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弟子規-第11集

  尊敬的各位老師、尊敬的各位同學們,大家好!請掀開《聖學根之根》第一冊《弟子規》,從二十頁第一行開始看起。

  【財物輕。怨何生。】

  昨天我們學習到這一句課文,這是說與人相處,不要斤斤計較財物,特別是兄弟之間、人與人之間,不要把錢財看得太重,這樣人跟人之間的怨恨也就無從生起。

  我們在現代的社會當中也看到很多的例子。在一些家庭裡面,原本父子兄弟之間相處得都很和睦,但是一旦遇到跟錢財、跟財產有關係的問題,原本和睦的兄弟姐妹之間相互的怨恨、去爭奪,這些都不是我們的父母跟祖先所願意看到的。

  曾經有一個家族,這個家族他的父輩是白手起家,克勤克儉,才創建了非常龐大的企業王國。而父親他本人是一位非常愛國的商人,在他生前所賺的錢,用了很多的比例捐獻給社會、捐獻給國家,並且響應國家的號召,也建設了很多有利於社會的建設。

  這個家風代代相傳,他的兒子跟孫子都能夠繼承父親這樣的愛國的精神,很積極的投入到建設祖國的事業當中去。但是因為父親去世之前並不希望財產分割,就希望在幾十年當中財產先不要分,而是按照每個月、每個人生活所需再發給兒孫,確保他們的生活每個月都可以有正常的收入。但是父親走了之後,兒孫並沒有完全遵照父親遺囑的交代,於是兄弟之間為了爭奪財產也告上了法庭。後來經過很多地方長官還有很多人的勸解,爭奪財產的風波也就平息了。

  好在祖上有德,到了第三代兒孫繼承家族的產業,他不但是奮發有為,而且自己的生活也非常儉樸,過著是正常人的、普通人的生活,妻子兒女買的衣服還有用品也都非常的節省。這個愛國的企業家老一輩的家風最後還是有人來繼承,當中小小的風波,也差一點就因為不明事理而釀成了大錯。

  還有一位長輩,他是非常樸實的農民,後來也曾經在政府擔任過地方的官員,因為他很有工作能力,所以得到了很多貴人的提拔,但是他一生當中始終生活非常儉樸。後來這位老人家過世,他所留下來的財產,因為我們師父上人在世界各地,在英國、在各個地方提倡建立漢學院,這個老人有一些遺產就用來購買學生讀書所需要的參考書,把它捐獻出來,奉獻他的愛心。晚輩也沒有話說了,因為像這樣的做法,也是父親生前所願意看到的。

  我們對於錢財、物品要看得比較淡一點、薄一點,過著比較節儉的生活,把這些錢財、福報用來利益更多的人。

  在五代的時期,有一個孩子叫做張士選。張士選在年紀很小就失去了父母,後來他是叔叔把他養育長大的。他祖父所留下來的財產,在他父親生前並沒有分家產。而張士選是父親的獨生子,他的叔父則有七個兒子。後來在張士選長大的時候,到了他十七歲,叔父就跟他說,現在我想把你祖父所遺留下來的財產分成兩份。因為叔父和張士選的父親是兄弟兩個人,他叔父覺得,祖父的財產分成兩份,叔叔拿一份,張士選可以繼承一份。這樣對於張士選來說,他可以繼承更多的財產,叔叔也非常疼愛他,很為他著想。可是張士選他卻說,叔父生了兄弟七個人,加上我,是八個人,八個兄弟,應該把家產分成八份才好。張士選年紀輕輕,只有十七歲,在繼承財產的時候,他一定要讓給他的叔叔,不肯把家產分成兩份,一定要分成八份,自己得一份,這樣其他的兄弟姐妹他們也都能夠得到祖父留下來的財產。他的叔父聽了不同意,張士選非常堅持,他一定要這樣分,後來沒辦法,叔叔只好答應他的要求、請求。

  這個時候,年僅十七歲的張士選還在書館念書。有一天來了一個會看相的人,無意當中來到他們讀書的書館裡面,他見到了張士選。看相的人就對書館的先生說,他指著張士選,說這個人滿臉陰鷙;古時候一個人他積了陰德,平常他做了很多善事、好事,他這種陰鷙、陰德的氣象都寫在臉上,會看相的人就能看得出來。看相的人跟書館的先生說,這個孩子將來他一定能中舉,考試考取功名一定能夠成就的。想不到相士(看相的人)所講的話全都應驗了,張士選後來果然就功成名就,考中了功名,很有成就。

  在《太上感應篇》的註解當中也談到,在當今的時代,很多人對於手足之情並不在意,在倫常的倫理,兄友弟恭、長幼有序這個倫理、手足之情的方面,這麼尊貴的東西他不去追求,他去追求的是什麼?在分財產的時候,他要追求錢財物品這些低賤的東西。即使是同父同母的兄弟之間也是如此,更不用說如果是繼父繼母,兄弟之間相互爭奪財產,互相的在法庭上去告狀了,這種情況在現代社會可以說是比比皆是。就更不用說堂兄弟、表兄弟之間這種情分,愈來愈疏遠。手足兄弟之間,如果能看到張士選十多歲就不願意把家產分成兩份,自己獨得一半,他一定要照顧到兄弟之間的情誼、情義,堅持要把財產分成八份。這麼小的年紀的孩子就能夠深明大義,是重情義、重道義,而不重利益。如果兄弟不和的人,因為財產而爭奪、而反目的人,看一看張士選的做法,肯定會感到非常的慚愧。為什麼這樣說?如果我們對於兄弟姐妹太過刻薄了,就是對於我們父母、祖先刻薄,因為兄弟姐妹都是父母祖先生命的共同體。對於兄弟,無論是親兄弟還是堂兄弟、表親這些兄弟,如果不能夠和睦相處,對父母祖宗內心都是很大的傷害,也就是孝道的根本已經虧失了。就像一棵大樹一樣,根本壞掉了,它的枝葉花果必然也會敗壞。所以對於這樣的道理,我們為人子女、為人兄弟姐妹就更應該要深思。

