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諸位觀眾,大家好!請掀開《阿難問事佛吉凶經講記》第四十九面,我們看經文。

  難復白佛言。世間人及弟子。惡意向師及道德之人。其罪云何。】

  這一節經文是阿難向世尊請教的話,問的意思很明顯,但是這個問題,實在講是很嚴肅的問題,也是非常重要的問題,關係個人一生的成就,關係家庭的幸福美滿,關係社會的安危,也關係世界的和平安定。所以這個問,我們不能把它看成普通的問題,這是根本的大問。

  換句話說,我們學佛學了這麼多年,為什麼不能成就?釋迦牟尼佛在這部經一開端就教導我們,學佛第一個條件是親近明師,這是師道,要親近一個好的老師。可是自己必須是個好學生,遇到好老師才能成就;自己沒有很好的學習態度,遇到好老師也是枉然。這是實話,佛在這一段經文裡面教導我們。實在講,雖然講到老師跟學生,真正的重點還是在怎樣做一個好學生。現在人親近善知識的人很多,但是自己不具弟子的本分;換句話說,沒有很好學習的態度,所以遇到善知識也是空過了。

  諸位可以冷靜的想想,李炳南老居士的學生很多,我概略給它估計不會少過五十萬人,成就的有幾個?真正有成就的十個人都不到。為什麼會有人有成就,有人沒有成就?完全看學習的態度,老師一點偏心都沒有,對待每個學生都是公平的、平等的,能不能成就在乎你自己。章嘉大師的學生也很多,方東美先生的學生也很多!所以古人常講,我們作學生的人想找一個好老師,那要靠緣分,「可遇不可求」!

  李老師曾經告訴我們,好老師找一個好學生更難。到哪裡去找?我離開台中之後,在外國弘法,深深感到孤單,沒有真正能幫助我的人。所以每一次回到台灣,我一定到台中看老師,我也一定會說一句話:「請老師多培養幾個學生,我們在海外才有幫手。」我記得我這個話至少說過十遍。最後老師回我一句話:「不是我不教,你替我去找。」我從此以後不敢再說這句話了,我知道找不到。到哪裡去找?找像我這樣的學生就找不到,我對老師尊敬,百分之百的服從。所以想一想,再找不到一個像我這樣傻瓜的學生了。現在的學生都精明,都自以為是,不會把老師的教誡當作一回事情,不會認真依教奉行。所以從此以後我不再講話,我明白了,這個事情難,太難太難了!

  所以幾萬個學生,能夠成就一個都不容易。但是有一個成就,老師在這一生的教學,他的責任盡到了,後繼有人。在我們中國,後繼人才最多的是禪宗六祖大師,我們在《壇經》上看到有四十三個人,那真的是空前絕後。六祖以前沒有,六祖以後也沒有。跟六祖學佛的人數,也是不曉得多少萬,成就的只有四十三個。其他的,我們看歷代祖師,真正得承傳的人,二、三個人,四、五個人,那就很了不起;甚至於一生教學,一個都遇不到,他的法就失傳了。很多!

  佛在此地教我們怎樣做一個傳法的弟子,所以這一段話非常重要。你看阿難問,這個「問」,語重心長,慈悲心切。世間作弟子之所以不能成就,關鍵在哪裡?『惡意向師』。什麼叫「惡意」?不能夠接受老師的教誨,就是惡意。這些惡意自己曉不曉得?不知道,「我並沒有有意思去害老師,只是老師的教誡,表面上奉行,背後就是另外一樣」,陽奉陰違!那怎麼叫惡意?老師是一片真誠慈悲教導你,你不能夠接受,你懷疑,你猶豫,不肯奉行,這個意就是惡,這就不是善。不要以為這個惡意很輕,你一生的成就毀掉了。

