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弟子規-第7集

  尊敬的各位老師、尊敬的各位同學們,大家好!請掀開《聖學根之根》第一冊,第十八頁,從倒數第二行開始看起。

  【身有傷。貽親憂。】

  這一句課文是教導我們,為人子女要愛護自己的身體,因為父母親最為擔憂的,首先就是我們的身體是否健康,不要輕易的讓我們的身體受到傷害。否則,我們的父母,還有關心我們的長輩們,內心都會感覺得憂慮。『貽親憂』的「貽」是留的意思。「傷」,包括我們的身體受到損傷,或者是五臟六腑有一些臟腑比較虛弱。

  在《孝經》當中說:「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我們的身體是父母親給予的,是父母親養育的,做為一個孝子,他「不敢毀傷」,這是「孝之始也」。對我們的身體要能夠照顧好,不敢讓自己的身體有任何的傷害,這是做為孝子應當要做到的。我們活在這個世上,並不是念念想到自己,我們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是牽一髮而動全身。身不僅是屬於我們自己,也要考慮到當我們的身體受傷,所有關心我們的人、照顧我們的人、念念牽掛我們的人,他內心會不會感到難過?總是要不為自己想,要想著他人,豈可毀傷,毀傷身體。如果身體因為什麼原因受到了傷害,最擔心、最憂慮、最為牽掛的就是我們的父母。

  我們看到在許多時候,攸關生命生死的關頭,無論是人類也好,還是動物也好,總是念念不忘自己的兒女,甚至於願意把活著的機會讓給自己的兒女。在汶川大地震當中,就有看到這些感人的故事。甚至連動物界的動物,當牠母親的身體受到傷害的時候,還不忘在森林當中用牠最後的一點力量走到牠兒女的面前,把牠身上最後的乳汁餵養給牠的孩子吃。父母親往往看待子女的生命是超過他自己本身。我們想到這一點,怎麼可能輕易的去毀傷自己的身體?

  孔老夫子說:「君子無不敬也,敬身為大。」因為我們身體是得之於父母、受之於父母,父母含辛茹苦的把我們撫養長大,賜予我們寶貴的生命,做為兒女要盡孝,也不敢輕易的毀傷自己的身體。所以,如果傷害自己的身體,就是傷害了父母親的心,傷害了父母親的心,人倫的根本、孝道的根本也就喪失了。就像一棵大樹一樣,當它的根本受到傷害的時候,它的枝葉花果自然也就隨之枯萎。像曾子也是一位大孝子,他就說,身體是父母的遺體,念念要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就是念念的為父母親著想,不讓父母親擔憂,在這個過程當中,以一種至誠恭敬的心來對待這件事情。

  在《論語》的「為政」篇當中也談到,孔老夫子說,孟武伯問孝,孔老夫子回答他,說:「父母唯其疾之憂」。雪公老人在講這一段的時候談到,孟武伯,武伯是懿子的兒子,孟家三代:僖子、懿子跟武伯。「父母唯其疾之憂」,其,父母他總是擔憂、牽掛自己的兒女。孟武伯問孝,如何能夠行使孝道,孔老夫子回答他,「父母唯其疾之憂」,只講了這樣的一句。其中重要的關鍵在於什麼地方?「唯其疾」,「疾」不僅僅是包含疾病。我們想,父母親擔憂的難道只是我們生病嗎?並不是這樣的,生活的點點滴滴、在在處處,無不是父母所關心、掛念的地方。我們的學習也好、工作也好、日常生活當中的衣食住行也好,父母親會關心。兒女在遠方也會掛念,你去的國家現在天氣怎麼樣,可能母親每天都會關注你所在國家的天氣預報,然後就會關心說,你今天衣服有沒有多穿一點?吃得怎麼樣?習不習慣?像這些牽掛、憂慮都是為人父母者,即使自己的孩子遠在千里之外,父母親也是常常在掛念著。

  凡是在子女身上的,父母親都會覺得不滿意。像周文王,周文王是一位大孝子,他是「視民如傷」。他對於父親的孝敬,用來治理天下百姓,總是覺得,百姓的日子其實過得很好了,文王還是在憂慮、牽掛百姓的生活不足,這是父母的心來對待天下的老百姓。

  所以做為子女,在在處處都要想到不能讓父母親擔心、憂慮、牽掛,這個就是孝。父母更為憂慮的,就是兒女如果生病的話,就更加的擔憂了,因為人生活在世間總是難免會生病。如果我們不能夠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對父母親而言,病還不如長在自己的身上,巴不得長在自己的身上,也不願意看到兒女受到痛苦。當然不只是生病這個問題,生病是無法避免的,父母親當然會憂愁。雪公這裡談到,其餘一切事也不要讓父母憂愁。如果我們一切事做得違背倫理、違背道德,父母親也會非常的擔憂。父母和孩子心是相連的,無論父母和孩子是不是在同一個地方,這種母子一體、父子一體的關係始終是存在的。

  師父上人在講解儒釋道的經典的時候,也常常勸我們要關注一些現代科學家的實驗,特別是像量子力學家的實驗。像大家很熟悉的有一種量子糾纏的現象,這兩個物體它們之間的距離是十萬八千里,可是其中的一個量子,當它發生一些變化的時候,遠在千里、萬里之外的另外一個粒子,它也會隨之而發生改變。量子糾纏現象現代的科學也可以證明,人和人之間心息相通的現象。

  在《論語》的「泰伯」篇當中,有這樣的一句經文,「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啟就是開的意思。曾子是一位大孝子,他知道「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所以他讓他的弟子打開被子看看他的手、他的腳。「《詩》云。『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後。吾知免夫。小子。」這段課文談到曾子他因為非常有孝心,他對於自己的身體都非常重視保養、重視保護。

  雪公老人在講這段經文也談到,五十歲以上的人就有這種感受,當一個人生病的時候就怕死。即使自己快要臨命終的時候,他自己也是有所了知的。「曾子有疾」,曾子他生病的時候。自古以來我們在生死的輪迴當中,有生就有死。可是一個人他了解天道的道理、了解宇宙人生真相的時候,他就完全不同了。像孔子跟曾子是聖賢人,他們知道人生來就有死,可是不生不滅的是什麼?不生不滅的是我們的本性、是我們的真心,性是常存的。曾子了解這種宇宙人生的真相,他並不懼怕死亡,而他擔憂、害怕的是什麼?是有損於道。

