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千字文-第9集

  老師:我們上次是講到「榮業所基,籍甚無竟」。我們今天還是從頭開始,把前兩章一起先念一遍,大家一起來,千字文。

  學生:「千字文。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張。寒來暑往,秋收冬藏。閏餘成歲,律呂調陽。雲騰致雨,露結為霜。金生麗水,玉出崑岡。劍號巨闕,珠稱夜光。果珍李柰,菜重芥薑。海鹹河淡,鱗潛羽翔。龍師火帝,鳥官人皇。始制文字,乃服衣裳。推位讓國,有虞陶唐。弔民伐罪,周發殷湯。坐朝問道,垂拱平章。愛育黎首,臣伏戎羌。遐邇一體,率賓歸王。鳴鳳在竹,白駒食場。化被草木,賴及萬方。蓋此身髮,四大五常。恭惟鞠養,豈敢毀傷。女慕貞潔,男效才良。知過必改,得能莫忘。罔談彼短,靡恃己長。信使可覆,器欲難量。墨悲絲染,詩讚羔羊。景行維賢,克念作聖。德建名立,形端表正。空谷傳聲,虛堂習聽。禍因惡積,福緣善慶。尺璧非寶,寸陰是競。資父事君,曰嚴與敬。孝當竭力,忠則盡命。臨深履薄,夙興溫凊。似蘭斯馨,如松之盛。川流不息,淵澄取映。容止若思,言辭安定。篤初誠美,慎終宜令。榮業所基,籍甚無竟。學優登仕,攝職從政。存以甘棠,去而益詠」。

  老師:好,就念到這邊。

  好,今天我們就從「學優登仕,攝職從政。存以甘棠」,從這裡,對不對?來,我們先念三遍,「學優登仕」。

  學生:「學優登仕,攝職從政。存以甘棠,去而益詠」。

  老師:好,「學優登仕」,我們現在常常聽到有句話,「學而優則仕」,跟這個意思是一樣的。學而優指的是,當你求學讀書,讀到一個相當程度,有一個優良的表現。當然,這個優良的表現是表現在外的。表現在外的是要先有實在的內涵,有實在的內涵才能夠表現出來。所以《論語》上說,「學而優則仕」。「優」就是你的學問充實到相當的程度,就稱為優。這個「仕」就是做官、任職。「登」,登這個是科舉時代考試合格被錄取,就是登榜。「登仕」,透過考試,然後錄取官職,就可以發揮所長,這個叫學而優則仕。

  後面是「攝職從政」,「攝」就是擔任,擔任這個官職、這個職務。「從政」,參與治理政治的事情。那廣義的從政,所謂政治就是管理眾人的事情,你只要是管理眾人的事情,都叫做行政,行政工作。所以任何的單位、任何主管,你只要是底下有一個、二個你的部屬,這個都是管理眾人之事。管理眾人之事,除了你的部屬以外,還要涉及到,譬如說對外、對一般民眾,你要怎麼處理民眾的一些互動的事務,這個都是廣義的行政、從政,不一定要出來做官才叫做行政。

  所以這兩句的意思就是說,你要從事行政工作之前,一定要先累積一定的學問。這學問就包括這個工作的職務性質,怎麼樣處理這個工作。譬如說你做的是祕書的工作,或者做的是,你接觸的工作,譬如說有的是跟商業有關、有的跟農業有關、有的跟教育有關,等等等,你必須去了解這些事務。當然,這個是專業的領域部分。另外一個就是態度的問題,做事態度的問題,這就是我上個禮拜講到的,讀書的目的就是為了明理,明白做事的道理,做事的方法、道理,這是專業的職能;另外一個是做人的道理,做人的道理就是你如何去面對人群、面對這些工作的那一種態度。面對工作,你用什麼態度來面對?是敷衍的態度,還是很盡忠職守的態度?是被動的還是主動的?這些都關係到我們自己做人的道理。所以一切都是要從求學、從讀書入手。

  底下是「存以甘棠,去而益詠」。這是一個典故,講周朝的一位賢人,召公。周公和召公,周公我們比較熟,這一位召公,這個念ㄕㄠˋ。「存以甘棠,去而益詠」,「存」就是他在世的時候。這位周召公他在世的時候,他曾經在甘棠樹下處理政事,處理這些事務。他的這個做官的、為官的態度,對老百姓非常的關懷、關心,而且處理事情非常的積極,非常的有辦法、有條理。這個典故我們等一下再詳細說,先把這些名詞一個一個解釋。

  「甘棠」,就是一種樹,又叫做杜梨、棠梨,我們台灣這邊叫做鳥梨,鳥梨仔,小小的,不太好吃,所以拿來做糖葫蘆那種,李仔糖,一般名稱就叫棠梨。周召公,文獻上面有時候稱他為召伯,他在位的時候經常在甘棠樹下面處理政事。他去世以後,百姓懷念他的德政,就保留那一棵樹,不敢砍伐,而且作成一個歌謠。所以《詩經.甘棠》篇就是記載這個故事,來讚頌他對百姓的功勞、百姓對他的懷念。所以等他去世以後,老百姓對他更加的懷念,更加的讚歎、詠歎。這個就是甘棠樹,台灣叫做鳥梨,各地的名稱不一樣,有的叫做豆梨,有的叫做棠梨,小小的,差不多比乒乓球還要再小一點。

