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尊敬的諸位長輩、諸位學長,大家早上好!我們一起學習《弟子規》,昨天談到「信」的部分。所謂中華文化,包含「五倫、五常、四維、八德」,我們看五倫、五常、八德裡面,「信」都貫穿在其中。道德要成就,要在人群當中建立威信,這個信字就非常重要。我們看這個信字,人言為信,所以「凡出言,信為先」。這個信字還跟「信義」放在一起,人不重道義也無法立信於人群。「信實」,處事很實在,值得人家信任。包含做出哪些行為才會值得人家信任,這個都是「信」部分包含的教誨,不只是言語而已。待會兒我們在經句當中再來體會看看。

  比方「見人善,即思齊」,有沒有用言語?沒有,但是為什麼放在「信」這個部分?一個人真的見賢思齊,見不賢內自省,他才值得人家信任,他才每天在提升進步。他假如見人善,即嫉妒;見人惡,幸災樂禍,那你離他遠一點比較好,不然要出事。包含「唯德學,唯才藝,不如人,當自礪」,有沒有講話?沒有。但它是一個處世態度,人重視道德,值得信任;人假如浮華,都是追求流行,這個人不值得信任。「聞過怒,聞譽樂」,他這樣的態度值不值得信任?「損友來,益友卻」,假如他還是單位的主管,是這樣的態度,那可能就排除異己,招感來的都是順著他的人,招感來的都是阿諛奉承他的人,「方以類聚,物以群分」。每一句人生態度對他個人的修身,以致他團隊的風氣都有直接的關係。「過能改,歸於無」,有這樣的人生態度,值得信任;沒有這樣的人生態度,可能德行要提升就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弟子規》是做人的根,有這個根他才能成長,沒這個根就好像花瓶裡的花,它不可能延續生命,它可能只是二、三天好看而已。好看會有副作用,好看,這些花瓣一腐爛掉,還是會發臭的,所以還是要有根才有生命力。我們看這個「信」,「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欺詐的話、不實的話決定不能講,可能講了一句,人家一輩子都不容易信任我們。

  「話說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王羲之有三個兒子,有一次去找當時的宰相謝安,那是晉朝時候。三個孩子拜訪這一位長者,拜訪完,旁邊的朋友就問謝安,「這三個孩子,哪個人德行比較賢能?」謝安回答,「小兒子王獻之比較好」。旁邊的朋友就問,「你是怎麼判斷的?」他說,「大兒子、二兒子一開口都是一些俗事,話比較多。這個小兒子除了一些禮貌上的問候關心之外,就沒什麼其他的閒話」。《易經》上說到,「吉人之辭寡,躁人之辭多」。吉祥的人,他的話是少的;浮躁的人,他的話是特別多,見人就想講話,好像有滿肚子的話,甚至是滿肚子的苦水要吐。我們體會看看,為什麼人的話少是吉祥的?話少代表心比較定,定就比較看得清楚事情,浮躁看什麼事情都會偏差掉。定生慧,人一有智慧了,他就會有福報。「天降之福」,上天要降福給這個人,「先開其慧」,他有智慧再來接受福報,這才是真福報。沒有智慧,一有福報,那個福報變成他墮落的一個因緣,一有錢,他沒有智慧就驕奢淫逸。什麼樣子是上天要降福於他,開他的智慧?「慚愧、奮發、改過,皆天開其慧;悠忽、昏惰、自欺、飾非,皆天奪其魄」。其實「命由我作」,真明理的人可以給自己算命,自己的心只在慚愧、奮發、改過,上天就要成就這個人。假如我們的狀態恍恍惚惚,就這樣過了一天,渾渾噩噩,又很怠惰,什麼事情不肯承認錯誤,飾非、自欺。什麼是自欺?我們今天寫的「日省一過」,寫的時候都想不到今天有錯什麼,那自欺就很嚴重了。一天當中的境界,所謂萬境交集,我們的念頭、言語一定會有偏頗,能不能洞察得到?能洞察到才是不自欺。