  孔門弟子,像子路、像曾子,他們生病的時候,或者是在臨命終,都不忘記把道放在心上,把他的老師孔老夫子所傳授給他的這些人生的道理,貫徹落實到他生命的最後一分鐘。曾子並不懼怕死亡,而只是擔憂有損於道。所謂「率性之謂道」,本性是道,道是有體有用的,它的體是性,也就是我們的真心本性,它的用是什麼?它的用是仁。而孝它就是仁的根本,孝是擺在第一位的。當我們能夠行使孝道,自然把這種孝親之心推而廣之,就能夠以仁愛存心對待一切的人、對待一切的萬事萬物。

  雪公老人也教我們,要入道必須在禮上走,仁是禮的根本。有老人我們就要行孝,即使老人不在了、過世了,孝也要繼續,不能夠中斷。譬如儒家說的「慎終追遠,民德歸厚」,還要繼續祭拜我們的父母、祖父母,祭拜我們的老祖先,永遠的追念,在孝道上一直都是勤勉不懈的落實。在佛門裡面,像目連救母,也有很多真正行孝、盡孝的大孝子,幫助父母親能夠離苦得樂。行孝用身體來論,有孝的始,也有孝的終。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因為身體並不是我們自己生來就有的,而是父母親給予的,因此對於身體是不敢毀傷的。更進一步從德行上來講,我們在德行方面也是不敢毀傷,為什麼?我們的德行直接跟父母親息息相關。如果自己是一個小人,社會上人會講,這一家的孩子是哪個父母教出來的?真的讓父母和祖宗臉上無光;如果這個孩子是聖賢君子,社會大眾不是讚歎他個人,而是說,有什麼樣的父母、有什麼樣的祖先,才能教出賢德的兒孫,這是一體不二的。「不敢毀傷,孝之始也」,連頭髮也不敢毀傷,這個是孝之始。

  我們的身體,雪公在這裡談到,除了我們的生命之外,還有慧命存在,慧命是從老師來的。我們的身命得自於父母,慧命是得自於老師。要保護我們的法身慧命,這是對於老師的報答。無論我們是損傷身命還是損傷慧命,這都是不孝的。做為一個子女、一個學生,首先要把身體保護好,然後要把老師傳給我們的慧命,古聖先賢的道統,道德、學問都要把它傳承下來,這樣我們才對得起自己的父母,才對得起我們的老師。

  「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當曾子在生病的時候,他跟他的弟子說,你把我的被子掀開,看看我的腳、看看我的手。當然腳跟手是代表,一個在上,一個在下,這是我們身體的四肢,用腳、用手來代表一個人的全身,全部的身體。曾子說,我這身體完全沒有毀傷。為什麼會沒有毀傷?這裡引用《詩經》上的話,「戰戰兢兢」。從這裡可以看出,曾子他並不是到了臨終的時候才如此,他平常的日常生活當中就是戰戰兢兢的,心裡不安、小心謹慎,也怕毀傷自己的身體。

  「《詩》云: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什麼是戰兢?下面所說的就是比喻了。「如臨深淵」,譬如我們站在深淵、深谷的旁邊,看起來就很危險了;不要說站在深淵,看到這個場面可能腿就發軟了。「如履薄冰」,我們在冬天的時候,在北方,以前我們生活在東北就有看到,在北方到了冬天,冰結起來了,就可以在水上走。可是到了春暖花開、天氣暖和的時候,冰就愈來愈薄,這個時候要是走在上面,可能就會掉到水裡去了。表示他那種身體謹慎小心的程度,就好像站在深淵旁邊,踩在薄冰上面一樣的小心。

  曾子說,我身體之所以能夠保養得這麼好,沒有任何的毛病,到了他生病的時候,再檢查他的身體,日常因為保養得很好。都是他平常有這種臨深履薄的非常謹慎小心的功夫,念念不忘要照顧好父母給予他的身體。

  「而今而後,吾知免夫,小子。」「而今」從今天開始。「而後」,往後,因為曾子生病,感覺自己生命的時光也不久了,所以往後,他死了之後,「朝聞道,夕死可矣」。「吾知」是我都知道。「免夫」,是免於損道,免損道的是我。「小子」,你們怎麼樣?他也是告誡他的門人、弟子,用這種身教。一個好老師,當他在生病的時候,甚至於在臨命終,都不忘履行做為老師的職責,還要用身教來啟發他的門人、弟子。他說,你們怎麼樣?要小心自己的身體,也要小心你的心。自己平常就要效法曾子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一種態度。從古至今這些大孝子的孝行,總是讓我們感到非常的感動。

  在之前的課程當中,也跟大家分享了,有一位四川的孝子,叫做陳星銀。這位孝子他從小在七歲的時候,他被高壓電擊落了,後來他的兩隻手沒有辦法只好被迫截肢。本來這個家庭是非常幸福的,可是這個突如其來的意外,卻讓這個家庭每個人的心上蒙上了一層陰影。可是陳星銀,他是非常有孝心的人,因為他覺得父母親生活本來就很艱難、很困難,每天看到父母都要忙於做這些農活,從事於農業的生產,而且還要花很多時間來照顧自己,他從小就非常有孝心,他決定要奮發自強,不要給自己的家人帶來負擔。他學會做家事,做一些農業生產的工作,這樣就能夠給他的父母、給他的家人減輕了很多的負擔。他能夠跟正常人一樣從事這些農業的生產,甚至於當母親年紀大了,九十多歲的時候,他一日三餐還能給他的母親餵飯。

  我們想想看,當一個人他失去了雙手,他日常生活當中點點滴滴的動作,都是很高難度的方式才能完成。他要靠嘴巴、下顎、身體跟腳趾來完成這些基本的生活動作,甚至他還能夠為父母親來分擔這些家庭的工作。後來他父親、兄長去世之後,他就跟母親相依為命,並且整個生活的重擔,包括幹農活、從事農事生產,以及照顧老母親的這種責任,都壓在了陳星銀的身上。他可以用腳來燒火煮飯,也可以用他自己摸索出來的一套特別的方法,給他的母親端飯、端湯,來餵養九十多歲的老母親。孝子侍奉母親的場面非常的感人。

