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弟子規-第8集

  尊敬的各位老師、尊敬的各位同學們,大家好!請掀開《聖學根之根》第一冊,第十九頁,我們從第一行開始看起。

  【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

  在父母親有過錯的時候,我們應當要婉轉勸諫,使他們改過向善。在勸諫的時候,我們要注意自己的態度,態度一定要誠懇,而語氣要溫和,用和顏悅色、用善巧方便來勸諫我們的父母。下一句:

  【諫不入。悅復諫。號泣隨。撻無怨。】

  如果我們的父母親不聽規勸,做為子女也一定要有耐心,要等到適當的時機點,譬如,在父母的情緒有所好轉,他的心情比較愉快,再藉機加以勸諫。如果在這個時候,做為父母他還是不能夠接受,甚至於父母親很生氣,做為兒子、女兒,為了幫助父母親把錯誤的決定、錯誤的做法修正過來,我們即使痛哭流涕,也要懇求父母親改過;即使被責打,內心當中也沒有怨恨,這樣就可以避免陷父母、長輩於不義。「當局者迷,旁觀者醒」,父母、長輩在做一個決定、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因為他是當局者,可能他的判斷會有所失誤。而做為兒女,要能夠善巧方便的勸諫,以免使父母繼續一錯再錯,最終鑄成大錯。

  所以,當我們在勸諫父母,『怡吾色,柔吾聲』,做為子女有一種和順的樣子。『諫不入,悅復諫』,「悅」是我們要觀察機緣,在父母親能夠接受的情況之下再來勸諫。如果這樣勸還是無法挽回父母的心意,『號泣隨,撻無怨』。到了號泣,表示一個人的真誠心已經是到了一定的程度,至誠懇切的懇求父母要三思而後行。「撻無怨」,縱使父母不能夠接受,他仍然能夠「起敬起孝」,這種恭敬心、孝順的心依然沒有改變。在《孝經》當中也說:「當不義,則子不可以不爭於父。」在父母有過失的情況之下,也包括長輩、許多親人,甚至於我們一些尊長,或者老師等等,當我們看到有一些過失比較明顯,我們都有責任要去規勸。勸諫親人這是我們的本分,而在這句經文當中我們看到,包括方法跟態度,還有勸諫的時機點,在這裡都有特別指出。

  在《內則》當中說,做為父母,「與其得罪於鄉黨州閭,寧孰諫」。孰諫就是純熟殷勤的勸諫,我們考慮純熟了,再對父母進行勸諫。孝子欲成親之德,父母親做對了一個決定,或者做錯了一個決定,也都是跟為人子女休戚相關的。當我們看到父母、長輩還有朋友等等,他們做的這件事情並不妥當,甚至於會對於更多的人產生負面的效果、作用,做為子女,這個時候就應當要特別「怡吾色,柔吾聲」的來勸諫。在這裡我們看到,規勸一個人,特別是我們的長輩,要注意到我們的存心,而且還要觀察時間,在勸諫時候的態度跟方法也是很重要的,此外還要有耐心。

  從存心的角度上來看,當我們在勸諫父母親、勸諫長輩,甚至勸諫朋友的時候,我們的存心都是念念為對方著想,而不是一種控制和強勢的態度。這是存心。

  時機點也是要重視選擇的,什麼樣的時機比較適合勸諫。揚善於公堂,規過於私室。譬如我們看到長輩、親友他們優點,做的好事,這些都是可以在大眾的面前、人群當中去說的,讓人們「見人善,即思齊」。可是我們規勸過失,一定要私底下規勸,沒有其他人在場,因為要顧及到人們的情面,人情能夠充分體諒,也能顧及到面子的問題。這是時機點。所以《論語》當中說:「可與言而不與之言」,時機點到了,你可以勸諫,但卻沒有勸諫,這樣就「失人」,這就失職了;「不可與言而與之言」,時機點還沒到,太過急躁,就跟他說,這是「失言」。這是第二,是時機。

  第三要講求態度跟方法。在這句課文當中看到「諫不入,悅復諫」,悅是非常關鍵的。也就是當父母親,我們一開始勸,他覺得你是小孩子,我吃過的鹽都比你吃的米要多了,人生的經驗比你還豐富,怎麼還輪得著你來勸諫我?做為父母可能沒有辦法馬上接受。我們就要注意我們的態度跟方法,觀察父母親高興、愉快的時候,要察言觀色,而態度跟方法,這裡說怡吾色、柔吾聲,這就是態度。我們要平心靜氣,要抓住時機來勸諫。悅復諫的復,就是一而再,再而三,我們要有耐性。其實耐性,就是從我們至誠的孝心當中所生發出來的,從我們友愛朋友,友愛兄弟、朋友這種心,從我們盡忠職守的心當中所生發出來的。

  我們在勸別人的時候,也有一個先決的條件,首先要贏得對方的信任。如果對方對我們信任不足,可能我們勸他,即使勸的內容是正確的,他也不一定能夠完全接受。而當然信任也不是說憑空而來的,是我們在日常的生活當中,跟人相處的時候,總是真心的關懷、用心的付出,慢慢的建立人與人信任的關係。這又看一個人是不是能夠常常觀察到別人的需要,然後去付出,自然而然能夠贏得信任。在適當的時機點,我們所說的話他也就比較能夠接受。《論語》當中說,君子「信而後諫」,勸諫別人的前提條件,是彼此之間已經建立了信任度;若未信,「則以為謗己也」,如果對方還沒有信任我們,我們就去規勸,可能好心,人家還不領情。規勸,在規勸之前建立很深的信任,這是非常重要的。

  勸諫也包括我們在生活當中,在五倫關係當中的方方面面,都是存在勸諫的義務的。譬如像父子,我們在父母親有需要的時候,要盡做為子女應該有的本分跟義務,所以要來勸諫。再來君臣關係,我們在工作當中承擔著某種責任跟工作,我們在君臣關係當中也有勸諫的本分。再來,夫婦關係也是如此。除了夫婦之外,還有包括兄弟、朋友。五倫關係當中彼此之間都有深厚的信任度,再來進行勸諫,效果就會非常之好。