  躁人之辭多,言語多了之後他就浮躁,而且言多必失。「話說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事實是怎樣就依照事實去講,不要再添油加醋,就事論事。「信、達、雅」,信是依事實講;達是表達清楚,不要讓人家聽不明白,而且這個「達」當中,整個來龍去脈要講清楚,不要斷章取義去講,造成對方的誤會。遣詞用句文雅,但是要樸實,不要修飾得好像很華麗,也沒那個必要。孔子說,「辭,達而已矣」,言詞表達清楚就好,不要講話變賣弄詞句,那也不好。接著講「奸巧語,穢污詞,市井氣,切戒之」,這樣的態度其實都是很難取得別人的信任。他「奸巧語,穢污詞」,人家對他的人格就產生不信任感。就像我們在學校教書,在學生面前講話很嚴肅,下了台跟同事講話很隨便,只要被學生一看到,對老師的恭敬就沒有了。言行一致,台上跟台下要一致,人前跟人後要一致,老闆前跟老闆後要一致,上班跟下班要一致,有人跟沒人要一致,以此類推,其實就是時時我們的言行都是一致的。昨天跟大家有提到「見未真,勿輕言;知未的,勿輕傳」,我們不能有太多自己的猜測、推斷,還是要就實際情況去了解,不然誤會人,甚至在背後議論人,當事人聽到的時候,可能這種埋怨、誤解都很難解開,「背後之議,受憾者常若刻骨」。這段話前面還有一句,「面諛之詞」,你當面這些阿諛奉承的話,「有識者未必悅心」,有見識的人未必會高興,甚至你講這些諂媚的話,他還看出你還是很膚淺,盡講這些巴結的話。真正君子之交不需要這些東西,言語正直、真誠重要。

  假如對有影響力的人講話特別柔軟、特別恭敬,跟其他人講話就有一點高傲,這個都是很嚴重的「諂富驕貧」的態度。我們在世間容易染上,其實在傳統文化的單位也很容易不知不覺有這個態度,都要有高度的觀照能力。比方蔡老師講課的時候眼睛都瞪得很大,很認真聽,其他老師講課的時候就愛理不理了,有沒有這個現象?我在台上看就有。其他老師在講,我在背後看,那個聽我講話,身體挺得最直、眼睛睜得最大的,聽其他人講話不一樣,那就是諂媚。一切皆恭敬,怎麼會差這麼多?不好意思,自家人都講實話,比較不好聽,大家多包涵,講錯的地方多多包涵、多多指教。「背後之議,受憾者常若刻骨」,你在背後議論人的短長,可能當事人一了解到這個情況,他會非常難受,你讓他在人前抬不起頭來,人家都對他有成見。其實人是非常容易落印象的,大家有沒有經驗?你都還沒見過這個人,就聽到有人批評他,結果過兩天你真見到他了,怎麼看他都覺得怪怪的。有警覺性,放下放下,才第一次見面,不要對人家有什麼看法。所以真正護念他人的清淨心,絕不去批評人,因為一批評人,自己落印象,對方也落印象,就造口業了。而且現在這個時代要信任人很難,我們還常常講人家的不是,就障礙人與人之間的信任,信任真不容易。所以這個「信」字除了取信於人,事實上還包括我們容不容易自始至終對人性不懷疑。

  曾子是聖人,可是有一天有人告訴他媽媽說,「曾子殺人了!」他媽媽若無其事,「我兒子不可能殺人」。過了一會兒又來了一個人跟他媽媽講,「曾子殺人了!」曾子母親口頭上講,「不可能,我兒子不會殺人」,但心裡起了一點擔憂。第三個人又來說,「曾子殺人了!」他媽媽有點驚慌,就走掉了。曾子跟他媽媽是達到母子連心,三個人來講,他媽媽都驚慌起來,更何況是其他人與人的關係?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別人不信任我叫正常現象,不用難過,甚至於再檢討為什麼還造成他的不信任,問題出在哪?任何時候都想著怎麼讓自己做得更好,更不造成這個情況,就對了,不要去難過,甚至不要去埋怨對方。他毀謗我,還會毀謗,是不是我哪些做事還不夠謹慎,造成人家的誤解?這才是走在學習傳統文化當中「但求無過」的態度。假如我們沒這個態度,一被人不信任,難過了;一被人毀謗,就開始口舌之戰,這個就不是我們自利利人的初心。所以當我們聽的時候要會判斷是不是事實,傳話的人也要自己判斷完之後才可以傳。當然這個傳,是判斷事情的時候可以探討,但不要去傳別人的是非,尤其與個人的形象跟節操有關係的,哪怕你知道了都不要去講他,這才是厚道。言語其實最能展現人厚不厚道,「有一事而關人終身」,有一件事情關係他終身名節,「雖確見實聞」,你確實看到了,你也確定這件事情,但「不可著口」,不要去給人家傳。不好的你不傳,好的你讚歎,他心裡想,你知道他不好都不講,他才一點點好你都肯定,人的羞恥心就上來了。他好你不講,他不好你到處宣傳,他就破罐子破摔了,這樣對他也沒有好處。我們講一句話、做一件事都是為了對方好,這樣才有意義。自己喜歡講就講,那都是隨順習氣造口業。