  召公的這個典故,在成語裡頭就有這麼一句叫做「召公甘棠」。召公他的名字叫做奭。他們都姓姬,女字邊那個姬,周朝周公、武王、文王,他們都姓姬。召公曾經輔助武王克殷,殷就是商朝,後來被封在燕這個地方,也就是現在河北的北部,它的都城在薊。杜甫不是有一首詩《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嗎?第一句就是「劍外忽傳收薊北」,就是這個薊,也就是現在的北京。召公他本人並沒有前往就職,由他的長子叫做克,這個克是他的名字,前往這個燕,燕國、燕地來就任,自己就留在原來的召國,就是陝西岐山的西南。

  召公是周朝初年,他在整個我們現在叫做政壇,活躍的時間很長,是一個賢能的政治家,經歷了文王、武王、成王、康王四個朝代。很不容易,四個朝代,周文王、周武王、成王、康王。歷史上有所謂的「成康之治」,就是周公跟召公兩個人對國家行政的一個貢獻。所以在成王的時候,這位召公位列三公,擔任太保的職務,跟周公旦,旦是周公的名字,他把周朝分成兩個責任區,分成兩塊責任區,在陝東,河南省陝縣以東,由周公來管理,叫做東伯侯;在陝西這一部分就由召公奭來管理,稱為西伯侯。他多半,這位召公大部分都在鎬京,也就是現在的長安,在鎬京這個地方,在朝廷理政,所以他的政績自侯伯到庶人以下,「各得其所,無失職者」。意思就是說,每一個人都是適才適所,都能夠發揮他們的所長,所學所長,都能夠把自己的工作崗位做得有條有理。用現在講就是說,一個沒有人失業;再來,每一個官吏的滿意度都很高。

  根據歷史上面的記載,這位召公姬奭,他曾經在一棵甘棠樹下辦公聽訟。他只搭了一個草棚,在甘棠樹下搭建了一個草棚,就在這個地方當作他的辦公室,非常的簡陋,不是蓋得多麼豪華。聽訟就是處理一些紛爭。後代的人非常感念他的政績、他的才能,所以我們用一句成語叫愛屋及烏,感念他,連帶的他辦公所在的那一棵樹,來給它保留下來,都不敢去砍伐它。所以《詩經.召南》有一篇叫做〈甘棠〉,就是描寫這個故事。成語裡頭除了召公甘棠,另外一個甘棠遺愛,講的都是同樣的一個典故。

  那我們就來看看《詩經.召南》這一篇的原文。來,我們念一遍:

  學生:「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

  老師:蔽芾形容樹幹、樹葉很小,那一棵樹當時並沒有很大,它能夠遮蓋的樹蔭就是面積很小。所以意思就是說,他只是隨便就地取材,看這棵樹就可以了,不是特別去尋找的。那你想看看,他經歷過文王、武王、成王、康王,四朝元老,他處理了多少事情?所以這棵樹後來就慢慢長大。所以「蔽芾甘棠」,指的就是這一棵樹很小。「勿翦勿伐」是指後來,後人不敢給它砍伐,因為是召伯所茇。「茇」是他曾在這個地方建了一個草舍,在這裡辦公,而且也在這裡住宿。

  所以這一章意思就是,即使是這一棵甘棠是那麼小的小樹,也不要折斷它的樹枝,不要砍伐它的樹幹,因為當年召伯曾經在這個地方聽訟。草舍就是建了一個簡單的茅舍,在這個地方辦公、在這個地方住宿。

  第二章,「蔽芾甘棠」,來,念一遍:

  學生:「蔽芾甘棠,勿翦勿敗,召伯所憩。」

  老師:「憩」就是休息,在這裡休息。即使這一棵甘棠小樹,《詩經》常常就每段的一開頭有很多字句都是重複的,念誦起來就有那個節奏感、有那個韻律感。「翦」,翦就是剪斷樹枝。「勿敗」,敗就是把它的樹根,本就是樹根,把它砍掉、把它挖掉,敗了。因為這是召伯當年曾經在這個地方休息。第三章:

  學生:「蔽芾甘棠,勿翦勿拜,召伯所說。」

  老師:第一句是一樣。第二句「勿翦勿拜」,這個「拜」不是我們現在的語意,不是拜拜那個拜,是拔掉。剛才是把根挖掉,現在連樹幹、連根都拔掉了。「勿翦勿拜」,因為當年召伯曾經聽訟舍止於其下。這個「說」,所以我們讀《詩經》裡頭,很多的字音、字義,跟我們現在的都有一點點不同,所以不要望文生義,就是這個意思。讀古文,尤其讀這個經典,最怕就是望文生義,望文生義常常就會錯解,解錯意。所以能夠形成這樣的一個歌謠,可見召公對當時的百姓,他的政績是多麼得到老百姓的擁戴。

  我們之前曾經有說過,《詩經》,尤其這個「國風」,國風還有二南,大部分就是各地的歌謠。而這些歌謠就是做什麼用的?就是民心、老百姓生活的寫照。我們之前講過,「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這些歌謠就是老百姓的心聲。透過這些心聲,我們主政的人就可以知道百姓的疾苦,老百姓需要的是什麼,老百姓現在最苦惱的是什麼,就是他們的心聲就可以得到了解。所以當時有一些專門負責來採集歌謠的官吏,這樣的一個機構就叫做樂府,音樂的樂,政府的府。樂府就是一種政府所設的機構,專門採集民間歌謠,採集了以後,這些就被保留下來了,就是我們後來叫做樂府詩。樂府詩演變到後來就廣義的了,就是民間比較社會寫實的詩,就變成叫做樂府詩。就是透過這些民間的歌謠蒐集,你就可以了解老百姓目前生活過得好不好、心裡面心聲是什麼。

