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諸位觀眾,大家好!上面這一段是世尊教導我們學佛最重要的開示,所講的原理原則永遠不變,這幾句話務必要把它熟記,那就是學佛先決的條件要「從明師受戒,專信不犯,精進奉行,不失所受」。不失所受是你永遠不會退轉,真正達到了精進。現在再看第二段,第二段就是把佛的教誨如何落實,從哪裡落實?這很重要,我們講從哪裡做起?

  像鮮明。朝暮禮拜。恭敬燃燈。淨施所安。不違道禁。齋戒不厭。心中欣欣。】

  佛教我們從這個地方落實。佛經裡面的意思深廣無際,字字句句都貫穿一切法,彌綸虛空法界,所以你要契入真的是法喜充滿。『形像』就事上來講,我們供養佛菩薩形像,形像一定要『鮮明』。佛像一定要有位置,經上講的座席,一定要有供養的處所。家裡面有佛堂,你一定供在佛堂,如果沒有佛堂,你的客廳也可以供佛。佛像要供在上方,哪個方向是上方?現在建築房屋不是像從前的老規矩,從前房子都是四四方方坐北朝南,上方很容易辨別,現在的房屋所謂上方就是坐在這個位子,從任何一個門進入頭一個看到,這個位子就是上方。譬如這一個講堂,它有很多門戶可以進出,坐在這個位子無論從哪邊進來,我頭一個看到,這個座位就是上方,佛像要供在上方。如果佛像供在對面,這就錯誤,進進出出的人,佛看不到。所以方向你要懂得,要懂得房屋裡頭的上方,主位。

  「形像鮮明」,無論你供養的佛像,是泥塑的、木雕的,或者是金屬鑄造的,乃至於彩畫,佛像一定要乾淨,不能夠被灰塵污染。所以供佛最好有佛龕,用佛龕我們清理比較方便,佛龕多半是用玻璃做的,每天只要把玻璃擦乾淨就行了,這是表示我們對佛像的恭敬。供佛像的意義是最重要的,為什麼要供佛像?供養佛像兩個意思:第一個意思是「報恩」。人不能不知恩,知恩報恩是做人的道理,忘恩負義必定墮三途。一切眾生與我們都有恩,恩德最大的無過於老師,佛菩薩是我們的老師,我們接受佛菩薩教誨,這才真正覺悟過來,覺悟才能解決問題,迷惑必定墮落,所以老師的恩德超過父母。父母對我們養育之恩,這恩大!老師成就我們的法身慧命。所以供養佛菩薩的形像,就跟我們中國人從前供祖宗牌位的意思是一樣,紀念老師,念念不忘。

  第二個意思更重要,「見賢思齊」。佛是凡夫修成的,他能成佛,我供養他的形像提醒我,我要向他學習,他能成佛我也要成佛。所以看到佛像,就要想到佛是怎麼存心,我要跟他的心一樣。佛發的什麼願,我要跟他立的願一樣。佛是怎麼生活、怎麼工作、怎麼處事待人接物,我樣樣都要向他學習,供養佛像是提醒自己。不能把佛菩薩當作神明去看待,那你就迷信了,你就錯了,你就把佛教變成宗教,就不是教育了。所以佛弟子供養佛菩薩的形像,佛菩薩形像用現代話是教學工具,是教具,用他來提醒自己。

  我們舉幾個例子來說,像中國大乘佛法,通常都是供養四大菩薩,地藏、觀音、文殊、普賢,在中國大陸有四大名山,這都是許許多多同修歡喜供奉的。供奉什麼意思?你學到什麼東西?如果你要是不明瞭,你的供養是白供了。你的供養不但沒有利益,供養有壞處,什麼壞處?迷信。你以為佛菩薩會保佑你,大錯特錯!以為做了一點壞事情,天天燒一炷香,佛菩薩原諒,赦你的罪,你完全在作夢。所以這樣的供養不但沒有利益,有害處,你完全不懂得佛教教學的理論與方法。