  蔡老師在講《弟子規》系列課程的時候,也曾經說過一個很有趣的故事。有一個人他非常吝嗇,結果死了之後去見閻羅王。閻羅王就跟他說:「你這個人實在是太吝嗇了,旁邊的人都餓得快要死了,你都不想要去幫助他,真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守財奴,真是愚痴。」所以閻羅王就判他去做狗,墮到畜生道裡面去當狗。那個人馬上說:「報告閻羅王,能不能判我去當母狗?」閻羅王覺得很奇怪,讓你當狗你還這麼高興,還要當母狗,就開始審問他:「你為什麼要當母狗?」結果這個人說:「我生前曾經聽人講過兩句話說,『臨財母狗得,臨難母狗免。』」這個人他不認識字,「毋」就是不要的意思,它跟母親的母長得很接近。他以為說,「臨財」,看到財物,「母狗得」;「臨難」,面臨到災難,「母狗免」。所以他說當母狗也不錯,就到閻羅王那裡去請求。這不僅是不見棺材不掉淚、不撞南牆不回頭,連到了閻羅王那裡,他貪財的心還去不掉。而且字不認識,也不好好去問一下人家,這個詞到底是什麼意思?面臨錢財「毋苟得」,這是「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不能夠貪贓枉法,也不能夠接受誘惑。他以為那個字念母,以為是母,所以把它讀成母狗得,有財都是讓母狗先得,有難母狗也先免,所以他跟閻羅王說,那我要去當母狗。這是一個小故事。

  中國人確實自古以來,把錢財是看得很輕的,在社會當中是把道德看得非常的重。這種風氣,我們在家鄉也能夠感受到,因為我們家鄉祖上是從福建的漳州渡海來台,定居在彰化這個地方。所以傳統的倫理道德的觀念,在整個家庭世代的承傳當中,大家還是看得非常的重。像在我們家族當中,母親就講過一個真實的事情。有一房的親戚,父親他年輕的時候做了很多壞事,在鄰里鄉黨當中他的德行並不是特別好。可是也許是祖上有德,他的孩子讀書成績都很好,最後還去當了老師。在台灣傳統的社會,能去當老師、當醫生,這是在社會當中讓人非常尊敬的行業。這個父親一看自己的女兒當了老師,他就覺得當老師是榮宗耀祖,非常榮耀的一件事情,所以從那時候開始,他把自己以前的壞習氣、壞毛病全部都改過來,人就變得非常的好。

  這是看出,在傳統的社會當中,因為代代相傳都有受到孔老夫子的教化,有受到聖賢的影響,所以在這種社會價值觀裡面,把老師、把讀書人看得是很尊貴的、非常敬重的,而並沒有把企業家排在第一位,沒有把商人排在第一位。這種社會風氣和價值觀念,就在父母親這一輩、祖父母這一輩的老人家身上還能夠體現出來。當然到現在,社會風氣不斷的變化,人們的價值觀也發生了轉變。

  在中國古時候,人在社會上也有身分地位。在從前社會上所謂的士農工商,中國人看待每一個不同行業的人的身分地位,是按照這個來排序的。士,把讀書人擺在第一位;第二位是農,中國農業是立國之本,中國古時候很重視農業的生產,所以務農,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民,他的地位是排在讀書人的後面;最後才是工跟商。可是現代社會價值觀完全是倒過來的,已經不是士農工商,而是商工農士,把商擺在第一位。師父上人談到的,彷彿整個社會都被金錢給控制了,甚至於整個社會,無論是從事各行各業,也都是向錢看,向錢(金字旁的錢,錢財的錢)。包括教書的老師,把教學當成生意買賣,是學商,譬如在課堂當中不一定認真的教學,但課後開補習班、輔導班,額外的加收學生的學費,拿學來做生意買賣。包括醫,變成醫商。各行各業無論是從事哪一個行業,只要把錢擺在第一位,性質就跟商是一樣的。這種價值觀是完全顛倒過來;換句話說,把倫理道德是擺在最後的位置上,甚至於根本都沒有,根本都不存在了,認為怎麼樣?在社會上有錢就行了。有的人價值觀真的是一輩子窮得只剩下錢了,人們都是這樣子在做為他人生的目標。

  我們有見到一位企業家,他在沒有遇到儒釋道的聖賢文化之前,他的事業當時做得特別的成功,做大的生意,他躺在床上,一天就能賺進一百萬的人民幣。他說那個時候錢多得都不知道怎麼花,這一天當中,如果他不花掉一萬塊人民幣,就覺得今天好像很失落,缺少了什麼似的,一定要吃喝玩樂,把錢花出去。所以在很早年,當人們還在嚮往萬元戶,一個人如果他們家能夠賺進一萬塊錢,這個家整個鄉裡的人們都很羨慕,而當時他是想著,一天怎麼去花掉一萬塊錢,那時候是人民幣,幣值還是很厚的。過著非常浪費的生活,奢侈浪費的生活,最後他的身體就出現了狀況,亮起了紅燈。就在他人生陷入低谷,一個人他一輩子生活得這麼富有,突然間被醫生給他判了死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下去,身心非常的疲憊,心裡特別絕望,這個時候他遇到了傳統文化、聖賢教育。就在傳統文化當中,他重新找回了生命的希望。他就跟他自己身上的癌細胞溝通,他說從前我是個惡人,你們也一樣就是惡的細胞,可是我現在已經改好了,我知道從前錯了,我要當一個好人,你們也要跟我一樣,從不好的細胞改變成好的細胞。他就經常跟身上的癌細胞進行溝通、進行交流。與此同時,他遵從儒釋道聖賢的教誨,開始斷惡修善,把以前抽煙喝酒、吃喝嫖賭所有的壞習氣全部都改正過來。然後非常積極努力的去推動《弟子規》、推動儒釋道的聖賢文化,並且把教育也帶到他的企業當中,讓他的員工也都有機會來學習,而且他很積極的在企業裡面發放光碟、辦班教學。他原來的企業的舊的房址,被火給燒了,他商場搬到新商場之後,以前舊商場所在地發生了火災,而當時火災之後有很多的小攤販在裡面,他就沒有辦法生存,非常的苦惱。於是這位企業家又給他們減了一年的租金,讓他們搬到新的地方來,可以好好做生意,好好再從頭做起,這些小商販都非常非常的感恩老闆的恩德。他就這樣很大力度的在自己的人生歷程當中發生了決定性的轉變,想不到後來他的病就好了,發生了奇蹟,幾乎是醫學上的奇蹟,最後再去檢測,各項指標全都正常。

