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續小兒語-第12集

  接下來:

  學生:「儉用亦能夠用。要足何時是足。可憐惹禍傷身。都是經營長物。」

  這邊第一句話我們先看到註釋的部分,「用」指的是錢財的花費。所以大意是說,在日常生活花費的時候,如果我們能夠安貧節儉,也能夠順利的度過每一天,是不必擔憂的;但是相反的,如果我們要追求物質的享受,這一個追求是永遠沒有止境、沒有足夠的時候。

  接下來第二句話,「可憐惹禍傷身,都是經營長物」,「經營」的意思是籌劃經管,「長物」是多餘的東西。所以這整句話的意思是說,會為自己招惹來禍患的人,大多是花了心思去追求生活中不必要物質需求的人。

  我們在聽師父上人講經的時候,常常會聽到師父上人提醒我們,萬般帶不走,唯有業隨身。所以我們都知道其實一切,不管是家人或者是名利,這些東西都是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所以第一句就引了一個俗語跟大家分享,「金也空,銀也空,死後何曾在手中。妻也空,子也空,黃泉路上不相逢。田也空,地也空,換過多少主人翁。名也空,利也空,轉眼荒郊土一封。」不管是財富,或者是我們最難割捨的家人,其實到最後大家都是要分別的,人生走到盡頭,也就只有土饅頭一座而已。所以就像海賢老和尚常常提醒我們,人生不要爭,因為爭到最後也只剩下一塊地,這塊地就是墓地。

  在元曲當中也有類似的提醒,它說:「得失榮枯總在天,機關用盡也徒然。人心不足蛇吞象,世事到頭螳捕蟬」。一個人禍福多少,其實是早就決定好的,我們說「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如果要勉強去求取,那也是沒有用的。貪求無厭的下場,就算你得到手了,到最後也是螳螂捕蟬,最終還是會失去。

  既然財富不是強求可以得到的,所以君子要講究的就是知足安貧的境界。這邊引到了《論語》中的其中一則,先前老師上課有幫我們補充到,孔子在周遊列國的時候,在陳蔡這個地方被圍困了,這是當中的一個情節。「在陳絕糧,從者病,莫能興。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窮乎?』」他們被圍困在這個地方的時候,因為缺乏糧食,所以許多的隨眾都已經是身體狀況很不好。這時候子路就有一點怨怒的去見老師,對老師說:「難道君子也會有窮困潦倒的時候嗎?」這時候孔子就回答子路說:「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身為君子當然也會有窮困的時候,但是君子可以安於貧困;如果是小人遇到這個狀況,就會做出了不擇手段、無所不為的事情。所以孔子跟顏回他們雖然是居陋巷,可能生活用度都不是非常的寬裕,但是他們卻不改其樂,就是因為他們能夠安貧當下,知足常樂。

  所以諸葛亮他在《誡子書》當中也教導我們,「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唯有能夠節儉,這樣的人才能夠培養出他的德,德行,有了德才能夠載物。所以如果不節儉的話,就會像是沒有種植樹木的山坡地,就算財富來了,也會像土石流一樣,很快就來得快也去得快,是留不住的。因此君子應該要追求知足安貧的境界。

  以上是學生的報告,恭請老師指導。

  老師:好。這邊沒有什麼大問題,我只是補充一、二點,那個「長物」,平常我們念長ㄓㄤˋ的場合不多,就只有在這個地方,長物。如果各位對閩南語熟悉的話,它的源頭就是這個地方。我們說,你有沒有剩餘的東西,閩南話怎麼講?有沒有剩餘,有ㄉㄩㄥˋ無?ㄉㄩㄥˋ就是這個長,剩餘的、多餘的。無ㄉㄩㄥˋ,有的人念有ㄉㄩㄥˊ無?ㄉㄩㄥˊ,他就是把那個長念成長的ㄉㄩㄥˊ,其實念ㄉㄩㄥˋ,ㄉㄩㄥˋ就是這個長,長物。

  還有這個子路慍,如果念作見,就是去見孔子。這個見也可以念作現,慍見,他的不高興顯現出來了。所以這個有兩個讀音,看你怎麼讀,當然都講得通,他也是來見孔子沒有錯,但是也可以讀作現。一般我們講這個慍就是微微的不高興,還不至於到很憤怒。「人不知而不慍」,人家不了解我,我連一點點的不高興都沒有,所以這個慍是很輕微的,還沒有發展到很強烈的憤怒的程度。

  好,接下來下一則。

  學生:「未來難以預定。算夠到頭不夠。每事常餘二分。哪有悔的時候。」

  這則一樣請大家先看註釋的部分,「未來難以預定」,預定指的是預先確立,不會再改變。所以這則意思大概是說,未來的事情誰都說不準,就算是很有把握的事情,到最後也可能會出差錯。第二句,「每事常餘二分」,餘是指留下,二分是指一些餘地。所以大意是說,做事情凡事都要留一些餘地,預先為意外來設想做準備,才不會後悔莫及。

  講到這則學生就想到一句話:計畫永遠趕不上變化。尤其是自己在出社會之後,常常也會有這個感覺,不管是在金錢或者是做事情上面,都有這個狀況。譬如金錢的用度,我們可能常常聽到月光族,就是大家可能覺得,應該就是這樣子計畫是差不多的,但是時常就會有意外出現,需要用到錢就不夠。時間上也一樣,就像剛剛學長分享的,什麼事情都覺得,到最後應該熬夜做就做完了吧,最後就算熬夜也是做不完。所以既然有這個狀況,我們就應該要未雨綢繆。

