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諸位同學,今天原是預定到台灣,因為台灣正好遇到風災,飛機的班次訂不到;結果訂到九月二十二日的飛機,這樣我們就有三天的時間在這裡聚會。我也很想利用這一點時間,跟同學們談話。我們上午講兩小時,晚上兩小時。

  今天上山來,看到公園裡面正在佈置花展,他們搭建的大帳篷,我到裡面去參觀了一下,這些都值得我們學習。如果我們要辦大型的活動,用這種方式很理想。我走進帳篷,帳篷裡面估計能夠容納兩萬人,是辦大型活動很理想的方式。聽說做這個帳篷的成本也很低,確實經濟實惠。回來之後,我要看我們這邊新建的攝影棚,再看我們已經建好的倉庫。我們六十一號要拆建,還要建一間餐廳,我想這個工程大概需要四個月。等一切都穩定下來之後,諸位在此地,就要把心定下來,真正用功。

  這一次美國遭受恐怖分子的襲擊,影響的層面很廣很深,很可能遍及全世界。所以這幾天加州那邊同學打電話給我,問我如何應變,希望我能夠錄一、兩個錄像帶提供給他們做參考。從美國傳過來的雙子星大廈的災難,他們從煙霧當中看到這些形像,而這些形像現在在網路裡面傳得很普遍。有人說,這個事件在十六世紀,法國預言家諾查丹瑪斯的《創世紀》裡有記載,他的原文也在報紙裡面刊登出來。昨天悟泓師把這一段文翻譯出來給我看,相信你們大家也都看到了。如果那個預言是真實的,他說這個事件就是第三次世界大戰的開始。所以我們這幾天都很冷靜的觀察、聽廣播的資訊,不是不可能影響到世界上全面的戰爭,這是一個很可怕的預兆。我們生在這個時代,共業所感,如果要想逃避這個劫難,如何倖免這個劫難,這是錯誤的觀念。那要怎樣來應變?首先要相信佛陀的教誨,要相信因果報應。

  學佛,如果對於佛法有一定程度的契入,他的觀察跟世間一般人就不相同,他的觀察肯定是看業因果報。從果上,他能夠看到因;從因上,他能夠看到果。佛家常說:「萬法皆空,因果不空。」因果何以不空?因會變成果,因空了;果又變成因,果也空了。因果沒有離開萬法,萬法皆空,諸位要曉得,因果也是空的。所謂「因果不空」,是說因果有三個特性不空:第一個是「轉變不空」,因會變成果,果會變成因,這是轉變不空;第二個是「循環不空」,因果循環;第三個「相續不空」。不能不曉得這個事實真相,我們仔細從這裡面去觀察,你才能看到一切世法、佛法的演變。

  我們今天遭受的果報,果報的因是什麼?佛給我們一個總的原理原則,那就是「一切法從心想生」。一切法,世法、佛法都包括在裡面。佛法也是因緣生法,所以佛在《金剛經》上才教我們:「法尚應捨,何況非法。」那個「法」是指佛法,佛法都不能放在心上,何況是世間法。為什麼?你的心才得到純淨純善。只要心上「有」,你的清淨心就被破壞了,你的純善被破壞了。「因果不空」是講一切法一切因果在轉變、相續、循環之中,就是「轉變不空,相續不空,循環不空」這三個特性。所以,了解這個道理,了解事實真相,才知道「萬法皆空」。所以佛教給我們,不但世法不要執著,佛法也不執著,我們的心才真正達到純淨,我們的行為才達到純善。

  事實真相是什麼?佛在大乘經上講得好,虛空法界一切眾生跟自己是一體,一切人都不是外人。佛說:「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這還隔了一層,父母不是自己。佛這個比喻,讓你去體會,什麼時候你真正體會到是一體,比父母還要親切,那恭喜你,你成佛了。為什麼?你證得法身了。

  什麼是身?虛空法界一切眾生是我的身,就好像我們的身體一樣。虛空法界一切眾生是什麼?是我這個身體的細胞,是組成我這個身體裡面的原子、電子、基本粒子。離開一個,我這個身體就有病,就不健康了、就不健全了。虛空法界一切眾生,連一草一木、一微塵都是自己。《華嚴經》上講:「情與無情,同圓種智。」情是有情眾生,無情是植物、礦物,一草一木就跟我們身上的汗毛細胞沒有兩樣。你什麼時候能體會到這個道理,什麼時候能契入這個境界,肯定那就是我、就是自己。你想,你會死嗎?你不會死,你沒有生也沒有死,不生不滅,這是真的,這是真我。