  我們昨天晚上看了一個紀錄片,內容也是很感人,這是講到上古的時代大禹治水的故事。之所以把這個故事放在這個地方講,這也是一個很特殊的例子。父子之間的,大禹的父親是鯀,鯀在治水的過程當中,並沒有把洪水治理好,這是因為他的方法用錯了。而大禹在治水的時候,他就選擇了正確的方法,經過不懈的努力,把洪水給治好了。他對於他父親並不是用勸諫,而是以身作則,幫父親生前所犯下的過失來進行改正。在勸諫的基礎上就更進一層了,父親的過失,做為兒子盡心盡力的來彌補。

  這段歷史是記載在《史記》當中,鯀是大禹的父親,他是顓頊皇帝的兒子。但是鯀跟大舜的父親一樣,他的品德並不好。鯀的性情非常的頑戾,相貌很醜惡,當時的人們就稱他做檮杌。檮杌在古時候是一種凶猛的野獸,後來是用檮杌來比喻惡人。當時鯀被人們認為是四凶之一。

  在堯帝的時代,在中國發生了很嚴重的洪水氾濫的水災,洪水橫流天下,所有老百姓的房屋、田園全部被洪水給淹沒了,造成當時民不聊生,百姓非常痛苦的情況,災情是非常慘重的。

  做為堯帝,他是一位非常仁慈的君王,看到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就想在普天之下去尋找,有誰能夠治理洪水的氾濫。於是召集了四方諸侯這些長者來討論,這些長者他們都推薦讓鯀來擔任。可是堯帝他並不同意,因為他覺得鯀的品德並不好。雖然他是顓頊帝之子,但是「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有的人很賢能,有的人卻是德行不好。堯帝覺得鯀違逆了先王的教誡,而且「謗訾親族」;換句話說,跟這些家親眷屬之間的關係處得也不和睦。我們可以想像,當一個人的德行不好,如果委派他來處理攸關老百姓生命安全的重大的責任,做為君王,他怎麼可能放心把這件事情交給他?可是四方諸侯的長者卻很堅持,他覺得鯀這個人「剛僻勁悍,體粗力壯」,換句話說,他很健壯、很勇猛,當遇到災難的時候,這樣的人適合來擔當重任,就希望堯帝能夠試用。堯帝這個時候只好接受四方諸侯長者的建議,讓鯀來治理洪水。

  可是鯀在治水的這個問題上,並沒有做出正確的判斷。他接受任命之後,就勞民傷財、大興土木,去建設很大的堤防。也就是說,他在治水的過程,因為他沒有充分的了解洪水應該用什麼樣的方法來對治才是最有效的,就用他匹夫之勇和他淺薄的聰明,於是用堵的方法,把洪水堵住,而不是用疏導的方法。結果方法用錯了,導致勞民傷財,整整用了九年的時間,不但治水毫無起色,洪水造成的災難是愈來愈嚴重。

  當時大舜正好被堯王看中了,有意要提拔他做為他的接班人。在這個過程當中,鍛鍊他去處理一些國家大事的能力跟經驗,他在不斷的培養他。這個時候,大舜他去視察治水的情況,就發現鯀的治水的方法並沒有成效。老百姓不但沒有免除洪水的禍患,反而又因為他做這些工程來堵水,修這些堤壩,反而更加痛苦,老百姓都遭了很大的災殃,而且是一年比一年嚴重。舜看到這個情況不對了,趕緊就奏報給堯帝,希望堯帝能夠趕緊處罰鯀,以平息老百姓心中的怨恨。於是堯帝批准了之後,就下令把鯀處死,他處死的地方是在山東省的蓬萊,這裡有一個羽山。在史書當中記載,鯀死了之後,他的神識(也就是他的靈魂)化成了黃熊(黃熊是三足鱉),就入於山下的羽淵。

  眼看著自己的父親釀成了這麼大的錯誤,做為兒子,禹的內心是非常擔憂的。就在堯帝去世的時候,舜王即位。即位,他也非常希望能夠舉薦跟選拔一些好的人才來輔佐他,來處理這些政事。四嶽都推薦鯀的兒子大禹,大禹他是做了司空,都舉薦大禹,因為大禹是非常賢德而且有才幹的人。但是大禹一開始也非常的推讓,他覺得自己的能力不如后稷、皋陶這些賢德的人。舜帝對他還是很信任,所以就任用他。果然大禹他沒有辜負舜帝對他的信任。

  大禹他是非常有德行的人,一方面他很勤政,對於朝廷交給他辦的事情,他是勤勤勉勉、非常認真努力的完成。而且他的德行非常好,他有仁愛之心、仁愛之德,生性又非常節儉,說話又很誠信。在許多大臣還有百姓的面前,他都是以身作則,我們今天所說的,「學為人師,行為世範」。

  舜王當時就非常信任大禹,希望他能夠幫助國家來解決洪水氾濫的問題,讓老百姓可以安居樂業,不要再遭受更大的痛苦。古聖先王都是「視民如傷」,看到老百姓有痛苦的時候,他的內心就像父母看到兒女生病的心情是一樣的。大禹正是感傷自己的父親治水不力,他就想用實際的行動,來為他的父親彌補過失,於是他在治水的過程當中就非常勤勉、認真,非常辛苦的去幫助國家來解除人民的痛苦。

  我們歷史上看到,禹王是三過家門而不入,在外面十三年的時間,就為了治理洪水。剛剛結婚不久,就告別他的妻子,告別他的家人,一直在外面擔負起非常艱難的這項治水的工程。前後有十三年的時間,三次經過家門都沒有進去,沒有去和親人團聚。為什麼?因為百姓還在流離失所,做為一個仁德、賢德之人,他哪裡忍心自己過上幸福安樂的生活?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大禹通過他不懈的努力,終於平息了洪水。他和他父親不同的是,他父親用的是堵水的方法,把洪水堵住;而大禹他經過實地的考察、實地的判斷分析,認為水要用疏導的方式,才能夠讓百姓免於洪水的災害,他治理洪水的功績、成績是很有效果的。