  一樣是在元曲裡面有講到,「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早時不算計,過後一場空」,這個算計指的就是我們應該要知道未雨綢繆。同樣的道理,「夫救焚者,銷之於曲突徙薪之時者易為力」,如果要救火災,效果最顯著的是在曲突徙薪之時。曲突徙薪指的就是,在火災還沒發生的時候,我們就先把煙囪弄彎,讓對流不要這麼旺盛,火就不會太大,薪材、木材也先搬到旁邊,不要放在火源旁邊。這就告訴我們預防勝於治療,所以凡事都要預先做準備。學生自己也時常聽到家母勸誡我們,好天著存雨來糧,就是不要死到臨頭了,才要去做最後的掙扎。

  學生報告到這邊,請老師指正。

  老師:好,這一則也沒有什麼大問題,就是稍微補充一下。妳這個《楔子》,就一般戲劇也好或者是小說也好,它前面都有一段序言,傳統的名稱就叫做楔子。楔子的本意它是,我們在用斧頭劈木材,一般木材都是先給它鋸成一段一段的,用斧頭這樣劈劈劈,但是如果有另外一種方法,它是用斧頭先劈一小個縫,或者是用刀子先砍一個小小的縫,然後再用一塊三角形的木頭,把它削成三角形,像等腰三角形,但是倒過來,底部尖尖的,上面寬寬的,然後在這個要剖開的木頭,先切一個小縫,讓那個,那個就叫楔子,那個楔子的尖尖的地方塞進去,然後再用力用斧頭一劈,就可以把木頭這樣子劈開來了。那一塊三角形的就叫楔子,就引導的意思。就好像我們剛才講,小說、劇本、戲劇前面都有一個引言、一段序文,那個就叫楔子。

  這一則主要講就是說,我們在擬定預算的時候,不管是時間也好、金錢也好,不要擬得剛剛好。時間那當然不用講了,金錢的預算,像各位出國,你就想說我隨身要帶多少現金,當然看你的經濟能力,你要帶幾千幾萬,只要不超過通關標準,都沒有人管你。有的人就想我應該不會花到什麼,我帶一萬塊或者是幾千塊的就好了,結果到那邊去,看到這個也喜歡,看到那個也喜歡,買買買買了,十天的行程,到了第二、三天錢就花光了。到時候沒有現金,「可以刷卡」,刷卡是沒有錯,刷卡那個就無底洞了,會刷爆了。

  我們蓋房子常常也會遇到這個情況,預算五百萬,通常都會超過。只有超過,很少有那種有結餘的,所以不管是時間的規畫,或者是金錢的規畫,通常都是要「常餘二分」,多留一點,這樣子比較能夠從容。

  好,接下來下一則:

  學生:「火正灼時都來。火一滅時都去。炎涼自是通情。我不關心去住。」

  這則首先看到註釋的部分,「火」這邊是譬喻一個人的權勢跟聲望,「灼」是很明顯、明亮的意思。所以「火正灼時都來,火一滅時都去」,指的是我們人生在世,富貴亨通的時候,大家都想要來攀附,但如果是落魄失勢的時候,依附的人隨即就散去了。

  接下來「炎涼自是通情」,通情是共通的人情事理。「我不關心去住」,去住指的是去留。所以這句話講的是,這種世態炎涼其實是人之常情,我們就不必在意這一些趨炎附勢的人他們是要去還是要留。

  其實世態炎涼這樣的感慨,就像《續小兒語》所言,是人之常情,所以在從古到今的詩文中,很多就會抒發這種冷暖自知的心得感慨,像白居易就有詩句寫到,「冷暖俗情諳世路」,他就是因為世間的人情冷暖而看盡了一切的社會現實。

  另外在《史記.孟嘗君列傳》裡面,也有一段話寫到相關的內容,文句是說「富貴多士,貧賤寡友」,其實第一句話就開頭講得很清楚了,這是「事之固然也」。他接下來是用比喻的方式來告訴我們,富貴的人,你自然會有很多朋友來攀附;貧賤的人,自然就沒有人會來理你。「君獨不見夫朝趣市者乎?」「趣」是前往,「市」是市場。每天早上到市場,天剛亮的時候大家是爭著進去的,可是到了黃昏的時候,大家是頭也不回,根本就不會想要進去買東西。其實這不是因為我們喜歡早上而不喜歡傍晚,是因為「所期物忘其中」,也就是我們要的東西已經不在裡面。所以對小人來說,失去利用價值的人是不值得一顧的。同時我們也要知道,對於這樣的小人,是不值得我們去交往,更不必去在意他是否會留在我們身邊的。

  接下來是學生自己的反思想跟大家來分享。首先,「巧言令色,鮮矣仁!」學生是想到,是不是我們自己也會特別比較喜歡聽恭維的話,喜歡人家來逢迎拍馬屁。但是其實我們要知道,這樣的人通常都是不可靠的,所謂「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只有在困境中還能夠陪伴你的人,才是禁得起考驗的朋友。相同的道理,從另一方面來看,我們也要檢討自己,會不會變成是別人的損友,或者是變成趨炎附勢的人。應當要知道沒有誰是應該要對誰好的,所以對人家的好要知道感恩,對自己的現況是要感到知足,不要去要求別人要來對自己付出。