  這一棵樹聽說現在還在,在陜西省寶雞市岐山縣境內,現在叫做劉家塬這個村。各位去搜尋一下甘棠遺愛,大概就可以看到有關這一棵樹的相關訊息的報導。二、三千年了,還是長得沒有很高大,可見當時更小。就算這麼小的一棵樹,老百姓都是很愛護它。

  好,我們這一段第二章我們就講到這裡,接下來我們就進入第三章。在每一章之前,我們都還是回顧一下它的段落科判:第一段是總論三才;第二段是綱常五倫的君臣、父子這兩倫;現在進入第三章,還是在講綱常五倫,不過內容是包括夫婦、兄弟、朋友,那它的開頭結束,表面上看起來好像跟這三倫沒有什麼直接關聯,可是實際上還是這三個倫常衍生出來的。

  底下是整個科判脈絡綱要一個表,現在是進行到這裡,夫婦、兄弟、朋友的五倫關係。來,我們念三遍,「樂殊貴賤」:

  學生:「樂殊貴賤,禮別尊卑。上和下睦,夫唱婦隨。樂殊貴賤,禮別尊卑。上和下睦,夫唱婦隨。樂殊貴賤,禮別尊卑。上和下睦,夫唱婦隨。」

  老師:好,它是一開始從禮樂談起。我們前面也稍微講到詩、禮、樂的一些關聯。不管是詩也好、禮也好、樂也好,在儒家裡頭它扮演的角色、它的意義,有時候看看它是在什麼地位,看它是在什麼層次、什麼角度,它的含義會有略微的一些少許的調整,有時候禮是代表什麼,有時候樂是代表什麼,我們都要順著上下文來做一個細微的了解。

  「樂」就是音樂。音樂,在這裡講「樂殊貴賤」,這個「殊」就是區別。「禮別尊卑」,這裡頭是把禮跟樂組合在一起的。禮,一般來講有所謂的個人的行為,有所謂的國家典章制度。像五禮有吉、凶、軍、賓、嘉,這個是典章制度。聽過五禮嗎?

  這是傳統的五種制度、五種禮制,吉、凶、軍、賓、嘉。吉是什麼禮?那最後一個嘉禮是什麼?嘉禮才是婚禮。我們從後面探討回來,後面是嘉禮,就是婚禮。再來,賓禮是什麼?國際間的,國際間使節之間的往來,那個叫做賓禮,對待賓客之禮。而這個賓客不是一般的客人,而是國際間的賓客,那個叫賓禮。那軍禮大家比較了解,軍隊當中閱兵大典,那個叫軍禮;要出征了,要有一個誓師典禮;回來了,凱旋,凱旋歸來,朝廷迎接他們就用盛大的軍禮。然後凶禮大家也知道,就是喪禮。現在只剩下吉禮,我每次問大家都會說婚禮,我就先告訴他,下面已經有嘉禮了。吉禮到底是什麼?吉禮就是祭祀。古代的吉禮就是祭祀,現代人常常婚禮也會把它冠上,這是某某人某某人的吉禮,其實這個是不對的,婚禮怎麼會變成祭祀?

  好,這五種禮它都有一定的儀式,每一個禮都有一個儀式。同時,每一種禮都有一個搭配的樂,婚禮有婚禮的音樂;軍禮有軍樂;賓,禮賓,國際間的邦交,舉行什麼典禮的時候,都有它的音樂;喪禮當然也有喪禮的音樂;祭祀也有祭祀的音樂。所以這裡頭的「樂殊貴賤」指的是這樣的音樂,而這樣的音樂是配合各種不同的禮,分別它的尊卑貴賤,有什麼禮一定要有什麼樂。所以你看那個,一般我們常常聽到奏樂那個,譬如說告別式好了,喪禮,某某老居士往生奠禮家祭,公祭開始,奏哀樂。有沒有?奏哀樂。然後禮成又要奏樂。婚禮也是一樣,某某結婚典禮,現在都是放那個Do Si Mi La Do Mi Do Re,那就是婚禮的音樂。過年喜慶,喜慶拜年要有喜慶的音樂。

  所以這裡頭的樂殊貴賤是跟著各種不同禮制所使用的那種樂章,用它來區別身分、地位、高低、貴賤。這裡面的解釋是,禮是規矩恭敬的態度、行為規範,還有儀式,儀式就是典章制度,來區別這個尊卑貴賤。不同的身分用不同的禮,天子有天子的禮,諸侯有諸侯的禮,公卿大夫都有不同的禮。

