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無論在依報、正報皆是隨心所欲,與阿彌陀佛無異,所以他的世界全是大乘一味,平等一味,就是《華嚴經》上所講的一真法界。如果不是大乘種性的人,決定不會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十方世界有女人、有殘缺,今天講殘障,西方極樂世界沒有。但是在此地我們要知道,西方世界既然是平等的世界,它對於往生的人也是一律平等。前面我們曾經說過,往生西方的條件是信、願、行,這三個條件具足就夠了。蓮池大師在《疏鈔》裡面給我們說過這個世界的當機者,當機就是哪些人有條件到西方極樂世界。大師給我們說,除了三種人之外,哪三種?第一個是不信,第二個是不願意去,第三個是不肯念佛,除了這三種人之外,統統是當機者。上至等覺菩薩,下至地獄眾生,只要你相信,真正的相信,真正的發願,願意到極樂世界去,你每天肯念阿彌陀佛,你就是當機者。十方世界,女人、殘缺,阿彌陀佛也照收,到那個地方去之後,你得的身相,光明相好與阿彌陀佛沒有兩樣。

  所以這個地方的經文我們要注意到,絕對不是說女人、根缺,就是殘障,二乘,聲聞、緣覺不能往生,你要這樣看法意思就會錯了。西方極樂世界裡面沒有這些差別,連這些名字都沒有。因為那個世界我們前面讀了很多,我們也瞭解、也認識,它是一真法界,是菩薩法界,不但是菩薩法界,它是普賢菩薩法界,這是真正不可思議。因為到那個地方去,幾乎沒有一個人不是修普賢行,我們在《無量壽經》上看過,統統都是修普賢行的,「咸共尊修普賢大士之德」。所以極樂的確無異於華嚴,就是《華嚴經》上講的華藏世界,一真法界。不但無異,實在說是華藏當中的華藏,一真之中的一真,無比的殊勝莊嚴。這是這個意思。再看下面這兩句:

  生所願樂。一切能滿足。】

  這兩句,半偈,是「莊嚴一切所求滿足功德成就」。我們一看這半偈經文就能夠體會到,十方世界都有求不得苦。像我們娑婆世界通常講八苦,八苦裡面就有求不得,我們心裡想求的求不到。你想求的能夠得到,俗話說你命裡有。你命裡面沒有,求也求不到。命裡有,怎麼有的?前世修的。前世修因,這一世才有果報,所謂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都是有果報的。西方極樂世界它是屬於性德,是本性裡面的,可以說是性德的開顯。我們在大經裡面讀到,阿彌陀佛「開化顯示真實之際」,真實之際就是本性,他那個地方是開顯性德,所以有求必應。性德裡面,那就是像六祖所說的,「何期自性,本來具足」,一切統統具足,一樣都不缺。性德要是開顯就好辦了,那真是有求必應,不要向外求,向內求,向自性裡面求,六祖說得好,「何期自性,能生萬法」。這是他方世界,唯有佛與大菩薩,稱性的功德才能夠現前。

  這樁事情在他方世界來說非常之難,你要不見性,你就有求不得苦。如果講見性,講到最低的是圓教初住菩薩,這是佛在一切經裡常常給我們說的,見思煩惱斷盡了,證阿羅漢果,小乘。小乘還是有求不得苦,阿羅漢也有求不得。塵沙煩惱再斷盡了,還得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這時候才是明心見性的菩薩,圓教初住,別教初地,就是這個程度。一個凡夫修到這個階位絕不是個容易事情,佛在經上說,這是講一般的通途的修行,拿小乘來講,當然小乘用的方法比較笨拙。證了初果以後,要從這個地方算起,從你證得初果這天開始算起,如果沒有能夠證得初果,那都不算數。小乘人,天上人間七次往返,證阿羅漢,人間壽命短,天上壽命長,往返七次。諸位要知道,彌勒菩薩到我們世間來成佛,經上講的是五十七億年之後,五十七億年從哪裡來的?為什麼不短一點,為什麼不更長一點,一定要說五十七億年?佛給我們說,彌勒菩薩現在住在兜率天,兜率天人的壽命是四千歲,兜率天的一天是我們人間四百年,也算我們人間三百六十五天算一年,四千年,這樣的數字乘出來的。彌勒菩薩在兜率天他的壽命到了,下生到人間來作佛,兜率天四千年,我們人間五十七億年,是這麼來的。