  以上是學生的報告,恭請老師指導。

  老師:好,很好,都沒有什麼問題。我想這個世態炎涼,「火正灼時都來,火一滅時都去。炎涼自是通情,我不關心去住」,這講到人之常情。既然是人之常情,我們要怎麼樣去面對,面對這些世俗的人情?真正你能夠不關心。真正的不關心,就是必須做到你心裡無所求,無欲則剛;你只要有所求,你難免都還是會關心,為什麼別人家那麼門庭若市?為什麼我講學、我講課沒有人來聽?以後你自己上課,或者你在學校開了課,怎麼沒有人來選?你難道不會在意嗎?多少還是會吧。

  真正的不在意,真正的看開一切,那要相當的境界,這個不是隨便嘴巴說說就做得到。我們都還是凡夫,我們都還是常人,人之常情,人之通情;除非你已經是聖人了,你就一點這些俗念都沒有。所以簡單幾個字,但是真正到我真的完全不關心,我們要自己稱稱斤兩,什麼時候到什麼境界說什麼話。這個「我不關心去住」是一種勉勵的話,不要去在意,可是真的你完全都不在意的,那境界是很高的了。就好像如果有人跟你說,我已經證到什麼樣的境界了,我已經斷什麼惑了,我已經到了初禪、二禪、三禪了。如果有人講這個話,很簡單,我們來考驗一下,給他打一個嘴巴,看看他會不會生氣。他如果生氣,表示他是騙人的;他如果不生氣,也不一定就真的,或許他忍辱的功夫還不錯。總之這種境界的事情不是憑嘴巴說的,是要真正禁得起考驗。

  好,接下來:

  學生:「何用終年講學。善惡個個分明。穩坐高談萬里。不如踸踔一程。」

  我們可以先看到註釋第一,「何用」在這裡的意思就是一個反問的語氣,表示為什麼需要,我們不需或是不用的意思。而「終年」可以解釋為整年、全年,或是常常的意思。所以「何用終年講學」的意思就是,為什麼你要常常跟別人說教?

  「善惡個個分明。」這兩句的意思,其實學生自己沒有完全的明白,自己目前有兩個看法:第一個看法是,「何用終年講學,善惡個個分明」,是非善惡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底,何須你再來幫大家說明白?第二個意思可能是,雖然你每天都在跟人家講經說法,但是你本身的善惡,每個人還是看得很清楚,也就是說,自己的毛病習氣其實也還沒有改掉。

  「穩坐高談萬里」的意思就是,安穩的坐著,暢快的談論著不著邊際的大道理。「高談」就是暢快而無所拘束的談論,就是沒有任何的包袱,沒有任何的心理罣礙,想到什麼就談什麼。「萬里」在這邊是指一個借代,表示很不實在,或者是非常遠、摸不著邊際的大道理。「踸踔」這個詞比較少見,那個踸也寫作右邊一個今的趻,表示跛行或是行走艱難的樣子。在這邊「不如踸踔一程」的意思可以說是,不如努力的跌跌撞撞的去落實一番。我們常常就聽到人家說,口頭說說,但行為還是沒有什麼改變。所以有句話就說,事情從言說中學習,不如親身落實。

  當然說的話每個人都很行,就像學生在這邊也一樣,講的話只要事先有準備,很多道理或是義理,只要看過了古人的註釋都還可以說說,但是自己做的時候,可能就做不到百分之十或是百分之一。所以大家應該都有聽過一句話叫「坐而言不如起而行」,當然有人說這句話是荀子說的,不過暫時沒有查到荀子有這句話。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我們常常很容易跟人家說到大道理,但是當我們自己要在生活中去落實,去做一個榜樣的時候,常常是不及格的。就像上個星期學生舉自己跟弟弟的例子一樣,自己洗碗其實也不是很用心,卻要求弟弟就要做到很用心。所以有句話也叫「寧做螞蟻腿,不當麻雀嘴」,就算我們講得再多,但沒有做到的話其實也沒有益處,我們寧可像螞蟻一樣,雖然腿很短、很小,但是每天有進步一點點也就夠了。

  這邊學生有舉到一個例子,「說得一丈,不如行取一尺。說得一尺,不如行取一寸」。這句話是唐代禪宗的一句名言,程朱理學他們也有曾經說過類似的話。這邊有舉一個佛經裡面的例子,在佛陀時代,有一位博通經文,就是對經文的義理了解得很透徹的一位比丘,叫突丘婆提拉,是佛弟子中最有學問的一位,但是很可惜,他並沒有認真照著經典努力的去做。有一次他就去拜訪佛陀,向佛禮敬的時候佛就說:「啊,空經法師,你好你好!」告辭的時候,佛又跟他說了一句,「空經法師」。他在回程就一直在思索著佛陀的這句話,為什麼他叫我空經法師?他明明有自己的法號,為什麼就偏偏要叫我空經法師?就想了很久,突然有了一個省悟,他說像我這樣沒有踏實修行的人,經文對我而言都是空洞而沒有意義的,就經是經、我是我,兩者其實是不能合為一體的。於是他努力修行,重新拜一位沙彌為師,放下自我,培養謙虛。因為他已經是一個博通經文的比丘,他要去拜一位剛入門的沙彌為師,其實是一個很大的突破,最終也得到了成就。