  歷史上記載他為人是非常的節儉、非常有德行,「薄衣食,致孝於鬼神」,他平常所吃的、所穿的都是非常簡單、樸素的,但是對於祭拜祖先卻是非常豐盛;「卑宮室,致費於溝淢」,自己所住的房子也都是很簡單,盡心盡力的幫老百姓解決他們的痛苦。在歷史上也記載,大禹後來繼承了舜王的王位之後,他依然過著這種節儉的生活,把省下來的錢財用於供給百姓所需要。為了接待老百姓,有時候他吃一頓飯都要停下筷子停好幾次,連洗個澡也都是匆匆忙忙的,就跟周公當年治國是一樣的。後來的周公有很多施政的德政,在大禹王的身上就已經體現出來了。而後來,包括像后稷能夠教老百姓農業生產這方面的政績,也都跟大禹王有關係。

  所以這是一個孝順的兒子,用他辛勤的努力,幫他的父親去彌補過失。雖然當時他父親所犯下的錯誤,他那個時候沒有辦法去勸諫跟挽回父親的過失,但是最後在父親過世之後,他卻是用他自己的身教、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彌補父親所犯下的過錯。

  順帶一提的是,關於在堯舜禹時代,發生在中國的洪水,近代的科學家、地質學家也進行了考古的發現,發現了洪水的一些證據,從而能夠把當時洪水發生的時間推算出來。地質學家所發現的證據,跟中國在堯舜禹時代在歷史上記載的非常大的洪水是相符的。大禹在治水的時候他把河流疏通,因為他是用疏導的方法,而不是用堵的方法,把河流疏通、改道,從而使得黃河氾濫的問題得以解決。他的政績可以說是奠定了夏朝跟中華文明的基礎。

  之前的地質學家並沒有發現跟洪水有關的證明,但是在最近有一個研究小組,這個研究小組是由中國人領導的團體,他們根據考古學的發現,就可以推算出洪水它所發生的時間,大概是在公元前一千九百年,他們把研究成果也發表在「科學期刊」上。「科學」跟「自然」這兩個期刊,都是在科學界最有名的兩個期刊。他們發表了論文,就講述了這次洪水所發生的過程。在一場地震之後,積石峽出現了堰塞,把整個黃河就堵塞了很長一段時間,堵塞了六到九個月的時間。而當堰塞決堤、潰堤的時候,有十六立方公里的水,把整個黃河下游的低窪的地方全都淹沒了,這個時間他們推算應該是在公元前大概是一千九百年。這是附帶說科學家的最新的研究。

  在《史記》大禹王的記錄當中,也談到「命后稷予眾庶難得之食」,后稷他是教人民從事農業的生產,也跟大禹王的政績是有關的。后稷他是周朝的先祖,相傳當時姜原因為踐天帝之跡而懷了后稷,最開始想要把他丟棄,孩子取名叫棄。等他長大了之後,堯帝舉薦他為農師,他在農業生產方面做得很大的貢獻,後來他的號叫后稷,別姓是姬氏。在古時候,后稷教人們從事於農業生產,「教稼穡,樹藝五穀,五穀熟而民人育」,這些五穀都能夠用種植的方式取得,老百姓的生活問題就解決了,糧食就夠用了。「人之有道也,飽食、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雖然老百姓吃飽了、喝足了,也穿暖了,可是如果沒有給他施以好的教育、好的教化,跟這些動物、野獸有什麼差別?

  古賢先王在治理國家的時候,除了幫助人民能夠過上無憂無慮的生活,通過農業的生產來滿足生活的需要之外,聖人治理國家、幫助百姓是非常重視教育的。在堯帝的時代,就以契為司徒。契是殷代的始祖,殷商的始祖,他是高辛氏的兒子。任命他做司徒,封於商這個地方。而契他就是從事教育的工作,等於是教育部長。

  從事教育,教人們主要以哪個方面來教導?是教以人倫,也就是教五倫、五常。人倫包括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通過這樣的教育才把老百姓教化好。我們現在再看這一句「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一直到「諫不入,悅復諫。號泣隨,撻無怨」。在五倫關係當中,無論是父子還是君臣,還是兄弟、還是夫婦、還是朋友,這五倫關係彼此之間都是有勸諫的義務,也有勸諫的責任。最初教人民五倫的就是堯所封的司徒契,來教導人民五倫。上古時代的古聖先王,確實是非常有德行,念念都是為老百姓在著想。正是因為有五倫的教育,中國人代代相傳的聖賢教育就從這個時代正式開始了。

  周太王之妃太姜,我們之前講到的太王,就是古公亶父,他的妃子叫太姜,太姜是王季的母親,生少子季歷,又娶了太任。像太姜跟太任,乃至於文王的妃子太姒,都是上古時代非常賢德的女子。太任她性情是「端壹誠莊,維德之行」,這是非常有德行的母親。當她懷孕的時候,是目不視惡色。她非常重視胎教,在她懷孕的時候,她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符合聖賢的教誨,「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淫聲,口不出傲言」,我們所說的「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完全符合聖人的教化。她胎教做得很好,後來她生了周文王。周文王是非常有德行、非常孝順,又愛護老百姓的好的君王。從上古一直到周朝,這一代一代的君王都是非常有德行的,所以那個時代是中國歷史上非常令人懷念的太平盛世。

  我們看到這句課文,首先就是父子之間要進行勸諫。在歷史上,當李世民和他的父親在打天下的時候,他就曾經因為父親有一個軍事行動判斷錯誤,李世民就極力的勸勉自己的父親,從而挽回了一場危難,這是當時他以赤誠的孝心挽救了整個軍隊。父子之間確實是有相互勸諫的責任跟義務。

  再來是君臣之間,君臣之間也是要勸諫的。我們在歷史上看到,唐朝時期,唐太宗跟魏徵他們君臣之間,一個是進諫,一個是納諫,他們之間的故事也是一段歷史的佳話。正是有魏徵時時刻刻在君王的身邊來提醒他,讓他避免很多的過失,所以唐太宗時期,能夠創造中國歷史上非常有名的貞觀之治,和他們君臣之間能夠相互各自履行應該有的職責跟義務,是非常有關係的。

  後來魏徵走了之後,唐太宗他非常的傷心,他曾經說過:「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當我們拿銅鏡來照,我們的衣服、帽子有沒有穿好、戴好,就可以看得很清楚;「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我們用歷史來觀照國家的施政,如何做朝代興,如何做朝代亡,這種歷史的經驗教訓是我們非常好的借鏡;「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如果君王能夠遇到賢德的大臣,對他常常勸諫,講真話而不講假話,他就可以明得失,自己施政的措施正確與否就可以非常的清楚。

