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尊敬的諸位長輩、諸位學長,大家下午好!我們課程從《群書治要》當中看,歷代皇帝沒有不尊師的,「師嚴然後道尊,道尊然後民知敬學」。尊重老師,進而尊重道德學問,每一個人就有智慧、就有德行,天下才能夠安定。所以這幾節課我們談的主題是「做孩子一生的貴人」,上節課談到是第七個重點「自我教育的重要性」當中第四個要點:「敦倫盡分,閑邪存誠」。

  在「敦倫盡分,閑邪存誠」中,我們又分為三項跟大家做深入的交流、探討。盡自己的本分,在為師的角色上,要「作之君,作之親,作之師」。延伸開來,扮演任何一個角色,要扮演得圓滿,要讓人家接受、信服,這個「君親師」的精神都要能夠到位。「君」,以身作則;「親」,愛護,不棄不捨;「師」,循循善誘,機會教育。

  而為師者,他也為人臣子,他也為人弟子。尤其我們這個時代,縱使在學校從事教育工作,我們所接觸到的師範學院的培訓也是只有四年的時間。像我自身在學校服務之前,我是讀師資班,等於是大學畢業之後再讀一年的教育學分,讀了一年,人家就叫我們老師了。看著我們老祖宗的經典,被人家叫「老師」,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為什麼?德不配位,名不符實。「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傳什麼道?授什麼業?解什麼惑?甚至於自己人生還有很多疑惑不能解決,自己都不能度,怎麼去度別人?自己都不能覺,怎麼去覺悟他人?所以從事教育工作要名符其實,自己在經典當中要下大的功夫、不斷的深入才行。而且首先要具備一個做弟子的態度,假如我們今天在學校教學,覺得自己已經可以是老師了,這個就已經我們自身沒有自知之明了。自己都不明,怎麼去啟發別人的智慧?所以人貴自知,自己的程度到哪裡,自己心裡有數。

  我們在這個時代,二、三代人忽略了聖賢教育,我們都是補習的狀況,更要從根本扎根做起。所以這個「敦倫盡分」當中,為人弟子的本分要做到。我們跟大家分享到,要主動發問,有不懂的地方要詢問。其實這個是《弟子規》當中對追求學問的一個基本態度,「心有疑,隨札記,就人問,求確義」。我們聽到這句話,大家都點頭、都認同。請問上個禮拜七天過去了,我們面對那麼多人事物,有沒有不了解的地方?針對不了解的地方,有沒有請問經典、有沒有請教他人?假如沒有,這句話還是知識。

  為什麼我們不去主動的請教他人?因為我們覺得還有明天,「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所以這種主動學習的態度不足。再來,利益他人的心不切。學聖教,「慈悲為本」,要利益人的心很切,今天我早一天明白,我早一天可以利益孩子、利益他人。總是要在遇到的事情當中,清楚自己的心不足在哪裡,這個毛病出在哪裡,為什麼會有這個行為,心需要在哪方面去修正、去提升。孟子說到:「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真正的真心,應該念念要利益他人,就要主動提升自己、主動突破自己,這個是愛人的表現。不只是為人學生、為人弟子(我們是聖賢弟子),還有為人臣,在學校裡面我們面對校長,我們也是為人臣。其實我們想一想,我們到底要教給我們的學生什麼學問?我們要教給他,首先我們要明白這些學問,進而要去做到這些學問。假如我們自己沒有用心去做,知行不合一,學生要信任我們也不容易。

  而學什麼?「人無倫外之人,學無倫外之學」,倫常不外乎五個關係,在家有三個倫常關係,出外延伸出君臣(領導跟被領導),還有朋友關係,家裡面就有夫婦、父子、兄弟這個五倫,學問沒有超過五倫關係的。假如我們在學校裡面跟領導都處不好,我們教出來的學生懂得怎麼「君仁臣忠」嗎?所以這一些都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今天假如一個老師,他在家裡的倫常關係都處不好,他每天甚至還要帶著情緒到學校去,可能學生還要受池魚之殃。大家求學過程當中有沒有經驗,某某老師今天走進來,學生說:「小心一點,今天好像有點暴風雨的前兆。」我們在講台當中就表不了法了。「學問深時意氣平」,我們在講台上常常讓學生感覺帶著情緒,甚至於言語當中還會針對五倫關係批評、發脾氣,那已經沒有辦法給孩子學到怎麼人與人和睦相處了。