  凡夫迷在哪裡?真我裡他抓了一小撮,他認為這是我,把真的我忘掉了、丟掉了,錯在這裡。不知道虛空法界一切眾生是自己,還要跟人劃界限,還排斥這個、排斥那個,造無量無邊罪業,這個罪業是冤枉造的。有沒有改變事實?沒有改變事實,事實還是事實,法身還是法身。法身絕對不受絲毫破壞,只是你自己迷惑顛倒,你不認識你的法身,你不認識你自己。你在六道裡遭受這麼多的苦難,佛在經上常講:「可憐憫者。」這種人真可憐,不了解事實真相,不認識自己。

  由此可知,不要說這個世間小小的災難了,佛家講「大三災」,世界的「成住壞空」,有沒有影響?絲毫不受影響。悟的人沒有影響,迷的人有影響;悟的人不受災害,迷的人受災害。整個地球毀滅了,在覺悟的人是什麼意思?我這個毛細孔被蒸發了一下,就這麼大的事情,很快它就恢復正常了。三千大千世界毀滅,就像我們身體裡一個細胞、一根汗毛,受了一點小傷,有什麼可怕的?有什麼驚怖的?沒有。迷的人麻煩大了,因為他不知道整個身體是自己,他把那個受傷的毛細孔當作自己,他錯在此地。真正解決問題、徹底解決問題的是大乘經教,大乘經教的修學,大乘經教的弘揚,是幫助虛空法界一切迷惑顛倒的眾生,幫助他們覺悟,幫助他們回頭。真正覺悟,真正回頭,對於一切眾生決定是相親相愛,決定是尊重。他不尊重我,我尊重他,為什麼?他在迷,我在覺。

  諸位同修要記住,你自己到底是迷、是覺?不要問別人,自己清清楚楚。你能不能看一切眾生都是自己,都是自己的親人?如果還覺得這個人討厭、那個人我不喜歡,你肯定在迷,你沒有覺悟。這個人我願意照顧他,那個人我恨他,我不願意照顧他,你肯定在迷,你不覺。

  真正覺悟人,對於一切需要幫助的人,自自然然主動去幫助他,自自然然盡心盡力的去照顧他,甚至於捨棄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顧,也若無其事。我們在經典裡面看到,釋迦牟尼佛修菩薩行的時候,割肉餵鷹,捨身餵虎。老虎饑餓了沒得吃,自己從懸崖上跳下來餵老虎,這是覺悟了,對這個身決定不貪戀,為什麼?他這個身捨了之後,立刻又換一個身。身體就像我們的衣服一樣,隨時可以脫掉之後再換一件新衣服,生死自在。真正覺悟的人、明白人,他辦得到。迷惑的人,遇到災難驚慌恐怖,這一驚慌、一恐怖,必定墮三途。

  我學佛五十年了,能有一點心得,原因在哪裡?天天沒有離開經教,一切時一切處都沒有捨棄世尊的教誨,才能把境界轉過來。你們境界轉不過來,原因在哪裡?讀經的時間不夠。我們是凡夫,自己一定要肯定「我是凡夫」,其他宗教裡講「我是罪人」。你一定要肯定自己是凡夫,自己有罪。什麼是罪?佛家講的妄想、分別、執著就是罪。佛家不叫罪,佛家叫業,罪跟業一個意思,其他宗教裡講罪。六道凡夫自己一定要肯定,「我有業障,我有罪業」。你能夠肯定,你才會想辦法去消除罪業,你才有改過自新的機會。如果你不能肯定,總認為「別人有過失,我沒有;別人是惡人,我是好人」,你的前途是一片黑暗。為什麼?如果你真正是好人,真正是沒有罪業的人,你是佛菩薩;你還不是普通菩薩,你是法身菩薩再來的,你不是凡夫。

  那麼你到底是不是真的法身菩薩、真的諸佛如來?你不是。怎麼知道?如果你是真的法身菩薩、真的諸佛如來,你不到這個世間來,你到這來幹什麼?諸佛如來、法身菩薩到這個地方來,要示現有罪有過,幫助眾生。你來了,又不肯示現,你來幹什麼?你來擾亂這個社會。世間人已經很苦了,你還來增加他們的痛苦,所以你不是佛菩薩。你是佛菩薩,一定像釋迦牟尼佛一樣,把眾生種種苦痛形相,從自己身上表現出來,然後示現自己怎麼樣修行,怎樣改變。這是教化眾生,苦難眾生你學我就行了,你就會覺悟,你就會離苦得樂。佛菩薩到世間來「作斯示現」,你們仔細想是不是這樣的?我修學五十年不間斷,才明白這個道理。

  修學不能放鬆,一天的鬆懈,給諸位說,一個月都不能恢復。你說可怕不可怕?世尊教導我們「精進」,大勢至菩薩教我們「淨念相繼」,「相繼」就是不能中斷,天天不能中斷,時時不能中斷。我給你們建議的每天十六小時,還有八小時中斷,這是你們在初學,二十四小時不中斷你們做不到。功夫真正得力的人,二十四小時不中斷,這是真的,不是假的,睡覺也不中斷。你們初學做不到,我這裡教導你們的全是初學,要從這裡紮根。