  在《中庸》當中提到,「凡為天下國家有九經」,在治理天下國家有九個好方法,第一個是修身,第二個就是尊賢,在這裡講到:「親親也,敬大臣也,體群臣也,子庶民也,來百工也,柔遠人也,懷諸侯也」。治理天下國家有好的方法,這九個方法,如果能夠用得好,天下國家就能治理得非常的好。首先是修身,真正有德行,才能真正感得更多的人來擁護。像尊賢,能夠尊敬賢德的人,自然而然在身邊就會有很多的人來幫助你。我們在講《小兒語》、《續小兒語》的時候,分享了孟嘗君的故事,他身邊有三千門客,他都有雅量去納容他們,在他危難的時候,連這些雞鳴狗盜的門客都能救他的命。這第二是尊賢。再來親親,對於父母,做為領導者,首先要能夠落實孝道,這樣才能夠感動他的子民。

  在君臣之間,要有相互勸諫的義務。說到君臣之間的勸諫,我們在中國的歷史上看到《左傳》的一段記載,這段記載名字叫「鄭伯克段于鄢」。這篇文章,如果讀過《古文觀止》的老師、同學們也知道,是被《古文觀止》的編者把這篇文章放在第一篇。

  這篇文章所講述的,是發生在春秋時代的鄭國的故事。鄭國是位於今天的河南省。當初鄭武公他迎娶申國的女子姜氏為妻,就是武姜。武姜她生下了兩個兒子,一個是莊公,一個是共叔段。因為姜氏在生莊公的時候受到了驚嚇,所以給他起名叫「寤生」,母親對這個兒子就不是太喜歡。對於她生的第二個兒子共叔段,就對他非常寵愛,希望能夠立共叔段為太子。她多次的跟武公提出要求,武公都沒有答應她。莊公即位之後,因為他的母親姜氏非常疼愛自己的小兒子,要求要把「制」這個地方分封給共叔段。剛開始莊公他是不同意的,因為「制」這個地方是很嚴峻險要的邊界要塞。當時東虢國君因為它的險要,他沒有修德政,後來就被鄭國給消滅了。於是莊公就不同意把「制」這個地方分給他的弟弟。後來他的母親姜氏又進一步要求,把「京」這個地方給他的弟弟,莊公他就答應了。

  共叔段因為母親的寵愛,他得到的榮耀跟恩寵,是遠遠超過於其他的大臣。這個時候鄭國的大夫就勸諫君王說,都城如果是超過了三百丈,對國家會造成危害。先王是有制度的,大的都城是不能夠超過國城的三分之一,中都是不能超過五分之一,小都則是九分之一。而今共叔段所分封的京這個地方,他是逾越了規矩,對於先王所留下來的法度,他完全是不符合的。鄭莊公他也沒有辦法,為什麼?他母親姜氏一心想要偏袒她的小兒子。於是鄭大夫就勸諫鄭莊公,他說:「做為婦人女子,姜氏是沒有滿足的時候,你一定要早做準備,千萬不要讓你弟弟的貪心愈來愈增長。一旦他不斷增長,他可能就很難抑制住他的野心、貪心,一定會造成禍患的。蔓草都很難除盡,更何況是國君的寵弟?」莊公還是按兵不動,他說:「多行不義必自斃,你等著看吧。」我們常說的「多行不義必自斃」就是出自於這段典故、這段公案。

  不久之後,他的弟弟果然野心愈來愈大,他強迫國君要把西鄙、北鄙這兩個地方都要讓他來管轄。這時候公子呂又出來勸諫,他說:「一個國家不能夠有兩個君王,您的弟弟現在貪欲已經滋長到這種程度,你要做什麼打算?如果你現在就想把國家讓給弟弟,現在就趕緊做決定;如果你不肯讓的話,千萬不要讓他不斷增長他的貪欲。」莊公還是按兵不動,因為他覺得,他弟弟做的如果不合禮、不合法、不合乎道義的話,上天自然會懲罰他。

  一個人的貪心跟貪欲肯定不可能很好的滿足的,更何況有他母親來給他撐腰,他把西鄙、北鄙據為己有之後,又擴張到了廩延。公子呂再次勸諫,說:「他的土地愈來愈擴張,老百姓到時候民心都會歸向他的。」而莊公說,如果對君主行使不義,對兄長不親,換句話說,五倫最根本的倫常他完全是違背的,絕對不是民心所向,老百姓絕對不會擁護這樣的人,他即使土地再大,也是會自取滅亡的。

  後來果然他的弟弟土地愈來愈大,他的人力、物力、財力愈來愈多,他就開始修築城牆、聚攏百姓,甚至於開始訓練他的軍隊,準備好很多步兵跟兵車,就準備要襲擊鄭國、攻打鄭國。武姜則在裡面裡應外合,幫他打開城門做內應。莊公聽到了他的弟弟叛亂的訊息,於是他只好出兵,任命子封來率領兩百輛的兵車和一萬五千多的士卒來討伐京這個地方。

  果然應了他所說的「多行不義必自斃」,到最後京城的軍民都叛變了莊公的弟弟大叔段,於是段他就退到了鄢地,也就是鄭國的邊界。鄭莊公就趁勢又打到了鄢這個地方,後來他的弟弟大叔就出逃到了共國。

  莊公看到他母親協助他弟弟發動叛亂,他非常的難過,於是把他母親流放到了鄭國的邊疆城潁這個地方。人在氣頭上當然他是非常生氣的,他當時發了誓,說:「不到黃泉,我再也不跟母親相見了。」可是說完這個話,他內心又感到很後悔,畢竟是人倫的親情,母親做得再不對、再過分,做為兒女,有孝心的兒女,他也不應該對母親有這種怨恨,他心裡是挺後悔的。

  當時有一個賢德的大夫,鄭國的大夫叫潁考叔。潁考叔他也是孝子,他在潁谷這個地方做官,聽說了這件事情,於是他就給莊公進獻貢品,想要藉機會來勸諫莊公。莊公看到他送來貢品,按照當時的禮節,君王還要回賜給他美味的食物。他在吃的過程當中,潁考叔就特地把美味的肉放在一邊不吃。莊公覺得很奇怪,說你為什麼不吃?他就跟莊公說:「因為小人的家裡有高堂老母親在,平常我的老母親所品嘗的都是小人所奉養的食物,我的母親還從來沒有吃過君王您所賞賜的肉羹,請求君王同意賞賜給我的母親。」