  地藏菩薩你看到這個形像,你就要想到地藏菩薩的三經,他有三部經。一看到他,就提醒我們「地藏三經教我們什麼?」總而言之,他教我們「孝親尊師」。怎麼樣「孝養父母、奉事師長」,這個經典裡面把道理說得很清楚,方式也講得很明白,我們依教奉行。我們要把孝道、師道落實在我們生活上,你這樣供養地藏菩薩,你就得到利益。眾生迷惑顛倒非常健忘,沒有人提醒你,忘掉了,經雖然常常讀,可是境界現前起不了作用,要靠人提醒。如果有人在旁邊提醒你,你會嫌他討厭,你不喜歡,他囉嗦,造一尊像放在那裡,你一看就生歡喜心,提醒你念念不能忘記「孝順父母、奉事師長」。這是地藏菩薩。

  一切眾生都有佛性,什麼叫「佛性」?佛性裡面就是講的你有真實圓滿的智慧,對於世出世間一切法,無所不知無所不能,這個話是真的不是假的。佛在《華嚴》上講的,「出現品」裡所說的:「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德是能力,相是相好;「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我們的智慧、我們的能力、我們的相好,為什麼喪失掉?是因為你有妄想分別執著,你把你的本能喪失掉了。佛法的教學沒有別的,恢復本能而已,所以佛法到最後佛說:「我沒有一絲毫東西送給你,你的成就都是你的本能。」換句話說,佛菩薩教化一切眾生,無非是把他自己恢復本能的那種經驗、那種方法傳授給我們,我們依照他的理論方法來修學,我們就能恢復自性的智慧德能,就如此而已!

  從什麼地方做起?從教學做起。教學的最根本是孝道、師道,師道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人不會孝順父母絕對不可能奉事師長,不孝父母會奉事師長,那是巴結,必定是心懷不軌,要不然他為什麼去巴結老師?孝順父母、奉事師長這是正常的,像樹一樣它有根有本,他沒有根有本,假的不是真的。所以世出世間的教學,根是孝親、孝道,你要不能孝親尊師,你一天到晚念十萬聲佛號、百萬聲佛號,你都不能往生。為什麼?根本會毀掉了。諸位同修一定要明瞭,不是說念佛號就能往生,你是迷信,你完全不了解這裡頭道理。

  《觀無量壽佛經》,佛教韋提希夫人,韋提希夫人代表我們,代表修學淨宗的學生。佛在沒有教給她往生的方法之前,先教她做基礎的功夫,基礎的功夫是什麼?「淨業三福」。這三條頭一條「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四句你做到沒有?你要沒有做到,你一天念十萬聲佛號,古人講的「喊破喉嚨也枉然」,你不會往生。為什麼?你沒有根。諸位同修要能夠在這一生當中決定往生,這四句要百分之百的做到,我們做到,我們才有把握往生。淨業三福頭一條,頭一條能做到,第二條、第三條做不到,還是能往生,生凡聖同居土。

  如果能把兩條做到,第二條也做到,第二條是「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這一條你也能做到,你往生西方世界生方便有餘土,這個地位就高了。如果第三條也做到,第三條是「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就是自行化他,你生實報莊嚴土。這是三條基本法,這個三條沒有,你念一輩子佛不能往生,只能跟阿彌陀佛結個緣,來生來世遇到你會修學這個法門。你要問什麼時候往生?那我就得告訴你,你什麼時候具足三福,你什麼時候念佛就能往生。親恩不能忘記!師恩不能忘記!

  我們出家修行的人,護法的恩不能忘記,忘恩負義的人怎麼能到極樂世界去?極樂世界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你忘恩負義,你怎麼能參加他們的俱樂部?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念佛人是上善之人,這才與經教相應,這個道理我們不能不懂。所以懂得佛像表法的意思,地藏代表根本法。從這個根本往上提升,大慈大悲是觀音代表,觀音就是把地藏的孝親尊師發揚光大,孝順一切眾生。大乘戒經裡面講的「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把孝順父母的心擴展到一切眾生,你要真的入這個境界才行,不是口頭說的,真契入境界。一切眾生都是我們的老師,這在前面跟諸位說過,善人是老師,惡人也是老師,使自己真正生活在感恩的世界,這樣的人當然往生,他的條件跟西方極樂世界完全相應。文殊菩薩代表智慧,我們今天講理智,這是教導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處事待人接物不能感情用事,要用智慧,要用理智,文殊菩薩教我們這個。普賢菩薩教給我們落實。什麼是「普賢」?把孝親尊師、大慈大悲、理智,完全應用在生活上,應用在工作上,應用在處事待人接物,這就叫普賢。所以供養佛菩薩形像不是別的,時時刻刻提醒我們自己。

