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諸位同學,大家好!請掀開經本《阿難問事佛吉凶經科會》第十五面,經文第二行看起:

  語阿難。夫為人者。當愛樂人善。不可嫉之。人有惡意。向道德之人善師者。是惡意向佛無異也。】

  這一段,前面我們將「惡意」、「道德」做了簡單的介紹。佛的教誨用意很深,特別是在我們這個時代,我們所遇到的生活環境,可以說是從有史以來沒有聽說這樣混亂的局面。佛在經典裡面跟我們講「五濁惡世」,實在說,我們對於佛這句話概念十分的模糊,而在今天社會上,我想每一個人都能夠覺察到濁惡到了極處。我們聽了佛這一段的教誨,實在是有無窮的感慨,同時也感到自己的幸運,在這個時代能夠聞到如來正法,縱然不能夠幫助苦難的世間,至少自己找到了一條出路,這是無比的幸運。所以聰明人、有智慧的人,決定要把機緣掌握住,決定不能輕易放過,為什麼?這機緣是太難得遇到了,真正是「百千萬劫難遭遇」,彭際清居士所說的「無量劫來希有難逢的一日」。我們一定要了解事實真相,才會非常非常的珍重,決定在這一生當中求得解脫。

  佛法的修學,第一個要好老師。這一大段的經文,阿難尊者向佛請教,就是師生之道。而世尊首先為我們說出,這是一個總原則、總綱領,做人應當要愛好別人的善心善行,這是總原則,這是做人的道理。別人有善心、有善行,千萬不能夠嫉妒,嫉妒這個業造得重。如果這個善人,他的善心善行影響的面很廣,影響的時間很長,你嫉妒障礙這個罪過,末後講『惡意向佛無異也』。這話怎麼說法?「惡意向佛」,果報決定在阿鼻地獄,我們有沒有想到這問題?怎麼可以輕易障礙別人的善行?

  我們以《無量壽經》會集本來說,這個話不是我講的。會集本出來的時候,當代慧明老法師講過、慈舟法師講過,另外還有許許多多在家、出家的大德一致的讚歎。如果會集本將來確確實實影響到整個末法,末法九千年,影響的面到全世界,你要是嫉妒障礙,你不墮阿鼻地獄誰墮阿鼻地獄?這比消滅一個族群、毀掉一個國家的罪還重!就是中國這個國家,你把中國整個毀滅,也不過殺掉十三億人,這罪過不重。但是你要是把這本子毀滅掉、障礙住,叫全世界幾十億人失去解脫的機緣,斷掉法身慧命,誰敢幹這事情?佛法裡面結罪,完全看影響面的廣狹、時間的長短。可是今天既然有這麼多人嫉妒障礙,我們也要有一點智慧,如何迴避,如何把障礙減輕、減緩,我們要是不懂道理,那我們就不是佛弟子。

  所以在中國,既然有這麼大的反對的聲音、反對的浪潮,我們可以轉個彎,向全世界其他國家地區,有歡喜接受的,我們全心全力去弘揚,這樣就好了。所以一定要有智慧,才能夠解決問題,把佛法延續下去,續佛慧命。在障緣嚴重的時候,古來祖師大德很多做法給我們啟示,給我們做榜樣,傳兩、三個人,事業不需要在自己手上完成,不需要自己看到。達摩祖師到中國,把禪宗傳到中國,當時的環境也是遭遇到重大困難,達摩在少林寺面壁,傳一個人,這就行了,二祖慧可。慧可在一生當中,障難依舊不能避免,也傳一個人,五代都是單傳,到第六代惠能大師,嫉妒障礙逐漸消除了,時節因緣成熟,有機會讓他發揚光大。我們曉得禪宗至少在中國影響一直到現在,時間一千三百多年,面,不但影響整個中國,也傳遍了全世界。我們從這地方去觀察,知道當時障礙的那些人,他的罪過有多重。