  夫子有一個精神,是我們從事教育工作一定要時時能夠這樣去期勉自己:「聞善必躬親行之,然後道之」。聞到好的教誨,必然自己,這個「躬親」就是親自去落實了、做到了,然後去引導學生做到。這是以身教來做示範。這個態度對於我們接下來談的第三個部分,就是一個為師者要有正確的思想觀念,他怎麼去對人、怎麼對事、怎麼對物?他對人的態度,可以是隨時隨地都呈現在學生的面前。什麼時候是教育?可能有人會覺得上講台才是教育,當父母的人覺得把孩子叫到面前來,就是開始教育他。其實,一舉一動潛移默化都在影響;甚至於沒有見到孩子,光是思想波都會影響。之前有跟大家講到一個例子,有一個母親本來學習傳統文化挺認真,有一陣子看韓劇(不看韓劇好像還要有一點定力才行),結果就迷了,看到三更半夜。突然發現她的女兒在學校不認真學習,都在偷看小說。她在那裡看韓劇也沒讓她女兒看到,但是她這個不認真的念頭就影響到她的女兒。所以父母跟子女是連心,確實如此。

  我們上一次跟大家就「對人」談到,第一,知恩報恩、飲水思源,這個是做人的大根大本。第二是愛敬存心。不管任何時候,哪怕是跟人有摩擦、衝突,「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有沒有尊重對方?有沒有愛護、為他設想?這個愛敬之心「不可須臾離也」,要時時能提得起來,不然學聖教會學成應付。你對某些人尊重、某些人不尊重,這不學成不平等、學成大小眼、學成傲慢了?瞧得起的就尊重,瞧不起的就不尊重,這樣學是學偏了。不只對人平等恭敬,任何時刻也要平等恭敬。老師看我們的時候我們要恭敬,老師不看我們的時候我們還是要恭敬;在眾人面前要恭敬,自己獨處的時候也要恭敬;上班的時候要恭敬領導,下班的時候還是要恭敬領導。不然就學成做樣子,應付給人家看。

  第三,我們提到互相尊重,互相敬愛、互相關懷、互相照顧,互助合作。其實這些對人的態度,說難,不難做到;說簡單,也不容易。關鍵在哪?能不能放下自我,念念為別人著想,這樣就不難做到。不然以自我為中心,容易放縱自己的念頭跟言行。第四點,我們提到要離愛憎、離好惡,要平等恭敬、平等慈悲。第五點,有一句跟大家共勉,「別人錯的,也是對的;我對的,也是錯的。」這樣的存心,他懂得寬恕,懂得時時觀自己的心有沒有偏頗、有沒有高下、有沒有傲慢。其實,我們的心偏了,又有什麼資格去講他人、去論對錯?所以必然我們自己先做好了,自自然然感化他人,叫「正己化人」,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處事態度。

  比方我們可能在跟人談話當中會談到,「那個人買那個名車,要幾十萬。」我們可能接話,「有什麼了不起,我才不稀罕那些東西,我安貧樂道,我不追求那些虛榮的東西。」別人在貪物質,其實我們講這些話的時候,自己有沒有在貪?還要標榜自己挺高尚的,不追求那些東西,可能我們當下也在貪這個高尚之名。所以看別人貪的時候在批評別人貪,可能當下我們也在貪。所以蘇東坡先生那個公案很好,「心中有佛,見人是佛;心中有糞,見人是糞。」心裡面沒有貪瞋痴慢,遇到人家貪瞋痴慢,他不會起現行,他遇到這個緣不會起現行。比方說一個人跟你講話很傲慢,你可能他一離開,說:「有什麼了不起,就是碩士畢業而已,有什麼了不起。」其實我們在講這個話的時候傲慢心也起來了。比方說,「你不要生氣好不好?你講話小聲一點!」我們在講別人的時候,我們自己不也是沒有做示範嗎?我們也動氣了。所以聖賢學問用功處在「善觀己心」,時時能洞察心念是覺還是迷、是正還是邪、是清淨還是染著。

  第六,跟大家談到處事不猜疑。當然,我們在跟大家探討這些處事的態度,我們當下在吸收,心態也要對。比方,我們說知恩報恩,那是自己做知恩報恩。不然我們懂了這個理,又去看別人的過,他沒有知恩報恩、他沒有愛敬存心。所以學聖教的人求之於己,不要求別人,「正己而不求於人,則無怨」。我們不猜疑別人,但是遇到別人猜疑我,「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別人猜疑我了,反求諸己。

