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同學,請坐。請看「菩薩問明品」,最後一段佛境界甚深。文殊菩薩偈頌,還是第六首,我們將經文念一遍:

  界眾生界。究竟無差別。一切悉了知。此是如來境。】

  這首偈的大意,以及我們應該怎樣學習,前面都跟諸位報告過了。現在我們來看看清涼大師的開示,這個註解是他老人家對我們的開示。開示,文雖然不多,說得非常的圓滿。第一句是講「法界是理,生界是事」,這個理是能生能現,生界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就是物質、現象。理,它不是物質,它也不是精神,精神都算在事相裡頭,我們今天講精神的世界跟物質的世界。在六道裡面,色界以下它有色相,我們講有物質,有物質的存在;無色界就沒有物質,我們一般講是靈界,精神的世界,它不是物質,所以精神跟物質都算在事相裡頭。

  理不是物質也不是精神,精神跟物質都是從它而生的。如果從唯識學裡面來講就好說。唯識講四分,心心所四分。四分裡面有相分、有見分,相分是物質,見分是精神。見相從哪裡來的?從自證分來的,所以自證分是體。自證分在此地講,這就是理,能現能變,能現就是能生。所以宇宙到底從哪裡來的?生命從哪裡來的?佛在這些道理上講得很清楚、很透徹,根源是一個,就是講的法界,或者講的是法性。法性講到能生能現,法界就把能所統統都包括在其中。

  確實能所是一不是二,能生所生、能現所現是一不是二。古大德確實怕初學很難體會,能所怎麼是一?古人用金跟器來做比喻,「以金作器,器器皆金」。我們用金,黃金來做器皿,無論做多少,千種、萬種統統都是黃金製造的,隨便拈一法,統統是黃金,金跟器分不開,好像金就是器,器就是金。我們要問,所以這明心見性,見性的人,性在哪裡?隨拈一法就是。譬如,我問你:金在哪裡?你拿一個戒指,這個就是金。沒錯。你拿一個金的項鍊來說,也沒錯。隨便拿一種東西,那就是。金就是器,器就是金。器是金造的,金沒有離開器,器沒有離開金。你把這個事情,這是容易懂,這是我們常識,這是不難理解的。現在告訴你,法性跟法相是一不是二,性相合起來就叫法界。所以理事圓融,理事不二;性相一如,性相不二。如果真正參透這個道理了,整個宇宙是一個自己。這個自己是什麼?就叫法身。

  給諸位說,法身跟法界是一個意思。也許你聽過,也許你記得的、很熟悉,佛法裡面常講「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我們前面一段經文裡頭念過共同一法身,宇宙是一沒有二。不但一法身,「一心」,這個心是什麼?這個心是心性,能生能現的;「一智慧」,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乃至於「力無畏亦然」。換句話說,智慧、德能、相好、福報統統是一,這是很不容易體會的。為什麼?不能體會,你體會不到,言語說不出,想像也想不到。佛法在這個狀況之下,所以才說「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整個宇宙是一體。

  所以佛的慈悲從哪裡生的?從這裡生的。對一切眾生的照顧有沒有條件?沒有條件,而且完全是自然的。要不要照顧?應該照顧。譬如我們這個身體是一個身體,我左手這個地方有個痛癢,右手去摸摸它,應不應該?應該。有沒有條件?沒條件,自然的。佛對十法界眾生的照顧,眾生有感,這有痛癢就是感,立刻就去照顧,性德!從這個地方你就會體會到佛法常講「慈悲為本,方便為門」,這就體現出來了。中國古聖先賢的教誨「父子有親」,那個父子有親的親愛,就是佛法講的慈悲為本,一個意思。中國古聖先賢跟佛祖沒有見過面,沒有在一塊交流過,所說的、所教的完全相同,這就是諺語裡面所謂「英雄所見,大略相同」;這不是大略,完全相同。人與人,人與天地萬物,沒有別的,就是個慈悲。

  現在,這幾天有很多同學在訊息裡面見到所謂是瘟疫,這瘟疫叫「禽流感」,我們應該用什麼樣的心態來面對它?你要是真正通達佛法,慈悲,這個慈悲把什麼樣災難都化解掉了。你要問我,這個禽流感怎麼發生的?我告訴你也許你不相信,但是是真話,怎麼發生的?三毒是根本的業因。三毒是一百八十度的違背了性德,性德是慈悲,叫大慈大悲,慈悲裡面哪有貪瞋痴慢?我們今天問問自己有沒有貪瞋痴慢?貪瞋痴慢從哪裡來的?迷失了自性,還是性德扭曲了。迷失自性的現象就是自私自利。有自私自利的念頭,你就把智慧德能變成煩惱,你就把相好變成業報。這個理太深了,知道的人不多,佛菩薩為我們說出來,相信的人也不多。雖說佛弟子對佛很虔誠,不敢說反對,心裡頭不以為然。迷得深,迷得久,習慣成自然了。這個習慣不是正確的,不是與自性相應的,而是與自性相違背。

