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續小兒語-第9集

  各位同學,我們上個星期,已經把《續小兒語》四言的部分,已經講完了,今天接下來要從六言的部分開始。今天的部分,我們有事先請同學們先準備,準備預講。預講就按照我們課本的順序,一行一行來,一行講完了以後,我會做一個修正或補充。不管是講得怎麼樣,藉這個機會互相切磋、互相觀摩;同時也看看不同的同學,大家在解說一段文字的時候,彼此之間有什麼長處,有什麼需要改進的,互相觀摩學習。我們就開始了,首先是第一則。

  學生:敬愛的張老師,諸位長輩,諸位學長,大家早上吉祥。今天要跟大家報告的,是《續小兒語》六言部分的第一則,現在先請大家一起誦讀。

  「修寺將佛打點。燒錢買免神明。災來鬼也難躲。行惡天自不容。」

  首先,先針對文句的部分做一個報告。第一句,「修寺將佛打點」,打點的意思是賄賂、打通關節。要請大家比較注意的是,賄賂這個賂字的讀音。再來,「燒錢買免神明」,買免的意思是求取免除。所以這整句話大意是:有些人會想要藉由裝修寺廟,或者是焚燒紙錢這樣子的功德,來賄賂神明,希望可以免除掉自己本身所做的一些罪過。

  第二句,「災來鬼也難躲,行惡天自不容」。雖然有些人會想要這樣免除災禍,但是如果因緣成熟,因果感召來災禍的時候,其實這樣的災禍一到,連鬼神自己都是逃避不了的,更何況我們是身為凡夫。所以只要是做了錯事跟壞事,那就一定會受到因果的制裁,這個是沒有辦法逃避的。

  但是,老和尚在講經的時候也曾經說過,佛門之中,有求必應。其實在佛門之中,我們不是不能求,布施也一樣,它的功德、福德其實是在的,只是我們要怎麼做才能夠做得如理如法,這邊就引到了一些文句來跟大家分享。

  第一句,「所謂布施者,必獲其利益,若為樂故施,後必得安樂」。我們都知道,布施是有非常不可思議的功德、福德力量,可以說是捨一而得萬報的一個殊勝的善行,可是雖然如此,我們也不能把布施的行為當作是一門穩賺不賠的生意,或者是當作一本萬利的生意,甚至是當作跟佛菩薩談條件的工具。因為如果我們這樣做的話,那增長的只是我們的貪、瞋、痴、慢、疑,而不會增長我們的般若智慧。而且布施很重要的一點,它並不是只是施的這一個行為,它要培養的,還要破除我們對於萬法、萬物的執著跟貪戀,也是藉由布施去看到眾生的需要,去發起自己的慈悲心、菩提心。所以老法師在講到布施的時候就強調,我們要做到三輪體空的境界:要做到忘記了布施的自己,然後也要忘記接受布施的人,還有忘記布施的這個東西。也就是秉持著真誠、平等、正覺、慈悲這樣的心,然後去體察眾生的需要,這樣才能真的培養出我們的智慧。

  再來是,雖然布施有非常大的功德、福德力量,可能有人就會想說,這個功能不能跟我們所做的過來互相抵消?可是其實我們要知道,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功過之間是不會互相抵消的。萬法皆空,就唯有因果是不空的,就像佛陀他自己成佛之後,都還是需要接受因果的報應。這個有蠻多,就是佛陀成佛之後,接受因果報應的故事,大家應該都有聽過,我就不佔用時間多說。既然就是連佛陀他成佛之後都要接受因果報應,那我們凡夫更是如此。所以想要避免掉因果的報應,我們只有從根本上,也就是不要再造作惡業,才能夠真的根除掉報應這個後果。所以,最重要的是要從心去觀照自己內心的起心動念。像曾子就告訴我們:「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我們的一切言行造作都要合乎天理。而《了凡四訓》裡面也告訴我們:改過者,「第二要發畏心」,要知道「天地在上,鬼神難欺,吾雖過在隱微,而天地、鬼神實鑒臨之」。所以不止我們的言行,甚至是我們的起心動念,還沒有做出來的想法,也都有鬼神在做記錄,因此最重要的就是要從心去觀照自己的起心動念,然後從這個根本下手,我們也就不必想要去賄賂神明免除罪過,自然就可以得到平安。

  謝謝老師,謝謝大家。

  老師:好,我們鼓勵。好,同學口齒清晰,講得有條有理,而且準備的資料也很豐富。底下我要補充的幾點,一個就是剛才這個,「所謂布施者,必獲其利益,若為樂故施,後必得安樂」,這個出處從哪裡出來的妳知道嗎?那個是妳都到寺廟裡面去,他們在供養的時候,叫「二時臨齋儀文」,記得吧?供養佛,就是供佛的時候念的,二時,時間的時;臨,面臨的臨;齋,齋戒的齋;臨齋,儀,儀式的儀,二時臨齋儀裡面的文字。然後剛才白話翻譯的這個部分,我給妳補上這一句,「只要行惡就一定會受因果制裁」,再加一句,「上天絕不寬容」,扣到我們原來的「天自不容」,這樣子語氣上會比較完整一點。不加這個,意思是有包含的;加上這一句的話,可以跟原文扣得更緊密一點。其他的大概沒有什麼大問題。