  「君子恥不修」,這句話在《群書治要》當中也有,「君子恥不修,不恥見污;恥不信,不恥不見信;恥不能,不恥不見用」。君子羞恥自己沒有真實的修養,不羞恥別人誤會他、侮辱他。別人誤會、侮辱我們就動心了,哪來的修養?「受侮不答,聞謗不辯」,才是功夫。我們要重實質的東西,而且對於什麼該羞恥、什麼不該羞恥要搞清楚,人會覺得說被別人瞧不起很羞恥,不是的,做不到聖賢的教誨才是真正要羞恥的。「恥不信」,羞恥自己沒有做出讓人家相信的事情、言行出來,不羞恥自己做到了但別人還是不信任我,我們已經心安理得,不去強求,日久見人心。我們不能人家一個不信任,我們就跳起來了,那是變成什麼?強求別人、要求別人要相信我們。任何事情要讓它水到渠成,不是強求來的。「恥不能,不恥不見用」,羞恥自己沒有能力把這個事情、把這個位置扮演好,不羞恥別人不給我這個機會。所以在每一個當下都是要要求自己,不要求別人。

  比方在一個活動當中,沒有被派到重要的工作任務,你很傷心,「這個工作一定要給我做,你不給我做,我就不幹了,我就不學了。」那是很在乎表現,這個心態都不對。有機會,別人可以做的,讓給別人,沒有問題。你今天沒有表現的機會就說不幹了,那叫威脅領導。我們剛剛說這個心念止在哪,自己清楚不清楚?這種心態在情緒用事,所以主管不用我們是正確的。你要成就一件事情,要為大局著想,不能常常動氣。所以當自己不被理解,或者不被重用的時候,反而應該回過頭來反思自己有哪裡不足,這樣會更上一層樓,不會在那裡鬧情緒。

  我們上一次談的第六點,不猜疑,但不要求別人要信任我。而為什麼不猜疑?因為學聖教的人相信「人之初,性本善」,他相信每個人都有本善,所以對人不會有成見。縱使在發生事情的時候,因為對人沒有成見,不會妄下判斷。我們看到一個動作、一個情況,「他一定怎樣怎樣」,那個都已經內心對人有成見,太武斷。要充分了解情況,然後不要造成誤會。真正充分了解情況,對方真的有錯,那也沒有成見,為什麼?「苟不教,性乃遷」,那是他後來染上的習氣,不是他的本性。所以相信人有本性,對每一個人,他始終保持信任。跟對方有緣,更要進一步盡自己的道義,因為他本性迷失了,他現在貪心做主、瞋恨做主,所以這個時候是做《弟子規》,「善相勸,德皆建;過不規,道兩虧」。

  昨天有朋友跟我交流到說,「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我說,這個「不見世間過」,是心上沒有他的過,把他的過放在心上,那變成成見了,但是不是不清楚是非對錯。你今天看著孩子在那裡發脾氣,然後你說,「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你看你的孩子以後會怎麼樣?「我老子都不敢管我了。」那還得了?所以我們依文解義,不能依這個文字的相去解,要依它的義理去理解。心上沒有成見,始終相信「人之初,性本善」,但是很清楚判斷,這不叫分別,這叫「了別」是非善惡,了了分明,清清楚楚自己的職責在哪,有幾分緣分,就盡幾分力量。所以法是圓融的,「不見世間過」跟「善相勸」是相融的。

  我們接著跟大家談第七點,處事要懂得包容。今天是印度教的印度同胞過年,我們應應時節,以我們印度教的教誨來談這個包容,當然頗具意義。為什麼?因為這個大時代比較紛亂,可謂空前的亂世,這個一點都不夸張。你看現在家庭的矛盾,以前沒有這麼嚴重過;現在翻開報紙多少地方發生戰爭;還有天災的現象比較嚴重。所以我們在這個大時代都有責任,「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是讀老祖宗聖賢書應該有的心量,沒有這個心量,我們的書就白讀了。《大學》告訴我們,「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是以這樣的心來學這一部《大學》,「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我們不誠意正心,這個心怎麼去包容別人?怎麼達到真的誠意正心?格物致知。沒有把自私自利放下,怎麼去包容別人?沒有把是非對錯放下,怎麼可能不跟人對立?

  師長跟我們前首相敦馬哈迪先生曾經交流過,兩位長者都是胸懷天下的仁者,他們見面一開始談的就是世界和平的問題。這一段話大家都聽過?跟我們有什麼關係?「國家與國家和睦相處、平等對待;種族與種族和睦相處、平等對待」,這個在我們馬來西亞應該很有感受,好幾個種族、好幾個宗教生活在一起,「政黨與政黨和睦相處、平等對待;宗教與宗教和睦相處、平等對待」。而現在宗教徒佔全人類人口的一半以上,所以師長說從宗教徒先開始帶頭,這個世界是慢慢可以走向和平、安定的。