  現代的社會,人人都羨慕、嚮往這樣的大企業家的生活,可是像這些有志之士,有智慧、有福報的企業家,他們現在反過頭來開始推崇倫理、道德、因果、聖賢的教育,這是非常好的現象。

  在古代社會是尊崇倫理道德,讀書人,有道德、有學問的讀書人,在社會當中是非常受人尊敬的。我們今天社會出現的問題是出在哪裡?出在士農工商顛倒,變成商工農士。什麼時候可以把這種價值觀再轉回來,我們的社會才能夠真正的得到安定。

  而我們在學習《小兒語》跟《續小兒語》,也跟大家分享過《了凡四訓》這部書。我們學到這句課文,『財物輕,怨何生』,當我們人對於錢財物品不能看得淡、不能看得開,也不能看得破,往往是我們對於命運的真相、對於一些事實的真相不能搞清楚。之前有談到,佛經裡面說三種布施,錢財其實並不是我們去搶、去爭就能得來的,而是自己命中所有的,財布施就能夠得財富,法布施得聰明智慧,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只有勤於修積這三種布施,才能夠增長我們的福報,改變我們的命運。

  這一點在《了凡四訓》裡面,是了凡先生用他自己的身教以身作則,來證明人的命運是可以改變的。而且人一生當中的禍福窮通,都不是老天給予的,而是我們自己所造成的。當年了凡先生他在慈雲寺遇到孔先生,當時孔先生勸他要讀書,去考取功名。並且因為孔先生本身他是非常高明的邵子皇極數正傳的傳人,他算一個人一生的命運就算得很準,包括他什麼時候考第幾名,名次,還有什麼時候可以去任官,他的官位,甚至於他的壽命,都能夠算得非常清楚。所以了凡先生當時就覺得,他的命運已經完全被孔先生給算定了,他就覺得人是無法逃脫他一生的命運的。

  一直等到他後來在棲霞山遇到雲谷禪師,他才了解命運的真相。雲谷禪師特別的跟他開示:「命由己作,相由心生,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因為當時了凡先生他覺得自己一生被孔先生算定,感覺好像人很難改變與生俱來的命運的安排。可是雲谷禪師教他,人的命運是可以改變的,在佛教經典當中說,「求富貴得富貴,求兒女得兒女,求長壽得長壽」。都是一個人他一生行善積德所得到的福報,並不是搶來的,也不是爭來的。了凡先生覺得,道德仁義我是可以去求的,因為這是讀書人他自己只要修身,他必然能夠得到道德仁義的提升,可是功名富貴究竟怎麼求?他也覺得很好奇。於是雲谷禪師就跟他開導,六祖惠能大師曾經說,「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一個人只要從內心當中去求,力行仁義道德,求在於我,不僅是道德仁義能夠得到,連功名富貴也是能夠得到的。無論是內還是外,都能夠求得。雲谷禪師點化他,讓他要積極的去改造命運,去創造自己新的命運、新的人生。

  當時他在和雲谷禪師對話,雲谷禪師也問他說,他是否應該有求取功名富貴或者是應該有兒子。了凡先生他就自己懺悔、反省,他有注意到,像這些能夠考取功名、得到富貴的人,本身就是有福德之人。而他自己感覺自己福很薄,又不能夠積功累德;而且心量狹小,也不能包容別人;甚至於因為自己有讀書,也很聰明,特別喜歡用才智壓過別人;直心直行,說話又喜歡輕言妄談,這些都是薄福之相。雲谷禪師也開導他,在這個世間,能夠享得千金之財產的人,他必定是有千金的福報;能夠享百金之財產的人,他一定是百金之人物;應該餓死的人,一定是餓死之人物。也就是說,他本身的福報取決於他是否有這樣的受用跟遭遇。這些都不是上天給你的,完全都是一個人他自己去感召的。雲谷禪師就勸他,既然知道命運是可以轉變的,從今天開始,你就要認真努力的去積德、修善,一定要把自己從前的毛病、習氣改正過來,要能夠包容別人,和愛萬事萬物,要愛惜自己的精神。

  古人的經典當中也都是強調,福是自己求的,所謂自求多福,如果你從現在開始,可以多做善事、多積陰德,這些都是自己所做的福。經典當中也談到,「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包括一個家庭,如果上上下下大家都能夠積德累功、斷惡修善,這個家庭必然是有福報的家庭。

  後來接受了雲谷禪師的教導,了凡先生決定要改變自己的命運。首先他把自己很多不好的習氣改正過來,譬如以前他不能夠包容別人,現在有人毀謗他、批評他,他也能夠很歡喜的去接受,而且他也發心要行三千樁的善事。自從他自己的人生發生了改變,他就開始發現孔先生以前給他算的都不準了,以前給他推算的名次,到最後有一次考試,就是在禮部考科舉,本來孔先生算他是考第三,結果他突然間就考了第一名。這個時候他就發現,一個人發心要行善,力行善事、改正習氣、改造命運,效果原來是這麼明顯。他發心做三千樁善事,做完之後,他又求兒子,也是發心要做三千件的善事。果然就生了兒子,叫做天啟。而他的太太她也是很認真的配合先生一起做好事,只要每天做過好事,她就用鵝毛管在日曆上面印一個朱圈,這樣來記錄。後來他又發心要求考進士,許行一萬條的善事,最後非常順利的也考上了。後來他當寶坻知縣,他就拿了一個本子,叫做「治心篇」,每天他要上堂之前,就會把本子放在案頭上,他一天當中所做的善事、惡事,包括所起的善念、惡念等等,他非常細緻的都記在本子上。到了晚上,他效法趙清獻公的做法,祭拜天地神明,把自己一天所做的事情都跟天地神明、跟祖先報告。

  了凡先生用自己一生實際的例子來證明,命運的改變是真實不虛的。他深深的體會到,凡是強調禍福是自己所求,這是聖賢的言論;如果說一個人他一生的命運、禍福窮通都是上天所安排的,這是一般世俗人的見解。於是了凡先生把他一生的經歷,還有他對於改過遷善的種種經驗,都寫在《了凡四訓》裡面,要傳給他的兒子。他也期望他的兒子能夠真正的保有謙虛的德行,揚祖宗之德,蓋父母之愆,報國家之恩,造家庭之福,真正的成為一個改變命運、創造命運的讀書人,這是他對於他兒子的期許。

