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同學,請看「普賢三昧品」,大眾讚請,第三首偈:

  賢廣大功德海,遍往十方親近佛,一切塵中所有剎,悉能詣彼而明現。】

  清涼大師告訴我們,這一首是讚歎普賢菩薩親近諸佛如來。我們知道菩薩一舉一動都是給我們做示範的,給我們做模範,教導我們的。從這首偈裡面,我們就想到世尊在《阿難問事佛吉凶經》裡面開示,佛教導弟子,學佛首先要「親近明師」,要接受明師的教誡。普賢在此地做出榜樣來給我們看。世出世間法要想希望成就自己的德行、學問、技能,最重要的就是要親近好老師,佛法裡面稱為善知識。在《華嚴經》末後「入法界品」,法界就是華嚴境界,就是諸佛如來的境界。怎樣才能契入?沒有別的,就是親近善知識;除這個之外,沒有第二條路。所以佛在「淨業三福」裡面教導我們,學佛的根本、學佛的基礎就是「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所以佛法是師道,師道必定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人不孝親怎麼會尊師?

  古時候培養一個人,讓這個人品德、學問、能力能夠順利的養成,將來能為社會、能為眾生服務,怎麼培養法?父母跟老師要密切的合作,才能夠培養出來,才能夠教出來。我們知道有些話,縱然是父母對兒女也說不出,得第三者來說。第三者是誰?是老師。譬如做父母的,父母沒有辦法叫兒女孝順,這個話說不出口,「你是我的兒子、是我的女兒,你要孝順我」,你的兒女提出來,「我為什麼要孝順你」,不好講。所以教孝是老師的事情。老師教學生孝養父母,老師要給學生說出孝養的大道理,要說出孝養的方式。可是老師對學生,也不能要求學生,「學生,你是我的學生,你應當要尊重我,你應當要聽我的教導」,這個話也說不出口。那怎麼辦?這個話要父母教。父母教兒女「尊師重道」,老師教學生「孝養父母」,這兩面才把一個人教出來,所以家長跟老師是密切配合的。家長尊重老師,老師也尊重家長,彼此互相尊重給子弟看,自己做出一個模範給子弟看,這樣教他。

  今天社會為什麼這麼亂?為什麼沒有秩序?教育沒有了,這是很可悲的事情。七十年前,我大概是六、七歲的時候,上學,那時候是私塾,沒有學校,私塾。我們住在農村,這個私塾設在我們親戚的一個祠堂裡面,王氏宗祠。一個老師,大概是清末的一個秀才,教二十幾個學生,年齡、程度都參差不齊,有程度相當不錯的,十五、六歲的,我們很小六、七歲,啟蒙。上學這一天,我的父親帶我去,到祠堂那邊去上學了,這是很隆重的大事,帶了禮物供養老師。進到學校,學校在祠堂,祠堂也有一個大殿,那是祭祖用的,這時候後面的屏風全部都拉起來了,看不到後面的祖宗牌位,就像一個大廳一樣。大廳有供桌,很高很長的供桌,供桌上面供奉大成至聖先師孔夫子的神位,供一個很大的牌位。進到殿堂裡面,老師站在旁邊,當然事先父親跟老師都接洽好了,這一天要送我上學。先向孔夫子的牌位行三跪九叩首的最敬禮,那是從前對皇帝的最敬禮。雖然這個事情差不多是民國二十幾年的事情,我印象很深,我父親在前面,我在他後面跟著拜,三跪九叩首。拜了孔老夫子之後,請老師上座,再向老師行三跪九叩首的大禮,父親在前面我在後頭,家長帶著兒女拜老師。

  我們看到自己的父親對老師行三跪九叩首的禮,這個方法就是教尊師重道。你想想看,我們做學生的對老師還敢不恭敬嗎?父親對老師這麼恭敬,我敢不恭敬?

