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如何能保持不退失?-第257集

  我們也常在經論裡面看到,功德不容易保持,福德容易保持。你修福決定有福報,無論你在哪一道裡面都享福;你修的有福報,你在人間享福,你墮畜生道在畜生道享福,你墮餓鬼道在餓鬼道享福,只有地獄道裡頭沒有福報。可是功德很容易失掉,所謂是「火燒功德林」。什麼是火?煩惱。煩惱一現行,功德就沒有了。

  早餐開示 1999/4/11

  

  功德是什麼?功德是定慧。那個慧不是聰明智慧,聰明智慧也不會失掉,那個慧是自性裡面的真實智慧。這個智慧是從清淨心生的,煩惱一現行,清淨心沒有了,平等心沒有了,你定慧就沒有了。功德太難成就了,如果我們要說你一生修多少功德,那就得問你,你從什麼時候不生煩惱;煩惱沒起現行,你這一段期間保持著,是你的功德。

  早餐開示 1999/4/11

  

  你一天不生煩惱,你有一天的功德;兩天不生煩惱,你有兩天的功德;修行一輩子,到臨命終時一發脾氣,你的功德全完了,所以「火燒功德林」。福報沒有關係,有煩惱還是有福。這些道理、事實真相,佛在經論上都說得很清楚,我們要細心去體會。如何能夠保持不退,保持不失,在我們現前這個階段,「忍讓」。歡歡喜喜的忍讓,人家要我們的命,我們也忍讓,也歡喜把命給他,絕不生一念瞋恚之心,絕不生一念貪愛之心,我們功德能保持,能保持著不退轉。

  早餐開示1999/4/11

  

  忍辱比什麼都重要,我們積功累德靠什麼?靠布施,但是這個功德能保持靠忍辱,如果不忍辱,積再多的功德都會流失。經教上所說的「火燒功德林」,火是什麼?發脾氣。脾氣沒有發,心裡很不高興,功德就少了一半;脾氣一發,燒光了,功德完全沒有了。功德是什麼?功德是戒定慧,這個要知道,不是別的,因戒得定,因定開慧,一發脾氣,定沒有了,功德全沒有了。一發脾氣是什麼?生煩惱,不生智慧。

  淨土大經解演義(第478集)2011/7/4

  

  清淨心生智慧,不生煩惱,那你沒有忍耐,你清淨心從哪來?由此可知,忍辱在修學它是關鍵。前面,六波羅蜜前面,布施、持戒是積功累德,這個功德能不能成就、能不能把它真正變成功德全靠忍辱,能忍都是功德,不能忍是福德。福德是在六道裡頭享受的,功德能幫助你了生死出三界,能幫助你念佛往生提升品位,你看作用不一樣。這個事實真相搞清楚、搞明白了,那我們在忍辱這個課程當中,一定要痛下決心,要認真學習,否則的話我們這一生不就白幹?

  淨土大經解演義(第478集)2011/7/4

  

  我們學佛的人,真正想修功德的人,那個警覺性就很高。決定不發脾氣,不管什麼事情,惹起我們心裡不高興,想發脾氣了,你要警覺到,那是什麼?魔障;魔看到你已經不少功德,就勸你燒!燒!你就真聽話,就把功德燒掉。如果你要是不發脾氣?你的功德在,任何人都沒有辦法把你破除掉,魔也沒有法子,魔還是叫你自己把你自己功德摧毀,他沒有能力。所以你有警覺心,我不幹,我絕不發脾氣,絕不肯聽從,這個功德才能保持。

  無量壽經(新加坡二次宣講)(第九集)1994/11

  

  由此可知,要能真正恭慎保持,一定是貪瞋痴慢煩惱習氣統統斷掉了,那他的功德就能保持了。《金剛經》上教導我們初學的人「一切法得成於忍」,所以忍辱波羅蜜能把功德保持住。布施、持戒是修功德,忍辱是保持功德。所以沒有忍,雖修功德隨時都會被燒掉的、都失掉的。所以菩薩六度是每一個環節都扣得緊緊的,彼此有密切的關係;到精進、禪定,那你功德成就了,這才顯示出無量的智慧。

  無量壽經(新加坡二次宣講)(第九集)1994/11

  

  六波羅蜜裡頭,修忍辱波羅蜜、修布施波羅蜜,六波羅蜜裡頭這兩種最重要。《金剛經》從頭到尾講六度,這兩個講得最多,為什麼?布施就是放下,放下起心動念,放下分別執著,那就成就了。放下名聞利養,放下財色名利,這是下手的功夫,這是入門,這個東西不放下入不了門。放下起心動念,那是成就,證果,全在放下。放下,要把功德保持,靠忍辱。

  二〇一二淨土大經科註(第464集)2013/10/6

  

  所以佛教給我們要忍,忍,在古時候從小就學忍,要學包容、要學忍、要學讓,忍讓通常是連在一起的。最初是教你忍讓,然後慢慢進步曉得謙讓,謙虛、謙讓,到最高的境界是禮讓,都從忍辱波羅蜜得到的。

  淨土大經解演義(第175集)2010/10/25

  

  我們在這個世間,無論在生活、工作、待人接物,真的,古人講的「不如意事常八九」,十之八九都是不如意的,那你就得忍辱。忍後面還要加個「讓」,能忍能讓你才能成就學業,才能成就道業。功夫愈深愈顯出忍讓的深度、廣度,能忍才能進步,忍就是進步,幫助你德行向上提升,幫助你煩惱漸漸遠離,幫助你智慧漸漸增長。真的是煩惱輕、智慧長,那得要靠忍辱的功夫,所以忍辱後面才是精進。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2069集)2009/11/21

  

  忍辱加上精進,後頭就得定,定能開慧。六波羅蜜的後面般若波羅蜜,就是大徹大悟,就是明心見性。佛教菩薩大徹大悟就是用這個方法,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開智慧了。這是大徹大悟的一條路。

  二〇一二淨土大經科註(第464集)2013/10/6