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掀開經本,第五頁第一行末後這一句看起:

  量諸佛咸共護念。諸佛剎中。皆能示現。譬善幻師。現眾異相。於彼相中。實無可得。此諸菩薩。亦復如是。】

  到這個地方是一小段。前面所講的是與會的這些大菩薩們,都是西方極樂世界的菩薩化身示現的,因此他們的智慧、德能都是無有窮盡的。雖然是大菩薩示現,這裡面有許許多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給我們許多的啟示,我們應當認真努力去效法,這樣也必定得到諸佛護念。雖然這是初發心,初發心發這樣的心實在是很不容易。正如同世尊在經裡面給我們說的,這是無量劫來,善根福德在這個時候成熟了,所以才遇到這樣殊勝的因緣,能發真信切願念佛求生淨土,一定也得諸佛如來的護念。

  這底下八句都是講的智德,妙智成行。『諸佛剎中』,由此可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殊勝。諸佛並沒有說哪些佛剎你不能到那裡去化身示現,沒有。既沒有,那就是說盡虛空遍法界所有一切諸佛剎土。真的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這一切佛剎統統都有分;真的是古人講的一生一切生,跟其他佛土不一樣。譬如我們講彌勒淨土,生兜率天,生到彌勒淨土就沒有這麼方便,想到其他佛剎不容易,很難離開兜率;唯獨西方極樂世界,十方諸佛世界任憑你去遊覽觀光參學,這顯示它無比的殊勝。

  『皆能示現』,當然得佛力加持,本師阿彌陀佛四十八願,這個本願威神的加持,這是我們在經上讀到的。我們能夠聯想到,也得到一切諸佛如來的加持,為什麼?《彌陀經》上我們念到的「六方諸佛」,《無量壽經》上雖然沒有細說,但是也講了「十方諸佛」,這就是說明一切諸佛都會加持我們。皆能示現是隨類化身,其實像我們這樣的人往生到極樂世界,都是凡夫,一品煩惱也沒斷,帶業去的;可是到達西方極樂世界,我們的智慧神通能力就跟觀世音菩薩差不多;觀音是等覺菩薩,就跟他差不多。你看《普門品》裡面講的三十二應,我們到那個地方去個個人都有這個本事,都能以三十二應參訪諸佛剎土,這種便宜到哪裡能找得到?我們一定要明白;除這個法門之外,再也找不到了。昨天我們讀的這一段,這段還沒有完。「八相成道」就是隨類化身,三十二應身裡頭舉一個例子。

  下面是比喻,譬如『善幻師』,善幻師就是我們一般常講的魔術師,變魔術的。那一邊到十方世界去應化參學,就像變魔術師那麼容易,真的可以隨心所欲去變化。『現眾異相』,眾是眾多,就是不一樣的身分,形狀不一樣,這是從事相上說的。雖然如是的示現,我們會擔心到他方世界去度眾生,會不會退轉?的確這是我們非常擔心的一樁事情,就怕的是退轉;這一點我們很可以放心,有阿彌陀佛加持我們,使我們永遠不會退轉。就如同在極樂世界一樣,圓證三不退,這是佛力加持,什麼個道理?這底下說。

  『於彼相中,實無可得』。佛是以這個真實的事理加持這些菩薩們,使這些菩薩們在諸佛剎土裡面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佛在《金剛經》裡面為我們說的,《圓覺經》上說得更好,「離幻即覺」,我們知道這一切法是幻化的,這就覺了,覺就不迷,不迷就不退轉;退轉是迷了才會退,覺悟的人不會退轉。所以這裡面有理、有事。『此諸菩薩,亦復如是』。這些菩薩就是西方極樂世界,以及參與法會的這些菩薩們,都是圓滿具足權實二智,就跟此地所說的完全一樣。再看下面這段經文:

  諸法性。達眾生相。】

  佛教化眾生,我們常聽到講經說法,這所講的一定要契機、契理。『通諸法性』,這就契理,絕對不會講錯。這一句實在講,也就是禪宗裡面所說的明心見性。通是通達無礙,達是到達,決定沒有障礙!第二句是契機,對於一切眾生的根性也明瞭、也通達。『達眾生相』,因此教化眾生契機契理,能令一切眾生個個都得真實的利益。這下面把教學的方式略略的給我們指示。第一個。

  養諸佛。】

  這是從根本修。前面跟諸位說過,我們學佛要從三福下手;要從孝養父母、奉事師長做起。你看菩薩教給我們供養諸佛,這就是孝敬。佛菩薩不僅是說,他做給我們看。世尊出家成佛之後,當機緣成熟的時候,他老人家特別上升忉利天為母親說法,去度他母親,盡孝!我們在傳記裡面讀到,佛出生的時候,摩耶夫人生了佛陀之後就上生忉利天。我們世俗的人來看釋迦牟尼佛命不好,你看生下來母親就死了,這是我們世俗人看的;實在他的母親功德太大,要到忉利天去享福去!所以他是姨母撫養長大的。他的生母在忉利天,他要到忉利天宮為母親說法。說的什麼法?《地藏菩薩本願經》。這是大家常常讀過的,《地藏經》是在忉利天講的,為他母親說的,孝經!《地藏經》是佛門的孝經,非常重要。可見得佛做榜樣給我們看。

  導群生。】

  這句話就是言教,為大眾講經說法。為大眾講經說法,假如所講的自己做不到,不能叫人信服,人家怎麼會相信?一定要自己真正做到了,然後才說出來,大家就能信、能接受,而且歡喜信受,這就是言教一定以身教做基礎,先有身行然後才有言教,這個順序不能顛倒的。