  拜完老師之後,再獻上禮物,我們佛法講的供養,跟佛經上講的菩薩見佛差不多,都是先行禮,行最敬禮。你看菩薩見佛都是頂禮三拜,右繞三匝,然後讚佛、供養,禮貌是這樣的!這樣子禮行完之後,供品供養了,家長囑咐子弟要聽老師的話,接受老師的教誨。這個用意很深很深,這是教育!可是這種教學,我接受的時間很短,兩年之後,大概我八、九歲的時候,私塾就停辦了。農村裡頭有短期學校,這樣的禮節就沒有了,學生對老師的恭敬心逐漸逐漸淡薄了,沒有像從前那麼隆重。

  古聖先賢所制定的教學儀式、方法,不是隨便制定的,這是真實智慧,確確實實是經過千斟萬酌,想到最好的、最圓滿的方法,讓一個人從小,我們佛法講阿賴耶識裡面種善根,這個善根影響他一生。在教育上根基好,往後學習就不難,學習聖賢之道不會走樣子,不會變質。所以有很多人感嘆現前這個社會永無止盡的動亂,看不到這個動亂有止息的時候、有回頭的時候,看不出來,也不知道原因在哪裡。真的,我這個年齡還接受過幾個月的私塾教學,親眼看到這個入學的儀式,比我小一、兩歲的就沒有,就看不到了,這個儀式就沒有了,根從這個地方就斷掉了。

  有識之士是想提倡、想恢復,哪一個?從前我住在台中的李炳南老居士。他在台中辦了一個內典研究班,這個研究班有八個學生,有六個老師。六位老師已經三位都不在了,現在還有三位,早晨在這裡給你們講儒學的徐老師,還有一位周家麟老師跟我,我們三個人還在;另外一位就是李老師不在了,徐寬成老師不在了,還有一個講《普賢行願品》的劉老師也不在了。

  徐老師看見過,八個學生入學,入學這一天,李老師代表學生家長。因為我們是佛教,先拜佛,不是拜孔老夫子,先拜佛,拜佛完了之後,家長恭請老師上座。李老師代表家長,家長都不會,李老師在前面,後面八個學生,李老師帶著這些學生,那時我們是老師的學生,但是現在是老師,統統上座,接受老師帶著學生恭恭敬敬的也是頂禮三拜。諸位想想看,家長對老師這樣隆重的付託,老師要不認真教學生,你怎麼對得起家長!如果家長對老師沒有一點恭敬心,老師何必要教這個學生。為什麼?學生有輕慢心,根本就不尊重你。

  《印光大師文鈔》裡頭講得好,求學求道成就的高下,完全在學者。學者就是學生,他對於老師、對於學業道業的尊重心有多少?「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這個話講得好!從前做家長的人懂得,代代相傳,他從小上學,他的父親也就是這樣子帶他的,他知道!他做了父親,他就知道怎樣教兒女,怎樣去拜老師。實際上說,老師是不是一定要家長這麼大禮節來拜?不是的。老師跟家長是在演戲,給誰看?給學生看,給自己兒女跟他那麼多同學看的。

  因為每個同學進學都不是同一天,私塾不是同一天;不像現在學校,現在學校有規定哪一天開學,學生一起來;私塾不是,私塾是沒有期限的,什麼時候都可以去進學。進學的時候,家長帶著兒女來拜老師,老的同學都在旁邊觀禮。觀禮什麼?接受教育。你上學的時候,你的父親帶著你行這個儀式,後來的同學,你看他的父母帶著他來上學也是這個儀式。尊師是為重道,你對於學對於道不重視,你怎麼能有成就?絕對不是說老師要端起架子,「我是老師,你們一定要對我這麼恭敬」,這個人不足以為人師。所以要知道這個裡頭很深的意思,佛法裡面講密義。

  我們在《華嚴經?入法界品》裡面看到善財童子五十三參,那是什麼?那是參學,是在老師這個地方畢業,畢業出去參學。什麼條件才畢業?開了智慧才畢業。如果智慧不開,你就不能離開老師。從前儒跟佛裡面都差不多,有些人跟老師十年、二十年,常事!一點都不希奇;還有跟老師跟一輩子的,一直到老師不在了,他才離開。這樣的人一般是兩種人,一種是自己智慧不開,不能離開老師;另外一種是自己雖然智慧開了,報老師的恩,不離開老師,幫助老師做助教,學長。這些學弟們、小學弟們有許多疑惑,一個是自己問不不出來,第二個是怕老師,不敢在老師面前講話。學長、老的這些同學可以教他,可以為他解答問題。幫助老師教導,不離開老師,佛門裡面很多。儒家古代辦書院,書院裡面老學生,學業、德行已經成就了,不離開書院,幫助老師當助教的,他還是學生身分的,也大有人在。