  現在人講話很厲害,就是沒有的事,他也會講得讓你覺得不可思議,尤其那個劇情都講得很仔細。我跟大家舉個例子,我當時在廬江,二OO五年第一次帶了三十幾位同仁在淨居院學習。二OO五年就跟我一起在淨居院的一個同仁,過了一年多,有一個女的跟他講,她說,「我告訴你,我是蔡老師的女朋友,我跟你講,我誰都沒講,我就跟你一個人講,我覺得就你值得信任」,然後講(那個劇情跟小說差不多),「在牽牛花的牆邊,蔡老師跟我講了什麼山盟海誓……」聽的那個人是跟我很久的一個同仁,真的都聽傻了,他說那天以後,他怎麼看我怎麼不對勁。所以信任真是很不容易的。我沒有說那個女士說謊,說不定人家作夢夢到的,我們沒辦法判斷的事不能太武斷,但就是說信任確實不容易。我後來就想到師長當時跟過三個老師,當時都是台灣數一數二的高僧大德,但是毀謗他們的人特別多。但師長那時候一聽,馬上就離開了,他連印象都不落,這都是處世的智慧。我們接著看這兩句,「知未的,勿輕傳」,這個也是提醒我們講話不可以隨便,不可以輕視每一句言語,一定要確定的話才可以講出來。我聽說怎樣怎樣,這個都不妥,「道聽而塗說,德之棄也」,道聽塗說,很表淺的講是聽了之後就亂傳,深一點講是你聽到這些大道,聽到這些經典的道理,聽完之後還沒有自己去領會、去解行合一,就急著要搬出來講給別人聽,那就代表什麼?其實聽這些道理都為了要炫耀給別人聽、講給別人聽,自己都還沒有體會、沒有內化,這樣很危險。

  聽所有的課,目的不是調伏自己的心,目的是趕緊吸收,可以在台上講給別人聽,那些道理就入不了心,這個時候聽課都是為了講給別人聽,就很難受益了。現在很多講學的人,他聽每一堂課很可能就落到這個心態上。自己的心性沒有提升,變得口若懸河,特別會講話,這又是一個誤區,要很慎重對待。子路是賢者,「子路有聞,未之能行,唯恐有聞」,子路聽到一個好的道理,他自己都還沒有去做,他不急著要聽很多,他趕緊去做、去力行,他才有所領會。所以每一句背後都在觀照我們的心有沒有在道中。「事非宜,勿輕諾。茍輕諾,進退錯」,不合理的事情不要輕易答應,或者我們「度德量力,審勢擇人」,考慮完了,還沒具足的因緣不要輕易去答應。「茍輕諾,進退錯」,如果不考慮就輕易答應,會使自己做也不是,不做也不是,就進退兩難了。這句話也點明了我們很重要的一個處世必修的功課,就是要懂得拒絕別人。就是該拒絕的時候你要懂得拒絕,不要顧及情面怕他難過,結果答應之後又做不到,就失信於人。而且說實在的,當我們做不到而拒絕,可能他當下會失望、會難受,可是他慢慢觀察、了解,他會尊重、會信任你,因為你進退非常有分寸,他看到了你該拒絕的時候會拒絕。日久見人心,我們可不要考慮事情都只是眼前自己的面子舒不舒服、別人難不難受,不能只考慮這些而已,要考慮得長遠一點。