  現其身。猶如電光。】

  佛在世間應化,應以什麼身得度,他就現什麼樣的身。其實釋迦牟尼佛時時在世間,這世間人不認識,這是真的不是假的。在我們中國歷史上所記載的,唐朝時候,隋末唐初,天台宗的智者大師就是釋迦牟尼佛化身再來的。世尊在三千年前在印度示現,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那個時候大家這個機緣成熟,應以佛身得度,他就現佛身;一千多年之後在中國,中國人應以祖師的身分得度,他就現祖師的身分出現。你看這就是三十二應!這是我們知道的,還有不知道的這多!身分沒有露的太多了,身分暴露的並不多。這都是證明『化現其身』。

  『猶如電光』,這一句是比喻。電光就是閃電。這幾天下雨我們都看到閃電,這個閃電有用,它有作用;它不住,一剎那就沒有了,它不住,比喻這個意思。不住,比喻說不著相,度化一切眾生不執著度化眾生的相,他就自在!我們凡夫之所以不自在就是著相,這很苦,執著!那麼電光,第一個它快速,一剎那就沒有了,快速;第二它很明亮,明亮就是破暗的意思;第三個它不住,第四個意思它沒有分別。這就是比喻佛菩薩在世間示現也是這個意思。他是眾生根機熟了,眾生有感,佛菩薩就有應;眾生根機成熟這是有感,自自然然他就有應,他就來應。

  因此我們明白這個道理,知道這個事實真相,如果我們想佛菩薩多多的來到新加坡,常住弘法利生來教導我們,我們要有感才行。這感是什麼?真誠的心,我們要學佛,我們想學佛,那佛菩薩自然來了。如果大家口是心非,口裡頭說學佛,心裡頭都還搞貪瞋痴慢,那佛菩薩不來;真誠的心想學佛,佛菩薩會來。佛氏門中不捨一人,佛菩薩一定會來的,所以完全憑我們的感應,我們沒有感,他不會來。感應的樣子,像我們敲大磬,這磬擺在這個地方,你敲它才會響,你不敲它不響;那敲是感,它響是應;我們敲得重,它響的聲音大,響的聲音長,就是這麼個道理。佛菩薩心地清淨,一念不生,眾生有感他就有應。

  魔見網。解諸纏縛。】

  這兩句要說一說,這是比喻。『裂』,也就是把它消除的意思。『魔見』,見是見解,一切錯誤的見解,錯誤的看法、錯誤的想法,帶給我們無量無邊的苦難,這叫魔見。『網』是比喻多,比喻它複雜,我們錯誤的思想見解確實非常多、非常複雜。唯有佛菩薩教導我們,我們才能夠遠離這些錯誤的見解思想,這叫魔見網。『解諸纏縛』,纏縛是煩惱。纏是纏繞,縛是繩索捆綁起來,那自由就失掉了,這是比喻。

  在佛經裡面給我們講八纏、三縛,總而言之都是煩惱。這八纏講的是什麼?其實這些在《佛學辭典》、《教乘法數》裡面都有,這個地方略略的說一說。第一個是無慚,第二個是無愧,我們常講慚愧。民國初年,我們淨宗的大德印光老法師,他有一個別號叫常慚愧僧。在《百法明門》裡面十一個善法裡面有慚愧,慚愧是善法,什麼叫做慚?慚的意思是自己做錯了事情,自己會很難過,就是我們一般人講良心的責備。所以他不會做錯事情,做錯事情他心不安,良心責備,這叫有良心,慚是這個意思。愧?愧是外面輿論的批評,你做了壞事,很多人批評你,這聽到很難過,也不敢做壞事情,這就是有慚有愧。那要是沒有慚愧,那問題就嚴重了。第一個做錯事情,他不覺得他心不安,幹壞事他心也安,外面批評他不在乎,這就沒有法子。所以無慚無愧是大煩惱,這是嚴重的煩惱。

  這兩個字,世出世間的聖人都非常重視。在中國古代管仲曾經說過,他說「禮義廉恥,國之四維」;禮義廉恥這四個字,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這個國家的國民不知道禮,不知道義,不知道廉;廉是廉潔,現在貪污就是不知道廉;要不知道恥,不知道恥是什麼?就是無慚無愧,這個國家就很危險,就很容易滅亡。因此儒家跟我們說「知恥近乎勇」,如果我們能知恥,知道恥辱,知道錯誤,這個人就能夠發憤、勇猛、精進,所以這是在修行德目當中非常重要的一條。

  我們今天這個社會是一個嚴重病態的社會,毛病太多了,要治這個病,從哪個毛病治起?那毛病太多了,確確實實如果每個人都能夠知恥,都有慚愧心,我們就有救了。自己有救了,社會也有救了,國家也有救了。可見得這個慚愧、知恥非常非常重要。在四維當中,這是最重要的一條。能夠知恥,自然會守禮,自然能夠盡義務,自然能夠廉潔,恥的確是一個中心的問題。我今年在美國休士頓,有幾位長老,在家的老居士,我們在一塊談論到這個問題,所以就有意思想成立一個知恥學社。我們來提倡,提倡知恥,我非常贊同。這是一個很好的事情,真正能夠挽救世道人心。希望將來在新加坡我們也能夠推動,真正有有心人,我們來推動。