  這個就是學生這邊的報告,請老師指正。

  老師:OK,好。「何用終年講學,善惡個個分明」,這兩句其實它是在描述什麼情況?例如說一些沒有讀書的人,或者是說在一個地區,在一個鄉下地方,一個風俗善良淳厚的地區,這裡的人沒有去聽過什麼大學者講過什麼學,沒有讀過什麼經論,都沒有,但是他們每一個人個個善惡分明,今天誰做錯了,誰的行為不對了,馬上被人家指責,講的是這樣的一個情況。

  像我們台灣早期鄉下,有很多純樸、淳厚的老人家,沒讀什麼書,但是基本的做人道理,他們從小就耳濡目染,那個是代代相傳,叫做忠厚傳家。這個是一個文化,文化自自然然深深的扎根在民間,所以他們不一定要讀什麼書。但是那個叫做身教勝過言教,因為長輩從小就是以身作則,不用講太多,吃飯就吃到一粒米不剩,從小就會被這樣要求,不必去背什麼「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有的人甚至嘴巴可以朗朗上口,可是他吃飯就還是一樣,剩飯剩菜,還是這樣子浪費。所以這兩句講的是這個意思。

  所以這邊我只是給你加一、二個字,讓它的語氣更明確一點。倘若是非善惡人人都很清楚明白,又何須整年在那裡講學說教?

  這個「穩坐高談萬里」,原來的註解是說不實在、不著邊際的道理。因為它這個萬里要跟高談連在一起,叫做高談萬里,所以萬里是形容,你那個高談闊論談得太不著邊際了,指的是那個高談闊論講得太多、太空洞了。如果你這邊單單註解說,萬里是不實在、不著邊際的道理,很容易把那個里,萬里的里誤導成道理的理。所以我們一般,你如果是行諸文字的時候,盡量避免容易產生讀者的一個混淆的機會,所以盡量能夠避免就避免。不然你就把高談萬里合起來註解,那就暢快、無所拘束的高談闊論,這樣就可以了。

  好,接下來,「萬古此身難再」。

  學生:「萬古此身難再。百年轉眼光陰。縱不同流天地。也休污了乾坤。」

  這邊「萬古」的意思可以指萬代、萬世,也就是比喻時間非常的悠遠。「萬古此身難再」,就是說在一世一世的輪迴,或是時代的洪流中,我們的身軀不可能就停留在這世界上。「再」的意思就是不能再得到。百年的時光不過是眨眼間的事情,縱使我們的德行不能與天地相契合。「同流」的意思就是說我們相類似,所以我們有說一句成語是貶義的,我們叫同流合污,同流的意思就是非常的契合、非常的相似。就算我們的德行不能與天地互相契合,也不能自甘墮落,辜負了天地給我們的滋養之恩。「乾坤」我們大家都知道,都是代指天地,所以《易卦》裡面是乾為天、坤為地。

  這句話其實目前找到最早的出處是蘇洵,三蘇裡面的蘇洵,他有一首《安樂銘》,最後幾句有說到「萬古此身難再」,他這邊是說成「百年展眼光明」,後面的文句都一樣。

  所以後來可能《菜根譚》又摘錄了他的話,然後做了一番引申說:「天地有萬古,此身不再得」,就是說天地是亙久不變的,可是我們的身體不能永遠停留在這個世間。「人生只百年,此日最易過」,人生雖然只有百年,雖然看似很長,但是每天一天一天的過去,其實是留不住的。我們有幸生在天地之間,「不可不知有生之樂」,我們不能不知道我們生活在天地之間的樂趣,或是我們一些要做的事情。但「亦不可不懷虛生之憂」,不可不懷虛生之憂的虛生就是空度這一生,就是說我們要知道我們在這個世間的樂趣,我們要知道在這世間有意義的事情,但是也不可忘記,就是也要提醒自己不要空度這一生。

  所以我們常說,「在世百歲,哪有三萬六千之樂」。「在世百歲,哪有三萬六千之樂」,意思就是每天很多人都在享樂,但其實他們享的,在佛法裡面就說是苦苦,可能一時之樂,但後來的苦還是大於樂。

  所以後來我們就說到,「縱不同流天地,也休污了乾坤」,人生在世就要保持一個人的形象。人的形象,我們都叫自己叫萬物之靈,我們能與其他動物有差別,就是我們有自己的德行,我們有理智。所以說同流天地,《孟子》裡面有講到:「夫君子,所過者化,所存者神,上下與天地同流」。他這句其實是在把王道跟霸道做一個比較,他說君子所過的地方,百姓都服從他的教化,他所留下來的,他能把他的精神留存於後世,然後自己的德行能上合天道、下配地德。所以「縱不同流天地,也休污了乾坤」,就是說我們縱使不能達到聖賢的標準,但是也至少不要辱沒了我們身為人身的這個本質。

  學生的報告就先到這裡。

  老師:好。翻譯的部分沒有問題,這邊我只是給你補充一下「同流」。如果解釋成相類似契合這樣子的話,這個流再進一步給它說明一下,流就是指品類跟等級,同流就是同一個品類、同一個等級。我們常常講說是什麼什麼之流,這一類的人,這個等級的人。再來,「污了乾坤」,加一個註解會比較明白一點,玷污、污累。其他白話翻譯得都還不錯。

  來,再一則。

  學生:「世上第一伶俐。莫如忍讓為高。進屨結襪胯下。古今真正人豪。」

  這邊是舉了三個典故,我們先看到第一句,這邊說「世上第一伶俐」,伶俐可以指機靈或是聰明的意思。就是說世上第一等佔便宜、最聰明的事情莫過於忍讓,忍讓為高,最好的事情就是忍讓。而他後面就舉了三個例子來證明,這些都是古往今來真正的人中豪傑。