  我們要拒絕的時候,事實上也不去找很多藉口,是很真實的去談。比方我們是有家室的人,我們可不能應酬到連孝順父母、教育兒女的時間都沒有。「首孝悌,次謹信」,最後才是「餘力學文」。所以當我們要盡父母之孝,或者照顧家庭,都是可以拒絕的。我們本分以外,實在拿不出時間的這些因緣都可以拒絕。甚至我們自己修身還不到位,都要很真實的去談。今天外面很多緣分,可是我們自己的單位都沒有建設好,《大學》講的,「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自己家庭孩子都沒教育好,還常常跑外面去教育別人的孩子,這是不妥當的。認知到這些問題,都能真實去面對、真誠去拒絕,就不會發生「進退錯」的情況。接著「凡道字,重且舒」,凡是開口說話,這個「重」是咬字清楚、言語緩和,不要講得很輕,人家聽了很吃力,不要講得很急促。其實我們常說念念為人著想,表現在哪?一切時,一切處。講話的時候人家聽不清楚了,我們不會調大聲,還要別人提醒,其實我們的專注都在自己身上,沒有在別人身上,不然你光看他的表情,他眼睛有點瞇起來,就代表他聽得有點吃力,你就趕緊要調整自己的音量。我們有時候覺得好像有些反應都比較遲鈍,那都是我們自我太強。「勿急疾,勿模糊」,慢慢講,不要太急,更不要模糊不清。「彼說長,此說短,不關己,莫閒管」,遇到別人來說是非的時候,不要介入是非,聽了就算了,不要放在心上,事情沒有關係到自己,就不要多管閒事。其實來說是非的人,他也有本善,他說是非的時候,你一句都沒有回應,他可能講二、三句就有點講不下去了。為什麼他這個是非可以愈講愈來勁?因為我們愈聽愈有興趣,眼睛瞪得很大,「真的嗎?氣死我了!」,他就愈講愈來勁了。

  我們看「少娣感嫂」,她四個大嫂常常都給她講這個、講那個,她就聽,一句話也沒回,看著她大嫂,她大嫂講講講,沒事就走了。一次、兩次,她以後就不跟她講閒話了,因為沒有共鳴,她就沒興致再講了。改天大嫂又來了,跟她談,比方「我看《聖賢拯救危機》,山東哪個人學了之後很孝順他的婆婆,深圳哪個人學了之後,兄弟姐妹恩怨化解了」,慢慢的她就轉過來,都是講這些積極的,講這些好的事例。當然轉是有個過程,你要先融入他們,接著再慢慢的把他們帶向好的地方去。你不要到了這個團體、這個人家,好像就是你最清白、你最清高,別人都不如你,一副「眾人皆醉我獨醒,舉世皆濁我獨清」這種高傲的態度,人家就覺得你有什麼了不起,你講的話人家也聽不進去。和光同塵,人家再有不是,看人家的好、肯定人家的付出就對了。「見人善,即思齊」,看到別人的善行馬上想去學習他,向他看齊。「縱去遠,以漸躋」,縱使現在能力還差得遠,也下定決心逐漸趕上別人,趕上這個榜樣。這一點要做到,首先第一個自己要有信心,確實是可以「以漸躋」的。我們很多時候花在不信任自己、否定自己的時間太多,甚至於會覺得他們都不是普通人,只有他們做得到,我們做不到,都是這些意念在否定自己。真理會在每個人身上顯現,只要依教奉行,「聖與賢,可馴致」,這才對。

  再來,要「見人善,即思齊」,決定要去掉自己的嫉妒心,人不去掉嫉妒心很難見賢思齊,可能人家在讚歎他,心裡還在嘀咕「有什麼了不起?」嫉妒也是很嚴重的煩惱,要調伏。怎麼練習?人家在讚歎一個你討厭的人,你馬上也隨喜功德跟著讚歎,這樣要突破就比較容易了。大家有沒有試過?(聽眾答:有。)試完以後什麼感覺?原來也沒那麼難,然後拍一張照,終於突破了一次,不再嫉妒人家。也不要拍照,容易染名聞利養。我們讀這一句「見人善,即思齊」可能讀了上百遍,用上沒有?現在還沒用上,我們學習狀態都是學知識,不是求學問,不是真實的道德。有沒有做?很簡單,我們內心裡面最崇拜的三個人,把他寫下來,他們身上最明顯的優點我們也把他寫下來。進一步問自己,他們的優點我做到、效法了哪一點?假如一點都沒有,那還是掛在口頭上,就不是實學,那還是儒學,不是學儒,大家回去可以試看看。我們口頭上都很佩服、很崇拜,其實那都是情感面而已,真正很理智、很有志氣的,你會效法學習才對。而且在效法的過程會看到差距在哪,內在的習性在哪,才可以對治。「見人惡,即內省。有則改,無加警」,見到、看到別人的缺點、惡行,應當反省自己是不是也有這個情況,有就改掉,沒有就警惕自己,「有則改之,無則加勉」,警惕自己以後也不要跟他犯同樣的錯。每個人都是我們的老師,都在提醒我們。這句話其實就是夫子為什麼可以道業不斷提升的關鍵,因為夫子可以「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我們心地上差距在哪裡?見人惡即生成見,見人惡即對立,見人惡即批評,自己的心不在道中,很可能還跟人家產生誤會、衝突。所以首先不跟任何人起對立,一有我對他錯、我高他低,這種對立一產生,誤會就來了、矛盾就來了,再發展變成鬥爭都有可能。就爭個對錯,都是因為從對立之後延伸出來的問題。見人惡即憐憫,見人惡即包容。在《了凡四訓》當中有一段話非常重要,了凡先生說,「吾輩處末世」,我們現在的人處在末法時期,提醒我們大家,很多都沒有學過聖賢教育,不要苛刻去要求別人。「先人不善,不識道德,無有語者,殊無怪也」,這句話我們很熟悉,諸位學長入心了沒有?這個態度時時提得起來沒有?真正時時提得起來,決定不會批判任何人。無有語者,沒人教他,他很可憐,怎麼會去怪他?殊無怪也,這句話真正領納在心上,人心就厚道,不批判了。這些經句貴在內化,變成我們的存心,時時提得起來。了凡先生洞察人心的狀況,所以提醒我們「見人過失,且涵容而掩覆之」,厚道,不要去揚他的惡。「一則令其可改,一則令其有所顧忌而不敢縱」,我念這一段,很多學長點頭了,代表最近有念《了凡四訓》;沒有點頭的,來人,待會兒下課了解一下他有沒有《了凡四訓》。你們不要太緊張,我還算仁慈,不會有什麼太激烈的行為。