  現在我們想起從前這種教學的方式,我們無限的嚮往,也無限的感慨,這個方式實行將近兩千年;如果不是一個好的方式,怎麼可能推行兩千年!到民國大概二十四、五年才完全消失,沒有了,二十七年中日抗戰就爆發;現在沒有了,也沒有人講。我讀到這個經文,我很感慨,我還知道這麼一點點,所以我雖然早年失學,我懂得尊師重道,我懂得利用工作之餘的時間親近好老師,向他們求教,我是這樣學成的,一面工作一面學習。遇到佛法,大幸!實實在在不容易。這是真實的教誨,大聖大賢真實教誨,在佛法裡面!儒,現在講學的很少很少了,我們很擔心將來會失傳,所以徐老師在這邊講「儒學」,江逸子老師在此地講《論語》,歡迎同學們來聽。

  儒跟佛可以相輔相成,能幫助我們入佛,佛能幫助一個人成就大儒,他們裡面沒有矛盾、沒有衝突。特別是在中國,中國佛教是大乘法,我們在經典裡面讀到,大乘一定要以小乘為基礎,沒有小乘怎麼能入大乘?但是在中國可以說晚唐之後,中國人就不學小乘了。小乘在盛唐的時候,唐朝中葉以前有成實宗、有俱舍宗,十個宗派裡頭這兩個宗派是小乘,但是唐朝晚年之後小乘就沒有了。

  中國人為什麼不學小乘就可以學大乘?儒、道代替了,從這個地方才知道儒重要!你要不學儒,你必須得學小乘法。佛在經上講的話,我們應當要記住,佛說「不先學小乘,後學大乘者,非佛弟子」。我們是不是按照這個順序學的?在中國可以說你先學儒學,或者是先學道學,然後再學大乘,這個可以,儒學、道學代替了小乘,這個行。現在佛法衰落,衰落的原因在哪裡?基礎沒有了。從前學佛的人,他先學儒、學道;現在學佛的人儒跟道都不學,小乘也不學,一下就走大乘之門,真的是不得其門而入,完全學一點形式,實質上完全學不到。

  所以我們早年追隨李炳南老居士,李老居士儒跟佛並重,一起教。因為我們都是在家居士,哪有時間天天來上學,不可能的,所以一個星期佛學一堂課,儒學一堂課。我們在一個星期當中,可以把工作分配好,抽出兩個晚上來上課。儒跟佛同時並重,從這個地方紮根。又何況李老師教初學的時候,選了不少部小乘經教我們。講小乘經幾乎都是引用儒家、道家的典籍來解釋,所以我們跟李老師學習,儒、道、佛幾乎都融合了。這是一種很好的教學法,能夠幫助我們拓開心量,包容不同的學派,包容不同的宗教,真正開智慧,拓開心量,都有密切的關係。所以我們讀這首頌,親近善知識,永遠不離開善知識,這裡頭有很深的意思。

  自己沒有成佛,等覺菩薩了,等覺沒有成佛;既沒有成佛,你就不能離開老師。普賢菩薩在這裡是示現的等覺菩薩,你看看,『遍往十方親近佛』,做出樣子來給我們看。自己要成了佛,要不要再親近善知識?還要。老實說普賢菩薩早就成佛了,成了佛他不作佛,他作菩薩,這在佛門裡面講是倒駕慈航,這是真正慈悲到極處。可以成佛不成佛,留級,留在菩薩的地位上,幹什麼?幫助佛教化眾生,擔任佛的助教。我們今天在華嚴會上看到了,普賢菩薩是毘盧遮那佛的助教,實際上普賢菩薩早就成佛。這個「普賢」,你看古大德註解裡面講「道後普賢」,成道之後退居菩薩位。

  所以普賢菩薩有三種:一種是「道前普賢」,我們現在如果學普賢菩薩是道前普賢。「當位普賢」,當位他是等覺;換句話說,等覺以前都叫道前普賢,當位是正式的普賢菩薩的位子是等覺。成佛之後叫「道後普賢」,你聽到道後普賢就曉得這是佛示現的。佛示現的是幫助道前普賢菩薩,幫助這些小學弟,希望他們快速的成就。由此可知,親近善知識永遠沒有間斷的時候,我們要做樣子給別人看,要給初學的看,要給新學看,這是教學。現身說法,我們講身教。經文當中就講得很清楚很明白,『普賢廣大功德海』,這句不就是明顯的顯示出來,普賢菩薩已經成佛成就了;否則的話,哪有廣大功德海?這就是講他退居菩薩位,退居在等覺位。