  至於說有一些詞要看情況,譬如說這個「燒錢」,燒錢,如果是各地的習俗,對這個都不陌生的話,不註解也無妨;如果對外國人,恐怕他們就會問,你為什麼要燒money呢?所以我們就加一個註解,「燃燒紙錢」,這個紙錢也要,如果針對對象是外國人,也要說明一下,這是中國的民間習俗,會要燒那個冥紙。現在因為有環保的觀念,所以漸漸的也希望能夠不要燒這個紙錢。佛教是不燒這個的,對不對?佛教是不燒這個紙錢的。

  另外底下這幾句,這個是因為我在蒐集資料的時候,有查到一本是《續小兒語》,還有《小兒語》的叫做義解,解義那個義解,作者叫做林紓,紓就一個糸字旁再一個給予的予,就是民國初年的一個翻譯專家林琴南。但是我一直找不到那本書的原本,只是在網路上有查到除了正文以外,偶爾會有加幾句,像評點,類似評點的那個文字,但是他沒有寫得很清楚,沒有標識說這個是誰評點的。所以我在推測,很有可能那個版本就是林琴南解義,義解的那個文字。所以這邊我也把它列出來給大家參考,他說:「鬼神原不賣福,修寺燒錢何益?人能作善修德,萬福百祥自集」。鬼神也有鬼神他,因為我們學佛了解六道,天道,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一般民間拜的那個鬼神,他不是天道的,對不對?他是鬼道的,他六道當中屬於鬼道。像我們一般民間拜的什麼城隍爺,什麼一些,台灣的廟太多了,絕大多數都是鬼道眾生,他只是在鬼道眾生裡面的類似,鬼道分多財鬼、少財鬼、無財鬼,財就是財產的財,他們的財產就是食物,食物多的就叫多財鬼,食物少的就叫少財鬼,一點食物都得不到的就叫無財鬼,這些食物是來自於人間給他們的祭拜的那種食物。所以鬼神也有他們自己的,類似我們人間,有他的生活,你以為他們這麼容易就被你買通嗎?意思就是說他不是在賣這個福報,你給我多少財物、多少食物,我就給你兌換多少的所謂的有求必應,不見得如此,要看情況。

  所以你修寺也好,修寺廟也好,你燒紙錢也好,其實那個都是一廂情願的。以佛家來講就是你求福報,那些都是叫做有漏的功德,最後都漏掉了。所以人只要能夠作善修德,就像剛剛同學講的,你布施要三輪體空;當然這個境界很高很高,不是一般人做得到,但至少我們要心裡面有這樣的一個目標,朝這個目標來自我督促。所以只要我們作善修德,不是為了求福報,自自然然萬福百祥自集,自動的聚集起來,聚集在你身上。你刻意要求求不到,你無心,無心插柳是柳成蔭,有意栽花花不成。這是我們第一則這四句的內容。

  好,接下來是第二則,「貧時悵望糟糠」:

  學生:「貧時悵望糟糠。富日驕嫌甘旨。天心難可人心。哪個知足餓死。」

  老師:好,先看看他的白話翻譯。貧困的時候,對於粗食抱著不屑一顧的態度;富貴的時候,對美味的食物反而感到不滿足。天意不能夠滿足人心,而有哪個人是知足餓死的?然後註解是「悵望」,悵望是情緒落寞而有所想望。「糟糠」是窮人用來充飢的酒渣、米糠等等這粗劣食物。「驕嫌甘旨」,驕是驕奢;嫌是嫌棄;甘旨是美食。「天心」是天意。這裡頭比較有問題的是第一句,「悵望糟糠」。他還有一個,《老子》的知足不辱,只要能夠常常知足,就不會遭受到恥辱,是這個意思。

  剛剛講了第一句的解釋比較有點問題,「貧困的時候,對於粗食抱著不屑一顧的態度」,不是這個意思,是貧困的時候失意惆悵,人在很落寞的時候,心中卻盼望著我只要有糟糠,有粗劣的食物我就很滿足了。這樣聽懂嗎?悵望,剛剛講那個悵望是失落,情緒落寞而有所想望。失落惆悵,想望,希望只要有這些一點點的,譬如說台灣話叫做泔糜仔(稀飯),或者是番薯簽我就很滿足了。而不是說對這些不屑一顧,你那時候沒有籌碼這樣想,一點點這些粗糙的酒渣、米糠等等,你就要很滿意了。所以這個地方可能解讀上有一點小問題。

  再來,天意不能滿足人心,而有哪個人是知足餓死的?我現在給各位增增減減的,增一個字或減一個字,就是讓你在翻譯白話文的時候,那個語氣更完整一點,或者語氣更明確一點。有哪一個人是因為知足而餓死的?這樣子那個語氣就可以強調得更清楚。好,這個跟前面的一樣,這沒有問題。