  孝子孝敬母親的一片心就感動了莊公,莊公就感到很感傷,他說:「你多幸福,還有母親可以奉養、孝養,可是我卻再也沒有機會來孝順我的母親了。」潁考叔就問,這是他故意問,說:「莊公您為什麼這樣說?」莊公就把來龍去脈講了一遍,並且跟潁考叔說他現在心裡很後悔。潁考叔就跟他說:「君王您不必憂愁,您不是跟母親說的氣話嗎,不到黃泉不相見。您現在可以去找人挖地,挖到泉水冒出來,你們母子就在隧道裡面相見,天下的百姓沒有人會再說什麼話。」於是莊公聽了他的建議很高興,就用這種方法跟母親再次相見了。莊公走到隧道裡面,他很高興,吟詩,他說:「大隧之中,其樂也融融」。人倫的親情是世界上任何的力量所沒有辦法取代的。他的母親姜氏經歷了之前不愉快的事情,想必現在也有所反悔,所以她走出隧道,和她的兒子相見之後心情很愉快,她也賦詩說:「大隧之外,其樂也泄泄」,內心非常的愉快,母子又和好如初。

  君子說,潁考叔真是一位純孝的大孝子。潁考叔他愛自己的母親,他就能夠用對母親的愛敬,來化解他的君王莊公與他母親之間的矛盾,感化了莊公,讓他們母子倆最終能夠團聚,還能夠恢復從前的人倫親情。《詩經》說:「孝子不匱,永錫爾類」,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孝是根、敬是本,孝敬是我們道德的大根大本,這個是從古至今、古今中外,是經歷過多少的歲月,跨越過多少的國家、地域,原理原則都是不變的。

  君臣之間要勸諫,同樣夫婦之間也要勸諫,這在人倫關係當中是非常親密的。還有兄弟之間也要勸諫。當然勸諫也並不是那麼容易的,因為兄弟之間彼此年齡相近,這要彼此之間有很深的信任。做為兄弟之間,你的德行要能夠感化對方。有些事情我們對朋友、對外人可能反而容易做得到,但是要感化家裡人,難度其實是比較大的。為什麼?因為家人對我們看得太清楚,我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逃不過他的眼睛,因為是每天生活在一起,彼此關係很密切的人。往往一個人他有真實改變,他都不用去講,家人看在眼裡,就隨之能夠受到感化。勸勉家人是要真誠的愛心、至誠的恭敬,要有真實的功夫,用身教多過言教,這樣的方式才容易勸諫得了。

  我們在歷史上看到明朝有個讀書人叫陳世恩,當時他弟弟也是遊手好閒,經常是半夜才回來。陳世恩的哥哥一開始看弟弟這樣不務正業,他非常生氣,每次看到弟弟就罵他,甚至要處罰他,但是這種方法並沒有得到好的效果,反而他的弟弟就變本加厲。陳世恩看到這個情形,他覺得這個方法有問題,要趕緊修正,所以他就勸他哥哥,他說我來試試看。於是從那天開始,陳世恩每天都在門口等著他弟弟回來。弟弟回來的時間每天都很晚,陳世恩就很有耐心,一直等,等到十點、十一點、十二點,終於等到弟弟。他看弟弟回來的時候,他就很關心的去問他,說你回來得這麼晚,晚上有沒有吃飯?要不要給你煮碗麵條?他很關心的把弟弟牽進家門,並且親手把門關好。他每天都這樣等著他弟弟回來,終於感動了他的弟弟,慢慢的他的生活起居也就愈來愈正常。

  陳世恩他勸導弟弟改過向善,並不是用言教,而是用身教,他是用一種真誠的愛心,用心的關懷來挽回弟弟的真心。兄弟之間也有勸諫的義務,但是義務當中確實也要觀察時機、講求方法,要建立信任。

  再來五倫關係當中還有朋友,朋友之間也是有勸諫的義務。當然對朋友來說,最重要的還是我們自己要做出好的榜樣,自自然然就能夠感化別人。這句課文我們就學到這裡,接著看下面這句課文:

  【親有疾。藥先嘗。晝夜侍。不離床。】

  在父母親生病的時候,為人子女應當要盡心盡力的照顧,一旦父母親病情比較重,更要晝夜的服侍,片刻都不能夠離開。

  我們照顧親人、照顧老人,『晝夜侍』這是非常重要的,為什麼?因為老人他行動並不方便,所以白天我們有把他照顧好,沒有出什麼狀況,但是到了晚上,老人起來上廁所,在下床的過程、走路的過程當中,因為是晚上,要是沒有照顧好,老人很容易會摔倒。一個人年紀大了,最怕的就是摔倒、摔跤,通常摔一次,整個體力、元氣都會受到很大的損傷。因此,當父母親、當老師他身體不舒服、身體有疾病,或者是他年紀大的時候,在照顧的方面不僅是白天需要得到照顧,即使是晚上也不能夠疏忽,所以是晝夜服侍。

  我們的長輩、我們的老師在生病的時候,這些晚輩還有學生都很孝順。老師生病的時候,特別排班,早班跟晚班都要排上人,早晚都要照顧。你要觀察他的體溫、觀察他的情況,有的時候生上一場病,真的是晝夜都不敢合眼。這個是『親有疾』,父母親生病的時候。

  在《曲禮》當中說:「親有疾飲藥,子先嘗。」嘗,古時候一般是用的湯藥。熬煮湯藥,我們可能對這個都是有一點經驗,湯藥熬出來之後,它的濃度、它的冷熱都是要掌握好的。

  在以前求學的時候,我就特別歡喜為父母、為長輩到中藥店去抓藥。當時遇到一個很好的老中醫,老中醫當時在北京,他就要求我們每次抓的藥一定要到同仁堂去抓,而且要到同仁堂的總店去抓。為什麼?因為總店它的藥特別的新鮮,而且它沒有假藥,藥材的質量、品質都很好。那時候我們在北京讀書,在放假的時候,禮拜六、禮拜天,譬如父母親或者長輩他們需要抓藥,我們就會跑到前門去大柵欄的同仁堂總店去排隊抓中藥。真正照顧老人、照顧長輩,就是你在抓中藥,連中藥藥材的質量都要遵照醫生的指示配得很好。這位老中醫連同仁堂的分店他都不太放心,讓我們一定要到總店去抓。我們排著隊抓好藥之後,因為父母親沒有住在北京,我們再把藥寄回東北,讓母親去熬。

