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諸位觀眾,大家好!

  前面我們講到天有五種:名天、生天、淨天;第四種是「義天」,道義的義,義天,是指修行人往生的處所。一般講信解心性之義理而能夠契入,一般菩薩們是這個稱呼,權實菩薩我們都尊稱他為義天。第五種叫「第一義天」,這是對於徹悟心性,也就是如來的果位,稱為第一義天。所以「天中天」是尊第一義天之稱,經文我們會常常看到有這個稱呼,曉得這個稱呼的意義。阿難提出這個問題,世尊非常慈悲,實在講是給我們解答,解答的文分為兩段,先答覆「得富貴諧偶者」,你看是什麼樣的原因。請看經文第九面:

  告阿難。有人奉佛。從明師受戒。專信不犯。精進奉行。不失所受。】

  這些經文要背誦,要牢牢的記住,學佛要從這地方學起。『有人奉佛』,有一些人學習佛陀的教誨,第一個條件是什麼?要去找老師,要去找一個好老師。儒跟佛是教育,最重要的是師承,沒有好的老師我們怎麼能學得出來?童年的時候我們自己不會去找老師,所以父兄有責任要幫助子弟去找好的老師,送他去上學。我這個年齡還念過幾個月的私塾,我們生長在農村,農村裡面沒有學校。清朝末年這些老秀才們,在祠堂是我親戚的一個祠堂,裡面開館教學,有十幾個學生,年齡參差不齊,我們那個時候大概六、七歲,同學大的有十五、六歲,十幾個人,每一個人學的科目也不一樣,各別教學,十幾個人在一個課堂。祠堂有一個大殿,這是祭祀的,大殿當中供奉著「大成至聖先師」的牌位,孔老夫子的牌位,因為這祠堂裡面教學。我父親把我送到這個地方來念書,父親帶著禮物,進到祠堂先向孔老夫子的牌位行最敬禮。那個時候最敬禮是三跪九叩首,這是清朝時候見皇帝的禮節,最敬禮。拜完孔老夫子之後,請老師上座,我父親在前面,我在後面,向老師行三跪九叩首之禮,再送老師禮物。我們做學生的人,看到自己父親對老師這麼尊重,三跪九叩首,老師講的話就跟聖旨一樣不敢不聽。老師接受家長這樣隆重的禮節,他要不認真好好的教這個學生,他對不起人家家長,尊師重道是從這個地方學來的。

  現在學校裡面,真的老師不像老師,學生不像學生。什麼原因?師道沒有了,不懂得尊師重道。不懂得尊師重道,同樣不懂得孝順父母,這是社會動亂的病根。社會怎麼動亂的?根源在此地,想什麼方法挽救社會都不起效果,你要找到根源,從根挽救。做父母的人對待老師能不能三跪九叩首?我們在台灣往年李炳南老居士辦一個佛學研究所,八個學生,六個老師我也是其中之一。開學那一天,李老師代表學生家長,他老人家在前面,請我們幾個老師上座,其實我們幾個老師都是他的學生,請我們上座,他老人家在前面,八個學生在後面,恭恭敬敬頂禮三拜,行的是古禮。很可惜,那個時候沒有錄像把它錄出來播放給大家看。尊師重道,你的學業才有根基,你眼睛當中沒有老師,你能學什麼?老師再好、古佛再來,你也學不到東西。正是印光法師所說「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目無尊長,諸佛如來來教你都沒用。

  學佛,第一句『從明師受戒』,此地受戒不是受三皈五戒,這個戒是教誡,跟加言字邊的「誡」是一個意思,要跟從明師接受他的教誡,你才會有成就。『專信不犯,精進奉行,不失所受』,這三句是講求學的態度,你這三句做不到,雖然是明師,你還是得不到利益。這四句話就是入佛門的條件,你想接受佛陀教育你要具備什麼條件?開門見山就傳授給你了。這句話就是古人講的師承。「明師」這兩個字很重要,不是名氣大,現在講知名度高,那個沒有用處。什麼人叫「明師」?明心見性、修行證果,你要找這個老師,你跟他學才真得到東西。明心見性的老師我們到哪裡去找?實在講找不到,真的是可遇不可求。不得已而求其次,也要找一個真正通達經教的人、依教奉行的人,他雖然沒有能證果,他有修他有學,他沒有證這是其次的,他證果了,這是最好的老師。有修有學的老師也不容易遇到,遇到了你真正要認識他,你要不認識他,你還是學不到東西。