  我們供養本師釋迦牟尼佛的像,報恩的意思最重。他是佛陀教育的創始人,第一個老師,代表著尊師重道。第二個意思,名號是表法的義趣。「釋迦牟尼佛」這個名號是什麼意思?就是他一生當中在這個世間教化眾生的目標、宗旨,用名號來教學。這個世間人毛病雖然多,病根有兩條:第一個是沒有慈悲心,自私自利,沒有慈悲心,所以佛教我們在名號上用釋迦。「釋迦」是梵語,翻成中文是仁慈的意思,教導我們對一切眾生要仁慈。第二個毛病是自己心不清淨。一天到晚胡思亂想、妄想分別執著,造作無量無邊的罪業,淪落到六道三途,永遠沒有出期。所以佛慈悲用牟尼,「牟尼」的意思是清淨,告訴我們對自己要清淨、對別人要慈悲。

  佛是覺而不迷,我們要覺悟不能迷惑,名號的意思要懂,一聽到這個名號提醒我們,我對人是不是大慈大悲?我對自己是不是清淨平等?這樣供養佛像利益無量無邊,所以它時時刻刻提醒我們。每一尊佛像名號、形像,意義一定要懂,你要不懂那你就完全是迷信,你沒有向佛菩薩學習。你天天燒香,給那些供具,天天給他磕頭,幹什麼?巴結他,討好他,以為他會保佑你,你在造罪業。天天造罪業自己不曉得,佛在經上常講「可憐憫者」!誰是可憐憫者?迷信的人是可憐憫者,真的是愚昧無知,全都搞錯了!

  表法,我在講經的時候說得最多的,大家最熟悉的四大天王。正規的佛教道場,一進山門你頭一個就看到四大天王,表法的。天王殿當中坐的是彌勒菩薩,彌勒菩薩的造像是造宋朝布袋和尚的像,它代表什麼?代表笑面迎人,也代表歡喜。無論對什麼人要用歡喜心,大乘經上常講的「常生歡喜心」,我們要以笑面迎人。過去好像政府提倡微笑運動,我們佛門千百年前就提倡微笑運動,用彌勒菩薩來代表。彌勒菩薩肚皮很大,代表什麼?能包容,量大福大,沒有不能包容的,這是學佛的先決條件。你要有大量,你要能包容,你要能對一切眾生生歡喜心,特別是對你的冤家對頭,你才有資格入佛門。

  旁邊的四天王是護法,護誰的法?護自己。怎麼護法?你懂得它的意思你就護持了。東方「持國天王」,你想想它名號的意思,「持」是保持,「國」是國家,實在講它的意義就是儒家講的「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就是代表這個意思。怎樣才能保持?菩薩所表的「負責盡職」。我們今天在社會上,我們是什麼地位,我們應該盡什麼樣的職責?每一個人把自己本分的事情做得圓圓滿滿,與一切大眾互助合作,這個社會安定繁榮,世界和平興盛,這是一定的道理,所以叫護國天王。護國首先要護自己的德行、學問,護自己的道德。什麼叫「道」?道是自然的法則,不能違背。落實在人倫上,古聖先賢講的五倫「夫婦、父子、兄弟、君臣、朋友」,這是道,這一種關係是天然的關係,不是人創造發明,不是人規定的,這是自然的法則、天然的法則,叫天道。行道有德於心,心是什麼?覺悟了、明白了。覺悟、明白是德,行道有德於心。行道有德於身也是德,一個是理上覺悟了,一個是身樣樣都如法,樣樣都能夠隨順自然的法則,這是行道有德於身,這是道德最簡單的解釋。我們要護持自己的道德,要負責盡職。

  天王手上拿的琵琶,他不是一個唱歌的歌手,琵琶也是表法的,弦樂器代表中道,儒家講的中庸,佛家講的中道。琵琶的弦鬆了彈不響,緊了就斷了,一定要調到適中。告訴我們無論在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接物都要取中道,不能過之,不能不及,你想想看,這個意思多好!你把他當神明去膜拜,那不叫迷信嗎?不知道錯到哪裡去了!

