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弟子規-第4集

  尊敬的各位老師、尊敬的各位同學們,大家好!請掀開《聖學根之根》第一冊,第十七頁,我們從倒數第一行開始看起。

  【父母教。須敬聽。】

  上一節課我們學習到這一句經文,這是說父母教導我們做人處世的道理,都是念念為著自己的兒女著想,都是為我們好,應該要恭敬的來聆聽。我們要了解到,孝順父母,對於父母所教誨的這些道理,確實要認真的去落實。

  『父母教,須敬聽』,我們把它推而廣之,從家庭到學校、到社會,同時也要做到老師教,須敬聽;長官教,須敬聽。在學校當中,對於老師所給予的教誨,我們也要恭敬的順從、聆聽。我們是不是能夠得到好的老師的教導、得到貴人的幫助,最重要的一個因素,是取決於自己的學習態度、謙虛受教的態度。一定要有虔誠恭敬的心來對待我們的老師,不能夠陽奉陰違。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我們的道德學問能夠有所成就,最重要的是起源於我們的恭敬之心,這是老師教也要須敬聽。

  長官教也要須敬聽,我們到社會上從事各種工作的時候,對待自己的長官,也同樣要具有這種恭敬謙卑的態度。一個人在事業上是不是有所成就,也是他在團體當中,他如何處好與長官、與同事之間的關係是非常重要的。有許多長輩常常教我們,我們到一個新的環境當中,就要多看、多聽,而要少說話,要去多學習,這樣我們就不會在這些新的境緣當中,製造一些沒有必要的矛盾跟麻煩。

  好,這句經文補充到這裡。我們接著看下一句:

  【父母責。須順承。】

  當我們做錯事情的時候,做為父母,往往是「愛之深,責之切」。當父母對我們有這些責備、教誡的時候,我們要順從、要接受,不能夠強詞奪理,自己總是找很多的藉口、很多的理由來為自己辯解,這就不對了。往往我們這種不能夠受教,這種態度會讓父母跟老師感到非常的難過。

  做為一個孝子,能夠做到不待父母的呼喚而能應,也就是說我們內心當中時時刻刻能夠去感受、體會到父母跟老師的需要。「不待父母之命而能行,不待父母之教而能聽,不待父母之責而能承。」我們有一種善體親心的態度,時時刻刻父母對於我們的呼喚、父母對於我們的教誡,乃至於父母對於我們的責備,都能夠恭敬順承。我們想想看,父母對於兒女的責備,必定是因為在為人子之道當中有所虧欠、有所不足,父母才會對我們進行責罰。我們做為子女,本身就沒有做到子女應該要做的本分跟義務,特別是犯了錯誤之後,父母親如果對我們有所責備,我們態度又不肯接受、不能夠順承,就違背了為人子所應該有的孝道了。

  我記得之前曾經到弘明實驗學校去參觀,這個學校從幼兒園、小學、中學過程當中,老師是從小就是用《弟子規》來教導孩子們,讓他們從小學習《弟子規》、《三字經》、「三百千」,學會背誦《論語》。在每次日常生活的品德方面的要求上,也都會有一些側重點,每個時期側重於在落實《弟子規》的哪一條。在弘明幼兒園的小公告欄上都會看到這些小朋友,他們每天都把《弟子規》落實了哪些方面,父母親就會幫助他,把他有做到的寫出來,對孩子從德行的方面進行一些鼓勵。

  當然也會遇到一些孩子,因為在家庭裡奶奶、爺爺、父母親比較疼愛,有些小朋友他才兩歲就自己做錯事情不會認錯。有奶奶就來跟老師說,我們這個孫子從來不認錯的。而園長他們很有智慧,在弘明沒有不認錯的孩子,為什麼?認錯就是好寶寶,改過就是好寶寶。做錯事情不怕,最重要的要勇於面對自己的錯誤、面對自己的問題,勇於改過。弘明學校非常重視學生品德的修養,乃至於到小學、中學的階段,我們看到在布告欄上,同樣是用孝親尊師的標準,來衡量每個學生他每天的德行是不是有所進步,就會把這些孩子成長的點點滴滴寫在公告欄上面,都是他們有沒有落實孝親尊師的德目。

  我們知道,普天之下最疼愛我們的就是父母跟老師,所謂「打在兒身,痛在娘心」。如果父母對於我們所作所為,已經感覺到就非得要責罵、教誡,要打罵不可,那就說明我們的問題確實已經是非常的嚴重了。我們做為子女、做為子弟,當父母在責備我們的時候,我們要有恭敬順承的態度。如果父母都已經動怒了、發脾氣了,我們還覺得不痛不癢的,絲毫不肯認錯,這樣父母的內心就會感到非常的難過了。「父母責,須順承」,這裡是強調順承,就是要有順從而接受的態度。

  在中國的歷史上,對於孝親尊師方面,這是整個國家、政府、朝廷都非常重視的一個德目。我們翻開一些家譜,就會看到有一些條目頒布的家規、家訓,都是朝廷的這些皇帝或者這些大臣所頒賜的,自古至今都非常重視孝親尊師這個德目。而父母對於我們來說,是世界上最為親愛的人。如果做為兒女來講,不知道報答父母的恩德,反而做出很多違逆父母的行為,這個在古人的觀念裡面是天理難容的。不孝這個罪過,在中國古時候這個罪是擺在第一等罪的。

  師父上人曾經回憶過,在民國初年抗戰之前,師父那時候年齡還非常的小,還有一點點印象,在中國的刑法當中有一條叫做「親權處分」,親就是指的父母雙親。親權處分就是說,當孩子他犯錯,甚至犯罪的時候,做為父母,他有權力來處分自己的子女。不孝父母或者在外面作奸犯科,父母親完全沒有辦法去改正他這些錯誤跟習氣,嚴重到什麼程度?嚴重到父母親到衙門裡面去告兒子不孝父母,要求朝廷把自己的孩子立即處死。像這種情況,地方的衙門也好、國家的政府部門也好,立刻就執行的,沒有辯論的餘地,這是屬於親權處分。親權處分,在抗戰前後這條法律就廢除了。我們看,國家政府用這種方式來懲罰這些不孝順父母的孩子。從前人,因為國家這麼提倡,有這樣的嚴重的刑罰,即使是不孝,也要裝成孝順的樣子,不敢不孝父母。為什麼?父母對自己的子女有親權處分的權力,這要去告狀,真是沒有任何方法可以辯駁的。我們想想看,當一個人他的德行、他的行為已經惡劣到連父母都拋棄他的程度,像這樣的人他沒有資格在天地當中立足來做人。可以說這個法律,在情理法方面都是說得通的。我們想想看父母生育我們、養育我們,父母最愛、最疼的就是自己的子女,但子女如果是不孝到連父母都不要他的話,確實父母就有權力做這樣的處分。師父上人也談到,這個法律他覺得不應該廢除,有了這條法律,孩子縱使再不孝,他也得裝一裝,也不敢做得太過分。