  可能也是真誠心所感,本來母親年輕的時候身上有疾病,看什麼醫生都沒看好,最後找了這老中醫之後,吃了幾服湯藥就吃好了。因為一般的醫生比較沒有經驗,不知道她這個病的根源在哪裡。後來我們陪母親去看了老中醫,就發現老中醫判斷得非常準確,他說妳病的根源在於膽,膽不好,所以才會有這些病症發生。他就配了幾服中藥,果然身上的問題就解決了。

  當時老大夫跟我們說,現代人都不太相信中醫,高明的中醫確實是藥到病除,能夠用最簡單的方法幫你治療很複雜的病症。甚至於他們家的小朋友,是從媽媽抱在懷裡的時候,小朋友生病就是喝中藥,後來給他吃西藥他就吐,他就是只認中藥。

  親有疾飲藥,子先嘗,對於父母親所用的藥它的品質,還有熬煮出來之後它的冷熱,還有濃度,子女都應該要先掌握,先略略的嘗,才放心的端給父母親喝。這個原則相對來說比較適用於中藥,如果是西藥,因為有時候它會有明顯的副作用,子先嘗就不一定是非常的妥當。這裡說的飲藥,比較嚴格的來講,應該還是指喝的這些湯藥。

  《孝經》說:「病則致其憂。」做為孝子,如果母親、父親、親人有疾病,這個時候,做為兒女要非常小心謹慎,來幫助父母親想盡方法趕緊恢復。「懼親之永訣,恨不能以身代之」,孝順的兒女,看到父母親因為生病而感到不舒服,巴不得這個病長在自己身上多好,不要讓父母親遭受痛苦。「憂思難解,故湯藥嘗而進之」,在照顧父母的時候,父母親的生活起居,他所吃的藥,也包括你吃藥的一些禁忌,譬如我們喝中藥的過程當中,有一些東西是要忌口的。這個老大夫在開藥之後,我們在喝藥的過程當中,像大蘿蔔,還有綠豆都不能吃,海帶,有些東西不能吃,這時候要遵守醫生的囑咐,也要在飲食方面給予配合。飲食方面應當讓父母親要吃什麼樣的飯菜,比較適合他現在恢復身體,也是要非常重視的。晝夜奉侍不敢離之,特別是當病情比較重,那確實是晝夜侍,不敢離開父母親,祈求天地神明、祈求佛菩薩、祈求歷代祖先能夠保護、加持。

  《曲禮》當中說:「父母有疾」,當父母親生病,做為兒女是什麼樣?「冠者不櫛」,連梳頭髮都沒有那麼講究。「行不翔」,走路因為心裡擔憂父母親的身體。父母在生病的時候,孝子如果心裡很憂愁,他可能走路都走不穩,這是真的。我們看到很多為人兒女的人,確實是有這種孝心。「言不惰」,連他講話的時候,也不會講開玩笑的話或者是很歡樂的語言。我們說是「誠於中,形於外」,因為他內心念念只想著父母親病要快好,他日常生活這些吃喝玩樂的行為自然他就會停止。「琴瑟不御」,唱歌、跳舞這些娛樂的活動也都停止了。「食肉不至變味」,美食也不會去享受。「飲酒不至變貌,笑不至矧,怒不至詈。疾止復故。」當父母親、當老師身體有病的時候,做為一個孝子,他生活當中的方方面面,他非常掛念父母、掛念老師,顧不上自己生活的種種享受,一定是就像父母親照顧兒女一樣,這樣的態度來照顧自己的父母。

  「親有疾,藥先嘗。晝夜侍,不離床」。疾這個字,連孔老夫子在《論語》當中也談到,「子之所慎:齊、戰、疾」,疾病也是孔老夫子他非常重視的一件事情、非常謹慎的一件事。雪公老人在講這句經文談到:「子之所慎,齊」,慎是謹慎的意思。齊,在「鄉黨」篇當中說:「齊必變食」,自古以來在祭祀的時候一定是要齋戒的。我們去天壇參觀,就會看到古時候天子他在祭祀,他也是提前要齋戒。他不是住在皇宮裡面,而是在祭天之前,天壇的旁邊就有專門齋戒的處所。祭祀是要齋戒的,不但是不吃肉,而且最重要是要保持清淨的心,即使是上好的糧食也不吃,目的就是說在祭祀的過程當中他心能夠清淨。

  在古時候,祭天、祭地、祭拜祖先,之前我們在北京經常去參觀天壇、太廟,看到古人在祭祀、齋戒的場所。齋戒、祭祀,恭敬心、真誠心是很重要的,這個儀式也是祈求國家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祭拜祖先也是對祖先致敬,也是祈求祖先的福佑。這個過程我們人心能夠跟天心交感,人心能夠跟祖先的心交感,這都要以真誠的心、真誠的態度才能夠感應。祭祀不僅是個人的行為,它是跟朝廷、國家能夠風雨以時、國泰民安息息相關的,所以古時候的帝王都是非常的重視。

  齊是在齋宮當中,連睡眠都是要單獨一個地方睡。齋是需要很謹慎的,孔子說:「我祭則得福」。祭祀三獻以後,「飲福醴」,飲福酒,「受福胙」,神就能夠賜福給祭拜之人。我們參加過很多次祭祖大典,從初獻禮到終獻禮,之後有飲福、受胙禮,因為我們是吃素,所以是飲福酒、受福果的禮。在這個過程當中,最後的飲福、受胙就是神明祖先賜福給子孫,賜福給我們的意思。因此祭祀是非常重要,孔老夫子非常謹慎。