  「遍往十方親近佛」,就像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一樣,到十方世界去拜佛、去參訪。佛家參訪的條件是開悟,我們平常講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有這個條件,你就可以離開老師出去參學。參學學什麼?「法門無量誓願學」,這時候是「法門無量誓願學」,在這個以前跟老師一門深入,只學一個法門。從一個法門明心見性,大徹大悟,這時候成就戒定慧三學。慧裡面成就根本智,《般若經》上跟我們說得好,「般若無知,無所不知」,根本智是無知,在老師這個地方要成就根本智,成就無知,心地清淨,一塵不染。根本智現前了,你有能力辨別真妄,有能力辨別邪正,有能力辨別是非。具足這樣的能力了,老師一定會勸你出去參學,尋師訪友,就是「遍往十方親近佛」。哪裡都可以去,什麼樣的知識都可以親近,成就你的後得智。後得智是什麼?無所不知。諸位曉得,「無所不知」是你要去接觸,你不接觸,你的後得智怎麼會現前?

  所以「入法界品」做出榜樣給我們看,你看善財,善財的老師是文殊師利菩薩,他在文殊菩薩那個地方是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在這一門當中大徹大悟之後,文殊菩薩就教他出去參學,這就是《華嚴經》上有名的「五十三參」。五十三參是什麼用意?五十三參就是後得智,無所不知,示現給我們看。廣學多聞,智慧沒有開不可以。智慧沒有開,你要搞廣學多聞,你永遠不會開悟,把你的悟門堵塞了,你廣學多聞,你學的是知識,不是智慧。知識不能解決問題,不能了生死,不能出三界,不能證果。智慧才能解決問題,佛法所求的是真實智慧,我們要懂這個道理。要成就真實智慧,所以一定要根本智現前,然後才能廣學多聞。根本智是把煩惱斷盡,根本智破無明煩惱,你的智慧才能夠現前。然後你到外面參學,一接觸統統明瞭,學東西學的快得不得了。

  『一切塵中所有剎』,剎是佛剎,佛教學的地方,我們今天講教區,他所教學的區域就叫做佛剎。佛教化眾生的區域多大?三千大千世界是一尊佛的教區,這個教區大得很。你們千萬不要以為釋迦牟尼佛滅度了,不在了,是釋迦牟尼佛沒有在我們這個教室,在隔壁、在那個教室。阿羅漢證得的果位都不生不滅了,佛哪有生滅?佛是示現。到我們這個教室來,好像我們看到了,佛生了;下課了,到別的教室,佛滅了。我們看的生滅是這個現象。他的教區太大了,十法界,哪裡是凡夫想像的境界!又何況前面所說的一毛孔、一微塵,一一毛孔、一一微塵裡面都現無量無邊的佛剎,你看一切塵中所有剎、一切毛端所有剎、一切毛孔所有剎,一定要懂得。你要不懂得,你不知道華嚴境界。


  22


  諸位同學,請看偈頌第四首:

  子我曹常見汝,諸如來所悉親近,住於三昧實境中,一切國土微塵劫。】

  清涼大師說這一首偈是「讚常定」,這個真話說出來了。前面我們看到普賢菩薩入定、出定,定有出有入就不是常定。這一首偈是很有必要,顯示出普賢菩薩入定出定是表演給我們看的,而實際上他是在常定,行住坐臥都在定中,這是真實功夫,真實的受用。定有出有入不是常定,那不是真正的功夫,也不是真實的受用,我們要懂得學習。

