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弟子規-第9集

  尊敬的各位老師、尊敬的各位同學們,大家好!請掀開《聖學根之根》第一冊,第十九頁,我們從第四行開始看起,《弟子規》「入則孝」倒數第二句:

  【喪三年。常悲咽。居處變。酒肉絕。】

  在我們的父母過世之後,按古禮,子女要守孝三年。在這個期間,要常常追思和感懷父母親生前對於我們的教養,恩德要念念在心。自己種種生活的起居方面,也需要做調整跟改變,不能夠貪圖享受,而且要戒絕酒肉,種種生活上的衣食住行各種享受都要減少。子女為父母服三年之喪,這個是古禮。因為當父母親在的時候,我們還可以奉養父母,承歡膝下;當父母親離我們而去,我們就再也沒有機會來養父母之身,奉養我們的雙親,所以會悲傷哭泣,乃至於居處變而守廬在墓旁,酒肉絕而改成疏食以充飢,這是做為孝子,他對父母應該有的緬懷跟追思之情。

  在《論語》「陽貨」篇當中有一句經文,「宰我問:『三年之喪,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舊穀既沒,新穀既升,鑽燧改火,期可已矣』」。這時候孔老夫子就問他,說:「食夫稻,衣夫錦,於女安乎?」他回答說:「安。」「女安則為之。」下面是重點了,孔老夫子說:「夫君子之居喪,食旨不甘,聞樂不樂,居處不安……今女安,則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予也,有三年之愛於其父母乎?』」這段經文出自於《論語.陽貨》。

  雪公老人在講解這段經文談到,宰我是孔門十哲之一,「宰我問:三年之喪,期已久矣」。從古到周朝喪期到底是多少,說法是不同的,有人說在殷商時代就有三年之喪,但是後來也不一定,一直到孔老夫子才肯定是三年。宰我對於守喪三年他有疑問,覺得時間會不會太久了?為什麼要這樣呆板的規定一定是三年?這是制定禮的時候所做的討論。他說,君子如果「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禮跟樂是相輔相成的,行禮的時候是需要奏樂的。如果在遇到國喪的情況之下,這是忌辰,這一天是全國上下都不能夠奏樂,在古時候各個戲班子也都必須要停止音樂。這是遇到國喪,包括婚喪嫁娶,有些活動也是要停止的,譬如結婚等等,在國喪的期間也是不能夠舉辦的,不能夠舉行婚禮的,除非是出殯的哀樂才可以。在古時候,如果戲園、戲班子,在國喪的期間奏樂,連縣官都要撤職,這是規定得很嚴格的。宰我說,君子三年不為禮,禮法就忘記了;如果是三年不奏樂,樂也崩壞了。因為禮,怎麼行禮忘記了;樂器,因為太久沒用也壞掉了,絲弦斷掉,管洞也壞掉,以禮樂治國的方式不就會受到影響嗎?究竟要如何來做?

  他接著說:「舊穀既沒,新穀既升,鑽燧改火,期可已矣。」舊的糧食,舊穀吃完了之後長出新穀,這是一年。古人做飯是用柴火,燒柴火,一年四季當中都有一定的,一年換五次火。火有文火、有武火,以前做飯是很講究的。譬如我們曾經在潮州一帶吃過火鍋,當這個火,是用炭火燒出來的,味道就特別不一樣。古時候煮飯連火也都是有講究的,做出飯來,火用錯了,人吃了對身體就會有損傷。譬如師曠有一次喝水的時候,他就知道是「勞薪」,「勞薪」就是用舊的車輪做柴火燒火煮出來的。古人確實衣食住行很講究,包括吃飯的時候,什麼菜應該放在什麼位置,生活當中都有高度的智慧跟哲理在其中。所以火在春天的時候是要取榆柳的柴火;在夏天的時候,所取的是棗杏的柴火;季夏是用桑柘做的柴火;秋天是用柞槱;冬天則是用槐檀等等。一年四季當中所用的火是不同的,燒飯、燒水用的柴都有所差別。

  「期可已矣」,宰我認為,一年就可以了。禮,喪禮,孝子為父母守喪,他覺得是不是一年就可以了。這是孔老夫子的學生和老師一起商量關於制禮。祭禮是在古禮當中非常重要的。老師跟學生一起在商量,時間到底定多長是最為妥當的。孔老夫子就回答他,跟他的學生說:「食夫稻,衣夫錦,於女安乎?」稻是稻米,吃稻子,穿著錦繡的衣裳。孔老夫子這個話,是說在喪期的時間,不必要說一定或是不一定,但是最主要是你的心是不是安?心安還是不安?也就是說,在三年的喪期之內,你吃好的、穿好的,心安不安?

  像這種三年之喪,很難得在現代社會有一些孝子還會恪守。譬如我們這次到馬來西亞過年,馬來西亞是非常重視傳統的社會,特別是華人,他對自己的傳統、對於自己的宗祠,還有同姓、同鄉的人,彼此之間情誼都非常深厚,而且對於恢復儒釋道傳統文化教育方面是特別重視。我看到一位長輩,他的母親是三年前過世的,這個家庭是很重視傳統,這位長輩連續三年過年都沒有慶祝新年。一直到今年,母親已經過了三年之喪了,才開始舉辦新年慶祝的儀式跟活動。這就是說孝子,即使在現在時代,仍然有為母親守喪三年的心態跟行為。

  我們也見到有孝子真的是對母親非常的孝順,生前就盡心盡力的在奉養,母親走了之後,有一次他提到母親十年的忌辰,母親走的十年之內,他好多事情都停下來沒有做,一直到十年之後,他才開始去做他想要做的事。這是說孝子,真的是從他的內心到實際生活的行為當中,對父母親盡孝都盡到了極處。

  這時候,孔老夫子跟宰我討論就問說:「你這三年的喪期當中,你說一年比較合適,那你這三年之內,做為一個兒女,你吃好的、穿好的,心是不是安?」結果宰我回答說安,宰我說安。在古時候的禮當中,也有把喪期定為一年的。孔子說:「女安則為之。」他說:「你要是心安,你就照你的想法去做吧!但是不可以因為你的關係來做主。」老師還是堅持他定的古時候傳下來的三年之喪,他覺得是比較符合人情的。

