要以為天災人禍跟我們的起心動念、一言一行都沒有關係,事實上並不是這樣的,災禍和我們一切的心行都是相感應的。所謂種善因得善果,如果我們心行都不善,災難它自然就會產生。所以在這個過程當中,做為君子,一定要去反省改過,認真的改過自新,有所警戒。希望所有的人都認真努力的斷惡修善,這樣就能夠化解天災跟人禍。

  所以任何事情,一定要從我們的心行當中尋找原因,這樣子來做,才能夠真正的去改變我們的環境。從古到今,有很多的君王聖賢之人,他們觀測到這些異常的天象,或者是遇到這些災難,都是認真努力的自我反省,改過自新,也帶領著全國的老百姓一起來改過,來斷惡修善、積德累功,最終能夠感應天心,化解災難。這是湯王的故事,我們看了這個片子,收穫非常的大。

  江逸子老師曾經畫過湯王的像,收在江逸子老師所畫的《華夏道統源流圖》當中。在這部書當中,記載了古聖先賢的事跡,並且把它畫成畫,一幅幅畫作,讓我們都能夠了解歷代的祖先,了解古聖先賢的德行。這也是江逸子老師他的用心良苦之處。而在他一生的繪畫生涯當中,也是一直秉持著老師對於他的教誨,所以他一生都是以藝來載道。

  上一次江逸子老師來的時候,曾經跟我們講過一個小小的故事。從這個故事本身,可以體會到老一輩的大德、老師們,他們為傳承文化所做出的巨大貢獻。師父上人也曾經說,雪廬老人在台灣弘揚儒釋道傳統文化的這幾十年過程當中,確實是把傳統文化的這一線命脈保存下來。這個評價一點都不為過。我們讀雪公老人的書,聆聽他老人家的教誨,包括之前我們一起學習過他老人家所留下來的《常禮舉要》。現在我們通過學習《聖學根之根》,也認真的在學習《論語》當中相應的經文,老一輩的大德、老人家,把浩瀚無比的中國文化的精神和文化的命脈傳承、傳揚下來。在我們這一代,我們現在確實是有繼承的使命,不然就對不起老人家一生這麼辛苦的教學。

  江逸子老師上次來的時候,在邊走路邊聊天,給我們講了一個故事,我們內心也特別的震動。因為江老師他後來一直是在孔府,也在孔德成先生的身邊,他是在孔府任職。有一年,《四庫薈要》在保存的過程當中,因為自然災害的關係,其中有一部分的《四庫薈要》的原書就泡到了水,對於原書產生了損害。這在文化上是非常大的事情,為什麼?因為《四庫薈要》是孤本,當時全世界只保存下來這一套是完整的。所以《四庫薈要》的保存,不只是我們中國人的責任,可以說全世界也都很關注。

  《薈要》有的書受到損傷,這個事情很嚴重,當時孔德成先生因為這件事情還遭到很多人的批評。後來他就跟身邊的人商量,說這個事情怎麼辦。江逸子老師那時候很年輕,他當時就給孔先生出了主意,他說:「您現在還能不能在故宮裡面找到清朝時期的宣紙?」後來發現這個宣紙還是能夠找得到的;換句話說,那種紙就和在編《四庫》時候的紙是一模一樣的。所以江老師就出了一個主意,他說您就把清朝時候留下來的宣紙,再找寫小楷的高手,這些老師毛筆字寫得都很好,再模仿《四庫薈要》的字,再重新把這些受損的《薈要》的書抄一遍。後來,孔德成先生也覺得這個建議非常好,就用了清朝的宣紙,請了幾位當時書法寫得特別好的老師,一起來把《薈要》受損的書,再按照原書的字形字體抄下來,從而讓這套傳世的孤本可以完整的保存下來。

  小故事雖然小,但是我們聽了內心受到很深的震撼。它是一種表法,什麼樣的表法?表示從雪公老人到他的學生、弟子們,他們靠一生的努力,把中國文化非常脆弱的命脈,小心的呵護保存,讓它可以傳承下來。所以今天,我們在緬懷這些大德老師、長輩們,他們一生辛勤的付出,我們內心要生起一種使命感。現在傳承文化的責任已經扛在我們的肩上了,那我們是不是要認真努力的把責任、把接力棒接在手上,把文化從我們的身上再傳下去,讓它代代相傳,而不至於中斷。因為師父上人常常說到,只要有中國傳統文化存在,世界一定就能夠有安定和平。如果人類失去了中國儒釋道的傳統文化,這不是我們中國人的災難,而是全人類的災難。所以我們的使命跟職責是非常的重,一定要能夠肩負起這個責任。