  一聽說五十七億年,不得了,兜率再上去,壽命比這更長,加一倍,再上去又加一倍,到非想非非想天,壽命八萬大劫,不得了!你就想天上人間七次往來,那是多長的時間,兜率天的壽命我們都覺得太長,太可怕了,七次往返,那是多久,才證得阿羅漢果。所以佛說凡夫修行成佛要三大阿僧祇劫,這三大阿僧祇劫從哪天算起?也是從見惑斷了這天算起,你見惑沒斷,不算。見惑斷了,在三種不退裡叫「位不退」,從這天算起,算三個阿僧祇劫。成什麼樣的佛?藏教的佛;換句話說,也就是說剛剛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這種程度。你說這多難!

  所以古聖先賢告訴我們,釋迦牟尼佛要不為我們說出淨土法門,我們末法時期眾生修行都沒有指望。充其量你能夠保住人身,來生不墮三途,或者更好一點,能夠生到欲界天、色界天而已;出三界,難!但是不出三界,決定有隔陰之迷,決定有退轉,這個事情麻煩大了。菩薩會退到小乘,小乘阿羅漢會退到須陀洹,就是初果。初果是個底限,不會再退下去,所以他叫位不退,他是底限,退到底了,不會再退落到凡夫。所以修行進進退退,進得少退得多,聲聞、緣覺、菩薩亦復如是。我們自己修行有經驗,確實我們進得少退得多。

  一往生西方淨土,蕅益大師在《要解》裡面給我們說得很詳細,哪怕是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大師跟我們講圓證三不退。這把我們都嚇一跳。我們想得個位不退就很難了,還能得行不退、念不退,這還得了!講到念不退,最低限度都是明心見性的菩薩。在我們中國歷史上,我們可以肯定決定沒有問題,六祖大師是的,六祖大師三不退他都證得,證得念不退。有念不退,當然他有行不退與位不退;有位不退的,行、念未必不退;有行不退的,位決定不退,但是念還是會退。到念不退,當然行、位都不會退。這是真正的菩薩,實教,不是權教,是真實的菩薩。

  可是圓證不簡單,十住菩薩雖然證三不退,他不圓,不圓滿。圓證三不退,三不退到圓滿了,這個不容易。什麼人三不退才圓滿?給諸位說,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文殊、普賢、地藏菩薩,這些等覺菩薩才叫圓證。等覺菩薩圓滿了,再往上一升就成佛,菩薩位圓滿了。你想想,西方世界一往生,下下品往生的人,一往生到那裡就圓證三不退,你想想看這個味道!這就是說明,只要一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決定跟觀音、勢至、文殊、普賢天天見面,天天生活在一起,所以說把手同行,身分地位是平等的。所以,這個法門叫難信之法,許多的大法師,教下的法師不相信。為什麼?理上想不通,哪有這回事情!想不通。

  你要說往生品級很低,到西方極樂世界還是人天身分,慢慢學、慢慢提昇,教下的法師同意這說法;說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跟等覺菩薩平等,這他們決定不會承認的。但是這個話是佛說的,不是別人說的,釋迦牟尼佛能打妄語嗎?我們想想不可能。如果我們要發現釋迦牟尼佛一生當中有一次妄語,他有妄語的記錄,有這個不良記錄,他所有一切法我們都會給他打成問號。佛菩薩不會愚痴,所以佛菩薩一生決定沒有一句話妄語,我們要能相信,佛法最不可思議。

  難信之法,你能信,你是有大福報,這個善根福德你在這一生當中成就了,一切諸佛讚歎。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你一切所願,你所歡喜的,沒有一樣不滿你的願。所以,這兩句是一切所求滿足功德成就。再看第十五首:

  故願生彼。阿彌陀佛國。】

  這兩句是十五首上半偈,是總結前面,觀察依報十七種莊嚴。這十七種莊嚴都是他方世界裡沒有的,這是講器世間清淨莊嚴。天親菩薩說,因為這樣的緣故,我發心求生阿彌陀佛國土,值得我們發願往生。