  我在台灣可以說非常幸運,我遇到這三個老師都是真善知識。年輕的時候我跟方東美先生學哲學,我學佛是從哲學入門的,接觸佛法之後,第一個指導我的老師是章嘉大師,章嘉大師圓寂之後,我跟李炳南老居士,跟章嘉大師三年,跟李老師十年,真善知識。你要認識人才行,你對於善知識不認識,沒有留意,真叫當面錯過,你怎麼會學到東西?

  『專信不犯』,這個態度太難得了!對老師要專信,老師的教誨決定不能夠違背,對老師沒有信心、疑惑、陽奉陰違,決定不能成就。所以學生找老師難,老師找學生更難,到哪裡去找?過去李老師住世的時候,我在海外弘法非常艱苦,一個人!每一次回到台灣,我一定到台中去看老師,一定會跟老師講,請老師多培養幾個學生,我們在海外有師兄弟可以互相協助。我記得這個話我至少講過十遍以上,最後一次李老師大概聽了很厭煩,告訴我:「你替我找。」我以後再不說了。我到哪裡去找?找一個對老師「專信不犯,精進奉行」,我找不到,所以我才明瞭,難!太難太難了!我能這樣學,找像我這樣一個學生再也找不到了,所以跟老師十年我得到他特別照顧,真正的關懷。不具足做學生的心態,遇到佛菩薩也是枉然。

  在註解裡面我們引用《華嚴經》上一段話,在第九面倒數第三行,這一段是講師承。《華嚴經》上這一段,這是吉祥雲比丘教善財童子的,教他怎樣去參學。「善男子!若欲成就一切智智」,一切智智就是無上正等正覺,究竟圓滿的智慧,你要想得到,你要想成就,「應決定求真善知識」。跟佛在此地講的是一個意思,你不求真善知識,你怎麼能夠成就智慧?一切智智,「一切智」是阿羅漢證得的,「道種智」是菩薩所證得的,「一切智智」是如來果地上所證得的,也叫「一切種智」。這是佛法修學的三個階段,通常也說正覺、正等正覺、無上正等正覺,一切智智是無上正等正覺。這都要靠善知識,你要有眼光認識善知識,然後去求善知識,只要你真心求,善知識不會拒絕你的。為什麼?善知識他一生唯一的一樁大事,就是找傳法的人。我們中國諺語常講「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他修得再好,如果後頭沒有繼承人,他一生的事業等於零,一生自己做得再好,沒有後代,完了。真正大善知識一生當中不求別的,求一個傳人。所以他要遇到一個能傳的人,他把他看作寶貝。首先我們自己要問:「我們具不具足傳法的條件?」傳法的條件是什麼?「專信不犯,精進奉行,不失所受。」你只要具備這十二個字的條件,在佛家講你就是法器,你就是傳法人之一,你有資格、有條件接受大法的承傳,老師會把你看作寶,自自然然特別關懷你、照顧你。

  我在當年那個時候,物質生活環境很差,我在軍中服務是文職人員,階級是同少尉,一個月待遇五十五塊錢,僅夠自己的生活,我對於這些老師沒有一分一毫的供養,只是一個熱忱。方東美先生怎麼認識?寫信給他,我給他寫一封信,我信裡面附一篇文章,我寫的一篇文章寄給他,一個星期之後,他回信約我到家裡面去面談。我的目的是想在台大旁聽他的課程,我們談話的結果,他不讓我到學校裡旁聽,要我到他家裡面上課。一個星期兩個小時,在他家裡小客廳一個小圓桌上,我這一個學生,特別照顧。以後,台大的這些同學們知道,那些同學們現在都是名教授,曉得以後對我也特別尊敬。方先生眼睛長在頭頂上,根本就瞧不起人的,他對你這樣照顧,那一定不尋常。我在他家裡小客廳學的,這是好老師。為什麼他不叫我到學校去聽課,要在家裡單獨撥出時間來教我?我也沒有一分錢供養,他完全是義務教學,原因是什麼?發現我是一張白紙,沒有受到污染。到學校裡面去聽課,一定會認識很多老師、認識很多同學,就被污染了。為了防止污染,不讓我接觸這些人、這些事,這是他的苦心。讓我「專信不犯」,只聽他一個人的,這叫師承。跟一個老師學,老師對學生負責任。

