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法師、諸位同學,大家好!今天是五月份我們內部同學的聚會。這次我接受國家宗教局的邀請,參加中國第一次在杭州主辦的「世界佛教論壇」。邀請了三十七個國家的代表,加上中國國內的這些法師、大德們,一共有一千多人,規模很大,大會也非常成功。論壇的主題就是「和諧世界,從心做起」,它的副題是「心淨國土淨,心安眾生安,心平天下平」。這個題實在講非常之好,確實是現前全世界所希求的一個中心的理念。可是問題是心怎麼樣清淨、怎麼樣安樂、怎麼樣平等?這就是大問題了。

  我們學佛學了半個世紀,所學的是什麼?也就是這個問題,這個題目跟我們《無量壽經》經題上講的完全相同。《無量壽經》的經題,前段是「大乘無量壽莊嚴」,這句話講的是果德,果必有因,因是什麼?因是清淨、平等、覺,就是心淨、心平、心安;覺,心就安,迷,心就不安。所以,論壇討論的中心確實就是《無量壽經》上所講的。這不單是人類共同的願望、理想,實在講也是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諸佛剎土,特別是六道眾生所希求的。六道不單單只有釋迦牟尼佛娑婆世界有六道,我們在《華嚴經》的「世界成就品」、「華藏世界品」裡讀到,諸佛世界無量無邊,無量無邊的世界幾乎大多數都有六道;清淨的世界有,不是沒有,也不少。清淨世界裡面沒有六道、沒有十法界,確實是有的;像佛陀給我們介紹的極樂世界,極樂世界就是清淨世界,那裡面沒有六道、沒有十法界,為數也不少。

  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要談認知,要認識、要知道,認識、知道什麼?知道整個宇宙的真相,當然這個事情是大問題,不是小問題。果然明瞭宇宙真相,這個人我們就稱他作佛陀、稱他作菩薩。這個菩薩還不是普通的菩薩,菩薩類別很多,這是《華嚴經》上講的法身菩薩,法身菩薩的認知跟佛是相同的、相等的,佛比法身菩薩認知得更透徹。他認知什麼?就是我們大家是什麼關係,我們跟天地萬物是什麼關係,我們跟十方世界一切諸佛如來是什麼關係。這個很重要,這才是和諧社會、和諧世界的根本,一定要有這個認知。

  淨宗同學多數都是受持《無量壽經》、淨宗經論,一心念佛求生淨土。淨宗的道場沒有法會,也沒有經懺佛事,我們對於自己過世的家親眷屬、宿世、這一生的冤親債主,這個問題怎麼解決?印光大師教導我們的方法,在念佛堂裡面帶牌位,把念佛的功德迴向給他們就好。不必另外去做佛事,另外做佛事還要分心;認真說,功德利益沒有念佛堂帶牌位那麼殊勝。念佛堂帶牌位,心是清淨的,這確實不一樣。

  我們這個念佛堂,一年也有幾次專門為這些冤親債主、這些祖先們超薦的法會,很少,我們只是清明、冬至祭祖這一天,都在念佛堂裡面做。我們做多半是念七天佛,打個佛七,最後一天我們做個三時繫念。三時繫念佛事的做法,是元朝時候中峰禪師所編輯的《三時繫念》佛事的儀規,這個人也是很了不起的人,《了凡四訓》裡面提到中峰禪師。所以我們對於中峰禪師這些開示就比較熟悉,今天我們就用他的話,大家熟!

  他有一段話裡面講,「教中道」,這個教就是佛教,佛教裡面有這麼說法,「生而無生,法性湛然,無生而生,業果儼然」。你看看,字只有十六個字,四四十六個字,就把宇宙之間我們人與人的關係、人與天地鬼神的關係、人與諸佛菩薩的關係講盡了。這是中國文字的妙處,多麼簡單,這幾句話字字句句意思都很深。「生而無生」,你看生、無生是二法,「生而無生,無生而生」就變成一法,就不二,這才是事實真相。

  我們跟一切眾生什麼關係?一而二,二而一,跟天地萬物就是這個關係。一是什麼?體是一,二是什麼?相是二,可是相跟體是不能分的。體在哪裡?體就在相裡頭,現相怎麼生的?現在科學裡面給我們講「場」。你看愛因斯坦這是近代的大科學家,他給我們說,宇宙之間什麼都沒有,只有場,他都不承認有物質的存在,只有場存在。場是什麼?我們佛法裡頭不叫場,佛法裡叫空。物質是什麼?物質佛法裡叫色,你們天天念《心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就是愛因斯坦所說的。這是把關係搞清楚、說明白了,關係是一個根!

  這個意思要是再不好懂,我們再舉個例子說,譬如佛跟科學家所發現的,宇宙是一體,你說這個關係多密切。我們把身比喻作宇宙,我們這個人身體,整個身體是個宇宙,比方作一個宇宙。那我們每個人是什麼?每個人是我們身體裡的一個細胞。一個人全身有多少個細胞?你們學科學的去查查看,我曾經看到有個報告,不曉得在哪裡看到,記不清楚了,好像數字是六十萬億,人身體全身的細胞是六十萬億,組成這個身體。這個身體的細胞跟細胞的關係是什麼?你看細胞跟細胞那是二,要從體上來講是一,一體。我們用一棵樹來做比喻,諸位也能清楚,整個一棵樹,你看一棵樹有多少樹葉,有多少枝椏、樹葉。任何一片葉,葉跟葉的關係、枝跟枝的關係,同一個根,都是一個根生的,離不開這個根。