  南方天王叫「增長天王」。「增長」什麼意思?頭一個道德要增長,智慧要增長、才藝要增長,甚至於說,我們生活水平也要增長。增長是進步,樣樣都要進步,全方位的進步,佛教有什麼不好處?天王手上拿的是劍,劍代表智慧,唯有智慧才能夠全方位的增長,全方位的進步,沒有智慧不行。而且這裡頭含著很深的意思,必須要全方位的增長才是健康的。像我們一個人身體,身體我們知道許許多多不同器官組成的,如果你一個有進步,我的心臟很好,其他都完了、都壞了,你還是死路一條。我每一個器官都好,這個身體健康。

  同樣一個道理,在這個地球上許多不同的國家,一個國家強,別的國家弱,地球病了;一個族群好,其他的族群不好,也生病了;這個宗教好,其他宗教不好,也麻煩都來了。我跟不同宗教族群往來,我就用這個比喻。我說佛教好比是眼睛,基督教是耳朵,伊斯蘭教是鼻子,如果我佛教第一,眼睛第一,其他都第二、第三,人生病了,嚴重就死了。應該怎麼樣?佛教第一,基督教也第一,伊斯蘭教也第一,我每一個器官都第一,身體健康長壽一點毛病都沒有。增長天王代表是這個意思,全方位的進步,全方位的圓滿,你的法身就健康了。不可以說,我第一你第二,自己死路一條。我眼睛第一,其他全部都壞了,你不死誰死?個個都第一,我們佛經第一,《新舊約》第一,《古蘭經》第一,我這個說法所有宗教都能接受,都歡喜跟我交往,他們想想有道理。這是真理,增長天王代表的。

  第三位是西方「廣目天王」,你們想想名號,要怎樣達到持國、增長?要有方法,那要求學,我們中國古人常講「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後面兩位天王代表方法,「廣目」是代表多看。你細心冷靜觀察這個世間,他手上拿的是龍或者是蛇,龍跟蛇代表什麼?代表多變。龍蛇善於變化,就告訴我們這個社會人情事理變化多端,你得要看清楚。這個手上拿了一個珠,珠是什麼?變化多端它有一個不變的真理,你要把這個掌握到,你才能控制變化的境界。你要不掌握到一個不變的真理,你在這個動亂社會你無所適從,這是廣目天王教導我們的。在我們現前的社會動亂不安,不是從前古代小幅度的動亂,這真是全方位的動亂。我們要向廣目天王學習,如何在這一個大時代當中,我們能夠保持著不動,心不亂,不會被境界所轉,我們就有智慧,就能夠知道怎麼與一切人事物相處。

  最後,北方天王叫「多聞天王」。多聞天王代表做學問,讀萬卷書,廣目天王代表行萬里路,多看,我們今天講旅遊觀光,考察,多看增廣見聞。多聞天王手上拿的是傘蓋。「傘」是什麼?現在大家很容易懂,環保。傘蓋是防止污染,最重要的是防止心地的污染。換句話說,要保護清淨心,不能讓心被境界污染了。

  這四大天王在這裡,你把這些道理搞明白了,你都做到了,你就護持你自己的法了,他在那裡教我們。所以佛教是教育,了不起的教育,在那麼多年之前就用藝術的方法來教學。所以寺院是學校,它是把博物館跟學校集合成一體。現在學校跟博物館分家的,佛家的教育是把博物館跟教學集合在一起,這就是我們今天講藝術的教學,高度藝術的教學。佛教裡頭沒有崇拜神明,全是屬於教具。連我們這個供養具:燃香、點燈,底下就講了,頭一個是「形像鮮明」,我們要做到,要懂得形像所代表的意義,我們才能真正得到佛法教學的利益。