  以後接觸佛法之後,我很快,大概看佛經不到一個月,認識章嘉大師,章嘉大師對我跟方東美先生一樣,每一個星期天給我兩個小時,三年!我佛法的根底是章嘉大師奠定的,這個緣分希有難逢。我有這樣的基礎,以後親近李炳南老居士才會有成就,如果沒有這個基礎,親近李老師也不是容易事情。所以「專信不犯」非常非常不容易,你只要有這麼一個條件,為什麼?那個老師找到傳人了,這是一生當中希有難逢。所以我們學東西想有成就,首先要問我自己具不具備這個條件?我對老師有沒有百分之百的信心?有沒有誠意?肯不肯認真學習?關鍵在此地。

  下面《華嚴經》上講得很詳細,也只有四句,「勿生疲懈」,親近善知識不能有疲倦懈怠,學上一個過程懶惰懈怠了,那你就不能成就。「勿生厭足」,學問沒有止境,學個一、兩樣就覺得很滿足,你不是法器。永遠沒有厭足,活到老學到老。在佛法裡從初發心到無上道,無量劫中精進不懈,怎麼可以中斷,怎麼可以休息?「皆應隨順」,應該隨順善知識的教誨,他怎麼教,我怎麼學。他對學生負責任,一定幫助學生儘早的大徹大悟,他的法傳下去了,後繼有人,這是做老師的真實功德,是好老師、好善知識。一生沒有一個傳人,悲哀!真正的遺憾。

  在現代,實在講高科技的發明對於教學傳法帶來便利,眼前沒有傳法的學生,通過電視廣播,在遠方沒有見面的,有真正的學人,有接受大法的學人,這很值得安慰。哪些人?「專信不犯,精進奉行,不失所受。」那個人就是傳人,不一定在面前,不一定認識,不一定見面。我在新加坡,中國大陸傳來的訊息,確實有不少人頂戴奉行,我們聽了很受感動。那些人在佛法裡面講是當機者,他們是當機者,你們坐在旁邊這些人是旁聽者,你們是旁聽的。當機者得真實利益,旁聽者種善根而已,真正利益你得不到。為什麼?你沒有做到,你沒有信解行證,你不能隨順經教。

  下面這句話比什麼都重要,「弗見過失」。你不能見老師的過失,見老師的過失是什麼?專信就沒有了,你跟老師的緣就斷掉,這個損失太大太大了。我們遇到一個善知識也是百千萬劫難遭遇,可是我們要知道無量劫來我們的冤親債主很多,他們會破壞,會說老師的壞話,來破壞我們師生關係,想種種方法讓我們離開老師,讓我們不能成就。這個你要懂得,所以「信」是專信。

  我親近方東美先生,在我面前講方先生壞話的人很多,哪些人?家鄉人,不是家鄉人不知道,方先生在家鄉童年的事情。我們怎麼樣?聽而不聞,決定不受影響。我親近章嘉大師,還有很多老法師跟我講,「他是政治和尚,你跟他幹什麼?」我都沒有受到影響。在台中跟李老師十年,說李老師壞話的人很多很多,如果我要受到影響,我的學業就完了。德雲比丘教善財童子這句話比什麼都重要,「弗見過失」,為什麼?真善知識,我們不曉得他的本跡因緣,說不定是諸佛菩薩化身來的,做種種示現,度種種不同根性的眾生。我們肉眼凡夫怎麼知道,怎麼可以任意去批評?別人可以批評,我做學生的人不能批評。