  再來就是這個「富日驕嫌甘旨」,富日跟貧時是相對應的,貧困的時候,富有的時候,這個日也是時候,所以必要的時候,這個日也要加一個註解。「驕嫌甘旨」,這個驕你如果去查那個辭典,它有很多很多的意思,這個時候你就要怎麼取捨了。有時候,這兩個到底我要用哪一個比較恰當?你就要看上下文的意思,看作者要表達的到底是什麼意思。驕固然有驕奢的意思,驕奢是,奢是指奢侈、浮華,不過在這裡面,跟上下文的意思比較接近,應該是輕視、傲慢那個意思。驕,然後嫌,嫌是嫌棄,沒有問題。是輕視,然後又嫌棄。嫌棄什麼?那一些美食,甘旨就是美食。

  所以你把前後兩句對照一下,你貧困的時候,一點點的米糠、酒渣你就非常的,心裡面就非常的滿足了,就非常的渴望了;可是到了有錢的時候,滿桌的美食菜餚你卻還是不滿意,這是兩個極端對比。

  再來,「天心」是天意,沒有問題。這個「可」,「難可人心」,剛剛前面的PPT就沒有註解。所以你們在決定要不要註解的時候,就是要考慮到學習的對象、教學的對象他的程度。像這個可,難可人心,我想一般人應該是需要加註解的。「可」你去查,有很多意思,那你就要選,到底配合上下文的意思,你要選哪一個是最恰當的,就是相稱、適合的意思。天心就是天意,天意跟我們人的需求,人心的需求,沒有辦法跟我們完全符合的,你想要什麼,老天爺都會滿足你,很難,所以叫做難可人心。

  好,「知足不辱」,這是《老子》講的。

  這是原來我自己準備的這幾個註解,天意就是上天的意旨。如果像這個「天心難可人心,哪個知足餓死」,後面習慣上,我們如果用現代的標點符號,就是應該要加一個問號。因為我們的書上面幾乎都沒有用問號的,那你如果在以後要講課的話,要讓它這個語氣更明確、更明白,這個問號可以適當的加進去,都沒有關係。

  好,接下來,換這一則。

  學生:老師好,諸位長輩、諸位學長,大家早上好。今天跟大家報告的是「甘甜下咽不覺」這一句,然後請各位同學可以一起念這一句。

  「甘甜下咽不覺。是非出口難收。可憐八尺身命。死生一任舌頭。」

  先針對這句的字面上跟大家分享。這句它的,就是它表面的意思並沒有特別難懂,針對幾個字,像「甘甜下咽不覺」,這邊的甘甜就是泛指我們所有味覺的酸甜苦辣,在從嘴巴吃進去,吞下去以後,其實過了這個舌頭、喉嚨,我們就沒有分別,你嘗不出它的差別。

  「是非出口難收」,是非就是我們對別人的評論、指教、褒貶,一旦說出口之後就沒有辦法再挽回。縱使我們今天有堂堂八尺長的,這麼高大的身軀性命,很令人惋惜的就是,這一切似乎就是都掌控在這個舌頭。我們跟人之間的互動關係,或者是我們自己的健康身體、生命,都是由舌頭在操控。「一任」就是任憑舌頭在操控。

  在《太平御覽》裡面,有一句話是跟這邊可以相呼應的。在《太平御覽.人事部.口》,裡面有一句是「情莫多妄,口莫多言。蟻孔潰河,溜穴傾山。病從口入,禍從口出」。

  「病從口入」就是,我們的疾病大多都是由飲食不慎所引起。從小朋友到大人,像小朋友的話,會特別引起大家恐慌的,就是像腸病毒這些疾病,也是因為在吃東西的時候,手沒有乾淨,而去摸到有病毒的東西所造成疾病;到現在年輕人,其實很多的慢性病也都有年輕化的趨勢,這也都是因為我們自己沒有辦法節制口腹之欲,而造成自身疾病。

  「禍從口出」是災禍是因言語失妥而致。我們在與人互動過程當中,由言語是最容易接收、最直接的。像平常在聽老法師講經的時候也有提到,就是在《無量壽經》裡面,有要我們善護三業,而口業是擺在第一,「善護口業,不譏他過」。老法師在講經當中有提到,口業是我們一般娑婆世界眾生最容易犯的。平常我們都會,其實一天睜開眼睛都在造口業,兩舌、惡口、妄言、綺語,這些都是屬於口業的部分,可能我們平常自己在評論是非,在講話的過程當中,有意無意自己在造口業的時候,也都沒有加以留意。所以在與人互動當中,要特別注意我們的言語是否柔和,而別人接收到的感覺,是否會造成別人的不舒服。這些都是我們在掌管自己嘴巴的時候,不管是從健康身體方面,或者是與人際關係互動方面,都是特別需要留意的。