  我們先看到註釋的第二,「進屨」。這邊大家應該都耳熟能詳,這就是張良圯橋進履的典故。這邊可以注意的是履跟屨,這兩者其實在古代是有一些分別的,屨是革鞋或是麻鞋,相比履來說會比較粗糙,可是到了戰國以後,屨和履已經開始漸漸合流,所以我們以後都把鞋子統稱叫履,或者叫屨。第二個典故是「結襪」,這個可能會比較少見,他同樣也是西漢人,叫張釋之,《史記》裡面有記載他的故事,等下學生會再跟大家稍微進一步的分享。最後一個也是非常家喻戶曉,就是韓信忍胯下之辱的典故。

  「人豪」古往今來有很多解釋,其中一個解釋就是說,有不凡的才能和器識的人,就是在一般的人當中,他的見識是跟一般的人與眾不同,而且有特殊的才能和見解。

  我們先看到第一個典故,這是《史記.留侯世家》的原文。就是說有一次張良還沒成名之前,他曾經有一次悠閒的在下邳這個地方散步。走到橋上的時候,看到一個老翁穿著麻衣,張良到他的面前的時候,他就把他的鞋子扔到了橋下,然後就轉頭跟張良說:「孩子啊,幫我去把那鞋子拿起來」。張良就很驚訝,他就覺得很奇怪,繼而就怒火中燒,想要去毆打這位老者,但看在他是一個老者的分上,就強行忍住了,就耐著性子到橋下去把鞋子拿上來。然後「父曰:履我!」履這一次就是轉品成動詞,就是說幫我把鞋子給穿上。然後張良又一次的耐著性子,就跪在地上幫他把鞋子穿上。老者就「笑而去」,就是說穿上了鞋子就大笑而走。張良就呆呆的站在原地,就很奇怪,就目送著他離開了。這位老者去了「里所」,可以有解釋是說是一里多的路,就去了一段路程,又回來跟他說:「孺子可教矣,後五日平明,與我會此」。就是說你這個孩子是一個可教之才,五天之後的凌晨、黎明,你再跟我相見在這個地方。張良就有點疑惑,但還是跪著說好的。這邊要強調是一個跪,就是可以看得出古人對老者(是素不相識的老者)的恭敬心。

  五天很快就過去了,在第五天的黎明的時候,張良一早就起身,但是到橋的時候,就發現那位老翁已經先在那裡等候了。老翁就很生氣的說:「你與老人約定了時間,竟然比我更慢,這成何體統。」然後就把他驅趕走了,他說,五天之後再跟我在這裡會合。張良碰了一鼻子灰,他就覺得有點納悶,但是在五天之後,在雞鳴時刻,就四、五點的時候,張良就一早又起身,說這次可能就比老翁更早了吧。沒有想到老翁還是在那裡,就已經比他先到了,又很生氣的說:「你竟然又遲到了」。又把他給驅走,然後又說同樣的話,五天之後再跟我會合。張良這次就學到了教訓,在半夜的時候他就先到橋那裡去等候。果然,一會老翁就過來了,老翁這就很高興的說:「嗯,就應該如此」。就送了他一本書說:「你好好的研讀這本書,之後你就能成為皇帝或是王侯的老師了。你十年後你就會成功。十三年後,你再到濟北穀城下這個地方來找我,到時你會看到一個黃色的石頭,這一定就是我了。」之後他就離開,也沒有多說其他的事情,張良過後也沒有再見到他。

  在白天的時候,張良看著那本書,原來就是太公兵法,太公兵法就是周朝的開國元勛姜太公所流傳下來的兵法。張良就非常的驚訝,也很珍貴的、很認真的去讀誦,後來果然成為了劉邦手下的大臣。

  這個故事就是在跟我們說恭敬心,對長者的恭敬心的一個重要性。

  接下來是第二個典故,這也是出自《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這邊是它整個列傳裡面的最後一小段。西漢的時期有一個叫王生。古代的生跟現在我們的生的意思可能有點不一樣,我們現在說生都是指學生,但是在古代,生這個字可以指先生,是一個尊敬的意思。就有位王先生,他很精通黃老學術、黃老之說,他也是一個處士,就是所謂的隱士,就不在朝任官。之後他曾經被聘請到朝廷中,因為他是一個老者,所以三公九卿,就是不論尊貴,或是一般的大臣,都會站立著聽他發言。

  王生就有一次在大庭廣眾說,「我的襪帶鬆掉了」。這裡的襪帶就是指古人綁在膝蓋以下的一個帶子,就是防止襪子滑落的一個帶子。他說我的襪帶掉了,然後就轉頭跟張廷尉說,廷尉就是張釋之的官名,他說:「幫我把襪帶給結好」。張釋之就馬上跪著又幫他結好了。結好之後,很多人就覺得有點憤憤不平,或是覺得很疑惑,就說為什麼你要當眾就侮辱張廷尉,讓他大庭廣眾之下幫你結襪帶?王生他就說:「我就已經很老,而且貧賤,也不能為張廷尉提供任何的利益或是諫言。張先生他是今天下之名臣,就是一個非常,大家都知道的一個能臣幹將,我這次特地去侮辱他,讓他幫我結襪帶,就是要讓天下都知道張廷尉是一個敬重長輩、敬老尊賢的一個人。」所有大臣聽到了之後,都非常的讚歎王生的品德,而且對張廷尉也開始重視了。