  第三個嫉妒。嫉妒心這也是八纏之一,也是嚴重的煩惱。第四個是吝嗇。這個跟貪是一樣的,貪是貪求,吝是自己有的,捨不得給人,捨不得幫助人。吝財、吝法,這是吝嗇。第五個是惡作。我們世間人常講惡作劇,並不是有意的,但是這些造作不是善法,不是善的。這個事情在現代社會裡面太多太多了,把惡作當作一個正常的現象,這不得了!不曉得自己言語造作,對於社會產生多大負面的影響,不善的影響。譬如我們今天看到的報紙雜誌、電視廣播,我們的青少年一天到晚接觸這些東西,耳濡目染,漸漸就成了習慣。這一些不正當的影響造成心理上傷害,很不容易把他改正過來,所謂是少成若天性,從小就給他養成了,這是我們整個社會、整個世界的隱憂。但是知道的人不多,有警覺的人不多。

  我在過去曾經聽到方東美先生有一次跟一些朋友們在談話。有人向方老師請教,那個時候美國的國力很強,不像現在,現在美國國力是衰退!大概在三十年前方先生講的話。有人問方老師美國會不會亡國?方先生笑一笑,羅馬也亡國了,西方在歷史上羅馬帝國延續的時間最長,最後還是亡國。這就說明了,任何一個國家沒有不滅亡的,沒有不改朝換代的。他們就繼續問:既然會亡國,亡國第一個因素是什麼?它為什麼會亡國?亡國第一個因素是什麼?方先生的答覆沒有人能想到,他答覆得很快,可見得他非常清楚,一點猶豫都沒有,電視!美國將來亡國是亡國在電視上;我們想想真有道理,你看那個電視二十四小時,小孩一天到晚坐在電視面前看那些骯髒的、污染的東西,這怎麼得了!

  那個時候台灣政府提倡文化復興運動,教育部的官員向方老師請教,我們這個文化復興運動應該怎樣才能夠做得有效果?方先生大概停了有五分鐘,態度非常的凝重,然後說了,他說:有,方法是有。人家問什麼方法?他說全國的報紙雜誌一律停刊,電視廣播一律取消。這人搖頭說這做不到。他說那沒法子了,這些東西天天在破壞中國傳統的道德文化,你只要有這些東西在,你想復興文化不可能!人家那是真有學問,真正看出病根的所在。我們今天念佛人,你念佛為什麼不能得一心?一天念幾個鐘點佛,看個半小時、一小時電視就完!所以我們念佛的人不能看電視,不能聽廣播,最好連報紙都不要看。你們打開報紙,我是不看報紙的,在這邊,有些同修每天買報紙,我偶爾翻一翻,裡面亂七八糟,那個報紙一大堆那麼多,真正能看的連半頁都沒有。這個東西是真的是問題,這都是屬於惡作。所以這八纏裡面,你看這個條目你不知道哪些東西是惡作,這都是惡作。我們要保護自己,就要遠離;你要保護你的家庭,要讓小孩遠離,要讓小孩懂得;他不懂得,別的小朋友為什麼可以看,我為什麼不可以看?他會提出理由來問你,你要能夠說得出來,保護他的清淨心,這很重要。清淨心能生智慧,真智慧;被這些染污了,縱然聰明,那邪知邪見。

  第六個是睡眠。睡眠當然很重要,你睡得很好,你精神很飽滿;但是不能貪睡,睡得太多就昏沈了,睡太多了不好,所以這也是個煩惱。貪睡的人睡得很多,這是煩惱。再就是掉舉。掉舉就是心裡不安,心定不下來,心裡頭很亂,這屬於掉舉。昏沈是精神提不起來,特別是在念佛的時候。你看我們打佛七當中常常看見,念佛的時候,一止靜坐下來,他就睡著了,就打瞌睡了;還有功夫好的,繞佛的時候他都打瞌睡,他也能繞,一面睡一面繞佛,這昏沈,昏沈的現象。這個諸位要曉得,那不是功夫,那是昏沈的現象,我們要明白這八樣叫纏。這個縛?實在講就是三毒煩惱,貪瞋痴,我們有這些東西你怎麼會自在?解諸纏縛,把這個纏縛解開,那就好了。

  超聲聞辟支佛地。】

  像世尊這些弟子們,常隨眾千二百五十人表現的身分是聲聞,也就是小乘的羅漢這些身分;實際上他們是菩薩,是大菩薩們示現的。不但是菩薩裡面還有佛,像舍利弗、目犍連都是古佛再來,那不是菩薩。古佛再來示現做釋迦牟尼佛弟子。就跟唱戲一樣,釋迦牟尼佛唱主角,他們唱配角,後台也許唱配角的是主角的老師都不一定;所以前台是這個樣子,後台的樣子我們不了解,所以弟子當中有很多是古佛再來的。他們『遠超聲聞,辟支佛地』,這句話就是把他們幕後那個身分,透露一點給我們,讓我們要知道真正恭敬,不可以輕視,這都古佛與大菩薩再來的。

  空無相無願法門。善立方便。顯示三乘。】

  『空、無相、無願』,大小乘都有,這叫三解脫門,這是什麼意思?這三個方法可以證道,可以證果,這三個門。實在講這個門是通達無礙,用門來做比喻。所證得的諸法實相,也就是講的真如本性。證得了,我們俗話就講成佛了,所以成佛就是證得真如本性,就是證得諸法實相,就是這個意思。可見得這三個方法很重要,但是這三個方法都不容易!通途法門,八萬四千法門都是走這三個門入進去的。我們將來成佛證果要不要走這三個門?還是要走這三個門,不過我們有個取巧的方法。我們先到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帶我們走就容易了,自己走就太難太難了,這便宜在這個地方,這是要曉得的。