  之前,在二O一七年六月份,華嚴水結晶實驗室就用陳星銀餵母親吃飯的照片還有影片,做了水結晶的實驗。在實驗當中,我們非常感動,看到孝子他的孝行,彷彿連水都受到感動。所以當水結晶做出來的時候,我們在結晶的核心當中,似乎就看到了孝子,他用嘴拿著勺子去炒飯、去煮飯,用嘴拿著勺子,咬著勺子給母親餵飯,這樣的場面在水結晶的核心當中可以清晰的看到。有一個水結晶呈現了愛心的形狀,而在水結晶的中間,我們彷彿就看到了他老母親幸福的臉龐。雖然生活給我們帶來了這麼多的痛苦遭遇,可是孝子他能夠用孝心、用愛心,為他和母親的生活點亮了希望。

  在另一個水結晶當中也看到,這個照片本身,是孝子陳星銀用嘴去咬著湯匙,然後一勺一勺的給他九十歲的老母親餵飯,而在光明燦爛的水結晶的中間,我們似乎看到孝子和他的母親相依為命的畫面,在結晶的最核心裡面呈現出來的。

  從水結晶它整個的形成過程中,看到多層水結晶的變化過程。原本它是呈現六角形的形狀,然後它逐漸逐漸的去變大,生成了多層水結晶。結晶體非常的美,而孝子他在餵養母親的場面,在整個水結晶的最核心的部分就可以體現出來,彷彿是一個湯匙餵到母親的嘴中這樣的景象。

  我們看到孝子他的身教,就如同中國歷史上許許多多孝順的孩子一樣,雖然他並沒有建功立業,為國家社會做出轟轟烈烈的事業出來,可是他用他的人生把我們人性當中最寶貴的德行非常真切的呈現出來,這在我們的思想道德建設、在我們的精神領域,是起到了非常感人的榜樣作用。這些孝子,他雖然沒有建功立業,而能夠名垂千古,這就是說,在中國自古以來都是重德重孝,以孝治家、以孝治國平天下。不只是古代有孝子,近代也能夠看到這麼感人的場面。可見在中華的大地上,這種孝敬的德範、孝敬的家風,它是根深蒂固的存在我們炎黃子孫的血液裡面的。看到他照顧母親的場景,也讓我們感受到,當我們的父母、當我們的老師已經年紀很大的時候,都是仰賴著兒女跟學生來照顧、來報答父母老師的恩德。

  我們在吃飯的時候也能體會到,特別是老人,因為老人年紀大,有時候喝一點水、吃一點飯都很容易嗆到。年輕人在身邊也是體會到,我們自己吃飯的時候,不能光顧著自己吃,或者在那裡談笑風生。我們連吃飯的時候,心也都要掛念在老人的身上,要看他是不是吃得太急了、太快了,因為老人吃飯、喝水都很容易嗆到,就要請父母老師吃飯的時候稍微慢一點。

  還有老人吃的飯菜,有的時候他胃口不好,可能就吃得不多。但是做子女來講,也希望父母親或者老師營養要足夠,就會用一些善巧方便。譬如有的長輩,之前跟大家分享過,她有時候會弄一個小奶瓶,放在自己公公的身邊,公公要喝水要喝什麼,拿著奶瓶,他就可以很方便的喝。又譬如有時候老人吃飯沒有胃口,菜吃不下去,我們就看到孝順的媳婦,把一些比較營養的東西,她放在稀飯底下,老人在喝的時候,不知不覺的就吃進去了;或者少量多餐,譬如正餐他吃不了很多,但是平常喝水的時候,像有一位長輩,她照顧她公公,她每天會常常給公公用當歸、用枸杞,還有一些中藥比較補的,平常就給她家裡的老人熬水,老人在喝水的時候,不知不覺這些補身體的養分就喝進去了,這樣他吸收得就會比較好,吸收得就會比較快。通過各種善巧方便、各種方法,讓老人飲食生活都能夠得到正常的照顧,雖然他正餐不能夠吃很多,但平常我們用各種方式把他所需要的營養也給他補給,像這些都是在行孝的過程當中,我們學到的一點小技巧跟小智慧。

  這個當中我覺得最關鍵的,我們要體會到,我們小的時候,在母親的懷抱中,都是父母用愛心一點一點的把我們餵養長大,而當父母垂垂老矣,我們就用同樣在小時候父母養育我們的這種心和方式,來反饋給我們的父母跟老師,就像慈烏反哺一樣。如果我們真的用心,心心念念當中都掛念著老人,去體會老人的需要,我們從旁去配合,從旁用各種智慧跟方法,把細節照顧好。同樣老人即使身體機能已經比較衰弱了,我們仍然可以真正的幫他補足他身體所需的營養。

  『身有傷,貽親憂』,我們真正從《孝經》所教導的經文當中,也體會到一個人孝道一定是從愛護自己的身體開始落實,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這是孝之始。

  我們接往下看:

  【德有傷。貽親羞。】

  『德有傷,貽親羞』,在身的基礎上更進一層,我們做為子女,要注重自己的品德修養,不能夠做出一些傷風敗德的事情。如果我們做出對於德行有虧欠的事情,最會感到羞恥、羞愧的就是我們的父母,當然還有我們的老師。我們在歷史上看到,有很多的人他做出了一些不應該做的事情,被國家政府下令去懲罰,往往還會殃及自己的父母、自己的家人。一個人的德行是他立足於社會的根本,如果根本沒有顧好,父母老師都會跟著蒙羞。

  子女對於父母的報答,不毀傷自己的身體,這是一個開始,但是仍然只是從小的方面來講的。為什麼?因為所有的父母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也希望兒孫培養出來,他有良好的德行,有很好的學問和能力,可以造福國家、造福社會,這就是所謂的榮宗耀祖,整個家族都感到很光榮的。做為子女,我們要用身來光大門楣、造福於天下,怎麼敢讓自己的德行有所損傷?因此在《孝經》當中才談到,「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這是「孝之終也」。

  橫渠先生張載就曾經說,我們要立定什麼樣的志向?「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當我們內心能夠具足和張載夫子同樣遠大的志向,我們在日常的生活當中,在自己德行方面的規範跟要求,必然是非常嚴格的,不會輕意的違犯聖賢人對於我們的教誨。為人子女要成德以榮親,這樣才能夠稱之為孝。

  德行它確實是天下太平的根本,當我們的德行有所損傷,會讓我們的父母蒙羞,也會讓我們的家人蒙羞,甚至於整個國家民族都會蒙羞。怎麼會影響到這麼深遠、這麼大?譬如我們在漢朝末年就看到,有一個大臣叫董卓,董卓他一生當中是一個大奸臣,自己有了權勢之後,就拿著權勢去犯上作亂,後來有很多人就起來攻伐他。他的下場並不好,甚至於整個家族都被處死,當時他母親已經九十多歲,還要到刑場去接受死刑。當為人子女,如果我們的行為會造成整個家族這麼大的痛苦,我們想想看,一個人的德行有多重要。