  最後一個故事相信大家都已經聽過了,就快速的說一遍。韓信他是淮陰人,在還沒發跡之前,他還是一個平民,非常貧窮,而且又不能去做官,也沒有經商的才能,常常寄居在別人家裡面就白吃白喝,很多人都非常討厭他。之後在屠中,就是在市井之中,有幾位少年就看著韓信帶刀劍,他說:「若雖長大,好帶刀劍,中情怯耳」,就說你雖然身體長得很高大,而且又帶著刀劍,但其實你只是一個內心很膽怯的人而已。然後大家都一起起鬨說,如果你不怕死的話你就刺我,就是說如果你敢殺死我的話,你就殺死我;如果不敢的話,你就從我胯下鑽過去。韓信就看了很久,最後他就從他的胯下鑽過去了。當時所有在場的人都大笑著說,就認為韓信只是一個膽怯的小人。後來的結局大家應該都知道,韓信就封了淮陰侯,再回到這裡的時候,就把那個屠中少年又叫了回來,賞金千兩。

  就是說古來忍辱的人,其實他們能忍一時之氣而成百年之業,這個是忍人所不能忍的行為。

  學生先報告到此,恭請老師指導。

  老師:這一則主要是講這三個故事,這些故事在古代他們都耳熟能詳,所以他就用兩個字,進屨、結襪、胯下,六個字就帶過三個故事。我們現在因為大家都不讀古書了,不讀文言文了,所以以後你們遇到要講課,就不得不這樣子很詳細的、很花時間的,把這個故事這樣子從頭到尾講一遍。就是看情況,有些場合必要,有些場合時間不允許的時候,就簡單的把故事的重點,把它精神點出來就可以了。其他的應該都沒什麼問題。

  剩下最後三則了。好,這三則我自己來講。我們一樣來念三遍,「學者三般要緊。」

  「學者三般要緊。一要降伏私慾。二要調馴氣質。三要跳脫習俗。」

  好,一開頭就講「學者」,就是有心求學的人。這個學者,我們一般現在講學者學者,好像是他已經是一位很有學問的人,叫做學者。出國訪問,歸國學人,幾位大學者,那是指既成的事實,我們這裡面講的是還在進行當中的求學的人。所以你們平常在稱呼自己的時候,現在學生某某、學生某某。我們在一般場合,外面也有時候聽到末學,有吧?聽過末學,或者叫後學,有時候是在書面用語,用後學、末學,或者弟子某某。對老師自稱學生或自稱名字都可以,如果對老師,你稱末學其實是還有一點抬高輩分了。所以如果真正要講究禮節,在老師面前自稱自己的名字,或者稱學生都可以。

  這裡面講,有心求學的人你要注意三件事情,很要緊的三樣。哪三樣?底下就是所講的。其實這一則已經似乎在為整個《續小兒語》做一個總結,學了前面那麼多,最後歸納三點。至於後面那兩則,其實因為我們這個課本是它有摘錄的,後面它有雜言,它還不是到最後總結,所以後面那兩則你看起來,怎麼不像是做結束的感覺。其實這一則,「學者三般要緊」,應該就是可以算是一個總結了。

  哪三件事情最要緊?第一個要降伏你的私欲。這文字都很淺白,私欲就是個人的、自己的欲念,私心。我們常常講說,你為公的多還是為私的多?為公的多、私的少,你就是君子、就是賢人;純然為私,一點公都沒有,那就是小人;全然都是公,一點私都沒有,那就是聖人了。所以我們要降伏私欲,這樣子你的求學才是往正道前進,否則就是背道而馳,學的是一套,做的是另外一套。

  第二「要調馴氣質」。這個「馴」就是順的意思,馴,馴服。這個地方應該要把調馴加一個註解會比較詳細,這個會後再來補。至於這個「氣質」,就比較容易跟我們現代的意思有一點會混淆。各位以後如果有機會上詞彙學,因為你們上過語言學,上過聲韻、訓詁,但是還有一門叫做詞彙學。詞彙學它會涉及到詞彙的風格色彩,最簡單的我們常見的概念就是褒義詞、貶義詞或者是中性詞,這個都是屬於詞彙學的一個範圍。另外詞彙還有古義、今義,古代的意思,同樣這個詞彙在古代跟現代意思不一樣。像來去的去,去台,見某某人去台,這個去,去台,台是台灣,是離開台灣還是來台灣?你要看它是文言文還是白話文,文言文去台是離開台灣;白話文去台,白話文也不會這麼講,因為講去台灣、去台北、去台南,那是到的意思,是來的意思,所以有古義、有今義。

  這個氣質,如果是今義,如果是現代義的話,有氣質是好的,它是褒義詞。可是這裡頭這是指宋儒張載,張載認得吧?「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你不要只記得這兩句,都忘了是誰講的,就是張載。張載他講這個,有氣質之性,有天地之性,而這個氣質之性是貶義詞,是不好的。因為氣質有偏有雜,所以必須加以變化,讓它中正,不偏不倚,純一不雜,這個叫做「調馴氣質」,這個待會再詳細說。

  第三「要跳脫習俗」。風俗習慣,不要被風俗習慣給你框住了,給你綁死了。譬如說我們現在學傳統文化很好,在教室裡面聽頭頭是道,可是你如果到社會上去,去工作、去上班,或者打開媒體一看,怎麼跟我們講的完全是兩回事?所以你必須要能夠擺脫這些風氣,這些習俗的束縛,否則的話我們的傳統文化傳不出去,沒辦法傳,你的觀念就被外面的馬上就給你面臨很大的挑戰。