  世間作學生的人,不懂得這個利害。為什麼不懂得?沒有人教你尊師重道,關鍵在此地。《無量壽經》上說的話好,「先人不善(無知),不識道德,無有語者,殊無怪也」,釋迦牟尼佛絕對不怪你們。你們愚痴,惡意向師是自然的;換句話說,也是應該的,沒有人教,你怎麼會懂得?你要是能懂得的話,你就不是凡夫,你是再來人。你不是再來人,你決定是凡夫;凡夫決定不懂這個道理,決定不會有真正做好學生的這種態度。

  這個《講記》裡頭,我說得很詳細、說得很明白,希望我們「基金會」把這個講記大量流通。講記裡面有的,我就不再說了,我這一次跟大家講這部經,是這個講記的補充,是特別奉勸諸位要認真努力的學習。

  現代的社會,法弱魔強,《楞嚴經》上所講的:「邪師說法,如恆河沙。」哪些是邪師?我們周邊一切人事物,凡是影響我們清淨心的、影響我們善行的都叫邪師,都是魔。魔是障礙佛法、障礙我們清淨心、障礙我們的善心。魔太多了!你要是受它的誘惑、受它的影響,你的前途就被毀了。

  我親近老師有沒有魔障?有。最早沒有學佛,我親近方東美先生,跟他老人家學哲學,就有一些人告訴我,方先生不是善人,不是個好人。哪些人說的?我的一些同鄉,這些人說話有力量。方東美先生跟我是同鄉,我的家鄉在安徽廬江,方先生是桐城人,桐城跟廬江的距離有二十五公里,就像台北到桃園一樣,距離很近。家鄉人說他在家鄉怎樣怎樣,說得他一文不值。我動不動搖?我不動搖。如果我要被動搖了,好了,遠離這個老師,我學東西到哪裡學?

  我為什麼不會動搖?因為我親近老師,我常常接近他,我聽他的教誨。這些毀謗的人,都沒有親近過老師,一堂課也沒聽過,在外頭胡造謠言,目的是阻撓我不要去親近他。如果我們信心稍微動搖,我們這個機緣就失掉了,我這一生不曉得走到哪去了!絕對不能輕信謠言。這個造謠生事,有的是有意的,有的是無意的。我們認識魔障。那個時候還沒有學佛,不懂得什麼叫魔障,這個名詞的意思,我們都不懂得。我們好學,我們看老師有學問、有德行,我們親近他,決定得到好處、得到利益,對老師有堅定的信心,我們不會受到外面的破壞。

  學佛之後,我親近章嘉大師,也有很多出家的大德來告訴我:「你跟他幹什麼?他是政治和尚。」也是有意無意在障礙。可是我的信心不會動搖,為什麼?章嘉大師對我非常好,他那個攝受力很強,很愛護我,很關心我。我們約定每個星期兩個小時,我去見他。我讀經有疑問向他請教,他給我解答。我要是有一個星期沒有去、兩個星期沒有去,他一定會打電話來找我,問我:「是不是生病?為什麼沒有來?」非常關切。哪一個法師大德,能這樣的關心我?這樣的愛護我?所以什麼樣的話我都不會聽,我尊敬這個法師,這個法師仁慈,真的是善良。我那個時候生活環境非常清苦,對於老師一分錢的供養都沒有,完全是憑一片真誠好學的心,他們義務的幫助我。我對他們沒有供養,他們還常常留我吃飯。

  以後我在台中十年,對於李炳老造謠生事的人就更多,方方面面、許許多多惡語常常在我身邊,我絕對沒有被他們動搖。我一動搖,我到哪裡學東西?甚至於還有一些嫉妒障礙的,因為在台中學的有一點成就、有一點成績了。你有成就,就免不了有嫉妒障礙的;嫉妒障礙的人想盡方法破壞,想盡方法逼著你,把你趕出台中。所以我在台中求學,高度的忍辱。我能忍耐,我在台中,我跟大家說,只要李老師沒有開口趕我走,什麼人、用什麼方法,我都不會走,我賴在台中,我一定要學成,我才會離開;我要沒有學成,我決定不肯離開。我在台中住十年,哪有那麼簡單就把我趕走的?不容易,老師沒有叫我走,什麼人、用什麼方法,我都不會走的。什麼樣的苦難,我都願意受;什麼樣的沈重打擊,我能夠擔得起,我就是不走,就是跟李老師學,我學成了。學成了,我就走了。我還跟那些人說:「我學成之後,你們這些人想請我到台中,我都不來。」為什麼?當時你逼我。