  如果由空門入,空門入要不見空相,我們中國禪宗、法性宗是走這個門入的,但是要不見空相;如果見了空相,他著了空,他入不進去,這很難很難。禪宗《六祖壇經》諸位要細細去念一念,與《壇經》有密切關係的,《金剛經》、《般若心經》都是從空門入。我們是天天念,沒有問題,入不進去,怎麼念都入不進去。那入不進去,從第二個門無相,同樣道理,如果要是著了無相,還是入不進去。那這個門沒有辦法,走第三個無願,願也是造作,從這個門;換句話說,無有一切造作。這個地方諸位要記住,它的原則跟前面一樣,假如我們要是有執著?那這個門還是入不進去。聽說無願無作了,好了,我什麼願也沒有,什麼造作都不作了,你這樣能入進去嗎?這不能,這錯解了如來的意思。

  這個造作是起心動念!不是叫你身不造作;身不造作,問問你要不要吃飯?吃飯是造作,你睡覺也造作,你走路也是造作,你坐在椅子上還是造作,哪能不造作?心裡頭無論做什麼事情,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那叫不造作。可見得也不是我們能做得到的。所以想來想去八萬四千法門好是很好,對我來講不得其門而入,八萬四千法門哪個門我也入不進去;幸好有個念佛法門,這個門行。這個門想想自己還可以,還可以從這個門入進去,這叫老實念佛。本經裡面說的這個,就是我們這部經涵蓋了一切的法門,真的是一修一切修。這是講菩薩們修證這些現象,知道性空相假,因此在一切法當中,都能夠遠離妄想分別執著。

  『善立方便,顯示三乘』,是幫助眾生。菩薩有弘願要度一切眾生,像四弘誓願裡面第一句「眾生無邊誓願度」,我們要幫助一切大眾,為什麼?因為一切大眾與自己同體,同一個法性。大乘經上常講十方一切佛共同一法身。這十方一切佛包括我們自己在內,我們自己並不在外,共同一法身;所以佛菩薩那個慈悲叫「同體大悲,無緣大慈」。凡夫迷就是迷這個事情,諸佛菩薩覺悟也就是覺悟這樁事情。覺悟什麼?一切法是同體的,因此他這個慈悲沒有任何條件,這心裡真的解脫了,心開意解,那個境界是快樂無比。

  三乘是方便設的,哪有什麼三乘?佛在《法華經》上就講真話,「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那這是善立方便,方便說的!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方便說的;或者我們講大乘、小乘。連這個都是方便說的,那人乘、天乘,那更是方便了,所以現在人講五乘佛法。還有這是近代,我曾聽人家講,不太熟悉,說有人提倡人間佛法、人乘佛法,它的內容我不太懂。如果是叫我們在這個人間享福,來生不失人身,要以這個為目標,這不是究竟法,為什麼?脫不了六道輪迴。這一生修善積德,來生得人身、享富貴,往往富貴迷人,這一迷了又造作罪業,那個福享完了,罪報現前了,就要墮三途受苦!所以這絕對不是究竟法。

  真正是究竟法,真正是真實法,唯有念佛求生淨土。也許要問,那念佛人那現前有沒有福報?現在能不能快樂幸福?我給諸位說,最高的層次我們能達到,這些最低的怎麼會沒有?像我們蓋房子一樣,這個房子是五層樓,我有第五層,我怎麼會沒有底下一層?一定的道理!你蓋房子只蓋底下一層,那你就沒有第二層,當然三、四層也沒有了。這你就能夠真正明白念佛人、求生淨土的人是最快樂的人,修學任何法門、任何宗派也不能夠相比。因為什麼?他所得到一切都是真實的,我們這個經就是證明。

  我也跟諸位同修講過多少次了。我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有把握,有保證,什麼保證?這個經是保證書,我們都拿到手上。你看我們的法名都叫妙音,這書上有我們的名字在,這保證書!這哪能錯得了!講到這個地方,這是八相成道的第七,轉法輪。轉法輪講這麼多意思,可見得它這個法輪是圓滿法輪。裡面顯教、密教、宗門教下統統都有,都包括在其中。

  此中下。而現滅度。】

  這是八相成道最後一個,涅槃。涅槃,佛、菩薩、連阿羅漢都不生不滅,佛怎麼會滅度?哪有這個道理?經文上講得很清楚、很明白,『於此中下,而現滅度』。那麼於上等的?上等就沒有了。上根的人知道,佛與菩薩連阿羅漢都沒有滅度,不生不滅,中下是凡夫。凡夫眼睛裡面看到佛出世了,佛滅度了、圓寂了,凡夫眼裡看到的,上上根人他們看法跟我們不一樣。諸佛菩薩沒有生滅,沒有來去,不生不滅,不來不去,那是真的,上根人能見到。所以這個示現滅度是對中下人說的,你看經文多清楚「於此中下,而現滅度」。

  八相成道到這裡,這一大段這就講完了。這是隨類現身舉一個例子,使我們了解西方世界殊勝無比,我們生到那邊都像這個樣子。所以這個經上所說的,就是講我們或是現在,或是將來在西方極樂世界,或者他方世界教化眾生、供養諸佛這一些真實的狀況,字字句句與我們有密切的關係,才知道這部經的好處。再看下面經文:

  無生無滅諸三摩地。】

  這個話講真的了。前面這個滅度是示現的,不是真的,示現的;真的是不生不滅。『得無生無滅諸三摩地』。

  得一切陀羅尼門。】

  我們先說這兩句。這是說明菩薩們的德用無量無邊。這是自受用,自利德,自利不生不滅;生滅是苦!不生不滅,這就自在了。「三摩地」是梵語,翻成中國的意思正受,受是享受,正常的享受。我們今天的享受不正常。佛在經上說我們凡夫的享受有五種,苦、樂、憂、喜、捨五種受;我們無論有多少享受,把它歸納起來,不外乎這五種。心有憂,絕大多數的人心裡頭都有憂患、有喜,心有憂喜,順著心意的時候喜歡,憂的時候多,喜的時候少。身的享受有苦有樂,同樣的,苦的時候多,樂的時候少。在不苦不樂、不憂不喜,這叫捨受,這當然是最好的,但是不長久,不能保持。所以佛把我們的享受,身心的享受歸納起來這五種,苦樂憂喜捨,這都是不正常的。正常的享受?這五種受沒有了,統統沒有了,那叫正受;那就是經上講的三昧、三摩地,三摩地都是這個意思,正常的享受。

  『及得一切陀羅尼門』。陀羅尼也是梵語,門是比喻。陀羅尼翻做總持,我們現在人講綱領。一切法的綱領你掌握到了,世出世間一切法沒有一樣不通達,為什麼會通達?那個總綱領你抓到了,這個話就是這個意思。他有這樣的能力,第一個他得到不生不滅,他得到正受,苦樂憂喜捨沒有了,又能得到一切法的總綱領抓到了。

  時悟入華嚴三昧。具足總持百千三昧。】

  這就是世出世間一切法他全得到了。《華嚴》所說的一真法界,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在《華嚴》的術語叫一真法界。我們自己對於這個理論、事實真相完全明瞭通達就叫『華嚴三昧』。《華嚴》這個名字可以說是一切佛法的總綱領,一切佛法的總題目。我們現在中國會集的佛的經典,我們稱它作《大藏經》,這是佛所有一切經都歸在裡頭了。其實在佛經裡面,它本來就有一個名字,就叫做《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方廣佛華嚴經》是所有一切經的總名字。「華嚴」是比喻,好像一個大的花園,大花園。這個花園裡頭所有一切花、木,品種統統齊全,一樣都不漏,這個花園才美好。這個嚴就是美的意思,莊嚴就是美麗的意思。雜華莊嚴,它這個經題原來是雜華莊嚴,我們中國人喜歡講萬花莊嚴,是這麼個意思。所以這是總名稱。

  《華嚴》是以「一真法界,無盡緣起」為它的理論依據,這我們可以相信。無盡的緣起,就是我們現在人所說的,許許多多的條件。整個宇宙形成、發生、演變,確實是許許多多的條件,不是偶然的,非常非常複雜。誰能夠把這個搞清楚、搞明白?佛與大菩薩。他們怎麼會清楚、怎麼會明白的?這個在我們想根本就想不通,我們想這根本不可能;我們想不可能是有道理的,為什麼?我們用分別心,用執著心,用思惟想像,這不可能,這個能力是有限的,以有限的能力通達無限的境界,這是做不到的。那佛用什麼方法統統明白、統統了解?佛用禪定。這個方法高明,禪定是什麼?清淨心,心裡頭一念不生,這個心廣大沒有邊際;心一起心動念,就有界限,就自己把自己障礙住了。

  心裡頭不起心不動念,心是清淨,清淨心沒有障礙;盡虛空遍法界,清淨心起作用就是智慧,這個智慧無法不了,無法不明,一切通達。不要去思惟想像,不要去學習,佛用這個方法。這個方法到底是真的、是假的?佛用這個方法通達了,佛告訴我們;我們如果也用這個方法真的通達了,證明佛所講的沒錯!佛的弟子許許多多的人,入了這個境界,證明了這個事實;佛的教學不是假設的,不是一個理想的,完全是事實。所以我們依照佛所講的理論、方法、境界去修學,認真的去做,我們也能夠以一切行莊嚴佛果,這就叫做佛華嚴。

  佛家,說實在講,講得最圓滿、最透澈、最究竟的這部經典就是《大方廣佛華嚴經》。本經古人稱之為中本《華嚴》,理論、方法、境界與大經完全相同,在文字上濃縮,當然就是我們說個大綱,不能細說,細說就變成《大方廣佛華嚴經》。可是我也曾經給一些同學們說,如果同學們發心要想將來弘揚淨土,要學著講經說法,學講《無量壽經》、學講《阿彌陀經》,那我就要勸他一定要認真的去學《華嚴經》。為什麼?《華嚴經》真正通達了,講這個經就痛快淋漓,一點障礙都沒有!為什麼?你徹底明瞭,你長講短講,深講淺講,無不自在!這是以《華嚴》為基礎,它是《華嚴經》的綱要。

  我們一心專修,這一心專修或者專精,這就叫三昧,這就是華嚴三昧。華嚴三昧,實在說莊嚴法身、莊嚴宇宙的本體;法身就是真心,就是真如本性。佛常說一切法無不從此法界流出,一切法無不回歸此法界;佛在大經上講唯心所現,唯識所變,也是這個意思。一個人在一生當中能夠把《華嚴經》看一遍,不是容易事情。如果一生當中能聽過一遍《華嚴經》的,那真是希有!我們中國自古以來法師、大德無論講什麼經,沒有記載;但是講《華嚴經》,歷史上有記載。可見得大家對這個非常的重視。這是講隨時悟入華嚴三昧,要具足前面的條件,你才能夠隨時悟入,莊嚴法身,莊嚴萬法。