  跟我們當前處事待人接物很有關係,我們要互相尊重、互相學習、互相包容。他們這些種族、宗教當中好的教誨,我們也認真學習,在談話的時候彼此讚歎,大家就很歡喜。因為你很尊重他們的經典、他們的聖賢。「敬其父,則子悅;敬其兄,則弟悅;敬其君,則臣悅」;敬耶穌則基督教徒悅;敬阿拉則伊斯蘭教徒悅;敬這些宗教的經典,他們的宗教徒都歡喜。剛好這裡有一句印度教的教誨,這個也是包容,叫:「高貴的心靈是把自己奉獻給促進他人平靜快樂」,人心靈高貴在哪?「奉獻給促進他人平靜快樂」,他們體會這個是生命的意義,所以助人為快樂之本,這人生的意義,「即使這些人曾傷害他。」

  人與人的相處,要真心對待,這個不是交易,不是說對方對我好,我才對他好,這是我們做人應該如此,要愛敬對待別人,不會因為任何的情況而改變。假如我們改變了,我們就變心了,就不是用真心了。清朝有一個神醫叫喜來樂,他有說到,「今天有一條狗受傷了,我是當醫生的,救死扶傷是我的本分,我把那條狗給治好了。有一天牠心情不好咬了我一口,結果沒多久牠又病了,我治不治牠?」這個就是每個人回到自己內心深處,愛敬對人是我做人的根本,怎麼會因為他的態度而改變?那我是利害心,不是道義的心,我學聖教學了這麼多年,不是白學了,義跟利我都分不清楚,「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還有一句伊斯蘭教的,「在憎恨與喜悅的日子說公道話;接濟與我斷交的人;照顧與我絕情的人;原諒對我行不義的人。」您看那個包容心有多大。我念這一段話的時候,感覺想到《了凡四訓》說的,行仁愛大道要「先難」,要從最難的地方下功夫,這句話不容易。人要在憎恨,你對他有怨恨,可是你講話還要公道;你很喜歡他,你很高興的時刻,你也要講公道話。那個心要時時保持公平、平等,這是功夫。

  你要接濟跟你斷交的人,其實也對,他都跟你斷交了,冤家宜解不宜結,剛好遇到他有大難的時候,你去幫助他,不都化掉了嗎?「照顧與我絕情的人」,實實在在講,人沒有愛哪有絕情?你會不會去面對路邊的一個人說,「我要跟你絕情」?他會覺得你腦子有問題。但是回過頭來再想想,孔子有說,「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你喜愛他的時候,他什麼都好,什麼都幫他想;發生了一件事以後怎麼看他怎麼不順眼,甚至於還詛咒他。他有沒有問題暫且不論,我們的心也變得太厲害了。所以回頭想想,這個絕情還是因為我們有愛憎,他的行為我們很不高興,這個愛就起化學變化了。

  孟子那句話,我們時時觀照,「求其放心」,迷失的真心,把它找回來。我們因為境界而改變了處事的態度,這個都是真心迷失掉了,所以要「照顧與我絕情的人」。他與我絕情,我不與他絕情;他不跟我和,我跟他和;他跟我斷交,我不跟他斷交,保持自己的真心,「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因為實在講,他生氣、怨恨,那也是一直在變化,也不是真的。只要你堅持對他好,慢慢的他就知道,原來你是對事不對人;假如他生氣了,你也看他不順眼,這個梁子就愈結愈嚴重了。

  「原諒對我行不義的人」。這些道理好像都是相通,「別人錯的,也是對的」,他對我不義,因為他沒有學,「人不學,不知義」。怎麼沒學我們都不原諒他,我們不學成苛刻了嗎?可能我們又說了,「他有學,學了十年了!」他學十年都學成這樣,不是比沒學更可憐?你看這念頭一轉不就天下太平。為什麼轉不了?因為我們執著,因為我們對立。因為我們一對立,就沒有設身處地,沒有想到他的家庭背景,沒有想到他整個人生的過程,沒有想到他未來的淒慘可憐。你從過去看、從未來看,你對任何人不會對立、不會怨恨的。

  最後,舉一個興都教,興都教說「寬恕必能制怒」,這都是包容;基督教說「不要以惡報惡」,這是基督教講的。大家有沒有想起來,我們《群書360》在講「度量」的時候有一句話,也是我們老子的教誨。大家不要翻課本,好像我也翻了。我先不翻。我們一起想一想,「以德報怨」,這樣才能化解衝突。所以大家有沒有看,我剛剛就是一個很錯誤的行動,我看到別人翻書,沒看到自己先翻,講別人都比較容易。這是各個宗教當中都有,英雄所見相同的見解,都是包容來處事。