  所以我們聽善知識的話,不能聽別人的話。我跟誰學的?我跟老師學的,你不是我的老師,我不聽你的;我聽老師的。你們說老師的過失,可以說,為什麼?你不是他的學生,可以說他的過失。我是他的學生,我不但不能說他的過失,我也不願意聽他的過失,保持我對於老師的真誠恭敬心,永遠感恩的心。

  諸位同學,找像我這樣的學生,李老師叫我再找一個,我找不到了。所以我知道弘揚正法是非常辛苦的一樁事情,不是容易的事情。在美國,偶然之間遇到黃念祖,我們真的是志同道合。他在中國大陸弘揚《無量壽經》,就他一個人;我在海外也只有我一個人,我們兩個見面,兩個人非常歡喜。雖然是初次見面,一見如故,志同道合;再找一個,找不到了。他往生之後,這個事情我又變成非常孤單。雖然有一些同學跟我在一塊一起學習,我盡心盡力幫助他們,但是細心觀察這些人學習的心態不如我,他們的成就當然也就有限。

  所以我在這一段文裡面,這個《講記》裡頭,這個講記是從前講的,第五十一面,倒數第五行當中看起,「現在解釋經文」,你們看這一段。前面這些希望同修們多多的看幾遍,了解這部經裡面講的精義,精華的義趣。「世間人」指一般人,「弟子」是指在學的學生說的,毀謗老師、毀謗道德之人,有學生、有社會一般人,這都是嚴重的障緣,障礙我們學道,使我們這一生不能成就。說老實話,這些人就是冤親債主,你要是上他的當,受他的影響,你這一生就被毀掉了。

  下面講「惡意」,我們在此地舉了幾個例子。第一是輕慢,輕視老師,慢怠老師。第二是瞋恨,第三是嫉妒,第四是背叛,第五是陷害。無論是有意、是無意,都是很嚴重的惡意、惡行。心裡頭有這個意思是惡意,表現在你的行為,那是惡行,這個罪過比什麼都重。如果是真善知識,真的是有智慧、有大悲心,利益社會大眾的,你這個惡意相向、惡行相向,那個罪過等於向佛沒有兩樣,這是極重極重的罪業。因為結罪不是對個人,你是把一切眾生學佛的機緣、修行的機緣、得道的機緣破壞了,結罪從這裡結的。你害一個人罪小,你把大眾聞法修行得道的這個緣斷掉了,這是無間地獄的罪業。幾個人懂得?

  還有更深一層的意思,這是你們很難體會到的。我們受了這些外面惡緣、信了惡緣,我們背叛老師、離開老師了,你有沒有罪業?你有罪,你有很重的罪。為什麼?你做出這個樣子,叫許許多多的人不要去相信這個老師。「你看,我跟他多少年,我都離開他了,他不是真善知識」,話不說,他的影響力在。如果你的影響力層面愈大,就是影響的人愈多、影響的時間愈久,你的罪愈重。這個意思你們有沒有看出來?你們有沒有體會到?

  業因果報,非常微細,非常複雜,絕對不是幾句話,能講得清楚、講得明白的。細細去思惟,你才曉得這個因緣果報就跟羅網一樣,這個網很密,這個網很廣,真的叫「牽一髮而動全身」。我們個人的思想言行行為,不能不謹慎。自己造無量無邊的罪業,確確實實不知道;要是知道,你不但不會造業,你會積功累德,你這一生確確實實會有成就。

  我們學佛,我們不依賴信徒的供養。我們靠什麼?我們靠佛菩薩。我們有困難的時候,決定有感應。我們需要的時候,決定有護法神。我們相信佛菩薩,我們相信護法神。我有困難、我有需要的時候,有護法神來幫助,感應道交,不可思議。這是真正靠得住的,決定沒有絲毫副作用,沒有一絲毫弊病的。

