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弟子規-第12集

  尊敬的諸位老師、尊敬的各位同學們,大家好!請掀開《聖學根之根》第一冊,第二十頁,我們從第二行開始看起。

  【或飲食。或坐走。長者先。幼者後。】

  上一節課我們學習到這一句課文,談到我們良好的生活教育,要從小培養的。無論我們在用餐、就坐,還是行走,都要謙虛禮讓,長幼有序,讓年長者優先,而年幼者在後面。這是我們在生活當中要具有的謙虛而禮讓的態度。

  中國人自古以來都講求禮讓、長幼有序,而沒有紛爭,沒有爭的。只有在射箭的時候,在比賽當中,但是這種爭也是君子之爭。在《論語》當中有一句經文,孔老夫子曾經說:「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君子無所爭。這種價值觀跟許多外國人的觀念是不同的,在現代社會,人們崇尚競爭,都認為只有爭才能生存,甚而至於爭名奪利,而且是明爭。雪公老人教導我們千萬不要爭,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是禮義之邦,是非常講求禮讓的。我們在前面學到「四海之內皆兄弟也」這段經文,看到「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如果是爭,我們的名利心就生起來了,君子所應有的品德就不復存在了。所謂名韁利鎖,一旦有爭這個觀念,我們的德行也就無法成就。

  「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君子在比賽射箭,在比賽當中,如果輸了、失敗了,是罰喝酒。每年都有祭祀的活動,有陪祭,陪祭是必須射箭合乎規矩,如果是不合規矩,連諸侯也會受責而被削地的。

  「其爭也君子」,這個經文重點是君子,君子是學而能立的士人,他有一定的目標,在道義當中是為利國富民。所以,凡是功利、名位,有違背道或者是違背仁,這種情況之下,做為君子他自然是不會去爭取的。

  孔老夫子說「志於道,依於仁」,如果和道相違背、和仁相違背的,他自然不會去爭取。小人和君子是截然不同的,小人都是志在功名利祿。但是做為君子,如果一件事情它是關係到道德仁義方面,做為君子又應當固執而力行之,並不是不爭。對於道德要擇善固執,力行近乎仁。經文當中說「當仁不讓於師」,「見義不為,無勇也」,對於義的事情也不能夠讓。我們通過學習這些《論語》的經文,也能夠體會到,自古以來中國人,特別是君子的風範跟精神。

  雪公老人也曾經講過一個很有趣的小故事,我們中國人都是讓,禮讓習慣了。在清朝入主中國的時候,雖然這是滿清人統治,但是他非常重視中國傳統的文化,被中國固有的文化所同化,甚至於能夠發揚光大,包括一切風俗也是如此。譬如在從前做官的人,他們都習慣要推讓、禮讓,常常都會說「中堂,吾不敢」,說習慣了,平常遇到事情,他首先什麼都想要讓給別人。有一天,有一個人感慨,說我們兩個關係這麼好,但是總有要離散的一天,那個人很感慨的說,「我們倆不知道誰先作古?」誰先作古就是誰先死。另外一個人就很謙讓的馬上說:「中堂先請」,因為他讓習慣了,他沒有反應過來他講什麼。

  如同韓愈在《治家格言》當中所說的,我們要退一步,「退一步自然優雅,讓三分何等清閒。忍幾句無憂自在,耐一時快樂自在。」君子於人無爭、於世無求,都是成人之美,而不成人之惡的。

  我們在歷史上許多聖賢之人的風範當中,可以特別的體會到,古聖先賢做什麼事情都是念念在為他人著想。譬如范仲淹先生,范仲淹先生他的兒子名字叫做范純仁,這個名字,顧名思義,做為父親他期許孩子要能夠時時刻刻存著仁慈的心、仁愛的心。所以仁,仁愛的仁,這個漢字所體會出來的意涵,讓我們想到自己的時候就要想到別人,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范純仁秉持著他的父親所傳下來的家風,沒有辜負父親對他的期望。

  有一次,范仲淹有五百斗的麥子,讓范純仁從京城幫他運回江蘇的老家。在運麥子的過程當中,剛好遇到了他的父親范仲淹的老朋友。當時他父親的故友,把他自己的家庭情況跟遭遇告訴了范純仁。他們家裡父母親已經去世了,但是沒有錢來安葬,還有他的女兒也都還沒有嫁出去,生活的情況就比較窘困。這個時候,范純仁聽到了這個狀況,就馬上把他父親的五百斗的麥子賣掉,把這些錢財送給他父親的朋友。結果湊一湊發現錢還是不夠,於是他當場就把運麥子的船也賣了,來幫助他父親的老朋友他們全家來度過困難、度過困境。

  等到范純仁他把這些事情都處理完了,他就回來跟他的父親報告,談到當時把五百斗的麥子賣完了之後錢還是不夠,范仲淹就跟他說:「那你就把船也賣了!」結果兒子說:「我已經把船給賣了。」做為父子二人,他們的存心都是非常的仁厚。這個家庭傳家道可以傳八百年不衰,我們從范氏家族,范仲淹、范純仁全家仁慈的、仁厚的心當中就可以體會到,為什麼這個家族可以維繫得這麼久。

  一直到近代,我們都還有接觸到范仲淹先生的後人,看到他的後人品德非常好,福報也非常大。我們當時遇到范仲淹的後人,看到她先生,這個太太的先生是一位律師,他們小朋友很小,就有帶小朋友來聽經聞法,接受儒釋道的聖賢教育,小朋友也教得特別乖。范家經歷了這幾百年,後世的子孫代代還是非常的賢孝,范氏的後人就是非常孝順的人。

