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辱是禪定的前方便-第881集

  法語:

  「因戒得定,因定開慧」,忍辱是禪定的前方便,一定先能忍後能定。從忍辱,再加上精進,就得定,定是真實的受用,沒有定,煩惱障決定破不掉,般若智慧決定透不出來。

  

  節錄:

  真正開智慧,絕對不是短促的時間就能成功的。所以菩薩修行要歷長劫,要長時間的修學,要有耐心。耐心就是一心、清淨心的基礎,你人耐心都沒有,你想想看,他那個定怎麼能成就!忍辱是禪定的前方便,不能忍,這個人決定得不到定;沒有定,換句話說,煩惱障決定破不掉,沒有定,般若智慧決定透不出來。

  阿彌陀經疏鈔演義(第199集) 1984/12

  

  累積功德是多麼艱難,完全靠忍辱、禪定,沒有忍辱、禪定,決定沒有功德,為什麼?被瞋火燒掉了。功德沒有,但是有福德,福德不怕瞋恚,瞋恚再嚴重,福德在,功德不在。福德所感的是六道輪迴裡面人天福報,功德是因戒得定,因定開慧。換句話說,福德就是你定得不到,慧也得不到,戒定慧沒有了。由此可知,修行人最難能可貴的是忍辱的功夫,它能夠累積你的功德,讓你的功德像樹林一樣、森林一樣,功德林。沒有忍辱,沒有禪定,功德就不存在,這個道理必須要了解。

  二〇一二淨土大經科註(第549集) 2013/12/20

  

  持戒苦行,這非常難得,要跟忍辱比,持戒、苦行都比不上忍辱,這是真的。有人戒持得很好,真正修苦行,他還發脾氣,他心裡還不高興,這就是不能忍。所以忍辱的功夫超過持戒、超過苦行。也可以說是,持戒苦行的成就表現在忍辱波羅蜜上,持戒是為了得定,不能忍,定從哪裡來?所以忍辱是禪定的前方便,一定先能忍後能定。定是什麼?如如不動。忍還有一點動盪,動盪沒有關係,他不在乎,他不會生煩惱。

  二〇一二淨土大經科註(第281集) 2013/4/29

  

  所以讚歎能行忍者,行是在日常生活當中,處世待人之處都能忍,這是名為有力大人。大人,對菩薩的尊稱,這個是有道行、有功夫、有成就的菩薩。有力,這個力就是忍辱力。忍辱正治瞋恚,通斷三毒。忍辱正對治的就是瞋恚,能修忍辱的人不會發脾氣、不會暴躁,像心浮氣躁,修忍辱的人不會。通斷三毒,三毒是貪瞋痴,不但能斷瞋恚,它能斷貪。為什麼?見到外面人事物,自己喜歡的,不起貪心,這就是能忍。不生痴想,也是能忍。所以忍辱通斷三毒,在修行裡面非常重要。

  二〇一二淨土大經科註(第281集) 2013/4/29

  

  菩薩常修忍辱波羅蜜,無時無刻他不在修忍,所以外面既有境界他能忍,沒有境界他也是忍,這個就是菩薩所修的六波羅蜜。這六門功課,一切時一切處,有這個緣,或者是沒有這個緣,統統要修忍辱。為什麼?忍辱是禪定的前方便,能忍的人容易得定。如果說有一些緣故逼著你不能不忍,那是應該的,沒有任何緣故的時候也要常修忍辱波羅蜜。換句話說,菩薩必須放下萬緣,絕不為一切境緣所擾、為一切境緣所動,他忍辱波羅蜜才能成就,有忍就有定。

  二〇一二淨土大經科註(第282集) 2013/4/29

  

  小不忍,我們一般凡夫不能覺察,以為自己修養還不錯,小小的風動有時候也會起心動念、也會分別執著,這就不能得定;換句話說,清淨平等心受到干擾。我們想到經題,很多問題自然就解決了。如何真實保護著清淨平等覺?覺是開悟,怎麼開悟的?因為心地清淨平等,這就開悟了。所以清淨心是禪定,平等心是大定,平等就沒有動搖,沒有動搖那是自性本定,真心就顯露了,體露真常。

  二〇一二淨土大經科註(第282集) 2013/4/29

  

  菩薩發的這個願,我成佛的時候,「於一切生死淤泥中」,這就是六道輪迴裡面的眾生,「為拔諸苦眾生。我今欲拔,不應瞋恚而惱於彼」。我要救他們,我還能生瞋恚心嗎?所以不應該,不應該叫眾生因我而生煩惱,這是菩薩行。如果我不能忍,「尚不能自度,況利眾生等」。不能忍,自己不能得三昧,不能開智慧,這就是自己不能度自己,怎麼能度得了別人?

  二〇一二淨土大經科註(第282集) 2013/4/29

  

  《般若經》上告訴我們,「一切法得成於忍」,沒有耐心的人他成就不了事業,所以忍跟耐常常連在一起。忍能夠得定,定生智慧,這才能真正解決問題。所以忍力成就比什麼都重要。

  二〇一二淨土大經科註(第282集) 2013/4/29

  

  世尊在《般若經》上,講六波羅蜜,或者講十波羅蜜,特別強調布施跟忍辱。布施是放得下,忍辱是真能成就,你所修的功德不至於漏失掉。所以不能忍的人,佛經上常講「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我們也常聽佛家講「火燒功德林」。功德像森林一樣,好不容易培養成,一把火燒盡了。所以修功德非常非常困難,福德能修、能積,功德不能。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969集) 2003/3/15

  

  所以,你要自己以為你有多大的功德,你就好好反省一下,什麼時候到現在沒發脾氣,沒有瞋恚的念頭。你有瞋恚的念頭,有嫉妒的念頭,那都是火,把你的功德燒掉了。人一定要修到心平氣和,無論在什麼境緣當中,都不會動瞋恚心,都沒有絲毫嫉妒心,這個功德保住了,積功累德!積功累德要靠忍辱。忍辱加上精進,禪定就現前。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969集) 2003/3/15

  

  放下起心動念,那是成就,證果,全在放下。放下,要把功德保持,靠忍辱。所以放下是積功累德,忍辱是保持你的功德不會失去,做為禪定的資糧。忍辱加上精進,後頭就得定,定能開慧。六波羅蜜的後面般若波羅蜜,就是大徹大悟,就是明心見性。佛教菩薩大徹大悟就是用這個方法,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開智慧了。這是大徹大悟的一條路,怎麼個走法不能不知道。

  二〇一二淨土大經科註(第464集) 2013/10/6

  

  念佛人他有善巧方便,把一切順心的事情、違背心的事情,統統換成阿彌陀佛,這個方法善巧到極處,全歸到阿彌陀佛去了。自己的心恢復到清淨平等,這真正的安忍。也就是外面境界接觸了,善緣、惡緣,善緣是喜歡的人,惡緣是討厭的人;順境、逆境,境是外面環境,順心的環境,逆境,非常不好的環境,統統能受。在這些環境裡頭,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就一句佛號念到底,這叫真功夫,這叫真修行,叫真實的成就。

  二〇一二淨土大經科註(第281集) 2013/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