  『朝暮禮拜』,這就是我們今天講的早晚課,非常重要。早課是學什麼?記住佛陀的教誨,我今天一天依教奉行不敢違背。現代的社會跟古時候不一樣,所以我們修學的科目跟從前也不相同。我們淨宗學會成立之後,我編了一個課誦本,《淨宗朝暮課誦》,跟古時候用的本子不一樣。因為那個時候古人用這個本子對他們有效,在我們今天,我們用古人這個本子收不到效果,必須重新編訂,儀規有些我們保留,讀誦的經文我們改變了。我們的早課念《無量壽經》四十八願,這個用意是每天早晨提醒我們,我們要跟阿彌陀佛同心同願,用意在此地;不是念給阿彌陀佛聽的,那你就完全錯用了心。念給自己聽的,自己要記住今天一天從早到晚依教奉行。晚課的經文我們選擇《無量壽經》第三十二品到第三十七品。這段經文講的是什麼?五戒十善,持戒念佛。晚課的時候我們要認真反省,佛在經上教給我們應當要做的,我們做了沒有?不可以做的,我們有沒有違背?晚課是懺悔,認真反省改過自新,我們這早晚課做的有功德,然後可以迴向「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如果你沒有功德,你念這一句迴向偈,你是騙佛菩薩,「願以此功德」沒有功德,說的是假話,自欺欺人,你將來不墮地獄誰墮地獄?到時候你跟閻羅王說:「我沒有犯什麼罪。」天天打妄語騙佛菩薩,自欺欺人,這個罪過就墮拔舌地獄。不可以自欺,不可以欺人,老老實實去修行,朝暮兩堂課要落實在這一天生活當中,對人對事對物不可以違背。

  下面再提醒你,『恭敬燃燈』。對佛菩薩恭敬,這是我們都知道的,要把對佛菩薩的恭敬心對一切眾生,這叫學佛。只對佛菩薩恭敬,對一切人不恭敬,你錯了,你學的是什麼!課堂裡面學的東西在生活上要用得上,一切恭敬。「燃燈」是表法,燈代表智慧,燈代表燃燒自己照耀別人,用今天的話來說是為眾生服務、犧牲奉獻。燈裡面最明顯的油燈,慢慢的燃燒,油就燒乾了,蠟燭就更明顯了,所以它是表法的、是教學的。不是佛菩薩要這個光明,不是佛菩薩要看的,佛用這些東西教我們看,教我們看了之後開智慧。我們有沒有真正做到捨己為人?有沒有能做到犧牲奉獻?犧牲生命都在所不惜,只要眾生得利益,我們要這樣幹。

  釋迦牟尼佛一生,他表現給我們看的,在前面跟諸位同學報告過,釋迦牟尼佛的身分要用現代的話說,他是一個多元文化社會教育家,他是這個身分。剋實而論,他是一個多元文化社會教育的義務工作者,每天給大家上課八小時,不收學費,貢獻他的精神、體力、智慧,教導別人,自己生活是日中一食、樹下一宿。這就是什麼?這就是像蠟燭一樣,燃燒自己照耀別人。四十九年沒有一天放過假,你們看看大藏經典,釋迦牟尼佛哪一天去度假、去休息?沒有。其他宗教裡頭還有星期日,還休息一天,七天休息一天。釋迦牟尼佛教學四十九年,沒有一天休息,為什麼?精進不懈。聖賢的教學,休息一天,你去玩一天,你的整個心情亂掉了,十天都不能恢復,你們有沒有能覺察到?所以怎麼能放假?一放假就完了。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沒有放過一天假,我們要記住。你們要常常放假,道業不能成就,你們學佛就是李老師常講的,他不是在學佛,他玩弄佛法、消遣佛法。這是有罪過的,這不會有成就,要懂得燃燈的意思。

  『淨施所安』,這是講布施。佛的弟子一定要修布施,布施是放下,先從身外之物布施,能夠捨,決定沒有貪念。布施真正的目的是捨慳貪,慳貪是最嚴重的煩惱。如何把慳吝心斷掉、把貪心斷掉?佛教給我們方法,就是「布施」,能放下,能捨。但是,布施、捨要清淨,淨是講心,那就是沒有希求。如果我布施,有很多人在佛教裡面布施,為什麼肯布施?聽說佛法裡面講「捨一得萬報」,這個利息太好了,做什麼生意也得不到這麼好的利益,他來修布施。這種布施不清淨,為什麼?他有目的,他有企圖。佛教我們淨施,這個布施是無條件的、沒有企圖的,絕不希求回報的,這種布施才叫淨施。淨施雙方都得到心安理得,我們布施的人心安,非常快樂,接受我們布施的人他也心安。為什麼?他不需要回報。好像借錢一樣他將來要還錢,我們這個借出去不要求他還錢的,兩方面心都安。