  所以首先把關係搞清楚,關係搞清楚之後,你才懂得大乘教裡面常常講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慈悲是性德,是自性裡頭本來有的,這個東西不是學來的,本來有的。人在小的時候,嬰兒的時候,現在我們細心去觀察,半歲之前你能夠看出來。看出什麼?看出他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你看他的愛心,他沒有條件的,無緣是無條件的,同體是一體的,他沒有分別,特別是三、四個月的嬰兒,非常明顯。你看父母、大人對他的愛,他對一切大人的愛,他沒有分別,誰去抱他,他都歡喜;到他有了分別、有了執著,煩惱就起來了。三、四個月的時候還沒有這個煩惱,他還沒有分別、沒有執著,你能看得出來。

  所以我們中國的老祖宗,要用一個俗話來說,不是凡人,有真實智慧,聰明絕頂,他就曉得,所以教育就從這裡生起來。我們老祖宗知道小孩要教,如果不教,這「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怕保不住,怕慢慢長大他就變質、就變壞了,這樣才興起教育。教育的目的是什麼?第一個目的就是這種親愛、天性要把它保持,永遠不喪失。這個愛,現在人講人類愛。光愛人類還不行,人類愛太小了,人類愛,動物就不愛,你就隨便殺來吃,這怎麼可以?這是宇宙的愛,宇宙之間萬事萬物就是以這個愛心來看待。

  不但對於動物,對於植物、對於礦物同等的愛心,一絲毫沒有等差的差別,這才是自性裡面本具的大德。所有一切的德行都是從這個根生出來的,中國古人就把這個抓到了。你看教學,在倫理上,堯舜時候的教學教什麼?教五倫、教八德。五倫的核心是「父子有親」,就是我們剛才所說的嬰兒跟父母那種愛,那是天性,決不是學來的。倫理的教育、道德的教育、因果的教育、宗教的教育都是這個根生的,就是父子有親,親愛,就是這個根生的。我們中國講親愛,佛法裡面講慈悲,是一個意思,其他宗教講上帝的愛、神之愛,都是一個意思,都從這個根生的。如果不教,慢慢長大他就染上習氣,習氣就會迷失了本性;迷失本性就叫凡夫,覺悟了就叫佛、就叫菩薩,佛菩薩跟凡夫差別就在此地。迷的時候你是凡夫,你覺悟了,你就是佛、就是菩薩。所以首先要曉得事實真相。

  生而無生,生是現相,無生就是法性,法性沒有形相,它不是物質,也不是精神。給諸位說,現在講心、講物都不行,心跟物都是法性生的。這個道理不能不曉得。在佛教,法相唯識宗裡面就講得很清楚,心是什麼?心是阿賴耶的見分,物質是阿賴耶的相分。見分跟相分從哪裡來的?從自性裡頭變現來的,自性叫自證分,自證分可以說就是科學家講的場,自證分。所以場是能量,科學家說能量稀薄的時候稱為場,它是遍虛空法界的;能量集中的地方就變成物質,所以物質確實是無中生有,有還歸無。能量集中是物質,能量散開來,物質就不見了,但是能量是不生不滅的,所以法性湛然。

  我們要把這個事情搞清楚之後,我們的心、我們的認知對整個宇宙萬法就平了,不會再有妄想分別執著;離妄想分別執著,這個人就叫做佛。這個我們要清楚、要明白,什麼叫佛?我們學佛,學佛學的是什麼?就希望自己能夠達到這個境界,在這個境界裡得大自在。自己自性裡頭有無量的智慧、有無量的德能、有無量的相好,統統是自性本來具足,絕對不是說從哪來的,全是自己具足的。現在的問題是我們迷失了自性,湛然的法性迷了,現在走到底下一段去了,「無生而生,業果儼然」,我們現在墮在這個裡面去了。

  所以前面這兩句,「生而無生,法性湛然」,這是一真法界,「無生而生,業果儼然」,這是十法界。我們在十法界裡頭很糟糕,十法界裡大概是,一般講法無始劫以來被十法界裡面的習氣染污,染污到今天已經是很嚴重的程度,所以墮落在十法界,每況愈下。十法界有佛,從佛墮落到菩薩,菩薩墮落到羅漢,羅漢墮落到天,天墮落到人,人再墮落到畜生、餓鬼,一直往下墮落,他不會向上提升。怎樣才能夠向上提升?那你就要接受聖賢教育,你才逐漸了解事實真相,才把這些妄想分別執著放下,放下就提升了。所以,放下執著就是阿羅漢,放下分別就是菩薩,放下起心動念就是佛。聖賢的教育沒有別的,聖賢教育無非是幫助我們恢復本性,反璞歸真,這是聖賢教育,這才能真正解決一切問題。

  佛家所講的這些,今天的哲學還沒有到這個境界,哲學還墮落在二元,沒有講到不二法門。哲學裡頭還有能跟所,能所還是對立的,對立就不能解決問題,對立就沒辦法達到真正的和諧,只有統一才會有和諧。宇宙本來就是統一的,本來就是和諧的;所有一切對立、不和,那是人為的。人怎麼了?迷了自己,迷失了自性,隨順煩惱習氣、貪瞋痴慢,隨順這些東西。所以對於諸法實相看錯了,看錯了就連帶你也想錯了,你也就做錯了。這個錯了就是違背性德,於是一法界就變成十法界;愈迷愈深,十法界裡面你就墮落在六道、墮落在三途,就這麼回事情。