  我們現在舉一個例子來說明,再過兩天就是教師節,三天。教師節是孔子誕辰,各地都在祭孔。祭孔是現在所保存的祭祀典禮裡頭,有詩、有樂、有舞蹈,詩樂舞最完整的一個祭典儀式。從古代流傳到現代,還看得到最完整的詩樂舞一體的,就是在祭孔大典。所謂的詩就是,各位如果有參觀過祭孔,它一方面跳八佾舞,一方面還有樂生演奏,另外一方面旁邊還有那個叫歌生,歌生在唱讚詠孔子的詩歌,詩、樂、舞三位一體。這個祭孔,我們現在很多地方都用八佾舞。按照古代的制度,這個佾就是舞的行列,一列叫做一佾,一行。天子有八佾、諸侯六佾、大夫四佾,士兩佾。一佾八個人,八佾,八列就八八六十四,六六三十六,四四十六,二二四。照這樣的一個制度來行。如果你是大夫,你用了六佾,這個叫做僭越;你是諸侯,你用八佾,更是僭越。

  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個祭孔,全台灣目前大概有兩種制度,一個是採用明朝的,一個是採用清朝的。這個是清朝的,清制。目前全台灣只有台南孔廟,我們本地這個台南孔廟,採用的是清朝的制度。清朝的制度,你看他這個衣服、那個帽子,大概就是這個形制。其他各地用的都是明代的,明代的制度,不太一樣。這個叫做佾生,佾就是這個佾,跳舞的,一般都用小孩子。他左手拿的叫做籥,它是一種樂器,類似那個笛子,比笛子短一點。不過現在這個籥,他們手上拿的,都變成一個竹筒,沒有孔,真正的那個籥是可以吹的,它只有保留那個形式而已,沒有再像古代那樣的完全符合。右手拿的叫做翟,翟是一種叫做雉鳥。雉就是台灣不是有個特殊的帝雉,皇帝的帝,一個矢再一個隹那個雉,雉鳥的羽毛。現在他們用的不是真正的雉鳥羽毛,用布,中間一根比較硬的東西,然後貼起來,用畫的。現在找不到那麼多的雉鳥了。左手拿籥,右手拿翟,秉也是拿的意思,然後跳各個樣式的這個舞,佾舞。這一種叫做文舞,文的;另外還有一種武舞,就是武功、武術那個武。所以舞蹈有兩種,一個文舞、一個武舞。武舞那個是兵器,斧頭、斧鉞。那這個是文的舞。

  這個祭孔大典,剛剛不是講說天子八佾、諸侯六佾,那祭孔到底要用六佾還是用八佾?所以這個在民間就有這樣的一個爭議:孔子不是講說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孰不可忍,孔子自己都反對這樣僭越禮制,我們後人為什麼用天子的這個禮制來祭孔,不是讓孔子陷於矛盾嗎?主張用八佾的人說,孔子後來被封為文宣王,他也是相當於天子的德能,他在心目中的地位比帝王都還要崇高,你看哪一個帝王的後代子孫到現在還被封?現在叫奉祀官,到七十九代了。所以說各有各的理由,總之這個祭祀是表現一種誠心。

  所以這個禮很重要,我們看看《禮記.曲禮》篇裡面有這麼樣的一章,我們一起把它念一下,來,「道德仁義」。

  學生:「道德仁義,非禮不成;教訓正俗,非禮不備;分爭辯訟,非禮不決;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禮不定;宦學事師,非禮不親;班朝治軍,蒞官行法,非禮威嚴不行;禱祠祭祀,供給鬼神,非禮不誠不莊,是以君子恭敬撙節,退讓以明禮」。

  老師:恭敬撙ㄗㄨㄣˇ節,第三聲,退讓以明禮。

  這一章在「曲禮」裡頭,是很重要的一個有關禮它的功能。禮有什麼功能?道德仁義。道德仁義都是比較抽象的一個行為的準則,或者內心的修養。內心的修養,有時候你要從什麼地方看得出它的表現?就看看你是不是表現得彬彬有禮。所以道德仁義這些涵養,沒有透過禮表現出來,不成,沒辦法有所成。

  「教訓正俗,非禮不備。」風俗,要端正禮俗,這個俗,有時候我們要分清楚,禮跟俗是兩回事,禮是禮,俗是俗。固然禮從俗,「曲禮」上面是講,禮是有時候就要順從著習俗。但是我們現在常常禮、俗分不清楚。

  我們以現在的一些風俗來講,結婚的禮俗,北部、南部各不一樣。結婚要準備六禮、十二禮,都叫做禮。可是這裡頭的習俗,這六樣東西、十二樣東西,很多都是諧音,早生貴子,棗子、花生、桂圓、蓮子,早生貴子,這個是諧音而已。你對這個應該就不會說,很在意說,到底這個它具有什麼樣特殊的,非得要這樣不可嗎?有些人就不堅持,這個是習俗。還有,不曉得南部這邊有沒有?訂婚的時候,男方到女方家裡面作客,中午那一餐宴席,你不能把它吃到最後一道菜,中間就要偷偷跑掉。有沒有這回事?有沒有聽說這個習俗?你如果十二道菜都把它吃到底,叫做吃夠夠。我第一次參加我就覺得很奇怪,怎麼會有這種習俗?不是要惜福嗎?而且要離開的時候還不能跟大家說再見,只能悄悄的離開。你說這個是什麼禮?這個不是禮,這是習俗。再來,新娘從娘家要出發的時候要丟扇子,還要潑水,還要進門的時候要踩破那個瓦,還要過那個什麼烘爐,是不是?這些都是習俗,你如果把它那個拿來跟這個真正的禮,在那相提並論,然後就來批評說,這些莫名其妙的完全不合理,不合道理、不合邏輯,於是就以偏概全,說禮不值得恢復、不值得發揚,這個就有一點誤導了。所以我們要把禮跟俗分清楚。