  『具足總持百千三昧』,三昧哪有那麼多?細說起來三昧是真多,三昧就是正常心。一切法無量無邊,於是三昧就無量無邊。譬如我們舉一個例子。這個人不貪財,錢財擺在他面前他不動心,他念頭都沒有,這個人入了錢財三昧;但是有個榮譽給他,他動心了,那不行了,那榮譽上他沒有得三昧,錢財上得三昧。諸位明白這個道理就曉得,這「百千三昧」就是一切萬法當中,他都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了,世出世間一切法裡頭他都得三昧,這才叫圓滿的三昧,這是如來果地上的境界。等覺菩薩還不行,等覺菩薩當然他在一切境界也不起心、不動念了,但是你要跟他講成佛,他可能還會動個念頭,因為他還想成佛,他在這個上面還沒有得三昧。所以這個百千三昧、無量三昧意思就是此地,就是這個意思。

  深禪定。】

  『深禪定』是性定,自性本定,就像《楞嚴經》裡面所說的首楞嚴大定,那是深定;如來果地上的境界,也叫做理定,它不是事,理上的定。這是真正的禪定。

  睹無量諸佛。】

  『無量諸佛』,過去諸佛、現在諸佛、未來諸佛。這未來諸佛,我們人人都是;我們看到凡夫俗子,這些人看到我們都是諸佛,我們自己還不承認。這就是說明佛眼睛裡頭看一切眾生都是佛,凡夫眼裡頭看一切諸佛都是凡夫。所以你要是真正想知道自己是個什麼境界,不要問別人;你修行,你覺得你有沒有證得菩薩果位?你看看這一切眾生是不是菩薩?如果全都是菩薩,你自己明白你已經是菩薩了。如果哪一天睜著眼睛一看,盡虛空遍法界都是諸佛,那恭喜你,你成佛了。如果你修行,修了不少年了,看看眾生還是凡夫,那你一定是凡夫,不必問人。你知道你自己是個好人、還是壞人?如果眼睛一看全世界的人個個都是好人,你是好人;如果你看到他都是壞人,自己是壞人,這是真理。

  你看六祖大師講的「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還看到世間這些過失,那不是修道人,一點功夫也沒有,凡夫一個。為什麼說看一切世間人都是善人?所有一切萬法都是自心變現的。我們的心好了,變現的境界全是好的。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禮敬諸佛。但是一切眾生裡面的確有順法性的,有違背法性的。順法性的我們稱之為善,不順法性的我們稱之為惡;善我們讚歎,惡不讚歎,差別就在此地,除這一點之外,沒有絲毫差別。善人是佛,惡人也是佛;那個行善我們讚歎,造惡不讚歎,但是恭敬心是完全一樣的。

  所以學佛最貴的,就是我們日常生活處事待人接物要用真誠心,用清淨心,用平等心,用慈悲心;你能這樣去修,無論你做什麼事情全都是佛法,穿衣吃飯都是佛法,待人接物也都是佛法,沒有一樣不是佛法。如果用虛偽的心,貪瞋的心,嫉妒的心,那就錯了,天天念《無量壽經》也不是佛法,那為什麼?心迷。佛是覺的意思,覺是心覺,口裡頭覺不了,要心覺。心一定要真誠,決定不吃虧。我常講,同修們也有反應,法師我不是不明瞭,但是吃虧上當!我不騙人,人騙我。怕吃虧上當,於是也要去騙人,你說這糟糕不糟糕?這就被魔拉回去了,又拉到六道輪迴去了。所以一定要堅守自己的原則,人騙我,我不騙人,他搞輪迴,我到極樂世界,兩條路,這不是一條路!要清楚要明白,要自己度自己,真的別人幫不上忙,一定要自己幫助自己。要是剋實而論?這一句也可以解釋為念佛見佛,念佛三昧,所以稱之為寶王三昧,就是這個意思。大勢至菩薩告訴我們「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

  一念頃。遍遊一切佛土。】

  可見他自在。『一念頃』,是時間之短。不要長時間,一念一剎那就能夠遊遍一切諸佛剎土,可見他這個神通道力的廣大。怎麼能遍一切剎土?當然他是分身去的,化身去的;要不能分身化身,怎麼能夠一念之間遍到、統統都到?這些事都是真實的,但是我們現在遇不到這樣的人。我們在《高僧傳》裡面讀到過。我初學佛的時候很喜歡念這些書,現在好多年不念了,印象是有一點,那些人的名字都忘掉了、記不得了。

  我在《高僧傳》裡頭曾經看到有一段,有一位法師是印度的法師,在中國弘法。這天他要回到印度去,在頭一天就有很多的信徒要給法師餞行,請法師吃飯。而法師很慈悲都答應了,許多人請他,統統都答來。這個傳記裡面記載的,到第二天他回國,這些人都給他送行,送到城外,十里長亭送行,每個人都歡喜,「法師慈悲,昨天到我家應供」,那個人聽了「法師昨天到我家」,他說「法師明明在我家」。大家一對面五百家請他,他化身五百家,他都去了,這才曉得法師有神通!他有這個能力。一時遍到,哪個地方請他,他都去。像我就沒有能力,你們請我,我只能到一個人家,不能到兩家;他有本事,這五百人家請他,他統統都到,同一個時間他都到。這是我們《高僧傳》、《神僧傳》裡頭都有記載的,諸位可以去翻翻看,但哪一個人我記不得了。我對這個印象很深的,這在中國真有!所以佛經上講「一念頃遍遊一切剎土」,西方世界的菩薩應當有這個能力,何況得佛力加持。