  我們一定要保護自己的清淨心,保護自己決定不受污染,這是第一重要。為什麼?心地清淨不染,起心動念是智慧,不是煩惱。世間人,起心動念是煩惱;你們心中常生煩惱。你看看《壇經》裡面,惠能大師對忍和尚說:「弟子心中常生智慧。」為什麼他生智慧,我們生煩惱?他的心清淨,他的心善良,沒有毫分不淨夾雜,沒有毫分不善夾雜,所以生智慧。我們起心動念為什麼生煩惱?心充滿了不善,充滿了不淨,就這麼回事情。不但對於道德之人、善師,我們用惡意惡行對他,我們對諸佛菩薩也是惡意惡行對他。

  你們想想,這是不是真的?我們真的把佛菩薩看得那麼重要嗎?佛菩薩的形像供在那裡,沒有把他看在眼裡。在佛菩薩形像面前,還是雜心閒話。大雄寶殿上也是一樣,還是吵吵鬧鬧的,甚至於還打架,那就是目中根本沒有佛菩薩。目中有佛菩薩,在佛菩薩面前,怎麼可以有爭執?怎麼可以吵鬧?目中連佛菩薩都沒有。所以現在好老師也會原諒這些人,為什麼?佛菩薩他都沒有瞧得起,怎麼會瞧得起老師?老師心裡明白,知道這些眾生可憐可憫,愚昧、糊塗、無知。所以道德之人、善師,絕對沒有惡念對世間人、對眾生,沒有,一片真誠慈悲!所以他得諸佛護念,善神保佑。他要不得諸佛護念,善神保佑,他在這個世間不能住。

  底下解釋「道德」兩個字,我在這裡引用《禮記》上說的:「道者通物之名。」通是通達,對於一切人事物的真相通達了。「德者得理之稱」,你通達之後,你把這些道理明白了,我們一般講開悟、覺悟了;覺悟是德。「大者包羅萬事,小則才藝善行」,這就是講大道小道。大道是講天地萬物,我們佛法講盡虛空遍法界,那是大道。小的,是個人的才藝,個人的善行。「道是一切聖凡共由之達道」,達就是通達而沒有障礙。「日用事物當然謂之道」,所以我用現代很容易懂的術語。道是什麼?自然的法則,自然而然,沒有一絲毫人為的夾雜。我們講「隨順自然」,這就是修道;違背自然,那你就是違背大道。

  儒跟佛都是跟我們講天然的秩序,我們有時候講天道。儒家講的五倫倫常,就是天然大道,天然的秩序,「夫婦、父子、兄弟、君臣、朋友」,這五條是根本;「師生」也包括在其中。師生在哪一倫裡面?在君臣跟朋友。老師指導我們,指導是「君」的位置;老師輔助我們、幫助我們,這是「友」的義務。所以從前作老師,老師對待學生絕不自以為是師,通常書信往來,老師下面具名,他寫「友生」,友是朋友的友,學生的生,老師稱友生,不稱老師。這一份恩情是多麼重!所以我們講「道義」,意思很深很廣,現在人真正懂得、明瞭的太少了。這些名相術語都搞不清楚,你如何能落實?你怎麼能在日常生活當中做到?