  「教訓正俗,非禮不備」。我們要端正禮俗,我們要教導一般的百姓,如果他比較不了解,沒有這些認知,你就是用真正的禮來引導他。再來,「分爭辯訟」,有一些地方的紛爭、一些訴訟,也是要靠這個禮來做一個判決。

  「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禮不定。」「定」就是定位,尊卑。各位讀史書,要讀到漢高祖劉邦。劉邦打敗楚霸王項羽,然後統一天下。等他正式上朝以後,因為底下那些臣子都是跟他打天下的這些兄弟,平常在戰場上大家是不拘禮數,稱兄道弟,今天一旦統一天下,劉邦坐上這皇帝的位置,以前的那些戰場上的難兄難弟,大家還是這樣子嘻嘻哈哈,用現在話講叫沒大沒小,讓劉邦覺得這個皇帝做得一點尊嚴都沒有。於是退朝以後就跟幕僚商量,這樣不行,所以要制禮作樂,才能夠定出君臣的這些尊卑,才能夠有一點威嚴,不然如何統治天下?

  「宦學事師」,「宦」就是做官,「學」,求學,事奉師長,「非禮不親」。如果沒有一套禮制,師生之間、長官部屬之間,也沒有辦法這樣子,現在叫親民,要親民,師生之間也要能夠和樂融融。

  「班朝治軍,蒞官行法,非禮威嚴不行。」班朝治軍就剛才講的,朝廷五更早朝,或者軍隊裡面要訓練,你如果都沒有一套,軍隊裡面尤其是低階跟高階一定要行禮,低階跟高階不行禮的話,就違反軍規、軍法。所以如果沒有一定的禮制,你的威嚴就沒有辦法貫徹。

  再來,祭祀,「禱祠祭祀,供給鬼神,非禮不誠不莊」。我們在祭祀的時候,一定要有一定的過程儀式,能夠顯現你的莊嚴、你的敬意。

  所以,「君子恭敬撙節,退讓以明禮」。恭敬一定要有那個誠敬的心。「撙節」,撙節就是要有節制、節度,不要過,也不要不及,重要是「退讓以明禮」。這邊為什麼特別把這兩個字標出來,敬跟讓?就是上次我們講過,禮,有禮貌,外表的叫禮貌,那得有它的真正內在的精神,內在的精神就是這兩個字:一個是敬,發自內心的誠敬;一個是讓,所以叫禮讓,禮敬、禮讓。你除了禮貌以外,你還要真正的敬跟讓,禮敬、禮讓,而不是只有表面的禮貌。表面的禮貌就變成形式化了,「歡迎光臨,謝謝光臨」,「你好,敝姓張,很高興為您服務」,到最後變成口頭禪了,沒有真正的敬意。表面上在講歡迎光臨,可是實際行動,你一點敬意也沒有、一點禮讓也沒有,那不行。

  再來,進一步講禮跟樂的關係。《禮記.樂記》篇裡面有這麼一章、這麼一段,來,我們也一起念一下,「樂者為同」。

  學生:「樂者為同,禮者為異。同則相親,異則相敬。樂勝則流,禮勝則離。合情飾貌者禮樂之事也。」

  老師:剛剛講「樂殊貴賤,禮別尊卑」,是指在正式的典禮儀式的時候,所使用的那個樂,是配合著禮,所以它可以區別尊卑貴賤。可是它除了這個功能以外,音樂最重要的功能還不在這裡。區別是把它分得清清楚楚,你高高在上,我低低在下,這樣子就會有一個疏離感。所以透過音樂還可以打破這個藩籬、打破這個疏離感、打破這個隔閡,讓心再凝聚在一起,異中要求同,同中有別、同中有異。

  這個我們大家平常日常生活,你就會了解,不管是師生之間、長官部屬之間,乃至於親子之間,以前不是講嚴父慈母嗎?大家都很怕爸爸,比較不怕媽媽。如果這個父親太過於威嚴,親子之間難免就有疏離感,那怎麼樣在這個疏離感當中取得進一層的、真正的內心的交融、那種融洽?這就需要樂。樂除了音樂的意義以外,還有更高一層的內心的和樂。

  「樂者為同,禮者為異」,一個是強調區別,一個是強調融合。「同則相親,異則相敬。」如果你們的親子之間、師生之間、長官部屬之間,只有那種敬畏,少了那分和樂,畢竟彼此還是有所隔閡,所以要相敬,也要相親。

  〈曲禮〉另外還有一章:「賢者狎而敬之,畏而愛之。愛而知其惡,憎而知其善。」讀過了你就了解,人和人之間的關係,透過禮跟樂,一個主張,你再怎麼樣的打成一片,還是要嚴守分際,不要有時候樂過頭了,開玩笑開過頭了,騎到長官的頭上去了,壓到長輩的尊嚴去了,這就是不知道分寸。可是你如果太過於強調禮的一個分別的話,彼此又情感沒有辦法交融,漸漸疏離了。所以這邊講,「樂勝則流,禮勝則離」。太過於強調和樂這一面,疏忽了禮的這個分別,你這個樂就勝,勝就是過度。流,流就像水一樣,水滿了就流出來,流出來就到處亂流,流就是盪。禮太勝呢?禮太過度呢?彼此就疏離,疏離感,過於敬畏了。