  我們看到,有的孝子思念父母親,可能都覺得三年還不夠,是吧?但是禮總是要有一定的法度,所以三年於情於理是說得過去的,比較說得通。夫子接著說:「君子之居喪,食旨不甘,聞樂不樂,居處不安,故不為也。」孔老夫子談到三年之喪,三年的喪期是在殷商的時代就存在的。定這三年的喪期,在這期間「食旨不甘」,即使是美味的食物吃到了嘴裡,心裡也不好受,嚥不下去。有的長輩、老人,在生病身體不好的時候,我們在旁邊感覺飯吃了都沒味道,心裡不好受。像陸績,他年紀輕輕的,看到橘子,他去袁術家作客的時候,吃到美味的橘子,那麼小的孩子就想到自己的母親。而潁考叔,鄭伯賞賜給他的美味食品,他吃到肉食,馬上就想到母親沒有吃過君王的賞賜,所以想留下來帶回給母親吃。

  當然今天時代不同了,都是母親吃到什麼好吃的,念念想著兒女,有幾個兒女會想著說,我吃的、用的,各個方面有遇到一些好東西,總是念念想著父母、老師?很少。有人開玩笑說孝子,以前孝子孝孫是說兒子跟孫子對於父母、祖父母很孝順;現在的孝子孝孫是什麼?倒過來,父母孝順兒子,爺爺孝順孫子,是整個社會風氣的變化造成的。

  雪公老人說,他在七八歲的時候,那麼小的年紀,看到好東西,就會想起自己的父母,這是觸景生情。像朱鏡宙老先生,他也是一位大孝子。章太炎先生會選他做女婿,一方面是看到他的孝親之德;另一方面,也覺得這個青年才俊是非常值得造就的人才。朱鏡宙老先生也是這樣,他每次只要聽到弘一大師填詞的「夢」那首歌,是在緬懷自己的父母的歌。每次朱鏡宙先生聽到這首歌,內心都會非常的感動,甚至於感動得流淚。

  在父母喪期的三年當中,食旨不甘,吃什麼東西都沒有胃口,所以不為禮樂,孔夫子才覺得三年之喪,自殷商以來的傳統是合情合理的;如果你覺得心安,可以按照你的想法去做。「宰我出」,宰我離席出去之後,孔老夫子對同學說,宰我太不仁道了。我們想想看,為人子女生下來,三年之中所謂三年不離懷抱,父母對我們的養育之恩是非常深厚的,我們一切的飲食、大小便溺,都是在父母親親自懷抱料理、照顧。三年的喪期,從殷商以後就成為普通的喪期,而且實行很久了。孔老夫子等於是責備,宰予對父母也有三年的愛嗎?所以喪期是從殷商以後都是三年之喪。

  我們不要說人,在這個時代,我們也看過很多小動物的故事,這些真實的故事,連許多小動物都非常重情重義。有一年,我們在英國的期間,曾經去了一趟蘇格蘭。在蘇格蘭,在英國的這個地區,在歐洲人跟動物之間這種感情,往往是特別的深厚。當然也是跟他們的地理環境、風俗歷史,還有宗教觀念等都是有關係的。在歐洲也算是很重視傳統、很重視文化的地區。

  在蘇格蘭,我們就聽說了一個真實的故事,這是關於一隻狗、一隻義犬的故事。義犬牠的名字叫波比,波比是一隻灰毛的蘇格蘭獵犬。牠的主人,是在十九世紀中期,一個非常普通的牧羊老人,叫做約翰·格瑞,這是牠的主人。在每個星期三的時候,約翰都會帶著他的這隻獵犬,去愛丁堡的集市做買賣,然後就到一家酒吧吃午餐。因為他每個星期都是這樣,酒吧裡面的主人還有客人,經常就會看到這隻蘇格蘭獵犬波比陪伴著牠的主人前來。每次酒吧的老闆,因為他非常喜歡這隻狗,他都會送給波比一塊甜麵包。

  但是天有不測風雲,在一八五八年,老約翰去世了。他去世之後,埋葬在附近一個教堂的墓園。我們在英國也常常看到,他們的墓園和教堂都是連在一起的。到了他舉行葬禮之後第三天的中午,酒吧的主人突然看到波比這隻小狗出現在他的酒吧裡,看到這隻狗,牠是顯出一種特別疲憊、特別憂傷,而且全身都是髒兮兮的樣子。酒吧的主人看了之後,就覺得很可憐,雖然牠現在沒辦法陪伴主人一起來了,但這酒吧的老闆還是照常送給牠一個甜麵包吃。這隻狗特別的感恩,就朝著他搖搖尾巴,然後就低著頭離開了。從那天開始,每天中午波比都會來到酒吧,然後都是低著頭,叼著麵包默默的離開。可以看出這隻小狗對於主人的過世特別的難過。有一天酒吧的主人覺得很好奇,就跟著這隻狗,看看牠離開之後去了哪裡,結果就發現這隻狗趴在主人的墓碑旁邊,還在旁邊吃那塊甜麵包。原來這隻波比每天就趴在那裡守護著牠的主人,而牠唯一的食物的來源就是這塊甜麵包。

  後來在蘇格蘭,大家都知道了這件事情之後,覺得特別感動。狗這樣子守護主人,每天吃的東西又那麼少,覺得牠挺可憐的,想收養牠,或者想要把牠帶離牠主人的墓園。但是這隻忠誠的蘇格蘭獵犬都拒絕離開,牠在主人墓園旁邊守護,整整守護了十四年的時間。後來在一八七二年,人們發現這隻忠誠的老狗就死在牠主人的墓園上。在主人離世之後,牠十四個年頭都還繼續陪伴著牠的主人。

  這個故事讓生活在蘇格蘭一帶的人們感到非常感動,結果政府(市議院)破例的為這隻小狗頒發了證書,稱牠為「義犬」,就覺得這隻小狗非常忠義、非常有道義,也破例把這隻波比就埋在了牠的主人的墓邊,並且立了雕像。連隻小動物都對牠的主人是不離不棄,這種真誠善良的樸實的情懷,讓蘇格蘭人感到非常的感動。到了蘇格蘭這個地方,會看到這隻小狗的塑像。

  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這些德範,真的是跨越種族、跨越宗教、跨越國界的,因為任何民族的祖先、任何宗教的創始人,都是施予人們聖哲的、愛的教育。正是這種愛的教育,在千百年來把人心教化好了,連生活在這個地方的小動物,也受到了這種感化跟影響。從這裡可以看出,以道德來感化世界,以教育來促進和平,是能夠落實的。

  好,『喪三年,常悲咽』這句課文我們就學到這裡,接著看「入則孝」最後一句課文:

  【喪盡禮。祭盡誠。事死者。如事生。】

  這是談到,我們在辦理父母親的喪事的時候要合乎禮節,真正要非常謹慎、非常小心,不能夠草率、馬虎,也不能夠為了面子鋪張浪費,這才是真正的孝順。祭拜已經去世的父母的時候,要真心誠意的,就如同父母還活著一樣。在《孝經》當中,我們看到有一段教誨,「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我們在父母生前用恭敬心、讓父母歡喜的這種心來奉養父母,「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辦喪事的時候,要感懷父母之恩,而祭祀的祭禮要莊嚴肅穆,不忘記父母親對我們的教誨。這是孝子應盡的本分,我們要把父母的恩德常常記在自己的心上。現在最重要的是當父母還健在的時候,我們要非常珍惜這樣的時光,好好奉養父母,即使父母走了,我們也於心無愧。古語有言:「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不希望這樣的情形在我們的身上發生。

  我們如果能夠盡心盡力的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也把自己的子女教好,讓家族的血脈代代相傳,都有賢德的子孫,這樣就能夠告慰父母跟祖先的在天之靈。所以喪禮也是要辦得莊嚴肅穆,可以按照父母的心願來做。而在喪禮當中,整個家族緬懷父母親一生他的德行、貢獻,並且再講講父母親對於我們家族、對於子孫的期許,也是通過喪禮來表達的。

  『喪盡禮,祭盡誠』,「祭」是說我們每年有固定的時間來祭祀父母。在《朱子治家格言》當中說:「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論語》也說:「慎終追遠,民德歸厚。」我們常常對父母、祖先有一種感恩的心,對於整個風俗變得非常厚重、厚道是很有幫助的。

  『事死者,如事生』,侍奉父母的態度跟生前是沒有兩樣的,包括父母親對我們的期待、對於我們的教誨,也不會因為父母的離去而有所改變,甚至於要更加努力的把它完成,才能夠對得起父母對於我們的養育之恩。《孝經》當中說:「孝子之喪親也,哭不偯,禮無容,言不文,服美不安,聞樂不樂,食旨不甘。」做為兒女對於父母親的離世,確實內心有這種哀傷之情。我們也要把哀傷之情,轉化成一種內在的力量,把父母對於我們的期待也真正的完成,這是父母親更希望看到的。這是「喪盡禮」。

  「祭盡誠」,孔老夫子說「祭如在」。《祭統》當中說:「夫祭也者,必夫婦親之,所以備外內之官也,官備則具備。」我們祭祀的時候,要用真誠心來表達我們的緬懷之情。

  「事死者,如事生」,《祭義》當中也有一段話:「霜露既降,君子履之,必有悽愴之心,非其寒之謂也。春,雨露既濡,君子履之,必有怵惕之心,如將見之。」又說:「先王之孝也,色不忘乎目,聲不絕乎耳,心志耆欲不忘乎心。」這種愛敬,對於父母親愛敬的心是這麼的明顯。為人子女,所謂終身之孝,「大孝終身慕父母」,並不會因為父母親的離去而有所改變。

  曾子曾經說過,「慎終追遠,民德歸厚」,這句話也是在《論語》當中所談到的。「慎終追遠」這是說孝道,對於我們個人、家庭,乃至於國家、民族都是非常重要的。孟子所謂的大事就是指父母之喪,如果我們沒有謹慎、小心的把它做到位,後悔就晚了,縱使後來知道了也無法挽救,所以要非常謹慎,這是大事。

  我們祖母過世的時候,父親在這方面就非常的注重禮節,包括我們守孝、守喪的期間,在父母親身邊,守著棺材,你在白天精神還比較好,可是要值晚班,在晚間就會比較辛苦,當時天氣又剛好很冷,但是父親按照時間在晚上也會守在旁邊。後來感得家裡的一些年輕的哥哥,他們也主動過來值晚班。在傳統的禮俗上也是非常重視的,譬如在告別式的時候,來這裡參加的有些長輩年紀比較大,相對於父親這一輩,他們是跟祖母同輩的老人,看到父親在穿著孝服,來接待老人的時候,見到這些老人,首先都要先給他們磕頭,禮各方面都要盡到。包括在這個期間,說話做事很多方面都要非常小心,這是謹慎。

  雪公老人也談到,從前巡撫出訪,平時走在大路中間,人們都必須要肅靜、迴避,對於老百姓來說,都要有這種恭敬心。可是如果巡撫大人遇到有老百姓出殯的情況之下,即使是巡撫也要迴避。為什麼?因為這是為人父母的喪事,做為地方的長官,他也要表現出恭敬跟尊重的心,可以起到上行下效的效果。所以中國自古以來都是以孝治國、以德治國,上從君王,下至地方的各級政府官員,都是以孝這個德範來治理國家百姓的。

  子路,我們常常提到,這是一位大孝子,在夫子的學生當中,他也是以孝、以忠勇的德行著稱的。子路他早年非常窮困,即使生活非常拮据,但是他仍然盡心盡力的來侍奉父母,甚至不遠百里去背米,背回來給父母吃,來奉養自己的父母。等到他後來做官,是鐘鳴鼎食,吃的飯都是山珍海味,旁邊又有很多人在侍候,高官厚祿,他卻吃不下去,因為他覺得現在雖然吃得很豐盛,可是父母親已經過世了,我即使再想百里之外去背米回來奉養父母,我也做不到了,父母也吃不到了。

  曾子所說的「慎終追遠」,「終」是指父母死後在入殮、出殯的時候。慎終並不是用很豪華的棺材,或者是很豐盛的陪葬品,珠寶、玉石等等的,並不是要這麼奢侈浪費。因為所謂的「慢藏誨盜」,葬禮這麼奢侈浪費的話,從古到今,皇帝的陵墓、還有一些富貴人家的陵墓,很多都被後人想盡辦法偷盜。這並不是說祭祀要做得很奢侈,整個禮能夠盡到位,而不是需要很多的金銀財寶、珠寶、玉器才叫慎終。慎終之後還要追遠,中國人就有這樣的習俗,在清明、中元還有冬至,要去給父母上墳,要祭拜祖先、父母的墳墓,像這些都是非常厚道的風俗,所謂「事死者,如事生」。如果我們不能用孝道來傳家,不能用孝道來治國,家庭、社會當然也不能夠真正的長久。

  「民德歸厚」,一個國家從領導人,國家的領導人到各級官員,都非常重視慎終追遠,上行下效,老百姓也會漸漸的去學習。古時候的風俗非常淳厚,也是教出來的,這更是歷朝歷代聖哲之人,他們真正的把古禮都落實在生活當中,給百姓引導一個良善的社會風氣。中國五千年能夠長治久安,它所靠的不是經濟、不是武力、不是軍事,而是什麼?而是靠的教育。中國的文化代代相傳,所起的教化的作用,對人心的影響是非常深遠的。