  學生記得之前有聽過一個故事,它是外國翻譯過來的一則小故事,是「壞脾氣與釘子的故事」,故事內容大概是,一位父親在教導自己的兒子怎麼控制自己情緒性的言語的故事。有一個小男孩他特別愛發脾氣,他父親為了要教會他怎麼學會控制自己的脾氣,若他繼續再這樣放縱自己的言語脾氣,那肯定會壞了他這一生。所以父親就用了一個善巧方便,交給他一袋釘子,跟他講說:「每次當你生氣的時候,你就在柵欄上釘上一個釘子」。小男孩也照著爸爸的話去做,每次要生氣的時候就釘一個釘子。漸漸的整袋釘子快被釘完,小男孩也發現自己釘釘子的數量一天一天減少,沒有像以前那麼愛發脾氣,他就再回去向父親報告。爸爸就再跟小男孩教了另外一個方法說,如果你發現自己可以控制一整天不發脾氣,你就再從柵欄上拔下一根釘子。慢慢的,一天一天,小男孩愈來愈能夠去知道怎麼樣克制自己的脾氣、情緒性的言語,柵欄上的釘子也都被拔完了。這時候,小男孩又很開心的跟父親講說,他已經把所有的釘子都清除了。這時候父親就帶著小男孩到柵欄前,看看那一整排的柵欄,跟他講說,雖然釘子都拔完了,但是柵欄有可能回復到原本的樣子嗎?不可能,柵欄都已經千瘡百孔。這時候小男孩才意識到,當說出去的言語造成的傷害,一旦進入了我們的心中,在心靈留下了痕跡,就不是說一句道歉或者是把話收回能夠去彌補的。所以這個故事也提醒我們要好好的,在說話之前,不管是說話或做事都是三思而後行,然後要能夠去顧慮到別人的感受,也照顧好自己,在吃東西跟說話。謝謝大家。

  老師:好,很好。同學講得也都很清楚,故事舉的也很恰當。這邊補充一、二點,一個就是關於「是非」,原來的解釋是評論跟褒貶,也沒有錯;我想如果泛指一般口舌的爭論也可以,這些都無妨,都可以,就一般的我們講人家的是非,是是非非、恩恩怨怨,就是一些口舌的爭論,這是補充,給妳做參考。

  然後這個「死生一任舌頭」,這個一,我們課本是注ㄧˊ,ㄧˊ任或ㄧ任,ㄧ也可以。一是完全的意思,一任就是完全任憑。在古文裡頭這個一有很多解釋,有時候是一二三的一,數量的一,像這個一任,我當什麼官,當縣長當一任、當兩任,可不是那個一任、兩任的意思,所以這個地方最好還是念ㄧ,一任,就完全的任憑。你的死、你的生,完全的任憑三寸之間這個舌頭來做決定。前面才說,可憐吶可憐吶,堂堂八尺之軀,竟然完全任由三寸之舌在那邊掌控,就是這個意思。這個舌頭就兩個功能,就是嘴巴,嘴巴不是說話就是吃東西,吃東西,病從口入;說話,禍從口出。不管是生病也好,或者是災禍也好,都是這個三寸不爛之舌在那裡興風作浪,在那裡做決定,所以不成比例。為什麼要貪吃?就滿足這個三寸之間。甘甜下咽,吃下去以後不覺,不覺就是當下會覺得好好吃、好甜、辣得好舒服、辣得很痛快,可是下去以後沒感覺了。你說那個什麼烏龍茶喝了會回甘,回甘也是有一定的限制,也不可能一天二十四小時都在回甘。所以為了滿足這個三寸之間的,這個是味覺吧?《心經》上面怎麼講?「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後面?「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受,受就是感受,苦樂憂喜捨,這個味覺,還有色聲香味觸那個味,統統都是亦復如是,味即是空,空即是味;受即是空,空即是受;想即是空,空即是想,你們自己去類推,亦復如是。

  再來,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另外一個版本它是,「甘苦下咽不覺,是非出口難收」。如果大家作過對聯,你就可以去判斷一下,甘甜跟是非相較於甘苦跟是非,哪一個對得比較工整?甘苦吧?對。所以如果是這兩個版本的取捨,我想大家會比較偏向採取甘苦下咽不覺。不管是甘的、苦的,甘的經過喉嚨,經過咽喉,經過嘴巴,久而久之,過一會兒也不覺得甘,苦的也不會一直苦下去。所以甘跟苦到最後吃到肚子裡面去,也沒有什麼差別,這樣跟後面的是非也比較對應。好,就是補充這一點。

  好,接下來換下一則:

  學生:「因循惰慢之人。偏會引說天命。一年不務農桑。一年忍飢受凍。」

  「因循」就是指得過且過,不求上進,敷衍的意思。「惰慢」就是懶惰懈怠。所以就是說因循惰慢之人,就是指偷懶懈怠、不求上進的人。「偏會引說天命」,天命是指上天主宰的命運,也就是我們所謂的因果循環的道理。偷懶的人常常都會以天命來當作藉口,然後推卸自己的責任,如果行有不得,都會說那是上天不給他機會,而從來都不會知道好好的反省自己。

  再來「一年不務農桑」,務是指從事。是說如果你一年都不從事耕種田地,或養蠶種植桑樹、農事生產的事情,那麼一年就會忍飢受凍。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唯有勤勞的工作才能有所收穫,而如果只是偷懶,悠悠度日,那麼就只會挨餓受凍。

  同學這邊有引「桑梓」做一個引申,桑梓就是我們通常都來借指故鄉。《孟子.梁惠王上》篇有講到,五畝之宅就會種桑樹,然後五十歲的人就可以穿衣帛;而養雞、豬、狗等家畜,然後就是照時間去養,七十歲的人就可以吃肉,就是會使老有所養;按照自然的時節去種田,數口的人家就可以不會飢餓。