  這個論的內容分三個部分,這是第一部分,講依報莊嚴。下面是講第二個部分,觀眾生世間清淨。這個部分裡又分兩段,先觀佛的莊嚴,觀主,教主,然後再觀西方極樂世界的同學,學生。從後面半偈開始。

  量大寶王,微妙淨華臺。】

  這是先觀察阿彌陀佛的寶座。這也是佛在因地,見到許多世界菩薩示現成佛的時候形相很草率。像釋迦牟尼佛當年在菩提樹下示現成佛,他坐什麼座?生草座,拿點草舖在那裡,他在那裡打坐,草座。我們凡夫所見到的,凡夫見到是這個相。這樣的相人家見到了,尊重的心很難生得起來。所以阿彌陀佛發願,他成佛的時候,座是寶座,無量珍寶,微妙華臺,微妙清淨的花臺以為佛座。像《觀無量壽經》裡面所說的,七寶地上有大寶蓮華寶座,蓮華一一葉有百寶色,有八萬四千脈,猶如天畫,脈有八萬四千光,華葉小的,縱廣也有兩百五十由旬。我們從這裡去想像,這個花的確非常大,連葉裡面的每一根脈都放光,它的莊嚴可想而知。光中有無量無邊的變化,有化佛、有化菩薩。諸位要想多知道一些,你讀《觀無量壽經》、讀《觀經》的註疏,說得就更詳細。底下一首,前面兩句:

  好光一尋。色像超群生。】

  這兩句是「莊嚴身業功德成就」。西方世界教主的身相微妙無比,我們一定要清楚,為什麼?因為我們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得與佛相似之身,這是不可思議的。你看到他的相好,我們到那裡去,我們的相好跟他差不多,這是不可思議的。這個地方先說身的光明,身光。『一尋』,是說阿彌陀佛那個一尋。通常我們世間講一尋,普通說六尺。但是也有一般人說,我們人把手張開,這個長度叫一尋,這個一尋差不多和我們的身高是相等的。如果光明只有一尋,這也很普通,但是我們要曉得阿彌陀佛身相之大,你就曉得這個一尋不可思議,不是我們世間的一尋。

  世尊當年在我們世間出現,佛有常光,就是頂上有圓光,身上也放光,他的光明確實只有一丈,十尺。那時候的尺比我們現在短。弘一大師在《律學三十三種》裡有「周尺考」,考證周朝的度量衡用的尺,大概只有現在台灣尺,我們講台尺,五寸多一點,不到六寸。這個很有道理,因為經典上記載古人身高丈八,要像現在台尺,一丈八還得了。如果一想到那時候的尺,我們就同意他的說法。八尺,小個子,現在來看不過是五尺高的樣子,普通的個子。一丈多高也是普通,個子稍為高一點,並不是很高。那個時候的尺比現在短。

  佛出世,佛示現的是劣應身,所以示現的壽命也不長。釋迦牟尼佛住世,實際上就是七十九歲,連頭帶尾我們常講八十歲,八十歲是中國人講虛歲,實足年齡佛住世只有七十九歲。三十歲示現成道,成道之後就到處講經說法,說法四十九年。

  阿彌陀佛見到諸佛示現的劣應身,因為他在弘願裡曾經說過,他跟世自在王佛當面說過,他要成佛,要超過一切諸佛,這個願要圓滿。成了佛之後,真的樣樣超過諸佛,願沒有虛願,全部都兌現了。所以,佛身高大,《觀經》上講,「阿彌陀如來身高六十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由旬」,這麼樣高!他兩手一張開,這光明不得了,這光明也有六十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由旬,那麼大。此地這一句是這個講法的,絕對不是我們凡夫現量的境界。《觀經》上也說,「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我們想佛的時候,心就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所以才告訴我們這個原理,「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觀經》上這一節經文非常重要,你說一部《觀無量壽經》哪幾句經文最重要,這個幾句最重要。這幾句就是觀想念佛的理論依據,確實是如此。