  大家看,我們說念三百遍,你是說「好,我回去一定念」,還是「我現在開始念」?這個都是流露我們一個學習的態度。你邊聽一個道理,邊覺得講的太好了,「好,我慢慢來調整」,你這個慢慢調整又不知道哪年哪月哪日了。聽明白了,當下趕盡殺絕,這才是當生要成就的態度。了凡先生真的文章寫得太精闢了,「見人過失,且涵容而掩覆之,一則令其可改,一則令其有所顧忌而不敢縱。見人有微長可取,小善可錄,翻然舍己而從之」。他有好就不簡單,現在人還有利人的心,那都是碩果僅存的好人,要肯定、讚歎、隨喜他,那整個帶動的風氣就隱惡揚善了。其實這個態度有沒有,差太多了,比方一個太太去告訴別人,先生這裡不好、那裡不好。他先生一聽到以後,這個家爭吵就沒完沒了了,「你讓我在外面根本一點面子都沒有!」忍住,不批評先生,不好的不講,有一點點好,出去外面給他兄弟姐妹都讚歎,等到那個讚歎的話回到他耳裡,他想,「我就這麼一點好,我太太還肯定、欣賞,我可不能糟蹋她的信任」,人的羞恥心不就在太太的這個態度當中被激發出來了嗎?夫妻如是,人與人五倫關係亦如是。我們接著看「唯德學,唯才藝,不如人,當自礪。若衣服,若飲食,不如人,勿生戚」,這告訴我們,每個人應該重視自己的品德、學問、才能、技藝,尤其這個才能跟技藝為什麼要非常重視?因為我們要盡一分忠心,我們愈有能力就愈幫得上忙。所以有忠心的人,他學東西都會很主動,他希望多承擔,他不會去逃避責任。只要他管的事,他希望做得更好,如果有不如人的地方,應當自我惕勵、奮發圖強。我們現在很容易不如人就氣餒了,還是要提起奮發向上的心。

  「若衣服,若飲食。不如人,勿生戚」,至於外表,像穿的方面、飲食方面,物質生活不如人,不必憂慮、不必自卑,其實人真正過清貧的生活,你的物質不去追求,真正過一段時間才知道那樣的日子是最輕鬆、最沒有負擔的。大家有沒有經驗?比方你在一個團體裡學習,基本生活這些用品,團體都幫你準備好了,你就很專注的學習、讀書、工作,兩個月沒有拿過錢,有沒有這個經驗?人兩個月沒有拿過錢,能不能活?也能活,活得挺好。當然有很多人照顧你,只是你不會再起一個「我還想吃啥」的念頭。我有時候講話講著講著太投入了,有些動作就不自知,剛剛有點快這個樣子了,要有威儀。其實我們能不起這些欲望的念頭,你的整個身心是愈來愈輕鬆,「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你真正樂在道中,不去追求欲望享樂,那個法喜自己很清楚,你一有法喜,世間那些欲望的享樂你根本一點興趣都沒有,那個叫打麻藥,Happy(快樂)一下,接著又是空虛、又是痛苦。接著講「聞過怒,聞譽樂,損友來,益友卻」,一個人聽到別人說自己的缺點就生氣,聽到別人說自己的優點就歡喜,無德之人就會慢慢來接近,諂媚巴結,真正的良朋益友就慢慢的疏遠。比方我們在台上跟大家交流,講完課,這些同仁一跟我們見面,我們心裡又期待又怕受傷害。很期待他說,「你剛剛講得很好!」然後我們等著說,「沒有沒有,你多多指教」。一次、兩次、三次,每次講完課,得失心就非常重,人家一讚歎,很高興,人家一批評就很難過。其實假如發現自己在講課的時候得失心特別重,最好先下台來,先清醒清醒為好,人沒有那個功夫,不要打腫臉充胖子。