  在中國的歷史上,每個朝代都是非常重視倫理道德的教化。人要學習道德仁義禮,這是在中國五千年文化燦爛的歷史當中,曾經實現過政治非常清明、百姓非常幸福的一個時代。在三皇五帝的時代,三皇是以道來治天下,所謂道法自然,無為而治,這是很高的境界。從國家的領導者一直到普天的百姓,他們的德行、他們的境界都是非常高的,才能夠達到這種無為而治的境界。達到這個境界就是我們在《大學》裡面看到的,明德、親民、止於至善。當我們能夠達到止於至善的境界,至善是跟我們的性德相應的,自性當中的萬德萬能能夠顯發出來。因此在三皇五帝的時代,人們的德行非常的高邁,福報也很大,而且他在修道的方面所達到的境界也是非常高的,所以能夠做到止於至善,而能達到全天下無為而治的這樣的境界。這是三皇時代,因為從帝王到老百姓,老百姓的人心是非常的純樸,居上位的人他無為而治,就能夠讓天下很太平。

  可是到了五帝,就稍微差一等。五帝的時候,物質生活雖然有所改善,可是人民的心就沒有在上古時候那麼清淨了,上古是屬於大同之治。五帝的時代雖然比不上上古,但是也還算是大同,堯舜禹,他們是以德來治理天下。道是比德要高的,而德是道的外顯,顯示在外面,一切精神物質現象這五種能量顯示在外面,都是自然的。這五種能量是「仁義禮智信」,依照倫理、四維八德、因果這些教育來教化一切的眾生。雖然它沒有道那麼高,但是德它也是,用它來教化眾生,也是能夠達到大同的境界。

  五帝時代用「仁義禮智信」來治理天下,差不多這個過程有一千多年的時間,中國人稱為「大同小康」,出現過大同之治,在歷史上記載堯舜的時代是大同之治;而小康之治是說夏商周的三代,在夏商周的三代,德教推行得非常之好,在歷史上稱為小康之治。

  中國人非常重視教育,也重視老師,重視善知識,因為有好的老師,他才能夠教出好的下一代。所用的就是道德,仁義禮智信,用它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平天下就是天下得到公平。從古到今,這樣的歷史所呈現的是聖賢政治、聖賢教化的影響。

  而文化是民族的靈魂,在歷史上一個國家,如果政權喪失了並不可怕,中國在歷史上,一個是在元朝的時代,一個是在清朝的時代,國家的政權是掌握在蒙古人、掌握在滿清人的手上,可是雖然政權發生了改變,但是文化還是存在的。中國代代相傳的固有文化,在這兩個時代不但沒有失掉,而且因為這個時代的君王都很英明,都重視去起用賢德的大臣,特別是有一些漢臣,他們都是精通儒家的學說,精通儒釋道的文化,所以文化不但沒有失掉,而且甚至發揚光大。在康雍乾的時代,能夠編輯出《四庫全書》、《四庫薈要》,能夠編輯出《乾隆大藏經》,我們就看到儒釋道的文化,在清明的盛世當中是得到很好的保存、很好的繼承的。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而不在於朝代的更迭、政權的交替,而教育則是文化的生機。在中國的歷史上,中國祖祖相傳的教育,是以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來做為我們祖德承傳的大根大本。無論經過多少朝代的變遷,這些德能在歷朝歷代也都散發著它的光芒,從皇帝、官員一直到各級政府,都是用這個德行的根本來教化百姓,所以德是非常重要的。

  「德有傷,貽親羞」,在家庭當中,如果我們的道德有所損傷,最為難過的當然就是我們的父母了。反過來,如果我們可以把古聖先賢教給我們的德行發揚光大,真正像《孝經》當中所說的「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這是「孝之終也」,在我們生命的歷程當中,就能夠用我們的人生給國家跟社會帶來一股光明,帶來一股正能量,這是父母老師都非常期望的。

  孟子說,「事孰為大?事親為大」,侍奉父母當然是人生第一件大事,可是「守孰為大?守身為大」,對自己的操持是守身為大,也就是要守住我們的身、守住我們的名節,不能夠做出違反道德、違反法律的事情。如果我們所做的事情違背了仁義道德,父母蒙羞,可能我們的兒女這一生都抬不起頭來,如何在社會上做人?

  譬如在社會當中,常常有一些子女因為錢財的問題,或者因為殺盜淫妄的行為,而給家人帶來了恥辱,帶來了重大的傷害,這都是我們要避免的。譬如我記得有一個非常有名的公司,公司是一個老字號,幾十年來都是做食品方面的生意,做出了一個品牌,非常的好,品質非常的好。這家公司它也是父母親辛辛苦苦經營了一生的事業,就是因為孩子沒有教育好。現在很多父母,都是做一些捨本逐末的事情。為什麼?產業賺得再多,錢財賺得再多,可是如果自己的子女沒有教好,我們想想看,自己一生心血可以說都付諸東流,一生的成功等於零。子女往往做出一些敗德、傷害社會、傷害國家的事情,可能做為父母來講,一生的事業再輝煌,最後也是晚景淒涼。這家的公司就是如此,因為他的孩子沒有教育好,從小也是生活太富足了,嬌生慣養,後來沉迷於賭博,到最後父母親一生的產業讓他的敗家子一個晚上就賭掉了。所以酒色財氣、賭博這些不良的習慣,真的都會毀了一個家庭。後來這家公司雖然名字還在,可是老闆已經換人了,這是給我們很深的教訓。

  在講《小兒語》跟《續小兒語》的時候也跟大家分享過,以前有很多從事於賭博行業的人,最後他懺悔改過,周遊全國去反賭,他把賭博當中的真相告訴世人,並且勸導世人千萬不要賭博,因為這個就是敗德傷業,是很嚴重的不良習慣。一個人他驕奢淫逸、好賭好色好財等等,這些都是屬於敗德的行為。