  在六道三途,你就要懂得因緣果。六道裡面,十法界的四聖我們不談,我們專門講六道。六道裡頭每個眾生,不僅是人,所有一切動物、一切植物,乃至於礦物,它的存在、它的活動都離不開因、緣、果報。表現在人生過程當中就更為明顯,所以中國諺語有所謂「一飲一啄,莫非前定」,這是真的,不是假的。人與人之間相處,我們很明顯看見,有些人緣很好,走到哪個地方都有很多人幫助他,人緣好;有些緣就特別差,走到哪裡哪個看到都不順眼,都不會幫助他,還找他麻煩。這什麼原因?肯定有原因的,決定不會說是沒有原因的,這個原因就是過去生中所造的業。

  人與人的關係佛就講得更明顯,關係有四種,恩、怨、債務(討債、還債的),人與人的關係離不開這四大類。過去世你有恩於他,遇到了,他來報恩,那這個人對你非常忠實可靠。如果是報怨的,過去世是冤家,這一世來找麻煩,來報仇的,那個麻煩就大了。另外就是有討債的、有還債的,總不外這四種關係。沒有這四種關係,真的叫對面不相逢,真的叫陌生人。我們在馬路上走,人都不認識,居然有人見你給你一個善意的微笑,點點頭,想想可能一生只有一次,下次再也沒有了,這是善緣;有時候碰到一個人,惡意相向,瞪你一眼,也是過去生中造的業,這是很輕微的。我們明白這些業因果報,我們就曉得我們應該要用什麼樣的態度處事待人接物。

  不但對於一切人我們要用善意,決不可以用惡念,對待小動物要跟對人一樣,不能輕慢牠。不但對於動物我們要尊敬、要尊重,要有愛心,對植物也一樣,可不能看輕了,一株小草也有神,草木神。你們同學也許都知道,中國過去大型電視劇裡面有個「紅樓夢」,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看過?「紅樓夢」裡頭演林黛玉的是陳曉旭,她就跟我講一樁事情,草木有神,這個事情就出在她家裡。她家有個小院子,種的有花草,那個小院子是她父親照顧,每天父親澆花不澆草。有一天這些小草託夢給她求救,說他們快要乾死了,就求救,一再的提醒她「我是你們家草木神」。那神什麼樣子?像嬰兒一樣,全都是像小嬰兒,很多很多,她看到的。第二天早晨到院子裡一看,果然草沒有人澆,她就趕快澆水。她父親看到說「草不必澆」,她也不理會。真的,小草都要尊重、都要愛護。

  你說那個小草為什麼不託夢找她爸爸?她爸爸不相信,不會幫助他,所以託夢給她,知道她會相信,她會幫助他們。鬼神也很聰明,看你不相信、不幫助,他不找你,找你沒用處;真正相信、愛護他、會幫助他的,找他真管用,就這麼個道理。所以對於天地鬼神都要尊重,總不外乎二個,一個真誠、一個恭敬。儒家教我們的,實在講,儒家就是代表中國傳統的教誨,孔子是集中國傳統之大成。《禮記》裡頭一句教給我們,「曲禮曰,毋不敬」。佛家懺儀裡頭頭一句話,「一切恭敬」,你能夠真正把這一句做到,你的人緣就好了。無論到什麼地方,沒有一個不歡喜你,沒有一個不尊重你。為什麼?你能尊重一切眾生,你能尊重一切萬物,你以真誠心相待,以恭敬心對待他。這是講「業果儼然」。

  今天的世界不和,衝突、動亂頻率直線的上升,這不是好事情。外國的宗教都講世界末日,我們現在看社會現象,真的是末日的現象。外國人說要想化解世界一切衝突,恢復世界的安定和平,只有中國儒家的學說跟大乘佛法,這個話說得有道理。儒跟佛就是我們前面所說的這些話,能以真誠心、恭敬心對人、對事、對物、對天地萬物,這才能化解衝突,才能夠幫助世界恢復安定和平。從哪裡做起?要從自己本身做起,你要想期望別人做,那就錯了,永遠辦不到,一定要從自己本身做起。佛在大乘教裡常講,自度而後才能度他,從我自己本身做起,我自度了;自度,我就能幫助別人、就能影響別人。

  下面說「生者,眾生生滅之跡也」,這就是講天地萬物有生必有滅,生滅是物質的現象,也就是說能量聚散的現象。聚散,佛法裡也說,佛法講一切法是緣生的,緣聚則現,緣散則滅,佛法裡講得很多。科學家講能量,能量聚就變成物質,能量散這物質現象就沒有了。所以物質不是真的,物質是個幻相,能量不滅。佛家講緣,緣聚就現,緣散就滅了。所以這個現相不是真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不要執著形相,執著形相就錯了。

  相有生滅,性沒有生滅,我們通常把性再加上一個「靈」字,靈性不生不滅。我們來到這個世間目的是什麼,就很清楚、很明顯,就是提升自己的靈性,這才是正確的目標,那就完全沒有錯。絕不希求這個身要怎麼樣享受,世間人講的榮華富貴,這是假的,這不是真的;如果你要能看到三世因果,你就更清楚、更明白了。古今中外大聖大賢,他們所選擇的幾乎都完全相同,選擇什麼?選擇教學。釋迦牟尼佛一生教學,耶穌、摩西一生教學,穆罕默德教學二十七年,中國孔子、孟子、老子都是從事於教學工作。教學不但提升自己,也幫助別人提升,所以在所有行業裡頭是無比的殊勝,所謂是有百利而無一害。學就是覺悟,天天覺悟,無有止境的覺悟。

