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孝亲尊师圆满就成佛了-第958集

  法語:

  「孝養父母,奉事師長」,這兩句是根。佛教教育從這個地方開始,也在這個地方圓滿,孝親尊師圓滿就成佛了。對這個恩德徹底了解,是圓滿的智慧;徹底做到,是圓滿的德行。把孝親尊師,遍及虛空法界一切眾生,情與無情,就圓滿成佛,智慧德能圓滿彰顯。

  

  節錄:

  佛法我們都懂得,無量無邊的佛法都建立在三福的基礎上,三福是根。三福第一句:「孝養父母,奉事師長」,這兩句是根。佛教教育從這個地方開始,也在這個地方圓滿,所以孝親尊師圓滿就成佛了。你對這個恩德徹底了解,那就是圓滿的智慧;你徹底做到,你是圓滿的德行。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275集) 2000/3/7

  

  圓滿的智是把孝親尊師,遍及虛空法界一切眾生,情與無情。所以孝敬,孝敬範圍多大?盡虛空、遍法界,這成佛。只知道孝敬自己父母,不能夠孝敬別人父母,這是凡夫,這是世間的善人,不是佛菩薩。佛菩薩,「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要把孝順父母推廣到一切眾生;情與無情皆是善知識,把尊師重道推廣到情與無情;你就圓滿成佛,智慧德能圓滿彰顯。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275集) 2000/3/7

  

  為什麼要孝親?為什麼要尊師?諸位要曉得,孝親尊師是性德,是本性之德。唯有性德才能開發自性的光明,才能開發自性無量功德,這是工具!你不用性德的工具,你怎能開發性德?不孝親、不尊師,沒有用處,佛來教你,你都沒法子成就。我們曉得孝親尊師真正的意義、真正的道理,我們這才死心塌地去做,不是勉強了。

  阿彌陀經疏鈔演義(第133集) 1984/12

  

  不明白這個道理,老師我尊敬他幹什麼?大家都不敬老師,我為什麼要敬老師?大家都不孝順父母,我為什麼要孝順父母?大家都往三惡道,你要不要到三惡道去?大家都到三惡道,那我當然也要去!那沒話說了,那就不必講了。大家都到三惡道,大家都搞六道輪迴,你要成佛成菩薩,那你只好孝順父母尊敬師長,那沒話說了。這跟大家不一樣!確實不相同。所以一定要把理論搞清楚,才曉得我們為什麼要這樣做法,這個做法有道理,有真實的功德。

  阿彌陀經疏鈔演義(第133集) 1984/12

  

  你想得一心不亂,你想明心見性,你不從這裡下手,你就永遠得不到。過去有人問印光法師,這在《文鈔》裡頭有的,問學佛有沒有祕訣,能夠教我們一下就得到,印光大師說:有,誠敬二字,「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你沒有誠敬就什麼都得不到。他說「誠敬」兩個字,是入佛門的秘鑰(秘密的鑰匙)。

  阿彌陀經疏鈔演義(第142集) 1984/12

  

  你要是真正把它做到,這鑰匙你就得到了。你們看看現在、看看過去、看看歷史,哪一位成就的人不讚歎他的老師,不懷念他的老師?老師已經不在了,他還讚歎、還懷念,老師在的時候他是什麼態度就可想而知。這個意義很深,孝父母、敬老師是入德之門。

  阿彌陀經疏鈔演義(第142集) 1984/12

  

  所以隨順性德,哪有不孝父母的?哪有不尊重長輩的?孝順,佛舉父母做代表;尊重長輩,佛以老師做代表,孝親尊師。把孝親尊師擴大,能孝順遍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能尊重遍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眾生的範圍非常之大,包括有情無情,現在的術語,包括所有一切動物、植物、礦物,一切法都包括在其中。孝敬擴大到極處,這個人就叫做佛陀。努力向孝敬這兩方面擴充、實踐,這個人叫做菩薩。如果是反面的,不孝不敬也擴充到法界虛空界,對一切萬物他沒有尊重的心,沒有孝順的心,這個人是三途的眾生。

  二〇一二淨土大經科註(第109集) 2013/1/6

  

  我們看看現代的教育,現代的社會,兒女不知道孝父母,學生不知道尊敬老師,我們就曉得大伏藏永遠伏藏在那裡,不起作用;為什麼?他沒有工具開採。少數人真正覺悟了,他把這工具拿到手。究竟圓滿的智慧,無量無盡的德能,是自性裡頭本具的。你慢慢去開發,從初發心到如來地,這才完全開發出來了。開發出來之後,我的自性跟諸佛的自性無二無別,是一不是二,現在講是可以連線,可以跟一切諸佛連起來,可以幫助一切眾生。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1049集) 2003/5/13

  

  這就是六祖所說的「何期自性,能生萬法」,一切法都是自性變現的。我們今天有所缺乏,到哪裡求?自性裡面求,不要到外面求,外面求不到的。佛家常講,「佛氏門中,有求必應」。可不可以求財富?可以。財富在哪裡求?從內心裡面求,不是向外求。凡是心外求法,這就是外道;佛法稱之為內學。

  阿彌陀經疏鈔演義(第142集) 1984/12

  

  所以佛教給我們,開發自性的寶藏。財,捨財你的財富自然就圓滿露出來,自性的,不是外面來的。智慧,修法布施,不吝法,我所知道的,很歡喜的教別人,不會留一手。怕別人將來超過我,你有這個念頭,那你學的法也是臨時在外頭學的,不是自性之法,自性裡面的法寶透不出來。確實「佛氏門中有求必應」,這個話是一點都不錯。

  阿彌陀經疏鈔演義(第142集) 1984/12

  

  我們初學的人,六度到哪裡修?到家裡頭去修。怎麼修布施?孝順父母就是修布施,你以你的勞力奉事父母,這是布施。對父母應該講供養,供養父母,很細心去照顧父母的生活,這是內財布施;照顧他,為他服務,伺候他。以我們的智慧,在他日常生活當中,他有些習氣嗜好,我們都能想到,無微不至的伺候,這是屬於法布施。勞力、財力的供養是屬於財布施。能夠使他安心、使他快樂,離開一切憂惱,是無畏布施。三種布施從哪裡做起?從對你父母做起,對你老師做起。

  大乘無量壽經(第38集) 1999/1/16

  

  所以至善圓滿的教育還是要從孝親尊師上去扎根,決定不可以說這個觀念太落伍、這個觀念已經過了時代,那是我們自己看錯。一個人能把自己的父母老師都捨棄、都不要,他在這個世間就可以無所不為。人人都到無所不為,這個世界豈不是大亂之世。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便蒙鈔(第10集) 19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