  禪,佛在經上說得很清楚,像法成就,而淨,佛也講過,末法成就,末法一萬年。我們學佛、讀經,經讀到哪裡去?所以我現在深深體會到,我們學佛修行紮根比什麼都重要。李炳南老居士當年教導我們這些學生,選這部經作為我們啟蒙的學習課程,現在想想大有道理在。小乘經那麼多,為什麼選這部?現在我們懂了,這部經針對現實而說的。第一個問題,學佛到底是好還是不好?這問題我們解決了,學習完了。第二個問題,「殺業責任」,殺生到底有沒有過失?佛的開示只是講這一個問題,聰明人一定要聯想到,不殺生是如來的大戒,這一條是問戒律,以這個為例,我們會聯想到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五戒至少你要聯想到。破戒、犯戒,果報是等同的,守戒、持戒,福報當然也是等同的;再擴大,比丘戒、菩薩戒、三聚淨戒,意思都在這裡頭,我們要能夠體會得到,舉一隅要知三隅,聞一要知十,佛門裡面常講一聞千悟,我們才能真正得到佛法的受用。

  佛法是師道,中國人重視師道、古印度人重視師道。佛在經上常講,一切眾生有兩條命,一條是生命,生命得自於父母,父母的恩德大。第二條是慧命,慧命得自於老師,所以老師的恩德跟父母是相等的,在佛法裡面,老師的恩德甚至於超過父母。為什麼?父母給我們的生命是一生的,佛菩薩給我們的慧命是生生世世,「佛氏門中,不捨一人」。這不是普通道德之人,是究竟圓滿道德之人,我們對於這種人要不尊敬,已經就是很大的罪過,如果還要有嫉妒、還要有障礙,甚至於還要破壞,那麻煩事情就大了。所以佛答覆阿難,第一句話『當愛樂人善』,這是說出做人的總原則,人在世間總要學會能夠愛人,歡喜一切眾生的善行。歡喜,自然就全心全力去幫助他,不但不會嫉妒、不會障礙,幫助他、成就他,他的善就是我們自己的善,自他不二。他要造惡,你要去幫助他,你跟他造同等的惡,為什麼?自他不二,這是事實真相。

  『道』跟『德』這兩個字,意思我們總得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道」是路,擺在我們面前的路有十條,我們走哪條路?我們很希望走佛道,我們走的是成佛之道。心裡是這麼想的,也有這意願,可是自己要冷靜去反省、去觀察,我這一條路是不是成佛之道?不能走錯了。如果把地獄道當作成佛之道,那就冤枉了。說實在的話,地獄道熱鬧得不得了,非常擁擠;成佛之道沒人走,你走成佛之道一定是很孤單,找一個同伴都很難得遇到,比不上地獄道,地獄道很擁擠,人擠人,走都走不動。我們要有高度的警覺,不要以為那麼多人走這個道,這個道一定不錯。那個道你們說好,沒人走,好在哪裡?不但是佛道、菩薩道、緣覺聲聞道,連人天道上人都很稀少,為什麼?佛在此地說得多清楚:「夫為人者,當愛樂人善」,你們想想看,這個道上有多少人?看到別人善心善行,真正生歡喜心,人道;如果看到別人有善心善行,心生嫉妒就不是人道,到哪裡去?一定是餓鬼道、畜生道。還要想盡方法來障礙他、來打擊他,這是地獄道。

  什麼叫「道」,我們要搞清楚,在佛法裡面講:「一切凡聖共有之達道」,達是到達,到達目標的這一條路。走佛道他成佛,走菩薩道他證得菩薩果位,走人道他來生得人身,我們講是善道。他走的是貪心這個道,貪心是鬼道,貪而無厭。畜生道愚痴,真妄、邪正、是非、善惡沒有能力辨別,顛倒其事,畜生道。瞋恚嫉妒,地獄道。你走這個路,將來到達的路叫做道。理上來講,在日常生活當中,當然之理。日用平常,當然之理,這是道。「當然之理」,實在講,就是講的「業因果報,絲毫不爽」,說這個事情。

  什麼叫「德」?德跟得失的「得」是一個意思,是相通的。你行道,行道你一定有得,你得到些什麼。我們走佛道,得到的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是德。我行菩薩道,我得到的是四攝六度,我真得到了。行惡道,他得到是苦難,這是德。在佛法裡面,我們出家弟子行道,得的是什麼?得的是三學三慧,得的是五分法身。我們有沒有得到?我們真的得了,我們決定沒有走錯路,你走這個路決定你會得到三學、三慧、五分法身。說淺一點,你一定會得到煩惱輕、智慧長,法喜充滿。再說得具體一點,佛在這部經上所說的你全都得到了。儒家教學,得到的是什麼?變化氣質,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他得到了,儒家講的道德。