  『佛子』,這個佛子就是大眾,參加大會的這些菩薩眾。這些大眾稱普賢菩薩為佛子,真正的佛弟子,百分之百的向佛學習,也學到百分之百的佛法,跟佛沒有兩樣,稱他作佛子。《華嚴經》上說普賢是佛的長子,文殊為庶男,文殊是排行老二,普賢菩薩是大哥,繼承佛位的,繼承大法的,是取這個意思。『我曹』,這個「我曹」就是我們,現在人講我們,現在人講我們、我們大眾、我們大家是這個意思。常常見到你。因為與會的這些菩薩都是等覺菩薩,都是法身大士,哪有不清楚,哪有不明瞭的。普賢菩薩入不思議解脫境界,這些菩薩也入;他要不入,他怎麼能見到普賢菩薩?他們的境界是平等的,彼此互相讚歎表演給我們看,教導我們。我們大家常常看到你。『諸如來所悉親近』,這是接前面一首,十方三世,乃至一切毛孔所有剎、一切微塵所有剎,你統統都現身,統統都去參訪,親近一切諸佛如來,我們大家都看到了。

  這首偈最重要的是第三句,『住於三昧實境中,一切國土微塵劫』。我們要學就是學這兩句,這兩句是真實的佛法,真實的受用。一定要住於三昧,唯有三昧才是實境,實是真實,境是境界,諸佛如來的境界,法身菩薩的境界。你能住到這個境界裡面,你就成佛了,你就證得法身菩薩的果位。現在這一首偈子裡面,最重要的就是三昧。「三昧」是梵語,翻成中文的意思叫「正受」,受是受用、是享受,正受就是正常的享受、正常的受用。佛在經論上跟我們說,六道眾生一切享受都是不正常的。不正常的享受,佛為我們歸納為五大類,六道凡夫的享受不出這五大類。每一個眾生,生生世世一切時一切處,你的受用都不出這五大類。這五大類中,身有兩類:有苦、有樂。心也有兩類:有憂、有喜。這身、心就四類了。另外一類是什麼?身現在沒有苦樂的感觸,心裡也沒有憂喜的感觸,這時候叫捨。捨很好!中庸,沒有苦樂、沒有憂喜。捨,實在講就是三昧,為什麼不叫三昧?因為你捨的時間很短暫,一轉眼你的苦樂憂喜又現前了。如果永遠停止在捨這種受裡頭,那就叫三昧。

  所以六道凡夫這個三昧是很短暫的,他不能住,他不能常住;常住就叫三昧。由此可知,「住於三昧」就是身沒有苦樂,心沒有憂喜,這個叫三昧。從什麼地方學習?從哪裡去鍛鍊?這真用功,這是修定。所以《華嚴經》上講修大定、修法界三昧、法界大定,首楞嚴大定,這是性定!不是盤腿面壁。盤腿面壁是修小定,那個定有出有入,大定沒有出入。怎麼個修法?在日常生活當中,工作裡頭,待人接物應酬之中,學著不動心,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

  順境、善緣,佛家講境、講緣,講境就是我們今天講的物質環境。順境是很好的物質環境,你的物質生活樣樣都能夠稱心如意,這叫順境。善緣,緣是人事環境。善緣,你所接觸的都是你很歡喜的人,這叫善緣,在這個境界裡面沒有喜受,沒有樂受;不是沒有喜樂,喜樂是決定不執著。換句話說,對這個喜樂決定沒有貪戀。我們講不起心不動念就是不生貪戀的念頭。要起了貪戀,你就墮落在五種受裡頭的喜樂的受,你是六道凡夫,你就不是菩薩。如果在逆境,逆境就是物質生活條件很差,生活過得很苦,樣樣都不如意,在逆境裡頭。惡緣,你所遇到的這些人都是冤家對頭,都是你不喜歡的、討厭的這些人物。在這個環境裡面,你不生瞋恚心,你的心依舊保持得很平靜,不生瞋恚;不起心不動念就是不起瞋恚心、不動瞋恚的念頭,這是正受。如果有一點點討厭的心理,我看不慣,我不喜歡,你是凡夫,你是十足的凡夫、道道地地的凡夫。為什麼?你的享受是苦樂憂喜捨。凡聖在日常生活當中,受用差別就在此地。覺悟的人、佛菩薩恆順眾生,什麼都好,逆境、惡緣不討厭不拒絕。並不是這個環境不好,我趕快找個好地方,我離開此地,起這麼個念頭,壞了,你墮落在苦樂憂喜捨裡頭,正受失掉了。