  第八點,善解人意。比方說,有一個人過來跟你說,「某某人說你怎樣怎樣。」我們接著說,「那是他誤會了,我們相處得很好,他以前怎樣怎樣對我,挺好的。」對方就講不下去了。這樣的話再傳到那個批評我們的人的耳裡,那一個巴掌拍不響,他還不好意思,就不再批評了。因為你都記他的好,他的良心就被這個態度給喚醒。

  比方某人做錯了一些事情、不妥當的地方,別人來告訴我們,我們可能跟他講,「他可能最近太忙了,他是不是家裡發生了什麼事,可能心裡的負擔很大就忘了、漏了。」這個都是善解人意。有可能真是這樣,假如不是這樣,對方一聽很感動,然後也會生慚愧,人家都這麼包容、體恤我,我得更謹慎、更周到才好。常常說:「他不是有意的,他只是一時剛好激動,你不要往心裡去,你不要對他有什麼誤會了。」這個都是善解人意。其實,這個是護念自己的善心,也是護念身邊人的善心。不然身邊的人已經情緒起來了,我們還添油加醋,那沒事都變有事,小事都變成大事了,這是善解人意。

  當然還有很多,包含我們《群書治要》當中講的「孝悌」,這個也是處事。而且這個孝悌不只是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姐妹,要延伸開來,孝敬一切人的父母、一切人的兄弟姐妹,「事諸父,如事父;事諸兄,如事兄」,「凡是人,皆須愛」。包含我們時時念著恩義、情義、道義、仁義,仁義存心,這個在我們《群書》裡面也有,要誠信待人、謙卑待人,這個部分就跟大家交流到這裡。其實這個是其深無底,其廣無邊,所有的學問其實都離不開處事待人接物。

  接著我們看對事情,做事情有哪一些正確的思想觀念?首先我們做事的目的要很清楚,不是為了做事而做事。很多人做事陷在事情裡面,愈做自己愈強勢、脾氣愈來愈大,跟著他的人也學不到真正做人做事的德行。一個人強勢,最後身邊的人都被他影響,講話都很大聲、都不體恤人情,自己墮落了,身邊的人也墮落了。這是真正做事的目的嗎?可不能這件事情做完了,所有的人都墮落了。要怎麼樣?這件事情雖然沒有做成功,每個人的靈性都提升了、智慧都提升了。

  靈性、智慧都提升了,怎麼事情沒有做成?「豈能盡如人意」,很多事情是眾緣和合。他條件沒有具足,可是每一個人都是盡心盡力去做,他的心量都不斷擴寬,雖然事情沒有成就,那是表面沒有成就,所以看事不能看表面,「莫以成敗論英雄」。我們最熟悉的孔老夫子,周遊列國十四年,從事相當中,他並沒有能在一個國家當官,把這個國家治理成春秋時代的示範國。不是夫子沒有能力,是什麼?是眾生福報不夠,是當時的君王私心太重,他不相信有大公無私的人,他就害怕孔子會不會把他的權位給拿走了、會不會搶了他的威信?有這個疑惑,怎麼可能可以重用得了孔子?所以因緣不具足。但是夫子已經盡心盡力,他就圓滿了,他的精神長存,「知其不可為而為之」。

  其實,二千五百多年之後,我們也應該再效法孔子的精神。而且,這二千五百多年來,哪一個聖賢弟子不是在效法孔子的精神?哪有每一個讀書人都遇到盛世的?不很多都遇到亂世嗎?明朝的史可法,宋朝的文天祥,但他們盡忠報國也是萬古長存,怎麼可以以成敗論英雄?我們一說到忠臣就想到孔明,他最後也沒有復興漢室,但是他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圓滿的。

  所以我們做事,真正的目的要搞清楚,《大學》開篇就講,人生的價值在哪裡?「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一個人如何明明德、如何親民、如何止於至善?就在他依教奉行,就在他生活所遇到的每一個人事物當中、每件事情當中,他在歷事鍊心。舜王遇到了他的父母,最後成就了他的德行、他的至孝,最後他的福報也現前,成為天子。他的明德恢復了,就在他的父子關係當中歷鍊,恢復自己的真心。所以做事的目的是要自利利他。自利,恢復明德,不是去搞自私自利,那個是刀頭舐蜜,那個是禍,不是真實的利益,真實的利益是恢復無量的智慧、德能、福報。我們執行長常說的「無我,內求」,就是在每件事情當中,最後把自私自利完全放下,這是做事的目的。「我怎麼做這件事情脾氣都控制不住?貪求、攀緣很嚴重。」就藉這個事放下自己的習氣。「在親民」,「親民」就是齊家、治國、平天下,利益蒼生,所謂見義勇為,這是親民。