  古時候聖賢人在教導自己的兒女的時候,都是非常有智慧的。我們就曾經看過周公跟他的兒子伯禽之間的故事,非常的發人深省。周朝聖人周公的兒子叫伯禽,伯禽跟著康叔曾經三次去見周公,可是每一次見到自己的父親周公的時候,他都被父親狠狠的打了一頓。打了之後,伯禽就覺得很奇怪,為什麼我跟著康叔三次來見我的父親,父親都要把我打一頓?他心裡面就感覺到很納悶,畢竟古人都是從小接受聖賢的教誨,父親周公對他這樣的一種責打,他不但沒有怨恨自己的父親,反而自己非常認真的反省,覺得我自己一定是在某個方面做錯了什麼事,父親才會這樣責打我。於是他就去找到了一位賢臣商子,商子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大臣,對伯禽來講是一位長輩,於是他就跟商子請教,說父親為什麼要打我?商子在教導伯禽的時候非常的有智慧,他並沒有馬上把結果跟答案告訴伯禽,而是教導他說,你到南山的陽面去看看喬木(喬木是一種樹的名稱);並且又告訴他,你再到北山的陰面去看看梓木,看完之後你就能夠明白了。

  於是伯禽就聽從商子的教誨,到了南山的陽面,去看到了喬木,結果他就發現,喬木是非常的高大而茁壯,非常挺拔,挺立在那裡;這時候他又轉到北山的陰面,來看看梓木,結果發現梓木是又矮又小,好像還在那裡俯著,喬高而仰,梓是卑而俯。於是伯禽看完了之後,就回到了商子的面前,並且跟商子說,「我看了喬木跟梓木之後,我體會到喬木它是非常高大而有威嚴的,代表的是父道;梓木是又矮又小,而且還俯在那裡,代表的是什麼?代表的是子道。」商子一聽伯禽所說的話,心裡想真是孺子可教也,這孩子是很有悟性的,於是就告訴伯禽說,「你再去見見你的父親周公。」

  於是伯禽又再去見自己的父親,他見到父親的時候,馬上就「入門而趨」,這是說一進門,馬上步子走得很快,沒有慢悠悠的;「登堂而跪」,見到父親馬上給父親行叩首的跪拜禮。父親周公非常的高興,跟兒子說,「你一定有得到有仁德的長輩給你的指導。」

  我們在這裡就看到了一種人倫的次序,也就是說父親他就像南山陽面的喬木一樣,是非常高大挺拔、是非常有威嚴的;而做為子女,就如同北山陰面的梓木,他始終有做為一個子女應該具有的謙卑恭順的態度,從這裡就看到人倫的秩序。做為父親有父親的威嚴,做為兒女就有做為兒女應該要有的恭敬跟順從,長幼尊卑的順序,這種秩序才能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呈現出來。我們人和人之間的關係,因為順應了宇宙自然的大道,才會和睦相處。這就是教導我們,我們的這種恭敬心自然是從恭敬自己的父母開始的。周公跟他兒子伯禽的故事也是非常的發人深省。

  同樣在漢朝,看到有一位賢者叫韓伯俞。韓伯俞他是一位非常孝順的孝子,他生性對父母就非常的孝敬。母親是一位教導子女非常嚴格的好母親,伯俞平常如果犯了一些過錯的時候,母親就會拿著鞭子、杖子責罵他、責打他,伯俞每次都非常的恭敬順從,對於母親對他的責罰心裡沒有一點的怨恨之心。有一天他又犯了錯誤,結果母親就拿著杖子要責打自己的孩子,想不到這個時候,伯俞突然間就大哭起來。他的母親感到非常的驚訝,就詢問他說,她說:「以前我打你的時候,你都很恭敬歡喜的接受,從來沒有一點怨恨、不滿的這種表情,也從來沒有哭泣,我今天打你,為什麼你會這麼悲傷的哭泣?」伯俞就跟自己的母親說:「在往昔兒子做錯事情的時候,您打我,我都覺得很痛,我就知道母親的身體很康健,還有力氣來打我。可是我今天看到母親打我的時候,我已經覺得不痛了,這就發現母親氣力愈來愈衰、年紀愈來愈大,恐怕母親的身體不好,恐怕我要奉養母親的日子也就愈來愈少了。我想到這裡,自然而然悲傷的哭泣起來了」。

  孝子對於母親至誠的孝敬之心出於真誠,確實是感人至深。李文耕先生說,為人子女,我們的身體是父母給予的,父母親生我們、養我們,讓我們每天日漸強壯,愈來愈長大,這都是父母親辛辛苦苦養育的結果。可是兒女一天天的茁壯成長,做為父母,他的身體卻是一天天的衰弱下來。可以想想看,我們能夠承歡膝下侍奉父母的時間,光陰還有機會真的是微乎其微。天倫之間的相聚,這種其樂融融的景象,我們再想想看,也不過就是幾十年,沒有辦法達到上百年的時間。韓伯俞他所講的,母親現在的力氣愈來愈衰微了,打在我身上都不覺得痛,這個話讓普天之下所有的孝子都會感到難過。這個故事是歷史上非常有名的「伯俞泣杖」。

  我們想想看,當父母在責罰我們的時候,其實他的身體已經受到了傷害,為什麼?發一次脾氣,至少要三天的時間,甚至一個星期的時間才能夠恢復正常。沒有人喜歡無緣無故的去罵人、去打人,首先對自己有很大的傷害。但我們父母親之所以會責罵、會責打我們,就是希望我們在犯錯的時候能夠永遠記住教訓,他寧可發脾氣傷害自己的身體,他也不希望看到自己的兒女學壞。做為子女來說,要對得起父母親對於我們這分關懷、這分愛護。

