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諸位長輩、諸位同仁,大家早上好。

我們今天接著看下一句經文:

【矜孤恤寡。敬老懷幼。】

這句經文談到的,都是關懷弱勢的人,我們現在講的,社會的福利事業。政府帶頭做,民間大家隨分隨力去做。而孔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是盡心盡力,「恕」是推己及人,感同身受。我們時時能守「忠恕」之道,才能契入慈悲、仁愛的存心。而這個「恕」道推己及人,我們能不能「見人之失,如己之失」?因為這個『孤』、『寡』,都是人生很大的不幸,而『老』、『幼』,是人生每一個人都必須經歷過的。

那我們看:這個『矜』,是憐憫、關心;『恤』,這個也是體恤、關懷;『敬』是恭敬、尊重;『懷』,懷幼的懷,這個「懷」字當中還有保護的意思。因為孩子,他的身體要成長,他的人格要健康,都需要用心呵護,就好像把孩子抱在懷裡那種存心。所以,「矜」、「恤」、「敬」、「懷」,其實是人自然而動的愛心、良心,這應該是每一個人都有的。所以除非他是天下至惡之人,不然,只要是良心沒有泯滅,都能夠「矜孤恤寡,敬老懷幼」的心能提得起來。

所以文王是仁君,他的施政,很重要的也是「哀此煢獨」,就是憐憫這些弱勢的人。老人、「孤、獨」、寡婦、孤兒,這些人。所以假如這個社會風氣,都是能夠提起「矜」、「恤」、「敬」、「懷」這一些存心的話,那人就很有人情味,很有仁慈的心了。

所以孔子的志向,「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而這個「敬老懷幼」,其實是整個社會有沒有一種慎終追遠的風氣。敬重老人,老人為家庭、為社會奉獻一生,我們能尊重孝敬,那是知恩報恩;老人不孝敬了,那我們是忘恩負義,那這個社會就刻薄寡恩,就沒有福報了。

而且,在宇宙間的事情,兩個字講透,叫因果報應,就「因果」。我們敬愛老人,我們老的時候,感得的就是人家敬愛。我們現在不尊重老人,那我們老了也沒人尊重。我們現在盡心盡力幫助可憐的人,以後我們有需要人家幫助,自然就感來這樣的因緣。

所以,我們這個體恤,比方孤兒,因為他的父母早逝,有可能母親死了,父親再娶;或者父親死了,母親又改嫁了,甚至於父母都死了,所以這樣的人生遭遇,這個是相當不幸的。所以連路人看到這個孤兒,都很自然會生起一種憐憫,更何況是他的宗族、親戚,那就更不能視而不見了。假如說我們的宗族親戚有孤兒的,我們都不去關懷,然後我們還是佛弟子,那真的是名不副實了,那慈悲心就根本沒有從心裡面發出來。所以敦倫盡分,照顧好家庭以及照顧好自己的宗族,這個都是做人應該盡的本分。所以,假如我們親戚的小孩是孤兒,那我們應該要盡力養育他,還有教育他,令他能夠,這個孩子有個依靠,他的整個成長,他的心理才會健康。

我們遇過一些長輩親戚,他們是伯伯叔叔養大的。假如伯伯叔叔不養育他們,甚至於拋棄他們,他人格一定出問題,他覺得這個世間都沒有真情真義了。但是這個叔叔伯伯親人把他養育大,這樣的孩子都非常有出息,因為他覺得這叔叔伯伯都非常有道義,他感他們的恩德,會自立自強,不願意讓叔叔伯伯這些親人失望。

所以我們為什麼整個中華民族綿延幾千年呢?就是有家族的力量、互相照顧,不分彼此,只要是兄弟姐妹的後代,盡心盡力照顧。所以這個團結力就很大,社會安定,有安全感。縱使這個親人遇到人生的不幸,比方父母去世了,先生去世了,這些情況都能夠得到整個家族的關心、照顧,所以社會才安定下來。

所以,這個當長輩的人盡心盡力養育、教育這些孤兒,這個是植厚德於人間,而且安慰他的父母在天之靈。這樣的德行,感得的福報就非常大了。

所以在《彙編》裡面,有講到幾則故事。在宋朝有一個讀書人叫張孝基,他為同一個郡的一個富人,他被他招去入贅,當他的女婿。結果這個富人有一個兒子不是很有出息,不孝子,然後這個丈人就把自己的兒子,把他趕出去了。後來這個富人生病了,臨終的時候,就把所有的家產都託付給張孝基這個女婿了。

結果後來富人的兒子沒出息,出去都很落魄,最後還當乞丐了。結果張孝基很憐憫他的兒子,而且他很善巧,他發現這個兒子,應該也是算他的小舅子了,太太的弟弟。這個有慈悲,還要有智慧方便,你說他現在當乞丐了,也不清楚他的德行怎麼樣,你一下把財產都歸還給他,可能最後財產全部敗光。所以這個讀書人都很冷靜,他就很善巧的先問他,因為已經不認得了,可能很小就被趕出去了。問他說:你會不會灌溉耕耘啊?他說會。然後就讓他耕一些田地。