  下面講「德」,「德是行道有得於心謂之德」,是真正把宇宙人生的真相搞清楚、搞明白了,這個「明白」就是德;明白是智慧,能夠隨順自然。我們的思想隨順,我們的言語隨順,我們身體的一切造作,現在講就是我們的生活、我們的工作、我們處事待人接物都能隨順自然的法則,這是有得於身。心覺悟,身在行道。行道,就是完全走的是天地自然的秩序。這個身之德,我們一般講是健康長壽、幸福美滿,道家講的積功累德,斷惡行善,你走的是這條道。這個道是聖賢的大道,這個道是佛道,這個道是菩薩道。

  擺在我們面前的道有十條,這個諸位都知道,我們佛家講十法界,就是十條道:佛道、菩薩道、緣覺道、聲聞道;下面是天道、修羅道、人道、餓鬼道、畜生道、地獄道,你走的是哪一條道?明白的人、覺悟的人清清楚楚,我們行的是佛道、行的是菩薩道,不會把路走岔了,不會把路子走錯了,這一生當中決定得到究竟圓滿的果德。

  下面這是舉例子,「佛教的戒定慧,儒家的五常八德,皆謂之德」,我們要具足。「道德是儒宗佛祖教人立身之大本。明教大師說:『尊莫尊乎道,美莫美乎德。道德之所存,雖匹夫非窮也。』」這個匹夫,就是在社會上沒有財富,貧窮、沒有地位,這是匹夫。雖然沒有地位、沒有財富,我們今天講貧窮下賤,他是下,他不賤,他很貴。他貴在哪裡?他有道德,安貧樂道,止於至善。這種人,值得人尊敬。像什麼人?釋迦牟尼佛就是這樣的人。釋迦牟尼佛在社會上沒有地位,天天去托缽,討飯吃,他沒有財富;用我們中國的話講,他是乞丐。從前在印度出家人都是乞丐。我們翻譯比丘,比丘頭一個意思是「乞士」,乞就是乞食,士是有學問、有道德。他不是普通的乞丐,他是個有學問、有道德這樣的一個乞丐。

  換句話說,釋迦牟尼佛為什麼要這樣作法?是示現教導我們,把世間榮華富貴、五欲六塵的享受要放下。為什麼?這些東西是障礙,肯定是魔障。他自己教我們遠離五欲六塵的享受,他自己先做出樣子給我們看。不是說教我們做,他自己做不到,那我們對他的話就很難相信,很難接受了。他自己做到了,說到做到。實在講他是先做到,然後再教導我們,我們聽到他的話會相信。

  這些東西沾染不得。沾染,我前面講過,「地獄五條根」,有一條根就墮地獄,那個墮得比較輕一點。地獄有很多等級,有兩條那就嚴重了;三條、四條,那個就難了,愈墮愈深;五個都有,還得了?念佛,一天念十萬聲佛號,一天磕一萬個大頭,都不能往生,還是要墮落,救不了!所以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時時刻刻要有高度的警覺。為什麼?現在誘惑力量太多,誘惑力量太大了。這個誘惑,在佛法裡面就稱之為魔。魔的力量太大了,魔太多了,我們的周圍全是魔,太可怕了!我們在這樣的環境裡頭要成就道業,說老實話,比古來的大德成就不曉得要高多少倍。為什麼?古大德周邊沒這麼多魔,成就容易。如果古大德生長在我們現在這個時代,他也未必能成就。所以我們生在今天這個社會,妖魔鬼怪無量無邊,能成就,古來祖師大德見到都佩服;甚至於他說他做不到。我們要有高度的警覺心,勇猛精進。

  下面這一句,「道德之不存」,如果你沒有道德,你違背了道德,「雖王天下非通也」,王天下就是你做到國家的領導人,現在叫總統、元首,你雖然做到這個地位,你也不通。這個意思就是說,「雖為天子,暴淫匹夫耳」。他的這些富貴,是他過去生中善業的果報;他今天的心行不善,違背道德,他死了之後墮地獄。像這些果報,只要我們稍微留意一點,都能看得出來,都能夠覺察得到。

  下面合起來講,「修養戒定慧,或是力行孝悌忠信一切善法的人,都叫道德之人。老師和道德之人,是鄉之寶。」我們居住在這個鄉鎮,是鄉鎮之寶。為什麼?他教化一方眾生,就是不說話,他的行持都能收到潛移默化的效果,善心的人應當幫助他。《了凡四訓》裡面,袁了凡就講到我們應當用什麼方法去幫助他,把他的善行、道德發揚光大,利益社會大眾。但是真正懂得有善行幫助他的人少,有意無意障礙破壞的人多,自古以來都是這樣的。