  我們許多同學都讀過《地藏經》,佛在經上講「閻浮提眾生,剛強難化」。雖然在這個環境裡面,真的還有一些有緣的人,這些有緣的人根性很利,很容易得度;這裡頭當然有很複雜的因緣,《華嚴》常常給我們講無量因緣,錯綜複雜;必須有這種逆增上緣幫助他悟入甚深境界,這是我們看到的。再回過頭來反問自己,我們是不是在這個逆增上緣當中能夠省悟過來?逆增上緣的成就往往非常快速,讓人意想不到,就怕你不回頭,一回頭步伐很快。

  所以下面給我們說,這是法界跟生界的真相,「攬理成事」,事是事相、現象,宇宙之間這些現象,物質現象、精神現象從哪裡來的?從理來的,理是心性。通常我們講性是真心、本性,講心是阿賴耶識;心能變,性能現,事相這麼來的。「理徹事表,故云無別」,就像剛才講的以金作器,器器皆金。心性之理在哪裡?就在事上。離開事找不到理,離開理決定沒有事。就好像什麼?離開器你決定找不到金,離開金決定沒有器,就這麼個道理。這個道理很深,但是用金跟金器做比喻不難懂,從這個地方確確實實能夠悟入。所以金跟器無別,理跟事無別,性跟相無別,這是事實真相,現在人講宇宙的真理。

  下面必然就得到這麼一個結論,「是故事則不待壞而恆真」。事有變化,不管它怎麼變,它是真的。什麼是真?事不是真的,理是真的。就好像一個器,器我們怎麼樣給它變,金不變。你從器裡頭看到的金,那個金恆真。所以從金跟器你很容易能夠體會這個事實真相。但是換一換,你看這個世間一切萬事萬物,你就看不出來了。你看到人有生老病死,看到植物有生住異滅,看到這些礦物、山河大地有成住壞空,你只看到壞,看到成住壞空,你沒有看到它的真性,我們差就差這一點。明心見性的人他見的是什麼?就在事相上他見到恆真,不待壞而恆真。

  「理則不待隱而恆俗」,就是說從器上他看到金,從金上他看到器,這種人就叫明心見性。他有沒有生死?沒有。有沒有輪迴?沒有。這是什麼境界?這就叫一真法界。是不好懂,為什麼?懂得了,你就是法身菩薩。現在沒有入法身菩薩的位,現在還是凡夫,尤其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沒有放下,還是它在當家作主,對於這樣的經文,不是沒有好處,好處是有的,提供你一些訊息。這些訊息很重要,不管你相信不相信,阿賴耶裡面已經有這個種子了,哪一天恍然大悟,這個東西它就起作用。

  真正修行人,所謂是上根利智、上上根人,他所修的就是這個。六根是器,六塵是事、是相,就在六根六塵裡面去明心見性,見到恆真恆俗,真俗不二,真俗一如。真是永恆的,永恆不變,俗是剎那生滅;換句話說,原來生滅就是不生滅。這事不好懂,這就是見到事實真相的境界。我們今天只見到事相,見不到理性。常常佛從方便法也告訴我們,理性在哪裡?理性藏在事相當中。你是見相不見性,見事不見理,偏在一邊去了。還有一些修行人見到理,他見不到事,見理不見事,二乘;見事不見理,凡夫;菩薩,菩薩理就是事,事就是理,理事不二,菩薩;達到究竟圓滿,則稱為佛陀。我們在這裡面細心去體會,開始只能用這個方法,能不能體會到?給諸位說,體會不到,可以用這個方便靠近。怎樣才能體現到?連那個體會的念頭斷掉了,原來就是,這就叫做「心行處滅,言語道斷」,事實真相就在面前,古人所謂「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怎麼得來的?放下就是!放下什麼?放下執著,放下分別,放下妄想。