  我記得在小時候,因為看到母親非常的辛苦,每天早上五點多就要起來,很辛苦的開始一天的工作,有時候一直忙到很晚,內心裡面特別的感念母親的恩德。每次犯錯誤的時候,都是母親在教訓、在責打。看到母親為了生活所需,每天都要辛苦的工作,當時媽媽就跟我說,「我就負責每天去賺錢來養活妳,妳就負責每天好好的讀書,來完成妳的學業」。我記得小時候對母親的孝心非常真誠,在學校讀書也就格外的認真、格外的用功。有的時候考試的成績沒有特別好,沒有達到我理想的狀態,回到家裡不用等到母親責問,自己就已經開始流眼淚,向母親懺悔。我們在從小到大,點點滴滴的毛病習氣,都是因為母親及時的糾正,才不會一直長養成無法改正的程度。母親在我小時候總是會注意抓住一些機會教育點,她覺得有些事情,譬如說說謊話,或者是無緣無故去拿別人的東西等等,這些小小的毛病,在母親的眼裡都是看得挺重的,有犯過一次、犯過兩次,這個過程母親都不會輕易的放過。要不就是跟我們講道理,讓我們能夠改正,如果改不了,家裡常常都會放著竹子做的小鞭子,小時候也沒少挨打。因為比較淘氣,又喜歡欺負小朋友,媽媽經常會教訓我們。

  印象最深的是在我小時候,因為父親特別的疼愛我,家裡的玩具就特別的多,電動小汽車、電動小火車,買了滿滿的一屋子,父親就非常的疼愛我。左鄰右舍的小朋友都喜歡來找我玩,因為我玩具特別多,但是我小時候就很霸道、也很自私,不喜歡把自己的玩具分給人家,有時候看到隔壁家的小朋友來了,經常就把人家打哭,孩子就每天都哭哭啼啼的去找他的奶奶告狀。那時候只有二三歲,我的爺爺看到說,「孩子從小就這麼霸道,從小就這麼會欺負人,真是不得了,一定要把她好好教訓一通。」我現在還記得,也就大概是二三歲的時候,有一天又做錯事情,結果爺爺就拿著繩子把我綁起來,就放在房子最顯眼的地方,人來人往都能夠看到,就讓我要記住這個教訓,以後絕對不能夠欺負小朋友,有什麼好東西要跟小朋友分享。就綁在廳裡面,被爺爺教訓了很長時間,每個經過的人都看到,這個小朋友平常都在打人、都在欺負別人,今天終於被她的爺爺教訓了一通,大家都很高興。這個印象就深深的印在我的記憶當中。因為小時候把一個孩子的這些壞習氣改過來,他還是比較容易接受的、容易改正的。雖然爺爺很早就過世了,但是爺爺在小時候對我的教訓一輩子都記得,教我們從小要學忍、學讓,不能夠沒事就去欺負人家,這對於自己的一生,人際關係也好、為人處世也好,這種壞毛病是非常不可取的。

  當時母親看我在那裡很委屈,後來也幫我來求情。才二三歲的小朋友,被綁在家裡最顯眼的地方示眾,真的是已經犯錯犯到爺爺不能夠忍受的程度了。不過爺爺對我們還是特別疼愛的,大多數的時候都是母親在教訓。從小到大做錯事情,媽媽最厲害的武器就是一個竹子做的鞭子,打在身上很疼,但又不會打傷。但是到了七歲的時候,媽媽就說「我以後就不打妳了,有什麼事情就跟妳好好商量,因為妳也長大了,懂得道理了」。但是小時候被爺爺,被母親、父親責罰的回憶,對自己一生影響很深遠。遇到任何事情的時候,我在一些是非對錯的面前,自己能夠掌握住一些原則,其實都是小時候在家庭裡面,老一輩的老人所給予我們的這種教育,這對一個人的一生是影響很深遠的。

  奶奶給我們留下的回憶,就是奶奶非常認真的去祭拜祖先、去照顧全家大小,而爺爺則是很有威嚴,孩子犯錯也絕對不會去溺愛孩子。爺爺是一個非常有智慧的讀書人,寫一手好字。一直到爺爺過世的時候,我打開爺爺生前所寫的筆記,上面都是蠅頭的小字,記載了很多古聖先賢的格言、警句。我就深深的記得爺爺曾經寫過一首古詩,上面有一句話,「後退原來是向前」,這句話也深深的印在我們的心靈當中。就是說遇到什麼事情,一定不要都往前衝、往前搶、往前爭,而是要記得往後退,後退原來是向前。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當中,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這些德目,這是中國人千百年來祖德傳承的大根大本,我們德行的各個方面總是離不開這個範圍。每天也是要反省跟檢點自己,有沒有真正落實祖先留給我們的德行,這是非常重要的。

  在《論語》的「里仁」篇當中也有一句經文,是說「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雪公老人在講解這段經文的時候就談到,「做父母的心時時刻刻在自己的兒女身上」,這是一點都不假。「母活一百歲,常憂八十兒」,像我奶奶在九十三四歲的時候,她還在牽掛著自己七十多歲的兒子,生活當中的點點滴滴還會牽掛、還會關心。父母的心,即使是到了年紀很大了,他仍然是念念都在自己兒女的身上。父母七八十歲、八九十歲,看著自己五六十歲的兒子,他還是覺得這是個小孩子,對他生活的點點滴滴還是會掛心。在歷史上就看到,周文王他活到九十多歲,當時的武王也已經是七十多歲的人了,年齡也不小了。從前人有借壽的說法,就是兒子借壽給父母。文王他九十三歲的時候,本來他是可以活到上百歲的,但是他借了七年的壽給自己的兒子武王,所以武王他多活了七年。武王他已經這麼大的年紀了,他的父親還牽掛著自己的兒子。

  我們看看做為父母這樣的一種存心,自己的身體、自己的壽命、自己的一切都願意奉獻給自己的子女。這種父母愛子之心,我們做為人,如果不知道孝養父母,那真的是沒有理由在天地當中為人。如果一個人不孝的話,我們可以想像得到,他對於社會國家也必定不會真正的忠誠。《大學》說:「其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也就是說你對於關係厚的人很薄,對關係薄的人卻情同骨肉,這個是不符合道理的。有很多的父母親在臨命終的時候,不管什麼人在不在眼前都不要緊,但是他心心念念的還是想要見自己的兒子一眼;有時候兒子還沒有趕回來,他也一定等到兒女回來之後,他才閉上自己的眼睛。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為人子女的人,對於父母的年紀我們必須要能夠清楚了解,父母今年是多大的年紀了,哪一天過生日等等,這些方面都是為人兒女所必須要清楚明瞭的。

  「人生七十古來稀」,自古以來父母能夠受子女孝養的確實是很少。我們看一個孩子,「三十而有室,四十曰壯」,這個時候母親、父親已經是五十歲以上的人了,如果他沒有活到七十歲,我們能夠跟父母相處,能夠承歡於膝下侍奉父母的這些時間、這些機會,真的是非常的有限。所以說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就是給我們一種緊迫感,知道說要抓緊機會、抓緊時間來孝養自己的父母。雪公老人也談到,從前在過年的時候,時序進入臘月,還沒有出正月,兒女都不許在長輩面前說不吉祥的話,都是要說吉利的話,這也是一種孝心的表現。我們想想看,父母親能夠陪伴我們,這樣的日子還有多久?所以說父母之年不可不知。