  而在《禮記》當中也說:「祭不欲數,數則煩,煩則不敬。祭不欲疏,疏則怠,怠則忘。」祭祀不能太頻繁,太頻繁人們就會產生厭煩的情緒,恭敬心就不能夠生出來;而同時祭祀也不能太稀疏,太稀疏人們也會怠慢,這樣會漸漸的忘記祖先。我們這一年當中,師父上人在提倡一年當中三次的祭祖。我們在之前參加祭祖大典,一年參加三次,在清明、中元跟冬至都有祭祀的活動,這樣就比較剛好,人們就念念不忘自己的祖先。

  在最近的幾年經歷當中,我們也遇到很多老人過世,過世的時候經常要去寫輓聯,甚至於要寫祭文。祭文,之前我們看到徐醒民老師跟師父上人,有一位老朋友過世,徐老師、師父都寫了祭文。祭文其實也是緬懷這個人他一生的德行,通過這個禮,我們是要在這其中去稟承他的德行,他的子孫還有他的朋友也想著他到底是生前有做過什麼好事,留下什麼值得我們效法學習的德行,在這種場合真正去把它讀出來、去表彰他,這也是一種教化的作用。

  之前我們曾經學過歐陽脩先生的「瀧岡阡表」,像這個文就寫得非常的感人。歐陽脩,他四歲父親就過世了,是母親非常辛苦把他養育長大,而他的母親非常注重對於子女的教育,並且把他父親生前的德行,點點滴滴都講給他聽。歐陽脩的父親做官非常的廉潔,而且又非常熱情好客,對於錢財並不看重,但是有客人來了,也都非常熱情的款待來訪的客人。父親走的時候,並沒有給他留下一分一毫的錢財、物品,沒有拿錢留給子孫,而留給子孫的是什麼?留給子孫的是他的德行。

  歐陽脩的母親,自從嫁到這個家庭來,她的婆婆已經過世了,雖然她沒有機會侍奉到婆婆,但是她知道她的先生,也就是歐陽脩的父親,是大孝子。而歐陽脩四歲就失去了父親,他的母親也不知道他將來是不是能夠有所建樹,但是通過家庭祖祖輩輩都是修善積德、以德傳家,她就知道他的父親一定會有賢德的子孫來繼承家業。她就在歐陽脩小的時候,常常給他講父親的德行。他父親在他的母親過世、每到祭拜母親的時候,每年都有祭祀的儀式,每次祭拜母親他一定會流淚,非常感傷的說,「祭而豐,不如養之薄也」,祭祀即使飯菜供得再豐盛,也不如生前微薄的奉養。

  在祖母過世的時候,父親也跟我們說,閩南話有一句話,翻成國語,意思就是:「生前一粒豆」,生前奉養母親、父親一小粒的豆子,「勝過死後拜豬頭」。這就是歐陽脩的父親所說的這句話,「祭而豐,不如養之薄也」,在生前有一點微薄的奉養,是勝過死後祭拜再豐盛的飲食。

  他對於母親的孝思,同時也體現在上酒食的時候,他總是哭泣說,從前母親在,因為家裡比較貧窮,常常東西都不夠吃,但是現在我的生活條件好了,開始富足了,母親卻再也沒有辦法品嘗到這些食品了。歐陽脩的母親剛嫁到這個家庭來,她看到她的先生對母親孝敬的心,她以為是因為母親過世的時間不長才會這樣。可是後來看長年累月他始終都不改對母親的緬懷之情,始終沒有改變。雖然她沒有機會奉養婆婆,但是她知道她的先生在她婆婆生前是大孝子。

  歐陽脩的父親做官的時候,有一次他在晚上,在批閱這些犯人的卷子,他非常感嘆的說,他說犯人是死刑犯,我已經想盡辦法希望能不能給他減輕一點刑罰,幫他撿回一條性命,不要給他判死刑,他說我想了很多辦法來幫他,但是都沒有辦法做到。從這件事情就可以看出,他在家行孝,對父母是至誠的孝敬,連父母離世之後,一生都念念不忘父母的恩德。孝德推而廣之,用在他做官的時候,即使一個人犯了罪、判了刑,他是罪有應得,但是歐陽脩的父親也能用仁愛、仁厚的心來對待這個問題,來對待死刑犯。所以這就是一個人的德行,歐陽脩的母親常常講給自己的兒子聽。

  我們從這篇祭文裡面,看到歐陽脩在緬懷他母親的德行,還有他父親的德行,真的是非常令人感動。這裡有一句話說:「夫養不必豐,要於孝。」孝養父母並不是你天天給他吃山珍海味、穿綾羅綢緞,不是一定要非常奢侈浪費,而最重要的是什麼?而是要有一顆孝敬的心。「利雖不得博於物,要其心之厚於仁」,你帶給國家社會的利益,雖然沒有辦法普遍到所有的人,但是最重要的是要存有一顆仁愛的心。歐陽脩的父親生前,即使已經是窮凶惡極的死刑犯,他做的惡事已經要判這種刑了,他仍然是於心不忍,總是想辦法看能不能把他的刑罰稍微減輕一點。母親就把父親生前的德行都講給歐陽脩聽。我們每每讀到這篇「瀧岡阡表」,千百年前先人的孝思跟孝德,就彷彿是一道光,光就照在我們的心上。

  曾子所說的「慎終追遠,民德歸厚」,是我們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的美好的傳統美德。我們對於父母過世的喪葬,都能夠謹慎守禮,盡到我們的哀思,當然對於已經故去的父母和祖先,能夠依禮依時的追思跟懷念,不忘記根本,能夠做到這一點,整個社會的風俗民情也一定會趨向淳厚善良。

  所以祭祖,是我們中華民族孝道精神的體現。特別是師父上人常常談到,千百年來的祖先,離我們已經這麼遠了,還能夠非常虔誠的祭祀他們,我們想想,對於眼前的父母怎麼可能不盡孝?肯定心心念念都會把父母親掛在我們的心上。中國儒釋道的傳統文化是非常重視孝道的,不但是祖先跟父母在世的時候要重視,在他們過世之後,是通過祭祀、祭祖的活動來表達孝思。像這種誠敬敦厚的做法,對於淨化社會風氣、化導民心是起著很重要的作用。「慎終追遠,民德歸厚」,慎終就是喪盡其哀,也就是這裡說的「喪盡禮,祭盡誠」,追遠是祭盡誠。喪跟祭我們都能夠竭盡孝思,不忘記根本,可想而知社會風俗就會非常的淳厚善良。