當然,這個小舅子,他落魄了這麼多年,得到一個人的關心,他很感激,很認真工作。結果過了一段時間,問他:你能不能管倉庫?結果這個小舅子講了:我能夠灌溉,有飯吃,我覺得很幸運了,哇,那還讓我可以鍛鍊管這個倉庫,那我實在是太幸運了。

又讓他管倉庫,培養他種種的能力,提升起來。結果還仔細的觀察他整個人品情況怎麼樣。最後確實,能力、德行慢慢都穩健了,就把所有的財產統統都還給他。

其實這個張孝基難得的地方,就是完全沒有貪著。你看一個富人這麼多財產給了他,他沒有任何的貪念,而且常常念著是他丈人對他的恩德。古人可貴就在這裡。對他有恩的人已經走了,他把這一份報恩的心,很自然的轉移到他的親人、他的下一代。所以師父講經常講,以前讀書人有成就了,一定盡力照顧他師父的親人,甚至是師父的父母都奉養,還有他的下一代,把他的下一代都當作兄弟一樣的對待,古人很重情義。

結果張孝基死了之後,他一個好朋友到嵩山去旅遊。嵩山大家知不知道在哪?哇,你們看武打片,嵩山少林寺啊,河南,在登封那個地方。我也沒去過,不過以前看這個看了不少,「十八銅人」那個戲。當然,練武之人,最重要的是練自己的修養,武是止戈,真正武藝高強的人,是不輕易動殺機的。

結果他的朋友到嵩山去,剛好走在路上,看到好像大官巡視,很多旌旗,他就看看那個車上那個大官是誰。一看,張孝基,他很吃驚,然後跟他行了禮,說:哎喲,你怎麼在這裡?張孝基跟他講:上帝因為我還財,不欺負孤兒,所以命我主管這一座山。講完人就不見了。

所以他這種「矜孤」的福報很大,嵩山歸他管,山神,福報很大。好,你們有機會去,看看現在張孝基先生還當不當山神。他福報很大、壽命也很大,看你跟他有沒有緣分。

周朝,魯義姑,魯國有一個婦人,剛好齊國軍隊侵犯魯國,這個婦人手上抱了一個孩子,一手抱孩子一手牽著一個小孩,趕緊逃命。結果眼看追兵要上來了,這個婦人情急之下,就把懷中這個嬰兒就放下了,把牽著的嬰兒抱起來,繼續跑。這士兵覺得很奇怪,但是畢竟是婦人,還是被追上了。就問她,「妳剛剛丟掉的這個孩子是誰啊?」她說,「是我的兒子。」「那妳現在抱的是誰的孩子?」她說,「我兄長的孩子。」

這些士兵就講,「妳為什麼要放棄自己的孩子,而抱妳兄長的孩子?」結果這個婦人講,「兒子對母親來講是私愛,姪子對於姑姑來講是公義,是道義,所以背公義而向私愛,結果絕了我兄長的後代,就剩這個兒子了,妾不為也,我小女子不願意做這樣的事情。」

所以齊軍聽完以後就講,「魯國的邊界,居然一個不識字的婦人都能持這樣的節義,何況她的國家、她的國君呢,所以這樣的國家是不能侵犯的。」軍隊就回國去了。結果魯君聽到這一件事情,非常感動,就賜給這個婦人一些財物,然後號曰「義姑」,讚許她叫「義姑」,後人就稱讚她「魯義姑」。

一個女子這樣的道義,最後賜給她「魯義姑」,那她代表她國家的一種形象。所以這個魯義姑,這樣的行為,這樣的德行,保住了她一個國家,不受他國的侵略。而今天我們男子聽到這個故事,生起慚愧心,所謂「不讓巾幗」,人家女人都做得到了,我們男人居然做不到,那就忝為男子漢大丈夫了,是吧?你們要配合一下嘛。

所以假如讀了這個故事,我們平常處世待人還常常違背道義,常常自私自利,那真的看了這個故事要挖一個洞,藏進去了。這個都是「矜孤」的一個風範。

那這個「恤寡」,我們剛剛講到,夫子之道「忠恕」,這個恕道,我們能不能去體恤一個寡婦的悲苦。所以這個寡者,可能她的年齡正當壯年,她的丈夫突然去世了。她很孤單,而且,她望眼下去還有小的孩子要撫養,所以這是人生相當大的悲劇、相當大的困窘。所以孟子講「窮而無告者」,就是一個人處境非常困難,然後又沒有人可以申述,她給誰講?所以這個時候,假如能夠親人或朋友,「恤寡」,這個「恤」就是能夠扶持她,能夠周濟她,照顧她的家庭,然後能夠成就她的貞潔,她能守節,所以這樣的一種存心是很仁厚的。

而這個寡婦,她可能處境,假如她很年輕就容易遭人家欺負、輕薄;假如這個寡婦很富有,可能她的宗族有人會動不好的念頭;假如這寡婦年齡又大了,那更需要人照顧;而假如寡婦貧窮,可能連衣食都很困難;甚至於是寡婦又沒有兒子,又立志守節,這樣的女子,就更應該我們親朋好友好好去照顧她。所以人能夠憐憫、照顧寡婦,「則足以感上帝於九天,格鬼神於三界」。這樣的行為,天神鬼神都會保佑、護念,這個是代天行化,代上天照顧最可憐的人。