  初學原本是教沙彌的,沙彌是十幾歲,不到二十歲,沒有成年。但是我們從小以來,沒有緣分接觸到佛陀的教誨,現在才遇到,亡羊補牢。我們今天從事於補習教育,能不能收到效果?肯定能收到,只要自己肯幹。這個事情不能要別人督促,自己要有高度的警覺,自己勉勵自己,決定不能夠放鬆。一定要記住,佛在經典裡面常常說的「人身難得,佛法難逢」;開經偈裡面所講的「百千萬劫難遭遇」。這是真的,一點都不假。你們遇到,肯定你們過去生中善根非常深厚;如果不是深厚的善根,你遇不到。

  世間有災難,而且災難就在眼前,我們在心理上要有準備,要迎接這個災難,我們不求躲避這個災難,因為躲不過!災難能不能化解?這是許許多多人都關心的。佛在經教上常常教導我們,共業裡頭有別業,別業是跟大家不共的。我們努力自己修學,自己要度自己。怎麼度法?從前李炳南老師常常教導我們「改心」,改心就是改變我們錯誤的觀念。哪些是錯誤觀念?我們平常討厭的人,討厭的事,我們從這裡改,把討厭改成不討厭,從不討厭改成歡喜,功夫就得力了。所以你們修行從哪裡修?就從這裡修。從前我跟大家不能夠和睦相處,這是錯誤的,我要把這個念頭改變,我能夠跟大家和睦相處。

  儒家教我們「作之君,作之親,作之師」,這一句話並不是對一個團體領導人講的,是對全民所說的。什麼是君?用現在的話來講,就是領導,領導就是帶頭,什麼事情我先幹,這就是君。推給別人,不是君;君不推給別人,自己負責,自己幹。什麼事情都推給別人,你不是一個領導人;什麼事情自己親自下手,別人自然服了,自然效法你,自然尊重你,自然推崇你,一定要從本身做起。

  「作之親」,就是作父母,以父母愛子女的心,愛護眾生。所有一切眾生都是我的子女,都是自己最親愛的子女。你要不要去照顧他?你自自然然會照顧到無微不至,各方面你都會幫他想到。

  「作之師」,就是要做好的榜樣給他看,要認真努力去教導他,都是從本身做起。我們在「學院」這個團體裡,無論你作院長、副院長,你作清眾、作學生,各個人都要了解自己崗位上的「君、親、師」怎麼作法。我有沒有盡心盡力?有沒有盡到我的本分?有沒有盡到我的職責?這個道場就是家庭。能不能真正記住世尊在《菩薩戒經》上這兩句話:「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們自己用什麼態度?孝順心、尊敬心對待一切人,再擴展到對待一切事一切物,這叫修行。把我們自私自利、貢高我慢、嫉妒障礙這種心理完全排除,完全化解,轉凡成聖,我們的災難就消除了。眾生雖然有共業,我們在共業當中做了不共業。

  修行要落實,學院培訓的目標是我前天往雪梨去參加他們的活動,在飛機上寫的。這個目標是我們希求的,希求同學們在兩年當中能夠做到。第一個是「品學兼優」,品是品性,學是學問。不能把這個當作一個口號,要真正做到。品德的修養從《弟子規》開始,所以兩年當中,我們經教所依六種共同科目,我們就學這些,大家在一起修學。兩年之後,我們再分科,基礎就打好了。如果兩年做不到,做三年;三年做不到,做五年;什麼時候做得到,什麼時候就可以分科研究大乘經教。這是基礎,不認真修學怎麼行?

  果然真正學習,像從前楊老師在這邊跟你們講《弟子規》,時間雖然不長,兩、三個星期,你們的氣質就變了。我們在旁邊看得很清楚,確實氣質變化了。現在你們氣質又沒有了,為什麼?不講、不念了,一鬆就不行。從前章嘉大師給我比喻,這個比喻從前人懂,現在人不懂。現在的鐘錶都用電池、用電子,從前不是,從前用發條、用彈簧,大概古老的鐘上還是用發條。那個時候章嘉大師就拿這個做比喻,那個發條是捲起來的,他說:「我們修行是什麼?一定把這根發條拉直、拉平。你一放鬆,它又捲起來了。」這個比喻很簡單,意思很深。