  再來是「戰」,孔子說:「我戰則克」,一定是打勝戰的。古時候這個字「武」,武功的武,武是止戈為武。發動戰爭是為了制止戰爭,是為了讓百姓能夠平安,過上太平的生活,是為了保護國家,而不是去侵略。所以戰,它的目的是不同的。一個真正高明的將軍,會打仗的將軍,往往他不用動刀兵也能夠戰勝敵人,一方面是能夠用外交的手段,再來可能他的戰略戰術也都能夠盡量減少傷亡。所以戰是孔老夫子非常謹慎的一件事情。

  在《禮記》當中談到,敵人打敗仗逃走,是就近而射三箭,然後就不再射。為什麼?「凡是人,皆須愛」,畢竟都是人。射三箭是表示對國家盡了義務,就可以把敵人放走。即使是戰爭的時候,這當中也是有很多講究的。

  第三是「疾」。子之所慎:齊、戰、疾,疾就是生病,生病這件事情孔老夫子也是非常謹慎的。雪公老人他是一位非常高明的中醫師,他在年輕的時候也曾經判過案子,他行醫也有很多年,到了台灣之後,一邊給病人醫病,一邊在弘揚儒釋道的聖賢教育,他醫術是非常好。他老人家也曾經說過,以前判案子,有時候還有可能會冤枉人,很難確定沒有判錯案子,但是他給人看病絕對沒有開錯方子、沒有開錯藥,雪公老人他是很高明的中醫師。

  但是他在講這段經文也談到,說他自己生病是不吃藥的,他也勸大家少吃藥,病死勝於藥死。其實一個人,如果他有很好的免疫力,有一些小小的病痛,並不是什麼病都要找藥來吃,靠強化自己的免疫力,通過一些飲食,通過一些保健等等方法。在佛門裡面,當然也有一些懺悔、改過、拜佛等等方法,也可以把病治好。雪公老人在這裡談這一點也是提醒我們不要病急亂投醫,本來這個病可能並不是什麼大問題,通過自己強化自身的免疫力,通過調節好自己的飲食跟作息,多休息、多喝水,多晒太陽等等,它自然就會好。我們自己不謹慎,可能找錯大夫用錯藥,反而使病情更加的嚴重。

  這是夫子他一生都非常謹慎的事情,齊、戰、疾這幾樁事。

  在中國的歷史上,我們在學習《弟子規》入則孝的過程,經常會講到周朝歷史,文王、武王、周公。古聖先賢他們在孝道等等方面的德範,都是我們非常值得效法學習的對象。周文王他是個大孝子,這自然不用說,我們已經分享過很多次。正是看到父親孝敬的德範,做為周武王本身,他也是繼承了家庭當中孝道的精神、孝道的傳統。周武王他是文王的第二個兒子,文王本身就是以孝治天下、以德治天下,而武王他遵循著父親治家、治國的道,而不敢逾越,非常認真的去效法、去奉行,「不敢有加焉」。在周文王生病的時候,武王他非常的孝順,「不說冠帶而養」,衣服都沒有脫下來,晝夜在父親的身邊,一直把父親的身體調養好。

  生病的人他吃飯就比較沒有胃口,文王也是如此,他生病的時候也吃不下東西。武王就陪伴著自己的父親,父親文王吃一頓飯,吃一碗飯,他也吃一碗飯;父親吃兩碗,再吃,他也跟著再吃。總之他這種孝敬的行為,他希望自己的身體能夠和他父親一樣,能夠感知到父親他的身體所需,他體力所需要的飲食是多少。他的飲食跟父親是同步的,這樣他比較能夠掌握、體會到父親實際身體的需要。後來就是這樣悉心的照顧自己的父親,文王的病才慢慢的好起來。

  武王伐紂,商紂王他是非常暴戾無道的,寵愛妃子,對於天下的百姓造成很大的傷害,他非常的暴戾。武王就在伐紂的過程當中,讓百姓能夠解脫,拯救百姓於水火之中。後來,他和他弟弟周公就繼續父親所傳下來的事業,把國家也治理得非常好。對待祖先、對待父親,他們也都能夠做到「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孔老夫子對於他們是非常讚歎的。夫子一生是特別的尊敬周公,如果孔老夫子他能夠為各國的國君所重用,他也是希望把他的德行跟能力,像周公一樣用來治國平天下。孔子對武王跟周公是非常讚歎的。古時候的君王,真正都是以他們的仁愛的德範,用孝敬的德範來治理天下。

  在漢朝的時候,漢文帝劉恆他也是如此。劉恆他的母親是薄氏,後世稱為薄姬。薄姬是漢高祖劉邦後宮織室的一位宮女。劉邦寵愛戚夫人,他的皇后是呂后,對於薄姬,劉邦相對來說是比較疏遠的,並不是非常寵幸。正是因為如此,後來呂后對戚夫人迫害得很嚴重,這是因為劉邦對戚夫人非常的寵愛,呂后非常嫉恨。可是薄姬,也就是漢文帝的母親,她沒有得到劉邦的寵幸,呂后也就沒有把她放在眼裡。而薄姬她就是一直默默無聞的跟著兒子劉恆,也就是後來的漢文帝,居住在代這個地方。後來漢朝的老臣們,在平息了呂氏家族的亂象之後,他們就選擇了劉恆來當皇帝。首先和他非常低調、默默無聞的謙卑的態度有關,再來劉恆他也是一位非常仁愛的人。

  在歷史上我們可以看到,漢文帝他是非常節儉的、非常仁愛的,雖然他做為君王,卻過著特別儉樸的生活。他在侍奉自己的母親的時候,他就是一位大孝子。當他被封在代這個地方做代王,他的母親,也就是薄太后,當時生病了,而且這一病就病了三年,漢文帝劉恆當時是朝夕侍奉自己的母親,親自把母親的病照顧好。整整三年的時間,幾乎是早晚都不敢合眼,衣服也顧不上去換。而且母親在生病的期間所服用的湯藥,漢文帝他一定是親自嘗過放心了之後,才會奉上來給他的母親喝。他這種仁德、孝順的德行,天下人都對他非常的敬佩。

  我們想想看,三年的時間,不要說是貴為皇子,他是漢高祖的第三個兒子,在宮廷裡面想必也是養尊處優,就是普通的老百姓,父母親病了三年,俗話常講久病床前無孝子,可能有的人早就沒有辦法盡心盡力的奉養了。做為漢文帝,他身為皇子、身為皇帝,他對於母親這三年的病,能夠日日夜夜的親自去照顧,三年如一日,這種孝心真的是真誠至極,所以他是以仁孝的德行聞名於天下。