  這些菩薩們在此地讚歎普賢菩薩「住於三昧實境中,一切國土微塵劫」,這一句講時間,「一切國土微塵劫」,不是恆河沙數劫。由此可知,普賢菩薩真的是「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住三昧就是住定慧,不住煩惱,諸位要曉得。中國古人講七情:喜、怒、哀、樂、愛、惡、欲。中國人講七情,佛法裡面講五受:苦、樂、憂、喜、捨。「苦樂憂喜捨」跟中國七情是一個意思,一個說法。你的心住在七情五受裡面,這是六道凡夫。人如是,欲界天也如是,色界天也如是,無色界天也如是。無色界天住在捨受裡頭,不是正受。唯有大聖人他住在正受,他跟一切眾生和光同塵。為什麼?教化眾生。他要做種種示現,有時候他也示現苦樂憂喜,我們要知道那是示現、是表演,不是真的,表演給觀眾看的。目的是什麼?令觀眾覺悟,沒有一樣不是教育,我們要懂這個道理。乃至於諸佛菩薩現不現身是教育,現身是教我們,不現身也是教我們,真正是所謂的「大用無方」,活活潑潑,沒有絲毫的限制,沒有絲毫的障礙。

  現身,現什麼樣的身?在什麼時候現身?在什麼處所現身?決定不是佛菩薩有意。我們今天說到哪裡出席,出席我們也現身,我們是有作意的。什麼時間、什麼場所,我要出席,今天那個地方是什麼樣一種聚會,我要穿什麼樣的服裝,要怎麼去打扮,要在那裡說些什麼話,你事先有作意。諸佛菩薩在一切諸佛剎土、六道或者九法界現身,都沒有作意。沒有作意何以能現身?這就妙了。妙在哪裡?妙在隨著眾生之感,佛菩薩自然而應,感應現身的。不像我們,我們在世間來投胎是業力現身,一點都不自由不自在,佛菩薩得大自在。他是屬於感應,眾生有感,自自然然就有應,一絲毫作意都沒有。我們凡夫有意思,要作意有意思;諸佛菩薩沒有意思,沒有意思的時候與性德相應、與性體相應、與根本智相應。諸位一定要懂得,與根本智相應,自自然然起後得智。不是要作意才起後得智,作意就錯了,作意就是凡夫;決定沒有作意。

  所以我們說這些佛菩薩示現,或者祖師大德,我們常常稱讚他「稱性而談」,稱性就是沒有作意,完全屬於感應。眾生之感,經上說得很多,不只說一次,多次的重複。為什麼?這是佛陀教學的慈悲,加深學生的印象。你說一遍,印象淺,說兩遍、說三遍加深他的印象。三遍、五遍、十遍、八遍就覺悟了,上上根人。中根人,跟諸位說,總得要百遍千遍才一下醒過來。下根人要千遍萬遍,真的所謂是千叮嚀萬囑咐,他才能回頭,不容易!從這個地方,我們才能夠體會到什麼叫做大慈大悲,什麼叫一片慈悲。我們常常看到這些字樣,以為這都是讚頌、稱讚的,不曉得裡頭真正的含義。世間好老師教學,說實在的話,教你幾遍你還不會,就不教你了,嫌麻煩。佛不嫌麻煩,佛可以一再的重複,真正是難得。

  感應也非常複雜、非常微細,佛在講經說法,為了方便聽眾,把很複雜的感應歸納為四大類。「顯感顯應」,顯是非常明顯,明顯感,眾生很明顯的感,佛菩薩很明顯的應,這是一類。第二類「顯感冥應」,佛有沒有應?有,雖有應,有時候你自己還沒有覺察出來,我們講的是冥冥當中保佑你,暗中保佑你,真的是保佑你,你自己還沒有覺察到,不是沒有應,真的是有應。第三種是「冥感顯應」,我們自己那個感,甚至於自己都不知道,譬如我自己學佛,或者是學哪一個法門,條件具足;條件具足自己並不知道,佛菩薩知道,他來現身給你說法教你,你一聽果然就開悟了,這是顯應。我沒有求他就來了,實際上你內心裡頭的感動他知道。第四種「冥感冥應」,我自己感,但是我自己不知道,佛菩薩來應,應的是冥應,暗中來應,應的時候真的是應,不明顯,不曉得。你的功夫要是深,你也能會覺察得到,譬如煩惱輕了,好像智慧增長了,冥感冥應。沒有人來教你,你能夠覺察得到,我煩惱一年一年減輕,智慧一年一年增長,境界一年一年殊勝,雖沒有明顯的感應,暗中有感應。佛給我們講有這四種。