  就如同最近一、兩年,我們台灣跟中國大陸有不少人反對夏蓮居的會集本,悟道法師還把報紙雜誌上指名攻擊的文字傳給我,他提倡他們要組成一個小組來反駁。我勸他不必,隨他怎麼說,不理他就好。他喜歡寫讓他寫,寫字很累,他毀謗讓他說,說話也很累,對我們來說沒有效果,以後慢慢他就不說了,他就不寫了,何必去理他?天下人都反對會集本,我不可以反對。為什麼?我老師傳授給我的,我有責任、我有使命弘揚這個本子。李老師親自交給我的,他為什麼不交給別人?台中還有好的弟子徐醒民、周家麟,他為什麼不交給他們,他要交給我?交給我才能弘揚到全世界;交給他們大概放在書架上壓在那裡,就永遠不會去拿它,老師也認識人。我不在乎別人的毀謗,也不在乎人家怎麼樣的陷害,我從來沒有把這個放在心上,我對老師「專信不犯」。我的心專、心清淨,絕對不會受外頭境界動搖,人才會生智慧。受外面境界小小風浪,心就動搖了,你就常生煩惱,煩惱就失掉智慧,你怎麼能解決問題?不但不能幫助人,自己也把自己毀掉了。所以佛法的修學,「信為道元功德母」,「信」在這地方,世尊教給我們專信。

  不但不見老師的過失,真正修道人不見一切眾生的過失,我們的心才真正到清淨,才到不染著。眾生有沒有過失?說老實話,決定沒有過失,造作極惡業的眾生也沒有過失。我們從什麼角度上觀察?三字經上第一句話說,「人之初,性本善」,他哪有過失?所有一切眾生,性都是本善的,為什麼會出毛病?「性相近,習相遠」,他常常跟壞人在一起,他染上習氣,就這麼回事。染上習氣是習性,不是他的本性,他本性是善良的。習性不善不要去管他,我們看他的本性,本性是善的,所以我們尊重他的本性、讚歎他的本性、恭敬他的本性,我們自己才成為純善純淨。最傻的人、最笨的人,才把其他眾生的染污放到自己心裡面去,把自己的心變染污了,自己心是什麼東西?是垃圾桶。把別人亂七八糟這些污染全部裝在自己桶子裡,自己的心壞掉了。天下傻人、笨人沒有比這個更傻更笨的。我不幹這個事情,我的心裡裝一切眾生的善,一切眾生的不善我一絲毫都不裝進去,所以好快樂、好自在、好歡喜,見到任何人都恭恭敬敬。這個道理要懂,這個方法要學。

  中國古聖先賢有所謂「仁者無敵」,仁是仁慈的人,仁慈的人沒有敵對,沒有冤家對頭。毀謗我的人是善人,我見他合掌讚歎,陷害我的人是善人,欺騙我的人是善人,沒有一個不是善人。我對他真誠至善,久而久之那個人會回頭,我們要幫助不善的人變成善人,不能說不善的人要排斥他、拒絕他,這不可以,這不是教育。佛教是至善圓滿的教育,教育一定是幫壞人變成好人,惡人變成善人,這是教育。你要不能把它變過來,你的教育失敗,變不過來是你耐心不夠,還要繼續努力,不是沒有效果,功夫還不到。所以一定要有耐心,有長遠心、有恆心,真正的慈悲,至誠懇切,沒有不受感化的。德雲比丘這幾句話我們要牢牢記住,跟佛陀在此地三句的開示,這樣建立我們求學的態度,我們是真正的學生,有條件接受聖人的教誨,有條件傳授聖學,這是真實功德。

  再看底下這個文,「時善財童子一心憶念,依善知識,事善知識,敬善知識」,這三個字不能疏忽,依靠善知識,奉事善知識,敬仰善知識。「於善知識起慈母想,於善知識起慈父想」,沒有這樣的心態,怎麼能求到真實的學問?「得聞法已,歡喜踴躍。」這是引用經文。由此可知,世出世間求學無不重視師承。師道立則善人多,善人多則國治天下平!這是這部經上一開端教導我們的,世出世間的學問都要具足這些條件,你才能成就。