  比方色這一關你就是過不了,你還說「百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橫批「自欺」。你得要衡量自己的斤兩,你不到那個程度,每天在這種境界,你只是愈來愈嚴重而已。所以真正愛護自己,不行,不可以硬撐。懂得先沉澱下來、冷靜下來,懂得先厚積薄發、潛修,何必這麼在乎有沒有講台可以站?而且再講一句實話,我們得失心都伏不住,能給人家什麼?佛家有一句話,不要打折扣,「自己不能度,而能度人者,無有是處」。還有一句俗話講得也很貼切,叫「泥菩薩過江,自身都難保」。反而是自己不自欺,很趕盡殺絕的對治自己的習氣,哪怕你現在道德還沒成就,人家都效法你這個態度,這才是供養。而不是自己自欺,站在台上,好像講一些話人家受益,那個很困難的,甚至於無形當中傳遞的還是好名利。人與人的影響其實是不知不覺的,優點可能要學兩年、三年還不見得學得好,可是缺點,可能你一個眼神、一句話就傳給他了,學壞一日有餘。比方我們去觀察,有人輕慢心起來,在揶揄一個人,在揶揄他的時候,可能我們在旁邊還陪著他笑,不知不覺揶揄別人的習氣也被帶出來了,笑完還沒警覺到對人不恭敬。所以學不好很快,我們學一個「對一切人皆恭敬」,學了很多年還不見得能時時提得起來。話說回來了,人家信任我們,我們是人家的領導,可別誤了人,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要慎重,不可以隨順習氣。又說回來這一句「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這個太重要了。其實我們只要受到人家的恭維,很可能想講什麼就講什麼,不知不覺的。甚至於你身邊的人對你說,「我的家就是你救的,你講什麼我百分之百相信,我不懷疑」,我們聽到這一句話,內心什麼感覺?很激動,遇到一個知己。

  大家要了解,當你講哪句話人家都相信的時候,那是一種責任,是戰戰兢兢、誠惶誠恐,你別誤了人。所以有時候一聽到朋友、同事說,「你上次講哪一句話,我印象很深」,只要聽到這裡就有點緊張,「我到底講什麼?」等到他講完,說「好像還好,沒講錯」。人家把我們的話記住了,我們就有責任不能誤導人。孔子是我們的好榜樣,「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所以,不只天子「左史記言,右史記事」,一個人當領導都要有「左史記言,右史記事」的慎重。甚至於其實沒有人記言,也沒有人記事,看得到的沒人記。坦白講,閻羅王那裡記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賴都賴不掉,「是以天地有司過之神,依人所犯輕重,以奪人算」,人真明白這個真相,言語行為就會慎重。「聞譽恐,聞過欣,直諒士,漸相親」,聽到別人說我們的優點會擔心、誠惶誠恐,其實自己沒有做得那麼好。確實現在身邊人的讚歎都太過了,所以我常提醒長者,讚歎年輕人不要太過,會把他的傲慢心給調動起來。你可以肯定他的發心,但是要多給他一些提醒、批評、改善的地方,這樣才對他是護念。年輕人就覺得自己很怎麼樣,就麻煩了,「小時了了,大未必佳」。為什麼小時可以了了,後面會變成這樣?都是被捧壞掉的。而且我們也明白人家肯定我們,其實不也是因為父母的養育、教育,師長的教誨,種種這些身邊人的成就,所以這些肯定應該都要歸功於他們才對。基督教說的,「一切榮耀歸於上帝」,這個態度很好,不容易傲慢,歸於所有付出的、對我們有恩的人。