  最近我們也看到,在中國出現了非常嚴重的疫情,疫情也是影響到全世界許多的國家。在我們現前信息時代,因為交通發達、通訊便捷的關係,我們整個地球已經變成了一個地球村。而做為人類,真正是命運的共同體,已經沒有辦法去真正的劃分你是你的國家、我是我的國家,任何一個國家出現狀況、出現災難,都是牽一髮而動全身。而在這個過程當中,也聽聞到了很多感人的故事,包括在我們學習傳統文化的團體內部,看到很多的大德老師,他們非常積極的在賑災,積極的從國外運送賑災的物資來幫助我們的同胞,這些過程都是非常的感人。

  在唐朝的時代,中國和日本在歷史上可謂是兄弟之邦。像日本、韓國、越南這些周邊的國家,他們在文化上、在歷史上都跟中國有著很深的淵源,在歷史上這些國家所使用的也都是漢字文言文。在文化上,東亞文化圈,在文化歷史上,中國和這些周邊國家的關係都是非常密切的。而在唐朝的時代,日本的天武天皇的孫子長屋,曾經派遣遣唐僧榮叡跟普照把一千件的袈裟帶來唐朝,而當時在袈裟上面就繡著一句話,「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寄諸佛子,共結來緣」。鑑真和尚因為這個話的啟發,也多次的要東渡到日本,把佛法傳過去,歷經了艱難,終於在七五四年東渡日本,把佛法、把律宗傳到了日本。這在中日友好的關係史上是一段佳話。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也很像禪門的另外一句話,「萬古長空,一朝風月」,闡釋的都是同別無礙的道理。在大唐的時期,當時中國跟日本的文化交流、宗教各個方面的交流都是非常密切的,所以它是闡釋日本跟大唐雖然不是同一個國家,但是此心同、此理同。也就是說國別、國籍雖然不同,但是人的本性都是相同的,都能夠同證佛果、同登彼岸。

  雖然從大唐到現在,經過了多少年的歲月的輪轉,在現前當中國遭遇到災難,日本人也伸出了援手、獻出了愛心。在日本漢語水準考試事務局,他們支援湖北的高校,支援兩萬支的紅外線體溫計,在包裝箱的上面就寫下了這八個字,「山川異域,風月同天」。這是用很高雅的文化,很具有文化氣息的語言,把它放在防疫作戰的同別關係當中。我們人類共同來解決災難,化解疫情對於全人類的影響,在這個過程當中,雖然我們有國家的差別,「山川異域」,有這種差別,但是我們共同來承擔人類共同的命運,共同來尋求一條解脫的、脫離困難的道路,這是「風月同天」的事情。

  同時在東京,日本東京,也有一群日本的女孩站在街頭募款,她們也是為這一次的嚴重的疫情來奉獻她們的愛心。她們一看到有人願意捐獻一千塊日元,就會送上一瓶蜂蜜,這是東京的一個寺院,養蜂場自己所做的蜂蜜。這個是來自民間,通過募款的行動來表達她們同體無二的愛心。在她們募款的帳篷的看板上,在「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的下面,她們又另外加了一句話,這句話是出自於《詩經》,《詩經》的〈秦風·無衣〉:「豈曰無衣,與子同裳」,這是衣裳的「裳」。通過這些跨越古今的言語,用漢字文言文,人們傳達、表達的是非常真摯的情感,這種同艱苦、共患難的心意和承擔。

  這一次也有人請教師父上人,針對這個問題、疫情,我們是不是也要有所表示,對於賑災,中國的疫情我們是不是應該表示關心?師父上人說了一句話,說當然要做,有福同享,有禍同當。

  在日本的賑災,捐款賑災,運送賑災物資的活動,日本舞鶴馳援給大連(這是東北遼寧省),他所用的是王昌齡的一首詩,「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雖然在近代,中國跟日本在遼寧這塊土地上,在大連曾經有來自不同的國家,也曾經在大連的這塊土地上發生過戰爭,但是當彼岸遇到困難,他們同樣送來了愛心。

  日本富山捐給遼寧的,他們寫的這樣的一句話:「遼河雪融,富山花開;同氣連枝,共盼春來」。「同氣連枝」我們之前跟大家分享過,「同氣連枝各自榮,些些言語莫傷情」,這是說兄弟之間的友情。

  比賑災物資更溫暖的是在物資上面的這些話。也許我們送來的一箱口罩,或者一箱醫療的用品,不一定真正能夠馬上挽救生命垂危的人們,但是在這種艱難困苦的環境當中,溫暖的語言,它卻能夠融化很多冰冷的心。我們人類就是在互相幫助、互相扶助,在愛當中共同生活、共同前進的。

  在賑災語言的背後,也給我們帶來一個更深層次的文化的反思。我們中國文化最為優秀的載體,就是漢字跟文言文。這種文化也許在目前有很多的中國人自己都忘記了,也許年輕的一代他已經看不懂正體字,已經沒有辦法去讀文言文的書。可是我們看到,在這些周邊國家、地區,有的人還繼續在稟承著來自於中國的優秀的文化傳統,這一點也不得不引起我們深刻的反思。

  在漢語體系當中,文跟言的使用是有一定的區隔。做為文字本身,它比語言更加的凝鍊,尤其像漢字文言文,它承載了很多歷史的軌跡,確實特別的耐人尋味。短短的幾句話,像這八個字,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它不僅記載著中日友好關係史上的一段佳話,鑑真和尚冒著生命的危險,一定要把佛法、把中國的文化帶到日本去,這種大無畏的精神,我們至今看起來仍然是非常感動的。同時,在這個話裡面不僅承載著歷史,它也承載著人們思想的深度。短短的兩句話可以看出賑災的過程當中,來自我們友邦的人民他們的深切關懷。