  身為太后,即使當初劉邦對她並不是很寵幸,但是她的身分算是非常顯貴,在面前可以服侍她的人一定也很多。而漢文帝對母親照顧過程當中,點點滴滴都要親自來照顧、來操持,這是真正盡到了做為子女應該盡到的義務。看看他的示範,我們做為普通的老百姓,更是要效法、學習他對於母親的孝敬之情。

  文帝除了仁愛、孝敬之外,他也是非常的節儉。雖然後來做了皇帝,富有天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地位跟財富在整個國家裡面他都是最高的,但是他依然就像大禹王一樣,他過的生活是特別的儉樸。有一次,他想要建造一座「露臺」,可是當他知道,建露臺要花費掉一百斤的黃金,他就取消了計畫。為什麼?因為他了解民生的疾苦,知道這麼多的錢財相當於中產之家十家的財產,衡量起來,確實是太浪費了,所以還是不建的好,最後露臺就沒有建成。

  漢文帝他在位二十三年的時間,因為有孝親之德,有仁愛之心,他也能夠用這個心來照顧百姓、關懷百姓,他能夠體恤到老百姓實際上的需要,同時他也任用賢臣,非常重視農業的生產。在漢朝初年,因為經過秦朝末年的戰亂之後,老百姓都好像是受了很大的創傷,不但是經濟的生活沒有辦法馬上恢復過來,而且在精神上、在各個方面也都是需要得到充分的休養。在漢文帝執政的時候,他還是繼續執行的漢朝初年與民休息的政策,而且是輕徭薄賦,讓老百姓能夠減輕負擔。同時他不斷的削弱諸侯的權力,加強中央的集權,並且增強了北方防禦的力量,我們在中國歷史上看到漢朝文景之治這是一代盛世。

  一家仁,一國興仁,當君王他能夠用孝、用仁來對待他的父母、來對待他的親人,自然也能夠把孝跟仁愛之心推而廣之,去利益國家、利益社會、利益人民。

  在《群書治要》當中記載著《曾子》的一段話:「禮以將其力,敬以入其忠。」我們要按照禮儀來盡心盡力的侍奉我們的父母,而且要把我們的恭敬心融入盡孝的真誠心當中。在《詩經》當中有一句話說:「夙興夜寐,毋忝爾所生。」我們早起晚睡、勤奮不懈,無愧於生養我們的父母。做為孝子,他一時一刻都不敢使自己放鬆,他的所作所為、一言一行,都不能夠讓父母蒙受羞恥,這個就是君子之孝。我們把對於父母親的孝心還能夠推廣開來,來愛護更多的老人、更多需要關心幫助的人,這種愛、這種孝範圍就更大了。

  我們在《太上感應篇》當中看到:「矜孤恤寡,敬老懷幼。」為什麼能夠做到這一點?它的原點還是從孝、從愛而來的。我們矜哀憐憫一個孤兒,遇到孤兒要盡心盡力的教養他,讓他受到好的教育,成就他終身的事業;而遇到寡婦,要盡心盡力的保護她,成就她一生的貞節;要尊敬老人,讓老人能夠得到尊養跟安寧;愛護年幼的孩子,讓他們也能夠得到撫育跟保護。像孤兒寡婦是人生很不幸的事情,如果再加上生活很貧困,這就更慘了,可能連性命都保不住。

  從孝親之德推而廣之,布施恩惠是把孤兒寡婦列為優先的對象。老年跟幼年是我們人生所必須經歷的,如果這個時候貧窮和疾病就更苦了,可能連存活下去都不容易。古代的聖王,像周文王,他施政的重點不過就是「哀此煢獨」,孔老夫子他的志向也不過是「老安少懷」,目的就是要使我們的善心在這些人的身上能夠真正的生發出來。遇到這種狀況,我們要盡自己的心、盡自己的力,真正的落實矜孤恤寡、敬老懷幼的功夫。

  這句課文我們就學習到這裡,「親有疾,藥先嘗。晝夜侍,不離床」。下一句課文是:

  【喪三年。常悲咽。居處變。酒肉絕。】

  在父母親去世之後,要守孝三年,按照古禮來說是要守孝三年。在這個過程當中,是常常要追思跟感懷父母親對我們教養的恩德。在守孝的期間,自己的生活起居是需要做調整,不能夠貪圖享受,而且也要戒絕酒肉。這個是『喪三年,常悲咽。居處變,酒肉絕』。

  我們家族也是從我們小時候就非常重視祭祀。我們的祖先大概十多代之前,來到台灣的時候是定居在彰化,一直傳到我爺爺父親這一代,居住在村莊裡面的都是姓徐,雙人徐的人家。我們當時住的四合院,最重要的地方就是祠堂,每年都要進行祭祀。小時候耳濡目染。因為家族的成員很多,每次祭祀的時候,幾十家祭拜祖先供品,都一直排到祠堂的外面,家族也是非常興旺。一直到我十多歲,整個家族還有這個傳統,在清明節的時候,無論你是身在何處,是遠在國外還是在自己的故鄉,家族的人也都會團聚在一起,一起祭拜祖先、一起用餐。我們家族每次聚餐的時候都有一百多人,有好多姑姑、伯伯,有的在國外的,以前很少見面的,在固定的時候都會回來。家族是非常重視祭祀的。父親也是有稟承這個傳統,凡是有關老人在養老送終,以及後來安葬的事情,父親都會盡心盡力的處理好。甚至於不止是父母、祖父母,有一些祖先安葬的事情,父親也都會親力親為。

  一個家庭能夠保持孝悌的家風,這是家庭最重要的德行。父母親也是在祖母生前,袓母九十多歲,父母親也都是親自照顧;到祖母過世之後,在三年當中,全家人也都斷惡修善、積德累功,非常認真努力的做很多的好事給祖母迴向,而且這三年當中,都會定期的去參加祭祖大典、三時繫念這些祭拜的活動。中國人從古至今,都是非常重視祭禮,非常重視祭祀的。

  今天因為時間的關係,就先分享到這裡,下節課我們還從這句經文開始學起。今天的時間已經到了,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