  底下說,「無生者,法性寂滅之體也」,這是本體,就是我們的靈性。「法性湛然,靈明湛寂」,靈明就是智慧,湛寂就是寂定,「玄妙真常」就是大用無方。佛菩薩應化在十法界,像《普門品》裡面所說的,應以什麼身得度他就現什麼身,教化眾生,應以什麼方法教化就用什麼方法。所以身形沒有一定,教學也沒有一定,無有定法可說,也無有一定的形相可見,千變萬化,這叫玄妙真常。永遠不離定慧,不離定慧就是與性德相應,性德是定、是慧,定是清淨、平等,慧是覺。這個事情在我們現前來看很難,難在什麼地方?難在我們六根接觸六塵境界會起心動念、會分別執著。要曉得起心動念是無明,分別執著是煩惱,人墮落在煩惱習氣裡面,麻煩就大了,為什麼?他定沒有了,慧也沒有了。所以諸位要曉得,定慧是自性本來具足。

  下面說,「個個不無,人人本具」,在佛家就叫做佛性,在儒家就叫做本善,你看《三字經》上講的「人之初,性本善」。所以佛家講佛性,儒家講本善,一個意思;佛性跟本善就是寂定,就是智慧。可是底下講「只因起心動念」,起心動念是無明、是妄想,再加上「分別執著,而不能證得」,這是佛在《華嚴經》上說的。這是宇宙人生真相,是我們自己的本來面目,禪宗裡常說的,「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這段話裡是「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

  所以從性上看,一切眾生本來成佛,從相上看,還是本來成佛。為什麼現在會變成這個樣子?就是因為你染上了分別執著,染上了起心動念,把你的相好改變了,你本來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個個都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是釋迦牟尼佛方便說的,而不是真的。真的是什麼?真的給你說「身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那是真的,就像佛在經典上讚歎毘盧遮那佛、讚歎阿彌陀佛。我們每個人的相貌都跟毘盧遮那、都跟阿彌陀佛一樣,沒有兩樣。現在為什麼變成這個樣子?你要曉得,統統都是因為起心動念、分別執著,搞成這個樣子。

  所以我常常講,提醒大家,不執著,你相好就恢復了一部分,就是阿羅漢。阿羅漢雖然相貌不一樣,但是絕對沒有惡相,雖然長得很奇怪,你仔細去看,善,不惡。為什麼?他一切執著放下了。再放下分別,他就是菩薩,菩薩的相差不多都接近,都很相似了;如果再放下起心動念,你就成佛了,你就回到本來的面目。學佛修行修什麼?放下而已!我的老師章嘉大師在五十五年前教我的,就教我這一招,修什麼?放下。

  天天學著放下,得真幹!把煩惱習氣放下、把貪瞋痴慢放下、把自私自利放下、把是非人我放下。特別是發脾氣、心裡不高興,一定要放下,為什麼?對自己的身心傷害最大的就是發脾氣。看到別人不好,要懲罰自己,你是個聰明人嗎?發脾氣就是懲罰自己!別人好不好與我有什麼相干,何必要懲罰自己?可是這種人很多,常見。所以你要學聰明,不要再去懲罰自己;別人無論做得對也好、不對也好,與我都不相干,沒有必要去懲罰自己。所以發脾氣是嚴重的懲罰自己,這大錯特錯!

  再看底下,「諸佛於儼然生滅中,唯見無生」,這是佛眼,佛眼看眾生,看哪些眾生?看十法界的眾生,十法界依正莊嚴生滅相續,千變萬化。可是佛眼看的是什麼?佛眼看十法界依正莊嚴沒有生滅。這個話我們不好懂,怎麼沒有生滅?體性不生不滅。我們先從比喻裡面來說,古大德常常用金跟器來做比喻,黃金跟黃金做成的器皿。譬如我們有足夠分量的黃金,我們把黃金造成一個佛像,這一看佛,代表佛法界。過幾天我喜歡菩薩,我把這個佛像鎔化掉,再做成一個菩薩的形相,菩薩像現前,佛像沒有了。現在人不相信佛法,不喜歡佛菩薩,他喜歡小貓、小狗,喜歡寵物,他把這個黃金去做個寵物的像。你看相有生滅,黃金還是那堆黃金,不生不滅。

  所以佛看十法界依正莊嚴,他看性,性沒有生滅,相是假相,那個生滅也不是真的,是假的,性不生不滅。佛看一切眾生的佛性,看一切萬物的法性,佛性跟法性是一個性,性沒有生滅。在一切生滅現象當中,他看到不生滅的法性,所以他對一切眾生尊敬,道理在此地。眾生迷惑了,迷了性,迷了性就著相,所以「眾生於湛然無生中,唯見生滅」。眾生把性忘掉了,金忘掉了,執著相;怎麼佛像沒有了,怎麼變成菩薩?菩薩沒有了,怎麼變成小貓、小狗?他就著相,道理在此地,這就是眾生跟佛菩薩看法不一樣。所以你要是從法性上去看,法性在哪裡?就在我們一個人的身上,眼能見,見是佛性,耳能聽,聞性是佛性;六根的根性是真性,不生不滅,決不會隨著你的身體、隨著你的年齡起變化,不會。