  《弟子規》的這一段課文,『或飲食,或坐走』,我們之前學過的,就是現在這句經文,「或飲食,或坐走。長者先,幼者後」。這裡我們體會到,這是在日常生活當中恭敬心的表現,仁愛之心的表現。乃至於「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這之後我們都會陸續學到這些經文。無論是大人,無論是孩子,在學習這些經文,並且在生活當中不斷的去實踐、去落實,慢慢的恭敬之心就會內化,這種恭敬心的培養,雖然是由內而發出,但是也要靠外在的儀軌、行為,內化成自己的存心,這種恭敬心愈來愈紮實。恭敬心愈來愈紮實,誠於中則形於外,我們自自然然就會變化氣質。

  「或飲食」,吃飯的時候要讓長輩先坐先吃。「或坐走」,我們平常在生活當中都要給長輩讓座。坐包括坐公車也要有秩序,排隊排好,不能夠爭先恐後。而上了車之後,除了讓長輩、老人先坐,還有讓老弱婦孺也能夠先有座位坐。我們把位置讓出來,處處為老人著想,也處處為後來的人來著想。

  我們就學到這裡,請看下面這句課文:

  【長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當長輩有事情在呼喚的時候,做為晚輩就要代為傳喚。而如果對方不在,做為晚輩就應當主動向前,去詢問說,有什麼可以幫忙的嗎?即使不能幫忙,也要能夠代為轉告。『長呼人,即代叫』,「即」是代表即時回應的態度。弟子服其勞,雖然長輩他是叫別人,並沒有叫我們自己,可是對方因為他不在現場,我們身為晚輩,一聽到長輩的呼喚,馬上就替長輩趕緊去找人,不能夠拖拖拉拉的,也不能夠懶散懈怠。而當發現長輩要找的人其實不在,可能外出了,一時之間找不到,這時候我們自己就趕快跑到眼前,不用待長輩的呼喚,趕緊去詢問我們是不是可以幫得上忙。

  呂近溪先生在《女小兒語》當中也談到:「尊長叫人。接聲就叫。若叫不應。自家先到。」譬如尊長在叫小明,一看小明不在,這時候我們趕緊就說,「請問您有什麼事情嗎,要找小明?我去找找看他到哪去了。」出去找一圈,發現他可能今天有事情先出去了,不在家。就趕緊回到長輩的面前,再詢問說:「您有什麼事情要找他嗎?我是不是可以先幫忙?」

  所以在應對的過程當中,做為晚輩、做為弟子,都是體現出非常的勤奮、非常殷勤、非常謙虛有禮,能夠察言觀色,而且也非常歡喜的來幫助別人、來回應長輩。這就是悌道的表現,也是恭敬、恭順的表現。《孝經》當中說:「教民禮順,莫善於悌」,就是這樣的道理。

  而當我們是晚輩,遇到長輩或者客人來,我們也要主動的去問說,請問您找誰?譬如,他來找我們家裡的尊長,就趕緊替客人去找。如果家裡客人要找的長輩他不在家,那我們也要趕緊去跟客人報告,說我的家人不在,請問您有什麼事情嗎?生活當中的禮節,它就代表著當他面對一件事情,一定是從頭處理到尾,有一種有始有終的態度。當他會如此,他的心不會焦躁,也不會急躁。這種生活的禮儀,都是在長養孩子的修養。

  在我小的時候,因為父親非常疼愛,經常買很多玩具給我玩。小時候拿到玩具電話,就會用電話在演練跟客人、跟人對話的場景。演練到後來,父母親那時候是開了家具店,有一次來了客人,剛好父母親沒在。我當時特別小,可能也就是二三歲、三四歲,就是剛剛說話能說得清楚的那個時候。有客人來了之後,剛好父母親沒在身邊,小時候小朋友很天真,就跟客人在那邊一直聊天,一直跟他招呼到父母親回來了,回到做生意的地方。客人當時就很驚訝,說你們家的孩子這麼小。我記得當時應該是不到四歲,二三歲的樣子,就會跟客人先打招呼,然後就一直跟他講話,講到讓父母親來了才去接待他。小朋友小時候就要學會,有一些事情要能夠很好的去應對,包括接待客人的禮節,在很多方面都能夠做得很周到。

  「長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這個動作可以廣泛的運用,包括接待的禮儀,方方面面都能夠很周到的落實。譬如有客人進來,我們應該如何接待客人,都是生活當中的一些禮。又譬如,客人進來要放拖鞋,這些動作都是設身處地的在為人著想。

  一個孩子他的仁厚之心,也是在點點滴滴的生活細節當中去落實的。當一個人在落實禮儀,一個孩子他的耐性、他的沉著,包括他的反應力,都是在這些生活的實踐過程當中去養成、去培養的。

  這個接待之禮,不僅是在家裡,包括日後在學校、在公司,乃至於去工作之後,在政府的機關當中接待的人,這些方面接待的禮也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可能到他長大去政府、去一些機關任職,他接待的並不是家裡的朋友,可能都是國際上的重要的嘉賓。而這些禮如果我們掌握不好,它影響的不是我們個人和家庭,而是國家的形象。所以孔老夫子是非常重視禮的,「不學禮,無以立」,沒有禮,就很難在社會、在團體當中立足。

  我們曾經遇到一位長輩,這位長輩在他們的國家是非常有身分、有地位的。在從前,他經常要跟隨著他們國家的國王出席一些活動。有一次這個長輩他跟我們分享他的經驗。我們覺得平常有機會,很喜歡親近一些老人家、長輩們,因為他們有時候無意當中提及的點點滴滴的人生經驗,對於我們這些年輕人,都是非常寶貴的智慧經驗的承傳。