  我們很清楚做事的目的了,就不會陷在事相裡面,就能夠保持理智,就能夠善觀己心,做事的時候看清楚自己的心。再來,處處體恤別人的心。所謂「做事須替別人想,論人先將自己想」,您看這個做事態度不是在自利利他嗎?論人為什麼要先將自己想?比方我們在談論這個人有什麼習氣,假如我們真的反省,很可能我們講別人的地方,我們自己都還有,改掉都來不及,不先去看別人了。

  我們做事情有哪些原則?首先,「務本」。做任何事情,要從根本去下功夫,「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假如我們做事都是枝末,解決不了問題,會本末倒置。成就一件大事,根本從哪裡下手?從心下手,從孝道下手,從修身下手,這些都是務本的態度。從智慧下手,因為沒有智慧怎麼去做事,不是幫倒忙?所以「青年十二守則」有講到「學問為濟世之本」,濟世,要利益這個世間,真實學問重要。而且這個學問不是知識,是智慧,所謂「好學近乎智」,這個學習的目標是智慧,不是知識的積累。孔子在《論語》當中有講,「誦詩三百」,《詩經》三百首他都倒背如流,學了很長的時間,「授之以政」,讓他去辦政治,「不達」,遇到事情還是不能通達應對;「使於四方」,派他出去做使者,「不能專對」,他跟人家沒有辦法外交的應對,把事給搞砸了。「雖多,亦奚以為?」雖然他已經熟悉了《詩經》三百,但他是知識,不是真實的學問。

  我們現在學習傳統文化也要冷靜一點,我們學習的時間很久,但是真正去辦事,反而經典當中的義理沒有辦法用出來。比方我們都知道做事要冷靜、要鎮定,要以靜制動、以沉制浮、以寬制褊、以緩制急,這個理我們都知道,可是一遇到緊急的事情,就開始手忙腳亂,鞋子也穿錯了。所以「理有頓悟,事要漸修」,還要更多的歷練、鍛鍊,慢慢的解行相應,因為在歷練過程當中知不足,那個體會會愈來愈深。而且要悲智雙運,你有慈悲利人的心,要用智慧去做,不然好心辦壞事,所以智慧很重要。有一句話叫「慈母多敗子」,她愛她的孩子,怎麼最後毀了她的孩子?「愛之不以道,適所以害之也」,她沒有用智慧去教。

  再來,辦事的原則有「名正言順」。每個人在一個團體,或者在一個職務當中,你要給他名正言順,他才好做事,他才好領眾、發號施令。不然他自己心裡也虛、也沒底,然後別人可能還對他有譏嫌。用一個重要的幹部,都要設身處地為他著想,還要尊重他,尤其這個名正言順重要。再來,做事的原則,本分、職責要清楚。大家都很清楚,做事就不亂;假如職責不清楚,到時候三個部門在那裡探討,這事是誰的?有時候做了以後,另一個部門又覺得你搶了他的事,那不是橫生誤會?所以本分、職責要清楚。「君子思不出其位」,我們思考的、盡力的,在自己的職責之內,不要自己的職責沒做好,都去擔心、去罣礙別人負責的事情,那就沒有那個必要。當然自己職責完成了,其他部門真的有需要,我們也能適時的去體恤、去支援,所謂「分工不分家」,這都是很重要的做事原理。

  再來,做事要合情、合理、合法。這情、理、法要掌握得圓融。我們常常在掌握情、理、法的時候,會覺得比較有難度。像有一次我們辦進修班,有一個學員他沒有報名,就坐飛機飛來了,要上課。諸位學長,假如你遇到了怎麼處理?飛機票挺貴的,你顧慮這個情,以後會有更多的人坐飛機飛過來,沒有報名他就要上課了。所以還是要遵守一個團體的規矩,但是情理還要說得過去,你要體恤他的心情。所以多留他幾天,然後安排好他的生活、學習,我們善盡地主之誼,然後之前講過的課程,又刻錄給他帶回去。所以這個情方面做到盡心,讓他感覺盡力了,但是在這個規矩上還是不能破掉。那也是再一次提醒他,您這次來最重要的一個學習,就是到哪還是要遵守哪裡的規矩,不能太衝動。你假如能記住這一點,這一點對你一生都有很大的利益,你聽了以後有什麼不了解,我們再聯繫。