  朱熹的《集傳》裡面有解釋說,桑、梓二木,古代的父母在孩子出生之後就會種桑或種梓樹,就是為了將來孩子長大之後,剛好桑樹、梓樹也長成了,就是讓他們可以養蠶做衣服,或者是砍梓木做家具。這都蘊含著父母對孩子的愛,所以因此「桑梓」後來就會借指為故鄉。

  老師:同學的資料也準備得很充實,舉《孟子.梁惠王》的桑梓。這裡頭「五十者可以衣帛」,這個衣是名詞當動詞用,就是穿的意思。帛,帛就是絲織品,絲帛。雞豚狗彘,這個豚跟彘都是豬,就是養這些禽畜。

  另外這個桑梓,桑樹,桑樹是養蠶用的,梓可以做器具。附帶的補充一個詞,有沒有聽過「付梓」?付,付就是交付給你那個付。付梓是什麼意思?古時候印這個書要刻那個木刻板的,雕那個木,把字形雕在木板上面,這個木板就是用梓木做的,所以出版,書籍出版就叫做付梓,就是這個梓。這樣了解了?所以我們在看書前面有一些序文上面,常常有人就會寫說,寫到最後,值此書付梓之際,剛好遇到這本書要交付出版的時候,承蒙作者請我幫他寫序,於是個人就不揣簡陋等等等等,然後就寫了。付梓就是出版的意思。

  好,這邊稍微做一個小小的補充。不求上進、懶惰懈怠的人,常以天命為藉口。如果是這樣的話,這個「偏」,偏的意思還不夠明確。偏是只會,你偏偏,偏就是,譬如說你偏食,你就只愛吃這個,或者是特別愛吃這個。所以常常以天命為藉口,這個語氣還不夠明確,應該只會以天命為藉口,別的不會,遇到什麼事情我就推給老天爺,都怪罪給老天爺,不是我不努力,而是老天爺不幫助我、不幫我忙。你要常常保留也沒有關係,常常只會以天命為藉口。偏就是只或者是特別的意思。

  還有一個,「引說天命」,這個引也沒有解釋到。引就是牽連,閩南人說牽拖,牽拖,很會牽拖。所以這個引要再加一個註解,牽連到天命,推託到天命去。其他的都大同小異,這個沒有問題。「農桑」,農事生產,沒有問題。

  好,再下一則,「天公不要房住」。

  學生:「天公不要房住。神道不少衣穿。強似將佛塑畫。不如救些貧難。」

  這裡「天公」的意思是玉皇大帝的別名。玉皇大帝不需要人類給的房屋居住。「神道不少衣穿」,這裡的神道是指神明,神的意思。神明也不需要人類給的衣服穿。「強似將佛塑畫」,這裡的強似有勝過的意思。這句「強似將佛塑畫,不如救些貧難」,這一句如果翻成白話的話有兩種選擇:第一就是用強似這個字翻譯成勝過,就是勝過用自己的能力塑造和畫佛像的,是幫助貧窮困難的人;或者是用自己的能力塑造和畫佛像,不如幫助貧窮困難的人,這句話可以翻成這兩種翻法。強似將佛塑畫的塑,有用泥土做成人、物的形狀的意思,這個「塑」是動詞;「畫」是畫畫的意思,它也是動詞。「救」是給予救,給予幫助,使脫離危險或解脫困難。「不如救些貧難」的貧難是貧窮困難的人。

  這裡引了一個《了凡四訓》的積善之方篇章裡面的:「利人者公,公則為真;利己者私,私則為假。」做利益別人的事情就是公,公的意思就是公正無私,公正無私就是真的,就是真善。如果做任何事情只是利益自己的,就叫做私,私是自私,私就是假的。即使是做了善事,如果心裡還裝著自己,這些善都是假善。

  這裡還有引了一段類似師父上人的話:佛菩薩和神明重視實質不重視形式,形式有沒有沒有關係。真正發利益眾生的心,佛菩薩和神明沒有不保佑的,沒有不加持的。佛都是利益眾生的,我們利益眾生是供養佛心、供養佛的弘願。心清淨、慈悲,就能跟佛菩薩感應道交。做自私自利的事情,搞貪瞋痴就是搞六道輪迴。凡是正神都不接受賄賂,自己巴結不上,更何況是佛菩薩?學佛,決定不能把佛像當作偶像來看待。

  其實這句經文就是在教導我們,其實供養神明或者是供養佛像,我們比起做這些表面上的,佛菩薩和神明會更希望我們用這些的能力來救濟那些貧窮苦難的人。謝謝大家。

  老師:好。同學講得也很清晰,口齒清晰、有條有理。這裡頭我要補充的是,註解「強似」。強似是勝過沒有錯,但是這個勝過,你剛剛講的比較是偏重說,我勝過你那個勝過、超過,但是這裡面講是說過度的。所以你在翻「強似將佛塑畫」就不太好翻,關鍵就在對強似這個詞的理解,可能稍微方向有一點不太一樣。所以強似將佛塑畫,意思就是說不是用自己的能力,是你過度的去,譬如說佛寺、佛像過度的,所謂過度就是你裝得金碧輝煌,過度的這樣子浮華奢侈,是這個意思。花好多錢去裝點,不如拿來救助貧難,是這個意思。所以這裡頭的那個翻譯,只要改這一句就可以了,過度的塑造和畫佛像,不如幫助貧窮困難的人,這個樣子。