  妄想分別執著害了我們,害得很慘,無始劫以來,讓自己在六道裡頭生生世世流轉,吃盡了苦頭。佛眼睛看到,冤枉!怎麼是冤枉?永嘉說得很好,「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無量劫的輪迴是一場大夢,夢裡面有這些迷惑顛倒,一下省悟過來了,空空無大千。無大千是什麼?六道十法界沒有,哪有這回事情!好像作夢一樣,你醒過來了,醒過來你去找夢,夢沒有,找不到。夢醒,佛菩薩的境界;作夢,六道十法界的境界。我們只能從這些話裡頭領悟到一個大概,這一點點領悟可以幫助我們建立信心,幫助我們建立願心。真的功夫,千經萬論,無量法門,總不外看破放下。看破幫助你放下,放下幫助你看破,看破就是開悟,這兩種方法相輔相成,從初發心到如來地。我初學佛的時候,很難得,第一天見章嘉大師,他就把這個方法介紹給我,我用了五十四年。五十四年在這個世界裡面,沒有墮落,沒有退轉,靠老師這個指導原則。如果不依這個原則,沒有不墮落的,沒有不退轉的。

  師生之道不是容易建立的,建立在哪裡?建立在對老師的敬仰,尊師重道。你對老師尊敬,一分尊敬得一分利益,十分尊敬你就得十分利益。一個老師教十個學生,十個學生程度不齊。什麼原因?剋實而論,學生對老師恭敬心不相同。愈是對老師恭敬,恭敬從哪裡表現?依教奉行。十分恭敬的人,他就把老師的教訓做到十分;兩分恭敬的人,他把老師的教誨做到兩分,就這麼個道理。所以在教學之中,為什麼要強調尊師重道,道理在此地。尊師重道誰教的?父母教的,家裡面的老人、長輩教的,才能收到這個效果。所以古時候確確實實是「只聞來學,未聞往教」。學,求學,學生到老師那裡去求教,現在這個社會沒有了。現在社會是什麼?家教,老師到你家裡來教你,你說學生會不會尊重老師?學生不尊重老師,他能學到什麼?科學技術,行,不尊重老師也能學到一些,德行學不到,學問學不到;知識可以學到,學問學不到,倫理道德學不到,心性之學那更不必談了。我們不能不懂,要不懂,這一生雖然很發憤、很努力,學了一輩子什麼也沒學到。

  學不到的形象是什麼?貢高我慢,總以為自己很了不起,總以為別人不如我。孔夫子在《論語》裡頭有記載,他老人家尊重古來的大德,有道德、有學問、有智慧、有才華,他心目當中最佩服的,周公,那真了不起,聖人。他說,假如有一個人,他的才華像周公一樣,可是怎麼樣?他很驕慢、傲慢,使驕且吝,吝是吝嗇,夫子說「其餘不足觀也」,這個人不必看,假的不是真的。如果是真的怎麼樣?真有德行,真有學問,真有才華,這個人一生做人的態度必然是謙虛,哪有傲慢?處處都會說我不如人,有謙德,他不是客氣,他是說實話,這才是個真正有德行的人,真正懂得尊重別人。

  《禮》裡頭說,禮是什麼?「自卑而尊人」,那個自卑是謙虛,自己謙虛,尊重別人。沒有一個真正有學問、有德行的人感覺到自己驕傲,以為別人都不如我,那不是真正有德行的人,也不是真正有學問的人。所以這是從外表上表現出來的不一樣。你看釋迦牟尼佛多謙虛,孔夫子多麼謙虛,好學,無論見到什麼事情都很詳細去問、學。問,學,所以他廣學多聞,成就圓滿的後得智。有人向他請教,無論是什麼身分的人,上自國王大臣,下至販夫走卒,都那麼樣的親切教導。這些都是我們應當要學的。

  下面兩句,這是講佛境界的深廣無際,這裡頭最重要的,我們自己要直下承當。這部《華嚴經》講什麼?講的是自己,沒有一句講的是我們自己以外的話,沒有,全是講自己,所以契入《華嚴》就是認識自己。認識自己,你就認識宇宙。自己是宇宙的濃縮,宇宙是自己的擴大;我這個講法還是有語病,怕諸位的時候,這是一種比喻,諸位不可以著相;大小不二。我們這個身小宇宙,外面環境大宇宙,大宇宙跟小宇宙是一不是二。怎麼叫不二?我們今天講複雜,同樣的複雜,決不是我們這個身比宇宙更複雜一點,不是,恰到好處,完全一樣;雖然複雜,深廣無際,但是它是和諧的。