  我們接著看第十面。「從明師受戒」,歐陽竟無說:「師以知見為體,不以得果或儀式為體。」歐陽大師是民國初年的人,歐陽竟無說的,他是民初支那內學院的院長,楊仁山的學生。這個內學院雖然只辦了兩年,對於近代中國佛教影響很大,許多大居士、大法師都是這個佛學院出身的。太虛大師是這個佛學院的旁聽生,梁啟超是這個學院的學生。這幾句話說得好,「師以知見為體」,一定是正知正見,不要問他修行證果,決定是正知正見。他老人家的話,跟智者大師講的相同。智者大師教導我們:「能知不能行」,這就是說我們不要見師的過失,師確實是正知正見,有些地方他還沒有做到,「國之師也」,他可以作國師,教化一國的人民;「能知又能行,國之寶也」,那是國寶。大師這兩句話跟此地德雲比丘所講的意思相同,不見師過,你才能夠專信不犯。常常去找老師的麻煩,找老師的過失,老師縱然是諸佛如來再來,你也絲毫得不到利益,不但得不到利益,你的罪過很重。為什麼?你會障礙一些學人親近善知識。你常說這善知識有過失,別人就不願意再親近,把別人的機緣斷掉了,斷人法身慧命,這比殺人生命的罪還重,果報佛在經上講,「生生世世愚痴糊塗」,我們對於這些道理、事實真相不能不知道。所以,不以得果、不以儀式為體,而是以他的知見。底下這句,「從明師受戒」,末後講「故唯知見是天人師。天人師,佛教唯一根本。」我們要明白這個道理。

  「明師」,什麼叫明師?這是我從前寫的,「指對一切法,佛法及世間法,確實圓滿通達無礙,品學兼優,有修有證的老師」,這是明師的標準。這個標準就是佛法裡面講的法身菩薩,《華嚴經》上講的法身大士,這是真正的明師。「佛陀教我們學佛第一要求明師,雖然如此,明師畢竟是可遇不可求,若非宿世福德因緣,難得遇到。」遇到是多生多劫的緣分;沒有這個緣分,遇到他也不知道珍惜。我們相信方老師的學生太多太多了,章嘉大師的學生也不少,李老師的學生,我知道最保守的估計大概不少過五十萬,真正聽話,專信不犯,勇猛精進的,實在講沒有幾個,真正能夠做他傳法的學生少之又少。

  所以我們有這個緣分遇到了,要知道珍惜這個緣分。破壞這個緣分的人必定有,而且不少,為什麼?我們生生世世跟眾生結的惡緣,這些人有意無意都在障礙、都在破壞,自己要能做得了主宰,不會被境緣傷害。我們要保持好因緣,不能讓因緣有損害,我們就成功了。「要是遇不到,不得已而求其次,也應當求一位正知正見,能聖言、能施聞者,而師事之。」這是不得已而求其次,他所教導的確實沒有違背經典,與聖言量相應,而且歡喜教人,這就是好老師。自己能聖言而吝法不肯教人,那沒辦法,你親近他,他搖頭不肯教你。肯教你,你就不能捨棄,不肯教你,那就無可奈何。遇到能聖言、歡喜教人的人,是真善知識,決定不能錯過。

  「經云:依法不依人,雪山半偈,羅剎可師。」這是佛在經上說的。羅剎不是人,是惡鬼,惡鬼他講的話是聖言,他講的話是佛法,也可以拜他作老師,學他的正知正見,不學他的為非作歹。由此可知,你要是懂得這個原理,懂得這個原則,一切眾生都是我的善知識,他的善與佛經上講的相應,我跟他學習,他所行的不善與佛法所講的相反,我自己反省我有沒有?我要是有這個不善,改過自新,他還是我的老師。

  所以孔老夫子講:「三人行必有吾師」,三人是我一個、一個善人、一個惡人,這兩個人都是我的老師。善人,我跟他學善,惡人是我一面鏡子,常常反省他這個惡我有沒有?「有則改之,無則嘉勉」,惡人也是老師。一切眾生都是我的善知識,你就入華嚴境界。你所看到一切眾生沒有一個不是好老師,沒有一個不是成就自己、幫助自己的,自己在這一生當中決定成無上道。善人老師我感激他,惡人老師同樣感激他,為什麼?他常常提醒我,幫助我改過自新。這樣,你就永遠生活在感恩的世界。我們要送幾張「感恩世界」給台視,我們要感恩它提供我們這樣殊勝的道場,我們生活在感恩的世界裡,這是無比的幸福。

  初發心學佛最重要的一個條件,就是求善知識,你一開端有善知識指導,你這一生修行不走冤枉路,這個成就就快速了。我們每一位同修都想在這一生當中得到圓滿的成就,佛今天在此地告訴我們,成就第一個因素是求善知識。實在求不到,還有不得已求其次的,求古人,現在世人沒有善知識,找古人。現在時間到了,下一堂課我教給你們怎樣去找古人作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