  由此可知,一切眾生跟諸佛如來,哪有沒有感應的道理!這個感應,跟諸位說,剎那剎那不斷,不間斷的。但是最多的,可以說要佔百分之九十以上,是冥感冥應。如果沒有諸佛菩薩、法身大士時時刻刻在照顧我們在幫助我們,這個社會、這個世界那還得了,早就毀滅掉了。眾生縱然造極重的罪業,這個世界還能存在,什麼力量?我們學佛的人知道,諸佛菩薩威神力量在加持。雖然在加持,我們並沒有感觸,什麼人有感觸?心地清淨、心思細密的人有感受,他曉得。心浮氣躁,妄念紛飛,他怎麼會感覺得到?他感覺不到!

  你要是懂得這個道理,了解這個事實真相,你才曉得佛恩德有多大。我們「上報四重恩」,第一個是「父母恩」,第二個就是「佛菩薩的恩」,實在講佛菩薩的恩超過父母恩不曉得超過多少倍;下面就是「國家的恩」跟「眾生的恩」。三個恩加起來,都比不上佛的恩德,誰知道?知恩才知道報恩,你不知道恩,怎麼教他報恩?怎麼跟他談報恩?《般若經》裡面,什麼時候你知恩?二地菩薩。二地菩薩地位高,知道佛的恩德,也就是我剛才所講的,諸佛如來、法身菩薩冥冥當中保佑九法界一切眾生,剎那剎那之間從來沒有間斷過,只是眾生不知道而已。你就是不信佛、毀謗佛、排斥佛,甚至於要消滅佛,佛菩薩還是保佑你,決不因為你的忤逆,「這個人不管他,不要去理他了」。那是凡夫,那不是佛菩薩。佛菩薩跟凡夫真的不一樣,因為佛菩薩不被境界轉,凡夫為什麼做不到,凡夫隨著境界轉,你歡喜我,我也歡喜你,你討厭我,我也討厭你,這是凡夫的心。

  凡夫永遠不能夠懂得佛的意思,永遠不能夠懂得菩薩的心境。你要想真正能體會得幾分,那得好好認真去讀《華嚴》,也許你在這個經典裡面能夠體會到幾分。真正體會到,讀還不行,你要能信能解能行,你真正體會到多少,那是你行門的功夫。你有一分的行證,你能體會到一分;你有十分行證,你能體會到十分;沒有行證的功夫,體會不到!這是真的,不是假的。我們最重要要學的,就是真正要在生活裡面、在日常工作、待人接物,在這裡頭學定,學戒、學定。戒就是守法、守規矩。穿衣有穿衣的規矩,吃飯有吃飯的規矩,辦事有辦事的程序,那就是規矩。待人接物、尊卑長幼不能不懂規矩,守規矩就是持戒。儒家講的守禮、守規,佛家講持戒是一個意思。因戒得定,能守規矩了,這第一步做好了,然後再修定。

  修定是什麼意思?一切時、一切處、一切環境裡面修清淨心、平等心,這就是定。一片真誠,處事待人接物,要用真誠心。什麼是真誠心?清淨心是真誠心,不為外境所染。什麼叫染?順境你起貪心,你被貪污染了。要知道真心,真誠心、清淨心裡面沒有苦樂憂喜,沒有七情五欲。五欲是什麼?五欲就是七情的最後一個字「欲」。你看七情是「喜怒哀樂愛惡欲」,愛是你喜歡,惡是你討厭,最後一個是欲,欲就是「財色名食睡」,這叫五種欲。真誠心、清淨心、平等心裡頭沒有,這些東西統統都沒有。「財色名食睡」可不可以要?可以。怎麼接受五欲?隨緣而不攀緣。有,很好;沒有,也很好。絕對不是有,我貪愛它,我怎麼樣控制、佔有它。沒有,我要想什麼方法獲得它。那就錯了,隨緣就好。隨緣好在哪裡?你才能「住於三昧實境中」。你要不隨緣,你就住在七情五欲中,你就住在佛法裡面講的六道凡夫五種受中,你住在那裡面,差別很大。住在七情五欲,住在五種受裡面,這是凡夫。