  我們在《太上感應篇》裡面看到「見他色美,起心私之」,像好色這種現象,在現代社會可以說也是達到了氾濫的程度。為什麼社會會動盪不安?會有許多的天災人禍?其實追尋根源,都跟殺盜淫妄、這種不好的習氣是有關的。《禮記》當中談到,男女五歲不同席,這是很有道理。「萬惡淫為首,百善孝為先」,中國古人特別重視防微杜漸,當孩子還小的時候,五歲的男孩跟女孩就不能夠坐在一起,這是防微杜漸。可是現代社會因為不重視這種教育,認為那是過時了,是封建時代的思想,提倡社會自由開放,甚至於在一些媒體當中,這種殺盜淫妄的節目、訊息到處都是。我們看到年輕人,十幾、二十歲女孩子懷孕墮胎,這種事情常常發生。在聖賢的教誨裡面,對於這些問題都是非常重視防微杜漸的。

  佛在經典當中說:「人於世間,不犯他人婦女,心不念邪僻」,能夠得到五善。我們可以持、守好不邪淫這一條,可以得到很好的果報,首先可以保住自己的財富。我們看「色」字,色近殺,色字跟殺盜淫妄、跟錢財都是有關係的,當一個人不能夠持守這一條,往往自己所賺的錢財就很容易失散,保不住。第二,他能夠守本分、守規矩,不怕縣官。我們做了殺盜淫妄的事情,常常會讓政府部門、公檢法部門找上門來判刑、判罪,這些都是跟一個人殺盜淫妄的行為有關係的。如果我們不這樣做,一生當中很坦蕩,也不怕縣官,不怕公檢法會來抓人。我們看到有很多的貪官,本來做國家政府的官員,是可以用他的才華來利益社會跟人民的,可是最後他會成為落網的貪官,往往他的癥結點都是在財跟色方面,最後被政府繩之以法。第三是「心行正大光明,不畏於人」。一個人坦蕩無私,所作所為都對得起天地良心,當然他就不會感到害怕。第四是命終生天,做天人。第五,從天上再回到人間,多端正婦。相貌端正,這也是福報。

  「人於世間淫佚,犯他人婦女,從是得五惡」。反之,如果我們在世間,淫這個問題不能夠改正,會有什麼樣的惡報?第一是家庭不和,數亡錢財。家裡夫妻必定就不和,而且夫妻不和,家裡的錢財也會失散;家不和,家也必然會敗亡。師父上人之前每到一個國家地區,首先是非常關心這個地方的離婚率跟犯罪率。因為當一個地方它離婚率很高,說明很多的家庭都是破散的,而做為子女,他內心當中造成嚴重的傷害,而且家裡的錢財也會散失。所以一個地方如果離婚率非常高,這個社會、地區肯定是不穩定的。第二是畏縣官。他因為做出了殺盜淫妄的行為,做出了違犯法律的行為,就要接受法律的制裁。第三是自欺欺人,身心不安。第四,死入太山地獄,受炮烙之刑,千萬億年才能夠出離。地獄裡面的鐵床、銅柱這些刑罰,都是因為淫而造成的。我們看《諸經佛說地獄集要》裡面,很多的地獄惡業都跟殺、跟淫是有關係。再來,「出地獄後,墮畜生道,淫佚不避母子,亦無節度。」都是墮在三惡道當中,果報確實非常的悽慘。所以在德行方面,財跟色往往是容易敗壞一個人德行最大的禍首。

  在歷史上我們也看到,因為財色而招禍的例子比比皆是。譬如在晉朝的時候,有一個很富有的人叫做石崇,石崇受封為安陽鄉侯,後來又累遷侍中的官位,出任荊州刺史,他的身分地位很高。但是因為他非常的貪,可以說是利欲薰心,常常藉著他的權力去貪圖錢財。譬如有一些海上的商船經過,他在荊州做官,就去掠奪這些商人的錢財,通過不正當的手段滿足他個人的私欲,所以就變得非常非常的富有。而一個人富有的時候,財跟色也是相關聯的,他就開始想辦法來享受,他在河陽這個地方建了金谷園,園裡面有清涼台,富麗堂皇,他蓄養的姬妾就有上百人,而且這些姬妾身上所穿的都是綾羅綢緞,所佩帶的珠寶玉石都是非常名貴的,晚上奏樂所用的樂器,也都是上等的名貴的樂器。

  一個人他發了不義的橫財之後,日常生活他所吃的都是山珍海味。不但是如此,一個人當他要敗亡的時候,一定是因為自己的行為而造成了他最後的結果。一個人很富有,我們都說要藏富,富不能夠到處去顯示給外人看,否則可能禍患就不遠了。石崇他當時就故意和那個時候的皇親國戚叫王愷,兩個人在比富,比誰生活更加奢侈浮華。王愷用飴糖來洗鍋子,石崇就用蠟燭來燒柴火。出門的時候,王愷用紫色的綢緞做行幕,做了四十里;而石崇就用錦布來作行幕,做了五十里的行幕,都是用來屏蔽風寒塵土。

  晉武帝就曾經賜給王愷一棵三尺高的珊瑚樹,王愷就把這個珍貴的寶貝拿到石崇的面前來炫耀。想不到石崇拿出一把鐵如意,一下子把它打碎,王愷非常的氣憤。結果想不到石崇就讓他左右的人取出了很多很多的珊瑚樹,光是三四尺的珊瑚就有六七棵,比王愷的多得多、貴重得多。所以這樣的行為,當然就和人結下了深仇大恨。

  而當時石崇他有一個非常寵愛的寵妓叫做綠珠,綠珠長得非常漂亮,孫秀就非常喜歡她,想盡辦法要石崇把他的綠珠送給他,但是石崇都不肯。後來孫秀懷恨在心,於是就想盡辦法來陷害石崇,最後他就勸誘趙王倫偽託聖旨要來殺害石崇。後來綠珠在這個過程當中她就跳樓自殺了。等到拘捕石崇的官兵把他帶到東市去的時候,石崇才知道他被人陷害了,於是他內心感到非常的憤憤不平。拘捕他的官兵就跟他講:「你既然知道是因為你的財富、財色才受到陷害,你為什麼不早一點把你的財產施捨出來,做一些利國利民的好事?」結果石崇也是無言以對,最後全家大小都被殺害了。

  一個人當他德行敗壞,所有的家人、九族都跟著遭殃,這是歷史慘痛的教訓。在《朱子治家格言》當中說:「見色而起淫心,報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禍延子孫。」對於財跟色我們都要引以為戒。

  好,我們接著看下面這段課文:

  【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

  當父母疼愛我們、喜愛我們,我們要盡孝就很容易落實;可是當父母氣惱我們,或者對我們的管教非常嚴厲,也要一樣的孝順,而且還能夠反省、檢點,體會父母的心意,能夠努力的改過遷善,這種孝順的行為才是難能可貴的。