  世尊在《楞嚴經》上講得很清楚、講得很明白。《楞嚴經》上,當時世尊有個大護法波斯匿王,跟釋迦牟尼佛同年。他對這個問題就有了疑問,人身上有不生滅的性,他有疑惑。佛就從他自己身上讓他去體會,他問波斯匿王,他說你是幾時第一次見到恆河?波斯匿王告訴他,他說三歲時候跟他母親到神廟裡面去進香,經過恆河,第一次見到恆河,三歲時候。佛就問他,你十三歲的時候,你見恆河那個見有沒有變化?他想想沒有。二十三歲、三十三歲到現在(現在他是六十二歲)沒有變化,它並沒有隨著你年齡變化,那它就是真的。你的年齡,你看三歲、十三歲、二十三歲,一年比一年老。你身體有變化,你的見沒有變化,就是能見的見沒有變化,沒有變化就不生滅。身體隨著變化,那是生滅的,生滅的是你的身,你身有生滅,你的見性、你的聞性不生滅。

  他從這個地方體會到,我們身體確實有生滅跟不生滅兩種東西在。生滅的,你就不要太用心照顧它,你要好好照顧那個不生不滅的,提升你不生不滅的,這就對了。他從這個比喻裡面覺悟了,這個覺悟對自己也很有受用,什麼受用?知道沒有生死,對於生死不會恐怖,這個壓力就沒有了。一般人貪生怕死,你明白這個道理,原來不死!知道人有來生、有後世,要為來生後世著想,怎樣把自己境界向上提升,不要往下墜落。六道裡面的升沉就是善惡,你的心善、行為善,一定往上升,你的心不善、行為不善,肯定往下墜落。這是真理,不能不知道。

  所以,中峰大師這裡說的幾句話說得好,「只因迷悟之有差,遂致現量之不一」,現量就是你現前的感觀。為什麼佛跟眾生不相同?佛看一切眾生不生不滅,看一切眾生皆是佛。不但有情眾生是佛,無情眾生也是佛,《華嚴經》上說得好,「情與無情,同圓種智」。無情就是我們現在講的植物、礦物,同圓種智!這個話很難懂,很難懂古人居然懂了,我們不能不佩服。他怎麼懂的?肯定是他契入境界,不契入境界他怎麼能懂?現在我們沒有契入境界,我們也懂得個彷彿,為什麼?科學家給我們做了證明,江本勝博士的證明,水是礦物,水有見聞覺知,水有色聲香味。色聲香味的色是我們容易見到的,聲香味,佛不說我們不知道,見聞覺知我們怎麼會曉得?這用科學的方法把它實驗出來了。

  我們從這個地方舉一反三,水有見聞覺知,我們會聯想到所有一切的礦物,泥沙、石塊,有沒有見聞覺知?肯定有,為什麼有?見聞覺知是性德,所有一切物質都是性變現的,就是科學家講的「場」聚集變成物質。場是能量,能量裡頭有見聞覺知,本能。能量裡面有色聲香味,這科學還沒有能證實,現在只是局部的實驗出來,將來科學再進步,我相信肯定統統都能夠證明出來。這就是佛法所說的性相一如,理事不二。

  所以,明白人跟迷惑人看法完全不相同,覺悟的人心地清淨、心地平等,他看宇宙萬物跟自己是一,不是二,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三世佛裡面包括我們所有一切大眾,我們所有一切大眾是未來佛,你有佛性,你將來肯定成佛。什麼時候成佛?那不在別人,在你自己,你什麼時候覺悟什麼時候成佛;換句話說,什麼時候你把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放下,你就成佛了。你現在放下,現在就成佛;明天放下,明天成佛;這一生放不下,來生放下,你就來生成佛,成佛就這麼簡單。你要不肯放下,永遠當凡夫,永遠搞六道輪迴,不就這麼個道理嗎?所以你明白之後,你再不會懷疑了。真有佛嗎?真有菩薩嗎?真有!在哪裡?就是自己。

  三種煩惱習氣,放下一種你就升了一級。你看,一切不執著,你就成阿羅漢,六道輪迴沒有了,你超越六道;你還有執著,六道出不去。世出世間一切法統統不執著,隨緣而不攀緣,不要心裡想著要怎樣,那就是執著,那就是輪迴心。再更進一步,不分別,世出世間一切法不分別了,這就是菩薩。這是什麼?這是四聖法界的心,執著是六道輪迴心,分別是四聖法界心。一切不分別,十法界沒有了,四聖法界沒有了,到一真法界。一真法界裡面,我們現在講《華嚴經》,《華嚴》是講一真法界,一真法界裡頭的菩薩,實在講也可以說都是佛,他還有四十二個等級,這個等級我講得很清楚,非有非無。怎麼說非有?因為他沒有分別執著,他哪來的等級?等級是從分別執著裡產生的,沒有分別執著就沒有等級,平等的法界,所以說非有。為什麼說非無?非無就是有;他的起心動念習氣沒有斷盡,就是無明沒有斷盡。但是那個不礙事,沒有什麼大的妨礙。

  我們用古人的方法,用酒瓶裡面的氣味來比喻,同樣都是盛酒的酒瓶,你每天倒一個酒瓶。這個酒瓶倒乾淨了,酒沒有了,裡面擦得乾乾淨淨,確實沒有了,聞聞還有味道,那個叫習氣。譬如說這四十二個階級,四十二個酒瓶,你要是用四十二個星期,一個星期倒一個。然後你聞聞看,每個酒瓶味道有濃淡不相同,就這個意思。在一真法界裡頭,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的習氣不相同,但是確實都是乾乾淨淨的,都是一塵不染,他的習氣不一樣,所以稱為四十二個階級。到如來果位上的時候,那一點都沒有,一絲毫都沒有;等覺菩薩還有一點點味道,還沒有斷盡。這個沒有方法斷的,不是說我要怎樣用功,愈用功愈糟糕,那就錯了。所以一真法界裡頭叫「無功用道」,就是一切隨其自然,讓時間長了慢慢就斷了,那個不礙事。所以你只要把分別執著斷掉了,你就進入一真法界,這才叫究竟,這才叫圓滿。