  歷史上我們知道,子路他是非常有孝心的人,當年父母在世的時候,他家裡確實是非常的貧窮,可是子路他很有孝心,他是為了自己的父母親負米百里之外,去背米回來,來供養自己的母親、父親。等到後來他做了官,每天吃著山珍海味的時候,他一看到這些食物就掉眼淚,為什麼?因為想到雖然自己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可是父母親已經離自己遠去了。

  在中國的歷史上,歐陽脩先生寫過一篇〈瀧岡阡表〉,這裡面就談到,父母在世的時候你奉養他一碗飯,比他過世之後祭五鼎還要好。這就是啟發我們,要趁著父母還非常健康、還健在的時候,要趕緊盡孝。如果沒有這個人倫的基礎,要為國家社會盡忠,是不切實際的。

  在「淨業三福」當中,首先就是「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是擺在第一位的。我們對於父母,《論語》當中講的「父母之年不可不知」,怕來不及報答父母的恩德。之前在學習《小兒語》、《續小兒語》也跟大家分享過,我們親近王偉勇教授的時候,他曾經跟我們談過,之前因為父親在福建這一帶曾經上過私塾的課程,他們從小受到父親的影響,家裡的孩子們都非常喜歡讀書,所以他們讀書、學問都做得很好。當時在讀書的過程也是非常辛苦的,他說他克勤克儉,在讀博士的時候,還要經常跟著他的兄弟一起,到外面去賣燒餅、油條,磨豆漿,去賣豆漿,賣這些早點,他還要去做保姆來幫補家用,都是在很辛苦的環境之下讀完書的。他讀完博士學位之後,在那個年代,學問做得這麼好,書讀得這麼高,這是社會上人們都很羨慕的。他就非常希望,終於有機會可以報答母親的恩德,可是想不到他博士念完之後,母親就離開人世了。他後來在學界種種的成就,又成為了大學有名的教授,他這些榮耀,他的這些福報,心心念念的都想要讓母親能夠去享到,可是母親卻已經離他而去,這在他的人生歷程當中,是一生都放在心中的一種痛苦。像老一輩的老人家,心心念念想著報答父母的恩德、報答老師的恩德,這種孝心是非常淳厚的。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我們要抓住機會、抓住時間點來報答父母的恩德,千萬不要為人生留下任何的遺憾。

  「一則以喜」,一想到父母的年紀,幸好我從什麼時候開始有注意來孝養父母親,父母能夠還非常的健康長壽,這是做為子女最為感到欣慰的事情。盡了自己的孝心、孝行,能夠顯揚父母的德能,這是「一則以喜」。

  「一則以懼」,父母的年歲就像日曆一樣一天一天的減少,天增歲月不是人增壽,是人減歲,我們真正能夠跟父母相處的時間,其實也都是非常有限的,這裡說「一則以懼」。儒家說世間法確實是說得非常的微細,從心的細處來講起,孝敬是世出世間法的大根大本,能夠把根本鞏固好,我們無論是在世間從事於任何行業,還是修學出世法的這種修行,都是非常有幫助的。

  我們在這裡,把雪公老人所談到的歐陽脩先生《瀧岡阡表》也節錄了一些重點出來。我們體會到古人是用什麼樣的一種心來孝養自己的父母的,這一言一行、在在處處都是我們的學處。歐陽脩他在《瀧岡阡表》當中就談到,他四歲的時候父親就過世了,他的母親非常的有節操,守節不渝,就撫養著兒子長大成人。在生命的歷程當中,他也感受到母親這種含辛茹苦,養育自己長大的不容易,母親對他點點滴滴的教誨,他都銘記在心裡。雖然他年紀很小,四歲的時候父親就走了,但是母親經常跟他講他父親生前的德行,跟他說,你的父親做官的時候,是一個非常廉潔的好官,而且是樂善好施,喜歡結交朋友,喜歡用非常好的飲食來對待賓客。雖然他做官的時候,他的收入、他的俸祿是非常微薄的,但是即使是這樣,他遇到有朋友來到家裡的時候,他依然是非常的慷慨、熱情的來款待他。從這裡就看出,他做為父親,他對於錢財物品的態度,本身他就看得很淡,並沒有把它放在心上,而是盡心盡力的來對待一切的朋友、一切的賓客。當他父親走的時候,家裡生活是非常拮据的、非常貧困的。母親就給歐陽脩講他父親的這種德行。

  父親首先有什麼樣的德行?首先就是父親的孝敬之心。歐陽脩的母親就說,當我嫁到歐陽的家庭的時候,當時我的婆婆已經過世了,但是我能夠體會到你的父親他是一個大孝子,對於父母親是非常非常孝敬的。你雖然很小就失去了父親,我也不知道你以後是不是能夠成材,但是我非常確定的一點,就是你的父親一定會後繼有人的。為什麼這麼說?因為「積善之家,必有餘慶」,忠臣孝子,他的後人一定會發達的。

  我們看歐陽脩,他的官位也是做到很高,在這個高位上他也時時刻刻想著如何去利益國家、利益社會、利益老百姓,這些可以說也都是繼承了他父親所留傳下來的家風。

  歐陽脩的母親剛剛嫁到家裡的時候,因為她的婆婆剛好也過世了,她的先生守喪期滿的時候,剛守喪完一年的時間,每次當他祭拜自己的母親,他一定會流著眼淚在那裡感傷的說:「祭而豐,不如養之薄也」,也就是說,我祭祀得再豐富,也不如生前一點點微薄的奉養。

  老人家經常講一句話,是用閩南語講的,翻成普通話、國語意思是,「生前一粒豆,勝過死後拜豬頭」。閩南話裡面就有一句諺語,剛好就和歐陽脩的父親所講的這句話是相同的。你祭祀得再豐富,祭而豐,不如養之薄,不如生前微薄的奉養,母親、父親都還能夠接受得到。祭拜母親的時候他又說:「昔常不足,而今有餘,其何及也!」從前母親在的時候常常不夠吃,家裡生活比較貧困,現在我非常富足而有餘,可是我的福報母親卻沒有辦法享受到了。歐陽脩的母親看到她的先生對於自己的母親這種孝敬之心,一開始她覺得可能是因為她的婆婆剛走不久,他會很懷念自己的母親。後來發現,他後來一直都是如此,乃至於一生當中「未嘗不然」,一生當中都追念自己的母親,從這點就可以看出他是非常孝順的人。