  雙親對於他的兒女有偏憎偏愛,這種情況是在所難免。特別是,譬如父親重新續絃的時候,家裡是繼母這種情況,就更明顯了。但是做為子女,我們不能夠從父母的角度去責備他,而是要從自己的角度去反省,要以這樣的存心。譬如父母親確實有偏愛,對於自己管教特別的嚴格等等,做為子女,總是要從自己的角度去反省、檢點,知道我們對父母的奉養、孝敬還沒有達到讓父母感動的程度。

  曾子說:「父母愛之,喜而弗忘;父母惡之,懼而無怨。」父母對於我們的疼愛,念念都不能夠忘記;而父母如果有一些對我們過分的責罰,我們內心也不能夠怨恨。而雙親愈是不慈,父可以不慈,而子不能不孝,親愈不慈,而子能夠愈孝,這更是顯示出我們的孝心的真誠,確實感人至深。我們在歷史上看到很多孝子,他孝德的光輝也都是在艱難困苦的環境當中所顯發出來的。一個人真的是『親愛我,孝何難』,當一個人深受父母疼愛,我們對父母親有所報答,這個是人人都可能做到的;可是『親憎我,孝方賢』,當我們遇到這種逆境惡緣還能夠持守孝道,這才顯示出一個人他孝德的偉大。世間豈有不愛子女之父母?做為父母親沒有不疼愛自己的兒女的,所以我們要反思,一定是我們有什麼地方做的對不起父母親,讓父母親傷心難過,讓父母親對我們有所偏見,或者有一些看法他放在心上,可能父母對於我們內心當中有隔閡。像這種情況,做為子女就是要反省自己,而不能夠怪罪他人、怪罪長輩。這當中尤難相處的就是繼父、繼母這種情況,因為他不是自己親生的孩子,能夠生活在同一個家庭當中,要相處的難度更大。

  而《儀禮.喪服》當中說,「繼母如母。傳曰:繼母何以如母?繼母之配父,與因母同」,跟自己親生母親是相同的,所以「孝子不敢殊也」,孝子對於繼母的孝敬,也是不敢和親生母親有所差別。因為一個孝子他尊敬自己的父親,同樣對於繼母來講,他也用同樣的孝心來對待她。如果對於繼母沒有辦法做到這一點,孝道也不圓滿。這都是古聖先賢對於我們有這樣的提醒。而在中國的歷史上,大舜他就是處在這樣的環境當中。

  大舜他生性就是非常的孝順,他姓姚,名字是重華。他的父親叫瞽瞍,他的父親本身是很不賢德的,他沒有知識,而且又喜歡妄作妄為。而他親生的母親是很賢德的人,叫做握登,可惜的是他的母親很早就過世了。大舜他生活在這個家庭當中,為什麼周圍的人都是有各種各樣的不好的品行,而唯獨大舜他能夠以至德感動天下?我們可以想像得到,他的親生母親非常賢德,雖然他母親過世得很早,可是母親德行對於孩子的影響是影響一生的。所以大舜的孝,我們可以想像,這是他母親對於他的影響。他後母也是一個沒有德行的人,口裡不說忠信的言語,是一個非常凶惡的後母。他的弟弟叫象,他弟弟的性格又很傲慢。他生活在這樣的生活環境裡面還能夠行孝,確實是難能可貴的。

  家人常常想各種各樣的計策要謀害舜,而舜就像孩子般呼號哭泣,就如同一個窮苦的人沒有歸處一樣。可是他遇到這種家庭逆境,他並不覺得他的父親、繼母還有弟弟做得不好,他始終是反省他自己沒有侍奉好自己的父母親,才得不到父母親對他的疼愛跟喜愛。他是以這種至德的孝行最後感動了上天,我們在歷史記載當中看到,他在歷山耕田,連大象都來幫他耕種,連小鳥也都來幫他種田,以他至德的孝心感動了天地萬物。

  後來堯帝知道了普天之下還有這樣的大孝子,就把他的兩個女兒嫁給了他。孝這個字當中,是可以衍生出無量無邊的福報。一個人福報從何而來?最大的根源就是從孝親尊師。為什麼?因為孝親尊師是符合我們性德的,跟我們的自性是相應的,自性有無量無邊的德能,更何況是這種人間的福報?正是這個道理,他盡孝、行孝,他最後得的福報就非常的大,連老天爺都來報答他。所以堯帝得知之後,後來就把他的女兒娥皇跟女英嫁給了他。

  在這個過程當中,堯王他很想把天下交給大舜,可是也要用很多的方法來磨鍊他、試驗他,看看他是不是真正具備治理天下的德行跟能力,大舜也都經受過了這樣的考驗。堯王的兩個女兒每天跟他生活在一起,他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是觀察入微的,對於他的德行跟能力就能夠看得很清楚,同時也用了很多方法來試驗他,這才放心的把天下交給他。為什麼?一個國君他能夠找到很好的繼承人,天下的老百姓才會有福報。後來堯帝就把皇帝的位子讓給了他。

  在大舜的心目當中只有父母。他受到家人這樣的謀害、折磨,他每天孺慕號泣,他那種赤子之心和孝敬的赤誠,不因為這些艱難困苦而改變,為什麼?因為他的心中只有父母而不知其他。他心心念念想的是如何能夠得到父母的歡喜、父母的歡心,他始終都沒有看到父母身上有任何的缺點。這種親愛精誠的程度,他為什麼可以得到堯王對他的信任?就是從他這種孝德、至情至性當中感動了天下之人。連像他父親、繼母這樣的人,他都能夠用他的孝行來感動,當然他對待天下百姓,自然能夠以仁愛存心。連大象跟小鳥都受到感動,都來幫他種田。這是舜王的德行。

  在周朝也有一個孝子,叫做閔損,也就是我們熟悉的閔子騫。閔子騫也是他的母親很早就過世了,父親就娶了一個後母。後母後來生了兩個兒子,當然有了自己的兒子,對於前妻所生的兒子,她就自然而然不喜歡,總是心有所偏向。到了冬天,後母給自己的兒子穿上了非常暖和的棉衣、棉褲,可是給閔子騫穿的是蘆花做的衣服。