  這位長者就說,從前因為他經常要跟著他們國家的國王去參加活動,他就跟我們講到,他們對於接待的禮是非常重視的,不僅這個過程當中大家的著裝要很整齊,穿著正裝,而且連整個行程的安排也都要安排得很周密。譬如,有的會議是各個不同國家的國王要一起出席的。而在會議當中,他們也是非常講求長幼有序的。譬如,到達的車輛是需要讓年輕的國王先到達會場,然後年長的國王要晚一點到。我們可以體會到,年輕人要等老人,這種是長幼有序的體現。如果讓年紀大的國王先到,那就是老人在等年輕人,這在很講究宮廷禮俗的國家跟地區,是說不通的,所以一定是年輕的國王他的車子要先到。在接待的過程當中,在安排行程的過程當中,就要做得特別周密。年輕的國王他的車子幾點幾分到都要非常精準,他的司機要很有經驗,一定是年輕的國王先到,年長的國王他車子就要晚一點到。他們的時間上的計算是精密到分、精密到秒。

  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前面講到的「或飲食,或坐走,長者先,幼者後」,在這樣的場合,它就是有變通,先後順序是幼者年輕的先到,在會場等長者,它是這樣子。這個禮在我們生活的過程當中是非常重要的。

  我們在《禮記》看到,「夫禮者,所以定親疏,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禮的作用,是一種天然的秩序,也是人與人之間最為優美的距離。它的作用是來確定人與人之間的親疏關係,斷定疑難事情的恰當的做法,分別尊卑地位的同異。所以「長者先,幼者後」,這就是屬於尊卑地位的同異。能夠明辨是非對錯,什麼事情做對了、做錯了。們就用禮,用五倫關係,五倫五常的準來衡量,往往什麼事情做得對,什麼事情做得不恰當,就可以分辨得出來。這樣整個社會才會有秩序,而且人與人之間才有既定的規矩。換句話說,社會如果是能夠遵循禮,社會上種種的一切都能夠非常祥和、非常有序,社會才能夠安定和諧,因此禮是很重要的。

  我們看下一句課文:

  【稱尊長。勿呼名。對尊長。勿見能。】

  這一句課文是強調稱呼、稱謂,稱呼跟稱謂也是禮的重要的內容。我們稱呼長輩不可以直呼姓名,這個是循從中國的古禮來說的。因為在現代社會,禮整個都已經失掉了,就不太講求,無論是長輩還是晚輩,直接叫著他的名字,大家覺得是很正常的。可是在傳統的社會當中,對一個人的稱呼,在這個方面是非常謹慎,非常講求禮的,也講求長幼尊卑的順序。

  『對尊長,勿見能』,我們在長輩的面前,一定要非常的謙虛有禮,不能夠炫耀自己的才能。而尊是以德位來說的,長者是以年齡跟輩分來講的。古人稱人是稱字,他不稱名。稱呼尊長不可以字,必云某丈。

  古人對於尊長的稱呼這些方面非常講究,這一點我們在寫一些書信的時候,也特別注重這個方面。譬如,我們稱呼長輩,在書信裡面也不能直接稱他的大名,這樣子是很失禮的。如果這是一位尊長,譬如他有身分、有地位,年齡也比較高,我們會在他的名字裡面取一個字,譬如他名字裡面有兩個字,我們會取其中一個字,然後再配上公,某公。某公的後面會再把他的職稱寫上,譬如他是部長的職位,某公後面再寫上部長。而在國外,因為有尊稱別人閣下或者是女士、先生這樣的稱呼,根據他實際的身分,某公部長或者是大使,後面可能再加上閣下。這樣在信件的開頭,這種稱謂就比較恭敬了。

  稱謂結束之後,一般我們信文開頭還會寫上什麼鑒,譬如說慈鑒、惠鑒、道鑒,這也是要根據他的身分地位的高低。譬如說,他是比我們年齡或者身分地位比較高的尊長,我們在用這個字往往要用慈鑒,更尊敬的就是尊鑒;而如果他的年齡是比我們小的,就可以改成惠鑒、道鑒。在書信的禮節當中,也是很重視的。在信件裡面或在言語裡面,看抬頭就可以看出一個人他是不是懂禮。特別是有一些書信,譬如你是跟皇室家庭的成員寫信,或者是政府的官員寫信,都是非常講求禮節的。尤其中國古人,還有現在國外也是有一些地方,依然對稱呼的禮特別的講究,稱謂不能夠寫錯,寫錯就是很大的過失。

  『稱尊長,勿呼名』,弟子,我們做為晚輩,跟尊長相處,應當是謙卑自牧。這個地方只是談到稱呼的問題,實際上在生活當中不只是稱呼這個問題,而是以呼名,稱呼名字這個事情來代表一切的不恭敬的行為。總之,我們對待長輩,都是要保持謙卑恭敬的心,是以這個為原則。

  「對尊長,勿見能」,「見」是表現跟炫耀的意思。我們在《小兒語》裡面學到,「能有幾句,見人胡講。洪鐘無聲,滿瓶不響」。做為晚輩,做為子弟,不要有從小就愛炫耀的、愛表現的習慣。這種愛炫耀、愛表現,都是在現在社會當中崇尚競爭風氣所造成的。

