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諸位同學,大家好!請看《感應篇》第一百零四節,只有一句:

  酒悖亂。】

  酒在佛法裡面是列入重戒,雖然不是最重的戒,除了「殺、盜、淫、妄」四重戒,最重的就是酒戒,所以五戒末後有酒戒。世尊為什麼把這個看得這麼重?實在講佛家的戒律,「殺、盜、淫、妄」是性罪,本身就有罪,不管你受不受戒,犯了本身就有罪。可是酒,如果你不受這條戒,沒有罪,所以酒是屬於遮罪,跟前面四條不一樣。世尊把這個看得這麼重,就是凡是犯四重罪的,大概是先犯酒戒,酒能亂性。好飲酒的人,酒醉了,智慧不能作主,才會幹「殺盜淫妄」。因此,佛家戒酒就是防範不要去犯「殺盜淫妄」這種重罪,是這麼一個原因,我們要懂得。所以清淨比丘,滴酒不沾。

  可是在戒律裡面,酒的開緣也最大最廣。所以世尊教人修學,合情、合理、合法,不是不通人情的。許多藥裡面,需要用酒來調藥的,這個不犯,這是藥酒。在菜裡面,配菜做為佐料的,這個不犯,這是料酒。總而言之,你要想想,它不會讓你醉的,不會讓你迷惑的。還有身體虛弱,血液循環不好,尤其是老年人,七十歲以上的、年歲大的,出家人都包括在內,世尊有開緣,你可以喝一杯酒,幫助血液循環。七十歲以上可以穿皮毛衣服。如果七十歲以上,身體很好,很強壯,那就不需要了。所以一切都要斟酌自己的情況來做決定,不是說到七十歲就可以了,那就錯誤了。像許哲一百零一歲都不可以,為什麼?她身體好,她不可以。甚至於也有五、六十歲的人,身體很不好,他也可以用。所以這是活的,不是死的,每一條戒律都有「開、遮、持、犯」,一定要懂。

  懂得佛為什麼制定這條戒,它的作用究竟在哪裡?我們修學利益何在?如果犯戒,我們自己的損失在什麼地方?不要說過失,我們有哪些損失,一定要懂得。然後才知道佛制戒這個心是真實慈悲,真實的智慧,沒有一樣不是幫助我們成就。佛注重我們身心的健康,幫助我們斷煩惱、開智慧,成就道業,照顧得可以說是無微不至。我們要懂得,你才會生恭敬心,才會生感恩之心,遵守佛的教誡。飲酒要是變成嗜好,嗜酒如命,這個人不能修行;不但出世法不能成就,世間法也不能成就,這是我們要懂得的,要了解它的深義。再看下面一百零五節,有三句:

  肉忿爭。男不忠良。女不柔順。】

  這一段是倫理的問題。國家社會的基礎是家庭,這個道理現代人知道的少了。我們家不和,不要以為這是我們家自己的事情,與你們不相干,那你的想法看法完全錯了。家不和,社會就不安定,世界和平就沒有了,家是社會、是國家、是世界的根本。現在人對「家」的觀念完全破滅了,我們看中國的古禮,你去看看男女結婚的婚禮,為什麼那麼樣的隆重?那麼樣的繁瑣?古人為什麼這麼作法?古人曉得這是社會安定、世界和平的基礎,不可以不隆重,不可以不謹慎。所以在古代,諸位讀讀歷史,就是看看古人的筆記、小說之類的,古代離婚很少聽到。我們小時候住在農村裡面,七十年前那個社會還沒聽說有離婚的。離婚造成什麼現象?世界大亂。你要不要背這個因果?你沒有想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兩個人離婚了,如果你還留下有兒女,兒女就變成了單親的家庭,或者得不到父愛,或者得不到母愛,他的性情就產生變化,悖亂的因素從這兒種下去了。

  哪一個人會想到後果有這麼嚴重?佛菩薩知道,聖人知道。聖人是明白人,對於宇宙人生理事因果透徹明瞭的人知道,所謂「牽一髮而動全身」。家庭好像是我們身體一個細胞,這個細胞壞了會影響到全身,不是你一個人的事情,不是你一家人的事情,古人看得這麼隆重。教育從哪裡教起?從教你了解人與人的關係教起。這個東西是相連的,人與人的關係、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人與天地鬼神的關係是一個關係,整體的關係。儒、佛的教學,道家的教學,都沒有例外的。