  再來,「神道」就是神祇的意思,加個補充的註解。

  這裡我講一個題外話,前面一開始就有一個「修寺將佛打點」,「燒錢買免神明」這個我們就不管了,現在跟我們的佛法、佛家有關係的。一開頭修寺將佛打點,再來這裡面又說強似將佛塑畫,這個跟我們過去所接觸說,你建造佛寺,然後恭敬佛像或者是怎麼,塑造佛像有很大很大的功德,會不會有矛盾的地方呢?你心裡面一定會有起一個小小的問號,對不對?不敢隨便亂批評。不管是我們講課,或者是說有些讀研究所做論文,做論文的時候,有時候面對祖師大德的著作,因為寫論文難免都要正反兩種意見並陳,你就會面臨一個心理的掙扎,我怎麼敢對祖師大德批評呢?以後你們如果要念研究所,會碰到這樣的問題,碰到那個問題的時候再說,我們現在先講這個問題。

  這個大家要了解的幾個關鍵點:第一個,在明朝時代,佛教到了明朝有很多流弊。這個各位讀佛教史,就應該會有這方面的一個認知。任何一個宗教也好,任何一個思想、一個派別,發展到一個高峰就會往下坡,走下坡,走下坡難免就會有一些流弊。譬如說讀四書五經,古代為了科舉、為了功名,結果經書變成科舉考試的一個工具。所以讀書人,這些秀才也好,這些士大夫,都是讀孔子書的,讀孔子書的怎麼會有一些晚節不保,或者是有一些身敗名裂的這些事蹟的發生?問題就在把聖賢的經典拿來做功名利祿的敲門磚,然後跟品行操守、德行修持脫離了、脫節了,這個問題。佛教到了明朝末年也有,不止是明朝,唐朝末年、宋朝末年,都會有類似的一些流弊。什麼樣流弊?譬如說僧眾變成一個,譬如說他們是為躲避什麼,逃避賦稅、逃避兵役,或者是逃避什麼,就躲到寺廟裡面去出家了,出家的動機不是那麼真純,不是那麼的單純,是為了其他的原因來的;再來會有一些對僧眾的威儀有所損傷的這些事情的發生;再來就是民間的一些信仰,過度的盲目崇拜,就是前面所講的這些。

  我們這一本《續小兒語》,它是站在儒家的立場角度,還有一般民間社會為出發點,來看待這些弊端,所以它講出來都是屬於末流,所以我們要分辨清楚的。你如果是發自真誠來供養、來拜佛、來塑造佛像,這種動機很純粹,這是可取的。至於說你別有企圖,你的動機是為了其他的不單純的目的,或者是為了,譬如前面講說要買通或者是賄賂,或者是求不該求的這些果報,這些都是我們這裡面所批駁的這種情況。所以我們自己在閱讀也好,你在講解的時候也必須要把它釐清,免得人家產生誤會,說好啊,那以後我統統都不要建佛寺了,人家在募款在建佛寺的時候,我也不必去隨喜了,這樣子就產生一些誤解了。

  好,上面這一則就講到這裡,接下來換底下,「世人三不過意」。

  學生:「世人三不過意。王法天理人情。這個全然不顧。此身到處難容。」

  首先「世人三不過意」,過意就是指良心上過得去,心安理得。就是說人生在世有三項準則必須要遵守,如果違背這些準則,就會良心不安,無法過意得去。這三個是什麼呢?就是王法、天理、人情;王法就是國家的法律制度,天理就是天下因果循環的自然道理,而人情就是人與人之間相處的情義。

  「這個全然不顧,此身到處難容」,不顧就是說不予理會。就是說如果我們不遵守前面的這三項準則,王法、天理、人情,我們就不管走到哪裡,都無法有容身之處,不會為眾人所包容接納。容就是容納、接受。

  這邊就是說,我們常常會聽到說像法、理、情,情、理、法,理就是天理,就是指因果循環,還有自然界變化的道理。

  首先是自然界變化的規律。像《莊子.雜篇》的第二十三篇,「庚桑楚」裡面有說,春天萬物生長,到了秋天果實會收成。像這樣子春夏秋冬四時的變化,難道是無緣無故而產生的嗎?莊子這邊跟我們講說,這其中就是所謂的天道,就是自然界變化的規律。

  再來唐詩裡面有一句話是說:「四時更變化,天道有虧盈。」這邊是指說月亮有陰晴圓缺,而這也是循著自然界變化的規律。這邊學生在查資料的時候,發現這首唐詩有兩個版本,一個是說唐朝孟郊的「感懷」的詩篇;一個是說唐朝孟雲卿的「傷時」,或者說那首詩也叫做「宋郊」。

  再來,天理是因果循環、善惡報應。

  《尚書.湯誥》篇裡面有說到:「天道福善禍淫,降災於夏,以彰厥罪。」《湯誥》篇就是商湯打敗夏桀之後,推翻夏朝而昭告天下的文書,他這邊說到:天理的循環會福佑善人,降禍給惡人,所以因此才會降災給夏朝,以彰顯他的罪過。