  我們明白這個事實真相,你為什麼不想佛?你不想佛,你就打妄想,我們要認真去反省。我們打其他的妄想,變現六道輪迴;想菩薩,你就變菩薩,就成菩薩;想阿羅漢,你就成阿羅漢;想佛,你就成佛。淨土宗念佛成佛道理就在此地。《觀經》「三福」末後一條講「深信因果」,那個因果就是念佛是因,成佛是果,念佛成佛。這個事實真相,《無量壽經》裡說得好,許多菩薩都不知道,所以他走很多冤枉路,修學其他法門非常辛苦,要很長的時劫。如果曉得念佛成佛這麼容易、這麼簡單,誰願意浪費那麼多時間,誰願意去吃那麼多苦頭!凡夫成佛確實有捷徑、有近路,淨土宗就是近路,問題就是你信不信。它實在講太容易了。可是這個太容易也要了解,你二六時中起心動念都是想佛,不想別的,這樣才能成功。決定成功,而且速度之快,正如經上所說的若一日、若二日到若七日就成功了。這是事實,是真的。我們今天不能成功,是二十四小時當中固然是想佛,想佛的時間短,不想佛的時間長,斷斷續續,這個力量就差了。七日成功的人是七天七夜念念相續,他專想佛,念佛也是想佛,念這一句阿彌陀佛也是想佛。

  你看最近華盛頓DC傳來的消息,那邊的周居士念三天佛往生,這個大家都相信,這是真往生了。他臨終的時候見到西方三聖來接引他,見到了,從雲端裡下來,這個沒有話說,念三天!他過去不相信佛法,沒有學過佛,在病重的時候,真的遇到善知識,教他念佛。念三天,這三天是念念相續沒有間斷,一心一意就想阿彌陀佛。這是給我們做了一個非常好的證明,外道講見證。所以,佛家講的觀想重要。

  我在出家沒多久的時候,我認識一位法師,慧忍法師,現在在香港。這位法師年歲比我大一點,大不多。他從小在大陸出家的,共產黨統治大陸之後,他跟著軍隊逃出來,就當兵了。因為出家人都會剃頭,所以他這個兵也當得很自在,當剃頭兵,有些外快賺的,比一般的兵過得舒服。但是他總是想要出家,既然當了兵,想出家不是容易事情,退下來不容易。他就修觀想,觀想什麼?天天想自己有心臟病。因為有心臟病才可以脫離部隊,才可以再恢復出家身分。想了三年,真的得了心臟病,他就這樣退下來。退下來之後,他還是有心臟病,心臟病不能再好了,這個事情麻煩大了。沒有病,他想能想出病來。實在說他不懂這個道理,他要真正懂這個道理,有病的人觀想可以把病想好,病沒有了。這觀想的力量,外國人不懂。

  李老師有一次給我們講經講到觀想,他給我們說了一個事實。他說在前清初年的時候,有一個很有名的醫生,因為李老師是學中醫的,他對於中醫歷史裡面許多人物知道得很多。這個人的名字他以前說過,我忘掉了,是清朝非常有名的一個大夫。他說在那時候有個人害了病,我們中國人說病入膏肓,沒法子救!他看了很多醫生,醫生都搖頭,說你這個病只能拖三、四個月,沒有法子,無法救了。有人就介紹他找這個大夫,他就去見他,見他之後,這個大夫看到很輕鬆,說你這病沒關係,不要緊。因為他是很有名的醫生,他這麼一說,病人的精神就振作起來,沒有關係。他另外就指定他一個部位,他說你要注意,如果你這個地方要出了毛病,你必死無疑,你就沒救了。於是這個人常常就注意這個地方,他指的地方,沒有多久,這個地方麻煩出來了,有點疼痛。心裡慌了,再過來愈來愈嚴重,他說這回我死定了。別人講你不妨再去找他,他沒法子再去找他,他說大夫不得了,你講的這個地方果然有病了。大夫點點頭,沒有問題了,從前你病的那個部位,藥用不下去,那真是必死無疑。現在用觀想的功夫,將那個病搬家,搬到這個地方,好動手術、好下藥的地方,搬到這裡來了,幾副藥一吃就好了。