  所以人和人之間,這個五倫關係,君臣也好、父子也好、夫婦也好,兄弟、朋友之間,都要注意到怎麼樣?禮樂,合情飾貌。合情飾貌,飾貌這個飾,這個飾跟整飭,飭,知道吧?底下那個巾改成一個力。就是整頓,整頓你的儀容外表,符合這個禮節,可是你的內心還是能夠了解到彼此之間必須要和樂融融,這個叫做合情飾貌。合情飾貌靠的就是禮樂,有禮有樂,不能夠偏廢。所以有時候該嚴肅的時候、該嚴肅的場合要嚴肅,有時候該心情放輕鬆也要放輕鬆,不能夠繃得太緊。佛經上不是講,修行像調弦一樣,那個弦你弄得太緊,會斷掉;弄得太鬆,音不準。

  所以繼續說:「樂者,天地之和也;禮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別。」音樂,是天地當中能夠發揮和諧這樣的一個作用。大家讀過佛法裡頭叫體、相、用,透過本體顯現出來的相,不同的相有不同的作用。例如說這個水,水有三態,有固態、液態、氣態,這是它的相,對不對?那它的體都是H2O,一個氧兩個氫。你是冰也好、水也好,是水蒸氣也好,它的分子結構就是H2O,這是它的體不變。相,不同的相就有不同的作用,水蒸氣可以推動火車頭,液體的水可以發電,固體的冰可以做冰雕、可以保存食物,所以不同的相有不同的用。

  這個樂,樂之用和,禮之用和為貴,這裡面講的「和」就是它的作用,它發揮出來的作用就是和諧,天地之間能夠和諧就是靠這個樂。禮是天地之序,次序、條理,有條有理,又能夠很和諧,而不會格格不入。

  所以,「和故百物皆化」,化育萬物。然後,「序故群物皆別」。有別,有分別,然後又能夠和諧;套一句西洋的話,叫做對立又統合。分別就是對立,但是這對立不是針鋒相對那個仇視的對立。明跟暗就是一個明顯的對比,高低對比、大小對比,粗細、高矮、胖瘦、美醜,這個都叫做對比。在書法裡頭、在國畫裡頭,要有明暗對比,疏密大小要調和。像我們這個投影設備,就是透過明暗的對比才能夠顯現出來。以前的流明度不夠,所以像這樣這邊開了燈,這邊就不夠明顯,一定要把燈關到盡量沒有燈光的影響,那個投影效果才會好,這就是明暗的對比。現在流明度愈來愈夠了,從一萬、兩萬,所以不怕這個光,還是可以看得清楚。在藝術上面透過這個對比,能夠產生對立又統合,對比剛剛好,明暗調得剛剛好,大小、粗細、高低、向背、俯仰,等等等這一些。這個在《中庸》裡頭叫做兩端,「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兩端,剛才講的那些例子都叫做兩端,兩方面。中國的美學歸結到最後,就是一種叫中道美學。中道美學,中國藝術。這個中道美學它的原理很簡單,就是兩端,執其兩端,執就是掌握,不是執著,掌握兩端,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叫做執兩用中。

  掌握兩端,然後用其中道。中道就是不偏左不偏右、不偏大不偏小,大小得宜,叫執兩用中,這個叫中道美學。美學跟哲學內容,有部分內容是相通的。在藝術上面,國畫、書法、文學,各位慢慢的如果接觸到這些領域,你就會發覺,最後它的這個美學觀、審美觀就是符合中道。中道就是執兩用中,而這個兩就是兩端。兩端例子比比皆是,俯拾即是,我剛剛講的,有上就有下、有高就有低、有明就有暗、有黑就有白。這個概念,《易經》把它統攝起來叫做陰跟陽。明暗不就是陰陽嗎?大小也是陰陽,大者為陽,小者為陰;高低、粗細、胖瘦、美醜,《易經》用陰陽兩個概念給它統攝起來。《老子》裡面講這個更多,《道德經》裡面講這個更多,都是兩個概念,都是講大小、強弱、黑白、牝牡,牝牡就是雌雄,雌雄也是陰陽。所以不管是儒家、道家、佛家,都是強調這個中道概念。這裡面講禮跟樂也是一種兩端,一個是分別,一個是融合;一個是異,一個是同,異同也是兩端。

  所以這樣子才能夠「上和下睦,夫唱婦隨」。和睦,如果你是一直強調這個禮、一直強調這個別,強調這個差異,那彼此之間的和睦就受到影響了,不夠和睦了。在大家族裡面很強調輩分,如果這裡頭沒有一點家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如果完全靠這個輩分,嚴格的輩分去經營的話,這個家族是凝聚不起來的。你除了血緣以外,還要一分親情、還要一分和樂。和樂,透過音樂是一個很好的工具,來彌補這個嚴格的禮制,區別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做一個黏合劑。跟我們建築一樣,一塊磚、一塊磚、一塊磚,分得清清楚楚對不對?你如果沒有水泥把它黏起來,也沒辦法建築。上下之間和睦相處,上就是尊長,在上位。「夫唱婦隨」,丈夫倡導,妻子跟從,和睦順從。