  有一天,父親讓子騫幫他駕車。在冬天的時候,駕著車,風颳得那麼猛,天氣那麼寒冷,而他身上穿得如此的單薄。因為身體冷得發抖,他在駕車的時候,就抓不住車子前面的革帶,車子在開的過程當中就出現了狀況。父親當時就非常生氣,他說你母親給你穿得這麼暖和,你竟然連車子都駕不好,就拿了一個鞭子抽打他。這個時候,就看到在他衣服裡面的蘆花飄出來了。父親知道了真實的情況,知道後母在虐待他,就非常的生氣,就想把他的後母趕走。想不到閔子騫小小的年紀,他就對父親說了這樣一句話,說:「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繼母在的時候只是我一個人受寒,可是如果您把母親趕走了,我們兄弟三個人也都失去了母親的疼愛,三個人也都要受苦。父親看到閔子騫這麼感人,小小的年紀,就念念的為父親著想、為母親著想、為他的弟弟著想,這種孝悌之心也感動了他的父親。後來他的繼母得知了這個情形,也非常的後悔,於是就改變了她從前的行為,對待閔子騫就把他看成是自己的親生兒子一樣。

  李文耕先生說:讀閔子騫苦苦挽留母親的這段話,「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確實是從他的真誠心當中流露出來的肺腑之言,即使是鐵石心腸的人,聽到這樣的話也會受到感動。我們從這裡可以看出閔子騫他至誠的孝心、孝德是多麼的淳厚,他能夠用這種赤子之心、孝親之心來感動他的父親,感動他的母親,感動了全家。一個家庭這種家和萬事興、其樂融融的太和之氣,都是從孝子一念的懇切之心當中,把太和之氣真正的轉回。

  做為兒女、為人子女者,看到閔子騫的這個故事,我們內心當中也是深受感動、深受觸動的。我們在歷史上看到這麼多的忠臣、孝子,在他們的生命當中用一顆真誠心、用一顆孝心,上演出人生的一齣又一齣的好戲,讓我們千百年之後的人們都非常的感動。

  《論語.為政》篇當中也有這樣的一段經文,子夏問孝,孔老夫子回答他說:「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子夏問孝,夫子回答他「色難」,做為一個孝子,他如何來行孝?夫子是說色難,色就是臉上的顏色,今天說的動態。譬如我們對父母長輩,有的時候雖然表面上沒有表現出來,但是內心裡面有不滿,像這種情況之下,就是色難。我們對於父母首先必須能養,這是養父母之身,這個是普通的情況。養,我們前面說過養不只是養身,還要養心,讓父母終日都能夠很歡喜、很高興,更是重要的一點。而孝順孝順,孝是以順為貴的。夫子說色難,這就是提醒我們,養父母不只是養身,同時養心、養志也是非常重要,讓父母能夠心情愉快,非常的高興。

  「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饌」雪公在這裡談到應該是作「餕」,餕就是吃完了沒有剩下的。也就是說,我們為父母、為老師所準備的這些飲食,很符合父母的心意,就如曾子養他的父母。為什麼?老人有時候他身體虛弱、胃口不好,或者是他身體通常有一點小小的問題,可能口味比較重,有他特別需要的、喜愛的飲食。做為孝子,做為兒女來講,要了解我們的父母、長輩他們喜歡吃什麼,不是說我們準備飲食都是順著自己喜好的來吃。譬如有的時候,我們父母、老師年紀大,根據他身體實際的狀況,有些食物是能吃,有些食物是不能吃的,跟我們年輕人身體的需求是不同的。在這個時候,不能讓父母隨順我們,而是我們要隨順父母、隨順老師,順著父母老師的飲食習慣,總是希望老人的身體能夠調節得很好。年輕人可能會特別喜歡某一種食物,但是這些食物父母、老師他現在身體的狀況是不能吃的,我們年輕人要隨順老人,不能讓老人隨順年輕人。

  好,這裡為什麼說弟子、先生?這個地方是問孝,說到弟子、父母,這是一個比喻,舉例子。而生我者父母,給予我們慧命的是老師,我們用孝親之心來對待父母,也要用同樣的心來對待我們的老師。「一日為師,終生為父」。雖然老師和我們之間是沒有血緣的關係,但是老師傳給我們道,老師長養我們的慧命。而實際上,慧命比生命它的意義還要重要。對於老師的孝敬和孝順父母是相同的,只是在一些事相上有所不同,而實際上它的原理原則都是相同的。譬如為老師,老師過世的時候是「心喪三年」,不服五服,而父母去世則是守孝三年,這是形式上有所不同,但是實質上都是相同的。為什麼老師過世是心喪而不服五服?因為老師是在九族之外。既然跟孝順父母道理是相同的,就是心喪是和我們實際上在服喪的心態是相同的。

  下面說「曾是以為孝乎?」「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對父母也要服勞務,有酒食也饌而有餘,但是這是對於老師、對先生恭敬,這樣是可以的,而對於父母就要加上色難,我們前面說過的色難。

  孝確確實實是我們人的一生當中德行的大根大本。我們是立足於天地當中,是三才者之一,「三才者,天地人」,而連動物都有這樣的孝德,譬如我們看到烏鴉會反哺,牠都知道來養牠的父母。人因為有受到好的教育,都很懂禮,念念都不會想到要離開自己的父母。即使出外做官,也是遊必有方,人即使離開了父母,但是他的心並沒有離開。逢年過節的時候,我們中國人重視團圓,再遠都要返回故鄉和家人團聚,「每逢佳節倍思親」。像狐死必正首丘,這是人跟宇宙間萬事萬物的天性,他不忘根本。中國人他死在外地,骨灰也要返回家鄉,這是我們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有這樣的一種習俗、這樣的風俗。而在《禮記》當中說,姜太公雖然封在山東,三代都是葬於陝西,這是全為公,人有公有私,而像姜太公他是公而忘私。

  因此,「慈烏反哺,小羊跪乳」,對於父母的孝敬這是我們的天性,也是萬事萬物的天性。我們看到現代社會,確實是失去了倫理道德的教育,做為年輕人,不知道孝順自己的父母,也不知道友愛兄弟,完全是自私自利。我們看看這些小動物,有的時候做為人都會感到很慚愧。譬如之前跟大家分享過在澳洲圖文巴,我們在去年到了澳洲,師父上人就特別囑咐,要在澳洲立一塊石碑。這個石碑不是紀念哪一個偉人,不是紀念哪個名人,而是紀念一隻小鳥。為什麼?因為在很多年前,就在這個莊園當中有一隻鳥牠的配偶死去了,牠配偶死了之後,這隻小鳥就在牠配偶走的這個地方徘徊了三天三夜,而且不吃不喝。當時謙師在旁邊要餵養牠,給牠一點吃的、給牠一點喝的,結果觀察牠是滴水不進,三天三夜守候在牠配偶的旁邊,久久的不忍離去。我們看到連小動物都這麼有情有義。五倫當中夫婦這一倫是非常重要的環節。我們做為人,往往不能夠持守五倫十義,在世界上看到背信棄義,或者是家庭不和,經常在外面有外遇,這種情況很多,離婚率都特別的高。反過來看這個小鳥,牠雖然只是一隻小鳥,但是牠的生命活得有情有義。為了紀念這樣的一件事情,就在澳洲圖文巴的山上,莊園的花園裡面就立了一塊小石碑。連動物都還知道孝順父母,配偶之間都還這麼有情義,我們想想看人是不是應該要做得比牠們更好?