其實我們看到這些事例,以前的人真重道義!我們捫心想想,好像整個成長幾十年,這個腦子裡轉的最多的就是自己,以前的人真的是浩然之氣,道義存心。要對得起良心,看到身邊的這些親人可憐,需要幫助,哪怕自己餓肚子,都不忍心看他們挨餓受凍。不只是對親人,很多讀書人是對人民、對不認識的人,都是這樣的存心。

明朝金陵,就是南京這個地方,有一個人叫杜環,他的父親跟常允恭交情很好,是他父輩的朋友。結果常允恭去世了,他的母親還年老,兒子走了,沒有人照顧。而常允恭的母親對他來講,對杜環來講,是祖母輩的,沒有血緣關係,是他父親的朋友的媽媽。結果有一天,冒著雨來找杜環。那個時候他父親已經去世了,結果這個老人家來了,杜環問清楚這個老人的處境,結果老人就一直哭泣,孤苦無依,邊說邊哭,杜環也禁不住跟著這個老奶奶一起在流眼淚。結果當老人講完之後,了解她的情況,請老人上座,當下就給老人禮拜,就把她當自己奶奶一樣侍奉。而且也告訴他所有家裡的人,這個就是我們家的奶奶。

而這個老人脾氣不是很好,稍有不如意,就會罵人,結果這個杜環,都是非常順從,能忍老人家的這些脾氣,包容,而且侍奉她愈來愈謹慎、恭敬。這太難得了。而且,這一份情義,那個心境,「父親的朋友,就是我的叔叔,他的母親就是我的祖母」,古人就是這種人生態度。

後來這個老人生病了,他都是親自奉上湯藥。這個老奶奶臨終的時候,說道:我這麼多年,拖累了杜君你了,我願杜君的子孫,都像杜君一樣有德行又有福報。後來去世之後,幫她辦後事辦得非常隆重,盡禮,而且每一年重要的節慶的時候,都去祭祀這個老奶奶,真的當自己的奶奶一樣,當時侯的人都非常佩服他的高義、他的節操。

另外在《德育故事》當中,也有提到讀書人朱暉跟張堪的故事。朱暉跟張堪他們剛好到太學讀書,本來兩個人不認識,同樣是同一個縣的人。大家想一想,我們剛好去一個大學讀書,碰到跟你同一鄉的人,雖然以前不認識,無形當中覺得親切,他鄉遇到老鄉,人不親土親。

結果那個時候,張堪他也已經當過官了,而且他的政績很不錯,世人很肯定這個張堪對國家的貢獻。結果有一天,張堪就把著這個朱暉的手,很信任他,就跟他講:哪天我去世了,我希望把我的妻兒付託給你。他們沒有交情哦,可能這個張堪觀察了朱暉一段時間,覺得他是正人君子,所以就把這個知心話就跟他講了。結果,這個朱暉就沒有答應,沒有應對,因為覺得他有德行,政績又很好,怎麼還需要我照顧呢,就沒有搭腔。

後來,離開太學之後,兩個人就沒有再見面了。因為本來就不認識,只是剛好當時候的這個機緣,張堪跟他講了這一段話。結果過一段時間之後,張堪去世了,朱暉聽到這個消息,就趕到他們家去了解他妻兒的狀況,確實很貧困,就趕緊幫助她。結果朱暉的兒子就覺得很納悶:父親,你又沒有跟這個張堪大人有什麼交情,怎麼會突然這麼關心他家裡的事情呢?結果朱暉講:張堪曾經對我講過知己的話,那種完全信任我的言語,所以我聽了他那個話以後,我心裡已經把他當朋友了,雖然我們沒有交往過。

古人那個心可貴在哪?他的心已經起這個念頭了,他不願意違背自己的這個心。很多《德育故事》裡面,古人值得我們學習的,往往都是那一個行為、一個心境。我們常說「季札掛劍」,季札掛劍也是一念心不願違背。

所以,後來朱暉到臨淮當官,都有很好政績,而且人民還寫了歌曲歌頌他,官做到尚書仆射。所以能「矜孤恤寡」的人,福報都會很大,都積了很厚的陰德。

所以如今,這些孤兒寡婦無依的人,在社會當中都有,我們能不能像剛剛提的這幾個聖賢人一樣,我們隨分隨力,好好來照顧這些人。所以整個社會風氣,都是靠我們每一個人的存心來帶動的。當然現在很多慈善團體也都做得很好,而且他們也想到很多很好的方法,發動大眾捐款,然後很有制度的、很有規範的、很有系統的,去照顧這些孤兒寡母,甚至是老弱病殘的人。我們也隨喜這些慈善團體的功德,隨分隨力去護持,盡力了,那我們就對得起這份良心,盡力了,這個功德也是圓滿的。

好,早上先跟大家分享到這兒,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