  我們回頭講這個氣質。張載他講那個人性,他分成人性有天地之性跟氣質之性。什麼叫天地之性?就是先天的本性。氣質之性講的是後天的習性,習性其實用的是我們佛家的比較容易了解的概念,習氣。因為中國的這些人性論,應該就是以孟子講性善,荀子性惡,告子講性有善有惡,等等等這一些論來論去,都各說各的。如果我們以佛家的說法來檢視這一些儒家的講法,你會發覺,他們講的不管是性善也好、性惡也好,講的都是已經到後天的習氣。以唯識來講,他那個已經不是真正的一塵不染的本性了,都已經落到有污染的識,八個識都是污染的,染污,不是一塵不染的清淨原來的本性。這個又涉及到到底是,像《大乘起信論》講的性,天台有講性具,這個都很複雜,講到很細微的地方。有善有惡,性裡頭有善又有惡,或者是無善無惡,看你是站在什麼樣的立場、什麼樣的角度來談。其實佛法它本身是圓融的,只是有時候看你從有的角度,還是從空的角度,從緣起的角度,從性空的角度,其實是都不衝突,衝突了是我們自己沒有讀通,它本身都是圓融的。

  所以這個天地之性跟氣質之性,講的就是先天跟後天,一個是本性,一個是習染。後來這個天地之性,朱熹把它轉化成一個名詞,叫做義理之性,所以他講的義理之性就是比較偏善良的。所以張載原來講說,先天本性就是善的來源,而後天的習性就是惡的來源。

  我們讀宋明理學的這些著作,最大的困惑就是他們的用詞用語很不容易掌握,又是氣質、又是理、又是氣,理氣一元、理氣二元,宋儒用的這些名相,明儒用的名相,到現代新儒家用的這些名相,光這些名相我們就會搞得滿頭霧水。跟佛學名相類似,也是唯識宗的名相,天台宗的名相,華嚴宗的名相,或者般若空宗的名相,光為了這些名相你常常就會弄得……其實很多是異名同實,名稱不一樣,可是它指射的是同一個東西。譬如說實相、涅槃、般若、佛性、真如等等等,有時候講的都是同一個概念,你如果沒有融會貫通,常常就分不清楚到底在講什麼。

  所以回到我們剛剛所講,要調馴氣質就是,簡單講一句話就是去惡向善,把我們後天的一些染的不良的習氣,佛家講的就是貪瞋痴慢疑,這些習氣統統都給它調伏。你要斷惑,當然是斷惑的功夫不容易,現在是講調伏,佛家來講就是叫伏惑,先給它伏住、降伏住。淨土宗的方法就是帶業往生,先降伏它,先調伏它,然後帶著這些見思惑到極樂世界去,斷惑就容易了,那叫帶業往生。

  所以這邊我們也只是講調馴氣質,調馴這些習染、這些習性,然後去惡向善。所以三般要緊,第一個,先降伏你的私欲;第二個,先調馴這些習氣;第三個,「要跳脫習俗」。習俗這裡頭我們就必須要先做一個前提,就是要分辨。我們一般會把禮俗合起來講,實際上禮是禮、俗是俗,有時候禮和俗,禮俗,習俗當中也有一些是屬於禮節,但是有一些習俗不屬於禮的,只是一般的風氣、習慣,如果沒有分辨清楚的話,你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就很難遵從。

  我們先看看什麼叫做禮。各位在準備這個資料的時候,我建議你們去查漢典,對不對?那是因為現在電子工具的方便,早期沒有這些電子工具的時候,我們就是用那一些紙本的工具書。但是做傳統思想研究的話,有一部很重要的,叫做《經籍纂詁》,經籍,經典、典籍,纂就是編纂的纂,詁就是訓詁的詁,《經籍纂詁》,清朝阮元編的,這本書對我們研究古代的這些典籍很重要、很有幫助。它就是把所有的經典裡面,針對某一個字,譬如說仁,仁者愛也,仁者慈也,仁者厚也,仁者什麼什麼什麼也,光這個仁,你去翻那個《經籍纂詁》,不曉得幾百個,就是出現在歷代的典籍裡面的,有關這個字的解釋,統統都把它編纂在一起。同樣的,你如果去找禮這個字,對禮的解釋太多太多了,我這邊只簡單列三個。

  禮者,理也,就是合理的。所以它跟這個習俗差別,有一些習俗他不問你合理不合理,譬如說台灣結婚要送早生貴子,早,棗子;生,竹笙;貴,桂圓;子,蓮子,那是諧音的關係。還有一些習俗,醫院電梯三樓上去就五樓,為什麼沒有四樓?醫院不能有四,病房,你看一二三,跳來就五,三之一、三之二、三之三、三之五,就把四都避開了,怕死。這有什麼道理?沒什麼道理,就叫習俗。

  第二個叫做節,禮者節也,要有節制,不是漫無節制。譬如說我們的鞠躬,一般人四十五度那算很標準了,你來個九十度,差一點撞到桌子,過頭了。看情況,你如果是很真心的,大家接受你敬禮的人也過得去;你如果逢人都九十度,逢人都九十度,是不是有真心就不知道了,受禮的人也覺得不知道如何適從。過跟不及有時候都要檢討,人家四十五度,你就點個頭而已,那叫不及;人家四十五度,你九十度,這也很突兀。所以那個節就是要剛剛好,不超過,也不要不及。