  今天這一段經文,『佛語阿難』,就是佛告阿難。因為這部經是早期翻譯的,漢朝時候譯的,翻經的體例還沒有確定,所以這部經前頭沒有「如是我聞」。「夫為人者,當愛樂人善」,什麼叫善?總的來說,修身踐言,這是善的標準,總的標準。不能不修身,說話不能不兌現。踐言,踐是實踐的踐,先把身修好再說話,所說的全都做到了,做不到的不說。諸佛菩薩給我們示現就是這樣子,釋迦牟尼佛先修身,然後再講經說法,他所講的全是他自己做到的。換句話說,那是他的經驗之談,不是推測。佛所說的沒有一條他是沒有做到的,我們對他相信了,歡喜接受,這是我們應當學習的。善人的標準,《十善業道經》上講的「晝夜常念善法」,心善;「思惟善法」,思想善;「觀察善法」,行為善。我們要真學,真學絕不吃虧。

  現在在世間吃一點虧算什麼?時間太短了,我們要的是長遠的利益,我們不要短暫的甜頭,我們要長遠的利益,往後生生世世得善報,我們要這個利益。所以一定要記住,佛教導我們「不容毫分不善夾雜」,這就對了。別人善不善,我清楚、我明瞭,如果我要不清楚、不明瞭,自己就是個糊塗人。清楚明瞭是智慧,智照,可是自己心裡頭如如不動,決定沒有把它放在阿賴耶識裡頭去,這是大乘佛法裡面常講的「不落印象」,這是功夫,普通人真的做不到。不落印象是非常高等的功夫,你一提起來,我統統曉得;你要不提起來,我心裡頭沒有,乾乾淨淨、一塵不染。提起來清清楚楚,完全在智照之中。這種的善心善行,自己得大利,再以自己的善心善行感化眾生、影響社會,這就是化他。

  化他有沒有作意去做?沒有,作意就錯了。佛教我們隨緣做,作意是攀緣,有心去做,有心已經落在意識裡頭,他怎麼不起煩惱?我們一定要記住釋迦牟尼佛教導我們教化眾生的原則,不能加一點自己意思在裡頭,孔老夫子說得好:「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不可以加一點意思在裡頭,加一點意思在裡面,就是強不知以為知,錯了!

  佛說一切經,四十九年所講的,我們在《般若經》上也讀過,世尊講他沒有說過一句話,他沒有說過一個字,誰要說佛講經說法,這個人是謗佛。佛講這個話對不對?對的,一點都不錯。四十九年沒有說一個字,就是所說的這些話,沒有摻雜自己意思在裡頭,有自己意思就是「說」了。沒有自己的意思,永嘉大師對六祖能大師所說的「分別亦非意」,我們可以套這句話來說,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之一切法「亦非意」,我們這才明白、才恍然大悟。什麼叫「說而無說,無說而說」?不加自己絲毫意思在裡頭,這就對了。一切都是出於自然的,這是道德,這是善人。這樣道德之人,他自自然然他不是有意的,自自然然感化一方,自自然然教化一方。這個一方,用現在話來說,是我們這一個地球,為什麼?隨著他的言行影響的面。

  在從前,科技沒有發明,身教影響的範圍有限,那時候只有建一個寺院、建一個講堂,來聽經的人有遠道而來的,不遠千里而來,千里迢迢到這地方來參學、來聽經,走路要走十天半個月。現在不一樣,隨著科技的發達,我們在一個小講堂裡面講經,架上錄像的設備、網路的設備,全世界都聽到了。所以今天講教化一方,這一方是你的身教能夠達到的,那叫一方。今天這一方是全世界,是這個地球,我們要明白這個道理。這個人自自然然就是老師,就受人尊敬,尊敬不是他要求的,也不是學的人提出什麼條件,這就叫道。這個尊敬確實是發自於內心的,我們對佛的尊敬,我們對菩薩的尊敬,我們對善知識的尊敬,哪裡有絲毫勉強?哪裡有絲毫意思在裡頭?

  所以善人是「鄉國之寶」,這是古人古書裡頭記載的,這個善人是我們這個鄉里、是我們國家之寶。國寶,他對於我們這個地方潛移默化,大眾不知不覺受他的感化,所以他的功德確確實實是在安定社會、福利國家。善人好比暗路明燈,好比航海的指南,於是社會一般大眾對他這樣的尊敬,對他這樣的愛護,以他為榜樣、為典型,向他學習。這個人是善人,心善行善,所以佛說『不可嫉之』,不能嫉妒,這個嫉妒不得了!