  李炳南老師,他的學生超過五十萬,很多學生有工作、有地位,有時候看到老師會供養。老人家只要拿到他弟子的供養,一定供在佛前,那都是三寶的加持、三寶的護佑,自己決定沒有一絲一毫的邀功。聞過欣,聽到別人說自己缺點,不但沒有生氣,還能歡喜接受,進而改過向善。接受之外還要改,我們昨天說的,「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其實是墮落,還是成聖成賢,關鍵就在這一句,聞過欣。大禹是「聞善言而拜」,人家批評得對,他禮拜他;子路是「聞過而喜」,人家講他的過失,他反而很感謝。所有亡國之君都是因為「聞過怒,聞譽樂」造成的。這個態度也是讓人真正能信任我們,一個「聞譽恐,聞過欣」的人,才是棟樑之才。「直諒士,漸相親」,有德行、正直、誠實的人就會逐漸和我們親近了。「無心非,名為錯」,無心之過名為錯;「有心非,名為惡」,若是明知故犯,有意犯錯,就叫做罪惡。所以不能常常給自己方便、給自己台階下,可能就造成「有心非,名為惡」。「過能改,歸於無」,知過能改,過失就會慢慢減少,最後消失掉了。「倘掩飾,增一辜」,若是為了面子還掩飾過失,不肯認錯,就錯上加錯。再來,「汎愛眾」,「凡是人,皆須愛。天同覆,地同載」,其實凡是人、凡是一切生命都應該愛護,為什麼?我們是天所覆蓋,大地所承載的所有生命,我們是一體的,在一個生命共同體當中,應該互助互愛。從佛家所契入的宇宙人生真相,眾生與我是一體不可分的,一體,當然要愛護、照顧他,就好像我們這個身體哪裡受傷了,一定好好的去照顧它。我們還沒契入一體,但是要往一體,無條件的慈悲去待人,因為聖賢人是真語者,他不會講妄語,我們相信了,往這個地方去用心努力,很快就能契入同體的境界。

  「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德行高尚的人名望自然高遠,大家所敬重的是他的德行,而不是他的外表、容貌。「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有才能的人,處理事情能力很好,聲望自然遠大,大家所佩服的是他的處世、做事能力,而不是他很會講大話。這裡也都告訴我們,面對有德、有才能的人,我們不嫉妒,進而去效法學習。「己有能,勿自私」,當自己有能力服務別人的時候,不要自私,要毫無保留的幫助別人,這一關很重要。不能做到毫無保留幫助別人,就還有自私的心,一有自私的心,去弘護正法,鐵定習氣會現前、會添亂,所以先考驗自己可不可以對身邊的人毫無保留去幫助。尤其面對父母,能不能心中只有父母,完全把自己的享受、感受統統放下,呵護、體恤父母?「人所能,勿輕訾」,別人有才能應該學習欣賞,不要輕慢、批評。「勿諂富,勿驕貧。勿厭故,勿喜新」,不要討好富有的人,也不要在窮人面前有驕慢的態度。「勿厭故,勿喜新」,不遺忘、不厭煩舊朋友,不貪新鮮事、新朋友。人沒有平等心,對人、對事物都有高下心的時候,諂富驕貧的態度就很難去掉,所以還是要修平等恭敬,對人才不會這樣子。自己要放下對物質欲望的追求,就不會用物質條件去衡量別人。厭故,為什麼反而容易對老朋友會厭煩他?這個很嚴重的問題在「忘恩記怨」,朋友對我們種種的好提不起來。最近講哪句話我們耿耿於懷,就一直想那句話,才會造成厭故。其實容易喜新的人,新朋友交沒幾天,他又開始討厭他,這就是愛憎心太強了。但這樣的情況往往我們不反省自己,都把責任推到環境、推到他人身上。我換一個人就好了、換一個對象就好了、換一個領導就好了,其實該換的不是別人,該換的是自己這顆心,修行要改心。