  現在教育沒有了,整個崩潰了,所以社會動亂,世界不安。雖然科學技術發達,我們在物質受用上帶來一些方便,可是所蒙受的損失有多大,無法想像。人普遍不懂得做人,我如果說是「忘恩負義」,那是恭惟他,為什麼?他還知道有恩有義。現在人「忘恩負義」四個字談不上了,他不曉得什麼是恩,不知道到什麼是義,沒有恩義了,還談什麼忘恩負義!我們不幸生在這個時代,這個時代是大亂的時代,將來後世人寫歷史,這是「黑暗時代」,自古以來,沒有像現在這種狀況。什麼叫黑暗?沒有教學,人們沒有智慧,這叫黑暗,愚痴!光明是人有智慧,人懂事,人明理。

  這一節註解開頭舉了一個公案,好!這在中國歷史上非常有名的,唐朝張公藝,九世同居,只一個「忍」字,忍為大德。《金剛般若經》上,佛給我們講:「一切法得成於忍」,忍是大德,所有德行裡它是第一,能成一切善法,能遮一切惡法;遮是把它止住。佛教菩薩六波羅蜜,忍是核心,如果沒有忍辱,你的精進、禪定、般若統統沒有了。精進、禪定、般若是從忍辱波羅蜜裡面生的,你能布施,你能持戒,你不能忍辱,你所修的是三界有漏的福報。由此可知,忍辱重要。這一部《金剛經》,佛教菩薩六波羅蜜,布施、忍辱說得最多,我們要懂得佛說法的義趣。

  不但是骨肉,父子、兄弟之間,世出世間的聖人教導我們,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擴展到親戚朋友,決不能爭,爭是罪業。現在這個社會不講忍讓,小孩從小就教他要競爭,這還得了嗎?現在青少年跟父母爭,跟兄弟爭的就更不必說了,在學校念書跟老師爭,將來長大到社會上,他只有一個觀念,就是「競爭」。人人都在爭,世界末日來了,孟子所謂「上下交征利,其國危矣」,這個國就沒有辦法了。

  今天是全世界競爭,沒有一個人不爭。所以外國宗教裡面,像基督教、天主教的《新舊約》,最後一章講世界末日。世界末日什麼時候發生?這個世紀末。這個世紀末,我們今天正好遇到了,不是一九九九年,兩千年才是世紀末。世間有很多人對這個話非常忌諱,不願意聽這個話,也不願意說這個話。你不願意聽、不願意說是另外一回事情,事實存在。古代的預言,中國、外國都說到這個時候,我們今天決不是危言聳聽,不是這個意思,我們是就事論事。佛法是講因果,今天世界上人種的是什麼因?我們看他想的是什麼,他說的是什麼,他做的是什麼,這是因。從他的心行,我們就知道會有什麼樣的果報,種善因一定得善果。善裡面,第一大善是忍讓;惡裡面,第一大惡是競爭。舉世之人,都在講競爭,想競爭,不擇手段去競爭,這個世界還會有前途嗎?競爭到最後是同歸於盡,這就是世界末日了。

  所以有人說第三次世界大戰是地球上最後一次戰爭,叫做終結戰爭,這個戰爭打了之後,再不會有戰爭了。為什麼?人都死光了,還有什麼戰爭!法國的預言家諾查?丹瑪斯他講這個戰爭之後,地球上大概剩下來的人數,他是含糊籠統的說,沒有說得清楚,他說「大七之數」,有些人認為可能只剩下七千萬人,頂多只剩下七億人,這最大的了;也可能說的是七千萬人,也可能說的是七百萬人。

  我們要覺悟,我們要好好的學習,不違背古聖先賢的教誨。什麼是忠?什麼是良?什麼是柔?什麼是順?你能夠依教奉行,對你決定有好處。縱然災難來了,我們有好地方去,決定不會貪生怕死,知道自己有非常好的地方去。佛菩薩不騙我們,太上老君也不騙我們,我們依教奉行,決定得利益。這一段的意思還沒有能講盡,明天我們接著再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