  我們小時候,很小就開始練習寫書法。那時候母親非常重視學習書法,因為在傳統的社會裡面,一個孩子他能寫毛筆字,感覺這是很有文化、很高尚的體現。母親就會帶著我到文具店去買字帖,回來跟著老師教的練習。在小時候印象最深的,母親送給我的第一本書就是《三字經》,而我們的小學老師教給我們小朋友學習規矩的書,第一本書就是學《弟子規》。是在小學三年級,級任老師就給我們傳授《弟子規》,要求每一個學生都要背下來,而且老師也會講解。我們很感恩在年齡還很小的時候,父母、老師就把《弟子規》跟《三字經》送給我們。當時雖然並不是很懂,但是這樣的教育確實在孩子的生命歷程當中,他是念念不忘,它是影響深刻的。等到長大了,可能已經有受到一些污染了,如果那個時候再學習,可能就很難習慣成自然。可是當我們還在小學一年級、小學三年級,父母、老師就把《弟子規》、《三字經》都教給我們,印象就是特別的深刻。

  那時候母親就特別希望我們能夠寫一手好的毛筆字,在小學一年級我們就開始練字,非常認真的練。到了小學四年級,國小四年級,剛好遇到了一位很好的書法老師,書法老師就教我們寫毛筆字,把我們從小學四年級一直教到初中,國中的三年級,這當中一直都有在練習毛筆字,學習顏真卿、學習柳公權的書法。那時候都是臨字帖,老師他是融會了顏真卿跟柳公權這兩種不同的字體,他有獨創一格的寫法。

  我們在上小學的時候,書法就是我們學校的特色課程,全校的小朋友都有練習。當時是學得非常的認真,幾乎我們在小學的階段,最為重要的課外活動就是寫毛筆字。

  但是當時有一點不太好的風氣,雖然沒有特別嚴重,我們覺得這種風氣對於一個人他才能的養成,不一定是非常好的。就是當時字寫得好一點就喜歡到處比賽,學校也覺得這是很榮耀的事情,經常鼓勵我們參加國家的比賽、地方的比賽。

  六藝當中禮樂射御書數,我們學習一種能力、本領,這是游於藝的表現,但並不是讓我們用這種本領去到處炫耀。因為以前有這種比賽的風氣,覺得在國家拿了二等獎、一等獎,為學校爭光,總是有好名的心、好炫耀的心。現在想來確實是失去了學習藝術、學習寫字等方面的本意。

  那個時候雖然是遇到《弟子規》,但是如果真的能貫徹落實,知道對尊長勿見能,我們身上這些才能不要特別去張揚、去炫耀,這是不好的,因為我們掌握這些能力,也是希望用這種能力更好的來服務他人、來幫助社會,要有更高的志向跟目標。

  我們到弘明學校去參觀,發現弘明學校的老師,校長、老師們,乃至幼兒園的園長、老師們,在這方面的教育敏感度非常的高。譬如弘明幼稚園的園長,特別會跟老師們強調,我們對一個孩子,不要特別去鼓勵他、去讚美他與生俱來的,譬如才能,包括長相等等。甚至於讀經的過程當中,也不是會特別去表彰讀得特別好、特別快的小朋友,而是會著力在德行重要的點上去鼓勵他。譬如這個孩子他原來讀得並不好,讀經讀得並不好,但是他現在有更加努力,在進步、在成長,這個時候我們就要鼓勵他的成長跟進步,而不是誇耀一個人的才能。弘明學校的老師,他們確實在教育的敏感度上特別的高,誇孩子不是誇他的才,而是要重他的德,這一點是特別重要。

  對尊長勿見能,見就是表現、炫耀的體現。不要長養孩子從小就傲慢,這樣對於他一生的影響是很不好的。做為弟子、做為晚輩,我們自己縱然是有才能、有能力,也一定要謙虛、要虛心,韜光養晦,不要顯露出來。因為君子所重的是他的德行,而不是重才藝,我們有小小的才藝,不足以去炫耀。俗話說「少年得志大不幸」,當一個人年紀輕輕,他鋒芒畢露、才華橫溢,顯露出來,可能他後天很多的福報就會折損。

  在《書經》當中說:「汝惟不矜」,不自負,也不驕傲,「天下莫與汝爭能」;「汝惟不伐」,不誇耀自己,「天下莫與汝爭功」。如果一個孩子、晚輩,經常喜歡在長輩面前炫耀他的才能,將來這個孩子肯定德行的方面會有所偏頗,這個對於他人生的成長、歷練、磨鍊都是很不好的,在德行上面沒有真正的去成長,反而滋長的是他的一些傲慢、習氣。所以做為父母、做為老師,教育的敏感度一定要高、一定要謹慎。

  關於稱呼、稱謂,在中國古時候是非常講究的。「稱尊長,勿呼名」,稱呼長輩,不能夠直接叫他的名字,這是一種恭敬心。譬如我們對待家族的長輩,一定要稱呼他叔叔、伯伯,稱呼阿姨等等。到社會上當我們去稱呼公司裡的領導,也不能直接指名道姓,而是要用他的職稱,譬如陳經理、王董事長,這樣的稱呼。稱謂的方面,中國人從古到今就非常的講究。

  在古時候,一個人他有名、有字,而除了字之外還有號。用這個號,往往是他在社會上比較有身分、有地位的。所以古人他在小時候有名,名是平常父母跟老師都是叫他的名。但是他成年之後名就不用了,除了父母、老師之外,大家都不會再稱他的名,這是對於一個人的尊敬。