  奉養父母不一定要非常豐厚,有的人講排場,講奢侈浪費,不一定是這樣子,但最重要的是要有一種孝敬的心。「夫養不必豐,要於孝;利雖不得博於物,要其心之厚於仁」。這些利益雖然不能夠遍施給所有的人,但是最重要的是什麼?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顆仁愛的心。母親就把父親生前的德行,以及父親的這種志向,教給了自己的兒子歐陽脩,歐陽脩把母親的教誨記在自己的心上,一生都不敢忘記。

  歐陽脩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文章非常好,道德非常為後人所稱道,後來學而優則仕,又做到了很高的官位,一生可以說是功成名就。他在這篇文章當中就回憶起他父親、母親所留下的德行,以及給予他的教誡,他一生當中都不會忘記。

  後面他還談到自己母親的德行,也是非常的感人。他說他的母親姓鄭(鄭氏),母親的家庭是江南的望族,母親她生前,一生當中就非常的恭敬節儉,而且有仁愛之心,在禮節方面做得非常好。雖然過去是江南望族,但是後來家道中落的時候,母親她治家就是以儉約,勤儉持家,日子過得非常好,也過得非常的安穩。等到後來雖然家庭富裕了,但是母親因為勤儉習慣了,她也從來不會鋪張浪費、不會花費過多,用身教來給自己的兒子做出了儉以養德的德範。母親曾經說,我的兒子不能夠「苟合於世」,她非常了解自己兒子的性格,他不會跟一些惡人狼狽為奸,也不會苟且的迎合世人的,「儉薄所以居患難也」,她說我平常日子就要過得比較節儉一點,這樣才能夠度過那些可能要遭受的患難。母親她就具有這種非常令人敬佩的德行,知道防範於未然,雖然現在生活很富裕,但是我依然是勤儉持家。因為我們知道,一個人他「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在平常的生活作風都保持得儉樸,一旦他們的生活遇到動盪候,他就依然會感到非常的適應、非常的習慣,因為苦日子已經過慣了。一個人在官場當中,他的起起伏伏、起起落落這都是非常正常的現象。他的母親就非常明智,無論家庭是富裕還是貧窮,她始終都持守著她節儉的德行。

  果然歐陽脩有一次就被貶到了夷陵這個地方,雖然自己的兒子被貶官,但是他母親完全沒有放在心上,而是談笑自如,並且跟自己的兒子說,她說:「我們家本來就是很貧賤的家庭,我已經習慣過著這種節儉的貧賤的生活了,你能夠安樂的對待,我也就感到安樂了。」母親在自己兒子遭受貶官的時候,她的心還能夠如如不動,我們就可以想像,像歐陽脩本人以及他的母親,在他們身上就具有范仲淹先生的那種心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我們在讀《岳陽樓記》的時候,大家都非常的感動,他那種為國為民的廣大的胸襟,他是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而處江湖之遠的時候是憂其君。進也憂、退也憂,他什麼時候才樂?他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古時候的賢人、君子他們的心境,都不以自己的成敗得失而心境有所起伏,他念念想的都是國家、社會、人民,不把自己小我放在心上。有這樣賢德的母親,才能夠培養出賢德的兒子。

  在《群書治要.晉書上》當中談到:「儉,德之恭也;侈,惡之大也。」提醒我們儉以養德的重要性。確確實實節儉是一個美德,奢侈則是嚴重的惡行。因為我們節儉,可以培養我們一種真誠的愛心,自己的用度比較節省一點,但是我們的福報、這些錢財都可以用來去利益更多有需要的人。可是如果一個人他很奢侈,這就後患無窮。我們之前也跟大家分享過很多歷史的公案,像石崇、王愷鬥富,結果他一生當中都沒有辦法得到善終。還有像朱無繇,這都歷史上有記載的,家裡那麼富有,妻妾成群,身上穿的衣服、襪子都是綾羅綢緞,等到最後家道敗落的時候,他的妻子、他的姬妾去外面跟人家討飯,去跟人家討一尺的布都討不到,身上穿的都是破衣破襪。老祖宗教導我們要儉以養德,這是千古不變的真理。這句課文我們就學到這裡。

  請接著看下面的這句課文,我們掀開《聖學根之根》第一冊的第十八頁,從第一行開始看起。

  【冬則溫。夏則凊。】

  『冬則溫,夏則凊』,這是教導我們,在侍奉父母的時候,要非常的體貼、非常周到。這句課文在歷史上也是有典故的,在二十四孝當中,九歲的黃香為了讓父親能夠安睡,冬天寒冷的時候會為父親溫暖被窩,夏天睡覺之前會幫父親把床搧涼。所以這段公案、典故就體現出孝子對父親的至誠的孝心,非常值得我們學習。

  「冬則溫」,「溫」是「致其暖」的意思。冬天非常的寒冷,到了冬天的時候就要想辦法讓父母親能夠穿得暖,晚上蓋的被子能夠睡得暖,「如溫被加衣之類」。「凊」,是指夏天的時候,「致其涼也」,要讓他感到很涼爽。譬如說有幫父母親準備扇子,有一些季節或者有些地區還需要用到空調,總之,讓生活的環境非常的舒適。我們想到當子女他呱呱墜地的時候,母親對他的照顧是三年不離懷抱,甚至連睡覺的時候,都常常想著自己的兒女被子有沒有蓋好。做為母親,從早到晚心心念念她的心都是掛在自己兒女的身上。當我們小的時候,「口不能言,身不能行」,如果沒有父母親對於我們這樣的養育,怎麼可能長大成人?

  當我們長大了之後,父母親日漸老矣,子女卻日漸的強壯,父母親一天比一天的衰弱了。想到這一點,我們就要時時刻刻想到如何來照顧自己父母身體的安康,冬則溫,夏則凊,冬天的時候讓他能夠感到溫暖,用各種方法能夠讓他保暖;而夏天的時候則是「令之涼爽」,從飲食上、從生活上各個方面,讓他生活會感到很舒服、很舒適,以及一切的養身之事。當然不只是這個方面,包括生活的方方面面需要照顧到父母的地方,這都是為人子女應該要去落實的。