  關於這句經文,再補充一段歷史的故事。這個故事是發生在漢朝,對我們很有啟發性。在漢朝的時候,有一位賢者叫萬石君。為什麼稱他為萬石君,也是有個小故事,我們後面跟大家分享。在漢文帝的時代,漢文帝、漢景帝是漢朝一個盛世,所謂文景之治。就在漢文帝的時期,東陽侯張相如他是太子太傅,罷免之後,就在選可以任太子太傅的職責,結果大家都推選石奮任這個職。漢景帝即位的時候,以之為九卿,後來又徙為諸侯相。他在漢朝的初年,萬石君石奮在朝廷裡面任的官位是很高的。

  萬石君他非常重視教子,很會教導自己的孩子,所以他幾個兒子都很有成就,無論在德行上還是在政治上也都很有成就。他長子建,第二個兒子叫甲,再來是乙,最後一個孩子是慶,這幾個兒子都非常的孝順、謹慎,而且他們德行各個方面都特別的好。任人要任有德行的人,所謂舉孝廉,朝廷用官選擇的官員,品德一定要很好,又有才幹,這樣的官員朝廷就非常喜歡任用。所以他的四個兒子官位也做到很大,而且俸祿、收入是兩千石。當時漢景帝就跟人們說,石奮和他的四個兒子都是兩千石的收入,官位比較高,朝廷給他的俸祿也是比較多的。四個兒子都是兩千石,再加上他的父親石奮,做為大臣,這種榮耀都聚在同一個家庭裡面。石奮這個萬石君的名號就是這麼來的,五個人加起來就是一萬石,這一家人的收入都這麼高。

  身為朝廷的高官,萬石君對於兒子的教誡是特別的嚴格。他最小的兒子叫做石慶,他當內史這個官的時候,平常難免要應酬或是喝點酒,都是難免的。有一次他喝醉了,他的小兒子,叫做石慶,他喝醉了,喝醉了之後入外門,也就是巷門,不下車。前面看到蘧伯玉,他夜晚經過宮門,他的車子還要停下來,要行禮,沒有人看到,他都這麼謹慎、都這麼守禮,所以古人對禮是非常重視的。現在我們學的這句課文,就是關於禮的方面,騎下馬,乘下車,過猶待,百步餘。這個禮也都是平常有在坐車、出門要注重的禮節。

  他的小兒子因為喝醉了,所以他回來的時候經過外門,就是巷門,他就沒有下車。換句話說,因為酒醉失禮,也是很難免的。可是萬石君聽到這件事情,他兒子犯了錯誤,父親怎麼樣?不吃飯。這對於古人來講是最嚴重、最大的教訓。像弘一大師,如果學生犯錯了,他怎麼樣?老師就不吃飯了。本來一天只吃這一頓,再要不吃那餓一天,做學生得趕緊到老師面前來懺悔。不過現在學生不像學生,老師要是餓昏過去,可能他也不知道自己犯錯了,這是時代不同了。古人因為孩子都很孝順,很孝敬父母、很恭敬老師,父母要是不吃飯,這個事情不得了,得趕緊去跟父母懺悔。

  我們以前看到有一個很有名的藏書閣,叫天一閣,有一個很有名的藏書家,因為他藏了很多珍貴的古書在他的書房裡面。當時他制定的家規其中就有一條,要是兒女犯了錯,譬如對於他們留下來的圖書有所損傷,最大的懲罰是什麼?不允許他參加祭祀。這對古人來講,絕對是最羞辱的事情,連祭祀都不能參加,那換句話說祖宗都不原諒你了,你要趕緊懺悔改過,趕緊修正自己的過失。