  再來《太上感應篇》裡面也有說到:「禍福無門,惟人自召。」我們人世間遭遇到不管是禍是福,這些其實都不是有所謂的門路,而一切都是我們人自己所感召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就像影子總是跟隨著我們人一樣,就是我們是無法去做分割,然後去躲開的。天地之間有掌管過錯的神明,會依人所犯的罪惡輕重,來消奪人的壽命。一算就是一百天的壽命。

  再來是人情。情這邊有兩個解釋:一個是私欲七情,一個是人倫五常。就是我們常常都會聽到人情,人之常情,然後就會自然而然想到我們所謂的五欲七情。五欲就是財、色、名、食、睡,財物;好色,貪愛美色;名聞利養;食的部分就是除了食物之外,也泛指我們的物質生活;睡就是很會偷懶,這些都是所謂的地獄的五條根。

  《禮記.禮運》篇裡面有說到,什麼是人情?就是喜、怒、哀、懼、愛、惡、欲,這七個是所謂的七情。就是開心、憤怒、哀傷、恐懼,或是貪愛、厭惡、欲望,這七個是與生俱來,不用學就會的。就像小嬰兒剛出生,吃飽了或穿暖,看到父母就會笑;而如果肚子餓了、生病,也會難過、會哭,這些都沒有人教小嬰兒,但是他也是天生就會的。

  雖然說是不學就會,但是,難道我們可以任由五欲七情去自由的發洩嗎?常常我們都會聽到說:「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但是前面有說過,我們人在世是必須要依天理而行,所以人情在天理的規範之下,就產生人倫五常。《孟子.滕文公上》篇有說,契在擔任司徒,司徒就相當於現在的教育部長,就教導人民人倫。所謂的人倫就是「父子有親」,父母與子女之間有親愛的情義;「君臣有義」,就是上位者與下屬之間有道義,君,上位者會體恤下屬,而下屬也會效忠上位者;「夫婦有別」,就是說夫婦共同組成一個家,會分工合作,會維持家裡生計,然後教育下一代;「長幼有序」,長幼之間會互相關愛,然後有所順序的去行事;而「朋友有信」,就是朋友之間相處要講究信用。

  再來漢朝的董仲舒裡面有講到五常,就是「仁、義、禮、智、信,五常之道」。柳宗元的《時令論》篇也有說到,五常就是仁、義、禮、智、信,所謂的常就是我們日常之中所依循的道理。《中庸》裡面就有講到說:「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所謂的人情就是要發乎情,止乎禮,中於節。像師父上人就常常會提醒我們,要有所謂的恭敬心,敬天愛民。

  再來是法,法就是國家的法律制度。首先是《周禮.秋官.朝士》篇裡面有講,人民在做貨財交易買賣的時候,就會以國家的法律制度去規範。而如果觸犯了法令,就會以刑罰來責罰他們,使他們都會遵循道理。

  《史記.循吏列傳》裡面有講到,李離在擔任晉國法官的時候,因為不小心的過失而錯判犯人死刑,李離就向晉文公請罪,但是晉文公並不想處罰李離,最後李離就伏劍自刎,使晉文公能夠匡正國家的法律。

  再來,《論語.堯曰》篇有說到,周朝整頓度量衡制度,審理禮教法律制度,整飭之前被夏朝所荒廢的官職,就做了這些,所以四方的政事得以通行。

  再來,《孝經.五刑章》裡面有講到,孔子說:「五刑之屬三千」,就是說會觸犯五刑的罪條有很多。五刑就是墨、劓、刖、宮、大辟。墨就是指黥面,就是在臉上刻字;劓就是割鼻子;刖是砍腳跟;宮就是生殖器上的刑罰;大辟是指死刑。就是說會觸犯五刑的罪條有很多,但是這些都沒有比得上不孝來的罪過很大。像要挾君上者就是目無長上,非議聖人的人自然心中也沒有王法,而不孝的人,心中也沒有所謂的親情人倫,這些都是會使社會大亂的道理。

  再來《荀子.致士》篇裡面有說到:「無土則人不安居」,沒有土的話,人就無法安居樂業;而沒有人民,也無法守護國家、守護土地。「無道法則人不至」,沒有合乎道理的法律的話,人民也不會來這個國家。像這邊有一個例子就是苛政猛於虎。苛政猛於虎就是說,孔子有一天和弟子走在路上,然後遇到一位老婦人,在墳墓旁邊哭得很傷心。孔子出於仁者愛人的心,就請弟子子路前去關懷。子路就問老婆婆:老婆婆為什麼妳哭得那麼傷心?老婆婆就說:因為我的公公、我的丈夫、我的孩子先後都被老虎殺死了。子路聽到了就問:既然這邊的老虎這麼可怕,為什麼妳不搬走?老婆婆很無奈的說:但是這邊的地方沒有苛刻的法律政令。所以就是告訴我們,沒有合乎道理的法律,人民也不會來這個國家。

  而法律要有所推行,能推行順遂,就是需要有君子,沒有君子的話,這些道法也無法綱舉目張。所以就是說:「君子也者,道法之總要也,不可少頃曠也。」就是不可沒有君子來推行這個法律。