  當我們了解人的命運的真相,我們這一生當中,念念所想的,都是希望斷惡修善、積功累德、造福於百姓,自自然然不會因為錢財物品去跟人家斤斤計較。因為了解命運的真相,我們知道「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即使你去跟人家搶來的、爭來的,也都是自己命裡所有的。

  有一位長輩他曾經在東北遇到一個人,以前這個人他都會用賭博的方式,在賭博的過程當中,他有辦法作弊。每次都是靠騙錢,靠騙術去賭博賺取很多的錢。後來這個長輩因為他非常明瞭因果的道理,他遇到這個人就跟他說,他說:當你命裡有一千萬,但是你靠欺騙的手段,你最後賺到的錢其實已經折損一大半了。本來你可以賺一千萬,但因為錢都是用欺騙的手段得來的,所以可能你只是賺了幾百萬,還心裡覺得很高興。後來他把因果的真相告訴他之後,想不到這個人浪子回頭,他就開始發心吃素,決定再也不用賭博的方式去騙錢,而是規規矩矩的、本本分分的來做事情。

  好,「財物輕,怨何生」我們就學習到這裡。下一句:

  【言語忍。忿自泯。】

  我們說話能夠包容、忍讓,多說好話,多說良善的言語,不說壞話,忍住氣話,不必要的衝突跟怨恨自然就會消失,它自然就不會發生了。

  兄弟之間之所以會產生矛盾、過節,有很多是因為爭奪錢財造成的,或者是因為言語不謹慎,彼此之間發生口角、衝突。有的時候就為了一句話或一件小小的事情,彼此之間各不相讓、各自賭氣,最後兄弟之間的不和、怨氣愈結愈深。如果沒有處理好,甚至於終身都不能化解,還懷恨在心,這對於兄弟之情是很深的傷害。

  法昭禪師才說「同氣連枝各自榮」,兄弟之間手足親情,這是生命的共同體,一體不二的關係,「些須言語莫傷情」,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語要謹慎,不要因為言語不慎的關係,傷害了兄弟之間的親情;「一回相見一回老,能得幾時為弟兄?」特別是當父母親不在,我們兄弟姐妹之間親情就更加的珍貴了。如果沒有生活在一起,可能隔一段時間再看看自己的姐姐、自己的哥哥,發現彼此也是兩鬢斑白,一天比一天老。能得幾時為弟兄,真的要珍惜手足之間非常真誠的親情。

  天倫之樂,不要因為言語的關係導致兄弟之間的不和。特別我們生活在一起,也難免會有一些言語上的衝突,但是不要把它放在自己的心上。因為當一個人,譬如他生氣的時候,他講的話可能稍微重一點,兄弟姐妹之間也不要把它放在心上,哪一天他覺得後悔了、懺悔了,可是你還在那裡念念不忘他說的這些話,這就不好。總之,人跟人相處,心量都要放得開一點、放得大一點。特別是在兄弟不和,彼此都不肯見面,這個時候也是需要有一方一定要先放低自己的姿態,去承認自己的錯誤,並且來彌補之前和兄弟之間的衝突、不和。那畢竟是親兄弟、親姐妹,只要有一方他能夠低下頭來,態度比較謙卑、肯改過,兄弟之間的矛盾衝突也是很容易能夠平復的。

  人跟人的相處當中,最多的情況往往是在言語,而言語之所以會造成彼此之間的衝突,也是由我們的心念所造成的,也就是當我們很容易發脾氣,可能在人與人之間相處的時候,也會造成彼此之間的距離。我們和人相處一定要放開自己的心量,不要因為自己心胸狹小而障礙了彼此之間好的關係。而俗語有言,在《延壽藥言》當中也有記載,說「利刃割體痕易合,惡語傷人恨難消」。我們如果用惡語傷人,這個話可能留在他的心目當中會很久很久,我們即使再生氣,也不要說一些讓人沒有辦法接受的話。

  就像我們之前說過的故事,一個小男孩他非常喜歡生氣,他爸爸就教他,你下一次每生一次氣,你就在外面木頭柵欄上面釘一個釘子。一開始小男孩每天都要釘很多的釘子在上面。後來他通過這個方式,他漸漸了解到自己的毛病習氣很重,就決定開始改過。後來釘子每天釘得愈來愈少,最終就再也不發脾氣了。後來父親又教他,只要有一天不發脾氣,就把釘子再拔起來。最後果然他把整個柵欄上面的釘子都拔光了,他也把自己的習氣,自己的好怒、好生氣的壞毛病給改正過來。但是父親帶著他去看籬笆,他說你雖然把釘子都拔了,但是在這上面所留下的傷痕卻是無法彌補的。我們跟人之間言語的衝突也是這樣子,惡語傷人恨難消,話你說出去了,可能他一輩子都記得,如果他心量比較狹小,又喜歡記仇,你後面再怎麼去彌補自己的過失,也沒有辦法平復對方內心的創傷。

  所以我們還是要用方法來對治自己的憤怒。而對治憤怒最好的功夫是什麼?就是忍字。人和人之間相處,能夠彼此包容、彼此忍耐,這是很大的學問。在唐朝的時候,張公藝他們家庭是有九代人生活在一起不分家。於是當時的皇帝(高宗皇帝),就找了張公藝來詢問,為什麼你們家族能夠和睦的相處?究竟你是用了什麼方法做到這一點?於是張公藝就請求皇上賜給他紙跟筆,他用這種方式來回答。高宗皇帝把紙跟筆給他之後,張公藝他提起筆來,在這張紙上寫了一百多個忍字,然後再送到皇帝那裡。按照他的說法,大凡一家人、大家庭,彼此要共同在一起生活、在一起相處,宗族當中之所以不和,往往是因為尊長的衣食(譬如財產、物品)分得不夠平均;或者是晚輩的禮節有一些方面做得不夠完備,大家就互相的責問,互相的產生怨恨,就會發生很多家族的親人之間的吵鬧、衝突。如果大家遇到任何事情,都能夠相互忍耐,家裡當然就能夠和睦相處。張公藝在唐朝,他們九代人生活在一起,家族能夠和睦相處,最重要的就是忍字。能夠包容、容忍,在家庭的生活當中,對於家族所有的財產、物品,在分配的時候可以平均,應該要遵守的禮節,也都能夠認真的去遵守,這些都能夠去落實,家庭自然就和睦。