  你要問為什麼會有這個現象?法相唯識經論裡面就講得很清楚,六道凡夫煩惱的心所二十六種,善心所只有十一種。換句話說,根本由來,你的煩惱習氣就超過你的善念。你沒有接近聖賢的教誨,你的煩惱習氣天天增長,二十六個煩惱天天增長;你的十一個善心所,力量很薄弱,天天在衰退,所以形成這種現象。不明佛理的人不懂,深入經藏、了解佛理的人知道;知道、明瞭,不會怪罪。要怪罪,怪罪誰?怪罪我們已經明瞭的人,我們的教化還不夠。教導你,你還沒回頭,我們教學的努力不夠。所以明白人,事事他回頭來想自己,他不會怪罪別人,「我自己做得還不夠好,我自己教得還不夠努力」,絕不怪罪對方。如果怪罪對方,「我是很好、很努力教,你們有罪業深重,不聽」,這不是一個好老師,好老師不會責怪不聽話的學生;反省的時候,「我自己做得不好,我教得不夠,我還要認真努力來加強、來改善」,自己的善更圓滿,自己的心更清淨,自己的德業果報必定更殊勝。這一方緣不成熟,還有他方。這個法界的緣不成熟,還有別的法界,有十法界,等到成熟的時候再來。佛菩薩教化眾生沒有一定的方所,沒有一定的處所,哪個地方緣成熟,他就到哪裡去。

  我這次回到台灣來,許多同修都要求我留在台灣,不要再到外國去了。用什麼方法留我?說有很安靜、很好的處所。你給我建皇宮,我也不會被你誘惑。你拿什麼樣的珍寶、拿什麼樣的供養,我都不受誘惑。怎樣才能真正留我?大家真正發菩提心,不是為台灣,為全世界一切眾生的幸福、安定、和平,消除業障,我一定會來。你們的心量太小,起心動念「我」、「我們這個道場」、「我這個地區」、「我這個台灣」,心量太小了。什麼時候你們的心量擴大到,我起心動念都為整個世界,不分國家,不分族群,不分宗教,犧牲奉獻;不要你找我,我會來找你,我會來求你:「我能不能到你家來作義工?」你們心量這麼小,我來幹什麼?我現在的心量一天比一天大,你們的心量一天比一天小,這就沒辦法了。所以我不會長住在這個地方。

  但是你們現在要曉得,我們今天無論在哪個地方,雖然我不公開的講經,我也不參與社會大眾的一些活動,我的工作在攝影棚,我們的攝影棚是同步上網,諸位同修無論在什麼地方,網路上都能看得到。真正能夠把我所講的東西聽懂、聽明白了,你能夠落實在你的生活、在你的工作、在你日常處事待人接物,跟我在你們的身邊沒有兩樣。你們一定要我的人在你們身邊,你們著相了,你們太執著了;一定要把妄想分別執著打破。

  我們在澳洲建立一個道場,我是不是會長住在澳洲?給諸位說,不一定,我要看澳洲同修那個心量的大小。如果他們的心量樣樣都是「我們的道場」,我不會去;一定是我們自己人的道場,別的人進來的時候,我們要排斥他,我不會到這個道場,我不會去。如果你們的心量大,你們的心確實是十方,道場是十方的。真正修行人,不管是哪個國家的人,不管是哪一個族群、宗教的人,真正肯學佛的人,我們非常熱忱歡迎他來同學、來共修,這個道場我會在這裡長住。實在沒有這個道場,我就雲遊四海。哪個地方有個合適的攝影棚,我就會在那裡講經。遇到這樣的真正道場,我立刻就會到那裡去。不要你們找我,我會來求你們。

  所以善人、道德之人是「鄉之寶、國之寶,因為他們的道德學問能化民成俗、福佑地方,功德最大。」阿難的問意在此地,然後我們再看佛陀如何對我們開示。今天時間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