  師父上人從二O一二年、二O一三年開始,每年都提倡要舉辦祭祖大典。關於建立中華民族萬姓先祖紀念堂,建立百姓宗祠的理念,師父上人是在很年輕的時候就提出來,而且在國外非常大力的提倡,希望我們全球的華人都能夠重視這種孝道的傳統。在香港建立了第一所中華民族萬姓先祖紀念堂,也延請了許多專家、學者來考證我們中國的姓氏,最後發現有兩萬多個姓氏,包括漢族、包括少數民族,姓氏是數量非常多的。日後我們學習《根之根》,還會學到《百家姓》,對於每個姓氏的祖先,每個姓氏的源流,在歷史上賢德之人他們的德行,我們常常都能夠了然於心,自然就能夠生起愛家、愛國、愛民族的真誠的情懷。

  萬姓先祖紀念堂,包括在台灣,在台南也有建一個萬姓先祖紀念堂。最初蔡老師在講《弟子規》,就是在台南講的「細講弟子規」四十集,我們感受到這是老祖先的德佑。想不到經過這麼多年,我們同樣也是在這裡一起學習這部《弟子規》,這也許就是老祖先冥冥當中的安排。

  從二O一二年、二O一三年開始,師父上人提倡舉辦祭祖大典,是沿用中國傳統歷史上留下來的古禮來舉行,這是提倡孝道的體現。這麼多年來,把祭祖的風氣帶到了世界各地。我記得是在二O一五年,英國威爾士大學的休斯校長帶著校方的各位老師,一起到了香港,參加萬人的祭祖大典。當時休斯校長看到這麼莊嚴的儀式,按照古禮來祭拜中國乃至世界各族的萬姓祖先,他看了非常感動,甚至流下眼淚,他也希望可以把祭祖的活動帶到英國來舉辦。後來果然在英國倫敦、蘭彼得,都陸續舉辦了祭祖大典。去年在英國漢學院還舉辦了祭孔。這都是休斯校長看到這個儀式感動得不得了,希望每年都能夠在威爾士舉辦祭祖跟祭孔的活動。

  這種孝道的傳統,它是跨越民族跟文化的,不僅是我們中國人秉持著這種傳統,連外國人看到了,也符合他們的文化、他們宗教的教義,也積極的在國外提倡。

  這麼多年來,在師父上人大力的倡導之下,祭祖的風氣也帶到了世界各地,包括了中國、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澳洲、英國,還有法國。我們在澳洲,曾經有來自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大使團,這是二O一七年,去訪問澳洲圖文巴的期間,也在圖文巴舉辦了世界各民族萬姓先祖的祭祖大典。我們確實感覺到,孝是各個國家、各個民族共同的文化認同、共同的道德倫理的核心。

  我們在英國倫敦參加祭祖大典的過程當中,休斯校長也陪同師父上人參加祭典,當時還分英方的主祭官、陪祭官,還有中方代表的主祭官跟陪祭官。在我們華人的歷史上,和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歷史上,這應該也可以算是佳話,讓我們非常懷念的一次祭祖的活動。

  當時,就在英國倫敦舉辦祭祖,有一首因緣生老師寫的「大誠祭歌」,第一次在開始祭典之前進行了播放。祭歌的內容,讓我們在祭祖的過程當中,也能夠深深緬懷祖先的德行,並且提醒我們做為華夏兒女,現在所應該肩負的一種責任、職責。當時休斯校長聽到這首歌之後非常非常的感動,希望這個歌也能廣為傳揚。而它的歌詞跟音樂都是非常的壯麗、非常的恢宏。

  這個歌詞當中,從「環山之水兮必有其源,參天之木兮必有其根」。浩瀚的河流有它的源泉,高大的樹木都有它的根本。源泉跟根本,就是我們現在在《弟子規》當中所學到的孝、敬,孝親尊師。天地的萬事萬物是因為陰陽二氣的調和產生的,正是由於父母的生育跟養育,我們才有了生命。在人類的各種德行當中,孝是一切的根基、基礎。我們用天高地厚來形容,也沒有辦法比擬父母的恩德跟祖宗的恩德,父母跟祖宗的恩是與天地同高、同樣深廣。

  連動物當中小羊牠也知道跪乳,慈烏也會反哺,連動物都知道要用孝親之心來報答父母的恩德。如果我們忘記了自己的根本,就不能夠傳承民族的文化,這是違背了人性、違背了倫常的行為。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是飲水思源、知恩報恩的民族,對待我們已經過世的父母和祖先,就如同他們依然健在、依然活著一樣的孝敬。

  我們在祭禮當中,看到對待父母之喪和祭祀祖先都能夠恭敬虔誠,社會的風氣就自自然然會歸於淳厚。當我們把做人的根本建立起來,宇宙之間的大道它自然就會樹立。我們能夠守住純樸而不違失,就可以回復到自性當中的本性,天然的性德,我們的本性。常存仁厚的心,遇到什麼事情,首先是反省自己,以涵養自己的德行做為根本,用真實不欺的心去化導百姓。這是「宅心仁厚兮反求諸己,修身為本兮誠以化民」。

  接著「大誠祭歌」祭歌的內文話鋒一轉,談到了中國文化。為什麼?因為師父上人、休斯校長高瞻遠矚,在英國威爾士大學設立了英國漢學院,希望把中國儒釋道的傳統文化,在這個地方培養些後繼的人才,能夠看得懂四庫全書,講解四庫全書,希望培養這樣的漢學人才。所以歌詞話鋒一轉,談到漢字跟文言文的功用是可以通行在天地之間的,雖然貫穿古今,而不為時間所改變。漢字文言文跨越著歷史的時間長河,在幾千年前老祖先所寫下的文字、所傳承下來的文化,我們通過漢字文言文的載體,在現代的時代、現代的社會裡面,依然可以落實,可以學習它、可以落實它。而最完美、最具有智慧的中國文化,就如同日月一樣的光明無私,就像崑崙山一樣的豪邁壯觀。中國人一定要建立對於自己民族文化的自信心,這是對於千百年老祖先德行的真誠的回報,這才算是孝子賢孫。

  我們回首近一百年來的歷史,感到非常惋惜,中國人自己拋棄了自己的聖賢文化。放眼當今的世界,整個道德教育也沒有普遍的得到重視。我們現在為什麼會遇到這麼多的危機,人類會感到彷徨、會感到心裡不安?這個跟我們真正的對於自己祖宗的智慧、經驗、文化,整個把它拋棄是有關係的,所以造成了很多的危機。而幸虧有覺者,先知先覺者奮然而起,為蒼生高聲疾呼,苦口婆心的來勸導這些迷惑顛倒的苦難眾生。眾人所嚮往的就是上天所擁護的,「德不孤,必有鄰」,德行高尚的人,他一定不會被孤立的,必然會得到人們對他的擁護。