  我們生活在世間,一定要守住佛陀的教誨,人家向我們借錢,我們自己要考慮,借出去絕對不能夠要求他會還,你要求他將來會還,你就乾脆不要借。為什麼?到那個時候可能感情破裂,產生一些副作用。借錢就是送給他,他還來很好,不還也好,歡歡喜喜,人與人的情才能夠永遠牢牢的結住,不要喪失感情。為財物糾紛破感情的太多太多了,甚至於父子兄弟,這是絕大的錯誤,所以我們有能力給人家,給人家要歡歡喜喜布施,真正做到「於人無爭,於世無求」,這個多快樂!

  如果你要通達真實的道理,佛在經上講得太多,大小乘經論沒有不講到的。一個人一生得的福報財富,財富從哪來的?財布施得來的,愈施愈多。絕對不是說競爭就能夠發財,沒有這個道理!聖人,連其他宗教裡面聖人,經典我都讀過,布施才能發財,貪吝決定不能發財。慳貪人用種種手段奪取的財物,都是他命中所有的。他命裡沒有,任何方法他都得不到。命裡有的,不管他用什麼方法,他的財源滾滾而來,命裡有。怎麼有?前世修的財布施。這個道理我們在講席當中講得很多很多,希望同學們多多的去聽,你把這些道理參透了,然後你就懂得生財之道、發財之道。我懂!聰明智慧是法布施的果報,健康長壽是無畏布施的果報,你要不修三種因,你怎麼會得三種果報?世間人真的不分國家、不分種族、不分宗教,這三個好處沒有一個不要,大家都想。財富,信基督教的人他也想,他也貪,聰明智慧、健康長壽都要,都要,有得到的方法,只要修因自然就得果。

  底下一句『不違道禁』,這就是佛給我們講的道理,我們決定不能違背。在事上,佛有一些禁止我們的,一定要遵守。譬如十善業道的不殺生,「不」就是禁止,不可以違背。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這講在家同修,這是做人的根本道理。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不瞋、不痴,這屬於禁戒,佛教導我們不可以做的,我們一定要遵守。

  『齋戒不厭』,現在很多人誤會素食就叫齋,這個錯了。齋不是素食,「齋」是什麼?日中一食叫齋,與吃葷、吃素沒有關係。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他們的僧團日中一食叫齋。一天吃一餐有好處,對身體健康有幫助,身心清淨,省一餐飯省好多事情,吃飯很浪費時間。李炳南老居士,我過去親近他十年,他老人家一天吃一餐,在家居士,而且吃的量很少。我跟他向他學習,我也一天吃一餐,吃了五年,確實是好。但是我那時候一餐比他吃得多,他一天生活費用只要兩塊錢,我要三塊錢,我吃的量比他多,實實在在有好處。你要是說沒有營養,要說沒有精神,我的精神比你們都好,我的身體,我想不輸給你們年輕人,看報紙我不用戴眼鏡,你們很多年輕人都戴老花眼鏡了,你們是怎麼修的!這樣的台,我不用樓梯我能上得來,你們行嗎?我告訴你,我現在一天不是吃一餐,早晨吃一點稀飯,晚上這一餐我斷了,我中午吃了之後,下午水果我都不吃,我只喝一杯水,健康!給你講經講幾個鐘點,愈講聲音愈大,你們不相信佛的話,那有什麼法子!

  「齋戒不厭」,戒是戒律,要持戒,飲食愈少愈好,愈簡單愈好。我們觀察牛羊,牛羊天天吃青草,牠也不吃油鹽醬醋,牠身體為什麼那麼好?這裡頭有道理在。我們天天吃許許多多東西,吃成一身的病,病從口入。所以你看看這些事實,想想這些道理,你就明白了。飲食要簡單,決定不要吃零食,許許多多的疾病都是從零食上來的,病從口入,我們對口小心謹慎守住,就不會生病。『心中欣欣』就是我們講的法喜充滿,常生歡喜心。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