  我們學佛目的在哪裡?目的在超凡入聖。怎樣才能超凡入聖?我不住「凡夫住」,我要住「聖人住」,聖人住三昧。咱們得找個住處!這裡好,普賢菩薩在此地為我們示現「住於三昧實境中」,這是真正的住處。「一切國土微塵劫」,長時間,不是短時間,永恆的,永恆住於三昧,住於實境;實境是一真法界、華藏世界、極樂世界。我在前面講過,如果你果然住於三昧實境中,我前面曾經說過,香港就是華藏世界,香港就是一真法界,九龍就是極樂世界。我講的話是真的,不是假的。你真正能夠入《華嚴》少分,你聽到我這個說法,你會點頭,你能夠肯定。

  佛法修行最難的,你沒有辦法降伏你的七情五欲。《金剛般若經》,你看須菩提向釋迦牟尼佛提出的什麼問題?「云何降伏其心」、「應云何住」,不就是這兩個問題嗎?「降伏其心」是什麼心?七情五欲的心,這是講得最粗顯的心,在佛法裡面講,那個心是妄想分別執著心,《華嚴經》上說的。如果我們對於妄想分別執著概念很模糊,你就想到儒家講的「七情五欲」,這個講得很粗、很淺顯,我們是初學人,從這裡下手是最初方便。

  我們能在日常生活裡頭、工作裡頭,處事待人接物裡面,不生七情五欲,心裡頭不起七情五欲。七情五欲可以受用,但是你一定要懂得,像六祖問永嘉大師講的「分別亦非意」,這樣才行。這樣雖表現七情五欲,心不住七情五欲,這是圓頓大乘,解脫菩薩!這不是小乘法,就是永嘉大師講的「分別亦非意」。他怎麼樣?跟七情五欲可以和光同塵,可以完全跟你們一樣,心裡頭絲毫不染著,心裡面永遠保持真誠清淨平等覺。真正的修行人,真實功夫,他才能普度眾生。如果他把七情五欲捨掉,根本不接觸,那好了,他就不能度眾生,他不會到這個世界來了,所謂倒駕慈航,他不來了,他怕染著。染而不染,著而不著,高!那是真高!這是我們要學的,就要在日常生活當中,天天去練,要練功,這真正叫修行。這個修行,就是從前章嘉大師跟我講的,「佛法重實質,不重形式」。新加坡納丹總統也跟我講過,真的,不是假的,重實質,不重形式,你才能廣度眾生。這首偈很重要很重要!我們再看下面第五首:

  子能以普遍身,悉詣十方諸國土,眾生大海咸濟度,法界微塵無不入。】

  這一首清涼大師跟我們講,這是讚歎普賢菩薩度化眾生,「眾生無邊誓願度」,他真做到了。大師註解裡頭講,「曲盡微塵者,細處有多眾生故」。這個實實在在講法身菩薩能,我們決定做不到。前面兩句好懂,「佛子」的意思跟前一首一樣,稱讚普賢菩薩『能以普遍身』,每個眾生面前都有普賢菩薩現身。

  所以我們在佛門裡頭曾經聽說,佛菩薩的數量比眾生多,不知道多多少倍。這個話是真的,《華嚴經》可以作證明。實在講真正是我們凡夫業障習氣太深重,實實在在是四面八方還要加上上下,十方都是諸佛菩薩圍繞,我們自己不知道。中國諺語常講「舉頭三尺有神明」,那個話是真的,不是假的,頭上有神明,腳下也有神明,周邊也有神明,這個神明是諸佛菩薩,無量劫來永遠圍繞在我們的周邊,我們不覺!

  他幫不幫助我們?他從來沒有間斷的幫助我們。這就是我前面講的「冥感冥應」。學佛以後這才明白、這才覺悟,在讀經的時候,聽說有這麼回事。怎樣證實?我要如何證明無量無邊諸佛菩薩圍繞在我身邊,我要怎樣把它證明證實;然後這個感應道交,我不但有冥感,我還要有顯感,諸佛對我有冥應,還得要有顯應,明顯感應。為什麼?這是決定可能的,諸佛菩薩幫助我,希望我早一天成就,我現在接受了,我現在發憤努力,改過自新,我也希望早一天成就,跟諸佛那個願力完全相應,應當學。現在時間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