  男子二十歲行冠禮,在他沒有行冠禮之前,是可以稱他的名,但是如果他行了冠禮之後,表示他已經成年了,就不能稱他的名,否則就是不恭敬的表現。在他行冠禮的時候,他的同輩,包括兄弟、同學、朋友,會送給他一個字。他成年之後,稱他就稱字,而不稱名,這一生都是如此。即使他到朝廷當中去做官、去任職,在朝廷當中皇帝也是稱他的字,而不稱名。除非是他犯了罪,要被判刑的時候稱他的名,這是很不恭敬的做法,也是他要受刑的時候才會這樣叫。所以稱呼是非常重要的,一生當中可以稱名的只有自己的父母跟老師,行冠禮之後都是稱字。

  當一個人他在社會上做出了一些貢獻,人們對他有所肯定,這時候連字都不稱,而是稱號,這是更加恭敬的稱呼。最恭敬的是連號也不稱,而是稱他所在的地名,也就是他在什麼地方生的,稱他的地名,表示這個地方出了一位很受人尊敬的人物。稱地名是最為恭敬的,譬如李鴻章,在清朝的時候,人們尊稱他,名、字、號都不稱,直接稱地名,稱李合肥,因為他是合肥人,稱李合肥。還有一些佛門的高僧,也是用地名來稱呼,這都是很恭敬的做法。

  從稱呼的上面,我們就可以體會到中國古代對於長幼尊卑的次序是非常重視的。所謂五倫十義,人與人之間長幼尊卑的關係,在社會上是維繫著社會安定和諧的基礎。中國從漢朝劉邦建立政權,到後來漢武帝他接受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獨尊孔孟,這時候就是在漢朝,已經把中國的教育政策制定下來了,是用孔孟的思想來教化全國的老百姓。因為在這之前是百家爭鳴,在這其中一定要選出一個思想跟學說,讓不同的民族、不同地區的人們都能夠接受的,這樣確立了中國教育的宗旨。

  從漢高祖制定一直到清朝這個過程當中,教育的宗旨都是代代相傳,沒有變更的,這就成為了中華民族的道統。中華民族的道統的主流就是孔孟學說,而孔孟首先教人就是五倫十義,這是我們要遵守的原則,這是道。五倫是講求人跟人之間的關係。最小的,在一個家庭裡面,同一個房子、同一個房間是夫婦。夫婦有別,做丈夫應該做好丈夫的本分,做妻子則要做好妻子的本分。分是一種義務,也就是說,每個人都要盡好他的職責跟義務。而夫妻和合是家庭興旺的基礎。

  從室再往外擴就是家,一個家,它上面有父母,下面有兒女,而當中有兄弟。每一個人他的身分不相同,他的責任義務也是不一樣。每一個人都盡到自己的義務跟職責,這是天職,它是天然的,不是別人派給我們的,這是道義,道是天然的。

  從家這個基礎再擴展,就是社會跟國家,我們往上面看,這裡有領導人,君,所謂是國君;往下面看,在社會上也有被領導,像幹部,這就是臣,臣就是被領導的人,有領導者、被領導者。而平輩當中就有朋友。

  因此五倫關係我們看,夫婦、父子、兄弟、君臣、朋友,從這裡面再往外擴張,所謂「四海之內皆兄弟也」,五倫關係就是民族、國家的大團結。

  中國自古以來沒有團結這個說法的,是現代人才這樣說。為什麼?因為在古時候,社會五倫關係是確定的,非常明確的,五倫它就是天然的大團結。這一個國家就是一個大家族,這就是道。教導老百姓,他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思想見解,都有一個範圍,不能夠超越這個範圍,人當然就會非常的安分,不會做出犯上作亂的行為。在這個基礎上再加以道德的薰陶,儒家基本教育是格物、致知,這都是在《大學》裡面所講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齊家、治國、平天下。

  我們真正了解五倫關係,再來看《弟子規》的經文,它字字句句也都是強調了人與人之間各自的職責,以及各自要盡的義務,都是五倫十義這些內容的細化。

  通過我們學習的經文,稱尊長,勿呼名;對尊長,勿見能,在這裡所學會的是謙卑的態度,禮讓、敬愛的態度。對於我們的長輩真正有恭敬心,它是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從穿衣吃飯到稱呼名字等等,這些方面都會有所體現。總之,禮都是教我們自卑而尊人,能夠掌握這個原則,在生活當中的在在處處都能謙虛、恭敬,都不會逾越自己的本分。家庭、社會它安住在固定的軌道當中,就好像我們在太空當中看到的這些恆星、行星一樣,它都有各自的軌道。整個天體的運作,它是自然而有規律的,就不會發生星球跟星球之間相互碰撞的意外。如果說我們看在天文當中這九大行星,如果哪個星球它一定要逾越所處的軌道,可能我們經常就會在天空當中看到爆炸的事件,哪個星球之間又相撞了,這些事情就會常常發生。

  但是千萬年來,天體的運行它始終是在固定的軌道上。我們看到太陽從東邊升起,從西方落下,乃至於一年四季的輪替,也都是在天體自然的運行當中,在軌道當中它遵循自然運行的,使得我們地球春、夏、秋、冬都是在固定的,遵循一定的規律而發生的。這就比喻五倫五常對於我們社會的重要性,當我們社會有五倫五常這樣的常道存在,社會一切上下尊卑都是井然有序的,社會就能夠長治久安、安定和諧。

  這其中最重要的還是教育,能夠通過倫理道德的教育,通過因果的教育、聖賢的教育,讓人們從小就明瞭他所處的位置,他的職責、義務,以及對於這些仁義道德的觀念,扎入他的心中。一個人從小就被家庭、被社會培養好了,即使他沒有什麼能力,但是至少在社會上他也是安分守己的人,懂得仁義道德的人。因此聖賢的教育在千百年來,在中國的這塊土地上,給百姓們施予很好的教化。