  真正你是執事的人,你會遇到很多情況,比方說你會遇到走後門的人來找你,怎麼辦?你一答應他,你以後的事就愈來愈複雜。你說:「我也沒得什麼好處,我只是念他那一份情而已。」但是你壞了規矩也不行。所以這個都要有應對的方式、方法。其實,走後門本身對當事人一點好處都沒有。為什麼?這個機會不是他自己爭取來的,是他老爸給他爭取的、是他老媽給他爭取的,真的對他的孩子有利益嗎?他不會珍惜的。所以你要跟他的爸爸媽媽分析,你這麼做不是幫他,是害他。「我知道你這一份心,你是真正為孩子想,你們當父母的心情我了解。」他一聽,嗯,你很理解他。先要顧及人情,最後才給他發明事理,要疏通這個人情,然後再把理跟他講。因為他覺得你理解他,你的話他比較能接受。你這麼一個分析,實在講,你沒有為自己,你是為他考慮,一般都還是能夠接受。最後他還是很執著、不接受,你就笑著跟他說,「還是不行。」

  所以主事的人掌握原則還是很重要。他生你氣呢?他說他生氣,過兩天他就好了,你也別罣礙。為什麼?一個巴掌拍不響,他一直給你生氣,你又不生他氣,然後日子久了,他的氣就消了。再來,除了那一件事情你堅持原則以外,你該買白咖啡給他喝,你還是買,你該泡普洱茶給他喝,還是泡給他喝,我就不相信他能氣三年。我看氣三年,命也快沒了,沒人這麼傻。他就明白你的態度,可能一個月、兩個月過去了,你的堅持反而給了他很好的教育。

  這個合情、理、法,有一個公案非常好。唐朝有一個讀書人叫張鎮周,他是舒州人,他從壽春遷到舒州當都督。回自己家鄉當都督不容易,因為家鄉裡有多少的父老鄉親、多少的長輩、朋友。他就回到自己的故宅(老家),買了很多的好酒好菜,把他的親戚、老朋友全部都召集來,痛痛快快又吃又喝十天。而且日子算得很準,因為第十一天他要上任了,就喝到上任前一天。喝了十天,還把金銀、綢緞、好的布料送給這些親戚朋友。最後一天要送他們走了,「今天還能夠跟你們這樣歡歡喜喜的喝酒,明天我要當舒州都督,要治理百姓,官員跟百姓在禮節上、禮數上是有所區隔的。所以我明天上任以後,就不能常常跟你們這樣在一起喝酒、在一起聚會了,什麼事情我得秉公處理了。所謂太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就要公平、公正來治理人民,不能再跟你們這樣聚會了。」然後說著說著,痛哭流涕送他們走。隔天他上任,就沒有再跟這些親戚朋友交往,結果整個舒州內治理得非常好。因為這個事情傳開來了,所有的人民都覺得他很公正,人民心裡就服,佩服他,就遵守他的管理。

  以舒州人當舒州都督,這是非常困難的事情,可是假如只是守法,都沒人情可以講,就傷了情了;徇著情就違法了,違法了就不符合禮了。不好做就在這裡,傷了情也不合禮了。所以張鎮周他能夠在自己的老屋裡宴請親朋好友十天,然後還贈給他們金銀綢緞,臨別的時候又非常恭敬,痛哭流涕把這個道理告訴他們,這個情用得很深,法律也彰顯了,禮數也做到位了。所以處處都要做到合情、理、法,盡心盡力,又不違背公平、公正,掌握這個度,應該就不會偏差太多。

  做事還有一句格言:「見事貴乎理明,處事貴乎心公」。這些都是面對事情的原理原則。我們遇到一個因緣、遇到一個事情,得清楚問題在哪,得清楚做事重要的道理。比方我們學《群書治要》,「為政」當中很重要的,「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所以用人用對人,這個都是做事的關鍵。包含在很多做事的細節當中,比方要注重組織的倫理,不可以越權去管事情,這樣當中的幹部會覺得不被尊重、不被信任。這種感受,人與人就有隔閡、就有情緒、就不能團結。都要在很多做事的細節當中尊重、體恤到他人的感受。

  像比方我們中心跟同仁有午餐的溝通會,同仁在修學上或者在工作上,他會提出一些情況,這些情況有時候會牽扯到一些部門做事的情形。這個時候我不能馬上回應,我得跟這個部門主管溝通清楚,之後再由他們去做處理。這個我不可以越權,不能在這裡拍胸脯,結果他們難做人。因為有時候同仁的反應是有道理,但畢竟他是一個角度,可能主事的人他必須考慮三、四個角度,我們假如馬上回應了,我們又沒有考慮其他角度,這樣就處理得不妥當了。不尊重主事者,同時也太早承諾這個反應情況的同仁,到最後會裡外不是人,進退就失當了。「處事貴乎心公」,這個又是很重要。做事情要公平、公正,不以私廢公,不以人情做公家的事情。這一點假如沒有做到,人心一不平,是組織最大的障礙。人心都不平,怎麼可能能夠團結一致?