  到一真法界,是不是就沒事了?給諸位說,到一真法界確實是沒事;沒事事更多,更多也沒事。我們常常形容的,很忙,忙得怎麼樣?忙無事,無事忙,這話怎麼說?九法界眾生有感,他自然就應,自己沒事,幫助別人,所以眾生有感,佛菩薩就有應。應的時候他有沒有事?看到好像真的替我們辦了事,來教化我們,實在講他真的是沒事。像釋迦牟尼佛當年示現在世間,講經三百餘會,說法四十九年,他有沒有做事?沒有。這不是我們說的,他自己說的。誰要說釋迦牟尼佛曾經講過那麼多經,世尊講那叫謗佛,他四十九年沒有說一個字,完全否定了。

  明明說了四十九年,為什麼說一句話沒說?說而無說,無說而說,說跟不說是一,不是二,這個就妙了。我們能不能體會?從相上講有說,從性上講無說,性相是一,不是二。你能體會到這個地方,你才曉得說而無說,無說而說,這在大乘教裡面叫不二法門。我們凡夫沒有辦法理解佛的意思,我們處處執著有個二,處處都是對立的,哪裡曉得佛法裡頭大乘教裡沒有對立,對立就有矛盾。你看現在這個世間衝突這麼多,我跟他對立,我不是他,他不是我,麻煩就來了。佛菩薩不對立,佛菩薩說你就是我,我就是你,我們是一不是二,所以他永遠打不起來。我們今天講和諧,和諧的根真的是在大乘法裡頭,大乘法裡宇宙是一,不是二,宇宙之間找不到一個是對立的,沒有對立的,這叫真正和諧,究竟的和諧。煩惱習氣是虛妄的,自性裡頭沒有。這就是說佛跟眾生對於一切諸法的看法不相同,這個我們要知道,他的看法是正確的,我們的看法、想法是錯誤的。

  底下說「實」,這是真實的,「乃生無自性,無生亦無自性,悟則生滅皆無生,迷則無生皆生滅」,這兩句說得非常清楚。「所以離此別無,是乃一體而異名也」,凡聖不二,覺迷不二,這是事實真相。性是同的,好比古人講的金,相不同,那是器,相在人講的是你我他。科學家現在明白這個道理,說宇宙之間只有場,除了場之外,一切東西都無,都是假的,這個說法跟佛的講法非常接近。科學家說的比較含糊,佛說的清楚。因為場是能量,能量有兩種,有物質的能量、有心性的能量,這兩種不一樣。他那個場是不是包括心性的能量?如果包括心性的能量,那愛因斯坦就成佛了;如果只是說物質的能量,愛因斯坦還是凡夫,沒成佛。這就是說明科學家講得籠統含糊,佛講得清楚。

  心性的能量比物質的能量不知道要大多少,為什麼?心性的能量可以改變物質的能量跟形態,這就是大乘教裡常講的「一切法從心想生」,《華嚴》裡面講的宇宙萬物、生命的起源,「唯心所現,唯識所變」。性有能量,識也有能量,可是性的能量跟識的能量不相同;性的能量能現相,識的能量不能現相,它能改變現相,這個我們一定要分得清楚。所以要曉得,宇宙之間萬事萬物,一體而異名。大的來講,講十法界,佛、菩薩、聲聞、緣覺、天、人、阿修羅、餓鬼、畜生、地獄,這是大的,十法界。相不一樣,依正莊嚴的相不一樣;性相同,都是心現識變的,唯心所現,唯識所變,所以從性識上講是一,不是二。

  現在許多同學看了「山西小院」,你們有沒有看過這個光碟?一定要看,要把它當作功課來學習。許多人都是念《地藏經》,把自己的病治好了,你看多少得癌症的,醫生宣布只有三個月,趕快辦後事,家裡也放棄了。回頭來念《地藏經》、念阿彌陀佛,念了幾個月再去檢查,沒有了。這是什麼原因?我們用了一個小時做了詳細解釋,這個有道理的,不是迷信。就是證明心性把意念改變了,堅強的意念把你癌細胞恢復到正常。因為你念佛、念經都是善念,最善的意念把疾病(那是不善的意念)轉變過來了,就這麼個道理。所以不要用醫藥,都治好了,這四十個人做見證。你就曉得,癌細胞跟佛細胞是一個細胞,不是兩個細胞。

  就跟那杯水一樣,你看水在做實驗不是一樣嗎?同樣的一杯水,它會認識字,你貼個「愛」字,你在顯微鏡看,它的結晶非常美;你貼個「討厭」、「恨你」,那個圖案就好難看、好醜陋。美的、醜的還是一杯水,它沒有換。這就說明,最健康的細胞跟癌細胞(有病的)是一個,不是二,你怎樣把它恢復,你怎樣叫它還原,這個才高明。西醫怎麼樣?把它割掉,這是錯誤的,你把它恢復正常就對了,你怎麼能把它割掉?所以現在大家看了這個光碟之後都念《地藏經》去了。

