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居士炳南教授事略
【 点击数:】 【字体: 打印文章

    李公諱豔,字炳南,號雪廬,法號德明,姓李氏,祖籍山東濟南。(一八九Ο)即清光緒十六年,臘月七日,誕於斯。尊人壽村公,好禮尚義,教有義方。公自幼穎悟好學,諸經子史,循次讀誦。後兼學中國醫學,又好劍術,而於詩文興趣尤濃。迨研究佛學,教、禪、密、淨,皆嘗修持,最後則歸於淨業。

    一九二Ο年公任山東莒縣典獄長。倡德化,醫囚疾。始崇儒,繼讀山東法政學堂。復依梅擷芸光羲大士聞法相學,由是動達儒釋。

    有蘇州宏化社,乃淨宗第十三祖印光大師所設,印贈佛書。公獲寄贈,如學佛淺說、佛法導論等。聞印祖為通儒之高僧,即思皈依。以路遙,未果。越數年,得印祖弟子,允為公函介,通信皈依。旋蒙印祖許可,賜號德明,親筆開示,勉以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自行化他,專修淨業。爾後公與印祖,問答佛法,郵遞頻繁。又三年,公往蘇州報國寺,參謁印祖,適師閉關,叩見之頃,如見彌陀。師在關中接叩見者,例語十餘分鐘,而公竟蒙開示終日。辭出,月已在天矣。

    一九三四年,莒縣重修縣志,總纂為莊太史心如。公助其纂修,三年事竣。公因莊太史薦,應聘而入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府,旋晉主任祕書。

    抗戰期間,公曾謁太虛大師於長安寺,被大師選赴監所法施,績佳,大師喜,題字獎慰之。

    一九四六年,公從奉祀官府住京三載。在南京普照寺,及正因蓮社,講經說法。徐蚌役後。一九四九年,公隨孔上公,隻身浮海來臺。是歲適公六十初度也。

    公抵臺,即寓臺中。公之大願,在度眾生,故甫安頓公務,即覓弘法之所。初在法華寺啟講心經,法相、四十二章經等。並在寺內,設中醫診所,施醫接眾;又闢圖書閱覽室。由是法緣日廣。靈山寺尤為重心,講經久且多。終至經筵遍及三臺,猶憾口宣不廣,復藉筆弘。初辦佛學函授,次開佛學問答,假諸雜誌流通。因此,地無遠近,人無差等,咸沾法益。

    公於一九五Ο年成立臺中市佛教蓮社。蓮社成立後,聯體機構相繼而起。一九五八年,建慈光圖書館 。同年淨空法師至台中親近雪公,參加經學班,在雪公會下學習經教十年,共習五部經(《阿難問事佛吉凶經》,《阿彌陀經》,《普賢行願品》,《金剛經》及《楞嚴經》),公示以「至誠感通」四字。

    後又建慈光育幼院,建菩提救濟院與菩提醫院。設明倫社於台中蓮社。及霧峰、豐原、太平、員林、等多處佈教所。他如香港、南洋,以及美國加州、德州等地,公之弟子所建之道場,為僑民精神團結之中心者,則不枚舉。

    公居正氣街寓所,為一平狹之斗室,書物井然,研經、著述、編講表、課誦、吟詩,無往而不自適。食惟飯蔬,定時少量。衣不至縫補不堪則不棄。弟子有奉束脩金者,悉以弟子之名轉為慈濟功德。平常晝理案牘於奉祀官府,夜弘儒佛於各道場,兼在中國醫藥學院教論語、內經,在中興、東海等大學教詩選、禮記、或佛學,以是日不暇給。後退公職,弘法時增,而忙碌如故。嘗謂弟子:「一息尚存,不忍閒逸也。」

    公講講佛經,本諸祖注,契理契機,時時勉人深信因果,老實念佛。或以禪密叩之者,公曰:「某於戰時避渝之前,曾從北京真空禪師學參究法,與濟南淨居寺方丈客觀公同參八年;後至渝州,復學密法於白教嗊噶呼圖克圖,紅教諾那呼圖克圖,如法持咒,亦有八年;愧皆無成,確信印祖之提示,依舊專修念佛一法。」公常曰:「時當末法,斷惑極難,不若帶業往生之為穩妥。」或問能否淨密兼修,公喻以腳踏兩條船,不可取也。

    公講經時,音聲宏亮,九十高齡,語無衰虧。講經未嘗或輟。一九八六年四月十三日晨,未曉,公念佛,並以「一心不亂」囑在側諸弟子,隨即吉祥臥逝,春秋九十有七。綜公平生為學,儒經內典,博洽淹貫,詩文、法學,與夫醫術,亦莫不精醇高異。亙數十年,曷儒弘佛,夙夜不遑;濟世度人,顛沛無間。其去預知,其來有自。懿歟敻哉,斯非大士示現娑婆而何耶!

全文參考 李老居士炳南教授治喪委員會 所述 之 「雪廬老人事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