  「人不閒,勿事攪」,別人忙碌的時候,不要去打擾他;「人不安,勿話擾」,別人身心欠安的時候,不要再用閒話去干擾他,增加他的煩惱。這些細節都呈現一個人柔軟體恤他人的心,都在這些很細微的地方凸顯出來,這都是很好觀照自己能不能設身處地的功夫。「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說」,別人有缺點的時候千萬不要揭穿,別人有隱私的時候千萬不要張揚。在團體當中,尤其領導者有短、有私,不應該去張揚;在國家,不謗國主、不作國賊。國家的老百姓對領導者沒有信心,這個國家就有危機了;一個團體領導者的威信沒有了,這個團隊就沒辦法凝聚。批評領導者、講領導者的短處,造的口業就大了,我們是下屬,本分應該是勸諫,而不是私底下講他的過失。有一天子貢問孔子,「君子亦有惡乎?」,夫子你有沒有厭惡的情況?夫子在談厭惡的時候,最重要是看到這些行為背後負面的作用太大了。哪些事情?「惡稱人之惡者,惡居下流而訕上者」,這個就是揭人家的短跟私。「惡稱人之惡者,惡居下流而訕上者,惡勇而無禮者,惡果敢而窒者」,這些行為對團隊的負面影響都太大,攻伐人的隱私,居在下位都毀謗他的領導,團隊的信心危機就出現了。勇而無禮,很勇猛,可是很莽撞。但是這樣的行為有時候身邊的同仁會效法跟進,變得底下的人都非常沒有分寸,就很衝。惡果敢而窒者,就是這個人很果敢、很果決,但是,他雖然很果決,可是他事理沒有通透,他領會道理是有窒礙的,沒有通達。他領會錯了,可是又很會衝、很會做,你阻止他還阻止不下來。尤其領導不在的時候他會自作主張,帶兵出去衝,等領導回來的時候已經全軍覆沒了,這是果敢。果敢不是缺點,還不錯,可是理不通達,這樣就不行。所以首先要明理,這些好的優點、德行才會發揮得好,不然仁慈的人不明理,還是會做錯事。

  在《論語》當中,孔子對子路說了一段話,孔子對子路講,「你聽過六言六蔽嗎?」子路雖然是很勇猛的人,但是經過夫子教化,非常守禮。本來坐在那裡,夫子一講話,他馬上腰挺起來,「老師,沒聽過」。孔子說,「你再坐下,我慢慢給你講」。「居,吾語女。六言六蔽,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這個蔽就是形成障礙,閉塞了,或者覆障,就是被障礙住,就不清楚了。好仁,但是不好學經典的人,其蔽也愚,他反而會讓人覺得愚昧、愚笨。「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他滿有聰明的,可是不好學經典,慢慢就很狂妄、放蕩。因為他小聰明,人家想不到,他想得到,旁邊的人拍手,「好厲害!」他就愈來愈覺得自己不可一世。「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大家看,仁好不好,知好不好,信好不好,正直好不好,勇敢好不好,剛強好不好?都好。人有一長處,即有一病處,你不好學,長處可能會變成毛病。大家冷靜去觀察,這個人很仁慈,可是他理不明白,他不知道「慈悲多禍害,方便出下流」,每個人就藉他的仁慈,都靠他走後門,不守規矩。這個人在團體裡面會受到指責,「都是你在給我們添麻煩,這些人都被你給寵壞了」,那就愚了。好知,有聰明智慧,沒有學習經典,他就有點自以為是、放蕩了。

  他很守信用,但是他不知道信要跟義相應(義是正義)才能做。一些刺客,他講不講信用?你給他錢,他一定把事情辦到,可是那都觸犯法網。包含很講信用不會變通,那個尾生跟女孩子約在橋下,結果下大雨了,他很守信,抱著柱子也不肯離開,就淹死了。這個義是什麼?合情、合理、合法,你這麼做怎麼合情、理、法?賊,賊誰?賊害自己。再來,你假如守信無義,可能你的行為會賊害整個社會的法律跟公道。你自己很守信,你不守團體的規矩,你不知道人家不好辦事嗎?大家看「溫柔敦厚,詩教也」,「不學詩,無以言」,真的,沒有學詩不會講話,講話會不會講得讓人家喘氣都有點困難,尤其我們女性同胞。《太上感應篇》有兩句話我感覺義理深遠,「男不忠良,女不柔順」。中國字這麼多,為什麼男人就挑這兩個字,女人挑這兩個字?大家回去先悟一悟,我們再來探討。真有味道,你沒有這兩個字,你這一生考試不及格。男人沒有忠良,你連「男子漢」這三個字都談不上。女人我就不講了,這樣子人心才會平,我是男人,要罵男人重一點,你們要理解我。勇,很勇猛、勇敢,可是沒有學習之後,他的行為就會太過,就會有點讓人覺得犯上作亂的感覺。最後,剛強但是沒有好好學習,可能他這個特質會變成很狂妄。所以「但力行,不學文,任己見,昧理真」。我們雖然在弘揚文化,事實上經典裡面這些做人做事的原理原則,我們還不懂,甚至理都還不明。要趕緊掌握三個根,處世待人的分寸,自己還不清楚的趕緊請教,趕緊從經典當中去找答案,絕對不可以隨順自己的意思,一直都覺得自己都對,就不妥當了。

  今天早上先跟大家交流到這裡。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