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何事最樂-第5集

  過去釋迦牟尼佛在舍衛國祇洹精舍時,有一天,四位新學比丘會同來到捺樹下坐禪修道。

  

  這時正是捺樹花開、色香迷人的時候,四比丘彼此討論說:「世間萬物,何事最可愛、最能爽快人心?」

  

  甲比丘說:「在百花齊開、鳥語花香、景色宜人的春天遊賞風景,是人生最樂事。」

  

  乙比丘說:「宗親聚會,開懷暢飲,歌舞助興,這種天倫之樂最樂。」

  

  丙比丘說:「多積財寶,隨心所欲,車馬豪華,服飾美麗,出入炫耀於人最樂。」

  

  丁比丘說:「與穿著時髦衣服且香氣四飛、既端正又美麗的妻妾縱情歡樂最樂。」

  

  佛觀知這四人應可度化,只是心散亂於五欲(財色名食睡)六塵(色聲香味觸法),而不知思惟萬法無常的道理。於是來到四人面前問說:「你們在此討論何事?」四人照實表白各人所樂事。

  

  佛開示說:「諸位所談論的全是憂愁、畏懼、危險、滅亡的道理,絕不是永遠安穩的真樂。當知萬物春天榮茂,秋天衰落;宗親聚會,終須別離;財寶、車馬為五家(國王、盜賊、水、火、不肖子)共有;妻妾美色是愛憎的主因。所以凡夫在世,常招怨恨、災禍、殺身、滅族等無量的憂懼,死入三惡道(地獄、餓鬼、畜生)以及遭受八難(八種難於見佛聞法,一至三為三惡道,惡業重,難於見佛;四、生北俱盧洲,有樂無苦,不思修道;五、生長壽天,安樂勝北俱盧洲,更不欲修道;六、聾、盲、瘖、啞,於求道皆有障礙;七、世智辯聰,自恃聰明,不肯信佛;八、生於佛前佛後,無緣見佛。)等萬般痛苦,皆由這些假樂所致。因此,修道人捨棄世樂求道,不貪榮華富貴,自證不生不滅,涅槃寂靜,才是真樂。」

  

  佛再告訴四比丘說:過去無量世時有一國王,名叫普安,與鄰國四王共為親友。有一次,普安王請這四王宴會一月,吃喝玩樂,快樂無比。臨別這天,普安王向四王說:「人在世間,何事最樂?」

  

  甲王說:「遊戲春景最樂。」

  

  乙王說:「宗親喜慶,飲酒歌舞最樂。」

  

  丙王說:「多積財寶,所求如意最樂。」

  

  丁王說:「妻妾美麗,縱情愛欲最樂。」

  

  普安王臨別贈言說:「諸位所說的樂,皆是苦惱的根本、憂懼的根源,因為這些樂都是先樂後苦、憂悲萬端,不如無求無欲,淡泊守道,清淨寂滅最樂。」四王聽後,歡喜讚歎,深信了解。

  

  佛又告訴四比丘道:「當時普安王是我的前身,四王是你們四人前身,以前已聽過樂的真義,怎麼今日仍然迷惑不解?要知生死輪迴有如蔓草,根連不斷,永不休息。」

  

  四比丘因前有善根,今又重聞真義,慚愧悔過,頓時心意開悟,斷惑證真,得阿羅漢果。

  

  師父說:什麼最樂?心地清淨最快樂,沒有妄想、沒有煩惱、沒有牽掛、沒有憂慮,這叫真樂!樂是沒有苦。我們今天講苦跟樂是相對的,所以樂是壞苦,樂不是真樂,苦樂兩邊都離開那才叫真正之樂。清淨心裡頭具足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德能,所以才是最樂。

  

  故事選自《法句譬喻經》

  部分內容整理自《明倫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