  烏鴉有反哺之恩。當老烏鴉牠已經很老的時候,牠飛不動了,天天只能生活在鳥巢裡面。這個時候牠的兒女就會去外面覓食,回來來餵養牠的父母親,烏鴉會照顧牠的父母。羊有跪乳之恩,小羊吃奶的時候跪在地上,這是天性。我們看到這個情形確實是非常感動,連動物當中都能夠看到父子有親、夫婦有別,這種至誠至信的親愛。

  五倫,這裡面有兩個是天倫,有一倫是半天倫。父子、兄弟是天倫,夫婦算是半天倫,他們有了兒女之後就算是天倫。天倫是自然的,本來就是如此。為什麼我們在現代社會當中五倫會失掉?往往是因為沒有受到好的教育的緣故,歸根結柢還是教育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在中國的歷史上,中國的社會是非常重視倫理的教育,倫理的教育是我們中國教育的特色。這是從胎教、從孩子出生的時候就開始教。我們看到小朋友他一出生,眼睛張開的時候,他的小眼睛就已經在觀察這個世界了,小耳朵就在聆聽,他眼睛看到大人的一舉一動、言談舉止,印象就印在他的心裡,天天看、天天聽。為什麼《弟子規》是做為父母跟老師,要把它演出來給自己的兒女看?這是因為孩子他學習吸收的能力很強。在他小的時候,父母親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他就已經在認真的學習跟模仿了,到了六七歲的時候,你看他的樣子,父母親教出來的樣子就已經很有點小大人、小聖賢的風範。

  我們現在學習《聖學根之根》,小朋友就是要把他教成一個小聖賢。古人所謂的「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孩子他小時候,「三歲看八十,七歲看終身」。我們中國人自古以來都非常重視童蒙時期的教育,為什麼?因為這個時期教育把他教好了之後,會影響孩子的一生。他小眼睛、小耳朵所看所聽的,就已經在自己的父母、老師的身上看到了這種身教。所以他的德行養成,會影響到他一生的行為。而這個德行就是我們現在所學的這部《弟子規》。

  《弟子規》在從前是屬於家庭教育的範疇,不但是父母教,包括一些長輩、一些尊長也是教,哥哥姐姐也是教。當我們弟弟妹妹有做錯事情,有時候父母不一定來得及管教,而我們的哥哥姐姐他們可能就會及時的糾正我們身上的問題。《弟子規》是最好的一份家規,可以說人人都要去遵守的,在家庭裡面,不只是小朋友,而是男女老少統統都要遵守。

  我們去弘明幼兒園參觀,就看到弘明學校就非常重視孩子品德的養成。在布告欄上面,都是用《弟子規》來規範孩子的品德,看到孩子、小朋友他每天都有做到《弟子規》的哪一條,而且是親師配合,他的父母跟老師是默契的配合。因為孩子他不僅是在學校,回到家裡的時候,他有沒有把《弟子規》的這些方方面面去做到,回到家也是要有這門功課的。所以小朋友有做到,父母親也會把它寫出來,老師就用《弟子規》這樣的規範來培養孩子的德行。

  在孝敬幼稚園、孝敬小學裡面,學校的校長、老師也是非常重視《弟子規》的教育。孩子回到家裡的時候,有的是三四歲,有的是四五歲,從小他們回到家裡就要給爸爸媽媽煮飯,每個小朋友要學會幫廚或者是去做菜,然後還要給父母親洗腳,給爺爺奶奶捶背,這些都是回到家裡的功課,非常重視這些德行的養成。有的父親一開始不理解為什麼要把孩子送到這樣的學校來,後來發現這個孩子回到家之後就特別的孝順、特別的恭敬,整個氣質、談吐、德行跟別的小朋友就完全不一樣。本來這個父親他是做企業的,不太了解孩子為什麼小時候就要學習《聖學根之根》、學習《弟子規》,結果他一看到自己的孩子進了孝敬幼兒園、孝敬學校之後,變得這麼乖、這麼孝順。媽媽也跟著改變了,譬如有的家庭裡面,媽媽本來都是不會做飯的,現在因為跟著孩子一起成長,孩子學做飯,媽媽要不做飯那怎麼說得過去?所以廚藝也大幅的提升,家裡的人都能夠吃上這母子倆做的溫暖的飯菜。這是在孝敬幼兒園裡面,我們聽到很多真實的例子,都非常的感人。

  《弟子規》是家庭的教育,是人人都要遵守的。孩子他從小就學會,他一生能夠保持不改變,養成習慣,習慣成自然,這是我們中國代代相傳的教育理念跟特色。

  中國人非常重視孝、愛,中國人有這種親愛精誠,愛好和平。在中國古書裡面常常看到,很少只講國家,都是講天下,確實是把族群、國家的觀念融入到天下,所以在一生當中,也是能夠貫徹落實「凡是人,皆須愛,天同覆,地同載」。「凡是人」就不只是包括某個族群、某個國家,並不是這樣的,中國人的心量自古就是很大,所想到的就是天下,這種心量也是古聖先賢的教化所教出來的。有這種「仁民愛物」,仁民是愛人,從愛人展開來愛物,愛動物、愛植物、愛大自然環境、愛宇宙當中的萬事萬物,這是我們中國傳統教育的特色。

  我們學習《弟子規》,這是真正符合中國代代相傳的聖賢教育,它最根本的原理就是通過「入則孝」這種孝敬的親愛精誠,從小在家庭裡面培養,然後走向社會的時候,我們心量放開,就能夠把這種孝親的親愛推廣到一切人、一切族群,乃至於宇宙之間的萬事萬物當中。人的一生,這種愛的教育、這種孝的教育,不但能夠給人帶來幸福美滿的人生,也能夠給社會國家帶來長久的安定跟和諧。

  好,今天時間已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