  我也常常教一些同修,你細心觀察自己,你就能夠契入法界,法界就是圓滿的大宇宙。為什麼?它是一不是二。你看它什麼?你看它的愛心,你看它的和諧。我們在這個身體,從大的部位上來看,外面有眼耳鼻舌身,這在外面,裡面有五臟六腑,各個有不同的功能,各個守著自己的本位,不干涉別人。眼睛它管看,它不管聽;耳朵管聽,它不管嗅,各人管各人的,各人把自己的功能做好,它又能互相配合。這從大的看,自自然然互助合作,沒有一絲毫勉強。再細心往裡面觀察,每個器官都是許許多多細胞組成的。細胞再一分析,分子、原子、電子、粒子,無一不是個個守在自己的本位上,不干涉周邊的,這就是老子所講的「無為而治」。從這個身體上你細心觀察,我們這一個器官就好比是一個國家,在佛法講,一個器官好比是一個世界。整個宇宙是無量無邊世界組成的,就像我們身體,不同的器官、不同的細胞組成一個身體,都把自己治好,不干涉別人,跟別人自自然然合作。所以看到身體的和諧,你就想到地球的和諧,太陽系的和諧,銀河系的和諧,盡虛空遍法界的和諧,和為貴!

  不和,不和就麻煩出來了。在人,不和就生病,嚴重就死亡了。怎麼不和?不安本分,不守本分,干涉別人。你干涉他,他干涉你,互相干涉,完了,動亂就生了。各就各位,互不干涉,這是法界的真相,法界生界的真相。互不干涉是定的、是靜的,定靜生智慧;這一干涉是動的、是亂的,動亂生煩惱。所以會養生的人,養生有道。什麼道?定、靜。你看儒家《大學》一開頭也講這個,第一句「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那個得是什麼?我們中國人講「得道」,得是得明明德,得止於至善。止於至善,和諧,所以宇宙本來是和諧。今天我們講促進和平,實際上是什麼?它本來是和平的。我們應該講恢復和平、回歸和平,這個意思更顯得真實。

  迷決定亂,覺就能回歸。教育的功能沒有別的,幫助我們覺悟,幫助我們回頭,幫助我們回歸。所以佛家一入門傳授三皈依,皈依就是回頭依性德,覺正淨是性德。教什麼?就是教的覺正淨。所以這是說佛境界深廣無際,要「究盡了知」。偈頌裡頭『一切悉了知』,一切悉了知要靠我們求學是做不到的,一定是至誠感通,真誠到極處,也就是覺正淨達到極處,自然就通達了。

  下面說,「又法界是所證,生界是所化,了知是能證能化,究尋其本,亦無差別,是難知之佛境也」。究是究竟,尋是追求,找它的源頭,找它的根本,找到最後也是沒有差別。我們學佛,佛教給我們,我們要契入法界。契入法界,就是俗話裡面講成道了、證果了,所以法界是所證;知道法界就是自己,自己就是法界,能所是一不是二。自己證入法界之後,還有許許多多眾生迷失自性,這個生界是講十法界。

  已經成佛的人,他的事情就是要回到十法界教化眾生,幫助一切眾生回頭,幫助一切眾生證入,他就這麼一樁事情。有沒有條件?無條件的。眾生不知道法界是一體,證入法界的人知道是一體,哪有不幫助的道理?所以九法界眾生,通常我們也講十法界,十法界裡面包括的佛法界,天台大師講相似即佛,他不是真佛。這了知重要,「一切悉了知」,了知重要。了知對自己來講是能證,對別人來講是能化。我是怎樣契入法界的?了知,了知就是覺悟。眾生所以不能夠證得法界,就是他無知,了知的反面就叫無明,所以說「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無明不破,那法身是沒有法子證得的,無明破了就是法界,無明破了之後法身就證得了。但是,雖然證得了,還帶著無始無明的習氣,差別在此地。除這個之外,一切差別現象都見不到。

  所以,這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真有嗎?佛在西方淨土裡面講的四土三輩九品是真的有還是假的有?告訴你,不能說沒有也不能說有。這話怎麼說?如果跟你說有,那是平等法界,確實你見不到;他沒有分別,他沒有執著,哪來的這些差別相?為什麼說,不能說有又不能說沒有?不能說沒有,習氣厚薄真的不一樣,但是這在事相上看不到;理上有,事沒有,所以這個境界叫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的品題就是「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所以,找到根本也沒有差別,能證所證、能化所化是一不是二,確實沒有差別。為什麼?因為共同一法身。十方三世佛,三世裡頭有未來世,未來世是我們這些眾生。我們這些眾生,跟過去佛、跟現在佛共同一法身,哪有差別?這個事情難知。雖然佛在經上給我們講得這麼詳細,我們聽了還是迷迷糊糊。幾個人聽了有那麼一點感覺,那就算不錯了,這都是講的事實真相。這首偈我們就講到此地。



  諸位同學,請坐。請接著看下面第七首偈:

  切世界中。所有諸音聲。佛智皆隨了。亦無有分別。】

  這首偈「答說問」,說法。我們看清涼大師的開示,「一切言音,隨性隨相,皆悉了知,未曾起念,故無分別。以一切差別言音,即是如來法輪聲攝故,以斯答說,音聲實相,即法輪故」。前面問說法,這個地方答知了。所知所了的音聲全是佛法輪聲所攝。所攝,我們用通俗的話來說,所包括,沒有一樣音聲不是在佛說法範圍之內的,這個攝可以說是範圍。一切聲是法輪聲,你明白這個道理,你能夠引申到一切色是法輪色,一切相是法輪相,一切味是法輪味。

  「法輪」這兩個字要講清楚,跟現在所說的法輪功是絕對不相干。佛家用法輪表法,是釋迦牟尼佛講經說法那個時候;所謂法輪功是近代用了這個名詞。佛真是寬宏大量,沒有專利。如果用現在的話來說專利,這個法輪功是犯法的,侵犯別人的利益,侵犯別人專利。法,這是一個代名詞,宇宙之間一切事,一切理,一切現相,一切作為,用這個字做總代表,稱為法。這一切法(法是一切法)究竟是什麼?佛就用一個輪來做比喻,輪是比喻,用這個相來做比喻。輪是圓,幾何裡頭講的圓,圓有周,有圓周、有圓心。用這個來表法確實是非常非常的高明,除了這個之外,實在找不到一種東西能夠顯示出空有不二,性相一如,理事不二,它能夠顯示出這個道理出來。

  圓心好比是性,好比是理,有沒有?不能說沒有,肯定是有。有是什麼樣子?不可得。幾何學裡頭的點是抽象的,決定有,不可得。圓周代表事,代表相,代表我們現在一般人講的存在,事實的存在。所以在這個圓相裡面,把空跟有全顯示出來了。心是空,相是有,那個圓的相是有。離了心,絕對不會有圓的相,所以心決定有,但是心不可得。大而宇宙,小到我們人身,養生之道,你能夠符合這個原理,你就懂得養生之道。諸佛如來個個都是行家,都是真正徹底做到了。養心,心有,但是心不是物質,心也不是精神,心是空的,沒有跡象可得,所以養心要空,養心要靜。心是身之主,我們這個身體就是圓的圓周,圓周它的作用是動,圓不動就沒用處了。所以你養身要動,養心要靜,這就懂得養生之道,這健康之道。

  心裡頭不能有東西,「本來無一物」,這是《壇經》裡面所講的,「何處惹塵埃」,這心裡頭本來無一物,所以心要靜、要定、要空,寂就是靜,寂靜。現代人恰恰相反,心裡面牽腸掛肚的事情太多太多,有妄想分別執著,你把這心搞壞了,心破壞了。心破壞,你的身當然就會生病。身怎麼樣?身要動,它偏偏不動,所以正好搞顛倒了。要動的它不動,要靜的它偏偏要動。心要靜,偏偏要動,起心動念,這樣的人健康當然就產生問題,所以是毛病百出。毛病發生了,沒得醫的,醫不好的。你生病找醫生,醫生幫你治療,你要想病能早一天好,一定要跟醫生合作。怎麼合作?借重醫療,醫療是外緣,最重要的是自己恢復正常;身要動,心要靜,這正常。平常我們說話有個術語,「活動」,我們做什麼活動,辦什麼活動,活就要動,不動就不活了,你們想想是不是這個道理?

  佛法裡面養生之道可以說是非常之圓滿,佛法用什麼來運動?拜佛。你看拜佛,身是動的,心是靜的。心裡面一心頂禮,一心就是沒有妄念,有妄念就不是一心,最恭敬的禮。一心頂禮,一心是靜,一心是定,一心是真誠,沒有一個妄念,起個妄念,二心,就不是一心。二心,誠就沒有了,就失掉了。諸位要記住,「一念不生是謂誠」。你看佛教裡面這些懺儀裡頭,「一心頂禮」、「一心恭敬」,拜下去的時候五體投地,你身體每個部位都運動到了,就像圓周一樣,輪就起作用了。