  李文耕先生也談到:處家之道,也不是忍字所能說盡的,學問很多。很多古時候的家規,給子孫的教誡都寫得非常的詳盡,不是一句話、一個字所能夠概括的。忍它是爭字的反面,爭奪的爭的反面。人跟人之間之所以有對立衝突,一開始發生某些事情,也許這些事情都是小事,衝突也是小小的衝突,可是當它沒有被遏止,彼此之間愈結愈深,到後來就會愈來愈大,就跟滾雪球一樣。能夠在事情發生的時候,彼此都能包容、能夠忍耐,不要因為這些事情產生言語上的衝突,這樣先冷靜一點,把事情先平息下來,然後慢慢的再來處理。在這些事情發生的關頭,忍字是非常重要的。一忍則無事,更何況是相效於忍,更何況是全家上下大大小小都知道忍,自自然然家庭能夠和睦相處,這是能夠落實的。張公藝先生治家,也是有一套規範跟方法的,但是他這個忍字只是從治家的經驗當中去歸納、總結出來,也就是說是和睦的關鍵,人不和都是因為不能夠忍。因此,忍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則。

  說到言語,這句課文是『言語忍,忿自泯』。在《孔子家語》當中有記載:「孔子觀周,遂入太祖后稷之廟」,他到廟堂的前面看到一個金人,金人是三緘其口,在它背後寫著一行字是「古之慎言人也」。古時候,他講話是非常謹慎的。師父上人特別把一幅「金人銘」掛在客廳當中,掛在父母跟老師照片的旁邊。「金人銘」也特別強調,這塊碑是道光年間的一塊石碑,從石碑當中拓下來的。這裡就有談到:「戒之哉,戒之哉」,我們都要引以為戒,要重視言語上的修為,就是所謂的口德。「無多言,多言多敗。」一個人如果他話特別多,而且說的都是些無關緊要的話,可以想像他做什麼事情是不容易成功的,很容易失敗。為什麼?從他言語當中就可以看出這個人說話、做事都不夠謹慎。「吉人之辭寡,躁人之辭多」。一個人他要把事情做好,往往在言語上面要非常注意分寸。「無多事,多事多患。」不要去多事,像雪公老人所講的「好人好事」,不要沒事去找事,不要去無事生非,否則就會有很多的禍患出現。所以說無多事,多事多患。「安樂必戒,無行所悔。勿謂何傷,其禍將長;勿謂何害,其禍將大」。「金人銘」就是強調,孔老夫子在太祖后稷的廟堂所看到的金人是三緘其口,而且在它背後刻著「古之慎言人也」,教導我們言語一定要非常非常的謹慎。

  言語不但是我們家庭和睦的重要的關鍵,也是我們處世成敗的重要關鍵。在古人勸世的聯語當中,也是勸導我們,「家和萬事興」,如果家庭都能夠很和睦,家庭自然就會興旺;如果在家庭當中總是吵吵鬧鬧的,可想而知,災禍必定會到來。

  這句課文我們就學習到這裡,接著看下面這一句:

  【或飲食。或坐走。長者先。幼者後。】

  我們良好的生活習慣是要從小培養的,無論是在用餐、是在行走、就坐,都應該要謙虛、禮讓,真正做到長幼有序,讓年長者優先,年幼的人則是在後面。

  天地萬物都是有各自的秩序的,人跟天地萬物並列為三才,「三才者,天地人」,人自自然然也是要遵循這樣的次序、順序。身能夠循『長者先,幼者後』這種順序,遵守禮節,才顯示出一個人的尊貴;而反過來,如果我們完全不重視禮節,長幼尊卑之間也沒有順序,在很多的事情上可能會讓別人看不起我們,就有損於「三才者,天地人」人這樣尊貴的身分。家國也是同樣的道理,家庭、國家、社會也是靠著這樣的自然的次序而長久的,如果我們這種倫理的次序、長幼的次序也都亂成一團,在家庭、在社會當中自然就會造成混亂、造成動盪。我們無論是在飲食、坐走,日常的生活當中,都要按照長幼尊卑的順序,次序來排列,千萬不能夠以晚輩的強勢欺凌長輩,也不能夠說我的福報比較大,我就很傲慢,看不起長輩;包括一個人的才幹、德行,也都不能夠逾越長幼尊卑的倫理的次序。

  『或飲食,或坐走』,包括了我們生活當中衣食住行各個方面,做為晚輩,應該都要為長輩做好最周到的準備,以及最好的安排。當我們的長輩年紀大了,一生當中可能為社會、國家做了很多貢獻,而當他年老的時候,退休在家,生活上面都是仰賴兒女、仰賴學生照顧。而生活當中就是包括穿衣、吃飯,就是重要的內容,在裡面點點滴滴都是在考驗我們是否有注重「長者先,幼者後」的禮。當然不只是飲食,包括生活的方方面面,也都離不開這些原則。

  而在飲食方面,我們也要照顧到,之前有談到,我們吃飯、吃東西不能只是單方面的考慮年輕人的需要,而是要充分的了解老人的需要。就像我們還在父母親懷裡,對於小寶寶、對於小嬰兒要怎樣照顧,父母親完全是循從著小嬰孩的需要的。老人也是如此,譬如準備飯菜,我們就要準備一些比較軟的飯菜。有的年輕人吃不慣,年輕人有他喜歡的口味,可是我們在跟長輩在一起,有一些方面我們就要恆順長輩。長輩也會愛護年輕人,為年輕人著想。但就晚輩的角度上來講,我們準備的飯菜要稍微軟一點,為什麼?因為長輩的牙齒用了幾十年,八九十年,牙齒可能都比較不好,還有可能是牙齒已經掉了很多,他在咀嚼吃東西就不方便,你給他非常硬的東西,他要咬很久,他咬不動,或者是說吞不下去。像老人他的喉嚨很容易被水、被食物會嗆到,吃的時候不但東西要比較軟、比較好去咬,有的時候我們還要把它切成小塊,這樣他吃的時候比較方便,而且能夠嚼得比較細,吞到咽喉裡面也不容易嗆到。這些食物,特別是有一些菜葉,菜跟菜桿連在一起,常常都要把它切成小塊,以免老人家在吞的過程當中不謹慎,一下子就噎著了,或者是嗆到了。包括有一些比較黏的東西,這是很容易塞在氣管裡、塞在咽喉裡面的,這些食物我們在處理的時候也要特別小心。所以在準備飯菜,就要特別注意。