  用觀想的方法把病痛移部位來給你治療,這個才稀奇,神乎其神!唯有中國人有這個辦法,外國人怎麼想也想不出這個辦法來,能夠把你的病痛部位搬家,搬到好治的地方來治療。所以,李老師跟我們講觀想的力量不可思議。《楞嚴》上講「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憶就是心裡想,念還是心念,口念心不念,沒用。心念,口不念,管用;口念,心不念,不管用。佛法是心法,有口無心,古人所謂「喊破喉嚨也枉然」,要緊是心念,心憶心念。經上給我們說,「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念佛才成佛,這句話非常非常重要。後面兩句是:

  來微妙聲。梵響聞十方。】

  這一句好懂,前面講佛的身業,這是講佛的口業,佛的語業。佛的音聲遠聞,佛的音聲清淨,『如來微妙聲』。『梵響』,「梵」是清淨,普聞十方。彌陀名號確實如此,一切眾生歡喜聽這個名號,諸佛菩薩沒有一尊不是竭力在弘揚。我們今天俗話說知名度很大,阿彌陀佛知名度是遍十方世界。

  地水火風。虛空無分別。】

  這兩句是「莊嚴心業功德成就」,合前面,這是如來的三業,身、口、意。這兩句是意業,意就是心,佛心清淨。像大地一樣,像水一樣,像火一樣,像風一樣,像虛空一樣,這裡連續舉了五個比喻,這五種比喻說明一樁事情,無分別。沒有分別,沒有執著,心清淨。凡夫跟佛不相同的地方是什麼?凡夫有分別、有執著。我們如果想成佛,一切法裡不分別、不執著,你就成佛了;還要分別,還要執著,佛是成不了的。佛與凡夫不是別人給你分的,是你自己變現出來的,這個一定要知道。

  無分別心是真心,分別心是妄心,在佛法裡講叫識心,八識。八識都有分別,識就是分別的意思,八個識也叫八個心,也叫八個意,所以心、意、識是可以通稱的。但是這八個從它的功能來說,還是有差別的。「阿賴耶」,積聚的功能最大,單獨說的時候,稱它為心。「末那」,執著的功能最大,所以有時候稱之為意。「第六意識」,分別的功能最大,我們叫它作識。其實這八個識都有積聚的意義、都有分別的意義、都有執著的意義,統統都有,看它某一種力量特別強大,我們把它分心、意、識。

  權教菩薩以下都是用八識,阿羅漢、辟支佛也都是用八識。在唯識《百法明門》裡就有,二十四個不相應行法裡就有同生性、異生性。什麼叫同生性?同是跟如來相同,你的心跟如來相同,叫同生性。你的心跟如來不相同,叫異生性。哪些人不相同?就是權教以下的不相同,都叫異生性,用八識。同生性是轉八識成四智,用四智的,與佛是同生性。什麼樣的菩薩才與佛同生性,用四智?大乘圓教初住以上,別教是初地以上,這些人明心見性了,他用真心,不用妄心。沒有到這個程度的,統統用八識,都是用意識心。《金剛經》上講得很好,「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即非」就是非同生性菩薩;如果講異生性,他是菩薩,但講同生性,他不是同生性菩薩。下半部又說了「若菩薩有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非菩薩」,說得更細。前半部不著相,後半部,連心裡面的意念都沒有,我、人、眾生、壽者這個意念都沒有,他的心多清淨!清淨心是真心。

  所以,於一切法裡面分別執著是錯誤的,是真的錯了。西方極樂世界平等世界,它為什麼平等?所有一切眾生統統沒有分別執著,它平等了。我們這世界為什麼不平等?每個人都有分別執著。佛經裡常用比喻來說,譬如水,水在很清靜的狀態之下,我們叫水平,平等的。如果我們投下一個石子,它就起了波浪,我投下一個石子,你也投下一個石子,波浪不一樣,就不平等。怎麼會不一樣?因為石塊大小不一樣,重量不一樣,我們投的角度不一樣,我們用的力量不一樣,所以它波浪決定不一樣,就不平等。一切眾生起心動念,這才造成一個不平等的世界,把本來平等一真法界變成十法界,變成無量無邊的法界。誰變的?自己變的。自己變的,自己受用。十法界依正莊嚴統統是自己變現出來的,除自己之外,諸位要曉得與任何一個人沒有交涉,不相干,這是事實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