  還有一段格言講到,這個是跟「見事貴乎理明」相應:「公生明,誠生明,從容生明」。我們在面對事情的時候,都能處公心,用真誠去對應,然後能夠從容的去對應。我們公心,就不會被自己的私欲所障礙;真誠,就不會被自己應付虛偽所夾雜;從容就不會因為心煩意亂,反而事情沒有看清楚、搞清楚。上一次有跟大家提到,我們落實家文化,其實這個「公」很重要。假如三、四百口人住在一起,每個人都為自己、為自己的小孩,這三、四百口人可以分成幾派?所以我們老祖先有高度的智慧,知道人性私欲很容易起來,所以從孝道下手,讓他父子有親的天性終身保持,他就念念為父母想,他的私欲就不起了。所以家文化是無我才能夠貫徹家文化,沒有自私。

  再來,治家沒有祕密,要坦誠,還有要平等。這個「公」其實也是平等。在明朝的「天下第一家」,鄭濂他兩顆梨子的故事,他把兩顆梨子砸碎在兩個水缸裡面,每個人一杯,這是平等,人心也跟著平了。當然治家要守「六和敬」,「見和同解」,見解要相同,家規大家要認同,家學大家要認同,要孝順,要勤儉,要謹慎,這些都是治家的重點,包含家醜不可外揚,這些大家都要認知到位。

  那天我們遇到一位總經理,當時我們有分析到,整個從身心、家庭、社會、世界的種種亂象,非常的紛雜。身體現在文明病那麼多,心理疾病,很多以前都沒聽過的現在都有;五倫的衝突,包含犯罪率、詐欺種種;墮胎,一年世界墮胎是五千萬人,比任何的世界大戰還要慘烈,而且是傷害自己的親生骨肉。這麼複雜的問題,從根本上是非常單純,只有一個問題,就是人心的問題。《尚書》講「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所有這些亂象,全因為人心不善,問題找到了。找到根本,就能對症下藥。從小教他孝道,怎麼會這樣?問題就解決了。「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是真的,不是假的。你用孝道,天下就太平了,因為從根本上看,一點都不複雜。因為人心都去追求利欲了,追求利,傷害別人;貪欲望,身體搞壞了、精神都搞壞了。

  那個總經理,他在分享自己母親給他的教育,我聽了非常觸動,我說這個總經理分享的兩件事情,就可以解決現在世界種種問題。他是廣東人,他說他媽媽教他們:「吃飯的時候要看菜吃飯。」諸位學長,你們吃飯的時候有沒有看菜吃飯?就是菜比較少的少夾,讓給爺爺奶奶、讓給爸爸、讓給長輩,他們辛苦。一個人從小看到眼前的佳餚都是先想著父母、想著爺爺奶奶,他的私利、私欲不就下來了嗎?甚至他不會增長。大家不要小看一個生活教育,它長善,它救失。他又說他媽媽跟他講,「買衣服,打折的時候再去買。」節儉。現在很多問題都是縱欲、揮霍、不節儉,才造成這些種種的亂象,所以這些細微的生活教育非常重要。這個節儉,我們還會講到對物當然要珍惜、要節儉。

  「見和同解」,再來,「利和同均」,六和敬,不要分誰的錢,「利和同均」,這個是家業。以前幾百口人住在一起,女子紡織全部放在一起,不分彼此。甚至於明朝的一戶人家,張閏,他們的婦女不分彼此到什麼程度?哪個孩子哭了,誰先聽到誰就哺乳,所以小孩子一、二歲的時候有點搞不清楚誰是他媽媽,這個方法就不分別。一個人有幾十個媽媽,他們幾百口人住在一起不分彼此。這「利和同均」。

  「戒和同修」,家是有戒律的,是有規矩的,是有家規的。又有親情,又有人情味,又很嚴格,這都是不要太過,不要不及,要適中,要寬猛相濟。「身和同住」,在一起多給別人方便,不要只求自己方便。「口和無諍」,要能忍讓、禮讓,不要爭口舌。「意和同悅」,有福同享,有什麼好事,大家一起分享、一起同樂。這個「利和同均」應該就是有福同享,有難同當。

  剛剛跟大家提到也是做事的原則,不要太過也不要不及。就像佛門進山門,首先看到四大天王,東方持國天王,持國、持家的原理原則是一樣,他手上拿一個琵琶,太鬆跟太緊都不行,就是做事不要太過,也不要不及,要適中,不偏不倚。好,這節課先跟大家交流到這裡。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