  下面我們看看「尊長前,勿見能」,這也是特別的強調我們要有謙卑、恭敬的態度。

  我們來分享一下孔老夫子有一則故事,這是「敧器示戒」的故事。孔老夫子他到魯桓公的廟堂當中參觀,他看到了一個器皿,這個器皿它是斜著的,而且很容易傾覆、很容易倒。而孔子就跟廟堂守廟的人詢問,「這是什麼器具?」守廟的人就跟他說:「這是放在座右做為勸戒的一種器皿。」他說的器皿就是敧器。孔老夫子說:「我曾經聽說過這樣的器皿,像這種器皿,當它是空著,它會傾斜;適中的時候,它就會端正;如果它一旦滿了,當它水裝得太滿的時候,器皿就會傾覆、倒掉。」而英明的君主是用這種器皿,就是敧器,來做為自己最好的借鑑,常常是把它放在座位的右邊,來警惕自己。

  這個時候,孔老夫子就對弟子們說:「你們把水放進去試一試。」弟子就把水灌到器皿裡頭,當水裝得剛剛好,器皿就很端正;可是如果繼續加水,當水裝滿的時候,它就傾覆了、就倒了。孔老夫子看到這個場面,他非常的感慨,就說:「這一切的事物哪有滿而不覆的道理?」譬如我們人要是很自滿,他的人生總有一天會遇到一些挫折。太過自負、太過自滿了,這就不是好現象。

  當時子路他內心有疑惑,於是向孔老夫子請教,說:「請問夫子,如果一個人要能夠保持滿而不覆的狀態,有什麼方法可以做到這一點?」孔老夫子就回答他一段話。這段話,和當年周公的兒子伯禽分封到土地要上任,周公告誡他的兒子也有一段話,這個話跟夫子在這裡講的話內容是很相近的。

  孔老夫子回答說:「聰明睿智而能自安於愚。」愚不可及,一個人他的聰明才智很容易顯露出來,可是如果他能夠做到大智若愚,愚不可及,這就更高明了。當一個人聰明絕頂,不要把這種聰明、才華,還有他的聰明睿智,不要顯露在外面,而是要自安於愚。以前雪公老人也是教導弟子要學愚,不要顯露自己的聰明。

  「功蓋天下而能謙讓自持」,一個人非常有功勞,如果他不能夠謙虛謹慎,可能禍患就隨之不遠,這是歷史的經驗跟教訓。所謂功高震主,很多君王,在開國之初也是很英明的,但是一旦拿到政權,往往要殺功臣。這也是功臣他自己本身沒有足夠的智慧,不明瞭功成身退的道理,導致了殺身之禍,這是歷史的教訓。一個人功蓋天下,能夠謙讓自持,這樣才能免於禍患。

  「勇力足以震撼世界卻能守之以怯懦。」在歷史上像韓信,韓信他很有作戰的才能,但是在他還沒有發達的時候,他的所作所為,看起來好像他是非常怯懦膽小的懦夫,哪裡知道他竟然具有這麼好的軍事才能。勇力足以震撼世界而能夠守之以怯懦。

  「擁有四海的財富,但能謙遜自守。」一個人他的錢財積得非常的多,這個時候他卻非常謙虛,不要去炫耀,不去炫富,能夠以謙虛自守,他的錢財、福報也才能夠保得住。夫子說這是謙抑再謙抑的方法!夫子的這段話,也可以做為我們的座右銘。

  古人非常明瞭宇宙之間的自然規律。月亮當它滿的時候,十五的月亮,它慢慢的會變得愈來愈小,月滿則虧。而當一個人他已經在各方面的才能、能力還有功勞達到一定程度,包括他的錢財、他的福報到達一定程度,都是要用謙虛的心、謙虛的態度來自守,才不會有禍患出現,這是古人的人生智慧。

  古聖先賢是多麼有智慧,他唯恐人們忘記了這個道理,孔子在周廟這個地方,就看到周廟裡面所供奉的敧器,把它做為座右銘。製作了這個器皿,讓人們時時看到就會警戒,有所省察、有所警戒,時時處處都不敢自滿,都要注重以謙虛來養德。這樣做為君王來講,天下國家才可以長保,而不至於造成禍患,或者有所傾危,這都是古人對於後人的一種警戒、告誡。

  同樣在《韓詩外傳》也談到,當地位高的人能夠謙虛的對待地位低的人,眾人就不會厭惡他;而有錢的人經常能夠救濟這些貧窮的人,貧窮的人也就不會厭惡他;而有智慧的人能夠歡喜去教導愚昧的人,愚昧的人也就不會厭惡他。這都是古人教導我們的一些重要的道理。

  「對尊長,勿見能」這一句,當一個人在學習某種才藝,我們要引導他建立一種志向,而不是用他所學的才藝去炫耀。譬如我們在西方會看到,西方人特別喜歡藝術,喜歡音樂、雕塑、美術。小時候很多同學,他如果在讀書的時候,選的是藝術方面的專業,他們就很希望有機會能夠到西方學習古典的藝術。當孩子學習這些才藝的時候,我們要引導他,不是讓他去充分的炫耀才能,而是要引導他學習這些才能,將來有機會能夠造福人群,造福社會、國家。因為這些藝術在中國古人的眼裡,都是文以載道、藝以載道,通過這些藝術來把人類的文化、人類的智慧經驗的承傳,把它記錄下來。如果當一個人學習某種才藝,他是秉持著一種志向,一種利益社會、利益大眾的願望,他選對了方向跟目標,自自然然就不會覺得自己學的才藝是有值得炫耀、值得誇讚的地方。這樣的話,他在藝術方面、在才能的造詣上,也就能夠不斷的提升。