  有一年,剛好去澳洲的過程當中,我們跟徐醒民老師還有江逸子老師在同一架飛機上面。當時有一位長輩來負責照顧這些老人,印象中他在飛機上再次確認,兩個老人家吃的飯是不是稀飯,稀飯是比較軟的。坐飛機之前可能提前在預定,就要跟航空公司特別要求。到了飛機上,這位長輩,就看到他再次去確認,兩個老人吃的是不是他的主食是稀飯,這樣他吃起來就比較軟,容易吸收,也容易嚥下去。特別是在長輩出門,點點滴滴的方面也要充分的做好準備,而且要好好的、用心的去照顧。包括長輩坐著車子,車程比較遠,要下車的時候,我們都要提前在一個地方等著,下車的時候,先幫長輩開門,然後再扶著長輩慢慢的讓他下車,整個過程動作都要特別慢,而且都要特別小心,還要把長輩的手,各個方面都要把他扶好,這樣讓他下車不會傷到,像這些小細節的方面都要特別的小心。

  「或飲食,或坐走,長者先,幼者後」,我們在實際的生活當中也看到了有一些師兄、同仁,他們在這個問題上就會很注重。譬如有一次我們在外面用餐,那次剛好也是因為第二天的飛機比較早,我們就提前到了機場附近。那天晚上在飯店裡面有點了一桌非常豐盛的晚餐,因為大家一天旅途也都很勞累了,到晚上吃完飯就要休息。我們在用餐的時候就有注意到,有一個師兄,像平常我們夾菜,都是菜上來了,趕緊先夾新的,都是在那裡盯著新的菜,或者好吃的菜,在盯著。可是我們就看到一個師兄他在吃的過程當中,他都在非常認真的打掃剩下的菜,先讓長輩把新的菜夾過去,而他吃的時候,別人都吃剩的,不願意再吃了,他都是在打掃這些飯菜。還有一個同學,我們之前在巴黎期間,在辦公室工作完了之後,中午因為時間比較趕,就到樓下的餐廳去用餐。結果這個同仁他每次,一般的年輕人可能到了一個餐廳很新鮮,都忙著去夾自己想要吃的菜,可是這個年輕人,他每次都不會夾很多菜,因為他都是會考慮到有一些長輩他吃得不多,幫他夾得很多,有時候會剩下來,所以他都會在那裡等著幫忙打掃、清理剩下來的這些食物。有一些年輕人也能夠注重這些細節,確實也是非常之好的。

  說到在巴黎用餐,有一次我們有機會到一位長者家去作客,這個長輩他本身是在教科文組織任職,是一個國家的大使。做大使或者是在像教科文組織這樣的國際組織當中任職,他們非常重視國際的禮儀。當然我們追隨著長輩去大使家用餐,不是只是去吃飯的,而是要去學習的。確實在這個過程當中,也通過一些細節,學到了很多的禮儀,以及他們在照顧客人,點點滴滴的細節,都是很值得我們學習的。當時我們去用餐,那天中午也就去得比較晚,法國人吃飯,如果大家有去過巴黎就會看到,特別是像在晚上,他們是很注重聊天的,去一個地方吃飯不只是從頭吃到尾,而是在吃飯的過程當中要不斷的彼此進行交流。所以往往它一頓飯時間會拉得很長,並不只是以吃飯為主,而是重視這種交流的過程。

  我們去了之後,因為當時到達的時間是已經過了中午,比較晚一點,可是按照正常的禮,到了主人家裡,我們首先要把禮物先送上。因為許多國際的友人都非常喜歡中國的一些傳統工藝品,當時我們帶了一些,師父上人有景德鎮的細瓷做為禮物。你到人家家不是馬上先吃飯,而是要把禮物先送上,還有送上《群書治要》的書,有一些中國傳統文化的書要先送上去,這個《群書治要》是線裝書,精裝的本子,是非常莊嚴的。主人就非常歡喜,因為他們是韓國人,韓國人對於文化也是特別的重視,特別重視保存的。那時候我們送上禮物,又進行了一些交流,當然時間就更晚了。他的女主人是非常細心的,她都會提前準備一些好吃的點心,在還沒有進入餐廳用餐,客人在談話的過程當中吃一點小點心,這樣就不會太飢餓。在客廳談完話了之後,我們大家就按照順序,長輩走在前面,晚輩走在後面,就來到大使主人家的餐廳裡面。他餐廳是另外一間改裝的屋子。到了餐廳我們就觀察到,主人非常的細心。韓國人做事情有很多地方,因為是遵循傳統、遵循文化,有很多地方也是很值得我們學習的。女主人她非常細心,在我們去之前,就已經把我們一行的名單都傳給她了。這一行的名單,他的名字、他的身分、誰是長輩、誰是晚輩,接待的主人首先都要搞清楚,為什麼?因為在這種場合是很重視禮儀的,長輩一定要坐在主位,晚輩一定要坐在次一點的位子,位子是不能搞錯的。

  在這種國際的大都會、大城市裡面,特別又是像教科文組織這樣的國際組織裡面,有許多事情,他們日常應對的都是一些外交工作,所謂「外交無小事」,接待的每一個細節都是很重要的。如果把倫理的次序弄錯了,長幼尊卑次序弄錯,有一些懂禮的客人他會覺得主人沒有安排好,這個場合就會很尷尬。我們要去之前,他就已經把我們的名單全部都掌握到,並且當我們還沒有進入餐廳,一個座位表、座位圖,主人就已經事先安排好。因此我們在餐廳的門口就已經看到有一部機器,機器上面的螢幕就顯示著座位圖,每個客人要進去之前看一下螢幕上面的座位圖,他一進去就知道他應該坐在哪個位子,次序就不會亂。當時韓國的大使他們做得就非常細緻。西方人吃飯他們一般都是用長條形的桌子,跟中國人不同,中國人用的圓桌是比較多的。關於長桌跟圓桌當中,座位次序的排放、擺放也都是不同的。這點我們要是學習《常禮舉要》,就可以看到比較詳細的說明,徐醒民老師有做過講解。做為長桌,主人跟客人,主賓是坐在長桌的正中間,然後再按照左右兩邊依次排開,坐在主賓或者是主人左右兩邊的,都是按照他的長幼順序排起來、坐起來。我們會學的人,到人家家裡去作客,這些小小的細節都能夠學到,也非常長見識、長學問、長經驗。座位表他已經排好了,我們看一眼之後,一進去每個人都坐到屬於自己的位置,一點都不亂。即使人再多,他這樣來安排,我們一進去之後也不會發生「哎呀,我在哪?我要坐在哪?」亂成一團,絕對不會有這種景象出現。

