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报论心不论事-第928集

  法語:

  布施功德的大小,論心不論事,供養的物很微薄,心非常真誠,這個功德大。布施東西再多,沒有誠意,得福很小。因此種福,不是有錢有勢力的就能修大福報。

  

  節錄:

  幫助別人,貧窮苦難的人,這些人多,需要幫助,這個世間做好事的人也很多。但是比不上菩薩做好事是用慈悲的愛心,照顧別人像照顧父母一樣,像照顧自己的親人一樣,這就很難得,這個功德非常之大。布施是小事,這個心太難得了,這個心能感人,給人家帶來溫暖,用現在話說,給人帶來能量。

  淨土大經科註(第146集) 2012/1/18

  

  所以這個布施功德之大小,論心不論事,供養的物很微薄,心非常真誠,這個功德大。布施東西再多,沒有誠意,好像可憐你,把你看得很輕,那個得福很小。因此種福,不是有錢有勢力的就能修大福報,不一定,窮人修的福報往往超過他們很多,來生福報不一樣,窮人來生變成富人,富人來生變成窮人。施報的事論心不論事,這個道理,《了凡四訓》裡頭講得很透徹。

  淨土大經科註(第146集) 2012/1/18

  

  諸位要記住,論心不論事,你有布施的心,沒有布施的財,你的布施就圓滿了。用錢的地方,你拿個一塊錢,章嘉大師說一毛錢,你盡心盡力,你的財布施功德是圓滿的。擁有億萬財產的,他布施一個億,你布施一塊錢,你的分量比他重。為什麼?他錢多,一個億不在乎,對他來講九牛一毛,沒看在眼裡;你這一塊錢很重,你沒有錢,所以從比例上來說,你的一塊錢超過他的一個億。而且你布施的時候,真誠心布施、恭敬心布施;豪門貴族多半就驕傲,所謂是財大氣粗,沒有那一種恭敬心,沒有那個誠敬心,所以他布施的不如錢財少的。

  二〇一二淨土大經科註(第293集) 2013/5/5

  

  佛法裡頭修布施供養,不在乎錢財多少,在乎你用的什麼心。你用真誠心、恭敬心,福德無邊。你用傲慢,甚至於嫉妒、好勝,我這裡做功德總比別人做得多,別人要做一定比我少,別人比我多的我就不高興,我是第一,不許別人超過我。燒香要燒頭炷香,我聽說(人家講的),頭炷香好像是一百多萬。這都是不如法,佛法是平等法。

  二〇一二淨土大經科註(第293集) 2013/5/5

  

  今天我們說做義工,就是用身體布施。我用我身體、用我的勞力、用我的智慧,義務的、沒有代價的為大家工作、為大家服務,這個布施叫內財布施。內財布施獲得的果報比外財大,外財,你沒有用你的身心,你只是出的一些錢,出得再多,功德有限。內財布施功德是沒有限的,完全看你用心,你的心愈真,功德就愈大,要是敷衍的,那個功德就很小。真心誠意去做,這個功德很大,不是外財能夠相比的。

  淨土大經科註(第267集) 2012/4/2

  

  真誠心,沒有分別、沒有執著,在道場做義工,那個功德可不得了。如果做義工,他有成見、有分別、有執著,就大打折扣,有功德,不大。要用虔誠恭敬,我們常說的真誠恭敬,那個功德太大了,沒有法子說的。所以,無論財布施、無論法布施,無論是外財、內財,功德大小統統在用心不同。用心太重要了,用真心那就不可思議,用妄心就有侷限,就有大小的侷限。

  淨土大經科註(第267集) 2012/4/2

  

  真心是什麼?佛經上所講的三輪體空,那是真心。心裡頭沒有我、沒有人、沒有對象、沒有所施之物,作而無作,無作而作,這個功德大。決定沒有求回報的心,那個回報可不得了;有求回報的心,這個回報的心就是有侷限,將來你能夠得到的福就這麼多,在你這個侷限裡面。如果不放在心上,它沒有侷限,你將來得的福無量無邊。這就是佛教給我們,施捨不求回報,它跟自性相應,它所成就的是自性功德,這還得了嗎?稱性的功德。

  淨土大經科註(第267集) 2012/4/2

  

  這些道理、這些現象我們都要懂。懂你會修福,不懂你不會修。懂,感應不可思議,不懂也有感應,感應都不明顯,為什麼?因為你有障礙,你起心動念、分別執著,那就是障礙。所以,施財得財富,不要去執著,只想到什麼?現前眾生迫切需要的,我們就盡量做,不放在心上。

  淨土大經科註(第267集) 2012/4/2

  

  自己要保持自己心地的清淨無為。菩薩殊勝之處就是常講的「無作四諦」,作而無作,無作而作,講三輪體空,不著相,心地永遠保持清淨平等覺。一著相就麻煩,一著相變成世間有漏的福報,那就錯了。有漏福報得的果小,不大,無漏的福報得到什麼?得到是跟法性一樣。你明白這個道理,你才曉得菩薩布施一文錢,我們凡夫布施大千世界七寶,都不能跟他比。這什麼原因?菩薩的心量是遍法界虛空界,他那一文錢的功德是遍滿法界虛空界,你怎麼能跟他比?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1891集) 2008/1/13

  

  你布施大千世界七寶,你的心量只有一個大千世界,就這麼大,這一個大千世界比起無量無邊大千世界,那太小了。所以布施功德的大小不在布施東西多少,在心量,在你的真誠心、在你的慈悲心,在你這個心量有多大。要記住,你有分別執著,你的心量小,分別執著是個範圍,執著的範圍最小,分別稍微大一點,你所修的福那個大小跟你的心量恰好相應,成正比例,這個道理不能不懂。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1891集) 2008/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