  佛門弟子身心健康,拜佛是最好的運動,比拳術高明多了。高等的武術裡頭也講靜,心要靜,身要動。我們不必去學這些拳術、學這些運動的方法,不必,拜佛是最好的運動,攝心。心裡面,當然我們是凡夫,攝心不容易,一定會有妄想、會有雜念,佛就教我們想阿彌陀佛,念阿彌陀佛,這個方法好,用一念止一切妄念,心裡面只有佛,只有阿彌陀佛。一天至少要拜一百拜,分兩次。通常我們都是拜四十八拜,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夠了。你前面一定是拜本師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觀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清淨大海眾菩薩,再加上四十八願,大概差不多有六十拜的樣子。早晨能拜六十拜,晚上拜六十拜,管用,把它看作早晚課,身心健康。在日常生活當中,時時刻刻要警覺到,要保持正念,不能有邪念。邪念尚且不許可,當然更不容有惡念,你的身心才健康。這是講到養生之道。

  偈子裡面這個範圍就大了,『一切世界中』。佛在教學裡面,通常把世界分為三大類:有情世界、器世界、正覺世界,這三大類把一切世界全都包括了。有情世界是講十法界、講六道,器世界是講物質環境;如果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有情世界是動物,器世界是植物、礦物。另外第三叫智正覺世界,那是覺悟的人,智正覺世界就是一真法界,西方極樂世界這是智正覺世界;如果範圍把它降低一點,阿羅漢也可以稱為智正覺世界,那就是六道裡面四聖法界。嚴格的講,那就是一真法界裡面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這是智正覺世界。這就是把這個統包括了,範圍有多大?我們前面在「華藏世界品」、「世界成就品」裡面讀過了,沒有邊際,無量無邊,比我們今天太空科學裡面所說的大得太多太多了,你沒有法子想像,這是一切世界中,不只是我們這個世界,當然不只是一個地球。

  『所有諸音聲』。這個音聲有有情的音聲,有無情的音聲。有情的音聲是動物,動物所發的音聲,有情的。植物、礦物所發的音聲是無情的,器世間。另外還有智正覺世間,那是教學,我們現在一般人講,講經說法,智正覺世間的音聲。像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講經三百餘會,說法四十九年,智正覺的音聲。歷代這些菩薩、羅漢、祖師大德、修行證果之人,這一定是證果,至少證阿羅漢果;菩薩,《華嚴》是大乘教。大乘教裡面七信位的菩薩,見思煩惱斷了,他所證的境界跟小乘阿羅漢相等,就是斷煩惱是完全相等,但是智慧比羅漢高得太多了,阿羅漢不能跟他相比,這就算智正覺。所有一切音聲,所有諸音聲,『佛智皆隨了』。

  這首偈最要緊的一句話是在末後,『亦無有分別』。這就是說佛菩薩跟我們凡夫不一樣,我們凡夫見色聞聲,第一念沒有分別,第二念就分別了,第三、第四念就執著了,這是凡聖差別之處。這個差別的果與現象,這個差別就大!無分別、無執著,果是智慧,見色聞聲生智慧。如果有分別、有執著,生煩惱。生智慧的是佛菩薩,生煩惱的是六道凡夫。

  你要是問,無有分別能做得到嗎?有人做到了,這決不是假的。《六祖壇經》裡面你看看惠能大師。他見五祖的時候二十四歲,年輕人,他跟五祖說「弟子心中常生智慧」。我相信五祖聽到這一句話,就知道他已經入這個境界了。這個境界是什麼境界?佛境界甚深。不入這個境界,這句話說不出來。我認為我自己的想像不會有錯誤,這個境界在什麼境界?就是講距離破無明、見真性的邊緣上,就差那麼一點他就能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就在這個邊緣上。因為我們這個地方念的第十信位的菩薩,再往上去就是初住。初住就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你想想六祖這句話是不是這個境界?五祖要找傳人,傳人找到了,所以給他講《金剛經》,講了三分之一,他就徹底悟入,所謂「大徹大悟,明心見性」。由這麼一個示現,我們得到什麼啟示?啟示就是真正修行的祕訣,祕訣是什麼?於一切境界當中;這個地方只舉一個例子,音聲,應該有什麼?色聲香味觸法,音聲是六塵之一;我們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眼見色,耳聞聲,鼻嗅香,舌嘗味,乃至於身觸意知,亦無有分別就對了。

  諸位要知道,無有分別,當然沒有執著。執著是從分別裡面生的,一定是先分別,後執著。執著沒有了,六道輪迴就沒有了;分別沒有了,十法界就沒有了,你到哪裡去了?一真法界,圓教初住菩薩,不是十信位了。十信位裡面最高的無有分別。我們想想,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是不是學這個本事?在生活裡,在工作裡,跟處事待人接物,學一個不分別、不執著。不分別、不執著,不是什麼都不知道。什麼都不知道,你是白痴,白痴不是佛菩薩。樣樣清楚、樣樣明瞭,那是智慧,不分別、不執著是禪定。定慧等學,定慧雙運,定幫助慧,慧幫助定。早年章嘉大師教我看破放下,看破是慧,放下是定。放下什麼?放下分別,放下執著,放下就是!就是什麼?就是佛菩薩的心智。你不肯放下,堅固的分別執著,你就是凡夫一個。凡聖的差別就在此地。所有一切六道裡頭善惡的業緣果報,都從這裡生的,我們世間許許多多的衝突、矛盾、誤會也從這裡生的。