  再「有良法而亂者,有之矣」,自古以來,雖然有良好的法律制度,但是社會人混亂的,就是常常會有這個例子。例如商鞅變法,雖然商鞅變法的結果是算成功的,使秦國大治,但是因為商鞅並沒有遵循天理,也沒有所謂的君子來推行這個法律,所以最終商鞅最後也是作法自斃,就是被自己的法令害到,最後秦國也只維持短短的一段時間就滅亡了。

  所以王法就是需要依循天理,這樣才可以德風化民,就是雖然法律定得寬疏,而也不會有所失誤。

  所以《老子》第七十三章有講到:「天網恢恢,疏而不失。」《論語.為政》篇也有說,以政令還有刑罰來引導規範百姓,人民就會苟免,雖然不去犯法,但是並沒有羞恥心,一旦法令有所疏失,人民就會去觸犯法律;而如果以道德、以禮教去規範引導人民,人民自然有羞恥心,而且都會做事合乎道義。

  再來,《論語.子路》篇有講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就是說在上位者要以身作則,如果他所作所為都合乎道義,不用特別的發布命令,人民也都會遵循道義而行。

  再來,《子路》篇還有講到,像我們如果沒有依循天理的話,就會名不正,就是名實會不相符;名不正就會言不順,我們的言行、事情都無法有所成;無法有所成,禮樂也就無法興;禮樂不會興起、不會施行的話,刑罰也無法合乎道理;刑罰無法合乎道理,沒有所謂的有所依循的話,人民就會不知所措,不知如何安措他的手足。

  就像《大學》裡面都會講到:「知止而後有定……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如果我們都知道依循著天理,自然就會知道有所遵循。所以這邊再做一個簡單的複習,就是王法、天理、人情。天理就是有因果循環的自然變化;而人情如果沒有依循天理,就會是私欲七情,但是我們需要依照天理,所以依循人倫五常的道理;而法律依循著天理,就會自然疏而不失。

  最後以師父上人的話來做一個結尾:「人以善感,天以福應;人以惡感,天以災應。」師父上人有說過,天災都是人心感召的。是什麼樣的人心?就是所謂的貪、瞋、痴、慢,貪心感召水災,愚痴感召風災,瞋恚感召火災,傲慢就是心不平,就會感召地震。所以我們做人要「知恩報恩,學為人師,行為世範,孝親尊師」,最終就是可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謝謝各位學長。

  老師:好,同學準備的資料非常的豐富,講話不疾不徐,從容不迫,口條清楚。不過我還是要給一點意見,這樣的方式是做論文的方式,這樣了解嗎?這是做論文的方式,講課資料不宜給這麼多,像妳補充的那些,適當的兩條,最多三條就好了,其他的意思都相近。妳準備這麼豐富只是告訴大家,這個有這麼多的資料可以做參考,這個是在妳做論文,或者是妳要做那種教學用的叫做教師手冊,可以提供這麼豐富的資料。我們以往,我記得以前有聽過老師們,我的老師們他們講說,我們講課教學,你準備十分,只講七分,留三分做什麼?不是藏一手,是等學生發問。你講十分,十分都講完了,學生再問你就沒得講了,所以預留三分。也未必七分統統都講,你要看情況,講課就是隨時要觀機,當學生如果感覺已經應接不暇,已經有點不耐煩了,你講個二分、三分也就打住了,就不要再繼續講下去了。

  所以底下我幾個小意見妳參考看看。因為它正文上是講王法、天理、人情,不過我剛剛看妳的介紹是從天理先講,再講人情,再講王法,有什麼特別用意嗎?

  學生:學生這邊是覺得說,不管是人情或王法,都需要依循著天理來施行,所以才會先講天理。

  老師:嗯,好,這樣也很有道理。不過妳講課的時候就先講這個,要不然學生會疑問,課文上面明明是王法先,為什麼老師會從天理講?妳如果稍微交代一下,他心裡面這疑惑就會自然消除。

  再來,剛剛講王法的部分,這一則裡面它的主旨是講世人,這一般人,有三件事情,有三個原則,讓他要能夠心安理得,所以是站在一般人的角度,一般人的立場來說的,所以你要強調的是王法對一般人的約束性,至於後面延伸到苛政的問題,就有一點偏離主題了。苛政那是站在執法者的立場,當你走偏了,你的施政過於嚴苛,這個時候就失去了中道,那個是來要求執法者。和這一章的主旨,主旨是針對一般人,讓他良心要能過意得去,只是講一般的王法就好了,就不必再過度解釋到苛政的問題去了。

  像剛剛舉的是說妳講天理,這是講春夏秋冬四時變化,舉一則、二則就好。像孟郊這個詩這個部分,再加上妳也有版本的問題,像這樣的資料妳寧可就不要講,就略掉了。

  這個我有一個建議,國家法制,疏而不失,順序換一下,先講國家法制,擺在上面。就是我剛剛講了苛政的部分,就已經跟主旨稍微有一點距離了,就不用再列那麼多的資料。這些都是妳做論文要延伸可以,講課就不用那麼多的太複雜,尤其到後面這些,《荀子》這些,都已經愈講就愈離主題有一點距離了。妳最後要做總結的時候,可以扣住王法怎麼樣怎麼樣,一點點帶到,一點點就可以了。後面這個都很好,這個沒有問題。

  好,因為時間到了,休息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