  『人有惡意,向道德之人善師者』,惡意是輕慢,對老師輕視、驕慢、瞋恚、嫉妒,甚至於陷害、背叛,都是「惡意」這兩個字包括了,「向道德之人」。佛在這個地方講,這是假設有惡意向善知識的。我們在講經的時候,有的時候也透露,我們要想作善人,佛是純善究竟圓滿的善人,我們學佛就是要學善人,要認真努力去學習。佛在哪裡?經典上所教的都是佛道、菩薩道。善人從什麼地方學起?這不能不知道,儒家的東西確實完全講綱領,沒有佛法說得那麼詳細,所以儒跟佛合起來相輔相成。儒家修善也就是儒家講做人,就是《大學》、《中庸》裡面所講的,從哪裡做起?「格物致知」,我們要從這裡下手。物是什麼?欲望。你為什麼會搞六道輪迴?我相信許多同學們都聽說過,佛家講的「愛不重不生娑婆」,愛是什麼?愛欲、欲望;「念不一不生淨土」,這兩句話清楚明白的告訴我們,我們之所以墮在六道輪迴裡面,根本的因素就是愛欲。

  所以連儒家都知道,把這問題放在修行裡頭第一個項目:「格物」。「格」是格殺,用我們今天來講,就是要跟它奮鬥,要把物欲這個念頭斷掉,這叫格物,在佛法講放下,放下名聞利養、五欲六塵的這種貪戀、享受,要把這個放下。實際生活當中可以隨緣,決不能有心,有心貪圖享受,你已經墮落。我們有沒有在這上面做真功夫?對於世間毫無留戀,什麼時候走,歡歡喜喜、快快樂樂,沒有一絲毫留戀,世間一切人事物都沒有留戀,為什麼?物欲放下了,在我們佛法講「煩惱無盡誓願斷」,儒家講的意思跟佛家講的斷煩惱完全相同,「格物」就是斷煩惱。「致知」就是求智慧,我們在這一生當中,最重要的一樁事情不是別的,是求智慧。

  佛教,佛是智、覺,是求智求覺的一個教育、一個教學。可是智與覺最大的障礙就是煩惱,就是欲望,欲望煩惱要不斷,你的智慧怎麼能現前?遇到最高明,釋迦牟尼佛對你也沒辦法,束手無策。頭一個教我們斷煩惱,然後再學法門,「致知」就是學法門,法門無量誓願學。所以你要記住,頭一個「煩惱無盡誓願斷」,你要不斷煩惱,法門你是一竅都不通,你所學的,學得再好,像現在的錄像機、錄影機一樣,你能夠學得、講得一點都不錯,對你自己一分一毫的受用都得不到,你所講的是聽來的、讀來的,記問之學,不是從你內心裡頭流出來的。如果你要是真學了,真的斷煩惱,真幹,你展開佛的經卷,你體會到,你說出來的,是從你自性流出來的,不一樣,味道不相同。為什麼有人講經,我們聽了之後有感受?有人講經講得也很好,好像就是沒有感受,離開講堂就一片空白,我們一般講沒有攝受力。攝受力不是學來的,攝受力是自己的功力,換句話說,你做到了多少,做到幾成,從這裡下手。

  「格物致知」而後才能達到「誠意正心」,他跟佛法講的真的沒有兩樣。《大學》、《中庸》是《禮記》裡面的兩篇,《禮記》根據現代人的考據,最晚也是在漢朝初年的時候完成的。換句話說,它沒有受到佛法絲毫的影響,它裡面的理論、方法、境界幾乎跟大乘佛法完全相同。佛法裡面講,佛法小乘沒發菩提心,小乘人做到了格物,見思煩惱斷了,超越六道輪迴。塵沙煩惱斷了,就契入四聖法界,四聖法界裡面的聲聞、緣覺、菩薩、佛都沒有發菩提心。菩提心一發,就是圓教初住菩薩,初住叫發心住。菩提心不發則已,一發就是圓初住菩薩。菩提心是什麼心?就是「四弘誓願」前後,後面「佛道無上誓願成」,前面「眾生無邊誓願度」,上求下化。由此可知,圓教初住菩薩的條件就是四弘誓願圓滿具足,他真做到了。四聖法界都還沒做到,所以四聖法界發的心是「相似位」,不是真的。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