  我們的毛病習氣,就像發條一樣,捲在一團;修行一定要把它擺平,把它拉直,不能放鬆。要很長很長的時間,它自自然然就不會再捲起來;你要是稍稍放鬆,它又捲起來了。我們在講《弟子規》的那兩、三個星期,那是拼命在壓,很像樣子;老師一走開,一輕鬆,又捲回來了。所以,修行從初發心到成佛,一天都不能放鬆。誰懂得?法身菩薩懂得。法身菩薩才真正不退轉,叫「三不退」。十法界裡面的佛菩薩都不行,都還退轉。十法界裡面的佛、菩薩,他們能夠做到「位不退、行不退,念會退」。只有法身菩薩「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這三種都不退了。我們不常常讀經,不常常受經教的薰習,怎麼行?不可能不退轉,肯定是會退轉的。我們有沒有警覺心?有沒有真正在做防禦工作?這個防禦是什麼?就是精進不退,在我們現前,堅持一天十六小時不中斷。

  同學們在此地修學,我們分工,一部分學習弘法,一部分學習護法,弘護一體。護法的人要不通經教,他就把法護錯了,會變成障礙弘法,那個罪業不知道有多重!所以他要明經教,他要真修行。無論是弘法、護法,每天八小時念佛,決定不能免。為什麼?心裡沒有佛號就生煩惱。你們自己每個人都有經驗,心裡不念佛的時候,沒有佛號就胡思亂想,疑神疑鬼,不可能不造業。造業,哪有不受報的道理!一個惡念就是一個惡的果報,一個善念是一個善的果報,這是事實真相。所以,世尊在《十善業道經》上教給我們修學的綱領,那是初步的,只是達到修學第一個目標「斷惡修善」。

  第一個目標,教導我們的要領,「晝夜常念善法」,你心善;「思惟善法」,你思想善,沒有惡念;「觀察善法」,你行為善,行為就是你的身口善,你的言語善,你的造作善;後面又有一句重要的開示:「不容毫分不善間雜。」這多重要!我們有沒有常常記在心上?有沒有常常遵循去做?有沒有把它當作一樁大事情來做?說老實話,世出世間的事情,沒有比這個更大,沒有比這個更重要。為什麼我們在生活當中,還常常犯過失?薰習力量不夠。就是章嘉大師講的彈簧拉出來,上講堂的時候好像擺平了,一下課又捲起來了。然後你才體會到釋迦牟尼佛講經說法四十九年,這個恩德沒有辦法相比。

  世尊每天講經八小時,四十九年沒有間斷,沒有放假,苦口婆心教化眾生。相信的、肯接受的,得度了;不相信的、不願意接受的,跟佛結個法緣,這一生不能得度。這個不希奇,我們也是無量劫來的修行,不知道親近多少諸佛菩薩,今天還是這個樣子。什麼原因?親近佛,但不相信佛的話,不能夠「依教奉行」,多半都是「陽奉陰違」,表面上學佛,背後又去造惡業了,所以搞到這一生還是這個樣子。如果真的肯信,真的肯依教奉行,早就成就,你已經是佛、是菩薩了。你再來是來度化眾生的,你是來示現的,你不是真正凡夫,這些道理我們不能不懂。可是我們非常健忘,沒有人提醒立刻就忘掉了,境界現前起不了作用,依舊是迷惑顛倒,依舊是煩惱作主,這怎麼得了!

  唯一的辦法是「薰修」。我們用念佛的方法薰修,用聽經的方法薰修,一天聽一卷帶子,重複聽八次,這就是多次的薰習,「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可是這一片聽八次都要認真,你才能得利益。不能說我聽一遍,第二遍可以鬆一點,第三遍可以更馬虎一點,一路放鬆,那效果你就得不到了。遍遍都要認真,就像沒有聽過的那個樣子,你才能得利益,你才能得受用。這樣聽經能把你的妄想、分別、執著伏住,你的心專一。為什麼不聽八片?因為八片所講的東西不一樣,東西內容太多,你很難得定。但短短的這一片是幫助你成就「戒定慧」,目的在此。你有戒有定,戒是方法,你能夠遵守這個方法,然後才能夠得定。定到一定的深度,智慧就開了。智慧開了,你在日常生活當中,就得大自在,那真正是左右逢源,得心應手。智慧作主,不是煩惱作主。你在日常生活當中,穿衣吃飯,無論從事什麼樣的工作,處事待人接物,你都會做得非常圓滿,自在安樂。

  眾生與佛,實在講在一念之間,就是這一念轉不過來。這一念就是覺與迷,這一念轉過來就成佛了。我們是屬於鈍根,不是利根。利根人修行快,我們煩惱習氣很重,唯一的辦法「長時薰修」,每天十六小時長時薰修。所以,大家一定要曉得這個方法的殊勝,對我們有真正有好處,不能不堅持。

  現在要學習每天五小時睡眠,要把精神提起來拼命。現在要懈怠,要想安逸舒適一點,將來在三惡道裡無量劫受苦;現在如果能夠受一點苦,將來無量劫得樂。你們到底是願意得樂,還是願意受苦,也在你們自己決定,別人不會給你決定。

  好,現在時間到了,我們休息十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