  萬石君看到自己兒子做為朝廷的大官,連禮都沒有守好,他就不吃飯了。這個時候他小兒子就著急了,實在是自己做錯了。所以他就像廉頗一樣肉袒請罪,廉頗是負荊請罪,石慶他是肉袒請罪,這種方式是古人要懺悔、要請罪的方式。萬石君還是不原諒他。於是舉宗,就是全家,還有包括他的哥哥也都一起肉袒請罪,一起來幫他求情,來跟父親道歉。這時候萬石君就責備他的兒子,他說內史,官位做到內史,這是非常尊貴的官位、職責,那換句話說,你的身分地位是很高貴的。你進到閭里,里中的長老皆走匿,就是你來到大街小巷,左鄰右舍的老百姓都要迴避。而你坐在車中經過外門,你不下車,換句話說你沒有守禮,你還覺得無所謂。「固當」,本來就應當如此。當然這是反著說話,說反話來責備他的意思。於是,石慶跟他的哥哥、跟他的家人,趕緊跟父親謝罪,請求父親饒恕,請求父親原諒。石慶跟他家裡的晚輩們,進里門的時候趨至家,他用他的實際行動,來表示他確實知道自己做錯了,請求父親原諒他。

  古人教子這麼嚴格,連兒子官都做到這麼大了,犯了一點點錯,可能這個錯誤對於他這個身分地位的人來講也不是個小錯了。為什麼?因為你愈是在高位,你的一舉一動是給老百姓做榜樣的,如果榜樣做不好,影響會是非常的深遠。所以萬石君家教特別的嚴格,而他的幾個孩子,也都能遵從父親的教誨。所以這一家人,都能夠享受高官厚祿,是有原因的,這也是他們有德行,能夠承載富貴。同時,古人他在這個位置上,心心念念都是在為普天之下的老百姓著想,而不是自己去享受。因此他修身的功夫、教子的嚴格,才會達到這樣的程度。

  我們讀歷史,確實歷史就是一面鏡子,我們看古人他是如何修身的,如何齊家的,才知道他是如何治國平天下。能夠具備治國平天下的本領,都是從小在修身齊家當中下了很深的功夫。

  這個故事裡面有談到東陽侯張相如是太子太傅,後來這個官位人們都推崇要讓萬石君石奮來擔任。在古時候,太保、太傅跟太師是非常重要的職責。這也是體現出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是非常重視教育的原則,上至君王,下至普通的老百姓,都把教育排在首位。中國人文化可以流傳千古,社會可以長治久安,甚至於包括之前有提到的歐洲學者,研究為什麼四大古文明最後只剩下中國的文明,這個國家可以流傳至今?最後他們找到的結論是跟教育有關,他們覺得是因為中國人非常重視家庭教育,才能夠使文明代代相傳而不失。

  從太保、太傅、太師官位的設置當中,就可以看出中國人多麼重視教育。古時候皇帝登基,就職典禮舉辦的時候,做為帝王,頭等大事是什麼?頭等大事就是立太子,要選擇底下的接班人,能夠全心全力的來培養接班人。做為太子,他有三個老師,太保、太傅跟太師。之前我們學過周朝享國八百年點點滴滴的故事,周朝特別是開國的君王,都是明君聖主,這也是跟他們重視教育有關。

  周武王過世的時候,兒子成王只有十歲,所以周公攝政來代理,等他長大了之後才把政權還給他。像這樣的孩子,在培養的時候,選了跟他年齡差不多的小朋友一起來伴讀,這都是底下朝廷的人選。他有三個老師,一是太保,太保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主要是衛生保健、飲食起居,這是生活教育。第二是太傅,太傅是教導他倫理道德的課程。成王的太保是召公,這是武王的弟弟;而太傅教導倫理道德,這是周公,周公是武王的弟弟,他是大叔叔。這兩個聖人,周公是孔子心目當中最崇拜的一個人,這樣的德行來輔佐下一任的君王。另外是太師,教導他如何處理國家大事,如何治國平天下,太師就是姜太公。這三個老師都是聖人,來教導接班人。果然他們接班之後,沒有辜負老師和父母的期望,周朝的政治最好的時代就是在這個時期,成王、康王,周朝有成康之治,雖然它不是大同,因為沒有在全國選賢與能,但稱它為小康盛世。

  中國歷朝歷代也有很多的盛世,譬如觀之治、開元之治,清朝的康雍乾盛世,都是中國歷史上非常好的時代,是太平盛世。這些時代能夠造就政治上的成就,都是和他們的先王非常重視皇子教育有關。所以人是教出來的,人是能教得好的,這個道理確實是一點都不假。

  好,今天的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