  佛菩薩、真正修行人為什麼那麼清涼自在?原因就是無有分別,他得到清涼,得大自在。這樣修行的人現在還有沒有?有,你沒有看見。甚至於說,你看見也等於沒有看見。為什麼?因為你有嚴重的分別執著,你看到那個不分別、不執著的人,你沒有放在眼裡。頂多你說:那是個怪人,那是個愚痴人,怎麼人家在罵他、在侮辱他,他都不懂,他都沒有反應?痴人。殊不知,諺語講得好,「痴人有痴福」,那是真的。如果他不痴,樣樣清楚,那是他修行的功夫到家,他真的把世間看破了,世間幻化無常。我們受人家的毀謗,受人家的侮辱,甚至於受人家的陷害,自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又若無其事,沒有一絲毫瞋恚,沒有一絲毫怨恨,業障消了,怎麼不是好事情?好事情,消業障。業障消了,智慧就長,佛門常講「煩惱輕,智慧長」。如果受這些冤屈,自己不甘心不情願,心裡充滿怨恨,還要找機會來報復,這就錯了,完全錯了。這種報復會造成什麼現象?冤冤相報,沒完沒了,世界就動亂了。社會的不安,災難頻繁,什麼原因?從怨恨不平裡面變現出來的。

  佛在《楞嚴經》裡面跟我們說得很好,貪愛是水,舉世之人慳貪這麼樣的嚴重,就會有洪水這個災難發生;瞋恚是火,火災;愚痴是風,颶風;貢高我慢、不平,地震。我們現在說這個自然災害,水災、旱災、風災、地震,自然災害。殊不知這些真正的業因,還是居住在這個地方的眾生起心動念、言語造作的業感。極樂世界、華藏世界跟我們這個世間來做個比較,你說一不一樣?佛在這個經上講的「亦無差別」,真的是無有差別。所以中峰禪師講「此方就是極樂,極樂就是此方」,這個話意思是什麼?極樂與娑婆沒有差別,真的沒有差別。差別的相在哪裡?差別的相,我們這個世間人心是動的、浮動的,極樂世界人心是安定的。

  我們把這個世界比喻作水,水在安定的時候平靜,它的相是平靜的;我們這個世界的人心是浮動的,這個水就有大風大浪,大風大浪的現象跟平靜像一面鏡子的現象,你說是一還是二?究尋其本都是水,哪有兩樣?沒有差別。大風大浪還是水,平靜也是水。我們今天娑婆世界就是大風大浪,西方極樂世界就是水平如鏡。為什麼會有這個現象?佛在經上講的「一切法從心想生」。也就是說,我們這個世界的居民有嚴重的分別執著,造業。

  人跟人之相處,彼此不了知,於是有意無意,特別是無意,無意的言行造成誤會佔絕大多數,所謂是「說者無心,聽者有意」,這就造成誤會了。誤會要不能澄清,那就愈積愈嚴重,會變成怨恨,會變成報復,這個麻煩就大!這一類事情,自古至今古今中外史書裡頭記載的就非常多。我們在這個社會言行要謹慎,一定要學謙虛,學忍讓,學恭敬。言語、態度如果是得罪於人,往往自己不知道,「我覺得我很正常,我沒有什麼對不起他」。可是別人看的時候,他不是這個想法,「你有意瞧不起我,你有意怠慢我」。實際上是什麼?根本就沒有這個心,就沒有這個念頭,別人以為你有這個念頭,你怎麼辦?講不清的。中國教育講求這一套,你看看《弟子規》裡頭統統都說到了。可是現在人對於中國古聖先賢的教誨忘掉了,不再學習了。現在的學校是知識的傳授,技能的傳授。你有知識,你有技能,你會做事,你不會做人,你不懂得人情世故,你得罪了很多人自己不知道,你說你冤不冤枉?造成的後果冤冤相報,彼此苦不堪言,都是在一念誤會。