  五倫有十義,對不對?五倫十義,這個在《三字經》裡面都有講到了。所以了解了這個禮樂的關係以後,我們就進一步把它會歸到,各位以後要從事的叫做啟蒙教育,蒙學,啟蒙的教育。啟蒙教育的目標,在《論語》裡頭,古聖先賢,孔子早就跟我們說得清清楚楚了。他說教育的目標,先說目標跟目的有什麼不一樣,什麼是目標、什麼是目的?我們開車在馬路上走,在高速公路上走,現在從台南上去,北上,你要去台北,台北是你的目的地還是目標地?目的地。目的地就是終點那個點。沿途,你如果上了高速公路,那些叫做路標,它會告訴你,台南上去是嘉義,對不對?嘉義還有幾公里;嘉義再上去是什麼?彰化、雲林、斗六,台中還有幾公里;到了台中,它會告訴你新竹還有幾公里;到了新竹,它會告訴你,桃園下一個出口還有幾公里,最後台北才會到,沿途那一個叫做路標。所以我們知道這個目標指的是階段性的過程當中的那個標的、那個指標,最終那一點叫做目的,也就是說它要告訴你過程跟結果。有時候你只知道結果,不了解過程。

  所以啟蒙教育的目標,它有一定的過程,興於詩,再立於禮,最後成於樂。從詩開始,你就慢慢了解詩歌的重要性。詩歌詩歌,歌就是音樂。禮樂禮樂,有時候講禮樂,有時候講詩歌,詩禮樂。所以詩跟禮、詩跟樂,有時候是一件事情,有時候是分開來講。如果是分開來講,詩歌,詩是歌詞,樂是旋律、是歌譜。所以古代講《詩》、《書》、《禮》、《樂》、《易》、《春秋》這六經,為什麼《樂》不見了?有一個說法說《樂》就是當時的歌譜旋律,那歌詞就是《詩》。但是這個樂的理論後來又保留在像剛剛講那個〈樂記〉,〈樂記〉裡頭,《禮記》當中的〈樂記〉,所以它的禮跟樂是合在一起的。

  上次有稍微簡單的說過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詩,透過詩歌抒發情感、情緒,是感性的。我們凡夫、凡人都有情緒,雖然學佛,但是在還沒有斷惑,不要說成佛,連證到阿羅漢,證到初果、二果、三果,連邊邊都還沒有沾到,我們都還是滿肚子的貪瞋痴,都還是一大堆的無明惑,懂是懂了,習氣還是沒改,這個時候情緒還是需要調理。用詩歌來抒發情緒,然後,立於禮是透過禮節來建立規範,這是理性的。所以感性跟理性,常常就是這兩個在拔河,常常在那裡天人交戰,天理人欲。那感性跟理性有衝突,衝突以後,如果得到調和,這個叫做成於樂,藉著音樂陶冶性情得到調和。所以禮跟音樂,它的功能發揮互補的功能,發揮不一樣的作用。詩、禮、樂,興、立、成,從詩歌出發,這個對我們要推動啟蒙教育的觀念上的建立很重要。

  你一開始就給小朋友、兒童很嚴肅的規範約束,小朋友怎麼可能被你綁得住?那活潑潑的天性也很容易在這個地方就被你扼殺了。所以因勢利導,王陽明在《訓蒙大意》裡頭就講到詩歌的重要性。王陽明是一個宋明理學家,理學家聽起來就是很嚴肅,他也是強調要從詩歌入手,要有詩歌。一個是感性,感性就是透過感動讓你自動自發的去投入。理性就是用說服的,用說理的。

  這章上次說過了,《論語》裡頭〈陽貨〉篇,孔子說:「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邇之事父」,「邇」是近。就身邊,切身比較近一點的,父子之間怎麼相處,親子之間的關係怎麼經營?距離放遠一點,君臣之間,或者長官部屬之間,怎麼樣彼此能夠融洽?這些都是詩的功勞。

  所以《詩經》是古代教學的百科大全,古代的教科書,一部《詩經》就可以達到了。怎麼說?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事父、事君,鳥獸草木之名。這裡頭「興」就是興發,振興你的情志,可以有勵志的效果、勵志的作用,用現在的觀點這叫心理學。從小就有心理學,不是講得那麼具體,可是你就暗合道妙,這裡頭就是一個心理輔導、引導。「觀」就是觀察民情,剛說過了,那些歌謠,透過那些歌謠的內容,知道老百姓現在所苦的是什麼,這個叫社會學。「群」就是凝聚人心,之前說過了,大家同唱一首歌。現在看看平常你哼的是什麼歌,就知道你是幾年級的同學了。你到KTV看你點什麼歌,都有不同年代點的,一唱出那個歌,你們同年代的大家的心就興起同樣的回憶了,心就凝聚在一起了。這個是你無法去抹滅、不可忽視的力量,音樂的力量。

  「怨」就是抒發不滿,心理學、社會學,這裡頭有心理學,也有社會學。抒發它,透過這個歌謠。各位知道,人的七情,喜、怒、哀、樂,如果是很直接的這樣發洩出來,很容易傷人。那怎麼樣才不傷人?就是說你發洩出來,讓對方可以樂於接受。怎麼樣樂於接受?就是說你這些情緒的抒發是昇華過的。意思就是說當你在指責一個人的時候,你稍微拐個彎抹個角,旁敲側擊;換成別的話,叫指桑罵槐。指桑罵槐至少比起那個指著鼻子罵你,用那個很粗魯的話,來得不會那麼難受吧?所以有一句話叫罵人不帶髒字,這句話往好了想,這也很高明。一樣可以達到啟發對方的一個作用,你何必造自己的口業?