  第三個,禮者履也,剛才說的那個履。履本來是名詞,是鞋子,鞋子是穿在腳上,腳是在走路的,然後再引申為行、實踐、履行,這是法律名詞,履行什麼什麼義務。

  我們就取這三個解釋來看看這個禮。行,實踐就包括兩個部分:一個是個人的行為,這個人很有禮貌,你的行為守禮,這個是個人的行為;另外,第二個是國家社會的典章制度。古代每一個朝代,建國以後,第一件事情就叫制禮作樂。制禮作樂,制定禮,禮就是國家的根本大法,清代的禮、明代的禮,禮法,就是法律,禮後來演變成法。這個問題有很多要分析的,禮演變成法。現在都是我們就按照法律來了,你違背禮不會怎樣,人家只是批評你;你違法了就會被罰、被關。

  所以古代就是五禮,吉、凶、軍、賓、嘉。記得去年講過,從後面講過來,嘉禮是什麼?嘉禮是什麼?婚禮。賓禮?國際禮,國與國之間的,外交部有一個叫禮賓司,賓客、貴賓、來賓,講的都是外賓,國與國之間的賓禮,相見之禮。再來,軍禮不用講了,軍隊裡面的閱兵或者是什麼大典。凶禮是喪禮。吉禮?擺在最後一個講,就是先講嘉禮,否則現在很多人看到吉禮說婚禮,已經不是婚禮了,婚禮是嘉禮,吉禮是什麼?祭祀,是祭祀之禮。這些都是典章制度,所以叫做五禮。

  綜合上面這一些,我們來為這個禮下一個定義:第一個合理的,第二個有節制的,然後個人行為或國家社會的典章制度,這就叫做禮。簡單、扼要,好像寫物理的公式定理一樣。

  你按照這樣去檢視看看,習俗,習俗是社會上長期形成的風氣、民俗、習慣、忌諱,你要看看是不是合理,是不是有節制,是不是國家社會把它變成典章制度。有些是個人行為沒有錯,這些風俗、習慣、忌諱,那只是一個習俗。所以我們不要被習俗綁死,要跳脫出來,看看它符合不符合禮的精神。禮的精神就是讓、就是節、就是合理,而且是可行的。所以不要講到禮俗禮俗,這是禮俗,你就不敢動,你就百分之百順從,這就跳脫不出來了。所以第三個要緊,要跳脫習俗。這個例子太多了,舉不完。

  總之這三件事情,降伏私欲,就是從克制自己的欲念開始;再來,調伏那些種種的一些習染;最後要跳脫習俗。這樣你求學,最後才能夠成功,才能夠學以致用,否則變成書袋子,書袋子後來叫做書呆子,都一樣。

  再來,「百尺竿頭」念一下。

  學生:「百尺竿頭進步。鑽天巧智多才。饒你站得腳穩。終然也要下來。」

  老師:這兩則比較簡單,我們看一下就可以了,時間也差不多了。「百尺竿頭」原來是指桅杆,桅杆就是船,船掛那個帆的竹竿,或者是說雜技那個雜耍,不是有一種很長的竹竿,人在上面揮舞,在上面活動的,那個頂端。百尺竿頭,你都還可以再進一步,比喻極高的官位還有功名,或者說學問、事業有很高的成就。再來是「鑽天」的巧智,鑽天是極力鑽謀,你能夠連天都能夠鑽得上去了,你那個機巧謀略的聰明才智,我們叫做世智辯聰。再怎麼機巧,再怎麼樣聰明,再怎麼樣多才,「饒你站得腳穩」,任憑你、儘管你,在百尺竿頭你站得腳再怎麼穩,終然也要下來,到最後你還是,那只是表演時候你踩上去,表演完了你還是要下來。這講什麼?持盈保泰。滿了就是要溢出來,月滿了就要虧,滿月十五以後又十六,然後漸漸就到了三十。意思就是說我們不要自滿,要居安要思危,沒有永遠的得意,沒有永遠的順暢。

  最後一則,「莫防外面刀槍」。

  學生:「莫防外面刀槍。只怕隨身兵刃。七尺蓋世男兒。自殺只消三寸。」

  老師:「莫防」,莫就是不要,不要只顧著提防外來的那一些刀槍這些武器,你要擔心的是,你自己隨身攜帶那個短短的兵刃。後面再進一步補充,「七尺蓋世男兒,自殺只消三寸」,七尺高的,堂堂魁梧的一個男子漢,別人還殺不死他,可是他要是自己要毀掉自己的話,「三寸」形容那個兵刃,短短的匕首,就可以自我了斷。這一則在講什麼?不是在鼓勵自殺,這個自殺是比喻自毀,毀掉你自己的生命、身家。一個小小的東西,就足以毀掉你的身家、財產、性命,你一生的成就、一生的令名,有時候就毀在一旦,毀於一旦。

  所以有句話,這個是左丘明《國語》裡面周語講,「從善如登,從惡如崩」。要學好、要學善,像登山一樣步步為營、步步維艱;可是要學壞就好像從山上滾下來,崩山一樣那麼容易。這一句「從善如登,從惡如崩」,其實也是在告訴我們,你整個《小兒語》所講的這些道理,學好不容易,要學壞太簡單了,你把它當作總結也是可以。

  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這邊。我們課程就到這邊做一個結束,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