  智正覺的世間就沒有這個事情,為什麼?他沒有執著,他沒有分別。你對他表現很好,或者對他表現很惡劣,他平等的。只要不分別、不執著,一切都平等。平等對待,後面才產生和睦相處。不但沒有相害,連競爭這個意念都沒有。和睦,睦裡面有親愛的意思在裡頭,互相尊重,互相敬愛,一定是互助合作。起心動念先人後己,修養功夫到家的人,只有人沒有自己。為什麼?自他不二,真正覺悟的人來到這個世間幹什麼?全心全力照顧別人,幫助別人。起心動念,所作所為,是現在世間一般人講的犧牲奉獻,他做的是這個。這在佛法佛常常對九界眾生所說的,積功累德,勉勵我們要學習。契入法界之後,有沒有積功累德?沒有。為什麼?他沒有這個分別,沒有這個念頭。事情做不做?比九法界眾生做得更積極,做得更多,做得更圓滿,功德的念頭沒有。有功德的念頭,還有分別,還有執著。連分別執著都沒有了,哪裡還有功德不功德,那才叫真實功德,所以可以達到福慧的圓滿,無始無明習氣斷盡。我們連這些道理不懂;換句話說,不會做人。說實在話,也不會做事。因為事要做得圓滿,是要人合作。沒有人合作,你一個人去做,你很難做到圓滿。

  清涼大師開示裡面,這幾句話我們要細心去體會。他說「一切言音」,我們剛才講有情的音聲,無情的音聲,智正覺的音聲。「隨性隨相」。什麼叫隨性?如來說法是隨性,與自性完全相應。隨相是凡夫,凡夫是隨現相,見相不見性。「皆悉了知」。隨性真諦,隨相俗諦,真俗不二。就像我剛才這個比喻,隨性,這個水叫風平浪靜;隨相,大風大浪。平靜跟風浪都是水,你要看到水,不二。皆悉了知,世出世間法沒有不知道的,佛智皆隨了。「未曾起念,故無分別」。未曾起念就是決定沒有起心動念。沒有起心動念就是沒有妄想,哪裡有分別執著?起心動念是無明,起心動念叫做妄想。確確實實沒有起心動念,誰做到?法身菩薩。

  我在前面講了很多,圓教初住菩薩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就不起心、不動念。一真法界裡頭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統統都是不起心、不動念,哪來的四十一個位次?這就給你說,四十一個位次沒有。為什麼又說又有?這四十一個法身大士雖然都是不起心、不動念,無始無明習氣有差別,有厚薄的差別,所以說四十一個階級,沒說錯。這個事實真相學佛的人不能不知道,說明事上斷容易,習氣斷難,太難太難了。真正修行人,譬如講,貪瞋痴慢的煩惱真斷了,確實沒有了,阿羅漢斷了,習氣在。阿羅漢有的見了人表現的態度很傲慢,習氣,真沒有傲慢的念頭,習氣難斷,這佛在經上講了很多比喻,習氣難改。

  用功,特別是在這上留意要怎樣去幫助斷習氣。沒有別的方法,只有認真學習,向佛菩薩學習,向聖賢人學習。天天讀經,讀聖賢書,時時刻刻都能警覺,所謂是回光返照,看到別人有這些貪瞋痴慢習氣,自己立刻就能夠反省。外面是一面鏡子,見到別人有德行,恭敬、歡喜,效法他;見別人不善,不可以毀謗,不可以把人家的不善放在心裡,要回過頭來反省我有沒有?他在這兒示現給我看,我有沒有?有則改之,無則嘉勉,他是我的善知識。沒有他,我忘掉了,我沒有提起來,因為見到這個現象,我提醒自己,所以順逆皆方便。逆境、順境都成就自己道業,善緣、惡緣都提升自己境界,這叫會的人。

  你看看宗門教下祖師大德常常測驗學生的功夫,問的是,你會麼?這句話意思很深!會麼?最重要的,在境界裡頭你要是真會,順逆皆方便,善惡都幫助自己提升,會了。不會怎麼樣?隨境界轉了。順境善緣起了歡喜心,逆境惡緣生了怨恨心,你被境界轉了,六根接觸六塵境界起什麼心?七情五欲,喜怒哀樂愛惡欲,起貪瞋痴慢疑,起這個。會的人統統生智慧。他為什麼會生智慧?他在境界裡頭沒有分別執著,就生智慧,這就叫會了。還起妄想分別執著,不會。你就曉得學佛的人很多,不會的人很多,會的人不多。

  下面這是解釋為什麼他沒有分別,「以一切差別言音,即是如來法輪聲攝故」。這叫會的,會的統統是法輪,統統是斷煩惱、長智慧,音聲實相。特別是在我們娑婆世界,娑婆世界就是「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文殊菩薩為我們說出來的。好,今天我們就講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