  再來一點,現在中國人也是這樣,特別是在歐洲對外國人,他們很重視禮,也特別重視家庭的觀念。如果是請你到家裡來用餐,這表示主人跟客人之間的關係是特別的親密,最好的朋友、最尊貴的客人才請到家裡來用餐,否則可能在外面餐廳點個餐,應付一下就可以了。能夠到家裡來用餐,這在外國人的禮俗當中,這是表示一種非常尊敬的表現。更為讓人讚歎的是,大使家的女主人,大使的夫人,她當時是親自下廚的,為了把韓國菜餚當中特別精美的部分呈現出來,女主人當時光是做一道菜就整整花了兩個小時的時間,親自去下廚,這個菜做得非常的美味。男主人在吃飯的過程當中,也介紹他們韓國的泡菜,大家都非常愛吃,但是他說是因為在過去,韓國還比較貧窮,大家沒有什麼菜吃,所以都是吃泡菜,但現在生活好了,還是非常懷念這個味道。

  我們在用餐的過程當中,學習西方人他們用餐的禮。一般他們的服務生,像我們那天遇到的,負責端盤子的服務生都是男生。之前曾經去非常高級的會館用餐,我們當時是在英國英聯邦管轄的地方用餐的時候,他們真正講究的端盤子的人都是男生。在大使家用餐也是這樣,是男生的waiter服務員在負責上菜。吃飯的時候,碗跟盤也都是排放得很有次序,他一道一道的上,餐具都會有所變化,包括他旁邊放的筷子、叉子,也是按次序排的。我們在吃的過程當中,先拿哪個叉子,後拿哪個叉子,外國人都有講究。譬如一般是比較長的、大的刀叉,會放在盤子的旁邊,依次往外它會有不同大小的叉子跟刀叉、餐具,它是表示有上幾道菜,它就會有幾個餐具相互對應的。包括吃甜品用的湯匙或者是叉子也是不同的,它的型號是比較小,有時候是放在盤子的前面。在用的過程當中,我們要搞清楚,外國人的禮俗一般是怎麼樣的,我們懂得這些禮,在這個過程當中,一舉一動也不會失禮。那頓飯確實是吃得很長見識,也很增長學問。我們也吃到非常地道的石鍋拌飯,還有來自韓國的,他們從韓國海域進口了深海當中的藻類來煮湯。女主人她在準備飯菜的時候非常的用心,譬如我們在國外吃沙拉,一般沙拉是比較寒的,而她在做沙拉的時候,裡面會放一點點有稍微炸過的人參,人參片放一點點,這樣搭在一起,生菜吃起來就不寒,非常的可口、非常的恰當。

  一個韓國人,他在接待長輩、接待尊貴的客人,當時最主要是宴請師父上人,師父上人已經是九十三歲的高齡。做為大使他去接待老人,他這種種用心的安排,讓我們看了確實是非常的感動。我們做任何事情,如果也都很重視長幼尊卑的次序,而且我們把照顧老人,無論是飲食,還是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都能夠照顧得很細緻、很周到,我們有落實《弟子規》當中的這種教誨,也有落實這種古禮,古聖先賢所傳下來的禮俗。因此五倫五常,是落實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像「父子有親,夫婦有別,君臣有義,長幼有序,朋友有信」。你看長幼有序,在生活的各個方面都能夠體現出來,當然不只是在吃飯,或者是在走路、坐座位、行走或者出門的過程當中,它是含括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五倫五常都是我們在生活當中要做到的。

  下面我們分享在古時候的非常溫馨感人的故事。這也是宋朝的大家庭。宋朝的陳昉,「陳昉百犬」,這個故事可能很多人都有聽過。宋朝的陳昉,從他的祖父陳崇把家規、家法留傳下來,他們一家人一起共同居住,有十三代人之多,十三世同居,而且他們全家上下,一同居住的男女老少有七百多人。像這種大家庭,肯定需要用的保姆、傭人一定是很多,可是他們家並沒有保姆,也沒有傭人;換句話說,家庭的點點滴滴都是自己要親力親為去做的。就如同我們之前學過的范仲淹先生的家庭,像曾國藩先生的家庭,他很重視子女的教育,而且家裡的家事一定要自己的子女親力親為,自己去做,不要靠這些傭人、保姆來做。所以陳昉他們家裡上上下下的人都和睦相處,沒有一個人會講不應該說的話。我們前面學「言語忍,忿自泯」,家庭要和睦相處,言語是特別重要的。

  每次吃飯的時候,他們很講求長幼尊卑的順序,大家吃飯的時候是在廳堂裡,我們可以想像七百人的大家庭,吃飯的廳堂一定是比較大的,大人是坐在廳堂裡,而小朋友(沒有成年的小孩)則是另外坐在別的席子上。這一家人他們吃飯,對於長幼有序方面,平常就做得非常的好。在陳昉家更有趣的是,因為家裡人口眾多,古時候的家庭都是會養狗,這些狗往往是用來看家的,譬如在晚上的時候,如果有什麼動靜,狗牠首先比人耳朵還要靈敏,所以養了很多看家的狗,狗就有一百多條。更特別的是,這一百多隻狗都是在同一個槽子裡面吃飯,牠們也很講求規矩的,這一百多隻狗只要有一隻狗還沒有到,所有的狗一定會等牠,不會先吃。這就是家庭的家教,連動物都受到感化。鄰里鄉黨這些鄰居,也都被陳氏家族的家風所感化。那時候有一個地方官姓張,叫做張齊賢,就把這件事情奏報給朝廷、奏報給皇帝,朝廷還有地方政府,為了表彰他們家庭良好的家風、家道,於是就免除了他們的徭役。許止淨先生說到:「一犬不至,群犬不食」,一百多隻狗只要有一隻狗沒到,其他的狗都不會先開始吃。