  在祭歌裡面也讚歎以休斯校長為代表的英國的有志之士,他們有非常大的心量跟胸懷,把中國的聖賢文化請到歐洲去,在這裡能夠興辦中國傳統模式的教育,按照中國傳統的方法一門深入、長時薰修,這樣的方式來辦學。我們也非常的讚歎,像休斯校長這樣的大德他有這種遠見,可以在歐洲的這塊土地上復興中國的傳統文化。

  只要我們共同關心人類的命運、人類的文化、人類的未來,不分是中國人還是英國人,還是哪一個國家的人,我們都可以同心同德的共同來為這項事業而奮鬥、努力。大家能夠一見如故,這是因為志同道合的關係,能夠相親相愛的走到一起來。

  實際上,古今中外東西方的聖賢人所傳授的聖賢的教化,源頭都是相同的,即使形式有所差異,這是為了適應不同的國家地區,不同的文化背景、歷史背景的人們的需要,才有形式的差異,但是是可以同時存在而不相衝突的。

  在「大誠祭歌」當中也特別強調一點,要「合肝共膽兮斯興漢學,和諧萬邦兮天下歸仁」。我們大家要同心協力的,不分你我、不分國家、不分種族、不分文化,來恢復屬於人類共有的聖賢教育,這樣就可以影響全球的風氣,從而達到世界和平、人民和諧相處的目標。

  我們在這裡至誠恭敬的心來祭祀祖先、祭祀天地神明,全球各民族的先祖請明察我們後世子孫的這種赤誠的心,懇請天地神明和全球各民族的先祖保佑我們,恭敬的再三致禮,希望全球各民族的萬姓先祖,來這裡接受我們的祭拜。

  我們在英國倫敦的祭祖大典的現場,共同聆聽這首「大誠祭歌」,第一次展現在世人的面前。當時休斯校長非常的感動,我們也是內心得到很深的觸動。每每當我們在為了復興文化、復興漢學做出點點滴滴的努力,當我們覺得累了,感覺到辛苦的時候,聽一聽這首歌,我們的士氣、信心又會重新找回來,確實非常的感人。

  後來,我們同樣也在法國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總部參加了祭祖大典。這個祭祖大典很特別的是,主祭官跟陪祭官有很多都是來自於不同國家的大使,或者是不同宗教的代表。當時第一次舉辦祭祖,主祭官是德國人,這是教科文組織當時在任的執委會主席。我們在這裡是感受到孝敬的德行、祭祀的文化,是可以聯繫各民族、各國家、各個文化的紐帶。

  我們在這兩個國家參加了祭祖之後,內心當中深受觸動。想不到到了去年,竟然在德國也能夠舉辦祭祖大典。可以說是在整個歐洲的社會當中,三個很有影響力的國家:英國、法國跟德國,都開始重視恢復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祭祖的風氣在歐洲的國家不斷的開展。進一步的也希望這種辦學的理念,也可以在這些地方來落實。

  有直接參與祭典的人們,通常都會在內心當中增強一種使命感,覺得要把祖先傳給我們的文化,在我們這一代當中千萬不能夠讓它斷了,都非常積極努力的在祭祖大典之後,也都希望可以繼續來推廣辦學的活動,希望中國的文化也能夠在不同的國家發揚光大。這些國家的有志之士,現在都非常努力的積極籌辦,要辦學,把孩子從小就開始培養,讓他能夠認識漢字、文言文,認識中國文化當中深厚的智慧、深厚的傳統美德。

  在舉辦祭祖的過程當中,師父上人也非常強調,要把文化在這樣的典禮的過程中宣揚出來。像這次我們在德國法蘭克福參加祭祖活動,師父上人也有一場致辭(是由學生來代表上去讀的),在致辭當中,談到了中國文化和漢字文言文的重要性。我們這幾年在歐洲能夠深刻的感受到,現在外國人都非常熱衷的想要學習漢字、學習中文。他的考量點是從不同的角度,譬如有的國家認為現在中國的經濟各個方面有強大起來,我們必須要掌握這個語言,將來才可以跟中國人做生意,這是一般人的心理。當然也有從不同的角度,也有從文化的角度,因為歐洲人也是非常崇尚文化,有悠久文化傳統的地區、國家。

  像我們接觸到一些教科文組織的大使,他們都會把自己的兒女送去學中文。現在在西方社會當中,反而學習中文、學習中國文化變成了時尚。甚至於在英國還有一些國家,他們的學校要請中文的老師,教中文是非常貴的,一些貴族學校能夠請得到老師,而普通的學校都請不到中文的老師。他整個國家的政策,還有人民的趨向,在這麼多年來興起了漢學熱,人們都熱衷於學習中文。

  更進一步的,我們真正著力於要培養的是能夠繼承道統的。也就是說,不僅是可以讀得懂中文,而是能夠認識正體字,對於漢字有所深入、有所了解,進而對於文言文也能夠掌握。現在的辦學是從小朋友開始,就要讓他們開始去讀誦、去背誦《聖學根之根》,進而落實《聖學根之根》。從小時候開始扎根、從小時候開始培養,這樣是根深蒂固,這個人才他的德行、學問有根,人才才能夠真正的培養起來。

  上次在德國舉辦祭祖,當時師父上人在祭祖大典的致辭,就特別談到了中國文化。對於中國文化的理解,甚至於中國老祖先很多的知音、很多的知己,是生活在歐洲的。以前在法國、英國有一些漢學家,歐洲有很多漢學家,到了德國才發現,原來德國也有一些有志之士,對中國文化有非常深入的見地跟理解。譬如在德國有一個哲學家,叫凱澤林伯爵,他是曾經親自到訪過中國,並且把他在中國的所見所聞寫成了書。這個書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風靡了整個德國。凱澤林伯爵在他的書當中,也提出了他對於中國的觀察,以及他對於中國文化的理解,他說:「幾個世紀以來,中國比歷史上任何國家都還更加接近於他大同世界的理想。」他也說過:「當一個人愈是能進行深層次的思考,他就會愈對孔子跟孟子的智慧感到驚嘆。」

  凱澤林伯爵在他的這份報告當中也談到了,在一百年前的中國鄉下,連農民身上都展現出了一種不平凡的風采。他說:「中國長江流域的每一個農民,他們的身上都展現出了孔老夫子優秀的德範。凡是和他們相處過的外國人,都是打從心裡面熱愛這些農民、尊敬這些農民。孔子跟孟子的教誨,無一例外的都被體現在這些底層農民的日常生活當中。」凱澤林伯爵的報告是非常珍貴的,他最後還說,中華民族在文化上的高度成就證明了一件事,那就是說,要實現人類至善的理想,最終就是要依賴良好的教育才能夠成就。