  有些同修就擔心,他說我們平常都是念《無量壽經》求生淨土的,現在都念《地藏經》,怎麼辦?是不是把我們的淨宗法門破壞了?這個我在過去講《地藏經》的時候講過、講《無量壽經》也講過、講《華嚴經》也講過,是一不是二,不會破壞。但是念《地藏經》要迴向發願求生淨土,念《地藏經》也能得生。但是要記住,我都說過了,臨命終時不是地藏菩薩來接引你,是阿彌陀佛來接引,就對了。淨宗法門廣大,你看「三輩往生」經文裡面最後一段就不是修淨土宗的,是修大乘法門。無論哪個法門,你把修學的功德迴向求生淨土,阿彌陀佛統統都接引。阿彌陀佛沒有歧視,你修淨宗我才接引你,你修別的宗派就不接引,沒有這個道理,法門平等,無有高下,統統都接引,這是佛。我們不要想錯了,佛沒有分別,我們凡夫有分別,佛沒有分別,所以念地藏菩薩也一樣。

  我們曉得業障太重,現在先用《地藏經》消業障,業障消除了,身體健康完全恢復了,再念《無量壽經》,好!《無量壽經》的確是高,比地藏法門高很多,太高了你接受不了,所以治不了你的病。必須把病治好,現前毛病治好了,再用高的來調養,幫助你提升,這個法門就殊勝,就好了。所以我們一定要曉得,一體而異名。然後再把範圍縮小,我們大家也是一體,每個人名字都不一樣,同體大悲從這裡生的。我們為什麼看到這個人我就討厭他,為什麼會討厭他?當然這有因果,因果是其次的、是枝葉,根本是我們迷失了自性,我們不知道這一切法跟自己的關係,所以才有分別、才有執著。你看分別執著就是麻煩事情,如果了解透徹,分別執著就沒有了。分別執著沒有了,他殺我、害我、侮辱我,我對他的心都跟對佛的心一樣,絕對沒有說差等。差等是什麼?我自己沒認識清楚。所以,慈悲心不容易生起來,雖然是性德,迷得太深、迷得太久,生不起來,害就害在妄想分別執著。

  下面第二段,「聖教不可不學,不學則不知諸法實相」,特別是指大乘佛教,你要不學,確實不了解宇宙是一體、地球是一體。講到最小,我們地球上所有的生物是一體,都是地球上生的,都是在地球上長的。真正的利益是一切大眾的利益才是自己真正的利益,如果我們只著重個人,忽略了大眾,那叫死路一條。譬如說,我們從大的說,不從細的說,細的從細胞講,大的從器官講。我們只著重眼睛,其他的器官都不著重,所有營養都著重保護眼睛,其他都不著重。好,眼睛很好,耳朵、鼻子都生病,你的日子好不好過?不好過,到嚴重的時候死路一條。

  不同的器官就像我們跟不同的人相處,在社會,我們跟不同的國家相處、不同的族群相處、不同的文化相處、不同的宗教相處,要知道統統是一家人,就像一個身體,眼耳鼻舌身統統要顧及到。整體和諧,身才會健康,一個不和就不健康、就生病,很多不和諧那就要命,就這麼個道理。你看佛法教人「六和敬」,我們修學這是我們基本的戒條。六和敬裡面頭一條,「見和同解」,那就是看法、想法要一致。看法、想法怎麼會到一致?你要了解事實真相就一致,你不了解事實真相,各人有各人的想法,各人有各人的看法,那個麻煩就大了。

  所以要怎樣真正做到見和同解?要學習,學習的目標是要開悟,這是大乘教裡面令我們五體投地,不能不佩服的。釋迦牟尼佛沒有說「我是對的,你們統統都是錯的」,沒有這個說法。如果釋迦牟尼佛還說有我、有你,他是凡夫,他還沒有覺悟;佛菩薩眼目當中,一切眾生就是自己的一個身,決定沒有差別的念頭。我們要常常記住「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這句話包括我們自己在內,我們共同一法身。你看這都是前面講過的,沒多久,「一心一智慧,力無畏亦然」,好像是在「菩薩問明品」前面講的。

  這些教誨不斷重複在學習,能契入這個境界你說你多快樂、你多幸福。見到一切人幹壞事,你沒有瞋恚心,知道他為什麼幹壞事,迷了,糊塗了。幹壞事就好像喝酒喝醉了發酒瘋,醉了,你也就不會怪他了。怎麼樣?等他清醒,清醒就恢復正常。所以我們幫助那些醉人清醒,怎麼幫助法?教學,聖教真的幫助一個醉酒的人幫助他清醒。一定要以身作則,要從自己做個好樣子給他看,讓他感悟,他感動、他覺悟。不能只是言教,言教沒用處,他不相信,他沒有看到,一定要做出來給他看。別人毀謗我、侮辱我的時候真的不生氣,真的無動於衷,他看到了他才相信,沒有看到那怎麼信?不信!

  所以我們在安徽辦了一個文化教育中心,我們培養一批老師。我對這批老師講,我們要學聖人、要學佛菩薩,不能學凡人,我們要學聖教,我們要以身教化眾生。當地的人不講衛生,街道上亂丟垃圾,我們怎麼教?我們的老師每天到街上去撿垃圾,撿了一個星期,那些人不敢丟了,不好意思丟了;你勸他不丟,不行,做給他看。還有一個婦人看到我們老師在外面撿垃圾,她就說我家廁所很髒,你能不能幫助我洗廁所?我們有兩個老師就乖乖的幫她洗。這都是什麼?那都是菩薩示現的,沒有這個示現人家怎麼曉得你們真肯幹這個事情。所以我們一點不怪她,我們還非常讚歎她,為什麼?妳給我這個機會,讓我表演給大家看;妳不這樣做我們都不能表演給大家看,沒有一樣不是教育。