  我們在這些年來,非常的感恩師父上人的一種慈悲的示現。為什麼?因為我們常常跟年紀大的老人在一起的時候,就會體會到父母、老師、長輩他們生活上種種的不方便、種種的需要。照顧一個老人的時候,有時候往往就像在呵護一個嬰兒一樣,因為年紀大了,在各個方面都需要非常細心的去關心、照顧,我們也就有很多機會能夠承歡於父母、老師的膝下,並且學習如何照顧老人、如何照顧自己的父母跟老師。譬如說有時候出門,我們在歐洲就有看到,歐洲人他們設計的一種枕頭是非常舒服的,因為老人年紀大了,他的脊椎、頸椎都不是特別好,晚上睡枕頭,它的高低還有它的品質對於睡眠是很有影響的。我們出門的時候,因為常常在各個國家走來走去,老師晚上要休息,就是這個枕頭,因為歐洲人設計的這種枕頭非常的舒服,通常學生們也都會帶在身上。像這些用品也會放在我們的行李當中,等到了一個地方的時候,趕緊,老師還沒到,我們就提前要把老師的這些枕頭、這些生活要用的東西,先把它在房間裡面擺好,讓老人家到了這個地方很快就可以趕緊去休息了。這些點點滴滴的照顧,我們也都是在跟著老人家的時候,一方面跟著身邊的侍者們去學習,另一方面自己也是用心的去觀察。

  在去年,我們是第一次到德國舉辦世界萬姓先祖的祭祖大典,當時在祭典要舉辦的那一天,有一個讓我們非常印象深刻的體驗。我們從德國法蘭克福的一個別墅當中,當地的長輩他們非常的用心,覺得老人家要生活,特別租了很舒服的別墅,讓老人家平常就住在這裡,要去祭祖大典的會場就還需要經過一段路。我們那天早上要去參加世界各族萬姓先祖祭祖大典的時候,我們走出了別墅的門口,發現那天早上下了一點雨,地上都是非常濕的,樓梯往下走的時候,非常的不方便。平常我們有一個習慣,特別跟老人在一起的時候,上下樓梯我們一定要走在老人的前面,通常會有一個人走在老師前面,其他的人在旁邊扶著,這樣會比較安全。那天我走出來的時候,我就走在師父上人的前面,剛好一出去一看,樓梯非常的滑,而且剛下過雨,老人要走這段路是挺辛苦的,當時左右兩邊的扶手又離得很遠,手又夠不著。剛好那天要祭祖,可能老祖宗給我們加持,突然有一個靈感,我走在前面,我就把手伸出來,當成樓梯的扶手,讓老師就扶著我的手一步一步的往下走。就在走這段路的過程當中,好像在那一剎那,就感受到父母跟子女以及老師跟學生那種一體不二的關係。當老師很年輕的時候,老師把他的智慧經驗都無償的傳授給我們,當老師年紀大的時候,做為學生,在生活點點滴滴,就要來報答自己的老師、回報自己的老師。我們在扶著師父一步一步的走下樓梯的時候,那種感受就是「孝」字是老一輩跟子一輩是一體不二的關係,就在那一剎那之間感受非常的深刻。我們真的內心當中非常感恩老人家的這種慈悲的示現。因為有時候年輕人比較沒有耐心,覺得說老人生活的種種方面都很不方便,動作也很緩慢,吃東西也很緩慢,有的年輕人可能沒有耐心去侍奉、去照顧。我們的感受真的是特別感恩老師的這種慈悲,讓我們在跟老師、照顧老師的過程當中不斷的去體會老師所教導我們這些學問、道理。

  「冬則溫,夏則凊」,典故是出自於東漢,有一個孩子叫做黃香,我們都很熟悉「黃香溫凊」的故事。在《三字經》當中也談到「香九齡,能溫席」,就是指東漢九歲的孩子黃香。黃香字文彊,他是江夏人。在他九歲的時候,母親就過世了,當時他非常的哀傷。鄰里鄉黨看到孩子這麼孝順,都對他非常的讚歎。後來他就和他的父親相依為命的,但是因為家裡非常的貧窮,父親的身體也不是非常的好,家裡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是九歲的黃香一個人去擔負起來,對他的父親非常孝順。在夏天的時候,因為天氣非常的熱,他就拿扇子把枕頭、竹席搧涼了之後,再讓父親去入睡。等到冬天的時候,因為天氣非常寒冷,每次他都先鑽到被窩裡面,把被子、把席子都焐暖和了,再請父親上床睡覺。我們從這裡可以體會到,黃香的年紀雖然非常小,但是他時時刻刻都能夠觀察到父親有什麼需要。他有時時來關懷自己父親的心態,我們可以想像當父親所有生活起居所需要的一切,他都會盡心盡力的來照顧、來付出。忠臣出於孝子之門,這九歲的孩子能夠對父親這樣有孝心,就感得當地的地方官員非常的感動,太守劉護就特別讚歎他。在古時候有舉孝廉的制度,後來就推舉他做孝廉,黃香他一直官位做到了尚書。

  我們可以想像,如此有孝心的人,他用這種心來對待老百姓,來治理社會、治理國家,他一定會治理得非常的好。因為孝心能夠推而廣之,去愛一切人的子女、愛一切人的父母,「凡是人,皆須愛」。當時的皇帝也是非常讚歎他,說:「江夏黃香,天下無雙」,黃香的典故流傳千古。

  王應照先生說,他當時照顧父親的時候只是九歲的孩子,我們想想看,用常情來說,像搧枕、溫被子這些事情,應該都是父母疼愛孩子的時候父母為孩子做的,反過來做為孩子,他能夠這樣來對待父母,這種孝心真的是非常的可敬、可佩的。九歲的孩子都能夠做到這樣,我們想想看,做為大人來講,如果都不知道對父母盡孝的話,或者盡孝的時候又不能盡心盡力的來做,我們心裡會不會感到非常的羞愧?黃香他年紀這麼小,他就能夠出自至情至性的來孝敬自己的父親,如同王應照先生所說的,他所做的這些事情照常理來講都是父母給兒女做的事。

  有一個同學,她也是從小讓她的兒子學習《聖學根之根》,她的小朋友也是才沒幾歲,對父母親就很孝順。有一次她給我看了一個視頻,小朋友他每天也學黃香,父母要睡覺之前,他拿一個小扇子去把父母要睡的地方搧涼了,然後才請父母親去睡覺。這是從小就在讀誦《聖學根之根》長大的小朋友。他父母本來也是很高薪的工作,每個月能賺好多萬的錢,但是她接觸聖賢教育之後,她一心想要來從事這個工作,就帶著她的孩子專心的來學習《聖學根之根》。