  不能夠見能,是長養孩子謙卑的態度。在《易經》當中,謙卦是六爻皆吉,而《書經》裡面也說:「滿招損,謙受益」。當一個孩子從小就懂得謙卑,對他一生正面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可以說是無往而不利。

  在《了凡四訓》,了凡先生教導給他兒子的家訓裡面,其中第四篇就是講述謙卑的好處。當時了凡先生去考試,他就非常注意觀察同學們,如果他看到有一些學子非常的謙卑,臉上是謙光逼人,對人都非常的恭敬、謙遜,即使這些人他的年紀很輕,但是了凡先生也斷定他們一定會考上。往往考試的結果都不出他所料,凡是這些謙虛的讀書人,往往他功名都能夠有所成就。

  我們常常要有謙虛的態度,要知道我們今天即使學會了一些才華跟能力,但是這些能力並不是它自然就形成的,而是要想到在成長的過程當中,有很多很多的人給與我們照顧跟提攜。愈有才華就愈要感念人們對我們的付出,感念父母對我們的照顧、老師對我們的培養、同學對我們的陪伴和幫助。當我們能夠長養感恩心,而不是長養傲慢心,自然就能夠不斷的提升自己的德行以及才能。

  這句課文就學到這裡,請接著看下面這一句:

  【路遇長。急趨揖。長無言。退恭立。】

  當我們在路上遇到長輩,應該要趕緊向前去問好,要主動去打招呼,鞠躬、問好,這是見面的禮,不能夠當作沒看見。如果長輩沒有事情要交代我們、囑咐我們,我們就恭恭敬敬的退後站立在一旁,等待長輩離去。

  按照古禮,無論是騎馬也好、乘車也好,在路上遇到長輩,都應當要下馬或者下車來問候,一直等到長輩離去大概是百步之遙,才能夠離開。這是在古禮當中所教導我們的。

  《禮記.曲禮》當中也說,「遭先生於道」,我們在路上遇到長輩,「趨而進」,就是這裡說的『急趨揖』,要趕緊向前去跟長輩問候。「正立拱手,先生與之言則對」,如果說長輩有事情跟我們囑咐、交代,就正常的來應對。如果「不與之言則趨而退」,如果長輩沒有什麼事情要交代、指示,我們就恭敬的退後站在一旁,等待著長輩離去。

  路上遇到長輩,也不能夠視而不見,這都是不恭敬的,一定要趕緊上前去跟長輩問候。『長無言,退恭立』,長輩沒有什麼指示跟交代,我們就恭恭敬敬的退在後面站著。

  在禮節當中,除了見長輩的禮儀之外,我們在生活當中也會遇到很多跟禮節有關係的事情。譬如見面的禮,包括是鞠躬,還有西方的禮儀,握手,還有介紹的禮,都是在我們生活當中比較能夠遇到的。見面我們往往可以用鞠躬的方式;而大人跟大人之間,現在往往是握手。當然握手是西方人的禮儀,中國人一般就是鞠個躬。遇到長輩的時候,我們要「急趨揖」,要主動的去跟長輩鞠躬。而握手,我們在國際的場合也常常會遇到的。握手的時候也要注意一些事情,譬如握手的時候是誰先伸手比較符合禮儀,這個也要注意。像上司跟下屬,一般是要上司先伸出手來,我們才跟他握手;而男女之間,一般是女士先伸手。而在握手的過程當中,也要很注意我們的態度,還有就是我們握手的力度以及時間,這些都是在生活當中要去注意的。

  包括介紹的禮,彼此之間互相介紹。當然,介紹的順序跟握手的順序是相反的。譬如我們握手,一般都是長輩先伸手,晚輩再伸手,可是介紹的時候是反過來的,是要把晚輩介紹給長輩,把下屬介紹給上司,把男生介紹給女生,它剛好是轉過來的。

  禮儀本身是天然的順序,《禮記.樂記》當中也有提到:「禮者,天地之序也」,它是天地的一種自然的順序跟規律。而在這其中,最為重要的是長養我們恭敬之心。禮的點點滴滴,是讓我們誠於中形於外,我們內心當中對人有恭敬心,自然表現在外面就會有相應的禮節。包括我們在給別人送名片,也很講究禮。

  「路遇長,急趨揖,長無言,退恭立」,我們即使在路途當中遇到長輩,也不能夠失去恭敬之心,要主動的跟長輩打招呼。一旦長輩沒什麼事情,他離開之後,我們才可以走,「長無言,退恭立」。包括我們出門在外,回到家裡也是如此,也要先跟父母家人打招呼,做好溝通。因為可能我們一段時間出門在外,回到家裡,父母親也都很關心我們在外面的情況是如何,做為子女,也要體會到父母的感受跟需要,這個時候也要坐下來,跟父母、跟長輩,很有耐心的陪伴他們,把自己最近的情況,跟父母、跟長輩也都報告,讓父母都能夠安心。一直到父母他也沒有什麼特別的事情要交代我們了,我們再來做自己的事。

  總之,禮無論是哪一個細則、哪一個條目,它所講求、它所強調的都是恭敬的態度。我們無論是在行住坐臥生活的過程當中,時時刻刻心裡都有尊長存在,不是目中無人,不是目無尊長,而是在任何情況之下,都不會逾越做為子女、做為晚輩他應該要有的態度、恭敬。我們能夠用恭敬來存心,自然我們在《弟子規》、在《小兒語》、《續小兒語》當中所學到的細則,就很自然能夠融入到我們的生活當中,變成生活的常態,變成我們非常自然而然的行為。

  好,今天的時間已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這裡。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