  所以你真正契入境界,我常講,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要不然沒有這個機會你怎麼能表演?你怎麼能教化眾生?所以我們看到這個,人家講這個人怎麼這麼可惡,我們看到很歡喜,她是菩薩。她也是表演唱戲的,我也是表演,我們兩個配合來表演做給大家看,你看這個心情多舒暢、多快樂!你看真正感動當地老百姓,聽說我們才教不到兩個月,風氣完全改變了,就產生效果了。不做不行!光說沒有人相信,一定是說到做到,你才能教化眾生,你才能把和諧社會在這個地方落實,這叫真正通達諸法實相。

  底下這段我們講方法,「和諧落實在四攝」。四攝法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公關法,公共關係法,也是人與人之間往來的原則。第一個是「布施」,四攝法裡面的布施,我常講多請客、多送禮,人跟人禮尚往來,感情才能夠建立。今年農曆過年,我們就想到我們要向地方送禮,地方找哪些對象?老人,我們提倡孝親,七十歲以上的老人。我在很小的時候,我十歲離開家,已經記得事。從前在家鄉過年的時候對老人送禮,過年的時候送禮,好像送兩斤肉、送一隻雞、送兩斤掛麵,就是麵線,還送一瓶酒,這份禮物送給老人過年的。當然我們現在學佛,總不好意思買肉、買酒,不可以。我就問當地人,我說這幾樣東西要是合起來一共要多少錢?他們告訴我四十多塊錢,不到五十塊錢。我說那很好,我們就送紅包,一個紅包五十塊錢。這個村鎮七十歲以上的有兩千多人,我們每個人送一個紅包,提倡孝道,所以這個地區的居民都受感動。

  我們獎勵好學生、好婆婆、好媳婦,辦了很多活動,常常辦這些活動,鼓勵大家努力向善,把不好的風氣全都改了。以前這些居民沒有事情都是吵架,現在兩個月教下來之後,夫妻吵架沒有了,婆媳處得很好,小孩懂得孝順父母,風氣完全改良。以前常常是打麻將玩,現在讀書了,統統都在學《弟子規》。這都是屬於四攝法,布施、愛語、利行、同事,親情的交往!所以我們要教他從內心化解一切猜疑、忌諱、對立、誤會、衝突,從我們內心去做,做給他看。從一個地區再慢慢擴大,只要做好了,自然就有很多人到那邊去參觀、去學習。

  我們終極的目標,是落實這兩邊對聯上所寫的,「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我們常常存這個心,這個心就是大菩提心。菩提心是我們的真心、是我們的本性,我們本性裡面具足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現在這個沒有了,沒有是迷了,迷失了本性、迷失了自性。表現在外面的行為是這邊這幅寫的「看破」,什麼是看破?看破是明瞭,樣樣都明瞭,沒有一樣不明瞭。「放下」,放下什麼?放下分別、放下執著、放下煩惱、放下習氣,所有一切不善的念頭、行為統統都要放下;然後才能「自在」,自在之後才能夠「隨緣」。所以我們跟大眾相處處得那麼好,隨緣,善緣我隨,惡緣也隨,隨緣不變。不變什麼?不變我們的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這個不變,你才能感化眾生。最後一定要「念佛」,不念佛出不了六道輪迴,那事情很麻煩。所以,念佛是我們自己一生最大的一樁事情,我們決定不願意再搞六道輪迴。

  還有三分鐘的時間,我特別給諸位介紹「山西小院」、「為什麼不能吃牠們」,十三片光碟。這個光碟如果諸位同學沒有拿到的話,向我們櫃檯要,我們這邊有。「山西小院」是說四十個得重病的人,裡頭有不少都是醫生宣布他在死亡的邊緣,還有遇到很多苦難的,都是誦經、念佛把命運轉變了,非常感動人。他們送來之後,我是全部把它看完。

  「為什麼不能吃牠們」這組光碟是讓你看看現在人怎麼樣對待動物,非常殘忍,你看了之後你自然就不忍心吃眾生肉。而且看到現在的家畜,養雞、養豬的,你看了之後你不敢吃這個肉,豬肉、雞肉不敢吃了。你再看現在獵捕野生動物,你會看到太殘忍了,冤冤相報,沒完沒了。你殺害這些動物、你吃這些動物,這些動物死了以後投胎到你家裡來,做你的兒子、做你的孫子,你說你怎麼辦?來報仇的。所以現在為什麼家庭問題這麼多?我們懂得,但是不能講,講人家不相信。

  佛給我們講兒女跟父母的緣四種緣,報恩、報怨、討債、還債。你想想你現在對人、對一切眾生你有什麼恩德?你沒有恩德就沒有報恩的,你對這個也不滿意,對那個也討厭;換句話說,處處都是結怨仇,那到你家來的全是來報怨的。你很吝嗇,你不肯布施施捨人家,所以沒有還債的;處處想佔人家便宜,所以人家到你家來都是來討債的,這個麻煩可大了!這是現在家庭出的問題。要懂道理!你不懂道理不行。懂道理之後從自己本身改起,我對待人要有恩德,對待人要有布施、要有恩惠,你才會感應好的報應,你家裡才有孝子賢孫,要不然的話家裡可能都是敗家子,都是來惹麻煩的。

  所以這十三片光碟一定要看,非常好的教材。教育裡面我們把它歸納為四大類,就是倫理、道德、因果、宗教,這片裡面也都包含了,主要是講因果。

  好,現在時間到了,我們今天講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