  如果用父母愛護兒女的心,我們反過來來孝順自己的父母,我們自自然然都能夠像黃香這樣子,體會到父母親實際上的需要。有時候我們從巴黎回到亞洲的時候,因為有時差,時差有時候要是身體比較弱、氣血比較虧的人,時差都不太容易調過來。有時候調時差調了將近一個月,都還沒有完全把生物鐘調整過來,這個過程挺辛苦的。有一次也是同樣從巴黎回來的時候,剛好那幾天有個假可以回去看望父母,因為有時差的關係,白天還是一直想睡覺,晚上整個人就非常有精神。因為已經離開家鄉很久了,回到家裡看望母親的時候,白天又一直在睡,我就記得那一天,父母親就煮了一頓非常豐盛的午餐,等我睡醒了之後就起來吃。已經好多個月沒有吃到家鄉的菜了,當時能夠吃到父母親親手做的飯菜,覺得內心感到特別的幸福。就想起小時候唱的歌,有媽的孩子像個寶,有爸的孩子像個寶。就是在這個時候,一個人旅途歸來非常疲憊,能夠吃到溫暖的家鄉菜,那種心情是感覺非常的幸福。其實我們想,父母親時時刻刻都知道兒女需要什麼,但是如果真的能夠反過來,時時刻刻都知道父母親需要什麼,我們在生活當中的所作所為自然就能夠跟黃香一樣,會體察到父母親實際上的需要。

  父母親的恩情是像大海一樣深,人的一生千萬不要忘記父母對我們的恩德。父母親生兒育女,辛辛苦苦的把我們養大,家道得以代代相傳,一直從古傳到今。做為子女一定要孝順,不孝的人連天地都不能夠相容。我們往往看到家貧多能出孝子,在艱難困苦的環境當中,反而能把一個人的內在的德行、內在的潛能激發出來。有一些師兄從小有吃過苦,他就特別會照顧人,因為他常常在習勞,常常在動手、在付出、在幫助別人,他本身的這種能力、反應、聰明智慧各個方面就特別的強。

  「鳥獸尚知哺乳恩。父子原是親骨肉。爹娘不敬敬何人。」我們跟父母是息息相通、一體不二的關係,所以要從孝敬自己的父母開始,才能夠啟發我們內心當中真正愛一切人的德能。「養育之恩不圖報。望子成龍白費心。」父母親總是希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無論我們的事業做得多好、做得多大,最根本的還是要有一種孝敬的心。我們在社會上功成名就的時候,也念念不忘去報恩,報父母恩、報親人的恩、報社會的恩、報國家的恩。

  前面這段我們就分享「黃香溫凊」的故事。在佛門當中,很多人覺得有的人出家修行了,可能對於父母親就沒有照顧得那麼好。在《德育古鑑》當中看到有一位古時候的出家人,他用自己的身教來做出了示範,「齊僧道紀」。道紀法師的道行是非常高邁的,他修行的功夫非常好。而且他講經說法,法緣也是非常的殊勝。他每次講經說法之後,就回到自己的母親身邊去奉養母親。而且他常常教導人們說,一定要奉養自己的母親,我們奉養母親的福報跟奉養十地菩薩的福報是相等的。對於母親的衣食住行各個方面,他都親自去照顧,親自去料理。有許多出家在家的人,看到他對母親的這種孝心,也都非常的感動。

  在近代,海賢老和尚也是有這樣的示現,對於母親非常的孝順,一直到後來也把母親送到西方極樂世界,送母親圓成佛道,這都是在佛門裡面行孝的好榜樣。

  我們學習到孝字,可以體會到中國的傳統文化是非常重視孝、非常重視敬的。中國文化可以把它比喻成一棵五千年的大樹,所有的本質跟原則都跟樹幹一樣,它這個樹幹能夠屹立四五千年不動搖,但是每年都能夠發新枝,每年也能夠發新芽,這些枝葉一定也適合當時的氣候。我們學習中國的文化,要抓住它的根本來學習,就很容易掌握住綱領。

  好,從剛剛學習到的這些公案,我們能夠體會到,黃香就是時時刻刻能夠看到父母的需要。師父上人常常教我們,「孝」字包括三個方面:養父母之身,這是對於生活各個方面的孝養;進一步要養父母之心;更高的一點,要養父母之志。孝字落實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在佛法當中也是教我們要從孝養父母方面開始學起。因為父母對於我們有養育之恩,我們身是得自於父母辛辛苦苦的養育,首先要感念父母的恩,要報答父母的恩。當父母年老的時候,他沒有工作能力了、退休了,在家裡靜養,這個時候兒女一定要照顧父母的生活。當我們在小的時候,沒有生活的能力,甚至於剛出生,母親三年不離懷抱來照顧我們,對我們的照顧是無微不至的。對於這種恩德,我們是不是時時刻刻都把它放在自己的心上?有沒有時時刻刻想到父母年老的時候,也能夠像父母來照顧兒女那樣的關心父母、照顧父母?能夠做到這樣,這是盡到了少分。當然除了養父母之身之外,還要養父母的心。一個人他年紀大了,最重要的是他心要安,他的情緒要好,他的心情要愉快,要讓他保持非常歡喜的、愉快的情緒,而不能夠憂愁。養父母之心就是要讓父母親感到愉快,晚年生活得很快樂。

  在最近幾年當中,師父常常在強調,希望在各個地方能夠建老人樂園。老人到了這個年紀,我們在逢年過節,或者是在一些場合當中,想辦法給老人挑選一些他喜歡看的京劇、戲曲,一些表演的節目,讓老人歡喜。就像中國傳統的這些藝術、雜技、曲藝等等,有很多的藝術形式,從古到今都是寓教於樂的。我們真正把這些傳統的藝術恢復起來,希望都能夠有這些年輕人來繼承,經常可以給老人去表演這些節目。希望這些老人都有一個幸福而快樂的晚年,希望能夠把老人樂園做起來。

  我們在歐洲,在一些國家地區的時候,有機會也會給老人表演一些節目,或者是請一些藝術家來唱京劇,請人來給老人唱唱歌,就是讓老人心情感到愉快。我們選的歌曲也都是會精挑細選,就是從內容到形式,各個方面都是有正能量的,讓人聽了既能夠達到娛樂的效果,同時它又有一定的教育的內涵在其中,這個是非常好的。包括年輕人看了,也都會對他很有啟發、很有幫助。有一些老人家他們幫我們蒐集了一些很好的京劇的曲目,我們在看京劇的時候,在這裡面就學會了很多人生的經驗,以及進退應對的智慧,包括一些歷史的教訓等等,在這些傳統的藝術形式當中都有所表現。古人傳下來的這些曲目,都是把倫理、道德、因果這些道理融在了戲劇當中,這是非常值得我們恢復跟提倡的。這是養父母之心。

  養父母之志,父母還有老師對於我們的期望,我們要能夠落實,能夠做到,這是養父母之志。

  我們從這三個方面要是都能夠注意,對於父母的孝養,從身、心、志三個方面來落實的話,孝就能夠做得非常的理想、非常的到位。下一句經文,我們接著看:

  【晨則省。昏則定。】

  「晨昏定省」,每天早晨起床之後,要先探望父母,並且向父母來請安、問好;晚上回家之後,也要把我們今天生活上所發生的事情跟父母報告,讓父母放心、安心。

  『晨則省』,「省」就是問的意思,問晚上睡得好不好。『昏則定』,「定」也是安的意思,就是照顧父母,讓他可以安心的休息。在《內則》當中說,子女在侍奉父母的時候,「雞初鳴」,早晨的時候,「咸盥漱。盛容飾。以適父母之所」。一大早,我們就刷洗、梳洗完畢,衣服穿得整整齊齊,來到父母親這裡。到了父母親這裡,「下氣怡聲。問衣燠寒」,我們做為兒女,非常恭敬的詢問自己的父母,衣服穿得暖不暖,昨天晚上睡得好不好。「疾痛苛癢而敬抑搔之」,對於父母親身心的健康,我們都非常的關懷、關心。「出入則或先或後。而敬扶持之」,特別是我們的父母、老師如果年紀大了,前前後後起床,要梳洗、穿衣服、吃飯這個過程當中,子女在前後就要把他扶著,讓他走路可以走得比較平穩。「進盥。少者奉盤。長者奉水」,父母親在梳洗的過程當中,兒女也都在身邊來照顧。「問所欲而敬進之。柔色以溫之」,這個過程當中都是和顏悅色的來奉事父母。「父母必嘗之而後退。晨省而昏定。則人子之心無須臾離於父母矣。」從這裡可以體會到,在《禮記》當中教導我們去侍奉父母的點點滴滴的經文,反過來我們小的時候父母親照顧我們的點點滴滴、這些做法;現在父母年老了,我們就反過來,用同樣的方式來孝養自己的父母親。也就是說,我們小時候父母親心心念念都掛念自己的子女,而子女在奉事父母的時候,也都是心心念念在掛念著自己的父母親。這是「晨則省,昏則定」。

  師父上人在最近的一段時間,常常提醒我們,希望我們把拜父母、拜老師的禮能夠恢復。在古時候,子女拜父母,無論是逢年過節還是每天早晚,對父母恭敬的禮拜,學生拜老師。希望能夠把這個禮恢復,來啟發我們孝養父母和尊師重道的心行。

  好,這是「晨則省,昏則定」。

  我們看到通過晨昏定省,也想到古聖先賢的這些教誨,在在處處也都是在啟發我們要有孝親尊師的心行。世出世間法的成就,古聖先賢的教誨,在中國歷史上已經有了五千年的經驗,這是經過實踐檢驗,是真實不虛的。教學的原理、原則,就是我們中國古人所講的孝跟敬,也就是孝道跟師道。孝道表現在祭拜祖先、恭敬祖先,而師道則是表現在尊師重道。我們具有這個態度,家道得以承傳。具有敬祖的態度,家道一代一代的以孝悌來承傳;我們有尊師的態度,能夠使我們學習的道德學問代代相傳而不中斷。師,老師是代表著道業的承傳。一個學生他是不是能夠成聖成賢,在他的生命歷程當中,父母跟老師是起的至關重要的作用。父母教兒女跟老師教學生,這是相互配合的,因為父母教導兒女,最重要的核心是要教導他尊師重道;而老師教導學生,核心的理念是孝順父母。

  師父上人常常談到,在他一生當中,為什麼他能遇到這些好老師、遇到貴人,學有所成?這和他父親給他的身教,也就是尊師重道的心態,對他一生的影響是非常深遠的。當時在民國年間,小朋友還是六七歲的時候就要進到學堂,雖然師父家裡是家道中落,但是姑媽家的祠堂還是有在辦學,六歲的時候他就進到私塾裡面去求學。他非常記得在進入學校的第一天,父親就帶著他,手上拿著禮物來供養老師。在學堂當中的同學三十多人,都站在禮堂當中,祭拜祖先的殿堂裡面,當中就供奉著大成至聖先師孔老夫子的神位。

  同學站在兩邊,老師站在上面,新來的學生就先向著大成至聖先師孔老夫子的神位行三跪九叩首的禮,這個禮是清朝留傳下來的大禮。拜完孔子之後,父親再請老師上坐,老師坐在孔子牌位的前面,師父的父親帶著他向老師行三跪九叩首的禮,再送上禮物。父親這樣的表演,這種尊師重道的表現,對於子女一生的影響是非常深刻的,一生都不會忘記。一生當中,對於從事於教育工作的人,自自然然就會生起一種尊重的心。中國傳統的拜師禮,這種教育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在從前我們還在讀書的時候,剛好徐醒民老師應邀到香港來講學,老師給我們講授的是《詩經》,從四書五經當中老師節選了一些精華,給我們講授儒學的課程。當時因緣也是特別的殊勝,我們那時候還是學生,只有二十出頭。在徐醒民老師授課的期間,師父上人親自為我們主持了拜師禮。老師就是徐醒民老師一個人,學生就是我一個,對著老師頂禮三拜,行拜師禮。期許我們要向這樣有德行、有學問的老師來學習,繼承跟弘揚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從拜師禮一直到現在,也過了將近二十年的時間。一直到現在,徐老師他老人家也是九十三歲的高齡了,九十三歲的高齡,老師每週還是上三堂課,上一堂《論語》,上一堂《周易》,還上一堂《無量壽經》,這是佛經的課程。在徐老師身上也看到,他秉持著他的老師雪公李炳南老居士一生教學的風範,一直到九十多歲,每個星期還在認真的講學。我們看到這些老人家的身教,做為年輕人,我們敢不認真努力來效法學習嗎?

  師父上人也常教我們,聖賢之道無他,就是勤於講學、勇於改過,每天要講解、學習這些聖賢的學問,每天要勇於改過。像師父上人、徐醒民老師,這一生當中給予我們的言教跟身教都是非常多的。我們現在深深的感恩老人家慈悲的示現,讓我們年輕人確實是不敢懈怠,真的是「活到老,學到老,學不了」。講學、教學的工作,我們如果能像老師這樣高壽,活到八十歲、九十歲,也希望還能夠像老師這樣子,每個星期教學都不中斷,這樣做才真正對得起老師們對我們的栽培、培養的深恩大德。

  好,今天的時間到了,我們就跟大家報告到此地。這個地方重點還是強調「孝親德根,敬師德本」,孝親敬師是德行的大根大本;「倫常大道,成就八德」,我們才能夠在德行上有真實的成就。

  好,今天就學習到這裡,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