  佛辯才。住普賢行。】

  這是利生德,利益一切眾生。遍遊一切諸佛剎土,兩樁事情。第一個是供佛聞法,向佛請教,聽佛說法;第二個幫助佛教化眾生。這個地區與自己有緣的這些眾生,一定要幫助佛去度化他們,所以這是做這兩樁事情。『得佛辯才』,他沒有成佛,他是菩薩。尤其像我們往生,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還是凡夫,但是我們也得佛辯才,這是阿彌陀佛加持的。我們也『住普賢行』,住普賢行這個句子在本經很多,我們要特別留意。從這些地方證實,西方極樂世界是普賢菩薩的法界,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是普賢菩薩。所以普賢菩薩五十一個階級,從十信位起,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菩薩位次五十一個階級,生到那邊就是普賢菩薩,這是非常非常不可思議。

  能分別眾生語言。】

  如果我們要去學習,那就不善;不學,會了,那就善。世界無量無邊,眾生無量無邊,語言無量無邊,不要學,全會了,這叫善。這個事情我們乍聽起來很奇怪,其實在理上講得通。清淨心、無分別心能通達一切萬法。我們今天這個能力失掉了,為什麼失掉了?我們有分別有執著,我們有知,所以有所不知,不知道東西太多了。菩薩們修的,修無知。《心經》講的無智亦無得。無知,無所不知;無得,無所不得,他什麼都得到了。我們因為有得,一樣也得不到;有知,一樣也不知。你看麻煩就出在這個地方!佛在經上真的是一語給我們點破,我們要明瞭,要懂得佛講的這個意思,要認真的去做、去修,把我們錯誤的地方修正過來。譬如說我們有知,這是錯誤的,我們要把它修正成無知;我們有得,這個得失的觀念,這是錯誤的,我們把它修正過來,無得。那個時候我們的知、得就跟諸佛菩薩一樣,就會無所不知,無所不得,樣樣都沒有缺乏了。這才叫真快樂,叫大自在!『善能分別眾生語言』。

  化顯示真實之際。】

  這一句很要緊。本經裡面講三個真實,這第一個。『開』是開示,佛為我們開示。『化』就是悟入,化是變化,佛一開示我們就覺悟了,我們就入了,入什麼?『真實之際』。真實之際就是禪宗裡面講的真如本性,禪家講明心見性,這就是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所以你能夠悟入真實之際,你就成佛了。

  過世間諸所有法。】

  那當然不要說『世間諸所有法』,出世間諸所有法也不能相比,直接成佛的法門!

  常諦住度世之道。】

  這是我們一定要學習的,我們在這個世間要不學佛,這一世白過了;不但是白過了,這一世還造無量無邊的罪業,將來還有無窮的苦報自己要承當,這多麻煩、多可憐。一定要學佛菩薩,佛菩薩是什麼心?『心常諦住度世之道』。常,沒有間斷,諦是真實,度是幫助世間人覺悟。所以我們學佛,無論是什麼身分,無論從事哪一個行業,都是菩薩。你在家裡面,家庭就是道場,你要有真心幫助你一家人,幫助你的親戚朋友們覺悟,覺而不迷。最真實的幫助,幫助他念佛求生淨土,要有這個心。你自己有一個公司行號,那就是你的道場,所有的員工你要發心去度他,不但你要照顧他的生活,要教導他,你還要幫助他了生死出三界,那你這個做老闆的,菩薩老闆!你看《華嚴經》上無論哪一個行業,統統是菩薩,男女老少、各行各業都是菩薩!不是說學佛一定要出家,一定要住在寺廟裡面,這你就搞錯!

  我今天早晨,台灣有一個同修打了一個電話給我,陳娟娟居士。我們從前流通的有一個《認識佛陀教育》的小冊子,那就是陳居士她從錄音帶上寫出來的,那是最早的一份;現在你們拿到這一份是九一年在邁阿密講的,這一份詳細,這是講了七天寫成這麼一本書。那個小冊子是講一次,一個半小時,在舊金山媽祖廟講的。她早晨打個電話告訴我,她的父親往生了,她父親不信佛;她信佛,她父親不信佛。一年多前她父親得了病,得了癌症,她很孝順,勸導她父親,這父親才接受。到最近半年,她從美國回到台灣,天天照顧她父親,守在她父親旁邊,幫助她父親念佛,大概一天念一萬聲。前天往生瑞相非常好,有三十多個人幫他助念,助念了二十四個小時,助念同修當中有不少看到佛來接引,見到佛像。他在病中,他那個相貌很不好,往生的時候相貌很圓滿。一家人都得度了,她說她的哥哥、嫂嫂都不信佛,看到這個樣子都念佛了;還有一個親戚是學禪宗的,看到這個樣子也不學禪了,也要回頭念佛了,度了一家人!大家看到這個樣子,信心增長了,這不是假的;那個瑞相非常非常難得,往生的時候就跟一個好人、健康的人睡著了一樣,這是能叫大家生起真正的信心。

  所以我們一定要有心,這個心念念無間,自己求生淨土,幫助一切人求生淨土。我們自己深信不疑,要幫助一切眾生建立信心;這個人將來得利益,將來能往生,他感激你,是你介紹的,是你接引的。大慈菩薩講得好,一個人在一生當中能夠真正勸兩個人往生,這往生就作佛了。勸兩個人是因你勸勉他念佛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作佛了,大慈菩薩講比你自己念佛的功德還大,你幫助兩個成佛了;如果你能幫助十幾個人真的往生了,那你就是真正的菩薩;你要能夠幫助幾千、幾百個人往生,那你就是阿彌陀佛再來!大慈菩薩講的。所以我們「心常諦住度世之道」,這句非常重要,一定要學習,要努力去做。