  在我們中國的歷史上,我們看到很多的孝子,他用他至誠的孝心,感動很多毒蛇猛獸,甚至於是一些小蟲子、小的昆蟲。萬事萬物之間都是能夠感通的,人跟動物是屬於比較近的,有時候往往是生活在一起。自然一個人在一個家庭當中,整個家族他們的風氣,自然也會影響到這些動物牠們日常的生活。所以在《高僧傳》當中我們有看到,有的狗也有過午不食的。像「陳昉百犬」這一百多隻狗,連吃飯都非常重視禮,我們可想而知,這也是在情理當中的。

  「或飲食,或坐走,長者先,幼者後」,像這些都是讓孩子在生活當中,就培養對於長輩的恭敬之心,他這種恭敬之心會落實在他生活的點點滴滴當中。也就是說,當孩子看到飯菜,首先就會想到他的父母、他的長輩,他一生的德行,都是在這些生活的細節當中不斷的提升。包括走路也是這樣子,無論是行住坐臥,長輩走在前面,晚輩走在後面,這是對於培養孩子的恭敬心,從小從這些點滴當中培養,對他的一生是能夠產生影響的。當一個孩子他在生活裡面,他處事待人、他的應對進退都非常符合禮,日後等他長大了,他在處理一些更重要的事情,他心裡就能夠非常的清楚要怎麼去做。

  我們之前在《禮記》當中,也常常看到一句話,所謂「敖不可長,欲不可從,志不可滿,樂不可極」。在《弟子規》學習、落實當中,像「或飲食,或坐走,長者先,幼者後」的態度,也是在培養孩子他從小就要具有一種非常謙卑、謙虛的態度,不能傲慢,時時任何事情他心中都會有長輩,任何事情都不敢逾越他的本分、他的職責。所以傲不可長,一個人他從小要能夠謙虛恭敬,絕對不能夠生起傲慢心,而這種謙卑恭敬,也是在穿衣吃飯的日常生活當中培養起來的。如果一個人他傲慢心起來,他是很難受教,也很難成長的。再來是欲不可縱,所謂玩物喪志,從小就不能長養一個人他的貪心跟貪欲,所以有好吃的、好用的,先讓給自己的哥哥姐姐,有好的東西首先都只是想到自己的長輩,而不是把自己擺在第一。再來志不可滿,一個人志也應當要存高遠。再來樂不可極,因為樂極生悲。所以孩子從小就可以培養這樣的德範,長大之後自然德行的基礎就會很穩固。

  之前有跟大家分享過孔融讓梨的故事,孔融四歲,跟他的哥哥姐姐們一起吃梨棗,他自己先選,就選了一個比較小的。人家問他說,你為什麼挑小的?他說我是小朋友,年紀比較小,我按理就應當要拿小的。整個家族的人都覺得這個孩子很不尋常。一個梨子,對四歲的孩子來講,算是比較珍貴的禮物、食物了。因為可能四歲的孩子也不太懂錢財這方面的,所以飲食對他來說,就是屬於比較大的錢財了。這個時候他就能夠恪守「長者先,幼者後」的一種禮節,先讓自己的哥哥兄長,把大的讓給他們。

  我們看一個人,他一生道德學問有成就,是從小時候就能夠看出源頭。孔融他本身天資是非常聰明的,他幼年就特別有才氣。在十歲的那年,跟著父親到了洛陽,在洛陽有一位在朝廷任職的官員,叫做李膺,那時候很有名氣,太學的人讚歎他是天下楷模李元禮。要是讀書人當中能被他容納和接見的,人們都認為是登龍門。但是到他們家去拜訪的,一定要是青年才俊,或者是品德高尚的人,或者是他們家的親戚,是這樣的人他的僕人才肯去通報。孔融當時他很仰慕李膺的德行,有一天他就獨自去拜訪李膺,結果門房就問說,你是誰?他說我是你們家老爺的親戚,於是門房就讓他進去了。但跟李膺見面之後,他從來沒見過孔融,也不知道是哪一門的親戚,就問他說,你跟我有什麼親戚關係?孔融就跟他說,我的祖先仲尼,也就是孔子仲尼先生,曾經向您的祖先伯陽,伯陽就是老子,曾經跟您的祖先伯陽先生問過禮,有師生關係,所以我和您算起來也是累世之交了。我們可以想像,李膺看到這樣的年輕人,他的這種應對,應該覺得非常的有趣,想不到小小的年紀,反應這麼靈敏、聰明。這也是古人從小很注重在家庭教育當中就培養、薰陶為人子弟的品德;特別像孔家,這是孔氏家族的後人,一代一代都特別恪守著孔老夫子所留傳下來的家風。

  之前我們在歐洲,曾經看過關於孔老夫子的紀錄片,當時確實特別的感動,看的過程忍不住流下眼淚。因為在社會比較動盪的時候,當時孔氏家族他們的子孫,就抱著祖先的牌位、抱著孔老夫子的牌位渡過了海峽,來到台灣生活。所以在台灣能夠找到孔老夫子後世的子孫,而且他們至今在自己的祠堂裡面供奉的牌位,也是好幾百年前從國內渡海運過來的,那個牌位都是孔老夫子的像,他的牌位後人都是定時的去祭祀,而且把夫子的家風一代一代的傳過來。所以孔家的後人在德行、學問乃至於事業上都是特別有成就,就是因為家風都保存得特別好。

  在小時候家庭裡面,凡是任何事情,弟弟妹妹都要讓給哥哥姐姐,當然哥哥姐姐對弟弟妹妹也是特別的愛護。而有一個孔氏家族的族人就說,小時候一直不能理解為什麼要這樣,後來他體會到,這就是一種天然的人倫的秩序,長幼有序。從小在家裡就被這樣訓練,所以他對於兄長、對於父母、對於祖先,自然恭敬之心他一輩子都不會失去。這就是孔氏家族良好的家風也在代代的承傳,也在延續。我們當時看到這個紀錄片,內心就感覺到特別的感動。我們只有尊重我們的祖先,尊重我們的文化,做為中國人,立足於天地之間,有一種浩然的正氣,能夠稟承祖先傳留的文化、教誨,我們生活在天地之間,感到「三才者,天地人」,一個人的尊貴就在這當中體現出來了。

  今天的時間已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這裡,下一節課還繼續把這句經文沒有補充完成的部分,再繼續來分享。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這裡,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