  在那個時代,當中國年輕的學者已經開始倡導、批判中國的文化,甚至認為漢字、文言文是落伍的,在這個時候,外國人這些學者、大學者、哲學家就發出了這種聲音,這是讓我們非常感嘆的。

  在德國的萊比錫還有一位漢學家,叫做何可斯教授,他也在他的著作當中談到:中國的漢字、文言文,是人類精神創作最完美的溝通工具,絕對不會落伍。他說一旦拋棄了漢字、文言文,中國就會喪失在歷史上所積累的精神財富,中國的教育也會遭受到嚴重的衝擊,甚至於中華民族將會失去它賴以生存的根本。

  在德國還有一位漢學家,衛禮賢先生,他也在他的著作當中談到:歷史可以證明,中華文化的生命力量,以及它精髓的力量是如此強大,以至於在歷史上,凡是進入中國的所有部落民族,最終都是完全融入到中華民族當中。衛禮賢先生也談到,無論中華文化融入哪一個民族,它的力量都足以在這些人民的靈魂深處,造就出思想、行為跟中華精神完全相應的一致性。衛禮賢先生也特別談到,中國人的心量是非常廣大的,他說:中國人的眼光不是盯著個人的小我,而是把它擴大到全體人類的廣度。而這位漢學家他把他生命當中一半的時光都是奉獻在了中國。

  我們在世界各國參加祭典的過程當中,通過祭典儀式,也深深牢記著我們的志向、職責跟使命,那就是張載夫子所談到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瑞典的漢學家高本漢先生,也曾經在他的著作當中強調:漢字是不可以改的,文言文是不可以廢除的,經書必須要讀。我們身為中華民族的後世子孫,能夠以身來任天下後世者,天不能絕。在這種存亡繼絕,文化面臨著危機的時代,我們做為炎黃子孫,要立志把責任扛起來,把老祖先傳承給我們的優秀的文化繼承下來。這樣我們不僅是對得起自己的父母跟祖先,更對得起中華民族的萬姓先祖。

  「入則孝」的部分就共同學習到這裡,下面我們接著來看:

  【出則悌。】

  『出』是指家庭之外的,要學習『悌』,「悌」包含著兄友弟恭,也包含著尊敬長輩的禮節與態度。因為我們在家裡,如果兄弟之間都能夠友愛,孝跟悌常常是並稱的。兄弟姐妹能夠友愛的相處、以禮相待,當然這是父母親感到最為安慰的。同時這種友愛之心、友愛之行,當他出到外面去跟人們相處,他也會把這種態度帶出去。

  在《孝經》有一段教誨說:「教民親愛,莫善於孝;教民禮順,莫善於悌。」我們要教導人民如何去親愛他人、如何去關懷他人,教孝的效果是最為顯著的。教導人民有節有度,教民禮順,要懂得尊敬他人,最好的方法是什麼?就是教悌,悌是兄弟之間的友愛。孔老夫子也強調,「不學禮無以立」,悌當中也包括了對於禮節的教誨。

  蔡振紳先生說:「夫弟,德之序也,如韋束之次弟也。革縷束物謂之韋,輾轉環繞,勢如螺旋,而次弟之義生焉。」《說文》說它是象形字。這個是《說文》的一段文,總是強調一種先後次第,引申是兄弟之弟。弟有順遜之義,我們能夠善事兄長、兄友弟恭,這個是弟。我們的心中時時不忘長幼有序、兄友弟恭的次第。

  君子事兄悌,我們在家裡,對於兄弟姐妹都能夠友愛,這種悌道、友愛之心,可以把它落實在對待一切的長輩。我們友愛自己的兄長,自然跟我們的兄長、父親同樣年齡的長輩,也是用同樣的恭敬心來對待他。「上長長而民興悌」,居住在上位的人都能恭敬長輩,老百姓這種友愛的風氣自然就能興起來。「徐行後長者謂之悌,疾行先長者謂之不悌。」譬如我們五倫都是有次第的,連走路也是,「長者先,幼者後」。在一個家庭、社會當中,它是長幼有序,按照正常的倫常、倫理的關係,在維繫著社會的安定,這是孝悌它在實際生活落實當中所起到的效果。「堯舜之道,孝悌而已矣」,古聖先王教化後代子孫,他所用的方法也不過是五倫五常,以孝悌來教化老百姓。

  而夫子教化弟子,首先重視孝這個德行,之後就是強調悌。在家我們善於照顧我們的兄長、恭敬我們的兄長,出外也恭敬一切的長輩,無論是他年齡比我大,或者是說他的地位比我高等等,這些長輩我們同樣都能夠用在家裡的友愛、兄弟之間的友愛恭敬之心來對待他。當然對於德行、學問比我們高的長輩,也都對他至誠的恭敬。悌道把它推而廣之,它的範圍也是很深廣的。在家裡它所指的是兄弟之間,實際上把它推廣開來,也包括老師和學生之間,包括校長,包括長官和下屬之間,都是在悌的範圍。我們在《論語》當中看到有子說:「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一個人他在家庭裡面,孝道跟悌道他能夠落實,到社會上去他就自然不會犯上作亂。

  在中國的歷史當中,我們也看到了許多兄弟之間友愛的故事。如果兄弟之間不和,這種氣氛也會感得山川草木、天地萬物有所感應、有所反應。我們看過一個故事「田真歎荊」,就是非常明顯的例子。這是發生在隋朝,田真、田慶跟田廣,兄弟三人他們就商量著要分家。我們可以體會到,在一個大家庭當中,做為祖先、做為父母,他們都是希望兒女世世代代都生活在一起。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裡面,比較沒有分家的觀念,都是大家庭,甚至於上千人生活在一起,大家庭他都能夠和睦相處。古時候的社會,它不是像我們現在都是小家庭的社會。做為父母祖先,在他們的眼裡,子孫都是一體的,如果兒孫要分家,祖先也會很傷心。

  田家的三兄弟他們想要分財產,都談好了財產怎麼分,分得也很公平,也都分得要圓滿的時候,他們看到,在自己家的堂前有一棵紫荊樹,這棵樹長得非常的茂盛,樹怎麼分?確實也是個難題,但既然要分家,親兄弟之間財產也要搞清楚。他們就在那裡商量,我們怎麼把這棵樹分成三段,一人分一段。他們這樣商量了之後,想不到這棵紫荊樹就枯萎了。古人畢竟還是從小有讀過聖賢書,有受過聖賢的教育,田真看到這個景象,馬上就觸動了他的內心。於是他就跟他的兄弟姐妹一起商量,他說:「這個樹本是同根生,這是一棵大樹,它是同一個根,它一聽說我們想要把它分成三段,結果它都枯萎了。我們想一想,人難道還不如這棵樹嗎?」田真說到這裡,他心裡非常的難過,哪有分家的道理?後來他們三兄弟也被這棵紫荊樹給感動了,最後他們就決定不分家。後來他們非常友愛的在一起相處,日子過得非常的幸福美滿,想不到堂前的這棵紫荊樹本來是枯萎的,後來又長得非常的繁茂。