  現在真的緣很殊勝、很方便,你看我們的經書,實在講,在今天的社會,我們把佛法介紹給別人,四個小冊子就夠了。第一個《認識佛教》,真正了解佛教;第二個《三皈傳授》,三皈是我們入佛門的基礎,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第三個就是《無量壽經》,把這個經本介紹給他,勸他常常讀誦,他漸漸明白了;修行的方法,我們《淨宗朝暮課誦本》,我們早晚用那個來做功課,依教奉行,決定得度。一點都不麻煩!對於現在人在這個繁忙的社會,是很好的修學方法,很得受用的教材,因為分量不多,真實的利益。

  一切萬物。隨意自在。為諸庶類。作不請之友。】

  『一切萬物』,就是指我們現在這個社會,我們常講花花世界。禪宗裡面有一句話說,「但自無心於萬物,何妨萬物常圍繞」。只要自己能做得了主宰,不必離開社會,不必離開大眾,就在這個社會裡面成就自己的道業,堅定自己的信願持名,這就成就了。『為諸庶類』,庶類是指一切眾生,我們要主動的去幫助他。『作不請之友』,不要等他來找我幫助,我們才幫助他;他不請,我也幫助他,這是菩薩發心。等到人家來請你,那就不是菩薩發心了,所以說要「作不請之友」,主動去幫助人。

  像我剛才講的這四個小冊子,對現代的人來講非常非常有用,真真實實的利益。我們這邊的書都是結緣的,不怕你們拿,你們拿得愈多愈好,沒有了再印。你們的親戚、朋友,口袋裡有通信地址的,都給他寄一本去,都勸導他們,你就是菩薩!你的心就真正住在度世之道,你真正是為諸庶類作不請之友;只要有通信處的統統都寄。書寄完了我們就再印,現在的印刷術很發達、很便宜,你做的是真實功德。這個書印一本,你們現在手上拿到的這一本書美金一塊錢,你們新加坡幣一塊多一點,不到兩塊,你想想看,你要真正發心,你度多少人!你幫助多少人!快樂,這心裡真是快樂。

  持如來甚深法藏。】

  『受』是接受。『持』是保持,永遠不失掉,念茲在茲。『如來甚深的法藏』是什麼?就是「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洪名,這是如來甚深法藏。

  佛種性常使不絕。】

  佛種性,就是佛性。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有佛性者必定作佛。他現在迷不覺,只要我們幫助他覺悟就行了。勸他發心,勸他念佛,在日常生活當中,勸導他遵修三福、六和、六度。我們自己這樣做法,我們時時刻刻勸導別人這做法,這就是真正『護佛種性常使不絕』。這功德第一大!無量無邊的功德,人人都可以作,人人都可以修,你為什麼不幹?為什麼讓大好光陰天天空過?這太可惜了。現在人常講工作繁忙,分秒必爭;我們今天也是分秒必爭,爭什麼?爭作功德,真實功德!不可以把這個好光陰空過了,這很重要很重要。下面是:

  大悲。愍有情。演慈辯。授法眼。杜惡趣。開善門。】

  這幾句是告訴我們一個具體的做法,我做從哪裡做起?從哪裡下手?這教給你怎麼個做法。當然這裡講的都是原則,這個原則好懂,掌握住,在日常生活當中,你就不會把你的光陰空過了,確確實實修積真實的功德。第一個你要有大悲心、有慈悲心,這是個動力,推動你。今天你們在社會上從事種種的行業,為什麼那麼樣辛苦去做?飯吃不好,覺睡不好,全部精神去投注,為的是什麼?什麼力量在推動你?名利!你們想是不是?如果是既沒有名又沒有利,你還幹不幹?你不幹了,利在推動你!名利推動你做的是業,輪迴業,是迷不是覺。今天佛法叫你覺悟,覺悟什麼力量推動?慈悲心,憐愍心。看到眾生迷惑顛倒,我們講慈悲、憐愍、同情心這個力量在推動。

  『興大悲』。興是興起、發起,要發慈悲心,要憐愍一切有情眾生,這就是大慈大悲。怎麼做法?『演慈辯』,這開示。要慈悲,演是我們自己做出、做給他看。辯是什麼?是講給他聽,他有疑問要跟他辨別清楚,讓他覺悟。『授法眼』,授是傳授給他。法眼就是覺悟的心,覺心,這個眼不是肉眼,心眼,心裡覺悟了,心裡不糊塗了、不迷惑了,這叫法眼;就是覺悟的心要幫助他悟入。『杜惡趣』,惡趣是什麼?六道輪迴的業因。杜是防止,教給他、幫助他,防止不要造六道輪迴的業。造六道輪迴的業沒有不受報,我們今天不造輪迴業就不會再墮落輪迴。『開善門』,善門是什麼?往生淨土的法門,這真善;其他的善不行,其他的善是三善道受生,那不是真善,還要搞輪迴。真正的善是了生死出三界,往生淨土。一定要把這個法門傳授給他,這才是真正的心常諦住度世之道,你能這樣做,那才是真的,這不是假的。

  這品經文裡面的意思實在講說不盡。講了好多天了,有很多同修問:這經三十天能講得完嗎?要緊的、重要的要細講。到後面還大概有四分之一的經文,是介紹西方極樂世界的風光,那個之美,那個我們念念就好了,不要細講,大概可以。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