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P.927 第7 辛四、輾轉苦痛 至 P.929 末1 是即「眾生無量誓願度」也)

  辛四、輾轉苦痛

  [經] 若曹當知十方人民。永劫以來。,輾轉五道。憂苦不絕。生時苦痛。老亦苦痛。病極苦痛。死極苦痛。惡臭不淨。無可樂者。

  [解] 此段經文,前半段諭眾斷惑念佛。此下半段勸眾知苦修善。「若曹」即「汝等」。「永劫」,劫即久遠無比之長時。今云永劫,則是永久之永久,永久無極也。「五道」,即前「橫截於五趣」中之五趣:天、人、畜、鬼與地獄。據《會疏》「汝曹……不絕」諸句,意為「永劫以來,雖值多佛,發大心聖道修行難成就,故常沒常流轉。乃至今日未出生死也。」據上疏意,值佛之人,尚多劫沉淪生死,憂苦不絕。則未值佛者,更有過焉。故云「十方人民,永劫以來」,輾轉於五道之中,常墮三途之內。至極苦痛,無有絕期。蓋生老病死均極苦痛。且純苦無樂。凡夫業報之身「惡臭不淨」,何可愛樂。「惡」者,醜惡、凶惡。「臭」者,難聞之氣味。「不淨」者,不潔。《觀佛三昧海經》曰:「自見己身三十六物惡露不淨。」《大論》中舉五種不淨:謂種子、住處、當體、外相、究竟等五種,悉皆不淨。種子乃精血,住處為胞胎,當體即全身,外相指形相,究竟即畢竟,悉皆不淨也。《十疑論》謂七種不淨:一種子,二受生,三住處,四食噉,五初生,六舉體,七究竟。七種悉皆不淨。故於自身以及他身,實無可樂之處。純苦無樂,理應厭離。

  辛五、表裡相應

  [經] 宜自決斷。洗除心垢。言行忠信。表裏相應。

  [解] 故下云「宜自決斷」。「決」者,下定決心。「斷」者,斬斷惡因。惡因者,即下所云之「心垢」。《會疏》曰:「貪瞋癡為心垢,反之為三善。」「洗」謂洗濯。「除」謂遣除。故云「洗除心垢」。「言行忠信」者,「言」謂語言。「行」指行動。《箋註》曰:「如言而行,如行而言,謂之忠信。」「表裏相應」者,據淨影意,「表」指言,「裏」指心。其疏曰:「言表心裏,語不違心,故名相應。」蓋以心口如一,為「表裏相應」。茲廣其義曰:表者,表現,形於外者皆是表。「行」亦是表。「裏」者內心,內外一如,是名相應。此即直心。《淨名經》曰:「直心是道場。」

  辛六、轉相拯濟

  [經] 人能自度。轉相拯濟。

  [解] 段中「人能自度」,度自身也。承上文知苦厭離,「洗除心垢」,「表裏相應」等文而言。是自利行。下「轉相拯濟」是利他行。是即釋尊開示之第二點。「拯」者救也。謂輾轉救度於他身,是即「眾生無量誓願度」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