  李文耕先生評論說:田氏家族這一家,本來他們是非常和睦的在相處,他堂前的這棵紫荊樹也長得非常的繁茂。因為「兄弟睦,孝在中」,家和萬事興。家裡的人如果能夠和睦,連天地萬物都能夠感知到他一團和氣的天倫之樂。到後來,三個兄弟因為有私心私情,想要分家,想要把財產都分清楚,要分居,這棵樹一下子感知到,本來家庭這種祥和的氣氛就失去了,所以這棵樹也感到很傷心。後來兄弟三人看到了紫荊樹枯萎之後,哥哥他先提出來,說你看連樹都是同體不二的關係,一看到我們要分家了,連樹都感到很傷心,跟兩個弟弟再重新商量,要不我們就不要分家了。想不到紫荊樹,紫荊花又重新開放,紫荊樹又長得非常的茂盛,家庭的和氣又回來了。回來了之後,兄弟之間是手足之情,是一體不二的、是同氣連枝的,這是一點都沒錯。

  有個長輩以前跟我講個小故事,這個故事也可能是個比喻,但是卻很發人深思。他說有一個家裡面,父母親年紀大了,兄弟就給父母在按摩,有的人按腳,有的人按手。按著按著突然這兩個兄弟吵架,就吵起來了。一吵,他們就很用力的把手往父親的腿上一捶,兩個人在那裡生氣。弟弟也不甘示弱,他也使勁的把拳頭往父親的手上一捶。結果最痛的是誰?痛的是父母啊!這個小故事可能是個比喻,兄弟之間反目、兄弟之間不和,其實傷的都是我們的父母。所以我們凡事要從根源當中想,要盡孝,兄弟要和睦相處,「子孝父心寬」。當我們家庭的每一個成員,彼此之間都非常和諧共處,我們的父母親內心是最開心的。養父母之身,更重要的是要養父母之心。如果你天天給他吃好的、穿好的,但是天天卻又讓父母親生煩惱,讓他不開心,孝只是達到了最低的限度,就不是真正的孝敬。

  在今年過年,有一位長輩傳來了一段小小的影片,我們感覺到這是非常有啟發的。在中國古時候,古人在組詞、在用字的時候都是很有智慧,有一個詞叫做雁行,雁是大雁的雁,行就是行走的行。雁行這個詞它是什麼意思?首先它是指的大雁牠飛行的行列,引申起來就是說並行,就是有次序的排列。譬如長幼有序、兄友弟恭,長輩跟晚輩、兄弟之間,他們之間有長幼尊卑的次序。後來雁行這個詞就被用來借指兄弟。

  這個片子所展示的,大雁每年都要飛很長很長的路,而且大雁牠們在飛的時候,都是一個團隊在共同飛翔。在飛行的過程當中,這些大雁牠們是排成V字形的隊形,每隻大雁都是展翅高飛,都是在一起的。可是牠們排成V字隊形,當每隻雁子在拍打翅膀的時候,其他的雁子就會馬上跟進。藉著牠們所排的V字的隊形,當牠們一起在飛,牠們飛的速度就比每隻雁子單飛的速度要快。在V字形的隊伍當中,整個雁群一起飛,牠的飛行距離可以增加七十一個百分比的飛行距離;換句話說,牠會比一隻雁子單飛飛行的速度、飛行的效果要更好。這也就是說,當我們能夠有團隊合作精神,我們做任何事情,一定比一個人一個人去單做,效果要來得好得多。

  當某一隻雁子脫隊,V字形的雁子飛行的隊伍,排在前面的這隻頭雁是非常重要的,牠對於整個隊伍能夠節省力氣、走對方向,是起的很大的作用。在飛行的過程當中,難免會有雁子會脫隊,譬如牠覺得飛得慢了,或者飛得有點吃力了,牠會飛得稍微緩一點。但是很快的牠還會回到大雁的隊伍當中繼續飛行,牠會利用前面的一隻雁子在飛行過程當中所造成的浮力來進行飛翔。

  而當領隊的這隻雁子飛累了,領隊是特別的重要,牠也可以幫助其他的雁子節省很多力氣。可是在飛行的過程當中,當領隊的雁子感到疲倦,牠就會飛到旁邊一點,讓另外一隻雁子來接替牠的位置,保持在隊形的最前端都有一隻帶頭的雁子,這樣牠們飛行的過程大家才會省力。而且頭雁牠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要求,牠的體能各個方面確實是要比其他的雁子要好。

  在飛行的過程當中,飛在後面的雁子牠就會發出叫聲,來鼓勵前面的同伴,要保持整體的速度繼續前進。也就是飛行的過程當中,彼此都是一個完美的整體,誰也不能夠離開誰。因為飛行很辛苦,在旁邊的雁子牠們就會鼓勵牠的同伴,要保持整體的速度繼續前進,也會振奮其他雁子的精神。

  更可貴的是,雁群在飛翔的過程當中,也是有一種非常友愛的精神。譬如在飛行的時候,有某一隻雁子生病了,或者受傷,這時候就會有其他的兩隻雁子來陪著牠、來保護牠、照顧牠。這隻生病的雁子,牠可以慢慢的康復,恢復牠的體能,但是有的時候牠也可能在路途當中會死亡,陪伴牠的兩個雁子始終都不離開,一直照顧到牠康復或者死亡為止。然後等到生病的雁子康復了,這幾隻雁子又會組成一個新的隊伍開始飛行,並且牠們也要努力去趕上原來在一起的雁子。

  在近代,也有學者根據雁子的特性提出了一些理論,我們在一個團隊的協作當中,一定要具有團隊精神。雁子之間彼此就具有兄友弟恭、長幼有序,而且牠們有很好的團隊精神。像這些動物,牠們身上也是有很好的美德。除了牠這種友愛、合作、團隊的精神之外,因為雁子牠一生只有一個配偶,在中國古時候,在結婚婚禮的過程當中,雁子也是扮演重要的角色。

  通過大自然給我們的許多啟示,也是長養我們對於倫理關係當中長幼有序,應該要真正去落實的態度。這是過年一個長輩傳來的視頻,給我們的啟發是非常的大。

  『出則悌』,今天時間到了,下節課我們就從「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繼續來學習,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