  詩歌,就是剛才講,透過這個藝術,詩歌是一種藝術,把那個情緒昇華了。各位看我們那個京戲、平劇、國劇,國劇裡頭的喜怒哀樂,他怎麼表達?高興的時候怎麼表現?哇哈哈哈哈哈;悲傷的時候呢?嗚呼呼呼。現在的電視劇,那個喜怒哀樂是赤裸裸的,這就是沒有昇華。透過了昇華以後,這個情緒,也就是叫做藝術包裝。有了藝術的修飾,那個情緒不再那麼樣的難以讓人招架,它就比較容易接受。這個是一種感人的方式,而不是一種說教、說理的方式。

  事父、事君,就是親子上下之間的關係,這是倫理學,倫常。這個不用說了。然後「鳥獸草木」,動物植物,這是自然科學。

  你看看一部《詩經》裡頭這麼豐富的多元化,你要什麼樣的教材都有了。不必像現在,還要編國語、數學、社會、自然,然後歷史、地理、化學、生物,編得那麼細。這在古代裡頭,一部《詩經》就夠了。

  所以說「不學詩,無以言」。怎麼講?你要說話,說話要說得好、說得高明,有幾個條件?兩個條件,第一個叫做言之有物,否則叫做言不及義。言之有物就是有內容,內容豐富,內容豐富而且純而不雜。你說話,你聽人家講話,或者聽一個演講,或者聽一堂課,內容很豐富、很不錯。有時候難免會夾雜一些閒話,或者插科打諢,或者是講一些不相干的家務事。有時候我們在課堂裡頭,有一些老師喜歡講一些題外話,題外話也罷了,有時候還難免要講是非。就是純而不雜,或者言簡意賅,要言不煩。這個就是我們要言之有物,千萬不要言不及義。這些學了《詩經》以後你就可以做得到。內容豐富沒問題,前面不是社會、倫理、心理都有了,自然科學都有了。

  再來,除了言之有物以外,還要言之成理,不要語無倫次。理包括條理跟道理。所謂的道理就是義正詞嚴,不卑不亢。是有道理,講的是有道理,用現在話叫做合邏輯的,而不是歪理一大堆。孔子上任當魯國的司寇,第一件事情殺了一個人,那個人叫什麼?少正卯,少正是他的官,卯是他的名字。列出他的五大罪狀,這五大罪狀各位去查一查,少正卯就可以查得到了。裡頭講「言偽而辯」,言語虛偽好辯、強詞奪理。所以我們話要說得好,就是要言之有物,又能夠言之成理,第一個先合乎道理;第二個要有條理,順理成章,有條不紊。條理就是脈絡。

  各位,佛學班裡頭可能準備會上一門叫做實用演講術或內典講座,這是雪公編的,那裡頭就是告訴你怎麼樣條理、怎麼樣有內容,也是一樣離不開這兩個原則:言之有物、言之成理。所以不學詩,無以言,學了詩你就可以達到這兩個要求,言之有物、言之成理。

  但是現在這個時代,不要說你們要讀《詩經》,我們中文系的,《詩經》也不是列為必修;就算列為必修,也是選講幾章。《詩經》三百篇有沒有辦法每一章每一章都把它講完?沒辦法。就算講了以後,還面臨一個問題,《詩經》到底是文學還是經學?如果是文學,從文學角度的觀點來看,剛才說的那些,有些就不成立了,純文學觀點。所謂純文學觀點,跟文以載道這是兩條路,這是不同的兩條路。純文學,純文學就是我不必背負載道這樣的一個沉重的包袱,我愛表現,甚至就是表現一些負面的情緒居多,談情說愛的等等這一些,以我們現在講叫誨盜誨淫。那怎麼辦?所以我們現在不太可能要求每一個人統統都來讀《詩經》。可是《詩經》演變到後來也不是《詩經》了,兩漢樂府,唐詩,所以我們現在可以的話,你就博學於文,充實人文涵養,一樣可以達到《詩經》的功能。

  現在讀唐詩,唐詩也是《詩經》的一個嫡傳的血脈,文學的一個文類,那個叫做演變史。《詩經》還有楚辭、漢賦,魏晉南北朝的樂府詩,在隋唐,唐詩,宋代還有詩,宋、元、明、清都還有詩,現代人還有在作古詩。所以我們讀古人這些好的詩,不一定讀《詩經》了。就算這些詩你都不讀,《論語》裡面講「博學於文」,充實人文涵養,一樣可以達到《詩經》要的目的。我再講一遍,你不讀《詩經》沒有關係,《唐詩三百首》可以讀吧?三百首你不要,濃縮成一百,再精選個一百首。那連《唐詩三百首》都不行,現在有成語,多讀一些成語也是可以讓你言之有物。所以各位以後在推廣的時候,有時候要因時制宜,不要死守著一定要讀《詩經》不可,其他的也是可以達到相同的目標,都可以納入做為這些可用的教材。

  好,我們這節課先講到這邊,大家休息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